实验二线性时不变系统,信号与系统,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实验报告
信号与系统的实验二实验报告
实验二 连续时间系统实验目的:(1)、熟悉和掌握系统单位冲激响应的概念,掌握LTI 系统的卷积表达式及物理意义,掌握卷积的计算方法;(2)、掌握线性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3)、掌握利用MATLAB 计算卷积的编程方法;(4)、掌握MATLAB 描述LTI 系统的常用方法及有关函数,利用MATLAB 求解系统响应,并绘制相应的曲线。
一、求解下列微分方程的零状态响应,并画出系统的响应波形。
1,a=[1 2 100];b=[10];p=0.1;t=0:p:7;x=sin(2*pi*t);lsim(b,a,x,t);,y= lsim(b,a,x,t)图形如下所示:2,a=[1 3 2];b=[1 2];p=0.1;t=0:p:7;x=exp(-0.5*t); lsim(b,a,x,t);y= lsim(b,a,x,t)结果3,a=[1 2 1];b=[1 2];p=0.1;t=0:p:7;x=exp(-2*t);lsim(b,a,x,t);y= lsim(b,a,x,t)结果图形如下所示二,求下列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和单位阶跃响应,并画出响应波形。
1,程序a=[1 3 2];b=[8];subplot(2,1,1)impulse(b,a,6)y1= impulse(b,a,6)title('单位冲激响应');subplot(2,1,2)step(b,a,10)y2= step(b,a,10)title('阶跃响应');结果2,程序a=[1 2 100];b=[20,100]; subplot(2,1,1) impulse(b,a);y1= impulse(b,a); title('冲激响应'); subplot(2,1,2) step(b,a);y2= step(b,a) title('阶跃响应');图形如下所示:三,利用符号计算法求下列微分方程的显式解,并画出响应的波形。
实验二 线性系统分析(实验报告)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学院 专业 班级姓名 学号 时间实验二 线性系统分析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学习MATLAB 的系统分析函数及其表示。
2、掌握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单位阶跃响应函数,零状态响应。
3、观测系统的频率特性。
4、观察系统的零极点分布。
二、实验内容1、系统零状态响应。
系统:y (2)(t)+ 2y (1)(t)+100y(t)=e(t)当e(t)=10sin2πt,和e(t)=exp (-3t )时。
00.51 1.522.533.544.55-0.25-0.2-0.15-0.1-0.0500.050.10.150.2zero state responset/sy z s (t )图1a 当e(t)=10sin2πt 时00.51 1.522.533.544.55-0.4-0.200.20.40.60.811.2zero state responset/sy z s (t )图1b 当e(t)=exp (-3t )时2、单位冲激响应h(t)与单位阶跃响应g(t)0.51 1.522.533.544.55-0.8-0.6-0.4-0.200.20.40.60.81impulse responset/sh (t )00.51 1.522.533.544.550.020.040.060.080.10.120.140.160.18step responset/sg (t )图2a 单位冲激响应 图2b 单位阶跃响应3、用该单位冲激响应计算在exp (-0.5t )的激励下的系统响应。
即卷积运算。
20040060080010001200-2024681012141618normal responset/sr (t )00.10.20.30.40.50.60.70.80.91图3a 卷积源 图3b 卷积结果4、系统的频率特性:H1(s )=(s 2+3s +2)/(s 3+2s +3),H2(s )=(s +2)/(s 3+2s 2+2s +3)10-210-110101-200-1000100200Frequency (rad/s)P h a s e (d e g r e e s )10-210-11010110-0.910-0.4100.1Frequency (rad/s)M a g n i t u d e10-110101-200-150-100-50Frequency (rad/s)P h a s e (d e g r e e s )10-11010110-210-1100101Frequency (rad/s)M a g n i t u d e图4a H1(jw) 图4b H2(jw)5、 传递函数的多项式形式与零极点因子形式的转换。
时钟综合实验,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单片机实验报告
单片机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时钟综合实验姓名:学号:班级:通信时间:2013.12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电光系一、实验目的1、学习Proteus软件基本使用方法;2、掌握定时/计数器与外部中断工作原理;3、学习设计单片机控制的多位数码管扫描显示电路;4、理解数码管动态显示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AT89C51单片机为控制器,八位7段数码管分别显示小时的十位、小时的个位、连接符、分的十位、分的个位、连接符、秒的十位和秒的个位,其中数码管的位选口为P2口,段选口为P0口,小时、分和秒的能动态显示。
定时器实现1秒准确定时,外部中断0引脚外接键盘BUTTON1,实现手动校分功能;外部中断1外接键盘BUTTON2,实现清零功能。
三、实验内容根据实验任务设计要求,在Keil软件中实现程序编辑、编译与执行等操作。
对编译通过的过程可选择单步调试的方式来观察运行的结果,以及各个寄存器的值如何变化。
参考程序流程:主程序流程:开始→变量赋初值→定时器T1赋计数初值→设置外部中断控制字→开中断→开计数器→送位选字→送段选码→延时→送位选字,定时器T1中断流程:定时器T1赋计数初值→到1秒了吗?→Y秒加1 or N结束→到1分钟了吗?→Y秒清零 or N结束→分钟加1→到60分钟了吗?→Y分钟清零 or N结束→结束,外部中断0流程:分钟加1→到60分钟了吗?→Y分钟清零 or N结束→结束,外部中断1:分钟清零→秒清零→结束。
1、程序代码:#include<reg51.h>#define uint unsigned int#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共阳 0-9uchar dis_dat[]={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uchar k,second,minute,secondl,secondh,minutel,minuteh;void init(){k=20;second=0;minute=0;secondl=0;minutel=0;secondh=0;minuteh=0;}void Timeinit(){TMOD=0x10;TH1=(65536-46082)/256;TL1=(65536-46082)%256;TR1=1;EA=1;ET1=1;EX0=1;EX1=1;IT0=1;IT1=1;}void delay(){uchar i,j;for(i=0;i<50;i++)for(j=0;j<100;j++);}void display(uchar a,b,c,d){P2=0x1f;P0=dis_dat[a];delay();P2=0x2f;P0=dis_dat[b];delay();P2=0x4f;P0=dis_dat[c];delay();P2=0x8f;P0=dis_dat[d];delay();}void main(){Timeinit();init();while(1){minuteh=minute/10;minutel=minute%10;secondh=second/10;secondl=second%10;display(minuteh,minutel,secondh,secondl); }}void Time1()interrupt 3{TH1=(65536-46082)/256;TL1=(65536-46082)%256; k--;if(k==0){k=20;second++;if(second==60){second=0;minute++;if(minute==60){minute=0;second=0;}}}}void int_0()interrupt 0 {minute++;if(minute==60){minute=0;}}void int_1()interrupt 2 {minute=0;second=0;}2.实验原理图四、小结与体会通过此次实验我学会了利用定时/计数器与外部中断的工作原理,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时钟,具备小时,分,秒计时与显示功能。
信号与系统实验实验报告
信号与系统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信号与系统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入理解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析方法。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常见信号的产生和表示方法,如正弦信号、方波信号、脉冲信号等。
2、熟悉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性,如叠加性、时不变性等,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3、学会使用基本的信号处理工具和仪器,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进行信号的观测和分析。
4、理解卷积运算在信号处理中的作用,并通过实验计算和观察卷积结果。
二、实验设备1、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各种类型的信号,如正弦波、方波、脉冲等。
2、示波器:用于观测输入和输出信号的波形、幅度、频率等参数。
3、计算机及相关软件:用于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实验原理1、信号的分类信号可以分为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
连续时间信号在时间上是连续的,其数学表示通常为函数形式;离散时间信号在时间上是离散的,通常用序列来表示。
常见的信号类型包括正弦信号、方波信号、脉冲信号等。
2、线性时不变系统线性时不变系统具有叠加性和时不变性。
叠加性意味着多个输入信号的线性组合产生的输出等于各个输入单独作用产生的输出的线性组合;时不变性表示系统的特性不随时间变化,即输入信号的时移对应输出信号的相同时移。
3、卷积运算卷积是信号处理中一种重要的运算,用于描述线性时不变系统对输入信号的作用。
对于两个信号 f(t) 和 g(t),它们的卷积定义为:\(f g)(t) =\int_{\infty}^{\infty} f(\tau) g(t \tau) d\tau \在离散时间情况下,卷积运算为:\(f g)n =\sum_{m =\infty}^{\infty} fm gn m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一:常见信号的产生与观测1、连接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
2、设置信号发生器分别产生正弦波、方波和脉冲信号,调整频率、幅度和占空比等参数。
3、在示波器上观察并记录不同信号的波形、频率和幅度。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理解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分解,掌握傅里叶系数的计算方法;(2)深刻理解和掌握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及其计算方法;(3) 熟悉傅里叶变换的性质,并能应用其性质实现信号的幅度调制;(4) 理解连续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原理和方法,掌握连续系统的频率响应求解方法,并画出相应的幅频、相频响应曲线。
二、实验原理、原理图及电路图(1)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分解设有连续时间周期信号()f t ,它的周期为T ,角频率22fT,且满足狄里赫利条件,则该周期信号可以展开成傅里叶级数,即可表示为一系列不同频率的正弦或复指数信号之和。
傅里叶级数有三角形式和指数形式两种。
1)三角形式的傅里叶级数:01212011()cos()cos(2)sin()sin(2)2cos()sin()2n n n n a f t a t a t b t b t a a n t b n t 式中系数n a ,n b 称为傅里叶系数,可由下式求得:222222()cos(),()sin()T T T T nna f t n t dtb f t n t dtTT2)指数形式的傅里叶级数:()jn tn nf t F e式中系数n F 称为傅里叶复系数,可由下式求得:221()T jn tT nF f t edtT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分解用Matlab进行计算时,本质上是对信号进行数值积分运算。
Matlab中进行数值积分运算的函数有quad函数和int函数。
其中int函数主要用于符号运算,而quad函数(包括quad8,quadl)可以直接对信号进行积分运算。
因此利用Matlab进行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分解可以直接对信号进行运算,也可以采用符号运算方法。
quadl函数(quad系)的调用形式为:y=quadl(‘func’,a,b)或y=quadl(@myfun,a,b)。
其中func是一个字符串,表示被积函数的.m文件名(函数名);a、b分别表示定积分的下限和上限。
信号与线性系统实验报告2
实验二连续系统频域分析一、实验目的1.通过观察信号的分解与合成过程,理解利用傅利叶级数进行信号频谱分析的方法。
2.了解波形分解与合成原理。
3.掌握带通滤波器有关特性的设计和测试方法。
4.了解电信号的取样方法与过程以及信号恢复的方法。
5.观察连续时间信号经取样后的波形图,了解其波形特点。
6.验证取样定理并恢复原信号。
二、实验内容1.用示波器观察方波信号的分解,并与方波的傅利叶级数各项的频率与系数作比较。
2.用示波器观察三角波信号的分解,并与三角波的傅利叶级数各项的频率与系数作比较。
3.用示波器观察方波信号基波及各次谐波的合成。
4.用示波器观察三角波信号基波及各次谐波的合成。
5.用示波器观察不同的取样频率抽样得到的抽样信号。
6.用示波器观察各取样信号经低通滤波器恢复后的信号并验证抽样定理。
三、实验仪器1.信号与系统实验箱一台2.信号系统实验平台3.信号的分解与合成模块(DYT3000-69)一块4.信号的取样与恢复模块(DYT3000-68)一块5.同步信号源模块(DYT3000-57)(选用)6.20MHz双踪示波器一台7.连接线若干四、实验原理1、信号的分解与合成任何电信号都是由各种不同频率、幅度和初始相位的正弦波跌加而成的。
对周期信号由它的傅利叶级数展开式可知,各次谐波为基波频率的整数倍。
而非周期信号包含了从零到无穷大的所有频率成份,每一频率成份的幅度均趋向无穷小,但其相对大小是不同的。
通过一个选频网络可以将电信号中所包含的某一频率成份提取出来。
本实验采用性能较好的有源带通滤波器作为选频网络。
对周期信号波形分解的方案框图如图2-1所示。
实验中对周期方波、三角波、锯齿波信号进行信号的分解。
方波信号的傅利叶级数展开式为411()(sin sin 3sin 5)35Af t t t t ωωωπ=+++…;三角波信号的傅利叶级数展开式为2811()(sin sin 3sin 5)925A f t t t t ωωωπ=-+-…;锯齿波信号的傅利叶级数展开式为11()(sin sin 2sin 3)223A A f t t t t ωωωπ=-+++…,其中2T πω=为信号的角频率。
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特性分析实验报告
信号、系统与信号处理实验报告实验一、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特性分析姓名:学号:班级:专业:一.实验目的线性时不变(LTI)离散时间系统在时域中可以通过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来描述,冲激响应列可以刻画时域特性。
本次实验通过使用MATLAB函数研究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特性,以加深对离散时间系统的差分方程、冲激响应和系统的线性和时不变性的理解。
二.基本原理一个离散时间系统是将输入序列变换成输出序列的一种运算。
离散时间系统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是“线性时不变系统”。
1.线性系统满足叠加原理的系统称为线性系统,即若某一输入是由N个信号的加权和组成的,则输出就是系统对这几个信号中每一个输入的响应的加权和。
即那么当且仅当系统同时满足和时,系统是线性的。
在证明一个系统是线性系统时,必须证明此系统同时满足可加性和比例性,而且信号以及任何比例系数都可以是复数。
2.时不变系统系统的运算关系在整个运算过程中不随时间(也即序列的先后)而变化,这种系统称为时不变系统(或称移不变系统)。
若输入的输出为,则将输入序列移动任意位后,其输出序列除了跟着位移外,数值应该保持不变,即则满足以上关系的系统称为时不变系统。
3.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线性时不变离散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可用以下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描述:当输入为单位冲激序列时,输出即为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
当时,是有限长度的,称系统为有限长单位冲激响应(FIR)系统;反之,则称系统为无限长单位冲激响应(IIR)系统。
三.实验内容及实验结果1.实验内容考虑如下差分方程描述的两个离散时间系统:系统1:系统2:输入:(1)编程求上述两个系统的输出,并画出系统的输入与输出波形。
(2)编程求上述两个系统的冲激响应序列,并画出波形。
(3)若系统的初始状态为零,判断系统2是否为时不变的?是否为线性的?2.实验结果(1)编程求上述两个系统的输出和冲激响应序列,并画出系统的输入、输出与冲激响应波形。
clf;n=0:300;x=cos((20*pi*n)/256)+cos((200*pi*n)/256);num1=[0.5 0.27 0.77];den1=[1];num2=[0.45 0.5 0.45];den2=[1 -0.53 0.46];y1=filter(num1,den1,x);y2=filter(num2,den2,x);subplot(3,1,1);stem(n,x);xlabel('时间信号');ylabel('信号幅度');title('输入信号');subplot(3,1,2);stem(y1);xlabel('时间信号n');ylabel('信号幅度');title('输出信号');subplot(3,1,3);stem(y2);xlabel('时间序号n ');ylabel('信号幅度');title('冲激响应序列');(2)N=40;num1=[0.5 0.27 0.77];den1=[1];num2=[0.45 0.5 0.45];den2=[1 -0.53 0.46];y1=impz(num1,den1,N);y2=impz(num2,den2,N);subplot(2,1,1);stem(y1);xlabel('时间信号n ');ylabel('信号幅度');title('³冲激响应');subplot(2,1,2);stem(y2);xlabel('时间信号n ');ylabel('信号幅度');title('³冲激响应');1.应用叠加原理验证系统2是否为线性系统:clear allclcn = 0 : 1 : 299;x1 = cos(20 * pi * n / 256);x2 = cos(200 * pi * n / 256);x = x1 + x2;num = [0.45 0.5 0.45];den = [1 -0.53 0.46];y1 = filter(num, den, x1);y2 = filter(num, den, x2);y= filter(num, den, x);yt = y1 + y2;figuresubplot(2, 1, 1);stem(n, y, 'g');xlabel('时间信号n');ylabel('信号幅度');axis([0 100 -2 2]);grid;subplot(2, 1, 2);stem(n, yt, 'r');xlabel('时间信号n');ylabel('信号幅度');axis([0 100 -2 2]);grid;2.应用时延差值来判断系统2是否为时不变系统。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目录1. 内容概要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 (4)1.3 研究意义 (4)2. 实验原理 (5)2.1 信号与系统基本概念 (7)2.2 信号的分类与表示 (8)2.3 系统的分类与表示 (9)2.4 信号与系统的运算法则 (11)3. 实验内容及步骤 (12)3.1 实验一 (13)3.1.1 实验目的 (14)3.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15)3.1.4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16)3.2 实验二 (16)3.2.1 实验目的 (17)3.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18)3.2.3 实验步骤 (19)3.2.4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19)3.3 实验三 (20)3.3.1 实验目的 (21)3.3.2 实验仪器和设备 (22)3.3.3 实验步骤 (23)3.3.4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24)3.4 实验四 (26)3.4.1 实验目的 (27)3.4.2 实验仪器和设备 (27)3.4.4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29)4. 结果与讨论 (29)4.1 实验结果汇总 (31)4.2 结果分析与讨论 (32)4.3 结果与理论知识的对比与验证 (33)1. 内容概要本实验报告旨在总结和回顾在信号与系统课程中所进行的实验内容,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实验涵盖了信号分析、信号处理方法以及系统响应等多个方面。
实验一:信号的基本特性与运算。
学生掌握了信号的表示方法,包括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以及信号的基本运算规则,如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实验二:信号的时间域分析。
在本实验中,学生学习了信号的波形变换、信号的卷积以及信号的频谱分析等基本概念和方法,利用MATLAB工具进行了实际的信号处理。
实验三:系统的时域分析。
学生了解了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包括零状态响应、阶跃响应以及脉冲响应,并学会了利用MATLAB进行系统响应的计算和分析。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一、信号的时域基本运算1.连续时间信号的时域基本运算两实验之一实验分析:输出信号值就等于两输入信号相加(乘)。
由于b=2,故平移量为2时,实际是右移1,符合平移性质。
两实验之二心得体会:时域中的基本运算具有连续性,当输入信号为连续时,输出信号也为连续。
平移,伸缩变化都会导致输出结果相对应的平移伸缩。
2.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基本运算两实验之一实验分析:输出信号的值是对应输入信号在每个n值所对应的运算值,当进行拉伸变化后,n值数量不会变,但范围会拉伸所输入的拉伸系数。
两实验之二心得体会:离散时间信号可以看做对连续时间信号的采样,而得到的输出信号值,也可以看成是连续信号所得之后的采样值。
二、连续信号卷积与系统的时域分析1.连续信号卷积积分两实验之一实验分析:当两相互卷积函数为冲激函数时,所卷积得到的也是一个冲激函数,且该函数的冲激t值为函数x,函数y冲激t值之和。
两实验之二心得体会:连续卷积函数每个t值所对应的卷积和可以看成其中一个在k值取得的函数与另外一个函数相乘得到的一个分量函数,并一直移动k值直至最后,最后累和出来的最终函数便是所得到的卷积函数。
3.RC电路时域积分两实验之一实验分析:全响应结果正好等于零状态响应与零输入响应之和。
两实验之二心得体会:具体学习了零状态,零输入,全响应过程的状态及变化,与之前所学的电路知识联系在一起了。
三、离散信号卷积与系统的时域分析1.离散信号卷积求和两实验之一实验分析:输出结果的n值是输入结果的k号与另一个n-k的累和两实验之二心得体会:直观地观察到卷积和的产生,可以看成连续卷积的采样形式,从这个方面去想,更能深入地理解卷积以及采样的知识。
2.离散差分方程求解两实验之一实验分析:其零状态响应序列为0 0 4 5 7.5,零输入响应序列为2 4 5 5.5 5.75,全状态响应序列为2 4 9 10.5 13.25,即全状态=零输入+零状态。
两实验之二心得体会:求差分方程时,可以根据全状态响应是由零输入输入以及零状态相加所得,分开来求,同时也加深了自己对差分方程的求解问题的理解。
《信号与系统》课程实验报告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信号与系统》课程实验报告专业班级学生姓名《信号与系统》课程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姓名系院专业班级学号实验日期指导教师成绩一、实验目的1.熟悉一阶系统的无源和有源电路;2.研究一阶系统时间常数T的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3.研究一阶系统的零点对系统响应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1.无零点的一阶系统无零点一阶系统的有源和无源电路图如图2-1的(a)和(b)所示。
它们的传递函数均为:10.2s1G(s)=+(a) 有源(b) 无源图2-1 无零点一阶系统有源、无源电路图2.有零点的一阶系统(|Z|<|P|)图2-2的(a)和(b)分别为有零点一阶系统的有源和无源电路图,它们的传递函数为:10.2s1)0.2(sG(s)++=,⎪⎪⎪⎪⎭⎫⎝⎛++=S611S161G(s)(a) 有源(b) 无源图2-2 有零点(|Z|<|P|)一阶系统有源、无源电路图3.有零点的一阶系统(|Z|>|P|)图2-3的(a)和(b)分别为有零点一阶系统的有源和无源电路图,它们的传递函数为:1s10.1sG(s)=++(a) 有源(b) 无源图2-3 有零点(|Z|>|P|)一阶系统有源、无源电路图三、实验步骤1.打开THKSS-A/B/C/D/E型信号与系统实验箱,将实验模块SS02插入实验箱的固定孔中,利用该模块上的单元组成图2-1(a)(或(b))所示的一阶系统模拟电路。
2.实验线路检查无误后,打开实验箱右侧总电源开关。
3.将“阶跃信号发生器”的输出拨到“正输出”,按下“阶跃按键”按钮,调节电位器RP1,使之输出电压幅值为1V,并将“阶跃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与电路的输入端“Ui”相连,电路的输出端“Uo”接到双踪示波器的输入端,然后用示波器观测系统的阶跃响应,并由曲线实测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T。
4.再依次利用实验模块上相关的单元分别组成图2-2(a)(或(b))、2-3(a)(或(b))所示的一阶系统模拟电路,重复实验步骤3,观察并记录实验曲线。
DSP实验二 语音信号分析与处理,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实验报告,信号与系统
实验二语音信号分析与处理学号姓名注:1)此次实验作为《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实验成绩的重要依据,请同学们认真、独立完成,不得抄袭。
2)请在授课教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3)完成作业后,请以word格式保存,文件名为:学号+姓名4)请通读全文,依据第2及第3 两部分内容,认真填写第4部分所需的实验数据,并给出程序内容。
1. 实验目的(1) 学会MATLAB的使用,掌握MATLAB的程序设计方法(2) 掌握在windows环境下语音信号采集的方法(3) 掌握MATLAB设计FIR和IIR滤波器的方法及应用(4) 学会用MATLAB对语音信号的分析与处理方法2. 实验内容录制一段自己的语音信号,对录制的语音信号进行采样,画出采样后语音信号的时域波形和频谱图,确定语音信号的频带范围;使用MATLAB产生白噪声信号模拟语音信号在处理过程中的加性噪声并与语音信号进行叠加,画出受污染语音信号的时域波形和频谱图;采用双线性法设计出IIR滤波器和窗函数法设计出FIR滤波器,画出滤波器的频响特性图;用自己设计的这两种滤波器分别对受污染的语音信号进行滤波,画出滤波后语音信号的时域波形和频谱图;对滤波前后的语音信号进行时域波形和频谱图的对比,分析信号的变化;回放语音信号,感觉与原始语音的不同。
3. 实验步骤1)语音信号的采集与回放利用windous下的录音机或其他软件录制一段自己的语音(规定:语音内容为自己的名字,以wav格式保存,如wql.wav),时间控制再2秒之内,利用MATLAB提供的函数wavread 对语音信号进行采样,提供sound函数对语音信号进行回放。
[y,fs,nbits]=wavread(file),采样值放在向量y中,fs表示采样频率nbits表示采样位数。
Wavread的更多用法请使用help命令自行查询。
2)语音信号的频谱分析利用fft函数对信号进行频谱分析3)受白噪声干扰的语音信号的产生与频谱分析4)据语音信号的频带情况,设计FIR和IIR两种滤波器5)用滤波器对受污染语音信号进行滤波FIR滤波器fftfilt函数对信号进行滤波,IIR滤波器用filter函数对信号进行滤波6)比较滤波前后信号的波形与频谱7)回放滤波后的语音信号4. 实验数据及实验程序实验数据1)原始语音信号的时域波形和频谱图00.51 1.52 2.53 3.54 4.5x 104-0.2-0.15-0.1-0.0500.050.10.150.20.25声音波形图00.51 1.52 2.53 3.54 4.5x 104100200300400500600声音频谱图2)带限白噪声信号的时域波形和幅频特性00.51 1.52-1-0.500.511.5窄带噪声波形图00.51 1.52-1-0.50.511.5窄带噪声频谱图3)受污染语音信号的时域波形和频谱图0246x 104-0.2-0.15-0.1-0.0500.050.10.150.20.25混合信号波形图0246x 1040100200300400500600混合信号频谱图4)滤波器的频响特性图 FIR 滤波器的频响特性图00.10.20.30.40.50.60.70.80.91-8000-6000-4000-2000Normalized Frequency (⨯π rad/sample)P h a s e (d e g r e e s )0.10.20.30.40.50.60.70.80.91-300-200-1000100Normalized Frequency (⨯π rad/sample)M a g n i t u d e (d B )246x 104-0.3-0.2-0.100.10.20.30.40.50.60.70246x 1040.20.40.60.811.21.4IIR 滤波器的频响特性图0100200300400500600-300-250-200-150-100-5050低通滤波器幅度谱图5)滤波后语音信号的时域波形和频谱图00.51 1.52 2.53 3.54 4.5x 1041002003004005006000246x 104-0.1-0.050.050.10.15恢复信号波形图0246x 104100200300400500600恢复信号频谱图6)滤波前后的语音信号时域波形对比图和频谱对比图0246x 104-0.2-0.15-0.1-0.0500.050.10.150.20.25信号波形图0246x 104-0.1-0.0500.050.10.15恢复信号波形图0246x 104100200300400500600信号频谱图0246x 104100200300400500600恢复信号频谱图实验程序: 1)实验主程序 clc;clear;close%[x,fs,bits]=wavread('录音的名字'); [x,fs,bits]=wavread('录音的名字.wav'); %x=wavread('录音的名字'); sound(x,fs,bits);plot(x);title('声音波形图') figure(2)%y=fft(x,4096); y=fft(x);plot(abs(y));title('声音频谱图')fh=0.9;fl=0.25;n=1;length(x);y1=fh*sinc(fh*(n-5000))-fl*sinc(fl*(n-5000)); figure(5)subplot(1,2,1);plot(y1);title('窄带噪声波形图') y2=fft(y1);subplot(1,2,2);plot(abs(y2));title('窄带噪声频谱图') y3=y1+x; figure(6)subplot(1,2,1);plot(y1+x);title('混合信号波形图') y4=fft(y3);subplot(1,2,2);plot(abs(y4));title('混合信号频谱图')wp=0.5;ws=0.55; detaw=ws-wp; n=ceil(8*pi/detaw); wc=(wp+ws)/2;b1=fir1(n-1,wc/pi,hanning(n));freqz(b1,1,41856)f1=fftfilt(b1,y3);plot(f1)f2=fft(f1);plot(abs(f2))f11=filter (bz,az, y3);figure(8)subplot(1,2,1);plot(f11);title('恢复信号波形图')f22=fft(f11);subplot(1,2,2);plot(abs(f22));title('恢复信号频谱图') sound(f11,fs,bits);figure(9)subplot(1,2,1);plot(x);title('信号波形图')subplot(1,2,2);plot(f11);title('恢复信号波形图') figure(10)subplot(1,2,1);plot(abs(y));title('信号频谱图') subplot(1,2,2);plot(abs(f22));title('恢复信号频谱图') 2)FIR滤波器子程序fh=0.9;f1=0.25;n=1:length(x);h=fh*sinc(fh*(n-5000))-f1*sinc(f1*(n-5000));figure(4)subplot(1,2,1);plot(h);p=fft(h);subplot(1,2,2);plot(abs(p));3)IIR滤波器子程序fs=44100;rp=3;rs=20;wp1=0.5;wss1=0.55;op1=2*fs*tan(wp1/2);os1=2*fs*tan(wss1/2);[N,wc]=buttord(op1,os1,rp,rs,'s')[z,p,k]=buttap(N);[ba,aa]=zp2tf(z,p,k);[b,a]=lp2lp(ba,aa,wc);[bz,az]=bilinear(b,a,fs);H=freqz(bz,az);ma=20*log10(abs(H));figure(7)plot(ma);title('低通滤波器幅度谱图')。
《信号与线性系统》实验报告
《信号与线性系统》实验报告实验名称:信号与线性系统实验目的:1.了解信号与线性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性;2.掌握各种信号的分类与表示方法;3.学习使用线性系统对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
实验仪器和材料:1.个人计算机;2.MATLAB软件。
实验步骤:1.了解信号与线性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包括信号的定义、分类与表示方法,线性系统的定义和特性等。
2.利用MATLAB软件,生成常见的信号,如单位阶跃信号、单位冲激信号、正弦信号、方波信号等,通过绘制波形图和频谱图来观察和分析信号的特点。
3.利用MATLAB软件,对生成的信号进行线性系统处理,如信号的平移、尺度变换、基带传输等,通过绘制处理后的信号波形图和频谱图,以及分析其特点和对信号的影响。
4.进一步学习线性系统的时域和频域分析方法,如脉冲响应、冲激响应、幅频特性等,并利用MATLAB软件进行实际操作和分析。
5.对各种信号和线性系统的特性进行总结和归纳,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分析信号处理过程中的优缺点和适用性。
实验结果与分析:1.通过绘制波形图和频谱图,观察了不同信号的特点和频谱分布;2.通过对信号进行线性系统处理,观察了信号经过处理后的变化;3.通过对线性系统的时域和频域分析,进一步了解了系统的特性和对信号的影响;4.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综合比较了不同信号与线性系统的适用性和优缺点。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信号与线性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性,掌握了各种信号的分类与表示方法,学习了使用线性系统对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实验结果表明,信号的特点和频谱分布决定了信号在系统中的处理效果,而线性系统的特性和响应方式会对信号产生明显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信号和线性系统的特性,选择合适的信号表示方法和处理方式,以达到预期的信号处理效果。
实验中的问题与改进: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时间和资源有限,我们只能选择了部分常见的信号和线性系统进行实验和分析,无法涵盖所有情况。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2. 熟悉自动控制实验设备,学会使用相关仪器进行实验操作。
3. 通过实验验证自动控制理论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自动控制原理是研究自动控制系统动态过程及其控制规律的科学。
实验主要验证以下原理:1. 线性时不变系统:系统在任意时刻的输入与输出之间关系可用线性方程表示,且系统参数不随时间变化。
2. 稳定性:系统在受到扰动后,能够逐渐恢复到稳定状态。
3. 控制器设计:通过控制器的设计,使系统满足预定的性能指标。
三、实验设备1. 自动控制实验台2. 计算机及控制软件3. 测量仪器(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数据采集器等)四、实验内容1. 线性时不变系统阶跃响应实验2. 线性时不变系统频率响应实验3. 控制器设计实验五、实验步骤1. 线性时不变系统阶跃响应实验(1)搭建实验电路,连接好相关仪器;(2)设置输入信号为阶跃信号,观察并记录输出信号;(3)分析阶跃响应曲线,计算系统动态性能指标。
2. 线性时不变系统频率响应实验(1)搭建实验电路,连接好相关仪器;(2)设置输入信号为正弦信号,改变频率,观察并记录输出信号;(3)分析频率响应曲线,计算系统频率特性指标。
3. 控制器设计实验(1)根据系统性能指标,选择合适的控制器类型;(2)搭建实验电路,连接好相关仪器;(3)调整控制器参数,观察并记录输出信号;(4)分析控制器效果,验证系统性能指标。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线性时不变系统阶跃响应实验(1)实验结果:绘制阶跃响应曲线,计算系统动态性能指标;(2)分析:与理论值进行对比,验证系统动态性能。
2. 线性时不变系统频率响应实验(1)实验结果:绘制频率响应曲线,计算系统频率特性指标;(2)分析:与理论值进行对比,验证系统频率特性。
3. 控制器设计实验(1)实验结果:调整控制器参数,观察并记录输出信号;(2)分析:验证系统性能指标,评估控制器效果。
DSP实验一---信号及系统响应的谱分析-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实验报告
实验一 信号及系统的谱分析学号 姓名注:1)此次实验作为《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实验成绩的重要依据,请同学们认真、独立完成,不得抄袭。
2)请在授课教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3)完成作业后,请以word 格式保存,文件名为:学号+姓名4)请通读全文,依据第2及第3 两部分内容,认真填写第4部分所需的实验数据,并完成实验分析。
1. 实验目的(1) 熟练利用DFT 计算公式对信号进行谱分析, 加深DFT 算法原理和基本性质的理解。
(2) 利用卷积方法计算信号经过离散系统输出响应,并观察输出信号的频谱变化。
(3) 熟悉FFT 算法原理和FFT 子程序的应用,掌握利用函数fft.m 对离散信号及系统响应进行频域分析。
(4) 理解并掌握利用FFT 实现线性卷积的方法。
了解可能出现的分析误差及其原因, 以便在实际中正确应用FFT 。
2. 实验原理与方法1)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的基本原理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是分析有限长序列频谱成分的重要工具,在信号处理的理论上有重要意义。
由于其可以在计算机上实现谱分析、 卷积、相关等主要的信号频谱分析过程,因此DFT 的快速算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实现DFT 的基本计算公式如下:2)系统响应信号的时域分析(卷积运算)离散信号输入离散系统后,若系统起始状态为0,则系统的响应输出是 其方框图表示如下:[][]∑∑-=--=====110)(1)()()()()(N k nkN N n nkNW k X Nk X IDFT n x W n x n x DFT k X[][]h n x n *[][][]zs y n h n x n =*图 1在matlab 中 计算卷积的函数为y=conv(x,h)。
3)FFT 实现线性卷积的快速计算设一离散线性移不变系统的冲激响应为 ,长度为L 点;其输入信号为 ,长度为M 点;其输出为 ,长度为M+L-1点。
当满足一定条件 时,有限长序列的线性卷积可用圆周卷积和来代替,而圆周卷积可用FFT 来计算,从而可以大大提高运算速度。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范文大全)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范文大全)第一篇: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实验三常见信号得MATLAB 表示及运算一、实验目得1。
熟悉常见信号得意义、特性及波形 2.学会使用 MATLAB 表示信号得方法并绘制信号波形3、掌握使用MATLAB 进行信号基本运算得指令 4、熟悉用MAT LAB 实现卷积积分得方法二、实验原理根据MATLAB 得数值计算功能与符号运算功能,在MATLAB中,信号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就是用向量来表示,另一种则就是用符号运算得方法。
在采用适当得MATLAB 语句表示出信号后,就可以利用MATLAB中得绘图命令绘制出直观得信号波形了。
1、连续时间信号从严格意义上讲,MATLAB并不能处理连续信号。
在MATLAB 中,就是用连续信号在等时间间隔点上得样值来近似表示得,当取样时间间隔足够小时,这些离散得样值就能较好地近似出连续信号。
在 MAT LAB 中连续信号可用向量或符号运算功能来表示。
⑴向量表示法对于连续时间信号,可以用两个行向量 f 与 t 来表示,其中向量t 就是用形如得命令定义得时间范围向量,其中,为信号起始时间,为终止时间,p 为时间间隔。
向量 f 为连续信号在向量t所定义得时间点上得样值.⑵符号运算表示法如果一个信号或函数可以用符号表达式来表示,那么我们就可以用前面介绍得符号函数专用绘图命令ezplot()等函数来绘出信号得波形。
⑶得常见信号得 M ATLA B表示单位阶跃信号单位阶跃信号得定义为:方法一:调用 H eaviside(t)函数首先定义函数 Heaviside(t)得m函数文件,该文件名应与函数名同名即Heaviside、m.%定义函数文件,函数名为Heaviside,输入变量为x,输出变量为yfunction y= H eaviside(t)y=(t>0);%定义函数体,即函数所执行指令%此处定义t>0 时y=1,t<=0 时y=0,注意与实际得阶跃信号定义得区别.方法二:数值计算法在MATLAB 中,有一个专门用于表示单位阶跃信号得函数,即s te pfun()函数,它就是用数值计算法表示得单位阶跃函数.其调用格式为: st epfun(t,t0)其中,t 就是以向量形式表示得变量,t0 表示信号发生突变得时刻,在t0以前,函数值小于零,t0以后函数值大于零。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通过实验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信号的分析与处理方法,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次实验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熟悉信号的表示与运算,包括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
2、掌握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性和分析方法。
3、学会使用实验设备和软件工具进行信号的产生、采集、分析和处理。
4、培养观察、分析和总结实验结果的能力,以及撰写实验报告的规范和能力。
二、实验设备与软件本次实验使用的设备和软件主要有:1、计算机一台2、 MATLAB 软件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连续时间信号的表示与运算1、生成常见的连续时间信号,如正弦信号、余弦信号、方波信号、三角波信号等。
在MATLAB 中,使用`sin`、`cos`函数可以生成正弦和余弦信号,例如:`t = 0:001:10; y = sin(2pit); plot(t,y);`可以生成一个频率为 1Hz 的正弦信号。
使用`square`函数可以生成方波信号,`sawtooth`函数可以生成三角波信号。
2、对连续时间信号进行基本运算,如加法、减法、乘法和微分、积分等。
信号的加法和减法可以直接将对应的函数相加或相减,例如:`y1 = sin(2pit); y2 = cos(2pit); y = y1 + y2; plot(t,y);`实现了正弦信号和余弦信号的加法。
乘法运算可以通过相应的函数相乘实现。
微分和积分可以使用`diff`和`cumtrapz`函数来完成。
(二)离散时间信号的表示与运算1、生成常见的离散时间信号,如单位脉冲序列、单位阶跃序列、正弦序列等。
单位脉冲序列可以通过数组的定义来实现,例如:`n = 0:10; x =1,zeros(1,10); stem(n,x);`单位阶跃序列可以通过逻辑判断来生成。
正弦序列使用`sin`函数结合离散时间变量生成。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实验一,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分析。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分析,加深对信号与系统的理解。
首先我们将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分别进行采样和重构,然后进行时域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
实验步骤:1. 连续时间信号的采样和重构。
我们选取了一段正弦信号作为连续时间信号,通过模拟采样和重构的过程,我们得到了采样后的离散时间信号,并将其进行重构,得到了重构后的连续时间信号。
2. 离散时间信号的采样和重构。
同样地,我们选取了一段离散时间信号,进行了模拟采样和重构的过程,得到了采样后的离散时间信号,并将其进行重构,得到了重构后的离散时间信号。
实验结果与分析:1. 连续时间信号的时域分析。
通过对连续时间信号的采样和重构,我们发现在一定条件下,采样后的离散时间信号能够完美地重构成原始的连续时间信号。
这说明连续时间信号的信息是完整的,没有丢失。
2. 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分析。
对于离散时间信号的采样和重构,我们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即在一定条件下,采样后的离散时间信号能够完美地重构成原始的离散时间信号。
结论与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分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明白了采样和重构的过程,并且得出了结论,在一定条件下,采样后的信号能够完美地重构成原始信号。
这对于我们理解信号与系统的基本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验二,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信号的傅里叶变换,了解信号在频域上的特性,并掌握信号的频谱分析方法。
实验步骤:1. 连续时间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我们选取了不同类型的连续时间信号,进行了傅里叶变换,观察并记录了其频谱特性。
2. 离散时间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同样地,我们选取了不同类型的离散时间信号,进行了傅里叶变换,观察并记录了其频谱特性。
实验结果与分析:1. 连续时间信号的频谱分析。
通过对连续时间信号的傅里叶变换,我们发现不同类型的信号在频域上有着不同的频谱特性,有些信号的频谱集中在低频段,而有些信号的频谱集中在高频段。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目录一、实验概述 (2)1. 实验目的 (2)2. 实验原理 (3)3. 实验设备与工具 (4)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5)1. 实验一 (6)1.1 实验目的 (7)1.2 实验原理 (7)1.3 实验内容与步骤 (8)1.4 实验结果与分析 (9)2. 实验二 (10)2.1 实验目的 (12)2.2 实验原理 (12)2.3 实验内容与步骤 (13)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14)3. 实验三 (15)3.1 实验目的 (16)3.2 实验原理 (16)3.3 实验内容与步骤 (17)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19)4. 实验四 (20)4.1 实验目的 (20)4.2 实验原理 (21)4.3 实验内容与步骤 (22)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22)三、实验总结与体会 (24)1. 实验成果总结 (25)2. 实验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26)3. 对信号与系统课程的理解与认识 (27)4. 对未来学习与研究的展望 (28)一、实验概述本实验主要围绕信号与系统的相关知识展开,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
通过本实验,学生将能够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操作,如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等,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
本实验还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程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本实验共分为五个子实验,分别是:信号的基本属性测量、信号的频谱分析、信号的时域分析、信号的频域分析以及信号的采样与重构。
每个子实验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学生需要根据实验要求完成相应的实验内容,并撰写实验报告。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将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深入了解信号与系统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深入理解信号与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掌握信号与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二,线性系统分析(实验报告)2010
实验二,线性系统分析(实验报告)2010《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姓名学号时间实验二二线性系统分析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学习 MATLAB 的系统分析函数及其表示。
2、掌握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单位阶跃响应函数,零状态响应。
3、观测系统的频率特性。
4、观察系统的零极点分布。
二、实验内容 1、系统零状态响应。
系统:y(2) (t)+ 2y (1) (t)+100y(t)=e(t)当 e(t)=10sin2πt,和 e(t)=exp(-3t)时。
0 1 2 3 4 (t)=10sin2πtt/syzs(t)图1a 当e(t)=10sin2πt 时0 1 2 3 4 (t)=exp(- 3t)t/syzs(t) 图 1b 当 e(t)=exp (-3t)时2、单位冲激响应 h(t)与单位阶跃响应 g(t) 0 1 2 3 4 单位冲激响应 t/sh(t) 图 2a 单位冲激响应0 1 2 3 4 单位阶跃响应t/sg(t) 图2b 单位阶跃响应3、用该单位冲激响应计算在 exp(-)的激励下的系统响应。
即卷积运算。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2024681012141618normal responset/sr(t) 图 3a 卷积源0 1 2 3 4 图 3b 卷积结果4、系统的频率特性:H1(s)=(s2 +3s+2)/(s 3 +2s+3), H2(s)=(s+2)/(s3 +2s 2 +2s+3)10-210-1100101-200-1000100200Frequency (rad/s)Phase (degrees) (rad/s)MagnitudeH1( s)=( s2+ 3s+ 2) /( s3+ 2s+3)图 4a H1(jw)10-1100101-200-150-100-500Frequency (rad/s)Phase (degrees)10-110010110-210-1100101Frequency(rad/s)MagnitudeH2( s)=( s+ 2) /( s3+ 2s2+ 2s+3)图 4b H2(jw) 5、传递函数的多项式形式与零极点因子形式的转换。
实验二线性时不变系统,信号与系统,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实验报告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线性时不变系统姓名:学号:班级:通信时间:2013.5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电光系一、 实验目的1、 掌握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性;2、 学会验证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性质。
二、实验基本原理线性时不变系统具有如下的一些基本特性。
1.线性特性(包含叠加性与均匀性)对于给定的系统,11()()x t t 、y 和22()()x t t 、y 分别代表两对激励与响应。
对于叠加性:当11()()x t y t −−→,22()()x t y t −−→则1212()()()()x t x t y t y t +−−→+图2.1对于均匀性:当()()x t y t −−→, 则()()kx t ky t −−→,0k ≠图2.2综合以上,则当激励是1122()()k x t k x t ⋅+⋅时,则对应的响应为1122()()k y t k y t ⋅+⋅。
对于线性时不变系统,如果起始状态为零,则系统满足叠加性与均匀性(线性性)。
2.时不变特性对于时不变系统,当11()()x t t −−→y , 则1010()()x t t t t -−−→-y图2.3 3. 微分特性对于线性时不变系统,当()()x t t −−→y 则()()dx t dy t dt dt−−→图2.44. 因果性因果系统是指系统在时刻0t 的响应只与0t t =和0t t <时刻的输入有关。
也就是说,激励是产生响应的原因,响应是激励引起的后果,这种特性称为因果性。
通常由电阻器、电感线圈、电容器构成的实际物理系统都是因果系统。
二、 实验内容及结果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输入输出波形。
1、线性特性1).叠加性观察(1) 设置信号产生模块为模式3(11) ;(2) 用按键1使对应的“信号A 组”的输出1-x 2信号(信号A 组的信号输出指示灯为001011):记录波形为x1(t )x1(t)(3)用按键2使对应的“信号B组”产生正负锯齿脉冲串信号(信号B组的信号输出指示灯为010100):记录波形为x2(t)x2(t)(4)将模拟信号A 、B组的输出信号同时送入JH5004的“线性时不变系统”的两个单元,分别记录观察所得到的系统响应:y1(t)y2(t)(5)将上述响应通过示波器进行相加观察响应相加之后的合成响应C1(t)(6)将模拟信号A B组的输出信号分别送入加JH5004的“基本运算单元”的加法器,将相加之后的信号送入ZH5004的“线性时不变系统”单元,记录观察所得到的系统响应:C2(t)(7)比较(5)、(6)两步所得到结果,并对之进行分析:2)、均匀性验证(1) 用按键1使对应的“信号A组”的输出1- x2信号(信号A组的信号输出指示灯为001011):1()e t(2) 将输出信号同时送入ZH5004的“线性时不变系统”的两个单元,分别记录观察所得到的系统响应:1()r t(3)用按键1使对应的“信号A组”的输出1-x^信号(信号A组的信号输出指示灯为001011),并送入倍乘器,观察输出波形;2()e t(4)再将其送入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第一个单元观察得到的响应;2()r t(5)比较(2)、(4)的波形;2.时不变特性观察(1)设置信号产生模块为模式2.(10)(2)通过信号选择键1,使对应的“信号A组”输出间隔正负脉冲信号(信号A组的信号输出指示灯为001001):()x t(3)将模拟A组的输出信号加到JH5004的“线性时不变系统”单元,记录观察所得到的系统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线性时不变系统
姓名:
学号:
班级:通信
时间:2013.5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电光系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性;
2、 学会验证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性质。
二、实验基本原理
线性时不变系统具有如下的一些基本特性。
1.线性特性(包含叠加性与均匀性)
对于给定的系统,11()()x t t 、y 和22()()x t t 、y 分别代表两对激励与响应。
对于叠加性:当11()()x t y t −−→,22()()x t y t −−→
则1212()()()()x t x t y t y t +−−→+
图2.1
对于均匀性:
当()()x t y t −−→, 则()()kx t ky t −−→,0k ≠
图2.2
综合以上,则当激励是1122()()k x t k x t ⋅+⋅时,则对应的响应为
1122()()k y t k y t ⋅+⋅。
对于线性时不变系统,如果起始状态为零,则系统满足叠加
性与均匀性(线性性)。
2.时不变特性
对于时不变系统,
当11()()x t t −−
→y , 则1010()()x t t t t -−−
→-y
图2.3 3. 微分特性
对于线性时不变系统,当()()x t t −−→y 则
()()
dx t dy t dt dt
−−→
图2.4
4. 因果性
因果系统是指系统在时刻0t 的响应只与0t t =和0t t <时刻的输入有关。
也就是说,激励是产生响应的原因,响应是激励引起的后果,这种特性称为因果性。
通常由电阻器、电感线圈、电容器构成的实际物理系统都是因果系统。
二、 实验内容及结果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输入输出波形。
1、线性特性
1).叠加性观察
(1) 设置信号产生模块为模式3(11) ;
(2) 用按键1使对应的“信号A 组”的输出1-x 2信号(信号A 组的信号输出指示灯为001011):记录波形为x1(t )
x1(t)
(3)用按键2使对应的“信号B组”产生正负锯齿脉冲串信号(信号B组的信号输出指示灯为010100):记录波形为x2(t)
x2(t)
(4)将模拟信号A 、B组的输出信号同时送入JH5004的“线性时不变系统”的两个单元,分别记录观察所得到的系统响应:
y1(t)
y2(t)
(5)将上述响应通过示波器进行相加观察响应相加之后的合成响应
C1(t)
(6)将模拟信号A B组的输出信号分别送入加JH5004的“基本运算单元”的加法器,将相加之后的信号送入ZH5004的“线性时不变系统”单元,记录观察所得到的系统响应:
C2(t)
(7)比较(5)、(6)两步所得到结果,并对之进行分析:
2)、均匀性验证
(1) 用按键1使对应的“信号A组”的输出1- x2信号(信号A组的信号输出指示灯为001011):
1()
e t
(2) 将输出信号同时送入ZH5004的“线性时不变系统”的两个单元,分别记录观察所得到的系统响应:
1()
r t
(3)用按键1使对应的“信号A组”的输出1-x^信号(信号A组的信号输出指示灯为001011),并送入倍乘器,观察输出波形;
2()
e t
(4)再将其送入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第一个单元观察得到的响应;
2()
r t
(5)比较(2)、(4)的波形;
2.时不变特性观察
(1)设置信号产生模块为模式2.(10)
(2)通过信号选择键1,使对应的“信号A组”输出间隔正负脉冲信号(信号A组的信号输出指示灯为001001):
()
x t
(3)将模拟A组的输出信号加到JH5004的“线性时不变系统”单元,记录观察所得到的系统响应。
1()
y t
以()
x t为基准画出()
x t T
,以
1()
y t为基准画出
2()
y t,
() x t T
2()
y t
3.微分特性观察
(1)通过信号选择键1,使对应的“信号A组”输出正负指数脉冲信号(信号
A组的信号输出指示灯为001110)
2()
x t,通过信号选择键,2,使对应的“信号B组”输出正负指数脉冲积分信号(信号B组的信号输出指示灯为
001111)
1()
x t,
2()
x t是
1()
x t的倒数,记录这两个信号。
1()
x t
2()
x t
(2):将模拟A组的输出信号与模拟B组的输出信号加到JH5004的“线性时不变系统”单元的两个相同系统上,用示波器同时观察输入信号之间的微分关系,在用示波器同时观察输出之间是否还保持微分关系:
1()
y t
2()
y t
4.因果性观察
(1)通过信号选择键1,使对应的“信号A组”输出正负锯齿信号(信号A组的信号输出指示灯为010100):
1()
x t
(1)将模拟A组的输出信号加到ZH5004的“线性时不变系统”单元,记录观察所得到的系统响应。
观察输入信号时刻与对应输出信号时刻的相对时间关系:
1()
y t
四、实验分析
1、分析比较1()C t 和2()C t 的关系。
说明该系统是否满足叠加性;分析比较1()r t 2()r t 的关系,说明该系统是否满足均匀性;并且说明原因。
1()C t 和2()C t 满足叠加性,因为它满足当
11()()x t y t −−→,22()()x t y t −−→
则1212()()()()x t x t y t y t +−−→+的条件。
1()r t 2()r t 满足均匀性,因为它满足当()()x t y t −−→,则()()kx t ky t −−→,0k ≠的条
件。
2、分析比较1()y t 、2()y t 两者关系,说明系统是否满足时不变特性,并且说明原因。
1()y t 、2()y t 满足时不变特性,因为它满足当11()()x t t −−→y ,则
1010()()x t t t t -−−→-y 的条件。
3、分析说明1()y t 2()y t 两者关系,并且说明系统是否满足微分特性,并且说明原因。
1()y t 2()y t 满足微分特性,因为它满足当()()x t t −−→y 时,则()()dx t dy t dt dt −−→的条件。
4、分析说明该系统是否是因果系统,并且说明原因。
该系统是因果系统,因为因果系统是指系统在时刻0t 的响应只与0t t =和0t t <时刻的输入有关。
也就是说,激励是产生响应的原因,响应是激励引起的后果,这种特性称为因果性。
所以该系统是因果系统。
通过此次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实验,使我掌握了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