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验证走向实证—新课程背景下化学验证性实验教学新视角与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新课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新课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新课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思考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化学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实验教学越来越被重视,因为它可以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化学现象,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本文将围绕新课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展开思考,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化学实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新课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在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不再仅仅是为了验证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是更加重视学生的实验技能。

通过实验,学生不仅可以熟练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还可以培养观察、记录、分析和解释实验数据的能力。

这些实验技能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二、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新课程要求学生具备科学探究的精神,而实验正是培养这种精神的有效途径。

在实验中,学生可以从自己的实践经验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从而形成对化学现象的更深入的认识。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

三、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化学实验教学是一个综合素质培养的过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的发展。

在实验中,学生需要进行观察和推理、思考和判断,这些过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如何合理设计实验内容实验内容的设计是影响实验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合理的实验内容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具有一定的教学价值和实践意义。

实验内容还应该突出科学探究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意识。

二、如何加强实验安全教育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教师应该加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化学药品,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性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性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性研究《普通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对于化学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具有重要的作用,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而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新教材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地位,在学生实验的数量、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大幅度地调整。

并且在化学教学中,许多化学概念、原理、规律的引入都是从实验探究展开并最终由实验加以论证的。

因此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基本特征,挖掘和开发化学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的功能,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此可见实验教学在整个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鉴于此,本人结合自己多年化学教学的实际经验,对于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实行多方联动促进化学教学水平提高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方面作如下探讨和思考。

一、在化学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创新性研究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教学的最基本特征,而化学实验的主要场所在化学实验室。

化学实验室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顺利实施促进化学实验教学的的基本条件。

而现阶段各学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方面虽然都有不同程度的重视和提高,但仍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实验室配备数量不足;实验教师人员少、工作量大;实验准备时间不充分、实验时间排不过来;制度管理不配套、不科学;仪器缺乏补充维护;药品浪费等等。

这些问题已引起上级主管部门的注意,在实验教师培训和提高,实验仪器的配备等方面做了或正在做大量的工作,但作为一名教师,不应有等靠要的思想,去怨天尤人,而应在现有条件基础之上,改进实验,开发和利用现有实验资源。

比如说在做好开放化学实验室方面多下功夫,以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

在开放实验室的过程中,实验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首先要指导、修改学生的实验方案,参与学生的实验操作,解决学生实验过程中的问题,进而提出更高的目标和要求。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

新课程理念下化学实验教学的反思与探索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在整个化学教学的具体实施中显示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要做好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就要克服一些实际困难,积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持之以恒对学生加以引导和训练,必将会对新课程改革起到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探究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在整个化学教学的具体实施中显示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再是传统课程体系下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和课程的开发者。

新课程改革强调探究式学习,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高度重视并依靠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满足学生的兴趣。

教师通过实验创设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可观察的化学现象和实验操作,其活动指向是学生的自主观察、分析、思考、交流讨论、实验研究,而不局限于教师的单纯表演或展示,提倡学生独立进行或通过小组开展化学实验探究。

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可以获得更多的实验知识和技能,而不是为训练某个技能、验证某个知识而进行实验,不再划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而是给教师的创造性和学生的主动性留有一定的空间。

目前的化学实验教学还是一般先由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最后讨论归纳得出物质的性质、制法或规律。

但是,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这样的验证式实验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

实践中我觉得:若能把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自主设计,那么,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学习盐类的水解时,有一个演示实验是测Na2SO4溶液、NaCl溶液、Na2CO3溶液、CH3COONa溶液、CuSO4溶液、NH4Cl溶液的酸碱性。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动手,体验参与实验的乐趣,如果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探究实验,每两个同学一组,发一个点滴板、六张PH试纸、一支玻棒、一杯蒸馏水,每组学生分别取出上述溶液进行测试。

(完整word版)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完整word版)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浅析新课程背景下乡村初中化学实验教课云南省龙陵县天宁中学匡嘉德纲要: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研究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实验是化学教课的主要内容之一。

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发,以化学实验为打破口,研究一条化学教课如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的有效门路是特别必需的,也是可行的。

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如何经过化学实验教课促进和增强学生能力的培育作了初步商讨。

重点词:研究实验主体创新阻碍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议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己的优势,将科学研究作为课程改革的打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踊跃主动地学习,使获取化学知识和技术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研究、联系社会生活实质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让每一位学生以轻松快乐的心情去认识多彩的化学世界;给每一个学生供给同等的学习时机;让学生有更多的时机主动地体验研究过程等。

化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增强实验教课是提升化学教课质量的重要一环,也是评论教课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而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正逐渐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日,增强实验教课,培育学生的察看能力、剖析能力、实验研究能力和认识自然的科学方法更是迫在眉睫。

一、改革实验教课的理论依照教育学以为,教课过程中要依照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联合的规律,学生学习间接经验,一定以学生亲身获取的直接经验为基础,才能把书籍知识转变成自己的知识。

在化学教课中,将考证性实验改为研究性实验,学生在实验研究中从直观、详细、鲜亮、形象的实验现象下手,用眼看、动脑想、亲手做等感观亲密配合,使学生更好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形象思想到抽象思想,更好地理解书籍知识,将古人认识成就转变、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财产,从而达成认识的飞腾过程。

所以,着重实验的研究性,以此为主旨进行化学教课,在理论上也是切合唯物论的反应论,切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的。

在化学课程改革中,化学实验的改革是重点的一部分。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摘要: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化学,其教学方案中实验占了较大的比重,同时这也是新课改所提倡的教学理念。

重视化学实验不仅在于贯彻新课改的教学思想,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勇于探究发现以及交流创新的需要。

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我们在校教师已有了较好的理解,也寻找到了一些良好的教学方式,可对于实验教学这一模块,其动手操作的实验精髓还未深入课堂的学习中,因此,在新课改的教案中,接下来亟需突破的重点就应该放在贯彻落实实验教学中。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深化,教学方案中已将探究性实验作为高中化学教学的核心部分。

进行化学实验,一方面是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另一方面是借助动手操作实践体会科学有效的训练方式来增强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新教材的内容更多突出的是实验教学中的创新与探索,正因如此,在传统教学方案的理念中增设了一些以探究性为目的的实验。

可是,仅仅对实验教学的改革还不能满足我们当代学习的需求,我们也是时候对传统的实验教学进行深刻反思了,在不断地探索化学实验的新思路、新方法的同时,充分合理地利用新教材中的每个实验,更好地发挥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教师应转变思想观念新课程下的教学理念在于独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操作以及科学和人文素养能力,灌输给学生环境意识,其目的是使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学习的能力,了解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因此,这便迫使我们改变以往实验教学中依附理论教学、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验证及基本实验方法与技能训练的培养模式。

目前有一小部分教师对学生学习化学实验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或多或少存在些观念上的偏差。

举个例子来说,对于化学实验技能与化学能力,有的教师会将这两者等同,更有甚者将实验能力仅仅归结为实验操作的能力,并否认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

诸如此类的观念偏差终究会扭曲对学生进行化学能力培养的方向,最终可能导致依葫芦画瓢、照方抓药的恶性循环,其结果只能是培养出一批动作娴熟的机械手罢了,完全脱离了新课程改革中所突出的创新意识。

新课标背景下微型化学实验的实践与案例研究分析

新课标背景下微型化学实验的实践与案例研究分析

新课标背景下微型化学实验的实践与案例研究分析【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发布,实质上是有效推动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客观需要。

在新课程标准中,对化学实验教学提出一系列具体变革要求。

而针对这一变化,课堂教学也要朝着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角度出发,培养学生对微型化学实验的学习乐趣。

同时结合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将学生学习与实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而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更好教好微型化学实验,就需要我们认识好化学实验的具体方式。

本文拟从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和目标入手,结合新课程实践理念,从而更好的研究分析新课标背景下微型化学实验的实践。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微型化学实验;实践研究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目标都要结合具体情况改变。

而微型化学实验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美国率先兴起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实验方法。

方法产生至今,迅速引起了化学界的研究和关注。

到今天。

微型化学实验实质上已经成为公认的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和改革趋势。

微型化学实验具有容易操作、安全可靠、材料丰富等多项优点,也能有效增加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兴趣。

一、新课标背景下微型化学实验理论概述对于微型化学实验定义概述,中外有着各自解释,美国普遍认可的定义是:微型化学实验是一种在安全环境下,采取的防止环境污染的化学实验方法。

主要特点是试剂用量少,同时也不影响化学在教育和工业上应用的质量水平。

而我国的周宁怀教授认为微型化学实验是通过使用微型化的仪器装置,所进行的化学实验,而其试剂用量比对应常规实验节约百分之九十以上。

而我们认为,新课标背景下的微型化学实验的定义是:融合了新课标理念的微型化化学实验方法。

它旨在增加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动手及实际操作能力、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培养创新精神、由被动教学转化为主动学习,在实验实践过程中,学生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新课标背景下的微型化学实验是推进整个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方法。

新课程理念下化学实验教学的新视角

新课程理念下化学实验教学的新视角

新课程理念下化学实验教学的新视角【关键词】新课程化学实验特点化学实验不仅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和途径,也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化学实验能为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知识、检验化学理论、验证化学假说提供化学实验事实;从方法论角度来看,化学实验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功能,是落实新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重要手段;从教学论角度来看,化学实验在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操作能力及质性评价等方面具有其他教学形式和手段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教育论的角度来看,化学实验在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养成尊重科学、注重实践、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

因此,选择什么样的实验内容,以怎样的形式来呈现这些内容,如何贯彻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体现实验对于发展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价值等,成为了化学新课程实验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传统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发展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来看,传统的化学实验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强化记忆多,操作训练少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为应试教育所累,紧紧围绕中考、高考的指挥棒转。

在教学中以机械记忆仪器名称、实验步骤、现象要点和结论为主,把生动活泼的实验活动,变成僵死呆板的条条框框,把“做”实验变成老师“讲”实验、学生“听”实验和“背”实验,导致在学校教学巾出现“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画实验”的做法。

此外,有的教师由于教育、教学思想不当或同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在教学中过分强调实验仪器的珍贵,结果使学生增加了心理负担,一些学生在做实验时小心翼翼、缩手缩脚;有的教师则过分强调化学药品的毒害作用,使学生在做实验时存在恐惧心理,因而大大减少了学生化学实验的操作训练。

2.验证结论多,探究体验少传统的化学实验将“现象明显、结论正确”置于实验评价的首要地位,实验的目的完全就是为了使学生能够获得较为准确、清晰的认知性结果,于是学生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按照指定的步骤进行实验,不少人是直接把书上的答案抄到实验册上,学生很少能体验到“发现”的喜悦,实验过程中没有悬念,激发不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学生感受不到化学科学的魅力,致使对学生化学实验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大打折扣。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施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施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施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课堂教学内容与实验教学体现出了越来越明显的变化,以初中化学课程为例,教学改革的工作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为了落实新课程标准,探索实施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模式,让学生学习学科要义,激发学习兴趣,有效施行
必要实验,则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首先,在实施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着重体现实践性教学。

应增强实验项目的质量,优化实验仪器、设备配置,并强化安全意识,实施有调控的
实验教学。

在实施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发掘实验环节中的知识结构和技能体系,注重培
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分析判断的能力;要充分发挥实验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深入
研究和探索,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和知识。

此外,要精心设计、安排实验内容,力争从多角度、全方位地软硬件结合能够激发学
生的兴趣,不断创新实验模式,引导学生运用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进行实验课的设计研究,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

有效使用新型教学方法,如计算机辅助设计
和模拟软件,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此外,还可以主
动参与区域教学改革相关活动,如出版优质教学资源、三维动画以及科技及资源创新等,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实验教学质量。

最后,通过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深入探索,努力发挥实验教学的特色,通过各种新
思想新技术的融汇,营造互动的软环境,更好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不断提高实践
能力,最终达到新课程标准要求。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155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徐 锋 (湖北省武汉市常青第一中学 430000)【摘 要】新课程突出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学生具体的探究活动来实现。

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自主或合作的学习方式,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自己的动手和思考,完成知识的获取和整合。

本文以“实验室制取并验证一氧化氮”为例,论述如何通过创设实验情景,鼓励学生勤思多问、加强实践、注意合作、学习他人成果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155-0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新课程的编排中充分体现了实验的主体地位,化学实验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及培养学生探究能力都能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地提供机会让学生亲历化学实验的探究过程,在化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中获得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下面以“实验室制取并验证一氧化氮”为例浅谈对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教学的一些心得与思考。

一、创设实验情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化学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新课程标准倡导在实验课上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设计的能力,要改变传统实验课教师包办代替或学生“按图索骥”做实验的模式,让学生做实验课的主人。

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重视设计探究氛围,提出具有启发性、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

例如铜与稀硝酸的反应,若按照课本的实验装置和方法,就不易观察到无色的NO气体.学生会因理论与实验不一致而产生疑惑,从而激发了兴趣,因此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问,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给学生以自信,通过分析讨论得出正确的答案;然后教师因势利导,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思考能否改进这个实验,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施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施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施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新课程标准的推出,旨在积极引导学校教学工作朝着素质教育方向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的推动下,初中化学教学也将面临巨大的变革和挑战,化学实验教学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出发,探索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变革和实施。

一、新课程标准对化学实验教学的理念要求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化学实验教学将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

与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听课相比,化学实验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新课程标准对化学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化学实验教学既有利于学生获取知识,又能促进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变革方向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初中化学实验教学需要进行重要的变革。

实验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不再只是简单地进行实验演示,而是要让学生们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潜能。

实验内容要与生活和社会联系紧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实验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发现和解决。

实验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们在实验中能够学会自我保护和合作。

三、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实施途径与方法为了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施。

教师要提高教学水平,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意识,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设计出有趣的实验内容和形式。

学校要加强实验设施和安全管理,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和保障,保障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安全和顺利。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报告,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

浅析新课改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浅析新课改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浅析新课改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改革在我国初中教育中也得到了全面推行。

在新课程改革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从新课改的背景和特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浅析,希望能够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些借鉴与思考。

一、新课改的背景和特点新课程改革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核心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提倡学生参与、体验和探究式学习。

在这样的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也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新课改的教育特点主要包括:注重学生的发展、突出素质教育、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注重实践教学和注重综合评价等。

在进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时,需要充分利用实验教学的优势,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目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实验内容单一、实验手段落后、实验设备不足、师生实验比例不协调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无法充分发挥自主探究的能动性,影响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针对目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需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寻求新的发展方向。

要注重实验内容的多样性和探究性,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探究。

要改善实验设备,提高实验条件,确保学生有充分的实验操作机会。

要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活动。

新课改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也可以借鉴现代科技手段,如利用虚拟实验室、多媒体教学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机会和探究性学习的效果。

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验技能和教学水平,培养一支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师队伍。

新课程改革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但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

我们期待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能够取得更大的发展,培养出更多具有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优秀学生。

新课标理念下的化学实验教学新探

新课标理念下的化学实验教学新探

新课标理念下的化学实验教学新探1. 引言1.1 背景介绍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一直在教学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化学实验教学也在不断进行着变革和探索。

新课标理念下的化学实验教学,正在逐渐走向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发展。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标的推出为化学实验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这一背景下,化学实验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和实验操作,而是更多地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新课标的出台,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要求教师变换教学方式,探索更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化学实验教学作为化学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随着新课标理念的更新而进行调整和完善。

如何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开展更加有效的化学实验教学,成为当前化学教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问题提出在新课标理念下的化学实验教学中,问题提出是一个关键的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的要求。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化学实验教学应该如何改进,以更好地贴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需求?如何让化学实验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如何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这些问题都是当前化学实验教学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只有深入思考和研究这些问题,我们才能更好地推动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

【问题提出】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新课标理念下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和挑战,为后续研究和实践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1.3 研究意义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更新和推广,化学实验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析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析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析一、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新课程改革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实践。

在这一大背景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和目标。

化学作为中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其中的实验教学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思考和总结,从而深刻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在新课程背景下,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是否还适用,如何将实验教学与新课程理念相结合,成为了教师们需要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二、新课程理念对化学实验教学的影响1. 以学生为中心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积极参与。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主导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很难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如何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并对实验过程有更深的认识成为了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2. 强调实践与创新新课程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创新来学习,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传统的实验操作往往是一成不变的,学生缺乏对实验操作的创新意识。

如何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化学实验,成为了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3. 实现知识的跨学科整合新课程强调实现跨学科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将化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验中能够综合运用知识,成为了当前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三、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针对新课程理念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所带来的影响,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探索,以更好地适应和贯彻新课程要求。

1. 设计具有探究性和实践性的化学实验传统的化学实验往往是教师提前设计好操作步骤和结果,学生只需要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

而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需要设计更具有探究性和实践性的化学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能够自主探究和创新。

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实验题目,让学生自己设定研究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和进行实验操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化学实验教学的新视角

新课程理念下化学实验教学的新视角

科学 , 与学生 生 活实 际 的联 系非 常 密切 , 课 程强 它 新
调将 “ 贴近 生 活 、 近社 会 ” 贴 的理 念 渗透 到 化 学 文验
教学 中 , 化学 实验 的改 革 向着生 活化 的方 向迈进 。 使 () 1 在教 材 中安 排 了学 生 熟悉 的生 活 场景 , 以刨 设 实 验情境 。 ( ) 教材 中安排 了众 多的学生 熟悉 的物质 作 为 2在 实验 的原料 进行 实验 , 学生感 到化 学并 不神 秘 。这 使
4 技 能训 练多 , 合应用 少 。把化 学实 验仅 仅作 . 综 为一种 实验 技 能 的 训练 手段 ,而忽视 _它作 为 ~种 r 科 学研 究 方法 的重 要 价值 ,过 分 强调 实验 技 能 的熟 练 化 。在化 学 教学 中重 视 化学 实 验基 本操 作 本 无可

传 统化 学实 验存在 的 主要 问题
小 实验 ” “ 味实 验 ” , 、趣 等 但就 总 体 丽 言, 实验 内容 仍
然 远离 了学生 的生 活实 际和社 会 实际 。而 且 , 在学 科 中心 的大背 景下 . 家庭 小 实验 ” “ 味实 验 ” 也 “ 、趣 等 难 发挥它 们应 有 的功能 。
二 、 课 程 理 念 下 中 学 化 学 实 验 的 特 点 新 1 生 活 化 。 化 学 是 一 门 应 用 性 和 实 践 性 很 强 的 .
1 强化 f忆多 , . 已 操作 训练少。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 为应试教育 所累 , 紧紧 围绕 中考 、 高考 的指 挥棒转 。在
教 学 中以机 械 记忆 仪器 名称 、 实验 步 骤 、 象要 点 和 现 结论 为主 。 生动 活泼 的 实验 活 动 , 成僵 死呆 板 的 把 变

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云南省龙陵县天宁中学匡嘉德摘要: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研究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以化学实验为突破口,探索一条化学教学如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的有效途径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如何通过化学实验教学促进和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探究实验主体创新障碍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让每一位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彩的化学世界;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等。

化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也是评价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而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正逐步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认识自然的科学方法更是刻不容缓。

一、改革实验教学的理论依据教育学认为,教学过程中要遵循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学生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亲身获得的直接经验为基础,才能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在化学教学中,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学生在实验探索中从直观、具体、鲜明、形象的实验现象入手,用眼看、动脑想、亲手做等感观密切配合,使学生更好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将前人认识成果转化、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从而完成认识的飞跃过程。

因此,注重实验的探索性,以此为宗旨进行化学教学,在理论上也是符合唯物论的反映论,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的。

在化学课程改革中,化学实验的改革是关键的一部分。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析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析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成为了教育改革中的重要议题。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革新,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逐渐显露出一些不足之处。

对于如何有效地进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重新思考和探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不再仅仅注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兴趣特点,教师们需要更加灵活地设计实验内容和方法,使之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也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变。

传统上,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扮演着权威的角色,而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更多地扮演辅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讨,从而激发他们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价值。

通过重新审视实验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教学模式,我们有望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和优质的化学教育,从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1.2 研究意义化学实验教学在中学阶段是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具有独特的教学功能和价值。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对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探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新课程改革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影响。

随着课程标准的更新和调整,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也需要相应地进行调整和改进,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通过研究,可以分析新课程对实验教学的要求,为实验教学的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如何进行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调整。

传统的实验教学往往注重实验操作的技巧,缺乏对化学概念的深入理解和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

通过研究探讨如何改进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化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意义在于促进教学理念的创新和实践模式的改革,为化学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经验。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析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析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析本文将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变革和发展,以及实验教学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和发展。

在以往的教学中,化学实验大多是老师讲解,学生直接进行操作的传统模式,而在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教学已经从纯粹的模拟实验变成了探究实验,更加注重学生自主性、合作性及探究能力的发展。

在新课程中,学生已经成为教学的主体,只有他们自己参与进来,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因此,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实验的方式掌握化学知识,并且发展探究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教学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实验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熟悉化学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思维能力。

首先,化学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探索不同的化学实验现象,让学生更加直观认识化学知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体会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其次,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思维能力。

学生参与化学实验活动中操作具体的实验材料和设备,不仅要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正确操作方法,还要懂得如何选择实验方法、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数据以及总结实验结果。

这样的实验操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验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化学实验教学能够激励学生合作学习,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在实验中,学生需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设计、执行实验程序、汇总实验结果等环节。

相互之间协作沟通、合作配合,促进相互之间的交流,增加了学生间的信任和合作精神。

在新课程标准下中学化学试验教学课程设计及实现

在新课程标准下中学化学试验教学课程设计及实现

在新课程标准下中学化学试验教学课程设计及实现【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在新课程标准下中学化学试验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实现。

在文章先介绍了背景和研究意义。

在详细讨论了新课程标准对化学试验教学的要求,中学化学试验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探讨,实践案例分析以及教学评价与改进。

最后在结论部分分析了新课程标准对中学化学试验教学的成效,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文通过对中学化学试验教学的全面探讨,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促进化学教育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化学试验教学、新课程标准、中学、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实践案例分析、评价、改进、成效、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下,中学化学教育也在不断更新和探索中。

化学试验作为化学学科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化学知识,培养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下,中学化学试验教学常常局限于“演示性”实验,学生往往只是被动观摩,缺乏主动参与和探究的机会。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学化学试验教学需要进行深刻的改革和创新。

如何设计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试验内容,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如何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这都是当前中学化学教师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探讨在新课程标准下中学化学试验教学的课程设计与实现,从而为中学教师提供一些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1.2 研究意义化学试验是中学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实验技能,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传统的化学试验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进行关于在新课程标准下中学化学试验教学课程设计及实现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重新审视和设计化学试验教学内容,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课程要求,提升教学质量。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析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析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析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实施。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本文将围绕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探析,探讨实验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的意义、目标、方法和策略,以期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意义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实验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科学原理和化学现象,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实验往往会产生一些奇妙的化学现象,给学生带来新奇感和兴奋感,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热情。

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在实验中,学生需要亲自动手操作,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实验设计环节,学生需要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和操作步骤,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目标在新课程改革中,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目标应当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

具体而言,首先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学生应当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如称量、搅拌、加热、挥发等,同时还应当学会使用实验仪器和玻璃器皿。

其次是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学生应当学会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方法,确定实验步骤,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分析和归纳。

再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实验中应当体验到科学的乐趣,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最后是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应当具备较强的实验观察能力、实验数据处理能力和科学推理能力。

这些都是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主要目标。

三、方法新课程改革中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方法。

浅析新课改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浅析新课改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浅析新课改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也正逐渐发生改变。

新课改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科学思维,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在新课改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传统的教师主导式教学被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输者,而是变成了学生的学习引导者和学习辅导者。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和能力特点,设计相应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案,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探索欲望。

教师还应提供相应的实验指导和实验技巧,引导学生正确操作实验仪器和进行实验操作,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新课改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实验内容的选择更加注重实际应用和学生的实际需求。

教师应关注实验的目的和意义,选择与学生生活和实际应用相关的实验内容,以增加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实验动机。

实验内容的设置要具有层次性和循序渐进性,以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在学习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时,可以设计一系列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实验,如电化学实验和颜色变化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实验记录能力。

新课改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实验方法的选择更加灵活多样。

教师应根据实验内容和实验目的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手段。

除了传统的瓶试管实验,还可以引入绘图实验、模拟实验和计算机模拟实验等,通过不同的实验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

新课改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实验结果的评价更加注重对学生实验过程的考察和实验数据的分析。

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的实验思路和实验设计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发现实验中的问题和改善实验方法。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纳,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思维。

新课改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通过设计合理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促进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的全面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验证走向实证——新课程背景下化学验证性实验教学的新视角及案例分析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大力倡导科学探究的今天,高中化学验证性实验教学如何走出尴尬,落实“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笔者提出了以科学过程性技能的培养为主导的教学视角,从验证走向实证,最终实现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本文结合(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第二版,P 39)验证性实验——氢氧燃料电池的研究性学习教学为例,进行了具体阐述。

关键词验证性实验过程与方法科学过程技能科学素养1.问题的提出——课程目标的创新与验证性实验教学的尴尬新一轮课程改革努力凸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要彻底扭转“应试教育”的弊端,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与完整的人格。

为此《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下面简称《标准》)“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体系”(下面简称“三维”目标),要求学生在上述三方面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最终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和科学素养的提升。

大家普遍认为“三维”目标的提出是个亮点,其中“过程与方法”目标可谓是亮点中的“亮点”,又是亮点中的“难点”。

化学学科如何阐释本学科的“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根据对《标准》文本的分析,可以看出“过程”指的是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主要是指科学探究的方法(科学方法),还包括学生学习的方法。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化学实验教学则更多的承载着落实“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的重任。

所以新课程一改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着学生看实验多,做实验少;验证性实验多,探究性实验少的状况,充分发挥实验作用,把大量的实验分散在教材的“活动与探究”、“观察与思考”栏目之中;同时新课程还淡化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界限,把大量的演示或验证性实验改为学生探究性实验、为学生亲手做实验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因此在新课程实验教学中,“验证性实验教学过程缺少探究性”的观点引起了人们对验证性实验价值的怀疑,以及对“科学探究”的误解。

相当一部分人认为“验证性实验”不具有“科学探究”的功能,在倡导以“科学探究”为显著标志的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今天,验证性实验似乎已失去应有的生命力。

其实,验证性实验不应受到责备,作为一种重要的实验形式,验证性实验无论是在化学研究中还是在化学教育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其作用也是任何其他类型实验所无法替代的。

现实中人们对验证性实验的认识所暴露出的一些误区,是与传统的对验证性实验的价值缺少应有的认识和对验证性实验教学的安排不当有关,这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如何改进验证性实验教学使其发挥科学探究功能的问题。

2.理论的思考——验证性实验教学的终极目标:科学素养2.1什么是科学素养什么是科学素养,目前尚无公认的定义,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国际上对公民科学素养调查建议的内容获得概略的认识。

国际上对公民科学素养调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①对科学术语和概念的基本理解;②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基本理解;③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理解。

根据科学素养的内涵,在化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必须全面落实“三维”目标尤其是“过程与方法”目标。

而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关键举措就是让学生在“做科学”中学习科学。

这里所谓“做”不是盲目的做,或者仅仅表现为外显动作的“做”;还必须“动脑”的理性体验——在做的过程中获取科学知识、在做的过程中体验和感悟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从而学习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在做的过程中理解科学本质。

2.2从验证走向实证人类在科学研究活动中所进行的科学实验通常有两个目的,其一是利用各种实验装置,在人为干预或控制自然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观察迄今未知或未加解释的新事实;其二是利用各种实验装置,创造特定的观察条件,以便判断或验证科学假说或理论。

由此也就衍生出探究性试验和验证性实验两种基本实验类型。

从思想方法的角度看,探究性试验与验证性实验分别与实验归纳法和理论演绎法相对应。

归纳是从有限的个别事例中推断出一般规律的过程,归纳推断的基础是假设将来事实与现有事实具有相似性。

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切由归纳得出的规律原则上是可错的,它还是一个需要进一步实证的假说。

演绎是从一般推出个别的过程,这首先要求作为推理前提的“一般”应当为真的,但问题是我们常常无法确定其前提是否为“真”,而且即使前提为真并在推理正确的情况下,也并不意味着从一般性出发就一定能揭示出个别事物的特征。

因而,无论是由归纳得来的结论还是由演绎得来的结论,都是可错的,都需要经过实验验证才能得到确认。

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的本质就是通过观察验证”。

因而,验证性实验在科学发现以及科学教育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通过验证性实验来验证假说或检验理论,这是培养学生实证精神和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验证性与探究性本来就是密切联系的,探究的过程离不开验证,验证的过程同样也可以充满探究。

其实,实验过程是否具有探究性,这并不简单地取决于实验类型,现实教学中探究性实验缺少探究性或“伪探究”的情况也并不少见。

所以我们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应是“如何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的问题,而应是“怎样使验证性实验更多的蕴含探究性”的问题。

笔者认为,欲使教学过程蕴含探究性,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绝非靠简单的模仿一些“探究教学模式”所能凑效的,而是要仔细分析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抓住各个“环节”中所蕴含的基本技能方能见成效。

探究过程中的基本技能究竟是什么?它就是科学过程技能。

2.3科学过程技能根据科学家的工作性质和工作过程的特点,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将其定义为一组具有广泛迁移力的适合多种学科和科学家的工作性质所需要的能力。

美国基础科学课程计划《科学——过程与方法》将科学过程技能概括为6种基础性科学过程技能和6种综合性科学过程技能(如下表)。

科学过程技能是科学研究活动过程中的基本技能,它是智力技能与动作技能的有机融合,而且以智力技能为核心。

儿童对外界世界的兴趣和求知欲是与生俱来的,但他们对于如何正确的探究却缺乏经验。

这方面的技能是靠后天培养的。

科学过程技能发展受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的影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3.解决的途径——落实科学过程技能的培养验证性实验教学教学中的经验规律的来源一般有两条途径:其一是根据学生在生活经历或探究性实验中所获取得经验事实进行归纳概括得出;其二是利用已知的科学经验规律进行理论演绎得出。

无论从何途径得出的经验规律在未经证实之前,都只能将其看作为尚待进一步验证的科学假说对待。

所以在验证性实验教学中,我们要突破传统的将所有验证性实验都安排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结论之后,并且客观上已把这些结论作为“正确结论”用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进行的弊端,结合教学进度考虑适当增加实验的提前量,让学生能在未做实验之前将经验规律明确作为假说对待,渗透假设性。

同时在验证性实验教学中,还要努力引导和激励学生进行科学预测。

当然,教学过程中的预测是相对于学生的未知而言的,凡是学生依据所研究的经验规律通过演绎推理而作出的关于某种未知自然现象的预测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科学预测,而检验这种预测的实验便是教学意义上的预测性验证性实验。

如此就可以理所当然地也应当将实验设计融入到验证性实验的步骤中。

而且从操作层面考虑,验证性实验的设计与探究性实验设计比,则更为容易、可行,对于学生科学过程技能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发展意义。

4.实践的案例——氢氧燃料电池演示仪的开发与制作燃料电池(尤其是氢氧燃料电池)以其能量转换效率高、污染小、高度可靠性,必将成为未来电池的主角。

由于燃料电池在电极制作和燃料的储存、携带方面技术要求很高,目前尚未得到普及。

中学化学教科书的大部分版本中关于燃料电池的介绍仅限于文字和示意图,这使得学生对燃料电池的构造和原理缺乏感性认识,从而产生一种神秘感。

通过验证性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氢氧燃料电池的构造和原理(如右图1),这是(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第二版,P 39)的一大特色与创新。

我们在上相关内容之前安排学生进行了分组实验,初衷是让学生理解和利用原电池原理动手制作简易电池,并体验高科技与我们的生活是如此的贴近。

.但在实验过程中,不少小组做不出现象,而且有学生提出该装置先充电,后放电,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讲能叫作燃料电池吗?为此,我们组织部分学生进行了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并在活动中有意识的进行了学生科学过程技能培养的实践。

4.1文献检索——解释资料我们知道典型氢—氧燃料电池由3个主要部分组成:燃料电极(负极)、电解质溶液、空气/氧气电极(正极)。

其工作原理是:负极处的氢气被“抽取”电子,这些电子通过导线流入正极。

在正极,氧气发生还原反应获得电子。

由于燃料电池不会燃烧发出火焰,也没有旋转的发电机,所以燃料的化学能大部分直接转化为电能。

工业上,人们用Pt 作催化剂和吸附剂,只要不断的加入氢气和氧气,燃料电池就可以持续供电了。

而上述装置从能量转换的角度看实质上是一个蓄电池(电能→化学能→电能),似不能完全反映燃料电池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4.2实验探究——进行实验[探究实验1]我们重复了上述实验:用多孔碳棒做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通电一段时间(半分钟),使水发生电解,产生的部分氧气和氢气被碳棒吸附。

然后停止电解,将电极接电压表和电流表。

(如右图)。

我们观察到电压表和电流表均发生偏转,但此时电压和电流都很小,且不稳定,衰减得很快。

在中性电解质溶液中,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2H2 → 4H+ + 4e-;(+)O2 + 2H2O + 4e-→4OH-。

根据上述电极反应式,我们发现电流的大小与参与反应的氢气的量有关。

由于多孔碳电极虽能吸附一部分氢气,但量有限,在发生放电反应时,产生的电流太小。

这也就是不少同学做不出实验现象的原因。

于是我们首先对电极进行了改造:用实验室里的破试管截成60—70 mm的玻璃管,配好单孔塞;将多孔碳电极塞入单孔塞,使电极置于玻璃管内。

这样就可以利用玻璃管贮存气体,而提高电极周围氢气和氧气的浓度。

当用新电极重做上述实验时,我们欣喜的发现电池的电压和电流明显增强,不仅仅可以使起辉电压为 1.7 V,电流为0.6 mA发光二极管发光,而且还可以使音乐贺卡上的扬声器发出美妙的音乐。

但是多孔碳电极不能像Pt电极那样主动的吸附和催化氢气和氧气,我们仍无法从原理的角度来改进上述实验装置,研究曾一度陷入僵局。

4.3第二次文献检索——解释资料、形成假说在前一次文献检索时,老师和同学们主要依赖于互联网,多数关于燃料电池的介绍都停留在科普水平,对于如何从原理上克服上述装置的缺陷贡献不大。

于是我们又进行了第二次文献检索,充分利用学区内有大学的便利走进了大学图书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