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淋雨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实验雨中漫步1学习
数学实验作业雨中漫步系部:数学系专业:s10数学教育学号:103103011013姓名: 张鹏飞实验目的:1.生活中的我们常常会遇到下雨而没带雨具的时刻,我们在那时会有很多选择,其中之一就是淋雨,往往好多人会在雨中快走或奔跑而使自己身体淋雨量最小化,但往往很多人会感觉到淋雨量并不会因为快走或奔跑而减少多少,反而有时候淋雨量倒有所增加,淋雨量和速度等有关参数的关系如何,是否人走得越快雨淋得越少2. 运用matlab软件实验内容: 给定的降雨条件下,分别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分析人体在雨中行走时淋雨多少与行走速度、降雨方向等因素的关系。
其中文中所涉及到的降雨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而上积聚的水层深度,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
淋雨量,是指人在雨中行走时全身所接收到得雨的体积, 可表示为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淋雨的多少与接收雨的而积和淋雨时间的乘积。
1,设降雨淋遍全身不考虑雨的方向,经简化假设得人淋雨面积为前后左右及头顶面积之和。
2,雨迎而吹来,雨线方向与行走方向在同一平面,人淋雨面积为前方和头顶而积之和。
因各个方向上降雨速度分量不同,故分别计算头顶和前方的淋雨量后相加即为总的淋雨量。
据此可列出总淋雨量W与行走速度v之间的函数关系。
分析表明当行走速度为%•、时,淋雨量最少。
3,雨从背而吹来,雨线与行走方向在同一平面内,人淋雨量与人和雨相对速度有关。
列出函数关系式分析并求解。
实验准备:mat lab软件绘图,从网上查找各种资料旷一长方体的长单位:米b■—长方体的宽单位:米6-一长方体的厚度单位:米Q—-淋雨量单位:升卩-一人行走的速度单位:米每秒D路程单位:米/- 一降雨强度单位:厘米每小时P- 一雨滴的密度单位:“---雨滴下落的速度单位:米每秒0-一雨迎面吹来时与人体的夹角a与从后面吹来与人体的夹角实验步骤:在给定的降雨条件下,分别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分析人体在雨中行走时淋雨多少与行走速度、降雨方向等因素的关系。
淋雨问题数学建模
s1 bc, s2 ab
淋雨时间:
雨速垂直分量:
分别计算其淋雨量如下:
d t v
u cos
雨速水平分量:
u sin
顶部淋雨量: 迎面淋雨量:
Q1 s1tw cos bc
d w cos v
v d u sin v Q2 s2tw ab w u v u
所以总的淋雨量为:
符号说明
三、模型的建立
人在雨中行走时可能出现以下三种情形: 情形一:雨垂直下落,人以速度v前行,此时降雨淋 遍全身
淋雨的面积
雨中行走的时间 降雨强度
S 2wh 2dh wd (米2 )
D t (秒) v
I (厘米/时) 0.01I (米/时) (0.01/ 3600 ) I (m / s )
s3 bc, s4 ab
d 淋雨时间: t v
雨速垂直分量:
,分别计算其淋雨量如下:
u cos
方向与v相同,故相对雨速
雨速水平分量:u sin 故相对雨速v= u sin v
cos 顶部淋雨量: Q3 s3tw cos bcdw v
v abdw | u sin v | 背面的淋雨量: Q4 s4tw u uv
a b
(3)
由(1)式知总淋雨量
Q stw (2ab 2ac bc)
d w v
易知 v越大,Q值越小,故此时跑得越快,所淋到的 v vm时, Q 最小; 雨量越少。即:当 对(2)式关于v求导可得 :
Q bdw cu cos au sin 0 2 v u v
时,Q最小
2 v u sin
四、结果分析
人在雨中走淋雨模型
人在雨中行走的淋雨量数学模型院系:数学与统计学院班级:数学与应用数学1班姓名:学号:摘要一直以来,下雨对我来说,是件很烦恼的的事情。
不管下雨有多大,不管有没有打伞,总是会让自己淋得全身是雨,所以研究人在雨中行走的淋雨量对我这样的人有很大的必要。
本题给定路人在地点AB之间为直线行走。
要求建立路人淋雨量与雨速、雨向、行走速度之间的关系。
假设题中所涉及的降雨量为指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直接降雨量(未经流失、蒸发、渗透在地面上(假设是水平地面)集聚的水层深度。
)。
淋雨量,指下雨时路人在行走时全身所淋的全部雨的量(即淋雨的路人淋雨的体积,为人表面的面积×淋雨时间×单位面积的淋雨量。
)。
雨速为天空中降雨的速度。
雨向随风而定。
行走速度即行人的步速。
对于问题,我们设人淋雨面积为模型人前、后、左、右、头顶面积之和。
当有风时,人的身体就不会全部淋雨,那么此时淋雨面积就要根据风向即雨向来定,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淋雨体积。
关键词:模型、淋雨量、降雨量、雨速、雨向、降雨角度、行人行走速度、分析、联系实际。
问题重述与分析:问题:下雨时,路人从A地点直线行走到达B地点。
(1)建立路人淋雨量与雨速、雨向、行走速度的关系;(2)并用计算机模拟方法对建立的关系证实。
分析:假设雨向与行人行走方向成夹角为α,①当无风时,α=90°,雨自上而下垂直向下。
则雨均匀淋遍全身。
②当风迎面吹来,即此时α<90°,此时淋在行人身上的雨即为降雨的竖直分量。
③当风从背面吹来,即此时α>90°,此时淋在行人身上的雨也为降雨的竖直分量。
当有风时还要考虑降雨速度与行人速度的相对速度。
问题假设:假设行人为标准长方体形状。
假设行人在雨中行走时,以速度ν从地点A匀速向地点B走去,不管雨速、雨向如何都不变化。
雨向一旦固定,就不会在改变,即α恒定。
雨的密度相同,雨滴大小、形状相同,雨滴为标准球形。
假设行人淋雨的量与雨速成正比。
数学建模 淋雨模型
淋雨量模型一、问题概述要在雨中从一处沿直线跑到另一处,若雨速为常数且方向不变,试建立数学模型讨论是否跑得越快,淋雨量越少。
将人体简化成一个长方体,高a=(颈部以下),宽b=,厚c=,设跑步的距离d=1000m,跑步的最大速度v m=5m/s,雨速u=4m/s,降雨量ω=2cm/h,及跑步速度为v,按以下步骤进行讨论[17]:(1)、不考虑雨的方向,设降雨淋遍全身,以最大速度跑步,估计跑完全程的总淋雨量;(2)、雨从迎面吹来,雨线与跑步方向在同一平面内,且与人体的夹角为θ,如图1.建立总淋雨量与速度v及参数a,b,c,d,u,ω,θ之间的关系,问速度v多大,总淋雨里最少。
计算θ=0,θ=30°的总淋雨量.(3)、雨从背面吹来,雨线方向跑步方向在同一平面内,且与人体的夹角为α,如图2.建立总淋雨量与速度v及参数a,b,c,d,u,ω,α之间的关系,问速度v多大,总淋雨量最小。
计算α=30°的总淋雨量.(说明:题目中所涉及的图形为网上提供)(4)、以总淋雨量为纵轴,速度v为横轴,对(3)作图(考虑α的影响),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5)、若雨线方向跑步方向不在同一平面内,试建立模型二、问题分析淋雨量是指人在雨中行走时全身所接收到得雨的体积,可表示为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淋雨的多少与接收雨的面积和淋雨时间的乘积。
可得:淋雨量(V)=降雨量(ω)×人体淋雨面积(S)×淋浴时间(t)①时间(t)=跑步距离(d)÷人跑步速度(v)②由①②得:淋雨量(V)=ω×S×d/v三、模型假设四、(1)、将人体简化成一个长方体,高a=(颈部以下),宽b=,厚c=.设跑步距离d=1000m,跑步最大速度v m=5m/s,雨速u=4m/s,降雨量ω=2cm/h,记跑步速度为v;(参考)(2)、假设降雨量到一定时间时,应为定值;(3)、此人在雨中跑步应为直线跑步;(4)、问题中涉及的降雨量应指天空降落到地面的雨,而不是人工,或者流失的水量,因为它可以直观的表示降雨量的多少;五、模型求解:(一)、模型Ⅰ建立及求解:设不考虑雨的方向,降雨淋遍全身,则淋雨面积:S=2ab+2ac+bc雨中奔跑所用时间为:t=d/v总降雨量V=ω×S×d/vω=2cm/h=2×10-2/3600 (m/s) 将相关数据代入模型中,可解得:S=(㎡)V= (cm3)= (L)(二)、模型Ⅱ建立及求解:若雨从迎面吹来,雨线与跑步方向在同一平面内,且与人体的夹角为θ.,则淋雨量只有两部分:顶部淋雨量和前部淋雨量. (如图1)设雨从迎面吹来时与人体夹角为θ. ,且 0°<θ<90°,建立a ,b ,c ,d ,u ,ω,θ之间的关系为:(1)、考虑前部淋雨量:(由图可知)雨速的水平分量为θsin u ⋅且方向与v 相反,故人相对于雨的水平速度为:()v sin u +⋅θ则前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淋雨量为:u /v sin u )(+⋅⋅θω又因为前部的淋雨面积为:b a ⋅,时间为: d/v于是前部淋雨量V 2为 :()()[]()v /d u /v sin u V 2⋅+⋅⋅⋅⋅=θωb a即:()()v u /v sin u a V 2⋅+⋅⋅⋅⋅=θωd b ①(2)、考虑顶部淋雨量:(由图可知)雨速在垂直方向只有向下的分量, 且与v 无关,所以顶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淋雨量为()θωcos ⋅,顶部面积为()c b ⋅ ,淋雨时间为()v /d ,于是顶部淋雨量为:v /cos b V 1θω⋅⋅⋅⋅=d c ②由①②可算得总淋雨量 :()()v u /v sin u a v /cos c b V V V 21⋅+⋅⋅⋅⋅⋅+⋅⋅⋅⋅=+=θωθωd b d代入数据求得:v 1800v 875.1sin 5.7cos V ⋅++=θθ 由V (v)函数可知:总淋雨量(V )与人跑步的速度(v )以及雨线与人的夹角(θ)两者有关。
数学建模_淋雨模型
数学建模_淋雨模型
淋雨模型是一种经典的数学建模方法,它被广泛应用于城市防汛预警、水利工程设计
以及自然灾害预测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淋雨模型的原理、应用及其局限性。
1.原理
淋雨模型基于雨滴的落点和间隔时间服从泊松分布的假设,描述雨水的分布情况。
泊
松分布是一种用于描述事件随机分布的概率分布。
在淋雨模型中,每一滴雨都是一个事件,落在地面上所需的时间间隔服从泊松分布,且每个点落雨的概率是相等的。
2.应用
淋雨模型在城市防汛预警中的应用是比较典型的。
城市防汛工程需要根据历史降雨数
据和城市地形结合使用淋雨模型进行预测,以确定发生洪灾的可能性和预警级别,提高城
市的抗洪能力。
此外,淋雨模型还可以应用于水利工程的设计和规划中。
例如,对于大型水电站工程,需要根据周边降雨情况预测水位变化,选择合适的水位高度和水流量,以确保安全运行。
3.局限性
淋雨模型基于一些简化的假设,例如,假设雨点的大小、形状、速度和方向都是相同的,且雨滴的散布范围是均匀的。
这些假设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不合理的,导致模型的精
度有所降低。
此外,淋雨模型并不能准确地预测特殊的天气变化,如大风暴、暴雪等极端天气。
因此,在应用淋雨模型时需要注意其局限性,并将其结合其他的模型方法以提高预测精度。
总之,淋雨模型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数学模型,在城市防汛预警、水利工程设计和规
划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其局限性也需要被充分考虑。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结合
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型,提高预测精度和决策效果。
下雨时淋雨量模型
淋雨量模型
每当下雨而人们又忘记带雨伞不得以要淋雨时,大家脑海中总会思考起这样一个问题:淋雨时走得越快淋雨少,还是走得越慢淋雨少呢?
有人认为走得快淋雨少,因为走得快用时少,从正上方降落到头上的雨滴就少;也有人认为走得慢淋雨少,因为走得快人正前方淋到的雨就多,而且正前方的淋雨面积肯定比正上方的大。
那么在固定行程时到底怎样才能淋雨最少呢?现在我们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设出参数:
人的前进速度:V人
雨滴下落的速度:V雨(2-9m/s)
风的速度:V风(矢量,迎风则合速度为相加,顺风为相减)
人的前进方向与风向的夹角:α
将人体设定为一个长方体:
厚度为a,宽度为b,高为h(0<a<b<h<2.5m)
人的行走距离:s
单位体积包含的雨量为n(kg/m³)(当地气象预报平均降雨量为k(mm/h),则n=k/v雨/3600)
单位均为国际单位
则淋雨量M分为三面:正面,侧面,顶面
M正=nbh*(V人+V风*cosα)*s/V人
M侧=nah*V风sinα*s/V人
M顶=nab*V雨*s/V人
总淋雨量M=ns*bh+ns*(bh*V风*cosα+ah*V风sinα+ab*V 雨)/V人
从公式可以看出总的淋雨量去除常数项部分后,和人的前进速度
成反比例关系;逆风时的速度为加,逆风的淋雨量要比顺风的淋雨量大。
当风速为0时,公式变为:
M=ns*(bh+ab*V雨/V人)
则淋雨量只和人的速度及降雨速度相关。
带入一些数据我们可以算一下平时都淋了多少雨。
数学建模淋雨问题论文正稿
淋雨问题论文摘要本文在给定的降雨条件下,分别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分析人在雨中奔跑时淋雨的多少与奔跑速度、降雨的方向以及雨线的方向与跑步的方向是否在同一平面等因素的关系,得出结论:若雨迎面落下,则以最大速度跑完全程淋雨量最少;如果雨从背面吹来,分两种情况: (雨从背面吹来时与人体夹角为α)当tan 2/15α<时,跑得越快越好;当tan 2/15α>时,跑步速度,则以降雨速度的水平分量奔跑时淋雨量最少。
若雨线方向与跑步方向不在同一平面,则可将雨速方向分解为与人跑速度同向的速度和与人跑速度方向垂直的速度. 同向速度即平面共面,可看成模型二、三的情况,垂直速度可看成模型一的情况。
关键词淋雨量,雨速大小与方向,跑步速度。
正文1.问题概述要在雨中从一处沿直线跑到另一处,若雨速为常数且方向不变,试建立数学模型讨论是否跑得越快,淋雨量就越少。
将人体简化成一个长方体,搞a=1.5m (颈部以下),宽b=0.5m ,厚c=0.2m 。
设跑步距离d=1000m ,跑步最大速度5/m v m s =,雨速u=4m/s ,降雨量w=2cm/h,记得跑步速度为v ,按以下步骤进行讨论:(1)不考虑雨的方向,设降雨淋遍全身,以最大的速度跑步,估计跑完全程的总淋雨量。
(2)雨从迎面吹来,雨线与跑步方向在同一平面,且与人体的夹角为x ,如图1,建立总淋雨量与速度v 以及参数a 、b 、c 、d 、u 、w 、θ之间关系,问速度v 多大,总淋雨量最少,计算0θ=,30θ=时的总淋雨量(3)雨从背面吹来,雨线方向与跑步方向在同一平面,且与人体的夹角为α,如图2,建立总淋雨量与速度v 以及参数a 、d 、c 、d 、u 、w 、α之间的关系,问速度v 多大,总淋雨量最少,计算30α=时的总淋雨量。
(4)以总淋雨量为纵轴,速度v 为横轴,对(3)进行作图(考虑α的影响),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5)若雨线方向与跑步方向不在同一平面,模型会有什么变化。
淋雨量数学模型
论文题目:雨中行走淋雨量剖析雨中行走淋雨量剖析纲要本文在 定的降雨条件下, 分 成立相 的数学模型, 剖析人体在雨中奔跑 淋雨多少与奔跑速度、 降雨方向等要素的关系。
此中文中所波及到的降雨量是指从天空下降到地面上的雨水, 未 蒸 、 浸透、流失而在水面上 聚的水 深度,它能够直 地表示降雨的多少。
淋雨量,是指人在雨中行走 浑身所接收到得雨的体 ,可表示 位 位面 上淋雨的多少与接收雨的面 和淋雨 的乘 。
利用 MATLAB 件 各个 行了求解。
一, 降雨淋遍浑身不考 雨的方向, 化假 得人淋雨面 前后左右及 面 之和。
人以最大速度奔跑 1000m ,用 MATLAB 求解可得淋雨量近似 0.0024 m 3 。
二, 雨迎面吹来, 雨 方向与跑步方向在同一平面, 人淋雨面 前面和 面 之和。
因各个方向上降雨速度重量不一样, 故分 算 和前面的淋雨量后相加即 的淋雨量。
据此可列出 淋雨量 W 与跑步速度 v 之 的函数关系。
剖析表示当跑步速度vmax,淋雨量最少。
并 算出当雨与人体的θ =0 ,淋雨量近似33角 m ;当 θ ° ,淋雨量近似0.0016 m 。
=30三, 雨从反面吹来, 雨 与跑步方向在同一平面内,人淋雨量与人和雨相 速度相关。
列出函数关系式剖析并求解,可知当人速度 v=2 m s 淋雨量最少, α=30° 的 淋雨量近似 m 3 。
四,列出淋雨量 W 和跑步速度 v 之 的函数关系式,利用 MATLAB 画出α分 0°, 10°,⋯ .90 °的曲 。
五,雨 与人跑步方向不在同一平面内, 考 人的淋雨面 前后左右以及 。
分 列式表示, 的淋雨量即 三者之和。
关淋雨量;降雨的大小;降雨的方向( );行程的 近;行走的速度;一、问题重述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下雨却没有遮雨工具的时辰,我们在那时会有好多项选择择,此中之一就是淋雨,常常好多人会在雨中快走或奔跑以使自己身体淋雨量最小化,但常常好多人会感觉到淋雨量其实不会因为快走或奔跑而减少多少,反而有时候淋雨量倒有所增添,淋雨量和速度等相关参数的关系怎样,让我们假定一数学模型模拟计算真切状况。
数学建模淋雨问题论文设计
淋雨问题论文摘要本文在给定的降雨条件下,分别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分析人在雨中奔跑时淋雨的多少与奔跑速度、降雨的方向以与雨线的方向与跑步的方向是否在同一平面等因素的关系,得出结论:假如雨迎面落下,如此以最大速度跑完全程淋雨量最少;如果雨从背面吹来,分两种情况: (雨从背面吹来时与人体夹角为α)当tan2/15α>时,跑步α<时,跑得越快越好;当tan2/15速度,如此以降雨速度的水平分量奔跑时淋雨量最少。
假如雨线方向与跑步方向不在同一平面,如此可将雨速方向分解为与人跑速度同向的速度和与人跑速度方向垂直的速度. 同向速度即平面共面,可看成模型二、三的情况,垂直速度可看成模型一的情况。
关键词淋雨量,雨速大小与方向,跑步速度。
正文1.问题概述要在雨中从一处沿直线跑到另一处,假如雨速为常数且方向不变,试建立数学模型讨论是否跑得越快,淋雨量就越少。
将人体简化成一个长方体,搞a=1.5m〔颈部以下〕,宽b=0.5m,厚c=0.2m 。
设跑步距离d=1000m ,跑步最大速度5/m v m s =,雨速u=4m/s ,降雨量w=2cm/h,记得跑步速度为v ,按以下步骤进展讨论:〔1〕不考虑雨的方向,设降雨淋遍全身,以最大的速度跑步,估计跑完全程的总淋雨量。
〔2〕雨从迎面吹来,雨线与跑步方向在同一平面,且与人体的夹角为x ,如图1,建立总淋雨量与速度v 以与参数a 、b 、c 、d 、u 、w 、θ之间关系,问速度v 多大,总淋雨量最少,计算0θ=,30θ=时的总淋雨量〔3〕雨从背面吹来,雨线方向与跑步方向在同一平面,且与人体的夹角为α,如图2,建立总淋雨量与速度v 以与参数a 、d 、c 、d 、u 、w 、α之间的关系,问速度v 多大,总淋雨量最少,计算30α=时的总淋雨量。
(4)以总淋雨量为纵轴,速度v 为横轴,对〔3〕进展作图〔考虑α的影响〕,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5〕假如雨线方向与跑步方向不在同一平面,模型会有什么变化。
最小淋雨量问题
最小淋雨量问题一、模型准备人在雨中从一处跑到另一处,若雨速为常数且方向不变,建立数学模型讨论是否跑得越快,淋雨量越少。
假设跑步距离d=100m,跑步最大速度为v=5m/s,雨速u=4m/s,降雨量w=2 cm/h,按以下步骤进行讨论:(1)不考虑雨的方向,设降雨淋遍全身,以最大速度跑步,估计跑完全程的总淋雨量。
(2)雨从迎面吹来,雨线与跑步方向在同一平面内,且与人体的夹角为 ,问速度m v为多大,总淋雨量最少。
人运动的速度决定了上表面暴露在雨中得时间,也就间接影响了人的总的淋雨量,而由于雨滴垂直下落,所以前表面淋雨量只与走过的路程有关。
所以速度愈大,淋雨量愈小,这是个最优解问题。
二、模型假设○1假设降雨面积相对大地来说面积较小,弧度可以忽略不计,降雨地区的地面是平面;○2对问题1人体各个方向均匀接受雨量,即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接受雨量恒定;○3假设人在雨中的运动看做在直线上做匀速的平动;○4将人体理想化为一个长(1.7m)、宽(0.5m)、高(0.2m)、已知的长方体模型,且人体行走过程中的震荡引起的误差可忽略不计。
三、符号说明1)a雨中人的身高2)b雨中人的宽度3)c雨中人的厚度4)d人奔跑的距离5)ω降雨量6)u雨的速度7)θ雨与人之间的夹角8)m v人奔跑的最大速度9)sω上表面降雨量10)qω前表面降雨量11)p u雨速水平分量12)c u雨速垂直分量13)s s人的上表面积14)q s人的前表面积有些符号在文中或题目中已有解释,此处并未全部列出。
四、模型建立问题一不考虑雨的方向,因为降雨量w均匀地淋遍全身,所以在将人体简化成长方体的情况下,除了地面外各面均会淋雨,人以最大速度跑步,根据淋雨时间、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降雨量等有关条件,列出总淋雨量W的求解公式如下:() 22dR ab bc ac wv =++问题二此时,会淋到雨的面为顶与正前面,故可以将落在人体上的雨线进行正交分解为垂直于水平方向。
数学建模淋雨模型
淋雨量模型摘要步入雨季,降雨天气逐渐开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起来,与此同时,突如其来的雨水也常常带给无准备的人们淋成落汤鸡的窘境。
面对骤雨,大多数人在通常情况下会选择快速奔跑以希求淋雨最少。
然而这样真的能淋雨最少吗?以此日常情景为背景提出了四个问题,本文运用几何知识、物理知识等方法成功解决了这四个问题,得到了在不同的降雨条件下人体在雨中奔跑时淋雨多少与奔跑速度、降雨方向等因素的关系。
并针对不同降雨条件给出了淋雨量最少的方法。
针对问题一,条件给出:不考虑雨的方向,降雨淋遍全身;确定淋雨量为人体表面积与单位面积降雨量及淋雨时间之积针对问题二,根据已知条件(雨从迎面吹来,雨线与跑步方向在同一平面内,且与人体的夹角为θ),对雨线的速度分别沿水平、竖直方向正交分解,并综合考虑人的速度与雨线速度的制约关系,建立模型,得出函数模型。
并对函数求导分析最小淋雨量对应速度。
针对问题三,在雨从背面吹来,雨线方向跑步方向在同一平面内,且与人体的夹角为α的条件下,对雨线的速度分别沿水平、竖直方向正交分解,并综合考虑人的速度与雨线速度的制约关系,建立模型,得出函数模型。
并对函数分析最小淋雨量对应速度。
以总淋雨量为纵轴,速度v为横轴,对函数用Excel作图(考虑α的影响),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针对问题四,综合考虑前三种情况的共同作用,并基于前三种模型进行修正。
最后,对所建立的模型和求解方法的方法的优缺点给出了客观的评价,并指出误差所在。
关键字:淋雨量雨速大小雨速方向跑步速度路程远近一、问题重述要在雨中从一处沿直线跑到另一处,若雨速为常数且方向不变,试建立数学模型讨论是否跑得越快,淋雨量越少。
将人体简化成一个长方体,高a=1.5m(颈部以下),宽b=0.5m,厚c=0.2m,设跑步的距离d=1000m,跑步的最大速度v m=5m/s,雨速u=4m/s,降雨量ω=2cm/h,及跑步速度为v,按以下步骤进行讨论]:(1)、不考虑雨的方向,设降雨淋遍全身,以最大速度跑步,估计跑完全程的总淋雨量;(2)、雨从迎面吹来,雨线与跑步方向在同一平面内,且与人体的夹角为θ,如图1.建立总淋雨量与速度v及参数a,b,c,d,u,ω,θ之间的关系,问速度v多大,总淋雨里最少。
数学建模淋雨模型
淋雨量模型一、问题概述要在雨中从一处沿直线跑到另一处,若雨速为常数且方向不变,试建立数学模型讨论是否跑得越快,淋雨量越少。
将人体简化成一个长方体,高a=1.5m(颈部以下),宽b=0.5m,厚c=0.2m,设跑步的距离d=1000m,跑步的最大速度v=5m/s,雨速u=4m/s,降雨量ωm:=2cm/h,及跑步速度为v,按以下步骤进行讨论[17](1)、不考虑雨的方向,设降雨淋遍全身,以最大速度跑步,估计跑完全程的总淋雨量;(2)、雨从迎面吹来,雨线与跑步方向在同一平面内,且与人体的夹角为θ,如图1.建立总淋雨量与速度v及参数a,b,c,d,u,ω,θ之间的关系,问速度v多大,总淋雨里最少。
计算θ=0,θ=30°的总淋雨量.(3)、雨从背面吹来,雨线方向跑步方向在同一平面内,且与人体的夹角为α,如图2.建立总淋雨量与速度v及参数a,b,c,d,u,ω,α之间的关系,问速度v多大,总淋雨量最小。
计算α=30°的总淋雨量.(说明:题目中所涉及的图形为网上提供)(4)、以总淋雨量为纵轴,速度v为横轴,对(3)作图(考虑α的影响),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5)、若雨线方向跑步方向不在同一平面内,试建立模型二、问题分析淋雨量是指人在雨中行走时全身所接收到得雨的体积,可表示为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淋雨的多少与接收雨的面积和淋雨时间的乘积。
可得:淋雨量(V)=降雨量(ω)×人体淋雨面积(S)×淋浴时间(t)①时间(t)=跑步距离(d)÷人跑步速度(v)②由①②得:淋雨量(V)=ω×S×d/v三、模型假设(1)、将人体简化成一个长方体,高a=1.5m(颈部以下),宽b=0.5m,厚c=0.2m.=5m/s,雨速u=4m/s,降雨量ω=2cm/h,设跑步距离d=1000m,跑步最大速度vm记跑步速度为v;(参考)(2)、假设降雨量到一定时间时,应为定值;(3)、此人在雨中跑步应为直线跑步;(4)、问题中涉及的降雨量应指天空降落到地面的雨,而不是人工,或者流失的水量,因为它可以直观的表示降雨量的多少;四、模型求解:(一)、模型Ⅰ建立及求解:设不考虑雨的方向,降雨淋遍全身,则淋雨面积:S=2ab+2ac+bc雨中奔跑所用时间为:t=d/v总降雨量V=ω×S×d/vω=2cm/h=2×10-2/3600 (m/s) 将相关数据代入模型中,可解得:S=2.2(㎡)V=0.00244446 (cm³)=2.44446 (L)(二)、模型Ⅱ建立及求解:若雨从迎面吹来,雨线与跑步方向在同一平面内,且与人体的夹角为θ.,则淋雨量只有两部分:顶部淋雨量和前部淋雨量. (如图1)设雨从迎面吹来时与人体夹角为θ.,且0°<θ<90°,建立a,b,c,d,u,ω,θ之间的关系为:(1)、考虑前部淋雨量:(由图可知)雨速的水平分量为θu⋅且方向与v相反,sin故人相对于雨的水平速度为:()v⋅θsinu+则前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淋雨量为:u /v sin u )(+⋅⋅θω又因为前部的淋雨面积为:b a ⋅,时间为: d/v于是前部淋雨量V 2为 :()()[]()v /d u /v sin u V 2⋅+⋅⋅⋅⋅=θωb a即:()()v u /v s i n u a V 2⋅+⋅⋅⋅⋅=θωd b ①(2)、考虑顶部淋雨量:(由图可知)雨速在垂直方向只有向下的分量, 且与v 无关,所以顶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淋雨量为()θωcos ⋅,顶部面积为()c b ⋅ ,淋雨时间为()v /d ,于是顶部淋雨量为:v /c o s b V 1θω⋅⋅⋅⋅=d c ②由①②可算得总淋雨量 :()()v u /v sin u a v /cos c b V V V 21⋅+⋅⋅⋅⋅⋅+⋅⋅⋅⋅=+=θωθωd b d代入数据求得:v1800v875.1sin 5.7cos V ⋅++=θθ由V (v)函数可知:总淋雨量(V )与人跑步的速度(v )以及雨线与人的夹角(θ)两者有关。
数学建模淋雨量与跑步速度
数学建模淋雨量与跑步速度
情景重现
下雨天忘了带雨伞,要在雨中从一处沿直线跑到另一处,若雨速为常数且方向不变,试建立数学模型讨论是否跑的越快,淋雨越少,将人体简化为长方体,高a=1.5米(颈部以下),宽b=0.5米,厚c=0.2米,设跑步距离d=100米,跑步最大速度=5米/秒,雨速u=4米/秒,降雨量w=2cm/h,记跑步速度为)
基本假设
(1)风速始终保持不变
(2)降雨速度和降雨强度保持不变
(3)跑完全程的速度始终不变
符号的约定
a人的身高(颈部以下)(已知)
b人的宽度(已知)
c人的厚度(已知)
d全程距离(知)
Vm跑步最大速度(已知)
u雨速(已知)
w降雨量(已知)
v人跑步的速度(未知)
C身上被淋的雨水总量(升)(未知)
I降水强度(单位时间平面上降下雨水的厚度)(厘米/时)
模型的建立
结论
通过对以上模型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在雨中行走时要使身上淋的雨水最少,除了要考虑降雨角度外,还好考虑降雨速度,即是根据降雨角度和降雨速度来选择自己在雨中的行走速度,具体做法如下:
(1)如果雨是迎着前进的方向落下,应该以最大的速度跑完全程..
(2)如果雨是从背后落下,这时应该控制在雨中的速度,让它刚好等于落雨速度的水平分量.。
数学模型淋雨量
1.不考虑雨的方向,因为降雨量w 均匀地淋遍全身,所以在将人体简化成长方体的情况下,忽略次要因素,人以最大速度跑步,根据淋雨时间、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降雨量等有关条件,列出总淋雨量W 的求解公式如下: ()max22d W ab bc ac wv =++利用MATLAB 编程求解(见附录一),可得:0.0024W ≈3m2.根据题意,将降落在人体上的雨滴分成两部分,1s (顶部)2s (前面),人体接收的雨量和头顶面积、头顶部分与雨滴垂直下落方向分量1u 、行走时间有关。
列式求解如下:头顶:11cos u u s bc ==θ假设降雨量w 与与点密度(均匀不计)淋雨量与人相对速度有关,所以:111111cos cos cos w u w w d bcdw W w s t w bcv v∝====θθθ正面:2sin v v u =+θ而222222212sin sin sin sin v u uw v w wv uw w u v abdW w s t wu v bd av W W W w c a v u +∝=+=⎛⎫== ⎪⎝⎭⎛⎫=+=++ ⎪⎝⎭θθθ+1θ利用MATLAB 编程求解(见附录二),可得: 当v =5m/s 时,淋雨量W 最小; 当θ=0°时,W =0.00123m当θ=30°时,W =0.00163m3. 根据题意,根据题意,将降落在人体上的雨滴分成两部分,1s (顶部)2s (前后两面),1s 面积为1s bc = 假设:1w 与雨点密度,雨点与人的相对速度成正比而雨点均匀分布。
头顶:111111cos cos cos w v v u w w ds w t bcw vααα∝=∴===1W正面:当sin u v α<时,人速大于垂直于人前后面的雨速,雨会沾到人的前面2222sin sin w v v u v v u w wuαα∝-=-∴=2sin v u dW wab u vα-=当sin u v ≥θ时,人速小于垂直于人前后面的雨速,雨会沾到人的后面2222sin sin w v u v v u vw wuαα∝-=-∴=2sin u v dW wab u vα-=因为12W W W =+所以[][]cos sin sin cos sin sin bcw d u v d wab u v v u vW bcw d v u d wab u v v u v αααααα⨯⨯-⎧+⨯⎪⎪=⎨⨯⨯-⎪+⨯≤⎪⎩>用lingo 编程(见附录三)求解可得:当v =2m/s 时,总淋雨量最少;雨线方向与人体夹角为30°时,淋雨量为0.2405556E-033m 。
数学建模淋雨量模型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论文数学模型的淋雨量模型学生:谭昕宇、杨龙顺学号:指导教师:黄光辉专业:通信工程专业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二O一七年十月摘要本文针对淋雨量最小问题,采用matlab仿真等方法,得到不同风向下淋雨量与跑步速度的关系。
针对问题一,可以得到淋雨量最小是2.44L针对问题二,通过matlab仿真可以得到迎面淋雨时跑步速度最大,淋雨量最小。
且淋雨量大小与跑步方向和雨线夹角有关。
针对问题三,通过matlab仿真可以知道背面淋雨时,跑步方向和雨线夹角不太小时,当跑步速度与雨速在同一方向分量相等时淋雨量最小,此时只有顶面淋雨。
在本文的最后,对模型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改进。
关键字:淋雨量最小,跑步速度,雨线与跑步方向夹角, matlab目录摘要 (2)一、问题描述 (4)二、问题分析 (4)三、模型假设 (4)四、符号说明 (4)五、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5)六、模型评价 (8)6.1模型优点 (8)6.2模型缺点 (8)6.3模型改进 (8)七、参考文献 (8)一、问题描述要在雨中从一处沿直线跑到另一处,若雨速为常数且方向不变。
讨论淋雨量与人体跑步速度的关系。
二、问题分析这是一个简单优化问题,根据雨速大小和方向、人速度大小进行合理分析,使得人淋雨量最小。
淋雨面积与雨的方向有关,淋雨时间与跑步速度与雨速相对速度大小有关,所以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最优解。
三、模型假设1.人体简化成一个长方体,高a=1.5m(颈部以下),宽b=0.5m,厚c=0.2m;2.雨速u是常数(4m/s),在跑步过程中降雨量w是常数(2cm/h);3.在整个过程中人跑步速度v是常数,且有最大速度V max=5m/s;4.雨线的方向是确定的;5.跑步距离一定d=1000m.四、符号说明五、模型的建立与求解根据题意,按以下步骤进行讨论:5.1 不考虑雨的方向,设雨淋遍全身,以最大速度跑步,估计跑完全程的总淋雨量。
淋雨面积s=2ab+2ac+ab=2.2m2,跑完时间t=d/v=200 s,降雨量w=2cm/h=1/1.8X105m/s,淋雨量Q=swt=2.44X10-3 m3。
数学建模——浙江大学(如何少淋雨)
如何在雨水中行进少淋雨3013001196 李阳3013001199 宋立军3013001178 章劼3013001208 李明下雨天忘记带伞总是件郁闷的事,因为这样你往往不得不硬着头皮跑回宿舍,淋一身雨。
所以怎样在跑动中少淋雨,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从定量的角度,分析人奔跑的速度与淋到雨多少的关系,进而得出几个结论。
在这里,我们把人体等效成为一个长方体,并设上,侧,前三个面的面积非别为S1、S2、S3。
一、怎样计算淋雨量首先,我们假设雨水为以一定速度运动且在空间中分布均匀的流体,不妨设其空间密度为Q(kg⋅m–3)。
我们淋雨时,看到的只是雨水落下。
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把雨水看成是静止不动的,那么人就在雨水中穿行了。
而且人在穿行的过程中,外表面还不断地扫过一定的空间,我们再假设这空间中的水全部“附”在了人体表面,这样就淋到了雨。
有了上述假设,人的淋雨量m(kg),即为V(m3)与Q(kg⋅m–3)的乘积,这里的V是人体外表面扫过的空间的体积,是体表扫过的雨水的体积。
通过上述解释,我们可以得到公式:m=V·Q .二、扫过体积的计算和讨论说明:(i)雨水并非单纯竖直下落,它还在水平移动。
不妨设其坚直下落速度V1(m·s–1 ),水平移动速度V2(m·s–1 )。
(ii)人在不停地跑动时,其轨迹可视为一系列全等的抛物线,其中每小段都含有一个从起跳到落地的过程。
不妨设这每一小段的水平长度为L o(m);起跳时,竖直速度与水平速–1 –1从起跳至落地历时t0(s)。
由物理学中斜抛运动公式,我们可得t0=2u1/g,L0=u2t0=2u1u2/g。
(iii)人在雨中跑动时,不可能无目的地,不妨设它与人距离为L,因为L往往远大于L0,所以可认为L中正好包含整数个L0,从而忽略“边缘效应”产生的误差。
(一)人在竖直方向上的淋雨量(即头顶和肩上淋到的雨)由③式可知V z=v z tS1。
数学建模
淋雨数学模型一、提出问题当你在雨中行走又想少淋雨时,应当如何做?假设一人在雨中沿直线从一处走向另一处,雨速为常数且方向不变,但雨下降的方向不同,所以就降雨的方向与人行走方向考虑建立数学模型,讨论是否走得越快,淋雨量就越少。
将人体看成一个立方体,高(身高)a,长(身宽)b,宽(身厚)c。
二、分析问题从两类情形考虑:(1)若你行走的方向是顺风与雨保持一定的角度,且以雨速水平分量的速度行走,使雨相对于人是垂直下落的,可以将人看成质点考虑。
(2)而在其他情况下,在三维空间里,我们应从三个方面来考虑:1)当雨垂直下落时,淋雨面积考虑顶部、前后两面与两侧面。
2)当雨迎面吹来时,淋雨面积考虑人体顶部、前面与两侧面。
3) 当雨从背面吹来时,淋雨面积考虑人体顶部、后面与两侧面。
三、模型假设与符号说明(1)将人看成立方体(2)雨速为常数且方向不变(3)人以一定的速度匀速前行(4)降雨量为常数(5)不考虑风对人产生任何外在影响(如:风过大而无法前行)c ba符号说明:长方体的高、长、宽分别为a,b,c。
(如上图):v: 行走速度 ; u: 雨速 ; w: 降雨量;d: 走路距离 ; Q:总淋雨量 ; s: 有效淋雨面积; v: 以人为参考系时的相对速度;mv:人的最大速度;θ:降雨方向与人行走方向的夹角;α:雨迎面吹来与人体方向的夹角;β:雨从背面吹来与人体方向的夹角。
四、模型假设第一类情形:(图形如下)当v ≥ u水平时,人的淋雨量不考虑水平方向,只考虑竖直方向,且当 v =u水平时淋雨量最少。
∴ v=u*sinθ∴ θ=arcsin(u v)Oy人行走 方向第二类情形:1) 当雨垂直下落时: (如下图)v abc有效淋雨面积:s=2*ab+2*ac+bc淋雨时间: t=vd总淋雨量: Q=stw=(2*ab+2*ac+bc)*w*vd(1)2) 当雨迎面吹来时:(如下图)c由于在三维空间考虑,所以人的顶部、迎面部分和两侧面为有效淋雨面积,记顶部面积s 1=bc,迎面部分面积s 2=ab ,侧面面积s 3=2*ac淋雨时间 t=vd雨速水平分量 v1= u*sin α雨速竖直分量 v 2= u*cos α雨水相对速度 v = u*sin α+v顶部淋雨量Q1=s1*t*w* cosα=bc*v d*w* cosα迎面淋雨量Q2=s2*t*w*u v- =ab*v d*w* u v+sin*uα侧面淋雨量Q3=s3*t*w*sinα=2*ac*v d*w*cosα总淋雨量为:Q= Q1+Q2+Q3=vd*W*(bc* cosα+ ab* uv+sin*uα+2*ac*conα) (2)3)当雨从背面吹来时:(如下图)c同理,人的顶部、背面部分和两侧面为有效淋雨面积,记顶部面积为s4= bc,背面部分面积为s5=ab,侧面面积s6=2*ac淋雨时间: t=vd雨速水平分量v1= u*sinβ雨速竖直分量v2= u*cosβ雨水相对速度v=u*sinβ-v顶部淋雨量Q4=s4*t*w* cosβ=bc*v d*w* cosβ背面淋雨量Q5=s5*t*w*u v- =ab*v d*w* u v-sin*uβ侧面淋雨量Q6=s6*t*w*sinβ=2*ac*v d*w*cosβ总淋雨量为:Q= Q1+Q2+Q3=vd*W*(bc*cosβ+ ab* uv-sin*uβ+2*ac*sinβ) (3)五、模型求解运用数学分析中求函数最值的知识,对于以上所建的模型我们求解得到不同情况下人的淋雨量Q与行走速度v的具体关系如下:第一类情形:当 v ≥ u*sin(θ)时,虑竖直方向,且当 v=u*sin(θ)时,淋雨量最少。
数学建模-淋雨模型
建模论文|淋雨模型姓名:王瑜班级:服工112学号:1人在雨中行走的速度与淋雨量关系摘要本文在给定的降雨条件下,分别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分析人体在雨中行走时淋雨多少与行走速度、降雨方向等因素的关系。
其中文中所涉及到的降雨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
淋雨量,是指人在雨中行走时全身所接收到得雨的体积,可表示为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淋雨的多少与接收雨的面积和淋雨时间的乘积。
针对问题一,设降雨淋遍全身不考虑雨的方向,经简化假设得人淋雨面积为前后左右及头顶面积之和。
针对问题二,雨迎面吹来,雨线方向与行走方向在同一平面,人淋雨面积为前方和头顶面积之和。
因各个方向上降雨速度分量不同,故分别计算头顶和前方的淋雨量后相加即为总的淋雨量。
据此可列出总淋雨量W与行走速度v之间的v时,淋雨量最少。
函数关系。
分析表明当行走速度为max针对问题三,雨从背面吹来,雨线与行走方向在同一平面内,人淋雨量与人和雨相对速度有关。
列出函数关系式分析并求解。
关键词淋雨量;降雨的大小;降雨的方向(风);路程的远近;行走的速度;一、问题重述生活中的我们常常会遇到下雨而没带雨具的时刻,我们在那时会有很多选择,其中之一就是淋雨,往往好多人会在雨中快走或奔跑而使自己身体淋雨量最小化,但往往很多人会感觉到淋雨量并不会因为快走或奔跑而减少多少,反而有时候淋雨量倒有所增加,淋雨量和速度等有关参数的关系如何,是否人走得越快雨淋得越少,让我们假设一数学模型模拟计算真实情况。
当我们在雨中从一处沿直线跑到另一处时,如果雨速为常数,走的时候身体的动作的大小和暴露在雨中的面积大小影响着淋雨的多少,并且行走速度也同样影响着淋雨量Q,将人体简化成一个长方体,高a=1.5米,宽b=0.5米,厚c=0.2m,行走距离D,雨速u,降雨量I,行走速度为ν。
1、当我们不考虑风,即雨滴垂直下落时,淋雨量和人行走速度之间的关系?2、当雨滴从前方(斜的)下落时,即雨滴与人体的夹角为θ,建立总淋雨量与速度v及其它参数之间的关系,此时速度与淋雨量的关系?3、当雨从人的背面吹来,即雨滴与人体的夹角为θ,建立总淋雨量与速度v之间的关系?二、模型的假设与符号说明2.1 基本假设1、假设人行走的路线是直线;2、不考虑风的方向(即假定前后左右都淋雨),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假设,主要为了建模的方便,并且假设雨滴的速度为常数;3、为计算淋雨面积的方便,把人体表面积看成长方体,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厚度用c 表示,且abc都是定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淋雨数学建模
摘要:本文通过对人在雨中直线行走时雨垂直降落、从前吹来、从后吹来这三
种情况的分析讨论,得到了在不同情况下淋雨总量与人的行走速度的数学模型。
并发现,当雨垂直落下和迎面吹来时,跑的速度越快淋雨越少;而当雨从背面吹
来时,当人跑的速度大于等于雨速的水平分量的大小且此时夹角α满足tan c
a
α<
时,跑得越快淋雨越少,除此之外的其它情况下有当αsin u v =时,淋雨量最小。
关键词:淋雨 直线行走
一 问题重述
人在雨中从一处沿直线跑到另一处,若雨速为常数且方向不变。
试建立数学模型讨论是否跑得越快,淋雨量越少,并用MATLAB 编程实现。
假设跑步距离d=100米,跑步最大速度为m v =5 m/s ,雨速u=4m/s ,降雨量为w=2cm/h 。
(1)不考虑雨的方向,设降雨淋遍全身,以最大速度跑步,估计跑完全程的淋雨量。
(2)雨从迎面吹来,雨线与跑步方向在同一平面内,且与人体夹角为θ,问跑步速度v 为多大?淋雨量最少。
二 问题的分析
人在雨中行走时可能出现以下三种情形:
情形一:雨垂直下落,人以速度v 前行,此时降雨淋遍全身(如图1所示)
图 1
情形二:雨迎面吹来,雨线与跑步方向在同一平面内,与人的正面夹角为θ,此
时后背淋不到雨(如图2所示)
图2
情形三:雨从背面吹来,雨线方向与跑步方向在同一平面内,与人的背后夹角为α,此时正面淋不到雨(如图3所示)
图 3
我们知道当人在雨中前行的时候,人和雨相对地面都是运动的,故知人与雨是相对运动的。
为此我们选择人作为参考系,再考虑雨的相对速度及其与人体方向(即与人体夹角θ、α)对总淋雨量的影响。
三合理的假设
3.1 将人体看成一个长方体;
3.2 雨速为常数且方向不变;
3.3 降雨量为一定值;
3.4 考虑雨的方向与人体前进的方向在同一平面内;
3.5 符号的假定:
a: 身高(颈部以下) b: 身宽 c: 身厚
v: 跑步最大速度d: 跑步距离 v: 跑步速度
m
w: 降雨量 u: 雨速 Q: 总淋雨量
θ: 雨迎面吹来与人的夹角α: 雨背面吹来与人的夹角
s:有效淋雨面积v:以人为参考系时的相对雨速
四模型的建立
我们先考虑如下情形,现有一块土地面积为s,雨垂直降落,雨速及方向不变,且降雨量为一常数w ,则有时间t内该土地的淋雨量为Q stw
=。
若雨速发生变化,则降雨量也会相对发生改变,设雨速从u变为u u
+∆,则降雨量相对变
化为
u u w u +∆,从而可求得此时的淋雨量为 u u
Q stw
u
+∆=。
若雨速不变,降雨的方向发生改变,设其与原方向的夹角为θ,那么此时的淋雨量为
cos Q stw θ=。
类似我们可以求得在问题分析中出现的三种情况下人体的总淋雨
量如下:
4.1当雨垂直降落时
有效淋雨面积:22s ab ac bc =++ 淋雨时间:d
t v
=
总淋雨量(22)d
Q stw ab ac bc w v
==++ (1) 4.2 当雨迎面吹来时
由假设3.4我们知道,当雨迎面吹来时,只有顶部和人体的迎面部分为有效淋雨面积,记顶部面积为1s ,迎面部分面积为2s ,则12,s bc s ab ==,分别计算其淋雨量如下:
淋雨时间:d
t v
=
雨速垂直分量:θcos u
雨速水平分量:θsin u ,且方向与v 相反,故相对雨速v =v u +θsin 顶部淋雨量:11cos cos d
Q s tw bc w v
θθ== 迎面淋雨量:22sin v d u v Q s tw ab w u v u
θ+== 所以总的淋雨量为:
12cos (sin )cos (sin )
bcduw abdw u v bdw cu a u v Q Q Q uv u v
θθθθ⋅+⋅+++=+=
= (2)
4.3当雨从背面吹来时
同理,当雨从背面吹来时,只有顶部和人体的背面部分为有效淋雨面积,记顶部面积为3s ,背面部分面积为4s ,则34,s bc s ab ==,分别计算其淋雨量如下:
淋雨时间:d t v
=
雨速垂直分量:αcos u
雨速水平分量:sin u α,方向与v 相同,故相对雨速v =sin u v α- 顶部淋雨量:33cos cos Q s tw bcdw v
α
α== 背面的淋雨量: 44|sin |v abdw u v Q s tw u uv
α-== 总淋雨量为:
()()
34cos (sin )(cos sin ),sin cos (sin )(cos sin ),sin Q Q Q bdw cu a u v bdw u c a av v u a u v u v
bdw cu a v u bdw u c a av v u b u
v u v αααααααααα=+=
+-+-⎧=<⎪⎪⎨
+--+⎪=≥⎪⎩ (3) 五 模型的求解
运用数学分析中求函数最值的知识,对于以上所建的模型我们求解得到不同情况下人的淋雨量Q 与行走速度v 的具体关系如下: 5.1当雨垂直降落时
由(1)式知总淋雨量(22)d
Q stw ab ac bc w v ==++,易知 v 越大,Q 值越
小,故此时跑得越快,所淋到的雨量越少。
即:当m v v =时,Q 最小; 5.2当雨迎面吹来时
对(2)式关于v 求导可得:
2cos sin 0Q bdw cu au v u v
θθ
∂+=-<∂,故Q关于v 是单调递减函数,故此种情况下,当m v v =时,Q 最小; 5.3当雨从背面吹来时
对(3)式,分以下两种情况讨论如下:
1︒ sin v u α≤
此时对(a )式关于v 求导可得
2
cos sin 0Q bdw cu au v u v αα∂+=-<∂ ,可知v 越大,淋雨量Q 越小,又因为sin v u α≤,故知当sin v u α=时,Q 最小; 2︒ sin v u α≥
当0sin cos >-ααa c ,对(b )关于v 求导
2(cos sin )
0Q bdw u c a v u v
αα∂-=-<∂,故Q关于v 是单调递减函数,同样可得,当m v v =时,Q 最小;
当0sin cos ≤-ααa c ,对(b )关于v 求导
2
(cos sin )
0Q bdw u c a v u v αα∂-=->∂,故Q关于v 是单调递增函数,又αsin u v ≥,故αsin u v =时,Q 最小。
六 结果分析
由上面的求解过程我们可看出,当雨垂直落下和迎面吹来时,跑的速度越快淋雨越少;而当雨从背面吹来时,当人跑的速度大于等于雨速的水平分量的大小
且此时夹角α满足tan c
a
α<时,跑得越快淋雨越少,除此之外的其它情况下有当
αsin u v =时,淋雨量最小。
七 模型的检验
现给出数据如下:
1.5,0.5,0.2,1000,5,4,2m a m b m c m d m v m s u m s w cm h ======= 7.1 当雨垂直降落时 min (22)0.002L m
d
Q ab ac bc w v =++≈ 7.2 当雨迎面吹来时 0θ=:cos0(sin 0)v 0.00116L m m
m m cu a u v cu a bdw bdw Q u v u v +++=
=≈
30θ=︒:cos30(sin 30)
0.00155m m
cu a u v bdw Q L u v ︒+︒+=
≈
7.3 当雨从背面吹来时 30α=︒时,tan c
a
α>,故sin 2v u m s α==时,淋雨最少。
此时:0.00101Q L ≈ 八 优缺点分析
优点:在模型中我们考虑了雨从不同方向吹来,结合了风向等因素,考虑了三种情况下人的总淋雨量,并以人为参照物优化了模型。
缺点:此模型只是将人与雨的方向在同一平面内考虑的,如果在不同的平面内,则雨的方向应该在三维空间中考虑。
参考文献:
[1]姜启源,谢金星等 《数学模型》(M) 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