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
西方经济学笔记

西方经济学笔记西方经济学是指在西方国家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学思想体系。
西方经济学广泛涵盖了许多不同的学派和理论,从古典经济学到现代经济学都有涉及。
1. 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主要集中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欧洲。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包括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古典经济学强调市场的自由和竞争力,认为劳动和资本的自由流动能够带来经济增长。
他们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和边际效用理论等概念。
2. 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在20世纪初兴起,是对古典经济学的修正和发展。
代表人物包括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和莱昂·瓦尔拉斯。
新古典经济学强调供求关系对价格形成的影响,提出了边际分析和一般均衡理论等概念。
3.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学思想。
代表人物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政府应该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活动,刺激需求以解决失业和经济衰退问题。
4.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是20世纪中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学思想。
代表人物包括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和米尔顿·弗里德曼。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强调市场的效率和自由,主张限制政府干预经济,并提倡供给侧经济学和货币主义。
5. 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学思想。
代表人物包括奥利弗·威廉姆森和道格拉斯·诺斯。
新制度经济学研究市场的制度安排和制度变迁对经济效果的影响,强调制度的重要性。
以上只是对西方经济学的简单介绍,西方经济学是个广阔的领域,包含了众多的学派和理论,每个学派和理论都对经济学的发展和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

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现代西方经济学是经济学在西方国度成长到现代的产品。
我国作为成长中社会主义国度,进修和研究西方经济学,有着专门积极和重要的意义。
起首,对其的进修和研究有利于促进对西方国度的明白得和研究,加强同西方国度的交往,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
在西方,经济学是差不多学科,不明白得西方经济学,就难以看明白西方经济国度的经济报刊文章,也无从把握西方国度的经济政策。
因为西方的经济学著作和报刊文章差不多上按西方经济学的全然理论写成的,西方经济政策的制订也是以西方经济学为理论依照的。
同时,在今朝的国际经济机构中,西方经济学也是通用的经济说话和对象。
具备西方经济学的全然常识,是参加国际经济机构的必备前提。
现在,我国要果断不移地履行对外开放的全然国策,加快改革开放的方法,就必须明白得、进修和研究西方经济学,只有如许,才能明白得西方国度的经济政策及理论依照,明白他们的经济运行机理,明白得他们的经济组织和治理方法,研究他们的成长近况和趋势,积极介入各类国际性和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和机构。
真正做到知已知彼,促进改革开放的顺利成长。
其次,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成长。
党的十四大年夜明白指出,我国经济体系体例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和完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体例。
那么,什么是市场经济,它的运行机理和成长规律若何,若何建立和完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体例。
这些问题,急切须要有新的理论来说明、答复和阐述。
而西方经济学则可认为我们供给介入和借鉴。
因此西方经济学从本质来说是一种资产阶层的思惟体系,是为资产阶层的好处办事的,但西方经济学有具有有用性特点,它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本钱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年夜临盆的差不多之上的,它的理论不雅点和政策主意主假如为解决市场经济运行中显现的各种问题和抵触办事的。
能够如许说,西方经济学实际上是关于市场经济成长规律的科学。
比如说,西方微不雅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价格理论、成本和收益理论、市场理论、收入分派理论,宏不雅经济学中的公平易近收入核算理论、宏不雅经济政策、通货膨胀理论、泉币理论、经济波动和经济周期理论等。
西方经济学读后感(共7篇)

西方经济学读后感(共7篇)第1篇:西方经济学读后感西方经济学读后感西方经济学是指流行于西欧北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
它是15世纪西方经济学产生,18世纪西方经济学建产以来,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直到目前为止认为是能够说明当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国家调节的重要理论、概念、政策主张和分析方法进行了综合和系统化形成的。
被称为“社会科学之王”。
《西方经济学》主要介绍流行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现代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
它既研究古老而又现代的家政管理,又研究多姿多彩的企业经营,还大胆解说政府日益加码的经济调控。
它既赞美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效率优势,也无情的剖析市场机制在不少领域资源配置上的诸多缺陷。
一、西方经济学分类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厂商和市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为对象;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价格理论为中心理论;以个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稀缺性假设、利己主义假设、理性假设。
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中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科学—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对象;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收入理论为中心理论;以总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市场失灵、政府有效。
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与实验观察与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开始,其中,“观察”是指在不进行人为干预的前提下,将实际发生的经济现象及其过程客观地记录下来。
“实验”则是在某种人工控制条件下,小范围模拟现实经济现象,并据此对现实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推断。
一般来说,经济现象是不可逆的随机过程,因此,经济学研究只宜使用观察法,而不宜使用实验法。
例如,一个农民率先栽种苹果发了财,于是推而广之,号召广大农民群起效仿,结果并不会使所有农民都发财,而是导致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大家都赔钱。
不过,有时候经济学家也进行实验。
例如,一个农民率先栽种苹果发了财,于是在周围局部范围内推广,结果许多农民都跟着富了起来。
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

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现代西方经济学是经济学在西方国家发展到当代的产物。
我国作为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有着非常积极和重要的意义。
首先,对其的学习和研究有利于增进对西方国家的了解和研究,加强同西方国家的交往,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
在西方,经济学是基础学科,不了解西方经济学,就难以看懂西方经济国家的经济报刊文章,也无从把握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
因为西方的经济学著作和报刊文章都是按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写成的,西方经济政策的制订也是以西方经济学为理论依据的。
同时,在目前的国际经济机构中,西方经济学也是通用的经济语言和工具。
具备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是参加国际经济机构的必备条件。
现在,我国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就必须了解、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只有这样,才能了解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及理论依据,知道他们的经济运行机理,懂得他们的经济组织和管理方法,研究他们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积极参与各种国际性和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和机构。
真正做到知已知彼,促进改革开放的顺利发展。
其次,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那么,什么是市场经济,它的运行机理和发展规律如何,如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有新的理论来解释、回答和阐述。
而西方经济学则可以为我们提供参与和借鉴。
虽然西方经济学从本质来说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为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但西方经济学有具有实用性特征,它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之上的,它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主要是为解决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矛盾服务的。
可以这样说,西方经济学实际上是关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
比如说,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价格理论、成本和收益理论、市场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理论、货币理论、经济波动和经济周期理论等。
《西方经济学》的读后感

《西方经济学》的读后感《西方经济学》是一本揭示西方经济发展历程、理论和实践的经济学著作。
通过读这本书,我对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学派以及西方经济发展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这2000字的读后感中,我将分享我在阅读过程中得到的收获和思考。
首先,这本书详细介绍了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我了解到,西方经济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但真正的经济学思想在18世纪以后开始形成。
亚当·斯密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国富论》被认为是西方经济学的里程碑之作。
书中还介绍了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以及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和米尔顿·弗里德曼等人的供给经济学理论。
通过阅读,我了解到不同的学派在西方经济学史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他们对经济发展的不同解释和政策主张。
其次,书中详细解释了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理论。
在阅读中,我了解到西方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有供求关系、效用理论、边际效应等。
这些理论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也为我们解答了一些经济现象的产生原因。
例如,供求关系理论揭示了市场上商品价格的形成机制,效用理论解释了消费者选择的行为原理。
这些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对我们理解和解决经济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另外,书中还提到了西方经济学在实践中的挑战和进展。
尤其是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政策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我注意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制度和政策对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混合经济等不同体制对经济增长、资源配置和社会公正等方面产生着不同的结果。
这为我理解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状况和问题提供了思考的角度。
通过阅读《西方经济学》,我深刻体会到经济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经济学是一门关于资源配置和社会福利的学科,它不仅关注经济增长、就业和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现象,还关注个体行为和决策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经济学方法和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的思维方式。
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心得四篇

一:作为一名学习电子商务专业大一学生, 我学习到了由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说实话我真觉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学习起来有点吃力, 不过我还是以我本身学习经验和心得以及我至今学到和掌握到西方经济学程度来说说学习西方经济学学习。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推理性极强科学, 在学习它时候不仅仅要切记它基础原理, 还要掌握她推导证实方法等, 这么话我才能又知道其然, 还知道其所以然。
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一部分, 不过它却占着关键位置。
首先微观经济学又称个体经济学, 小经济学, 关键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单个生产者怎样将有限资源分配在多种商品生产上以取得最大利润; 单个消费者怎样将有限收入分配在多种商品消费上以取得最大满足; 单个生产者产量、成本、使用生产要素数量和利润怎样确定; 生产要素供给者收入怎样决定; 单个商品效用、供给量、需求量和价格怎样确定等等。
书本中介绍了三个逐步深入层次: 1.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经济行为, 它分析单个消费者怎样进行最优消费决议以取得最大效用; 单个生产者怎样进行最优生产决议以取得最大利润。
2.单个市场均衡价格决定, 它是作为单个市场中全部消费者和全部生产者最优经济行为相互作用结果而出现。
3.全部单个市场均衡价格同时决定, 它是作为由经济社会中全部市场上全部消费者和全部生产者最优经济行为相互作用结果而出现。
微观经济学基础假设条件: 理性人(经济人): 每一个从事经济活感人所采取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最小经济代价去取得自己最大经济利益。
微观可概括为供求理论、效用理论、生产理论、市场(厂商)理论、分配理论和福利理论。
微观经济学出发点应该是产品、劳务和生产要素供求平衡, 通常规律是产品价格提升, 则对产品需求量降低, 而产品供给量增加; (贵了人就不买了, 那么就会使供给数量增加)产品价格下降, 则对产品需求量增加, 而产品供给量降低。
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

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最近一个月都在看薛治龙先生编著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书本分十六章,接下来一段时间,将对每一章进行分析和总结。
第一章:导论。
西方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市场经济体系运动规律的科学。
这一章主要讲述了西方经济学的源流,“随着市场经济的产生,伴随着人类交往和社会经济生活由地域的、国家的到世界范围的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即人类对社会经济生活认识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由局部到整体的发展过程。
重商主义只看到了贸易会带来财富,这是对商品经济的表面认识。
重农主义则看到了财富的形成和增长依赖于市场体系(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系统运作。
这表明人类的认识已初步深入到市场经济的内部结构。
斯密强调了一切部门的劳动和生产都是国民财富增长的源泉,以及促进国民财富增长的途径和财富的分配。
边际效用学派强调了消费者需要的物品、愿意支付货币购买的物品才是财富,即强调了社会财富形成的消费环节……马歇尔对前人的理论做了总结,基本上完成了对市场经济体系的`全面认识。
自主运动的市场经济体系尽管给人类带来了财富和繁荣,但它也是有缺陷的,会给人类带来灾难,这就是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人类建立了一套宏观经济的总量指标,以测量市场经济运行的质量,并通过政府对其进行调节,以尽可能驯服它,达到经济生活稳定增长的目标。
这就是宏观经济学努力要做的事情……宏观经济学正在发展,还没有最终完成,但人类的认识总有一天会完成它的。
”――薛治龙《现代西方经济学》27页。
以上的总结简单明了的概括了经济学发展的历史,总体上说,西方经济学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考察市场经济系统各个要素及构成环节的微观结构,说明市场系统是如何构成和自发运作的,以及运作效率。
宏观经济学从总体上考察市场系统的运作质量、波动原因及政府可能采取的对策,以尽量保障市场经济系统稳定运作和国民财富的稳定增长。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稀缺性、选择和机会成本稀缺性:指相对于人们的欲望无穷而言,人们可利用的满足自己欲望和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有限的或稀缺的。
《西方经济学(精要本 第2版)》书笔记模板

3 第二节无差
异曲线
4 企业的生产
与成本
5
完全竞争市 场
目录分析
不完全竞争
1
市场
2
生产要素及 其收入
3 — 般均衡和效
率
4 市场失灵的
原因及其对策
5
下篇宏观经 济学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这是《西方经济学(精要本·第2版)》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这是《西方经济学(精要本·第2版)》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目录分析
目录分析
1
导论
第一节西方
2
经济学及其研究
对象
3 — 、 什么是西
方经济学
4 二、 西方经济
学的研究对 象
5 第二节西方
经济学的研究方 法
目录分析
01
— 、 西方经 济学的一般 方法论
02
二、 西方经 济学的具体 研究方法
03
第三节怎样 学习西方经 济学
04
二、 深入了 解资本主义 发展的历史
《西方经济学(精要本·第2版)》是在《西方经济学》(精编本)基础上修订而成的,都是以马克思主 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西方经济学》(上、下册)为基础提炼和改编而成。 《西方经济学 (精要本·第2版)》本次修订除少量内容有所增删外,每章后新增大量自测题——单选题、多选题、辨析题,读 者可扫描二维码登录,及时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虽然精炼了“本章评析”的内容,但读者仍可以扫描二维码, 浏览全部内容。 《西方经济学(精要本·第2版)》由导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这三大部分组成,用以 满足西方经济学课程本科教学一学期教学设置的基本要求,主要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学类、管理学类专业或 者非经管类专业本科生。也可适用于对西方经济学感兴趣的社会读者。
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_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五篇

Don't waste the best time in unnecessary waiting and indecision.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_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五篇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一)西方经济学是一门比较古老的学科,在我国各大学也开设了相关的学习课程。
随经济的发展,西方经济学也随之诞生。
从加入WTO以后,我们国家的经济和国外,尤其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跟家紧密,了解西方国家的经济,对我们自己经济发展很有必要。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的核心教材,作为一个门外汉,我也有幸学习了其中的知识。
书中主要分从两大板块讲解,一是宏观经济学,二是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分别介绍了市场供求的基本经济学原理,消费者和生产者经济学理念,效用论,最大剩余价值理论等。
宏观经济学主要讲整个商品市场的供求问题,讲到了政府宏观调控的管理,还讲到进出口问题。
其实一个陌生的学科在自己独立看完的情况下还是十分费劲的,看完之后也云里雾里,比如书中讲生命周期理论,我想还是需要老师的知道才能更好的理解。
尽管如此,我想每看一本书多少都会有点收获的,至少对经济学学也多少有点了解。
我想很多人看一本书过后,过一段时间都忘记得差不多了,如果能记住书中的某一句话,或者某一句话给了你思考,或许这就是读书的价值。
经济学在我们国家的发展已经很迅速了,属于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在这本书中我获益匪浅。
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二)因所学专业是信息管理,《西方经济学》也就理所当然成为了我的专业基础课。
初次学习了高鸿业着的《西方经济学》,第一次接触了“微观经济学”这个概念,首次认识到经济学也有宏观微观之分,学习了供给、需求与均衡价格理论、弹性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等经济学知识,慢慢接触并认识到了经济学的博大精深。
为了更好学习这门学科,同时自己进行课后复习,现简单谈谈自己对微观经济学的看法。
课文中谈及到了微观经济学的特点,包括它的研究对象及研究的三个层次。
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

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1. 西方经济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经济活动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很多与经济学相关的观点。
古罗马的经济学家西塞罗也对经济理论有所贡献。
2.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奠基人是亚当·斯密。
他的经济学著作《国富论》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学的基石之一。
斯密强调市场力量的作用和自由交换的重要性,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和分工的概念,并从中推导出经济增长和财富分配等理论。
3. 亚当·斯密的学生和继任者大卫·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经济学理论。
李嘉图提出了劳动价值理论的边际效用理论,提出了“劳动价值”能够解释价格和价值之间的关系。
4.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马克思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认为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获得利润。
马克思还批判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认为其固有的矛盾会导致经济危机和社会不平等的加剧。
5. 新古典经济学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经济学派别,主要代表人物有亚尔弗雷德·马歇尔和莱昂·瓦尔拉斯。
新古典经济学强调个体行为和市场平衡的重要性,提出了边际效用、供求决定价格和利润最大化等理论。
6.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20世纪中叶兴起的一种经济学派别,以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为代表。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强调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主张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波动,并提出了“总需求决定总产出”的观点。
7.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是20世纪后期形成的一种经济学派别,以米尔顿·弗里德曼为代表。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强调市场自由和经济个体的理性行为,主张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和经济增长。
8. 行为经济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经济学派别,主要关注个体经济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
行为经济学认为人们在做决策时受到认知偏差和情感因素的影响,对于解释市场失灵和政策效果有重要的启示。
9. 西方经济学还涉及很多其他专门领域,如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金融经济学等。
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摘抄

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摘抄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合理分配有限资源以满足无限需求的学科。
它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而逐渐发展成熟。
在阅读西方经济学的相关书籍时,我摘抄了一些重要的概念和理论,以下是我的读书笔记摘抄:1.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经济学的核心是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经济学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包括供求理论、市场机制、价格形成等。
2. 供求理论:供求理论认为,商品的价格由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决定。
当需求大于供给时,价格上升;反之,当供给大于需求时,价格下降。
3. 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指通过价格信号来调节资源分配的一种机制。
在自由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能够自发地调节供求关系,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4. 价格形成:价格是商品和服务交换的媒介,它反映了商品的稀缺程度和消费者的需求强度。
价格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生产成本、消费者偏好、市场预期等。
5. 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额外一单位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指出,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商品带来的满足程度会逐渐减少。
6.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获得某种资源或机会而放弃的其他资源或机会的价值。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出选择就意味着必须承担机会成本。
7.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商品和服务总量的增加。
经济增长通常与就业、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联系在一起。
8.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政策工具。
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可以影响投资、消费和通货膨胀。
9.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税收和政府支出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政策工具。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税收、调整政府支出来刺激或抑制经济增长。
10.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分配,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消费者福利。
西方经济学重点笔记

西方经济学重点笔记西方经济学是指西方经济体系与经济思想的总称。
下面列举了一些西方经济学的重点笔记。
1. 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其中由个人或企业自愿交换货物或服务来取得利润。
市场经济的强项是价格竞争、资源配置和投资效率,但它也要面对市场失灵和不平等的问题。
2. 自由市场:自由市场是市场的一种形式,其中价格设置由供求决定,而政府只在必要时才干预市场。
自由市场经济通常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分配资源的方式,并且能够提高经济增长,但是它也可能导致社会不平等、环境破坏和垄断政策。
3. 费利依效应:费利依效应是指市场需求量随价格变动反方向变化的现象。
当价格上涨时,需求量下降,反之亦然。
费利依效应为理解生产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市场交易提供了指导。
4. 劳动分工:劳动分工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方式,其中一个产品的生产过程被分成几个步骤,每个步骤由一个专门的工人完成。
这种生产方式在现代经济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5. 边际收益递减:边际收益递减是指增加一个生产因素的数量,其增加产量的边际收益逐渐减少的现象。
当生产要素增加时,初始情况下每个额外的生产因素可能带来更多的产量,但随着数量增加,递减的边际收益变得越来越显著。
6.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放弃选择某个选项时的次优选择所带来的成本。
它比看到的成本更为重要,因为它考虑了所放弃的选择所带来的潜在优劣。
在做决策时,需要考虑机会成本。
7. 动态比较优势:动态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它与其他国家相比在经济和技术发展方面的优势。
这种竞争优势随着时间而变化,并依赖于经济政策、投资和创新等因素。
8. 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是一种社会主义的经济学理论,认为劳动价值应该反映在等价劳动成本中,并从生产过程中提取剩余价值,用于社会发展和公共福利,而不是私人利润。
9. 好斗行为理论:好斗行为理论是一种宏观经济学的理论,认为公司为了生存和发展,采取一系列竞争策略,如价格战、广告攻击和市场份额的争夺。
西方经济学学习笔记

一需求供给和价格1 需求和供给同时增加时均衡产量是增加的,但是均衡价格取决于需求和供给量的大小供求同时反方向变动,均衡价格与需求的变化方向一致2 分析方法:图形分析3 最低限价:又叫价格地板,是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发展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它总是高于该产品供求关系自发形成的均衡价格。
在西方常被用于农产品价格上,它会导致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出现过剩问题。
4 最高限价:又叫价格天花板,是指政府为限制某些商品和要素价格上涨而规定的最高价格,其目的是为了保护消费者利益,而这个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它会造成短缺和过度需求5 需求弹性:表示需求量对影响需求因素的变化所作出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需求量变化率%/影响需求因素的变量的变化率%6 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指某种商品需求量对本身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指需求量变化的相对量对价格变化的相对量的比值7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价格变化的百分比8 需求价格弹性的性质和特性:一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是一个负数,为了运算方便,一般都取其绝对值二需求价格弹性是两个变量变化的百分率之比,与计量单位无关三不要把需求曲线的斜率和弹性概念混为一谈五当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变化量趋于零时,即当价格变化无穷小时需求弹性用点点弹性表示:点弹性表示的是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它衡量在需求曲线某一点上的需求量的变化为了避免由于起始点的基数值同而造成计算结果上的差异,采取按两点间的平均值计算弧弹性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1 商品对消费者的重要程度2 商品的可替代性3 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总支出中占得比4 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需求的收入弹性:用来测量某商品需求量变动对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
收入弹性=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收入变化的百分比。
收入弹性大于零的商品叫正常品,把收入弹性为负的商品为低档品就一种商品而言,在不同收入水平上,收入弹性是不同的。
需求的交叉弹性:用来测量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对相关商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西方经济学笔记(微观经济学部分)

西方经济学笔记(微观经济学部分)西方经济学笔记(微观经济学部分)第一章导言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经济学产生的原因。
并熟悉西方经济学的内容体系。
要求掌握稀缺性、选择的定义、以及稀缺性、选择与经济学的关系;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含义,了解西方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等问题。
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稀缺性和经济问题:1.稀缺性的含义: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2.资源的稀缺性与经济问题:由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使得人们必须考虑如何使用有限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化的需要。
这就是所谓的“经济问题”。
3.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主要包括的成分:在经济社会中的生产资源也叫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其价格为利息)、土地(其价格为地租)、劳动(其价格为工资)。
4.西方经济学研究的问题:西方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作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者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来现在或者将来生产产品,并把产品分给社会的各个成员以供消费之用。
它分析改进资源配置形式可能付出的代价和可能产生的收益。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1.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在既定的资源之下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产量的组合,就是生产可能性线。
2.生产可能性曲线与资源稀缺性之间的关系: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资源稀缺性的特征。
3.机会成本定义:当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使经济主体需要选择时,选择会带来成本,选择的成本我们称为机会成本,当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就是机会成本它是做出一次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
经济问题的解决与机会成本的关系:经济问题的解决被归结为如何使得选择的机会成本达到最低。
三、选择与资源配置1.选择产生的原因:资源的稀缺性使得社会不得不作出选择。
作为经济学意义上的选择,也就配置主要包括四个相关的问题:(1)生产什么的问题?(2)如何生产的问题?(3)生产多少的问题?(4)为什么生产的问题:即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分配?2.经济学的基本定义: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就是由稀缺性资源而引起的选择问题,或是资源配置问题。
《西方经济学》读后感

《西方经济学》读后感
西方经济学是一本关于经济学的经典著作,对于理解西方经济思想和经济学原理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有了更清晰的理解。
这本书首先详细介绍了西方经济学的起源和历史发展过程。
从古希腊的经济思想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再到现代经济学的各种派别和流派,作者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梳理了这段漫长的历史。
通过了解西方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我深刻认识到经济学是一门历史学科,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书中还涉及了西方经济学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理论。
例如,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市场机制和价格形成、经济增长和发展等等。
这些概念和理论为我们解释和分析现实经济问题提供了有力工具。
通过学习这些理论,我更加理解了什么是经济学,以及经济学的应用和意义。
同时,这本书也提到了西方经济学的一些缺陷和争议。
例如,关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的讨论,以及西方经济学对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些假设和判断。
这些争议和讨论提醒我们,在实际应用经济学理论的时候需要更加慎重和客观。
经济学并不是一门完美的科学,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学科。
总的来说,阅读《西方经济学》让我对经济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了解西方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一些重要的经济
学概念和理论,我更加理解了经济学的本质和意义。
同时,这本书也提醒我要保持批判和客观的态度来理解和应用经济学知识。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能够更加深入地探索经济学的奥秘。
西方经济学读后感

西方经济学读后感西方经济学读后感《西方经济学》这本书是我在大学期间选修课程中的教材,它详细地介绍了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核心理论以及应用。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西方经济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也对经济学的重要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首先,通过阅读《西方经济学》,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经济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经济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通过经济学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的经济活动背后的规律和机制,从而更好地理解当前的经济现象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经济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解决社会经济问题,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
所以,经济学不仅对经济学家有着重要意义,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门必须掌握的学科。
其次,通过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市场经济的重要性。
市场经济是西方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强调自由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的出现和发展,为社会创造了繁荣和发展的良好条件,提供了个人和企业发挥潜力的机会。
市场经济的特点是资源的自由流通和价格的自由形成,通过竞争的机制,使资源能够得到最有效的配置。
在市场经济中,个人和企业的动力来自利益的追求,而这正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
因此,市场经济不仅仅是一种经济体制,更是一种创造社会福祉和实现个人自由的方式。
最后,通过对《西方经济学》的阅读,我也对经济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两种。
理论分析是通过建立模型和推导来揭示经济现象背后的规律和关系。
实证分析则是通过收集和分析具体的数据,来验证理论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在经济学的研究中,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单独存在。
通过理论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经济理论的基本框架和结论,而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对理论进行检验和修正。
对于一个经济学研究人员来说,掌握这些方法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通过阅读《西方经济学》,我对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核心理论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

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致辞讲话、条据书信、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peeches, policy letter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通用5篇)关于对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本文将围绕读书笔记,进行解答论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西方经济学说史》学习及读书笔记

《西方经济学说史》及其读书体会姓名:宋垚学号:1511918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在近两年的学习,我印象较深的一本与专业相关的书便是《西方经济学说史》,这本书简要的概括了西方经济学说的发展历程,以及这几百年来出现过的学说流派。
在这本书的阅读中,我明白了经济学的继承与发展、经济学的思考方式与新方法,并加深了对经济学的热爱。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说史读书体验读后感目录《西方经济学说史》及其读书体会 (1)摘要 (2)关键词 (2)目录 (3)正文 (4)一、内容概述 (4)二、框架结构 (7)三、我的感触 (8)1、继承与发扬 (8)2、改进与发展 (8)3. 社会背景与条件 (8)4. 应用新知识 (9)一、内容概述《西方经济学说史》是科学出版社出版,蒋雅文老师主编的一本经济学类书籍。
它以时间顺序为主线,给我们梳理出了一个近现代经济学思想史的清晰脉络,呈现出了各个关键时期经济学说的发展及其发展过程中主流思想与非主流思想之间的交流与碰撞。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科学。
经济活动,就可以理解为:人们在一定的经济关系的前提下,进行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以及与之有密切关联的活动。
经济关系则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生产关系。
最初的经济学大概萌芽于奴隶社会的古希腊时期——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的著作《经济论雅典的收入》便是可查最早的经济学专著。
从古希腊到古罗马再到中世纪,经济学的发展几经波折。
之后,随着地理大发现、商业资本的兴起诞生了托马斯·孟等人为代表的重商主义和以魁奈为代表的重农主义。
此时,经济思想开始大放异彩。
英国的配第和法国的布阿吉尔贝尔成为了古典经济学的先驱。
配第,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一些基本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工资、地租和利息进行了初步考察。
布阿吉尔贝尔认为流通过程不创造财富,只有农业和畜牧业才是财富的源泉。
西方经济学笔记(个人版)

人大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和宏观部分)笔记讲义(精装版)西方经济学笔记第一二章第一节稀缺性与选择(一)稀缺性和经济问题稀缺性的含义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资源的稀缺性与经济问题由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使得人们必须考虑如何使用有限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化的需要。
这就是所谓的" 经济问题".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主要包括的成分经济社会中的生产资源也叫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其价格为利息)、土地(其价格为地租)、劳动(其价格为工资)。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问题西方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作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者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来现在或者将来生产产品,并把产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以供消费之用。
它分析改进资源配置形式可能付出的代价和可能产生的收益。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在既定的资源之下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产量的组合,就是生产可能性线生产可能性曲线与资源稀缺性之间的关系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资源稀缺性的特征。
(三)选择和机会成本选择产生的原因资源的稀缺性使得社会不得不作出选择机会成本的概念当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使经济主体需要选择时,选择会带来成本,选择的成本我们称为机会成本,当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各产品的数量就是机会成本,它是作出一次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
经济问题的解决与机会成本的关系经济问题的解决被归结为如何使得选择的机会成本达到最低。
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使用稀缺的生产性资源,生产出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
西方经济学包含的最基本的思想资源是稀缺的社会必须以有效率的方式使用它(二)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西方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以及生产多少。
生产电视还是生产电脑、生产大炮还是生产黄油(希特勒的选择是:宁要大炮不要黄油);生产多少台电视机、多少台电脑,用多少资源生产大炮,用多少资源生产黄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现代西方经济学是经济学在西方国家发展到当代的产物。
我国作为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有着非常积极和重要的意义。
首先,对其的学习和研究有利于增进对西方国家的了解和研究,加强同西方国家的交往,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
在西方,经济学是基础学科,不了解西方经济学,就难以看懂西方经济国家的经济报刊文章,也无从把握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
因为西方的经济学著作和报刊文章都是按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写成的,西方经济政策的制订也是以西方经济学为理论依据的。
同时,在目前的国际经济机构中,西方经济学也是通用的经济语言和工具。
具备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是参加国际经济机构的必备条件。
现在,我国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就必须了解、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只有这样,才能了解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及理论依据,知道他们的经济运行机理,懂得他们的经济组织和管理方法,研究他们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积极参与各种国际性和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和机构。
真正做到知已知彼,促进改革开放的顺利发展。
其次,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那么,什么是市场经济,它的运行机理和发展规律如何,如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有新的理论来解释、回答和阐述。
而西方经济学则可以为我们提供参与和借鉴。
虽然西方经济学从本质来说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为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但西方经济学有具有实用性特征,它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之上的,它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主要是为解决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矛盾服务的。
可以这样说,西方经济学实际上是关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
比如说,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价格理论、成本和收益理论、市场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理论、货币理论、经济波动和经济周期理论等。
这些理论实际上都是关于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它可以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再次,有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吸收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份的基础上,在同形形色色的庸俗经济学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
《资本论》问世一百多年来,一直遭到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责难和攻击。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些重要人物也总是拿他们的各种理论来对抗和抵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我们要坚持和捍卫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必须了解和研究西方经济学,只有这样,才能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同时,经济在发展,时代在前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要不断向前发展。
在新的形式下,面对新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只有在合理地吸收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果中才能不断发展。
经济学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上的,令人惊讶的是,很多假设都是似是而非的。
随着历史学,民俗学、统计学的发展,一个又一个假设被推翻。
我们不禁要感叹,经济学的基础发生了动摇。
博兰尼说,土地、劳力、金钱都是虚构商品,永远不会彻底实现。
历史上从不存在现代经济学意义上的经济。
不存在一个独立于社群文化生活,纯粹以市场供求,最大化物质欲望和利润等逻辑来运作,甚至能够自我调节的经济体。
1. 以物易物与交易等个人行为,仅偶尔出现在原始社会。
经济学是最强调个人行为的,不过人类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从来不是以单个人的身份出现的。
马克思对物物交换的描述令人印象深刻,可惜他把经济发展阶段和社会发展阶段割裂了开来。
这样的情况,几乎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
2. 贸易并非出现在社区内部,它是不同社群之间的外部事物,是从群体之间的交易扩展到个人之间的交易。
3. 贸易并不依赖于市场,它起源于单向的运送,无论是籍着和平或者不和平的手段。
市场是所有西方经济学教科书的第一课,但市场并不是从来就有的。
市场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古希腊,市场功能主要是通过海盗等非和平手段实现的。
4. 市场存在与否并不是本质上的特征,地区性的市场并没有扩张的趋势。
古典贸易理论认为,若交易效率高到使一国有限人口不足以容纳很高的最优分工水平时,国际贸易就会产生。
这不符合民俗学的实证研究。
5. 分工并非起源于贸易,而是起源于地理的,生物的和其他非经济的事实。
斯密认为,人类独自具有要求相互交换的倾向,因为这对个人更有利,因此形成了分工。
分工程度的高低受市场范围大小的限制。
但在资本主义兴起以前,分工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性别、地理因素等原因,劳动生产率不同造成了分工。
6. 金钱并非是一项决定性的发明。
金钱存在与否并不必然造成经济类型在本质上的差异。
金钱并不是所有社会必然的产物,很多发展到相当高程度的社会群体排斥使用货币。
7. 中古时代,乡村与贸易无缘。
城镇与城镇之间的贸易也从来不是公平的,贸易的差异是地方实力的体现。
8. 重商主义迫使国界之内的城镇和省份的贸易更为自由,并将自治市镇的制度扩展到全国。
重商主义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一国的经济发展,同时促进了现代政治制度的形成。
9. 15世纪以前,从来未曾有过国家保护政策。
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是文艺复兴时期逐渐形成的。
在此之前并没有很明确的国家概念,更没有对外封闭的国家保护政策。
如日本,中国。
10. 垄断是资本主义的常态,竞争是特殊和少见的。
资本主义的成就是限制市场的产物,积累大量资本的能力依赖于创造垄断的能力。
而每一次伟大的技术进步都为垄断部门创造了新的生命力。
.“大资本家总是试图做一切事:贸易、生产和金融。
只有染指所有部门,他们才有望获得垄断优势。
只有二流的货色才会去专攻一门,才会是商人或工业家。
”本世纪就要在我们面前走完它的最后时刻,人类将从此跨入又一个千年。
世纪回眸,千年阅读和阅读千年,与其说是对我还不如说是对经济学的挑战。
8 0 年代初,研修中国古代经济及经济思想史的书,我确实知道经济和经济思想那悠久和源源流长的历史,但我并不真正知道今天我所理解的经济学到底有多古老。
后来在西方,人们常说经济是古老的,但经济学却是年轻的科学。
这显然是因为他们并不把比如思想大师亚里士多德视为经济学家的缘故。
这自然是有道理的。
我再补充一句希望能够破题的话:经济学虽然无法因过去的千年而显示其辉煌,但却因其辉煌而渲染着一个千年的结束。
一、古典体系在19世纪末之前,西欧无疑是近代经济学成型和迅速成长的摇篮。
从英国的配第到法国的魁奈,从斯密到萨伊,从李嘉图到瓦尔拉,从屠能到西尼尔,从格森到古诺等等。
而在1750—1870年这段时期,也就是从重农主义到瓦尔拉的一般均衡理论的产生这段时间,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实际上又成了近代的“经典”经济学,在经济思想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熊彼特好象说过,在这一段时期,英国形成了一个所谓的“斯密一李嘉图一穆勒的古典体系”。
当然,从更宽泛的意义上说,属于这个“古典体系”的除了斯密、李嘉图、穆勒之外,还应该包括象马尔萨斯、马克思等这样伟大的经济学家。
作为古典的经济学,后人对于什么是古典经济学的中心论题以及什么又是古典的体系这样的问题在经济思想史上一直是存有争论的。
争论的主要焦点是,如何评价斯密和李嘉图的经济学在“古典体系”中的相对地位?李嘉图的经济学是否继承了斯密的“体系”?首先,我们必须重视“政治经济学”一词在古典经济学家那里的重要意义。
在古典的意义上,“政治经济学”涵盖了今天我们称之为经济学和经济政策的全部内容。
我所看到的许多文献在涉及古典的政治经济学的含义时都提到斯密在《国富论》第4卷的导言中所写的一段话:“作为为政治家或立法者服务的科学分支,政治经济学有两个明确的目标:首先,它要为人们提供,或者更恰当地说,使人们能够为自己提供丰厚的收入或生活资料;其次,向国家或全体国民提供足以维持公用事业的财源。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要使国富民强”。
这段话后来也成为伦敦经济学院的领袖人物莱昂•罗宾斯(L・Robbins)教授在《过去和现在的政治经济学》(1 9 7 6 )—书中所倡导的研究传统的基础。
那么,古典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到底是什么呢?在斯密5 2岁完成的5卷本巨著《国富论》中,经济学论述的问题的确是包罗万象的,但斯密提出并论证的“自然的自由制度”(特别是自由贸易学说)经济理论则在120年后的马歇尔那里转换成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实质性架构。
可是,现在几乎所有的古典经济学说史家都认为,李嘉图的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 17 )的出版使斯密的经济学体系发生了从概念、范式到重点的变化。
例如,有的当代学者认为,斯密学派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在1817年以后的确要由“李嘉图式的古典经济学”来限定了,甚至还有“李嘉图革命”之说。
不过,正如熊彼特的观点那样,从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发展阶段来说,李嘉图的经济学体系可能的确是从斯密到穆勒体系这条发展主线的一个小小的弯路。
这一点在丹尼斯•奥布莱恩(D・O' Brien) 1 9 7 5年出版的著作《古典经济学家》和1 981年发表的论文“李嘉图式的经济学和李嘉图的经济学”中得到了发挥。
在《新包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古典经济学”条目下,著名的经济思想史学家布劳格(M・Bla ug)认真地比较了李嘉图的经济学体系和斯密体系的区别。
他认为,好在李嘉图的“弯路”很快就被纠正了,因为在1 8 2 3年李嘉图死后的10年内就基本上被他的“信徒们”抛弃了。
因此,包括布劳格在内的不少人还是认为,古典经济学的整体体系仍然是一致的。
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论述的问题比斯密的《国富论》要少得多。
不仅如此,李嘉图还没有继承斯密的关于价值(价格)决定的理论体系,而将注意力转到了“分配问题”。
没有正确地把生产(价格)和分配问题统一起来的所谓“李嘉图谬误”,后来也成为熊彼特在《经济分析史》(19 5 4 )中和芝加哥大学的富兰克•奈特(F・Knight)在《李嘉图的生产和分配理论》( 1 9 5 6 )中对李嘉图式的古典经济学进行批评的根本原因。
可是,李嘉图的这个“弯路”在英国古典经济学说史上插入了一个所谓的“作为剩余理论的古典经济学”的话题。
当然,也可以这么说,没有李嘉图的这个“弯路”,就没有后来的马克思的经济学。
如果我们把“剩余产品”的生产和分配视为李嘉图式的古典经济学的主线的话,那么,正如布劳格所说的那样,把马克思列为最后一批“剩余”的古典经济学家也是恰当的。
作为剩余理论的继承人,马克思无疑从李嘉图那里学到了后者的分析范式。
然而,马克思创造性地发展了“剩余价值理论”,这是他对李嘉图式的古典经济学的超越。
为《新包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撰写“马克思”条目的欧内斯特•曼德尔称,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他对(古典)经济学最具革命性的贡献,他发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长期运动规律毫无疑问成了他最杰出的成就,19世纪没有第2位作者能象马克思那样始终清醒地预见到资本主义怎样运行、发展和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