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习题与答案

合集下载

无机化学_习题集(含答案)

无机化学_习题集(含答案)
A)Br-B)I-Fra bibliotek)Cl-D)F-
48.下列物质中,氢键最强的是( )。
A)H2O B)H2S C)HCl D)HF
49.NH3分子中,氮原子以sp3杂化轨道成键,NH3分子空间几何构型是( )。
A)正方形B)四面体形C)三角锥形D)T字形
50.一个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1的元素可能的氧化数是( )。
A)S和Fe(OH)2+B)NO2C)(NH4)2S2D)S和NH3·H2O
36.将足量的SiF4气体通入到NaOH溶液中,反应产物是( )。
A)Na2SiO3与HF B)Na2SiO3与Na2SiF6
C)H2SiO3与HF D)Na2SiO3与NaF
37.为了防止水解,实验室在配制一些盐的溶液时常要在水中加入相应的酸,配制下列溶液不能加酸的是( )。
《无机化学》课程习题集
一、单选题
1.下列反应中,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等于生成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的是()。
A)CO2(g)+CaO(s)CaCO3(s)B)1/2H2(g) +1/2I2(g)HI(g)
C)H2(g)+Cl2(g)2HCl(g)D)H2(g)+ 1/2O2(g)H2O(g)
2.增大反应物浓度,使反应速率增大的原因是()。
A)先有AgCl沉淀B)先有Ag2CrO4沉淀
C)两种沉淀同时析出D)不产生沉淀
68.下列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
A)KB)SC)OD)Cl
69.27℃,101.0kPa的O2(g)恰好和4.0L,127℃,50.5kPa的NO(g)反应生成NO2(g),则O2(g)的体积为()。
A)1.5LB)3.0LC)0.75LD)0.20L

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

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

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元素属于碱土金属?A. 锂B. 钠C. 钙D. 钾2. 以下化合物中,哪一个是共价化合物?A. NaClB. HClC. CaOD. FeCl33.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A. 1B. 2C. 3D. 44. 以下哪个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A. 2H2O → 2H2 + O2B. 2H2 + O2 → 2H2OC. 2CO + O2 → 2CO2D. 2H2O + CO2 → H2CO35. 以下哪种物质的化学式是正确的?A. 氧化铜:CuOB. 硫酸:H2SO4C. 氯化钠:NaClD. 所有选项都正确6. 根据路易斯酸碱理论,以下哪种物质是酸?A. H2OB. NH3C. HClD. NaOH7.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酸?A. 醋酸B. 碳酸C. 硫酸D. 氢氧化钠8.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碱?A. 氢氧化钠B. 氢氧化钾C. 氨水D. 所有选项都是强碱9. 以下哪种物质是两性氧化物?A. Al2O3B. MgOC. SiO2D. Fe2O310.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电解质?A. 醋酸B. 乙醇C. 氯化钠D. 蔗糖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元素周期表中,第VIIA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

2. 常见的碱金属元素有锂、钠、钾、铷、铯和________。

3. 金属铝的化学符号是________。

4. 元素周期表中,第IIIB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

5. 元素周期表中,第VIII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

6. 氢氧化钠的化学式是________。

7. 氧化铁的化学式是________。

8. 硫酸铜的化学式是________。

9. 碳酸钙的化学式是________。

10. 氯化铵的化学式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描述什么是路易斯酸碱理论,并给出一个例子。

无机化学习题与答案

无机化学习题与答案

绪论一.是非题:1.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而物理变化无新物质产生.2.化学变化是由于构成分子的原子外层电子运动状态的改变而引起的、原子核不变的一类变化3.元素的变化为物理变化而非化学变化.4.化学变化的特点是原子核不变分子组成或原子间结合方式发生变化.5.化学反应常伴有发光现象,但并非所有的发光现象都属于化学反应.二.选择题:1.化学研究的对象是具有宏观实体的物质,它不包括A.希有气体B:混合物C.电子流或γ──射线D.地球外的物质2.纯的无机物不包括A.碳元素B.碳化合物C.二者都对D.二者都错3.下列哪一过程不存在化学变化A.氨溶于水B.蔗糖溶在水中C.电解质溶液导电D.照相底片感光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一.是非题1.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的能量越高,它与原子核的距离就越远.任何时候,1s电子总比2s电子更靠近原子核, 因为E2s > E1s.2.原子中某电子的各种波函数,代表了该电子可能存在的各种运动状态,每一种状态可视为一个轨道.3.氢原子中,2s与2p轨道是简并轨道,其简并度为4;在钪原子中,2s与2p 轨道不是简并轨道, 2p x,2p y,2p z为简并轨道,简并度为3.4.从原子轨道能级图上可知,任何原子在相同主量子数的轨道上,能量高低的顺序总是f > d > p > s;在不同主量子数的轨道上,总是(n-1)p > (n-2)f > (n-1)d > ns.5.在元素周期表中, 每一周期的元素个数正好等于该周期元素最外电子层轨道可以容纳的电子个数.6.所有非金属元素(H,He除外)都在p区,但p区所有元素并非都是非金属元素.7.就热效应而言,电离能一定是吸热的,电子亲和能一定是放热的.8.铬原子的电子排布为Cr[Ar]4s13d5,由此得出: 洪特规则在与能量最低原理出现矛盾时,首先应服从洪特规则.9.s区元素原子丢失最外层的s电子得到相应的离子,d区元素的原子丢失处于最高能级的d电子而得到相应的离子.10.在原子核里因质子数和中子数不同,就组成了不同的核素;同样在原子核里因质子数和中子数不等,就构成了同位素.可见,核素也就是同位素.二.选择题1.玻尔在他的原子理论中A.证明了电子在核外圆形轨道上运动;B.推导出原子半径与量子数平方成反比;C.应用了量子力学的概念和方法;D.解决了氢原子光谱和电子能量之间的关系问题.2.波函数和原子轨道二者之间的关系是A.波函数是函数式,原子轨道是电子轨迹;B.波函数和原子轨道是同义词;C.只有轨道波函数与原子轨道才是同义的;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3.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能级顺序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A.轨道能量逐渐降低,但能级顺序不变;B.轨道能量基本不变,但能级顺序改变;C.轨道能量逐渐增加,能级顺序不变;D.轨道能量逐渐降低,能级顺序也会改变.4.周期表中各周期元素数目是由什么决定的A.2n2(n为主量子数);B.相应能级组中所含轨道总数;C.相应能级组中所含电子总数D. n + 0.7规则5.下列电子构型中,电离能最低的是A.ns2np3B.ns2np4C.ns2np5D.ns2np66.下列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A.BB.CC.AlD.Si7.原子光谱中存在着不连续的线谱,证明了A.在原子中仅有某些电子能够被激发B. 一个原子中的电子只可能有某些特定的能量状态C.原子发射的光,在性质上不同于普通的白光D.白光是由许许多多单色光组成.8.原子轨道中"填充"电子时必须遵循能量最低原理,这里的能量主要是指A.亲合能B.电能C.势能D.动能9.下列哪一原子的原子轨道能量与角量子数无关?A.NaB.NeC.FD.H10.下列哪一种元素性质的周期规律最不明显A.电子亲合能B.电负性C.电离能D.原子体积11.用来表示核外某电子运动状态的下列各组量子数(n l m ms)中哪一组是合理的?A.(2,1,-1,-1/2)B.(0,0,0,+1/2)C.(3,1,2,+1/2)D.(2,1,0,0)12.元素和单质相比较时,正确的说法是A.元素由单质构成;B.元素可分解为单质;C.元素的质量比单质的质量重;D.单质是元素存在的一种形式.13.核素和同位素的相同点是A.它们中的质子数均大于中子数;B.它们中的质子数均小于中子数;C.它们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D.它们各自含有相同的质子数.14.关于核素的正确说法是A.具有一定数目的核电荷的一种原子;B.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的一种原子;C.具有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D.具有一定数目的中子和一定数目的质子的一种原子.15.测定原子量最直接的方法是A.质谱法B.化合量法C.气体密度法D.α─粒子散射法三.填空题:1.宏观物体的运动可用方程F=ma 描述,但微观物体的运动要用量子力学中的( )描述. 它是一个偏微分方程式.2主量子数为4 的一个电子,它的角量子数的可能取值有( )种,它的磁量子数的可能取值有( )种.3.在氢原子中,4s和3d轨道的能量高低为( ),而在19 号元素K 和26 号元素Fe中, 4s和34轨道的能量高低顺序分别为( )和( ).4.填上合理的量子数:n=2,l=( ),m=( ),ms=+1/2.5.+3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S2-离子相同的元素是( ).6.微观粒子运动与宏观物质相比具有两大特征,它们是( )和( ),说明微观粒子运动特点的两个重要实验是( ).7.ψn,l,m是( ),当n,l,m,一定时,处于ψn,l,m状态的一个电子的( ), ( ),( )可以确定.n,l,m可以确定一个( ).8.氢原子的电子能级由( )决定,而钠原子的电子能级由( )决定.9.Mn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 ),用四个量子数分别表示每个价电子的一定状态,是( ).10.在电子构型 a.1s22s2, b.1s22s22p54s1, c.1s22s12p13d13s1, d.1s22s22p63s13d1, e.1s22p2, f.1s22s32p1,g.1s12s22p13d1中,属于原子基态的是( ),属于原子激发态的是( ),纯属错误的是( ).11.用元素符号填空:(均以天然存在为准)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 ), 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 ),原子中3d半充满的元素是( ),原子中4p半充满的元素是( ),电负性差最大的两个元素是( ), 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 ).四.简答题1.第114号元素属于第几周期? 第几族?2.为什么碳(6C)的外围电子构型是2s22p2, 而不是2s12p3,而铜(29Cu)的外围电子构型是3d104s1,而不是3d94s2?3、气体常数R是否只在气体中使用?五.综合题1.某元素位于周期表中36号元素之前,该元素失去2个电子以后,在角量子数l=2的轨道上正好半充满,试回答:(1).该元素的原子序数,符号,所处周期和族;(2).写出表示全部价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3).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水合物的分子式及酸碱性.2.某元素原子序数为33,试问:(1).此元素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多少?有多少个未成对电子?(2).它有多少个电子层?多少个能级?最高能级组中的电子数是多少?(3).它的价电子数是多少?它属于第几周期?第几族?是金属还是非金属?最高化合价是几?3.写出原子序数为24的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并用四个量子数分别表示每个价电子的运动状态.第二章分子结构一.是非题:1、两原子间可以形成多重键,但两个以上的原子间不可能形成多重键。

无机化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无机化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本无机化学课后习题与答案北师大版本第一章物质的结构 (2)第二章分子结构 (11)第三章晶体结构 (17)第4章酸碱平衡 (22)第五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32)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 (49)第七章化学动力学基础 (57)第八章水溶液 (71)第9章配合物 (75)第十章沉淀平衡 (78)第十一至三十章元素化学 (85)第一章物质的结构1-1 在自然界中氢有三种同位素,氧也有三种同位素,问:总共有种含不同核素的水分子?由于3H太少,可以忽略不计,问:不计3H时天然水中共有多少种同位素异构水分子?1-2 天然氟是单核素(19F)元素,而天然碳有两种稳定同位素(12C和13C),在质谱仪中,每一质量数的微粒出现一个峰,氢预言在质谱仪中能出现几个相应于CF4+的峰?1-3 用质谱仪测得溴得两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同位素丰度分别为79Br 789183占50。

54%,81Br 80。

9163占49。

46%,求溴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4 铊的天然同位素203Tl和205Tl的核素质量分别为202。

97u和204。

97u,已知铊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为204。

39,求铊的同位素丰度。

1-5 等质量的银制成氯化银和碘化银,测得质量比m(AgCl):m(AgBr)=1。

63810:1,又测得银和氯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分别为107。

868和35。

453,求碘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6 表1-1中贝采里乌斯1826年测得的铂原子量与现代测定的铂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相比,有多大差别?1-7 设全球有50亿人,设每人每秒数2个金原子,需要多少年全球的人才能数完1mol金原子(1年按365天计)?1-8 试讨论,为什么有的元素的相对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多达9位,而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却少至3~4位?1-9 太阳系,例如地球,存在周期表所有稳定元素,而太阳却只开始发生氢燃烧,该核反应的产物只有氢,应怎样理解这个事实?1-10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万物起源于一种叫“元气”的物质,“元气生阴阳,阴阳生万物”,请对比元素诞生说与这种古代哲学。

无机化学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无机化学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无机化学练习题一、选择题1.Na2S2O7中S的氧化数是()(A) +2 (B) +4 (C) +6 (D) +82.相同浓度的下列几种酸中,酸性最弱的是()(A) HCl (B) HBr (C) HI (D) H2Se3.CaF2 的K sp = 3.95×10-11 ,在氟离子浓度为3.0 mol·dm-3 的溶液中Ca2+离子可能的最高浓度是( ) (A)4.39×10-11 mol·dm-3 (B) 1.09×10-12 mol·dm-3(C) 1.09×10-13 mol·dm-3 (D) 4.39×10-12 mol·dm-34.由下列反应设计的电池,不需要惰性电极的是( )(A) H2(g) + Cl2 (g) = 2HCl(aq) (B) Ce4++ Fe2+= Ce3++ Fe3+(C) Zn + Ni2+= Zn2++ Ni (D) Cu + Br2 = Cu2++ 2Br-5.向原电池Zn│Zn2+(1 mol.dm-3 )‖Cu2+(1 mol.dm-3 )│Cu的负极中通入H2S气体,生成白色沉淀,则电池的电动势将( )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无法判断6.由铬在酸性溶液中的元素电势图,可确定能自发进行的反应是( )Cr3+ - 0.41VCr2+- 0.91VCr(A) 3Cr2+→ 2Cr3++ Cr (B) Cr + Cr2+→ 2Cr3+(C) 2Cr → Cr2++ Cr3+(D) 2Cr3++ Cr → 3Cr2+7.已知:Fe3++ e-= Fe2+θE= 0.77 VCu2++ 2e-= Cu θE= 0.34 VAg++ e-= Ag θE= 0.80 VAl3++ 3e-= Al θE= -1.66 V则最强的氧化剂是( ) (A) Al3+(B) Fe3+(C) Cu2+(D) Ag+8.下列新制备出的氢氧化物沉淀在空气中放置,颜色不发生变化的是( )(A) Fe(OH)2(B) Mn(OH)2(C) Co(OH)2(D) Ni(OH)29.Fe3+具有d5电子构型,在八面体场中要使配合物为高自旋态,则分裂能△和电子成对能P 所要满足的条件是( ) (A) △和P越大越好(B) △> P (C) △< P (D) △= P10.不具有空间异构体的是( )(A) [PtCl2(NH3)4]2+(B) [PtCl3(NH3)3]+(C) [PtCl(NO2)(NH3)4]2+(D) [PtCl(NH3)5]3+11.下列反应中配离子作为氧化剂的反应是( )(A) [Ag(NH3)2]Cl + KI = AgI↓+ KCl + 2NH3(B) 2[Ag(NH3)2]OH + CH3CHO = CH3COOH + 2Ag↓+ 4NH3 + H2O(C) [Cu(NH3)4]2+ + S2-= CuS↓+ 4NH3(D) 3[Fe(CN)6]4-+ 4Fe3+ = Fe4[Fe(CN)6]312. [Ni(CN)4]2-是平面四方形构型,中心离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和d电子数分别是( )(A) sp2,d7(B) sp3,d8 (C) d2sp3,d6(D) dsp2,d813.下列原子中半径最大的是( )(A) Ba (B) Ca (C) As (D) At14.IA族的金属(除锂外)与过量水反应的产物,最好的表示是( )(A) MOH和H2(B) M+(aq),OH-(aq)和H2(C) MOH和H2O (D) M2O和H215.下列各组化合物热稳定性关系正确的是( )(A) Na2CO3 > Na2SO4(B) K2CO3 > Ag2CO3(C) NaHCO3 > Na2CO3(D) (NH4)2CO3 > ZnCO316.常温下和N2能直接起反应的金属是( )(A) Na (B) K (C) Be (D) Li17.ICl2-离子的几何形状为直线型,其中心原子I 的杂化态为( )(A) sp (B) sp2(C) sp3(D) sp3d18.向含I-的溶液中通入Cl2,其产物可能是( )(A) I2和Cl-(B) IO3-和Cl-(C) ICl2-(D) 以上产物均可能19.干燥H2S气体,通常选用的干燥剂是( )(A) 浓H2SO4(B) NaOH (C) P2O5(D) NaNO320.下列化合物中同时具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是( )(A) ClF (B) NaCl (C) NaCN (D) H2SO421.ⅣA族元素从Ge到Pb,下列性质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加的是( )(A) +2氧化态的稳定性(B) 二氧化物的酸性(C) 单质的熔点(D) 氢化物的稳定性22.能共存于酸性溶液中的一组离子是( )(A) K+,I-,SO42-,MnO4-(B) Na+,Zn2+,SO42-,NO3-(C) Ag+,AsO43-,S2-,SO32-(D) K+,S2-,SO42-,Cr2O72-23. 当0.075 mol·dm-3的FeCl2溶液通H2S气体至饱和(浓度为0.10 mol·dm-3),若控制FeS 不沉淀析出,溶液的pH值应是()(K sp(FeS) = 1.1 ⨯ 10-19,H2S:K a1 = 9.1 ⨯ 10-8,K a2 = 1.1 ⨯ 10-12)(A) pH≤0.10 (B) pH≥0.10 (C) pH≤8.7 ⨯ 10-2(D) pH≤1.06二、填空题1.在含有AgCl固体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盐酸,则AgCl的溶解度;如加入氨水,则其溶解度;若加入KNO3,则其溶解度。

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

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

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元素中,属于碱金属的是:A. NaB. MgC. AlD. Si答案:A2. 以下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ClB. HClC. MgOD. Fe答案:B3.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2H2 + O2 → 2H2OB. HCl + NaOH → NaCl + H2OC. CO2 + H2O → H2CO3D. 2NaOH + CO2 → Na2CO3 + H2O答案:A4.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A. LiB. NaC. KD. Rb答案:D5.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离子晶体的是:A. SiO2B. NaClC. CO2D. H2O答案:B6. 根据化学键理论,下列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的是:A. NaClB. H2C. CH4D. N2答案:A7. 下列反应中,属于酸碱中和反应的是:A. 2HCl + Zn → ZnCl2 + H2B. NaOH + HCl → NaCl + H2OC. 2H2O2 → 2H2O + O2D. 2H2 + O2 → 2H2O答案:B8.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NaOHB. H2OC. NH3D. HCl答案:D9.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配位化合物的是:A. NaClB. [Cu(NH3)4]SO4C. H2OD. CO2答案:B10.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金属晶体的是:A. NaClB. SiO2C. MgOD. Fe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答案:4-72. 根据元素周期表,同一周期内,元素的金属性从左到右逐渐______。

答案:减弱3. 金属键的强度与金属离子的______有关。

答案:电荷4. 根据化学键理论,离子晶体的熔点与构成晶体的离子的______有关。

无机化学习题(含答案)

无机化学习题(含答案)

答:根据 SHAB 理论,硬硬和软软结合稳定。其中酸或碱的硬度并非一成不变。如硬酸
可以由于若干软碱配体的存在而被软化。因此,在 Co(NH3)5F2+ 和 Co(NH3)5I2+中,Co3+ 为硬酸,NH3 和 F均为硬碱、I较软。因此有五个硬碱 NH3 存在时,F配合物比 I配 合物稳定;但在 Co(CN)5F3-和 Co(CN)5I3-中五个软碱 CN的存在使 Co3+软化,从而使 I配合物稳定。
17.为什么强酸性溶剂(例如 SbF5 / HSO3F)可用来制备像 I2+和 Se8+这样的阳离子,另一
方面却用强碱性溶剂稳定诸如 S42-和 Pb94-这类阴离子物种?
答: I2+和 Se8+在碱中会歧化或与碱分子配位;S42-和 Pb94-在酸中会歧化或与酸分子配位。
18.判断相对 Lewis 碱性(1) (H3Si)2O 和(H3C)2O;(2) (H3Si)3N 和(H3C)3N ;其中较强的是
23.请定义“酸度函数”。在什么条件下,酸度函数与 pH 相同?在什么条件下又有区别?
答:酸度函数 Ho 的出发点是酸的酸度可通过与酸反应的弱碱指示剂的质子化程度来表示。 B + H+ = BH+ (其中 H+代表酸,B 代表弱碱指示剂)
c(B) H o pK BH+ lg c(BH + )
KBH+是电离常数;c(B),c(BH+)为 B 和 BH+的浓度,在稀水溶液中,Ho 与 pH 是同义 词;而在高浓度水溶液、纯酸溶液或非水溶液中,二者又有区别。如在 10 mol·dm-3
教学参考
《无机化学选论》 习题及解答

无机化学练习题(含答案)

无机化学练习题(含答案)

无机化学练习题(含答案)第1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1-1试讨论,为什么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多达9位,而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却少至3~4位?1-2Br2分子分解为Br原子需要的最低解离能为190kJ/mol,求引起溴分子解离需要吸收的最低能量子的波长与频率。

1-3氢原子核外电子光谱中的莱曼光谱中有一条谱线的波长为103nm,问:它相应于氢原子核外电子的哪一个跃迁?1-4周期系中哪一个元素的电负性最大?哪一个元素的电负性最小?周期系从左到右和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变化呈现什么规律?为什么?1-5什么叫惰性电子对效应?它对元素的性质有何影响?1-6当氢原子的一个电子从第二能级层跃迁至第一能级层时发射出光子的波长是121.6nm;当电子从第三能级层跃迁至第二能级层时,发射出光子的波长是656.3nm。

问哪一个光子的能量大?1-7有A,B,C,D四种元素。

其中A为第四周期元素,与D可形成1:1和1:2原子比的化合物。

B为第四周期d区元素,最高氧化数为7。

C和B是同周期元素,具有相同的最高氧化数。

D为所有元素中电负性第二大元素。

给出四种元素的元素符号,并按电负性由大到小排列之。

1-8有A,B,C,D,E,F元素,试按下列条件推断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符号,给出各元系的价电子构型。

(1)A,B,C为同一周期活泼金属元素,原子半径满足A>B>C,已知C有3个电子层。

(2)D,E为非金属元素,与氢结合生成HD和HE。

室温下D的单质为液体,E的单质为固体。

(3)F为金属元素,它有4个电子层并且有6个单电子。

第2章分子结构2-1键可由-、-p和p-p原子轨道“头碰头”重叠构建而成,试讨论LiH(气态分子)、HCl、Cl2分子里的键分别属于哪一种?2-2NF3和NH3的偶极矩相差很大,试从它们的组成和结构的差异分析原因。

2-3一氧化碳分子与酮的羰基(>C=O)相比,键能较小,键长较小,偶极矩则小得多,且方向相反,试从结构角度作出解释。

《无机化学》习题册及答案

《无机化学》习题册及答案

《无机化学》课程习题册及答案第一章溶液和胶体一、是非题:(以“+”表示正确,“-”表示错误填入括号)1.渗透压力比较高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也一定比较大。

()2.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200mmol·L-1的NaCl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其渗透压相等()3.相同温度下,渗透浓度均为200mmol·L-1的NaCl溶液和CaCl2溶液,其渗透压相等()4.临床上的两种等渗溶液只有以相同的体积混合时,才能得到等渗溶液。

()5. 两种等渗溶液以任意比例混合所得溶液在临床上必定是等渗溶液()6.临床上,渗透浓度高于320 mmol⋅L-1的溶液称高渗液()7.在相同温度下,0.3 mol⋅L-1的葡萄糖溶液与0.3 mol⋅L-1的蔗糖溶液的渗透压力是相等的()8. 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2mol·L-1的NaCl液和葡萄糖液渗透浓度相等()9. 对于强电解质溶液,其依数性要用校正因子i来校正。

()二、选择题1.使红细胞发生溶血的溶液是()A.0.2mol·L-1 NaCl B.0.1mol·L-1葡萄糖C.0.3mol·L-1葡萄糖D.0.4mol·L-1 NaCl2.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其渗透压最大的是()A.葡萄糖B.NaCl C.CaCl2D.无法比较3.使红细胞发生皱缩的溶液是()A.0.1mol·L-1 NaCl B.0.1mol·L-1葡萄糖C.0.3mol·L-1葡萄糖D.0.2mol·L-1 NaCl4.在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其渗透压最小的是()A.葡萄糖B.NaCl C.CaCl2D.无法比较5.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在临床上属于等渗溶液的是()A.葡萄糖B.NaCl C.CaCl2D.蔗糖6. 试排出在相同温度下下列溶液渗透压由大到小的顺序( )a. c(C6H12O6)= 0.2 mol·L-1b. c[(1/2)Na2CO3]= 0.2 mol·L-1c. c[(1/3)Na3PO4]= 0.2 mol·L-1d. c(NaCl)= 0.2 mol·L-1A. d>b>c>aB. a>b>c>dC. d>c>b>aD. b>c>d>a7. 医学上的等渗溶液,其渗透浓度为()A. 大于280 mmol·L-1B. 小于280 mmol·L-1C. 大于320 mmol·L-1D. 280-320 mmol·L-18.欲使同温度的A、B两种稀溶液间不发生渗透,应使两溶液(A、B中的基本单元均以溶质的“分子”式表示)( ) A 质量摩尔浓度相同 B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C 质量浓度相同D 渗透浓度相同9. 质量浓度为11.1g·L-1CaCl2 (M=111.0 g·mol-1)溶液的渗透浓度是( )A.100mmol ·L-1B.200mmol ·L-1C.300mmol ·L-1D.400mmol ·L-1三、填充题:1.10.0 g·L-1NaHCO3(Mr=84)溶液的渗透浓度为__________mol·L-1。

(完整版)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完整版)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完整版)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第12 章S 区元素(第一套)一、单选题1. 重晶石的化学式是(A) BaCO3 , (B) BaSO4 , (C) Na2SO4 , (D) Na2CO32. 下列碳酸盐,溶解度最小的是(A) NaHCO3 , (B) Na2CO3 , (C) Li2CO3 , (D) K2CO33. NaN03受热分解的产物是(A) Na2O,NO2,O2;(B)NaNO2,O2;(C)NaN02,N02,02;(D)Na20,N0,02。

4. 下列哪对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A) Be 和Mg (B) Mg 和Al (C) Li 和Be (D) Be 和Al5. 下列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A) Li (B) Be (C) Na (D) Mg6. 下列最稳定的氮化物是(A) Li3N (B) Na3N (C) K3N (D) Ba3N27. 下列水合离子生成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A) Li+ (B) Na+ (C) K+ (D) Mg2+8. 下列最稳定的过氧化物是(A) Li202 (B) Na202 (C) K202 (D) Rb2029. 下列化合物中键的离子性最小的是(A) LiCl (B) NaCl (C) KCl (D) BaCl210. 下列碳酸盐中热稳定性最差的是(A) BaC03 (B) CaC03 (C) K2C03 (D) Na2C0311. 下列化合物中具有磁性的是(A) Na202 (B) Sr0 (C) K02 (D) Ba0212. 关于s 区元素的性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由于s 区元素的电负性小,所以都形成典型的离子型化合物(B) 在s 区元素中,Be、Mg 因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而对水较稳定(C) s 区元素的单质都有很强的还原性(D) 除Be、Mg 外,其他s 区元素的硝酸盐或氯酸盐都可做焰火材料13. 关于Mg , Ca , Sr , Ba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单质都可以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物M3N2(B) 单质都易与水水蒸气反应得到氢气(C) M(HCO3)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MC03的溶解度(D) 这些元素几乎总是生成+2 价离子二、是非题(判断下列各项叙述是否正确对的在括号中填“/ 错的填“X”)1. 因为氢可以形成H+所以可以把它划分为碱金属2. 铍和其同组元素相比离子半径小极化作用强所以形成键具有较多共价性3. 在周期表中,处于对角线位置的元素性质相似,这称为对角线规则。

《无机化学》习题及解答(思考题)

《无机化学》习题及解答(思考题)

《无机化学》习题及解答第一章物质极其变化思考题1.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⑴某物质经分析后,只含一种元素,此物质一定是单质。

⑵某物质经分析,含五种元素,此物质有可能是纯净物。

⑶某物质的组成分子经分析,含有相同种类元素,且百分组成也相同,可确定该物质为纯净物。

⑷某物质只含一种元素,但原子量不同,该物质是混合物。

1.⑴不一定。

有些同素异形体的混合物,如白磷与红磷或黑磷的混合物,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元素确实只有一种,但物质(分子)不只一种,是混合物,不是单质。

⑵正确,一种分子可以含多种元素,如(NH4)2Fe(SO4)2,虽含多种元素,但分子只有一种,是纯净物。

⑶不正确。

对于单质的同素异形体,就不是单质。

对于同分异构体,虽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性质也不同,不是纯净物。

2.某气态单质的分子量为M,含气体的分子个数为x,某元素的原子量为A,在其单质中所含原子总数为y,N 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则M/N A用克为单位表示的是这种气体的质量数值;用x/N A表示这种气态单质的摩尔数;y/N A是表示这种单质中A原子的摩尔数;A/N A 用克为单位表示这种元素的A原子的质量数值。

3.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⑴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

⑵36.5克氯化氢含阿佛加德罗常数个分子,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

⑶1体积98%浓硫酸与1体积水混合,所得溶液的浓度为49%。

⑷2克硫与2克氧气反应后,生成4克二氧化硫。

3.⑴正确。

⑵不正确。

36.5克氯化氢确实含阿佛加德罗常数个分子,但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力有关,只有在标准态,即0℃,1个大气压时的体积约为22.4L。

⑶不正确。

98%浓硫酸与水的密度不同,由于浓硫酸密度大,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浓度为远大于49%。

⑷不正确。

化学反应严格按化学反应方程式上的量进行反应,不是简单的按投入量反应。

4.下列有关气体的说法是否正确:⑴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它们的体积比。

⑵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不同气体体积相同。

《无机化学》习题册及答案

《无机化学》习题册及答案

《无机化学》课程习题册及答案第一章溶液和胶体一、是非题:(以“+”表示正确,“-”表示错误填入括号)1.渗透压力比较高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也一定比较大。

()2.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200mmol·L-1的NaCl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其渗透压相等()3.相同温度下,渗透浓度均为200mmol·L-1的NaCl溶液和CaCl2溶液,其渗透压相等()4.临床上的两种等渗溶液只有以相同的体积混合时,才能得到等渗溶液。

()5. 两种等渗溶液以任意比例混合所得溶液在临床上必定是等渗溶液()6.临床上,渗透浓度高于320 mmol⋅L-1的溶液称高渗液()7.在相同温度下,0.3 mol⋅L-1的葡萄糖溶液与0.3 mol⋅L-1的蔗糖溶液的渗透压力是相等的()8. 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2mol·L-1的NaCl液和葡萄糖液渗透浓度相等()9. 对于强电解质溶液,其依数性要用校正因子i来校正。

()二、选择题1.使红细胞发生溶血的溶液是()A.0.2mol·L-1 NaCl B.0.1mol·L-1葡萄糖C.0.3mol·L-1葡萄糖D.0.4mol·L-1 NaCl2.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其渗透压最大的是()A.葡萄糖B.NaCl C.CaCl2D.无法比较3.使红细胞发生皱缩的溶液是()A.0.1mol·L-1 NaCl B.0.1mol·L-1葡萄糖C.0.3mol·L-1葡萄糖D.0.2mol·L-1 NaCl4.在相同温度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其渗透压最小的是()A.葡萄糖B.NaCl C.CaCl2D.无法比较5.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在临床上属于等渗溶液的是()A.葡萄糖B.NaCl C.CaCl2D.蔗糖6. 试排出在相同温度下下列溶液渗透压由大到小的顺序( )a. c(C6H12O6)= 0.2 mol·L-1b. c[(1/2)Na2CO3]= 0.2 mol·L-1c. c[(1/3)Na3PO4]= 0.2 mol·L-1d. c(NaCl)= 0.2 mol·L-1A. d>b>c>aB. a>b>c>dC. d>c>b>aD. b>c>d>a7. 医学上的等渗溶液,其渗透浓度为()A. 大于280 mmol·L-1B. 小于280 mmol·L-1C. 大于320 mmol·L-1D. 280-320 mmol·L-18.欲使同温度的A、B两种稀溶液间不发生渗透,应使两溶液(A、B中的基本单元均以溶质的“分子”式表示)( ) A 质量摩尔浓度相同 B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C 质量浓度相同D 渗透浓度相同9. 质量浓度为11.1g·L-1CaCl2 (M=111.0 g·mol-1)溶液的渗透浓度是( )A.100mmol ·L-1B.200mmol ·L-1C.300mmol ·L-1D.400mmol ·L-1三、填充题:1.10.0 g·L-1NaHCO3(Mr=84)溶液的渗透浓度为__________mol·L-1。

大学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A. 钠B. 镁C. 铝D. 硅答案:A2. 氢氧化钠的化学式是:A. NaOHB. Na2OC. KOHD. NaCl答案:A3. 以下哪种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A. 氯化钠B. 氧化镁C. 二氧化碳D. 氢氧化钠答案:C4. 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是:A. 氧气C. 氢气D. 二氧化碳答案:C5.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酸?A. 醋酸B. 碳酸C. 硫酸D. 氢氧化钠答案:C6. 以下哪种元素属于碱金属族?A. 锂B. 钠C. 钙D. 钾答案:B7. 以下哪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具有2个电子层?A. 氢B. 氦C. 锂D. 钠答案:C8. 以下哪种化合物的化学式是H2O2?B. 水C. 过氧化氢D. 双氧水答案:C9.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碱?A. 氨水B. 氢氧化钠C. 氢氧化镁D. 碳酸钠答案:B10. 以下哪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A. 氧B. 氟C. 氖D. 氩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ⅢA族的元素是_______。

答案:硼2.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ⅤA族的元素是_______。

答案:氮3.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ⅦA族的元素是_______。

4.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ⅠA族的元素是_______。

答案:氢5.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ⅡA族的元素是_______。

答案:铍6.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ⅥA族的元素是_______。

答案:氧7.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ⅧA族的元素是_______。

答案:氦8.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ⅠB族的元素是_______。

答案:铜9.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ⅡB族的元素是_______。

答案:锌10.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ⅢB族的元素是_______。

答案:镧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描述什么是金属键,并举例说明。

答案: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释放的自由电子与正离子之间的电磁吸引力形成的化学键。

无机化学练习题(附答案)

无机化学练习题(附答案)

第一章1.恒温下,将1L 204KPa N 2和2L 303KPa O 2 充入体积为3L 的真空容器中,N 2和O 2 分压各是多少,总压是多少?2.温度是T 时,在容积为VL 的真空容器中,充入N 2(g )、Ar (g )容器内压力为a KPa ,已知N 2(g )分压为b KPa ,则Ar(g)的分压为 ,N 2(g )和Ar (g )的分体积分别为多少,N 2(g )和Ar (g )的物质的量为多少?3.在25℃下,将初始压力相同的5LN 2和15LO 2,充入容积为10L 的真空容器中,混合气体总压为152KPa ,N 2和O 2分压分别为多少KPa ,25℃N 2初始压力为多少,当温度升至250℃时,保持体积不变,混合气体总压为多少? 第二章1.在298.15K 下,弹式热量计中使1.0g )(188l H C 完全燃烧测得此反应热效应为-47.79KJ ,已知反应为O H CO g O l H C 22218898)(225)(+→+,估计1mol )(188l H C 完全燃烧的①Q V ②∆H. 2.已知乙醇在351K 和101.325KPa 下的蒸发热为39.2KJ/mol,试计算1mol 的)(52l OH H C 则在该蒸发过程中的W 和∆H. 第四章计算反应:422()4()()2()4u()CH g CuO s CO g H O l C s +→++① 求298.15K 时,r m H Θ∆,r m S Θ∆,r m G Θ∆ ②求r m G Θ∆(500K )2. 已知298.15K ,下列有关物质的热力学数据:用热力学原理计算反应324()H ()NH ()OH ()NH aq O l aq aq +-+→+在298.15K 和373.15K时的K Θ。

3.欲使32()()()CaCO s CaO s CO g →+在101.3KPa 下正向进行,①反应的最低温度应是多少?②计算在298.15K ,101.3Kpa 在密闭容器中CaCO 3分解所产生的平衡分压,已知298.15K时,11160r m S J K mol Θ--∆=⋅⋅12()394.4f m G CO KJ molΘ-∆=-⋅,13()1128.8f m G CaCO KJ mol Θ-∆=-⋅,1()604f m G CaO KJ mol Θ-∆=-⋅4.估算反应222()()()()CO g H g CO g H O g +→+在873K 时的标准摩尔Gibbs 函数变和标准平衡常数,若系统中各组分气体的分压分别为2()p CO =2()p H =127KPa ,()p CO =2()p H O =76KPa ,计算此条件下反应的Gibbs 函数变并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已知298.15K ,5. 已知921()()2() 1.310 C s CO g CO g K θ+→=⨯2222()()() 6.010CO g Cl g COCl g K θ+→=⨯计算2222()()()+2()COCl g C s CO g Cl g →+的3K θ第五章1.PH=8和PH=10的溶液等体积混合,计算混合后的溶液PH 。

有关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

有关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

有关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元素中,属于主族元素的是:A. 铁B. 铜C. 氦D. 铀答案:A2. 以下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ClB. H2OC. MgOD. NaOH答案:B3. 根据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A. 锂B. 钠C. 钾D. 铯答案:D4. 以下化合物中,具有两性的物质是:A. 铝B. 硅C. 硼D. 碳答案:A5. 以下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NaOH + HCl → NaCl + H2OB. 2H2 + O2 → 2H2OC. CaO + H2O → Ca(OH)2D.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数等于电子层数,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答案:正确7. 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通常比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要大。

答案:正确8. 金属的活泼性顺序是:钾 > 钠 > 锂 > 钙。

答案:错误9. 酸式盐是指含有氢离子的盐,如硫酸氢钠。

答案:正确10.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小。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请简述什么是离子键,并举例说明。

答案:离子键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形成的化学键。

例如,NaCl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形成的就是离子键。

12. 请解释什么是配位化合物,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配位化合物是由中心离子(或原子)和围绕它的配位体通过配位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例如,[Cu(NH3)4]SO4,其中Cu2+是中心离子,NH3是配位体。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3. 已知25°C时,Ksp(AgCl) = 1.77×10^-10。

计算25°C时,0.001 mol/L的AgNO3溶液中Cl^-的浓度。

答案:根据Ksp(AgCl) = [Ag+][Cl^-],假设Ag+的浓度为0.001 mol/L,那么[Cl^-] = Ksp / [Ag+] = 1.77×10^-10 / 0.001 =1.77×10^-7 mol/L。

《无机化学》习题及解答(思考题)

《无机化学》习题及解答(思考题)

《无机化学》习题及解答第一章物质极其变化思考题1.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⑴某物质经分析后,只含一种元素,此物质一定是单质。

⑵某物质经分析,含五种元素,此物质有可能是纯净物。

⑶某物质的组成分子经分析,含有相同种类元素,且百分组成也相同,可确定该物质为纯净物。

⑷某物质只含一种元素,但原子量不同,该物质是混合物。

1.⑴不一定。

有些同素异形体的混合物,如白磷与红磷或黑磷的混合物,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元素确实只有一种,但物质(分子)不只一种,是混合物,不是单质。

⑵正确,一种分子可以含多种元素,如(NH4)2Fe(SO4)2,虽含多种元素,但分子只有一种,是纯净物。

⑶不正确。

对于单质的同素异形体,就不是单质。

对于同分异构体,虽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性质也不同,不是纯净物。

2.某气态单质的分子量为M,含气体的分子个数为x,某元素的原子量为A,在其单质中所含原子总数为y,N 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则M/N A用克为单位表示的是这种气体的质量数值;用x/N A表示这种气态单质的摩尔数;y/N A是表示这种单质中A原子的摩尔数;A/N A 用克为单位表示这种元素的A原子的质量数值。

3.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⑴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

⑵36.5克氯化氢含阿佛加德罗常数个分子,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

⑶1体积98%浓硫酸与1体积水混合,所得溶液的浓度为49%。

⑷2克硫与2克氧气反应后,生成4克二氧化硫。

3.⑴正确。

⑵不正确。

36.5克氯化氢确实含阿佛加德罗常数个分子,但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力有关,只有在标准态,即0℃,1个大气压时的体积约为22.4L。

⑶不正确。

98%浓硫酸与水的密度不同,由于浓硫酸密度大,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浓度为远大于49%。

⑷不正确。

化学反应严格按化学反应方程式上的量进行反应,不是简单的按投入量反应。

4.下列有关气体的说法是否正确:⑴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它们的体积比。

⑵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不同气体体积相同。

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

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

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元素发生化学反应时,氧化态的变化是:A. Na → Na+ + 1e-B. Mg → Mg2+ + 2e-C. Al → Al3+ + 3e-D. Si → Si2+ + 2e-答案:C2. 在下列离子中,具有最高氧化态的是:A. CrO2-4B. MnO-4C. FeO2+4D. CoO2+4答案:B3. 以下哪一个化合物是无机酸?A. H3PO4B. C6H8O7C. CH3COOHD. C12H22O11答案:A4. 下列配位化合物中,哪一个属于高自旋配合物?A. [Co(H2O)6]2+B. [Mn(H2O)6]2+C. [Fe(H2O)6]3+D. [Ni(H2O)6]2+答案:C5. 以下氢化物中,哪个具有最高的酸性?A. HFB. HClC. HBrD. HI答案:A二、填空题1. 水的电离常数(Kw)的值为____________。

答案:1.0 x 10^-142. 水是一种____________化合物。

答案:无机3. 锌与硫反应生成____________化合物。

答案:硫化锌4. 氯气气体溶于水生成的酸是____________。

答案:盐酸5. 氯气气体溶于水生成的碱是____________。

答案:次氯酸三、简答题1. 请解释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电解质是指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物质,其分子或离子能够自行游离产生电荷载体。

常见的电解质有酸、碱、盐等。

例如,NaCl在水中溶解时会分解成Na+和Cl-离子,这些离子能够导电。

非电解质是指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物质,其分子在溶液中不会自行分解产生离子。

常见的非电解质有葡萄糖、乙醇等。

例如,葡萄糖在水中溶解时仍然保持分子状态,不会生成离子,因此不能导电。

2. 简要描述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及实例。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原子通过电子的转移而发生的化学反应。

其中,氧化反应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被氧化剂接受电子;还原反应是指物质获得电子,被还原剂提供电子。

无机化学习题及答案

无机化学习题及答案

]CrO 因为AgSCN-②若在900℃加热该混合物,定量转化为CaO和MgO的质量为多少克?[(1)76.25%,23.75%;(2)0.2615 ] (10)称取纯NaCl 0.5805 g,溶于水后用AgNO3溶液处理,定量转化后得到AgCl沉淀1.4236 g。

计算Na的相对原子质量。

(已知Cl和Ag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35.453和107.868)(22.989)(11)称取含硫的纯有机化合物1.0000 g。

首先用Na2O2熔融,使其中的硫定量转化为Na2SO4,然后溶解于水,用BaCl2溶液处理,定量转化为BaSO4 沉淀1.0890 g。

计算:①有机化合物中硫的质量分数;②若有机化合物的摩尔质量为214.33 g · mol-1,求该有机化合物中硫原子个数。

[(1)14.96%;(2)1 ]第8章吸光光度法思考题1.朗伯-比耳定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吸收曲线?什么叫标准曲线?2.摩尔吸光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3.为什么目视比色法可采用复合光(日光),而分光光度法则必须采用单色光?分光光度计是如何获得单色光的?4.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当其浓度增大后,λmax、T、A和ε有无变化?有什么变化?5.同吸收曲线的肩部波长相比,为什么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量能在较宽的浓度范围内使标准曲线呈线性关系?6.两种蓝色溶液,已知每种溶液仅含有一种吸光物质,同样条件下用1cm吸收池测得如下的吸光度值。

问这两种溶液是否是同一种吸光物质?试解释之。

溶液A770/nm A820/nm1 0.622 0.4172 0.391 0.2407.什么是适宜的吸光度读数范围?此范围的大小取决于什么因素?测定时如何才能获得合理的吸光度读数?8.显色剂的选择原则是什么?显色条件是指的哪些?如何确定适宜的显色条件?9.分光光度计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什么作用?习题1. 某试液用2cm吸收池测量时,T=100%。

无机化学习题(全)【附答案】@哈工大

无机化学习题(全)【附答案】@哈工大

第一章化学反应热教学内容1.系统、环境等基本概念; 2. 热力学第一定律; 3.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教学要求掌握系统、环境、功、热(恒容反应热和恒压反应热)、状态函数、标准态、标准生成焓、反应进度等概念;熟悉热力学第一定律;掌握化学反应标准焓变的计算方法。

知识点与考核点1.系统(体系)被划定的研究对象。

化学反应系统是由大量微观粒子(分子、原子和离子等)组成的宏观集合体。

2.环境(外界)系统以外与之密切相关的部分。

系统和环境的划分具有一定的人为性,划分的原则是使研究问题比较方便。

系统又可以分为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封闭体系(系统与环境之间没有..能量交换);..物质交换,只有孤立系统(体系与环境之间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能量交换)系统与环境之间具有边界,这一边界可以是实际的相界面,也可以是人为的边界,目的是确定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

3.相系统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均匀部分。

在同一个系统中,同一个相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

例如油水混合物中,有时水是连续相,有时油是连续相。

4.状态函数状态是系统宏观性质(T、p、V、U等)的综合表现,系统的状态是通过这些宏观性质描述的,这些宏观性质又称为系统的状态函数。

状态函数的特点:①状态函数之间往往相互制约(例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中p、V、n、T 之间互为函数关系);②其变化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5*.过程系统状态的变化(例如:等容过程、等压过程、等温可逆过程等)6*.途径完成某过程的路径。

若系统的始、末态相同,而途径不同时,状态函数的变量是相同的。

7*.容量性质这种性质的数值与系统中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具有加合性,例如m(质量)V、U、G等。

8*.强度性质这种性质的数值与系统中的物质的量无关,不具有加合性,例如T、 (密度)、p(压强)等。

9.功(W)温差以外的强度性质引起的能量交换形式[W=W体+W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一.是非题:1.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而物理变化无新物质产生.2. 化学变化是由于构成分子的原子外层电子运动状态的改变而引起的、原子核不变的一类变化3. 元素的变化为物理变化而非化学变化.4. 化学变化的特点是原子核不变分子组成或原子间结合方式发生变化.5. 化学反应常伴有发光现象,但并非所有的发光现象都属于化学反应.二.选择题:1.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具有宏观实体的物质,它不包括A. 希有气体B:混合物C.电子流或丫——射线 D.地球外的物质2. 纯的无机物不包括A. 碳元素B. 碳化合物C. 二者都对D. 二者都错3. 下列哪一过程不存在化学变化A. 氨溶于水B.蔗糖溶在水中C.电解质溶液导电D.照相底片感光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一. 是非题1. 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的能量越高,它与原子核的距离就越远.任何时候,1s电子总比2s电子更靠近原子核,因为E2s > E1s.2.原子中某电子的各种波函数,代表了该电子可能存在的各种运动状态,每一种状态可视为一个轨道3. 氢原子中,2s与2p轨道是简并轨道,其简并度为4;在钪原子中,2s与2p轨道不是简并轨道,2p x,2p y,2p z为简并轨道,简并度为3.4. 从原子轨道能级图上可知,任何原子在相同主量子数的轨道上,能量高低的顺序总是f > d > p > s; 在不同主量子数的轨道上,总是(n-1)p > (n-2)f > (n-1)d > ns.5. 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周期的元素个数正好等于该周期元素最外电子层轨道可以容纳的电子个数.6•所有非金属元素(H,He除外)都在p区,但p区所有元素并非都是非金属元素7. 就热效应而言,电离能一定是吸热的,电子亲和能一定是放热的.158. 铬原子的电子排布为Cr[Ar]4s 3d,由此得岀:洪特规则在与能量最低原理岀现矛盾时,首先应服从洪特规则9.S区元素原子丢失最外层的s电子得到相应的离子,d区元素的原子丢失处于最高能级的d电子而得到相应的离子.10.在原子核里因质子数和中子数不同,就组成了不同的核素;同样在原子核里因质子数和中子数不等,就构成了同位素.可见,核素也就是同位素.二. 选择题1. 玻尔在他的原子理论中A. 证明了电子在核外圆形轨道上运动;B. 推导岀原子半径与量子数平方成反比;C. 应用了量子力学的概念和方法;D. 解决了氢原子光谱和电子能量之间的关系问题2. 波函数和原子轨道二者之间的关系是A. 波函数是函数式,原子轨道是电子轨迹;B. 波函数和原子轨道是同义词;C. 只有轨道波函数与原子轨道才是同义的;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3. 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能级顺序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A. 轨道能量逐渐降低,但能级顺序不变;B. 轨道能量基本不变,但能级顺序改变;C. 轨道能量逐渐增加,能级顺序不变;D. 轨道能量逐渐降低,能级顺序也会改变4. 周期表中各周期元素数目是由什么决定的A. 2n 2(n 为主量子数);B. 相应能级组中所含轨道总数;C. 相应能级组中所含电子总数D. n + 0.7 规则5. 下列电子构型中,电离能最低的是A. ns2np3B.ns2np4C.ns2np5D.ns2np66. 下列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A. BB.CC.AlD.Si7. 原子光谱中存在着不连续的线谱,证明了A. 在原子中仅有某些电子能够被激发B. 一个原子中的电子只可能有某些特定的能量状态C. 原子发射的光,在性质上不同于普通的白光D. 白光是由许许多多单色光组成.8. 原子轨道中"填充"电子时必须遵循能量最低原理,这里的能量主要是指A.亲合能B.电能C.势能D.动能9. 下列哪一原子的原子轨道能量与角量子数无关?A. NaB.NeC.FD.H10. 下列哪一种元素性质的周期规律最不明显A.电子亲合能B.电负性C.电离能D.原子体积11. 用来表示核外某电子运动状态的下列各组量子数(n l m ms) 中哪一组是合理的?A. (2,1,-1,-1/2)B.(0,0,0,+1/2)C.(3,1,2,+1/2)D.(2,1,0,0)12. 元素和单质相比较时,正确的说法是A. 元素由单质构成;B. 元素可分解为单质;C.元素的质量比单质的质量重;D.单质是元素存在的一种形式.13. 核素和同位素的相同点是A.它们中的质子数均大于中子数;B.它们中的质子数均小于中子数;C.它们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D.它们各自含有相同的质子数.14. 关于核素的正确说法是A. 具有一定数目的核电荷的一种原子;B. 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的一种原子;C. 具有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D. 具有一定数目的中子和一定数目的质子的一种原子15. 测定原子量最直接的方法是A.质谱法B.化合量法C.气体密度法D. a—粒子散射法三. 填空题:I. 宏观物体的运动可用方程F=ma 描述,但微观物体的运动要用量子力学中的( )描述. 它是一个偏微分方程式.2 主量子数为4 的一个电子,它的角量子数的可能取值有( )种,它的磁量子数的可能取值有( )种.3. 在氢原子中,4s和3d轨道的能量高低为(),而在19号元素K和26号元素Fe中,4s和34轨道的能量高低顺序分别为( )和( ).4. 填上合理的量子数:n=2,l=( ),m=( ),ms=+1/2.2-5. +3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S -离子相同的元素是().6. 微观粒子运动与宏观物质相比具有两大特征,它们是( )和( ),说明微观粒子运动特点的两个重要实验是( ).77 n,l,m是(),当n,l,m, 一定时,处于n,l,m状态的一个电子的(),(),()可以确定.n,l,m可以确定一个().8. 氢原子的电子能级由( )决定,而钠原子的电子能级由( )决定.9. Mn 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 ),用四个量子数分别表示每个价电子的一定状态,是( ).2 2 2 2 5 1 2 1 1 1 1 2 2 6 1 1 2 2 23 1 1 2 1 1中,10. 在电子构型a.1s2s, b.1s2s2p4s, c.1s 2s 2p 3d 3s , d.1s 2s 2p 3s 3d , e.1s2p, f.1s 2s2p, g.1s2s2p3d属于原子基态的是( ),属于原子激发态的是( ) ,纯属错误的是( ).II. 用元素符号填空:(均以天然存在为准)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原子中3d半充满的元素是( ),原子中4p 半充满的元素是( ),电负性差最大的两个元素是( ),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 ).四. 简答题1. 第114号元素属于第几周期? 第几族?2•为什么碳(6C)的外围电子构型是2s22p2,而不是2s12p3,而铜(29Cu)的外围电子构型是3d1°4s1,而不是3d94s2?3、气体常数R 是否只在气体中使用?五. 综合题1. 某元素位于周期表中36号元素之前,该元素失去2个电子以后,在角量子数l=2 的轨道上正好半充满,试回答:(1)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符号,所处周期和族;(2) . 写出表示全部价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3) . 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水合物的分子式及酸碱性.2. 某元素原子序数为33,试问:(1) . 此元素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多少?有多少个未成对电子?(2) . 它有多少个电子层?多少个能级?最高能级组中的电子数是多少?(3) . 它的价电子数是多少?它属于第几周期?第几族?是金属还是非金属?最高化合价是几?3. 写出原子序数为24 的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并用四个量子数分别表示每个价电子的运动状态.第二章分子结构一.是非题:1、两原子间可以形成多重键,但两个以上的原子间不可能形成多重键。

2、只有第一,第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之间才可形成n键。

3、键的极性越大,键就越强。

4、分子间的范德华力与分子大小很有关系,结构相似的情况下,分子越大范德华力也越大。

5、HF 液体的氢键"键" 能比水大,而且有一定的方向性。

6、只有抗磁性物质才具有抗磁性,顺磁性物质无抗磁性.7、在NH3分子中的三个N —H键的键能是一样的,因此破坏每个N —H键所消耗的能量也相同.8两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时,首先形成的一定是b型共价键.9、BCI3分子中B原子采取sp2等性杂化,NCI3分子中N原子采取的是sp3不等性杂化.10、就轨道的形成和分布来说,杂化轨道的分布向一个方向集中,这样对形成共价键有利.二. 选择题:1. 氮分子很稳定, 因为氮分子A.不存在反键轨道B.形成三重键C.分子比较小D.满足八隅体结构2. 下列四种酸分子中,哪一种分子是中心原子在锥顶的三角锥结构?A.H2SO3B.H3PO3C.H2CO3D.HNO 33. 多原子分子中非中心原子最外层未成键电子对(孤电子对)的存在对键角A.都有影响,使键角增大B.都有影响,使键角减小C.都有影响,有增大也有减小D.大多数情况下影响很小4•下列哪类物质中不可能有金属键 A.化合物B.液体C晶体D.气体5. 分子中电子如果受到激发后A.电子将从高能态跃迁回来B.化学键将受到破坏C.两种情况都有可能D.两种情况都不符合实际6. CO和N2的键级都是3,两者相比CO的A.键能较小,容易氧化B.键能较小,较难氧化C.键能较大,较难氧化D.键能较大,较易氧化7. 下列那种化合物中实际上没有氢键? A.H 3BO3 B.C2H6 C.N 2H4 D.都没有氢键8.SiF4的空间构型是A.平面正方形 B.四面体型C.四方锥型D.直线形9•乙炔分子(C2H2)中,碳原子采取的是A. sp2杂化B.等性sp3杂化C.sp杂化D.不等性sp3杂化三.填空题:1. PC13分子,中心原子采取()杂化,其几何构型为(),偶极矩().2. 在CO HBr H 2O等物质的分子中,取向力最大的为(),最小的为();诱导力最大的为(),最小的为();色散力最大的为(),最小的为().3. 离子键的强度一般用()来描述,而共价键的强度一般用()表示.四. 简答题1. 为何氮气是反磁性物质而氧气却是顺磁性物质2. PF3和BF3的分子组成相似,而它们的偶极矩却明显不同,PF3(1.03D)而BF3(0.00D),为什么?5.什么叫杂化?原子轨道为什么要杂化?五.计算题1 .从下列数据计算反应2NaCl(s) + F2(g) = 2NaF(s) + Cl 2的反应热,已知:⑴ F2(g) = 2F(g) △ rH ° = +160kJ/mol⑵ Cl 2(g) = 2Cl(g) △ rH ° = +248kJ/mol+-⑶ Na (g) + Cl (g) = NaCl(s) △ rH ° = -768KJ/mol+-⑷ Na (g) +F (g) = NaF(s) △ rH ° = -894kJ/mol(5) Cl(g) + e- = Cl -(g) △ rH ° = -348kJ/mol⑹ F(g) + e- = F -(g) △ rH ° = -352kJ/mol第三章晶体结构一. 是非题1. 晶格的基本单元叫晶胞,晶胞在空间堆积形成晶体,所以晶格就是晶体.2. 所有的晶体,其单晶一定具有各向异性.3. NaCl 、MgCl 2、AlCl 3三种物质的熔点依次降低,表明键的共价程度依次增大.二. 选择题1 .熔化下列晶体,需要破坏共价键的是A.KFB.AgC.SiF 4D.SiC2. 下列晶体中晶格结点间作用力以分子间作用力为主的是A.SiCB.SO2C.KBrD.CuCl 2三. 根据晶体结构理论和化学键理论,试比较下列各组物质熔点的高低:(1) .ZnCl 2、CaCl2、KCl 三种晶体(2) .NaBr 、NaF、NaCl 、NaI 四种晶体;⑶.NaF、KF、MgO、,SiCl4、SiBg 五种晶体.第四章配合物一、是非题:1包含配离子的配合物都易溶于水,例如K3[Fe(CN)6]和[Co(NH 3)6]Cl 3就是这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