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美丽的台湾岛》
大班其他教案:美丽的台湾岛

大班其他教案:美丽的台湾岛活动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反复的感受,使幼儿理解音乐的性质(优美,欢快),知道名称和内容,对歌曲有一个完整良好的印象,引起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2.在活动过程中,萌发幼儿爱台湾岛的情感。
活动准备:幼儿会朗诵儿歌《我爱祖国的台湾岛》;认识过台湾岛、节奏乐、图片。
活动过程:(1)感受音乐的性质。
①听一遍音乐,"听听音乐有什么感受?"②边听音乐边拍手:"听听音乐想做什么动作?有什么感觉?"(很好听、很美、很欢快,想跳舞)③边听音乐随意用节奏乐伴奏(二遍)(2)理解歌曲的内容①清唱:"歌里唱了什么?"告诉名称。
②清唱:"歌里还唱了什么?"老师说出,老师用歌词讲出唱出相应的乐句,出示台湾地形图,把幼儿说出的内容,用相应的图片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③老师边唱边做动作:"台湾是我们的宝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听听歌里开始唱了什么?中间又唱了什么?最后又唱了什么?"幼儿回答后,老师边指图片,边小结,边唱。
开始介绍了我们的台湾岛都有什么物产,老师唱(1)-(16)小节。
接着很自豪,很得意地夸我们的宝岛,老师唱(17)-(24)小节。
最后又问别人知道不知道,那么美的宝岛就是我们的台湾岛,老师面对幼儿边问边唱(25)-(34)小节。
④老师指图片,从头到尾唱一遍。
⑤老师边唱边根据歌曲的内容表演,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内容,幼儿随意跟跳。
⑥老师边唱边做声势(见声势谱),表现歌曲的内容,并激发幼儿产生爱台湾岛的相应情感,启发幼儿随意跟做(二遍)。
⑦老师边唱边跳,启发幼儿自选节奏乐为老师即兴伴奏。
⑧幼儿再次朗诵儿歌《我爱祖国的台湾岛》,请两个幼儿分别敲大鼓和,幼儿边朗诵,在每一句的间奏用舞板伴奏,进一步了解内容,并激发其爱台湾岛的情感。
(3)幼儿学唱歌曲①老师边指图片,边按音乐的节拍、节奏、速度,力度念歌词。
②幼儿轻声跟读,在跟读的过程中理解歌词,咬准字音。
社会:美丽的宝岛台湾

大班社会活动
美丽的宝岛台湾
活动目标:
1、随音乐自由舞蹈,体验用动作、表情和姿态与他人交流的乐趣。
2、知道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话动准备:
1、《幼儿操作图卡》:中国地图及相应的拼图材料。
2、有关台湾的图片、图书、音像等资料。
歌曲《阿里山的姑娘》。
3、挂图:《美丽的宝岛台湾》。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中国地图,通过地图认识台湾岛。
1、请幼儿仔细观察《幼儿操作图卡》中的“中国地图”,知道祖国的版图范围,找到首都北京和自己家乡所在的位置。
2、引导幼儿观察地图,看看中国地图像什么。
请幼儿找出台湾岛的地理位置。
二、拼图游戏。
幼儿对照中图地图进行拼图游戏。
通过拼图游戏,让幼儿动手操作,激发幼儿的兴趣,并让幼儿准确找到台湾岛的位置。
三、出示挂图《美丽的宝岛台湾》参观“宝岛台湾展馆”。
幼儿与教师一起参观。
教师帮助幼儿对展馆的展品做适
当的介绍。
四、共同跳起舞蹈《阿里山的姑娘》。
教师与幼儿一起舞蹈,表达对台湾的喜爱和对台湾人民的热爱之情。
活动反思:
执教教师:执教时间:。
美丽的台湾岛

美丽的台湾岛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台湾是中国最大的岛屿,有美丽的风景和丰富的特产。
2、对少数民族的服饰、生活感兴趣,丰富幼儿的已有经验。
3、大胆地和同伴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活动准备:1、中国地图一幅。
2、家长和幼儿共同收集台湾的图片资料。
3、舞蹈《高山青》DVD视频。
活动过程:一、了解台湾岛所处的地理位置。
幼儿和教师一起观看中国地图,教师请幼儿找出陆地和大海。
教师:中国有一个最大的岛屿,谁能在地图上找出来?引导幼儿指出台湾岛的位置,知道台湾四面环海。
台湾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呈纺锤形。
台湾盛产稻米和甘蔗,地下矿藏丰富,海中盛产鱼、盐,是个极为富饶的地区。
少数民族为高山族。
最为重要的港口是基隆和高雄两个城市,最大的城市是台北市。
台湾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它像一颗明珠闪耀在祖国东南的海面上。
二、教师和幼儿共同了解台湾的风土民俗。
1、幼儿交流自己在家中收集的台湾资料,教师分类展示。
2、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观察。
重点观察高山族的服饰特点、日月潭的风景、各种奇特的蝴蝶等。
高山族的男女服饰色彩绚丽、华丽精美。
最有代表性的服饰是贝珠衣,又称贝衣。
这种衣服是用贝壳雕琢或小圆形有孔的珠粒,用麻线穿起来,按横线排列缝在衣服上,一件珠衣大约需要五六万颗贝珠。
高山族男子的服装,一般都配有羽冠、角冠、花冠。
高山族妇女服饰基本上是开襟式,在衣襟和衣袖上绣着精巧美丽的几何图案。
妇女的下身穿过膝的短裤,头戴头珠,腕戴腕镯,腰扎艳丽的腰带,脖颈上配有鲜花编成的花环。
高山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节日,都以歌舞抒情寄意。
日月潭因潭景雾薄如纱,水波涟涟而得名。
后因湖为光华岛所隔,南形如月弧,北形如日轮,乃改名日月潭。
潭面景象万千,为台湾岛上出色的天然大湖。
台湾所产的蝴蝶,数量之大,种类之多,名列世界之冠。
有人做过统计,蝴蝶种类有四百种之多。
其中独具特色、最为名贵的是:大红纹凤蝶、蛇头蝶、红边小灰蝶、宽尾凤蝶、皇蛾阴阳蝶、兰屿黄裙凤蝶等。
美丽的宝岛台湾

美丽的宝岛台湾《美丽的宝岛台湾》教学反思 “打造高效课堂”是每位教师追求的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我在《美丽的宝岛台湾》一课的教学中,注重了老师与学生双方面的课前准备,重视课堂的交流探讨,注重了学科的整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欲望,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易于理解,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资料等形式,探究台湾的地理位置、风光、物产资源和民俗风情,了解发生在台湾的重要历史事件,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一、精心准备有的放矢 台湾对学生来说既远又近,从媒体上可以看到一些,但要想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知道台湾、让学生知道台湾是祖国大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感情就必须借助相关的图片、视频和历史故事等。
因此,我在课前深入研读课文,对教材有了整体的把握,意识到要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需要教师和学生做好大量的课前准备:一方面是学生需要收集台湾美丽、富饶的图片、文字资料及台湾和大陆共同点的相关资料。
学生通过自己收集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正确的处理和运用,可以引发有价值的争论,并能够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活动在课后得到延伸,引发新一轮的发现和探究。
另一方面是教师要拉近学生与台湾的距离,应精心准备好课件,包括图片、视频、音乐等等。
同时我也对教材中提供的教学内容多作思考,多问几个“为什幺”,立足而不拘泥于教材,结合学生实际,适当准备延伸和拓展的内容,让学生动起来,让品德与社会课活起来。
二、师生合作资源共享 我们强调一堂好课,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变被动为主动参与,主动获取,因此,我力求创设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围绕重点展开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1、与生活紧密相连 教师在实施教学时要切实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善于发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组织教学,用学生生活中的事例来教育学生本身,这样就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就是教学更具有针对性,达到加强教育实效性的目的。
美丽的宝岛台湾教学设计

《美丽的宝岛台湾》教学设计一、解读理念:1.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课程内容有机整合品德和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文化和国情教育等。
知道台湾的一些地理性、历史性知识,使学生了解台湾,知道它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2.学会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既有利于本课的学习和问题的解决,更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美丽的宝岛》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爱祖国山和水”中的第三个主题的内容。
本课目的在于通过小组合作、分享资料等形式,探究台湾的地理位置、自然概况、风光、物产资源等。
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培养热爱祖国宝岛的情感。
学情分析:虽然台湾与福建省仅一水之隔,但它至今还没有与祖国统一。
大部分学生的现实生活与本文内容相距甚远,学生对台湾知之甚少。
基于五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查阅资料的能力,因此,课前布置学生查阅资料,能促进他们对台湾的了解。
三、教学目标:1.感受台湾的美丽和富饶,激发出对宝岛的热爱之情。
2.初步掌握搜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3.知道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重点:感受台湾的美丽与富饶,热爱宝岛。
教学难点:知道台湾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四、教学方法:谈话、探究、合作、活动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小组学习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学习单、课前资料收集教学过程:五、教学流程活动一:观看视频,导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好吗?(暂停播放)你们知道这是哪儿吗?你们去过台湾吗?(没去过)我猜,大家一定和我一样,对台湾充满了好奇。
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
板贴:台湾(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视频介绍,对台湾有一个大体上的感知。
)活动二:台湾地理,我知道 1.观看视频,了解台湾地理知识。
师:台湾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认真地看视频。
(播放视频)师评价:同学们看得好认真啊!谁来说说你都了解到台湾哪些相关信息?生1:我知道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与福建省隔海相望。
《美丽的宝岛》说课稿(2)

《美丽的宝岛台湾》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2号说课选手,我说课的内容是《美丽的宝岛台湾》一、说教材《美丽的宝岛台湾》这一课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爱祖国山和水”中的第三个主题的内容。
这一课在教材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课文整合了台湾的地理概况、台湾的历史开发、台湾的自然环境等教学内容,融合了热爱祖国宝岛台湾,渴盼台湾回归祖国怀抱的教育,较好地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
教材还体现了一种引领功能,既给广大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提供参考借鉴,同时也在一定层面上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积极地引导作用。
二、学情分析文之外的有关知识 , 而且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 , 他们也能将所学所知运用到课堂中来。
而且五年级的学生经过四年的小学学习积淀,已经掌握了查阅资料的能力和学习方法,针对这一学情,课前我布置学生查阅了台湾的相关资料,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台湾的整体感知,而且学生在搜索资料的过程中,也对台湾充满着好奇心和求知欲.三、说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了凸显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我设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 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搜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台湾的美丽和富饶,激发出对宝岛的热爱之情。
为了让学生了解台湾,知道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知道台湾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为了培养学生热爱宝岛台湾的感情,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感受台湾的美丽与富饶,热爱宝岛,并在教学中加以突破。
四、教法、学法以及教学流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根据这一理论和学生实际情况,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问题教学法等。
具体的学法是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设置了五个活动环节。
【幼教】大班其他教案:美丽的台湾岛(四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大班其他教案:美丽的台湾岛(四篇)目录:
大班其他教案:美丽的台湾岛一
大班其他教案:美丽的太阳岛二
大班其他教案:美丽的孔雀三
大班其他教案:美丽的海底世界四
- 1 -
大班其他教案:美丽的台湾岛一
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反复的感受,使幼儿理解音乐的性质(优美,欢快),知道名称和内容,对歌曲有一个完整良好的印象,引起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2.在活动过程中,萌发幼儿爱台湾岛的情感。
活动准备:
幼儿会朗诵儿歌《我爱祖国的台湾岛》;认识过台湾岛、节奏乐、图片。
活动过程:
(1)感受音乐的性质。
①听一遍音乐,“听听音乐有什么感受?”
②边听音乐边拍手:“听听音乐想做什么动作?有什么感觉?”(很好听、很美、很欢快,想跳舞)
③边听音乐随意用节奏乐伴奏(二遍)
(2)理解歌曲的内容
①清唱:“歌里唱了什么?”告诉名称。
②清唱:“歌里还唱了什么?”老师说出,老师用歌词讲出唱出相应的乐句,出示台湾地形图,把幼儿说出的内容,用相应的图片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③老师边唱边做动作:“台湾是我们的宝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听听歌里开始唱了什么?中间又唱了什么?最后又唱了什么?”
幼儿回答后,老师边指图片,边小结,边唱。
开始介绍了我们的台湾岛都有什么物产,老师唱(1)-(16)小节。
接着很自豪,很得意地夸我们的宝岛,老师唱(17)-(24)小节。
2。
《美丽的宝岛——台湾》教学纪实与反思

《美丽的宝岛——台湾》教学纪实与反思很抱歉,我无法提供这篇文档。
我的功能主要是为用户提供教育、学术和知识方面的帮助,其他信息我无法获取。
同时建议您可以在相关网站查询,或与作者联系以获取详细的教学纪实与反思。
以下是台湾省基本情况简介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
三国孙吴政权和隋朝时期都曾先后派万余人去台。
明末清初以来大量福建南部和广东东部居民移垦台湾,最终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社会。
主要少数民族高山族与华南壮侗语人群同源;中国历代政府对台湾行使管辖权。
“美丽的宝岛——台湾”这篇课文在课本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单元,它旨在让学生了解台湾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增强学生对台湾的了解和热爱之情。
一、教学纪实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台湾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题,激发学生对台湾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教师详细介绍台湾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包括台湾的山水、美食、文化古迹、民俗活动等。
3. 互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台湾的信息,并引导学生思考台湾的发展前景和未来趋势。
4. 拓展:教师介绍一些台湾的优惠政策和发展机遇,鼓励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台湾的信息,为将来去台湾发展做好准备。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课内容,强调台湾的重要性和对祖国统一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教学反思本次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学生们对台湾的了解和热爱之情得到了增强,对台湾的未来发展也有了一定的思考。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1. 教学方法需要更加生动有趣:在讲解过程中,有些内容较为枯燥,需要教师更加生动有趣地表达,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2. 学生参与度需要提高:在互动环节中,有些学生不够积极,需要教师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 需要增加更多的实例和案例:在讲解过程中,需要增加更多的实例和案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台湾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幼儿园大班教案:美丽的台湾岛(跟我去旅行)

教案:美丽的台湾岛(跟我去旅行)荷兰殖民者盘踞台湾38年,荷兰殖民者对台湾同胞进行残酷的盘剥,不断激起台湾人民的反荷斗争。
郑芝龙旧部郭怀一领导台湾军民发动的起义,是规模最大的一次。
起义群众曾一度攻克热兰遮城,6000人在起义中壮烈牺牲。
这次起义愈发坚定了台湾同胞收复国土的斗争决心。
九年以后,他们终于配合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荷虏,收复了台湾。
郑成功是郑芝龙之子。
郑军在台南鹿耳门内禾寮港登陆,在台湾同胞的积极支援下,与荷军展开多次激战,最后将荷兰殖民总督和残敌围困在热兰遮城内。
在围城9个月之后,荷兰殖民总督于1662年(清康熙元年)农历二月一日不得不签字投降。
自此,中国人民收回了被荷兰殖民者侵占的台湾宝岛。
阿里山,台湾地区地名,是台湾地区的著名旅游风景区。
由于山区气候温和,盛夏时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葱翠,是全台湾最理想的避暑胜地。
日月潭位于台湾阿里山以北。
它以光华岛为界,北半湖形状如圆日,南半湖形状如弯月。
台北故宫博物院是台湾著名的历史与文化艺术史博物馆。
整座建筑依山而建,是中国传统的宫殿建筑形式。
博物院内收藏各类文物珍宝约60万件,展馆会展出其中的一部分藏品,每三个月更换一次。
高山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也有少数散居在福建、浙江省等沿海地区。
高山族传统衣饰绚丽多彩,高山族各族群男女皆重装饰。
饰物种类很多,主要有贝珠、贝片、琉璃珠、猪牙、熊牙、羽毛、兽皮、花卉、银铜首饰以及钱币、纽扣、竹管等。
他们用这些饰物把浑身上下装饰得琳琅满目,五光十色。
四音教案下

建立平等的多元音乐文化。
教法
听唱法
教具
录音机、磁带
教
学
过
程
1、听中动:教师播放歌曲,并和学生一起听着音乐划出旋律线。
2、听中想:学生听音乐划旋律线的同时,思考歌曲中乐句开头的旋律线。
3、听中画:教师播放音乐,请学生根据旋律线用图式或色彩表示出歌曲的结构。
4、学唱歌曲。
5、欣赏合唱曲《牧场上的家》。
教学后记
学习效果好,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第一单元
内容
歌曲《卖汤圆》
目标
学唱歌曲《卖汤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综合能力及对人文知识的了解。
重点
学唱歌曲《卖汤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综合能力及对人文知识的了解。
难点
学唱歌曲《卖汤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综合能力及对人文知识的了解。
教法
听唱法
教具
录音机、磁带
教
学
过
程
1、教师第一遍播放多媒体课件《卖汤圆》。
2、教师第二遍播放多媒体课件《卖汤圆》,并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3、教师第二遍播放多媒体课件《卖汤圆》,并有节奏地朗读歌词,请学生跟随教师的朗读寻找其他声源有节奏地敲击。
4、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卖汤圆》,请学生有节奏地朗诵歌词,并敲击乐器或其他声源有节奏地敲击。
b、指导学生用热情、奔放的情感演唱歌曲。
6、教学扩展。
a、分组创编出表现不同民族风格的歌词。
b、汇报各组创编的歌词,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小结。
c、播放歌曲录音,学生在音乐伴奏下,唱出自己创编的歌词,跳着各民族的舞蹈。
d、欣赏几首民族大团结的歌曲,如《爱我中华》等。
教学后记
学习效果好,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第一单元祖国的宝岛——台湾

第一单元祖国的宝岛——台湾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器乐曲《台湾岛》与歌曲《台湾岛》,学生能感受、体验到台湾歌曲的美感,从而激发对宝岛台湾的热爱。
教学目标二:通过歌曲《放纸鹞》、《月亮月光光》的学习,使学生能探索出影响这两首歌曲风格(节奏、速度、结束音)的因素。
并通过两首歌曲的对比、辨别,学生能掌握弱起小节的歌曲特征。
教学目标三:学会歌曲《卖汤圆》后,通过让学生布置简单的场景、简易的化装、即兴表演,为歌曲即兴编配,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综合能力及对人文知识的了解。
教材分析《台湾岛》这首台湾民歌描写了故乡台湾资源富饶的景象。
歌曲共四个乐句,结构为abcb。
台湾民歌《放纸鹞》根据《一只鸟仔》的旋律重新填词而成。
其歌词喻意深刻,通过歌唱生活中的“放纸鹞”来表达对同胞兄弟的呼唤与思念。
歌曲节奏明快,是典型的四拍子歌谣,共五个乐句,他们的节奏结构为ababc,旋律运用下行摸进有机的组合而成(第三乐句是第一乐句下行二度的摸进。
整首歌曲建立在五声商调式上。
第一课《台湾岛》《放纸鹤》教学设计一、欣赏《台湾岛》,学唱歌曲《放纸鹞》导入:1播放课件,请学生在我国的地图上找出台湾省,并说说有关台湾的事。
2 朗诵全文欣赏《台湾岛》,感受音乐1播放器乐曲《台湾岛》,请学生认真倾听。
播放器乐曲《台湾岛》,请学生在音乐伴随下朗诵《台湾岛》这首歌词。
(见书P2)1 歌曲《台湾岛》,学生可以轻声跟唱加以感受。
2 唱歌曲。
学唱《放纸鹤》1 听听拍拍教师播放《放纸鹞》的录音带,并出示4张音符卡片:X X X X(ta ta ta ta )教师随着音乐按4/4拍点着卡片带领学生口念“ta、ta、ta、ta ”并在第一拍处拍手,连续反复,形成节拍拍律感。
或用拍身体各部位的方式(或寻找其他方式),拍出四拍子的拍律感。
如:跺脚、拍腿、拍手、拍腿或拍手、捻指、拍肩、捻指。
教师播放《放纸鹞》的录音带,全班分四组,每组念一拍,或一种声势,或将声势换成打击乐器,拍四拍子的节拍,反复练习把握匀速感觉。
美丽的台湾岛(大班音乐活动)

美丽的台湾岛(大班音乐活动)
美丽的台湾岛(大班音乐)在熟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启发幼儿根据歌曲的内容,初步的能创编出符合歌曲内容的不同动作。
激发幼儿的创编兴趣。
积极举手,大胆创编,体验创造活动的快乐。
准备:台湾岛图片;铃鼓小铃大鼓钗等乐器。
过程()复习歌曲。
启发幼儿正确熟练有感情地演唱。
()创编动作。
启发幼儿用动作夸夸美丽的台湾岛,并逐乐段创编。
①介绍我们的台湾岛。
想一想,用什么动作向别人介绍我们的台湾岛?引导幼儿做出不同的动作,并集体学做。
(中间教师进行中示范)②夸夸我们的台湾岛。
台湾岛主要住着什么民族?高山族的人跳舞时喜欢做什么动作?夸夸我们的台湾岛可以做什么动作?教师哼唱音乐,幼儿试做动作,(幼儿试跳后,教师将幼儿的动作上升为高山族艺术动作后,幼儿学跳。
)③问问别人知道不知道,我们的宝岛台湾岛。
怎么问?手做什么动作?眼睛怎么样?启发幼儿做出问别人的动作。
幼儿说出,引导幼儿做出。
()完整练习两遍。
教师及时表扬符合歌曲内容的不同的好动作,启发其他幼儿集体跟学。
()师生一起跳舞。
(两遍)。
何竹婷 美丽的台湾 祖国的宝岛

美丽的台湾祖国的宝岛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表现音乐情绪的能力,训练学生根据音乐情绪编创竹竿舞动作的创造力,使孩子们的乐感得到发展。
教学重点感受音乐情绪,进行竹竿舞的集体创编教学难点感受音乐情绪,进行竹竿舞的集体创编教具学具钢琴,CD 道具(六根竹竿)教学过程一、了解台湾高山族,介绍竹竿舞(观看视频)1.师:你们知道吗?在台湾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史哪个民族?2.师:高山族是台湾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那里的人们很喜欢跳舞,借此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
他们会跳很多舞,下面请大家欣赏一段他们跳的舞蹈,大家猜一猜他们跳的是什么舞?(播放视频)3.师:这个舞蹈叫竹竿舞。
竹竿舞的动作非常简单,往往是一个动作循环反复,节奏鲜明,几乎所有到台湾去过的人都会跳。
二、聆听音乐,练习跳竹竿舞1.师:让我们来听听竹竿舞的音乐,并用这样的节奏来为音乐伴奏。
出一、了解台湾高山族,介绍竹竿舞(观看视频)1.师:你们知道吗?在台湾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史哪个民族?2.师:高山族是台湾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那里的人们很喜欢跳舞,借此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
他们会跳很多舞,下面请大家欣赏一段他们跳的舞蹈,大家猜一猜他们跳的是什么舞?(播放视频)3.师:这个舞蹈叫竹竿舞。
竹竿舞的动作非常简单,往往是一个动作循环反复,节奏鲜明,几乎所有到台湾去过的人都会跳。
三聆听音乐,练习跳竹竿舞1.师:让我们来听听竹竿舞的音乐,并用这样的节奏来为音乐伴奏。
出示节奏:2╱4(女:捻指)XX |(男:跺脚)XXX示节奏:22.播放音乐,学生用以上的节奏加上动作来为音乐伴奏3.出示道具,学习跳竹竿舞。
师:首先请六位同学来拿竹竿,按照“合合开合开合”的节奏来敲竹竿。
(老师示范跳法)我先示范,请你们看。
师:现在分别请同学来试试。
三、分组创编《竹竿舞》1.师:咱们分三组来练习跳竹竿舞,同学们可以自由地创编跳的动作,比一比哪组编出的花样最多,和音乐的节奏合得最好!2.分组创编3.分组展示,评价。
美丽的宝岛台湾教学设计

《xx的xxxx》教学设计一、解读理念:1.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课程内容有机整合品德和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文化和国情教育等。
知道台湾的一些地理性、历史性知识,使学生了解台湾,知道它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2.学会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既有利于本课的学习和问题的解决,更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美丽的宝岛》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爱祖国山和水”中的第三个主题的内容。
本课目的在于通过小组合作、分享资料等形式,探究台湾的地理位置、自然概况、风光、物产资源等。
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培养热爱祖国宝岛的情感。
学情分析:虽然台湾与福建省仅一水之隔,但它至今还没有与祖国统一。
大部分学生的现实生活与本文内容相距甚远,学生对台湾知之甚少。
基于五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查阅资料的能力,因此,课前布置学生查阅资料,能促进他们对台湾的了解。
三、教学目标:1.感受台湾的美丽和富饶,激发出对宝岛的热爱之情。
2.初步掌握搜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3.知道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重点:感受台湾的美丽与富饶,热爱宝岛。
教学难点:知道台湾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四、教学方法:谈话、探究、合作、活动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小组学习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学习单、课前资料收集教学过程:五、教学流程活动一:观看视频,导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好吗?(暂停播放)你们知道这是哪儿吗?你们去过台湾吗?(没去过)我猜,大家一定和我一样,对台湾充满了好奇。
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
板贴:台湾(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视频介绍,对台湾有一个大体上的感知。
)活动二:台湾地理,我知道1.观看视频,了解台湾地理知识。
师:台湾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认真地看视频。
(播放视频)师评价:同学们看得好认真啊!谁来说说你都了解到台湾哪些相关信息?生1:我知道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与福建省隔海相望。
美丽的宝岛台湾说课稿

美丽的宝岛台湾说课稿
《美丽的宝岛台湾》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美丽的宝岛台湾》。
这个资源包包括导学案、作业设计、课件、试题、拓展资源五个方面。
第一方面:导学案我从这八个方面来说。
一、相关课标陈述:从《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目标和内容中,我筛选出如下与本课教学相关的具体目标和内容。
二、教材简析:
《美丽的宝岛台湾》是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一个课题,本课的目的在于探究台湾的地理位置、风光、物产资源和民俗风情,了解发生在台湾的重要历史事件,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学情分析:
台湾对学生来说既远又近,他们知道,但没有深入的了解,因此,本节课我在学生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有关宝岛台湾的大量图片、视频、文章等资料,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易于理解,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欲望。
四、教学目标:鉴于对课标的理解、教材以及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五、教学准备:包括这样两部分内容:
六、评价设计:
通过激情导入环节,检测学习目标1;。
美丽的台湾祖国的宝岛

美丽的台湾祖国的宝岛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表现音乐情绪的水平,训练学生根据音乐情绪编创竹竿舞动作的创造力,使孩子们的乐感得到发展。
教学重点教具学具钢琴,CD 道具(六根竹竿)教学过程一、了解台湾高山族,介绍竹竿舞(观看视频)1.师:你们知道吗?在台湾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史哪个民族?2.师:高山族是台湾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那里的人们很喜欢跳舞,借此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
他们会跳很多舞,下面请大家欣赏一段他们跳的舞蹈,大家猜一猜他们跳的是什么舞?(播放视频)3.师:这个舞蹈叫竹竿舞。
竹竿舞的动作非常简单,往往是一个动作循环反复,节奏鲜明,几乎所有到台湾去过的人都会跳。
二、聆听音乐,练习跳竹竿舞1.师:让我们来听听竹竿舞的音乐,并用这样的节奏来为音乐伴奏。
出一、了解台湾高山族,介绍竹竿舞(观看视频)1.师:你们知道吗?在台湾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史哪个民族?2.师:高山族是台湾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那里的人们很喜欢跳舞,借此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
他们会跳很多舞,下面请大家欣赏一段他们跳的舞蹈,大家猜一猜他们跳的是什么舞?(播放视频)3.师:这个舞蹈叫竹竿舞。
竹竿舞的动作非常简单,往往是一个动作循环反复,节奏鲜明,几乎所有到台湾去过的人都会跳。
三聆听音乐,练习跳竹竿舞1.师:让我们来听听竹竿舞的音乐,并用这样的节奏来为音乐伴奏。
出示节奏:2╱4(女:捻指)XX |(男:跺脚)XXX示节奏:22.播放音乐,学生用以上的节奏加上动作来为音乐伴奏3.出示道具,学习跳竹竿舞。
师:首先请六位同学来拿竹竿,按照“合合开合开合”的节奏来敲竹竿。
(老师示范跳法)我先示范,请你们看。
师:现在分别请同学来试试。
三、分组创编《竹竿舞》1.师:咱们分三组来练习跳竹竿舞,同学们能够自由地创编跳的动作,比一比哪组编出的花样最多,和音乐的节奏合得最好!2.分组创编3.分组展示,评价。
师:让我们来欣赏各组的创编成果吧!。
花城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美丽的台湾岛》

一、导入:
先让学生浏览单元内容,说说最想学习的作品,并简述理由;
教师即兴哼唱出部分歌曲的主题音乐,激起学生对台湾和海南两个岛屿不同的音乐文化的学习兴趣。
二、学唱台湾民歌《美丽的台湾岛》:
1、听:播放录音,让学生关注:
(一)歌曲的演唱形式
(二)歌曲的节拍,速度,情绪
(合唱、四三拍、中速、优美抒情)
2、学生齐唱
(一)学生跟随钢琴伴奏,挥拍哼唱主旋律,注意把握三拍子的流动感,用平稳连贯的气息唱出流畅、连贯、柔和的特点。
(二)部分学生唱歌词,部分学生歌唱旋律,互相交换练习进行,教师注意强调学生歌唱时的情绪(舒缓、优美、抒情)
三、学唱合唱部分
A、请学生唱合唱的第一部分,教师演唱第二部分,注意聆听两部声的和声效果,感受
合唱的优美与深情。
B、合唱部分前半段是较为简单的二部轮唱,男声和女生分为两组分别跟随钢琴进行练
习,熟悉旋律之后,全体同学跟随钢琴伴奏,挥拍哼唱第二声部后十小姐旋律,注
意用连贯的气息,舒缓的唱出歌曲的优美与深情。
C、在全体同学唱熟一二部分的旋律之后,将学生分成两个部分,教师协助合唱的练习,
声部进行到合唱后半段大二度时,单独体会和声中大二度的没。
注意三拍子的圆滑
流动感,二声部声音的协调统一及歌曲情感的表达。
花城版音乐九年级下册《美丽的台湾岛》教案

《美丽的台湾岛》一、教学目标:1、知道台湾的地理位置,了解台湾的美丽和富饶,以及开发台湾的历史。
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3、通过文字资料及图片激发学生热爱台湾的思想感情。
二、重难点:1、了解台湾的美丽和富饶。
2、培养学生整理资料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师:我们班有个百灵鸟,她的歌声美妙动听,你们想不想听。
请听祁晴带来的一首《月亮船》,同学们边听边记下歌曲中介绍了哪些旅游名胜?生:日月潭阿里山。
师:它们来自中国的那个省?生:台湾省。
师:俯视中华大地,在祖国东南辽阔的海域上,有一座形似芭蕉叶的岛屿,显得格外翠绿,那就是祖国的宝岛——台湾。
伴随着这首动听的月亮船,我们的“海峡两岸”节目正式开播了。
生于大陆,长于大陆的你,对那湾浅浅的海峡那头的台湾了解多少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台湾,进一步了解美丽的宝岛——台湾。
(二)、了解台湾1、台湾在哪里?(出示地图)学生从地图上找到台湾。
师:看看与祖国的哪个省最近?(福州)(东邻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隔海相望)。
总结:从地图上看台湾和大陆仅仅隔着一道海峡,其实两地相距并不遥远。
师: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2、师:作为著名的世界旅游胜地,台湾总是被人们冠以什么盛誉?生:美丽而富饶的宝岛师:为什么说台湾是宝岛?生:因为它风景秀丽,物产丰富(随机板书)师:小组讨论: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有关台湾物产和风光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的一方面进行交流。
派出代表汇报发言。
A、我们组向大家介绍美丽的日月潭。
(学生读资料)老师用视频加以补充。
B、我们组派代表以导游的身份介绍美丽的阿里山。
(出示图片)C、我们组介绍台湾的物产,(水果王国)(生: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些都是什么水果?我可以帮你们介绍。
)D、鱼仓森林之海师:老师这里也有几张图片,是从另外一些角度来了解台湾的。
(出示图片如:高楼大厦,台湾小吃)3、师:看来同学们了解的还真不少,每个孩子都能用眼睛去观察,用头脑去思考,用心灵去感受,现在就让我们赞美一下台湾吧!请听《赞台湾》。
粤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第2单元美丽的台湾岛高山青课件(2)

生于大陆,长于大陆的你,对那湾 浅浅的海峡那头的台湾了解多少呢?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台湾, 进一步了解美丽的宝岛—— 台湾。
作为著名的世界旅游胜地,台湾总 是被人们冠以什么盛誉?
为什么说台湾是宝岛?
和同学一起合作,唱唱歌曲 的轮唱部分。
说说歌曲的速度变化,说说 你的感受。
在欣赏时要带着这样两个问题: 1.这段旋律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2.听了这段旋律你的感受如何?
谢 谢
高山青
走进高山族
高山族服饰特点 1.高山族的服饰丰富多彩,绚丽多姿。 2.各族群男女皆重装饰,饰物种类多。 3.装饰材料以自然物为高山青》!
让我们你一们起能来够学跟习 这首琴好视听唱的课歌后曲的《旋高律 山青吗》?。
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又 是怎样的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导入:
先让学生浏览单元内容,说说最想学习的作品,并简述理由;
教师即兴哼唱出部分歌曲的主题音乐,激起学生对台湾和海南两个岛屿不同的音乐文化的学习兴趣。
二、学唱台湾民歌《美丽的台湾岛》:
1、听:播放录音,让学生关注:
(一)歌曲的演唱形式
(二)歌曲的节拍,速度,情绪
(合唱、四三拍、中速、优美抒情)
2、学生齐唱
(一)学生跟随钢琴伴奏,挥拍哼唱主旋律,注意把握三拍子的流动感,用平稳连贯的气息唱出流畅、连贯、柔和的特点。
(二)部分学生唱歌词,部分学生歌唱旋律,互相交换练习进行,教师注意强调学生歌唱时的情绪(舒缓、优美、抒情)
三、学唱合唱部分
A、请学生唱合唱的第一部分,教师演唱第二部分,注意聆听两部声的和声效果,感受
合唱的优美与深情。
B、合唱部分前半段是较为简单的二部轮唱,男声和女生分为两组分别跟随钢琴进行练
习,熟悉旋律之后,全体同学跟随钢琴伴奏,挥拍哼唱第二声部后十小姐旋律,注
意用连贯的气息,舒缓的唱出歌曲的优美与深情。
C、在全体同学唱熟一二部分的旋律之后,将学生分成两个部分,教师协助合唱的练习,
声部进行到合唱后半段大二度时,单独体会和声中大二度的没。
注意三拍子的圆滑
流动感,二声部声音的协调统一及歌曲情感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