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记忆实验(一)
第9章 Hopfield神经网络与联想记忆
![第9章 Hopfield神经网络与联想记忆](https://img.taocdn.com/s3/m/b2f41b78a417866fb84a8ee3.png)
这些定理要求Lyapunov函数E(V)是有界正函数,这 样的函数定义如下:函数E(V)在状态空间 中是有 界正函数,则对所有的 V 满足下列条件: (1)函数E(V)关于状态向量V中的每个元素是 连续偏 导的; (2) E (V ) 0 (3) E (V ) 0 if V V 。
如果一个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向量函数 F(V(t)) 隐含地 依赖于时间t,则此系统称为自治系统,否则不是自 治的。
8
机器人智能与神经计算实验室(B) /rinc
稳定性和收敛性的定义:
定义1 平衡态 V 在满足下列条件时是一致稳定的, 对任意的正数 ,存在正数 , 当 || V (0) V || 时, 对所有的 t 0 均有:
24
机器人智能与神经计算实验室(B) /rinc
Hopfield网络的“能量函数” 定义为:
n 1 n n E wij vi v j bi vi 2 i 1 j 1 i 1 i j j i
Hopfield反馈网络是一个非线性动力学系统 , Hopfield网络按动力学方式运行,即按“能量函数” 减小的方向进行演化,直到达到稳定状态。因而上 式所定义的“能量函数”值应单调减小。
18 机器人智能与神经计算实验室(B) /rinc
Hopfield网络中有个n神经元,其中任意神经元 i 的输入用 ui 表示,输出用 vi 表示,它们都是时 间的函数,其中vi(t)也称为神经元 i 在 t 时刻的 状态。
ui (t ) wij v j (t ) bi
25 机器人智能与神经计算实验室(B) /rinc
为说明这一问题,可考虑网络中的任意神经元i,其 能量函数为:
记忆的编码实验报告
![记忆的编码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34d691a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c2.png)
记忆的编码实验报告1. 引言记忆是人类大脑的重要功能之一,它在日常生活中起着关键作用。
然而,记忆的编码过程一直是神秘的研究领域之一。
为了进一步理解记忆的编码,本实验旨在探索记忆编码的不同策略以及其对记忆效果的影响。
2.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了两个条件组:条件组A和条件组B。
每个条件组中,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分别接受不同的记忆编码策略。
2.1 实验条件- 条件组A:受试者接受语义编码策略。
- 条件组B:受试者接受视觉编码策略。
2.2 材料- 实验使用的材料为50个单词,这些单词被随机分配到条件组A和条件组B中。
2.3 过程实验包括三个阶段:学习阶段,记忆检测阶段和记忆测试阶段。
1. 学习阶段:受试者在学习阶段被要求阅读一个由25个单词组成的列表。
在条件组A中,受试者需要理解和记忆这些单词的含义。
在条件组B中,受试者需要将这些单词进行形象化处理,例如将它们与图像或场景联系起来。
2. 记忆检测阶段:在学习阶段结束后的短时间记忆检测中,受试者被要求回忆尽可能多的学习阶段中出现的单词。
3. 记忆测试阶段:在学习阶段的一周后,受试者再次被要求回忆尽可能多的学习阶段中出现的单词。
3. 结果与分析3.1 学习阶段在学习阶段,条件组A和条件组B的受试者表现出相似的学习效果。
两组受试者都能很好地理解和记忆他们所接收的信息。
3.2 记忆检测阶段在记忆检测阶段中,条件组A的受试者相对于条件组B的受试者表现出更好的记忆效果。
这表明通过语义编码策略编码的信息在短时间内可以更好地被召回。
3.3 记忆测试阶段在记忆测试阶段中,条件组A的受试者再次相对于条件组B的受试者表现出更好的记忆效果。
这表明通过语义编码策略编码的信息在长期记忆中得到更好的保持。
4. 结论本实验结果支持了通过语义编码策略进行记忆编码的有效性。
相比之下,视觉编码策略在短期记忆中表现出更差的效果,并且在长期记忆中也有所限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应用这种基于语义编码的记忆策略来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
第六讲 记忆(1)
![第六讲 记忆(1)](https://img.taocdn.com/s3/m/f6b5458fdd88d0d233d46a7c.png)
行特定功能的记忆模块构成的。
理论假定:
①系统编码是串行的;
②存储是并行的; ③提取是独立的。
二、 记忆的脑细胞机制
(一)反响回路
反响回路是指神经系统中皮层和皮层下组织之
间存在的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 当外界刺激作用环路的某一部分时,回路便产
一、记忆的脑学说
(一)整合论 (美)心理学家拉胥里
记忆是整个脑皮层活动的结果,不是皮层上某
个特殊部位的机能。 实验: 破坏动物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大脑皮层破坏 的区域越大,记忆的丧失就越严重。
一、记忆的脑学说
(二)定位说
(法)医生布洛卡
记忆的机能是由大脑的一些特定区域负 责的。
一、记忆的脑学说
内隐记忆: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 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有时又叫自动 的、无意识记忆。 外显记忆: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 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它对行为的影响是个体 能够意识到的,因此又叫受意识控制的记忆。
这幅画有什么问题?
(四)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 短的时间(0.25-2秒)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
记忆由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 环节构成。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就是人脑 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 的过程。
二、记忆的作用
记忆联结着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是人们学 习、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 记忆是心理过程在时间上的持续,失去记忆,人 的心理会出现断层,人将永远面临一个陌生的世界。 记忆是一切智慧的根源,是心理发展的奠基石。
(二)记忆是一个过程
1、编码: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
第九章 记忆实验(幻灯片)
![第九章 记忆实验(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6f380e89680203d8ce2f24da.png)
第二节 记忆实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程序
• • • • 一、回忆法 (一)概述 1.概念 当原来的识记材料不在面前时,要求被 试再现出原来识记材料的方法。 • 2.类型 • 系列回忆法、对偶回忆法、自由回忆法
• (二)系列回忆法 • 1.概述 • 系列回忆法是后人对艾宾浩斯以及早期 关于回忆研究程序的概括,这种方法是 测量被试达到某种标准所需的学习时间 或学习遍数,所以又称“学习时间(遍 数)法”。
• • • • • • • • • • • •
椅子 椅子 父亲 父亲 号码 号码 音乐 音乐 火车 火车
顶端
杯子
行动 腿 皮毛 第一轮
围裙 围裙 花 花 铅笔 铅笔 水 水 咳嗽 咳嗽
战争
儿子
冰 蛋 海湾
• • • • • • • • • • •
父亲 父亲 杯子 水 水 蛋 咳嗽 咳嗽 海湾 铅笔 铅笔 冰 音乐 音乐 腿 第二轮
• 3.部分报告法的程序 • 将全部刺激项目排成矩阵。刺激以50毫秒呈现, 在刺激消失的同时,某一信号随即出现,受试 根据约定信号的种类(例如,高音——第一行, 中音——第二行,低音——第三行)报告相应 的刺激行项目。 • 根据报告的准确率很容易计算出被试的记忆量。 如对每行有4个字符的刺激,被试平均报告量 是3.05个,则准确率为76%,又知刺激项目的 总字符是12个,则知被试瞬时记忆量为9。
• 3. 内隐变量的控制 • 内隐变量的控制比较困难。主要有被试 的动机、态度、情绪等心理变量,以及 饥饿、病症、疲劳等生理变量。 • 完善实验前期的各项设计准备,巧妙地 处理全部实验数据,注重样组间以及实 验间的比较印证工作。
• 二、记忆研究的材料 • (一)一般要求 • 1.材料对每个被试来说,在熟悉程度上 应是相等的; • 2.材料在数量上或意义上可分为相等的 单位; • 3.材料应为被试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学 会和掌握。 • (二)类型
第9章 自我调节学习
![第9章 自我调节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3deddc295901020207409c3f.png)
如何教?
JPKC
一、直接指导模式 主要用于阅读策略的教学,是指在阅读教 学中将阅读策略和阅读理解监控活动作为 直模式 教师与学生轮流承担教得角色的课堂教学 组织形式。 教师示范 学生轮流承担教的角色,模仿教师示范的 策略,加以练习 教师指导学生模仿,提供反馈
6.提供一套外显的可操作的技术
元认知策略:自我提问
7.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认知策略指导
语文:阅读策略、识字策略、写作策略 数学:解应用题的策略、几何中添加辅助线的策略
解代数应用题自我调控问题单
一、准确理 1、我把握住基本数量关系没有? 解题意阶段 2、我将关系句准确的转化成代数式没有? 3、我将复杂句成功分解没有? 4、题中隐含条件我充分挖掘了没有?
略与反省认知。
学习策略的范围大于认知策略的范围。
(二)几种重要的认知策略
1、复述策略
2、组织策略 3、精加工策略
JPKC
1、复述策略
JPKC
复述指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多次
重复的过程。有机械复述和精心复述。
复述有机械复述和精心复述。
划线、抄写、背诵、默写
2、组织策略
JPKC
将分散的、孤立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类,
JPKC
计划阶段
自我反思阶段
任务分析 目标设定 策略性计划 自我动机信念 自我效能感 结果期待 内在兴趣/价值 学习目标定向
自我判断 自我价值 归因 自我反应 满意/情感 适应性/防御性
图1 齐默尔曼的自我调节学习模式
自我调节学习的维度
JPKC
第二节 自我调节学习的策略
一、学习策略概述 (一)学习策略的定义
四、资源管理策略
时间管理策略 学业求助策略 学习环境的设置 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 学习工具的利用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2版)配套题库 课后习题 (第9章 学 习)【圣才出品】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2版)配套题库 课后习题 (第9章 学 习)【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e3538a45fad6195f312ba6fa.png)
第9章学习一、概念题1.学习答:学习(1earning)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学习的定义蕴涵三层意思:①学习是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虽然人们无法直接观察到学习本身,但从其外在的行为改善和个人的饮食行为、对待工作方式等待人接物中,推断出其行为潜能的改变。
②学习行为是相对持久的变化。
一旦学会了某种行为,这种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就会相对持久地表现出来。
③学习是基于经验的过程。
学习只能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之上,没有经验就无所谓学习。
个体的经验包括吸收信息和作出反应来影响环境。
学习既包含学习结果在行为上的改变,也包含记忆、思维等不能被直接观察到的内部智力活动。
但是学习不包含因机体成熟及大脑发育所带来的行为变化,也不包含因疾病和脑损伤而引起的行为变化。
2.联结学习理论答:联结学习理论是一种强调刺激—反应联结在个体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的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在学习领域的应用,该理论认为学习的发生是刺激与刺激或反应与结果联结的形成,又称为学习的行为论。
联结学习理论把学习看成行为或反应速度、发生频率或形式的改变,这种改变主要是各种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
两个刺激(S)在时间和空间上紧密相连时,人们在头脑里就会把这两种心理表征联结起来。
人类在适应环境中形成了行为(R)与结果(O)之间的联结。
在联结学习理论看来,一旦建立了大量的这种简单联结,人类就能够更好地调整行为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刺激(S)与刺激(S)联结学习使人类能够预测环境,反应(R)与结果(O)联结学习使人类能够更好地改变行为以适应环境。
联结学习理论认为,研究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分析联结是怎样建立起来和被使用的。
3.认知学习理论答:认知学习理论是一种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个体学习的理论,着重研究知识和技能的习得、心理结构的形成、信息加工及信念等。
该理论认为,即便是刺激与刺激的联结、反应与结果之间联结会产生学习,但这种学习也含有心理成分。
用联结学习不能解释刺激与反应间形成联结的内在原因。
人因工程学 第9章
![人因工程学 第9章](https://img.taocdn.com/s3/m/e636986d48d7c1c708a14558.png)
• 游戏中的交互设计
1、设计师应注意避免注意力过分集中;
2、设计应考虑如何引起人的注意; 3、设计时把人们不常注意的因素在设计中应突出表现。 4、设计时要考虑注意分配的合理性。
6.3 记忆 所有自然界中的物体在受到外界的作用时,似乎 都会留下痕迹: 一张纸被折过后,会留下一道印痕; 一个铁钉被磁铁吸过后,会带有微弱的磁性; 一潭静水掉进一个石子,会泛起阵阵涟漪。
记忆信息加工分级模式
重复 外界信息 输入 注意 瞬时 记忆 遗忘 (信息丢失) 短时 记忆 遗忘 长时 记忆 可能 遗忘 再现 永久 记忆 终生 不忘 长时记忆
一.瞬时记忆
瞬时记忆是在各感觉器官的后面, 贮存人感觉到的信 息, • 以也被称为感觉信息存储. 瞬时记忆是最短暂的 所 记忆, 保持时间一般以毫秒计. •储存时间大约为0.25秒到2秒 •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以刺激的物理性质进行编码 信息在听觉存储内可保留的时间要明显的长些
发掘单一关注点
设计师发掘了这一特点。好的设计师善于将观众的注意 力集中到一只手上,此时另一只手甚至不用遮住。 Cat软件发掘了这一特点。当用户再次载入时,Cat立即 显示保存的上次的屏幕截图,当用户对着屏幕思考下一步该 做什么的时候,Cat完成了载入过程。 研究问题 •揭示人们如何有效地选择一类刺激而忽略另一类刺激 •选择的具体过程
关注点的单一性 专注于某项任务或者某个问题会减弱一个人改变其关注点 的容易程度。 界面应该设计为仿佛用户会专注于任务上而不理睬你与 他的交流。 计算机的使用充满了压力和困难,用户不得不专注于控 制计算机系统,因而注意力将从任务的完成本身转移开来。 我们的目标是将用户的注意力留在所要完成的任务上。
6.2.3 注意的分配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9第九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9第九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230c89f6941ea76e59fa0406.png)
第二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知识观:对客观知识的质疑 三个特点:动态性;不确定性;时空限制性 知识是一种解释和基于现有方法的可验证的“假设”; 知识并不是一用就灵的,要具体分析; 知识理解性的个别差异; 知识虽不是“真理”,但是近似真理; 对传统教学的批评和进步:不迷恋权威;鼓励质疑和
对信息加工的批评:学习过程不是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 双向互动
思考:比较建构主义和信息加工的学习观?发现二者的适用性。 2、社会互动性 社会互动对个体、集体和国家的发展作用
学习共同体:多元的知识技能;共同的目标;知识资源的共享; 强调共同体的自我管理,教师是组织者和促进者
3、情境性 传统教学:概括化的知识是核心,情境的远离 情境性学习的具体体现: 必须在实践中予以理解 学习要想师徒制一样 学习的关键:理解知识的情境限制性和适用的条件规则等
复的影响 信息加工建构主义:在以上基础上接受了“知识的建
构,新旧知识反复的相互影响” 相对于激进主义,它们并不赞同“知识仅是对经验世
界的适应”
总结: 认知建构主义:个人建构主义 包括:激进建构主义和信息加工建构主义 社会建构主义:文化建构主义 包括:社会建构主义和社会文化取向的建构主
(二)、教学观 知识的应用性差原因是: 教学内容是结构性的,而实际情景则是复杂的 教学目标是接受和记忆 知识的简单结构化不利于应用 基于高级知识的学习和具体问题的解决,提出了该理论——随机
通达教学原则 多次观察同一风景的差异比较 同一内容多次反复学习:不同目的,不同角度,促进迁移 随机通达教学的目的:鼓励学生主动积极的探索和建构 原则要求:1.多元的知识表征;2.概念与案例;3.追求复杂化;4.
皮连生_第五版学与教的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1]
![皮连生_第五版学与教的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281fd830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e.png)
⽪连⽣_第五版学与教的⼼理学课后习题答案[1]学与教的⼼理学作业参考答案(个别答案可能不⼀致,同学们⾃⼰核对、相互检校⼀下)第⼀章⼀、填空1、最初运⽤⾓⾊概念来说明个体在社会舞台上的⾝份及其⾏为的⼼理学家是⽶德。
2、⼼理学认为,教师要扮演的⾓⾊包括:A、知识传授者,B、团体领导者,C、模公民 ,D、纪律维护者 ,E、家长代理⼈等3、⽪格马利翁效应⼜叫教师期望效应。
由⼼理学家罗森塔尔于本纪60年代提出。
4、对教师职业有重要影响的⼈格品质包括:A、热情与同情⼼,B、激励与想像.等。
5、⼼理学家对教师⼼理品质与其职业成就的早期研究的三种型是A、问卷调查,B、相关研究,C、实验研究。
6、新教师和专家教师的教学⾏为存在的差异可以从A、课前,B、课中 ,C、课后三个教学阶段进⾏分析。
7、⼼理学研究提出的缩⼩新⼿与专家教师之间差异的有效措施是:A、掌握教学常规与教学策略 ,B、对教学经验的反思 ,C、外部⽀持 .。
8、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为经验+反思 =成长。
9、师⽣从新⼿到专家⽔平的教师需要经历如下发展⽔平 A、新⼿⽔平,B、⾼级新⼿⽔平,C、胜任⽔平,D、熟练⽔平,E、专家⽔平。
10、教学效能感的理论来源于班杜拉的⾃我效能概念。
11 低成就感⾮⼈性化情绪衰竭情绪衰竭12 情境认知理论⼆、选择题1、.教师的⼼理品质主要包括:A.、⼼理过程与个性⼼理特征;B D、认知能⼒与教学风格。
2、讨厌教师的教学⽅法枯燥⽆味反映学⽣希望教师充当⾓⾊。
A.C、纪律维护者;D.模公民。
3、A4、据西⽅⼼理学的研究,在西⽅发达国家中,教师的智⼒⽔平、知识⽔平与学⽣的学习结果⽆重⼤相关。
对这⼀发现最合理解释是:A.、测量⽅法不可靠;B、.在教师的知识和智⼒达到⼀定⽔平之后,教师的其他特征对教学效果起更⼤的决定作⽤;D、研究取样少,不⾜以说明问题。
5、下⾯的描述最可能代表专家教师的特征是:A.他总是⼗分认真备课,教案写得很详细;B.他对学⽣⽆微不⾄的关怀,当发现有不理解的地⽅,能及时帮助学⽣;C.他总是认真批改它的教案虽然写得不很详细,但它能预见学⽣可能出现的理解错误。
实验心理学--记忆
![实验心理学--记忆](https://img.taocdn.com/s3/m/a1eeeb798bd63186bcebbced.png)
2012-10-19
第十章
17
过程分离范式
过程分离范式依赖于以下假设:
❖意识性提取和自动提取是彼此独立的加工过程, 这一假设是过程分离程序的核心;
❖意识性提取和自动提取在包含和排除测验中的 性质是一样的;
❖意识性提取的操作表现为全或无,而自动提取 则有对错之分。
有两类测验:包含测验和排除测验。
2012-10-19
❖“美国白人大二学生心理学”
2012-10-19
第十章
35
以测试效应(testing effect)研究为例:
❖被试特征
大学生、中小学生、记忆损伤患者
❖实验材料
无意义音节、低关联词对、GRE素材、散文、说明文等。
❖编码形式
扩展式测试(expanding-interval retrieval)与等间隔 测试(equal-interval retrieval)
4
第九章 记忆
学习重点:
1. 艾宾浩斯和巴特莱特的经典记忆实验所采用的方法; 2. 斯伯林的部分报告法的逻辑,短时记忆的测查方法; 3. 内隐记忆研究中的任务分离范式和过程分离范式,其
逻辑及演变。 4. 错误记忆研究范式。 5. 詹金斯关于记忆实验的四面体模型,记忆研究中的常
见变量。
2012-10-19
一、记忆类型 (一)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二)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三)真实记忆和错误记忆
2012-10-19
第十章
10
(一)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 忆
环境中 的刺激
感觉 记忆
注意
元认知 复述
知觉 输出
反应
复述
编 映 短时
长时
码
《第9章 人的信息处理系统》人因工程教材精品文档54页
![《第9章 人的信息处理系统》人因工程教材精品文档54页](https://img.taocdn.com/s3/m/fb1643113169a4517723a381.png)
(二)模式识别
模式是指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一定关系形成的某种刺激结 构,也可以说模式是刺激的组合。模式识别是人的一种基本的 认 知能力或智能,在人的各种活动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人的模式识别可看作一个典型的知觉过程,它依赖于人的 知识和经验。一般说来,模式识别过程是感觉信息与长时记忆 中的有关信息进行比较,再决定它与哪个长时记忆中的项目有 着最佳匹配的过程。关于匹配过程的实现方式,有三种主要模 型:(1)模板匹配模型。(2)原型匹配模型。 (3)特征分析 模型。
第二节 感知系统的信息加工
二、感知过程中的信息存储
(1)感觉储存。感觉储存又称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它是 外界输入刺激后人对信息加工的第一个模块,感觉记忆的储存 时间大约为0.25 s~2 s。
(2)感觉储存的编码。感觉储存编码形式主要依赖于信息 的物理特征,因而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3)感觉储存和工作记忆的交互作用。工作记忆是感觉记 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即输入信息经过再编码,使其容量 扩大。
感受器按其接受刺激的性质可分为视、听、触、味、肤觉等 多种感受器。其中视觉、听觉和嗅觉接受远距离的刺激。每一种 感受器通常只对一种能量形式的刺激特别敏感。这种刺激就是该 感受器的适宜刺激。人的感觉和各类感受器的适宜刺激见教材表 9-1。
第二节 感知系统的信息加工
一、感觉与知觉系统
(一)感觉器官及其信息接收能力
第二节 感知系统的信息加工
一、感觉与知觉系统
(二)知觉
人们通过感官得到了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 的加工(综合与解释),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就是知觉。 知觉以感觉作基础,是现实刺激和已储存的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 的结果,是一种主动的和富有选择性的构造过程。
材料科学基础(上海交大)--第9章
![材料科学基础(上海交大)--第9章](https://img.taocdn.com/s3/m/f4d7d937f111f18583d05a6a.png)
第9章 材料的亚稳态
9.0 概述
9.1 纳米晶材料
9.2 准晶态 9.3 非晶态材料 9.4 固态相变形成的亚稳相
重点和难点
• 纳米晶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特点;
•
•
纳米晶材料的制备;
准晶结构和性能特点;
•
•
准晶的制备;
非晶态结构及其形成;
•
•
非晶态材料性能;
高聚物的玻璃化转变;
•
力,既决定于冷却速度也决定于合金成分
合金成分与形成非晶能力的关系是一个十分复
杂的问题,目前还未能得出较全面的规律,除了
从熔体急冷可获得非晶态之外,晶体材料在高能 幅照或机械驱动(如高能球磨、高速冲击等剧烈
形变方式)等作用下也会发生非晶化转变,即从
原先的有序结构转变为无序结构(对于化学有序
的合金还包括转为化学无序状态),这类转变都
性。目前非晶合金最令人注目的是其优良的磁
学性能,包括软磁性能和硬磁性能。
一些非晶合金很易于磁化,磁矫顽力甚低,且 涡流损失少,是极佳的软磁材料,其中代表性的是 Fe-B-Si合金。此外,使非晶合金部分晶化后可获 得10~20nm尺度的极细晶粒,因而细化磁畴,产 生更好的高频软磁性能。有些非晶合金具有很好的 硬磁性能,其磁化强度、剩磁、矫顽力、磁能积都 很高,例如 Nd-Fe-B非晶合金经部分晶化处理 后(14~50nm尺寸晶粒)达到目前永磁合金的最 高磁能积值,是重要的永磁材料。
b.二维准晶
它们是由准周期有序的原子层周期地堆垛而构
成的,是将准晶态和晶态的结构特征结合在一起。
c.二十面体准晶
A类二十面体多数是铝一过渡族元素化合物,
而B族极少含有过渡族元素。
心理学基础题库(全9章)含答案整理
![心理学基础题库(全9章)含答案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3cb6134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5.png)
心理学基础题库(全9章)含答案整理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当刺激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从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跃的状态,这就是__。
神经冲动2、一次神经冲动产生的过程,基本上是由于刺激导致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从而使膜外膜内的正负离子移动而导致膜内外电位差发生变化的过程,因此,神经冲动会用__来说明。
动作电位3、神经冲动的传导在细胞内主要是__传导,在细胞间主要是__传导。
电传导、化学传导。
4、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互接触的部位叫__,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借助于__来完成的。
突触,神经递质。
5、神经递质主要起两种作用,一种叫__,另一种是__。
兴奋,抑制。
6、反射是指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
以脑为核心的神经系统的一切活动都是通过__方式来实现的。
神经回路是处理信息的基本单元,最简单的神经回路是__。
反射,反射弧。
7、一般情况下,当人在恐惧和愤怒等情绪状态下,__使躯体兴奋起来,它能加速心脏的跳动、能让肝脏释放更多的血糖以便肌肉利用、能减缓消化器官的活动,以便于采取搏斗和逃走的行动。
交感神经。
8、大脑皮层有四个脑区,分别是:___、__、__、__。
负责控制躯体运动和类似筹划、决策、目标设定等高级的认知活动的是__;__主要负责触觉、痛觉和温度觉;__主要是视觉中枢;颞叶主要是__。
额叶、顶叶、枕叶、颞叶;额叶,顶叶,枕叶,听觉中枢。
9、在功能上,大多数人与__相关的机能已一侧化到左半球,我们说话、阅读、写字主要是左半球完成。
语言。
10、巴甫洛夫认为,条件作用可以是用刺激唤起特定反射的兴奋过程,也可以是用刺激__原本可能会产生的反射的过程。
条件抑制包括:__;无条件抑制包括:__。
抑制。
消退抑制、延迟抑制;外抑制、超限抑制。
11、条件反射形成的最佳条件是:在铃响(信号刺激)后的0.5秒时,呈现食物(无条件刺激),两者的__是重要的条件,也叫条件作用。
后来的研究进一步发现,__是影响经典条件作用形成的重要因素。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学情评估试卷 附答案 (1)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学情评估试卷 附答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1c6c975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ce.png)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学情评估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S-32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之一。
下列做法与此理念不相符的是()A.使用一次性碗筷,树立健康意识B.积极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C.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防止水体污染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2.战国商鞅方升,又称商鞅量,为战国时代秦国铜质量器,是中国度量衡史的标志性器物。
其制作材料属于()(第2题)A.天然材料B.金属材料C.合成材料D.复合材料3.人类正在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个污染时期。
以下不属于室内污染物的是()A.烹饪时产生的油烟B.水果散发出的香味C.石材释放出的有害放射性气体氡D.劣质黏合剂释放出的甲醛等有害物质4.2022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只有一个地球”,聚焦可持续生活,致力于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A.深埋处理废旧电池B.垃圾分类投放,资源回收利用C.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D.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5.下列产品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无关的是()A.加碘食盐B.无磷洗衣粉C.无铅汽油D.无氟冰箱6.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为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农药②回收废旧金属有利于节约资源③天然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换气④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⑤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有利于治理雾霾A.②⑤B.②③⑤C.④⑤D.①③④7.生产口罩的核心材料熔喷布由聚丙烯[(C3H6)n]制成。
聚丙烯由丙烯(C3H6)聚合而成,而丙烯可由丙烷(C3H8)或某些化石燃料转化而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聚丙烯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丙烷可通过分解反应生成丙烯和水C.聚丙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 ∶1D.使用该材料生产的口罩可过滤掉空气中所有微粒8.近几年我国勘探发现了一些新的油田。
第9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第9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https://img.taocdn.com/s3/m/9cd7d727dd36a32d7375816b.png)
诊断
急性起病的全身性感染中毒症状&脑膜刺激征 CSF淋巴细胞轻中度↑ 血白细胞计数不高 确诊: CSF病原学检查
治疗
本病呈自限性
病因治疗: 抗病毒治疗, 缩短病程&减轻症状 对症治疗: 严重头痛可用止痛药, 癫痫发作首选卡马西平或苯妥英钠 疑为肠道病毒感染应注意粪便处理&洗手
病因&发病机制
多由肠道病毒引起(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 包括: 脊髓灰质炎病毒 柯萨奇病毒A & B 埃可病毒等
主要由粪-口途径经肠道入血 →病毒血症→中枢神经系统
临床表现
1. 夏秋季高发, 儿童多见, 多急性起病 全身中毒症状(发热\肌痛\食欲减退\腹泻& 全身乏力) 脑膜刺激征(头痛\呕吐\轻度颈强&Kernig征) 病程: 患儿常>1w, 成年可持续≧2w
42
临床表现
多爆发性或急性起病 感染症状(发热\畏寒\及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颅高压表现 (剧烈头痛\呕吐\抽搐) 脑膜刺激征(颈强&Kernig征&布氏征) 脑实质受累出现意识障碍、精神症状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血病及中性粒细胞均明显增高 CSF:压力增高,外观浑浊或脓性,WBC增高,
临床表现
1. 原发性神经系统感染 (2) HIV慢性感染 ①AIDS痴呆综合征: 隐袭进展的皮质下痴呆 淡漠\回避社交\思维减慢&健忘, 抑郁或躁狂 运动迟缓, 下肢无力\共济失调&帕金森综合征 晚期: 严重痴呆\无动性缄默\截瘫&尿失禁 CT或MRI: 皮质萎缩\脑室扩张&白质改变
41
病理
软脑膜炎、脑膜血管充血、及炎性细胞浸润 (1)软脑膜及大脑浅表血管充血,大量脓性渗 出物覆于脑表面、沉积于脑沟及脑基底池 (2)脑膜有炎性细胞浸润,早期以中性粒细 胞为主,后期以淋巴细胞、浆细胞为主。 (3)蛛网膜下腔大量多核细胞及纤维蛋白渗 出物 (4)室管膜、脉络膜亦有炎性细胞浸润,严 重者静脉血栓形成
(NEW)张学民《实验心理学》(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NEW)张学民《实验心理学》(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9f787b216fc700aba68fc7b.png)
目 录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一、单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三、简答题四、综合题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第1章 绪 论第2章 心理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设备第3章 心理学实验研究中的伦理道德第4章 心理学实验研究中的各种变量及其控制第5章 心理学实验设计第6章 传统心理物理法第7章 现代心理物理法——信号检测论(SDT)实验第8章 反应时测量技术第9章 听觉实验研究第10章 视觉实验研究第11章 注意与意识实验研究第12章 知觉现象与知觉组织实验第13章 语言认知实验第14章 学习与记忆实验第15章 情绪、动机与归因的实验研究第16章 如何独立选题、设计与实施实验第三部分 模拟试题张学民《实验心理学》(第3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张学民《实验心理学》(第3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最先将物理学的方法引进心理学研究,并对心理学与物理量之间关系进行系统探索的学者是( )。
[统考2014年研]A.韦伯B.费希纳C.缪勒D.赫尔姆霍茨【答案】B【解析】1860年,费希纳出版的《心理物理学纲要》,是最早系统地阐述感觉测量方法的著作,为科学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2波斯纳(M.L.Posner)采用大、小写字母组合的材料进行实验,结果证实了个体对刺激信息进行加工时既有视觉编码也有听觉编码。
他采用的方法是( )。
[统考2014年研]A.减法反应时法B.加法反应时法C.开窗实验法D.心理旋转实验法【答案】A【解析】波斯纳应用减法反应时确定了某些短时记忆信息有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的阶段,减法反应时实验的逻辑是安排两种反应作业,其中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没有的一个处理阶段,并在其他方面相同,然后从这两个反应时间之差来判定此加工阶段。
3在研究交通信号灯亮度对驾驶员反应速度的影响时,交通灯的亮度是( )。
[统考2014年研]A.因变量B.自变量C.控制变量D.无关变量【答案】B【解析】此研究需要控制交通信号的亮度来影响驾驶员的反应速度,所以交通灯亮度是自变量。
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现代生活与化学9.4化学物质与降授课课件科粤版
![2024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现代生活与化学9.4化学物质与降授课课件科粤版](https://img.taocdn.com/s3/m/00b9455d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b2.png)
获取量不足时才通过药物或保健品来补充,而且要合理摄
入适量的元素。
感悟新知
知1-讲
3. 日常生活中的“含氟牙膏”“加碘食盐” “铁强 化酱油” “富硒饮料”“高钙牛奶” “葡萄糖酸锌口服 液”,其实是补充氟、碘、铁、硒、钙、锌等化学元素, 都需合理使用。
感悟新知
考向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知1-练
题型1 辨别常量、微量元素
易引起佝 坏血病 偻 病 、 软
骨病等
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感悟新知
6. 合理膳食
知2-讲
为了保持人体健康,我们应注意均衡营养,合理膳食:
既在热能和营养素上达到生理需要量,也在各种营养素
之间建立起一种生理上的平衡,不可偏食。
7. 植物纤维
人类每天除需要摄取各种营养素以外,还需从蔬菜、水
果等食物中摄取一定量的植物纤维以促进消化系统的功
感悟新知
知2-讲
4. 蛋白质 我们的指甲、头发也是由蛋白质构成的 (1) 组成:是由碳、氢、氧、氮和硫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 功能:是支持生长和发育所需要的主要营养素,也是
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还可分解释放能量; (3)来源:肉类、鱼类、奶类、蛋和豆类食物中富含蛋白质; (4)转化:在体内最终转化为氨基酸;
感悟新知
知2-讲
(5) 特性:蛋白质在加热、遇到重金属盐或酸、碱和某些 有机物时,会破坏生物活性而变性,这是生命体遭受 损害和中毒的原因;
(6) 说明:绝大多数酶也是蛋白质,是催化体内反应的生 物催化剂,不同的酶有不同的催化作用;
重金属盐中毒后,应立即服用鸡蛋清或牛奶解毒
感悟新知
知2-讲
知识拓展: 1. 部分蛋白质可溶于水,向蛋白质水溶液中加入浓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emory
27
� � �
遗忘曲线:曹日昌(1964) 识记无意义音节 测量方法:
� 回忆 � 预期回忆 � 重学 � 重组材料 � 再认
Memory
28
小 结
� 记忆的早期研究,主要着眼于描述记忆总 体上的性质和表现特征。无论是艾宾浩斯 的节省法传统,还是巴特莱特的再生建构 取向,针对的都是记忆的粗线条、框架式 的描述,而没有涉及更具体的多重记忆系 统和形式的分类。
Memory 4
(1960 -1980) :信息加工阶段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1960 (1960-
� 研究范式:信息加工范式 � 实验程序:自由回忆、线索回忆、再认等 � 理论解释:多重过程理论
(1980 -) :认知神经科学阶段 �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1980 (1980-
� 研究拓展:记忆的脑机制/脑成像技术 � 核心概念:启动效应、记忆系统、内隐记忆等
巴特利特生平
Memory
15
� 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
认为 图式是指过去反应或过去经验的 � Bartlett Bartlett认为 认为图式是指过去反应或过去经验的 主动组织过程 ,它不仅使个别成分一个接一个 主动组织过程,它不仅使个别成分一个接一个 地作用起来,而且将他们组织成为 一个统一 的整体。
7
1.1
艾宾浩斯的研究
� Ebbinghaus受到 Fechner的《心理物理 学纲要》的启发,企图 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 究英国经验主义者所描 述的联想过程。 � 他在人为的实验室条件 下产生联想,并在严格 控制的条件下对记忆进 们称 行客观的测量,我 行客观的测量,我们 新联想主义心理学 。 之为 之为新联想主义心理学 新联想主义心理学。
On Memory: A Contribution to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 Bartlett(1932): Remembering: 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Memory Psychology.
(1885) : � Ebbinghaus Ebbinghaus(1885) (1885):
Memory 22
1.3
其他格式塔心理学家的研究
� 沃尔夫(Wulf,1922,1938)对遗忘问题所作的 经典性研究——视觉图形—简单线条画的遗忘。实 验要求被试观看样本图形,并试图记住它们,然 后在不同的时间里要求他们根据记忆把它们画出 来。 � 结果发现:当初呈现的样本图形与被试后来相继 复制的图画之间存在着许多不同。 � 水平化:再现的图画比原来的图画更简单、更 有规则; � 尖锐化:原来图画中的某些显著的细节在再现 时被更加突出了; � 常态化:再现的图画比最初的样本图形更像某 些熟悉的物体了。
Memory 8
� 为了使记忆的研究数量化,艾宾浩斯创造 了两个工具。
� 无意义音节(nonsense syllables) � 测量记忆的方法:节省法(savings method)
Memory
9
Memory
10
遗忘曲线(the
Memory
forgetting curve)
11
对艾宾浩斯研究的批于减少 知觉图形小的不规则部分,使其对称;或趋 向于减少知觉图形中的具体细节。
Memory 24
尖锐化:在记忆中,人们往往强调知觉图形 的某些特征而忽视其它具体细节的过程。有 些心理学家认为,人类记忆的特征之一,就 是客体中最明显的特征在再现过程中往往被 夸大了。
Memory 25
常态化:指人们在记忆中,往往根据自己已 有的记忆痕迹对知觉图形加以修改,即一般 会趋向于按照自己认为它似乎应该是什么样 子来加以修改的。
Memory 26
1.4
我国心理学家的研究
� 图形记忆的变化:曹日昌(1963) � 图片变化倾向:
� 简略、概括 � 完整、合理 � 详细、具体 � 夸张、突出
且这个过程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具有 一定的社会性。
� 他认为,对既往事件的记忆不只是简单的保存和
受文化态度和个人习惯渲染 的心理重 再现,而是 再现,而是受文化态度和个人习惯渲染 受文化态度和个人习惯渲染的心理重 建。
� 他通过实验证明了人们对一个事件很少在其发生
Memory
的当时被如实地知觉到,观察或知觉中的遗漏部 分在记忆过程中进行重建时,被以往的经验所填 补。 17
第九章 记忆实验
(一)
主要内容
� 记忆的早期研究
� 艾宾浩斯与巴特利特
� 记忆研究中的各种变量 � 记忆研究的传统方法 � 记忆的分类 � 记忆的多重存贮模型 � 内隐记忆
Memory 2
§1 记忆研究的历史回顾
E. Tulving ,(1995) Tulving,
(1885 -1960) :“语词学习阶段” �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1885 (1885- 1960): H. Ebbinghaus,1885 � 始于 始于H. � 研究范式:系列学习和对偶联合学习 � 研究材料:语词项目 � 技术要点:强调学习与遗忘的基本现象 的精确测量 � 理论解释:联想和记忆强度
�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启动
Memory
32
2 因变量
Memory 14
� Bartlett (1886 —1969) 年起在剑桥实验心 � 1914 1914年 1922 理学研究室任教, 理学研究室任教,1922 1931 年正式 年任主任, 年任主任,1931 1931年正式 成为剑桥大学实验心理 学教授。 年创建属于英国医 1944年创建属于英国医 � 1944 学研究院的应用心理学 研究所。 1932 年被推为 研究所。1932 1932年被推为 1948 年 皇家学会会员, 皇家学会会员,1948 1948年 被授予 “勋爵”,是英 国实验心理学家第一人。
� 他们都是经验主义的心理学家,都试图通 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而不是思辨的方法 去揭示心理规律; � 但是Ebbinghaus是新联想主义的心理学 家,而Bartlett是格式塔学派的心理学 家,他们的研究有很大区别。
Memory
20
Ebbinghaus
实验设计 严格的实验控制 实验材料 无意义音节 实验方法 重复学习,节省法
(1)关于故事的研究
� Bartlett 从“北美印第安民间故事”中选 了一个叫做“鬼魂的战争”(The War of the Ghosts)的故事。
Memory
18
(2)关于图画的实验
� Bartlett用图画作材料,应用顺序再产生的方法进 行的研究,同样证实了他的设想。
Memory 19
的比较 Ebbinghaus 和 Bartlett实验 实验的比较
� 无意义音节并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且各音节之间的 难度也不一定相等。 � 以自己做被试所产生的一些问题:因为在这种情形下 可能产生前摄和倒摄抑制,他自己知道了每一个实验 的目的,这对实验结果会产生微妙的影响;以他自己 一个人的实验结果不能推广到其他人身上去,等等。
Ebbinghaus 介绍了测量记忆的方 这些批评并不是全无道理,但Ebbinghaus Ebbinghaus介绍了测量记忆的方 � 这些批评并不是全无道理,但 法,较好地控制了实验条件,不仅对记忆过程进行了客观的研 究,对印象深度和遗忘量也做到了数量化。 � 在高级心理过程只能作为思辨哲学研究的课题时,艾宾浩斯能 做到这一点确实是难能可贵的。至于他工作中的缺点,如果和 他的贡献比较起来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Memory 12
� 艾宾浩斯在小结他研究记忆的方法时写道: 在研究心理过程时应用所谓自然科学的方 法,遇到两种根本性的困难:
Ê 心理活动的经常变化和反复无定使之不能布置
稳定的实验情境;
Ë 心理过程无法测量或计量。
Memory
13
1.2
巴特利特的研究
� 巴特利特对艾宾浩斯的研究持批评态度。 � 他认为记忆不仅是形成联想,学习与记忆是一个 活跃的过程(active processes),涉及意义的追 求(effort after meaning),把识记材料纳入一定 的图式(schemas)。 � 他批评艾宾浩斯为避免过去知识的影响而使用无 意义音节作为学习和记忆的材料,使记忆陷入一 种人为的状态,因而对日常生活的记忆缺乏现实 意义。艾宾浩斯过于注意记忆的材料而忽视了被 试的态度和他们过去的经验等影响记忆的其他因 素。
� 如关于图片或单词的再认实验:要求通过速示
2秒钟,相互间隔 器呈现,每个图片或单词呈现 器呈现,每个图片或单词呈现2 3秒钟,呈现 1~2遍。 秒钟,呈现1
Memory 31
,实验的干扰 � 刺激作用的感觉通道或方式 刺激作用的感觉通道或方式,实验的干扰 条件。考察不同感觉通道的记忆。 回忆还是再认,或其他方 � 信息提取方式: 信息提取方式:回忆还是再认,或其他方 式。 诱发某种记忆过程 � 指导语: 指导语:诱发某种记忆过程
Bartlett
强调自然观察,实验控 制不严格,较接近日常 生活 有意义的图画和故事 重复再现法
结果处理 强调数量化和统计技术 强调描述及个案研究 记忆中联想的建立,保 主要理论 图式理论,心理重建 持曲线
Memory 21
The paintings of Franco Magnani, a San Francisco artist, demonstrate his remarkable memory for his childhood village of Pontito, Italy. Here, one of his paintings of Pontito , left, is juxtaposed with an actual photograph of the village. Pontito, Magnani left the village in 1958 in his mid-20s. Eight years later, during a serious illness, he began dreaming about Pontito in extraordinarily vivid detail. Soon the images came to him during the daytime with almost hallucinatory power. Impulsively, and working entirely from memory, he began painting and drawing different scenes of the village. Although some of his works show near-photographic accuracy, many contain distortions that serve to portray the village in an idyllic l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