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仕栋《读书成就名师》读后感
读书成就名师有感
![读书成就名师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45837fdd49649b6648d74711.png)
珍视生命中的每一次相遇——读《读书成就名师》有感《读书成就名师——12 位杰出教师的故事》,这本书让我看到杰出教师之所以成名的路径。
书中一个个阅读促进教师成长的典型事例,对推动教师阅读及教师专业成长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在书中,名师们回答了当前教师阅读存在的问题、阅读如何与实践相结合、经典教育理论书籍的阅读方法、如何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等我们一线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
名师们的回答坦陈而质朴,并辅以生动的事例加以说明,给我们一线教师很大的启迪。
名师们为我们读什么、怎样读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我们在学习名师们丰富的阅读方法后,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那一种,从而发现阅读的乐趣,更快地实现专业成长。
这本《读书成就名师》就仿佛我们跟随书中的12位名师,跟他们一起来分享读书方面的快乐与收获,跟着他们一起思考,一起成长。
扪心自问,自己应该也算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可是自己读的书都有哪些方面呢,经典性、理论性的东西自己能耐着性子读下去吗?自己也就是爱看看小说之类的东西,偶尔也读一下教育方面的书籍。
看完12位名师所涉猎的书籍,我真的觉得很惭愧,他们读的书我几乎都没有读过,有些虽然也计划读,甚至都买来放在书柜里,但一直迟迟未开始,因为很多是有难度的书,是不那么“好看”的理论性、专业性很强的书。
这样看来,自己还不能算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会读书的人,因为自己一直都不是一个喜欢“爬坡”的人。
很多时候我们都说时间不够用,工作太忙,没时间看书,这时我们是否应当像央视最近一直在问的一样,问问自己“时间都去哪了?”,其实我个人的感受是越忙碌的时候时间利用的越充分,时间反而像有富余一样,所以我们要保持一种合理分配时间的习惯。
或许我跟那些名师有着很大的差距,或许我读书的感受也不一定值得借鉴,但是只要自己愿意钻研,愿意去体会其中的感受,沉下心来学习,所得者并不会少,有些经历无法复制,有些体悟无法替代,比如我通过审视自己的阅读发现自己读书没有针对性,需要有所改善;比如我意识到过于快速的阅读有时让我有吃快餐之嫌,垫了肚子,却不知滋味,所以对于值得深读的书要慢下来并写写感悟;比如意识到自己对于读书时间分配的问题,应当更合理一些等等。
2023年读书思考成长 读《读书成就名师》有感
![2023年读书思考成长 读《读书成就名师》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997409d2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26.png)
读书.思考,成长一读(读书成绩名师)有感作为一名教师,我常常会产生疑惑,如何成为更好的老师?如何在一般教学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因为产生了这种无力感,我在假期里读了(读书成绩名师)这本书。
书中介绍了十五位名师的读书经历,以及他们介绍的书。
在(读书成绩名师)这本书时,我受益匪浅,感慨万千。
一、多读书
纵观这十五位名师的成长足迹,无一不与读书有着莫大的关系。
作为语文老师,腹有诗书,上起课来才会游刃有余。
站在三尺讲台上侃侃而谈,各种诗词古语信手拈来,这才是我期望到达的状态啊!而到达这种状态,定要多读书才能够做到啊!
二、多动笔
十五位名师的其它一个共通之处则是——写,写读书心得、做读书笔记、写学习笔记等等。
从我一入职,前辈教师就提示过我,平常肯定记得多动笔,把自己在工作中的缺乏、收获、各种想法都记录下来。
知缺乏,在生活中才会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多动笔,才能把自己的收获记下来,以便接下来的思考。
三、多思考
所谓阅读中的思考,就是要把阅读与自己的教学生活结合起来,思考加实践才会有收获。
读书时的思考是一种阅读的习惯,而在我也渐渐在养成这个习惯。
比方,读书的时候,我也开始圈圈画画,开始结合自己的工作思考如何运用书中的知识。
其实写读书心得的过程也就是在思考如何与自己的生活、工作联系起来,并融入进去的过程。
多读书、多动笔、多思考,积少成多,总有一天,我们会得到量变引起质变的成长。
通过读这本书,我了解了想要言之有物,就要多读书;想要成长,就要多读书。
读书成就名师_doc1
![读书成就名师_doc1](https://img.taocdn.com/s3/m/d1dd7c3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8b.png)
《读书成就名师》有感我有个习惯,每次一拿到书,随手一翻,翻到感兴趣的几页先读,如果接着有感兴趣的再读,如果没有,就丢在一边。
这次我像以往一样,哗啦,翻到的是窦桂梅——并不陌生,因为杂志上有她的教案,网上有她的视频。
刚看了几页,却是这位自诩为“妇女队长”成长为别人眼中的名师的真实历程。
真实之一“20世纪70年代的农村,报纸往往被用来糊墙,每天睡前,她喜欢和弟弟望着天花板,一起玩找字的游戏,使他的识字量迅速增长。
”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的我,回想起小时候随着母亲,徒步40华里,到外婆家去。
我不怕累的原因,是因为有米粥吃的信念支撑着我。
当我低头吸着米粥,猛一抬头,更加惊喜的是在墙上,舅舅送给外婆的报纸被外婆糊在墙上,上面有五香瓜子的炒法,这在当时的我是觉得非常神奇的事情,因为之前我真不知道那美味的五香瓜子是怎么炒出来的,更介绍了人的八种笑:大笑,微笑,苦笑,奸笑……还有其他很多我闻所未闻的事情。
从此我爱上了课外读物,从舅舅那里要来报纸,《江苏儿童》读了又读,看了又看,保存到高中毕业,成了黄色的碎片,才深情的扔掉。
在建立读书与教书之间的联系这部分,我也印象深刻,深有同感。
她认为读书应该循序渐进,兴趣着手.如果你觉得纯粹理论性的书,比较难,那就从浅显的书开始,你觉得《存有与时间》太具挑战性,那《苏非的世界》是不错的替代品。
他说要让自己养成读书的习惯,要让自己觉得手边没书的日子格外空寂。
建立读书与教书之间的联系,拥有大量的读书量,才能对学生的奇思妙想,刁难诘问,兵来将挡,应对自如,摧枯拉朽,势如破竹,才能让自己的课堂,人欢马叫,艳阳高照。
这些解决了我们怎样读书,如何坚持读书,读书对于课堂的妙处,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不知不觉,很快就把窦桂梅的这个章节读完了。
后来我把她和闫学同时推荐的书《先知·沙与沫》读后,觉得这本书不光有诗的美,蕴含着的善,就如一位美人,她从亘古走来,衣袂飘飘,翩翩而至。
书是那么精彩,我索性翻到第一章,细细的读起来,于永正,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带着墨镜---也许是有色眼镜,他讲着课竟然唱起来……再读王崧舟,精彩,再读……张云鹰老师,虽然我对这个名字有些陌生,当时我就想不读他,当我看到她以“蒙以养正,文明以健”作为她的办公室座右铭时,我以为她又用什么莫测高深的理论来故作高雅,后来我懂得了,“学生蒙昧状态,我要把他培养成有准确观点的人,要求秉性文明而且刚健。
《读书成就名师》读书心得
![《读书成就名师》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9b5d200af61fb7360a4c659c.png)
《读书成就名师》读书心得最近,我认真阅读了这本书,真是受益匪浅。
书中十二位名师因读书而一步步辉煌成长的历程,使我感慨于各位前辈对教育理想的不懈追求,对学科教学的深入探索,对道德修养的执着坚守。
他们如何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做自己,如何在远大目标的引领下脚踏实地向前。
不论他们的从教经历如何,教学成就如何,都无一例外地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并以此激励着自己,改变着自己,也成就了自己。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读完《读书成就名师》这本书后,引起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狄金森的诗中这样写道: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能像一册书籍,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也没有一匹神奇的坐骑,能像一页诗句,带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
是呀,古今中外,有多少人事景物是我们能够尽览的,唯有书籍可以带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克服地域阻碍,了解生活,了解世界。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具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知识,是我们从教的基本功之一。
唯有多阅读,方能让我们更多了解人文历史、风土人情等。
各位名师无不是通过大量阅读,成就自我。
也正是阅读让他们有了一种不同于他人的审视眼光,看懂了人生,看懂了自己,才寻找到一条可以坚定走下去的专业发展之路,成就名师。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文知识作为职业底色,需要更多的专业学科知识作为职业的亮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去认识教育,站在更深的层次去践行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扎实奠基,为自己的专业尊严凝聚底气。
但教师也是凡人,偶尔“愚钝”在所难免,对于教学的本质把握不准,对于学科的目标认知不清,对于教学的策略驾驭不熟,对于学生的问题一筹莫展,这些“愚钝”之处,又该诉诸于何人呢?我自己的亲身体会就是,唯有书是我们最好的老师,阅读相关书籍,是我们最快的成长方法,正如西汉学者刘向曾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书中的每一位名师,从教育专业期刊杂志,到教育教学策略指导,到教育专业理论专著,到国内外教育发展历史,再到心理学、哲学、美学书籍,只要是对专业提升有促进作用的书籍,他们可以尽览细读,甚至进行纵横对比、深入研究,才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欣赏更美的风景,展望更远的目标,开辟更新的天地。
阅读成就名师阅读心得体会
![阅读成就名师阅读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42b59f68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09.png)
阅读成就名师阅读心得体会阅读是一项重要的研究与娱乐活动,对于提高阅读能力和获取知识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名学生,我有幸参加了名师的阅读成就课程,并从中受益匪浅。
以下是我的一些阅读心得和体会。
首先,提高阅读能力需要培养良好的阅读惯。
我学到了如何定期坚持阅读,并制定读书计划。
每天安排一定时间专注于阅读,不仅可以提高阅读效率,还可以拓宽知识面。
此外,课程还教授了各种阅读技巧,例如快速阅读和有效笔记方法,这些都对我提高阅读能力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其次,理解阅读材料的关键在于积累词汇和提升语言能力。
名师的课程教授了很多学术词汇和常用词汇,通过词汇的积累,我能更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同时,通过研究语法和语言表达方式,我能够更好地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这些提升语言能力的方法对于研究各类文献和专业书籍非常重要。
第三,积极思考和分析是阅读的关键。
阅读不仅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还包括主动思考和分析。
在课程中,名师提出了一些问题和讨论的话题,让我们学会深入思考和分析文本。
通过对作者的观点进行批判性思考,我能更好地理解和评估文本中的信息。
这种积极思考和分析的能力不仅对应试阅读有帮助,也对扩展视野和增加思维深度有益处。
最后,与人交流和分享阅读体验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课程中,我们有许多机会与同学和名师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观点。
这种交流可以激发思维的碰撞和共同研究的氛围。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我不仅可以从他们的观点中获得新的思考方向,还能锤炼口语表达的能力。
总之,参加名师的阅读成就课程是一次宝贵的经历。
通过培养良好的阅读惯,提升语言能力,积极思考与分析,并与他人交流分享,我得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这些方法和体会将伴随我终身,帮助我在各个领域更加出色地阅读与研究。
《读书成就名师》读书感悟
![《读书成就名师》读书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29758e9cd0d233d4b14e69f0.png)
《读书成就名师》读书感悟假期里,我有幸拜读了《读书成就名师》这本书,书中叙事了12位名师的读书经历。
在他们的身上,我真切地体会到了阅读的美丽,阅读的力量,阅读的神奇!下面,我从以下几点来谈谈读书的感受。
一、多读1.读书的重要性,很多人都明白,但是能够做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阅读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
就拿我自己来说,要么就是觉得太忙了,没有时间阅读;要么就是太累了,没有精力阅读。
但仔细想想,这都不过都是给自己找的借口而已。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是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的,正如王崧舟老师所说“底蕴是靠书堆起来的。
书读的多,不一定底蕴就深厚。
但是不读书,少读书,是一定没有底蕴的。
语文课,很大程度上教的不是知识、不是技能,甚至不是课程,而是底蕴。
一位有文化底蕴的教师才能向学生输出正向的价值,让学生感悟到语文的魅力。
”王崧舟老师就是一位有底蕴的名师。
上学期有幸见到了王崧舟老师,他举手投足之间总有一种文人的味道,他的课是一场思想盛宴,更是一次精神享受,他让语文多了一份诗意的光华。
而这,都源于他广泛的阅读。
书中介绍说,王崧舟家里有一间书房,顶天立地都是书,书房里,他拟了一幅对联:明月一帘无心照,读书半斋随意读。
这不正是王崧舟老师诗意的源头吗?我至今还清晰的记得书中华应龙的那句话:爱读书的人在课堂上充满激情,有信心,有底气。
而不爱看书的教师大多习惯于照本宣科。
我不会妄想成为像王崧舟那样的名师,但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会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分子,成为一种习惯,就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从而更加自信、从容地站在讲台上。
二、多思读完这个本书,我认识到了读书时思考的重要性。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同样读一本书,有的人读了什么也没有留下,就像微风拂面;而有的人读过之后,有所思考、有所领悟、有所改变。
而我就属于前者。
这也让我感到很困惑,花费了那么长时间读一本书,而留在脑海里的知识却微乎甚微。
这是为什么呢?读完李镇西的读书经历后,我找到了答案,原来读书也是有秘诀的。
读书成就名师读后感
![读书成就名师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a6b3d5a6c85ec3a87c2c5b7.png)
读书成就名师读后感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读书成就名师读后感迎江区长风乡柘山小学左鹏程《读书成就名师》这本书中,于永正、吴正宪、窦桂梅等十二位名师都有着良好阅读的习惯,他们以读书为乐。
读书的益处显而易见. 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 “ 书籍好比食品。
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 .对我们教师来说,应该怎样读书?读什么样的书?可以说,读了《读书成就名师》这本书后,我豁然开朗。
闫学老师认为,教师阅读应该将有限的时间花在经典阅读上、坚持有坡度的阅读、关注学生的阅读热点。
李镇西老师建议学科老师除了阅读自己学科的相关知识以外,还要阅读教育经典和人文著作。
吴正宪老师建议数学老师读一些哲学书籍,每位老师都应该学习一些心理学。
我觉得: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多读一些心理学和教育经典,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在《读书成就名师》这本书中,窦桂梅老师分享了她的经验:学会建立读书与教学的联系,书中的内容是否与我教育教学工作有关,凡是好的素材都要注意积累,这些素材可能为课堂增添光彩。
没有大量的阅读,讲课的方法就可能比较笨拙,效果也不会好。
说到底,阅读与教学是一种因果关系。
无论是32 岁被评为山东省最年轻的特级教师的闫学,还是从50 岁开始系统读书,58 岁成为浙江省首位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的钟志农,都是读书成就了他们。
读书是一种内在成长,能让人精神丰沛,充实而具涵养。
关于阅读的价值,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那就是他通宵达旦读过的一两百本书。
“ 作为一名教师,理应读书,读书就是每位教师最大的修炼. 虽然这12 位名师他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不同的人生起点,不同的读书方式,不同的阅读主张,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能读、深思、善写. 他们能读,从书中汲取丰盈的思想,为生命涂抹厚重的底色,他们善写从而笑傲教坛,笑傲人生!这1 2位名师的读书故事为我们解开了成为名师的密码. 读书是一件值得终身享受的事,亲近教育经典、经典童书,不只是为了专业成长,也是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的路径,更会获得精神的敞亮与心灵的澄澈。
《读书成就名师》读书心得5篇
![《读书成就名师》读书心得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403beaa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d0.png)
《读书成就名师》读书心得5篇还记得在一本书中看到这样一段印象深刻的话:一本书,仿佛一个世界,打开它们,仿佛就洞开了许多世界的大门,他们让你欢欣、让你鼓舞,让你思考、让你悲伤□《读书成就名师》读书心得1□“人不因成功而快乐,而因快乐而成功。
”一个人倘能找到自己的乐趣,找到生活的意义,那他就是成功者,而且这个成功是他人夺不走的。
笔者的乐趣就是读书,我读了很多书。
从光芒万丈的李白诗篇,到充满诗情画意的王孟田园水诗,到悲壮奇伟的边塞诗,那如泣如诉的乡愁诗,那情深意浓的赠别诗,我都一一靠近,收获不小。
特别是,在品读《读书成就名师》一书时,我受益匪浅,感慨万千。
我由衷地感到:读书是教师最大的修炼;阅读可以闪耀睿智的光环。
□初读《读书成就名师》,让你遇见“十二道”灵动的风景。
思绪始终随着书里的文字在流动:故事也许是属于别人的,但是如果你认同,它就会跟你的生命编织在一起。
阅读着一个个名师与读书的故事,让我从一个个美丽的教育人生中,从每一位名师的成长历程里,深深地感到:一朵花,可以拒绝香艳,但不一定拒绝成长;一个人,可以拒绝华丽,但一定不能拒绝成长。
每一位名师的成长背后,都经历了很多不为人知的艰辛。
而他们的那份艰辛,通过一个个充满灵气的文字符号告诉我们:成长需要经历,改变从阅读开始……□细读《读书成就名师》,让你知晓读书的最高境界。
在阅读这本书时,我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我这个人读书喜欢想自己。
我是抱着从书本中寻找智慧、思想和方法的态度读书的。
如果读书不与自己、与工作联系起来,学而不用,对我来说,读书就失去了大半的意义。
’简单的说,就是读书的同时读自己。
”为此,我进一步领会到“读书有两个要素:第一要精,第二要博。
”“精”就是要求人们做到“四到”,即心到、眼到、口到、手到;“博”就是胡适所说“什么书都要读,就是博”。
□他说一是“为预备参考资料计,不可不博”;□二是“为做一个有用的人计,也不可不博”。
□意思就是要无书不读,如果只读一种书,”则不足以知其书”。
读书成就名师读后感
![读书成就名师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d884b6a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c2.png)
读书成就名师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本名为《成就名师》的书籍,通过阅读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通过讲述名师的成就故事,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和智慧。
书中提到了许多世界级的名师,他们不仅在教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他们用心灵的力量感召学生们积极学习,激发他们的潜力,使他们在学术上获得了很大的突破。
名师们的成功故事让我对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
我深刻意识到,教育并不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优秀的教师要有耐心和毅力,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注和鼓励。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自己不仅从中学到了许多教育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受到了一种教育的鼓舞。
我深信,只要用心去做,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影响到更多学生的成长。
我希望将来能够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去影响和改变更多学生的生活。
我相信,只要有梦想和目标,并且付出足够的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就,成为一名杰出的教育者。
通过阅读《成就名师》,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这本书不仅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激励着我去追
寻教育事业的道路。
我将牢记书中所传达的理念和智慧,努力发展自己的教育能力,为学生们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读书成就名师》读后感
![《读书成就名师》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1b1451b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0b.png)
(读书成绩名师)读后感(读书成绩名师)读后感————与书相伴,让生命充满绿意有人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培养漂亮的花朵;也有人说,教师是春蚕,劳作到死吐丝方尽;还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的精神世界;更有人说,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去照亮别人。
我说都不是!教师就是教师,是一个永远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人。
教师与学生是一对相互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教师的幸福不仅仅是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同时还应该包含自己的充实与成长,吾生有涯,而知无涯。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我们只有通过读书,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给自己和学生的双重成长以坚实的保证。
在教师的征途上,我已走过了十几个春秋。
遥想当年的顿悟时,很是懊悔师范三年的光阴,匆匆而无为,为错过了师范图书馆的丰富藏书而扼腕。
不过,还好,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读书让我拥有了紧张丰富充实的十年,读书让我坚决了自立自强的信心,读书让我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苏霍姆林斯基曾在他(给教师的建议)中疾呼:“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取决于此。
要把读书当作第—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
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静坐下来,深刻地思考。
〞一个只教眼前书而不广泛阅读的教师是不可思议的。
勤奋地读书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一个热爱读书的人必定会修养出一种超越常人的独特的文化气质和儒雅风度。
虽说读书已成为我生活的一局部,但面对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读等身书,著三尺文〞的要求,我深知自己还差得太远太远。
归结前人的读书方法,我分三方面来读书。
一是列出有利于自身开展的必读书目,认真研读,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二“人课合一〞境地的必须。
老师们,有这样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一个教师究竟能够在教育这条路上走多远,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读书的态度。
让我们与书本同行,它将带你去飞翔;让我们与书本共舞,舞出一片绚丽多彩的人生吧。
读书成就名师读后感
![读书成就名师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fa29467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be.png)
读书成就名师读后感《读书成就名师》读后感。
《读书成就名师》是一本由李宗盛所著的励志读物,书中讲述了许多名师在成就自己的过程中,都是通过不断地阅读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关于读书的指南,更是一部关于成功的秘籍。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深有感触,感到受益匪浅。
首先,书中讲述了许多名师的成功故事,这些故事都是通过不断地阅读而取得的。
比如,书中提到了爱迪生、爱因斯坦、牛顿等伟大的科学家,他们在成就自己的过程中都是通过大量的阅读来获取知识和启发灵感。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读书对于一个人的成就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阅读,我们才能够不断地提升自己,取得更大的成就。
其次,书中还讲述了许多名师是如何通过阅读来培养自己的能力和提升自己的素质的。
比如,书中提到了莎士比亚、李白、杜甫等伟大的文学家,他们在成就自己的过程中都是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创作水平。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阅读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获取知识,还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只有通过不断地阅读,我们才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
最后,书中还讲述了许多名师是如何通过阅读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的。
比如,书中提到了孔子、孟子、庄子等伟大的思想家,他们在成就自己的过程中都是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成为了伟大的人物。
这让我深刻地领悟到,阅读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获取知识,还可以帮助我们改变自己的命运。
只有通过不断地阅读,我们才能够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之,读书成就名师,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了阅读对于一个人的成就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不断地阅读,我们才能够不断地提升自己,取得更大的成就。
同时,我也深刻地认识到了阅读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获取知识,还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改变自己的命运。
因此,我决定从现在开始,更加努力地阅读,不断地提升自己,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
读书成就名师读后感读后感
![读书成就名师读后感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0827769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ff.png)
读书成就名师读后感读后感
通过阅读名师的著作,我深刻体会到了读书的重要性。
名师们的著作不仅给我带来了
知识上的启发,更让我窥探到了他们背后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阅读名师的著作让我感受到了他们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学习的持久追求。
他们通过深入
研究某一领域,积累丰富的经验和知识,然后将自己的发现和见解传达给读者。
这种
专注于某一领域的态度着实让我受益良多,我意识到只有在某个领域中下更深的功夫,才能取得更深入的理解和见解。
另外,名师的著作也给了我启示,让我意识到追求卓越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他们在
著作中讲述了自己的成功和失败的经历,告诫读者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困
难和挫折。
然而,他们也鼓励读者要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相信自己的能力,
并且不断学习和成长。
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让我深受鼓舞,也使我有信心面对困难和
挑战。
读完名师的著作后,我对学习和求知产生了更大的热情,也明确了自己要追求卓越的
目标。
我深刻认识到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智慧。
同时,
我也意识到学习是一种终身的追求,只有勇于学习和持续学习,才能在不断变化的世
界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读书成就名师的著作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收获和启发。
通过他们的著作,我不仅
学到了知识和技能,也汲取到了他们的智慧和价值观。
我相信,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
和努力,我也能够取得真正的成就,并追求自己的梦想。
《读书成就名师》心得体会
![《读书成就名师》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9e37d5f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0f.png)
《读书成就名师》心得体会读了《阅读成就名师》这本书,它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以下是我对《阅读成就名师》这本书的心得体会:读书是教育生命质量的重要途径。
“读”可以使我们丰富自己的文化积淀,“读”可以提高我们教育理论的底蕴,“读”可以带给我们独特的审美情趣。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只有通过阅读来吸取营养。
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不同的书籍进行专业阅读,逐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形成开阔的视野,使自己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理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
对于学生来说,阅读也是促进个人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使他们的心灵变得丰富,同时促进了学生知识层面的扩展,获得更多新鲜的知识,从而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也许有人认为读书很难很枯燥,其实那是因为你没有掌握好方法。
要知道读书并不是非要高谈阔论、洋洋洒洒才叫做读书。
只要我们静下心来,用心去感悟书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我们就会感受到原来所谓的读书不是那么艰难和乏味,其实是快乐的。
那种快乐像三月的微风,轻柔地拂过我们的心田;又像六月的阳光,明媚而温暖;更像那夏日的海浪,汹涌而澎湃。
古往今来的名家大师们不都是捧着书如痴如醉吗?也许你还未走近他们,但是我相信书会帮助你找到他们。
在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老师的善良、坚韧和正直。
一次无意间听到了关于老师故事的采访,虽然当时已经离开学校有一段时间了,但是至今记忆犹新。
这位老师与我年龄相仿,但是她却在课堂上勇敢地承认自己没有完成教案的事实。
现在想起来,我的老师或许并不伟大,但是她却可以站出来说真话,不惧怕任何威胁和困难,我们应该向她致敬。
因为这世界并不缺少英雄,但缺少有血有肉的真实的人。
作为教师,我们要成为“阅读者”,要拥有比“教书匠”更为广博的学科知识和各领域知识。
教师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充实自己的头脑,深入钻研,才能够运用自如,游刃有余。
教师要像一个饱读诗书的人一样,不仅会背诵唐诗宋词,还要背诵《资治通鉴》,把它作为案头必备之书,随时翻阅,细细品味,并且要融会贯通,真正把教材所包含的精神内涵和思想体系汲取到自己的教育智慧之中,化为自己的知识积累。
读书成就名师读后感_2022年学习资料
![读书成就名师读后感_2022年学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797143a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23.png)
读高与快同行-名师都有一个共同点:都热爱阅读,-反思和事件。阅读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他们在阅读中充实和丰 着自己。-3
卡与棋乐司行-于永正老师把自己定位于“一辈子做-个读书人”,他说阅读是教师最大的-修炼。阅读能开阔视野,厚 人生,-能够提升自己的精神高度和人文修养。-4
读六快乐司行-常红兵老师认为:“教师应是思想者,-对书有价值判断,有自己的思想。”-5
读六快司-我是教师,应该做个读书人-读《读书成就名师》有感
读菲与快乐同行-品读《读书成就名师》一书,感受着于永正,-常红兵,华应龙,窦桂梅等十二位大师的成长-故事和 书感悟,不免感慨万千,这些名师是-引领中国教育的精英,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教育神话,成为 国教师学-冠的标杆。-2
读高与快尔可行-王淞舟老师认为:“阅读是诗意的的源-头。”他说每本书都是一个生命,充满了-诱惑与灵性,你不 与他打照面,他便-静静地躺在你的书柜里,当你拿起它-他就是活的,会和你对话。而跟你对话-每一本书,都会给你 启不一样的精-神界。-8
读高与快尔可行-吴非老师建议我们做一个有思想的读书-人。要学会批判性阅读。-9
读言与快乐同行-12位教育名师的经历告诉我们:-阅读不一定让人富有,但一定-会更加智慧,让人更加善于思考。 10
三天不读书-智商输给猪-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LOGO-谢谢观赏!-我是教师,做个读书人吧!
Hale Waihona Puke 读书宁棋不司行-窦桂梅老师是这样定位阅读的一阅-读改变教育的人生:跪着读的书-神圣经典;站着读的书一权威讲 ;-坐着读的书一为每种目的而阅读;-躺读的书一文艺类书籍;走着读-能自身与之谈话的书-6
读菲与快乐同行-李镇西老师说;“读书的最大秘诀就是联-想和思考。联想是读出共鸣,与生活经-历、情怀,时代相 。思考是读出问题,-思辨质疑,不轻易相信、-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读书成就名师》有感
--- 宁师附小李仕栋
本书写了12位名师与书一起成长的故事。
其中有我非常喜欢的华应龙老师,“他坦言读书成就了今天的我”,还有吴正宪老师,在她看来读书、教书是人生两大乐事。
这两位小学数学界鼎鼎有名的大师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读书可以成就名师。
一个人的阅历是有限的,那么书籍是扩大视野、提高认识的最好工具。
书籍可以把有限的生命扩大,通过书籍我们可以博古通今,也可以学贯中西。
所以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
作为一名一线数学教师,我也仰慕像华应龙和吴正宪这样的名师,上网看他们的教学视频和学术演讲。
记得华应龙老师在一次展示课后,和现场老师交流时建议大家多看文学类书籍,甚至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四大名著都可以反复读。
我当时并不知道,华老师与书籍有深厚的渊源,只是觉得数学老师看看学术刊物《小学数学教师》了解学术动态即可。
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解开了我在读书方面的几个困惑。
一、已经这么忙,哪有时间读书?
毕竟是老师,大家聊起来都认同教师读书的必要性。
但,经常发出的共同感慨是:真没时间读书。
华应龙老师,在书中这样说:“最难忘窗台上被风呼啦啦吹起的购书单”。
读书对他来说,已经成为一种需求,他多次在假日到学校办公室读书,沉醉在书海里。
我常常觉
得,平时工作那么忙,难得周末就得玩个痛快或者睡个够。
华老师提出这样的观点:“因为没有时间读书,所以我们工作很忙”。
我想关于读书的时间:1、我们可以很好利用零碎的时间,就像华老师在车上、旅途中读书。
2、减少上网时间,多读书。
认真去反省之后会发现网络提供方便的同时,吞噬了我们大量的时间。
3、有计划的读,成为一种和吃饭一样的生存必须。
二、怎么读才会有收获?
我常常会间歇式的读一些书,走走停停,主要原因是觉得读完书对自己来说并没有多大改变,也就是付出与收获的困惑。
华老师对这个问题是这样看的:“有的人读书能读出很多东西,有的人却收获很少,其间的差距主要在阅读的厚度上。
”他指出的是读书的厚度和广度问题,读的多才有比较,有比较就有思考。
其次,是读书的深度,也就是读书时的投入,“读书得间,得意而忘言”。
最后,是读书的运用,“爱读书的人在课堂上充满激情,有信心,有底气”。
想通了这个问题,坚定了我今后坚持读下去的信心。
三、读书可以改变什么?
读这本书之前,常常也会感慨:“百无一用是书生”。
读书除了可以应付日常生活所需,能改变什么呢?吴正宪老师的回答解开了这个困惑。
她认为:“读书,让我发现数学的哲理和门道;读书让我与孩子的心更近。
”所以她把读书与教书结合起来,读书改变了她的教育观和学生观,一次次的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这也许,可以把我们从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找到更好的捷径。
再次感谢宁师附小的引领,让我读完此书。
我想高明的领导也许就是这样,通过书籍引领教师主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