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资料解释大作业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夏子街地区地震资料解释报告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地球科学学院

肖鸿宇

一、概述

1、研究区背景信息

本区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夏子街地区。区域地质研究表明本区主要发育三个大的区域不整合面:白垩系/侏罗系不整合面、侏罗系/三叠系不整合面和三叠系/二叠系不整合面。其基本特征为:①均为角度不整合面②界面之上均为厚层砂砾岩,界面之下岩性较细,甚至于为泥岩。本区砂砾岩波阻抗高,泥岩波阻抗低。

本区在区域构造单元上属克——乌逆掩断裂带,发育众多断裂,主断裂与区域构造的走向基本一致,断面一般北西倾斜,它们和方向不一、倾向不同的派生断裂一起将本区切割为若干断块,形成了三叠系以背斜——断块为主的构造圈闭。

2 地震资料概况

资料采用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夏子街地区部分三维测线,共21条。其中主测线(inline)10条,联络测线(crossline)11条,线距均为500m,比例尺为1:25000。

本区剖面经过三维叠加偏移处理。

采用SEG标准显示,负反射系数界面为波峰,正反射系数界面为波谷。

3 任务与要求

1)标志层和不整合面的识别

要求:对所有剖面进行观察,确定本区存在几个标志层。识别出三个大的区域不整合面,确定其是波峰还是波谷。确定在三叠系内部和侏罗系内部有几个标志层。确定各标志层的地层接触关系和性质。

2)断层解释和主要界面的追踪对比

要求:对21条剖面进行断层解释,对三大区域不整合面和三叠系内部、侏罗系下部标志层共5个界面进行追踪对比。要求断层和界面在所有的剖面交点上闭合

3)三叠系底界T0构造图编制和构造特征分析

要求:剖面上断点投影到平面底图上,并且标出断层的性质、倾向。断层组合。T0图勾绘,等值线间距为20ms。分析主要断层和褶皱的性质及形成时期

4)地震相分析(编制侏罗系下部层序地震相平面图)

要求:对侏罗系下部层序进行剖面地震相划分。编制沉积相平面图。进行的初步的沉积相解释。

二、地层格架

1 标志层及其特征

地震反射标志层是指波形特征突出、稳定且分布广泛的同相轴或波组。通过对地震资料的分析,确定以下4个标志层,以剖面Y 360(附图1)为例,标志层为T1、T3、T5、T6,标志层T1、T3、T5、T6均延伸较远,几乎全区都有分布,而且特征十分明显突出,横向变化稳定。

T1、T3与上覆、下伏同相轴均呈整一接触关系。T5与上覆同相轴均呈上超接触关系,于下伏同相轴呈整一接触关系,T6与上覆同相轴呈整一接触关系,与下伏同相轴呈削截接触关系。

2 不整合界面及其特征

不整合面是指具有不整合接触关系的两套地层之间的接触面。以剖面Y 360(附图1)为例,不整合面T1、T4、T6将岩层分别划分为白垩系、侏罗系、三叠系和二叠系,T1、T6同时也为标志层。均为全区分布,而且不整合面延伸较远,特征十分明显。如果通过横剖面进行观察,以剖面X433(附图2)为例,则可以发现在横剖面上T1、T4延伸较远,T6则较短。T1与上覆同相轴呈上超接触关系,与下伏同相轴呈整一接触关系。T4与上覆同相轴呈整一接触关系,与下伏同相轴呈削截接触关系。T6与上覆同相轴呈整一接触关

系,与下伏同相轴呈削截接触关系。

由于三大界面之上均为厚层砂砾岩,界面之下岩性较细,甚至于为泥岩,而砂砾岩波阻抗较高,泥岩波阻抗较低,故三者对应负反射系数,为波峰。

3 地层划分表

如附表1所示。

4 地层分布

剖面可见四个地层如表中所示。P时近乎水平沉积,沉积厚度较大,且有铲式逆断层发育后期发生构造运动,对P地层早晨强烈的削截;T时有明显的构造作用,地层倾斜。

除此之外,发育铲式逆断层还带来外来岩体,替代了大部分P和T沉积物。此后,J时沉积,延伸较广,完整程度较好,厚度较薄;K沉积,全区分布,完整程度好且厚度较厚。不整合面剖面上以P、T不整合面与T、J不整合面易识别。

三、地层构造特征

1 各断层特征

本区主要发育四大逆断层和小断层若干,见附图3所示F1,F2,F3,F4为主要断层。可见F1、F3、F4、F5倾向为北西向,F2南倾,走向均为北东向,长度范围为约2750m到约4750m。

以剖面X 443(附图4)为例,可见:

F1长度约为5000m,向上断至分界面T6,向下断至P地层内部,断距落差较小,性质为逆断层,活动时期为二叠纪末期或三叠纪初期。

F2长度约为3500m,向上断至T地层,向下断至P地层内部,断距落差较小,性质为逆断层,活动时期为二叠纪末期或三叠纪初期。

F3长度约为3000m,向上断至T地层内部,向下断至外来岩体中,断距落差较小,性质为逆断层,活动时期为二叠纪末期或三叠纪初期。

F4长度约为5000m,向上断至分界面T4,向下断至外来岩体,断距落差较小,性质为逆断层,活动时期为三叠纪末期。

除了以上的主要断层之外,在此剖面中还发育有一些小断层,如F5,在附图1中也有标明,或者见X503(附图5)中标示。此二小断层倾向和走向与大断层相似,主要发育在P和T分界面T6周围,活动时期判断为为二叠纪末期或三叠纪初期。

2 断层的总体组合特征

以剖面X 443(附图4)为例,区内发育逆断层发育的基本均为铲式断层,各断层面在不

同剖面上均呈上陡下缓的产状,向深部逐渐变为水平,其中F1、F2组合为Y字形断层组合,F4、F5组合类型为叠瓦状铲式逆断层,即同向倾斜的铲式逆冲断层向深层逐渐收敛为一条低角度逆冲断层。

3 主要背斜的特征

见附图3,本区中主要发育三大背斜A1,A2,A3

A1背斜分布于本区东北,走向北东,面积约为1.3km2,形成时期为三叠纪末期。

A2背斜分布于本区中部,走向北东,面积约为0.5km2,被断层错段断形成断鼻圈闭,形成时期三叠纪。

A3背斜分布于本区南部,走向北北东,面积较小,约为0.30km2,形成时间为三叠纪。

4 主要向斜的特征

见附图3,本区中主要发育三大向斜S1,S2,S3。

S1分布于本区东部,走向北东,被逆断层F1断开,面积约为3.25km2,形成于白垩纪之后。S2分布于本区北部,走向北东,断层F4断入,面积约为2.25km2,形成于白垩纪之后。S3分布于本区西部,走向北东,被逆断层F4断开,面积约为1.5km2,形成于白垩纪之后。

5 成因解释

二叠纪是发生构造运动产生逆断层,二叠纪末期至三叠纪前期,发生构造挤压运动,并发生褶皱作用形成背斜,同时又有一系列逆断层产生,错断三叠纪并带来外来岩体掩逆原有地层。侏罗纪后本区遭抬升剥蚀,后白垩系超覆侏罗纪地层之上,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之后再次发生构造运动,本区内又发生褶皱作用,形成向斜。

四、地震相特征

1 主要地震反射构型、结构

以剖面X 503(附图5)为例,地震反射构型主要为平行—亚平行,波状和杂乱前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