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防范和化解税收执法风险的思考

合集下载

2024年税收执法风险防范培训学习心得(2篇)

2024年税收执法风险防范培训学习心得(2篇)

2024年税收执法风险防范培训学习心得这次有幸参加了州局____的税收执法业务和风险防范培训,老师的授课让我开拓了视野,汲取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发思索,让我从另一个角度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税收工作的重要性与风险性。

有思索才会有进步,作为年轻干部,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定好位,要加强学习,注重工作中每一个细节,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一、学会感恩,踏实工作感谢州局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____台,让我们接受新的理念,进一步认识到作为一名税务干部要依法治税,工作中要依法依规,每一个工作环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每一个工作细节都会影响到我们的执法质量。

我深知做人要学会感恩,感谢地税给我们这么好的工作环境,我为自己目前拥有的而感到幸福,因此十分珍惜这次的学习机会。

进地税以来,在办税服务中心的时间最长,对号称税收金字塔的稽查业务实在陌生,所以老师讲课时自己认真地做好笔记,因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感谢老师的教诲,不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我们要有一颗阳关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我们就会把眼睛投向有阳光的地方,假若自己____为力,就避开____的地方。

思想上毫无杂念,做到知法、守法,执法风险将会离我们又远一些。

二、善于学习,联系实际地税是个业务单位,长期跟经济打交道,没有扎实的业务功底,没有过硬的工作技能,不仅不能为纳税人提供高效的服务,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执法风险。

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不懈的学习,不断增强法制观念和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

这次培训,我们学习了《税务执法证据实务》、《税收执法程序问题及其风险分析》、《税务行政执法风险的防范与应对》、《税收案件定性问题研讨讲评》等课程,徐娟老师严谨的教学态度、何小王老师幽默风趣的讲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们用实例告诉我们执法中要注意什么,怎样走执法程序,在执法中如何取证及固定证据,在工作中不要凭个人意识办事,如何去规避执法风险等。

老师虽然主要讲的是稽查执法风险,但我课后忍不住对办税服务中心的工作存在的风险点进行了查找、思索。

新形势下防范和化解税收执法风险的思考

新形势下防范和化解税收执法风险的思考

新形势下防范和化解税收执法风险的思考第一篇:新形势下防范和化解税收执法风险的思考新形势下防范和化解税收执法风险的思考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纳税人维权、行政监察及司法监督力量日益增强,对税务机关执法水平和执法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有效防范和化解税收执法风险成为摆在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正确认识税收执法风险税收执法风险是税收执法过程中潜在的一种风险,是指因为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作为和不作为可能使税收管理职能失效,以及这种作为和不作为行为致使国家利益或税收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需要承担或被追究有关责任的可能性。

理论上讲在税收执法的任何岗位都可能会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在领导干部和执法管理一线的关键岗位,岗位风险尤为突出。

(一)税收执法风险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客观性。

执法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这是因为决定风险的各种因素对于风险主体来说是独立存在的,不论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意识到风险的存在,只要风险的诱因存在,一旦条件成熟,风险就会导致损失。

风险的客观性提示我们风险是普遍存在的,不论职务高低、能力大小,每个岗位、每个人都面临潜在的风险;而且,职务越高、责任越重、风险越大。

而且,损失往往与风险相随,风险的危害会引发连锁反应,造成连锁性损失。

二是隐蔽性。

风险都是以一定的概率存在的不确定性危险,因而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能够准确预见从而有效控制的危险,就称不上是风险。

税务人员之所以容易忽视身边的风险,在风险发生之前掉以轻心或心存侥幸,就是因为风险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也即隐蔽性。

在国税工作中,执法和管理风险也潜藏在日常工作的大量细节中,从萌芽、发展到演变成显性问题,往往都有一个过程,但很容易被人忽视。

如在一般纳税人认定环节,审核把关不严就埋下了被不法分子钻空子的隐患,这一隐患未必一定爆发,但一旦爆发就与此管理疏漏直接相关,并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三是可控性。

尽管风险是客观的,但它是可控的,可以按照一定的方法、程序对风险进行事前的识别和预测、事中的防范和事后的化解,可以借助科学的方法、有效的风险防范工作程序,分析风险的性质、产生条件,辨别可能导致损失的因素,为控制风险提供前提。

防范税收执法风险实践与思考

防范税收执法风险实践与思考

防范税收执法风险实践与思考池州市地方税务局近年来,我局以深化税收执法责任制为核心,着力加强税收执法队伍建设,积极构建教育、制度、监督相结合的风险防范体系,大力推进依法治税,不断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面对当前众说纷纭、繁杂多样的风险防范制度和措施,仍需要我们以创新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重新识别税收执法风险,准确把握税收执法风险防范工作的重点,积极探索建立完善适合本局实际的税收执法风险防范体系,切实增强税收执法风险防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税收执法风险内涵及类型所谓的税收执法风险指的是税收执法过程中潜在的、因为税收执法主体的作为和不作为可能使税收征收管理职能失效,以及这种作为和不作为可能对执法主体和执法人员本身造成伤害的各种危险因素的集合。

按轻重程度的不同税收执法风险依次可分为:执法过错责任追究风险、行政责任风险和刑事责任风险三个方面。

(一)执法过错责任追究风险。

执法过错责任追究风险是指税收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出现的执法过错,尚不构成追究刑事责任和行政处分的,依规定应受到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执法过错责任的风险。

追究的形式分为行政处理和经济惩戒。

行政处理包括批评教育,责令作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责令待岗,取消执法资格;经济惩戒是指扣发奖金,岗位津贴。

(二)行政责任风险。

行政责任风险是指执法人员的执法过错较轻,尚未构成犯罪,但按照规定应追究行政责任的风险。

行政责任主要包括政纪和党纪处分。

行政处分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六种形式。

党纪处分有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五种形式。

(三)刑事责任风险。

刑事责任风险是指执法人员的执法过错较为严重,应承担刑事责任的风险。

对税收执法人员而言,按照刑法的规定,可能承担刑事责任的执法行为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一是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

二是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

三是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

四是滥用职权。

五是玩忽职守。

基于我国税收执法风险及防范的探讨

基于我国税收执法风险及防范的探讨

基于我国税收执法风险及防范的探讨税收执法是国家实施税收政策、维护税收秩序的重要手段,对于确保国家财政可持续发展以及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税制复杂、税收地方化等因素的影响,税收执法面临着许多风险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我国税收执法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首先,我国税收执法风险之一是逃避税责风险。

逃避税责是指纳税人以各种手段规避纳税义务,通过偷逃、隐瞒、转移财产等方式减少纳税金额。

逃避税责的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主要原因是税收执法的难度大、制度不完善以及行政处罚力度不够等。

为了防范逃避税责的风险,我们应该加大税收执法力度,加强对纳税人的监管和审计,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并提高违法行为的成本和惩罚力度。

其次,我国税收执法风险之二是滥用职权风险。

滥用职权是指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税收执法职责过程中,违反法定程序和原则,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行为。

滥用职权的现象虽然不易被发现,但却给税收执法的公平性和公信力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防范滥用职权的风险,我们应该加强税务人员的政治教育和道德建设,建立健全严格的职责制约机制,并加强对税务机关的监督和评估。

再次,我国税收执法风险之三是信息不对称风险。

信息不对称是指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在税收信息获取方面存在差异,导致纳税人未尽其责,甚至出现失实申报等行为。

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可能会影响税收执法的准确性和公正性,给国家财政造成损失。

为了防范信息不对称的风险,我们应该加强信息公开和沟通,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提高纳税人对税收执法的了解和自觉性,同时加强对纳税人申报情况的核实和监管。

最后,我国税收执法风险之四是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税收执法过程中因为人为操作不当、程序不规范等因素导致的风险。

操作风险可能会导致税收执法的失误和错误判断,给纳税人和税务机关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为了防范操作风险,我们应该加强税务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建立完善的工作日志和档案管理制度,并加强对税务执法过程中的审计和复核。

浅析如何防范税收执法风险

浅析如何防范税收执法风险

浅析如何防范税收执法风险如何防范税收执法风险税收执法风险是企业在税务管理和合规方面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税收执法风险一旦发生,将给企业带来不可预计的财务和经营风险。

因此,加强税收风险防范,优化税务合规管理,成为企业重要的经营课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浅析如何防范税收执法风险。

首先,建立健全的税务合规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是防范税收执法风险的重要基础。

税务合规制度应当包括具体的操作规程、内部控制流程和纳税申报、缴纳等环节的细则,确保企业在税务管理中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同时,风险管理制度应当识别和评估各类税收执法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企业能够及时、全面地应对风险。

其次,加强内部税务管理,提高税务合规能力是有效防范税收执法风险的关键。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内部税务管理体系,确保税务数据的及时、准确录入和处理,避免涉税违法风险的产生。

为此,企业可以通过优化内部税收合规流程,加强内部控制和审计等手段来提高税务合规能力。

此外,加强税务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也是重要的措施,使其能够深入了解国家税收政策,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有效防范税务合规风险。

第三,规范纳税申报和缴纳流程,确保及时、准确履行纳税义务。

企业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按时、足额申报纳税,缴纳应纳税款。

此外,企业还应当按照税务机关要求,及时提供相关税务信息,并积极配合税务机关的检查和调查工作。

通过规范纳税申报和缴纳流程,企业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税收合规能力,还能够有效降低税务执法风险。

第四,建立与税务机关的良好沟通渠道和合作关系。

税务机关是税收执法的主体,企业作为纳税主体,应当积极与税务机关保持沟通和联系。

企业应当关注税务政策的动态变化,及时了解相关政策法规的解读和适用,确保企业在税收合规方面符合最新的要求。

此外,企业还应当积极参与税务机关组织的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对税务政策的理解和适应能力。

第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诚信经营形象。

诚信经营是企业在税收执法风险防范中的重要因素。

有效规避税务检查执法风险的思考

有效规避税务检查执法风险的思考

有效规避税务检查执法风险的思考第一篇:有效规避税务检查执法风险的思考有效规避税务检查执法风险的思考信息来源:字号:【大中小】税务检查是税务机关在日常工作中根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权限和程序,依法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是否正确履行纳税人义务进行审查、审核的具体行政执法活动。

税务检查执法风险,是指具有税收执法资格的国家税务人员在税务检查行政执法过程中未按照或未完全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要求进行执法或履行职责,给国家或纳税人造成一定的物质或精神损失以及应履行而未履行职责,进而应承担执法责任的潜在危险。

税务检查行政执法主体承担着依法行政、维护国家和纳税人双方权益的重任,在税收执法过程中受自身素质的制约和外界因素的影响,其执法行为可能出现偏差或失误、进而引发执法风险。

因此,认真研究税务检查执法风险问题,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其内在规律性并有的放矢地进行防范、从而使税收检查行为更加规范。

一、税务检查执法风险的表现形式(一)税务文书送达对象有误税务文书的送达是税务机关履行税务检查程序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严格遵守法定的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税务机关送达税务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

……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的财务负责人、负责收件的人签收。

受送达人有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

” 这也是税务机关普遍采用的税务文书送达方式的五种方式之一。

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有的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不易直接联系(比如跨地区经营企业其上述人员不驻本地情形),或者有的税务人员为图方便,有时会把税务检查文书直接交于办税人员并由其签收。

笔者认为这样是不会产生法律上的送达效力的,因为办税人员并非上述法规条文中规定的合法接收人。

如果日后涉税纠纷中的取证工作涉及到该文书送达事项的话,我们的执法人员就将面临一定的执法风险。

《关于税务行政强制执法风险问题的思考》范文

《关于税务行政强制执法风险问题的思考》范文

《关于税务行政强制执法风险问题的思考》篇一一、引言税务行政强制执法是税务机关在执行税收法律、法规过程中,为保障国家税收利益,维护税收秩序所采取的一种强制性行政措施。

近年来,随着税务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加强,税务行政强制执法已成为税务部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

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面临着多种风险问题。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税务行政强制执法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税务行政强制执法风险问题分析(一)法律制度不健全当前,我国税务行政强制执法的法律依据主要来自《税收征收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然而,这些法律法规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如对执法程序、执法权限、执法责任等方面的规定不够明确,导致执法过程中存在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容易引发滥用职权等问题。

(二)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税务行政强制执法的实施主体是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然而,由于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存在不规范、不文明、不公正等问题,甚至出现违法违纪行为,给税务行政强制执法带来风险。

(三)社会环境复杂多变税务行政强制执法涉及的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包括企业逃税、避税、抗税等行为,以及社会舆论、媒体报道等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都会对税务行政强制执法的实施带来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三、应对税务行政强制执法风险的对策建议(一)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为规范税务行政强制执法行为,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

明确执法程序、执法权限、执法责任等方面的规定,减少自由裁量权,防止滥用职权等现象的发生。

同时,加强法律宣传和普及,提高公民的税收法律意识和依法纳税的自觉性。

(二)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加强税务机关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业务素质和法律素养。

建立健全执法人员考核机制,对执法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不文明、不公正等问题进行严肃处理,确保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三)优化社会环境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打击企业逃税、避税、抗税等行为。

关于防范和化解税收执法风险的思考

关于防范和化解税收执法风险的思考

第5卷第3-4期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ol.5No.3-No.3-442009年12月Journal of Xucha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Dec.2009-9-关于防范和化解税收执法风险的思考刘力群(许昌市地税局,河南许昌461000)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依法治国方略的贯彻落实,我国的法律体系逐步健全,依法治税工作也取得明显成效。

税收执法作为国家行政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国聚财,堵漏增收的重任。

但是正是由于税务机关是组织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部门,也越来越成为检察机关和纪检监察部门关注的对象。

从近年来全国检察机关承办的一些涉税案件中,我们应当清楚地意识到,税收执法风险已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不可不引起重视的问题。

据报载,2005年至2006年,哈尔滨市检察机关共查办税务系统犯罪案件14起,约占行政执法部门案件总数的25%,其中,渎职犯罪案件约占行政执法部门该类案件总数的38%;河南某市检察机关2005年查办的民政、国税机关工作人员因对社会福利企业疏于管理、玩忽职守,造成骗取国家退税款近600万元的案件,立案11件11人,其中已有8人被法院做出有罪判决。

税务机关作为行政执法部门之一,不可避免的要面对行政执法风险,但有的地方出现渎职失职问题后,一些基层税务机关的同志在执法中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企业不敢管,字也不敢签,无所适从,给工作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这些问题如不及时加以解决,必将影响地税事业的长远发展和地税干部的健康成长。

因此,如何提高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自身风险防范意识,严格依法治税,提高税收征管质量,防范和规避风险,做到依法治税,规范执法行为,已经成为新形势下税务机关不可回避的课题。

下面,笔者就税务机关行政执法风险的表现形式、执法风险的类型、问题成因、防范对策作粗浅探讨:一、防范和化解税收执法风险的意义所谓税收执法风险,也有人称之为税务行政执法风险,是指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税务行政执法过程中因执法错误或执法不当应受到追究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而形成的潜在的危险。

我国税收执法风险及防范研究

我国税收执法风险及防范研究

我国税收执法风险及防范研究税收执法是国家经济运行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税收管理的核心工作。

然而,由于我国税收执法环境复杂,税收执法工作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

一、税收执法风险1.法律风险:税收法律体系复杂,税种众多,不同税种的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也不尽相同,使得税收执法面临极大的法律风险。

也就是说,由于对税收法律的理解或解释存在不同,导致很多税收执法行为存在法律风险,尤其是涉及到减税、免税、抵扣等税收优惠政策的执法。

2.技术风险:随着税务管理信息化的加强,各类税务信息技术工具不断更新,技术风险也随之增大。

一旦发生技术故障或技术漏洞,将会导致税收执法工作的受阻,甚至会给税收征管工作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3.人员风险:税收执法人员素质、能力不均,工作精神和作风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这可能导致税收执法工作出现疏漏和错误。

4.监管风险:税收执法工作的监管不力,监督和管理不严,也可能导致税收执法工作出现问题。

二、税收执法防范措施1.加强税收执法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完善税收执法制度,严格执行税法,规范执法行为,减少税收执法中的包括法律风险。

2.提升税务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强技术安全管理,防范技术风险的发生。

3.加强税收执法人员的培训和选拔,提高其素质和能力,从源头上避免人员风险的发生。

4.加强对税收执法工作的监管和管理,确保税收执法工作符合法律规定和科学合理的原则,防范监管风险的发生。

总之,税收执法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税务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税收执法风险的分析和预测,合理设置防范措施,确保税收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目标。

《关于税务行政强制执法风险问题的思考》范文

《关于税务行政强制执法风险问题的思考》范文

《关于税务行政强制执法风险问题的思考》篇一一、引言税务行政强制执法是税务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保障税收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的重要手段。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法律环境的不断变化,税务行政强制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逐渐凸显。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税务行政强制执法风险问题,分析其成因及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为税务机关加强执法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二、税务行政强制执法风险概述税务行政强制执法风险主要指在执行税收法律法规过程中,因各种因素导致的执法行为偏离法定轨道、产生不良后果的可能性。

这些风险因素包括法律法规不完善、执法程序不规范、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社会环境复杂多变等。

三、税务行政强制执法风险成因分析(一)法律法规不完善当前,我国税收法律法规体系虽已基本建立,但仍存在一些法律空白和漏洞,导致税务机关在执行过程中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增加了执法风险。

(二)执法程序不规范部分税务机关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程序不规范、操作不严谨等问题,如调查取证不充分、执法文书制作不规范等,这些都可能导致执法行为违法违规,引发风险。

(三)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执法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执法行为的质量和效果。

部分执法人员法律素养不高、业务能力不足,难以应对复杂的执法环境,导致执法过程中出现偏差。

(四)社会环境复杂多变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给税务行政强制执法带来了诸多挑战。

如企业为逃避税收而采取的各种手段、社会舆论对执法行为的监督等,都增加了执法的难度和风险。

四、税务行政强制执法风险的影响税务行政强制执法风险的存在,不仅会影响税收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还会损害税务机关的公信力,甚至引发社会矛盾。

因此,加强税务行政强制执法风险管理,提高执法质量和效果,已成为税务机关面临的重要任务。

五、应对策略(一)完善税收法律法规体系加快税收法律法规的立、改、废工作,弥补法律空白和漏洞,为税务机关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

同时,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全社会对税收法律法规的认知度。

浅析税收执法风险与防范

浅析税收执法风险与防范

01
02
新常态下防范税收执法风险的建议与措施
(一)培养意识,从思想上重视执法风险防范。 (二)强化培训,逐步提升税务干部防范风险能力 (三)建立制度,打造完善的执法风险防控体系 。
03
税收执法风险的主要原因分析
深入剖析税收执法风险存在的原因,税收执法风险产生 的主观方面原因:(一)认识不够到位。(二)干部能力不 足。(三)变通应对考核。
税收执法风险
(三)变通应对考核
各级税务机关从上到下都有严格的绩效考核办 法,比如对于申报、催报、滞纳金加收等指标
(五)税收执法外部环境复杂
确定了很高的标准。这本身并没有错,是促进
工作的有效手段。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为追求
考核指标过关,而出现越俎代庖的行为。
(四)法体系不健全
1、外部干预。如对新生专业市场,当 地政府为了打开局面,吸引投资而制
定了一些与税法相悖的扶持优惠减免
1、没有《税收基本法》规定基本原则,税收立法、执 法活动无必要的法律支撑
2、《税收征管法》亟待修订 3、多数实体税法法层级较低
税费的政策条文,并且有意识地要求
执法部门不介入管理,税务执法时陷 入两难之境。
2、法律冲突难以协调,在法律适用上 的风险。
7
03
新常态下防范税收执法风险的建议与措施
如何才能在新的环境下对税收执法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与防范
8
新常态下防范税收执法风险的建议与措施
强化培训,逐步提升税务干部防范风险能力
形成依法依规履行职责的惯性
建立执法风险管理数据库和风险管理制度
透过表象发掘真实存在的风险类别、成因及表 现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风险排查和识别工作 并进行分级分类,夯实管控风险工作的基础。

对防范和化解税收执法风险的认识与思考

对防范和化解税收执法风险的认识与思考

对防范和化解税收执法风险的认识与思考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税收征管的复杂性日益加深,税收执法风险问题日趋突显。

有效防范和化解执法风险,努力营造规范有序的税收执法环境,不仅能增强其责任感和忠诚度,激发工作潜能,保证税收法律制度的正确施行,更有助于提升征管质量和税务机关的执法公信力,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促进税收事业沿着法治化的道路健康发展。

一、当前税收执法中易出问题和风险的环节(一)制定并执行违规税收规范性文件的风险。

主要包括,税务机关制定的税收规范性文件与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相抵触,而被上级机关或其他有权机关责令停止执行并纠正,或被纳税人申请复议或诉讼,按照该文件已经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

(二)税收征管风险。

主要是在税务登记管理、纳税申报管理、发票管理、票证管理和税款征收过程中,存在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和不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如不按规定权限、条件、时限审批、延期申报和缴纳税款;无正当理由不受理纳税申报,不予开具完税凭证、不予抵扣税款、不予办理政策性退税;未按法定条件、范围、对象、税种、程序、方式实施核定征收;-1-擅自委托他人实施税收管理或者征收税款;无正当理由停止发售发票或者收缴发票;未按法定条件、对象、范围和种类代开发票等。

(三)税政管理风险。

主要是在税收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以及税收业务解答过程中,存在与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上级规范性文件相冲突的行为。

(四)税务稽(检)查风险。

主要是指在实施税务稽(检)查过程中,存在不依照法定权限、内容、程序、方式实施稽(检)查,以及不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结果处理的行为,导致处理结论与行政相对人的违法事实差异较大,损害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如对案件的事实认定不清楚,收集的证据不确凿,对案件的定性不准确;未如实反映稽(检)查情况,对稽(检)发现的问题隐瞒不报或者查多报少;不按规定时限、方式调取、退还纳税人的账簿及财务资料;对涉嫌犯罪的案件,应当依法移送而不移送,经责令纠正而拒不纠正;对举报有功人员应当奖励而不予奖励等。

规避税收执法风险的思考

规避税收执法风险的思考

规避税收执法风险的思考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税收的关注度在不断提升,尤其是为国家建设积极出力的纳税人,维权意识也正日益升温。

这不得不迫使我们税务人员的执法行为逐渐趋于阳光化、透明化、公开化,接受着各层面的监督和制约。

但就目前的税收执法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征管措施不到位、执法程序不规范、执法不廉洁、执法方式不当等执法风险点。

为了构建平安国税,创建和谐国税,有效保障税收执法和税务干部的安全,规避税收执法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一、税收执法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税收执法风险主要是指在税收执法过程中,因为执法主体的作为(主要指不当执法行为)和不作为可能使税收管理职能失效以及对执法主体和执法人员本身造成损害的各种不利后果或不利影响。

究其原因,可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来分析:(一)外部因素1、纳税人利益的驱使。

一是由于税收关系到国家和纳税人两者的切身利益,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利益冲突。

因此,部分纳税人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会想方设法利用税收政策和管理漏洞偷逃税款,给税务干部带来失职渎职等执法风险。

二是部分纳税人甚至还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拉拢或腐蚀税务干部,税务干部如果稍有疏忽,抵制不住诱惑,就会因执法不严或执法犯法,受到责任追究。

2、纳税人法律意识增强和司法机关关注增加。

一是随着税收法律的逐步普及,纳税人的依法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尤其是处在当今社会矛盾多发期,使税收执法风险的变数更大。

二是近年来纪检监察部门和司法机关对税务部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使税收执法风险进一步加大。

(二)内部因素1、税务干部素质有待提高。

一是执法风险意识不强,由于税收执法机关作为执法者兼管理者的强势地位客观存在,使执法人员一定程度上存在“权治”思想,在执法工作中存在侥幸心理,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执法思路不清晰,造成执法漏洞和过错。

二是职业道德水平不高,主要表现为工作态度不认真,草率行事;法治意识淡薄,滥用职权,以权谋私,以权代法;有法不依,知法犯法,经不起金钱的诱惑和不法分子的拉拢腐蚀,徇私舞弊。

税收执法风险防范培训学习心得

税收执法风险防范培训学习心得

税收执法风险防范培训学习心得税收执法是国家税收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税收征收的有效手段。

为了更好地维护国家税收政策的执行,我参加了一次税收执法风险防范培训学习,以下是我的学习心得。

首先,税收执法风险防范的意义。

税收执法风险防范是为了防止税收执法工作中的各种风险产生,确保税法的合理执行。

税收风险可分为法律风险、操作风险和管理风险。

培训中,我学到了风险防范措施,如完善税收法律制度建设、加强税务执法人员的培养和管理、优化执法流程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预防各类税收风险的发生,保障税收法律的正确执行。

其次,税收执法风险防范的方法和技巧。

在培训中,我了解到税收执法风险的预测和评估是防范风险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纳税人的信用评估和甄别,可以提前预测潜在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

同时,税务执法人员在执行执法任务时,要善于运用执法技巧,如调查访问技巧、询问技巧等,及时发现、防范和处理风险。

再次,税收执法风险防范的案例分析。

培训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案例分析,通过对真实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税收执法风险的具体表现和应对措施。

这些案例早已群策群力,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通过合作来化解危机,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探索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最后,税收执法风险防范的自我提高。

参加这次培训,不仅提高了我对税收执法风险防范的了解,也对自身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税收执法工作需要掌握执法技巧,熟悉税收政策和法律法规,并能够有效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来防范风险。

因此,我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做到知法、懂法、会法,以更好地履行税收执法工作的职责。

通过这次税收执法风险防范培训学习,我对税收执法风险的意义、方法和技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将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执法能力,为国家税收的合理征收做出应有的贡献。

同时,我也会积极参与跟进税收政策的更新和调整,始终保持对最新税收法规的敏感性和熟悉度,切实履行好税收执法工作的职责。

防范税收执法风险的认识和思考

防范税收执法风险的认识和思考

防范税收执法风险的认识和思考目前,税务机关因执法不当、执法过错或行政不作为等引起的行政诉讼、行政赔偿,乃至被追究刑事、行政责任的案件时有发生。

有效防范和化解执法风险,努力营造温馨的税收执法环境,减少税务人员的执法压力,不仅能增强其责任感和忠诚度,激发其工作潜能,保证税收法律制度的正确施行,更有助于提升税务机关的执法公信力,有益于税收事业的健康发展。

税收执法风险的成因分析(一)政策、体制原因引发的税收执法风险一是自由裁量幅度过大易诱发执法风险。

目前,相关税收法律法规对税收执法自由裁量权的规定过于概括简约,如在稽查处罚环节,税务机关对偷税的,可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0.5-5倍罚款,又如在税额核定、税负调整、纳税评估等征收环节,“自由裁量权”容易被滥用,导致自由裁量幅度过大,容易诱发税收执法风险。

二是税收执法权力相对集中易产生执法风险。

一方面是征、管、查相对独立,权力相对集中到部门;另一方面,部分岗位权力过于集中,如稽查局负责全系统的稽查工作,虽然其内部实行的是选案、实施、审理、执行四岗分离,但由于选案与审理对实施系列的监督制约十分有限,权力仍主要集中在实施岗位,从而容易产生税收执法风险。

三是执法监督力度不够易产生执法风险。

目前,税务系统的执法监督体制主要以事后监督为主,而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很难发挥应有作用,特别是税收执法各岗位之间以及执法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缺乏严密的相互监督和制约,对税收执法权力从行政内部加强纵向制约和发挥纳税人对行政权的横向制约未能完全实现,尚未形成对税收权力真正有效的制约机制,从而易引发税收执法风险。

(二)环境因素引发的税收执法风险一是地方政府干预容易引发执法风险。

一些地方政府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出台一些与现行税法规定相冲突的税收优惠政策。

在这些优惠政策和税法相冲突的时候,税务部门往往左右两难,而产生的执法风险却由税务部门独自承担。

二是纳税人偷逃税形式多变增加执法风险。

《2024年新征管体制下税务稽查执法风险防范研究》范文

《2024年新征管体制下税务稽查执法风险防范研究》范文

《新征管体制下税务稽查执法风险防范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税务征管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税务稽查执法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风险。

新征管体制的推行,对税务稽查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税务机关提高执法效率,还要求在执法过程中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

本文旨在研究新征管体制下税务稽查执法的风险防范,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为提高税务稽查执法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供参考。

二、新征管体制下税务稽查执法的现状与挑战(一)现状新征管体制下,税务稽查执法工作更加注重依法治税、科学治税、精准治税。

税务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不仅要求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还要注重提高执法效率,确保税收征管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同时,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税务稽查执法工作也逐渐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二)挑战然而,新征管体制下税务稽查执法工作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税收法律法规日益复杂,对税务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经营行为日益复杂,涉税违法行为也呈现出多样化、隐蔽化的趋势,给税务稽查执法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此外,税务稽查执法过程中还存在信息不对称、执法不规范等问题,容易导致执法风险。

三、税务稽查执法风险的分析(一)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税务稽查执法过程中最常见的风险之一。

由于税收法律法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税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对法律法规理解不准确、适用不当等问题,导致执法行为违法或者不当。

此外,如果涉税违法行为人的行为构成犯罪,而税务机关未能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也会面临法律风险。

(二)操作风险操作风险主要指在税务稽查执法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者不规范而导致的风险。

例如,在调查取证过程中,如果未能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或者证据的收集、保管、使用不当,都可能导致证据失效或者被认定为无效证据。

此外,如果税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存在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行为,也会面临操作风险。

防范税收执法人员岗位廉政风险的思考

防范税收执法人员岗位廉政风险的思考

防范税收执法人员岗位廉政风险的思考税收执法人员岗位廉政风险是指税务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履行岗位职责时,是否认真负责地严格执行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是否公开、公平、公正、廉洁执法,是否依法征税、应收尽收,是否尽职尽责地履行岗位所要求的职责,所要面临的是对其德、能、勤、绩、廉的一种综合考验,要经历和承担包括执法责任、遵守廉洁勤政各项规定是否符合要求的一种风险。

下面就税收执法人员岗位廉政风险表现形式、产生的主要原因、如何防范等谈点个人看法。

一、税收执法人员岗位廉政风险表现形式(一)税收执法行为不规范存在的廉政风险有些税务执法人员不按或不完全严格按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办事,该作为的不作为或者慢作为,不该作为的乱作为。

有些部门负责人不依法办事,不深入企业、不深入纳税人作调查研究,凭感觉、凭经验、拍脑门作决策,存在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

(二)执法人员困于人情世故存在的廉政风险有的税务执法人员出于部门利益、个人利益,搞权权、权钱交换,收关系税、人情税;有的执法人员自身廉洁自律意识不高,明知税法税收政策有明确规定,有税收纪律要求,但却利令智昏,把私利私情私欲置于党纪国法和税法之上,到企业“吃拿卡要报”,不征税或少征税,其不廉行为严重影响了执法的刚性,同时也给执法者自身埋下了隐患。

(三)执法人员自身业务素质不高导致廉政风险有部分税务执法人员工作能力低,税收政策和税收业务、企业财会业务水平不高,不能发现企业存在的偷漏税问题,导致廉政风险。

二、税务执法人员岗位廉政风险存在的主要原因(一)税收政策繁杂,执法依据模糊容易造成的廉政风险一是现行税法中属于税收法律很少,大部分是法规、规章、政策,以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省局以税收规范性文件出台的税收政策,文件众多、内容广泛、更新频繁,税务人员稍有不及时、或不认真学习理解掌握其政策条款实质,就有可能在执法时执行政策不准,导致少征或多征或漏征税款,给有的税务执法人员在执法时带来了潜在的执法风险或廉政风险。

论税收执法风险的防范和化解

论税收执法风险的防范和化解

论税收执法风险的防范和化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法制化的进程,社会主义税收事业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社会各界关注税收的程度在提高,纳税人的税收法制观念也随之不断提高,他们对税收政策的掌握能力也在不断增强,税务干部的执法行为时刻在接受着多层次的监督和制约。

但是税务部门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滥用职权等现象在许多地方仍不同程度存在,急需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一、税收执法风险的概念所谓执法风险,就是具备执法资格的国家公务人员按照法律、法规执行法律、法规所赋予的权力或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存在有未按照或未完全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要求的行为执法或履行职责,侵犯、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给国家或人民群众造成一定的物质或精神上的损失以及应履行而未履行职责,所应承担的责任。

税收执法作为国家行政执法的一部分,承担着为国聚财,堵漏增收的重任。

正是由于税务机关是国家财政收支的关键部门,已越来越成为国家纪检监察部门关注的对象。

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健全,公民和法人的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如果我们的税收执法人员不及时调整工作思路,转变执法观念,克服随意执法的老毛病,就随时存在着执法风险的问题,小到内部处分,大到触犯刑律。

三、税收执法风险的表现形式一是执法不严被追究责任的风险。

主要表现为不能严格依法治税,执法随意性大,疏于管理、玩忽职守、推诿扯皮、处罚不当、违法不究等行政不作为问题。

如某税收管理员在日常税收管理中未深入实地进行税源巡查,工作蜻蜓点水、敷衍了事,从而造成多起纳税人采取假停业、假转非手段偷税的事件,被群众举报后受到行政处分。

二是执法水平低引发执法风险。

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是部分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执法程序不清,使用税务文书及引用法律条文错误,职责履行不到位;另一方面是粗心麻痹,工作不细致。

如纳税人的税款已缴纳而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却未及时解除而造成执法过错。

又如某税务所在采取税收保全措施时,一名税务人员一时冲动拉下了动力电闸,使企业正常生产突然中断而造成经济损失,经行政诉讼败诉而被判行政赔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防范和化解税收执法风险的思考当前,我国税收管理体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表现为: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纳税人户数急剧增长,基层税务机关“人少户多”的矛盾日益尖锐;税收管理体制机制不适应新形势下税收征管工作的需要,税收信息化建设未能推动税收管理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落实责任与监督制约难以协调统一;有限的征管资源一方面短缺不足,一方面配置效率低下,征纳成本居高不下等等。

这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制约着税收管理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要求的真正落实,制约着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一、当前税收执法风险管理情况及存在问题回顾我国税收法治化建设的历程,不难发现,随着依法治税工作的深入推进,我国各级税务机关在增强法治意识、健全制度建设、完善管理手段、强化监督制约和提高队伍素质能力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有力地促进了防范和控制税收执法风险工作的开展,并于实践中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其中有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当前我国税收执法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工作还处于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由于没有科学的方法论作指导,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框架体系,实践中的许多措施显得较为零散,有的效果也不尽人意。

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各级税务管理者、决策者的重视。

笔者尝试运用ERM风险管理框架理论查找当前税收执法风险防范和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改进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确定工作的重点。

具体包括以下方面:(一)税收环境引发的税收执法风险首先,由于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国家利益,也直接关系到纳税人的切身利益,从而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利益冲突,这种冲突形成了征纳双方之间一种特殊的矛盾关系。

出于对自身利益的保护,部分纳税人会想方设法偷逃税款,甚至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拉拢腐蚀税务人员,以达到不交税或少交税的目的。

而税务执法人员站在风口浪尖,面临着偷骗税与反偷骗税、腐蚀与反腐蚀的斗争,如果稍有疏忽,经不住诱惑,就会倒在人情关或金钱关下,从而引发税收执法风险。

其次,有的地方政府为了局部利益或地方需要,干预或影响税务部门的正常执法。

以“保护”和“发展”地方经济为由,对税务部门施加压力,要求税务部门打所谓的“擦边球”,致使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无视国家法律法规,截留税款,高开低征,收过头税等违法违纪问题有禁不止,最终责任只能由税务人员来承担。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税收执法始终处在各种矛盾和利益的焦点上,行政干预、企业人情干预、部门配合不力等一系列问题制约着税收执法,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的执法风险。

最后,部分税务人员素质偏低,责任心不强,难以适应监督力度日益增强的税收执法工作,进一步增加了执法风险。

随着税收收入在国家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的日益增大,税收执法作为国家行政执法的一部分,受到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人民检察机关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社会各界对税务机关及执法人员的监督力度日益加大。

在这种形势下,部分税务人员对依法行政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认为犯点小错不算什么,完全没有意识到一点小错或某个行政不作为导致的后果。

(二)政策缺陷引发的税收执法风险由于税收立法滞后于改革进程,税收政策调整不可能及时全面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政策本身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局限性。

加之税收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难以把握的因素,造成税务人员执法存在不确定性。

具体表现为:一是税收实体法中很多要素不确定,难以准确把握。

我国现行税收实体法主要是由各税种单行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组成,而有些违法事实的确定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并没有作出具体而明确的规定,税务机关在行使税收执法权时自由裁量权过大,主观因素很容易左右最终的征税结果,违背了税收法定原则,势必引起税收争议而产生执法风险。

二是部分税收规范性文件作为对税收实体法的补充和解释,内容不够严谨,且法律效力低。

由于部分税收规范性文件在内容上存在漏洞,前后矛盾,衔接性差,影响了实体法的实施效果。

况且,税务案件一旦进入行政诉讼阶段,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时,仅以法律、法规和规章为依据,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不具备直接适用力,在经过人民法院的鉴别、评价和判断后,也只能作为人民法院判案的参考,据此作出的执法行为,执法风险不可避免。

三是立法的原则性与执法的复杂性之间的矛盾。

即各种税收法律、法规、规章都是权力机关通过法定程序,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特点制定的。

对于执法中所遇到的实际情况,特别是新问题,难以面面俱到地予以规范。

(三)税务执法人员自身因素引发的税收执法风险一是干部队伍素质偏低,对自身执法行为要求低,执法不规范,引发执法风险。

有的税务干部不注意学习,对税收政策法律法规不熟悉,执法水平低。

如执法程序不清,使用税务文书及引用法律条文错误等,容易导致税收执法过错,有的甚至导致行政诉讼的败诉,从而受到责任追究。

二是因责任心不强,执法不严造成的执法风险。

有的税务干部责任意识不强,对不严格执法或行政不作为可能引发的税收执法风险认识不足。

主要表现在工作粗心、执法随意、疏于管理、玩忽职守、推诿扯皮、处罚不当、违法不究等,使税收征管出现漏洞,直到受到责任追究才意识到“小错也违法”。

三是执法不文明引发的执法风险。

部分税务干部执法方式和手段简单粗暴,使征纳双方矛盾激化,恶化了执法环境。

四是有法不依,执法犯法。

个别税务干部忽视世界观改造,人生观和价值观扭曲,对廉政教育不入心,不入脑,经不起金钱的诱惑和不法分子的腐蚀拉拢,执法犯法,贪污税款、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置国家法律于不顾,不惜以身试法。

五是法制意识不强,观念落后引发的执法风险。

有的税务机关领导及税务人员法制意识不强,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忽略了自身依法行政意识的提高,直接引发税收执法风险。

六是部分税务机关为了更好地落实好上级文件精神,往往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更加详细、更加具体的操作办法和规定。

这些办法和规定虽然对于贯彻上级精神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却忽视了对本系统人员的法律保护,一旦出问题,也为司法机关追究税务人员的责任提供了依据,带来了一定的执法风险。

(四)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为税收执法风险的产生提供了滋生土壤随着税收征管模式的不断变化,监督意识、监督机制滞后于征管工作,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还仍然存在。

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认识不足,多数执法人员包括一些领导同志对实施内部监督缺乏足够的认识,影响了内部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监督机构还不十分健全,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监督制约体系;三是监督模式没有跟上征管模式改革的进度,事前、事中监督手段滞后,没有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监督框架。

四是税收执法监督制度不够健全。

现有的执法监督制度的考核内容、标准等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税收执法监督工作缺乏经常性和广泛性,部分税务机关的执法监督工作尚未做到经常化、具体化,不能客观地反映税收执法行为的真实情况。

特别是税务执法各岗位之间以及执法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缺乏相互监督和制约,没有形成一种完善的内在有机联系的监督制约机制,从而引发了税务执法风险。

同时在执法监督过程中,监督不力,流于形式现象普遍存在,如税务系统普遍实行的义务监督员制度,义务监督员大多由企业法人代表和人大代表组成,每年召开几次座谈会,由于他们与税务部门有密切联系,或与税务部门有利害关系,几乎没有说税务人员不是的,反倒成了表彰会,根本起不到监督的作用。

此外,就外部监督而言,税务工作的极端专业性也加大了监督的难度,再加上税务执法程序的透明性、公开性不够和变动频繁,也为外部监督制造了障碍。

二、防范和化解税收执法风险的建议风险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税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要有效防范和化解税收执法风险,就必须尽快转变长期以来逐渐固化的观念和思维定式,加快建立健全税收执法风险管理体系。

(一)提高风险评估能力首先,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

加强税收执法风险评估的制度建设,明晰风险评估的主体、程序、标准和评估结果的应用方式,确保长期的、动态的跟踪和评价税收执法风险的发生状况、防控体系运作情况。

其次,建立风险评估模型。

基于案例分析税收执法风险的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找出风险形成的规律,一方面估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概率,另一方面估计风险发生所产生的后果,建立起风险指标体系,区分不同的风险级别,计算风险分值,并分别按照不同风险度进行警示。

第三,采用科学方法开展风险评估。

(1)要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2)要做到防范税收执法风险和纳税人遵从风险相结合。

第四,重视剩余风险的评估和防范。

剩余风险是税务机关采取防范措施后,仍然残余的风险,是相对没有采取措施来改变风险的可能性或影响的固有风险而言的。

如在改进税收执法管理和强化税收执法监督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税收制度变化、税收执法环境特点、执法人员素质等因素导致的发展和变化情况,预设应急策略及措施,做到持续改进。

(二)落实执法责任,加大管理力度一是进一步规范税收执法组织机构体系。

大力推进税收管理信息化,形成专业化管理为主、综合性管理为辅、职责分离、相互制约的税收执法机制。

二是分解岗位职责。

定岗定责是建立执法责任制的基础。

要按照法定权限,结合规范税收征管机构工作,以岗定责,以责定人,构建环环相扣的岗责体系。

三是明确工作规程。

要按照法定程序的要求,细化每个执法岗位的工作规程,包括详细的工作步骤、顺序、时限、形式和标准,并注意各个岗位工作规程的有机衔接,保证执法机制高效运行。

四是开展评议考核。

要定期组织以税收执法质量为主要内容的内部考核和外部评议,考核评议的结果作为评价税收执法人员工作业绩的主要依据,并逐步与执法能级管理制度挂钩,奖优罚劣。

五是全面推行过错责任追究制,建立以执法质量考核和外部评议相结合的考核管理机制,实现对税收执法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制约。

(三)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执法监督一是要强化税收执法行为的事前监督。

要认真执行税收规范性文件会签制度,凡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税收规范性文件在出台之前,必须经过法制机构统一审核把关。

接受备案的上级税务机关要依法严格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要认真贯彻执行税收征管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和有关法律法规,把保障纳税人的知情、听证、复议和行政诉讼等一系列权利以及约束税务机关自由裁量权作为健全税务执法的重点,减少税收执法的随意性,规范自由裁量权的行使。

要强化执法程序、执法文书的归口管理,对新出台的各种程序规定和文书,一律要经过法制机构审核把关,防止政出多门。

要落实好税收执法公示制度,对应予公示的执法项目包括税收基本法规、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主体、执法权限、执法责任、处理处罚结果都要采取多种形式予以公示,实行“阳光办税”。

二是要强化执法行为的事中监督。

要认真执行重大税务案件集体审理制度,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审理、报备本级权限内的税务案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