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实验报告
阿希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
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群体中受到压力,为了与群体保持一致而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的现象。
这一心理现象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对于个体和群体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探究从众心理的成因和表现,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Solomon E. Asch)于1951年设计并实施了著名的阿希实验。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观察和分析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是否会产生从众心理,并探讨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30名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5组,每组6人。
2. 实验材料:准备18张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一条线段,分别作为标准线段和比较线段。
3. 实验步骤:(1)实验前,向实验对象说明实验目的,并告知他们实验过程中要尽量保持独立判断。
(2)将实验对象分成5组,每组6人,其中5人为假被试,1人为真被试。
(3)实验过程中,先进行两次标准线段比较,让所有被试都做出正确的判断。
(4)从第三次实验开始,假被试故意给出错误的判断,观察真被试在群体压力下的从众行为。
(5)记录真被试在实验过程中做出的判断,并分析其从众心理的表现。
四、实验结果1. 在前两次标准线段比较中,所有被试都做出了正确的判断。
2. 在实验过程中,随着假被试错误判断次数的增加,真被试的从众行为逐渐增多。
3. 在18次实验中,有12次真被试给出了与假被试相同的错误判断。
4. 实验结果表明,从众心理在个体中普遍存在,且随着群体压力的增加,从众行为愈发明显。
1. 从众心理的产生原因:(1)社会规范的影响:个体在群体中,为了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往往会遵循社会规范,做出与群体一致的行为。
(2)信息的社会影响:个体在接收信息时,会受到群体意见的影响,从而改变自己的判断。
(3)群体压力:当个体处于群体中,面对群体压力时,为了减少心理负担,往往会选择从众。
2. 从众心理的影响:(1)积极影响:从众心理有助于个体适应社会,提高群体凝聚力。
心理学实验报告及感想
【实验结果】I P=kc1.简单反应时:组别平均值(ms)视觉3632.选择反应时:组别平均值(ms) 错误次数401 0 视觉3.辨别反应时:组别平均值(ms) 错误次数478 0 视觉4.短时记忆广度5.概念形成2 概念17 概念237 概念34 概念46.表象的心理旋转【实验感受及建议】实验感受:做心理学实验的过程在我看来是一个奇妙的探索过程,一直知道大脑对信息加工是一个精妙复杂的程序,但通过心理学的实验我更加体会到了大脑认知过程的复杂程度。
即使是简单的“选择反应时”的实验也包含着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决策等心理过程。
做心理学实验就像是个小有挑战的任务,所以我带着略微的紧张开始了这项挑战。
选择反应时、辨别反应时就是相应实验反应的时间扣除简单反应时简单明了又富有逻辑,在做这两个实验的时候我的大脑在做出判断之前对信息进行了一个自上而下的加工过程,我在潜意识中盼望着绿圆的出现,故我对出现绿圆的判断时间普遍短于红圆的时间;在短时记忆广度的实验中,发现通过把图像信息转化为声音信息,能够更好地记住数字,把出现的数字四个一组大声地念出来便可以较为轻松地记住十个数字,可能听觉代码比视觉代码更利于短时记忆,同时在实验中,我们需要全神贯注,不能分心,一分心便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实验结果;概念形成这一实验,可能这一实验是我完成地最迷糊的一个实验,由于开始时并没有仔细阅读概念实验的说明,对实验中出现的的一连串圆点充满疑惑,只知道瞎点并没有主动的去形成概念的想法,致使实验的效果较差。
在表象的心理旋转中,我在忙乱之中进行,生怕多一刻的思考便影响了实验数据的漂亮,反而使自己底气不足。
实验看似简单,但也需要一个不慌不乱的平静心态,以保证操作的客观性。
通过这次的心理学实验,我深切地认识到了心理学并不是一门夸夸其谈充满玄妙的学科,它更多地从实际研究出发,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平时难以解释的现象抽象化具体化,例如把一个人瞬时记忆的能力通过一连串难度逐渐增加的记忆任务用具体的记忆广度来衡量出来,也使我对自己的记忆能力有了新的认识。
心理学实验报告
心理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个体注意力集中程度的影响,为进一步理解和改善注意力相关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二、实验假设假设 1:安静、整洁的环境有助于提高个体的注意力集中程度。
假设 2:嘈杂、混乱的环境会降低个体的注意力集中程度。
三、实验对象选取了年龄在 18 25 岁之间的大学生共 100 名,其中男生 50 名,女生 50 名。
所有被试者均无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等相关精神疾病,视力、听力正常。
四、实验材料1、注意力测试问卷:采用标准化的注意力测试问卷,包含数字推理、图形识别等多个模块,总分为 100 分。
2、环境模拟设备:分别构建安静整洁的房间和嘈杂混乱的房间。
五、实验步骤1、将 100 名被试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 50 人。
2、第一组被试者进入安静整洁的房间,第二组被试者进入嘈杂混乱的房间。
3、在各自的环境中,被试者需要完成注意力测试问卷,时间为 30 分钟。
4、收集并整理两组被试者的测试问卷结果。
六、实验结果1、在安静整洁环境中的第一组被试者,平均得分 75 分。
其中,得分在 60 80 分之间的被试者占比 70%,80 分以上的被试者占比 20%,60 分以下的被试者占比 10%。
2、在嘈杂混乱环境中的第二组被试者,平均得分 55 分。
其中,得分在 40 60 分之间的被试者占比 60%,60 分以上的被试者占比 10%,40 分以下的被试者占比 30%。
七、结果分析通过对两组被试者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可以明显看出,处于安静整洁环境中的被试者注意力集中程度普遍高于处于嘈杂混乱环境中的被试者。
这一结果支持了我们的实验假设 1 和假设 2。
在安静整洁的环境中,被试者能够更少地受到外界干扰,从而更专注于测试任务,思维更加清晰,因此能够取得较高的分数。
而在嘈杂混乱的环境中,各种噪音和杂乱的视觉信息会分散被试者的注意力,使其难以集中精力思考和回答问题,导致得分较低。
心理学实验报告及感想
心理学实验报告及感想实验题目:情绪对工作记忆的影响实验目的:探究情绪对工作记忆的影响,了解不同情绪状态下的工作记忆表现差异。
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了经典的工作记忆测量范式N-back任务,参与者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记忆并判断连续呈现的数字中是否与前面呈现的数字相同。
实验总共分为正性、中性和负性三个情绪条件,每个条件下参与者需要完成三轮任务。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在正性情绪条件下,参与者的工作记忆表现最佳。
他们在N-back任务中的准确率和反应时都显著高于中性情绪和负性情绪条件下的参与者。
2.在中性情绪条件下,参与者的工作记忆表现居中。
他们的准确率和反应时略高于负性情绪条件下的参与者,但显著低于正性情绪条件下的参与者。
3. 在负性情绪条件下,参与者的工作记忆表现最差。
他们在N-back任务中的准确率和反应时都显著低于正性情绪和中性情绪条件下的参与者。
感想:通过本次实验,我对情绪对工作记忆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实验结果支持了情绪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正性情绪能够促进参与者的工作记忆表现,这与理论预期一致。
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人们更容易集中注意力、保持警觉,并且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记忆资源来完成认知任务。
其次,实验结果也表明负性情绪对工作记忆有明显的负面影响。
在消极的情绪状态下,参与者的集中能力和注意力会受到干扰,导致工作记忆的表现下降。
这可能是因为负性情绪会引发焦虑、压力等不良情绪体验,进而干扰思维过程,并影响记忆的编码和检索。
最后,对中性情绪条件下的结果,我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中性情绪对工作记忆的激活程度处于正负两种情绪之间,因此表现也介于两者之间。
然而,中性情绪下的工作记忆表现仍然显著低于正性情绪条件下的参与者,这可能表明情绪的正性成分对工作记忆的激活有更为积极的作用。
总结起来,情绪对工作记忆有明显的影响,正性情绪有助于提升工作记忆的表现,而负性情绪则会导致工作记忆下降。
心理学旋转实验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验证心理旋转现象的存在,并探讨心理旋转过程中认知加工的特点。
通过心理旋转实验,了解被试在空间表象处理、旋转判断和反应时间等方面的表现,从而揭示心理旋转的认知机制。
二、实验方法1. 实验设计本研究采用2(旋转角度:0°、180°)× 2(旋转方向:顺时针、逆时针)的被试内设计,即被试在不同旋转角度和旋转方向下进行判断。
2.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为计算机屏幕上呈现的立体图形。
每个图形包含两个相同的三维物体,分别呈现为正放和侧放,被试需要判断两个图形是否为同一物体。
3. 实验程序(1)被试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实验组,每组8人。
(2)被试在实验开始前进行适应性练习,熟悉实验材料和操作。
(3)实验开始后,计算机屏幕上呈现立体图形,被试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判断两个图形是否为同一物体。
(4)实验过程中,记录被试的反应时间和正确率。
三、实验结果1. 旋转角度对反应时间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旋转角度对反应时间有显著影响(F(1, 24) = 15.69,p < 0.01)。
当旋转角度为0°时,反应时间最短;当旋转角度为180°时,反应时间最长。
这表明心理旋转现象确实存在。
2. 旋转方向对反应时间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旋转方向对反应时间没有显著影响(F(1, 24) = 0.58,p >0.05)。
这说明在心理旋转过程中,旋转方向对认知加工的影响较小。
3. 反应时间与旋转角度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反应时间与旋转角度呈线性关系(r = 0.81,p < 0.01)。
这表明心理旋转过程中,旋转角度越大,认知加工所需时间越长。
四、讨论本研究验证了心理旋转现象的存在,并揭示了心理旋转过程中认知加工的特点。
以下是对实验结果的讨论:1. 心理旋转现象的存在本研究结果显示,被试在判断旋转角度较大的图形时,反应时间明显延长。
这表明心理旋转现象确实存在,且与旋转角度呈正相关。
有趣的心理学实验报告
有趣的心理学实验报告有趣的心理学实验报告心理学实验是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有趣且具有启发性的心理学实验被设计和实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心理活动的奥秘。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并探讨它们对我们的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1. 斯坦福监狱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是由心理学家菲利普·泽姆巴多(Philip Zimbardo)在1971年进行的。
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们在权力和权威下的行为反应。
实验将24名志愿者分为监狱囚犯和监狱警卫两组,他们被安置在一个模拟监狱环境中。
然而,实验很快失控,监狱警卫开始虐待囚犯,囚犯们也表现出抵抗和逆反的行为。
这个实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揭示了人类行为易受环境和角色的影响。
2. 道德困境实验道德困境实验是由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进行的。
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们在道德决策中的思考过程和行为。
在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回答一系列道德困境的问题,例如是否应该偷窃以拯救一个人的生命。
科尔伯格发现,人们的道德发展可以分为六个阶段,从简单的利己主义到高度抽象的道德原则。
3. 隐喻实验隐喻实验是由心理学家艾伦·帕斯科(Allen Paivio)在20世纪70年代进行的。
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们对隐喻的理解和记忆。
在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阅读一些句子,其中包含隐喻表达。
例如,“他是一个冰山”表示一个人冷漠无情。
帕斯科发现,人们对于隐喻的理解和记忆更加深刻和持久,与直接表达相比,隐喻能够激发更多的情感和想象力。
4. 束缚实验束缚实验是由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在20世纪60年代进行的。
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们对权威的服从程度。
在实验中,参与者被告知他们需要对一个被称为“学习者”的人进行电击,以测试记忆能力。
然而,实际上,学习者只是一个演员,电击是假的。
心理学实验报告镜画实验
一、实验背景镜画实验,作为一种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自1910年由斯塔奇(D.Starch)首创以来,已被广泛应用于动作学习、技能迁移等领域的研究。
该实验通过让被试者在镜子的帮助下描画特定图形,探讨动作技能学习与迁移的规律。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讨以下问题:1. 镜画实验中,被试者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存在动作技能迁移现象?2. 动作技能迁移对被试者学习效率的影响如何?3. 不同学习策略对动作技能迁移效果的影响有何差异?三、实验方法1. 被试者选择:选择2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其中男性10名,女性10名,年龄在18-22岁之间。
2. 实验器材:JGW—B型实验台速示器单元、计时计数器单元、六角星形板、白纸、铅笔等。
3. 实验步骤:(1)实验开始前,向被试者介绍实验目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2)将六角星形板放置于实验台中央,并确保被试者能够清楚地观察到。
(3)被试者通过镜子观察六角星形板,并尝试用铅笔在白纸上描画出镜中的图形。
(4)记录被试者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描画时间、描画准确性、学习策略等。
(5)实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无指导阶段,被试者自由尝试描画;第二阶段为有指导阶段,指导者对被试者的错误进行纠正。
(6)实验结束后,对被试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实验的感受和看法。
四、实验结果1. 动作技能迁移现象:实验结果显示,在无指导阶段,被试者在描画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动作技能迁移现象。
具体表现为:被试者在描画过程中,会不自觉地运用已掌握的描画技巧,如线条流畅、比例协调等。
2. 动作技能迁移对学习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动作技能迁移对被试者的学习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在有指导阶段,被试者在指导者的帮助下,描画时间明显缩短,描画准确性提高。
3. 不同学习策略对动作技能迁移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被试者在无指导阶段,主要采用以下两种学习策略:(1)观察模仿:被试者通过观察镜子中的图形,模仿其描画过程。
阿希从众实验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群体中受到影响时,其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
为了研究从众现象的具体表现、产生及其原因,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Solomon Asch)在1951年设计并实施了一项经典的心理学实验——阿希从众实验。
二、实验目的1. 了解从众现象在个体心理活动中的表现。
2. 探究从众现象产生的原因。
3. 分析从众现象对个体决策和行为的影响。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20名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人。
2. 实验材料:18套卡片,每套两张,一张画有标准线段,另一张画有比较线条。
3. 实验程序:(1)实验者向被试介绍实验目的和规则,告知被试他们将进行一系列的线段比较判断实验。
(2)被试进入实验室,发现已有5名假被试坐在那里,真被试坐在第6个位置。
(3)实验者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
判断共进行了18次。
(4)实验开始前几次判断,大家都一致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从第7次开始,假被试故意作出错误的选择,实验者开始观察其被试的选择是独立还是从众。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独自判断时,被试正确率超过98%。
2. 在12次测验中,平均约1/3的次数附和错误的答案,76%的被试至少有一次做了从众的判断,只有24%的被试自始至终没有从众。
3. 实验结果显示,从众现象在个体心理活动中普遍存在,大部分个体在面对群体压力时,会选择从众。
4. 从众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1)个体渴望被群体接纳,避免被孤立;(2)个体为了追求认同感,愿意放弃自己的观点;(3)个体为了减少心理压力,避免承担责任。
五、实验结论1. 阿希从众实验表明,从众现象在个体心理活动中普遍存在,大部分个体在面对群体压力时,会选择从众。
2. 从众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个体渴望被群体接纳、追求认同感和减少心理压力。
3. 从众现象对个体决策和行为的影响:(1)可能导致个体放弃自己的观点,盲目跟从群体;(2)可能使个体在面对困难时缺乏独立思考,容易受到外界干扰;(3)可能使个体在面对挑战时缺乏自信,不敢坚持自己的立场。
心理学实验报告模板及范文
心理学实验报告模板及范文心理学实验报告模板及范文一:1。
人的感知系统的输入、处理过程和输出情况。
实验材料:两杯盛有热水的玻璃杯。
实验步骤:( 1)将两杯分别倒入适量的热水。
( 2)将第一杯中的热水注入另一个杯子中,此时,第一杯的热水变凉。
3。
对照实验( 1)取两杯相同大小的玻璃杯,分别倒入同样多的冷水和热水,将其中的一杯加热后放入冰箱中,并随手关上冰箱门;另一杯不加热,直接放在室温下。
在第一杯的表面放置一个放大镜,随时观察它。
如果发现它的放大率发生了变化,你认为可能是由于热水使放大镜受热后失去了原来的功能。
( 2)取两杯相同大小的玻璃杯,分别倒入同样多的冷水和热水,将其中的一杯加热后放入冰箱中,并随手关上冰箱门;另一杯不加热,直接放在室温下。
在第一杯的表面放置一个放大镜,随时观察它。
如果发现它的放大率没有变化,你认为可能是由于热水使放大镜受热后失去了原来的功能。
( 3)将两杯相同大小的玻璃杯,分别倒入同样多的冷水和热水,将其中的一杯加热后放入冰箱中,并随手关上冰箱门;另一杯不加热,直接放在室温下。
在第一杯的表面放置一个放大镜,随时观察它。
如果发现它的放大率与以前相比没有任何变化,那么可以断定热水导致了放大镜不能放大。
4。
在心理学实验中,测试效度的问题非常重要,就是研究者所预期想达到的结果与所获得的事实之间的差异程度。
即实验中的误差来源与标准或目标间的差异,而不是说测量本身的误差。
也就是说,实验结果与假设的目标或指标越一致,测量误差越小,实验效度也就越高。
因此,在进行效度研究时,必须保证事先确定好测量工具、被试和指标,并设计好事先需要预测的目标值。
一般而言,在一个标准化的测量工具上得到的测量数据,如果事先预测得准确,那么它的信度会更高。
而相反,如果测量条件的不同会导致事后的实际结果有显著性差异,则测量工具的信度就要低些。
5。
受测者对实验的情绪反应强烈程度。
6。
大脑左半球语言功能的优势:7。
学习材料在一定时间内,再次学习某一材料时对该材料产生的记忆效果的高低。
心理测验技能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测验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心理测验技能,本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熟悉心理测验的基本原理、实施方法、计分方式和结果解释,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测验技能。
二、实验目的1. 熟悉心理测验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方法。
2. 掌握心理测验的计分方式和结果解释技巧。
3. 培养学生运用心理测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采用多种心理测验,包括卡特尔16PF测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
实验内容主要包括:1. 心理测验的理论基础。
2. 心理测验的实施步骤。
3. 心理测验的计分方法。
4. 心理测验结果的分析与解释。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实验前,学生需预习相关理论知识,了解心理测验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方法。
2. 实验实施: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心理测验的实施,包括指导语、施测过程、计分等。
3. 结果分析:根据计分标准,对测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撰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卡特尔16PF测验通过卡特尔16PF测验,我们可以了解到受试者的个性特征。
例如,某受试者在开放性维度上得分较高,表明其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在责任心维度上得分较低,表明其可能缺乏自律性和责任感。
2.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EPQ测验可以了解受试者的内外向性、神经质和精神质。
例如,某受试者在内外向性维度上得分较高,表明其性格外向,善于交际;在神经质维度上得分较低,表明其情绪稳定,不易焦虑。
3. 症状自评量表(SCL-90)SCL-90主要用于评估受试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例如,某受试者在焦虑、抑郁等维度上得分较高,表明其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
六、实验讨论1. 心理测验在心理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2. 心理测验的局限性,如文化差异、测量误差等。
3. 如何提高心理测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不仅掌握了心理测验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方法,还提高了心理测验结果的分析与解释能力。
心理学开窗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其研究方法多样,其中实验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分支。
开窗实验作为实验心理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能够直接测量心理加工的各个阶段所需时间,从而揭示心理活动的内部机制。
本实验旨在通过开窗实验,探究被试在进行字母转换任务时的心理加工过程。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开窗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探究被试在进行字母转换任务时的心理加工过程。
3. 分析被试在编码、转换和输出阶段的时间分配。
三、实验材料1. 实验设备:计算机、键盘、秒表。
2. 实验材料:字母转换任务卡片,如“F3”、“KENC4”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被试为自愿参加实验的本科生,实验材料为字母转换任务卡片。
2. 实验步骤:(1)被试在实验前进行简单培训,了解实验目的和操作方法。
(2)被试在计算机上完成字母转换任务,每张卡片包含1-4个英文字母和对应数字。
(3)被试在看到字母后,按照要求进行字母转换,并在转换完成后按下键盘上的按钮。
(4)实验过程中,秒表记录被试从看到字母到开始转换的时间(编码阶段)、从开始转换到完成转换的时间(转换阶段)以及从开始转换到按下按钮的时间(输出阶段)。
(5)重复实验多次,取平均值。
五、实验结果1. 编码阶段:被试在编码阶段的平均反应时间为0.5秒。
2. 转换阶段:被试在转换阶段的平均反应时间为1.2秒。
3. 输出阶段:被试在输出阶段的平均反应时间为0.3秒。
六、实验分析1. 编码阶段:被试在编码阶段的反应时间较短,说明被试能够快速识别字母并确定其在字母表中的位置。
2. 转换阶段:被试在转换阶段的反应时间较长,说明被试在进行字母转换时需要一定的心理加工过程。
3. 输出阶段:被试在输出阶段的反应时间较短,说明被试在完成字母转换后能够迅速进行输出。
七、实验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在进行字母转换任务时,被试的心理加工过程可分为编码、转换和输出三个阶段。
心理学实验报告模板及范文
心理学实验报告模板及范文心理学实验报告模板及范文一:实验目的和意义目的通过在不同时间、地点,对自己的情绪状态进行测量,观察情绪的发展变化,以期探究自身情绪发展的规律。
意义掌握了情绪的产生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控制和调节情绪。
实验内容人格的分裂是指主体的精神活动能力完整统一,而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结构特征。
人格既包括先天的本能活动方式(即气质),也包括后天习得的、经过系统教育训练形成的各种活动方式(即个性)。
前者称为内倾型,后者称为外倾型。
实验步骤1.实验假设和被试:设被试为两组。
一组为A,另一组为B,两组受测者无任何关系。
2.实验方法: A、被试( n=25)。
被试坐于一张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保持适度紧张,头部固定,闭目,用手指捏紧拳头,其余肌肉放松,置于桌面中央。
B、实验条件( 1) A组被试在椅子上采取轻松坐位,不做任何任务或作业。
桌面高度与被试身高相当。
B组被试端坐于椅子上,手臂下垂。
手里拿一个记录表,边观察周围情况边记录。
( 2)A、 B组被试在每天晚饭后至次日清晨起床之前( n=16)、起床后( n=20)、清晨( n=13)各进行一次测量,每次由8位被试共同完成。
要求在6种情境下均记录完成的时间。
( 3) A、 B组被试在测量的同时完成有关的问卷调查,内容涉及与情绪相关的心理活动( 5个项目)。
三。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数据的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两组被试在情绪的产生过程中都呈现出先快后慢的变化规律。
(2)外向性格的被试感情体验早于内向性格的被试,但两者在情绪产生过程中的速度大致相当。
(3)先快后慢的情绪变化规律使两组被试在人格分裂状态时具有不同的行为表现。
外倾型性格的被试表现为冲动型和激情型,外向型的被试表现为安静型和思考型。
四.讨论1.两组被试情绪产生速度的差异及其原因。
2.根据对被试的情绪研究,提出维护心理健康的对策。
五。
心理学实验报告格式(共4篇)
篇一:心理学实验报告模板系列位置效应摘要:该实验以汉字为材料,以自由回忆任务的实验,考察不同呈现速度和回忆方式下的系列位置效应,实验结果在系列位置曲线中显示了机能的双重分离,支持有关近因效应来自短时记忆而首音效应来自长时记忆的观点。
关键字:系列位置效应、近因效应、首音效应、渐近线1.导言由一系列项目组成的学习材料,在学习过程中,每个项目学习的快慢、记忆的巩固程度,都与这个项目在系列中的位置有关。
即学习材料在系列中的位置对记忆效果有影响,这种影响就叫做系列位置作用。
ebbinghaus最早研究了系列位置作用。
他用一系列无意义音节作学习材料,发现开始的部分最容易学(首音效应),其次是最末后的部分(近因效应),中间偏后一点的项目最难学(渐近线)。
许多许多心理学家进一步的实验中发现迷宫学习中也存在系列位置的作用。
l.b.ward用12个无意义音节做学习材料,得出了一个比较典型的系列位置曲线。
研究证明,影响系列位置作用的因素有:(1)学习的方式。
集中学习比分散学习对系列中部的项目更难记些,系列位置作用更明显。
(2)材料的长度。
材料越长,首末项的错误反应次数越多。
(3)材料呈现的时间。
呈现时间延长,学习效率提高。
(4)再现的方式。
若使自由再现,系列位置曲线的尾部上升的较高。
大多数支持短时存储不同于长时存储的证据来自自由回忆任务(free recall task)的实验。
这种实验呈现一系列项目(单词居多),呈现完毕要求被试回忆项目(可不按顺序)当把回忆结果以项目呈现顺序为横坐标,以争取回忆率为纵坐标作图,会得到系列位置曲线(serial position curve)。
研究者指出,近因效应来自于短时记忆,首音效应来自于长时存储。
为证明这一设想,则需在系列位置曲线中实现机能的双重分离(functional double dissociation):某些自变量影响首音效应和渐近线,但不影响近因效应;另一些变量影响近因效应,但不影响首音效应和渐近线。
心理学实验报告
心理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的环境因素对个体注意力集中程度的影响,为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假设我们假设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个体的注意力集中程度会更高;而在嘈杂、混乱的环境中,注意力集中程度会下降。
三、实验方法(一)被试选取了年龄在 18-25 岁之间的大学生共 100 名,其中男性 50 名,女性 50 名。
所有被试均无精神疾病史,视力或听力正常。
(二)实验材料1、注意力测试问卷:包括数字记忆、图形识别、文字推理等多种类型的题目。
2、实验环境设置:准备了安静舒适的房间(A 环境),房间内布置简洁,温度适宜,光线柔和,无噪音干扰;嘈杂混乱的房间(B 环境),房间内播放着较大音量的背景音乐,有人员走动,光线较暗。
(三)实验步骤1、将 100 名被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50 人。
2、第一组被试在 A 环境中进行注意力测试,第二组被试在 B 环境中进行测试。
3、测试时间为 30 分钟,测试过程中严格按照问卷的指导语进行。
四、实验结果(一)数据收集在实验结束后,收集了两组被试的测试问卷,并对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二)数据分析1、计算每组被试在不同测试项目中的平均得分。
2、使用统计学方法(t 检验)比较两组被试的平均得分差异。
(三)结果呈现经过数据分析发现,在 A 环境中进行测试的第一组被试,其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在 B 环境中测试的第二组被试。
具体数据如下:1、数字记忆测试:A 组平均得分 85 分,B 组平均得分 65 分。
2、图形识别测试:A 组平均得分 78 分,B 组平均得分 58 分。
3、文字推理测试:A 组平均得分 80 分,B 组平均得分 60 分。
五、实验讨论(一)结果解释实验结果支持了我们的假设,即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个体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更高。
这可能是因为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了外界干扰,使个体能够更专注于任务本身。
(二)影响因素分析1、噪音:嘈杂的背景音乐和人员走动产生的声音可能分散了被试的注意力。
心理学真实验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名称心理学真实验研究:对个体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二、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个体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因素,为提高个体情绪调节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假设1. 个体情绪调节能力与年龄、性别、性格、心理素质等因素存在相关性。
2. 个体情绪调节能力可以通过情绪调节训练得到提高。
四、实验对象随机抽取某高校100名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其中男性50名,女性50名,年龄在18-25岁之间。
五、实验材料1. 情绪调节问卷:包括情绪调节能力、年龄、性别、性格、心理素质等基本信息。
2. 情绪调节训练教材:包括情绪调节理论、技巧和方法等。
六、实验方法1. 问卷调查:对实验对象进行情绪调节问卷的施测,收集实验数据。
2. 情绪调节训练:对实验对象进行为期4周的情绪调节训练,每周2次,每次1小时。
3. 重复问卷调查:在情绪调节训练结束后,对实验对象进行第二次情绪调节问卷的施测,比较训练前后的变化。
七、实验程序1. 实验对象随机分组:将100名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人。
2. 问卷调查:对两组实验对象进行情绪调节问卷的施测,收集实验数据。
3. 情绪调节训练:对实验组进行为期4周的情绪调节训练,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
4. 重复问卷调查:在情绪调节训练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第二次情绪调节问卷的施测,比较训练前后的变化。
八、实验结果1. 实验组在情绪调节训练后,情绪调节能力得分显著提高(p<0.05)。
2. 对照组在情绪调节训练后,情绪调节能力得分没有显著变化(p>0.05)。
3.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性格、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九、讨论1. 个体情绪调节能力与年龄、性别、性格、心理素质等因素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研究。
2. 情绪调节训练对提高个体情绪调节能力具有显著效果。
3. 本实验结果为提高个体情绪调节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十、结论1. 个体情绪调节能力可以通过情绪调节训练得到提高。
有趣的心理学实验报告
有趣的心理学实验报告有趣的心理学实验报告心理学实验一直以来都是研究者们深入了解人类思维和行为的重要工具。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有趣的心理学实验被设计出来,以揭示人类心理的奥秘。
本文将介绍其中几个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并探讨它们对我们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理解所带来的启示。
实验一:斯坦福监狱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是由心理学家菲利普·波兹曼于1971年设计的。
实验模拟了一个监狱环境,将参与者分为狱警和囚犯两组。
然而,令人震惊的是,实验在短短几天内演变成了一场残酷的权力游戏,狱警们虐待囚犯,而囚犯们则变得顺从和恐惧。
这个实验揭示了人类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会受到强大的社会角色和权力的影响。
它引起了人们对道德和伦理的思考,同时也提醒我们在权力面前要保持谦逊和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的影响。
实验二:斯兰特博士的幸福实验斯兰特博士的幸福实验是一项关于感恩和幸福感的研究。
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每天写下三个他们感激的事情,并解释为什么。
研究发现,这个简单的练习可以显著提高参与者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感恩的态度和意识可以改变我们对生活的看法。
通过积极地关注我们所拥有的,而不是专注于我们所没有的,我们可以培养出更加积极和满足的心态。
实验三:米尔格拉姆的顺从实验米尔格拉姆的顺从实验是在20世纪60年代进行的一项实验。
实验中,被试者被告知他们参与了一项学习记忆的实验,但实际上他们是在测试对权威的顺从程度。
被试者被要求给予错误回答的“学习者”电击,而这些“学习者”实际上只是一个演员。
令人震惊的是,大多数被试者在被告知他们必须继续给予电击时,会无条件地服从。
这个实验揭示了人类对权威的顺从和道德责任的争议,引发了对个人责任和道德选择的深入思考。
实验四:多尔曼的社会认同实验多尔曼的社会认同实验是一项关于归属感和群体认同的研究。
实验中,参与者被分配到两个群体中,然后被要求在一个游戏中选择加入哪个群体。
结果显示,参与者往往更愿意选择与自己群体相同的群体,即使他们知道这个选择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心理学实验报告
心理学实验报告心理学实验报告彩色视野及盲点的测定1.教学目的测定各种彩色视野的范围以及盲点的位置,学习使用视野计2.实验程序 2 1 准备工作。
2 1 1 准备好视野图纸、彩色铅笔、单眼罩。
把视野图纸放在视野计视野计上相应的地方,学习在图纸上作记录的方法。
记录时与被试反应的左右、上下方位相反。
2 被试用右眼罩招右眼遮起来,把下巴放在支架上,调好距离。
眼睛与支架靠近后,保持头部位置不变。
被试用左眼注视正前方的白光点。
要求被试发现视野中彩色出现或消失就报告,被试视线要始终注视视野弧正中的白点,要求只用眼睛的余光去看彩色光点是否出现或消失。
2 l 3 测定过程中,视野弧的位置可分别为900、450、1350和1800等不同角度。
2 2 正式实验。
2 2 I 主试将视野计弧轨故到水平位置上.把一个红色刺激点投在弧轨右边靠近注视点处,主试将红色刺激由内慢慢向外移动,直到被试看不到红色为止,把这时红色刺激所在位置记下来,然后主试再把红色刺激从员外例向注视点移动到被试刚刚看到红色为止,记下刺激所在位置的角度,取两次的平均致,在视野图纸上图点。
还有一点应注意,当进行右边实验时红色刺激由内向外或由外向内时,会出现红色突然消失和再现的现象,红色突然消失和再现的位置就是盲点的位置,将盲点位置也记录在图纸上。
2 2 2 再把视野弧轨放到下列位置测定红色视野的范围:900、450、1350以及其他不同角度。
2 2 3 按上述测红色视野的程序分别测定黄、绿、蓝、白各色助视野范围。
2 2 4 每个颜色做完一种角度位置后休息2分钟,注意每次休息后头部的位置要前后不变。
3.结果把各彩色视野范围和盲点位置画在一个图纸上。
4.讨论 4 1 各种彩色视野大小次序如何排列?盲点在视野及视网上的位置及大小。
4 2 彩色在视野消失前有何变化? 4 3 彩色视野是否固定不变?它依哪些条件而变化?附送:心理学开题报告范文心理学开题报告范文心理学开题报告范文1:一、研究课题一个华德福幼儿的家庭生活二、研究概述华德福教育被誉为世界四大教育理念之一。
基础心理学实验报告范文
基础心理学实验报告范文篇一:心理学基础实验报告心理学基础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完成老师布置的一系列实验和测试项目,了解体验实验过程,通过亲身实践明白心理学相关的实验操作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二:实验内容实验项目1速度知觉:学习速度的感知能力的测试方法,探讨快、慢速两种条件下感知的差别。
具体操作时以亮点实际运动到某处所用时间与被试估计时间之差来评定速度知觉准确性。
根据图像运行的速度判断当其运行到某程度消失后,何时到达预定目标,图像有圆点和正方形,运行方向有水平垂直及内外伸缩。
时间有40点/秒及80点/秒两种,时间和方向随机确定变换。
认为时间到即摁反应键。
实验结果:平均误差: 21.57%。
水平及垂直方向在40点/秒的时候误差均小于80点/秒,而平面运动方向时却在80点/秒较小。
由于方向和时间的频繁变换,头脑中的印象在还没形成定势时就被打乱,所以总体来说误差较大,失误较多。
速度知觉不够灵敏。
2短时记忆广度:记忆广度指按固定顺序逐一呈现一系列刺激以后,刚刚能够立刻再现的刺激系列的长度。
按照指示语输入与之顺序相同的要求。
从3位数字算起,逐渐增加数字,被试者要按照顺序将数字输入,当连续测验三次错误时停止试验。
实验结果:短时记忆广度值:6.00。
短时记忆能力较差。
3选择反应时:选择反应时是指当呈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时,要求被试分别对不同的刺激做不同的反应。
在这种情况下,被试从刺激呈现到做出选择反应的这段时间称为选择反应时。
实验分为视觉及听觉两种,根据指示色或指示音选择相应的颜色按键。
指示出现完全随机。
实验结果:视觉:选择反应时:333ms错误次数:3次听觉;选择反应时:316ms错误次数:1次测试项目1 成就动机量表:希望成功的动机较弱。
结果显示我是一个回避失败者。
常常更多地担心是否会失败以及失败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
给人的感觉有学习能力但缺乏学习兴趣。
可能过于关心学习成绩,同时对于学习感到厌烦,不愿主动努力,希望用最容易的方式获得好成绩。
实验报告里实验设计心理(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实验设计心理是心理学实验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实验设计心理的研究成果对于提高实验研究的质量、促进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探讨实验设计心理在心理学实验研究中的应用,以期为我国心理学实验研究提供借鉴。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实验设计心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掌握实验设计心理在心理学实验研究中的应用;3. 提高实验设计心理在心理学实验研究中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验方法1.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实验设计心理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2.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心理学实验案例,分析实验设计心理在其中的应用;3. 实验操作:设计一个简单的心理学实验,运用实验设计心理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实验,并分析实验结果。
四、实验内容1. 实验设计心理的基本概念(1)实验设计:指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对象、实验材料、实验条件等进行合理安排,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2)实验设计心理:指在实验设计过程中,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2. 实验设计心理的原理(1)随机化原则: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对象进行随机分配,以消除实验误差;(2)对照原则:在实验过程中,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以比较实验效果;(3)重复原则: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结果进行重复验证,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4)平衡原则: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条件进行平衡处理,以消除实验误差。
3. 实验设计心理的方法(1)实验分组: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设计心理的原理,将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实验材料: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设计心理的原理,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3)实验条件: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设计心理的原理,设置合适的实验条件;(4)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设计心理的原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操作,得到以下实验结果:(1)实验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人;(2)实验材料:心理测试题;(3)实验条件:安静、舒适的实验室环境;(4)实验结果:对照组的平均得分与实验组平均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实验分析表
姓名学号得分实验名称习得性无助实验
研究背景
(“习得性无助”被认为是人类的一型沮丧。
指人在最初的某个情境中获得无助感,那么在以后的情境中仍不能从这种关系中摆脱出来,从而将无助感扩散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这种扩散了的无助感会导致个体的抑郁并对生活不抱希望。
)
一直以来,情绪起源的问题都困扰着心理学家们。
华生在70年前曾做了著名的“小阿尔伯特”实验。
他用该实验证明了情绪能通过条件反射而习得。
在试验中,小阿尔伯特对老鼠甚至后来泛化到对白色东西的恐惧。
华生还证实了阿尔伯特习得的情绪是会从一个环境迁移到另一个环境的。
如,把阿尔伯特带入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房间,更亮的灯光,更多的现场人员。
阿尔伯特对老鼠和兔子的反应仍然是恐惧,尽管程度有所减轻。
在1953年,哈佛大学的所罗门,坎明和维恩进行过另一项研究。
他们把40只狗置于“穿梭箱”里;隔体将箱子分开两部分,一开始,隔体只有狗背高。
从格栅箱底上对狗脚发出千百次电击。
狗如果学习到跳过阻隔体到另一边,就可以逃脱电击。
然后,进行“挫折狗”的跳脱实验,实验人员在狗跳入另一边时,也在格栅通电,并且狗必须跳100次才终止电击。
他们说:“当狗从一边跳入另一边之际,发出预料可免电击的松释声,但当它到另一边的格栅而重遭电击时,则发出惨叫。
”接下来,用透明塑胶玻璃阻隔在两边之间。
狗触电后向另一边跳跃,头撞玻璃。
狗开始“大便、小便、惨叫、发抖、畏缩、咬撞器材”等等;但10天至12天之后这些无法逃避电击的狗,不再反抗。
实验人员说他们为此“感动”。
结论道,两边之间加以透明玻璃并加电击,“非常有效”的消除了狗的跳脱意图。
他们的研究显示反复对动物施以无可逃避的强烈电击会造成无助和绝望情绪。
但华生和哈佛的学者们没想过如果在一个被试可以控制或逃离的情景中,被试们的反应又会如何呢?
60年代对这种“习得的无助感”之研究又做了加强。
突出的实验者之一是宾州大学的马丁·赛里格曼。
他和梅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系列以狗为被试的试验,并在实验的基础上建构了他的理论。
(后续研究:1975 年塞里格曼用人当受试者, 结果使人也产生了习得性无助。
80年代,心理学家仍在继续做这种“习得的无助感”的实验。
费城天普大学,菲立普·柏希和另三位实验人员训练老鼠去认识警示灯,让它们知道5秒钟之内将有电击。
老鼠一旦懂得了警示灯的含意,就可以走入安全区避免电击。
在老鼠学会了这一步以后,实验人员又把安全区挡住,使老鼠遭受比原先更久的电击而无法逃避。
可以想见,后来即使可以逃避了,老鼠们还是无法重新很快习得逃避。
)
实验设计
(包
括自变
量、应变
量及
额外变
量;实验
逻辑假
设
) 自变量: 第一阶段:被试是否有终止电击的能力水平(有能力,即按压镶板有效;无能力,即按压镶板无效) 第二阶段:被试于第一阶段习得的关于自己行为与电击关系之间的观念水平(认为终止电击于自身行为有关;认为终止电击与自身行为无关) 尽管实验者设计了两个阶段的实验,但个人认为,真正的自变量是第二阶段的自变量。
因为从以下实验过程可以看出,第一阶段是为第二阶段的实验做铺垫。
目的在于让两组被试产生不同的观念,即终止电击与自身行为有无关系的观念。
因变量: 第一阶段:被试受到电击后的行为(按压镶板;不按压镶板) 第二阶段:被试受到点击后的行为(跳过隔板,逃避电击习得成功;为跳过隔板,逃避电击习得失败) 第二阶段的因变量为真正因变量。
额外变量: (1) 狗的身高、体重、素质品种等 (2) 被试产生的练习效应 (3) 被试产生的疲劳效应 (4) 电流持续的时间(相同) (5) 电流的强度(相同) 实验假设:(第二阶段为验证阶段) 如果狗在先前经历中习得的无助(即认为它们的行为与终止电击无关),会对狗后续逃避电击的行为产生影响,那么它们在能逃避电击的新环境中,也会放弃尝试努力的行为; 如果狗在先前经历中习得的无助(即认为它们的行为与终止电击无关),不会对狗后续逃避电击的行为产生影响,那么它们在能逃避电击的新环境中,能学会逃避电击的行为。
实验过程: 实验被试: 24只肩高15-19英寸、体重25-29磅的杂交狗。
被分成三组,每组8只:一组是“可控制电击组”,另一组是“不可控制电击组”,第三组是“无挽具控制组”。
第一阶段:(个人认为第一阶段实验是第二阶段实验的准备阶段) 可控制电击组和不可控制电击组的狗被逐一安置在一个名为挽具的装置里。
在该装置中,狗的行动受到限制,但又不是完全不能动弹。
在狗的头部两侧各有一个镶板,镶板在固定狗的头部朝向的同时也是一个按键,够可以通过移动头部来按压镶板。
当电流传到可控制电击组的狗身上时,它可以通
过移动头部按压任意一个镶板来终止电击。
不可控制电击组的狗,它们中的每一只都要与可控制组中的一只匹配完全相同的电流在同一时间传递到配对的两只狗身上,但不可控制组的狗不能控制电击。
电流一直持续到与其配对的可控制组的狗按压镶板终止电流为止。
这样就确保了两组狗受到相同持续时间和强度的电击,唯一差别在于一组有能力终止电流,而另一组不能。
无挽具组的狗在这一阶段没有受到电击,可控制组和不可控制组的狗每
结果分析及结论实验结果:
第一阶段实验结果:可控制电击组的狗,在64次电击中,按压镶板以终止电击的行为所花费的时间迅速减少;不可控制电击组的狗,在经历了30次测试后,不再有按压镶板的行为。
第二阶段实验结果:记录三组被试在往返箱中躲避电击的平均时间。
(这里的耗时指从信号灯熄灭到狗跳过隔板之间的这段时间。
)不可空置电击组与另外两组的差异在统计上是显著的,但可控制组与无挽具组之间的差异是不显著的。
关于未成功习得逃避电击的狗的百分比,可控制电击组与不可控制电击组的差异也相当显著。
可控制电击组是0,无挽具组大概是30%,不可控制电击组则接近80%。
结论:
由于可控制电击组和不可控制电击组的狗的区别仅在于狗是否有能力主动终止电流,塞里格曼和梅耶相信一定是控制因素导致了两组狗在后来往返箱中学习躲避行为的显著差异。
即可控制电击组的狗在往返箱中表现正常,是因为它们在第一阶段的实验中习得了它们的行为与终止电击之间是有关联的。
因此,它们会以跳过隔板躲避电击的方式行事。
对不可控制电击组而言,第一阶段的实验中电击的终止与它们本身的行为无关,而是取决于与它配对的可控制电击组的狗的行为。
在往返箱中,它们也不期望自己的行为会终止电击,它们缺乏激励它们去尝试躲避行为的动机。
即它们习得了无助。
实验不足,如何改进不足:
(1)样本的数量和范围比较狭窄,仅以24只狗作为被试;
(2)电击频率高易产生疲劳效应和练习效应;
(3)第二阶段试验于第一阶段试验有一定时间间隔,容易带来外来影响;
(4)如果由此实验结论直接推导至人类,则忽略了物种差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类是高等智能动物,不等同于低等哺乳动物;(5)是否该考虑被试的个体差异性,特别是对不愉快刺激的承受能力;
改进:
(1)后来,1975 年塞里格曼用人当受试者, 结果使人也产生了习得性无助。
个人认为,后续实验改进了上述(1)(4)两点的不足;(2)为了保证被试的同质性,在进行此类实验前,就被试对刺激的承受能力进行测试;
(3)个人认为,实验结论还过于经验论,行为主义色彩浓重。
把人机械化,忽略了人有积极的建设性力量。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