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常见职业病及防治知识
煤矿开采存在哪些常见职业病以及职业中毒
![煤矿开采存在哪些常见职业病以及职业中毒](https://img.taocdn.com/s3/m/3913f417aef8941ea66e0506.png)
煤矿开采存在哪些常见职业病以及职业中毒一、煤工尘肺煤工尘肺是煤矿工人肺内以煤为主粉尘的沉积及其所引起的肺部弥漫性纤维化。
是在煤炭生产中影响劳动生产力、威胁矿工健康的一种最普遍、最严重的职业病。
在我国尘肺中所占比例仅次于矽肺,居第二位。
(一)病因煤工尘肺的致病因素主要是煤尘,影响煤尘的致病因素:粉尘的沉积量、粉尘的致病性、吸人量。
1)、粉尘在肺泡里的沉积量是发生尘肺病的首要条件,粉尘粒径越小、表面活性越大、所带电荷越多、越容易在肺泡内沉积。
2)、粉尘中的游离二氧化硅(不与其他元素化合物结合在一起的二氧化硅)含量越高,发病时间越短,病变发展越快,危害越大。
3)、粉尘的吸人量,作业场所中粉尘的浓度越高、有尘作业的劳动强度越大、接触粉尘的时间越长,粉尘的吸人量就越多,越容易得尘肺病。
(二)类型煤工尘肺根据X线胸片可分为单纯性(既我国的一、二期)和复杂性(既三期)两种类型,后者又称进行性大块纤维化( PMF)。
(三)临床表现1.症状本病发展缓慢,可长期无任何症状,多数是在定期健康检查时发现有煤工尘肺,一般发病工龄在10年以上。
早期的临床症状多为咳嗽、咳痰等一般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
即使在胸片上已有较明显的改变时,有的病人仍可感觉良好,保持一定的体力和劳动能力。
肺气肿较明显的病人可有气短等呼吸道阻塞症状。
当病变发展,出现大块纤维化时呼吸困难症状日益加重,如大块纤维化形成空洞,则咳出大量墨汁痰,合并急性感染时,也可咳出大量脓性痰。
在合并结核时,肺部症状可加重并出现发烧、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
约有半数以上的煤工尘肺患者诉说有胸闷或胸痛,但程度不一,有些为一时性的,仅在阴雨天或气候转变时感到胸闷。
当突然发生剧烈胸痛及呼吸困难时,应高度怀疑患者发生自发性气胸。
晚期病人易继发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有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等症状。
2.体征早期多无明显体征,合并急慢性肺部感染、结核、支气管扩张时,可听到干啰音或(和)湿哕音。
煤矿职业病防治
![煤矿职业病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4b7d9dbd650e52ea551898e5.png)
四 职业多发病区别于职业病
职业多发病的特点
职业因素只是诱因和加重因素,不是唯一致病因素。其 他职业人群也会发生这种疾病。
例如从事脑力劳动和紧张作业的司机、会计、电话接线员、统计人员 等,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出租司机的胃病患病率明显高于 一般人群;高温工人高血压的检出率远远高于非高温工作者等
A.尘肺 B.苯中毒 C.噪声性耳聋
D.高原病
第二节 煤矿常见职业病
噪声聋
手臂震动病
尘肺病
尘肺病是目前我国职业病中发病率最高、死亡 危险性较大、对煤矿职工危害最严重的一类。
尘肺病
➢ 定义: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
粉尘,并在肺泡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 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 发病原因:长期 过量 吸入粉尘
煤矿常见职业危害因素
5 放射性物质 ——矿井下比地面高。 吸入体内后,氡发生衰变的阿尔 法粒子可在人的呼吸系统造成辐 射损伤,引发肺癌。
二 职业病
1 广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 因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 狭义:法定职业病
法定职业病
1、职业中毒 (56种) 铅及其化合物中毒、苯中毒等 2、尘肺病(11种) 矽肺、水泥尘肺等 3、生物因素引起感染(3种)艾滋病病毒(限医疗卫生人员及人
5 除职业性传染病外,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人群发病。
三 职业禁忌症
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 因素时可导致①原有疾病病情加重
②诱发潜在疾病 ③影响子代健康 ④较易发生某种职业病(易感) 例:血液疾病——接触苯作业的职业禁忌证 肺结核——粉尘作业禁忌症 恐高症、高血压——电力工、架子工禁忌症 妊娠和哺乳期——禁铅、汞等作业岗位
煤矿开采常见职业病危害的防治措施
![煤矿开采常见职业病危害的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401683a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04.png)
煤矿开采常见职业病危害的防治措施随着煤矿采掘工作的不断发展,煤矿工人长期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容易受到各种职业病的侵袭。
这些职业病不仅会危及矿工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矿山的生产安全和经济效益。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防治措施,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煤尘肺病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煤尘是导致职业病的主要因素之一,煤尘肺病是最常见的职业病之一,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加强通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防止通风系统失效,增加采风能力,提高采掘面周边的风速,降低采掘面的煤尘浓度。
2.实行湿法掘进、湿法除尘等方法,降低煤尘浓度。
在进行装载、挖掘、转载等作业时,应采用湿法防尘措施。
3.采取强制性个体防护措施,如佩戴防尘口罩、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
矿工必须正确佩戴这些防护用品,避免吸入煤尘,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噪声聋噪声是另一个常见的职业病危害,长期暴露于高噪声环境中会对矿工的听力造成伤害,严重的情况会引起聋病。
为预防和控制噪声聋的发生,应采取以下措施:1.降低噪声源的噪声强度,提高机械设备精度和运行稳定性。
对发出噪声的设备应及时进行检修、保养和更换噪声大的零部件等。
2.在机械设备和生产车间周围设置隔音板等密封性良好的隔音设施,减少噪声扩散和传播。
3.加强矿工的个人防护,做好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的配置和使用,控制矿工的最大噪声暴露水平。
振动病矿工长期接触振动环境,容易受到振动伤害,导致振动病的发生。
为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从源头上控制、降低矿工接触振动的强度和时间,减少振动病的发生。
1.采用减振措施,例如在机械设备和车辆上安装减振器和吸振材料,降低振动的传播和能量。
2.严格监测振动水平,对需要接触振动的工人进行定期体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3.做好工作安排和疲劳管理,避免矿工疲劳过度,增加矿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
硅肺病硅肺病是由煤矿开采过程中大量产生的二氧化硅所导致的职业病,主要针对采煤工人。
前期防治措施:1.采取湿法掘进,湿式切割、湿式破碎等技术措施,降低二氧化硅的浓度,避免产生气溶胶。
煤矿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煤矿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ff960e5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e4.png)
对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 疗措施。
加强职业卫生宣传教育
提高矿工的职业卫生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活动,使矿工了解职业病 的危害、防治措施及自我保护方法。
VS
加强管理人员培训
提高煤矿企业管理人员的职业病防治意识 和能力,确保职业病防治措施得到有效执 行。
优化劳动组织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轮班制度,减轻矿工的劳动强度,减少长时间高强度作业对 身体的损害。
提供个人防护用品
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
包括防尘口罩、手套、耳塞等,确保矿工在作业过程中得到充分保护。
培训矿工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提供培训课程,确保矿工了解如何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提高防护效 果。
04
常见煤矿职业病及其防治
尘肺病
尘肺病
由于长期吸入煤矿粉尘,肺部组织发 生纤维化病变,导致肺部功能受损。
防治措施
加强粉尘治理,使用防尘口罩、防尘 服等个人防护用品;定期进行职业健 康检查,早期发现并治疗。
噪声聋
噪声聋
长期接触高强度噪声,导致听力下降甚至丧失。
防治措施
降低工作场所噪声强度,使用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及早发现并治疗。
掘过程中的噪声。
培训内容
针对矿工进行噪声聋防治知识 培训,提高矿工对噪声危害的
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案例效果
经过降噪措施和培训,该煤矿 的噪声聋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 ,矿工的健康状况得到改善。
某煤矿振动病防治案例
案例概述
某煤矿在采掘过程中,使用大 量振动设备,导致部分矿工出
现振动病症状。
防治措施
采取减振措施,如改进设备结 构、增加减震装置等,以减少 采掘过程中的振动。
第九章-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基本知识
![第九章-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5b2ebf9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c0.png)
第九章-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基本知识前言煤矿是工业生产的重要部门,但是,长期以来,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职工所接触到的尘、毒、噪声等职业危害物超标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不仅威胁着职工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煤炭生产的安全、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煤矿生产中,必须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一、煤矿职业病的危害特点1.潜伏期长:煤尘、石英尘等职业病危害物的潜伏期可达多年,因此对职业健康造成的危害往往是逐渐加剧的。
2.毒性强:煤尘、石英尘等职业病危害物对人体的毒性较强,不仅会影响呼吸器官,也会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
3.普遍性大:煤炭生产的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可能会产生职业危害物,因此煤矿职业病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职业病。
二、煤矿职业病的种类1.矽肺:由于煤与煤矸石中含有石英等成分,因此煤炭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石英尘,如果长时间接触,就会引起矽肺。
2.煤工尘肺:煤炭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煤尘,如果长时间接触会引起煤工尘肺。
3.职业性听力损失:煤矿生产过程中噪声较大,长时间接触会引起职业性听力损失。
4.金属毒物中毒:煤矿生产过程中,很多作业场所需要使用金属物质,如铅、镉、锑等,长时间接触会引起金属毒物中毒。
三、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基本措施1.排除职业病危害源头:在职工接触死亡工具或造成工伤的危害物和环境污染的源头,要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排除。
2.控制职业病危害源头:对于不可能完全排除职业病危害源头的情况,要采取控制措施,如加强通风、使用防护装备等。
3.监测职业病危害源头:要对煤炭生产全过程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和分析,及时掌握职业病的发生情况和程度。
4.做好职业病防护:针对煤矿职工的各种职业病,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使用口罩、戴防护手套等。
四、落实职业病防治措施的方式1.加强领导,落实管理责任:加强领导,在企业内部深化职业病防治工作,确保职业病危害防控工作得到掌控。
2.加强技术保障,落实技术责任:加强技术保障,持续改进和创新技术手段和方法,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职业病防治体系。
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基础知识
![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117faffe53a580216fcfe8c.png)
55分贝15%人;50分贝6%; 45分贝以下感到安静。
2、干扰睡眠:
连续噪声:40分贝使10%人受 影响,70分贝为50%;突发噪 声:40分贝使10%人惊醒,60 分贝为70%。
5、对人的心理影响
激动、易怒、失去理智。
4、对人的生理影响:
心脏病、消化系统、神经系统。
6、对儿童和胎儿的影响: 胎儿畸形、听觉器官受损、智力发展缓慢。
7、对视力的损害: 视觉疲劳、眼痛、眼花、色觉和视野发生异常。 8、对生物的影响: 鸟类羽毛脱落、鸡不下蛋、鸟儿不产卵、内出血死亡。 9、对物质结构的影响: 墙震裂、瓦震落、门窗破坏、钢产生“声疲劳”、仪表失灵。
01
04
02
03
03
职业性中暑
职业性中暑是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 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 急性疾病。
1
2
3
早诊断、早处理,脱离接触,及早应用有关特 效解毒剂,及时进行合理对症治疗,适当营养 和休息,促进患者康复等。
05
手臂振动病
煤矿主要是风镐作业
凿岩工
风镐作业
1.手麻、手痛等手部感觉障碍
手麻、手痛、手胀、手僵、手多汗等局部 症状是本病早期和比较普遍的,也是振动 性神经病的主要症状,特别是间歇性或 持续性是本病最早出现的症状,具有重要 的亚临床意义据调查其出现率在36%-83%。 这种手麻、手痛往往影响整个上肢,下 下班后特别夜间更为明显,往往影响睡眠, 活动后可暂时缓解。
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超过 机电设备硐室空气温度超过
26° 30° 34°
必须缩短超温地点工作人员工作 时间,并给予高温保健待遇。
煤矿主要职业病的防治措施
![煤矿主要职业病的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334e853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09.png)
煤矿主要职业病的防治措施什么是职业病职业病是指在进行某种工作时,由于接触某些物质、进行某些技术操作或受到某些工作条件的影响,导致身体某些部位或系统的组织和功能发生异常变化,形成的具有一定病理生理特征的疾病。
煤矿主要职业病煤矿工作环境复杂,职业病的防治任务十分严峻。
煤矿主要的职业病有以下几种:1. 无尘肺病无尘肺病是一种由煤炭尘、硅矿尘、石棉尘等进入人体后,长期在肺部沉积,最终引起各种肺部疾病的职业病。
煤矿工人的岗位大多数与灰尘、粉尘接触密切,所以无尘肺病在煤矿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职业病。
2. 职业性骨关节病职业性骨关节病是指长期从事某种工作而导致的一种慢性骨关节疾病。
煤矿职工长期进行重体力劳动,使骨关节得不到良好的保养而易患骨关节病。
其中矿工的膝盖部位易患职业性关节病。
3. 中毒疾病煤矿中潜藏有一定的有毒气体,如瓦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如果没有及时处理,长久以往会导致中毒。
例如,瓦斯会导致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二氧化碳引起的憋死案例也时有发生。
煤矿工人染糖方便面等工业毒性过大的食品,同时煤矿常常出现污水倾倒、斑驳水域析出尾矿等,这些都为煤矿职工患职业性肝病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以上是在煤矿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病,针对这些疾病,煤矿应该采取有力的防治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病率。
煤矿主要职业病的防治措施为了帮助煤矿职工更好地预防、治疗职业病,以下是煤矿主要职业病的防治措施。
1. 无尘肺病•使用防尘面具保护呼吸道免受灰尘、粉尘的侵扰。
•清洁、通风、降尘保持煤矿通风状况良好。
•定期体检发现疾病的早期症状,及时治疗。
•在煤矿内设置吸尘设备,减少空气中的粉尘浓度。
2. 职业性骨关节病•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让工人养成正确的工作姿势。
•在工作过程中,适当休息让关节等得到适当的休息。
•进行预防性康复,帮助工人减轻骨关节的负担,缓解不适症状。
3. 中毒疾病•坚持常规、定量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定期检查煤矿气体,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在煤矿中戴上符合质量标准的防毒面罩。
煤矿粉尘职业病灾害及防治
![煤矿粉尘职业病灾害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69729fa4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a7.png)
煤矿粉尘职业病灾害及防治煤矿粉尘是矿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重要污染物之一,长期暴露于煤矿粉尘环境中的工人会面临职业病的风险。
煤矿粉尘职业病灾害严重,对工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因此,对煤矿粉尘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煤矿粉尘的来源、危害、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煤矿粉尘的来源和危害煤矿粉尘主要来源于煤矿开采和运输过程中的露天爆破、破碎、钻孔、装车等作业。
煤矿粉尘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硅、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瓦斯等有害成分,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1. 肺部疾病:煤矿粉尘进入人体呼吸道后,会沉积在肺部,形成职业性肺炎、尘肺等疾病。
长期暴露于煤矿粉尘环境中的工人会患上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
2. 呼吸系统疾病:煤矿粉尘中的有害成分会刺激呼吸系统,引发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等疾病。
3. 心血管疾病:煤矿粉尘会影响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引发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
4. 皮肤疾病:长时间暴露于煤矿粉尘环境中的工人会出现皮肤干燥、脱屑、瘙痒等症状。
5. 消化系统疾病:煤矿粉尘还可能通过口腔和消化道进入人体内部,引发胃肠炎、胃溃疡等疾病。
二、煤矿粉尘的防治措施为了防止煤矿粉尘职业病灾害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以减少煤矿粉尘的产生和对工人的危害。
1. 作业环境改造:对煤矿作业环境进行改造,采取措施降低煤矿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例如,安装有效的风管抽尘系统,保持煤矿作业现场的通风良好,减少煤矿粉尘的浓度。
2. 个体防护措施:给工人配备呼吸防护设备,如防尘口罩、防护面具等,保护工人的呼吸道免受煤矿粉尘的侵害。
此外,还需给工人提供专用防护服和手套,保护皮肤免受煤矿粉尘的直接接触。
3. 教育培训措施:通过开展职业健康教育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防护知识。
工人应了解煤矿粉尘的危害,掌握正确的防护方法,做到自我保护。
4. 定期体检监测:对煤矿工人进行定期体检和监测,及早发现职业病的发生和发展趋势,及时采取防控措施,避免职业病的严重后果。
煤矿工人如何防治职业病
![煤矿工人如何防治职业病](https://img.taocdn.com/s3/m/b20c84a5910ef12d2af9e7ef.png)
煤矿工人如何防治职业病
一、煤矿工人如何防治职业病二、煤矿工人吃什么菜好三、煤矿工人养肺吃什么水果好
煤矿工人如何防治职业病1、煤矿工人如何防治职业病
1.1、在进行采掘作业时,坚持湿式凿岩,杜绝干打眼,是减少粉尘的重要手段。
1.2、严格执行放炮操作规程,坚持使用水炮泥,控制装药量和炮眼密度,采用松动爆破,减少粉尘量。
1.3、喷雾洒水,坚持放炮前后洒水湿润岩帮,在采煤机械、转载运输机头和装车点和回风巷中等产尘地点安设喷雾洒水装置,并坚持使用。
1.4、对井巷定期进行清扫,冲洗煤尘和刷浆工作,巷道中的浮煤必须定期清扫运出。
1.5、经常检查和测量井下有毒有害气体,对超过《规程》规定的有毒有害气体,及时采取措施,加强通风,进行处理。
2、煤矿工人常见的职业病
2.1、煤矿工人肺尘病:煤矿工人肺尘病为在采煤过程中长期接触烟煤或无烟煤粉尘而致煤尘在肺内弥漫性结节样沉积。
2.2、煤矿井下工人慢性胃炎、关节炎、慢性咽炎、慢性鼻炎等疾病的患病率坡高。
2.3、煤矿工人的皮肤病:煤矿井下作业工人的工作环境、防护用品使用情况、长期缺少阳光照射、煤矿除(防)尘措施和煤矿职工卫生状况等对煤工皮肤有一定的影响,导致井下作业的采掘工在毛囊炎、痤疮、皮肤瘙痒症、胼胝等皮肤病患病率明显增高。
2.4、噪声性耳聋:。
煤矿生产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及煤矿职业病防护措施
![煤矿生产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及煤矿职业病防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358eafe680203d8cf2f2433.png)
煤矿生产存在哪些职业病危害及煤矿职业病防护措施文章栏目:职业病防治网一、职业危害、煤矿职业危害(一)职业危害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对劳动者健康和劳动能力的侵害,称为职业危害。
(二)职业危害分为三类:1、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2、劳动组织中的职业危害3、作业环境的职业危害(二)煤矿职业危害煤矿主要职业危害是生产性粉尘、有害气体、生产性噪声和振动、不良气候条件和放射性物质等。
1、生产性粉尘煤矿生产中,采煤、掘进、支护、提升运输、巷道维修等生产环节均产尘。
可引起矿工尘肺病。
2、有害气体由于井下放炮、煤氧化、煤中放出等,存在甲烷(CH4)、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二氧化氮(NO2)、硫化氢(H2S)、二氧化硫(SO2)、氨气(NH3)等气体。
使人中毒受伤或死亡。
3、生产性噪声和振动煤矿噪声主要来源于井下机械化生产。
如风钻和局扇,这两样东西的噪声和振动特别大。
使人听力下降、甚至耳聋等。
4、不良气候条件煤矿井下气温高、湿度大,不同地点风速大小不等和温差大等。
如长期在潮湿环境下工作的人易患风湿关节炎等。
5、放射性物质井下的氡气及其子体往往比地面高,对矿工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此外,劳动强度大,作业姿势不良也是煤矿井下的特点,易造成矿工腰腿疼和各种外伤等。
二、职业病、煤矿主要职业病、职业禁忌症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但在法律上讲,职业病是指职工因受职业危害的影响引起的,由国家指定的医疗机构确诊的疾病。
《职业病防治法》对职业病的诊断、报告等作了明确规定。
煤矿职业病主要是尘肺病。
噪声引起的听力下降或耳聋,振动引起的疾患和高温引起的疾患等。
1、尘肺病矿尘中游离二氧化硅(SIO2)含量在10%以上时叫矽尘,矿尘中游离SIO2含量越大对人的危害越严重。
当人肺部吸入矿尘以后,人肺组织呈弥漫性纤维化增生,肺功能衰竭,也就是尘肺病。
煤矿常见职业病及防范
![煤矿常见职业病及防范](https://img.taocdn.com/s3/m/5c8773d9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ef.png)
煤矿常见职业病及防范我国煤矿职业病主要是尘肺病,此外职业中毒、噪声性耳聋、局部振动病、取业中毒及滑囊炎等也是我国煤矿工人的多发病。
1、尘肺病(1)定义尖肺病是由于在生产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肺纤维化就是患者的肺部发生进行性、弥漫性纤维组织增生,破坏正常肺组织,使肺的弹性降低逐渐影响呼吸功能及其他系统功能,是一种较严重的职业病。
煤炭系统常见的尘肺有硅肺、燥肺和煤硅肺。
掘进工种易患硅肺。
采煤工种、煤仓、煤厂、烧煤锅炉、码头煤房装卸等接触煤的工种多患煤肺。
由于煤矿职工工种不固定,调动频繁,既可接触岩石粉尘,又可接触煤尘,易患煤硅肺。
(2)尘肺病表现尘肺病无特异的临床表现,其临床表现多与合并症有关。
尘肺病早期没有明显自觉症状,或者只有很轻微的自觉症状,往往是通过职业健康检查时才会发现。
但随着疾病的进展,特别是晚期的尘麻病人,就会出现或轻或重以呼吸系统为主的自觉症状。
病人常见的首发症状是气短,病情较轻的,往往在从事重体力劳动或爬山时感到气短,稍微休息一会儿,就能好转。
再严重一点的,做一些轻体力劳动,走上坡路或上楼梯时有明显气短。
病情严重或有并发症时,由于呼吸和循环功能受到明显损害,会出现胸闷、气短,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还可以有咯血、无力、消瘦、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
(3)预防尘肺病尘肺病的预防关键在于最大限度防止有害粉尘的吸入,可以从技术措施和卫生保健措施两方面加以预防。
1)技术措施:用工程技术措施消除或降低粉尘危害,是预防尘肺病最根本的措施,具体见粉尘控制部分。
2)卫生保健措施:接尘工人健康监护,包括上岗前体检、岗中的定期健康检查和离岗时体检,对于接尘工龄较长的工人还要按规定做离岗后的随访检查;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佩戴防尘护具,如防尘安全帽、防尘口罩、送风头盔、送风口罩等,讲究个人卫生,勤换工作服,勤洗澡。
2、职业中毒(1)定义及分类职业中毒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引起的中毒。
煤矿主要职业病的防治措施
![煤矿主要职业病的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cef1dbf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4b.png)
煤矿主要职业病的防治措施前言煤矿工人是我们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但在煤矿工作中,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和长期受到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影响,煤矿工人很容易患上各种职业病。
根据相关数据,我国煤矿产业的职业病危害比较严重,主要职业病有十种,包括尘肺病、振动性白手指、职业性听力损失、职业性皮肤病等。
因此,了解并掌握煤矿主要职业病的防治措施对于维护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尘肺病的防治1.生产工艺上的防治。
减少矿井开采、运输、加工、装卸等工序中的粉尘产生;清除和收集煤矸石中的有害物质;改善煤炭的处理方法,如采取分级沉淀、流程水、湿式粉碎等方法,减少粉尘产生。
2.个人防护措施。
煤矿工人应佩戴防护口罩、手套、防护衣等个人防护装备;减少长时间暴露于有害环境中。
3.定期体检。
煤矿工人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诊断尘肺病。
振动性白手指的防治1.工作环境上的防治。
减少和防止手部长时间暴露于低温、潮湿、震动等有害环境中。
2.个人防护措施。
佩戴保暖手套,保持手部温暖;少抽烟、少喝酒,保持生活规律等。
3.定期体检。
振动性白手指具有特殊的潜伏期,需要定期体检进行诊断。
职业性听力损失的防治1.生产工艺上的防治。
采用低噪音工具,减少噪音产生;选用低噪音设备,如低噪音矿车、低噪音压缩机等。
2.个人防护措施。
佩戴耳塞或耳罩等防护装备;减少在高噪音环境中长时间工作或休息。
3.定期体检。
职业性听力损失需要定期进行听力检查,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职业性皮肤病的防治1.生产工艺上的防治。
采用无害工具、设备和材料;减少皮肤接触有害物质;加强卫生管理,定期清洗工作环境。
2.个人防护措施。
佩戴防护手套、防护面罩等个人防护装备;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清洗工作衣服、防护装备等。
3.定期体检。
及时发现和诊断职业性皮肤病。
结论煤矿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煤矿工人很容易患上各种职业病。
为了维护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需要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包括生产工艺上的防治、个人防护措施和定期体检。
煤矿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
![煤矿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3daea87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77.png)
02
粉尘危害及防护
粉尘来源与危害程度
粉尘来源
煤矿采掘、运输、加工等过程中产生的煤尘、岩尘和混合性 粉尘。
危害程度
长期吸入粉尘可引起尘肺病、煤工尘肺等职业病,严重影响 矿工健康。
粉尘防护措施及方法
工程防护
通过改进生产工艺、设 备,实现自动化、密闭 化作业,减少粉尘产生
和扩散。
通风除尘
加强通风系统建设,确 保工作场所空气流通,
包括不良作业环境、缺乏个人防护用品、 安全意识淡漠等。
预防措施与重要性
01
02
03
04
改善作业环境
加强通风、除尘、降噪等措施 ,降低有害因素浓度。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佩戴防尘口罩、耳塞、防护服 等,减少有害因素接触。
定期健康检查
及早发现职业病,及时治疗, 防止病情恶化。
加强安全培训
提高工人安全意识,自觉遵守 安全操作规程。
应急装备
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和器材,如 防化服、空气呼吸器、洗眼器等 ,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投
入使用。
紧急救援
在发生化学事故时,应立即启动 应急预案,组织专业救援队伍进 行紧急救援,将受伤人员送往医
院救治。
05
物理因素危害及防护
高温、低温、湿度等物理因素影响
高温危害
煤矿井下高温环境可导致人体体温调节障碍,引发中暑、热射病 等疾病,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化学毒物防护措施及方法
工程控制
优化通风系统,降低有害物浓度 ,减少暴露时间。
个人防护
佩戴防毒面具、手套、防护服等,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健康管理
定期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及案
制定化学毒物泄漏、中毒等应急 预案,明确应急组织、通讯联络
煤矿工人常见职业病有哪些
![煤矿工人常见职业病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c4ac498a26fff705cc170aec.png)
煤矿工人常见职业病有哪些
一、煤矿工人常见职业病有哪些二、尘肺病三期会死吗三、尘肺病的预防方法
煤矿工人常见职业病有哪些1、煤矿工人常见职业病有哪些
煤工尘肺是煤矿工人吸入矿尘,在肺内以煤尘为主要粉尘的沉着所引起的肺部弥漫性纤维性病变的总称。
接触不同性质粉尘,可产生煤肺、硅沉着病、煤矽肺,煤肺和煤矽肺统称为煤工尘肺。
矽肺主要见于接触岩石粉尘的井下掘进工,煤肺主要见于单纯接触煤尘的采煤工、运煤工以及地面煤仓的装卸工;但煤矿井下工种不固定,大多数工人既接触矽尘,又接触煤尘,故以煤矽肺最为常见,约占煤工尘肺的80%以上。
本病是在煤炭生产中影响劳动生产力,威胁矿工健康的最普遍、最严重的职业病。
2、尘肺病的症状
呼吸困难是尘肺病最常见和最早发生的症状,且和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
随着肺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加重、有效呼吸面积的减少、通气/血流比例的失调,缺氧导致呼吸困难逐渐加重。
合并症的发生则明显加重呼吸困难的程度和发展速度,并累及心脏,发生肺源性心脏病,使之很快发生心肺功能失代偿而导致心功能衰竭和呼吸功能衰竭,这是尘肺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3、尘肺病的危害有哪些
3.1、肺尘病的主要症状有发烧、容易感到疲倦、没有食欲、干咳、胸痛和呼吸衰退等,严重的患者可能因此会导致死亡。
3.2、肺尘病十分容易产生病变,这其中包括肺癌、肺结核、肺气肿、支气管炎严重者甚至会引起肾脏的病变。
3.3、患有了肺尘病的病人,由。
煤矿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
![煤矿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5377c99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d0.png)
手术治疗
03
对于某些严重的职业病,可能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如肺移植、
截肢等。
职业病患者的康复与护理
康复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为患者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如 运动康复、心理康复等。
护理服务
患者需要得到良好的护理服务,包括日常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 理等,以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健康。
长期关注与随访
教育。
03
煤矿职业病预防措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职业病危害的源头控制
采取工程技术措施
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减少职业病危害的产生。
配备安全防护设施
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建立和完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
职业病危害的监测与评估
01
02
03
定期检测
定期对生产环境中的职业 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和评 估。
隐瞒病情、不如实提供有关资 料的。
THANKS
感谢观看
02
噪声病
煤矿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对职 工的听力、心血管和神经系统造成损 害。
03
振动病
长期从事振动较大的工作,如使用振 动工具或暴露于振动环境中,可导致 手部肌肉萎缩、肌腱炎等。
05
04
高温中暑
煤矿井下高温、高湿环境可导致职工 中暑,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煤矿职业病的特点
群体性发病
煤矿职业病往往同时影响到一 个工作面的职工,具有群体性
发病的特点。
隐蔽性
煤矿职业病在初期往往无明显症状 ,具有隐蔽性。
病程长、危害大
煤矿职业病多数为慢性疾病,病程 较长,对职工的健康危害较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噪音的危害
• 1.1.1听力系统。噪声的有害作用主要是对听力系统的损害。噪声作用 初期,听阈可暂时性升高,听力下降,这是保护性反应;强噪声作用 下,可导致永久性听力下降,内耳感音细胞遭损伤,引起噪声性耳聋 ;极强噪声可导致听力器官发生急性外伤,即爆震性耳聋。
• 1.1.2神经系统。长期接触噪声可导致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功能的平衡 失调。出现头痛、头晕、心悸、耳鸣、疲劳、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 、情绪不稳定、易怒等。
• 噪声对人的危害 随着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建筑的发展,以及人口密度的增加, 家庭设施(音响、空调、电视机等)的增多,环境噪声日益严重,它 已成为污染人类社会环境的一大公害。噪声不仅会影响听力,而且还 对人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有人 称噪声为“致人死命的慢性毒药”。噪声给人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 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振动的危害
• 2.2.2 局部振动对人体的危害
• 局部振动对机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可引起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 骨骼 - 肌肉系统、听觉器官、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多方面改变。
• ( 1 )神经系统。以上肢手臂末梢神经障碍为主,常以多发性末梢神 经炎的形式出现。表现为皮肤感觉迟钝,痛觉和振动觉减退,神经传 导速度减慢,反应潜伏期延长。高频振动的不良影响更为明显。植物 神经功能紊乱,出现血压、心率不稳,指甲松脆,手颤,手多汗等,
• 5.1.6 神经系统。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中枢的兴奋性增高,使肌肉活动 减少,产热量减少,这种抑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保护性反应 ,但由此引起的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降低和反应速度减慢、注意力 不集中等,容易造成工伤事故发生。
煤矿尘肺病的防治
• 根据卫生部公布的《2009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尘肺病占当年职业 病总数的79.96%是我国患者人数最多的一种职业病。
皖煤监健〔2017〕28号
• 四、积极推动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改革创新 • (十四)加强煤矿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 • (十五) 提高职业健康社会化服务水平 • (十六)运用市场和行政机制推动职业健康工作 • (十七)开展职业病事故调查处理 • 五、持续夯实职业健康工作基础 • (十八)实施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一体化管理 • (十九)落实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制度 • (二十)落实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 • (二十一)加强个体防护用品管理 • (二十二)加强职业健康统计分析 • 六、抓好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 (二十三)加强职业健康培训工作 • (二十四)大力开展职业健康宣传教育 • (二十五)加强职业健康人才引进
• • 尘肺病是对人体危害最大的职业病,它是长期工作在 劳动者一
旦得了尘肺,身体健康将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严重的会丧失劳动能 力,甚至死亡,因此,了解尘肺病是怎么回事,掌握相关的预防知识 ,对于从事粉尘作业的人员来说非常重要。 • 什么叫尘肺病呢? • 它是怎么形成的呢? • 尘肺病是由于我们吸入空气中的粉尘损伤了肺组织导致肺失去弹性变 硬长成疤痕,就好像“石肺”,它是我国最主要的职业病。 •
• 4 )听觉器官。振动过程往往同时有噪声产生,振动与噪声同时作用 于人体,可加重对听力的损害。振动对听力损伤的特点是以 125~500Hz 的低频部分听力下降为主,其损伤发生在耳蜗顶部。
振动的防治
• 2.3 振动对人体危害的防治措施 • 2.3.1 预防振动的危害应从工艺改革入手,在可能的条件下,以液压、
• ( 3 )骨骼 - 肌肉系统。手部肌肉萎缩,多见于鱼际肌和指伺肌。手 握力和手捏合力下降。肌电图异常,呈现正锐波和纤颤波。可发生肌 纤维颤动和疼痛。 40Hz 以下的大振幅冲击性振动可引起骨和关节改 变,主要发生在指骨、掌骨、腕骨和肘关节。可见骨质疏松、脱钙、 骨皮质增生;骨岛形成、骨关节变形及无菌性骨坏死等变化。
焊接、粘接等新工艺代替铆接;改进风动工具,采用减振装置,设计 自动或半自动式操纵装置,减少手及肢体直接接触振动体;工具把手 设缓冲装置;改进压缩空气的出口方位;防止工人受冷风吹袭。振动 作业工人应发放双层衬垫无指手套或衬垫泡沫塑料的无指手套,以减 振保暖。 • 2.3.2 建立合理的劳动制度,按接触振动的强度和频率,订立工间休息 及定期轮换制度,并对日接触振动时间给予一定限制。 • 2.3.3 就业前和工作后定期进行体检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受振动损伤的作 业人员也很重要。
高温的危害
• 5.1.2水盐代谢。由于出汗引起体内水分和盐的大量丢失。出汗量可作 为人体受热程度和劳动强度的综合指标。环境温度越高,劳动强度越 大,人体出汗就越多。汗液中的盐主要是氯化钠,正常人一般每天摄 取食盐的总量为10 ~20g,高温作业每天仅随汗液排出的盐可高达 25g 以上。故大量出汗可引起水盐代谢障碍,而影响劳动能力,甚至 造成严重缺水缺盐;并导致热痉挛。
煤矿常见职业病及防治知识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一、皖煤监健〔2017〕28号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
煤矿常见职业病及防治知识
煤矿职业病类型
煤矿尘肺病的防治
皖煤监健〔2017〕28号
• 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 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职业健康工作 的意见
• 一、总体要求 • 积极构建“职业病危害就是隐患,职业病就是事故”、“职业病防治
高温的危害
• 5.1.5 泌尿系统。高温作业时,大量水分以汗的形式排出体外,同时由 于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提高了肾脏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因此经肾 脏排出的水分明显减少,有时只相当于身体日排出水分的 10% ~ 15% 。如果体内丢失的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则尿液变得浓缩,加重了肾 脏负担,尿中可出现蛋白、细胞等,严重者表现为肾功能不全。
• 5.1.3循环系统。高温作业时,由于劳动和散热的需要,体内血液重新 分配,大量血液流向工作肌和皮肤,心脏负担加重,心率明显加快。 由于体内水分大量流失,血液浓缩,粘度增加,进一步增加了心脏负 荷,长期影响可使心肌肥大。
• 5.1.4 消化系统。高温作业时,由于消化道血液减少,胃肠蠕动减慢, 胃液、唾液减少,胃酸降低,淀粉酶活性下降。表现为食欲减退和消 化不良,高温作业工人消化道疾病患病率往往高于一般工人,而且工 龄越长,患病率越高。
就是安全生产”的理念,倡导“安安全全工作,健健康康生活”、“ 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健健康康退休”,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 ,切实做好煤矿职业健康各项工作。 • (一)目标任务 • (二)总体思路 • (三)基本原则
皖煤监健〔2017〕28号
• 二、建立健全职业健康工作责任体系 • (四)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企业主要负责人领导责任 • (五)落实政府部门监管责任,强化监管监察 • 三、大力推进职业健康依法治理 • (六)加强职业健康法律法规的学习贯彻 • (七)加强粉尘危害治理 • (八)加强粉尘浓度监测 • (九)加强高温热害治理 • (十)开展示范工程建设 • (十一)加强噪声危害防治 • (十二)加强有害气体防治,防止职业中毒 • (十三)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振动的危害
• 2 )心血管系统。 40~300Hz 的振动可引起周围毛细血管形态和张力的 改变。血管痉挛变形,局部血流量减少。早期手部特别是手指皮肤温 度降低,遇冷皮肤温度降低更为明显,且恢复时间延长,重者手指遇 冷变白 ( 白指 ) 。心电图检查出现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等症状。 高血压的发生率增高。
噪音的防治
• 1.2.2 控制噪声的传播。一般有以下几种措施: • ①吸声。采用吸声材料装饰在车间的内表面,如墙壁和屋顶,或者在
车间内悬挂空间吸声体,吸收辐射和反射声能,使噪声强度减低。具 有较好吸声效果的材料有玻璃棉、矿渣棉、泡沫塑料、毛毡、棉絮、 加气混凝土、吸声板、木丝板等。 • ②消声。用一种能阻止声音传播而允许气流通过的装置,即消声器。 这是防止空气动力性噪声的主要措施。消声器有利用吸声材料消声的 阻性消声器、根据滤波原理制造的抗性消声器以及利用上述两种原理 设计的阻抗复合消声器 • ③隔声。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利用一定的材料和装置,把声源封闭, 使其与周围环境隔绝起来,如隔声罩、隔声间。隔声结构应该严密, 以免产生共振影响隔声结果。 • ④隔振。为了防止通过地板和墙壁等固体材料传播的振动噪声,在机 器的基础和地板、墙壁联结处设减振装置,如胶垫、沥青等。
高温的危害
• 5高温作业 高温作业是指在高气温或高温高湿或强热辐射条件下进行 的作业,通常分为三种类型。①高温、热辐射作业。②高温、高湿作 业。③夏季露天作业。
• 5.1 高温作业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5.1.1 体温调节。机体在高温环境下劳动,一方面,劳动过程使机体产
热明显增加,劳动强度越大产热越多;另一方面,机体不能再通过辐 射热和传导及对流的方式散热,反而受到环境辐射和对流热作用。当 气温超过体温时,机体只能靠蒸发汗液散热。蒸发是一种有效的散热 途径,一般可以散发体内多余的热量。但如果受某些条件影响,如高 气湿、低风速或着装等,身体获热和产热大于散热,人体排出的汗液 不能完全蒸发,则变成汗液流下。流下的汗液能起到蒸发散热的作用 ,体内多余的热不能及时散失而使机体产生蓄热现象,人体不能继续 保持热平衡,体温可升高到 40℃ 以上。这时会发生中暑及其他变化 。
• 2、与劳动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劳动制度与劳动组织不合理 均可造成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
• 3、与作业环境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指不良气象条件,厂房矮小 、狭窄,车间布置不合理,照明不良等。
煤矿职业病类型
• 噪声 即噪音。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 • 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
• 噪声具有局部性、暂时性和多发性的特点。
• 1.1.3 其他系统。长期接触噪声可引起其他系统的应激反应,如可导 致心血管系统疾病加重,引起肠胃功能紊乱等。
噪音的防治
• 1.2噪声危害防治 防止噪声危害应从声源、传递途径和接收者三个方 面来考虑。
• 1.2.1 控制和消除噪声源。这是防止噪声危害的根本措施。应根据具体 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采用无声或低声设备代替发出噪声的设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液压代替高噪声的锻压,以焊接代替铆接,用无梭代替有梭织 布等,均可受到较好的效果。对于生产允许远置的噪声源如风机、电 动机等,应移至车间外或采取隔离措施。此外设法提高机器的精密度 ,尽量减少机器部件的撞击、摩擦和振动,也可以降低生产噪声。在 进行厂房设计时,应合理地配置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