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毒性试验设计讲解

合集下载

急性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

实验一急性毒性试验(Acute Cytotoxicity Test)一、实验目的:了解生物材料急性毒性的含义,掌握急性毒性试验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医学上通常指的急性毒性试验是对药物而言的,并以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 LD50)来衡量药物急性毒性的大小。

所谓LD50是指某一药物使试验动物总体死亡一半的剂量,由于LD50是剂量反应曲线上最敏感的一点,而且有易测、准确和重复性好的优点,以此作为药物使用的安全指标。

但对于生物材料而言,它与药物在体内的反应机理不同,大多数生物材料不能计算LD50,所以在试验过程中,通过对实验动物进行动物静脉或腹腔注射试验材料或其浸提液来观察实验动物体重在24、48和72h的变化、运动、呼吸状态以及死亡情况作为评价的指标,判定某种生物材料的急性毒性作用。

三、实验对象:小鼠四、实验器材和药品: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HEMA),蒸馏水,生理盐水(0.9%),注射器(1ml),量筒(10ml),小烧杯(50、100ml),高压消毒器。

五、实验步骤:1.浸提液制备:按评价标准裁剪试样,选择适当浸提温度制备浸提液。

2.将10只体重在17~23g间的健康、未做过其他实验的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

3.将浸提液按每公斤小鼠体重注射50ml于实验组小鼠尾静脉(50ml/kg),用生理盐水按同样方法作空白对照。

4.记录试样表面积和使用浸提液的容量;记录注射后24h、48h、72h两组小鼠的体重,观察其各种生物学反应情况。

六、评价方法:2.1 在72h观察期内,注射材料浸提液的动物反应不大于对照组动物,则认为该材料符合急性毒性试验要求。

2.2在72h观察期内,注射材料浸提液动物中有2只以上出现轻度毒性症状或仅1只动物出现明显毒性症状死亡,或实验组5只动物的体重均下降,即使无其他中毒症状都要进行重复试验。

2.3 重复试验的动物数量应加倍,即每组需10只小鼠。

急性毒性实验(实验课)

急性毒性实验(实验课)

SX50= i× [(Σp-Σp2)/(n-1 ) ]½
注:X50
为lgLD50 SX50为lgLD50的标准误差
如动物不死,可减少稀释倍数,按
0.1ml/10g灌胃给予稀释倍数较低的乌头水 提液取;如动物死亡,可增加稀释倍数, 灌胃给予稀释倍数较高的乌头水提取液。 再观察动物的反应。
按上述方法,探索出可致小鼠大多死亡的
最小剂量及大多小鼠不致死亡的最大剂量。
结果
动物号 体重(g) 给药量 反应 备注
1.LD50实验设计
目的:学习LD50 测定方案设计 材料:乌头水提液(浓度:0.5g/ml)、
注射器、灌胃器。 动物:昆明种小鼠18-22g,雌雄各半。
方法:
取小鼠称重,先用1只按0.1-0.2ml/10g灌胃
给予乌头水提液(0.25g/ml),观察动物反应。 如动物死亡,将溶液稀释一定倍数后,按 0.1ml/10g灌胃给予乌头水提液取稀释液,再 观察动物的反应。
3.574 10 0.9
2810
2110 1590

? ?
10
10 10
0.7
0.3 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
5
1190

10
0
Xm=3.574 i=Lg1.3345=0.1253 Σp=? Σp2=? n=10
相关公式
LD50=log-1[Xm-i(Σp-0.5)]
LD50的95%可信限 =lg-1(X50± 1.96 SX50)
组间剂量比值(低剂量/高剂量)
0.65 0.7 0.75 0.8 4组 6- 7组 0.85 4- 5组 0.9 5- 6组
10
5- 6组

急性毒性实验内容课件

急性毒性实验内容课件

PPT学习交流
15
PPT学习交流
16
染色法
优点: 简单方便,不痛苦,无损伤。
缺点: 时间较长时,染色剂易褪色; 标记容易模糊不清。
PPT学习交流
17
耳缘孔口法:
在耳缘先用针穿孔和用剪刀剪口,再用酒精墨 汁涂抹,使黑色渗入孔口,伤口愈合后不易脱 落,这种标号亦可标号1~99。
适用于大、小鼠。
PPT学习交流
• 初步了解动物致死的原因,为研究毒作用的机
制提供线索,进而为制定中毒急救治疗措施提
供依据。
PPT学习交流
5
由急性毒性试验可得到两类毒性参数
上限参数 是以死亡为终点的毒性,包 括绝对致死量、半数致死量、最小致 死量、最大耐受量等;
下限参数 是以非致死性急性毒作用 为终点的毒性,包括急性阈剂量和无 作用剂量等。
PPT学习交流
9
实验动物的年龄与体重的关系
动物
大鼠 小鼠 豚鼠 兔 犬 猫
成年年龄(周) 3 2 2 3~4 3~4 3~4
体重(克) 150 15 250 1.5kg 7~15kg 1kg
寿命(年) 2~3 2~3 6~8 4~9 15~20 10~12
PPT学习交流
10
急性毒性试验的动物体重
四 3 11 16 17 20
PPT学习交流
27
随机区组设计
将动物称重,按体重顺序依次排列编号,分成若 干个区组,每一区组的动物体重相近,每一区组的 动物数即为组数。再从随机数字表上任意抄下随机 数字,依次标在每个动物的编号下,如欲将动物分 为4组,则将每一区组动物编号下的随机数字,按 顺序分别用4、3、2、1除之,根据余数大小将 动物分入各组。
7

急性毒性试验设计课件

急性毒性试验设计课件

05
注意事项与伦理考量
实验安全与防护
实验操作安全
确保实验操作符合安全规定,采 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穿戴防护 服、戴手套等,以防止有毒物质
直接接触皮肤或吸入。
实验环境控制
确保实验环境符合标准,如温度 、湿度和空气洁净度等,以确保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废弃物处理
合理处理实验废弃物,遵循环保 规定,防止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
04
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整理与统计
准确、客观、完整 科学、合理、有效
对实验数据进行准确的记录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客观性 和完整性,是后续数据分析的基础。
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 和推断性统计,以揭示数据的内在规律和趋势。
毒性反应分析
01
全面、深入、细致
02
对实验动物的毒性反应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分析,包括生理、生 化、病理等方面的指标,以评估受试物的毒性作用。
急性毒性试验设计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急性毒性试验概述 • 试验前准备 • 试验实施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注意事项与伦理考量
01
急性毒性试验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急性毒性试验是一种评估物质在 短时间内(通常为24-96小时) 对生物体产生毒性影响的试验。
目的
了解受试物质的毒性强度、性质 和可能的靶器官,为后续的毒理 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确保实验方法科学、可靠,能够准确反映受试物 质的毒性作用。
数据处理的准确性
对实验数据进行准确、客观的处理和分析,避免 数据失真或误导。
结果的可重复性
确保实验结果可重复,以提高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和可信度。
THANKS FOR WATCHING

简述 药物急性毒性试验研究主要设计要点

简述  药物急性毒性试验研究主要设计要点

简述| 药物急性毒性试验研究主要设计要点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是指药物在单次或24小时内多次给予后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毒性反应。

拟用于人体的药物通常需要进行单次给药毒性试验。

单次给药毒性试验对初步阐明药物的毒性作用和了解其毒性靶器官具有重要意义。

单次给药毒性试验所获得的信息对重复给药毒性试验的剂量设计和某些药物临床试验起始剂量的选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并能提供一些与人类药物过量所致急性中毒相关的信息。

实验设计注意事项01受试物受试物应采用工艺相对稳定、纯度和杂质含量能反映临床试验拟用样品和/或上市样品质量和安全性的样品,并注明受试物的名称、来源、批号、含量(或规格)、保存条件及配制方法等,并须有研制单位的COA。

来自于市售的辅料、溶媒等应具有相关的说明和规格。

02实验动物年龄| 试验应使用年轻健康成年的动物,如果是儿童用药,必要时采用幼年动物进行试验。

种属| 可根据药代或药效结果选择合适的动物种属,试验应采用至少两种哺乳动物,从多个方面暴露药物动物毒性,选择一种啮齿类和一种非啮齿类动物,如未采用非啮齿类动物进行动物试验,应该说明理由。

性别| 通常采用雌性和雄性动物进行试验,雌雄各半。

若采用单性别动物进行试验,应阐明其合理性。

动物数| 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动物数,比如小动物每组动物10只,大动物每组动物4只。

动物数应符合试验方法及其结果分析评价的需要。

体重| 试验中的啮齿类动物初始给药时的每组平均体重差异不应超过或低于平均体重的20%。

03给药途径通常情况下给药途径应至少包括临床拟用途径,或者增加一种能使药物较为完全进入全身暴露的途径如静脉给药。

急性经口给药前啮齿类动物应禁食一段时间,但禁食时间可能会影响暴露量,受到药物代谢酶的活性和受试物肠道内吸收的影响。

04给药剂量水平常用的试验方法有最大给药量法、最大耐受量法、半数致死量法等。

根据不同的试验方法选择合适的剂量,为了充分暴露毒性,高剂量可选择出现严重毒性的给药剂量或达到最大给药量,低剂量可选择未见毒性剂量,同时设空白和/或溶媒(辅料)对照组。

急性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

试验目的:急性毒性试验是在24小时内给药1次或2次(间隔6-8小时),观察动物接受过量的受试药物所产生的急性中毒反应,为多次反复给药的毒性试验设计剂量、分析毒性作用的主要靶器官、分析人体过量时可能出现的毒性反应、I期临床的剂量选择和观察指标的设计提供参考信息等。

一、啮齿类动物单次给药的毒性试验(一)试验条件1.动物品系:常用健康的小鼠、大鼠。

选用其他动物应说明原因。

年龄一般为7-9周龄。

同批试验中,小鼠或大鼠的初始体重不应超过或低于所用动物平均体重的20%.实验前至少驯养观察1周,记录动物的行为活动、饮食、体重及精神状况。

2.饲养管理:动物饲料应符合动物的营养标准。

若用自己配制的饲料,应提供配方及营养成分含量的检测报告;若是购买的饲料,应注明生产单位。

应写明动物饲养室内环境因素的控制情况。

3.受试药物:应注明受试药物的名称、批号、来源、纯度、保存条件及配制方法。

(二)试验方法:由于受试药物的化学结构、活性成分的含量、药理、毒理学特点各异,毒性也不同,有的很难观察到毒性反应,实验者可根据受试药物的特点,由下列几种实验方法中选择一种进行急性毒性试验。

1.伴随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2.最大耐受剂量(MTD)试验方法:最大耐受剂量,是引起动物出现明显的中毒反应而不产生死亡的剂量。

3.最大受试药物量试验方法:在合理的浓度及合理的容量条件下,用最大的剂量给予实验动物,观察动物的反应。

4.单次口服固定剂量方法(Fixed-dose procedure)。

选择5、50、500和2000mg/kg四个固定剂量。

实验动物首选大鼠,给药前禁食6-12小时,给受试药物后再禁食3-4小时。

如无资料证明雄性动物对受药试物更敏感,首先用雌性动物进行预试。

根据受试药物的有关资料,由上述四个剂量中选择一个作初始剂量,若无有关资料作参考,可用500mg/kg作初始剂量进行预试,如无毒性反应,则用2000mg/kg 进行预试,此剂量如无死亡发生即可结束预试。

(完整版)急性毒性试验

(完整版)急性毒性试验

试验目的:急性毒性试验是在24小时内给药1次或2次(间隔6-8小时),观察动物接受过量的受试药物所产生的急性中毒反应,为多次反复给药的毒性试验设计剂量、分析毒性作用的主要靶器官、分析人体过量时可能出现的毒性反应、I期临床的剂量选择和观察指标的设计提供参考信息等。

一、啮齿类动物单次给药的毒性试验(一)试验条件1.动物品系:常用健康的小鼠、大鼠。

选用其他动物应说明原因。

年龄一般为7-9周龄。

同批试验中,小鼠或大鼠的初始体重不应超过或低于所用动物平均体重的20%.实验前至少驯养观察1周,记录动物的行为活动、饮食、体重及精神状况。

2.饲养管理:动物饲料应符合动物的营养标准。

若用自己配制的饲料,应提供配方及营养成分含量的检测报告;若是购买的饲料,应注明生产单位。

应写明动物饲养室内环境因素的控制情况。

3.受试药物:应注明受试药物的名称、批号、来源、纯度、保存条件及配制方法。

(二)试验方法:由于受试药物的化学结构、活性成分的含量、药理、毒理学特点各异,毒性也不同,有的很难观察到毒性反应,实验者可根据受试药物的特点,由下列几种实验方法中选择一种进行急性毒性试验。

1.伴随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2.最大耐受剂量(MTD)试验方法:最大耐受剂量,是引起动物出现明显的中毒反应而不产生死亡的剂量。

3.最大受试药物量试验方法:在合理的浓度及合理的容量条件下,用最大的剂量给予实验动物,观察动物的反应。

4.单次口服固定剂量方法(Fixed-dose procedure)。

选择5、50、500和2000mg/kg四个固定剂量。

实验动物首选大鼠,给药前禁食6-12小时,给受试药物后再禁食3-4小时。

如无资料证明雄性动物对受药试物更敏感,首先用雌性动物进行预试。

根据受试药物的有关资料,由上述四个剂量中选择一个作初始剂量,若无有关资料作参考,可用500mg/kg作初始剂量进行预试,如无毒性反应,则用2000mg/kg 进行预试,此剂量如无死亡发生即可结束预试。

急性毒性试验设计课件

急性毒性试验设计课件

案例四
总结词
急性毒性试验在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价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评估食品添加剂对 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详细描述
急性毒性试验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价中,通过给予实验动物单次或多 次剂量的食品添加剂,观察和记录动物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能够评估食品添 加剂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数据清洗
去除异常值和缺失值,确保数据质量。
数据分析
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如均值 、标准差等。
数据可视化
使用图表展示分析结果,如折线图、柱状图等。
结果报告与结论
结果总结
概述试验结果,包括毒性反应类型、剂量效应关系等 。
结论
根据试验结果,得出结论并解释其意义。
建议
根据试验结果提出建议,如进一步研究必要性、安全 使用建议等。
染毒剂量
设置不同剂量组,确保剂量范围涵盖预期毒性反 应。
3
染毒频率
确定染毒频率,如单次或多次给药。
观察与记录
观察时间
设定观察周期,包括给药前、给药后短期、 中期和长期观察。
观察指标
列出需要观察的指标,如行为变化、生理参 数、病理学检查等。
数据记录
详细记录各组动物在各个时间点的数据表现 。
数据处理与分析
观察期的设置
总结词
观察期的设置是急性毒性试验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直接 关系到试验结果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详细描述
观察期是指从给予动物受试物开始,直至观察到动物死 亡或恢复正常的这段时间。在试验设计中,应根据受试 物的毒性作用特点、动物的种属特性以及试验目的等因 素来确定合理的观察期。同时,还需根据观察到的症状 和体征以及死亡情况等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以评 估受试物的毒性作用及其对动物的影响程度。

急性毒性试验-LD50的测定

急性毒性试验-LD50的测定

急性毒性试验-LD50的测定急性毒性试验是一种通过给实验动物注射、灌胃或其他途径给予高剂量试验物质来评估其致死或严重的毒性反应的试验。

LD50是一种常用的急性毒性指标,表示半数实验动物在接受单位剂量试验物质后死亡的剂量。

本文将介绍LD50的测定方法和其应用。

一、LD50的测定方法1. 实验动物的选择LD50实验通常使用小鼠、大鼠、兔子和狗等动物进行。

选用实验动物需要秉持道德原则,并考虑到动物的生物学特征、毒物代谢能力等方面的因素。

例如,小鼠和大鼠体型较小、代谢能力较低,适合于测定具有代谢性毒性的化合物的LD50;兔子和狗体型较大,代谢能力较强,适合于测定纯化、非代谢性毒性的化合物的LD50。

2. 给药途径和剂量选择通常使用口服、皮下注射、静脉注射等给药途径。

对于口服试验,需要注意试验物质的水溶性和毒性,对于毒性高的化合物,通常使用灌胃的方式。

实验的剂量需要考虑到实验动物体型、种类、代谢能力等因素,并进行逐步递增以确定LD50。

3. 实验计划设计实验计划设计需要考虑到试验物质的毒性、剂量效应关系和死亡率等因素。

一般采用正反两次递增的方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评估。

根据试验物质的毒性情况和实验者的安全考虑,同时采取风险预警措施。

4. 数据处理和计算完成实验后,需要统计每个剂量组的死亡率和死亡时间。

按照统计学原理,可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LD50值。

LD50值表示使用单位剂量试验物质对半数实验动物致死的剂量。

该值越小,试验物质的毒性越高。

二、LD50的应用LD50值可以作为急性毒性评估的定量指标,用于比较不同化合物的毒性。

在化学品、药品等领域里进行LD50测定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预测和评估一些原料与产品的安全性,以便于过程优化和产品开发,同时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LD50值的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是毒性测试和安全性评估。

在毒理学和环境毒理学领域里,常用LD50为评估的标准;在某些国家的法律法规中,也要求企业对使用的化学品或产品进行毒性测试,以保证工人和消费者的安全。

急性毒性试验设计

急性毒性试验设计
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实验动物安全
确保实验动物在实验过程中得 到妥善照顾,避免不必要的痛 苦和伤害。
实验室安全
确保实验室安全,采取必要的 安全措施,如防火、防爆、防 毒等。
废弃物处理
按照相关规定处理实验废弃物 ,确保环境安全。
数据分析与解释
描述性统计分析
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如计算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以 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
推断性统计分析
根据实验目的和假设,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进行推断性统计分析, 如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解释与推论
基于统计分析的结果,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推论,探讨可能的机制 和原因。
结果表达与报告
摄食量
记录动物每日摄食量,分析摄食量与药物摄入量 的关系。
观察指标与记录
血液学指标
检测红细胞、白细胞等 指标,评估药物对血液
系统的影响。
生化指标
检测肝功能、肾功能等 指标,评估药物对内脏
器官的影响。
病理学检查
对动物进行尸检,观察 内脏器官的病理变化。
死亡情况
记录动物的死亡时间和 数量,分析药物的毒性
急性毒性试验设计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急性毒性试验概述 • 实验动物与操作规范 • 急性毒性试验设计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急性毒性试验的注意事项与伦理考虑
01 急性毒性试验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急性毒性试验是在短时间内对实验动物给予一定剂量的受试物,观察受试物对 实验动物产生的毒性作用和死亡情况,以评价受试物的毒性作用和安全性的试 验。

02 实验动物与操作规范
实验动物选择
实验动物种类

4-1急性毒性试验概述及染毒方法

4-1急性毒性试验概述及染毒方法

4-1急性毒性试验概述及染毒方法第一节急性毒性试验概述及染毒方法一、概念和试验目的(一) 急性毒性概念急性毒性是指机体(人或实验动物)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外来化合物之后所引起的中毒效应,甚至引起死亡。

但须指出化合物使实验动物发生中毒效应的快慢和剧烈的程度,可因所接触的化合物的质与量不同而异。

有的化合物在实验动物接触致死剂量的几分钟之内,就可发生中毒症状,甚至死亡。

而有的化合物则在几天后才显现中毒症状和死亡,即迟发死亡。

此外,实验动物接触化合物的方式或途径不同,“一次”的含义也有所不同。

凡经口接触和各种方式的注射接触,“一次”是指在瞬间将受试化合物输入实验动物的体内。

而经呼吸道吸入与经皮肤接触,“一次”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期间内实验动物持续地接触受试化合物的过程,所以“一次”含有时间因素。

(二) 实验目的1.求出受试化合物对一种或几种实验动物的致死剂量(通常以LD50为主要参数),以初步估计该化合物对人类毒害的危险性。

2.阐明受试化合物急性毒性的剂量-反应关系与中毒特征。

3.利用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化合物在机体内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过程及其动力学变化。

也可用于研究急救治疗措施。

二、实验动物和染毒方法(一) 实验动物选择在卫生毒理学领域中,体内试验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最终是为了阐明受试外来化合物对人的急性危害性质和危害强度。

所以选择实验动物时,要求在其接触化合物之后的毒性反应,应当与人接触该化合物的毒性反应基本一致,虽然利用任何一种或几种实验动物的急性毒性结果向人外推都必须十分慎重,但这一选择实验动物的原则仍非常重要。

1.物种选择以选择哺乳动物为主。

目前实际应用中以大鼠和小鼠为主,尤以大鼠使用很多。

需指出大鼠并非对外来化合物都最敏感。

家兔常用于研究化合物的皮肤毒性,包括对粘膜的刺激。

猫、狗也用于急性毒性试验,但因价贵不易于大量使用。

猪为杂食动物,对一些化合物的生物效应表现与人有相似之处,尤其是皮肤结构与人较近似。

急性毒性实验

急性毒性实验

1 实验设备
2 实验环境
实验设备包括动物饲养箱、 注射器、生物安全柜等。
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 条件和必要的安全防护措 施。
3 实验操作
实验应按照标准操作程序 进行,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实验结果分析
剂量-反应关系
分析不同剂量下实验对象的反 应情况,确定毒性的剂量响应 关系。
死亡率分析
计算不同剂量下实验对象的死 亡率,评估物质的致死能力。
实验流程
1
试验前
确定实验目标和方法,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
2
试验进行
按照指定剂量和时间给予实验对象物质,并记录相关数据。
3
试验后
分析实验结果,评估物质的毒性程度。
实验对象和数量
动物实验对象
常用的动物实验对象包括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大鼠、兔子等。
细胞实验对象
细胞实验对象常用的细胞系包括人类细胞系和 动物细胞系。
实验条件
急性毒性实验
了解急性毒性实验的概述、流程、实验对象和数量、实验条件、实验结果分 析以及实验局限性。最后给出结论和建议。
实验概述
1 定义
急性毒性实验用于评估物 质在给定剂量和时间内对 生物体的毒性。
2 重要性
确定物质的毒性程度对安 全评估和风险控制至关重 要。
3 法规要求
许多国家和地区要求进行 急性毒性实验以确保产品 的安全性。
症状分析
观察实验对象的各种症状,了 解物质对生物体的影响。
实验局限性
1 动物模型的局限性
动物模型不一定能完全反映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2 剂量和时间的局限性
实验中使用的剂量和时间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
3 伦理道德的局限性

急性毒性试验方案

急性毒性试验方案

急性毒性试验方案急性毒性试验是评估单次或短时间内暴露给动物或人类的某种物质引起的致死或可逆的严重生理或行为异常的试验。

该试验方法是衡量化学物质的毒性的基本方法。

本文将介绍急性毒性试验的实施流程、试验动物的选取、试验总体方案和数据分析。

一、试验动物的选取:一般采用小鼠、大鼠、兔子等常见实验动物进行急性毒性试验。

实验前可选用以体重为基础的随机方法进行面部体检和组织检查,确保被选中的动物状态正常,无明显异常。

建议使用健康、年龄相当、性别相同的同种动物。

二、试验总体方案:(一)实验前准备① 确定药物的理论毒性LD50值。

② 检查试验动物的健康状况,重量平均分布。

③ 毒物制备:根据LD50值计算出适量的毒物浓度,制备用于实验的溶液。

(二)实验操作① 实验动物按照体重分组,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

② 实验组的动物分别接受毒性物质,对照组的动物接受纯水或生理盐水等无害物质。

③ 观察动物在接受测试物后出现的任何不良反应和明显症状。

④ 测试持续时间应不超过14天,每日记录实验动物的体重和水分摄入量,并定期检查动物的状态。

(三)数据分析① 研究数据分析应该包括生理指标评价、心理行为表现、体重变化评估等多个方面。

② 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体重变化、摄入量等数据,并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

三、急性毒性试验的实施流程:② 准备用于实验的试验动物,并确保它们健康、无明显异常。

⑦ 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并计算出药物的LD50值。

四、结论:急性毒性试验是评估化学物质毒性的基本方法。

选择健康的、年龄相当的、性别相同的同种动物作为试验对象,并制定出详细的实验方案。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动物情况和记录关键数据。

最后,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药物的LD50值并分析毒物的毒性程度。

研究人员应该严格把握实验过程,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急性毒性试验讲解.

急性毒性试验讲解.
2、最大给药量法 对于某些低毒的受试物可采用该方法。在合理的最 大给药浓度及给药容量的前提下,以允许的最大剂 量单次给药或24小时内多次给药(剂量一般不超过 5g/kg体重),观察动物出现的反应。一般使用 10-20只动物,连续观察14天。
急性毒性试验常用试验方法
3、固定剂量法(Fixed-dose procedure)
以明显的毒性体征作为终点进行评价。 试验选择5、50、500和2000mg/kg四个固定剂 量进行试验,特殊情况下可增加5000 mg/kg剂量 。实验动物首选大鼠,给药前禁食6-12小时,给受试 物后再禁食3-4小时。采用一次给药的方式进行。
急性毒性试验常用试验方法
若无有关资料可作参考时,可用500mg/kg作为 初始剂量进行预试,如无毒性反应,则用2000 mg/kg进行预试,此剂量如无死亡发生即可结束 预试。如初始剂量出现严重的毒性反应,即降低一 个档次的剂量进行预试,如此时动物存活,就在此 两个固定剂量之间选择一个中间剂量试验。每个剂 量给一只动物,预试一般不超过5只动物。每个剂 量试验之间至少应间隔24小时。给受试物后的观察 期至少7天,如动物的毒性反应到第7天仍然存在, 尚应继续观察7天。 在上述预试的基础上进行正式试验。每个剂量至少 用10只动物,雌雄各半。根据预试的结果,在上述 四种剂量中选择一个可能产生明显毒性但又不引起 死亡的剂量进行试验,如预试结果表明, 5.0mg/kg引起死亡,则降低一个剂量档次进行 试验
合格证号:
相对湿度:
组 染毒剂量 动物编 性 体重 染毒
症状
死亡
别 (mg/kg) 号 别 (g) 时间 及出现时间 时间
染毒途径: 室温:
体重记录(g)
……
LD50及其95%可信限(FL)计算

急性毒性实验

急性毒性实验

急性毒性实验急性毒性实验是一种基于实验动物进行的可靠、可控的毒性检测方法,主要用于评估一种化学物质在短期接触下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

以下是急性毒性实验的详细介绍。

一、实验目的1. 评估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作用。

2. 确定一定剂量的化学物质对特定实验动物的最大耐受剂量。

3. 为长期和亚急性毒性实验提供基础数据。

二、实验动物和分组1. 实验动物通常为小鼠、大鼠、兔等。

2. 根据需要确定不同的剂量组,每组一定数量的实验动物。

3. 为了比较不同实验物质的毒性作用,应设置对照组。

三、实验流程1. 预实验:由实验动物的发育期、性别、年龄、体重等因素评估剂量的大小。

2. 实验前麻醉:给实验动物注射一定的麻醉剂,减轻实验操作对实验动物造成的压力与伤害。

3. 实验操作:将事先测定好的化学物质按照设定的剂量进行注射、灌入或其他途径的给药,实验时间尽量控制在24小时内,保持实验环境稳定,记录实验动物对化学物质的反应。

4. 实验后观察:通过观察实验动物的症状、行为、体重、死亡率等指标评估化学物质的毒性作用。

5. 实验结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指标,判定化学物质是否符合的相应毒性标准。

四、实验准则与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前应了解细节操作规范及化学物质对实验动物的毒性作用情况。

2. 操作过程中要保持操作环境的清洁整洁,注意安全防护,防止事故的发生。

3. 操作结束后,实验动物应得到合适的处置和善后。

4. 实验需要考虑3R(Reduce, Refine and Replace)原则,减少实验动物数量和痛苦,降低实验道德伦理压力。

五、结论2. 急性毒性实验是毒性检测领域中最常见的实验方法之一,是评估化学物质的毒性作用水平不可或缺的方法。

3. 在实验过程中,实验者应始终注意实验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以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急性毒性试验讲解

急性毒性试验讲解

在化学品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在化学品安全性评价中,急性毒性试验是评估化学品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可能 产生危害的重要步骤。通过急性毒性试验,可以初步了解化学品对生物体的毒性 作用和潜在风险。
急性毒性试验的结果可以为化学品的分类、标签和风险管理提供依据,有助于制 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急性毒性试验的局限性
常用动物
大鼠、小鼠、兔子等。
02
急性毒性试验操作流程
实验前准备
明确实验目的
在开始急性毒性试验之前,必须明确 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评估化学物质、 药物或其他物质的毒性,还是为了其 他目的。
准备实验材料
准备好所需的化学物质、药物或其他 质,以及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 如注射器、秤、笼子等。
选择实验动物
细胞模型
利用特定细胞系或干细胞 分化得到的细胞,模拟体 内环境进行毒性测试。
计算模型
基于已知化合物的毒性数 据,建立预测模型,实现 对新化合物的快速毒性预 测。
微流控技术
模拟体内生理环境,实现 细胞与分子的复杂交互, 为药物筛选和毒性测试提 供新途径。
急性毒性与其他毒性试验的整合
整合多种毒性试验
将急性毒性试验与其他类型的毒性试验(如慢性毒性、生殖毒性 等)相结合,全面评估化合物的潜在危害。
目的
了解受试物质的毒性性质,为后续的 亚急性、慢性毒性试验以及毒理学研 究提供依据,同时为化学品的安全评 估和危险度评估提供重要数据。
试验方法
实验设计
根据受试物质的特点和试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如大鼠、小 鼠、兔子等),确定受试物质的剂量范围,设置对照组。
给药方式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如经口、皮肤、吸入等),确保 受试物质能够被动物充分吸收。

急性毒性试验设计讲解

急性毒性试验设计讲解

根据公比(r)计算各组剂量 各组剂量分别为 第一组:a 第二组:a r 第三组:a r2 第四组:a r3 第五组:a r4 第六组:a r5
随机化分组
将实验动物编号,从随机数字表上任意横 行或纵行的任意数字开始,顺序取下数字, 标于每个动物号下,然后用计划组数去除 随机数字,所得余数即为所属组别。
急性毒性试验设计
组员:程旺、高思杰、后若兰 高阳、陈刚
一、急性毒性
急性毒性指人或动物一次或 24 h
之内多次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在短
期内所发生的毒性效应,包括致死 效应。
一次:指瞬间给实验动物染毒,如经
口、经静脉注射染毒。
24 h之内多次:指外源化学物毒性过 低,需给予动物较大剂量。
急性毒性效应出现的快慢和毒性反应的强 度与外源化学物的性质和染毒剂量的大小 有关。
p
Xm—最大剂量对数 P—各剂量组死亡率 Pm—最高死亡率 q—各组剂量存活率,q=1-
Pn—最低死亡率 ∑p—各剂量组死亡率之和 n—各组动物数
LD50的局限性

消耗动物量大
获得的信息有限

动物死亡和观察的症状不足以反应生理学、
血液学和其它化验检查所提供的毒性信息

有许多因素影响LD50值的测定,实际上测得 的LD50是近似值
(1)受试化学物的量取:

固体受试物用称量法,液体受试物用称量法或吸量法。

称量法:取一定量的受试物放入已知重量的容器内,称重, 定容,计算浓度mg/ml,备用。

吸量法:依设计剂量计算出应吸取液态受试物的容积,加入
容量瓶中,用溶剂加至刻度。
吸量法,计算公式为:X=
A· V
d×1000
式中: X——应吸取受试物的容积; A——设计要求的受试物浓度( mg/ml ); V——容量瓶容积(ml); d——受试化学物比重;

急性毒性试验演示课件

急性毒性试验演示课件
内容 定性———毒性反应出现和消失时间、可能的靶器 官和死亡原因等; 定量———致死量、最大给药量、半数致死量等。
目的和意义
测定LD50及相关参数,初步估计毒性大小; 观察急性中毒症状,推测毒性靶器官;
为长期毒性试验和特殊毒性试验的剂量设计提供参考;
为早期判断研发价值提供资料。
2024/3/9
CSF是指肯定无害量与肯定有效量之比值。
CSF=
LD1 ED99
CSF 值可以说明药物的临床安全性,CSF越大,越安全。
2024/3/9
8
药物急性毒性分级 表1-1 化学异物急性毒性分级(WHO)
毒性 大鼠一次经口 6只大鼠吸入4小时,死 兔经皮LD50 对人可能致死的估计量 分级 LD50(mg·kg体重-1) 亡2-4只的浓度(ppm) (mg·kg体重-1) g·kg体重-1 g·60kg体重-1
种类
小鼠、大鼠、犬、猴、家兔(经口给药不用) 下列情况考虑选用非啮齿类动物
大鼠、小鼠LD50差别明显; 药物药动学在啮齿类与非啮齿类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为了得到明确的毒效表现,初步了解药物的特性后,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考虑选用其他敏感动物。
2024/3/9
18
二、实验动物
健康状况:健康动物 体重与年龄
Dmin:当出现 0/4 死亡时,如后一组死亡率大于1/4
Dmin =0/4死亡剂量÷1.4( 2)=50÷1.4≈35(mg/kg)
求组间距(i 值 ):
在确定了 Dmax和Dmin以后,可求得组间距(i 值 ):
log Dmax - log Dmin i=
n-1
以 Dmin 的对数为起点,向上推出 n 组动物的各组剂量的对数
剂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产未孕者、健康 动物


性别:雌雄各半 年龄:成年动物
实验动物的预检 实验动物的给药 前禁食处理。
健康动物标志
发育正常、体态丰满、外观无畸形; 被毛浓密、贴顺有光泽、不蓬乱; 胸阔宽阔、脊柱不弓不弯; 眼睛明亮; 表皮无溃疡、无结痂(注意尾巴); 各天然孔干净、无分泌物; 行动灵活、反应敏捷。
受试物的配制方法 (2)受试化学物的稀释

等浓度,不同剂量组实验动物单 位体重所给受试物的体积不同,剂量越高,所用的 体积越大;剂量越低,所用的体积越小。比如某受 试物的试验剂量分别为100、200、400和 800mg/kg,受试物配制成10 mg/ml,每组动物 每10g体重分别给与0.1、0.2、0.4和0.8 ml。
量对数等差时,用下述基本公式计算LD50:
LD50 log [X m i(
1
p 0.5)]
当不含0%和100%死亡率时,用下式计算LD50:
LD50 log [X m i(
1

S x 50 i
pq
n
3 Pm Pn p )] 4
以上各式中:i—组距,即相邻两组剂量对数剂量之差
根据公比(r)计算各组剂量 各组剂量分别为 第一组:a 第二组:a r 第三组:a r2 第四组:a r3 第五组:a r4 第六组:a r5
随机化分组
将实验动物编号,从随机数字表上任意横 行或纵行的任意数字开始,顺序取下数字, 标于每个动物号下,然后用计划组数去除 随机数字,所得余数即为所属组别。
预实验:
总的原则是先用少量动物,以较大的剂 量间距染毒,求出粗略的致死剂量范围, 即确定受试动物全部致死的最小剂量(b) 和全部不致死的最大剂量(a),即求出 待测化学物0 %~100 %的大致致死剂 量范围,然后在这个剂量范围内按几何 级数的间距设计5~7个剂量组,组间剂 量呈等比级数(r),其比值为1.2~1.5。 进行正式实验。
2、 实验动物的年龄与体重
动 物 大鼠
3
小鼠
2
豚鼠
2

3~4

3~4

3~4
成年年龄(周)
体重(克)
寿命(年)
150
2~3
15
2~3
250
6~8
1.5kg 7~15kg 1kg
4~9 15~20 10~12
3、实验动物的一般要求

动物数量:动
物6组,1-5组为 实验组,6组为 蒸馏水对照组

生理与健康状况:
实验方法


1、实验动物的选择 2、剂量设计及随机化分组 3、受试物的配制 4、染毒途径的选择 5、毒性反应的观察与LD50的计算 6、急性毒性的评价
一、 实验动物选择
1、物种和品系
对外源化学物毒性反应与人近似易于饲养管理 方便实验 操作易于获得 繁殖生育力强 数量较大能够保障 品系纯化,价格低廉。
注意


急性毒性试验不等于LD50测定
可用少量动物测定ALD,并进行临床观 察、化验检查和病理学检查 当口服剂量大于5g/kg或注射剂量大于 2g/kg时,不产生急性毒性或死亡,则不 必准确的测定LD50

急性毒性评价
外源化学物相对毒性分级标准
急性毒性分级(WHO)
谢 谢 !
通过预试,找出受试化学物引起动物死亡 的大致剂量范围,以此为依据设计正式试验的剂量和 分组。 按下式设计剂量组:
r
n 1
b a
式中:r—相邻两组剂量的比值,一般为1.2~ 1.5, b—最低全致死剂量量, a—最高不致死剂量, n—设计的组数。 分组恰当与否也是确保实验结果准确的条件之 一。因为组数过多,需要消耗较多的动物,还可 能出现较大剂量组动物死亡率低于较小剂量组; 组数过少,不能较精确求出LD50。
等容量稀释法
将受试物配制成不同浓度,不同剂量组实验动物单位 体重所给受试物的体积相同,剂量越大,受试化学物 配制的浓度越高。上例中,若实验动物按0.2ml/10g b.w容量灌胃,则应配制成4个不同浓度,即5mg/ml、 10mg/ml、20mg/ml和40mg/ml。
染毒途径的选择

经消化道染毒:经口灌胃法 采用专用小鼠灌胃针。 左手抓住动物双耳后至背部的皮肤,将动物固定成垂 直体位,腹部面向操作。 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由动物口腔侧插入,避牙齿, 沿咽后壁缓缓滑人食管。若遇阻力,可轻轻上下滑动探索, 一旦感觉阻力消失,即深人至胃部。 如遇动物挣扎,应停止进针或将针拔出,千万不能强 行插入,以免穿破食,甚至误入气管,导致动物 立即死亡。
观察指标

中毒症状:确定靶器官 ① 行动:不安定、多动、发声;
② 神经系统反应:举尾、振颤、痉挛、运动失 调、姿态异常;
③ 自主神经系统反应:眼球突出、流涎、流泪、 排尿、下泻、竖毛、皮肤变色、呼吸。

死亡和死亡时间 病理学检查及其他指标
LD50的计算(改良寇氏法)

当急性毒性试验的最大剂量死亡率为100%,最小剂量的 死亡率为0%;各组动物数相等;各剂量组的组距等比或剂
实验动物的标记
染色法
编号方法:小鼠头部为1号,顺时 针编号,用苦味酸编个位数,用 伊红编十位数。
染色法
优点:
简单方便,不痛苦,无损伤。 缺点: 时间较长时,染色剂易褪色; 标记容易模糊不清。
剂量选择及分组

剂量选择
广泛查阅文献资料,估计毒性中值
预试,求出待测化学物0 %~100 %或
10 %~90 %的大致致死剂量范围 设计正式试验的剂量和分组




















完全随机分配后各组所属动物号
组别 动物编号


4
1
7
5
9
8
12
13 20 14


2
3
6
11
10
16
15
17
18
19
20只动物完全随机分配的结果
组别 动物编号

二 三 四
4
1 2 3
7
5 6 11
9
8 10 16
12
13 15 17
19
14 18 20
受试物的配制方法
(1)受试化学物的量取:

固体受试物用称量法,液体受试物用称量法或吸量法。

称量法:取一定量的受试物放入已知重量的容器内,称重, 定容,计算浓度mg/ml,备用。

吸量法:依设计剂量计算出应吸取液态受试物的容积,加入
容量瓶中,用溶剂加至刻度。
吸量法,计算公式为:X=
A· V
d×1000
式中: X——应吸取受试物的容积; A——设计要求的受试物浓度( mg/ml ); V——容量瓶容积(ml); d——受试化学物比重;
p
Xm—最大剂量对数 P—各剂量组死亡率 Pm—最高死亡率 q—各组剂量存活率,q=1-
Pn—最低死亡率 ∑p—各剂量组死亡率之和 n—各组动物数
LD50的局限性

消耗动物量大
获得的信息有限

动物死亡和观察的症状不足以反应生理学、
血液学和其它化验检查所提供的毒性信息

有许多因素影响LD50值的测定,实际上测得 的LD50是近似值
急性毒性试验设计
组员:程旺、高思杰、后若兰 高阳、陈刚
一、急性毒性
急性毒性指人或动物一次或 24 h
之内多次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在短
期内所发生的毒性效应,包括致死 效应。
一次:指瞬间给实验动物染毒,如经
口、经静脉注射染毒。
24 h之内多次:指外源化学物毒性过 低,需给予动物较大剂量。
急性毒性效应出现的快慢和毒性反应的强 度与外源化学物的性质和染毒剂量的大小 有关。
以20只动物的完全随机分配为例
动物编号 随即数字 除4后余数 所属组别 1 54 2 2 83 3 3 80 0 4 53 1 5 90 2 6 75 3 7 53 1 8 78 2 9 93 1 10 47 3 11 72 0 12 09 1 13 54 2 14 66 2 15 95 3 16 44 0 17 68 0 18 67 3 19 67 3 20 86 2
如:丙烯腈,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
丙烯腈经口急性毒性试验设计
实验目的



评价丙烯腈的毒性作用,求出半数致死 量LD50,并根据LD50进行急性毒性分级, 掌握实验动物随机分组的方法和经口灌 胃的技术。 观察丙烯腈急性中毒症状;为后续试验 提供依据;为毒理学机制研究提供线索。
器材与试剂


1、实验动物 ICR小鼠(健康成年小鼠) 2、实验器材 灌胃针、注射器、吸管、 容量瓶、烧杯、滴管、电子天平、动物 体重秤、外科剪刀、镊子 3、实验试剂 丙烯腈、苦味酸酒精饱和 液、伊红染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