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的磷素的转化特点与提高有效性措施

合集下载

土壤中的磷素

土壤中的磷素

土壤中的磷素土壤是作物磷素营养的主要来源,土壤中的磷素包括有机和无机两种形态,主要是磷酸钙(镁)盐、磷酸铁、铝盐。

大部分有机磷多作物是有效的,但大部分无机磷酸盐在水中的溶解都很低,作物非常难以吸收。

进入土壤的各种磷酸盐,都非常迅速地与土壤中的钙、铁、铝等离子作用,形成难溶性的磷酸盐沉淀,或吸附在土壤胶体上,并逐渐转化为难溶性磷酸盐。

土壤pH 值和氧化还原状况是影响磷酸盐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1土壤中磷的含量、形态及其有效性1.1 土壤磷素含量土壤中的磷来自于成土矿物、有机物质和所施用的肥料。

我国大多数土壤的全磷含量为0.04% ~0.25%,一般说来有机质含量高、熟化程度高、质地粘重的土壤,全磷含量都比较高。

土壤磷素含量不仅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而且也呈现出有规律性的局部变化。

从南往北、由东向西,我国土壤中的全磷含量逐渐增加;离城镇村庄越远,土壤含磷量越低1.2 土壤磷素的形态及其有效性土壤中的磷可分为有机态磷和无机态磷,有机态磷主要是植酸盐、磷脂和核酸,耕地土壤一般占全磷的20%左右,对作物几乎都是有效的。

无机态磷占土壤全磷的80% 以上,主要有钙(镁)磷酸盐(Ca - P) 、铁铝磷酸盐(Fe - P 、Al - P )、闭蓄态磷(O - P )。

1)钙(镁)磷酸盐:磷酸根与钙、镁结合形成不同溶解度的磷酸钙、镁盐类,主要是磷酸钙盐,是我国北方石灰性土壤中磷酸盐的主要形态。

磷酸钙盐有多种,常见的磷酸钙盐的溶解度和对作物的有效性大小顺序为:氟磷灰石< 羟基磷灰石< 磷酸八钙< 磷酸二钙< 磷酸一钙。

2)铁、铝磷酸盐:磷酸根与Fe3+ 、Fe2+ 、Al3+ 结合形成各种形态的磷酸铁、铝类化合物,是酸性土壤磷酸盐的主要形态,常见的有粉红磷酸铁(Fe(OH)2·H2PO4 )和磷铝石(Al(OH)2·H2PO4 ),其溶解度极小,对作物的有效性很低。

在水田主要是蓝铁矿(Fe3(PO4)2·3H2O ),有效性有所提高。

土壤磷素的转化及固定

土壤磷素的转化及固定

土壤磷素的转化及固定土壤中各种形态的磷酸盐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这种转化可以概括为难溶性磷(包括闭蓄态磷、吸附态磷等)的有效转化过程与土壤磷的固定作用。

这两个过程互相转化的速率与方向决定着土壤供磷能力以及磷肥的有效施用。

一、土壤磷的释放1.难溶性磷酸盐的释放指原生或次生的矿物态磷酸盐、化学沉淀形成的磷酸盐,经过物理的、化学的、生物化学的风化作用转变为溶解度较大的磷酸盐的过程。

例如,在石灰性土壤上,通过植物根系与微生物呼吸作用以及有机肥分解所产生的碳酸、有机酸可将难溶性的磷酸钙盐转变为有效性高的磷酸盐。

2.无机磷的解吸指吸附态磷重新进入土壤溶液的过程,但土壤中呈吸附态的磷并不能全部被解吸下来。

土壤吸附态磷解吸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化学平衡反应,土壤溶液中磷浓度因植物的吸收而降低,从而改变了原有的平衡,使反应向解吸的方向进行;二是竞争吸附,所有能进行阴离子吸附的阴离子大多可与磷酸根离子进行竞争吸附作用,而导致吸附态磷的解吸。

3.有机磷的矿化土壤中有机态磷的化合物(植素、核酸、磷脂等)在土壤中磷酸酶的作用下,逐步分解,最终释放出磷酸,以供作物吸收利用,或与土壤中的金属离子结合,形成溶解度较低的磷酸盐,而降低其有效性。

二、土壤中无机磷的固定磷的固定作用是指土壤液相中的无机磷酸盐等有效态磷转变为无效态磷的过程。

土壤磷酸根离子被固定的两个主要反应是化学沉淀和吸附;其次是磷的生物固定。

1.沉淀反应在中性和石灰性土壤中,如施用可溶性磷肥后,提高了土壤中有效磷的浓度,磷酸根离子可与碳酸钙或方解石以及交换性钙生成二水磷酸二钙、无水磷酸二钙、磷酸八钙和羟基磷灰石等难溶性磷酸钙盐。

在酸性土壤中,当当过磷酸钙施入土壤中后,因发生异成分溶解而使土壤酸性增强,促使土壤中如赤铁矿、针铁矿、三水铝石等矿物溶解,转变为活性铁铝,开始形成无定型磷酸铁铝盐,然后转化成晶质的粉红磷铁矿、磷铝石等。

此外,土壤中交换性铁、铝、锰等离子也可与水溶性磷产生沉淀反应,不同程度地降低了磷的有效性。

磷肥在土壤中的转化及其与土壤有效磷的关系

磷肥在土壤中的转化及其与土壤有效磷的关系

磷肥在土壤中的转化及其与土壤有效磷的关系
磷肥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它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然而,
磷肥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非常复杂,它与土壤有效磷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磷肥在土壤中的转化主要包括磷肥的溶解、磷肥的吸附和磷肥的沉淀。

首先,磷肥在土壤中会溶解成磷酸根离子,这些离子可以被植物吸收
利用。

其次,磷肥会被土壤颗粒表面的氧化铁、氧化铝等物质吸附,
这些物质可以将磷酸根离子吸附在表面形成磷酸铁、磷酸铝等化合物。

最后,磷肥还会与土壤中的钙、镁等离子结合形成难溶性的磷酸钙、
磷酸镁等沉淀物质。

土壤有效磷是指植物可以直接吸收利用的磷,它包括磷酸根离子和磷
酸铁、磷酸铝等化合物。

磷肥与土壤有效磷的关系非常密切,磷肥的
施用可以增加土壤有效磷的含量,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然而,磷肥的过量施用也会导致土壤中磷的积累,从而影响土壤的生态环境
和植物的生长。

为了合理利用磷肥,减少磷肥的浪费和污染,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合理施肥。

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肥量和土壤的磷素含量,合理控制磷肥
的施用量,避免过量施肥。

2.选择合适的磷肥。

不同类型的磷肥在土壤中的转化和吸附能力不同,选择适合自己土壤的磷肥可以提高磷肥的利用效率。

3.加强土壤管理。

保持土壤的肥力和水分,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可以提高土壤中磷的有效性和利用率。

总之,磷肥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非常复杂,它与土壤有效磷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合理利用磷肥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减少磷肥的浪费和污染,从而实现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土壤中磷的调节措施

土壤中磷的调节措施

土壤中磷的调节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调节土壤酸碱度:磷在pH值6-7.5的土壤中有效性最高,因此,需要调节土
壤酸碱度,以提高磷的有效利用率。

具体方法包括提高土壤缓冲性能,维持土壤酸碱反应相对稳定。

同时,增施有机肥料,加强土壤酸碱度的调节,提高土壤腐殖质的含量。

2.合理施肥:根据土壤有效磷含量和作物需求,合理施用磷肥。

对于磷肥的施用,
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避免过量施用导致土壤磷素富集,同时也要避免磷素不足影响作物生长。

3.轮作和土壤休闲:通过合理的轮作和土壤休闲,可以调节土壤中磷的含量。


轮作中,可以将需磷作物(如油菜、大豆)和非需磷作物(如麦类、玉米)进行轮换种植,以保持土壤中有效磷含量的稳定。

在土壤休闲时期,可以通过淹水、烤田等措施,减少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

4.生物调节:通过种植绿肥、施用有机肥料等措施,增加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促
进土壤中有机磷的分解和转化,从而提高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

同时,合理利用蚯蚓等土壤生物,促进土壤中养分的循环和利用。

5.综合管理:将以上措施进行综合应用,以提高土壤中磷的调节效果。

例如,在
稻田中,可以通过调节水位、施肥、种植绿肥等措施,提高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

在旱地中,可以通过调节耕作方式、施肥等措施,促进土壤中有机磷的分解和转化。

总之,对于土壤中磷的调节,应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调节酸碱度、合理施肥、轮作和土壤休闲、生物调节以及综合管理等方面。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措施,以达到最佳的调节效果。

磷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与固定

磷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与固定

磷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与固定土壤磷的迁移转化包括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和生物化学反应,如有机磷的矿化和无机磷的生物固定,有效磷的固定和难溶性磷的释放过程。

(一)有机磷的矿化和无机磷的生物固定土壤有机磷的矿化和生物固定是两个方向相反的过程,前者使有机态磷转化为无机态磷,后者使无机态磷转化有机态磷。

(1)有机磷的矿化土壤中的有机磷除一部分被作物挺直汲取利用外,大部分需经微生物的作用举行矿化转化为无机磷后,才干被作物汲取,其分解反应示例如下:土壤中有机磷的矿化,主要是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游离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分解速率与有机氮的矿化速率一样,打算于土壤温度、湿度、通气性、pH、无机磷和其他养分元素、耕作技术及根分泌物等因素。

温度在30~40℃之间,有机磷的矿化速度随温度增强而增强,矿化最适温度为31℃,30℃以下不仅不举行有机磷的矿化,反而发生磷的净固定。

干湿交替可以促进有机磷的矿化,淹水可以加速六磷酸肌醇的矿化,氧压低、通气差时,矿化速率变小。

在酸性条件下易与活性铁、铝形成难溶性的化合物,降低其水解作用;同时,核蛋白的水解亦需一定数量的Ca2+,故酸性土壤施用石灰后,可以调整pH和Ca/Mg比,从而促进有机磷的矿化;施用无机磷对有机磷的矿化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有机质中磷的含量,是打算磷是否产生纯生物固定和纯矿化的重要因素,其临界指标约为0.2%,大于0.3%时则发生纯矿化,小于0.2%则发生纯生物固定。

同时有机磷的矿化速率还受到C/P比和N/P比的影响,当C/P比或N/P比大时,则发生纯生物固定,反之则发生纯矿化。

同样供硫过多时,也会发生磷的纯生物固定。

土壤耕作能降低磷酸肌醇的含量,因此,多耕的土壤中有机磷的含量比少耕或免耕的土壤少。

植物根系分泌的、易同化的有机物能增强强曲霉、青霉、毛霉、根霉、和假单胞菌属等微生物的活性,使之产生更多的,加速有机磷的矿化,特殊是菌根植物根系的具有较大的活性。

可见土壤有机磷的分解是一个生物作用的过程,分解矿化的速度受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环境条件相宜微生物生长第1页共3页。

土壤-植物系统中磷素生物有效性的研究

土壤-植物系统中磷素生物有效性的研究
1 . 土壤理 化性 质

类 的差 异等等 。 不 同植 物 根系其 密度 、 形状 、 结构 等特
性 都有 差 异 , 因此 吸收 能力 明显 不 同 , 尤 其 是 对 土壤 溶 液 中浓度很 低 的磷来 说 , 更 是如 此 。根毛 对植 物 吸
收磷有 明显作 用 , 洋 葱 因 为没 有 根毛 , 其 吸磷 能力 就
溶解 度 和有效 性逐 渐降 低 。
2 . 环境 因素
环境 条件 中 以水 分 和温度 的影 响最 为 明显 。 增加 水 分可 以提 高土 壤 中 O l s e n — P的含量 , 同时有 利 于磷
收土 壤 中的某 些有 机 磷 化合 物 , 如 乙糖磷 酸 酯 、 核 糖 核酸等 。 植 物根 能从含 磷浓 度极低 的溶 液 中吸收 磷 , 通 常 根 细胞 和 木 质部 汁 液 中磷 酸盐 的浓 度 比土 壤 中 的磷
A T P酶的 H + 为驱 动力 ,借 助于质 子化 的磷酸 根 载体
而实现 的 , 即属 于 H+ 和 H P O 4 . 共运 方式 。进 一 步 的
试 验表 明 . 根 的表 皮细胞 是植 物积 累磷 酸盐 的主要 场 所。 并 通过 共 质体 途 径 进入 木 质部 导 管 . 然 后运 往 植
在 土壤溶 液 中的扩散 , 因此能 提高磷 的有 效 性 。土壤
温 度 的提高 ,不仅 土壤溶 液 中磷 的扩散 速度 加快 . 而 且 根和 根毛生 长速 度相 对加快 , 根 的呼 吸作 用也 有所 加强 , 这些 都有 利 于植 物 对磷 的吸 收 。土 温 提高影 响 最 明显 的是 . 可 以加 强 土壤 微 生 物 的活 性 . 从 而提 高
高p H值 时 , 则 以 HP O 形式 为 主 。对 于两 种形 态 的 磷, 植物 更 易吸收 H 2 P O 。 除无机磷 外 , 植物还 可 以吸

磷肥施用的十二大技巧

磷肥施用的十二大技巧

磷肥施用的十二大技巧磷肥是植物必需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着重要影响。

磷肥的合理施用可以提高农作物的磷素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下面是磷肥施用的十二大技巧。

一、合理选择磷肥品种。

根据土壤类型、作物品种和需求量,选择适合的磷肥品种,如普通磷肥、复合磷肥、磷酸二铵等。

二、根据作物需求确定施用量。

不同作物对磷肥的需求量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施用量,避免过量或不足。

三、选择适宜的施肥时间。

磷肥在土壤中的转化和吸收速度较慢,因此施用时间应选择在季节较长、作物需求磷肥的生长期。

四、选择适宜的施肥方式。

磷肥可以通过基肥、追肥、中耕施肥等方式施用,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施肥方式。

五、合理进行磷肥的施用拌土。

将磷肥与土壤混合均匀,提高磷肥在土壤中的转化速度和吸收效果。

六、避免磷肥与其他肥料相互反应。

磷肥与氮肥、有机肥等可能发生反应,导致磷素的损失和浪费。

七、合理施用磷肥的调配方式。

磷肥可与其他含有磷素的肥料混合使用,提高施肥效果。

八、选择适宜的施肥深度。

磷肥的有效吸收层在土壤表层,应将磷肥施入有效吸收层。

九、注意磷肥的施用时机。

磷肥施用的时机要与作物生长的需求相适应,避免因时机不当而影响磷素的吸收和利用。

十、合理管理磷肥施用剂量。

根据土壤磷素含量和作物需求,合理调整磷肥的施用剂量,避免浪费和环境污染。

十一、注意磷肥与土壤pH值的关系。

低pH值的土壤容易发生磷肥的淋失和固定,应注意调整土壤pH值,提高磷肥的利用率。

十二、合理选择土壤改良剂。

使用合适的土壤改良剂,如有机肥、灰石等,可提高土壤中磷肥的有效性,增加磷肥的利用率。

总之,磷肥的合理施用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以上十二大技巧,可以提高磷肥的利用率,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实现农作物的高产稳产。

土壤中磷的形态及转化的探讨

土壤中磷的形态及转化的探讨

土 壤 中磷 的 形 态 及 转 化 的探 讨
解 锋 ,李 颖 飞
( . 凌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 西 杨 凌 7 20 ;2 户县 森 林 资 源 管 理 中心 ,陕 西 户县 7 0 0 ) 1杨 陕 11 0 . 1 3 0 摘 要 : 究 磷 在 土 壤 中的 存 在 规 律 、 化 规 律 及 其 转 化 产 物 的 有 效 性 , 指 导 合 理 施 肥 和 开 发 新 的 磷 肥 品 种 。 土 研 转 可
第 1卷 第 1 O 期
201 1年 3月
J u杨l 凌Ya gigVo ain l& Te h 学 lC l g o r a f 职l业 技 t术a 学 院 ne ol e n o n n c o c ia 报 e
Vo. O N0 1 11 .
M a .2 0 1 r 1
关 键 词 : 壤 ;磷 素 土
中 图 分 类 号 :1 3 2 S 4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93 (0 1 0—0 40 1 7—1 1 2 1 ) 10 0—5
Dic s i n o s u s o n Pho p o u r n a s o m a i n i o l s h r sFo ms a d Tr n f r to n S i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壤 中磷 的存 在 形 态 ・ 般 分 为无 机 态 磷 ( 溶 态 、 附态 、 物 态 )和 有 机 态 。作 物 主 要 是 吸 收 无 机 态 磷 ,其 有 效 性 一 水 吸 矿 随 土 壤 p 值 而 变 化 。植 物 所 需 磷 素 的 唯一 来 源 是 通 过 根 系 由 土壤 中 吸 收 的 。因 此 土 壤 的 理 化 性 状 势 必 影 响 土 壤 H 磷 的 形 态 、 效 性 及供 应潜 力 。 土壤 中各 种 形 态 的 磷 素 , 土 壤 环 境 条 件 : H 值 、 机 质 、 分 、 度 、 物 组 成 、 有 随 p 有 水 温 矿 可 溶 性 阳离 子 性 质 、 氧化 还 原 状 况 的不 同 , 进行 着 磷 的 固定 或 释 放 的 转 化 和 循 环 。

土壤中解磷机制

土壤中解磷机制

土壤中解磷机制
土壤中的解磷机制是指土壤中的磷化合物(通常以无机磷形式)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磷形式的过程。

磷是植物生长的关键元素之一,但通常以难溶性的磷酸盐形式存在于土壤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土壤中解磷机制:
1.酸解机制:
酸解是一种重要的土壤解磷机制。

土壤中的酸性环境(低pH值)可以促使难溶性磷酸盐溶解成可吸收的磷酸根离子(H2PO4-)。

酸解的过程中,土壤中的溶解性有机酸和无机酸会与磷酸盐反应,促使磷酸盐的释放。

2.微生物活动:
微生物在土壤中参与磷的循环。

微生物通过产生有机酸和酶的方式,促进有机磷的分解,将其转化为无机磷形式。

微生物还能够分泌胞外酶,将有机磷降解成可溶性的无机磷,使其更容易被植物吸收。

3.植物根系分泌:
植物根系分泌酸类物质,例如溶解磷的根系酸。

这些根系酸有助于溶解土壤中的难溶性磷酸盐,提高土壤中的可溶性磷含量。

植物通过根系分泌的方式,调节土壤中的pH值,影响磷的溶解和吸收。

4.土壤微生物-植物相互作用:
一些土壤微生物和植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合作的关系,有些微生物能够产生有机酸和酶,有助于提高土壤中磷的有效性。

植物通过根际分泌物质,为土壤微生物提供碳源,激发微生物的磷溶解活性。

这些机制相互作用,共同促使土壤中的磷形成可供植物吸收的形式。

然而,不同土壤类型、植被类型和环境条件都可能影响这些机制的相对重要性。

科学施用磷肥,提高磷肥利用率的方法与措施

科学施用磷肥,提高磷肥利用率的方法与措施

科学施用磷肥,提高磷肥利用率的方法与措施根据近几年的肥料试验结果分析,磷肥的利用率仅为10%-25%,科学施用磷肥是当前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问题。

本文谈谈科学施用磷肥,提高磷肥利用率的方法与措施,供参考。

一、根据土壤养分确定磷肥施用量根据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当土壤有效磷含量低于10mg/千克时(低水平),通过增施磷肥提高作物产量和培肥地力,磷肥施用量为作物带走量的2倍。

当土壤有效磷含量为10-20mg/千克时(中等水平),磷肥施用目标是维持现有土壤有效磷水平,磷肥施用量等于作物的带走量。

当土壤有效磷含量在20-30 mg/千克时(较高水平)和30mg/千克以上(极高水平),磷肥用量分别为作物的带走量0.5倍和完全不施,减少大量施用磷肥造成的经济浪费和农业环境平污染。

二、把磷肥施用在特定作物上应施用于对磷反应敏感的作物上,这些作物主要是水稻、油菜、小麦、花生、豆类、薯类、瓜类等,施用磷肥可以达到以磷增氮的效果。

三、改撒施为集中条施或穴施磷肥要经过水的溶化和解离后,作物的根或茎叶才能吸收利用,所以施用时如把磷肥撒在地表上或干燥的土壤里,就会造成浪费和流失。

因此,水稻施磷最好是用磷肥粘秧根,或深施于犁沟中。

旱地作物施磷可采用穴施、条施,使磷肥集中在种子或根系周围。

四、磷肥与有机肥一起堆沤混合施用磷肥很容易与土壤中的铁、铝、钙、镁等元素发生化学反应,变为难溶性磷肥,使磷肥的有效性降低。

因此,把磷肥与有机肥一起混合堆沤,在堆积过程中,有机肥分解出的有机酸可以促进磷肥的溶解性,从而提高磷肥的有效含量。

特别是钙镁磷肥与有机肥混合堆沤,可使钙镁磷肥中那些难溶性的磷转化为农作物易吸收的有效磷。

五、与氮、钾肥配合施用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磷矿石粉等磷肥应与氮、钾肥配合施用。

这几种磷肥不含氮、钾营养元素,与氮、钾肥料配合使用可以协调作物对养分的需要,发挥氮、磷、钾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其增产效果比单独施磷效果好。

如何提高土壤中磷肥的利用率

如何提高土壤中磷肥的利用率

如何提高土壤中磷肥的利用率作者:白文丽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8年第11期农田施用肥料中,以磷肥的有效利用率最低,主要原因是磷肥的有效成份(即水溶性磷肥)在土壤中极易转化成难溶状态而被固定,其固定的速度和形态,与土壤酸碱度(即pH值)、有机质含量以及磷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大小等有关。

不过,磷在土壤中被固定而形成难溶性状态后,在适宜条件下(如微生物等作用下),又可以转化成速效磷,表现了磷肥供磷的长效性。

如何利用磷肥的这些特点,来提高磷肥利用率,通常采取以下综合措施:1、以基施为主,避免低温施磷磷肥(尤其是钙镁磷肥)施入土壤后,在较长时间内(半年以上),其有效性呈上升趋势。

因此,磷肥一般宜用作基肥,尽量避免作追肥施有。

另外,磷肥利用率的高低,除取决于土壤及作物本身条件外,还受气温条件的影响,当气温低于12摄氏度以下,作物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降幅量大的是磷(达50%以上)。

因此,施用磷肥应尽量避免在低温期进行。

2、增施有机肥,加强土壤酸碱度的调节pH值小于6以下的土壤呈偏酸性,磷易与铁、铝化合形成难溶性磷酸铁、磷酸铝。

pH值大于7.5以上的土壤呈偏碱性,磷易与钙结合形成难溶性磷酸钙。

pH值在6~7.5之间的中性土壤,施磷的有效性最高。

因此,要提高磷肥的有效利用率,首先必须重视调节土壤酸碱度,方法是提高土壤的缓冲性能(维持土壤酸碱反应相对稳定的能力),而土壤的缓冲性能与土壤腐殖质的含量密切相关。

因此,必须提高土壤腐殖质的含量。

由于土壤腐殖质主要来源于有机质,增施有机肥料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一个途径,应大力提倡多积多施农家土杂肥、多种绿肥等。

3、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减少土壤固定磷肥与有机肥混合施用,可减少土壤固定的原因有:第一、避免了磷与土壤的直接接触,从而减少磷素被土壤固定的途径;第二,有机物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能与土壤中的铁、铝结合,形成稳定状态的化合物,减少了可溶性磷与铁、铝等结合的机会,减少形成难溶性磷的固定量,从而提高作物对磷的吸收利用率。

土壤中的磷素的转化特点与提高有效性措施

土壤中的磷素的转化特点与提高有效性措施

湿度
土壤的湿度直接影响着无机磷的生物有效 性。土壤水分充足,土壤无机磷的有效性 高,在土壤含水量低的情况下,磷酸根离 子的有效扩散系数小,移动慢,伴随着土 壤含水量的增加,磷酸根离子由非根际土 向根际土扩散量增加。高含水量条件有利 于土壤磷由易溶态向难溶态转化,低含水 量条件下转化率随施肥量增加而降低,高 含水量条件下转化率随施肥量增加而升高。
施肥位置
土壤质地越细,固定的磷肥越多。从化学反应 速度与反应物表面积大小之间的相关性也可推断 出这一点。如果将粉状磷肥撒施或耙入而不是条 施到土壤中,磷肥便暴露出较大的表面。因此比 起条施等量肥料固定得更多。条施减少磷肥与土 壤的接触面积,固定的磷也随之减少。
有效的施用磷肥方法
1、早施:农作物在苗期吸收磷最快,要占生长期吸收总 磷的一半,若苗期缺磷,会影响后期生长,即使后期再补 点击添加标题 施,也很难挽回缺磷的损失,故苗期不能缺磷; 2、细施:过磷酸钙在贮存时易吸潮结块,在施用时,要 打碎过筛,以利根系吸收; 3、集中施:应穴施、条施、使磷固定在种子和根系的周 围,即可减少与周围土壤的固定,又有利于根系吸收; 点添加标题 4、与有机肥混合施:磷肥,特别 是钙镁磷肥与有机肥混 合,可使磷肥中那些难溶性的磷转化为农作物能利用的有 效磷; 点击添加题
土壤组分 及其性质
(三)土壤质地不同,固定磷的数量也不同。粘粒含量多比含量少的土 壤固定更多的磷。换言之,同一类型粘粒可暴露的表面积越大,对磷的 固持能力越强。 点击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标题
点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题
二、pH值的影响
土壤pH值对可溶性磷固定的数量和方式有很大影响。铁铝氧化 物对磷的吸附随着pH值上升而降低。三水铝石(γ -Al(OH)2) 在pH4~5之间吸附最多的磷。针铁矿(α -FeOOH)在 pH3~12之间对磷的吸附稳步减少。 粘土矿物在pH值大于4时会引起 Al3+的水解,从而增加磷的吸 点击添加标题 附。但如果像很多蛭石那样在晶层存在羟基铝聚合物,那么提 高pH值会降低磷的吸附。 在pH值为6~6.5时,大多数土壤中磷的有效性最高。低pH值 时,磷与铁铝及其水化氧化物发生反应而被固持。随pH值上升, 这些反应物的活度下降,直到pH 6~6.5时磷活度达到最高为止。 pH值在7以上时,土壤中的钙、镁离子及它们的碳酸盐使施用 的磷沉淀,使其有效性再度降低。

浅论农作物种植中如何提高磷肥的高效性

浅论农作物种植中如何提高磷肥的高效性

浅论农作物种植中如何提高磷肥的高效性作者:黄福林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年第05期摘要:在农作物的种植中,磷肥的利用率低一直是困扰农户的一个瓶颈问题。

如何提高农作物对磷肥的利用率,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

本文从影响土壤中无机磷有效性的因素着手进行分析,提出了如何培育磷的高效利用新品种,利用低温施肥,对土壤的酸碱度进行干预和调整,并和将有机肥与其混合起来使用,集中施肥,从而实现磷肥利用的高效性,更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关键词:农作物种植;磷肥的使用;高效性;干预调整在我国农作物的种植中,磷肥的利用率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来说比较低,磷肥的低利用率导致了大量的磷肥残留在土壤中,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的土壤就出现了磷盈余的现象,磷肥累积在土壤的表面,不仅对农业生产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而且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磷肥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磷肥的主要成分为水溶性磷肥,水溶性磷肥在土壤中很容易就会转化成难溶状态的磷肥而被固定住,对磷肥的主要养分大大打了折扣。

在适宜的环境下,被固定的磷会转化成具有高效成分的磷肥,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怎样利用磷肥的这些特点,保证和提高磷肥利用率的高效性。

一、土壤中无机磷的有效性的影响因素1.土壤湿度:影响磷肥的最主要的在于土壤的湿度,如果土壤的含水率高,那么土壤中无机磷肥的有效性就会得到很好地保证;但是,如果土壤的湿度较低,那么对于磷酸根就没有很快的进行扩散,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无机磷肥的利用率。

含水量高就会使磷酸根离子由非根际向根际方向移动,含水量越高,越有利于易溶态的磷肥向难溶态的磷肥转化。

2.土壤的pH:土壤中磷肥的有效性与土壤溶液中游离的Fe、活性CaCO3、pH等等有着很大的联系。

现在对磷肥的研究中,关于石灰性的土壤对固磷机制的研究存在很不同的观点与声音。

先前的研究认为,CaCO3可以通过表面的吸附作用以及化学的沉淀等方法来固定土壤溶液中的磷源,是土壤中重要的固磷基质。

磷在土壤中的转化

磷在土壤中的转化
•棉麦轮作中,重点施在棉花上
•磷肥应重点施用于越冬作物上,如在小麦、杂粮(玉米、谷子等) 轮作中,磷肥应重点施用在小麦上,后茬玉米、谷子可利用其后 效。
.
32
三)根据作物营养特性施磷肥
1、不同作物对磷反应不同 ♦ 对磷肥有良好反应的作物:
豆科作物(包括绿肥作物)、糖用作物、
纤维作物、油料作物
♦ 对磷肥反应较敏感的作物: 玉米、小麦、大麦
壤肥力差的土壤上。
.
36
五)肥料性质与施用
1、水溶性磷肥:普钙、重钙、适合各 种作物与土壤, 作基肥或追肥。
2、弱酸溶性磷肥:作基肥施用,在酸 性土壤或中性土壤 上优于碱性土壤。
3、难溶性磷肥:骨粉和磷矿粉施在酸性土上作基肥。
.
37
六)改进施肥方法
1 相对集中施用
在旱作土壤上,集中程度应使磷肥与10%左右的 土壤混合比较适宜,具体方法是将磷肥以8cm宽的带 状施入土表,然后翻耕入土,这时,肥料大体10%的 土壤接触,这种施用方法对小麦、玉米等比撒施可增 产20%左右。作基肥,一般深施于15-18cm土层内, 种肥5-6cm深,追肥须按作物生长状况适当深施。 作物生长期的前1/3吸收的磷可占总磷量的2/3,因此, 磷肥施用应提倡以基肥为主,配施种肥,早施追肥。
非专性吸附的特点:
A:库仑力的作用,属非化学反应的结果 B:当土壤pH低时,质子化作用强烈,吸附反应加快,
吸附量增加, C: 是一种可逆反应
.
17
专性吸附:
磷酸根离子和粘土矿物或铁铝氧化物等表面金属原子 配位壳中的OH或OH2配位体进行交换,而被吸附在胶体 的表面,称为专性吸附或配位交换吸附也称为化学吸附。
♦ 对磷肥反应不敏感的作物: 谷子、水稻

土壤中磷的形态及转化的探讨

土壤中磷的形态及转化的探讨

土壤中磷的形态及转化的探讨解锋;李颖飞【摘要】研究磷在土壤中的存在规律、转化规律及其转化产物的有效性,可指导合理施肥和开发新的磷肥品种.土壤中磷的存在形态,一般分为无机态磷(水溶态、吸附态、矿物态)和有机态.作物主要是吸收无机态磷,其有效性随土壤pH值而变化.植物所需磷素的唯一来源是通过根系由土壤中吸收的.因此土壤的理化性状势必影响土壤磷的形态、有效性及供应潜力.土壤中各种形态的磷素,随土壤环境条件:pH值、有机质、水分、温度、矿物组成、可溶性阳离子性质、氧化还原状况的不同,进行着磷的固定或释放的转化和循环.【期刊名称】《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10)001【总页数】5页(P4-8)【关键词】土壤;磷素【作者】解锋;李颖飞【作者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户县森林资源管理中心,陕西,户县,710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43.21 磷素的土壤化学磷肥施入土壤后,随着土壤性质和组成的不同,很快就与土壤发生各种物理和化学反应,形成一系列新的磷酸盐。

所以植物吸收的磷,往往已不是磷肥中原有的化合物,而是这些反应后形成的新产物。

研究磷在土壤中的存在规律、转化规律以及转化产物的有效性,不仅对指导合理施用磷肥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对发展新的磷肥品种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 土壤中磷的存在形态1.1.1 无机态磷土壤中无机态磷几乎全部是正磷酸盐,一般分为水溶态、吸附态和矿物态三类。

(1)水溶态磷。

在土壤溶液不同的pH 值条件下,磷酸进行相应的解离,形成三种磷酸根离子。

H3PO4 + OH- → H2PO4- + H2O pH = 2.1H2PO4- + OH-→ HPO42-+ H2O pH = 7.2HPO42-+OH-→PO43-+H2O pH = 12.5其中H2PO4-最易被植物吸收,HPO42- 次之, PO43-则较难吸收。

当pH=7.2时,H2PO4-与HPO42-各占50%。

怎样提高施磷效果

怎样提高施磷效果

怎样提高施磷效果
核心提示:一、选施合适磷肥。

实践表明,旱地土壤pH值小于5·5时,以选施钙镁磷肥(或磷矿粉)为佳;pH值为6以上(中性或偏碱),则可施用普通过磷酸钙。

二、适当一、选施合适磷肥。

实践表明,旱地土壤pH值小于5·5时,以选施钙镁磷肥(或磷矿粉)为佳;pH值为6以上(中性或偏碱),则可施用普通过磷酸钙。

二、适当集中施用。

据测定,红壤旱地施用磷肥三个月后,其中95%以上的磷仍然集中在施肥点0·5厘米范围内。

根据磷在土壤中活动性小这一特点,必须注意适当进行集中施用,即一般宜施于作物根系附近,如采用穴施或沟施法,不宜撒施,以利作物吸收利用。

三、与有机肥混施。

磷肥同有机肥混合施用,可避免磷与土壤直接接触,减少磷素被土壤固定。

而且,有机肥分解过程中会产生有机酸,能同土壤中的铁、铝化合,从而降低磷的固定量。

另据测定,钙镁磷肥(或磷矿粉),施入土壤半年内,其磷的有效性呈上升趋势,故一般宜作基肥一次施下。

四、适量配施石灰。

据研究,酸性土壤适施石灰后,其土壤pH值明显上升,并能降低作物有害物质(如铝等)的浓度,从而改善作物根系生长的环境,增强根系的吸磷能力。

施用适宜数量的石灰,以调节土壤pH值至6·5左右为好。

磷素 长效 活化

磷素 长效 活化

磷素长效活化
磷素是植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它在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能量代谢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磷素在土壤中的有效性通常较低,容易被固定,导致植物无法充分吸收利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磷素的长效活化方法。

其中一种方法是利用微生物来活化土壤中的磷素。

有些微生物具有分解有机磷化合物的能力,将其转化为可供植物吸收的形态。

通过接种这些有益微生物,可以提高土壤中磷素的有效性,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化学磷肥。

传统的磷肥在施入土壤后,容易被固定,导致磷素的有效性降低。

为了提高磷肥的长效性,可以采用包膜技术,将磷肥包裹在一层可降解的包膜材料中,控制磷肥的释放速度,使其在植物生长期间持续供应磷素。

此外,还可以通过合理的耕作和管理措施来提高磷素的长效活化。

例如,采用保护性耕作方式,减少土壤的扰动,有助于保持土壤结构和微生物群落的稳定,从而提高磷素的有效性。

同时,合理的施肥管理也可以减少磷素的固定和损失,提高磷素的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磷素的长效活化是保障植物生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通过微生物活化、使用新型磷肥和合理的耕作管理等措施,可以提高土壤中磷素的有效性,为植物提供充足的营养,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土壤有效磷的培训总结

土壤有效磷的培训总结

土壤有效磷的培训总结
土壤有效磷是指土壤中植物可直接吸收利用的磷含量。

以下是有关土壤有效磷
的培训总结:
1. 磷的重要性:磷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对植物的根系生长、花芽分化、果实发育等过程至关重要。

2. 磷的形态:土壤中的磷存在于有机磷和无机磷两种形态。

有机磷是通过有机
物分解产生的,需要经过微生物的作用才能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无机磷。

3. 磷的吸附和固定:土壤中的磷容易与土壤颗粒表面的铁、铝、钙等离子结合
形成难溶的磷酸盐,导致磷的有效性降低。

酸性土壤中的磷吸附能力较强,碱
性土壤中的磷吸附能力较弱。

4. 磷的施用原则:根据土壤磷素含量和植物对磷的需求,合理施用磷肥。

通常,磷肥应在播种前或移栽前施用,以满足植物在生长初期对磷的需求。

5. 磷的施用方式:磷肥可以通过基肥和追肥两种方式施用。

基肥是在整地或栽
植前将磷肥施入土壤中,追肥是在植物生长期间根据需要补充磷肥。

6. 磷的施用量:磷的施用量应根据土壤磷素含量、植物对磷的需求以及磷肥的
种类来确定。

过量施用磷肥会导致磷的积累,对环境造成污染。

7. 磷的管理:合理管理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活性可以提高土壤
中磷的有效性。

保持适宜的土壤酸碱度、增加有机质含量和提高土壤微生物活
性有助于磷的释放和转化。

总结起来,合理施用磷肥、控制磷的固定和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是有效管理土
壤中磷素的关键。

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植物对磷的吸收利用效率,促进植物生
长发育,提高农作物产量。

无机磷的矿化

无机磷的矿化

无机磷的矿化无机磷的矿化是指将无机磷转化为矿物形态,使其更加稳定和不易被植物吸收。

无机磷是土壤中重要的养分之一,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土壤中的无机磷往往以溶解态存在,容易被水冲刷、淋失或被植物吸收利用,从而降低了其有效性。

因此,矿化无机磷的过程对于提高土壤磷素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矿化无机磷的过程主要涉及磷的转化和固定。

磷的转化过程可以通过微生物、酶以及化学反应等途径进行。

例如,磷酸盐是一种常见的无机磷形态,可以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被转化为有机磷形态,如有机磷酸酯。

此外,磷还可以与土壤中的铁、铝等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矿物,从而固定无机磷。

这些转化和固定过程可以在不同的土壤环境中同时进行,相互作用,使无机磷得到有效地转化和固定。

矿化无机磷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土壤的pH值对矿化无机磷的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

酸性土壤中,矿化无机磷的速率较慢,因为酸性环境会抑制微生物的活性,从而限制了磷的转化过程。

而在中性或碱性土壤中,矿化无机磷的速率较快,因为微生物的活性较高,有利于磷的转化和固定。

其次,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也会对矿化无机磷的过程产生影响。

有机质富集的土壤中,有机酸等物质会与磷形成络合物,使磷更加稳定,不易被植物吸收。

此外,土壤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以及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等也与矿化无机磷的过程密切相关。

矿化无机磷的过程对于提高土壤磷素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矿化无机磷的过程,可以将溶解态磷转化为固定态磷,减少磷的淋溶和流失,提高磷的利用效率。

其次,矿化无机磷的过程可以降低土壤中的磷含量,减少磷的过量施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避免磷的积累和富集。

此外,矿化无机磷的过程还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和多样性,提高土壤的养分循环能力和生态系统功能。

为了促进矿化无机磷的过程,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合理施肥是关键。

根据土壤的磷素含量和作物的需求,科学施肥,避免磷的过量施用,减少磷的累积和流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土壤质地不同,固定磷的数量也不同。粘粒含量多比含量少的土 壤固定更多的磷。换言之,同一类型粘粒可暴露的表面积越大,对磷的 固持能力越强。
点击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标题
点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题
二、pH值的影响
土壤pH值对可溶性磷固定的数量和方式有很大影响。铁铝氧化 物对磷的吸附随着pH值上升而降低。三水铝石(γ-Al(OH)2) 在pH4~5之间吸附最多的磷。针铁矿(α-FeOOH)在pH3~12之间 对磷的吸附稳步减少。
土壤中的磷素的转化特点 与提高有效性措施
土壤磷的形态
土壤磷
无机态磷
有机态磷
水溶态磷 吸附态磷 矿物态磷 植素类 核酸类 磷脂类
土壤磷的转化
点击添加标题
土壤磷的转化包括 一系列复杂的化学 和生点物击化添学加反标应题过
程。
点添加标题
沉淀和溶解反应
吸附和解吸反应 有机磷的矿化和无机
点击添加题
磷的生物固定等
合,可使磷肥中那些难溶性的磷转化为农作物能利用的有
效磷;
点击添加题
5、分层施:在底层和浅层部位都要施用磷肥,有利于秋 苗的吸收; 6、与氮肥混合施:与氮肥混合施用,既可平衡养分,又 能促进根系下扎,为丰产打下基础;7、根外喷施:可将 水溶性的过磷酸钙喷施在作物叶片上,使磷通过叶面的气 孔或角质层进入植物体;8、施在缺磷的土壤上:红壤旱 田、黄泥田、鸭屎泥田、冷浸田等都缺磷,施用磷肥土壤 的湿度直接影响着无机磷的生物有效性。土壤水分充足, 土壤无机磷的有效性高,点在添加土标壤题含水量低的情况下,磷酸 根离子的有效扩散系数小,移动慢,伴随着土壤含水量的 增加,磷酸根离子由非根点际击添土加向题根际土扩散量增加。高含 水量条件有利于土壤磷由易溶态向难溶态转化,低含水量 条件下转化率随施肥量增加而降低,高含水量条件下转化 率随施肥量增加而升高。


在土壤生物转化中 无机磷可重新被微 生物吸收组成其细 胞体,转化为有机 磷,成为无机磷的
生物固定。
在土壤中这两个过程 是同时存在的。有机 磷的矿化和无机磷的 生物固定处于动态平 衡。这种平衡决定磷
的矿化和固定。
点击添加标题
转化所需时间特点: 1.即时发生 如:施入水溶性磷
肥后向低溶和难溶磷酸 盐转化
磷施的,一也半很,难若挽苗回期缺缺磷磷的,损点击会失添影,加响故标题后苗期期生不长能,缺即磷使;后期再补
2、细施:过磷酸钙在贮存时易吸潮结块,在施用时,要
打碎过筛,以利根系吸收;
3、集中施:应穴施、条施、使磷固定在种子和根系的周
围,即可减少与周围土壤的固定,又有利于根系吸收; 4、与有机肥混合施:磷肥点添,加特标别题 是钙镁磷肥与有机肥混
湿度
土壤的湿度直接影响着无机磷的生物有效 性。土壤水分充足,土壤无机磷的有效性 高,在土壤含水量低的情况下,磷酸根离 子的有效扩散系数小,移动慢,伴随着土 壤含水量的增加,磷酸根离子由非根际土 向根际土扩散量增加。高含水量条件有利 于土壤磷由易溶态向难溶态转化,低含水 量条件下转化率随施肥量增加而降低,高 含水量条件下转化率随施肥量增加而升高。
有机质

磷与腐殖质 形成复合物, 成为植物容 易同化的形 态

磷与腐殖酸 盐阴离子交 换

腐殖质在倍半氧 化物颗粒外表形 成保护膜,从而 减小了土壤固磷 能力
温度
温度影响大多数物理过程,化学反应速度通常随温度上升而加 快。高温可以略增加磷灰石、羟磷灰石、磷酸八钙、磷铝石和 红磷铁矿等一些化合物的溶解度。土壤有机质和作物残体中磷 的矿化取决于土壤生物的活性,而增加温度可提高生物活性, 达到主要生物系统的最适条件。 高温一方面加速水溶性磷颗粒的溶解,另一方面促进磷与土壤 组分反应,生成难溶化合物。表6-6中的数据表明,每增温15℃, 水溶性磷的浓度降低33%。绝大多数研究都证明,高温增加磷的 固持。
土壤中各种形态的磷的转化遵守一定的物理化 学法则,并在环境条件不变时保持着动态平衡 ,该平衡决定了土壤中磷的有效性。
点击添加标题
土壤组分及 其性质
标题
有机质
标题
pH值的影响
标题
阳离子阴离子 的影响
影响磷的 有效性的
因素
湿度、温度
标题
反反应应时时间间
附吸复附合复体合的体饱的和 饱和度度
标题
施肥位置
土壤组分 及其性质
点击添加标题
(一)水合铁铝氧化物 一般认为,在含铁铝氧化物的土壤 中,氧化物结晶程度越差,其固磷 能力就越大。这由其较大的表面积 所致。结晶的水化金属氧化物通常 也比层状硅酸盐固持更多的磷。 (二)粘土矿物的类型
1∶1型比2∶1型粘土矿物固持 磷的程度大。富含高岭石的土壤, 如多雨高温地区的土壤,比含2∶1 型粘土矿物的土壤固定或固持更多 的磷。1∶1型粘土矿物之所以固磷 较多可能是因为与高岭石粘粒结合 的大量水化铁铝氧化物所致。此外, 高岭石晶体边缘能产生pH值依变电 荷,使磷发生吸着反应。
无机阴离子和有机阴离子都不 同程度地与磷竞争吸附点,时或 减少磷的吸附,时或促使磷的解 吸。硝酸根、氯离子等吸着力弱 的无机阴离子没什么作用,但羟 基、硅酸、硫酸盐和钼酸盐等专 性吸附阴离子或酸与磷竞争吸附。 阴离子与吸附表面结合的键强决 定其竞争力。以硫酸盐为例,尽 管它是专性吸附,却不能解吸出 多少磷酸盐。显然,磷酸盐比硫 酸盐与表面的结合键更强。
End
Thank you!
讨论组成员: 朱俊英、胡 辉等
吸附复合体的饱和度
土壤对施用磷的吸附量取决于吸附复合体的饱和度和有效反应 位点的多少。磷的解吸同样也受吸附复合体饱和度的强烈影响。 饱和度越高,磷的解吸越容易,因为表面吸附物的增多使其对 磷的吸附力减弱。 这种关系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对于连年施用大量磷肥的土壤, 有可能做到: (a)减少当季磷肥施用量; (b)更充分地利用土壤中现有的磷; (c)综合以上两点。
(表: 温度和磷的来源对以1:15பைடு நூலகம்提取的可溶性P的影响 )
反应时间
土壤和许多土壤组分吸附磷的过程分为两个相当不同的 阶段:起初反应迅速,继而是极慢的反应阶段。吸附反应 包括阴离子或铁铝氧化物表面的金属原子的配位体与磷进 行快速交换。接着非常缓慢的吸着反应包括下列变化: (a) 表面吸附的磷通过扩散渗透或化学吸附进入土壤组成 (例如,磷与羟基铝铁聚合体结合或在方解石表面吸留); (b) 超过溶度积时产生磷化合物沉淀。 这些缓慢的反应使磷被表面所吸持的形态由松结态变成紧 结态,更难被植物利用。
粘土矿物在pH值大于4时会点引击起添A加l3标+题的水解,从而增加磷的吸附。 但如果像很多蛭石那样在晶层存在羟基铝聚合物,那么提高pH 值会降低磷的吸附。
在pH值为6~6.5时,大多数土壤中磷的有效性最高。低pH值时, 磷与铁铝及其水化氧化物发生反应而被固持。随pH值上升,这 些反应物的活度下降,直到pH 6~6.5时磷活度达到最高为止。 pH值在7以上时,土壤中的钙、镁离子及它们的碳酸盐使施用的 磷沉淀,使其有效性再度降低。
阴阳离子浓度的影响
土壤对磷的吸附作用受体系中阳 离子的种类和浓度影响。二价阳 离子对磷吸着的影响大于一价阳 离子。例如,Ca2+饱和的粘粒比 Na+或其他一价离子饱和的粘粒 固持更多的磷。现在对这种效应 解释为Ca2+使粘土矿物晶体带正 电荷的边缘更易为磷酸根阴离子 接近。Ca2+只有在pH值略低于 6.5时才有这种作用,而在碱性 更强的土壤中,磷酸二钙和其他 一些碱性较强的钙镁磷酸盐可能 会直接从溶液中沉淀。
吸附和解吸反应
影响因素: 1.土壤矿物质点种击类添加与标含题 量 2.土壤PH值 3.土壤有机质
*土壤对磷吸附的结合位点的数量主要与土 壤组成有关,环境条件的改变不会影响土 壤对磷吸附的本质。一般的,土壤对磷的 结合能越高,其对磷的吸附量越搞高。
有机磷的矿化和无机磷的生物固定

有机磷转化成 无机磷的过程 称为矿化作用。 (磷酸酶参与)
沉淀和溶解反应
沉淀反应: 可溶性磷与碳酸钙、铁铝 氧化物及其水化物、层状 铝硅酸盐及钙、铁、铝等 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沉淀, 变成羟基磷灰石、氟磷灰 石或磷酸铁铝等。(主要 发生在石灰性土壤中)
溶解反应 主要受土壤水分状况和 干湿交替时间的限制。 厌氧条件下的湿地环境 能降低土壤对磷的固定 能力,提高磷素的溶解 活性。
施肥位置
土壤质地越细,固定的磷肥越多。从化学反应速 度与反应物表面积大小之间的相关性也可推断出这 一点。如果将粉状磷肥撒施或耙入而不是条施到土 壤中,磷肥便暴露出较大的表面。因此比起条施等 量肥料固定得更多。条施减少磷肥与土壤的接触面 积,固定的磷也随之减少。
有效的施用磷肥方法
1、早施:农作物在苗期吸收磷最快,要占生长期吸收总
2.需要较长时间 如:矿物态磷的风
化和转变成对作物有效 的磷
土壤中存 在着多种 含磷化合 物,能不 断地相互 转化。
影响含磷化合物相互转化的土壤条件

PH值 一般认为 ,土壤中 不同类型 磷酸 盐相互转 化点的PH 值是 6.5~7.0

活性阳 离子种 类


有机质 含量及 其组成
施用磷 肥的种 类和数 量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