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合集下载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复习大纲复习资料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复习大纲复习资料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复习大纲1.活体组织检查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人体病理学研究方法。

2.什么是健康?健康是指不仅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3.什么是疾病?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病因的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

4.在疾病发生的原因中,以生物性因素最为常见。

5.疾病的经过包括: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转归期。

6.临床上确定死亡时间主要以脑死亡作为判断标准。

7.根据原因的不同,可将缺氧分为: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

8.细胞和组织的适应在形态学上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化生。

9.什么是萎缩?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的缩小。

10.营养不良性萎缩时,组织萎缩的先后顺序是:首先是脂肪萎缩、其次是肌肉和内脏等,最后是脑和心脏。

11.什么是化生?化生是指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

12.心肌细胞脂肪变性时,在心内膜下尤其是乳头肌处出现成排的黄色条纹,与正常心肌的暗红色相间排列,状若虎皮斑纹,称为“虎斑心”。

结核病常引起干酪样坏死。

13.细动脉壁发生玻璃样变性,常见于缓进型高血压和糖尿病。

14.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是细胞核的改变,表现为: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15.坏死的结局包括:溶解吸收、分离排出、机化、包裹钙化。

16.(1)不稳定细胞:表皮细胞、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造血及淋巴细胞。

(2)稳定细胞:腺体或腺样器官(肝、胰、内分泌腺等)、软骨细胞、骨细胞、纤维细胞。

(3)永久性细胞: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心肌细胞。

17.什么是肉芽组织?肉芽组织是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组成的幼稚纤维结缔组织,可伴炎细胞浸润。

18.创伤的愈合类型包括:一期愈合(缺损小、创缘整齐、无感染)、二期愈合(缺损大、创缘不整齐、伴感染)。

19.骨折的愈合过程包括:血肿形成、纤维性骨痂形成、骨性骨痂形成、骨痂改建。

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定义说明解析

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定义说明解析

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们通过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为医生提供了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

病理学主要关注病理变化的形态学和组织学方面,而病理生理学则更加关注疾病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病理学是通过对疾病患者组织和细胞的研究,来诊断疾病并了解疾病的原因和机制。

它研究疾病的病理变化,包括细胞和组织的形态学改变、病理生理过程和病因学。

病理学通过对组织标本的切片染色和显微镜观察,可以明确诊断肿瘤、炎症、感染等疾病,并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病理生理学则更加关注疾病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它研究疾病引起的生理学异常,以及这些异常如何影响到整个机体的功能。

病理生理学通过对疾病患者的生理参数监测和实验室检验结果分析,可以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预测疾病的进展,甚至预测疾病的复发风险。

同时,病理生理学还可以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监测治疗效果,并预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在医学领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们通过对疾病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还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发展也促进了新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的出现,为疾病的早期发现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可能。

总之,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是医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学科,它们的发展和应用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应用也在不断扩展和深化,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介绍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

文章可以按照以下结构展开:文章结构本文将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引言、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结论。

1. 引言引言部分将提供一些必要的背景信息和概述,旨在为读者整体理解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铺垫。

在此部分,我们将简要阐述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并说明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重点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重点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第一章:绪论、疾病概论1、病理切片的常规染色方法是:苏木素-伊红染色2、病理标本常用的固体液:10%甲醛3、临床病理科采用最多的病理组织研究方法为:活体组织检查4、对良性、恶性肿瘤的鉴别有重要意义是:活体组织检查5、对肿瘤的普查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的方法:活体组织检查6、健康的正确解释是:健康是指没有疾病,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7、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8、现代死亡的标志是:脑死亡9、脑死亡的必备条件:瞳孔散大固定、脑电波消失、自主呼吸停止、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第二章:细胞与组织的适应、损伤、修复1、适应在形态学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2、萎缩定义:已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3、肥大定义: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增大4、增生定义:器官或组织的实质细胞数量增多(常伴有相应组织、器官体积增大。

增生发生在再生能力强的组织)5、化生定义: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6、细胞与组织的损伤:a.变性:由于代谢障碍,在细胞内或细胞间质中出现异常物质或原有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一内形态改变①细胞水肿(最常见的变性、细胞体积增大、胞质疏松淡染、胞质透明呈空泡状、胞质内有许多红染的细小颗粒、胞质内没有脂肪空泡)②脂肪变性:甘油三酯蓄积于非脂肪细胞的细胞质中eg虎斑心③玻璃样变性: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HE染色均质红染、半透明状蛋白质蓄积b.坏死和凋零①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纤维素样坏死、坏疽(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气性坏疽)7、肉芽组织:是一种主要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的幼稚结缔组织,伴有各种炎细胞浸润。

A、肉眼观:肉芽组织呈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触之易出血,但无痛觉。

B、镜下观:肉芽组织形成初期,其内可见大量由增生的内皮细胞形成的新生毛细血管,呈袢状与创面垂直生长。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重点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重点

脑死亡:指全脑的功能不可逆性的停止。

判断:瞳孔散大或固定;自主呼吸停止;不可逆性脑昏迷;脑神经反射消失;脑电波消失;脑血液循环停止。

第二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适应:细胞和组织在内、外环境中,对于有害因子的持续性作用做出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

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

肥大:实质细胞的体积增大所致的组织和器官体积增大(生理性和病理性)。

增生:器官或组织的实质细胞数目增多所致的组织器官体积增大。

萎缩: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体积变小所致的组织和器官体积缩小。

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的过程。

(只发生于同源性细胞之间) 如鳞状上皮化生、肠上皮化生、骨组织化生。

化生原是机体对不利环境和有害因素损伤的一种适应性改变,一方面增强了对环境因素的抵抗力,另一方面却丧失了原来组织的固有功能。

同时,化生还可能成为肿瘤发生的基础。

变性:是指细胞受损后代谢障碍导致细胞浆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增多,又称细胞内外的物质蓄积。

细胞肿胀:即细胞内水和钠离子的过多积聚,见于心、肝、肾等器官的实质细胞。

脂肪变:实质细胞内脂肪的异常蓄积称为脂肪变。

多见于肝、心、肾等器官,主要由缺氧、感染、中毒、营养障碍引起。

细胞死亡: 细胞因受严重损伤而累及胞核时,出现代谢停止,结构破坏和功能丧失等不可逆性变化。

包括坏死和凋亡。

坏死: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

主要标志表现为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分为凝固性坏死(心、肾、脾、肝),液化性坏死(脑,胰腺),干酪样坏死(结核病),脂肪坏死(急性胰腺炎),纤维蛋白样坏死,坏疽。

结局:溶解吸收、分离排出、机化、包裹与钙化。

坏疽:指大块组织凝固性坏死并伴有腐败菌感染。

分为干性(好发部位四肢、体表,全身中毒症状轻)、湿性(肺、肠、子宫、胆囊,重)、气性三种(深部肌组织,重)。

凋亡:是指机体细胞在发育过程中或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通过特定的基因及其产物的调控而发生的程序性细胞死亡。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大纲说明课程代码:总学时:96(理论64学时实验32学时)总学分:5课程类别:必修适用专业:本科护理学专业预修要求: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医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一、课程性质、目的、任务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其任务是按照现代医学模式应用各种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为疾病诊断、治疗和临床护理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病理学主要从形态学角度、病理生理学主要从功能和代谢角度阐明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

但二者存在有机联系,不能截然分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1、用现代医学模式阐述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解释疾病过程局部与整体、形态与功能、心理与生理、损伤与抗损伤的辩证关系,为临床工作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

3、掌握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

熟悉常见病的形态、功能、代谢的变化及病理临床联系。

了解病因与发病机制。

4、学会病理标本、切片的观察方法及动物实验的基本方法,有较强的基本技能,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建议本课程从理论教学到实验教学广泛采用了现代教育技术,灵活、恰当地利用多媒体课件、录像、动画,使教学形式活泼生动,教学内容更为形象直观,更具表现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采用讲授、讨论、自学、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对重要的概念和疾病以教师讲授为主,尽可能讲深、讲透;对相近疾病的病理变化特点让学生讨论并列表比较或自学;删去教材中临床已较少见的疾病,增加部分教材中没有但目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的病变。

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定自学参考书并布置一些课后思考题,督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定期开展形成性评价,如提问、实验报告等。

改革考试题型,部分题型参照执业护师资格考试题型。

四、教学大纲的使用说明1、本教学大纲适用于护理学专业(本科)。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标准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标准

一、前言表1课程信息表课程名称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开课院系基础医学院课程代码jwb007考核性质考试■考查□前导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后续课程常见疾病康复、康复评定技术总学时32课程类型理论课是□实践课是□理论+实践是□理实一体化是■适用专业中医康复技术表2课程标准开发团队名单序号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职务1副教授2副教授3讲师4主任医师5助教6副教授7教授8助理实验师9讲师注1:指参与课程标准制订的主要成员,包括校外专家。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标准二、课程性质与任务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其任务是按照现代医学模式应用各种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为疾病诊断、治疗和临床康复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病理学主要从形态学角度、病理生理学主要从功能和代谢角度阐明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

但二者存在有机联系,不能截然分开。

三、课程设计思路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及职业岗位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参考康复治疗师考试大纲,并按照实际工作任务整合教学内容,对理论部分教学要求分为掌握、熟悉、了解3个层次。

凡属“掌握内容”,一般应在课堂上把基础理论讲深讲透;对基本知识,必须通过实地解剖或标本示教,要求学生全面深入地掌握,达到说得出、认得准、记得住、用得上的程度。

凡属“熟悉内容”,应该重点讲授,要求学生概念清楚、印象深刻、内容熟悉、记忆牢固。

凡属“了解内容”,可概括讲授、扼要介绍有关知识的进展及规律、使学生知其要点,一般理解。

实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教学活动,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执业能力,并注重素质培养,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执业能力。

本课程建议第二学期开设,总学时3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6学时,实验教学6学时,学分为2学分。

四、课程培养目标(一)知识目标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解释疾病过程局部与整体、形态与功能、心与生理、损伤与抗损伤的辩证关系,为临床工作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一、第一章:绪论1. 教学目标:了解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理解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在医学中的重要性和地位。

2. 教学内容:介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

讲解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和思考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重要性。

二、第二章:疾病的基本概念1. 教学目标:掌握疾病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病因。

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转归。

2. 教学内容:讲解疾病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

介绍病因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机制。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疾病的基本概念和病因。

三、第三章:炎症1. 教学目标:掌握炎症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病理变化。

理解炎症的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

2. 教学内容:讲解炎症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病理变化。

介绍炎症的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图片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炎症的基本概念和病理变化。

四、第四章:肿瘤1. 教学目标:掌握肿瘤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病因。

理解肿瘤的发生机制、生长和扩散。

2. 教学内容:讲解肿瘤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病因。

介绍肿瘤的发生机制、生长和扩散。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肿瘤的基本概念和病因。

五、第五章:细胞和组织的损伤1. 教学目标:掌握细胞和组织的损伤类型及其机制。

理解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对疾病的影响。

2. 教学内容:讲解细胞和组织的损伤类型及其机制。

介绍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对疾病的影响。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图片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细胞和组织的损伤类型及其机制。

六、第六章:遗传性疾病1. 教学目标:了解遗传性疾病的基本概念、分类和遗传方式。

掌握常见的遗传性疾病及其发病机制。

2. 教学内容:讲解遗传性疾病的基本概念、分类和遗传方式。

介绍常见遗传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简答题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简答题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简答题1、人体病理学诊断和研究方法?答:人体病理学诊断和研究方法:尸检、活检、细胞学检查。

实验病理学研究方法:动物实验、组织和细胞培养。

2、简述疾病的原因?答:病因的种类繁多,可以分为生物因素、理化因素、营养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先天因素、社会心理因素。

3、脑死亡的概念和判断脑死亡的标准?答:脑死亡概念:是指全脑功能的永久性丧失。

判断脑死亡的标准:①无自主呼吸②不可逆性深昏迷③脑干神经反射消失(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等)④瞳孔散大、固定⑤脑电波消失⑥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4、简述肉芽组织的肉眼形态特点及功能?答:肉芽组织的肉眼形态特点:鲜红色,颗粒状,柔软触之易出血,形似鲜嫩的肉芽。

功能:1.抗感染保护创面2.填补伤口及其它组织缺损3.机化包裹坏死组织,血栓,血凝块及其它异物5、简述皮肤创伤一期愈合和二期愈合的区别?答:一期愈合:组织损伤范围小,缺损少,创缘整齐,对合紧密,无切口感染所需时间短,形成瘢痕小。

二期愈合:组织损伤范围及缺损大,创缘不整齐,无法对合,并伴感染、坏死、出血、渗出物多,炎症反应明显的创口,所需时间长,形成瘢痕大。

6、简述坏死的类型及常见部位?答:(1)凝固性环死:常见于心、肝、肾、脾等器官。

(2)液化性坏死:常见于脑、脂肪组织胰腺等。

(3)坏疽:①干性坏疽:常见于四肢末端:②湿性坏疽:常见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器官如子宫、肺、阑尾等;③气性坏疽:多见于深部组织或深达肌肉的开放性创伤。

7、萎缩的分类及发病机制?答:病理性萎缩-局部性萎缩。

营养不良性萎缩:动脉粥样硬化慢性缺血所致的脑萎缩。

压迫性萎缩:肾盂积水、脑积水长期压迫脑、肾实质引起的压迫性萎缩。

废用性萎缩:骨折后肢体长期被石膏固定不活动引起的废用性萎缩。

神经损伤性萎缩:神经损伤所致的肌萎缩。

内分泌性萎缩:垂体肿瘤或缺血性坏死,靶器官缺乏正常刺激而引起的甲状腺、肾上腺及性腺萎缩。

8、简述变性的类型及常见部位答:①细胞水肿:常见于肝、肾、心②脂肪变性:肝细胞和心肌细胞③玻璃样变性:结缔组织、血管壁及部分细胞内④病理性钙化9、简述影响损伤修复的因素?答:影响损伤修复的因素包括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1.病理过程:是指存在于不同疾病中,具有共性的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的异常变化。

2.疾病:是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自身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3.病因:可引起疾病发生的原因。

(生物、理化、营养、遗传、先天、免疫、心理和社会)4.完全康复:又称痊愈,是指疾病所致的损伤完全消失,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完全恢复正常。

5.活检:是指通过局部切取,钳取、细针穿刺等手术方法,从活体内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诊断。

6.适应: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对内、外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刺激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

7.化生:是指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或组织由于受到刺激因素的作用,而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或组织的过程。

8.机化:坏死组织、血栓、脓液或异物等不能完全溶解吸收或分离排出,则由新生的肉芽组织吸收取代的过程称为机化。

9.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器官体积的缩小。

10.坏疽:是指较大范围的组织坏死并继发腐败菌的感染,坏死组织呈黑或黑褐色等特殊颜色改变。

11.肉芽组织:是指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和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的幼稚的纤维结缔组织,并伴有炎细胞浸润。

12.变性:是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由于代谢障碍,在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

13.坏死:是指活体内局部细胞、组织的死亡。

14.梗死:动脉血流供应中断且不能建立有效侧支循环,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

15.栓塞:循环血液中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过程。

16.充血:广义的充血是指器官或局部组织血管内含血量增多,包括充血和淤血。

通常说的充血是指因动脉输人血量过多引起的器官或局部组织内含血量增多。

17.淤血:因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导致局部器官或组织的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

18.血栓形成:活体的心脏或血管腔内血液成分凝固或有形成分析出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19.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致炎因子引起的局部组织损伤所发生的防御性反应。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大纲说明课程代码:1001522002总学时:96(理论64学时实验32学时)总学分:5课程类别:必修适用专业:本科护理学专业预修要求: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医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一、课程性质、目的、任务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其任务是按照现代医学模式应用各种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为疾病诊断、治疗和临床护理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病理学主要从形态学角度、病理生理学主要从功能和代谢角度阐明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

但二者存在有机联系,不能截然分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1、用现代医学模式阐述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解释疾病过程局部与整体、形态与功能、心理与生理、损伤与抗损伤的辩证关系,为临床工作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

3、掌握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

熟悉常见病的形态、功能、代谢的变化及病理临床联系。

了解病因与发病机制。

4、学会病理标本、切片的观察方法及动物实验的基本方法,有较强的基本技能,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建议本课程从理论教学到实验教学广泛采用了现代教育技术,灵活、恰当地利用多媒体课件、录像、动画,使教学形式活泼生动,教学内容更为形象直观,更具表现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采用讲授、讨论、自学、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对重要的概念和疾病以教师讲授为主,尽可能讲深、讲透;对相近疾病的病理变化特点让学生讨论并列表比较或自学;删去教材中临床已较少见的疾病,增加部分教材中没有但目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的病变。

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定自学参考书并布置一些课后思考题,督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定期开展形成性评价,如提问、实验报告等。

改革考试题型,部分题型参照执业护师资格考试题型。

病理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

病理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

病理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形成和发展的学科,它通过对疾病组织、细胞
和分子的病理变化进行观察和研究,揭示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
理过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各个层次(从分子、细胞到器官系统)的正
常结构、功能和调节的学科。

它研究各种生命现象的物理和化学机制,包括细胞代谢、神经传递、肌肉收缩等,从而深入理解生物体的正常
生理机能。

病理生理学是病理学和生理学的交叉学科,它研究疾病对生理机
能的影响以及生理变化与疾病发展的关系。

通过分析疾病过程中引起
的异常生理反应,病理生理学可以揭示疾病发展的机制和病理生理改变,为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病理学、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是医学领域的重要学科,它们相互
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知识重点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知识重点

病理学第一章绪论掌握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和内容;熟悉病理学的研究方法;了解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学习方法及其发展史。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医学基础学科。

★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1、总论:研究各种疾病的共同的基本规律;2、各论:研究各个器官或器官系统疾病的特殊规律。

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及临床应用:尸体剖检(autopsy)活体组织检查(最广泛应用)细胞学检查动物实验组织培养与细胞培养分子生物学技术一、尸体剖检(尸检):是对死者的遗体进行病理解剖,通过肉眼和镜下观察组织器官的大体形态和组织学改变,对疾病作出诊断,查明死亡原因。

尸体解剖的作用:①确定诊断,查明死因。

提高诊治水平。

②及时发现和确诊某些传染病、地方病、流行病和新发生的疾病,为卫生防疫部门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③积累各种疾病的人体病理材料,作为深入研究和防治这些疾病的基础的同时,也为病理学教学收集各种疾病的病理标本。

二、活体组织检查:用局部切除、钳取、穿刺针吸以及搔刮、摘除等方法,由患者活体采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确定诊断,简称活检。

活检的意义:①能及时准确地对疾病作出病理诊断,可作为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的依据。

②冷冻切片快速诊断,协助临床医生选择最佳的手术治疗方案。

③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定期活检可动态了解病变的发展和判断疗效。

④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可对疾病进行分子和基因方面的研究。

三、细胞学检查是通过采集病变处脱落的细胞,涂片染色后进行观察的方法。

可用于疾病的诊断,也可用于健康普查。

具有设备简单、操作简便,病人痛苦少的特点。

实验病理学研究方法:动物实验、组织和细胞培养。

1、动物实验:通过动物身上疾病复制的过程,可以进行研究疾病的病因学、发病学、病理改变及疾病的转归,弥补了人体病理学研究所受到的制约。

病理学的观察方法:大体观察(肉眼观察)组织学观察(基本)_超微结构观察组织、细胞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形态学观察第二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掌握萎缩、肥大、增生、化生、变性、坏死、坏疽、机化、再生、肉芽组织的概念掌握细胞水肿和脂肪变性的病理变化、坏死的类型及病理变化、肉芽组织的形态和功能。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标准精选全文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标准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标准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专业一、前言(一)课程的性质:《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是一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其学习要以《组织胚胎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等课程为基础;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具备观察疾病肉眼和显微镜下病变特点,并作出病理诊断的能力。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见疾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为后续学习临床专业课程和具备岗位职业能力打好基础。

(二)课程设计理念基于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使学生学习适合高职教育特色的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学内容。

1.针对需求,合理安排:面对高职临床医学专业的特点与需求,坚持既要重视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要删繁就简,还要充分体现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

故除完成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基本理论内容外,多讲解与工作岗位相关的临床病理联系,安排课程内容以实用、够用为主要目的。

2.教学并轨,勇于创新:调整和改革传统的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理论课和实验课分轨授课的教学模式,利用我院先进的多媒体和网络设施,采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并轨的教学方式,即在同一课堂内,同一章节的理论教学后立即进行实践教学,这样的模式可以使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得以紧密结合,有“学了就练,立竿见影”的效果。

(三)课程设计思路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不仅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科学,也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

一方面与其它医学基础科学密切相关,如组织胚胎学、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等,这些学科主要研究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代谢,为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时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代谢变化提供理论基础,是学好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前提;另一方面与临床各科实际工作亦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是学习临床专业课程的重要桥梁学科。

(完整版)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完整版)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第01章疾病概论一、名词解释1.健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疼,而且在心理、精神、以及社会交往上处于完美状态。

2.疾病: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作用后,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3.脑死亡是指大脑半球、间脑、脑干各部分在内的全脑功能永久性丧失。

四、问答题1.疾病过程的一般规律有哪些?患病时自稳调节的紊乱;疾病过程中的因果转化;疾病过程中的损害和抗损害反应;局部与整体的相互影响2.疾病转归期有几种走向?完全恢复健康、不完全恢复健康和死亡三种情况第02章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一、名词解释1.萎缩:发育正常的器官或组织的实质细胞体积减小、数目减少,导致该器官或组织的体积缩小。

2.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或组织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或组织的过程。

3.肥大: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称为肥大。

4.增生:组织和器官内实质细胞数量的增加。

5.坏死:活体内局部细胞、组织、器官的死亡称为坏死。

6.变性:由于物质代谢障碍,致使某些物质在细胞内或间质中异常集聚或出现异常物质,称为变性。

四、问答题1.坏死的结局有哪些?溶解吸收、分离排除、机化/包裹、钙化2.简述肉芽组织的概念、肉眼与镜下特点及其功能肉芽组织指旺盛增生的幼稚的结缔组织。

肉眼:鲜红色,颗粒状,触之易出血,柔软,湿润镜下:由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及炎细胞构成;3.简述一、二期愈合的区别。

一期愈合见于无菌性的手术创口:伤口小、边缘整齐、对合严密、面部和颈部手术都应为此类愈合。

二期愈合见于创伤缺损大、伤口边缘不整齐或伴有感染的伤口。

愈合时间长,愈合后留下的瘢痕多。

第04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一、名词解释1.充血:因为动脉血流入过多引起器官或局部组织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的状态,称为动脉性充血。

2.淤血:因为静脉血回流受阻引起器官或局部组织的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的状态,称为静脉性充血。

简称为淤血。

3.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血管内,血液成分发生凝固或有形成分发生析出、粘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全套课件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全套课件



增生(hyperplasia):是指实质细胞数目的增多,可 引起组织器官体积增大。 1. 类型: (1)生理性增生:如青春期乳腺。 (2)病理性增生 1) 代偿性增生 2) 内分泌性增生: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甲状腺 滤泡上皮增生 3) 再生性增生:肝细胞破坏后肝细胞增生 2 . 作用: 增强细胞的功能,有代偿意义。 过度增生可逐渐发展为肿瘤。
实验病理学研究方法 动物实验(animal experiment) 运用动物实验的方法,可在适宜 动物身上复制出某些人类疾病的动物 模型。 组织和细胞培养(tissue and cell culture) 将某种组织或单细胞用适宜的培 养基在体外培养,可研究在各种因子 作用下细胞、组织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病理学的进展
器官病理学
(organ pathology)
解剖病理学
(anatomical pathology)
组织病理学
(histopathology)
细胞病理学
(cytopathology)
超微结构病理学
(ultrastructral pathology)
免疫病理学、分子病理学
第一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③废用性萎缩-----------长期卧床 → 肌肉萎缩
④内分泌性萎缩--------脑垂体肿瘤 → 肾上腺萎缩
⑤神经性萎缩-----------脊髓灰质炎 → 肌肉麻痹
肾盂积水,肾盂、肾盏扩张,肾实质萎 缩变薄
肌纤维体积缩小,数量减小
3 . 病变: 大体观:器官均匀缩小,重量减轻,色泽变深。 镜下:细胞体积缩小,数量减少。
病 理 学 系统病理学
(各论)
普通病理学 (总论)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损伤的修复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炎症 肿瘤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复习题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复习题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复习题《供大专临床医学(全科除外)和影像专业用》二、病理生理学部分第一章疾病概论1.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EA.机体正常形态和功能的科学B.疾病治疗的科学C.疾病预防的科学D.疾病诊断的科学E.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2.疾病的概念是DA.机体的疼痛或不适B.机体各系统器官功能不正常C.机体某一器官功能不正常D.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E.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3.维生素D缺乏可致AA.佝偻病B.坏血病C.溃疡病D.夜盲症E.脚气病4、脑死亡的概念是指EA.脑细胞的死亡B.大脑皮质功能活动丧失C.大脑思维、语言宪定向能力丧失D.脑干呼吸中枢功能障碍E.全脑功能完全的不可逆的丧失5.死亡概念是指EA.心跳.呼吸停止B.机体代谢停止C.全身细胞死亡D.反射消失E.个体生命活动的永久终止第二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1.下列哪项在高渗脱水时变化最显CA.血浆B.组织间液C.细胞内液D.细胞外液E.淋巴液2.低渗性脱水,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A.早期即有尿少B.细胞外液量减少C.末梢循环衰竭出现较早D.细胞水肿E.渗秀压低于280毫渗量/升3.下列那种情况属于低渗性脱水DA.主要是细胞内脱水B.口渴明显C.失水大于失钠D.囟门.眼窝凹陷,外周循环衰竭较早出现E.早期尿量减少4.低钾血症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是AA.四肢肌肉疲乏无力B.呼吸肌麻痹C.麻痹性肠梗阻D.心律失常E.嗜睡或昏迷5.高钾血症对下列哪一种器官的危害最大EA.脑B.肝C.肾脏D.肺E.心脏6.低渗性脱水对机体最主要的影响是CA.酸中毒B.氮质血症 C .循环衰竭D.脑出血E.神经系统功能障碍7.低钾血症时可出现CA.正常性酸性尿B.正常性碱性尿C.反常性酸性尿D.反常性碱性尿E.中性尿8.过量的胰岛素引起低血钾的机制是CA.醛固酮分泌过多,促进肾排钾增多B.肾小管远端流速增多,使肾重吸收钾减少C.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D.钾摄入不足E.腹泻导致失钾过多9.下列哪种因素不可能引起水肿D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B.组织液胶体渗透压↑C.钠水潴D.血浆胶体渗透压↓E.淋巴回流↑10.皮下水肿组织的肉眼表现为CA.体积增大.重量增加.质地变硬B.重量增加.颜色鲜红.弹性增加C.皮肤肿胀.弹性降低.加压后出现凹陷D.加压后有凹陷,压力解除立即恢复E.以上都不对11.某患者在肿瘤切除手术后,局部出现水肿最可能由于CA.局部损伤使血管通透性增高B.失血使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C.局部淋巴切除致淋巴回流障碍D.静脉淤血引起毛细血管内压增高E.局部组织产生炎症性水肿12.以腹水为主要表现的水肿是DA.心性水肿B.肾性水肿C.肺水肿D.肝性水肿E.脑水肿13.影响血浆胶体渗透压最重要的蛋白是AA.血浆清蛋白B.球蛋白C.纤维蛋白原D.凝血酶原E.免疫球蛋14.有关水肿,下列哪项是错误的EA.体液在组织间隙积聚过多B.可分为全身性水肿和局限性水肿C.体腔有液体积聚称积液D.也可分为皮下水肿.肺水肿. 脑水肿等E.不是病理过程,而是疾病15.水肿时产生水钠潴留的基本机制是EA.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加B.有效胶体渗透压下降C.淋巴回流障碍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E.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16.某患者术后禁食三天,仅从静脉输入大量的5%的葡萄糖液维持机体需要,此患者最容易发生BA.高血钾B.低血钾C.高血钠D.低血钠E.低血钙第三章缺氧1.低张力性缺氧时,下列哪项指标不降低DA.PaO2B.PvO2C.静脉血氧含量D.氧容量E.动脉血氧含量2.循环性缺氧的原因是BA.血红蛋白携带氧减少B.动脉阻塞和静脉回流受阻C.骨髓制造红细胞功能减弱D.组织细胞耗氧量增加E.高铁血红蛋白形成3.下列哪各器官或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低AA.脑B.肾C.肝D.肺E.骨骼肌4.吸入气体中氧分压过低可导致DA.血液性缺氧B.低血流性缺氧C.组织性缺氧D.乏氧性缺氧E.以上都不是5. 引起肠源性紫绀的原因是BA.一氧化碳中毒B.亚硝酸盐中毒C. 氰化物中毒D. 硫化物中毒E. 贫血第八章休克1.目前认为休克的本质是AA.微循环障碍B.血压下降C.血管运动中枢麻痹D.神经调节障碍E.局部体液因子分泌亢进2.判断休克患者微循环灌流状况最好指标是AA.血压B.尿量C.呼吸D.脉搏E.神志3.某休克患者在大量补液后血压已回升,但尿量仍很少,提示有DA.心功能不全B.肺功能不全C.脑水肿D.急性肾功能不全E.慢性肾功能不全4.休克期(微循环淤血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DA.少灌少流、灌少于流B.多灌多流、灌多于流C.少灌多流、灌少于流D.多灌多流、灌少于流E.多灌少流、灌多于流5休克早期引起微循环变化的最主要的因子是AA.儿茶酚胺B.血栓素A2C.血管紧张素ⅡD.内皮素E.心肌抑制因子6.微循环学说认为各型休克引起C及器官功能障碍的基本机制是AA.微循环缺血B.微循环淤血C.交感神经兴奋D.血压下降E. 组织缺血缺氧7.休克早期微循环的变化哪一项是错误的DA.微动脉收缩B.微静脉收缩C.后微静脉收缩D.动静脉吻合支收缩E.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8.发生MODS时,机体最早受累的器官是AA.肺脏B.肝脏C.肾脏D.心脏E.脾脏第九章DIC1. DIC最主要的病理生理学特征是EA.大量微血栓形成B.凝血物质大量被消耗C.纤溶过程增加D.溶血性贫血E.凝血功能失常2.DIC最突出的表现是EA.休克B.器官功能障碍C.贫血D.呼吸困难E.出血3.下列哪项不是DIC时发生休克的机制CA.回心血量减少B.血管床容量增加C.儿茶酚胺增多D.出血E.FDP形成4.代偿型DIC主要见于CA.急性DICB.慢性DICC.轻度DICD.局部DICE.恢复期DIC5.宫内死胎DIC发病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AA.组织因子释放入血B.促凝物质入血C.血小扳及凝血因子增多D.异常颗粒入血E.纤溶活性物质增多6.在DIC的诊断中,关于D-二聚体的表述,哪一条是错误的CA.DIC诊断的重要指标B.D-二聚体是纤溶酶分解纤维蛋白的产物C.D-二聚体是纤溶酶分解纤维蛋白原的产物D.在原发性纤溶亢进时,血中FDP增高,但D-二聚体并不增高E.在继发性纤溶亢进时,血中D-二聚体增高7.下列哪项是反映继发性纤溶亢进的指标CA.纤维蛋白原B.D-二聚体C.FDPD.组织因子E.凝血酶第十一章心血管疾病(第八节心功能不全)1.右心衰竭时不可能出现下列哪种变化EA.肝脾淤血B. 颈V怒张C.胃肠道淤血D.下肢水肿E.肺淤血水肿2.向心性肥大的主要发生机制是DA.寇状动脉管流量增加B.心率加快C.心收缩力加强D.收缩期室壁张力增加E.心输出量增加3.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其共同特征是EA.心负荷过重B.心室充盈不足C.心腔紧张源性扩张D.心肌结构破坏E.心输出量减少4.左心衰时临床上最突出的表现是CA.咳泡沫痰B.反复咯血C.呼吸困难D.肝脾肿大E.下肢水肿5.心力衰竭最特征性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是CA.肺动脉循环充血B.动脉血压下降C.心输出量降低D.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大E.体循环静脉淤血6.下列哪种疾病可引起左室后负荷增大EA.甲亢B.严重贫血C.心肌炎D.心肌梗塞E.高血压病7.下列哪种疾病引起的心衰不属于低输出性心衰DA.冠心病B.心肌炎C.二尖瓣狭窄D.甲亢E.主动脉瓣狭窄8.下列哪项与心衰时心肌舒张功能障碍有关DA.肌钙蛋白与Ca2+结合障碍B.心肌细胞凋亡、坏死C.胞外钙内流障碍D.钙离子复位延缓E.肌浆网Ca2+释放量下降9.下列哪项不是导致心衰的诱因AA.发热B.情绪激动C.劳累D.心律失常E.妊娠和分娩第十二章呼吸系统疾病(第六节呼吸功能不全)1.呼吸衰竭通常是指BA.内呼吸功能障碍B.外呼吸功能障碍C.二氧化碳排出↑D.血液运输氧障碍E.以上都不是2.限制性通气不足主要见于EA.肺泡膜厚度增加B.肺泡膜厚度减少C.肺泡通气和血流比例失调D.气管狭窄和阻塞E.肺顺应性降低3.下述哪项不是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因DA.呼吸中枢抑制B.静脉血掺杂C.气道阻力增加D.肺顺应性增高E.胸腔积液4.下述哪项可以造成阻塞性通气障碍DA.肺水肿B.肺不张C.肺实变D.支气管哮喘E.肺叶切除5.呼吸衰竭时发生肾功能障碍的重要机制是BA.缺氧直接损伤肾功能B.缺氧引起肾血管收缩C.并发心力衰竭D.并发休克E.并发DIC6.当动脉血氧分压低于下列哪项时,呼吸受到抑制AA.30mmHgB.40mmHgC.50mmHgD.60mmHgE.100mmHg7.呼吸衰竭发生肾功能不全的最重要机制是 BA.缺氧直接损伤肾脏功能B.反射性肾血管收缩C.并发心功能不全D.并发DICE.并发休克8.肺源性心脏病的主要发生机制是CA.用力呼气使胸内压升高,影响心脏舒张功能B.用力吸气使胸内压降低,使心脏外负压增加,影响心脏收缩功能C.缺氧、酸中毒导致肺小动脉收缩D.血液黏度增加E.肺毛细血管床大量破坏第十三章消化系统疾病(第九节肝性脑病)1.血氨升高引起肝性脑病主要机制是CA.影响大脑皮质的兴奋传导过程B.使乙酰胆碱产生过多C.干扰大脑能量代谢D.使脑干网状结构不能正常激动E.使去甲肾上腺素作用减弱2.血氨主要来源是AA.肠道B.脑C.肝D.肌肉E. 肾脏3.肝性脑病的概念,哪项是正确的EA.是指肝衰并发脑水肿B.是指肾衰并发脑水肿C.是指心衰并发脑水肿D.是指肝衰所致的昏迷E.是指肝衰所致的神经精神综合征4.肝性脑病时,假神经递质的作用部位是BA.大脑皮质B.脑干网状结构C.小脑皮质D.基底节E.大脑边缘系统5.内源性肝性脑病主要是由于CA.肝硬化引起B.门-体静静化流引起C.肝细胞广泛坏死引起D.寄生虫病引E.胆道疾病引起6.肝性脑病病人血中芳香族氨基酸含量增多的毒性影响不包括BA.抑制多巴胺的生成B.合成抑制性神经递质C.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生成D.生成假性神经递质E.抑制兴奋性的神经递质生成7.肝性脑病常见的诱因是DA.胃肠内含氮物质增多B.糖类摄入增多C.脂肪摄入增多D.上消化道大出血E.肠道内细菌活动增多第十四章泌尿系统疾病(第五节肾功能不全)1.肾前性急性肾衰竭的主要发生机制是BA.肾血流量增加B.肾血流量减少C.急性肾小管坏死D.肾间质损伤E.肾小管不完全阻塞2.慢性肾衰竭晚期,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引起EA.肌肉痉挛B.骨钙增加C.心律失常D.血钙降低E.骨质脱钙3.肾功能衰竭的晚期,对患者生命构成严重威胁的是BA.氮质血症B.尿毒症C.肾性高血压D.贫血和出血倾向E.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4.引起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发病机制是AA.慢性肾小球肾炎B.慢性肾盂肾炎C.原发性固缩肾D.肾结石E.肾肿瘤5.尿毒症时,心包炎属于BA.浆液性炎B.纤维素性炎C.化脓性炎D.出血性炎E.卡他性炎6.急性肾功能衰竭时,下列哪种情况下对生命的威胁最大BA.代谢性酸中毒B.高钾血症C.水中毒D.氮质血症E.血尿7.慢性肾功能不全时,最能反映肾功能的指标是EA.血浆尿素氮B.血浆尿酸氮C.血浆肌酐D.高血钾程度E.内生肌酐清除率8.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期最严重的并发症是EA.代谢性酸中毒B.水中毒C.氮质血症D.高镁血症E.高钾血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英才学院医学院基础医学课程群整体设计 9
课程群概述—三门课的内在联系
医学基础课程群包括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三门课 程。三门课程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系统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发生发展及其与功 能关系的科学,是医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系统 解剖学是根据功能,把人体的器官分为若干个系统,按系 统阐述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各系统之间的联系,为其他 医学后续课程:生理学、病理学等各学科奠定坚实的基础 。
山东英才学院医学院基础医学课程群整体设计 14
进行正确诊断和治疗。医学中大量的词汇来源于解剖学,所 以,系统解剖学是学习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各个学科的必修 课。
系统解剖学与其他学科一样,也是不断发展的。由于研究技 术和方法的革新,相关学科发展的推动,使系统解剖学的研 究范围和研究水平不断扩大与加深。本课程主要讲授系统解 剖学(绪论、骨关节学、肌学、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 系统、男女性生殖系统、腹膜、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视 器、前庭蜗器、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脑和脊髓的 被膜血管和脑脊液循环、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内分泌系统 等)共18章。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术讲授理论,通过标 本、模型观察来加深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加深对人体各局 部形态结构的认识,从而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程和 临床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群概述--课程特 点
1 系统解剖学教学
2 生理学
3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山东英才学院医学院基础医学课程群整体设计
课程群概述—系统解剖学
系统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专业基础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医学各 个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生命科学领域内发展较快的 学科之一,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在生物医学的各个领域中被广泛应用。通过学习系统 解剖学,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为学生学习后续课 程和临床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对于培养高素质、能 力强的护理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山东英才学院医学院基础医学课程群整体设计 10
人体生理学是具体介绍各个器官如何运作,如何维持人的 正常活动的,是为将来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的开始打 下了基础。
系统解剖学是学习生理学、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课程的基 础,学习生理学又是学生开设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基础 。学生只有学好正常人体结构和生理知识,当不正常时就 是病理改变。三门医学基础课相互联系,承上启下,因此 三门课程开设的顺序依次为:大一上学期开设系统解剖学 、大一下学期开设生理学、大二上学期开设病理学与病理 生理学。为将来学生学习临床专业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女生与男生比例为9:1 农村家庭背景学生比例大 专业思想牢固 取得执业护士资格证
山东英才学院医学院基础医学课程群整体设计
面向的岗位群
二级及以上医 院专科护士
社区、医疗卫生机构 及一级医院护理管理 人才和护理一线技术 人才
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健 康指导咨询人员
山东英才学院医学院基础医学课程群整体设计
山东英才学院医学院基础医学课程群整体设计 11
课程群设计思路
1 课程性质
2 教学目标
3
校内实训条件
4 校外实训条件
山东英才学院医学院基础医学课程群整体设计
课程群设计思路--课 程性质
1 系统解剖学教学
2 生理学
3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山东英才学院医学院基础医学课程群整体设计
系统解剖学课程性质
系统解剖学(Systematic Anatomy)是按人体器官功能系 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 统、脉管系统、感觉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阐述人 体正常器官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的科学。是医学科学中 一门重要的基础课。该课程面向医学院校所有专业的学生 开设。学习系统解剖学的任务在于使医学生掌握人体各器 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位置毗邻、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功 能、意义,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护理临床医学课程奠定 必要的形态学基础。只有在掌握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基础 上,才能正确理解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发展过程,正确判断 人体的正常与异常,区别生理与病理状态,从而对疾病
山东英才学院医学院基础医学课程群整体设计 15
生理学课程性质
《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生理功能的科学,即以人体的 生命活动现象、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以及这些功 能的机制和调节作为研究对象,从细胞、组织、器官 、系统等多层次研究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过程,阐明 机体作为一个整体是怎样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维持正 常生命活动。课程标准力求构建我校新的生理学课程 体系,更新、拓展课程内容。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 介绍生理学理论的来源和证明的方法,这些结论是怎 样得来的,以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山东英才学院医学院基础医学课程群整体设计 7
课程群概述—生理学
《生理学》是医学类专业开设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生理学》从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等不同层次研 究生物机体生命现象的发生规律和调节机制,起着促 进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互转化的重要作用。《生理 学》是本专业学生必修的医学基础主干课程之一。对 于普本学生而言,《生理学》课程的学习不但是为后续 课程学习奠定基础,也是为毕业后不断提高医疗工作 能力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预修课程为《人体解剖学 》等,主修完本课程后,学生将进一步学习《病理学 》、《药理学》等后续医学基础课程。
山东英才学院医学院基础医学课程群整体设计 8
课程群概述—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病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学科,是研究疾病 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病理 诊断等任务的一门学科,也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 学的桥梁课。以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 本技能为目标,揭示疾病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学习 护理课程与防治疾病奠定理论基础。病理学是医学生 学好临床和护理知识最重要的基础课。
----王绪洲 教授
山东英才学院医学院基础医学课程群整体设计

一、课程群概述

二、课程群设计思路

三、课程群教学实施过程 整
四、教学效果

五、创新点及努力方向

六、课程设计规划

山东英才学院医学院基础医学课程群整体设计
课程群概述
1 生源特点 2 课程特点
山东英才学院医学院基础医学课程群整体设计
课程群概述--生源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