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笔记(较全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思考题在最后一张)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能动的科学

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一)阶段基础(不要求)

(二)科学基础(不要求)

(三)理论基础

1、德国古典哲学中的黑格尔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评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克服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

黑格尔:方法论上的辩证法、本体论上的唯心主义

费尔巴哈:自然观上的唯物论、方法论上的形而上学、历史观上的唯心论

2、英国古典经济学中的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研究的起点。亚当·斯密、李嘉图等人突出了劳动价值论的客观基础,并对剩余价值在一定程度上的研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及经济分析都为马克思展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图景,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秘密和发展趋势,提供了理论素材。

3、圣西门、付立叶、欧文是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们的思想缺乏科学性,但也包含一些积极合理的因素,他们对资本主义弊端的揭露和批判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宝贵材料;他们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素材,他们对人类社会发展阶段及其互相联系的分析也基本符合唯物主义的精神。

二、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是彻底而完整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组成的。这三个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现实社会问题是人们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马克思研究工作的重点。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意义就会成为极有限的。

3、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落脚点,它适应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理论依据,论证了无产阶级运动的性质、条件、途径和目的,成为无产阶级的旗帜,所以,马克思主义如果没有进步到科学社会主义,那么,马克思主义就不能最后实现它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严格的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的高度统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特征,也是它的理论价值之所在。以往的一切社会理论都是这样或那样地轻视和脱离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则认为实践不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更是自己全部理论的基础。它来源于实践,又以实践为目的和归宿,它要通过实践检验,又要通过实践而发展。没有实践就没有自己的全部理论,更不能实现它的理论价值。

2、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又一重要特征。所谓的科学性就是它的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从客观事物中揭示出它自身固有的本质规律。否则,理论脱离实际,主观违背客观,就只能是伪科学。马克思主义是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3、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即其深刻的辩证法,辩证法就其本性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它把一切事物都看作是一个无限的发展过程,永远没有终点,它必然还要为更高的社会形态

所代替。

(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丰富、发展和创新。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创立农村红色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引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邓小平: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实质就是要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共同富裕的判断,指导我国建设取得了世人瞻目的成就发展了中国。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唯物论

一、物质

(一)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1、哲学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从一致性上看,哲学和世界观所要探讨和回答的都是同一类基本问题。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本质和状态、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及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作用等问题的基本观点,而哲学要回答的也是这类问题。

2)从区别性上看,哲学和世界观在层次和深度上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劳动实践中初步形成的、处于自发状态的、没有经过理论加工和提炼的东西。哲学则是经过逻辑思维加工和理论化的东西,是升华了的世界观。

(2)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从区别性上看,各门具体特殊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世界的某些具体事物的特殊性质和特殊规律。哲学研究的对象则是整个世界的共同的根本的性质和普遍规律。

2)从统一性上看,各门具体科学研究的成果成为哲学研究的重要材料和科学依据,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是哲学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基础。同时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又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哲学的发展反过来又会推动各门具体科学得发展。

2、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它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谁为第一性”的问题

在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上,产生了唯物论和唯心论这两种宇宙观的对立和斗争。

1)凡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本源的、先有的、对精神起决定作用的观点,都属于唯物论。包括:古代朴素唯物论、庸俗唯物论、机械唯物论、形而上学唯物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

2)凡是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的、本源的、先有的、对精神起决定作用的观点,都属于唯心论。主观唯心论:认为决定宇宙万物的精神是人的头脑里的主观精神。

客观唯心论:认为决定宇宙万物的精神是一种在宇宙之外,宇宙之前就已经客观存在的精神。(2)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产生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这两种认知论的对立和斗争。

1)凡是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即认为物质世界具有可知性,人们在实践和科学发展过程中,能够不断地、无限地去认识世界的观点,就是可知论。

2)凡是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即认为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根本就无法认识,或者说不能彻底地、无限地认识它,都是不可知论。

(3)同哲学基本问题相联系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世界的“状况如何”的问题。

在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上,产生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种发展观的对立和斗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