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 CH15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宏观经济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课件

E r0
增加政府支出,使IS曲
线向右移动,移动幅度从y0 到y3。
IS
当投资需求利率系数d
IS
较小(IS曲线较陡峭)时, 由于投资对利率上升不敏
感,挤掉的投资较少,从
0
y
y0 y1 y2 y3
而使均衡收入增加较多。
宏观经济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9
例:假设LM方程为 y=500+25r, (1)分别计算IS(a):
(1) IS: y=60+0.8(y-100)+150+100 y=1150
LM: 0.2y-10r=200 得: y=1000+50r
(2) 解IS和LM方程组, 得:y=1150, r=3, i=150
(3) ⊿y=⊿g•kg=201/(1-0.8)=100, IS方程:y=1250 解IS和LM方程组, 得:y=1250, r=5, i=150
宏观经济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5
挤出效应的产生在于:政府购买增加,使 货币需求增加,在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 利率会上升,而利率上升会引起投资减少,进 而引起国民收入减少。
g↗—y↗—L1 ↗—r ↗ —i↘ —y↘
只有当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不会使利率上 升很多,或利率上升对投资影响较小时,它才 会对总需求有较大的效果。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一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 第三节 货币政策效果 第四节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宏观经济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1
第一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政府收支(税收和支出)以 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宏观经济学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LM
IS
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
(二)凯恩斯极端
凯恩斯极端:IS曲线 凯恩斯极端: 曲线 r 为垂直线而LM曲线 为垂直线而 曲线 为水平线的情况, 为水平线的情况,此 时财政政策十分有效, 时财政政策十分有效, 而货币政策将完全有 效.这种情况被称为 0 凯恩斯极端. 凯恩斯极端.
IS IS' LM LM'
在上述的四个因素中:支出乘数主要取决于边际消 在上述的四个因素中: 费倾向,边际消费认为是比较稳定的;货币需求对 费倾向,边际消费认为是比较稳定的; 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K主要取决于支付习惯 主要取决于支付习惯, 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 主要取决于支付习惯,一般 也认为比较稳定;因此, 也认为比较稳定;因此,挤出效应大小决定性因素 是货币需求和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 是货币需求和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即货币 需求的利率系数及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 需求的利率系数及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
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
三,财政政策效果与LM线斜率 财政政策效果与LM线斜率 LM (一)图形分析
r r3 r2 r1
E3 E1 E2
LM线越陡峭 实行 线越陡峭,实行 线越陡峭 财政政策的效果越 小; 反之 反之LM线越平坦, 线越平坦, 线越平坦 政策效果越大 y1y2>y1y3
LM2
y0
y1
y
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
为什么???
五,挤出效应 (一)概念 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 果. 由于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场上购买产品和劳务的 由于政府支出增加, 竞争就会加剧,物价就会上涨, 竞争就会加剧,物价就会上涨,在货币名义供给量 不变的情况下, 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量就会因价格上涨而 减少,进而使可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 减少,进而使可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债券 的价格就会下跌,利率上升, 的价格就会下跌,利率上升,进而导致私人投资减 投资减少了人们的消费机会随之减少. 少.投资减少了人们的消费机会随之减少.这就是 政府支出增加挤占了私人投资和消费. 政府支出增加挤占了私人投资和消费.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课件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效果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14
改变所得税结构分析
改变所得税结构,如果使高收入者增加税 负,使低收入者减少税负,就可以起到刺激经济 总需求的作用。
为什么?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效果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15
扩大政府支出分析
▪ 增加消费,刺激总需求;
▪ 增加对货币的需求,使得实际利率上升,私
的增加,但在达到某一点之后,税率再提高会使 总税收收入减少。
=>拉弗曲线: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效果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10
拉弗曲线
根据拉弗曲线,必然存在一个最佳税
T
率C点,税率超过这点 ( tc) ,税收将
对经济活动起较大的阻碍作用。
C
Ta
A
B 拉弗禁区
O
t t a
tc
b
t
100%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效果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效果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17
财政政策效果
财政政策效果:变
动政府收支,使 IS 变 动,对国民收入变动产 生的影响。 财政政策乘数:货
r
IS 2
% IS 1
E1
LM
E2
币供给量不变,政府收
支变化导致国民收入变
动的倍数。
财政政策乘数 < 政府 支出乘数。
y1
y2 y3 y
第一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宏观政经策济学的宏影观响经济政策分析
44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概念
广义的宏观经济政策还包括 -- 产业政策 -- 收入分配政策 -- 人口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的调节手段 -- 经济手段(间接调控) -- 法律手段(强制调控) -- 行政手段(直接调控)
宏观经济学课件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三、挤出效应
1. 定义: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 私人投资或消费降低的作用。
2. 挤出效应产生的原因: g↑→P↑→m↓→m2↓→r↑→ i↓→ c↓
16
当经济低于充分就业时,有不完全的挤出效应。 政府支出↑→总需求水平↑→产出水平
↑→m1↑→ m2 ↓→利率r↑→i↓。 但此时只挤出一部分投资,政府扩张性的财
三是同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 币政策,即对这两种政策搭配使用。
33
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
政策混合
产出 利率
1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 不确定 上升
策 2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 减少 不确定
策
3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 不确定 下降 策
4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 策
Step8: E y E y 所降低的国民收入与所减少的总支出相等。
Step9: y yd yttr yd 所降低的个人可支配收入与所降低的国民收入相等。
20
3. 挤出效应产生的途径
Step10: yd c yd c 所降低的消费是所降低的个人可支配收入
的β倍。 Step11: c Ecig(x m) E
LM
紧缩性财政政策,IS左
E’
LM’ 移,均衡利率、收入下
 ̄r
E
降。
E’’ IS’
➢ IS不变,采取扩张 性货币政策时,LM右移, 均衡利率下降、收入提
IS
高;紧缩性货币政策,
O
 ̄y y*
y
LM曲线左移,利率上升、
收入减少。
6
政策种类
财政政策 (减少所得税)
财政政策 (增加政府开支, 包括政府购买和转
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政策分析

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政策分析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研究整体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现象的发展规律。
它关注的是国家或地区的总体经济状况,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重要经济指标。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政策分析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1. 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石之一,它关注经济长期的增长趋势和驱动因素。
主要有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等多种理论模型。
这些理论试图解释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和资本积累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 商业周期理论商业周期理论研究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凯恩斯经济学理论,它认为经济活动受投资、消费和政府支出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引起周期性的波动。
此外,也有实物周期理论和新兴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理论等,用于解释经济周期的起伏。
3. 市场失灵理论市场失灵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旨在分析市场无法实现有效资源配置的情况。
其中包括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公共物品、垄断等因素。
此外,政府在市场失灵时,可以通过干预政策来修正市场失灵问题。
二、宏观经济政策分析1.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开支和税收来影响宏观经济状况的政策手段。
在经济增长疲弱时,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开支来刺激经济活动。
而在高通胀的情况下,政府通常会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来控制通胀。
2.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宏观经济状况的一种政策手段。
一般情况下,央行会通过调整利率来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的稳定。
此外,央行还可以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活动的规模。
3. 外汇政策外汇政策是指国家采取的对外汇市场的政策和调控措施。
它涉及到汇率政策、外汇储备管理、跨境资本流动等方面。
外汇政策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往来具有重要影响。
4. 结构性政策结构性政策主要针对经济结构问题,目的是优化经济发展模式和调整产业结构。
比如,政府可以制定产业政策来培育新兴产业,鼓励创新创业,提高经济增长潜力和质量。
ch15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2)在一个非充分就业经济中,同样存在 “挤出效应”,但一般而言,不可能对私 人支出“完全挤出”。具体在多大程度上 挤占私人支出,这取决于以下一些因素:
A、支出乘数大小:乘数越大,政府支出 引起的产出增加越多,但利率提高使投资 减少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减少也越多,即 “挤出效应”越大。 B、货币需求对产出变动的敏感程度(即k 的大小):k越大,政府支出增加引起的一 定量产出水平增加所导致的货币需求也越 大,因而利率上升也越大,从而“挤出效 应”越大。
2)、IS水平,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无限 大,利率稍微变动,投资会大幅度变化, 利率稍微上升,使得私人投资大幅度减少, 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更为彻底和完全。 3)、所以此时增加财政支出,收入不增 加,反使得利率升高。
3、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政策种类
财政政策(减少所得 税)
财政政策(增加政府 购买) 财政政策(投资津贴) 货币政策(扩大货币 供给)
利率
消费
投资
GDP
对于上面这个图表我们可以通过IS-LM模
型来理解。扩张性财政政策会使IS曲线向 右移动,反之则向左移动。扩张性货币政 策会使LM曲线向右移动,反之则向左移动。
r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LM0
LM1
IS1 IS0 y1 y2 y3 y4 y
货币政策效果因LM斜率而异
3、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 与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相反,如果水平的 IS和垂直的LM相交,就出现了所谓的古 典主义极端情况。那么财政政策完全无效, 而货币政策十分有效。如下图所示。
r
LM LM'
LS' LS
r0 y 古典主义极端情况
2)、但是政府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的政策 非常有效,因为作为扩张性财政政策,是 通过出售公债,向私人部门借钱,此时私 人部门的资金充足,不会使利率上升,不 产生挤出。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_第十五章_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一节 宏观政策影响 一、财政政策的影响
第一节 宏观政策影响
一 财政政策的影响
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影响总需求 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在经济高涨、通货膨胀率上升太高时,政府也 可以采用增税、减少支出等紧缩性政策。
财政政策类型 利率
消费
投资
GDP
减少所得税
↑
↗
↘
↗
增加政府开支
导致对联邦承包商支 出减少,最终影响到 社保和其它福利。
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 三、挤出效应
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
三 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私人消费或投 资降低的效果,“挤占”了私人投资和消费。
货币幻觉即人们不是对货币的实际价值做出反 应,而对用货币表示的名义价值做出反应。
西方经济学
(宏观部分)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 政策分析
第一节
宏观政策影响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目录
目录
财政政策的影响; 货币政策的影响
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
IS-LM图形分析; 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挤出效应
第三节
货币政策效果
IS-LM图形分析; 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 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1898年, 戊戌变法的 《明定国是》诏有 “改 革财政,实行国家预算”。
[资料] 财政的起源(2)
[资料] 财政的起源(2)
公共财政古已有之, 财政的“公共性”特 点是与生俱来的。
财政最初就是在经济 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集 团的分配活动。
统治集团的“集体性” 或 “公共性” 赋予 了财政有别于一般财 务的“私人性”。
非常时期的非常货币政 策是不可持续的,核心 是让货币政策回归到常 态,保证银行体系能释 放适度的流动性。
宏观经济学ghy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亿美元。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经济学ghy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 策分析
4. LM曲线最终将变得完全垂直,因为( •C)。
a. 投资不足以进一步增加收入; b. 货币需求在所有利率水平上都非常有弹性; c. 所有货币供给用于交易目的,进一步提高收入是不可能的; d. 全部货币供给都被要求用于投机目的,没有进一步用于提 高收入的货币。
5. 下列那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 •c)。
a. LM陡峭而IS平缓 b. LM垂直而IS陡峭 c. LM平缓而IS垂直 d. LM和IS一样平缓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经济学ghy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 策分析
6.下列哪种情况“挤出效应”可能最大( •D)。
A.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宏观经济学ghy第十五 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7
宏观经济学ghy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 策分析
学习目标: 1、掌握运用IS-LM模型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效果 进行分析的基本方法 2、掌握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效果 3、掌握两种经济政策混ghy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 策分析
即IS曲线越陡峭(d越小),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 化就越大,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大。反之,IS曲线越 平坦,则IS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化就越小,即财政政 策效果越小。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经济学ghy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 策分析
图15—1 财政政策效果因IS斜率而异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经济学ghy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 策分析
第一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 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 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 货币政策: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 系变动货币供应量来影响利率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和发展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宏观层面的经济现象,如国民经济总体规模、物价水平、就业水平和经济增长等。
宏观经济政策则是指统一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政府行为,旨在调控整体经济活动,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可以分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大类。
货币政策通过调整金融市场利率、货币供应量和汇率等手段,影响经济主体的借贷和支出行为,从而调节整体经济活动。
财政政策则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水平,影响经济主体的预算状况,实现宏观经济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
首先,它可以从政策目标的角度进行分析。
例如,政府可能希望实现稳定的经济增长、低通货膨胀、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等目标。
通过分析这些目标的需求和权衡,政府可以确定适当的经济政策措施。
其次,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可以从宏观经济指标的角度进行。
例如,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指标是反映经济总体状况和健康度的重要指标。
政府可以通过分析这些指标的变化和趋势,制定相应的政策来调整经济运行。
此外,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还可以从政策工具的角度进行。
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等;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包括政府支出和税收等。
通过分析这些工具的效果和影响,政府可以确定适当的政策措施。
最后,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还可以从政策实施的角度进行。
政府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需要考虑政策的有效性、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等因素。
分析政策实施的过程和结果,可以帮助政府改进政策,提高政策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总之,宏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是理解和应用宏观经济学原理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政策目标、宏观经济指标、政策工具和政策实施等方面的分析,政府可以更好地制定和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目标。
宏观经济学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LM1
LM2
古 典 区 域
• 利率很高,LM呈垂直 r2
IS2
状,称为“古典区 域” ,财政政策失
IS1’ IS2’
IS1
效,货币政策最为有 r1
效
Y1
Y2
Y Y3 Y4
凯恩斯陷阱
15.5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相 机抉择)
5.5.1 松财政松货币 5.5.2 松财政紧货币 5.5.3 紧财政松货币 5.5.4 紧财政紧货币 5.5.5 混合政策的政策效应
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 1、LM曲线越平坦,IS曲线越陡峭,则财政 政策越大。极端情况是LM曲线是水平线, IS曲线是垂直线,则财政政策十分有效。
• 一方面,LM曲线为水平线,则利率很低, 人们不再购买证券,因此,增加供给而降 低利率刺激投资是不可能的,因而是没有 效果的;同时,因为扩张性政策不会使利 率上升,不会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 应”。
(2)LM不同,IS相同
r r
B
LM
LM B
A
C
D IS2
A
C
D IS2
IS1 Y
c.LM平坦,富有弹性 AD占AC的比例大, 财政政策效果好。
IS1 Y
d.LM陡直,缺乏弹性 AD占AC的比例小, 财政政策效果差。
• LM曲线的斜率较大,即曲线越陡峭, 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越小,这意味着 一定的货币需求增加使得利率上升较 多,从而私人投资减少较多,挤出效 应较多,财政政策效果较小。相反, 则财政政策的效果较大。
• 扩张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 • 紧缩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
15.1.3 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政策种类 r 减少税收 上升
增加支出 上升
第15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挤出效应
含义: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 投资降低的效果。
原因:政府支出增加,物价上涨,实际货币 余额减少,LM曲线左移,利率上升,私人投 资减少,私人消费也会随之减少
第三节 货币政策效果P524
LM曲线基本不变时
LM斜率不同时
货币政策效果结论
当LM曲线形状基本不变时,IS越平坦,移动
不确定
减少 不确定
上升
不确定 下降
4
增加
不确定
主要知识点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类型及其在IS-LM模型中的 移动
2、LM曲线不变时和IS曲线斜率不变时的财政政策
效果 3、挤出效应 4、LM曲线基本不变时和LM曲线斜率不同时的货币 政策效果 5、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时的政策效应
扩张性财政政策,IS曲线右移
扩张性货币政策,LM曲线右移
第二节
LM曲线不变ຫໍສະໝຸດ 财政政策效果P519IS曲线斜率不变时
财政政策效果结论
当LM曲线不变时,IS越平坦,移动IS曲线, 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当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越陡峭,移动IS曲 线,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LM的凯恩斯区域时,财政政策效果好;古典 区域时,财政政策完全无效
LM曲线,货币政策效果越大
当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越平坦,移动LM曲 线,货币政策效果越小
第四节 两种政策混合使用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 政策混合 产出 利率
1
2 3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 货币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 货币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 货币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 货币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种政策的共同作用
第一节 财政政策效应
The effect of the fiscal policy
一、财政政策的一般效应
r E1 LM
r1 r0
E0 IS1 IS0
y0
y1 y2
y
Conclusion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购买支出、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购买支出、增 加政府转移支付、减税), ),利率和收入水平 加政府转移支付、减税),利率和收入水平 都提高;紧缩性财政政策,反之则反之. 都提高;紧缩性财政政策,反之则反之 AD y L1 财政政策的作用机制 g L>m r i AD y L2 L=m 扩张性财政政策存在挤出效应y1y2。 扩张性财政政策存在挤出效应 。
E点不一定是充分就业点,市场自 点不一定是充分就业点, 点不一定是充分就业点 发调节无法实现充分就业均衡; 发调节无法实现充分就业均衡; 国家可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 改变IS、 曲线的位置, 改变 、LM曲线的位置,使E点 曲线的位置 点 移动到充分就业点。 移动到充分就业点。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应
两种特例
A、凯恩斯陷阱(Keynes’trap) 、凯恩斯陷阱( )
IS
凯恩斯极端
LM
财政政策效应最大,不存在挤出效应。 财政政策效应最大,不存在挤出效应。
B、 古典特例(Classical case) 、 古典特例( )
LM
IS
挤出效应最大,财政政策失效。 挤出效应最大,财政政策失效。
案例分析(A CASE) 案例分析(A CASE)
CH15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The Analysis on Macroeconomics Policy
IS-LM模型与宏观经济政策 IS-LM模型与宏观经济政策
(The IS-LM Model and Macroeconomics Policy) IS-
r LM E E’ IS y y* yf
我们的结论(The Conclusion) 我们的结论
二、财政政策效应的影响因素
A、财政政策效应因IS斜率而异(挤出效应 、财政政策效应因 斜率而异 的差异所致,主要分析d)
LM
IS 平坦
IS曲线 斜率 小,效应小 曲线/斜率 曲线 斜率/小
陡峭
IS曲线 斜率 大,效应大 曲线/斜率 曲线 斜率/大
To be continued
B、财政政策效应因LM斜率而异 、财政政策效应因 斜率而异 (△L1=△L2,主要分析h)
如何组合? 如何组合?
结合的方式取决于调控目标。 结合的方式取决于调控目标。 案例:目标是使y不变 不变, 提高, 案例:目标是使 不变,而 r提高,政策 提高 组合是什么? 组合是什么? 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
松紧政策组合的图形表达
r LM1 E2 E0 IS1 IS0 E1
r2
r1 r0
LM0
y0
y1
y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效应
政策混合 1 2 3 4 松财-紧货 紧财-紧货 紧财-松货 松财-松货 y r
? ? ? ?
HOMEWORK
P.536 思考题: 1 作业题:3、8
•假定政府提高所得税 运用 假定政府提高所得税,运用 假定政府提高所得税 运用IS-LM模型来 模型来 分析对收入水平、利率的影响。 分析对收入水平、利率的影响
分析(Analysis) 分析( )
r
r0 r1
E0 E1
LM
IS0 IS1
y1
y0
y
案例分析(A CASE) 案例分析( )
假定政府在两种紧缩性财政政策方案中选择: 假定政府在两种紧缩性财政政策方案中选择: A、取消投资津贴;B、提高所得税。运用 、取消投资津贴; 、提高所得税。 IS-LM模型和投资曲线来分析两种方案对 模型和投资曲线来分析两种方案对 收入水平、利率和投资的影响。 收入水平、利率和投资的影响
二、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因素
A、货币政策效应因IS斜率而异 、货币政策效应因 斜率而异 (主要分析d ,△ r一定时, 比较△ i) )
LM
IS 平坦
IS曲线 斜率 小,效应大 曲线/斜率 曲线 斜率/小
陡峭
IS曲线 斜率 大,效应小 曲线/斜率 曲线 斜率/大
B、货币政策效应因LM斜率而异 、货币政策效应因 斜率而异 (主要分析h , △L1+△L2= △ m)
一、货币政策的一般效应
r LM0 LM1 E0 E1 IS
r1 r0
一般效应
y
y0 y1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
i m>L L=m r
AD
y
L1 L2
m
• 扩张性货币政策(Expansionary monetary 扩张性货币政策( policy) ) • 紧缩性货币政策(Tight monetary policy) 紧缩性货币政策( )
分析(Analysis) 分析( )
A、B方案使 、r下降,但对 的影响不同。 、 方案使 方案使y、 下降 但对i的影响不同 下降, 的影响不同。
r r E0 E1 IS0 IS1 i LM
r0 r1
i0 i1 A B C D
y1
y0
y
第二节 货币政策效应
The effect of the monetary policy
(The effect of the fiscal and monetary policy)
Kinds Tight FP Expansionary FP Tight MP Expansionary MP
To
r
To
y
内容安排(Contents)
一般效应
财政政策效应 货币政策效应
影响因素 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Crowding out effect) 两种特例( 两种特例(Keynes‘trap and Classical case) )
平坦 陡峭
LM曲线斜率小,效应大 曲线斜率小, 曲线斜率小
LM曲线斜率大,效应小 曲线斜率大, 曲线斜率大
三、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Crowding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out effect)
扩张性财政政策所引起的利率上升, 扩张性财政政策所引起的利率上升,从而减 少投资,减少总需求的作用称为挤出效应。 少投资,减少总需求的作用称为挤出效应。
平坦 陡峭
LM曲线斜率小,效应小 曲线斜率小, 曲线斜率小
LM曲线斜率大,效应大 曲线斜率大, 曲线斜率大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A CASE) )
假定政府要减税, 假定政府要减税,用IS-LM模型比较两种方 模型比较两种方 案的政策效果: 、 案的政策效果:A、通过货币政策的配合使 利率保持不变; 、货币存量不变。 利率保持不变;B、货币存量不变
比较分析
r E1 LM0 E0 E2 IS1 IS0 LM1
r1 r0
y0
y1 y2
y
第三节 两种政策的共同作用
政策组合的图形表达
r E1 LM0 E0 E2 IS1 IS0 LM1
r1 r0
y0
y1 y2
y
单边政策与双管齐下? 单边政策与双管齐下?
单边扩张的财政政策, 上升 上升 上升, 上升; 单边扩张的财政政策,y上升,r上升; 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Crowding out effect) 单边扩张的货币政策, 上升 下降 上升, 下降。 单边扩张的货币政策,y上升,r下降。 双松组合。 双松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