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修辞手法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知识集锦之修辞手法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知识集锦之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大全1.比喻: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词(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类别|特点|本体|比喻词|喻体|例句明喻|甲像乙|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出现|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出现|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无|出现|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例句:像一块空灵的蓝水晶。

朱自清《春》2.比拟: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1)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春》朱自清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杜甫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朱自清(2)拟物: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例句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例句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2.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荷塘月色》朱自清)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类别特点例句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三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讲解ppt(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

三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讲解ppt(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
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地眨着 眼睛。
3.柳条在风中笑弯了腰。
【注意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辨别一个句子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关键 要看这个句子有没有人物的动作或神情。有 人物的动作、神情的一定是拟人句。
总结:拟人就是 用写人的词句去 写物。
(三)夸张
夸张是一种对事物作“言过其实”的描述的
修辞手法。就是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 言过其实的描述。
【运用夸张要注意】
1、要以客观实际为基础,从真情实感出发。 2、要明确,不要使人误以为是事实。 3、要注意文体的要求,不能什么时候、 什么场合都用夸张。
(四)排比
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
语气一致和意思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起来的修 辞手法。
排比的作用: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力 度和气势。
(2)露似珍珠月似弓。
(珍珠晶莹剔透,弓弯弯的,用珍珠 比露珠,用弓比月亮,生动想象的表现 出了珍珠的形状、剔透和月亮的形状。)
暗喻:本体、比喻词和喻体也都出现。但是 常用的比喻词变了,一般用的是是、成了、成为、 变成等。
例如:(1)雨溅在她的脚下立刻变成了一朵 朵盛开的花。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珠落在地上溅起的水 花的样子,只是比喻词不再是像、好像等。)
B、表示举例 a.“你骗谁,像你这样的大官会没有钱?” (《“你们想错了”》)句中用“像”字引 出方志敏作为例子,说明凡是当官的就一定 有钱。 b.“像您这样的高个儿干不了这重活 儿……”(《挑山工》)句中用“像”字引 出“我”作为例子,说明凡是“高个儿”都 当不了挑山工。 c.“老师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句中的 “像”字引出我只是把老师看成妈妈,而并 非是比喻句。
A、表示比较 a.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南京长 江大桥》) 句中的“轮船”和“扁舟”是 同一类事物,通过比较,突出长江水的浩大。 b.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 丽。(《卖火柴的小女孩》) 句中以前的 奶奶和现在的奶奶形象,是同一个人在不同 情况下的比较。 c.他还是像过去一样喜欢打乒乓球。这句 中的“像”表示相同,故不是比喻句。

小学语文三年级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三年级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三年级修辞手法1.比喻:就是打比方,指用具体的.浅显的.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去表现抽象的.难懂的.人们少见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由本体.比喻词.喻体三部分构成.本体和喻体两种事物之间必须在某一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同类,比喻词常用的有“好像.像……一样(似的).仿佛.是.成了”等.例:在阳光的照耀下,漫山的山茶花仿佛千万颗红星在闪闪发光.2.拟人:就是把人以外的事物当作人来写,使它像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做人的动作. 例:淘气的小闹钟每天准时把我叫醒.3.排比:就是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相同或意思相关,字数大致相等,语气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一般有相同的字眼为标志.)例:学好了语文,我们才会读书看报,才会写信写日记,才会写作文.4.夸张:就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有意把事物的形态.特征.作用进行扩大或缩小来描述. 例:在巴掌大的监狱里,同志们照常锻炼身体.5.反问: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无疑而问,不需回答.多用“难道.怎能.怎么”等词作反问词.例:(1)作为一个小学生,怎能不努力学习呢?6.设问:就是有针对性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把自己的看法谈出来.实际上就是自问自答.例:我能被中条山的风吓倒吗?不能,绝对不能.7.对偶:指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关或相反的两组句子组成对句的一种修辞方法.(对联一般采用对偶的写法)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一.请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1.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3.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4.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5.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是田间玩耍的孩子们.()6.骆驼是沙漠之舟.()7.兴安岭多会打扮自己呀:青衫作伴,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8.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9.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10.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11.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12.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13.你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14.森林里的害虫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木进攻,吃树叶,咬树根,钻树心.()15.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16.有翠绿,有淡青,有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17.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18.桂子花开,十里飘香.()19.他在呼唤什么?在呼唤和平.()20.桂林的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21.成千上万的笑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地方,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22.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23.说话的声波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碰到蓝天.()24.它蓝得可以发出声音,它可以把你的视线冻结.()25.这是一份伟大的遗产,它是我们人民最宝贵的财产,难道还有人感觉不到吗?()26.大小的岛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的恍惚入了梦乡.()27.海在我们的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28.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29.天空里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30.有人破坏草坪,我们怎能不管呢?()31.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像一座山峰.()二.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2.看他的样子,好象有什么喜事似的.()3.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4.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动物了.()5.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6.我们要像孔繁森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7.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8.她长得很像我邻居的小妹妹.()9.天无边无垠的,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10.这个地方我似乎已到过了.()11.星星像孩子的眼睛眨呀眨.()12.他的性格很像他爸爸.()13.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14.敌人用了燃烧弹,邱少云周围成了一片火海.()三.分析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1.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2.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3.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5.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错呢?()6.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7.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8.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9.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四.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在括号里写出两种.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5.渐渐的,天边的鱼肚白变成了淡色,好像人们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红晕一样.()五.按要求写句子.1.站在山头远远看去,村边那条清亮的小河像____________.(改为比喻句)2.天空中有一轮明月.(改为比喻句)3.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改为拟人句)4.河水哗哗地流着.(改为拟人句)5.寒风吹到脸上很痛.(改为夸张句)6.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叫个不停,似乎在________________(改为拟人句)7.躺在草地上,望着变幻莫测的云朵打扮着蓝色的天幕,一会儿飘来了;一会儿跑来了;一会儿.(排比句)8.考场上静得很.(改为夸张句)9.高粱成熟了.(改为拟人句)六.指出下面比喻句是用什么比喻什么.1.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2.老师像一把火炬,时刻把光明洒向人间,让自己的生命燃烧不止.3.缝纫鸟的窝是一种精致的工艺品.4.笔直的公路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像等待检阅的仪仗队,整整齐齐地站着.5.鲜红的队旗像燃烧的火焰.6.玉屑似的雪末随风飘扬.7.这孩子简直成了泥猴.七.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1.蟋蟀在平台上弹琴.()2.水帘落下来,犹如片片锦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3.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4.那些像棉花球似的云,叫积云.()5.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6.小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7.小青石看见了许许多多人的脚,它觉得很愉快.()8.威尼斯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9.父母的钱,难道我们就可以随便乱花,随意浪费吗?()1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1.山风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12.葛洲坝真好象一位仙女脖子上戴着的项链,镶嵌着无数珍珠和宝石.()13.苍蝇和蜘蛛都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 )14.是谁创造了人类的文明?是劳动人民.( )15.他们好像寄居在人家房檐下的燕子.( )16.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 ).17.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19.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20.因为红色是火的颜色,是血的颜色,是旗帜的颜色.()21.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22.敬爱的周总理啊!难忘您那爽朗的笑声,难忘您那爽朗的笑声,难忘您那雄健的身影,难忘您那光明磊落的胸怀,难忘您那鞠躬尽瘁的一生.()23.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的红绸子,映在小镇的江河上,像开了一朵一朵鸡冠花.()2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25.什么花儿秋天阵阵香?什么鸟儿秋天排成行?桂花秋天阵阵香,大雁秋天排成行.()26.傍晚在楼台小坐,看到天上的飞鸟还巢,他会想家;秋风萧瑟,看到树木落叶归根,他会想家;每逢鱼汛,看到大海里的群鱼回游,他还会想家.()27.四海皆春春不老,九州同乐乐无穷.()28.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29.谢惠敏的两撇眉毛险些飞出脑门,她瞪圆了双眼望着张老师.()30.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31.姑娘一闪身向外跑,屋子里连扫帚也在欢笑.()32.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3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34.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35.海底有声音吗?海底有各种动物发出的细微的声音.()36.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怎么能忘怀呢?()八.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1.芦苇,一片片,一蔟蔟,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了一道风景.()2.工人叔叔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3.是什么?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志气.()4.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记?()5.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6.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7.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8.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0.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九.按要求写改写下列句子.1.老师不辞辛苦,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用比喻手法)2.鸟儿在树枝上跳动.(用拟人手法)3.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用夸张手法)4.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用拟人手法)5.树叶很绿.(用夸张手法)6.他在我的心目中有重要的位置.(用比喻手法)7.这里很适合鸟儿生活.(用比喻的手法)8.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用比喻的手法)9.沉甸甸的稻子垂下来了.(用拟人手法)10.鲜花盛开. (用拟人手法)请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1.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3.牛群出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4.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5.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是田间玩耍的孩子们.()6.骆驼是沙漠之舟.()7.兴安岭多会打扮自己呀:青衫作伴,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8.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9.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10.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11.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12.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13.你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14.森林里的害虫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木进攻,吃树叶,咬树根,钻树心.()15.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16.有翠绿,有淡青,有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17.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18.桂子花开,十里飘香.()19.他在呼唤什么?在呼唤和平.()20.桂林的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21.成千上万的笑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地方,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22.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三年级语文学习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

三年级语文学习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

三年级语文学习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语文学习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则是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要素。

本文将从三年级语文学习的角度,介绍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一、修辞手法1. 比喻手法比喻是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类比,以便更加生动形象地描述事物的方法。

比如,“他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就是一个比喻的例子。

在写作中使用比喻手法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2. 拟人手法拟人是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点和动作,使其具有人的形象和行为能力。

比如,“树叶互相轻轻碰撞,像是在耳语”中的“树叶互相轻轻碰撞”就是一种拟人的表达方式。

使用拟人手法可以使描述更加形象、生动,增强作文的感染力。

3. 排比手法排比是将一系列相同结构的词语或句子并列使用,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效果。

比如,“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欲速则不达”中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和“欲速则不达”就是排比的表达方式。

使用排比手法可以使句子更加有节奏感,增强作文的表达力。

二、写作技巧1. 多读好书,积累素材阅读是写作的重要基础。

通过多读好书,可以积累丰富的词汇和句型,拓展自己的思维,培养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

在写作时,可以借鉴书中的表达方式和结构,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2. 多写多练,不怕犯错写作是需要不断练习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写,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在写作时,不要害怕犯错,要敢于尝试新的表达方式和句式,只有通过不断的尝试和摸索,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风格。

3. 注意篇章结构,合理布局写作不仅仅是句子的串联,更重要的是要注意篇章结构和布局。

一个好的文章应该有一个清晰的开头、主体和结尾,各个部分之间需要有逻辑的连接和衔接。

在写作时,可以使用标题、小标题等来组织文章结构,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总结起来,三年级语文学习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要素。

通过学习和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形象;通过多读好书和多写多练,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通过注意篇章结构和合理布局,可以使文章更加清晰有序。

三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讲解

三年级常用修辞手法讲解
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
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 更具体地感知事物。比拟即模拟,它 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称谓、 动作、行为等)写甲事物,或者说是 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乙 事物—般是有生命力的,
能活动,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体实 在,于是本来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事物 变得具体实在了,当然就增添了语言的 生动性。由此可见,比喻强调的是甲乙 两物的相似性,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 ,重点在“喻”。而拟人却是仿照“拟 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摸写本体 ,重点在拟;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 ,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 拟最重要的标志。
对比一下,在作文里,你 会用比喻句和拟人句了吗 ?
1.学好了语文,我们才会读书 看报,才会写信写日记,才会 写作文。
2.从雷锋叔叔身上,我懂得了 要乐于助人,要刻苦学习,要 勤劳勇敢。
三、排比
就是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相同或意思相 关,字数大致相等,语气一致的句子或短语排列在一 起的。(一般有相同的字眼为标志。) 例:
苹果树上挂满了苹果,远远看去像 一个个红灯笼。
红叶挂满树枝,像燃 烧的火焰。
雪挂在树上,像什么?
雪挂在树上,像一朵朵大白花。
春天的田野,到处是金黄 色的油菜花儿,一簇簇, 一丛丛,一片连着一片, 像铺满了一地的金子。
比喻句有哪些类型?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 “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 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配合。明 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例如:叶子出水限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喻征都出现,中间用喻 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 暗喻不用喻词。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 乙。 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蟑

三年级常见的修辞手法

三年级常见的修辞手法

三年级常见的修辞手法一、比喻。

1. 定义。

-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2. 结构。

- 比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 例如“弯弯的月亮像小船”,“月亮”是本体,“小船”是喻体,“像”是比喻词。

3. 分类。

- 明喻: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出现,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仿佛、如同、似的”等。

如“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 暗喻: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但是比喻词变成了“是、成了、变为”等。

例如“孩子是祖国的花朵。

”- 借喻:只出现喻体,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

如“我抬起头,看见母亲的两鬓又添了一些银丝。

”(这里“银丝”借喻白发,本体“白发”没有出现)二、拟人。

1. 定义。

-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等。

2. 例子。

-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这里把蟋蟀当作人,“弹琴”是人的行为。

-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把秋天的雨当作人,“吹起小喇叭”是人的动作。

三、排比。

1. 定义。

- 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2. 例子。

-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

四、夸张。

1. 定义。

- 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一种修辞手法。

2. 例子。

- 扩大夸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三千尺”是对瀑布长度的夸大描写。

- 缩小夸张:“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小学三年级修辞手法

小学三年级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练兵(一)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比喻排比)2、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拟人)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排比)4、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夸张)5、海底有声音吗?海底有各种动物发出的细微的声音。

(设问)6、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怎么能忘怀呢?(反问)7、四海皆春春不老,九州同乐乐无穷。

(对偶或者对仗)(二)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比喻)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反问)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

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拟人)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拟人)5、芦苇,一片片,一蔟蔟,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了一道风景。

(比喻)6、工人叔叔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夸张)7、是什么?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志气。

(设问)8、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记?(反问)9、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比喻)10、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

(拟人)11、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对偶)12、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拟人)1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夸张)14、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对偶比喻)15、姑娘一闪身向外跑,屋子里连扫帚也在欢笑。

(拟人)(三)1、蟋蟀在平台上弹琴。

(拟人)2、水帘落下来,犹如片片锦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比喻)3、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小学语文三年级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三年级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三年级修辞手法1、比喻:就是打比方;指用具体的、浅显的、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去表现抽象的、难懂的、人们少见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由本体、比喻词、喻体三部分构成。

本体和喻体两种事物之间必须在某一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同类;比喻词常用的有“好像、像……一样(似的)、仿佛、是、成了”等。

例:在阳光的照耀下;漫山的山茶花仿佛千万颗红星在闪闪发光。

2、拟人:就是把人以外的事物当作人来写;使它像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做人的动作。

例:淘气的小闹钟每天准时把我叫醒。

3、排比:就是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相同或意思相关;字数大致相等;语气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的。

(一般有相同的字眼为标志。

)例:学好了语文;我们才会读书看报;才会写信写日记;才会写作文。

4、夸张:就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有意把事物的形态、特征、作用进行扩大或缩小来描述。

例:在巴掌大的监狱里;同志们照常锻炼身体。

5、反问: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

无疑而问;不需回答。

多用“难道、怎能、怎么”等词作反问词。

例:(1)作为一个小学生;怎能不努力学习呢?6、设问:就是有针对性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把自己的看法谈出来。

实际上就是自问自答。

例:我能被中条山的风吓倒吗?不能;绝对不能。

7、对偶:指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关或相反的两组句子组成对句的一种修辞方法。

(对联一般采用对偶的写法)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一、请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1、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3、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4、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5、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是田间玩耍的孩子们。

()6、骆驼是沙漠之舟。

()7、兴安岭多会打扮自己呀:青衫作伴;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8、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9、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三年级修辞手法

三年级修辞手法

在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1、比喻:就是打比方;指用具体的、浅显的、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去表现抽象的、难懂的、人们少见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由本体、比喻词、喻体三部分构成..本体和喻体两种事物之间必须在某一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同类;比喻词常用的有“好像、像……一样似的、仿佛、是、成了”等..例:在阳光的照耀下;漫山的山茶花仿佛千万颗红星在闪闪发光..2、拟人:就是把人以外的事物当作人来写;使它像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做人的动作.. 例:淘气的小闹钟每天准时把我叫醒..3、排比:就是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相同或意思相关;字数大致相等;语气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一般有相同的字眼为标志..例:学好了语文;我们才会读书看报;才会写信写日记;才会写作文..4、夸张:就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有意把事物的形态、特征、作用进行扩大或缩小来描述.. 例:在巴掌大的监狱里;同志们照常锻炼身体..5、反问: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无疑而问;不需回答..多用“难道、怎能、怎么”等词作反问词..例:1作为一个小学生;怎能不努力学习呢6、设问:就是有针对性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把自己的看法谈出来..实际上就是自问自答..例:我能被中条山的风吓倒吗不能;绝对不能..7、对偶:指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关或相反的两组句子组成对句的一种修辞方法..对联一般采用对偶的写法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一、请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1、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3、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4、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5、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是田间玩耍的孩子们..6、骆驼是沙漠之舟..7、兴安岭多会打扮自己呀:青衫作伴;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8、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9、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10、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11、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12、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13、你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14、森林里的害虫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木进攻;吃树叶;咬树根;钻树心..15、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16、有翠绿;有淡青;有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17、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18、桂子花开;十里飘香..19、他在呼唤什么在呼唤和平..20、桂林的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21、成千上万的笑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地方;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22、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23、说话的声波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碰到蓝天..24、它蓝得可以发出声音;它可以把你的视线冻结..25、这是一份伟大的遗产;它是我们人民最宝贵的财产;难道还有人感觉不到吗26、大小的岛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的恍惚入了梦乡..27、海在我们的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28、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29、天空里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30、有人破坏草坪;我们怎能不管呢31、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像一座山峰..二、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2、看他的样子;好象有什么喜事似的..3、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4、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动物了..5、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6、我们要像孔繁森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7、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8、她长得很像我邻居的小妹妹..9、天无边无垠的;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10、这个地方我似乎已到过了..11、星星像孩子的眼睛眨呀眨..12、他的性格很像他爸爸..13、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14、敌人用了燃烧弹;邱少云周围成了一片火海..三、分析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1、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2、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3、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5、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错呢6、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7、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8、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9、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四、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在括号里写出两种..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5、渐渐的;天边的鱼肚白变成了淡色;好像人们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红晕一样..五、按要求写句子..1、站在山头远远看去;村边那条清亮的小河像____________..改为比喻句2、天空中有一轮明月..改为比喻句3、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改为拟人句4、河水哗哗地流着..改为拟人句5、寒风吹到脸上很痛..改为夸张句6、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叫个不停;似乎在________________改为拟人句7、躺在草地上;望着变幻莫测的云朵打扮着蓝色的天幕;一会儿飘来了;一会儿跑来了;一会儿..排比句8、考场上静得很..改为夸张句9、高粱成熟了..改为拟人句六、指出下面比喻句是用什么比喻什么..1、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2、老师像一把火炬;时刻把光明洒向人间;让自己的生命燃烧不止..3、缝纫鸟的窝是一种精致的工艺品..4、笔直的公路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像等待检阅的仪仗队;整整齐齐地站着..5、鲜红的队旗像燃烧的火焰..6、玉屑似的雪末随风飘扬..7、这孩子简直成了泥猴..七、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1、蟋蟀在平台上弹琴..2、水帘落下来;犹如片片锦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3、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4、那些像棉花球似的云;叫积云..5、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6、小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7、小青石看见了许许多多人的脚;它觉得很愉快..8、威尼斯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9、父母的钱;难道我们就可以随便乱花;随意浪费吗1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1、山风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12、葛洲坝真好象一位仙女脖子上戴着的项链;镶嵌着无数珍珠和宝石..13、苍蝇和蜘蛛都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14、是谁创造了人类的文明是劳动人民..15、他们好像寄居在人家房檐下的燕子..16、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 ..17、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19、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20、因为红色是火的颜色;是血的颜色;是旗帜的颜色..21、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22、敬爱的周总理啊难忘您那爽朗的笑声;难忘您那爽朗的笑声;难忘您那雄健的身影;难忘您那光明磊落的胸怀;难忘您那鞠躬尽瘁的一生..23、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的红绸子;映在小镇的江河上;像开了一朵一朵鸡冠花..2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25、什么花儿秋天阵阵香什么鸟儿秋天排成行桂花秋天阵阵香;大雁秋天排成行..26、傍晚在楼台小坐;看到天上的飞鸟还巢;他会想家;秋风萧瑟;看到树木落叶归根;他会想家;每逢鱼汛;看到大海里的群鱼回游;他还会想家..27、四海皆春春不老;九州同乐乐无穷..28、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29、谢惠敏的两撇眉毛险些飞出脑门;她瞪圆了双眼望着张老师..30、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31、姑娘一闪身向外跑;屋子里连扫帚也在欢笑..32、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3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34、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35、海底有声音吗海底有各种动物发出的细微的声音..36、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怎么能忘怀呢八、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1、芦苇;一片片;一蔟蔟;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了一道风景..2、工人叔叔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3、是什么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志气..4、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记5、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6、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7、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8、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0、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九、按要求写改写下列句子..1、老师不辞辛苦;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用比喻手法2、鸟儿在树枝上跳动..用拟人手法3、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用夸张手法4、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用拟人手法5、树叶很绿..用夸张手法6、他在我的心目中有重要的位置..用比喻手法7、这里很适合鸟儿生活..用比喻的手法8、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 用比喻的手法9、沉甸甸的稻子垂下来了..用拟人手法10、鲜花盛开.. 用拟人手法请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1、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3、牛群出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4、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5、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是田间玩耍的孩子们..6、骆驼是沙漠之舟..7、兴安岭多会打扮自己呀:青衫作伴;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8、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9、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10、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11、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12、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13、你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14、森林里的害虫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木进攻;吃树叶;咬树根;钻树心..15、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16、有翠绿;有淡青;有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17、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18、桂子花开;十里飘香..19、他在呼唤什么在呼唤和平..20、桂林的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21、成千上万的笑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地方;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22、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小学三年级修辞手法

小学三年级修辞手法

小学三年级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文学中常用的表达方式,通过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深入人心。

在小学三年级的学习中,适当地引入一些修辞手法,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小学三年级学生掌握和运用的常见修辞手法。

一、比喻比喻是一种借助类比进行描述的修辞手法。

通过将事物与其他事物进行比较,可以更形象地表达出要表达的意思。

例如,我们常说“他像一只小老虎一样勇敢”,用比喻的方式来形容他的勇敢,这样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二、拟人拟人是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类的思维、感觉和行为,使其具有人的特点。

这种修辞手法可以使文本更加生动有趣。

比如,“大树伸出了粗壮的手臂”,用拟人的方式来形容大树的形态,让人感觉大树就像一个有生命的人一样。

三、排比排比是通过重复使用相同的句式结构,将相似的事物进行对比或列举,以加强表达的力度和感观效果。

例如,“学习不努力,成绩不优秀;做事不认真,结果不理想;积极努力,成功就会来” ,通过排比的方式来表达不同的情况和结果,使句子更加鲜明有力。

四、夸张夸张是为了突出事物的某一特点或加强表达的效果,将其被描述为超过实际情况的样子。

夸张的修辞手法可以渲染氛围,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比如,“她吃了一块巧克力,竟然笑得合不拢嘴”,通过夸张的方式来形容吃巧克力的情景,让人感受到她的喜悦与满足。

五、对比对比是通过将不同事物进行对比,以突出它们之间的差异或相似之处。

通过对比,可以更清晰地展现出要表达的含义。

比如,“冬天寒冷而漫长,夏天炎热而短暂”,通过对比的方式来描述冬夏的不同特点,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季节的变化。

六、反问反问是用疑问的方式来表达某种说法,通常是为了引起对方的思考或强调某种观点。

通过反问,可以使表达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例如,“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通过反问的方式来强调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七、夸张对比夸张对比是将两个事物进行夸张的表达,以突出它们之间的差异。

小学语文三年级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三年级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常用的修辞方法:1、比喻:就是打比方,指用具体的、浅显的、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去表现抽象的、难懂的、人们少见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由本体、比喻词、喻体三部分构成。

本体和喻体两种事物之间必须在某一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同类,比喻词常用的有“好像、像……一样(似的)、仿佛、是、成了”等。

例:在阳光的照耀下,漫山的山茶花仿佛千万颗红星在闪闪发光。

2、拟人:就是把人以外的事物当作人来写,使它像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做人的动作。

例:淘气的小闹钟每天准时把我叫醒。

3、排比:就是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相同或意思相关,字数大致相等,语气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的。

(一般有相同的字眼为标志。

)例:学好了语文,我们才会读书看报,才会写信写日记,才会写作文。

4、夸张:就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有意把事物的形态、特征、作用进行扩大或缩小来描述。

例:在巴掌大的监狱里,同志们照常锻炼身体。

5、反问: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

无疑而问,不需回答。

多用“难道、怎能、怎么”等词作反问词。

例:(1)作为一个小学生,怎能不努力学习呢?6、设问:就是有针对性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把自己的看法谈出来。

实际上就是自问自答。

例:我能被中条山的风吓倒吗?不能,绝对不能。

7、对偶:指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关或相反的两组句子组成对句的一种修辞方法。

(对联一般采用对偶的写法)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一、请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1、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3、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4、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5、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是田间玩耍的孩子们。

()6、骆驼是沙漠之舟。

()7、兴安岭多会打扮自己呀:青衫作伴,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8、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9、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三年级的修辞手法句子

三年级的修辞手法句子

三年级的修辞手法句子修辞手法是指在语言表达中,通过特定的表达方式,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从而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在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学生们已经开始接触一些基本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本文将从这些修辞手法入手,探讨一些三年级学生常用的修辞手法句子。

一、比喻比喻是指用一种事物来比拟另一种事物,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比喻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以下是一些三年级学生常用的比喻句子:1.他的笑声像春天的小鸟,让人感到温暖和快乐。

2.她的眼睛像一汪清澈的湖水,让人感到宁静和美好。

3.他的头发像一团乱麻,让人感到凌乱和无序。

4.她的声音像一阵清风,让人感到轻盈和愉悦。

二、拟人拟人是指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拟人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以下是一些三年级学生常用的拟人句子:1.小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好像在向我们打招呼。

2.太阳从东方升起,像一位勤劳的农民在开始新的一天的工作。

3.小狗看见主人回家,高兴地摇着尾巴,好像在说“欢迎回家”。

4.花儿在春雨中欢快地摇曳,好像在跳舞一样。

三、夸张夸张是指在语言表达中,对事物进行过分的描述,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夸张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以下是一些三年级学生常用的夸张句子:1.他的肚子大得可以装下一头大象。

2.那只蚂蚁比大象还要重。

3.她跑得飞快,好像一只闪电一样。

4.他的声音大得可以震碎玻璃。

以上是一些三年级学生常用的修辞手法句子。

通过这些句子,我们可以看到,三年级学生已经开始尝试使用修辞手法,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在以后的学习中,他们将会接触到更多的修辞手法,并逐渐掌握它们,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更加出色。

三年级学习基本的修辞手法学习使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

三年级学习基本的修辞手法学习使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

三年级学习基本的修辞手法学习使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三年级学习基本的修辞手法-学习使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一种在文学创作和修辞学中经常使用的技巧和方法,用于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三年级的学习中,学习基本的修辞手法将帮助孩子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本文将重点介绍学习使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运用它们。

一、比喻的学习和运用比喻是一种通过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用一个物体、事物或场景来描绘另一个物体、事物或场景的修辞手法。

它可以使文本更形象、生动,并产生更强烈的感受。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并正确运用比喻是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一步。

比如,当我们要形容一朵花时,可以使用比喻来使描述更加有趣。

如“她的笑容如同绽放的花朵,使整个教室都变得明亮起来。

”通过比喻,我们将笑容和花朵进行了联系,增强了描述的美感。

二、拟人的学习和运用拟人是指将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概念赋予人的行为、形象或特征的修辞手法。

它能够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产生共鸣,增加作品的感情色彩。

三年级学生学习和使用拟人修辞手法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情感和思想。

比如,在描述自然风景时,可以使用拟人的手法使描写更加生动。

如“大海咆哮着把浪花拍打到岸边,仿佛在向我们展示它的力量与雄壮。

”通过将海洋拟人化,使得描写更加生动有力。

三、其他常见的修辞手法除了比喻和拟人,还有很多其他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夸张、反问等。

三年级的学生可以逐渐学习和运用这些修辞手法,使他们的作文更加丰富多样。

排比是指用相同或类似的语法结构来表达相同的思想或情感,增强表现力。

如“我看到了春天的花朵,我闻到了夏天的花香,我听到了秋天的蝉鸣,我感受到了冬天的寒冷。

”通过排比的手法,使得描述更加生动。

夸张是指用夸张的言辞来表达事物的特征或情感的修辞手法。

如“他吃了一个巨大的苹果,简直像吃了一个小山丘。

”通过夸张,强调了苹果的巨大和对它的喜爱。

反问是指用一个问题来表示自己的观点,增强说服力或表达独白感的修辞手法。

三年级修辞手法

三年级修辞手法

在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比喻:通过明喻或暗喻的方式,用一个事物来描述另一个事物,以使表达更加生动和形象。

2. 拟人:将事物人格化,使其具有人的情感、动作或特征。

3. 夸张:为了强调或突出某一方面,对其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述。

4. 排比:使用三个或以上结构相似的句式来表达同一含义,以增强语言的气势。

5. 反问:通过反问句的形式,表达肯定或否定的含义,强调答案。

这些修辞手法在三年级课本中都有所体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修辞手法,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的修辞手法
【知识点精讲】
一、比喻:就是打比方,指用具体的、浅显的、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去表现抽象的、难懂的、人们少见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由本体、比喻词、喻体三部分构成。

本体和喻体两种事物之间必须在某一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同类,比喻词常用的有“好像、像……一样(似的)、仿佛、是、成了”等。

例:在阳光的照耀下,漫山的山茶花仿佛千万颗红星在闪闪发光。

①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②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③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④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⑤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⑥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⑦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

⑧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重点分析:“像”字句不一定都是比喻句。

作比较:他长得像他爸爸。

表猜测:这几天阴沉沉的,像要下雨了。

表想象:登上城楼,我心里非常激动,好像一下子成了一名威武的戍关战士。

表举例:金堂有许多特产,像烤兔、荷叶茶……
题型;
1、下面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是()
A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幅青山绿水画。

B 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C地中海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D小兴安岭真是一座天然的宝库。

2、按要求填空
“一个个小山似的浪头不断地向他扑来”
这句话把()比作()。

二、拟人:就是把人以外的事物当作人来写,使它像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做人的动作。

例:淘气的小闹钟每天准时把我叫醒。

下面的句子是拟人句吗?你从哪里可以看出
1、风儿清唱著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3、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著欢乐的歌儿。

4、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5、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

三、排比:就是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相同或意思相关,字数大致相等,语气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的。

(一般有相同的字眼为标志。


例:学好了语文,我们才会读书看报,才会写信写日记,才会写作文。

四、夸张:就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有意把事物的形态、特征、作用进行扩大或缩小来描述。

例:在巴掌大的监狱里,同志们照常锻炼身体。

【牛刀小试】
一、请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1、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3、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
4、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
5、骆驼是沙漠之舟。

()
6、兴安岭多会打扮自己呀:青衫作伴,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7、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
8、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
二、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是的画√,不是的画Х。

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
2、看他的样子,好象有什么喜事似的。

()
3、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
4、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动物了。

()
5、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

()
6、我们要像孔繁森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7、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
8、她长得很像我邻居的小妹妹。

()
9、天无边无垠的,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

()
10、这个地方我似乎已到过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