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学常识清单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文学常识诗歌鉴赏方法: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散文鉴赏方法: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文无定格,贵在鲜活。

作家作品:1、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他的诗歌通俗易懂、流畅自然,著名的《新乐府》《秦中吟》等作品,反映了人民疾苦,揭露了社会黑暗,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另一些具有感伤色彩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等,形象鲜明,情节连贯,语言优美,同样是脍炙人口的篇章。

2、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

《楚辞》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和汉代贾谊等人的诗赋,西汉刘向辑,东汉王逸作章句(对古书的分析解释)。

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后世因此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3、鲍照,字明远。

鲍诗气骨劲健,语言精练,辞采华丽,常常表现慷慨不平的思想情感。

七言诗在鲍照那里有显著的发展,对于唐代作家颇有影响。

代表作《拟行路难》。

4、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同年代“诗仙”李白并称“李杜”。

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生当开元盛世与安史之乱之间,后半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

他的诗广泛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被称为“史诗”。

诗风沉郁顿挫(思想感情低沉郁闷,语调音律停顿转折)。

5、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

宋孝宗时赐进士出身,46岁入蜀,先后在王炎、范成大幕府中任职。

光宗时官至礼部郎中,后被劾去职,归老故乡。

6、阮籍,字嗣宗,“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竹林七贤”之一。

他是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全力创作五言抒情诗。

他的诗大量运用比兴象征、神话传说、以景寓情、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曲折隐晦地书写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形成了言近旨远的艺术风格。

代表作《咏怀八十二首》。

7、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

8、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034《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知识梳理

034《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知识梳理

034《中国古代诗歌散⽂欣赏》知识梳理《中国古代诗歌散⽂欣赏》知识清单⽂学常识部分1.“⽂章合为时⽽著,歌诗合为事⽽作”,反映⼈民疾苦,揭露社会⿊暗的《新乐府》《秦中吟》,叙事诗___《长恨歌》、《琵琶⾏》______ 2.《湘夫⼈》《国殇》作者屈原,字原,名平,浪漫主义诗⼈《楚辞》为楚地民歌发展起来的新诗体“楚辞体”“骚体”,反映⼈格魅⼒和艺术成就的代表作有《离骚》,根据楚地民间祭祀乐歌改作加⼯的《九歌》3.七⾔诗,门阀制度下的怀才不遇。

4.拾遗,号少陵野⽼,字⼦美,其诗被称为“诗史”其⼈被称为“诗圣”最具代表性的为七⾔律诗,诗风沉郁顿挫。

三吏:《潼关吏》《新安吏》《⽯壕吏》三别:《⽆家别》《垂⽼别》《新婚别》5.雄浑豪放。

6.林七贤”之⼀,正始⽂学的代表作家,⽤诗歌抗争⿊暗政治。

7.《杂诗⼗⼆⾸》作者陶渊明,字元亮,字渊明,名潜,开创“⽥园诗”被称为“⽥园诗⼈”、“隐逸诗⼈”代表作《饮酒》《杂诗》8.《越中览古》作者李⽩,字太⽩,号_青莲居⼠__,作《将进酒》时被“赐⾦放还”⼋年之久。

9.《⼀剪梅》作者李清照,号易安居⼠。

10.《今别离》作者黄遵宪,字公度,号⼈境庐主⼈,倡导“我⼿写我⼝”其诗为“史诗”11.《春江花⽉夜》作者张若虚,“吴中四⼠”贺知章、张旭、包融、张若虚,闻⼀多称其“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12.《夜归⿅门歌》作者孟浩然,孟⼭⼈,孟襄阳,他的⼭⽔⽥园诗与王维并称。

13.《菩萨蛮》作者韦庄,字端⼰,与温庭筠并称“温韦”“花间派”词⼈代表作家,有诗集《浣花集》。

14.《积⾬辋川庄作》作者王维,字摩诘,被称为诗佛、⼜称王右丞。

15.《新城道中》作者苏轼,字⼦瞻,“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北宋__诗坛最有成就诗⼈。

16.《扬州慢》作者姜夔,字尧章,号⽩⽯道⼈。

17.《长相思》作者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善⽤“⽩描”⼿法。

18.《李凭箜篌引》作者李贺,字长吉,世⼈称之为诗⿁19.《虞美⼈》作者李煜,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

【免费下载】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选修 知识点1

【免费下载】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选修 知识点1
3. 《拟行路难》鲍照 鲍明远 鲍参军 南朝宋 发展了七言诗 门阀制度下的怀才不遇 4. 《蜀相》《登岳阳楼》《阁夜》《旅夜书怀》杜甫 杜工部 杜拾遗 号少陵野老 字子美 “诗史”“诗圣”成立七
言律诗 诗风沉郁顿挫 三吏:石壕吏 新安吏 潼关吏 三别:无家别 垂老别 新婚别 5. 《书愤》陆游 字务观 号放翁 “中兴四大家”之一 诗风深沉蕴藉 6. 《咏怀八十二首》 阮籍 字嗣宗 “建安七子”阮瑀之子 “竹林七贤”之一 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 用诗歌抗
古风犹存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知识点清单
1. 《长恨歌》白居易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新乐府运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映人民疾苦, 揭露社会黑暗的《新乐府》《秦中吟》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
2. 《湘夫人》《国殇》屈原 字原 名平 浪漫主义诗人 《楚辞》为楚地民歌发展起来的新诗体“楚辞体”“骚体” 反映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的《离骚》 根据楚地民间祭祀乐歌改作加工的《九歌》
争黑暗政治 7. 《杂诗十二首》陶渊明 字元亮 字渊明 名潜 开创“田园诗” “田园诗人”“隐逸诗人”《归园田居》《杂诗》
8. 《越中览古》李白 字太白 青莲居士《将进酒》时被“赐金放还”八年之久 9. 《一剪梅》李清照 易安居士 10. 《今别离》黄遵宪 子公度 人境庐主人“诗界革命”“史诗” 11.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吴中四士”张若虚 贺知章 张旭 包融 闻一多称“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12.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 孟山人 孟襄阳 山水田园诗 与王维并称 13. 《菩萨蛮》韦庄 字端己 与温庭筠并称“温韦”“花间派”词人代表作家 《浣花集》 14.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字摩诘 诗佛 王右丞 15. 《新城道中》苏轼 字子瞻 “三苏“苏洵 苏轼 苏辙 北宋诗坛最有成就诗人 16. 《扬州慢》姜夔 字尧章 白石道人 17. 《长相思》纳兰性德 原名成德 字容若 号楞伽山人 “白描” 18. 《李凭箜篌引》李贺 字长吉 诗鬼 19. 《虞美人》李煜 字重光 史称南唐后主 20. 《苏幕遮》周邦彦 字美成 清真居士 “词中老杜” “词中之冠” 21. 《燕歌行》高适 字达夫 字仲武 22.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 字子厚 史称柳河东 柳柳州 23. 《菩萨蛮》温庭筠 原名岐 字飞卿 “温八叉”花间词人鼻祖 与李商隐齐名“温李” 24. 《般涉调 哨遍 高祖还乡》睢景臣 一作舜臣 字景贤《屈原投江》《牡丹记》《千里投人》 诗歌发展概述 25. 诗歌的源头是歌谣 26. 《诗》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有诗歌 305 首 从汉朝汉武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 分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文学常识梳理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文学常识梳理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文学常识梳理1.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战国时期的屈原,他不但是出色的政家家、外交家,而且还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灵活、多用兮字的新诗体——楚辞,后世也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其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不朽诗篇。

他的作品大多编在西汉刘向编辑的《楚辞》里。

2.阮籍,字嗣宗,“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竹林七贤”之一。

他是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全力创作五言抒情诗。

他的诗大量运用比兴象征、神话传说、以景寓情、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曲折隐讳地抒写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形成了言近旨远的艺术风格。

其代表作《咏怀》诗现存八十二首。

3.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靖节,世称“靖节先生”,又作《五柳先生传》,又称“五柳先生”。

他是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我们学过他的田园诗《归园田居》。

他41岁时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而折腰,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欧阳修曾给予高度评价:“魏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

”其散文《桃花源记》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一朵奇葩。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系组诗,大都慨叹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情怀。

4. 唐宋散文八大家中,唐代有韩愈、柳宗元。

二人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主将,世人并称为“韩柳”。

韩愈字退之,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

潮州韩文公庙碑评价他“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

”著有《昌黎先生集》。

高中我们学过《师说》《祭十二郎文》。

5.唐诗的成就把古代诗歌的发展推向了高峰。

李白字太白,号“清莲居士”。

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的美称;他的一首游仙诗是《梦游天姥吟留别》,其诗眼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古体诗《蜀道难》《将进酒》等都是脍炙人口的诗作,其诗风豪放飘逸,著有《李太白全集》。

语文《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学和文化常识汇总

语文《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学和文化常识汇总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学和文化常识汇总《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长恨歌》1六宫粉黛:指宫中所有嫔妃。

古代皇帝设六宫,正寝(日常处理政务之地)一,燕寝(休息之地)五,合称六宫。

粉黛:粉黛本为女性化妆用品,粉以抹脸,黛以描眉。

此代指六宫中的女性。

无颜色:意谓相形之下,都失去了美好的姿容。

2金屋:《汉武故事》记载,武帝幼时,他姑妈将他抱在膝上,问他要不要她的女儿阿娇作妻子。

他笑着回答说:“若得阿娇,当以金屋藏之。

”3渔阳:郡名,是安禄山叛军的出发地。

鼙鼓:古代骑兵用的小鼓,此借指战争4九重城阙:九重门的京城,此指宫廷。

烟尘生:指发生战事。

阙,意为古代宫殿门前两边的楼,泛指宫殿或帝王的住所。

5六军:指天子军队。

这里指皇帝的侍卫军队。

6行宫:皇帝离京出行在外的临时住所,这里指玄宗在蜀中的临时住处。

7夜雨闻铃:《明皇杂录·补遗》:“明皇既幸蜀,西南行。

初入斜谷,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

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

”这里暗指此事。

后《雨霖铃》成为宋词词牌名。

8梨园弟子:指玄宗当年训练的乐工舞女。

梨园:据《新唐书·礼乐志》:唐玄宗时宫中教习音乐的机构,曾选"坐部伎"三百人教练歌舞,随时应诏表演,号称“皇帝梨园弟子9孤灯挑尽:古时宫廷及豪门贵族夜间燃烛,不用油灯照明。

用油灯时,为使灯火明亮,过了一会儿就要把浸在油中的灯草往前挑一点。

挑尽,说明夜已深。

按,唐时宫延夜间燃烛而不点油灯,此处旨在形容玄宗晚年生活环境的凄苦。

10海上仙山:泛指仙境。

《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人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

11转教小玉报双成:意谓仙府庭院重重,须经辗转通报。

小玉:吴王夫差的小女,殉情而死。

双成:传说中西王母的侍女。

这里皆借指杨贵妃在仙山的侍女。

12玉容寂寞:此指神色黯淡凄楚。

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这里形容泪痕满面13长生殿:在骊山华清宫内,是祭神的宫殿。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知识梳理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知识梳理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知识梳理(一)成语梳理1.《庖丁解牛》目无全牛:开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游刃有余:形容技术熟练高超,做事轻而易举。

切中肯綮:正好切中事情的关键。

踌躇满志: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意思。

现指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善刀而藏:将刀擦拭干净收起来。

比喻有所收敛、适可而止或自藏其才而不炫露。

2.《项羽之死》四面楚歌:形容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

望风披靡:披靡,草木随风倒伏。

草一遇到风就倒伏。

老远看到对方的气势很盛,没有交锋就溃散了。

比喻军队毫无斗志。

3.《阿房宫赋》钩心斗角:原指宫室结构精巧工致,后用来指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也作勾心斗角。

锱铢必较:锱、铢,都是占代很小的重量单位。

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

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

4.《文与可画筼筜偃竹记》胸有成竹: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

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

也说成竹在胸。

贻人口实:贻,遗留;口实,话柄。

指做事或说话不小心,给人家留下了话柄。

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溜过去了,形容时间、机会等极易失去。

5.《六国论》抱薪救火:比喻因为方法不对,虽然有心消灭祸患,结果反而使祸患扩大。

披荆斩棘: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

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6.《陶庵梦忆序》雕虫小技:雕,雕刻;虫,指鸟虫书,古代汉字的一种字体,比喻小技或微不足道的技能。

7.《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浮生若梦:浮生,空虚不实的人生;若,像。

把人生当作短暂虚幻的梦境。

8.《项脊轩志》万籁俱寂: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万籁,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寂,静。

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9.《苦斋记》膏粱之子:膏粱,肥肉和细粮,泛指精美的饮食、代指富贵生活。

比喻富贵人家过惯享乐生活的子弟。

(二)文化知识庙祝:庙堂中管香火的人。

治:旧时称地方政府所在的地为“治”。

锱铢:古代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等于后来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内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内文学常识

菩萨蛮(其二)(韦庄)1.韦庄: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

唐玄宗朝宰相韦见素之后、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

与温庭筠齐称“温韦”,是花间词派代表词人。

因有着名叙事长诗《秦妇吟》而被称为“秦妇吟秀才”。

2.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

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

唐宣宗大中年间,女蛮国派遣使者进贡,她们身上披挂着珠宝,头上戴着金冠,梳着高高的发髻,让人感觉宛如菩萨,当时教坊就因此制成《菩萨蛮曲》,于是后来《菩萨蛮》成了词牌名。

3.《忆江南》,本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

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望江梅》、《春去也》、《梦游仙》、《安阳好》、《步虚声》、《壶山好》、《望蓬莱》、《江南柳》等。

4.当垆卖酒: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与(卓文君)倶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

相如身自着犊鼻,与保佣杂作,涤器于市中。

”指临街卖酒。

新城道中(苏轼)1.铜钲:古代一种铜质乐器,又名丁宁,形状像钟,打击发声。

扬州慢(姜夔)1.扬州慢:词牌名,是宋代词人、音乐家姜夔的自度曲。

2.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

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3.维扬:扬州的别称。

《尚书禹贡》有“淮海维扬州”,后来借维扬指扬州。

4.《蜀黎》之悲:国家沦亡的悲痛。

《蜀黎》是诗经中的篇名,是周人缅怀故都之作,后借指故国之思。

5.竹西:扬州外五里的亭子,在禅智寺左侧。

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6.豆蔻:出自杜牧《赠别》中“豆蔻梢头二月初”,现在常用“豆蔻年华”表示十二三岁的少女。

7.二十四桥:唐代扬州的二十四座桥,泛指扬州的名桥。

长相思(纳兰性德)1.纳兰性德: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兰成德。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六国论》是一篇文言文,其中有一些通假字需要我们注意。

比如“暴”通常读作“曝”,“毋”通常读作“无”,需要特别注意。

在文章中,作者提到了古今异义,比如“亡”不仅指战败而亡,还包括其他原因导致的亡国。

同时,文章中也有一些词类活用,比如“力亏”中的“亏”是使动用法,表示使…亏损。

此外,文章中也有一些词语有多义,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理解。

比如“为”可以表示作为,也可以表示招致。

而“以”既可以表示因为,也可以表示用。

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分析。

总之,理解文言文需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以及多义词语的使用。

只有深入理解这些知识点,才能更好地理解文言文。

4、强弱胜负已经判定,因此不需要战斗。

5、燕国虽然是小国,但最终灭亡了,这就是兵法的效果。

6、虽然经历了两次失败,但最终取得了三次胜利。

7、虽然可惜使用了武力,但最终没有成功。

8、虽然有这样的势力,但却被秦人所利用。

9、虽然比秦国弱,但仍有可能不用贿赂就能获胜。

10、如果以六国破亡的历史为例,那么这个国家也会走向灭亡。

因此,燕赵国的君主应该具备远见,保护好自己的领土。

1、燕赵国的君主一开始就有远见,能守住自己的土地。

2、可惜赵国虽然使用了武力,但最终没有坚持到底。

3、如果三个国家都能爱护自己的领土,那么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4、虽然六国比秦国弱,但仍有可能不用贿赂就获胜。

1、有关于战败和失去领土的事情,都是诸侯自己的原因。

2、燕国虽然是小国,但最终还是灭亡了。

3、与秦国相比,六国的势力确实比较弱。

4、如果以六国破亡的历史为例,那么这个国家也会走向灭亡。

1、有人说:“六国互相攻灭,是因为都贿赂了秦国吗?”2、与秦国相比,这个国家的情况可能更加难以估量。

1、虽然___姓国家没有帮助其他五个国家,但也没有帮助秦国。

2、与秦国相比,这个国家的情况可能更加难以估量。

1、诸侯失去领土的原因,有战败也有其他因素。

2、这就是兵法的效果,燕国虽然小但最终灭亡了。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化常识(精校版)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化常识(精校版)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化常识(精校版)高二语文组《过大孤山小孤山》烽燧:即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

夜间燃的火叫烽,白天烧的烟叫燧。

州治:州的官署所在地。

治:旧时称地方政府所在地为“治”。

奉化军节度:奉化军管辖。

军,唐至宋朝时的区划名称。

节度,这里是管辖的意思。

《庖丁解牛》庄子,姓庄,名周,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2.节选自《庄子·养生主》;《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作。

3.《桑林》传说中商汤时的乐曲名。

4.《经首》传说中尧时的乐曲名。

《项羽之死》1.亭长:秦汉时乡官。

2.江东:长江在芜湖到南京一段,基本上呈南北走向,隋唐以来,习惯称此段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

3、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

《史记》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元年,大约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

5、本纪:把历代帝王作为历史事件的中心人物来加以论述,同时又以他们的前后继承关系来显示历史的发展。

6、世家:记叙春秋战国以来各诸侯国和汉代所封的诸侯、勋贵的历史。

7、列传:是使那些品行高洁和有功于天下的人得以传名于后世。

8、表:按朝代的顺序,把历史分成若干阶段,再分别按世代、年、月写成简历的大事记。

9、书:是对当时社会重要的典章制度的专门论述,与后世的专门学科发展史有相近之处。

《阿房宫赋》1.妃嫔媵嫱:“妃”,皇帝的妾,或太子、王侯的妻;“嫔(pín)”“嫱(qiáng)”:都是古代宫廷中一种女官,实即皇帝的妾,地位比“妃”要低;“媵(yìng)”,古代统治阶级嫁女时随嫁的人(陪嫁的侍女),也可能成为嫔、嫱。

2.锱铢:古代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

《方山子传》1传:文体的一种。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修之文化常识清单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修之文化常识清单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学常识清单1) 《长恨歌》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新乐府运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社会黑暗的《新乐府》《秦中吟》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2) 《湘夫人》《国殇》屈原字原名平浪漫主义诗人《楚辞》为楚地民歌发展起来的新诗体“楚辞体”“骚体”反映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的《离骚》根据楚地民间祭祀乐歌改作加工的《九歌》3) 《拟行路难》鲍照鲍明远鲍参军南朝宋发展了七言诗门阀制度下的怀才不遇4) 《蜀相》《登岳阳楼》《阁夜》《旅夜书怀》杜甫杜工部杜拾遗号少陵野老字子美“诗史”“诗圣”成立七言律诗诗风沉郁顿挫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无家别垂老别新婚别5) 《书愤》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中兴四大家”之一诗风深沉蕴藉6) 《咏怀八十二首》阮籍字嗣宗“建安七子”阮瑀之子“竹林七贤”之一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用诗歌抗争黑暗政治7) 《杂诗十二首》陶渊明字元亮字渊明名潜开创“田园诗”“田园诗人”“隐逸诗人”《归园田居》《杂诗》8) 《越中览古》李白字太白青莲居士《将进酒》时被“赐金放还”八年之久9) 《一剪梅》李清照易安居士10) 《今别离》黄遵宪子公度人境庐主人“诗界革命”“史诗”11)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吴中四士”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闻一多称“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12)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孟山人孟襄阳山水田园诗与王维并称13) 《菩萨蛮》韦庄字端己与温庭筠并称“温韦”“花间派”词人代表作家《浣花集》14)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字摩诘诗佛王右丞15) 《新城道中》苏轼字子瞻“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北宋诗坛最有成就诗人16) 《扬州慢》姜夔字尧章白石道人17) 《长相思》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白描”18) 《李凭箜篌引》李贺字长吉诗鬼19) 《虞美人》李煜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20) 《苏幕遮》周邦彦字美成清真居士“词中老杜”“词中之冠”21) 《燕歌行》高适字达夫字仲武22)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字子厚史称柳河东柳柳州23) 《菩萨蛮》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温八叉”花间词人鼻祖与李商隐齐名“温李”24)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睢景臣一作舜臣字景贤《屈原投江》《牡丹记》《千里投人》25) 诗歌发展概述26) 诗歌的源头是歌谣27) 《诗》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有诗歌305首从汉朝汉武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又称《国风》,一共有15组,称为十五国风,是出自各地的民歌。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学常识清单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学常识清单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学常识清单1)《长恨歌》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新乐府运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社会黑暗的《新乐府》《秦中吟》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2)《湘夫人》《国殇》屈原字原名平浪漫主义诗人《楚辞》为楚地民歌发展起来的新诗体“楚辞体”“骚体”反映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的《离骚》根据楚地民间祭祀乐歌改作加工的《九歌》3)《拟行路难》鲍照鲍明远鲍参军南朝宋发展了七言诗门阀制度下的怀才不遇4)《蜀相》《登岳阳楼》《阁夜》《旅夜书怀》杜甫杜工部杜拾遗号少陵野老字子美“诗史”“诗圣”成立七言律诗诗风沉郁顿挫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无家别垂老别新婚别5)《书愤》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中兴四大家”之一诗风深沉蕴藉6)《咏怀八十二首》阮籍字嗣宗“建安七子”阮瑀之子“竹林七贤”之一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用诗歌抗争黑暗政治7)《杂诗十二首》陶渊明字元亮字渊明名潜开创“田园诗”“田园诗人”“隐逸诗人”《归园田居》《杂诗》8)《越中览古》李白字太白青莲居士《将进酒》时被“赐金放还”八年之久9)《一剪梅》李清照易安居士10)《今别离》黄遵宪子公度人境庐主人“诗界革命”“史诗”11)《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吴中四士”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闻一多称“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12)《夜归鹿门歌》孟浩然孟山人孟襄阳山水田园诗与王维并称13)《菩萨蛮》韦庄字端己与温庭筠并称“温韦”“花间派”词人代表作家《浣花集》14)《积雨辋川庄作》王维字摩诘诗佛王右丞15)《新城道中》苏轼字子瞻“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北宋诗坛最有成就诗人16)《扬州慢》姜夔字尧章白石道人17)《长相思》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白描”18)《李凭箜篌引》李贺字长吉诗鬼19)《虞美人》李煜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20)《苏幕遮》周邦彦字美成清真居士“词中老杜”“词中之冠”21)《燕歌行》高适字达夫字仲武22)《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字子厚史称柳河东柳柳州23)《菩萨蛮》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温八叉”花间词人鼻祖与李商隐齐名“温李”24)《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睢景臣一作舜臣字景贤《屈原投江》《牡丹记》《千里投人》25)诗歌发展概述26)诗歌的源头是歌谣27)《诗》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有诗歌305首从汉朝汉武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又称《国风》,一共有15组,称为十五国风,是出自各地的民歌。

高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集文言文知识点

高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集文言文知识点

高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集文言文知识点1.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考点大唐王朝国力空前强盛,国家从长期分裂复归于统一,封建经济和文化获得了充分发展的良好条件,再加上朝廷在各方面采取了较为开放的政策,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尤其是确立了以诗赋取土的科举制度,打破了魏晋以来门阀对仕途的垄断,使大批有才华的寒门子弟脱颖而出,最终创造了唐代文学的空前繁荣。

有唐一代作家作品数量之多,成就之高,影响之大,都是前未曾有的。

唐代诗歌堪称一代文学标志,中国古典诗歌的顶峰,是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

初、盛、中、晚各期都名家辈出,大家纷呈。

诗歌创作几乎遍及社会各个阶层的男女老少,《全唐诗》收录的诗人就有两千余家,诗作近五万首,而实际远不止此数。

初唐时期,宫廷诗歌承齐梁余风,流行靡丽软艳的“上官体”诗。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和稍后的陈子昂,上承汉魏风骨,力扫齐梁宫体诗颓风,使唐诗开始由宫廷走向社会,由艳情转向现实,由靡靡之音变为清新健康的歌唱。

同时的宋之问和沈佺期在诗歌的形式上也做了大胆的探索,他们共同为唐诗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史称盛唐,这一时期出现了两大诗歌流派和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

以王维、孟浩然、储光羲等人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上承陶渊明、谢灵运而别开生面。

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收在《辋川集》中的五言绝句,如《鹿柴》、《辛夷坞》等,善于将绘景状物与阐发禅趣相结合,意境幽美,艺术精妙。

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人为代表的边塞诗人,诗风刚健。

韵味深长,唱出盛唐强音。

高适的《燕歌行》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七言歌行体诗,描绘雄奇的边塞风光和艰苦的军旅生活,或悲壮浑厚,或奇逸峭拔,都是唐代边塞诗的佳篇。

李白与杜甫是古今诗坛的“双子星座”。

李白诗歌豪放飘逸,史称“诗仙”。

如《将进酒》、《行路难》、《蜀道难》,无不显示了诗人独特的情感色调和艺术个性。

杜甫诗歌号称“诗史”,风格沉郁顿挫。

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诗歌文学知识一、诗歌知识(一)古诗的分类古典诗歌有古体诗(别名古诗、古风)、近体诗(别名今体诗、格律诗)、词(别名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曲等几种例外形式。

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解放诗,形式解放,篇幅不限,每句字数不定(指杂言),不讲对仗,押韵解放等。

它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如《古诗十九首》)、七言古诗(成熟于唐朝,如《长恨歌》)、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引”“曲”“吟”“弄”等名称,如《琵琶行》)等形式。

近体诗鼎盛于唐朝,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它有绝句和律诗两种种类,绝句分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两种,律诗分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律诗(七律)、排律三种。

词鼎盛于宋朝,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 字内)、中调( 59—90 字内)和长调( 91 字以上)三种形式。

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曲鼎盛于元朝,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

散曲又有小令(短小的曲子)和套数(别名“套曲”)两种形式。

(二)诗、词、曲的相关知识① 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从诗的乐律角度来区分的。

两者的主要差别是:近体诗是指唐初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格律诗,古体诗则不讲格律,唐朝从前的诗歌都是古体诗。

② 律诗和绝句(又叫截句)律诗和绝句的差别主要在句数上。

绝句只有四句,能够对仗,也能够不对仗。

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

首联和尾联可对仗,可不对仗,颔联和颈联一定对仗;不论律诗仍是绝句,都有平仄声的要求。

八句以上的律诗为排律。

③ 歌、行、引古代诗歌体裁,三者无严格差别。

音节、格律大凡比较解放,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如《茅舍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李凭箜篌引》。

④ 乐府和新乐府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签字称,以后成为诗体的名称。

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收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学常识1、白居易,字乐天。

号___________。

中唐_______________的主要倡导者,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他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的诗分为三类:讽喻诗、感伤诗、闲适诗。

其讽喻诗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深刻反映了时政弊端与民生疾苦。

长篇叙事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2、屈原,名平,字原。

他开创了一种新诗体,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__________,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他开创了我国___________诗歌传统。

《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_________”,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屈原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鲍照,________文学家,字________。

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最有名的是_____________18首。

七言诗在他那里有显著发展,对唐代诗人很有影响。

4、杜甫,字______,河南巩县人,自号___________。

因他做过工部侍郎,又称__________。

杜甫的诗被称为________,他被后人冠以_________的美称。

李白评价杜诗“_______________”。

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著名的__________诗人。

代表诗有“三吏”“三别”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它代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高中语文教材文学文化常识大全(必修3+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教材文学文化常识大全(必修3+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教材文学文化常识大全(必修3+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高中课文中的文学文化常识(必修1)《烛之武退秦师》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

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

《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

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

民间又称医生。

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

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

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

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特指黄河。

江,特指长江。

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完整word版)语文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学常识

(完整word版)语文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学常识1.屈原,名平,字原。

战国时期楚国人,曾任左徒、三闾大夫。

《楚辞》收录战国楚国屈原、宋玉和汉代贾谊等人的诗赋。

西汉刘向辑,东汉王逸作章句。

诗歌运用楚地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地方色彩。

后世称这种诗体“楚辞体”或“骚体”2.庄周,战国时蒙人,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

《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作。

《庖丁解牛》3.阮籍,字嗣宗。

“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的儿子,“竹林七贤”之一。

正始文学代表作家,创作五言抒情诗。

大量比兴、神话、借景抒情、借古讽今,曲折隐晦地抒写疾世愤俗和感慨郁闷。

《咏怀》写魏晋改朝换代的黑暗现实生活中的愤慨。

艺术风格:言近旨远。

4.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

东晋时期人。

《杂诗十二首》感叹时光流逝、壮志难酬。

5.鲍照,字明远,南朝宋国人。

气骨劲健,语言精炼,辞采华丽,表达慷慨不平。

发展七言诗,影响唐代。

《拟行路难》歌咏人世忧患,寄予悲愤。

6.【唐代诗人分期】过渡:张若虚、陈子昂初唐四杰:王勃、杨炯、骆宾王、卢照邻盛唐: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岑参、高适中唐:元稹、白居易,苦吟派:贾岛、孟郊晚唐:李商隐、杜牧7.张若虚,唐朝。

《春江花月夜》:以孤篇压全唐;乐府旧题。

唐朝吴中四士: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

吴中:江浙一带。

8.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越中览古》写于南游吴越时,感慨盛衰无常。

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写下《梦游天姥吟留别》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八年后,《将进酒》9.《夜归鹿门歌》孟浩然,唐朝被张九龄招致幕府;诗作多写隐居闲适和羁旅愁思,在山水田园景色的描写中寄托性情;语言清淡,意境清远,多自然超妙之趣;与王维并称“王孟”。

10.《积雨辋川庄作》《归嵩山作》王维,字摩诘,亦官亦隐。

11.柳宗元,字子厚,柳河东,柳柳,多次被贬。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12.杜甫,字子美,“诗圣”。

生当开元盛世与安史之乱之间,后半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

语文《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学和文化常识全汇总

语文《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学和文化常识全汇总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学和文化常识汇总《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长恨歌》1六宫粉黛:指宫中所有嫔妃。

古代皇帝设六宫,正寝(日常处理政务之地)一,燕寝(休息之地)五,合称六宫。

粉黛:粉黛本为女性化妆用品,粉以抹脸,黛以描眉。

此代指六宫中的女性。

无颜色:意谓相形之下,都失去了美好的姿容。

2金屋:《汉武故事》记载,武帝幼时,他姑妈将他抱在膝上,问他要不要她的女儿阿娇作妻子。

他笑着回答说:“若得阿娇,当以金屋藏之。

”3渔阳:郡名,是安禄山叛军的出发地。

鼙鼓:古代骑兵用的小鼓,此借指战争4九重城阙:九重门的京城,此指宫廷。

烟尘生:指发生战事。

阙,意为古代宫殿门前两边的楼,泛指宫殿或帝王的住所。

5六军:指天子军队。

这里指皇帝的侍卫军队。

6行宫:皇帝离京出行在外的临时住所,这里指玄宗在蜀中的临时住处。

7夜雨闻铃:《明皇杂录·补遗》:“明皇既幸蜀,西南行。

初入斜谷,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

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

”这里暗指此事。

后《雨霖铃》成为宋词词牌名。

8梨园弟子:指玄宗当年训练的乐工舞女。

梨园:据《新唐书·礼乐志》:唐玄宗时宫中教习音乐的机构,曾选"坐部伎"三百人教练歌舞,随时应诏表演,号称“皇帝梨园弟子9孤灯挑尽:古时宫廷及豪门贵族夜间燃烛,不用油灯照明。

用油灯时,为使灯火明亮,过了一会儿就要把浸在油中的灯草往前挑一点。

挑尽,说明夜已深。

按,唐时宫延夜间燃烛而不点油灯,此处旨在形容玄宗晚年生活环境的凄苦。

10海上仙山:泛指仙境。

《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人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

11转教小玉报双成:意谓仙府庭院重重,须经辗转通报。

小玉:吴王夫差的小女,殉情而死。

双成:传说中西王母的侍女。

这里皆借指贵妃在仙山的侍女。

12玉容寂寞:此指神色黯淡凄楚。

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这里形容泪痕满面13长生殿:在骊山华清宫,是祭神的宫殿。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选知识归纳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选知识归纳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选修)知识归纳——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手法第一单元1、《长恨歌》——白居易表现手法:以景衬情思想内容:诗歌既对李、杨真挚爱情的歌颂,也有对明皇迷色误国的讽喻。

2、《湘夫人》——屈原表现手法:比兴、铺陈思想内容: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真实感情和美好愿望。

3、《拟行路难》——鲍照表示手法:比兴思想内容:表达了诗人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的遭受压抑的激愤之情。

4、《蜀相》——杜甫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思想手法:通过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同时惋惜他壮志末酬,来表现自己的痛苦心情。

5、《书愤》——陆游表现手法:对比、用典、白描思想手法: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

6、《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表现手法:以景抒情思想手法:抒写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

7、《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表现手法:移情于物思想手法:抒发了时光流逝,有志难酬和世无知音的寂寞。

8、《越中览古》——李白表现手法:用典、对比、虚实结合思想手法:表盛衰无常的感慨。

9、《一剪梅》——李清照表现手法:以景抒情思想手法:极言自己独居生活的寂寞和相思之苦。

10、《今别离》(其一)——黄遵宪表现手法:对比思想手法:以别离之苦写新事物和技术的昌明。

第二单元1、《春江花月夜》——张苦虚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思想手法:抒发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遐想、探求和对人生的无限沉思和感叹。

2、《夜归鹿门歌》——孟浩然表现手法:对比、用典思想手法: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3、《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表现手法:想象、夸张、比喻、对比、衬托思想手法:表现诗人对权贵的蔑视,对污浊社会的抗议,对自己崇高人格的护卫。

4、《登岳阳楼》——杜甫表现手法:情景交融、今昔对比、虚实结合思想手法:抒发了自己年老多病、身世凄凉的孤寂以及不能为多难国家对力的感慨。

5、《菩萨蛮》(其二)——韦庄表现手法:白描、情景交融思想手法:歌颂江南水乡的景色和人物的秀丽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学常识练习(含答案)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学常识练习(含答案)

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学常识练习班级座号姓名成绩.李白,字,号,唐代伟大的诗人,有“”之称。

其诗想象丰富,感情奔放,形象雄奇,语言瑰丽活泼,音律和谐多变。

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代表作有等诗篇。

仅存其诗两首。

一首《代答闺梦还》,水平一般。

一首则是,是历代传诵的名篇。

11.孟浩然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他的诗多写和,语言清淡,意境清远。

与王维并称“”。

12.韦庄,字端已,今陕西西安人,韦应物之四世孙。

其词尤具特色,注入作者平生漂泊乱离、思乡怀旧之感,风格清新明朗,与并称“温韦”,也是“”中的代表之一。

13.王维,字摩洁,官至尚书右丞,故称___________。

与孟浩然同为盛唐_____________诗派代表,其作品被_______ _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虽为朝廷命官,却常隐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

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以禅悟诗,故有“”之称。

代表作有、等。

14.苏轼,字,号,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北宋文坛领袖,诗、词、散文有着极高的成就。

开创了词派。

15.姜夔字尧章,号,江西鄱阳人,布衣终生。

擅长写词,尤精通音律,其词作多咏物纪游,但也暗寓国家分裂、江河变异之慨。

16.纳兰性德,清代满族词人,原名成德,字,号楞伽山人。

纳兰性德是清初著名大词人,与、并称清词三大家。

17.李贺,唐代诗人,字,卒时仅27岁。

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李凭箜篌引》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

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韩愈的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18.李煜,南唐中主第六子,世称。

由于身份地位的变化,使他前后期的词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来。

代表作有、等。

19.周邦彦,字美成,号,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其作品善铺叙而含蓄,富丽精细,格律精严。

漂泊的孤独和憔悴失意,是周邦彦词的情感基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学常识清单《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学常识清单柳栖士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学常识清单
1)
《长恨歌》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新乐府运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社会黑暗的《新乐府》《秦中吟》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
2)
《湘夫人》《国殇》屈原字原名平浪漫主义诗人《楚辞》为楚地民歌发展起来的新诗体“楚辞体”“骚体”反映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的《离骚》根据楚地民间祭祀乐歌改作加工的《九歌》
3)
《拟行路难》鲍照鲍明远鲍参军南朝宋发展了七言诗门阀制度下的怀才不遇
4)
《蜀相》《登岳阳楼》《阁夜》《旅夜书怀》杜甫杜工部杜拾遗号少陵野老字子美“诗史”“诗圣”成立七言律诗诗风沉郁顿挫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无家别垂老别新婚别
5)
《书愤》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中兴四大家”之一诗风深沉蕴藉
6)
《咏怀八十二首》阮籍字嗣宗“建安七子”阮瑀之子“竹林七贤”之一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用诗歌抗争黑暗政治
7)
《杂诗十二首》陶渊明字元亮字渊明名潜开创“田园诗”“田园诗人”“隐逸诗人”《归园田居》《杂诗》
8)
《越中览古》李白字太白青莲居士《将进酒》时被“赐金放还”八年之久
9)
《一剪梅》李清照易安居士
10)
《今别离》黄遵宪子公度人境庐主人“诗界革命”“史诗”
11)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吴中四士”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闻一多称“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12)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孟山人孟襄阳山水田园诗与王维并称
13)
《菩萨蛮》韦庄字端己与温庭筠并称“温韦”“花间派”词人代表作家《浣花集》
14)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字摩诘诗佛王右丞
15)
《新城道中》苏轼字子瞻“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北宋诗坛最有成就诗人
16)
《扬州慢》姜夔字尧章白石道人
17)
《长相思》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白描”
18)
《李凭箜篌引》李贺字长吉诗鬼
19)
《虞美人》李煜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
20)
《苏幕遮》周邦彦字美成清真居士“词中老杜”“词中之冠”
21)
《燕歌行》高适字达夫字仲武
22)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字子厚史称柳河东柳柳州
23)
《菩萨蛮》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温八叉”花间词人鼻祖与李商隐齐名“温李”
24)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睢景臣一作舜臣字景贤《屈原投江》《牡丹记》《千里投人》
25)
诗歌发展概述
26)
诗歌的源头是歌谣
27)
《诗》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有诗歌305首从汉朝汉武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又称《国风》,一共有15组,称为十五国风,是出自各地的民歌。

《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
28)
乐府原指音乐机关,汉武帝刘彻时扩充为大规模的专署。

《上邪》《陌上桑》《孔雀东南飞》汉末五言诗大兴晋代后称汉末五言诗为古诗
29)
《古诗十九首》最早收录于南朝梁萧统所编《文选》之内。

古诗十九首奠定了五言诗的基础,可以说代表了汉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30)
建安时期为自觉时代
31)
三曹(曹操、曹植、曹丕)
32)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33)
文学特征:建安风骨、汉魏风骨
34)
正始文学:代表作家:阮籍、嵇康
35)
西晋:左思
36)
东晋:陶(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归园田居》《饮酒》《杂诗》)谢(谢灵运:开
创了山水诗派)
37)
长篇叙事诗《木兰诗》(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双璧”。

38)
文人诗创作:代表诗人:鲍照、谢朓“永明体”、庚信南北朝诗歌艺术集大成者
39)
上官仪、沈诠期、宋之问促成了近体律诗的定型
40)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41)
陈子昂力倡汉魏风骨,建立高峻雄浑、刚健有力的新诗风。

《登幽州台歌》
42)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
43)
盛唐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44)
山水田园诗派:王(王维)、孟(孟浩然)
45)
边塞诗派: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
46)
中唐韩孟(韩愈、孟郊——诗歌的风格特征:奇崛险怪)
47)
元白(元稹、白居易——诗歌的风格特征:语言平易直白)
48)
刘禹锡擅长怀古诗和政治讽刺诗,语言平易,以为深远。

49)
李贺(人称“诗鬼”——诗歌的风格特征:诗境诡谲)
50)
晚唐小李杜:李商隐(律绝)、杜牧(七绝)温庭筠(绮才艳骨)
51)
苏轼北宋诗坛最有成就“以诗为词”词体革新家“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52)
黄庭坚与陈师道一起开创了宋代影响最大的“江西诗派”
53)
南宋杨万里“诚斋体”重活法陆游为南宋诗坛盟主
54)
晚唐五代文人词温庭筠韦庄为首南唐代表作家冯延巳、李璟、李煜
55)
元明清
56)
元代出现了新的诗歌样式——小令,也叫“叶儿”,是元散曲中的一种,是单支的曲子。

前期作家主要有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等后期代表作家主要有张久可、乔吉、睢景臣等,
57)
元代诗坛,古体诗宗汉魏两晋,近体诗宗唐,只有杨维桢能开宗立派,以乐府诗和竹枝词闻名,词藻华丽、奇特险怪,人称“铁崖体”。

前七子时期代表人物是李梦阳、何景明等人后七子时期代表人物是李攀龙、王世贞等人
58)
《过小孤山大孤山》陆游日记体游记《入蜀记》
59)
《庖丁解牛》庄子《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作战国蒙人道家
60)
《项羽之死》司马迁西汉字子长《史记》纪传体通史
61)
《阿房宫赋》杜牧骈体文字牧之借古讽今
62)
《方山子传》苏轼《大铁锤传》魏禧字冰叔
63)
《六国论》苏洵字明允号苏老泉
64)
《伶官传序》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编写两部史书《新五代史》《新唐书》
65)
《祭十二朗文》韩愈字退之古文运动
66)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文与可即文同字与可开创“湖州竹派”
67)
《狱中杂记》方苞字凤九号灵皋桐城派创始人因《南山集》案受牵连
68)
《陶庵梦忆序》张岱字宗子,号陶庵
69)
《种树郭橐驼传》寓言体柳宗元与韩愈领导唐代古文运动,散文创作以寓言、山水游记和传记成就最大
70)
《子路(姓仲,名由)、曾皙(名点)、冉有(名求,字子有)、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侍坐》《论语》
71)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
72)
《项脊轩志》归有光项脊轩,归有光书斋名字熙甫号震川世称震川先生明代古文家
73)
《游沙湖》苏轼《苦斋记》刘基封诚意伯谥文成苦斋是章溢的书室名
74)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75)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
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76)
《庄子》自称多“谬悠之论,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77)
鲁迅评《庄子》“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莫能先也。


78)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79)
《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鲁迅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80)
《左传》被推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
81)
最早写赋的是战国后期荀子
82)
枚乘的《七发》是汉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
83)
司马相如是西汉最有代表性的赋家
84)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然生动”它是记叙轶闻隽语的笔记小说的先驱
85)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王安石、三苏、欧阳修、曾巩
86)
王勃《滕王阁序》与骆宾王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并称骈文中双壁
87)
韩愈柳宗元批判骈俪文,提倡秦汉散文“古文运动”
88)
韩愈《师说》说理对话问答体《进学解》《送穷文》托物寓意《杂说四》传记文《张中丞传后序》
89)
韩愈赞扬柳宗元“雄深雅健,似司马子长”柳宗元长篇论文《封建论》批判“不肖居上,贤者居下”
90)
传记文《捕蛇者说》《段太尉逸事状》寓言讽刺小品《三戒》山水游记《永州八记》
91)
晚唐李商隐为代表的骈体文占优势,宋初形成“西昆体”
92)
欧阳修北宋中叶再度发起古文运动“文坛盟主”宋代散文文风创立者
93)
议论文《朋党论》《与高司谏书》是古文的实际功用与艺术价值有机结合的典范
94)
序论文《五代史伶官传序》南宋李漆称“此老文字,遇感慨处便精神”
95)
骈散相间《丰乐亭记》《醉翁亭记》散文《秋声赋》
96)
苏轼代表宋朝散文最高成就被南宋叶适称之“古今议论之杰”
97)
议论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石钟山记》
98)
亭台记《喜雨亭记》杂文《记承天寺夜游》赋《赤壁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