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常见传染病知识
学校常见传染病知识
学校常见传染病知识学校传染病有关知识宣传一、常见传染病1、呼吸道传播为主:水痘、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猩红热等;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者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2、消化道传播为主: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类似)、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等;3、接触传播为主: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
二、临床症状及治疗措施(一)普通感冒VS流行性感冒①普通感冒:成人:鼻病毒为主,儿童:副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有的时候有发热,较轻,对症治疗、缓解感冒症状为主,接种流感疫苗,无效。
②流行性感冒:病原体为流感病毒,常有发热,可达39-40℃,尽早开始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其中接种疫苗是最重要的预防手段。
(二)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婴幼儿与青少年。
冬春两季多发。
前期症状:头痛、发热、食欲下降、全身乏力等;继而全身皮肤粘膜分批次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丘疹、水疱、结痂直至痂皮脱落。
水痘潜伏期通常10-16日,最长24日,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
水痘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极易在学校内引起聚集爆发。
(三)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是由流腮病毒(Mu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儿童与青少年。
人是流腮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病毒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传播,潜伏期平均14-21天,最长30天。
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
患者一侧或者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腮肿大前7天至肿大后9天都具有传染性。
(四)手足口病先出现发热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与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与或者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与头疼等症状。
手足口病潜伏期通常3-7日,自发病开始直至症状消失后一周内均有传染性,多发生于5岁下列儿童。
(五)诺如病毒食用或者饮用受病毒污染的食物或者水,接触患者的呕吐物或者粪便,经呕吐时产生的带病毒喷沫传播,接触受污染的物品。
学校传染病防治知识
某区疾控中心组织专业人员到学校开展健康讲座,针对季节性流感、手足口病等常见传染病进行详细 讲解。分析:通过专业人员的讲解,师生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及发病后的 处理方法,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学校传染病监测与报告机制运行良好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市所有学校均建立了完善的传染病监测和报告机制,定期 对学生进行体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 分析:该机制的有效运行,确保了疫情的早发现、早隔离、 早治疗,避免了传染病的扩散。
04 学校传染病防治政策及法规
国家传染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艾滋病防治条例》
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规范及标准
01
02
03
04
《学校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工作 规范》
《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
学校传染病防治知识
汇报人:
2023-12-05
• 传染病概述 • 学校传染病现状及影响 • 学校传染病防治措施 • 学校传染病防治政策及法规 • 学校传染病防治典型案例分析
01 传染病概述
什么是传染病
•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 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主要包括微生物和寄生虫 ,如结核病、流行性感冒、乙肝等。
02
03
04
健康危害
传染病会导致师生身体不适, 甚至危及生命。
学习影响
传染病可能导致师生缺课,影 响学习成绩。
心理压力
传染病的爆发会给师生带来恐 慌和心理压力。
社会影响
学校作为人群密集场所,传染 病的传播速度快,可能引发社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1.养成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不随意丢弃吐痰或揩鼻涕使用过的手纸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2.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或擦净。
3.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帥、牙刷等物品。
4.注意室内外环境卫生和室内通风,如周围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开窗时要避免穿堂风,注意保暖。
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暴晒。
5.均衡饮食,充足睡眠休息,加强锻炼,注意防寒保暖,增强体质。
6.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7.避免接触猫狗、鸟、鼠类及其粪便及排泄物,一旦接触,一定要洗手。
8.发现死亡或可疑患病的动物,不要触摸,应立即报告。
9.出现传染病疫情时,应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做好应急处置。
10.必要时配合当地卫生部门采取疫苗接种(如儿童和体弱多病
者可到当地疾控中心或预防接种门]诊接种流感疫苗),增强兔疫力,实现科学预防。
校园传染病防控知识
校园传染病防控知识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人们对传染病的防控意识进一步提高。
在校园中,传染病的传播风险较高,因此学生们需要了解一些校园传染病的防控知识,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一、手卫生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之一。
学生们应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到公共设施、使用洗手间后,或是在打喷嚏、咳嗽后。
正确的洗手方法包括用流动的水和肥皂洗手,搓手至少20秒,包括手背、手掌、手指、指甲间隙等部位。
若没有洗手条件,可以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进行消毒。
二、呼吸道卫生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因此学生们需要注意呼吸道卫生。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或弯曲的肘部遮住口鼻,避免直接用手遮挡。
使用完纸巾后,应立即将其丢弃,并进行手卫生。
同时,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也是重要的防控措施之一。
三、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在特殊情况下,如疫情暴发,学校可能会要求学生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佩戴口罩是有效的防护措施之一,但学生们需要正确使用口罩。
在佩戴口罩前,应先洗手。
佩戴时,将口罩覆盖住口鼻,并确保口罩与面部贴合紧密,避免触摸口罩。
使用过的口罩应当正确丢弃,不要随意丢弃或重复使用。
四、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传染病的基础。
学生们应养成勤洗手、勤晒被褥、勤通风的良好习惯。
饮食方面,要选择新鲜、熟食,避免生食。
此外,学生们还应避免接触病原体,如不随意触摸眼睛、口鼻等部位,尽量减少与他人的近距离接触。
五、定期体检和接种疫苗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疾病,及早进行治疗。
学生们应按时接种疫苗,以提高免疫力,预防某些传染病的发生。
同时,定期体检和接种疫苗也是学校入学的必备条件之一。
六、遵循学校防控措施学校通常会制定相应的传染病防控措施,学生们应积极遵循。
这些措施可能包括测量体温、佩戴个人防护用品、保持社交距离等。
学生们应配合学校的防控工作,共同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七、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校园传染病防控知识的普及应通过健康教育来进行。
学校传染病防控医疗卫生PPT
学校传染病疫情应对的“三环节”
学生:如何及早发现自己或他人患病 并及时报告;
教师:如何及早发现学生患病及报告, 同时做好相应卫生工作;
领导:如何应对传染病的暴发或流行, 根据预案落实各项措施。
5
晨检内容
一摸:触摸学生的额头和手心,初步辨别一下孩子有无发烧,必 要时可测量体温;腮腺、颌下淋巴结核是否肿大。
学校传染病防控
1
传染病基本知识
2 学校传染病的特点
目录
3 简介学校常见传染病
4 学校传染病的预防控制 5 晨检内容
1
传染病基本知识
一 什么是传染病?
指能够在人群中或人和动物之间引起流行的感染性疾病。 人---人 流感、病毒性肝炎 人---动物 禽流感、狂犬病
二 传染病的特点
a) 由病原体(细菌、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 体、螺旋体、霉菌和寄生虫)进入人体繁殖或产生 毒素所致。
【临床表现】 患病初期出现轻微发烧、疲倦和软弱无力;斑疹出现后数小时即转化为丘疹、
疱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一般典型水疱皮疹约 历时1-6天,由于皮疹先后、分批出现,因此在出疹第2-3天内,在病人身上同一部 位可见到各阶段的皮疹(即斑疹、丘疹、疱疹及结痂)同时存在。大部分情况下, 病人症状都轻微的,可不治而愈。
隔离期最少两个星期。
1. 传染源 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均有传染性 。
2. 传播途径 飞沫或鼻咽喉分泌物,也可经人与人接触直接传播、或接触到水痘痘 浆污染的物品而间接传播 。
3. 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病后可获终身免疫 。
4. 流行特征 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见。该病传染性很强,易感者接触患者后 约92%发病,故幼儿园、小学等儿童集体机构易引起流行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学校是学生聚集的场所,传染病的传播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为了保障学生的健康,学校和学生应该了解并采取预防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知识。
流感- 流感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 学生应定期洗手,尤其是回到学校后、接触患病者后以及上厕所前。
- 学生应避免与患有流感的同学近距离接触。
- 如果出现流感症状,如发热、咳嗽、喉咙痛等,应立即向学校报告,并就医治疗。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通常由肠道病毒引起。
- 学生应坚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惯,如勤洗手、保持清洁环境。
- 学校应定期清洁和消毒公共区域,特别是厕所、食堂等地方。
- 学生应避免与发病期手足口病患者密切接触,并避免共用餐具等。
传染性腹泻- 传染性腹泻是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引起的一组疾病。
- 学生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如勤洗手、饭前便后彻底洗手。
- 学校应注意食品安全,加强食品的储存、加工和消毒。
- 学生应避免与腹泻患者共用餐具,避免食用未经煮熟的食物。
预防措施的重要性传染病的预防是关乎学生健康的重要任务。
除了上述具体的预防措施之外,学校还应加强传染病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对传染病的认知和防护意识。
同时,定期消毒、维持学校环境的清洁和整洁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通过加强预防措施,我们可以减少传染病的传播,保护学生的健康。
希望学生和学校能够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研究环境。
(字数:236)。
学校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控制流程
学校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控制流程
一、常见传染病类型
学校是人员密集的场所,容易造成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学校传染病类型:
1.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水痘、麻疹等,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2.消化道传染病:如痢疾、霍乱等,主要通过接触污染水源或食物传播。
3.接触性传染病:如红眼病、手足口病等,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二、预防控制措施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学校传染病的传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学生健康监测: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档案,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的传染病患者。
2.提高个人卫生意识:教育学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等。
3.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教室、食堂、宿舍等场所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
4.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根据传染病流行情况,及时组织学生进行疫苗接种。
5.限制外来人员进入: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避免传染病的传入。
三、应对措施
一旦发现有传染病患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及时隔离:将患者送往医院隔离治疗,并对其接触人员进行医学观察。
2.消毒处理:对患者的活动场所进行彻底消毒,对患者的物品进行清洗和消毒。
3.停课措施:根据传染病防控需要,对可能存在感染风险的班级或全校进行停课处理。
4.加强宣传教育:及时向师生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提高师生自我防护意识。
5.报告制度: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疫情情况。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基本知识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基本知识流行性感冒一、病原学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由于其变异快、传播力强,一直对人类社会造成广泛的威胁。
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
流感病人及病毒携带者。
(二)传播途径。
流感病毒既可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疫情的快速蔓延足以说明其具有极强的传播力,患者的病原携带时间与其传播能力密切相关。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青少年为主。
(四)高危人群。
肥胖;小于5岁的儿童;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有可能在感染流感病毒后导致Reye综合症的儿童;存有慢性肺脏、心脏、肝脏、血液系统、神经肌肉系统以及代谢性疾病的儿童;免疫功能抑制者。
三、一般表现大多数病例有典型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头痛、鼻塞、咽痛、流涕、肌痛、乏力等。
其他重要症状包括严重的、长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或哮喘发作,一些病例可见到神经系统表现(神志不清,抽搐,意识障碍,急性或感染后脑病,四肢瘫痪和脑炎)和心肌炎等。
四、治疗如有相应的症状,建议家长及时送患儿到医院就诊,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五、预防公共卫生专家们一致认为,为减轻流感大流行导致的负面影响,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方法。
建议儿童、家庭接触者和婴幼儿的照顾者、慢性疾病患者,包括慢性肺(包括哮喘)、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功能、认知功能异常的患者,有神经系统/神经肌肉、血液或代谢性疾病的患者进行疫苗接种。
家长要保护好易感婴幼儿,尽量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场所,家中适时的开窗通风,做好手卫生,加强锻炼,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才是抵抗疾病的最好的武器。
水痘一、什么是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
在水痘疫苗出现以前,超过90%的人在15岁前感染过水痘。
二、传播途径水痘传染性强,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
LOGO
传染病流行环节的防控措施
1.控制传染源:有的传染病在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了传
染性,比如麻疹、甲型肝炎,当发病初期表现出传染病症 状的时候,传染性最强。因此,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做到 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传染病 蔓延。
Page 6
LOGO
传染病流行环节的防控措施
Page 31
LOGO
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得了肺结核,应该注意什么? (1)一旦被确诊为肺结核,一定要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坚持治疗,严格
按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和复查。
(2)治疗期间尽量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动,要减少与其他人的接 触,如果必须去,需要佩戴口罩。
(3)要树立治愈的信心,只要完成规范治疗疗程,绝大多数肺结核是 可以治愈的,治愈后就不会有传染性。
福平(RIF)、乙胺丁醇(EMB)、吡嗪酰胺(PZA)。结核病的一个标准短疗程 是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两个月,然后单独使用异烟肼和 利福平再过四个月。 但一旦发展成耐多药结核病,疗程会变得漫长而复杂,一个标准流程长达20-24 个月,而且药物不仅具有相当大的肝肾毒性,副作用显著,且价格昂贵,整个 治疗过程费用是普通结核的上百倍。除此之外,由于抗结核病药物对于肝脏会 有损伤,患者还需要服用护肝药物。
- 传播途径
主要经粪-口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 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 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
- 易感性 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持续时间尚不明确。
每年可能感染10-15人(或更多)的新患者。 结核病菌从一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的概率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患者排
校园传染病预防知识
学校是人员密集场所,一旦浮现传染病,则极有可能大肆蔓延,引起学生感染导致流行,甚至暴发流行,对校园内部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产生严重的影响。
因此,做好校园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尤其重要。
学校人群密度较高,常见的传染病主要有: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肺结核、乙肝、风疹、血液传染病、动物性传染病等。
这些常见的传染病主要来自学生、教师、外来办事人员、暂时劳务人员等,这些传染源携带的传染病有潜伏期、不典型症状期、健康带菌者等,非常容易造成传染病在学校发生和流行。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冠状病毒是一大类病毒,部份会引起人发病,患者表现为从普通呼吸道症状到重症肺部感染等不同临床症状,其形态看上去像帝王的皇冠,因此命名“冠状病毒”。
2022 新型冠状病毒(2022-nCoV,引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目前已知的第 7 种可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
传播途径: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期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其他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主要症状:主要症状可表现为为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肌肉酸痛等,严重时可表现为呼吸衰竭,心衰等疾病。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以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儿童及婴幼儿也有发病。
预防措施:戴口罩,在人员密集的场所需正确佩戴口罩,预防飞沫或者接触传播;勤洗手,餐前便后和外出归来后,应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进行洗手;常通风,居室和公共场所要时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环境清洁,防止病毒滋生;遵守呼吸道礼仪,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手肘衣服或者纸巾掩住口鼻,及时丢弃用过的纸巾,尽快用清水或者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加强体育锻炼,注意歇息及饮食,避免劳苦或者感冒,提高自身免疫力。
2、结核病结核病过去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全身性慢性传染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也可侵犯脑膜、肠道、肾脏、骨头、卵巢、子宫等器官。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课件
02
缺乏定期的健康教育和培训,导致师生对传 染病防控知识了解不足。
04
教训二应急响应迟缓
在传染病爆发初期,未能及时采取隔离和 治疗措施,导致疫情扩散。
05
06
未能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延误了防 控的最佳时机。
THANKS 感谢观看
05 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
加强健康教育
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
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包括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症状、预防措施等,提高师生对传染病防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
建立预防机制
制定防控措施
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防控机制,包括定期开展健康检查、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落实消毒措施等, 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04 传染病的治疗与护理
及时就医
及时就医是治疗传染病的关键,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降 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一旦出现传染病症状,应立即停止上学或工作,尽快前往正 规医疗机构就诊。在就诊过程中,要如实告知医生病情、接 触史和旅行史等相关信息,以便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
遵医嘱治疗
遵医嘱治疗是治愈传染病的重要保障,患者应严格遵守医生的诊疗建议和用药指 导。
预防措施包括接种流感疫苗、勤洗手 、避免接触患病者等。
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流鼻 涕、头痛、肌肉疼痛、疲乏、打喷嚏 等。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皮肤病 ,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具有高度
传染性。
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咳嗽、恶 心等,并在皮肤上出现水疱、瘙
痒等症状。
预防措施包括接种水痘疫苗、避 免接触患病者、保持良好的个人
卫生习惯等。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皮肤病,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具有高度传染性。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白水县西固中心卫生院(一)传染病的定义由各种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人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叫传染病。
(二)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1.传染源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病原体在传染源的呼吸道、消化道、血液或其他组织中生存、繁殖,并且能够通过传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或生物媒介(如蚊、蝇、虱等),直接或间接地传播给健康人。
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有:①、通过空气从呼吸道传染,如流感、流脑、麻疹、百日咳、猩红热等。
②、通过食物经消化道传播,如痢疾、伤寒、甲型肝炎等。
③、通过昆虫及动物传染,如蚊子传播乙脑,虱子传播斑疹、伤寒,狗能传播狂犬病,苍蝇传播痢疾等。
④、通过日常接触传染,如甲肝、沙眼、红眼病、水痘等⑤、通过血液传播,如输血、打针感染乙肝、丙肝等。
3.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例如,未出过麻疹的一些儿童,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
下面以流行性感冒的流行为例,来说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当流感患者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悬浮于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了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以后,病毒进入呼吸道,就有可能引起流行性感冒。
可见,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主要是流感患者,传播途径是飞沫、空气传播,易感人群则可以包括大多数人。
那么,怎样预防传染病呢?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即可终止。
我们预防传染病的各种措施,都是分别针对三个基本环节中的某个环节的。
因此,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也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控制传染源不少传染病在开始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了传染性,当发病初期表现出传染病症状的时候,传染性最强。
学校常见传染病(小学)
定期开展疫情风险评估和预警预测
定期对学校传染病疫 情进行风险评估,识 别潜在的疫情风险和 薄弱环节。
对疫情发展趋势进行 预测,为相关部门制 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 。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 发布预警信息,指导 学校采取相应的防控 措施。
THANK S感谢观看
05
பைடு நூலகம்
04
症状
眼部充血、发红、疼痛等
04
虫媒传染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传播途径
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特别是三带喙库蚊
症状
起病急,高热、头痛、呕吐、精神不振等
预防措施
灭蚊、防蚊,接种疫苗
疟疾
传播途径
通过被疟原虫感染的雌性按蚊 叮咬传播
症状
周期性发作,间歇性发热,贫血, 脾肿大等
预防措施
灭蚊、防蚊,治疗患者,接种疫苗
预防措施
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去 人群密集场所、保持良好 的呼吸道卫生习惯。
麻疹
症状
发热、咳嗽、流鼻涕、红 疹、眼睛充血、口腔溃疡 等。
传播途径
通过飞沫传播,如咳嗽、 打喷嚏等方式将病毒传播 给周围人群。
预防措施
接种麻疹疫苗、保持良好 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 触感染者。
风疹
症状
发热、咳嗽、红疹、淋巴结肿大 等。
学校应安排专人对公共区域进行定期消毒,如教室、食堂、公共卫生间等,以杀灭病菌,预防传染病传播。
保持个人良好卫生习惯
勤洗手
教育学生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特别是在 接触公共场所后,使用洗手液或肥皂彻 底清洁双手,减少病菌传播。
VS
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
教育学生不要用手触摸口鼻眼等易感染的 部位,如果需要触摸,应先清洁手部或使 用一次性纸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好发季节。
学校这种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
(一)传染病的定义由各种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人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叫传染病。
(二)传染病传播的方式和途径1、通过空气从呼吸道传染,如流感、流脑、麻疹、百日咳、猩红热等。
2、通过食物经消化道传播,如痢疾、伤寒、甲型肝炎等。
3、通过昆虫及动物传染,如蚊子传播乙脑,虱子传播斑疹、伤寒,狗能传播狂犬病,苍蝇传播痢疾等。
4、通过日常接触传染,如甲肝、沙眼、红眼病、水痘等5、通过血液传播,如输血、打针感染乙肝、丙肝等。
(三)法定传染病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甲类管理)、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四)、传染病的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于6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于12小时内报告;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时,应当于24小时内报告。
学校常见传染病有肺结核、病毒性肝炎、麻疹、腮腺炎、水痘、流感等。
其中腮腺炎、水痘、流感及麻疹均具有极强的传染性。
所以每人都要充分认识传染病对我们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轻者可影响工作、学习及生活;重者可留后遗症甚至死亡。
秋季气温变化比较大,初秋时,气温较高,同时雨水较多,一些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高发,甚至可能爆发流行;到了晚秋,气温逐渐下降,风大干燥,这时是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
因此,秋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传染病可分为三大类: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
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和甲型肝炎等。
这类传染病是“吃进去”的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饮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吃进去后发病。
1、霍乱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所致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其传播途径比较复杂,水、食物、生活接触和蝇均可单一地或交错地传播。
临床上以突然起病,100%的病人有腹泻,腹泻为无痛性无里急后重感,每日大便数次甚至难以计数,量多,初为黄水样,不久转为“米泔水”样便。
少数患者有血性水样便或柏油样便,腹泻后可出现喷射性呕吐,初为胃内容物,继而水样,米泔样,由于剧烈泻吐,体内大量液体及电解质丢失而出现脱水表现;轻者口渴,眼窝稍陷,唇舌干燥,重者烦躁不安,眼窝下陷,两颊深凹,精神呆滞,皮肤干而皱缩,失去弹性,声音嘶哑,四肢冰凉,体温下降,脉搏细弱,心音低钝,血压下降,如不及时抢救危及生命。
病人脱水及时得到纠正后,大多数症状消失,逐渐恢复正常,少部分病人出现发热反应,目前霍乱大多症状较轻类似肠炎。
(1)管理传染源:设置肠道门诊及时发现隔离病人,做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对接触者需留观5天待连续3次大便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卫生宣传积极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管理好水源、饮食,处理好粪便,消灭苍蝇,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保护易感人群: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可进行霍乱疫苗预防接种。
2、伤寒、副伤寒伤寒、副伤寒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病人和带菌者是传染源。
主要由污染的水、熟肉、蔬菜、瓜果、水产品等食品,以及污染的其他生活用品而传播。
该病全年都有发病,高峰期为夏秋季,一般在6-10月份。
在洪涝灾害的地区,饮用水源和食物被污染,出现持续高热、腹胀、转氨酶升高、脾肿大等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治疗。
(1)发现患者应及早隔离治疗,其排泄物及衣物等应彻底消毒。
(2)对带菌者(身体内携带病菌,但本人暂不发病)应早期发现,严格登记,认真处理。
对高校、食堂、饮食行业、自来水厂、牛奶厂等工作人员以及伤寒恢复期病人均应作定期检查,如发现带菌者,应调离工作,并给于彻底治疗。
(3)密切接触者也应进行检疫。
(4)采取综合措施加以防范:加强“三管一灭”(粪便管理、水源管理、饮食卫生管理和消灭苍蝇)。
(5)成良好卫生与饮食习惯,坚持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吃不洁食物。
(6)易感人群可接种疫苗。
3、菌痢菌痢是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主要有发冷、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粘液脓血样大便。
中毒型菌痢起病急骤、突然高热、反复惊厥、嗜睡、昏迷、迅速发生回圈衰竭和呼吸衰竭,而肠道症状轻或缺如,病情凶险。
菌痢常年散发,夏秋多见,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
本病有有效的抗菌药治疗,治愈率高。
疗效欠佳或慢性变多是因为未经正规治疗、未及时治疗、使用药物不当或耐药菌株感染。
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治愈的关键。
预防方面消灭传染源是预防措施之一,除治愈患者外,必须对托幼、饮食业及自来水厂工作人员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带菌者,调离工作岗位并予以治疗。
切实做好饮食卫生、水源及粪便管理,消灭苍蝇,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病从口入。
增强机体免疫力,中国正在试用口服菌痢活疫苗,以刺激肠道持续产生分泌型IgA,保护人体免受痢疾杆菌的侵袭。
4、水痘水痘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儿童传染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可产生反复持续的、无临床症状的潜伏感染。
临床特点是皮肤粘膜出现瘙痒性水疱疹。
是发展中国家儿童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严重威胁儿童的健康,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这种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流行病学】本病多发生在冬未、初春季节。
90%患儿年龄在10岁以下,高峰为6~9岁,但亦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包括新生儿期。
通过直接接触、飞沫、空气传播。
水痘结痴后病毒消失,故传染期自出疹前24小时至病损结痂,约7~8天。
潜伏期11~21天,一般14天左右。
水痘病毒经口、鼻侵入人体,首先在上呼吸道增殖,然后侵入血中,产生病毒血症,引起皮肤及内膜损害而发病。
【并发症】水痘个别病例病变可累及肺、食管、胃、小肠、肝、肾上腺、胰等处,引起局部充血、出血、炎细胞侵润及局灶性坏死。
带状疱疹受累的神经节可出现炎细胞浸润、出血、灶性坏死及纤维性变。
(一)皮肤继发感染:最常见,如脓疱疮、蜂窝组织炎等。
(二)血小板减少:常有皮肤、粘膜出血,严重者有内脏出血,包括肾上腺出血,预后不良。
(三)水痘肺炎:儿童不常见,临床恢复迅速,X线改变常持续6~12周,偶有死亡报道。
(四)心肌炎、心包炎、心内膜炎、肝炎、肾小球肾炎、关节炎及睾丸炎均有少数病例报道;喉部损伤可引起水肿,严重者致呼吸窘迫。
(五)神经系统:脑炎常在出疹后数日出现,呈现小脑症状者如共济失调、眼球震颤、颤抖等较出现惊厥及昏迷等脑症状者预后为好。
存活者中15%有癫痫、智能低下及行为障碍等后遗症。
其他神经系统合并症包括:格-巴综合征、横断性脊髓炎、面神经瘫痪、伴暂时性视力丧失的视神经炎和下丘脑综合征等。
Reye 综合征在水痘后发生者占10%。
【预防】(一)对使用大剂量激素、免疫功能受损和恶性病者,在接触水痘72小时内可给予水痘一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可以起到顶防作用。
易感孕妇在妊娠早期如患水痘,终止妊娠是最佳选择。
(二)水痘减毒活疫苗的使用:副作用少,接触水痘后立即给予可以预防,即使患病亦极轻微,故对使用激素或恶性病患儿接触水痘后应予以注射。
(三)控制传染源:病人必须隔离至皮疹全部结痴为止。
托幼机构中接触的易感者应检疫3周。
5、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俗称“抱耳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发生于儿童或青少年。
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和腮腺肿痛。
除侵犯腮腺外,也可侵犯其他器官,引起脑膜炎(约8%)、睾丸炎(约6%)、卵巢炎(约5%)、胰腺炎(约10%)等。
【流行病学】流行性腮腺炎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
有时可发生流行,好发于人群聚集处,如幼稚园、学校、集团宿舍和军营等。
本病患者主要为儿童及青少年。
1岁以下婴儿因有母体获得的抗体存在,发病者少。
大多数患者是14岁以下儿童,但成人中亦可发生。
儿童患者性别无差异,青春期后发病男多于女。
【并发症】腮腺炎其病虽不可怕,然而其并发症却十分可怕。
一、睾丸炎:较大儿童及体弱患儿易并发睾丸炎。
常有一侧或双侧睾丸肿大、疼痛。
若治疗不及时出现睾丸萎缩而引起无精症,故而不生育。
二、卵巢炎:10岁以上女患儿易并发卵巢炎。
症状是小腹部及腰骶部疼痛、全身乏力,发烧较重可达39℃以上。
治疗不及时,婚后不孕。
三、甲状腺炎:有少数患儿并发颈部胀肿疼痛、心跳加快、食欲亢进的症状。
四、脑膜脑炎:在腮腺肿大一周后出现嗜睡、呕吐、头痛、颈项强直、发烧39℃以上,一般无抽搐,头颅CT检查无明显改变。
还有极少数患儿并发脊髓炎、心肌炎、乳腺炎、胰腺炎、听神经炎、面神经炎、嗅神经炎等等。
【预防】1、在儿童集体机构或人群密集处易形成流行,因而应少去公共场所。
2、注意室内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保证儿童睡眠充足。
3、患厌食症者易早治疗以增强自身免疫力。
4、可服中药板蓝根冲剂,连服三天。
5、近年来国内外开始采用减毒活疫苗皮内或皮下注射,或鼻口喷雾,90%的人可产生抗体,因此是最为可靠的预防措施之一。
6、一旦发现流行性腮腺炎,必须立即将其隔离,避免传染给其他学生。
6、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疹(Koplik'sspots)及全身斑丘疹为临床特征,并常可并发肺炎,而危及婴幼儿生命。
【流行病学】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麻疹传染性极强,传染期一般为出疹前5日至出疹后5日,有潜伏期第七日起已具传染性,但以潜伏期末到出疹后1、2日传染性最强。
患者若并发肺炎,传染性可延长至出疹后10日。
经衣服、用具等间接传染者甚少。
好发于冬春季节,其它季节也有散在发生。
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个月~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占90%)。
近年来成人发病有增长趋势。
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较少见。
麻疹一般呈地区性流行,在未普种疫苗的地区,当易感者累积至40%以上时,在人群集中的大城市中可发生大流行,约每2~3年流行一次,而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的农村、边区、山区则间隔时间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