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的历史与发展
新编地图学教程讲义
![新编地图学教程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d5376c7f0b1c59eef8c7b432.png)
第1章导论第2章地图的数学基础第3章地图概括第4章地图符号第5章地图表示第6章地图图型第7章遥感制图*第8章数字地图制图*第9章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第10章地图复制*前言1、自我介绍及了解学生2、地图学的地位一般大学的课程分为三种: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公共课和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地图学是我国高等院校地学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开设的面相当广泛。
地图学既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又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
因此,地图学无论在过去,还是在进行重大改革的今天,都在各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近十余年来,不少高新技术在地图学中的渗入及应用,已经在地图学的学科领域内,涌现了许多富有生命力的新理论,产生许多已完全改变过去生产工艺的新技术、新方法。
这些新的理论、技术、方法,改变与扩大了地图学的应用领域,改变了我们对地图学中许多具体问题的思维方式。
为了更好地突出地图学专业基础课的特点,面向广阔与日益更新的应用领域,反映地图学的各项新成果,培养新世纪人才的能力与素质,学习新的地图学势在必行。
3、学习内容及学时分配前言——1学时第1章导论——5学时第2章地图的数学基础——10学时第3章地图概括——8学时第4章地图符号——8学时第5章地图表示——8学时第6章地图图型——10学时4、学习要求(1)认真听讲,做好课堂笔记;(2)按时完成作业;(3)勤学好问。
5、主要参考书(1)《地图学基础》陆漱芬编(2)《测量与制图》(3)《地图学》张力果编6、成绩评定期末总评成绩共计100分,其中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
●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和考勤。
作业成绩共24分,共有16次作业,作业批改分A、B两个等级,1次A计1.5分,B计1分;作业必须按时完成,未按时完成的作业以评定等级的60%计分。
考勤共6分,缺课(无论任何理由)1节扣1分,扣完为止。
●期末考试卷面共100分,以卷面成绩的70%计入期末总评成绩。
地图发展史
![地图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c45ecfe2bceb19e8b8f6bae8.png)
一、地图发展史.(1)地图学史是研究地图和地图学的产生、历史发展及其历史作用的地图学分支学科。
主要根据保存下来的地图作品、考古资料与文献记载,对地图科学内容、编制技术与表现形式的发展过程,以及地图学理论方法的形成与发展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总结历史规律,促进现代地图学发展。
据苏联学者考证,早在1万年前即出现用线画与符号表示事物的原始地图。
现今保存最古老的地图是公元前27世纪苏美尔人绘制的地图和公元前25世纪巴比伦陶片地图。
中国已发现的最早地图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山王墓的“兆域图”。
《管子·地图篇》最早论述了地图对军事决策指挥的重要性。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3幅地图说明距今2100年前中国地图绘制已达到相当高水平。
古希腊著名天文、地理与地图学家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是最早的地图学著作,他还创造了地图投影方法并用普通圆锥投影绘制了世界地图。
中国著名地图学家裴秀所创立的“制图六体”是关于地图编制原理的精辟论述。
唐代贾耽、元代朱思本、明代罗洪先等历代地图学家都对中国地图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现今保存的1136年石刻《禹迹图》与《华夷图》也是重要的古代地图代表作。
世界著名地图学家墨卡托所创作的墨卡托投影至今仍为航海图、航空图与宇航图所采用。
17世纪以后由于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发展,以及罗盘仪与望远镜结合的测绘技术发展,欧洲各国普遍开展大比例尺地形测图,加上探险、考察的大力加强,促进了专题制图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航空摄影的出现又使地形测绘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并加速了各种专题制图的发展。
同时地图投影、地图概括、专题制图、综合制图的理论也逐步形成。
70年代遥感、计算机与自动化技术的引进,遥感制图与机助制图技术迅速发展,不到20年时间已从实验探索进入广泛应用。
新技术的引进与其他学科的渗透,导致地图信息论、地图传输论、地图模型论、地图感受论与地图符号学等新理论的提出,不断充实和发展着地图学的理论体系。
地图学的发展经历了中世纪前的产生与兴起、17~19世纪的全面奠定基础和20世纪以后的不断飞跃等几个大的历史阶段。
地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地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3ee802c5a8956bec0975e39d.png)
作业1地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一、发展简史地图的起源和地图制图学的发展已有悠久的历史。
古希腊地理学家C.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就是一部地图制图学著作。
托勒密认为地理学就是“以线画形式描绘地球上所有迄今已知的部分及其附属的东西”。
他研究了简单的圆锥投影并绘制了世界地图。
中国西晋著名地图制图学家裴秀所创立的“制图六体”,对中国古代地图制图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代的贾耽、元代的朱思本、明代的罗洪先等历代地图制图学家也对地图制图学的发展有过较大贡献。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著名地图制图学家G.墨卡托对地图制图学的发展起过重大的推动作用。
17世纪以后,欧洲进行的大规模三角测量和地形图测绘,促进了地图制图学的更快发展。
在中国,从清代开始,进行了国家规模的地图测绘,编制成带有近代性的《皇舆全图》和《大清一统舆图》。
20世纪初兴起的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改变了地形图测绘生产过程,加上照相平版彩色胶印技术的应用,为地图的大规模编绘和印制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促进了地图制图学现代体系的形成。
二、现代地图学理论[5]由于地图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行为科学、艺术科学等有着交叉及关联关系,它们的研究成果为地图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并促进了地图学理论研究的进展。
1、地图信息论地图信息表现为图形几何特征、多种彩色的总和及其相互联系的差别,可以说地图信息是以图解形式表达制图客体和其性质构成的信息。
地图信息论就是研究以地图图形表达、传递、贮存、转换、处理和利用空间信息的理论。
该理论有助于认识地图的实质,并深化了对地图信息的计量方法的研究。
2、地图传输论是研究地图信息传输的原理,过程和方法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客观环境——制图者——地图——用图者——再认识的客观环境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客观环境被制图者认知,形成知识概念,通过符号化变为地图,用图者通过符号识别,在头脑中形成对客观环境的认识。
地图的发展与地图学史.ppt
![地图的发展与地图学史.ppt](https://img.taocdn.com/s3/m/74538d7503d8ce2f01662357.png)
古代地图的回顾
• 大约在距今1万至4万年之间的原始社会, 出现了用小块石头、树枝在地上摆成的缩 小模型,用来表示居住的位置及周围的通 行路线;大约在1万至1.5万年间,出现了在 地上用线划或简单的符号表示地物的原始 地图;现在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地图是公 元前27世纪梁流域的苏美尔人的地图,这幅 古老的地图是雕刻在陶片上的。
分省图。这些大规模的三角测量和地 形测绘,奠定了近代地图测绘的基础。
• 大约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地图学作为一个独立 的科学形成。一方面由于地理学、测量学、印刷 学相继成为比较完整的学科,为地图学的形成与 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另一方面,由于地图学本 身在漫长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经过不 断的概括总结形成了一套系统而完整的关于地图 制作的技术、方法、工艺和理论。我们把这之前 的地图学称为传统的地图学。
• 在我国,地图的萌芽可追溯到4000年前的夏代或者更早。 在《左转》中记载的鼎地图的传说,由于“贡金九牧”而 铸鼎,且鼎上铸有山川形势、奇物怪兽,所以后人称之为 《九鼎图》。后来的《山海经》中也绘有山水、动植物及 矿物的原始地图。随着原始社会的逐渐解体和奴隶制国家 的建立,有了行政统治和军事征战的需求,在客观上促进 了地图的发展。3000年前西周为修建洛邑时绘制的洛邑城 址地图,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幅具有实际用途的城市建设地 图。《管子·地图篇》对当时的地图内容和地图在战争中的 重要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并指出“凡兵主者,要先审 之于图”,可见在当时地图在战争的作用已经很受关注。 《战国策》记载的荆轲为刺秦王而献督亢地图的故事,说 明在当时地图象征着国家主权和疆域领土,献图就能接近 秦王,足以说明封建统治者对地图的重视。到了春秋战国 时期,地图被用社会和生产实践的各个领域,因用途不同 而构成了不同主题的地图,出现了我国地图史上专题地图 的萌芽。
现代地图学第一章
![现代地图学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7b66bbd476a20029bd642de8.png)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1章 导 论
西晋地图学王朝的重要活动地点等。
《禹迹图》 、元代前的地图
最早的计里画方;地图大小内容选择等
明代的朱思本《舆地图》及《郑和航海图》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1章 导 论
禹迹图 宋南宗绍兴六年 (1136年)最早石刻地 图114×114cm 比例尺: 1:5,000,000 突出表示海 岸线、黄河、长江及其 支流、太湖、洞庭湖、 鄱阳湖等水系要素及其 名称注记,保留了唐代 的地名,地图以网络的 形式绘出,是中国现存 最早带有方格网的地图 。《禹迹图》在制图学 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 意义。现藏于陕西省碑 林博物馆。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1章 导 论
1.4 地图的分幅和编号
1、地图的分幅
矩形分幅,图廓是矩形(又分为拼接和不拼 接) 经纬线分幅,图廓是经纬线,按规定的经差 和纬差划分,行数和列数成简单的倍数关系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1章 导 论
2、地图编号
自然序数法(一般用于矩形分幅) 行列式编号(大区域分幅,如百万分之一) 行列-自然序数法(多用的)
表达地理信息的各种图 形符号、文字注记。 确定地图空间信息的依 据,包括比例尺、地图投影 各种坐标系统、控制点。
3.辅助要素 4.补充说明
图名、图例、地图编号 编制出版信息等辅助地图使 对主要图件在内容与形 用的要素。 式上的补充。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1章 导 论
1.3 地图的分类
分类标志很多,主要有内容、比例尺、制图区 域范围、用途、使用方式、存储介质等 1、内容--普通地图and专题地图 2、比例尺--大、中、小比例尺 3、制图区域--按自然区划(世界、大陆等 )按行政区划(国家、省、市、县) 4、用途--通用、专用 5、使用方式--桌面、挂图、野外用图 6、存储介质--纸质、胶片、磁介质 7、其他标志--单色、彩色;平面、三维; 视觉、触觉
地图发展史
![地图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a1a9ff3933687e21ae45a961.png)
一、地图发展史.(1)地图学史是研究地图和地图学的产生、历史发展及其历史作用的地图学分支学科。
主要根据保存下来的地图作品、考古资料与文献记载,对地图科学内容、编制技术与表现形式的发展过程,以及地图学理论方法的形成与发展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总结历史规律,促进现代地图学发展。
据苏联学者考证,早在1万年前即出现用线画与符号表示事物的原始地图。
现今保存最古老的地图是公元前27世纪苏美尔人绘制的地图和公元前25世纪巴比伦陶片地图。
中国已发现的最早地图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山王墓的“兆域图”。
《管子·地图篇》最早论述了地图对军事决策指挥的重要性。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3幅地图说明距今2100年前中国地图绘制已达到相当高水平。
古希腊著名天文、地理与地图学家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是最早的地图学著作,他还创造了地图投影方法并用普通圆锥投影绘制了世界地图。
中国著名地图学家裴秀所创立的“制图六体”是关于地图编制原理的精辟论述。
唐代贾耽、元代朱思本、明代罗洪先等历代地图学家都对中国地图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现今保存的1136年石刻《禹迹图》与《华夷图》也是重要的古代地图代表作。
世界著名地图学家墨卡托所创作的墨卡托投影至今仍为航海图、航空图与宇航图所采用。
17世纪以后由于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发展,以及罗盘仪与望远镜结合的测绘技术发展,欧洲各国普遍开展大比例尺地形测图,加上探险、考察的大力加强,促进了专题制图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航空摄影的出现又使地形测绘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并加速了各种专题制图的发展。
同时地图投影、地图概括、专题制图、综合制图的理论也逐步形成。
70年代遥感、计算机与自动化技术的引进,遥感制图与机助制图技术迅速发展,不到20年时间已从实验探索进入广泛应用。
新技术的引进与其他学科的渗透,导致地图信息论、地图传输论、地图模型论、地图感受论与地图符号学等新理论的提出,不断充实和发展着地图学的理论体系。
地图学的发展经历了中世纪前的产生与兴起、17~19世纪的全面奠定基础和20世纪以后的不断飞跃等几个大的历史阶段。
古、近、现代地理学思想
![古、近、现代地理学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27589c5e69eae009581bec68.png)
动力因素:
知识基础:
哲学方法:
二、古代中期
时间:476~1492年(罗马灭亡至“新大 陆发现”) 欧洲中世纪的地理学 伊斯兰世界的地理学 中国封建社会的地理学
1.欧洲中世纪(黑暗时期)的地理学
12世纪末(476-1096年)以前区分为: ①南欧地理学最为衰退(原因:社会秩序的破 坏、地理视野缩小、基督教的反地理思想); ②北欧的诺曼人; 卫道士式地理做作和“T—O地图”:
(四)孕育时期地理思想的特质:
地理大发现及科学知识及工具的进步; 地理大发现使人类的视野扩大; 希腊时代的宇宙观具有哲学的思想;孕 育时期的宇宙观则具有科学的微征。
第二篇
近代地理学思想
一、新地理学的两位开山大师
洪 堡
李特尔
德国近代地理学
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 1769~1859)早年就读于哥丁根大学、弗 赖堡矿业学院,曾任宫廷大臣等要职。 一生考察了欧洲、北美、中南美、西伯 利亚等地,著有《宇宙》、《植物地理 论文集》、《西班牙王国政治论集》、 《新大陆热带地区旅行记》等著作。
麦哲伦(Ferdinand Magellan or Fernao de Magalhaes) ——“航行世界一周”; 1519年:南美洲——麦哲伦海峡 1520年:进入太平洋(菲律宾);
3.北极地区探险; 4.南极大陆及南太平洋诸岛的发现;
(三)地理大发现的重大地理意义
贯彻到世界的真实画面; 新地理思想的建立; 校正世界地图; 改变人们的宇宙观; ……
中国先秦同古希腊、罗马地理思想的比较:
“古希腊、罗马”
地理位置、自然环境: 地中海(内海) 商业、航海 经济刺激 天文学、几何学等 归纳、演绎等逻辑推 理 原始机械论 日后影响: 自然科学方向 地志学方向
中国古代的地理学和地理认识有哪些贡献
![中国古代的地理学和地理认识有哪些贡献](https://img.taocdn.com/s3/m/9eaaac36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ae.png)
中国古代的地理学和地理认识有哪些贡献中国古代地理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地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地理认识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理知识的积累与整理:中国古代地理学始于对自然地理环境的观察和描述,如《山海经》、《尚书·禹贡》等古籍中记录了大量的地理信息,涉及地形、地貌、水系、气候、生物、资源等方面。
2.地理区划理论:中国古代地理学提出了地理区划的概念,如《周礼》中的“九州”说,以及后来的“十八省”、“二十四路”等,体现了对地理空间差异的认识。
3.地理环境决定论:古代地理学家如管子、荀子等提出了地理环境决定社会发展的观点,认为地理环境是影响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重要因素。
4.地图学的发展:中国古代地图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如东汉时期的《地形方丈图》、唐时的《皇华四达记》等,都是地图学的重要成果。
5.实地考察与地理探险:中国古代地理学家不仅注重文献研究,还积极开展实地考察和地理探险,如郑和下西洋、张骞出使西域等,丰富了地理知识。
6.地理思想与理念:中国古代地理学强调天人合一、因地制宜等地理思想,这些理念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农业发展、交通建设等方面得到了充分体现。
7.对世界地理的认识:中国古代地理学不仅关注国内地理,还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地理情况有所了解,如《瀛涯胜览》、《真腊风土记》等,为世界地理知识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8.地理教育与普及:中国古代地理学在教育领域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地理大全》、《舆地图》等教材广为流传,普及了地理知识。
总之,中国古代地理学在地理知识的积累、整理、传播以及地图学、地理教育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习题及方法:1.习题:请简述《山海经》在中国古代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方法:回顾《山海经》的内容,提取其中关于地理信息的描述,结合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背景,阐述其在地理学领域的价值。
答案:《山海经》是中国古代地理学的重要文献之一,记载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地理地貌、生物资源等内容。
地图的起源与发展
![地图的起源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63cbff48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2b.png)
地图的起源与发展地图是人类认知和描述地球表面空间的工具,它既是一种用来表示地理信息的图形,也是导航和定位的重要工具。
地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地图经历了漫长而独特的进化过程。
本文将探讨地图的起源以及它在历史和现代中的发展。
一、地图的起源地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最早的地图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的古巴比伦时期。
当时的地图主要是为了记录土地和土地所有者的边界,以及农田和灌溉系统的位置。
这些地图通常是在粘土板上雕刻的,被称为“土地纲要(Cadastral Maps)”。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等文明也开始制作地图。
古埃及的地图主要用来记录尼罗河流域的地理特征,希腊的地图则强调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而罗马帝国的地图则用于管理领土和军事行动。
二、传统地图的发展1. 中世纪地图在中世纪,地图制作在欧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此时期的地图常常以宗教信仰为中心,侧重于描绘圣经中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宗教场所。
其中最有名的是13世纪的“埃舍尔世界地图(Mappa Mundi)”,这是一幅巨大的圆形绘画,其中描绘了世界各地的宗教和历史特征。
2. 大航海时代地图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推动了地图学的发展。
15世纪和16世纪的地图主要用于导航和探险,帮助航海者在未知水域中找到正确的航线。
这些地图以描绘海洋和陆地的关系为主要目标,其中最著名的是荷兰航海家荷马斯·滨古的世界地图。
3. 科学测绘时期到了16世纪末,地图制作开始运用科学测量和绘图技术。
一些突破性的地图绘制方法被发明,如经纬度和等高线。
这种科学测绘的方法使得地图的精确度和详细程度得以显著提高,为后来现代地图的制作奠定了基础。
三、现代地图的发展20世纪以后,地图的制作和使用经历了巨大的革命。
随着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地图的制作和更新变得更加方便和准确。
现代地图根据不同的用途和需求分为政治地图、交通地图、气候地图、地形地图等多种类型。
高一地理必修一历史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一历史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2e738ca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e7.png)
高一地理必修一历史知识点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我们对历史的发展和变迁有一定的了解。
在高一地理必修一中,有一些历史知识点是我们需要掌握的。
本文将围绕这些历史知识点展开讨论,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地理学的发展。
1. 大地理发现时期大地理发现时期指的是15世纪至17世纪欧洲列强进行的探险和殖民活动。
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包括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等。
这些事件的发生不仅开创了地理学的新篇章,也对世界地理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地理学的奠基人现代地理学的奠基人是德国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
他通过系统观察和归纳总结,提出了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相结合的观点,为地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冯·洪堡的影响至今仍然深远,他的地理思想对后来的地理学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3. 现代地理学的分支学科现代地理学包括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两个主要分支学科。
人文地理学研究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包括人口、城市、交通、农业等;自然地理学则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和自然现象,包括地貌、气候、生态系统等。
这两个学科相互交叉,共同构成了现代地理学的体系。
4. 地理学与可持续发展地理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密切。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求而不损害后代满足需求的能力。
地理学通过研究地球的资源分布、环境状况等,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例如,地理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地区的资源利用情况,推动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 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地理学的重要工具之一。
它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地图学原理,以地理数据为基础,进行数据的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
GIS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灾害管理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我们提供了更准确、更全面的地理信息。
6. 地理学与全球问题地理学与全球问题的关系密切。
全球问题包括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
地图学教案
![地图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2fbcf2f90f76c661371afe.png)
《地图学》教案前言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层)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规律、以及人地关系的学科,也被称作地球表层学。
对人类个体而言,地球几乎是一个无穷大的空间,难以一窥全貌,而地图的发明和应用,是人类得以概括而全面的了解地球表面的开始。
地图作为人类形象思维的一种方式,是对空间信息高度浓缩和概括的结果。
学习地图学本身是学习空间信息可视化的表达原理和方法,同时也是对地理学其他各门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辅助和支撑作用。
因此,《地图学》是地理学中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地图学》对地学工作者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深。
我们学习《地图学》,主要是掌握基本的原理和规范,特别需要大家在理论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相应的课堂练习、实验和实践活动,在日常学习、生活、学习中注意观察、领会前人地图编绘的技巧和特色,并将相关内容贯穿于你们其他各项专业课程的学习之中。
在你们未来可能从事的地学专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中,工作区域的图件制作完成几乎就是工作顺利展开、甚至即将完成工作的标志,图件的制作水平是各项专业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志。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概述一、地图学的科学概念它是脱胎于测量学与地理学,于近代形成一门科学体系,简而言之:地图是表现和反映地球表层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图解、图像、图形……。
传统的意义,地图学是研究地图的实质与发展,同时也是研究地图编制与复制的科学。
国际地图学会(ICA)(1973)定义:地图学是制作地图的艺术、科学和技术,以及把地图作为科学文件和艺术作品的研究。
在这个意义上,地图可以看作是以任何比例尺表示地球或任何量体的包括所有类型的地图,平面图、航图。
三维模型和地球仪。
(lnternational Cartogra Phic Association ICA)此外,鲁滨逊(美),萨里谢夫(苏)文名有定义。
《辞海》(1980)定义“地图学是研究地图及其制作的理论,工艺技术和应用的科学。
《地图学》(1990)定义: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递为中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科学。
地图学发展的历史轨迹(PPT文字)
![地图学发展的历史轨迹(PPT文字)](https://img.taocdn.com/s3/m/57b669ea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7.png)
地图学发展的历史轨迹(PPT文字)Theoretical Cartography-1 Chen Yufen理论地图学第一章地图学发展的历史轨迹第二章理论地图学与地图学的理论体系第三章地图信息论与地图信息传输论第四章地图模型论第五章地图符号学第六章地图感受论第七章地图空间认知理论第一章地图学发展的历史轨迹第一节古代地图学的萌芽与发展第二节近代地图测绘与传统地图学的形成第三节地图学的现代革命第四节信息时代的地图学11-1 第一节古代地图学的萌芽与发展一、地图的起源和萌芽国外:■ 绘制在陶片上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巴比伦地图(4500余年);图1■ 埃及东部沙漠地区的金矿山图,是古埃及人在公元前1330—1317年间绘制的。
图2图1 古巴比伦地图图2 古埃及绘在芦苇上的金矿山图中国:4000年前的夏代或更早的时期。
■ 记载于《左传》中的《九鼎图》;■ 在《山海经》中绘有山、水、动植物及矿物的原始地图等。
■ 3000年前西周初期绘制了我国地图学史上第一幅具有实际用途的城市建设图——洛邑城址地图。
1-1 第一节古代地图学的萌芽与发展二、中国古代地图的发展■“兆域图”(公元前310年前,河北平山县)是我国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平面地图。
图31-1 第一节古代地图学的萌芽与发展■“放马滩”地图(公元前239年,甘肃天水附近)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实物地图。
图4图3 中山王陵《兆域图》48×94cm铜版,线条为金银丝镶嵌上南下北,比例尺约1:500图4 《放马滩地图》4块26.7×18.1×1.1cm,松木板,七幅地图,按用途可分为《政区图》、《地形图》和《林木资源图》■ 马王堆三号汉墓古地图(公元前168年)《地形图》《驻军图》《城邑图》1-1 第一节古代地图学的萌芽与发展图5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地形图及复原图96×96cm,东经111º至112º30′,北纬23º至26º之间,方位上南下北,比例尺在1:17万-1:19万图6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驻军图98×78cm,用黑、红、田青三色绘制比例尺大致为1:8万-1:10万标注了每个居民地的户数三、古代地图学的基石古希腊:托勒密《地理学指南》魏晋时期:裴秀《禹贡地域图十八篇·序》标志着上古时代地图学的总结性成就,奠定了古代地图学的基石。
014-第一章地图与地图学基础知识4
![014-第一章地图与地图学基础知识4](https://img.taocdn.com/s3/m/39ae3b54fe4733687e21aac8.png)
(二)地图学的基本特征
1. 地图学的科学特性 2. 地图学的技术特性
3. 地图学的工程特性
(三)地图学的定义
K.A. 萨里谢夫——模型论 :
地图学是用特殊的形象 符号模型(地图图形)来 表示和研究自然与社会现
J.L. 莫里逊——信息论:
多种语言制图技术术语辞典 ICA 的定义 :
象的空间分布、组合和相 地图学是研究空间信息 互联系及其在时间中变化 图形表达、存贮和传递的 地图学是根据有关科学所获 的科学。 科学。 : 得的资料(实地测量、航空摄
清代的实测地图《皇舆全览图》
由清康熙帝主持,中西方测绘人员合作,历 经十年测制的中国第一部实测全国地图,采用经 纬差1°的梯形经纬网格。 该图具有较高的精度,公元1717年成图(康熙 五十六年),公元1719年制成铜版(康熙五十八年), 52.5×77cm 共41幅,比例尺 1:1 400 000,现藏 于北京图书馆。
最早的地图实物 公元前2400-2200年保存至今的巴比伦陶片地图 (左为缩小照片,右为复原示意图)
古埃及绘在苇草上的金矿图
在我国,地 图的萌芽可 追溯到4000 年前夏代或 更早。
我国古代地图学的发展 我国地图史上第一幅具有实际用途的城市 建设地图则是3000年前绘制的洛邑城址地 图。地图从周朝开始,就作为统治阶级封 邦建国、管理土地必不可少的工具。到周 朝和春秋战国时,地图已经被广泛用于社 会和生产实践的各个领域。
影测量、遥感图像、统计资料
等)进行有关地图和图形生产 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输为中心,研究地图 时,所进行的科学、技术和艺 的理论、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科学。 术全部工作的总称。
二、地图学的学科体系和各主要 学科的研究内容
(一)地图学的学科体系
地图的发展知识点总结
![地图的发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3a48f6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77.png)
地图的发展知识点总结地图是人类认识和描述地球表面、地理空间的一种工具。
随着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不断深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地图的制作和利用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地图的发展涉及地理学、地图学、测绘学等多个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
在此,本文将从地图的历史、类型和制作技术以及地图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方面,对地图的发展进行总结。
一、地图的历史地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最早的地图出现在古代文明的时代,如古埃及的《尼罗河图》、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图》等。
这些早期的地图以形态图为主,用来表示各种地理现象和自然景观,具有简单而原始的特点。
古希腊时期的地理学家克劳斯蒂·托勒密,是地图学和地图制作的奠基人之一。
他将地球表面分为三个带状区域,称为“dimensurae”。
在他的著作《地理学指南》中,他介绍了世界第一部形态图。
这为后世地图学家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中世纪时期,地图的制作技术得到了较大的进步。
在13世纪,世界上最早的现代地图由意大利学者卡托绘制。
这幅地图以正投影方式展示欧洲、非洲和亚洲的大片土地,标志着地图的详细制作技术和现代化观念的开端。
在15世纪,随着欧洲航海业的兴起,地图制作技术也有所进步。
荷兰地图制作者Mercator发明了一种新的地图投影方式,称为“墨卡托投影”,使得航海和地图制作的精度得到了大幅提高。
到了近代,地图的制作技术和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19世纪末,卫星和航空等技术的发展,使得地图的制作更加精确和可靠。
20世纪,计算机和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使得数字地图和遥感影像地图得到快速发展。
今天,我们已经可以利用GPS导航、卫星图像等技术,制作和利用各种类型的高精度地图。
二、地图的类型和制作技术地图的类型可以根据用途和制作方式来划分。
按照用途可以分为地形图、气候图、经济地图、交通图、地质图等。
按照制作方式可以分为手绘地图、印刷地图、数字地图、卫星图像地图等。
每种类型的地图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制作技术。
地图文化第二讲地图科学发展历程
![地图文化第二讲地图科学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93616045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c7.png)
神 话 传 奇 式 地 图 ——山 海 经 图
我们的祖先一直寻找描述和分析地球表面空间事物的工具,从交通运输、农田水利、市政建设管理、疆土区域的划分以及行军打仗,都离不开空间信息,长期以来最普通的工具就是地图。
在中国,地图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广泛应用,在内容选取和表示方法上都积累了不少经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地图的需求量进一步加大。
西汉天水放马滩纸地图
填补了先秦战国时代实物地图的空白
中西方古代地图科学先驱及其在地图学史上的贡献
A
古代杰出的地图学者为地图制图理论和制图方法的创立做出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为地图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早期地图科学的先驱—托勒密和裴秀 16世纪地图学两位巨匠—墨卡托和罗洪先
B
01
02
03
裴秀的《禹贡地域图十八篇•序》
墨卡托
01
02
墨卡托世界地图 —— 探险时代最著名的地图学家荷兰的墨卡托(Gerardus Mercator 1512-1594)于1538年绘制了第一张世界地图,这是从北极的角度俯视绘制而成。贴在他拥有的托勒密地图集内。
地图学发展简史及现代地图学进展的基本情况
![地图学发展简史及现代地图学进展的基本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94c54b48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50.png)
地图学发展简史及现代地图学进展的基本情况地图学发展简史及现代地图学进展的基本情况本文将从四个大的阶段讲解地图学发展简史:原始地图,古代地图,近代地图和现代地图.一、原始地图地图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今天保存下来最古老的地图是距今约4700年左右的苏美尔人绘制的地图。
距今约4500年左右的古代巴比伦地图(图1-6),是制作在粘土陶片上的,绘有山脉,四个城镇和流入海洋的河道。
代表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
从近代发现的太平洋海岛原始部落用木柱制作的海岛图,用柳条、贝壳编缀的海道图等,证明原始地图仅起确定位置,辨别方向的作用,可能都是些示意性的模型地图。
在中国,据《世本八种》记载,黄帝同蚩尤打仗,曾使用了表示“地形物象”的地图。
有记载的最古老的地图是夏朝的九鼎。
九鼎是当时统治权利的象征。
在九鼎上除了铸有各种图画外,还有表示山川的原始地图。
后来在《山海经》中,也有绘着山水、动植物及矿物的原始地图。
在周代的《周礼》一书中,至少有15处提到有关的图籍,其中13处较明确地记述了地图。
专题图中有全国交通图(“司险掌九洲之图,以周知其川林山泽之阻,而达其道路”),这是世界上记述最早的交通图。
1954年江苏出土西周初期青铜器上的铸刻铭文,记载周分封诸候时使用到地图,谈及《成王、武王伐商图》与《东国图》。
这是迄今所知最早明确记载地图的可靠文字史料。
据史学家考证时间约在公元前1027年,河北平山和天水放马滩出土的文物,确凿的证明了我国记载古地图的历史事实。
在平山县发掘出公元前299年左右的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铜版《兆域图》,图上标明宫垣、坟墓所在地点、建筑物各部名称、大小、位置和诏书。
这是世界上现存发现最早的平面地图。
放马滩古墓群出土的公元前239年7幅秦王政八年木板图,反映战国晚期秦国属地邦县(天水到宝鸡一带)的政区、地形和经济,是世界上最早的实测木板图。
这些地图已有了比例尺和抽象符号的概念,说明了这些时期我国地图发展已开始从模型地图向平面地图过渡。
地图学的发展历程和应用前景
![地图学的发展历程和应用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fa776c83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c8.png)
地图学的发展历程和应用前景地图学是研究地球表面上各种地理现象和空间分布规律的一门学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地图学领域中涌现出了许多新的技术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地图学的发展历程和应用前景。
一、地图学的发展历程1. 古代地图学在古代,人们对于地图的认识基本上只停留在实用层面。
最早的地图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当时的人们刻画的是人类居住的村落、粮食储藏、灌溉渠道等基本信息。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张现代意义上的地图。
这张地图上标注了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主要国家和地理位置,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2. 现代地图学17世纪后,地图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720年,法国地理学家德拉麦的《世界地图》是欧洲第一幅定量地图,标志着地图学进入了“量化”的阶段。
19世纪末,地图学进入了“专业化”的阶段,不断涌现出新的学派和理论。
20世纪是地图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涌现出了许多现代地图学的核心理论和方法。
二、地图学的应用前景1. 天气预报天气预报是地图学应用的热点领域之一。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和气象探测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天气变化。
地图技术可以将气象数据准确地展现在数字地图上,为气象预测提供有力的支持。
2. 医疗保健地图学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也日益重要。
例如,地图可以记录疾病流行的情况,预测疾病的扩散范围,制定应对策略。
此外,地图还可以帮助医务人员了解病人的状况和位置,提供更加精准的医疗服务。
3.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地图学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
地图可以帮助城市规划师了解城市的基本情况,制定城市发展计划和城市布局。
例如,地图可以记录城市的人口、建筑和交通状况,提供数据支持。
4. 旅游业旅游业是地图学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
数字地图可以直观展示旅游景点的位置、路线和周边服务设施,帮助游客制定旅游计划并提供导航服务。
还可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提供更加全面的旅游信息,如历史文化、景观风光等,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地理学发展史
![地理学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0a72fd82bceb19e8b8f6baac.png)
(公元前10世纪前后~公元3世纪)本时期的地理思想和著作主要出现在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中国、印度、古希腊和稍后的罗马帝国等古代文明中心。
它们各具特点,其中以中国和古希腊、罗马最为重要。
古希腊罗马古希腊罗马地理学继承了古埃及地理学运用数学探讨地理现象的传统,成为西方地理学发展的源流。
其早期重要奠基人,是公元前5世纪的希罗多德,他最早探索了历史上的人地关系、讨论了区域的界线;希波克拉底创立了人的4种气质学说,探讨了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稍后,德谟克利特对宇宙的无穷性、大气现象的原因、生物对气候的依存以及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进行了观察和推测。
柏拉图从唯心论出发,认为圆是最完美的对称形,演绎出圆的地球位于宇宙中心,这是球形说最早的概念。
柏氏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则唯物地认为地球和天体都是原质构成的,从实验材料和实地观察中进行了归纳判断,科学地证实了大地球形说。
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古希腊文明衰落期和罗马帝国时代,是西方经典地理学建立时期。
代表性人物主要有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和罗马时代的斯特拉波、托勒密。
埃氏被西方地理学界尊为“地理学之父”,他不仅第一次合成了geographica,而且用两地竿影换算出弧度,计量了地球的周边约为39690公里,已近于近代的实测值。
埃氏不仅是古代数理地理的创始人,还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居住适应地带学说,将世界分为欧洲、亚洲和利比亚(以后的非洲)3个地区,以及一个热带、两个温带和两个寒带等5个地带,并首次根据经纬网绘制世界地图。
斯特拉波整理荷马史诗以来的古代地理知识,继承亚里士多德和埃拉托色尼的居住适应地带学说,利用当时商业航海的记载并结合自己一生旅行见闻,写成17卷《地理学》。
它较详细地记载了当时以地中海为中心的罗马帝国地理情况,是西方区域地理的先声。
托勒密的名著《地理学指南》(8卷),内容包括地图投影、各地的经纬度表和绘有经纬度的世界地图。
这部著作为近代地图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地图学的历史与发展
![地图学的历史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1b6692ca8762caaedc33d43f.png)
地图学的历史与发展马京振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区或者地理环境中进行的,人们要使自己的活动获得成功,就必须认识和利用周围的地理环境。
从远古时代起,我们的祖先就一直在寻找这种能描述和分析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工具,而地图便是这样一种最普通最常用的工具。
从古代地图的起源与萌芽到近代地图的发展与传统地图学的形成,再到现代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图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而长盛不衰,并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仍然不可取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地图学一直处在不断的发展中并且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一、地图学的历史轨迹1.地图学史1.1古代地图大约在距今1万至4万年之间的原始社会,出现了用小块石头、树枝在地上摆成的缩小模型,用来表示居住的位置及周围的通行路线。
现在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地图是公元前27世纪梁流域的苏美尔人的地图,这幅古老的地图是雕刻在陶片上的。
在我国,地图的萌芽可追溯到4000年前的夏代或者更早,在《左传》中记载的关于鼎地图的传说,后人称之为《九鼎图》;《山海经》也绘有山水动植物及矿物的原始地图。
3000年前,西周为修建洛邑时绘制的洛邑城址地图,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幅具有实际用途的城市建设地图。
《管子·地图篇》对当时的地图内容和地图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并指出“凡兵主者,必先审之地图”,可见在当时地图在战争的作用已经很受关注。
古代地图从原始地图逐渐发展到具有相当绘制水平的地图,无论就地图的种类,地图的内容要素、地图测绘技术等方面来看,都反映了当时我国地图科学的蓬勃发展,但这时在制图的理论上还没有系统的阐述。
从西晋到明末,这时期,裴秀创“制图六体”,奠定了制图的理论基础,中经贾耽、沈括、朱思本一直到罗洪先,终于形成在我国古地图中最有影响的《广舆图》体系。
1.2近代地图的发展公元14世纪后,由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和中国的罗盘、造纸、印刷等技术的西传,推进了当时欧洲探险的地理发现,也推动了地图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图学的历史与发展马京振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区或者地理环境中进行的,人们要使自己的活动获得成功,就必须认识和利用周围的地理环境。
从远古时代起,我们的祖先就一直在寻找这种能描述和分析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工具,而地图便是这样一种最普通最常用的工具。
从古代地图的起源与萌芽到近代地图的发展与传统地图学的形成,再到现代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图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而长盛不衰,并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仍然不可取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地图学一直处在不断的发展中并且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一、地图学的历史轨迹1.地图学史古代地图大约在距今1万至4万年之间的原始社会,出现了用小块石头、树枝在地上摆成的缩小模型,用来表示居住的位置及周围的通行路线。
现在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地图是公元前27世纪梁流域的苏美尔人的地图,这幅古老的地图是雕刻在陶片上的。
在我国,地图的萌芽可追溯到4000年前的夏代或者更早,在《左传》中记载的关于鼎地图的传说,后人称之为《九鼎图》;《山海经》也绘有山水动植物及矿物的原始地图。
3000年前,西周为修建洛邑时绘制的洛邑城址地图,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幅具有实际用途的城市建设地图。
《管子·地图篇》对当时的地图内容和地图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并指出“凡兵主者,必先审之地图”,可见在当时地图在战争的作用已经很受关注。
古代地图从原始地图逐渐发展到具有相当绘制水平的地图,无论就地图的种类,地图的内容要素、地图测绘技术等方面来看,都反映了当时我国地图科学的蓬勃发展,但这时在制图的理论上还没有系统的阐述。
从西晋到明末,这时期,裴秀创“制图六体”,奠定了制图的理论基础,中经贾耽、沈括、朱思本一直到罗洪先,终于形成在我国古地图中最有影响的《广舆图》体系。
近代地图的发展公元14世纪后,由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和中国的罗盘、造纸、印刷等技术的西传,推进了当时欧洲探险的地理发现,也推动了地图的发展。
从16世纪开始,出现了社会对新地图的需要,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地图学家,在东方是我国的罗洪先,西方就是佛兰德Flanders的墨卡托(Gerhardus,1512-1594)。
墨卡托的《世界地图集》和我国罗洪先的《广舆图》总结了16世纪以前东西方地图学发展的历史成就。
十六世纪七十年代,在西欧各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国家三角测量和地形测绘,并先后测制和出版了大比例尺地图和中比例尺地图。
我国是亚洲最早以政府名义统一进行地图测绘的国家,清朝乾隆皇帝期间就开始了全国规模的测绘工作,主要是测定全国的三角网,历经十年的艰辛,终于在1718年完成了《皇舆全览图》,后来又编成中国分省图。
这些大规模的三角测量和地形测绘,奠定了近代地图测绘的基础。
传统地图学的形成大约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地图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科学形成。
一方面,由于地理学、测量学、印刷学相继成为比较完整的学科,为地图学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另一方面,由于地图学本身在漫长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经过不断的概括总结形成了一套系统而完整的关于地图制作的技术、方法、工艺和理论,我们把这之前的地图学称为传统的地图学。
传统地图学的研究对象是地图制作的理论、技术和工艺,传统地图学是以地图制作和地图产品的输出作为自己的目标的,因此,英国地图制图协会把传统地图学定义为“制作地图的艺术、科学和技术”。
传统地图学是20世纪50年代以前地图学成果的积累和科学的总结,又是现代地图学形成与发展的基石与起点。
2.中国地图学史的研究地图学和文化发展的史是是研究地图的基本概念、制图技术以及地图对人类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长期影响,地图学史也是从人的角度研究地图作为人脑内部世界与外部自然界相互关系的媒介。
新中国成立以来,地图学史作为一门融考古学、心理学、哲学、地理学和目录学为一体的学科,在我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尤其是考古学在20世纪70年代后不断爆出惊人发现,如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西汉帛地图”,1978年在河北省平山县出土了战国时期中山王墓中的“兆域图”,1986年在甘肃天水放马滩秦墓中出土了四块七幅木板地图,以及大量史前先民生活遗迹的发现,丰富了地图学史研究的内容,在时间维上将地图学史研究的实物地图向前推进了很多。
在中国,地图学史的研究主要经了四个阶段:古地图的收集整理阶段;古地图内容和表示方法分析阶段;古地图的新发掘与研究阶段;地图学史系统研究阶段。
古地图的收集整理阶段王庸先生利用他在南京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工作的机会,阅读了大量馆藏的书籍,于1958年写成了《中国地图学史纲》,这是一本资料翔实并绘有大量古地图的书,它是中国专门研究地图史以及古地图的第一本书,为后人研究中国地图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983年以后,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研究史研究所曹婉如牵头开始了中国古地图正式收集与整理工作,历经14年,终于完成《中国古代地图集》,这是一项重大工程,是我国古代地图收集、整理和研究的重大成就,也是我国科技史研究的重大成果。
古地图内容和表示方法分析阶段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除宋代石刻禹迹图和华夷图之外,基本没有其他时间更早的古代实物地图,因此,地图学家根据禹迹图和华夷图以及裴秀的“制图六体”的文字记载,对古地图的表示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分析。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三幅汉代帛地图,它开启了中国古地图研究的新阶段。
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有大量学者针对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驻军图》和《地形图》进行了比例尺、地名、地图绘制内容和绘制方法的研究。
1986年在甘肃天水放马滩考古发现了秦地图以后,又有大量学者开始研究秦地图。
20世纪80年代以后,地图内容和表示方法的研究视野进一步拓宽,开始研究古代地图的数学基础。
总之,60多年来,根据已出土的实物地图,中国的地图学家们已经能够确定中国古代地图的制作理论和制作技术,即:在中国古代地图中,以水系控制要素为主,以‘计里画方’为主要数学基础,并辅以图例和象形两种符号表示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制作各种需要的地图。
地图学史系统研究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地图史料的公开和收集整理工作结束,对对地图学史进入系统研究阶段。
其主要表现不仅研究陆地地图,而且研究海图;不仅注重国内学者的研究,也把眼光放在国外。
在研究领域上,不仅研究地图本身的制作技术,而且拓展为研究地图与文化的关系,研究中西方地图学的比较。
在这期间出现了地图学研究的书籍,如《中国地图学史》、《中国地图史话》、《中国近现代地图学史》等。
2009年出版的《中国地图学史》更是从古代地图开始,一直写到现在中国地图的发展历程,是对中国地图学史发展的一个全面总结。
二、现代地图学的进展1.地图学的现代革命传统地图学的扬弃传统地图学是地图生产之本,长期以来它成功地指导着地图的生产。
但是它确实存在着明显缺陷:其一,以经验总结为主,忽视基本理论的建设与研究;其二,以联系对本学科有直接关系的学科为主,忽视同更高层次学科之间的关系;其三,以地图制作为主,忽视地图应用的研究,尤其忽视地图制图者自身认识活动和地图使用者认识活动规律的研究。
50年代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三大科学理论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不仅对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而且是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又一次彻底改变了世界科学图景和当代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它无疑也为地图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从此,地图学进入了新的由“封闭”到“开放”的发展时期,即现代地图学时期。
地图制图技术上的革命理论是技术的先导,当地图学家们认识到传统地图学的缺陷,并走出传统地图学的封闭体系后,伴随而来的是地图制图技术上的革命,主要表现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为地图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遥感图像制图的兴起为地理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地图印刷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为提高地图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
因此,地图制图技术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地图生产已开始由传统手工方式向数字化方式改变。
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脱胎于地图”,“脱胎于60年代的机助地图制图系统”,“从地图数据库脱胎出来”,由地图学到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这是科学的发展规律。
相比较而言,GIS的数据源多,数据量大;在遥感技术的支持下,能保证信息传输的现势性;数据查询、检索方式灵活多样,信息传输的可选择性极强;通过数据分析和计算,可为用户提供大量派生信息;计算机图形技术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地理信息传输方式。
把地图学和GIS加以比较可以看出,GIS是地图学理论、方法与功能的延伸。
地图学与GIS是一脉相承的,它们都是空间信息处理的科学,只不过地图学强调图形信息传输,而GIS则强调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可以说GIS是地图学在信息时代的发展。
2.理论地图学的认识与探讨理论地图学的提出20世纪60年代以前,对地图及其生产过程的研究都是从生产和技术的观点出发,因而把地图学称作研究地图编制的技术和方法的科学,60年代之后有的学者开始把地图学分成“理论地图学”和“实用地图学”。
把地图学分成“理论地图学”和“实用地图学”使得地图学探索的范围向前推进了一步。
尽管学术界对理论地图学的含义仍存在着分歧,但有一点得到公认,那便是必须引进和应用横断学科一些理论和概念与地图学嫁接,发展和建立理论地图学。
因为每一门学科都需要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没有先进理论指导的技术是盲目的技术,没有先进技术支持的理论是落后的理论,地图学也不例外。
理论地图学的提出扩展了地图学探索的范围,促进了地图学的发展,使地图学的研究不致局限于技术的范畴,对进一步阐述,地图学的研究对象和理论建设,认识地图学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的共性与个性,理解信息时代的地图制作与应用特点,都具有重要作用。
自理论地图学提出以来,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目前为止,比较成形的理论有地图信息论、地图信息传输论、地图模型理论、地图认知理论、地图可视化、综合制图理论、地图感受论、地图符号理论等。
数字时代地图学理论的发展与突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地图学理论也在不断地发展、完善,特别是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制图学的发展,许多过去传统地图学中不曾有过的问题被发现或许多过去传统地图学未重视的问题提上研究日程,主要有以下几点:(1) GIS的认知局限性(2)地理信息本体论(3)地理信息可视化(4) 3D认知(5)地图语言学理论数字时代理论地图学的应用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理论地图学的应用也相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影响最主要表现为地图生产过程的全数字化、地图产品形式的多样化以及产品分发方式的多样化等几个方面。
(1)地图生产过程的全数字化数字技术的发展对地图的生产技术支撑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它使传统意义上的地图制作过程的全数字化成为可能。
近几年来使用新的全数字化制图技术从事地图生产迅速得以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