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两首《氓》《采薇》(支)
《诗经》之《采薇》《蒹葭》《氓》解读
![《诗经》之《采薇》《蒹葭》《氓》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c1e930e181c758f5f61f6742.png)
《诗经》专题题记:《礼记·中庸》: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吕思勉:昔人读书之弊,在于不甚讲门径,今人则又失之太讲门径,而不甚下切实功夫:二者皆弊也。
《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王质《诗总闻》:下章多言士言氓者,斥之辞也。
以蚩蚩之语,可见皆妇人历数之辞也。
朱熹《诗集传》:此淫妇为人所弃,而自叙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也。
[清]牛运震《诗志》:末章将始末情事通身打摺一番,无情不集,无笔不转,缭绕惝恍,催心动魄,古骚怨诗之绝调也。
林义光《诗经通解》:桑未落喻男子情意未移,鸠食桑葚喻女惑于男。
淇水渍车至于帷裳,喻所历之艰苦。
◎写作年代:婚姻制度的演进之迹春秋时代:“君子勤礼,小人力役”、“礼不下庶人”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祓禊(上巳节):祭祀(求子)、踏青、驱邪、歌舞、庙会、游乐、恋爱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婚娶正时:秋冬二季归宁制度/蚕桑栽种史/中国纺织史◎性质:叙事诗/抒情诗/叙事框架中的情感世界◎结构与时态:回忆、倒叙?◎三次写到“淇水”的意义?是相爱、结婚、被弃的三次见证、三次转折◎“弃妇”——主人公的态度:决绝/无可奈何/悲伤?山西戏台对联:演离合悲欢当代岂无前代事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诗经》二首《卫风.氓》和《小雅·采薇》解析
![《诗经》二首《卫风.氓》和《小雅·采薇》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d348e1a580216fc700afdd3.png)
•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 无邪。
» ————孔子
《氓》译文
有个小伙笑嘻嘻,抱着布匹来换丝。原来不是来换丝, 是来找我商婚事。我曾送你渡淇水,直到顿丘才告 辞。并非我要拖日子,你无良媒来联系。请你不要 生我气,重订秋天作婚期。
我曾登那毁墙上,遥望复关盼情郎。望穿秋水不见人, 心中焦急泪汪汪。见到你从复关来,有笑有说心欢 畅。你快回去占个卦,卦无凶兆望神佑。拉着你的 车子来,快用车子搬嫁妆。 桑叶还未掉落时,又鲜又嫩真好看。唉呀,斑鸠儿啊, 见了桑堪别嘴馋。唉呀,年轻姑娘啊,见了男人别 胡缠。男人要把女人缠,说甩就甩他不管。女人若 是恋男人,撒手摆脱难上难。
结婚多年守妇道,我把家事一肩挑。起早睡晚勤操作, 累死累活非一朝。家业有成已安定,面目渐改施残 暴。兄弟不知我处境,见我回家讥笑我。静思默想 苦难言,只有独自暗伤心。
原想与你白头老,老来怨恨更增添。淇水虽宽还有岸, 沼泽虽阔还有涯。回顾少年未婚时,想你谈笑多文 雅。海誓山盟还在耳,谁料翻脸变冤家。违背誓言 你不顾,那就从此算了吧。
《诗经》的“风”“雅”“颂”
“风”有十五国风,共160篇,大多为民 间歌谣。风格清新质朴,民歌情调浓厚,多 出自下层人民之手。 “雅” 分为“大雅”和“小雅”,多为 贵族创作的宫廷乐曲歌词。大雅31篇,小雅 74篇。 “颂”是统治者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 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内容以 颂扬为主。
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什么 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驾起兵车要出 战,四匹壮马齐奔腾。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 要争几回胜! 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 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四匹马儿多齐 整,鱼皮箭袋雕弓挂。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 紧急不卸甲!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 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 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 哀痛谁体会!
《诗经》之《采薇》《蒹葭》《氓》解读
![《诗经》之《采薇》《蒹葭》《氓》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c1e930e181c758f5f61f6742.png)
《诗经》专题题记:《礼记·中庸》: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吕思勉:昔人读书之弊,在于不甚讲门径,今人则又失之太讲门径,而不甚下切实功夫:二者皆弊也。
《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王质《诗总闻》:下章多言士言氓者,斥之辞也。
以蚩蚩之语,可见皆妇人历数之辞也。
朱熹《诗集传》:此淫妇为人所弃,而自叙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也。
[清]牛运震《诗志》:末章将始末情事通身打摺一番,无情不集,无笔不转,缭绕惝恍,催心动魄,古骚怨诗之绝调也。
林义光《诗经通解》:桑未落喻男子情意未移,鸠食桑葚喻女惑于男。
淇水渍车至于帷裳,喻所历之艰苦。
◎写作年代:婚姻制度的演进之迹春秋时代:“君子勤礼,小人力役”、“礼不下庶人”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祓禊(上巳节):祭祀(求子)、踏青、驱邪、歌舞、庙会、游乐、恋爱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婚娶正时:秋冬二季归宁制度/蚕桑栽种史/中国纺织史◎性质:叙事诗/抒情诗/叙事框架中的情感世界◎结构与时态:回忆、倒叙?◎三次写到“淇水”的意义?是相爱、结婚、被弃的三次见证、三次转折◎“弃妇”——主人公的态度:决绝/无可奈何/悲伤?山西戏台对联:演离合悲欢当代岂无前代事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诗经二首《卫风·氓》《采薇》
![诗经二首《卫风·氓》《采薇》](https://img.taocdn.com/s3/m/e3fab68a5022aaea998f0fa5.png)
提示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比:比喻
1、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树没有落叶的时候,它兴的、叶比 子新鲜润 兴:泽。
以兴起,总结出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
比: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
可说也!
喻体
本体
桑 其叶沃若
女子 女子的青春年华
提示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比:比喻
2、 “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 唉,斑鸠呀,不兴要、贪比吃桑葚!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 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 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垝垣:倒坍的墙。垝:倒坍。以:连词, 来。复关:第一个“复关”是卫国地名, 指诗中“氓”的住地。第二、三个“复 关”借代住在复关地方的 “氓”。 载……载 ……:又……又…… 如“载 歌载舞”。尔:第二人称,你。如“出 尔反尔 ”“尔虞我诈”。咎:不吉利, 灾祸。贿:财物。
靡:没有,不。 夙:名词作状语,在早晨。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 言:1.(言既遂矣) 语助词,无实 义 。2.(静言思之) 音节助词, 无实义。 遂:顺心,满足。 躬:自身。 悼:伤心。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 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 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偕:共同,一起。 如:执子之手,与 子偕老。泮:通“畔”,岸边。 晏晏:欢乐、和悦的样子。 旦旦:诚恳的样子。 其:第二人称,你。 是:指示代词,这,指代誓言。 已:止,了结,终止。
婚前:“氓之蚩蚩” “信誓旦旦” 。
婚后:“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他“二三其德”,甚至凶暴起来。
结构图: 情节
• 第一章:男子求婚 女子许婚 (赋)
• 第二章:男女恋人(赋) 相思结婚
诗经两首《氓》《采薇》(群文阅读)
![诗经两首《氓》《采薇》(群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aa75eccd5acfa1c7aa00cceb.png)
氓 婚 “二三其德”
后 “至于暴矣”
心情急切、热烈
用情不专、暴虐 没有责任心
艺 《氓》中哪些诗句是比兴
术
句?好处是什么?
鉴
赏
桑未落:
桑之落:
①比喻女子的年轻貌美 ①比喻女子的年老色衰
②比喻男子的钟情
②比喻男子的始乱终弃
③比喻恋爱及新婚的甜美 ③比喻爱情的消逝
表
第1节:赋
现 手 法
疏 通 文 意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桑树叶儿满天飘, 又枯又黄真糟糕。 自从嫁入你家门, 三年挨饿受清贫。 淇水滔滔送我归, 车帷溅湿水淋淋。 我做妻子没差错, 是你奸刁缺德行。 做人标准你全无, 三心二意耍花招。
疏 通 文 意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婚后三年为你妇, 不辞劳苦做家务。 早起晚睡不嫌苦, 忙里忙外非一朝。 你的目的一达到, 逐渐对我施凶暴。 兄弟不知我处境, 个个见我都讥笑。 静下心来想一想, 独自黯然把泪抛。
疏 通 文 意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 台 湾 高 山 民 歌
高 山 青
少如,)
...... ......
民
歌
之 赋
茉
花一好 莉
草朵一( ,茉朵江
花
它香莉茉苏
。也花莉民
香,花歌
不满,)
过园好
诵
读
朗读
课 文
《氓》
诵读的节奏: “二、二”节拍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诗经两首》翻译与赏析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诗经两首》翻译与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a60c21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54.png)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诗经两首》翻译与赏析《氓》和《采薇》是诗经中的两首,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语文必修二《诗经两首》翻译与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语文必修二《氓》翻译与赏析【原文释义】氓之蚩蚩(氓,(méng):古义指男子;蚩蚩:老实的样子;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抱布(货币,一说布匹)贸(买)丝。
匪(通“非”,不是)来贸丝,来即我谋(来找我商量婚事。
即:靠近;我谋:宾语前置)。
送子(对男子的敬称)涉淇(渡过淇水。
淇:淇水,卫国的河流),至(到)于顿丘(地名)。
匪我愆期(推延日期。
愆(qiān):过,误),子无良媒。
将(音(qiāng),请,希望)子无怒,秋以为期(把秋天当作婚期)。
乘彼垝垣(登上那破旧的墙。
乘:登上;垝垣:垝(guǐ),垝垣:破颓的墙),以(目的连词,来)望复关(诗中男子的住地。
一说返回关来)。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泪流貌)。
既见复关,载(相当于连词“则”)笑载言。
尔卜尔筮(你用龟甲和蓍草占卦。
卜:用龟甲卜吉凶;筮(音诗):用蓍草占吉凶),体无咎言(卦象没有不好的话。
体:卦体,卦象;咎言:凶,不吉之言)。
以尔车来,以(介词,把)我贿(财物,嫁妆)迁。
桑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未落,其叶沃若(润泽貌)。
于嗟(相当于“吁嗟”,叹词)鸠(斑鸠。
传说斑鸠吃桑葚过多会醉)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指男子)耽(沉湎于爱情)!士之耽兮,犹可说(通“脱”)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坠落)。
自我徂尔(到你家,嫁与你),三岁食贫(多年过着贫苦的生活。
三岁:指多年)。
淇水汤汤(水盛流貌),渐(沾湿)车帷裳(女子车上的布幔)。
女也(语气词,表示停顿,下面同此)不爽(差错),士贰(差错)其行(德行)。
士也罔极(没有准则,行为不端),二三其德(三心二意)。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不以操持家务为劳苦。
靡:无,不;室劳:指家务活);夙兴夜寐(早起晚睡。
夙:早),靡有朝矣(不止一日)。
诗经《氓》和《采薇》
![诗经《氓》和《采薇》](https://img.taocdn.com/s3/m/63eaf76284868762cbaed57b.png)
氓氓欢女爱情初开,海誓山盟两无猜。
泣涕笑舞痴妇耽,薄情寡意落桑汰。
弃如敝屣士易脱,恨比洪水悔难慨。
曾经甜蜜再尝苦,费尽酸辛难言哀。
写作经过:落笔是“氓欢女爱情初开,山盟海誓两无猜。
”颔联想把课文中的“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凝结为“泣涕笑言皆为汝”,发觉“皆为汝”不好对,就换成了“痴心醉”,因为“泣涕笑言”都是课文语言,所以,率先想到的是“兴寐食贫弱肩抬”,琢磨着“兴寐食贫弱肩抬”不像话,就改为“打骂食贫弱妇挨”。
颈联来得很快:“弃如敝屣士易脱,恨比淇水悔难改。
”先是把“淇”改为“洪”,又在“改”上动了番脑筋:悔——难改?难再?难慨?最终选择了难慨——难以愤慨。
读了读前面,尾联脱口而出:曾经甜蜜难为苦,遭遇负心始知哀。
这样初稿就成了:氓欢女爱情初开,山盟海誓两无猜。
泣涕笑舞痴心醉,打骂食贫弱妇挨。
弃如敝屣士易脱,恨比洪水悔难慨。
曾经甜蜜难为苦,遭遇负心始知哀。
再次回读,对这句“遭遇负心始知哀”不满意,特别是“始知”简直可以称之为谬误,冥思片刻,得出了“费尽酸辛难言哀”,又发现“难为苦”和“难言哀”,一联中出现了重字,而“难言哀”不好替代,“难为苦”又是化用的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原则上也不宜改动,斟酌再三,把“难为苦”改为了“再尝苦”。
写到这儿,仍对氓的薄情寡义和桑的比兴意义没有涉及感觉不足,对颔联的生硬拼凑也顿生不满。
先是把“痴心醉”改为“痴心耽”,又把“打骂食贫弱妇挨”换成“薄情寡义弱妇汰”读一读,平仄方面很拗口,如果把“心”和“妇”同位调换,虽能达到平仄相间的目的,但意义上又讲不通,干脆,用“落桑”代替“弱妇”,就成了:泣涕笑舞痴妇耽,薄情寡意落桑汰。
二○○四年十一月十七日《氓》外一首痴情女子负心汉,婚变并非皆因耽。
自古红颜多薄命,从来世美胜香莲。
采薇采薇的大哥,你忙吗?为了戍边,你离开了家,我知道你没有时间安居休息,可年尾到了,总该过个节吧!采薇的大哥,你饿吗?出生入死还要为温饱操劳,难怪你忧心烈烈——漂如浮萍连封家书都没法写。
《诗经》二首《氓》《采薇》ppt课件
![《诗经》二首《氓》《采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29bc7140912a2161579292c.png)
诗经两首-氓_采薇(课用)
![诗经两首-氓_采薇(课用)](https://img.taocdn.com/s3/m/9b43ddc6770bf78a652954a1.png)
是最终还是被丈夫遗弃。 3.氓为什么要遗弃女子? (色衰爱弛) 4.女主人公从这场失败的爱情中总结出了什么经验? “于嗟鸠兮„„不可说也”:作为女子,千万能沉溺于男女的情爱之 中。常言道:“痴心女子负心汉”。男子沉溺于情爱,还可以自我解脱,然 而女子一旦沉溺其中,就总是不能自拔。因为女子的感情是专一不二的, 而男子却往往朝三暮四。本诗写出了男子的用情不专和女子的痴情专一。 5.女子最终做出了怎样的抉择?从诗中哪里可以看出? 清醒果断的决绝。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二三其德” “至于暴矣”
心情急切、热烈
用情不专、暴虐 没有责任心
写作手法——对比: 男女主人公婚前后的对比。
◆第三节里将女主人公比作“鸠”为
了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女性容易动情,且难以自拔, 就如鸠一样贪吃嫩桑叶会致醉昏迷 。同时抒写 了内心的痛苦,告诫他人不要轻易涉入感情。
◆第四节中把“我”喻为“桑”又表
《诗经》中还运用了叠字、双声、叠韵等修 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段的大量运用,不仅增加 了诗的音乐美,而且能够表达出细微曲折的思 想感情,描摹出事物的特征和属性。
《诗经》
卫风·氓
听朗诵 卫风·氓 (注意红色字的读音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 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如:“以 此物比彼物也。”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黄而 陨。”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上河里的鸭子下河里的鹅,一对对毛眼眼找哥 哥。
杏花村里开杏花,儿女正当好年华。 注:比和 兴常常连用,故称比兴手法。
《诗经》二首《氓》《采薇》ppt课件
![《诗经》二首《氓》《采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a26913a6c175f0e7cd137d3.png)
《诗经》二首《氓》《采薇》 优秀PPT教学课件
![《诗经》二首《氓》《采薇》 优秀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996e500b4e767f5bcfce1e.png)
一 我的父亲啊,辛苦了大半辈子,什么都 没有得 到,最 后还落 得这样 一个下 场,那 场车祸 ,让他 彻底变 成了一 个四五 岁的孩 子。他 整天和 一群野 孩子纠 缠在一 起,每 天脏兮 兮的, 就知道 傻笑, 又因为 总是输 游戏而 哭着鼻 子回家 ,抹着 眼泪委 屈的说 他们欺 负我, 眼泪鼻 涕绷在 一起, 一不小 心还吸 进嘴里 ,那叫 一个恶 心。你 想想, 他都活 了半个 世纪了 ,一把 陈年老 骨头, 和小兔 崽子们 玩游戏 ,不输 才怪呢 。 父亲刚变傻的那段日子里,我并没有多 少悲伤 ,反倒 觉得一 身轻松 ,无拘 无束、 自由自 在。我 想,终 于没有 人再打 我骂我 管着我 了。父 亲对我 管教很 严,他 这人从 来都不 苟言笑 ,每天 板着脸 ,放学 一回家 ,他就 逼我做 作业, 练习题 ,房间 的书都 快堆成 了山, 全是隔 壁胡晓 南家里 借的。 他也从 来不和 我聊生 活,只 会跟我 谈学习 ,讲以 前是如 何如何 的艰苦 以及无 穷尽的 大道理 ,我和 他的交 流,除 了这些 就没别 的了, 所以高 中的时 候我就 很害怕 回家, 害怕给 家里打 电话, 我可不 想永远 束缚在 他的那 套古董 思想里 ,因此 很多事 情我都 与父亲 合不来 ,顶嘴 、辩解 、争吵 ……什 么事情 都想和 父亲争 出个理 所当然 来,可 惜每一 次都以 失败结 束,心 中的怨 气不断 增长, 总想逃 离这个 家,渐 渐地, 我和父 亲有了 隔阂, 交流也 越来越 少,直 到后来 ,我在 家里扮 演的角 色就像 一位客 人,拘 谨、沉 默、小 心。
诗经两首氓、采薇原文
![诗经两首氓、采薇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7005be1e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16.png)
诗经两首氓、采薇原文《氓》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诗歌。
《采薇》是一首戍卒返乡诗,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诗经两首氓、采薇原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诗经·氓》原文: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氓》译文:憨厚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
其实不是真换丝,找个机会谈婚事。
送郎送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
不是我愿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
望郎休要发脾气,秋天到了来迎娶。
爬上那垛破土墙,遥向复关凝神望。
复关远在云雾中,不见情郎泪千行。
情郎即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
你去卜卦求神仙,没有凶兆心欢畅。
赶着你的车子来,为我搬运好嫁妆。
桑树叶子未落时,缀满枝头绿萋萋。
嘘嘘那些斑鸠儿,别把桑葚吃嘴里。
哎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依依。
男人若是恋上你,要丢便丢太容易。
女人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难挣离。
桑树叶子落下了,枯黄憔悴任飘摇。
自从嫁到你家来,多年穷苦受煎熬。
淇水茫茫送我归,水溅车帷湿又潮。
我做妻子没差错,是你男人太奸刁。
反覆无常没准则,变心缺德耍花招。
婚后多年守妇道,繁重家务不辞劳。
起早睡晚不嫌苦,忙里忙外非一朝。
谁知家业已成后,渐渐对我施凶暴。
《诗经两首》(《氓》与《采薇》)
![《诗经两首》(《氓》与《采薇》)](https://img.taocdn.com/s3/m/de461e5001f69e3143329466.png)
1氓婚前婚后的态度形成对比 伪装忠厚——喜新厌旧 2女主人公与氓对婚姻的态度形成对比 深情专一——二三其德 3女主人公婚前婚后的性格形成对比 温柔软弱——清醒刚强 4女主人公婚前婚后的思想感情形成对比 幸福甜蜜——悔恨沉痛
文中三次出现了“淇水”, 每次出现有什么不同? 反映出人物怎样的心境?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恋爱时两情依依的甜美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婚变后形单影只的凄楚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被弃后撕心裂肺的哭诉
《出塞二首 其一》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王昌龄(唐) 杜甫(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万里长征人未还。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但使龙城飞将在,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不教胡马度阴山。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采 薇
《 诗 经 两 首 》
在第三、四、五章中,女主人公 用抒情和议论的方法回顾了自己 几年的婚姻生活及自己婚姻失败 的原因。
感情基调:悔恨、沉痛,但是不哀伤
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
她作出的是什么选择?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清醒、刚烈的性格特点
对比手法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将昔日的“信誓旦旦”与今日 的结局作对比 在文中其他章节还有多处对比 手法,请同学们找一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男主人公的形象
可以说“氓”是男权社会的 一个代表性的人物。在求婚 时,对女主人公感情真挚,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 妻子容颜渐衰,他的爱情也 随风而去,无情遗弃了妻子, 是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始 乱终弃的人。
全诗总结
全诗大致按事实发展的 过程叙述这一悲剧的始 末。第三章为全诗的转 折,诗中含有强烈的现 实主义精神,运用比兴 及对比的手法,将抒情、 叙事、议论融为一体。 增强了叙事的感染力和 抒情。全诗韵律和谐, 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 坚强的妇女形象。
诗经两首《氓》《采薇》
![诗经两首《氓》《采薇》](https://img.taocdn.com/s3/m/bdd0aa8704a1b0717fd5ddb3.png)
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
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
归心殷切: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
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 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诗经》背诵一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 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 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 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诗歌 总集。
2、《采薇》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有何作用。
重章叠句的手法,使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是:在内容上, 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时序的更替,而人物内心 的焦虑、痛苦也随之加重,从而突出了主题;在音节上, 反复吟唱,一唱三叹,音节和谐,旋律协调在鲜明的节奏 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美。
情景交融。王夫之在《薑斋诗话》里说:“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 乐,倍增其哀乐。” 一.以往昔之虚衬眼前之实,以凯旋之乐衬内心之悲痛; 二.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含畜形象,耐人寻味;三.“杨 柳依依”与“雨雪霏霏”对比,突出不胜今昔之感;四. 大雪交加,饥渴难当,情境实悲;五.语调低沉,低回往 复,气氛悲怆。
对比比兴::结女构主上人:公①婚在前叙婚事后中形插成入对比比兴。句,使叙事暂时中断,这样就避 免了叙婚事前的:平“铺总直角叙之,宴一,览言无笑余晏;晏②”所,插“入不的见比复兴关句,在泣内涕容涟上涟又。起 既了见暗复示关作,用载,笑读载者言能”从。中意“识我到”女生子活的幸婚福后,生温活柔并、不纯美真满、,热因情此。, 叙事的线索似断实连;③诗的前半部分写婚前,后半部分写婚后, 中间的婚比后兴:起“过夙渡兴作夜用寐。,靡有朝矣,”“静言思之,躬自悼 矣”,辛苦而又蒙受耻辱,更突出思想上起了深刻的变化:“于 嗟内女容兮上,:无①与比士兴耽句!”“唤女起之人耽丰兮富,的不联可想说,也“”桑。之“未我落”,受其尽叶屈沃辱若,” 但给性人格以刚生烈机,勃认勃识的清感醒觉。,如同女主人公和“氓”之间情意浓密时;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的景象,则如同两人感情枯竭时。②用女 子很熟悉的桑树作比,与女主人公劳动女性的身份非常切合(从 “抱布贸丝”一句来看,她养蚕做丝),富于生活气息,同时还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相 赋 当于现在的陈述或排比修辞。
(作用既可详细陈述,又可以加强语势,渲染环境、气氛。 )
比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也就 是比喻。(使被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
浅近而为人们所知,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 。)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兴 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2)诗中如何描写少妇的心理变化?为什么 “陌头杨柳色”会勾起少妇幽怨的情怀?
先写少妇兴致勃勃,梳妆打扮后上楼观景;转 而写她看见路边的杨柳,勾起了对丈夫的离愁, 心情由高兴变为懊悔。
因为杨柳是古人临别时的赠物,少妇看见杨柳, 自然就想起与丈夫分别的情景,后悔之情也就 油然而生。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多年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过错
小雅·采薇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 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⑴结合诗中词语,说明前两句描写一个 怎样的场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⑵诗的后两句历来为后人所称道,试对 其精妙之处作简要分析。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比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比喻女子容颜的变化 青春靓丽→人老珠黄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兴 于嗟女兮,无于士耽。
先写动物,以引起女子 不要沉溺爱情的慨叹
4、女主人公从自己的遭遇中得到
痛的楚最痛的楚认的识认—识—是什么?(用原文回
答并翻译)
于嗟女兮,无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作者创作《氓》的目的和意图是什么?
1、借本诗控诉当时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 女子的压迫和损害. 2、表现古代妇女追求幸福生活和自主婚姻的 强烈愿望.
通假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非
于嗟女兮,无于士耽。 吁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脱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畔
古今异义
将子无怒
愿,请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财物
《诗经》两首
了解《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诗歌总集 。
记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社 会生活。原本只称《诗》,它同《尚书》、
《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 《诗经》 共 305 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诗经》 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 “风”“雅”“颂”三 部分。
“风”共160篇,大都是民间的歌谣。
⑴结合诗中词语,说明前两句描写一 个怎样的场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 感?
⑴将士奋勇杀敌,英勇献身的残酷 战场画面。“丧”描写出了战争的残 酷,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表现了 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⑵诗的后两句历来为后人所称道,试对其 精妙之处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闺 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1) 本诗标题为“闺怨”,一开头 却写“闺中少妇不曾愁”,是否违反 了题意?
(2)诗中如何描写少妇的心理变化? 为什么“陌头杨柳色”会勾起少妇幽 怨的情怀?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闺 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1) 本诗标题为“闺怨”,一开头 却写“闺中少妇不曾愁”,是否违反 了题意?
没有违反题意。前面写“不曾愁”, 正是为后面的“悔”作铺垫,采用欲 抑先扬的手法。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闺 怨 王昌龄
“雅”共105篇是宫廷乐曲歌词。
“颂”共40篇,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 类,与 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 《诗经》是我国 现实主义 诗歌的源头 。
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是中 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它是根据 《诗经》的创作经验总结出来的。
⑵“可怜”句紧承上句,诗人似乎作为一 个旁观者对牺牲的将军表示同情。但是, “犹是”一句宕开一笔另辟新境:在年轻 的妻子的梦里,这些枯骨还是活生生的心 上人,她们并不知道丈夫早已献身疆场, 诗人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现实与梦境 构成鲜明的对比,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预习引导
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齐读《采薇》全文,相互纠正读音。 2、合作翻译,组长指定各同学翻译一节注意下面词意。 3、找出1-3节中采用兴的手法的句子并简要分析。
小组讨论: 1哪些原因造成了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 2女主人公对这一悲剧有无责任?
氓的背叛,在当时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下,女性在 经济、政治上都处于被动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都很狭小, 生活的幸福与否都维系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 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对爱情和婚姻认识不足仓促做出决定. 订婚时过于主动、过于热情、降低了身价.
玁狁 不遑 孔疚 靡盬 归聘四牡 骙骙 小人所腓 雪霏霏 载渴载饥
象弭 雨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 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xiǎn)狁 (yǔn)之故。不遑(huáng)启居,玁 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 心亦忧(yōu)止。忧心烈烈,载(zài) 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pìn)。
铺垫。(激发读者的联想,引出下文。 )
《诗经·氓》
阅读指导
要求:1、以小组为单位 齐读《氓》全文,相互 纠正读音。 2、标注各节序号合作翻 译,组长指定各同学翻 译一节。
1 23
总角(丫髻)
456
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解析文章题目,并概括《氓》叙述了一个什 么故事?请简单概括情节。 2找出《氓》三、四节比和兴两种手法的应 用并简单分析? 3女主人公从自己的遭遇中得到的最痛楚的认 识是什么?(用原文回答并翻译)
1、解析文章题目,并概括《氓》叙述了一 个什么故事?请简单概括情节
恋爱 —婚变 —决裂
一、二章 三、四、五章 六章
2、简析课文标题《氓》,利用下面的关键词 用自己的话概括《氓》叙述了什么样的一个 故事?
儿时的青梅竹马 定情 结婚 生活贫困 婚变 决绝
3、找出《氓》三、四节比和兴两种手法的应 用并简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