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
厚重的生命意识 浓郁的文化色彩——《废墟》赏析
厚重的生命意识浓郁的文化色彩——《废墟》赏析
朱荷生
【期刊名称】《化工职业技术教育》
【年(卷),期】2008(000)003
【摘要】《废墟》是余秋雨的代表作。
其"文化散文"的特色,在思想内涵方面,表现为丰富的文化知识、强烈的文化意识、深刻的文化内涵、高尚的文化品位;在表现
手法方面,表现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思路,哲理思辨、振聋发聩的议论,生动形象、典丽精工的语言。
【总页数】3页(P36-38)
【作者】朱荷生
【作者单位】上海石化工业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6
【相关文献】
1.浓郁的生命意识与悲凉的心态——古代文学中草意象的生命意识 [J], 彭雷生
2.废墟上的晚香玉——"春桃"形象的伪宗教文化色彩分析 [J], 易东生
3.文化色彩浓郁的北京"基辅餐厅" [J], 孙书林
4.在浓郁的文化色彩中教古文——《伯牙绝弦》教学谈 [J], 王秀菊
5.《老街坊》:厚重浓郁的风俗画卷 [J], 高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余秋雨《废墟》原文及读后感赏析
余秋雨《废墟》原文及读后感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余秋雨《废墟》原文及读后感赏析【导语】:《废墟》是余秋雨写的一篇散文,出自于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关于《废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一直受到关注,来了解一下吧。
《废墟》的结构和语言
《废墟》的结构和语言谈及“废墟”的文章不少,而像余秋雨的《废墟》那样思考深刻、内蕴丰富的却不多。
它很有嚼头,但要真正嚼透,怕不是很容易。
本文避重就轻,只就《废墟》的结构特征和语言艺术谈点肤浅认识。
先说结构。
《废墟》采用的结构方式并不特别,就是“总分式”罢了,不过,这“总分式”用得似乎有点特别――“大总分”里套着“小总分”,“大分”对应并演绎“小分”。
这篇谈“废墟”不“废”的文章共四章,第一章写寄情废墟,是“总”;二、三、四章写废墟价值,是“分”。
这就是所谓“大总分”。
文章的入题部分是“大总”,采用的也是总分式。
作为本章乃至全文“文眼”和“总纲”的开头两句是“小总”,总写对废墟的感情――“诅咒”与“寄情”,“诅咒”与“寄情”看似矛盾,而内在精神却是一致的(“诅咒”是另一种形式的“寄情”),作者有解不开的“废墟”情结。
后面四个段落是“小分”,第二段写“诅咒废墟”,三、四、五段写“寄情废墟”。
写“寄情废墟”的三个段落,各段最重要的句子依次为“废墟是进化的长链”、“废墟昭示着沧桑”、“废墟就是建筑的黄叶”,这三点便是废墟的特点亦即作者寄情于它的原因:废墟蕴含着历史轨迹,蕴含着悲剧精神,蕴含着创造的美。
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大分”,它们的表述既是平列的,又是横式跳跃的,第二章写废墟具有历史认识价值,要留存废墟以感悟历史;第三章写废墟具有悲剧文化价值,要正视废墟以净化心灵;第四章写废墟具有现代建构价值,要容纳废墟以发展文明。
“大分”中的三点与前面“小分”中谈何以寄情废墟的三点,存在着对应关系:第二章呼应“废墟是进化的长链”,第三章呼应“废墟昭示着沧桑”,第四章呼应“废墟就是建筑的黄叶”。
同时,前“小分”与后“大分”之间还存在着明显进层关系,如果说“小分”尚是感性的描述(侧重于情感方面),那么“大分”则是理性的分析(侧重于事理方面)。
人们认识事物的顺序就是由浅入深,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这样的结构安排符合认识规律。
余秋雨《废墟》教案
余秋雨《废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废墟》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余秋雨对废墟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通过分析《废墟》的艺术特色,引导学生认识并学会欣赏散文的美。
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表见解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废墟》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 分析《废墟》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把握作者对废墟的深刻认识和独特感受。
2. 分析并欣赏散文的艺术特色。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废墟》的基本内容和作者观点。
2. 引导法: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思考,深入理解作品。
3. 鉴赏法:分析《废墟》的艺术特色,培养学生欣赏散文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作者余秋雨及其作品《废墟》。
2. 讲解:详细讲解《废墟》的内容,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3.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对《废墟》的见解。
4.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废墟》的艺术特色,如语言、结构、意象等。
5. 实践:让学生选取一段自己喜欢的散文,进行欣赏和分析。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1. 复习《废墟》的内容,整理自己的学习笔记。
2. 选取一篇自己喜欢的散文,进行分析鉴赏,写出分析报告。
六、教学准备1. 教材:《废墟》文本2. 参考资料:关于余秋雨的生平介绍、散文创作理论、废墟文化的相关文献3.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教学PPT4. 学生预习: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废墟》文本,做好笔记七、教学内容1. 文本细读:深入解析《废墟》中的关键段落和语句,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情感2. 文化背景:介绍废墟文化的内涵和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3. 文学鉴赏:分析《废墟》的语言特色、结构布局和意象创造,教授散文欣赏的方法4. 思想探讨:探讨《废墟》中所体现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八、教学步骤1. 文本回顾: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2. 文化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材料,导入废墟文化的讨论3. 文本细读:针对《废墟》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深入的文本分析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废墟》中的某个话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5. 总结提升: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提炼文本中的主要观点和思想九、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检查学生对《废墟》的理解和鉴赏能力3. 单元测试:设计相关的单元测试题,测试学生对《废墟》及散文欣赏的掌握情况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教学效果和改进的空间十、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评估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水平,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2. 反思教学方法:思考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3. 反思学生学习: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4. 教学改进:根据反思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教学改进措施,以优化后续的教学过程十一、扩展阅读与研究1. 推荐阅读:为学生推荐与《废墟》主题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如其他散文家的废墟主题作品,以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最新的《后来我们都哭了Ⅱ·废墟》小说句子_经典语录
精心整理最新的《后来我们都哭了Ⅱ·废墟》小说句子_经典语录1、我看到过你与他说话。
虽然你对他生气对他吼,但眉眼都是爱的痛楚。
你在我面前,总是像一个没心没肺的傻瓜。
喜怒哀乐都不掩饰,那是因为你从来没想过,和我有一场爱情。
——安慕楚----夏七夕2、以前我们哭的时候张牙舞爪,惊天动地,靠在彼此的肩膀上。
可渐渐的,我们都学会了,哭不发出任何声音,不依靠任何人,独自用手背抹着眼泪。
再好的朋345678岁月是条无尽的长河,希望你坐上了前行的船,永不返航。
----夏七夕9、人只要走错第一步,以后便是步步错。
----夏七夕10、现在太多人的爱情浮于表面,不管曾经许诺多么深邃的山盟海誓,有时仅仅因为一句话或一个冲动,便背叛所有。
苏扬让我觉得,在这浮华尘世,仍有人在为爱情坚守。
——林洛施----夏七夕11、我跟米楚一碰面就爱打嘴仗,以前他们老说我跟米楚是狗咬狗。
但数我俩感情最好,我俩也是那种准自己抽对方,都不准外人说对方一句的那类人,特护短。
----夏七夕12、米楚说:“林洛施你哭起来可真丑,比怪物史莱克都吓人。
你还是笑起来好看,嘴咧脑门后都是美少女。
”我说:“放屁,我哭也是美少女,一个柔弱的美少女。
”夏七夕1314----夏七夕151617算有人拿钱堆座山来拆散我们,我都能把那人给埋了。
但后来,我发现拆散我们其实也挺容易的,只要把我们放在两个世界,你是纯洁的,我是肮脏的,你是善良的,我是邪恶的。
你一直朝前方航行,我却迷失在了对岸。
我每次站在你身边,都会自惭形愧,所以你不要来看我了,我想我们终究都长大了,以后的路程不能携手一起走了,就在这个分岔路口分别吧,愿你以后幸福。
----夏七夕18、我一直以为,我们重逢时,我已经长成为一个坚不可摧的女子,不再像以前那样不成熟,爱哭爱笑爱跳爱闹的,能够若无其事的上前对他说声,你好,别来无恙。
但上天好像总是故意爱看人笑话一样,在我最狼狈之时,他粉墨登场。
——林洛施----夏七夕19、如果有一天,我变得不是我,你却还是你,会不会我们就再也没有交集了?----202122232425交代。
《废墟》赏析
《废墟》可以说把常见的“总分式”结构手法运用到了极致,文章的结构,显得稳实缜密如浇铸物,精严工巧如艺术品,远远超出了人们平常所说的“有序”和“谨严”。这种结构,隐隐透出一种沉静刚健的气度和雄强犀利的思辨风格,与文章所要表达的厚重深刻的思想内涵是高度和谐的。
(二)语言优美,富有诗意
作者的语言富有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全文富有抒情性、哲理性和铺陈性,这与作者的学识、性情、才气分不开。在抒情中融注着历史理性,在历史叙述中也蕴涵着生命哲理。这种语言不追求水一样的清澈,而追求潮一般的愤激和诗意。
(三)深刻的文化内涵
废墟是什么?在常人看来,废墟可能就是与现代文明相对立的一堆垃圾,应该彻底清理掉。但是,作为学者、作家的余秋雨却深入挖掘到了“废墟”的文化内涵。在作者眼中,许许多多地理意义上的废墟可以读成最具体、最生动、最完美的历史课本,因此,“废墟是课本”;无数废墟的综合组成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足迹,所以,“废墟是过程”;废墟是历史的见证,它在历史上所发生的作用简直无与伦比、不可替代,因而,“废墟是归宿”;而“更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因此,“废墟是起点”。睿智的思想、精辟的哲理将废墟的现代作用阐释得明明白白,给人以时间的纵深感和无限的自豪感。
《废墟》ppt课件
废墟让民族充满自信,让文明更加厚重,让我们把 废墟变成寓言,让我们挟带废墟走向现代。
应有的价值取向
在余秋雨笔下,“废墟”已成为历史的载体、文化 的象征、文明的体现,它是古老的、又是年轻的。 让我们挟着废墟走向现代,这是我们应有的价值取 向。
不能设想那些废墟重建后的景象,进一步说,那些废 墟不应该被重建.它们各自代表了一种绝迹的文化, 因为残缺,所以完美;虽然是废墟,却从某种意义上说 是最瑰玮动人的建筑.如果古罗马的角斗场重建,那 它就不再是角斗场而是哗众取宠与赚钱的工具.正如 如果将江南古镇修葺一新,就失去了古韵.残缺与古 老只不过是沧桑的外表,掩盖之下的,才是真正的价 值。
余秋雨以长途旅行方式实地考察文化。从国 内走到国外,足迹延展到亚非欧。这期间, 完成了以考察中华文明记录的《文化苦旅》 和《山居笔记》,考察伊斯兰文明记录的 《千年一叹》以及西方文明记录的《行者无 疆》。从而完成了对人类历史的三大文明的 关注和考察。
余秋雨的散文成就
一在于内容上明显地包含较大的历史文化内涵。“道士塔”最集中地体 现了这种特色。该文以当年看守敦煌莫高窟的王道士骨灰塔为聚焦点, 通过剖析王道士的卑微灵魂,揭示出积淀于整个中华民族心灵中对科学 文化的漠视与麻木。就思想而论,该文并无特别深刻之处,他想表达的 东西,理论家早已说的明明白白。重要的是,要看到余秋雨只是作为一 个散文家,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情绪和感受。当然他的情感 是以独特的个性形式来体现,往往喜欢天马横空般地跨越时空想象,从 而使文章具有一种沉重而又浩大的历史感。你可以批评这种情感是崇高 或卑贱,深刻或肤浅,但不可以将情感等同于思想。余秋雨不是思想家, 也不是在作理论研究。批评者声音大而说服力小,恐怕失误在此。另一 成就在于形式创新。五十年代之后,对散文的理解越来越狭窄。以至于 似乎只有托物咏志的抒情散文才是正宗。余秋雨则突破了这种模式框框, 在中国当代散文中树起了一面新的旗帜。随后涌现的一批文化大散文, 虽然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珠,但确确实实吸引了相当的读者并使他们 得到许多历史文化启示。
浅评《废墟》
浅评《废墟》《废墟》是余秋雨的一篇散文,收录在《文化苦旅》一书中。
这本书是在当时社会对是否要整修圆明园遗址而引发的一场争论的背景下所写的,余秋雨在这篇散文中表达了他对废墟的独到见解。
散文由四小节组成,它们承上启下,共同串联出作者对废墟的一个全景式构想。
第一节以“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开头,这是两种矛盾的情感,诅咒它是因为它代表着逝去,代表着消亡。
寄情于它是因为废墟代表着岁月的进化。
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
第二节说明,对于一些废墟不应该过分修缮,应保留它的历史感,适当的清理、加固以使它保持原貌是可取的。
第三节描述废墟承载的悲剧意义,正因如此我们不能将所有的历史遗迹都覆盖。
第四节将废墟与现代社会相结合,说明废墟对于现代文明的意义。
总体来看,余秋雨所表达的就是,废墟是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现代人应用一种批判继承的眼光看待废墟文化。
我们的正确态度是——“我们,挟带着废墟走向现代。
”在表现手法上,余秋雨使用了大量的排比句,以及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拟人化,将大地比作废墟和黄叶的母亲,将废墟比喻为古代派往现代的使节,形象地将作者对废墟的态度隐含其中,使得行文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
散文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有一种从全局观望的宏大叙事感。
从结构上看,这篇散文的四小节既相互独立又一脉相承,层层递进,将主题不断深化推进。
余秋雨的《废墟》表现了其对历史遗迹和古典文明的缅怀和沉思,带有厚重的历史感。
废墟是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孕育了民族文化。
废墟的要义在于保存,无论是保持原貌,还是修缮、重建,首先都应认识到它是文化遗产,需要得到尊重和重视。
因为,历史应该有废墟,民族应该有废墟,人生应该有废墟。
俗话说,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是现代的历史哲学点化了废墟,而历史哲学也需要寻找教材。
只有在现代的喧嚣中,废墟的宁静才有力度;只有在现代人的沉思中,废墟才能上升为寓言。
”也就是说,现代人在解读历史的过程中,也要从中汲取力量,发展出有内涵有生命力的现代文化。
余秋雨《废墟》原文欣赏
余秋雨《废墟》原文欣赏废一我诅咒废,我又寄情废废吞没了我的企盼,我的记忆片片瓦散落在荒草之间,断残的石柱在夕阳下站立,书中的记载,童年的幻想,全在废中殒灭昔日的光荣成了嘲弄,创业的祖辈在寒风中声声咆哮夜临了,什么没有见过的明月苦笑一下,躲进云层,投给废一片阴影但是,代代层累并不是历史废是毁灭,是葬送,是诀别,是选择时间的力量,理应在大地上留下痕迹;岁月的巨轮,理应在车道间辗碎凹凸没有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出发,走向新的废营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后的凋零,因此废是归宿;更新的营造以废为基地,因此废是起点废是进化的长链一位朋友告诉我,一次,他走进一个著名的废,才一抬头,已是满目眼泪这眼泪的成分非常复杂是憎恨,是失落,又不完全是废表现出固执,活像一个残疾了的悲剧英雄废昭示着沧桑,让人偷窥到民族步履的蹒跚废是垂死老人发出的指令,使你不能不动容废有一种形式美,把拨离大地的美转化为皈附大地的美再过多少年,它还会化为泥土,完全融入大地将融未融的阶段,便是废母亲微笑着怂恿过儿子们的创造,又微笑着收纳了这种创造母亲怕儿子们过于劳累,怕世界上过于拥塞看到过秋天的飘飘黄叶吗?母亲怕它们冷,收入怀抱没有黄叶就没有秋天,废就是建筑的黄叶二不能设想,古罗马的角斗场需要重建,庞贝古城需要重建,柬埔寨的吴哥窟需要, 重建,玛雅文化遗址需要重建这就像不能设想,远年的古铜器需要抛光,出土的断戟需要镀,宋版图书需要上塑,马王堆的汉代老太需要植皮丰胸、重施浓妆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老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没有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的大地太挤了,掩盖废的举动大伪诈了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当然,并非所有的废都值得留存否则地球将会伤痕斑斑废是古代派往现代的使节,经过历史君王的挑剔和筛选废是祖辈曾经发动过的壮举,会聚着当时当地的力量和精粹碎成粉的遗址也不是废,废中应有历史最强劲的韧带废能提供破读的可能,废散发着让人留连盘桓的力是的,废是一个场,一极古代,一极现代,心灵的'罗盘在这里感应强烈失去了力就失去了废的生命,它很快就会被人们淘汰并非所有的修缮都属于荒唐小心翼翼地清理,不露痕迹地加固,再苦心设计,让它既保持原貌又便于观看这种劳作,是对废的恩惠,全部劳作的终点,是使它更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废,一个人人都愿意凭吊的废修缮,总意味着一定程度的损失把损坏降到最低度,是一切真正的废修缮家的夙愿也并非所有的重建都需要否定如果连废也没有了,重建一个来实现现代人吞古纳今的宏志,那又何妨但是,那只是现代建筑家的古典风格,沿用一个古名,出于幽默黄鹤楼重建了,可以装电梯;阿房宫若重建,可以作宾馆;王阁若重建,可以辟商场这与历史,干系不大如果既有废,又要重建,那么,我建议,千万保留废,傍邻重建在废上开推土机,让人心痛总之,不管是修缮还是重建,对废来说,要义在于保存圆明园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如果把它完全铲平,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多么得不偿失大清王朝不见了,熊熊火光不见了,民族的郁忿不见了,历史的感悟不见了,抹去了昨夜的,去收前夜的残梦但是,收来的又不是前夜残梦,只是今日的游戏三中国历来缺少废文化废二字,在中文中让人心惊肉跳在中国人心中留下一些空隙吧!让古代留几个脚印在现代,让现代心平气和地逼视着古代废不值得羞愧,废不必要遮盖,我们太擅长遮盖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最终都有一个大团圆,以博得情绪的安慰,心理的满足唯有屈原不想大团圆,不想大团圆,曹雪芹不想大团圆,孔尚任不想大团圆,不想大团圆,白先勇不想大团圆他们保存了废,净化了悲剧,于是也就出现了一种真正深沉的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雪峰是伟大的,因为满坡掩埋着登山者的遗体;大海是伟大的,因为处处漂浮着船楫的残骸;登月是伟大的,因为有“挑战者号”的陨落;人生是伟大的,因为有白发,有诀别,有无可奈何的失落古希腊傍海而居,无数向往彼岸的勇士在狂波间前仆后继,于是有了光耀百世的希腊悲剧诚恳坦然地承认奋斗后的失败,成功后的失落,我们只会更沉着中国人若要变得大气,不能再把所有的废驱逐四废的留存,是现代人文明的象征废,辉映着现代人的自信废不会阻遏街市,妨碍前进现代人目光深,知道自己站在历史的第几级台阶他不会妄想自己脚下是一个拔地而起的高台因此,他乐于看看身前身后的所有台阶只有在现代的喧中,废的宁静才有力度;只有在现代人的沉思中,废才能上升为因此,古代的废,实在是一种现代构建现代,不仅仅是一截时间现代是宽容,现代是气度,现代是辽阔,现代是浩我们,挟带着废走向现代。
散文句子赏析《废墟》
散文句子赏析《废墟》《废墟》是余秋雨收录于《文化苦旅》的一篇优美散文,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废墟》散文句子赏析,供大家参阅,希望对你有帮助!余秋雨散文《废墟》句子赏析提到废墟,喜欢旅游观光的人们都能从记忆中找到它模糊而又清晰的印象。
或一条古巷;或一截城墙;或一处石窟。
新疆古楼兰、交河故城遗址;北京圆明园、八达岭、故宫;西安秦始皇兵马俑、法门寺;还有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等等。
它们或显赫于繁华都市之里,或散落在荒草乱冢之间,或孤立于戈壁荒漠之中,或招摇在青山绿水之围,或矗立于万倾碧波之央。
对许多人来说,观光即便是观光而已,而对废墟有深邃见解并上升到文化哲学层面上,却只有余秋雨一人。
短短不到三千字的散文,令人由废墟而顿悟,由此而又生发对人生、文化和历史的深沉思索。
“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散文头两句开宗明义,阐明作者对废墟的矛盾心理。
诅咒是因为它“吞没了我的企望,我的记忆”。
昔日的金戈铁马已烟消云散;雕栏画栋已人去楼空;烟柳断桥已芳草凄凄。
“书中的记载,童年的幻想,全在废墟中毁灭。
昔日的光荣成了嘲弄,创业的祖辈在寒风中声声咆哮”。
一堆废墟把昔日所有的是非成败、辉煌灿烂一股脑地打成包,尘封在逝去的岁月中,感怀伤时,悲今悼古。
作者寄情废墟,因为“废墟是毁灭,是葬送,是决别,是选择”。
“废墟是资本,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
”“营造之初就想到它的凋零,因此废墟是归宿;更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因此废墟是起点,废墟是进化的长链”。
废墟是人生的起点,它装着真善美,也藏着假丑恶。
不同的人们从废墟中读到不同的答案;废墟是文化的起点,从没有文字记载开始,我们的祖先就留下了一座又一座废墟。
甲骨文化、父系文化、母系文化、河套文化、仰韶文化,等等,得以汇成熠熠生辉的五千年文明长河。
废墟更是历史的起点,如果没有发现埋藏在漫漫黄沙和厚厚尘土之下的废墟,我们从哪去解读历史。
人生不能没有废墟;文化不能没有废墟;历史更不能没有废墟。
废墟不“虚”——读《文化苦旅·废墟》有感_读后感
废墟不“虚”——读《文化苦旅·废墟》有感提到“废墟”这个词,会想到什么样的景象?残垣断壁,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凄惨?空荡
而在《文化苦旅·废墟》中,作者余秋雨提出了他独特的观点|:珍视废墟。
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述,这个观点不被大多数中国人所接受,因为中国人不太想回忆国家的惨痛历史了。
坐落在北京郊区的圆明园,如今只是一片废墟。
破损的大理石柱在述说着往日的辉煌与惨痛,当年与他做伴的宝物全都不见了,只剩下一片废墟。
在这片废墟中,又有多少中国人在回忆过去的往事,惨痛的战争,不忘国耻?
犹太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在欧洲时被天主教排挤,“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遭到德国法西斯的残忍屠杀,流亡到西亚又受到阿拉伯人的打击,可是他们仍然在地平线上高高站起,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犹太人们知道回忆历史,不忘国耻。
在耶路撒冷犹太圣殿的废墟中,有一座用石头垒起的石墙。
传说罗马人统治耶路撒冷时,每逢星期五,犹太人就会在墙下哭泣,追忆故国。
因此,这座石墙成了犹太民族最重要的崇拜物。
犹太人崇拜,怀念废墟,因此他们强大不可战胜。
相反,我们中国人恰恰缺乏了这一点。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中国人的思想不应只有金碧辉煌的名胜古迹,也要有废墟。
废墟见证的不仅仅是昔日的悲剧,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强大起来时,它所照应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崛起的前夜。
废墟不会使人失去自信,它只会使人痛定思痛,使人发愤图强,使国
家不再重蹈覆辙,不受外辱,自立于地球之上。
让我们挟着废墟走向明天,未来。
高中语文课件: 余秋雨《废墟》高三
结尾处的解释 昨夜的故事 指圆明园遭英法联军哄抢、焚毁
的不幸事件 前夜残梦 大清王朝曾有过的强盛和繁荣
今日的游戏 再建圆明园只是当今人的自我陶醉
重点阅读第三部分思考:1、概括第三部分 的内容 废墟文化对中国人的意义(或者警示国人要勇 于面对悲剧) 如何理解“废墟”二字让人心惊肉跳? 废墟是悲剧,是奋斗后的失败,是成功后的失落。
1、废墟是祖辈曾发动过壮举,汇聚着 当时当地的力量和精粹。2、废墟中 应有岁月坚硬的断柱和残片。 3、 废墟能提供破读的可能,废墟散发 着让人盘桓的毅力。 4、废墟是一 个磁场,一极古代、一极现代,心 灵的罗盘在这里感应强的废墟给予人借鉴、 启迪,并且辉映现代人的自信。
重点阅读第二部分,思考:1、概括第2部分的内容
对不同废墟的处理意见 如何理解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 发的老者是令人遗憾的?
1、强调不保存废墟不正常。2、 不能体现真实的历史让人不舒服。 3、应展示生命的自然过程让人 接受。
语句理解:(118页)没有废墟的人生太累 了……掩饰废墟的举动太伪作了
本段的中心论点是哪一句?
中国人若要变得大气,不能再把所有的废墟驱 逐(勇敢面对悲剧,正视悲剧)
为什么废墟不必要遮盖?
诚恳坦然地承认奋斗后的失败,成功后 的失落,我们才能更沉着,更大气。
如何理解:中国人若要变得大气,不能再把 所有的废墟驱逐?
民族的魅力来源民族的文化,只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一个深沉的民族要敢于面对 一切成功和失败。
一、背景介绍:
关于写作这篇文章的背 景是因为当时在国内, 有人提出了修复圆明园 废墟的建议,主张保留 废墟者有之,主张修缮 者有之,主张重建者也 有之。一时间,沸沸扬 扬,引起一场不大不小 的争议。参议者各持理 由,莫衷一是。为此, 作者写下了这篇文章, 算是对争议的一孔之见。
《废墟》课件
阅读第四部分思考: 1、如何理解“废墟的留存,是现代人 文明的象征”? 废墟的留存见证了历史,是历史演变 的脚印,它包含古代传统及历史留给 人们的教训、思考、借鉴。
如何理解“只有在现在的喧嚣中,废墟 的宁静才有力度;只有在现代人的沉思 中,废墟才能上升为寓言”。 现代化的社会经济发展,物质文 明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但很多人 类失去了精神的家园,成为无根之人。 而废墟丰富而凝重的物质会使浮躁的 现代人静心,废墟的前车之鉴令现代 人反思,不要重蹈历史之覆辙。这样, 废墟的意义在现代和将来就会就得以 充分的提升了。
3.值得留存的废墟应有哪些特点?有 何留存意义?
1、废墟是祖辈曾发动过壮举,汇聚着当时当地
的力量和精粹。 2、废墟中应有岁月坚硬的断柱和残片。 3、废墟能提供破读的可能,废墟散发着让人 盘桓的毅力。 4、废墟是一个磁场,一极古代、一极现代, 心灵的罗盘在这里感应强烈。
意义:保留铭刻着历史,昭示着悲剧,记录着 失败的废墟给予人借鉴、启迪,并且辉映现代 人的自信。
为什么废墟不必要遮盖?
诚恳坦然地承认奋斗后的失败,成功后的 失落,我们才能更沉着,更大气。 如何理解:中国人若要变得大气,不能再把 所有的废墟驱逐? 民族的魅力来源民族的文化,只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一个深沉的民族要敢于面对 一切成功和失败。
怎样理解“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 怕看真正的悲剧。”? 中华民族灾难深重,但中国人却喜欢看有大团 圆结局的悲剧,因为可以博得情绪的安慰,心 理的满足。
2.文中讲到“这眼泪的成分非常复杂”, 那么它包含哪些内容?
这眼泪包含着对废墟的热爱、惋惜之 情,对民族文化的赞叹、欣赏等。
重点阅读第二部分,思考:
1.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对待废墟 的态度? ①并非所有的修缮都属于荒唐。 ②并非所有的重建都值得否定 ③ 不管是修缮还是重建,对废墟来说, 要义在于保存。
废墟读后感
废墟读后感【原创版2篇】目录(篇1)1.废墟读后感2.废墟的背景和意义3.废墟读后感的具体内容4.结论正文(篇1)一、废墟读后感《废墟》是一本由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所著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日本战国时期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小野寺的人,他因为一场意外而失去了家人,最终成为一名流浪者。
在流浪的过程中,他结识了一些朋友,并经历了一系列离奇的事件。
二、废墟的背景和意义《废墟》的创作背景是日本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这个时期是一个战乱频繁的年代,人们生活在极度贫困和不安的环境中。
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探索。
同时,小说中的废墟也象征着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积淀,让读者感受到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感。
三、废墟读后感的具体内容1.人物形象:小野寺是一个非常有情感的人物,他的内心世界非常复杂,他的性格也非常独特。
通过他的形象,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生活和思想。
2.情节设计:小说中的情节设计非常巧妙,每一个情节都有其深刻的寓意。
例如,小说中的废墟场景,不仅是一个视觉上的呈现,更是对人性和历史的反思。
3.文化内涵:小说中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包括日本传统文化、历史、宗教等等。
这些文化内涵让读者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4.情感体验:小说中的情感体验非常深刻,读者可以感受到小野寺内心的孤独、无助和渴望。
同时,小说中的离奇事件也让读者感受到惊悚、悬疑等不同的情感体验。
四、结论《废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历史小说,它通过一个发生在日本战国时期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同时,小说中的废墟也象征着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积淀,让读者感受到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感。
目录(篇2)1.废墟读后感概述2.废墟的描述与感受3.读后感的总结正文(篇2)一、废墟读后感概述《废墟》这篇文章以它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描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废墟所蕴含的情感和历史。
作者通过对废墟的描述,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视。
《废墟》读后感
《废墟》读后感龙应台的文字就像上好的绿茶,初尝有其苦涩感,但回味浓醇,令口舌生津。
第一次读她的书是在六年级,觉得内容着实生涩难懂,与我的生活相距甚远,于是便将它束之高阁,庋藏焉。
直到这个寒假重新将它取出,细读后忽然觉得烟消云散,眼前豁然开朗,读至精彩处,还不住颔首以表赞同。
所以,人对大义的理解能力与他的年龄、阅历成正比。
在寒假里,我看了一本世界名著——《简·爱》。
小说的主人公简·爱是个孤儿,但她是一个不甘受辱、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敢于抗争、敢于追求的女性。
她那纯朴善良的高尚品质深深打动了我。
简爱生存在一个寄人篱下的环境,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姨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也许正是因为这一切,换回了简爱无限的信心和坚强不屈的性格,一种可战胜的内在人格力量。
她坚定不移地去追求一种光明的,圣洁的,美好的生活。
于是我情不自禁地想到我的父母。
想着虽然生活艰辛,但他们却乐观幸福的笑容;想起我放假回家,母亲见我时孩童般的喜悦;想到他们冬日里依然在凛冽的寒风中,守着收入微薄的小摊,任冷风吹痛了脸颊的身影;想起他们日渐加深的皱纹、愈加清晰的白发……真的,想到此处,我便忍不住泪眼濛濛。
在《雪国》这部小说中,如果错过了那些描写风景的文字,就是一种遗憾了。
我们可以来欣赏一下这雪国到底是怎样一个美法。
简·爱在这所学校当了教师,但在十八岁时离去,为早慧的阿黛勒·瓦朗担任家庭教师。
阿黛勒·瓦朗住在米尔科特附近孤零零的桑菲尔德庄园里。
《雷雨》具有一种诗意之美。
这不单单得自文辞的优美,许多段落被人们反复背诵,也不仅是得自剧中人物诗意的性格,或者也可以说,是所有这一切,包括舞台提示、角色分析,汇总而后升发出的一种形而上的气质和品位。
《雾都孤儿》读后感范文【二】《雾都孤儿》是一部十分着名的小说,作者狄更斯,是英国的一位非常着名的作家。
主人公阿廖沙痛楚的童年生存感动着我:四岁失怙,追随悲伤欲绝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到跋扈的、濒临停业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却常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
关于“废墟”的文化思考——读余秋雨的散文《废墟》
关于“废墟”的文化思考——读余秋雨的散文《废墟》
郭长德;高原
【期刊名称】《写作:中》
【年(卷),期】1997(0)2
【摘要】《废墟》是余秋雨《文化苦旅》系列散文中的短章精品之一。
余秋雨是国内研究文化史和艺术史的著名学者,当他在应邀各处讲学的时候,顺道游山玩水,面对着历史遗留下来的众多人文景观,便深切地感受到了对象深藏着的丰富的文化意蕴。
他将深刻的文化反思转换成一次次生动的感性体验,让理性思考与艺术直觉融合互渗,在审美情感的裹挟下流注笔端,变为“文化苦旅”中的华采篇章。
包括《废墟》在内的这一组系列性文字。
【总页数】3页(P23-25)
【关键词】余秋雨;文化思考;废墟;文化苦旅;理性思考;系列散文;文化意蕴;文化反思;审美情感;人文景观
【作者】郭长德;高原
【作者单位】淮南联合大学;淮南教师进修学校副教授;高级讲师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6
【相关文献】
1.废墟的力量--从《行者无疆》看余秋雨散文 [J], 王维国
2.从《废墟》看余秋雨散文动静态语境设置 [J], 沈杏轩
3.谈谈白居易的《忆江南》/废墟在那儿——读余秋雨先生《废墟》有感 [J],
4.《废墟》美点寻踪——余秋雨散文《废墟》解读 [J], 崔婕
5.“我们,挟带着废墟走向现代”——读余秋雨《废墟》有感 [J], 刘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余秋雨《废墟》教案
余秋雨《废墟》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历史,理解历史悲剧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2、理解废对现实的指向,体会作者的忧患意识;3、懂得作者严谨的行文思路,思想结构;4、品味文章深刻而富有哲理的语言风格。
5、学会欣赏。
【教学重点】1、理清作者的思路,进而把握作者的感情发展脉络。
2、对废文化的正确认识。
【教学难点】1、对废的历史文化价值、悲剧文化价值及现代文化价值的理解。
2、对文中内涵丰富的语言的理解。
【教学方法】以学生分组合作讨论、探究为主,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和深化。
【课时安排】二课时【课前准备】1、欣赏、朗读,为生字、生词正音。
2、梳理文章思路,思考作者的行文脉络。
3、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
4、搜集文中所涉及的相关废图片并思考如何正确对待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了解作者,对废的历史文化价值正确认识。
一、检查预习1、作者介绍:各小组分别介绍所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教师总结整理,出示课件。
(1946~ )当代文艺理论家,散文作家。
浙江余姚人。
从80年代初开始,陆续出版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中国戏剧文化史述》、《艺术创造工程》等。
90年代后开始“文化大散文”创作,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韵味。
作品集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
2、字词积累(1)瓦(lì):破碎的砖头瓦片。
(2)诅(zǔ)咒:原指祈鬼神加祸于所恨的人,今指咒骂。
(3)殒(yǔn)灭:死。
(4)咆哮(páo xiào):(1)(猛兽)怒吼;(2)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或人的暴怒喊叫。
(5)蹒跚(pán shān):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也作“盘跚”。
(6)昭(zhāo)示:明显地显示给人看。
(7)皈(guī)依:原指佛教的入教仪式,后来泛指虔诚地信奉佛教或参加其他宗教组织。
也作“归依”。
(8)(xī):阳光(多指清晨)。
(9)修缮(shàn):修补。
《废墟》教案设计
《废墟》教案设计《废墟》是余秋雨的一篇散文,被收录于《文学苦旅》中。
《废墟》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把握文章的主旨,能理解废墟丰富的文化内涵2.明确废墟的含义,领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3.欣赏和评价散文优美而充满哲理的语言4.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能力目标:1.掌握赏读散文的基本方法:整体感知-理清文脉-品味语言-把握主旨2.能查阅、筛选所需材料情感目标:正视废墟,正视历史,明确肩上的责任,增强建设美好未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学重点】 1.理解废墟文化的丰富内涵:历史文化价值、悲剧文化价值、现代文化价值2.通过对文章素材的理解,深刻领会散文的“神”与“形”的关系【教学难点】 1.把握文章的主旨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学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要点】1.了解作者余秋雨及文章写作的背景2.速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本,体会文章的抒情基调3.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4.教师总结:全文抒情中蕴涵的深邃哲理【思路设计】由于余秋雨的散文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韵味,在文化表象之下有着深刻的内涵,所以,在课堂上对文章的背景和余秋雨的散文成就有必要做简单的交待,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对余秋雨的初步印象再来欣赏文章文章较长,可采用速读的方法,学生能初步说明文章的抒情基调即可在“理清文章主要内容”的环节里,可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得出结论最后教师对全文抒情中蕴涵的深邃哲理综述【学法设计】1.课前指导学生查阅余秋雨的相关信息,为课堂学习提供一定的基础2.从“废墟”说起,介绍余秋雨其人及其在当代散文创作中的地位3.学生速读全文,了解文章的抒情的基调4.通过讨论,学生归纳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5.教师总结:全文抒情中蕴涵的深邃哲理,让学生得到一个整体印象【教法设计】教师讲授、课堂讨论、多媒体展示【过程设计】一、作者简介及本文写作背景要点设计:了解作者余秋雨及文章的写作背景方法设计:多媒体展示,教师讲授法思路设计:老师将一些废墟图片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以此导入新课的学习,并由此介绍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由教师讲授,和学生以前的了解,为正文的学习提供帮助导入:提到废墟,人们都能从记忆中找到它模糊而又清晰的印象或一条古巷,或一截城墙,或一处石窟,楼兰古城遗址,北京的圆明园等等它们或显赫于繁华都市之里,或散落在荒草乱冢之间,或孤立于戈壁荒漠之中但对许多人来说,浏览,也只是观光而已,并没对它有什么更深的见解读了余秋雨的《废墟》,相信我们会对废墟有更深的思索,会以另一种眼光去看待过去留下的种种痕迹要读懂一位作家的作品,首先必须对这位作家有一个宏观的了解走近秋雨,就如走进一本深厚的文化的大书,他的散文更是开创了现代散文创作新领域余秋雨(1946~ ),当代文艺理论家,散文作家,浙江余姚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后历任该校讲师、教授,曾担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职务从80年代初开始,陆续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中国戏剧文化史述》、《艺术创造工程》等90年代后开始“文化大散文”创作,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韵味作品集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出走十五年》等,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作者为什么写作这篇文章呢?1980年10月18日,以宋庆龄为首的1583人联名发出了《保护、整修及利用圆明园遗址倡议书》反对声随即响起,当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刊发读者来信《研究探讨无妨,整修大可不必》圆明园复建争辩就此拉开帷幕主张保留废墟者有之,主张修缮者有之,主张重建者也有之一时间,沸沸扬扬,引起一场不大不小的争议参议者各持理由,莫衷一是“废墟派”专家分布多个学科领域“整修派”则多为清史专家和圆明园专业研究者,他们认为,部分地重现这座万园之园的胜景,比断壁残垣的遗址更能体现圆明园的价值他们一致认为:应该复原园内的山形水系和植物配置1983年7月,国务院批准将圆明园规划为遗址公园;2000年,《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公布,确定要修复圆明园的山形水系、植物配置和10%的古建 90年代作者在全国的争论声中写下了这篇文章,算是对争议的一孔之见二、整体感知课文要点设计:速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基调方法设计:阅读实践、归纳概括思路设计:先让速读整体感知文章,再布置阅读思考题:作者对废墟怀有怎样的感情?文章的基调是什么?然后请学生回答学生速读(五分钟),提问学生回答:作者对废墟既怨恨又喜爱,佐证为文章开篇的第一句话:“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它的侧重点在“寄情废墟”,这句话同时也奠定了本文抒情的基调三、理清文脉要点设计: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方法设计:朗读法、讨论法、归纳概括法思路设计: 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依次找出各个部分中能表明作者深刻见解的语句,以此总结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由于文章内容较长,所以安排分组完成)然后教师总结归纳明确文章内容:第一部分:总写“寄情废墟”的原因表明作者深刻见解的语句:“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废墟吞没了我的企盼,我的记忆”; “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废墟是归宿”,“废墟是起点”,“废墟是进化的长链” “废墟有一种形式美,把拔离大地的美转化为皈附大地的美” “废墟就是建筑的黄叶” 讨论交流:作者对废墟的态度为什么既寄情,又诅咒?教师归纳:我“诅咒废墟”是因为,废墟中有屈辱有血泪有衰亡有痛苦,它代表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所以,作者诅咒它然而我又“寄情废墟”,因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史是用废墟作为奠基的,废墟完成了它的经历,它老了,它死了,但作为一种存在,它的意义不同一般的沧桑美,它的历程给人以启迪,它悲剧给人以心的震撼,它让现代人沉静、反思他的沧桑美转化为沧桑的力量,撑起现代的构建废墟充满了力与美,所以作者又“寄情废墟”,而这种情感正是文章所表现的主旨第二部分:废墟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应当有选择地保存和修缮表明作者深刻见解的语句:“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 “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 “并非所有的废墟都值得留存否则地球将会伤痕斑斑” “并非所有的修缮都属于荒唐”,“并非所有的重建都值得否定” “不管是修缮还是重建,对废墟来说,要义在于保存” 讨论交流:为什么“没有废墟的大地”反而会“太挤了”?教师归纳:现代化的社会经济发展,物质文明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大地上高楼林立,然而这些高楼更伫立在人们心里人们在忙碌中荒芜了精神家园,成为无根之人而废墟的丰富而凝重的特质会使浮躁的现代人静心,废墟的前车之鉴令现代人反思因此,如果没有废墟,拥挤的不仅是大地,更是人们的心田第三部分:写废墟具有悲剧文化价值,应当正视表明作者深刻见解的语句:“中国历来缺少废墟文化” “废墟不值得羞愧,废墟不必要遮盖,我们太擅长遮盖” “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 “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 “诚恳坦然地承认奋斗后的失败,成功后的失落,我们只会更沉着” “中国人若要变得大气,不能再把所有的废墟驱逐” 讨论交流:“中国历来缺少废墟文化”什么是废墟文化?教师归纳:废墟文化即悲剧文化,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怕看悲剧,总想逃避,驱逐废墟,掩盖悲剧,殊不知“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只有“坦然承认奋斗后的失败,成功后的失落”,我们才会更沉着、理智,因此,容纳废墟,才能正视历史,创造未来(放映圆明园废墟图片)第四部分:废墟具有现代文化价值,应该容纳表明作者深刻见解的语句:“废墟的留存,是现代人文明的象征” “废墟,辉映着现代人的自信” “废墟不会阻遏街市,妨碍前进” “古代的废墟,实在是一种现代构建” 讨论交流:为什么说“废墟的留存,是现代人文明的象征? ”教师归纳:如何对待废墟所代表的的历史,是一种文化价值的取向和文明程度的象征文明程度越高,就越能容纳废墟,正视废墟所拥有的“历史文化”、“悲剧文化”和“现代文化价值”总之,文章以“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开篇,道出了写作本文原因它既是本文的“文眼”,又是全文的总纲,是作者多方评述废墟的基本出发点文章的四个部分,既又有联系,以“寄情废墟”为中心,从历史的真实性、悲剧的意义和现代文明的需要等几个方面对废墟进行审视评述作者的思想纵横驰骋,呈现出一种积极的跳跃性,文章在材料的安排上是一种跳跃性的横式结构四、教师概述全文抒情中蕴涵的深邃哲理,作为结语情感是散文的生命面对废墟,作者的情感是复杂的: “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 ” “诅咒 ”是因为 “废墟吞没了我的企盼 ”, “童年的幻想,全在废墟中殒灭 ” “昔日的光荣成嘲弄,创业的祖辈在寒风中声声咆哮夜临了,什么没有见过的明月苦笑一下,躲进云层,投给废墟一片阴影 ”但是短暂的 “诅咒 ”之后,作者看到的则是更多的 “废墟 ”下所蕴含历史文化底蕴 “我又寄情废墟 ”,这份情感同样也是复杂的,无情的批判中却又包含了深邃的希望 “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营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后的凋零,因此废墟是归宿;更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因此废墟是起点废墟是进化的长链 ”作者用一系列的排比句,满怀深情地赞美了 “废墟 ”此时的 “废墟 ”已不是 “满目疮痍 ”, “废墟有一种形式美,把拔离大地的美转化为皈附大地的美 ” 但作者在尽情赞美中又不忘批判, “中国历来缺少废墟文化,废墟二字,在中文中让人心惊肉跳 ”作者以犀利的笔锋剖析中国人的文化心理: “废墟不值得羞愧,废墟不必要遮盖,我们太擅长遮盖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 ”接着一针见血指出 “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中国人若要变得大气,不能再把所有的废墟驱逐废墟的留存,是现代人文明的象征 ” “废墟,辉映着现代人的自信 ”因此, “古代的废墟,实在是一种现代构建 ”最后,作者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我们,挟带着废墟走向现代 ”这是对废墟入木三分的剖析,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揭示,痛快淋漓,然而在让人痛苦难看之际,却又不忘给你指明出路,这就是余秋雨文化散文的味道吧 【应用设计】1.思考:何谓 “废墟 ”?它有着怎样的文化内涵?2.课外查阅文中提到的废墟遗址,整理出来,下节课上交流(圆明园、古罗马角斗场、庞贝古城、柬埔寨吴哥窟、玛雅文明遗址、马王堆汉代老太、黄鹤楼、滕王阁、阿房宫)第二课时【学习要点】1. 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2. 品味语言3. 把握文章的主旨4. 总结写作特点【思路设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能理清文章的脉络,但要真正把握文章的主旨,还需对文章中的重点句和关键句进行细细品味,建议通过设计问题来引导学生达成知识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方法设计】1. 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讲授课文中提到的废墟的有关历史知识2.反复吟诵重要语段,思考讨论,品味文章的语言3.思考讨论,深刻领会文章的主旨【过程设计】一、由检查作业导入要点设计:检查作业、交流课外查阅资料、导入新课的学习方法设计:交流、多媒体展示思路设计:教师先检查作业,重点在指出废墟具有文化价值,然后检验学生课外查阅资料情况,锻炼学生对信息的筛选和表达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述可适当补充要点,以多媒体播放的形式巩固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的掌握,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习的兴趣最后,教师导入课文的学习(由上节课的作业导入)何谓“废墟”?废墟通常是指古老的、破损的东西,在本文作者认为废墟是包含着一定文化内涵的古代遗址废墟具有文化价值说说你所查阅的著名废墟及其所具有的价值(学生交流,不要求全面完整)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较系统全面地介绍提到的废墟的相关历史资料:1.圆明园废墟:它是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园)的总称,今只存遗址,位于北京城西北郊始建于清康熙48年(1709),原为康熙帝四子胤稹的藩邸赐园胤稹继位,即雍正帝,又将园扩建增修,至乾隆9年(1744)基本建成1860年英法联侵入北京,圆明园毁于兵燹(xiǎn),园中珍贵文物惨遭洗劫,一代名园化为废墟圆明园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圆组成,总面积达350公顷它的陆上建筑面积和故宫一样大,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圆明园三园鸟瞰图三园分别有垣墙相隔;前为万春园,后面并列的两园,左为圆明园,右为长春园圆明园的南部为朝庭区,是皇帝处理公务之所其余地区则分布着40个景区【圆明园全景效果图】【现状】1983年国家决定将其建成遗址公园,经多年逐步修整,于1988年6月正式开放福海等局部范围,占全园3/5的面积,圆明园开始对九州景区进行整修,目前,九州景区的山形水系已基本恢复,各景点遗址清理完毕,经过科学发掘,在原址复建和重修桥梁10余座景区各岛之间既成景,又通过桥梁联结为一个整体,已可窥见当年的概貌7月29日,整修的后圆明园遗址公园九州景区首次对游客试开放至此,圆明园已有4/5的面积与游客见面目前九州景区前、后湖及曲院风荷的水环境已恢复当年盛况,游客可泛舟其上,观赏美丽的湖光山色(1)大水法废墟:【大水法及远瀛观复原效果图】九州清晏,圆明园遗址公园对九州清晏景区进行全面整修正大光明殿圆明园正殿1860年,英法侵略抢掠烧毁圆明园等西郊诸园时的指挥部即设于此海晏堂是圆明园中最大规模的欧式建筑此建筑群的精华——十二生肖铜雕以水报时,闻名世界【名称】万花阵【文物现状】 1860年遭英法联劫毁,现存的万花阵是1989年重建而成的【简介】万花阵,是仿照欧洲的迷宫而建的花园,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圆明园内一座大规模的欧式迷宫它的主要特点是:用四尺高的雕花砖墙,分隔成若干道迷阵因而称作“万花阵“方阵南北长89米,东西宽59米,阵墙总长1600余米,墙高约1.2米它由阵墙、中心圆亭、碧花楼和后花园组成,曾是封建帝王的游乐场所盛时,每当中秋之夜,清帝坐在阵中心的圆亭里,宫女们手持黄色彩绸扎成的莲花灯,寻径飞跑,先到者便可领到皇帝的赏物所以也叫黄花阵或黄花灯虽然从入口到中心亭的直径距离不过30余米,但因为此阵易进难出,容易走入死胡同,清帝坐在高处,四望莲花灯东流西奔,引为乐事2.古罗马的角斗场:公元前80年左右,古罗马创建了用两个半圆形剧场相对而合成的圆形剧场以供这种活动之用罗马大角斗场是所有圆形剧场中的最大者,位于罗马市中心东南可容纳观众5万余人1900多年来,大角斗场还曾先后作为基地、客栈和酒店使用过3.庞贝古城:古罗马中小城镇,位于意大利南部维苏威火山西南脚下10公里处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大爆发被火山灰掩埋从1748年起考古发掘持续至今,为了解古罗马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提供了重要资料4.吴哥窟:即吴哥寺,柬埔寨的印度教毗湿奴神的神庙为吴哥古迹中最精华的部分,也是柬埔寨早期建筑风格的集中代表“吴哥寺”梵语意为“城市似的庙宇”位于暹粒省暹粒市吴哥王城以南约1.6公里处高棉国王苏利耶跋摩二世(1113~1150在位)所建,后来成为他的陵墓15世纪上半叶吴哥都城废弃,寺院荒芜19世纪中叶重新修整,成为世界闻名的古迹5.玛雅文化遗址:中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杰出代表由印第安族玛雅人创造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和伯利兹,并及于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西部地区这一文明约从公元前2500年开始形成,至前400年左右建立早期奴隶制国家,公元3~9世纪为繁盛期,15世纪衰落,最后为西班牙殖民者毁灭6.马王堆的汉代老太:出土于马王堆汉墓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仓及其家属的墓葬,位于东郊该墓地曾被讹传为五代十国时楚王马殷的墓地,故称马王堆博物馆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72年发掘了1号墓1973至1974年初,发掘了2号、3号墓1号墓发现年约50岁左右的女性尸体,墓内又出“妾辛追(?) ”名章,墓主应是利仓的妻子7.黄鹤楼:黄鹤楼,原址在武昌蛇山黄鹤楼矶头,相传始建于公元223年传说古代仙人子安曾乘黄鹤过此,又云费文伟登仙驾鹤于此历史上黄鹤楼屡建屡毁,其最后的一次被毁是1884年1957年建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1981年重建黄鹤楼时,选址在距旧址约1000米的蛇山峰岭上8.滕王阁:位于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它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为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因初唐才子王勃作《滕王阁序》让其在三楼中最早天下扬名,故又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滕王阁始建于唐代,后几经兴废,明代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巡抚都御使韩雍重修9.阿房宫:秦始皇始修建的宫殿,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秦始皇35年(前212),在周都丰、镐之地,亦即秦的上林苑内,建新宫城——阿房宫阿房前殿至今尚有高大的夯土台遗存,东西1200米,南北450米现存台面南部略低,北部略高,最高处约7~8米后被农民起义烧毁,当时大火连烧了三天三夜二、吟诵语句,品味语言要点设计:吟诵、品味语言方法设计:思考讨论、讲授归纳思路设计:教师先交代文章总体的语言风格,然后针对文章的重、难点设计出系列问题,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完成对内容的理解我们在阅读课文时,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语言既充满感情,又富有哲理对历史的情有独钟,使余秋雨的散文在抒情性上带有浓重的理性思辨色彩,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理性思考,这种风格使读者在获得情感上的感染的同时,还有更多的对过去、现在、未来的思考请同学们诵读并品味下面的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思、态度:1.“这眼泪的成分非常复杂是憎恨,是失落,又不完全是”你分析还应有什么成分?归纳:还应有的是热爱、惋惜、赞叹、欣赏2. 为什么说“废墟是一个残疾了的悲剧英雄”,作者由废墟想到悲剧的依据是什么?归纳:鲁迅先生说过: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可见,悲剧的特性是曾经的美好和现实的毁灭,这就与废墟如出一辙,废墟也代表着曾经的荣耀与现实的苍凉“英雄”正是民心所向的敬仰者,他曾经接受过掌声与喝彩,然而他残疾了,黯然地退居人后,独自舔舐伤口用它来比喻废墟,真是贴切入髓,匠心独具3. 指出“看到过秋天的飘飘黄叶吗?母亲怕它们冷,收入怀抱没有黄叶就没有秋天,废墟就是建筑的黄叶”一句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归纳:比喻的修辞把历史比作秋天,把废墟比作黄叶,把大地比作母亲,生动形象,便于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像:废墟,因为它的自然,因为它曾有过的历史,因为它最后的皈依,形成了一种形式美4.“唯有屈原不想大团圆,杜甫不想大团圆,… …白先勇不想大团圆”指出这个排比句式的表达效果归纳:用一连串结构类似的句子来表示强调和一层层的深入,表明“他们保存了废墟,净化了悲剧,于是也就出现了一种真正深沉的文学”(补充介绍孔尚任和白先勇)5. 现代是宽容,现代是气度,现代是辽阔,现代是浩瀚归纳:阐述了“现代”的内涵,突出“现代”的一切特征,语势强劲,表明“现代”应用自己的睿智和胸襟,兼容古今中外的文化,这样才能发展教师总结“本文的语言特点”: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最具特色和最有魅力的部分,不是来自生动的场面描写,也不是来自温情脉脉的抒情,而是这种用抒情的笔法,进行理性思考的议论首先在于拟人手法的运用,赋予笔下的物以生命文章第二小节中动词的运用非常经典,如“废墟吞没”、“瓦砾散落”、“石柱站立”、“幻想殒灭”、“明月苦笑”等,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废墟的荒芜,侧面写出了作者“诅咒”的原因其次是借助类比的手法,在无声无息中达到抒情的效果“废墟有一种形式美,把拔离大地的美转化为皈附大地的美”接着以母亲与儿子的关系引发黄叶与大地的关系,得出“没有黄叶就没有秋天,废墟就是建筑的黄叶人们说,黄叶的意义在于哺育春天,我说,黄叶本身也是美”接着作者又以“雪峰”、“登月”、“人生”的伟大和希腊悲剧等类比得出“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的结论再次是善于引入中国历史,借助史实来达到抒情的效果“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最终都有一个大团圆,以博得情绪的安慰,心理的满足”接着指出“屈原”、“杜甫”、“曹雪芹”、“孔尚任”、“鲁迅”、“白先勇”等人不想大团圆,从而包含深情地赞美“他们保存了废墟,净化了悲剧,于是也就出现了一种真正深沉的文学”理与情的融合统一余秋。
《废墟》读书笔记
《废墟》读书笔记初读余秋雨的《废墟》,扑面而来的即是清新淡雅又不失磅礴大气的笔触。
“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这对废墟复杂的感慨便是作者留给我的第一个疑问,而当文中提到“废墟文化”时,我就更加疑惑,这里的废墟到底是什么呢?是什么样的废墟令他既恨又爱呢?废墟是文化的结束。
废墟是历史留下的印记。
秦始皇陵的废墟告诉我们一代君主的沉浮与霸气,黄鹤楼的废墟告诉我们建筑史上的辉煌与曾经,圆明园的废墟告诉我们旧时中国的腐朽与无能……这一切的废墟终结了一个时代、一个王朝曾经鼎盛的文化。
废墟象征着毁灭,象征着没落,它是残忍的将我们心中最美好的事物埋没在历史的烟尘中,留下的只是世人的嗟叹与哀惜。
然而这种废墟何尝不是美的?人们的雕琢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完美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废墟的悲怆与破败,历尽沧桑的残垣断壁讲述着过往。
历史是公平的,它用废墟警告人们,谁再重蹈它的覆辙废墟是文化的开始。
历史的车轮轮回,弹指一挥间,千百年转眼即逝。
当废墟还带着曾经的文化,还带着世人的叹息的时候,新的文化开始了,它在废墟上重建。
黄鹤楼重建了,却不失古朴与简洁;雷峰塔装潢了,却不失苍劲与典雅;万里长城整修了,却不失庄重与大气……这一切都是人们对历史的追忆,在新的文化开始的时候又不忘,不忘那层金的烟尘所埋没的废墟。
然而,这重建的废墟又怎么能说是定然美丽,定然璀璨的呢?冥冥之中,那废墟中却透露着一种完美的遗憾。
正如作者玩笑般的话“黄鹤楼重建了,可以装电梯;阿房宫若重建,可以作宾馆;滕王阁若重建,可以辟商场。
”不错,修复的废墟失去了原有的风韵,充斥着现代的气息。
黄鹤楼用钢筋连接,用砖瓦垒砌;雷峰塔用现代涂料和电脑技术上漆;万里长城竟用混凝土和黄砖修补……丢失了的废墟让自诩“文化”的我们放弃了发觉,而觉醒的人们开始在废墟外发现唯美的文化。
于是新与旧,笑与泪,苦与乐在废墟这个交点上汇聚。
如若说前两个主题是引子,那么辉煌的交响现在才开始。
古往今来无数的故事、传奇总是以大团圆的结局而告终,然而面对这似乎美好的愿望与憧憬的往往又是残酷的现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围绕着怎样认识和对待废墟 这个话题,揭示出废墟丰富的文化内 涵,启发人们正视废墟,从它所昭示 的民族悲剧中奋起,以废墟为起点, 迈向美好的未来,提出了保留、容纳 废墟的主张。
语言特点
一、拟人手法的运用,赋予笔下的物以生命。如“废 墟吞没”、“瓦砾散落”、“石柱站立”、“幻想殒灭”、 “明月苦笑”等,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废墟的荒芜,侧面写出 了作者“诅咒”的原因。
语句理解:大清王朝不见了……去收拾前夜的残梦 昨夜的故事 指圆明园遭英法联军哄抢、焚毁 的不幸事件 前夜残梦 大清王朝曾有过的强盛和繁荣
今日的游戏 再建圆明园只是当今人的自我陶醉
排比句式,富有气势,指出了铲除废 墟是得不偿失的,只能获得一种虚荣心的 满足,却抹杀了历史,毁掉了对后人进行 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只能导致健忘 和自大。
阅读第二部分,找出表明作者见解的语句
• “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 • “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这就是 人类的大明智” • “并非所有的废墟都值得留存否则地球将会 伤痕斑斑” • “并非所有的修缮都属于荒唐”,“并非所 有的重建都值得否定” • “不管是修缮还是重建,对废墟来说,要义 在于保存”
为什么废墟不必要遮盖? 诚恳坦然地承认奋斗后的失败,成功后 的失落,我们才能更沉着,更大气。 作者由废墟想到悲剧的依据是什么? 鲁迅: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曾经的美好和现实的毁灭
作者说“中国历来缺少废墟文 化”,什么是废墟文化?
废墟文化即悲剧文化,中国历史充满了 悲剧,但中国人怕看悲剧,总想逃避,驱逐 废墟,掩盖悲剧,殊不知“没有悲剧就没有 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只有“坦然 承认奋斗后的失败,成功后的失落”,我们 才会更沉着、理智,因此,容纳废墟,才能 正视历史,创造未来。
对于废墟来说,要义在于保存。因为废 墟是过去的历史的证明,有着重要的历史文 化价值
阅读第三部分,找出表明作者见解的语句:
“中国历来缺少废墟文化” “废墟不值得羞愧,废墟不必要遮盖,我们 太擅长遮盖” “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 “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 “诚恳坦然地承认奋斗后的失败,成功 后的失落,我们只会更沉着” “中国人若要变得大气,不能再把所有的 废墟驱逐” 第三部分:废墟文化对中国人的意义 (警示国人要勇于面对悲剧)
一、选材上:集中体现了散文的形散神聚的特点。 “形”:历史文化价值、悲剧文化价值、现代文化 价值,古今中外著名废墟; “神”:对废墟的评述,揭示废墟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表达上:抒情与评述相结合,运用大量抒情 性极强的评述语言,具有感染力和震撼力。 三、结构上:采用横式结构,具有极强的跳跃性。 课文四部分既独立又有联系,多角度揭示主题:从世 界著名文化遗址到中国文物古迹;“真正悲剧”的评 述,丰富了文章的内涵,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有力 地表现了主题。 四、语言上:运用了联想、想像、排比、比喻、 拟人等手法,结合长短句,生动形象。
“看到过秋天的飘飘黄叶吗?母亲怕它 们冷,收入怀抱没有黄叶就没有秋天,废 墟就是建筑的黄叶” 运用什么修辞?有何表达效果?
运用比喻的修辞,把历史比作秋 天,把废墟比作黄叶,把大地比作母 亲,生动形象,便于引发读者的联想 和想像:废墟,因为它的自然,因为 它曾有过的历史,因为它最后的皈依, 形成了一种形式美。
本段的中心论点是哪一句? 中国人若要变得大气,不能再把所有的废 墟驱逐(勇敢面对悲剧,正视悲剧) 如何理解“废墟”二字让人心惊肉跳?
废墟是悲剧,是奋斗后的失败,是成功后的失落。
如何理解:中国人若要变得大气,不能再把 所有的废墟驱逐? 民族的魅力来源民族的文化,只有民 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个深沉的民族要敢于 面对一切成功和失败。
作者为什么写作这篇文章呢?
1980年10月18日,以宋庆龄为首的1583人联 名发出了《保护、整修及利用圆明园遗址倡 议书》反对声随即响起,当年12月26日,人 民日报刊发读者来信《研究探讨无妨,整修 大可不必》圆明园复建争辩就此拉开帷幕主 张保留废墟者有之,主张修缮者有之,主张 重建者也有之一时间,沸沸扬扬,引起一场 不大不小的争议参议者各持理由,莫衷一是。 90年代作者在全国的争论声中写下了这篇文 章,算是对争议的一孔之见
阅读第四部分,找出表明作者见解的语句
“废墟的留存,是现代人文明的象征”
“废墟,辉映着现代人的自信”
“废墟不会阻遏街市,妨碍前进”
“古代的废墟,实在是一种现代构建” 第四部分:废墟具有现代文化价值,应该容纳
语句理解: 现代是宽容,现代是气度,现代是辽 阔,现代是浩瀚。
阐述了“现代”的内涵,突出“现代” 的一切特征,语势强劲,表明“现代”应 用自己的睿智和胸襟,兼容古今中外的文 化,这样才能发展。
作者认为哪些废墟值得留存,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留存意义?
废墟是祖辈曾发动过壮举,汇聚 着当时当地的力量和精粹。
、
废墟是一个磁场,一极古代、一 极现代,心灵的罗盘在这里感应强 烈。 意义:保留铭刻着历史,昭示着悲 剧,记录着失败的废墟给予人借鉴、 启迪,并且辉映现代人的自信。
“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这 是人类的大明智” 表明作者的什么态度?
作者通过对废墟多角度的评述来揭示 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历史文化价值――废 墟是古代的使节和祖辈辉煌的壮举,是历 史的传承;悲剧文化价值――坦然地承认 奋斗后的失败,成功后的失落,我们只会 更沉着,只有让人们看到悲壮,看到崇高, 才能激发人们去奋斗;现代文化价值―― 废墟的留存,是现代人文明的象征,它不 会阻遏街市,妨碍前进,它会给人以自信, 激励人们走向现代
教学目标: 1. 运用上节课学过的阅读分析文章 的方法,分析本课。 2. 理解本课的主题,掌握作者的写 法。
废 墟
余秋雨:(1946~ )当代文艺 理论家,散文作家。浙江余姚人。 在家乡读完小学后到上海读中学 和大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至 今。从80年代初开始,陆续出版 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戏剧 审美心理学》等。90年代后开始 “文化大散文”创作,视野开阔, 知识丰富,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 文化韵味。作品集有《文化苦 旅》、《山居笔记》、《山居笔 记》《文明的碎片》《千年一叹》 《霜冷长河》,曾被授予“国家 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 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其散 文有“学者散文”或者“文化散 文”之誉。
作者对废墟怀有怎样的感情?侧重点是什么?
(文眼) 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
作者对废墟既怨恨又喜爱
奠定了本文抒情的基调:寄情废墟
废墟是什么?找出表明作者深刻见解的语句。 “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 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 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 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 “废墟是归宿”,“废墟是起点”, “废墟是进化的长链” “废墟有一种形式美,把拔离大地的 美转化为皈附大地的美”“废墟就是建筑 的黄叶” 第一部分:总写“寄情废墟”的原因
总结:
文章以“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 开篇,道出了写作本文原因,它既是本文 的“文眼”,又是全文的总纲,是作者多 方评述废墟的基本出发点。文章的四个部 分,既独立又有联系,以“寄情废墟”为 中心,从历史的真实性、悲剧的意义和现 代文明的需要等几个方面对废墟进行审视 评述,作者的思想纵横驰骋,呈现出一种 积极的跳跃性,文章在材料的安排上是一 种跳跃性的横式结构。
如何理解“我们携带着废墟走向现代”?
废墟是连接古代和现代精 神纽带,它提醒人们正解对待民 族昔日的荣耀和耻辱,从而以更 坚定的脚步走向未来。
谈谈废墟与现代文明的关系
废墟不会阻碍社会进步,从某种意义上 来说,废墟的留存,正是现代人文明的象征 分析:“古代的废墟,实在是一种现代的构 建”,废墟使现代人更清醒地知道自己站在 历史的第几台阶,从而更理智地审视历史, 迈向未来。对待废墟,不同的答案,显示着 现代人不同的气度。因此,废墟的留存,象 征着现代人的文明,我们应该带着废墟走向 现代,而不是丢弃历史,盲目前进。
自主阅读《文化苦旅》,领 略余秋雨“大散文”的一贯主题: 总结中外文明兴衰荣辱的规律, 探索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之路 (推荐《阳关雪》、《十万进 士》、《一个王朝的背影》)
第二部分:废墟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应当有选择地保存和修缮
如何理解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 发的老者是令人遗憾的?
1、强调不保存废墟不正常。
2、不能体现真实的历史让人不舒服。 3、应展示生命的自然过程让人接受。
语句理解:
没有废墟的人生太累了……掩饰废 墟的举动太伪作了
排比句式,鲜明地表达了保 存废墟的主张,意在指出铲除废 墟实际上是割断历史,粉饰太平, 自我折磨。
• 作者对废墟的态度是什么? 为什么又寄情,又诅咒?
“诅咒废墟”,因为“废墟吞没了我的企盼, 我的记忆”,废墟中有屈辱有血泪有衰亡有 痛苦,它代表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所以, 作者诅咒它。 因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史是用废 又“寄情废墟”, 墟作为奠基的,废墟完成了它的经历,但作为一 种存在,它的历程给人以启迪,它悲剧给人以心 的震撼,它让现代人沉静、反思它的沧桑美转化 为沧桑的力量,撑起现代的构建废墟充满了力与 美,所以作者又“寄情废墟”,而这种情感正是 文章所表现的主旨。
二、借助类比的手法,在无声无息中达到抒情的效果。 如作者以“雪峰”、“登月”、“人生”的伟大和希腊悲 剧等类比得出“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 高”的结论。
三、善于引入中国历史,借助史实来达到抒情的效果。 “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最终都有一 个大团圆,以博得情绪的安慰,心理的满足”接着指出“屈 原”、“杜甫”、“曹雪芹”、“孔尚任”、“鲁迅”、 “白先勇”等人不想大团圆,从而包含深情地赞美“他们保存 了废墟,净化了悲剧,于是也就出现了一种真正深沉的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