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学期《论语》背诵内容.
五年级上册1一10的论语

五年级语文上册《必背论语10则》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讲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讲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贪图饮食的满足、居室的舒适(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讲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讲解】: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故知新)【讲解】: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讲解】:君子胸怀坦荡,无忧无虑;小人心胸狭隘,常常忧愁哀戚。
7.朝闻道,夕死可矣。
【讲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爱真理胜于爱生命)。
8.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讲解】:发奋时候竟忘记吃饭,快乐时候就忘记了忧愁,把自己就要老了这件事也不放在心上,如此罢了。
”9.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
【讲解】:古代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然后去为国家、人民服务),现在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给别人看(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任用)。
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讲解】:懂得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以它为乐。
五年级经典诵读-论语

目录学而第一1.学而有何乐 (1)2.三面镜子 (3)3.尊师重道 (5)4.为人处世 (7)为政第二5.孔子的自剖 (9)6.诗的伟大 (11)7.大政治家的风范 (13)8.最高的智慧 (15)9.如何学习 (17)八佾第三10.追的哲学 (19)里仁第四11.仁者精神 (21)12.仁义值千金 (23)13.仁的境界 (25)14.孝子之仁 (27)公冶长第五15.盖棺定论 (29)16.想的太过 (31)学而第一1.学而有何乐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注释】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时常地或者按照一定的时间;习,复习或者实习4.说: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5.有朋:一本作“友朋”。
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 愠:生气,发怒;【译文】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生气,不也是有德的君子吗?”【故事】孔子学琴孔子年轻的时候,曾向鲁国一位叫师襄子的乐官学琴,这位乐官名襄,被人尊称为襄子,师不是他的姓,而是周朝对乐官的称呼。
孔子跟师襄子学琴以后,师襄子对孔子说:“这首曲子你已经弹得不错了,可以学新的曲子。
”孔子回答:“不行啊,我还没有掌握它的弹奏技巧呢。
”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对孔子说:“你现在已经掌握了这首曲子的弹奏技巧,可以学新曲子了。
”孔子说:但我还没有体会到这首曲子的意境啊。
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体会到它的意境,这回可以学新曲子了。
”孔子却说:“我还不知道这首曲子是谁作的啊。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背诵内容归纳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背诵内容归纳部编教材语文五年级上册背诵古诗文、课文重点归纳归纳目录:1.古诗文归纳2.语文园地及教材积累重点3.课文重点文段背诵归纳4.作者整理5.成语归纳1一、古诗文归纳:1.《蝉》唐代虞世南(语文园地一)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2.《乞巧》唐代林杰(语文园地二)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3.《示儿》宋代陆游(第十二课)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4.《题临安邸》宋代林升(第十二课)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已亥杂诗》清代龚自珍(第十二课)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6.《少年中国说》梁启超(第十三课)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太阳在一天的开始升起,它的道路是光明的;河水从河里流出来,溢出了汪洋;长长的袁腾,鳞片和利爪飞舞;虎啸谷中,百兽皆惊;猎鹰试翼,风尘蔓延;花的第一个孩子,皇帝;会干枯的头发,有它的芒;穿上它苍白的天空,和它黄色的土地;古往今来,有八野之事;未来就像大海,前方的日子会更多。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7.舒明浩123唐代王维(第二十课)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8.舒明浩123唐代的张继(第二十课)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9.《长相思》清代纳兰性德(第二十课)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0.《渔歌子》唐代张志和(园地七)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五年级上册语文《论语》

五年级上册语文《论语》
- 含义:几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这体现了一种虚心好学、善于向他人学习的态度。
- 还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 含义:温习旧的知识,能有新的体会和发现,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强调了复习旧知识对于获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 道德修养方面。
- 学习态度方面。
- 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教育人们对待知识要有诚实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 人际交往方面。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这一思想可以引导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感受,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诵读理解。
- 联系生活实际。
- 拓展阅读。
【新】五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孟子》(国学诵读精品资料)-2019人教部编语文最新改版

教学资料范本【新】五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孟子》(国学诵读精品资料)-2019人教部编语文最新改版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论语(一)国学经典再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我是小助手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时习:“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
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有朋:一本作“友朋”。
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乐:与说有所区别。
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愠:音yùn,恼怒,怨恨。
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
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
”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
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鲜:少的意思。
我是小翻译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考考你的智慧1.学习的一个好方法是。
2.“说”的读音是:。
3.你知道的古代启蒙读物都有哪些呢?弘扬传统文化贾逵隔篱偷学东汉时期,有一位著名的经学家和天文学家,名叫贾逵,十五岁时就成了名闻乡里的小先生,向他求教的人络绎不绝。
五年级早读晨诵上册论语三则

五年级早读晨诵上册论语三则
原文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译文
1.学习到的东西,常常去练习、实践,不是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学习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凭此做学习的榜样
3.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因为迷惑而更加危险。
原文
1.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2.子曰:“贤哉,回也!一第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3.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
1.孔子说:“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明智的。
”
2.孔子说:“好品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他的乐趣。
贤德啊,颜回!”
3.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经》呢?学《诗经》可以抒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与自然,可以使人结交朋友,可以使人懂得怎样去讽谏怨刺不平之事。
近可以用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
五年级上学期诵读论语

乡党篇第十
1、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先进篇第十一
2、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3、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颜渊篇第十二
4、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7、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8、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9、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10、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5、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6、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五年级上册的论语

五年级上册的论语一、原文及释义。
1.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原文: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 释义: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2.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 原文: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 释义:同朋友交往,说话要诚实、恪守信用。
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原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释义: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原文: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 释义: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二、思想内涵与学习要点。
1. 品德修养方面。
-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明确指出在人际交往中诚信的重要性。
诚信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石,在五年级学生的社交学习中,这有助于他们理解如何与朋友真诚相处。
2. 学习方法方面。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学习方法。
它提醒学生要重视对旧知识的复习,在复习过程中能够发现新的知识和见解。
这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很大的启发。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则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只是死记硬背,要学会思考知识的内涵;同时,也不能只空想而不学习基础知识,二者必须兼顾。
论语节选五年级

论语节选五年级摘要:一、《论语》简介1.儒家学派经典著作2.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二、五年级《论语》节选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子曰:“君子恭而无失礼,勇而无争,直而不肆。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6.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正文:《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以下是五年级《论语》的节选: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意味着通过温习旧知识,我们可以学到新知识,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
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表明教育者的责任。
2.子曰:“君子恭而无失礼,勇而无争,直而不肆。
”这句话描述了君子的品质。
君子应该对人有礼貌,勇敢而不争强斗胜,讲真话但不冒犯他人。
这些品质是我们应该学习和追求的。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这句话强调了虚心向他人学习的重要性。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要时刻保持谦虚的心态。
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表达了学习的三个层次。
知道一个知识的人不如热爱这个知识的人,热爱这个知识的人又不如把这个知识当作乐趣的人。
我们应该努力达到学习的最高境界,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
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这句话用自然景观来比喻人的品质。
智者喜欢水的灵动,仁者喜欢山的稳重。
我们应当努力培养自己的智慧和仁爱。
6.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这句话强调了仁爱的重要性。
有志向的人和仁爱的人,不会因为求生而损害仁爱,甚至会为了成就仁爱而牺牲生命。
这句话激励我们要有坚定的信仰,为追求仁爱而不惜一切。
五年级上册经典阅读篇目

附:国学《论语》部分1.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子由啊!,我教给你对待知道与不知道的态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5.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6.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7.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译文】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8.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
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9.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译文】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10.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译文】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古文》部分1.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白笑其拙。
老妪曰:“功到自然成耳。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背诵篇目

五年级上学期课外积累内容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惠崇春江晓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短歌行(东汉)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蝶恋花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雪梅(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少年中国说(节选)(清)梁启超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妇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论语(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最新小学必背---五年级《论语》

《论语》十则
五年级上
第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第二则: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
第三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第四则: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
第五则: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第六则: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译:君子吃饭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享受安逸。
第七则:子曰:不迁怒,不贰过
译:不迁怒于人,从不犯同样的错误。
第八则: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
译: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
五年级论语汇总

五年级论语汇总《论语十则》原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叛)?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叛),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另有作“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五年级上册论语背诵内容

《五年级上册论语背诵内容》
同学们,咱们一起来看看五年级上册的论语背诵内容。
比如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几句告诉我们,学习要经常复习,有朋友来是件开心的事,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要生气,这才是君子呢。
就像我们学习新知识,课后多复习,就会记得更牢,心里也会很开心。
大家觉得是不是这样呀?
《五年级上册论语背诵内容》
同学们,咱们接着聊聊五年级上册论语背诵内容。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是说复习旧知识能有新的收获,就可以当老师啦。
比如我们做数学题,复习以前学过的方法,说不定就能想到新的解题思路。
还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学习不思考会迷惑,只思考不学习会危险。
同学们,能明白这些道理吗?
《五年级上册论语背诵内容》
同学们,咱们再深入讲讲五年级上册论语背诵内容。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告诉我们,身边的同学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要学习他们的优点,改掉自己的缺点。
就像有的同学字写得好,我们就向他学习怎么把字写漂亮。
这些论语背诵内容虽然简短,但是蕴含着大大的道理。
同学们,加油背下来,好好体会哟!。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经典诵读内容

五年级(上)经典诵读背诵内容《论语》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喜悦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不遇事困惑,五十理解什么是天命,六十明辨是非,七十随心所欲,不超过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收获,就可以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危险。
”11、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五年级必背20条论语

五年级上学期《论语》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4.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论语·学而》5.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6.子贡曰:“贫而无谄(chǎn),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
”《论语·学而》7.孟武伯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8.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9.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同惘),思而不学则殆(dài)。
”《论语·为政》11.子曰:“由,诲女(通汝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zāi)?”《论语·为政》13.林放问礼之本。
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论语·八佾(yì)》14子入太庙,每事问。
或曰:“谁谓鄹(zōu)人之子知礼乎?如太庙,每事问。
”子闻之,曰:“是礼也。
”《论语·八佾》15.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通智)?”《论语·里仁》”16.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五年级上学期《论语》背诵内容.

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gē]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huáng]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liǎo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xiá ,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满江红
【清】秋瑾
小住京四面歌残终破楚,
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
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
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论语》12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五年级论语全册

经典诵读之忠篇第一单元“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主张的一种优良品德。
“忠”的含义有多方面,《论语》中的“忠”首要指“忠厚”。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以四项教纲传教,学习文艺,修治品行,存心忠厚,做事信实。
所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可见“忠”是儒家的中心思想。
一般来说,只有忠厚之人才有恕人胸怀,所以叫做忠恕。
民间认知的“忠”有“忠君”“忠主”“忠职”,忠君是忠于国家领袖,这是一个国家施行政令的先决条件,也是一国民心凝聚、团结和促进国家强大的关键。
忠主是忠于主公,也就是忠于你所追随、所依附的人,现代来讲,就是你的上司或老板,若与上不合,可引身而退,另起炉灶,却不能“吃里扒外”“背主求荣”,这是被儒家所不齿的。
忠职就是忠于职守,尽心竭力做好你职任内的事,所谓“敬其事而后其食”。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精忠报国、舍生取义的优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历代仁人志士的共同心愿。
忠于事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是中华民族崇尚的最高最神圣的价值追求。
论语节选(一)《论语》节选(一)1.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2.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庄子》节选(二)夫事其君者,不择事而安之,忠之盛也;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远则必忠之以言。
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蠢动而相使不以为赐。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夫孝悌仁义,忠信贞廉,此皆自勉以役其德者也,不足多也。
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为修而已矣。
义明而物亲,忠也;故曰:“忠谏不听,蹲循勿争。
”【译文】1.定公问:“国君差使臣子,臣子待奉国君,应该怎样做呢?”孔子回答:“国君应按照礼节使用臣子,臣子应该忠心待奉国君。
”2. 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
五年级上册论语

五年级上册论语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没有论语的单独篇章。
然而,论语是古代中国哲学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和总结,对于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给出两篇以论语为主题的简短文章供参考:五年级上册论语一:《论语》是我国古代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
这些言行虽然发生在两千多年前,但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论语》中有一句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以身作则,待人如己。
我们应该明白别人的感受,不去做自己不愿意别人对待自己的事情。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此外,《论语》还强调了“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的重要性。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持之以恒地学习,不断积累知识和技能。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论语》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和为人处世的原则。
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将其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品德高尚、有责任感的人。
五年级上册论语二:《论语》是我国古代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论语》中有一句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够从周围的人中学到一些东西。
我们要保持谦虚的态度,虚心向他人学习,从别人身上汲取经验和智慧。
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我们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此外,《论语》还强调了“温故而知新”。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不断回顾过去的经验和知识,通过反思和总结,不断提升自己的认识和见识。
只有保持学习的态度,才能不断开拓新的视野,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
《论语》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和为人处世的原则。
我们要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将其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有品德、有素养的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长,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五年级上经典伴成长论语39句拼音

《论语》带拼音的全文如下:论语泰伯篇zǐyuē tài bó qí kě wèi zhì dé yě yǐ yǐ sān yǐ tiān xi à ràng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mín wúdéér chēng yān民无得而称焉。
zǐ yuē gōng ér wú lǐ zéláo shèn ér wú lǐzé xǐ yǒng ér wú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lǐzéluàn zhíér wú lǐ zéjiǎo jūn zǐ dǔ yú qīn zé mín xīng yú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rén gù jiùbù yí zé mín bù tōu仁。
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zēng zǐyǒu jí zhào mén dì zǐ yuē qǐ yǔ zú qǐ yǔshǒu shī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
诗yún zhàn zhàn jīng jīng rúlín shēn yuān rúlǚ bó bīng ér jīn ér hòu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而今而后,wú zhīmiǎn fú xiǎo zǐ吾知免夫,小子。
zēng zǐ yǒu jí mèng jìng zǐwèn zhī zēng zǐyán yuē niǎo zhī jiāng sǐ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莽红尘,
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论语》12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孔子说:“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夺去。” 12、子夏曰:“博学而笃[dǔ]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已记得牢固,就与切身有关的问题提出疑问并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liǎo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xiá ,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满江红
【清】秋瑾
小住京华,
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
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
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3、子曰:“吾十有(yòu“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yú]矩。”《为政》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gē]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huáng]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孔子说:“学习了却不思考就会迷茫,思考了却不学习就会危险。” 6、子曰∶“一箪[dān]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①逝者:指流逝的时光。②斯:这里指“川”,即河水。③舍:停孔子在河边感叹道; “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①三军:军队的通称。②匹夫:夫妇相匹配,分开说则叫匹夫匹妇,所以匹夫指男子汉。
孔子说:“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qū]肱(gōng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