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前管理制度
印章管理制度(通用4篇)
![印章管理制度(通用4篇)](https://img.taocdn.com/s3/m/9ee2c6b5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72.png)
印章管理制度(通用4篇)印章管理制度篇一制度名称印章管理制度受控状态编号执行部门监督部门考证部门第一章总则第1条印章的使用范围(1)董事会、监事会印章使用,依据企业章程规定的范围及职权行使。
(2)公章使用范围①发送正式公文、电函、传真件等。
②报送或下达各类业务计划、业务报表、财务报表等。
③授权委托书、人事任免、劳动合同、对外介绍等。
④签订紧要业务合同、协议等。
⑤上岗证、先进集体和个人荣誉证书等。
⑥需要代表本企业加盖行政公章的其他批件、文本、凭证、材料等。
(3)各职能部门印章使用范围①在其职权范围内,与企业内部对口业务部门的电文、通知、函件等工作联系。
②用于对外工作介绍信和授权范围内的工作函件等。
第2条印章雕刻的申请、审核和批准印章雕刻的申请、审核和批准。
由需刻印部门负责人据工作需要提出雕刻印章的申请,经集团总经理批准方可雕刻。
第二章印章的使用规定第3条对企业经营权有重点关联,涉及政策性问题或以企业名义对政府行政、税务、金融等机构以企业名义的行文时,盖企业章。
第4条以企业名义对国家机关团体、企业核发的证明文件,及各类规章典范的核决等由总经理署名,盖总经理职衔章。
第5条以部门名义于授权范围内对厂商、客户及内部规章典范的核决行文由经理署名,盖经理职衔签字章。
第6条各部门于经办业务的权责范围内对民营事业、民间机构、个人的行文以及收发文件时,盖部门章。
第7条常规用印或需要再次用印的文件,如事先与印章主管人取得联系或有文字证明者,可省去填写《申请单》的手续。
印章主管人应将文件名称及制发文件人姓名留存以备查考。
第8条印章原则上不许带出企业,确因工作需要将印章带出访用的,应事先填写《印章借用申请单》,注明事项,经集团总经理批准后方可由________级以上(含)人员携带使用。
第9条印章盖用(1)用印前,先填写《用印申请单》,经主管核准后,连同经审核的文件文稿等交监印人用印。
(2)监印人除于文件、文稿上用印外,并应于《用印申请单》上加盖使用的印章存档。
印刷五项制度
![印刷五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98c66be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1e.png)
印刷五项制度
是指在印刷行业中,实施的包括五个方面的管理制度,以保证印刷质量和工作效率。
这五项制度是:
1. 印前设计制度:包括对印刷品进行设计、编辑和排版等工作的规范和流程,确保设计符合要求,印刷品质量优良。
2. 印刷文稿制度:针对印刷文件的编写、审查和修改等过程,确保文件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3. 印刷标准制度:制定并执行印刷品的标准规范,包括纸张、油墨、印刷工艺、印版、制版和印刷设备等方面的标准,以保证印刷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4. 印刷工艺流程制度:规定印刷工艺的流程和具体操作细节,包括印刷设备的调试、操作和维护等方面,以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稳定。
5. 印刷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对原材料、生产过程和成品的质量检查和控制,以提高印刷质量和满足客户需求。
通过实施这五项制度,可以提高印刷品的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印刷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第 1 页共 1 页。
印刷厂印前安全管理制度
![印刷厂印前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9fc7645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49.png)
一、总则为了加强印刷厂印前环节的安全管理,确保生产安全,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印刷厂所有印前工作人员及相关部门。
三、安全管理职责1. 印前部门负责人负责印前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印前环节安全、有序、高效地进行。
2. 印前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提高安全意识,自觉维护生产安全。
3. 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监督印前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四、安全教育培训1. 印前部门负责人应组织印前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2. 新员工入职前,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3. 定期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应急演练等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五、印前设备安全1. 印前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 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性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 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及时报修,不得擅自处理。
六、文件与资料安全1. 印前文件与资料应妥善保管,防止丢失、损坏。
2. 严禁在文件与资料上随意涂改、撕毁。
3. 离岗时,应确保文件与资料存放安全。
七、火灾与用电安全1. 印前区域严禁使用明火,严禁在室内吸烟。
2. 用电设备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不得超负荷运行。
3. 定期检查电气线路,确保线路安全。
八、环保与职业健康1. 印前环节应严格遵守国家环保法规,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加强职业健康管理,确保员工身心健康。
3. 定期对员工进行职业病检查,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九、安全检查与事故处理1.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
3.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十、奖励与惩罚1. 对在印前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个人或部门,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印章管理制度
![印章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b2b4346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61.png)
印章管理制度为加强对集团公司系统各类印章的管理,明确印章工作流程和使用权限,保证印章的安全妥善管理和正确使用,根据集团公司快速发展的管理需要,特修订本制度。
一、印章的重要性及分类1、印章的重要性:印章是印信凭证的一种,是公司行使权利的象征。
盖印,标志着文书生效和对文书负责,具有极强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印章代表着企业领导的意志,无论是公文还是一般信件,只要加盖公章,就产生了法律效用。
印章须严格管理,以免造成不良影响或无法挽回的损失。
2、印章分类:本制度中所指印章主要是公司公章和各部门印章。
(1)公章:公司必须向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印章,包括公章、合同专用章和财务专用章。
(2)部门印章:刻有部门名称的印章,限于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业务沟通和协调,对外不具备法律效力。
二、印章的制发、更换与领取程序(一)印章的制发、更换程序1、所有印章都须由档案中心负责到公安部门指定单位统一刻制。
2、凡集团各单位或部门刻制印章,须提交刻制申请。
刻制部门各项业务所需的条形章、个人签名章等,部门负责人审批即可;部门级印章的刻制、更换等,须上报主管领导审批;公司类印章的刻制、换发、补发等工作,须按照公司管理规定上报董事局领导审批。
3、集团下属新成立分公司印章的刻制、换发、补发等,均须上报本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审批。
基本印章(公章、合同专用章、法人代表私章、财务专用章)刻制完毕后,印章印模须于3个工作日内送集团档案中心备案,并从刻制之日起执行相关使用规定。
(二)印章领取程序1、法人代表私章、财务专用章由财务中心统一管理,领取时,须由公司财务部门负责人与行政部门负责人共同领取。
2、领取部门印章时,必须由申请部门助理级以上人员或者本部门印章管理员亲自领取。
3、下属公司公章由档案中心统一管理,领取该公司公章时,须由档案中心派驻印章管理员与该公司行政部门负责人共同领取。
4、领取印章时,须办理印章领取手续,申请部门人员、档案中心印章管理员与档案中心负责人三方共同签名确认。
印刷五项管理制度
![印刷五项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11c2f41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4c.png)
印刷五项管理制度一、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是印刷企业最基本、最重要的管理制度。
它包括了从印前、印刷到印后的全过程管理,旨在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持续提高。
在质量管理制度中,应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与要求,建立健全的质量检测标准和流程,并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以及持续改进的措施,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市场需求。
二、成本管理制度成本管理制度是印刷企业实现效益的重要手段。
它包括了印刷过程中各项费用的管理,如人力成本、设备费用、材料费用和能源费用等。
在成本管理制度中,应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对各项成本进行详细的统计和分析,发现成本异常并加以控制。
通过成本管理制度的实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从而获取更好的盈利。
三、进度管理制度进度管理制度是确保印刷项目按时完成的重要管理制度。
它包括了项目的计划制定、组织协调和进度控制等方面。
在进度管理制度中,应明确项目的时间节点和关键路径,合理分配资源,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并通过及时的进度跟踪和分析,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以达到按时完成项目的目标。
四、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员工安全、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管理制度。
它包括了安全培训、安全设施的设置和安全管理的各项措施。
在安全管理制度中,应建立从“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规范员工操作行为,明确生产环境的安全要求,提高员工对安全问题的意识,及时处理和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五、环境管理制度环境管理制度是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管理制度。
它包括了印刷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污染的控制和治理。
在环境管理制度中,应建立科学的环境管理体系,合理使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物排放,提倡清洁生产,配备必要的环境保护设施,如废水处理设备、废气处理设备等,确保印刷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综上所述,印刷五项管理制度包括质量、成本、进度、安全和环境等五个方面,它们相互关联、互为支撑,是印刷企业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内容。
通过制定和执行这五项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印刷品质量,降低成本,保证按时完成项目,确保员工和环境的安全,达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印刷厂印前管理制度
![印刷厂印前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f5b6ee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a4.png)
一、总则1.1 为确保印刷厂印前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规范印前操作流程,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印刷厂内所有从事印前工作的员工。
1.3 印前工作包括:排版设计、图像处理、色彩校正、文件输出等。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2.1 印前部设立印前主管,负责印前工作的整体规划、协调和监督。
2.2 印前主管岗位职责:(1)负责制定和实施印前工作计划,确保工作进度和质量;(2)负责组织印前团队,协调各岗位工作;(3)负责印前设备的维护与管理;(4)负责对印前工作进行培训和考核;(5)负责与客户沟通,了解客户需求,确保印前工作满足客户要求。
2.3 印前设计师岗位职责:(1)负责客户文件的设计排版;(2)负责图像处理和色彩校正;(3)负责输出文件的制作;(4)负责与客户沟通,确保设计符合客户要求。
2.4 印前助理岗位职责:(1)协助设计师完成设计任务;(2)负责文件输出前的校对工作;(3)负责与客户沟通,收集客户反馈意见。
三、印前工作流程3.1 客户提交文件客户将文件提交至印前部,包括电子版文件和印刷要求。
3.2 文件审核印前主管对客户提交的文件进行审核,确保文件符合印刷要求。
3.3 设计排版设计师根据客户需求,对文件进行排版设计。
3.4 图像处理与色彩校正设计师对图像进行处理,确保图像质量;对色彩进行校正,确保色彩准确。
3.5 文件输出设计师将排版后的文件输出至印前输出设备,制作输出文件。
3.6 文件校对印前助理对输出文件进行校对,确保文件无误。
3.7 客户确认将输出文件提交给客户确认,确认无误后进入印刷环节。
四、设备与材料管理4.1 印前设备包括:计算机、扫描仪、打印机、图像处理软件等。
4.2 设备使用:(1)员工需按照操作规程使用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2)设备出现故障,及时报修,不得擅自拆卸;(3)保持设备清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4.3 材料管理:(1)材料采购需符合国家规定,确保材料质量;(2)材料入库、出库需进行登记,做到账实相符;(3)材料使用需按照规定进行,不得浪费。
印章管理制度优秀10篇
![印章管理制度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5bc326c8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54.png)
印章管理制度优秀10篇印章管理制度篇一第一章总则1、印章是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中行使职权的重要凭证和工具,印章的管理,关系到公司正常的经营管理活动的开展,甚至影响到公司的生存和发展,为防止不必要事件的发生,维护公司的利益,制定本制度。
2、公司总经理授权由办公室全面负责公司的印章管理工作,发放、回收印章,监督印章地保管和使用。
第二章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
第三章印章的刻制和启用一、印章的刻制1、公司印章的刻制均须报公司主要负责人批准,由集团公司行政人资部或子公司综合办开具介绍信,到公安机关相关部门办理刻制手续。
2、印章的形体和规格,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二、印章的启用1、新印章启用前要做好戳记,并留样保存,以便备查。
2、印章启用应报公司主要负责人批准,并下发启用通知,注明启用日期、发放单位和使用范围。
第四章印章的领取与保管1、公司各类印章由各级和各岗位专人依职权领取并保管。
2、印章必须由各保管人妥善保管,不得转借他人。
3、公司建立印章管理卡,专人领取和归还印章情况在卡上予以记录。
4、印章持有情况纳入员工离职时移交工作的一部分,如员工持有公司印章地,须办理归还印章手续后方可办理离职手续。
第五章印章的保管、交接和停用一、公司各类印章必须有专人保管1、公司公章、合同专用公章由公司主要负责人指定专人保管,财务专用章、、由指定两人分别保管,各部门印章由各部门指定专人专柜保管。
各印章保管人员名单须报集团公司行政人资部或子公司综合办备案。
2、印章保管须有记录,注明公章名称、颁发部门、枚数、收到日期、启用日期、领取人、保管人、批准人、图样等信息。
3、严禁员工私自将公司印章带出公司使用。
若因工作需要,确需将印章带出使用的,由用印人填写《印鉴使用签批单》,征得其部门主管同意,并经公司主要负责人批准,由印章保管人陪同前往办理。
如确因印章保管人不便陪同的,由借用人填写借据,经公司主要负责人批准,方可带离公司。
印章外出期间,借用人只可将印章用于申请事由,并对印章的使用后果承担一切责任。
印刷质量管理制度免费
![印刷质量管理制度免费](https://img.taocdn.com/s3/m/e5c7bb69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c2.png)
印刷质量管理制度免费一、总则为了提高印刷品质量,确保印刷品的质量达到客户要求和印刷标准,促进印刷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印刷质量管理制度。
二、管理责任1. 企业应建立质量管理部门,明确质量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对印刷品质量管理的领导和监督。
2. 质量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制定并落实印刷品质量管理程序、规范和标准,指导印刷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
3. 企业主管应加强对质量管理工作的支持和管理,鼓励员工参与质量管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印刷质量可控可持续。
三、印前管理1.印前管理是印刷品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设计、排版、校对等环节。
印前人员应严格按照客户要求和印刷标准进行设计和排版,确保印前文件的准确无误,防止印刷过程中出现错误。
2.印前人员应对印刷品的印前文件进行审查和验证,确保文字、图形、颜色等内容与客户要求一致,避免出现不符合客户要求的问题。
四、印刷管理1. 印刷过程中应按照印刷标准和工艺要求操作,确保印刷品的印刷质量达到客户要求。
2. 印刷工人应严格按照印刷工艺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印刷标准。
3. 印刷品质量管理人员应随时对印刷过程进行检查和监控,确保印刷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五、检验管理1. 印刷品出厂前应进行全检,确保印刷品的质量符合客户要求和印刷标准。
2. 检验人员应使用合适的检测设备和工具进行检验,确保印刷品的尺寸、平整度、颜色、印刷质量等指标符合标准。
六、外包装和运输管理1. 印刷品在出厂前应进行合理包装,保护印刷品免受外界环境影响。
2. 企业应选择可靠的运输方式和运输公司,确保印刷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七、质量改进1. 企业应建立质量管理档案,记录和分析印刷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印刷品质量。
2. 企业应建立质量管理评估制度,定期评估印刷品质量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印刷质量管理制度是印刷企业提高印刷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管理工作。
印前管理制度
![印前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d1f626b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05.png)
印前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印前作业流程,提高效率和质量,保障印刷作业顺利完成,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印刷预算、设计创意、文件制作等印前作业流程管理。
第三条印前作业应当按照规范程序进行,保证印刷文件准确、完整、合规。
第四条公司印前管理应当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公司政策,依法合规开展印前作业。
第五条公司应当建立印前管理工作责任制度,明确印前作业各项职责,健全印前管理制度。
第六条公司应当配备专业人员进行印前管理工作,能够熟练操作印前软件,确保印前作业的正常运行。
第七条公司应当定期开展印前技术培训,提升员工印前技能和专业水平。
第八条公司应当建立印前质量监控机制,对印前作业进行全面监控、检查和评估。
第九条公司应当建立完善的印前档案管理制度,对印前文件和资料进行规范的归档管理。
第十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的印前效率考核机制,对印前作业的效率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
第二章印前作业流程管理第十一条公司应当建立完善的印前作业流程管理制度,包括印前设计、文件审核、技术处理、文件制作等环节。
第十二条公司应当明确印前作业的流程和步骤,制定详细的印前作业流程图和相关规范标准。
第十三条印前设计应当按照印刷要求,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设计方案,确保印刷效果的满意度。
第十四条文件审核应当按照印刷要求,对印前设计文件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文件准确、完整、合规。
第十五条技术处理应当对印前文件进行技术处理和优化,确保印前文件符合印刷要求。
第十六条文件制作应当按照印刷要求,对已经审核和技术处理的文件进行制作,并生成印前用稿。
第十七条公司应当建立印前作业实施方案,分解任务,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
第十八条公司应当建立印前作业的跟踪管理制度,及时了解印前作业的进度和情况。
第十九条公司应当建立印前作业的应急预案,应对印前作业中出现的突发情况,保障印前作业的正常进行。
第二十条公司应当建立印前作业的质量评估机制,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印刷厂印前文件管理制度
![印刷厂印前文件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89d3113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8e.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印刷厂印前文件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印刷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印刷厂所有印前文件,包括设计文件、排版文件、校对文件、打样文件等。
第三条印前文件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完整性:确保印前文件齐全、完整,无遗漏;2. 保密性:对印前文件中的商业秘密进行保密;3. 准确性:确保印前文件内容准确无误;4. 及时性:确保印前文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第二章文件分类与命名第四条印前文件分为以下类别:1. 设计文件:包括原稿、设计稿、修改稿等;2. 排版文件:包括排版稿、修改稿等;3. 校对文件:包括校对稿、修改稿等;4. 打样文件:包括打样稿、修改稿等。
第五条印前文件命名规范:1. 采用“项目名称_文件类型_版本号”的命名方式;2. 文件类型:根据文件类别,使用缩写表示,如设计文件用“DES”,排版文件用“PRD”,校对文件用“CHK”,打样文件用“SAM”;3. 版本号:使用数字表示,如1.0、1.1等。
第三章文件收发与登记第六条文件收发:1. 设计文件:由客户或设计部门提供,收件人负责接收并登记;2. 排版文件:由排版部门接收设计文件,进行排版制作;3. 校对文件:由校对部门接收排版文件,进行校对;4. 打样文件:由打样部门接收校对文件,进行打样。
第七条文件登记:1. 收件人应在接收文件后立即进行登记,包括文件名称、类别、版本号、收件日期、收件人等信息;2. 登记信息应完整、准确,并存档备查。
第四章文件审核与修改第八条文件审核:1. 设计文件:由设计部门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审核;2. 排版文件:由排版部门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审核;3. 校对文件:由校对部门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审核;4. 打样文件:由打样部门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审核。
第九条文件修改:1. 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通知相关责任部门进行修改;2. 修改后的文件应重新审核,直至审核通过;3. 修改后的文件应更新版本号,并重新登记。
印刷厂各工序规章制度
![印刷厂各工序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6c1cecb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4f.png)
印刷厂各工序规章制度一、印前工序规章制度1. 设计和制版:1.1 设计人员要按照客户要求和印刷标准制作设计稿,确保设计稿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2 制版人员要按照设计稿制作印刷版,保证版面的清晰度和准确度。
1.3 制版人员要定期清洁印版和印刷设备,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
1.4 制版后要经过质检人员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
2. 色彩分色和调整:2.1 印刷厂要按照客户要求进行色彩分色和调整,确保印刷品的色彩准确和一致。
2.2 色彩分色和调整要由专业的色彩师进行,确保色彩搭配的合理性和美观度。
2.3 调整完成后要及时通知印刷人员进行印刷,确保印刷效果的质量。
3. 校样确认:3.1 校样确认要由设计人员、制版人员和质检人员共同核对,确保印刷品与客户要求一致。
3.2 校样确认后要及时通知印刷人员进行生产,确保生产工期的顺利进行。
4. 印刷材料选用:4.1 印刷材料的选用要符合国家标准和客户要求,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印刷效果。
4.2 印刷材料的存储要符合环保要求,避免污染和损坏。
4.3 印刷材料要定期检查并更新,确保印刷效果的稳定性。
5. 各类证件:5.1 印刷厂要保证各类证件的齐全和有效性,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保认证等。
5.2 各类证件要定期更新和审核,确保证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5.3 未经认证的证件和材料不能用于生产,以免影响印刷品的质量和合格率。
6. 安全管理:6.1 印刷厂要制定安全生产规定,明确各工种的作业要求和安全防护措施。
6.2 安全管理要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和评估工作场所的安全情况。
6.3 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并处理,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二、印刷工序规章制度1. 印刷设备操作:1.1 操作人员要熟悉并掌握各类印刷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技巧,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1.2 操作人员要定期清洁和保养设备,减少设备故障和损坏的发生。
1.3 设备操作人员要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更改设备参数和程序,以免影响印刷效果。
印前文件管理制度
![印前文件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ff628c8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18.png)
印前文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印前文件管理工作,提高印前效率和质量,制定本《印前文件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印前部门所有人员。
所有人员均应严格执行本制度。
第三条印前文件是指印刷品的所有制作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设计文件、原稿、工艺方案等相关文件。
第四条印前文件的管理应当遵循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原则,确保文件的保存完整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第五条印前文件管理的目标是提高印前效率和质量,避免因管理不善造成的问题和损失。
第二章文件的保管与归档第六条所有印前文件均应当按照文件类型、时间顺序等分类归档,设置明确的文件编号和档案库存储位置。
第七条印前文件的保管应当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光线、潮湿等有害环境中,保持文件的完好性和可读性。
第八条对于重要的印前文件,应当采取备份措施,确保文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九条对于已完成的印前文件,应当及时整理、标记并进行归档,以便日后查阅和利用。
第十条对于不再需要的印前文件,应当按照规定程序及时销毁或归档。
第三章文件的流转与审批第十一条印前文件的流转应当明确责任人和流转路径,避免文件丢失或错发。
第十二条印前文件的审批应当依据相关规定和流程,确保文件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第十三条对于涉及机密信息的印前文件,应当进行严格审批和控制,确保信息的安全性。
第十四条对于涉及重大决策的印前文件,应当上报相关部门领导审批,确保决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第四章文件的利用与更新第十五条印前文件的利用应当遵循合理利用的原则,避免滥用或浪费。
第十六条对于使用频率较高的印前文件,应当及时更新和完善,保证文件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第十七条对于新技术、新材料等新变化,应当及时更新印前文件,以适应新变化的需求。
第十八条对于出现问题或错误的印前文件,应当及时修改或更新,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第五章文件的监督与考核第十九条对于印前文件管理工作不到位或出现问题的,应当及时纠正并追究责任。
印前管理制度
![印前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b38dd6427284b73f242502e.png)
CBZD-140印前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管理各出版社的图书印前管理,提高审批效率与提高图书质量,依据《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等国家法规相关规定和集团公司《图书业务经营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具体规定了图书印前业务管理原则以及图书付印前质量确认、印装工艺确定、印数定价确定、提印资料准备等相关业务流程的控制要求。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及传媒公司下属各出版社。
第二章组织和职责第四条各出版社负责出版工作的管理部门(如出版部/科、出版发行部/科等)是本办法的归口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图书印前的管理工作。
(一)负责与各自出版社编辑部、图书责任编辑及新华印务客服人员对接;(二)负责组织图书付印前质量确认工作;(三)负责准备付印资料;(四)负责制定与图书印前管理相关的各项管理细则。
第五条各图书项目指定的责任编辑是图书印前管理的相关配合人员,具体负责图书印前管理中提印信息的申报。
第六条新华印务是图书印前管理的相关配合部门,具体负责与各出版社出版工作管理部门、新华印务内部印刷车间及外委印刷厂对接。
第三章管理和要求第七条各出版社在拟出版新书付印前须进行质量确认,未通过质量确认的品种均不得安排付印。
(一)质量确认主要是对付印材料进行审批。
(二)付印材料须包含付印图书的正文纸样、封面纸样/电子样、环衬纸样/电子样、图书基本情况报告、出版收益估算表等内容。
其中,图书基本情况报告须包括封面设计情况、版式设计情况、合同签订情况、印张、用纸、工艺等内容。
(三)付印材料中图书样及图书基本情况报告需责任编辑、编辑部主任、出版部主任、出版社分管领导和社长分别签字确认。
(四)付印材料中收益估算表等内容需财务部主任、发行部主任分别签字确认。
1CBZD-1402 (五)若收益估算表中成本超过图书立项时确定的成本上限,则须追加出版社分管领导和社长签字确认。
第八条各出版社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通过建立“付印前例会制度”或“质量确认审批管理流程”等方式进行质量确认。
印刷行业印刷部的规章制度
![印刷行业印刷部的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a358079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6a.png)
印刷行业印刷部的规章制度一、引言印刷行业作为一项重要的生产行业,为了提高印刷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
本文将介绍印刷行业印刷部的规章制度,以确保印刷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工作时间与考勤1. 工作时间印刷部的工作时间为每天8小时,具体时间段根据生产计划进行安排。
在特殊情况下,经部门主管批准后可以适当延长工作时间。
2. 考勤制度印刷部员工需按时上下班,并在入职时签订考勤制度确认书。
迟到、早退、旷工等行为将影响员工的综合考评,并可能受到相应的处罚。
三、操作规范1. 印前准备所有印刷任务开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印前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纸张选用、印刷图稿确认等。
2. 设备操作印刷设备操作必须由熟练经验的操作员进行,操作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关资格证书。
3. 印刷布局印刷布局应按照作业单要求进行,确保文字、图案等排列整齐、层次分明。
4. 印刷材料及颜料管理印刷材料和颜料应存放在专门的储存室内,并按规定使用和保管,避免浪费和污染环境。
四、质量控制1. 印刷检验印刷部内设专门的质检人员,对印刷品进行检验,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任何存在质量问题的印刷品均需重新印刷或修复。
2. 工艺改进印刷部定期召开工艺改进会议,总结经验教训,探讨和推广先进的印刷技术和工艺,提高印刷质量和效率。
五、安全生产1. 安全培训每位新员工入职时必须接受安全培训,了解印刷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措施。
2. 安全设备印刷部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灭火器、紧急停机按钮等,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采取措施保护人员和设备安全。
3. 安全巡查印刷部设立安全巡查岗位,定期巡查印刷车间和设备,确保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消除。
六、纪律要求1. 卫生整洁印刷车间要保持整洁,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确保工作环境的卫生与安全。
2. 禁止吸烟印刷车间严禁吸烟,特设吸烟区域以维护员工身体健康和工作环境的清洁。
3. 保密工作印刷部的工作涉及客户的商业机密,员工需签署保密协议,并妥善保管相关文件和资料,禁止私自复制或泄露。
印刷业五项管理制度
![印刷业五项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291055c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77.png)
印刷业五项管理制度一、概述印刷业是一个涉及众多环节和人员的复杂行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印刷质量、提供良好的服务,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
本文将介绍印刷业中常见的五项管理制度,包括生产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和人员管理制度。
二、生产管理制度1. 工作流程规定在印刷业中,工作流程的规范化非常重要。
制定生产计划、安排作业顺序、明确工作岗位职责等都是生产管理制度的内容。
通过制定和执行相关规定,可以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减少工作错误和延误。
2. 材料和设备管理印刷业需要大量的材料和设备支持,因此,合理的采购、库存和使用管理非常重要。
生产管理制度应包括材料的验收标准、存储要求、耗用量统计等内容,同时也应包括设备的维护保养、故障处理等方面的规定。
三、质量管理制度1. 印前质量控制印前质量控制是确保印刷作业高质量完成的重要环节。
质量管理制度应包括对原稿的审核、校对、排版等环节的规定,以确保印刷品在开始印刷之前已经达到预期质量标准。
2. 印刷质量控制印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质量管理制度应明确印刷质量要求,包括色彩准确性、图文清晰度、印刷精度等方面的要求,并制定相应的验收标准和检测手段,确保印刷品符合预期质量标准。
四、安全管理制度1. 劳动安全印刷业中有一些潜在的安全风险,如印刷机械操作、化学品使用等。
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印刷操作人员的培训要求、个人防护措施、应急处理措施等内容,确保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
2. 环境保护印刷业对环境的影响也需要关注。
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废水、废气、噪音等环境污染的控制要求,及时处理和妥善处置印刷过程中产生的废物,确保环境友好型生产。
五、设备管理制度1. 设备保养印刷设备是印刷业的核心资源,设备管理制度应明确设备的保养周期、方法和责任人,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设备故障对生产造成的影响。
2. 设备更新印刷设备更新也是保持印刷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设备管理制度应包括设备更新的评估、采购和更新周期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印刷设备的先进性和高效性。
印前质量管理制度
![印前质量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474516769dc5022abea0060.png)
5.1 《印前质量管理制度》
6相关要求
6.1 《生产工程单》
6.2 《印刷蓝纸》
6.3 《标准色样》
6.4 《产前会议签到表》
编制:日期:批准:生效日期:
竖指纹 横指纹
4.2印刷主管管理:
4.2.1接到印刷排期后评估是否是新订单或新客户,并组织通知相关(印刷主管、印刷机长、跟单员、品质主管) 召开印刷产前会议;
4.2.2 机台在印刷前注意核实资料袋内的样板、色样、蓝纸、工单;是否充分有效,如有疑问必须要求当班主管解决好再印刷生产。
4.3品质管理:
4.3.1 接到生产部通知后及时下现场参加印刷产前会议,并根据客户要求和检验标准及以往出现过的异常对生产印刷进行产前宣导;
4.3.2 将该制度各工序的具体实施情况向总经理作结果汇报;
4.4制度具体流程:
4.1.1预防事故发生具体操作流程:(跟单要求、提供标准样板、新订单打印蓝纸、工单注明纸张纹路方向等)——(生产要求、组织相关人员开产前会议、解决机台提出的问题)——(品质要求、产品标准的宣导、监督各工序实施状况、汇报实施结果)当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或需要时,就按此路线实现追溯。
文件名称:印前质量管理制度
版本:0 / B
受控编控印章:
1目的
为了预防控制印前易出现的一系列隐形的质量异常,减少印刷出错率;如:(印刷印错纸纹、 新 客户、新订单要求补清楚)特制订此制度。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印刷所有产品的印前作业。
3职责
3.1 营业跟单负责开单时的纸纹标识。
3.2 印刷部负责组织新产品、新客户订单印刷前通知相关人员开产前会议,并按照要求实施。
3.2 品质部负责监督以上两道工序的实施状况,并向总经理作实施情况的汇报。
印刷车间质量管理制度(经典版)
![印刷车间质量管理制度(经典版)](https://img.taocdn.com/s3/m/154cab15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ab.png)
印刷车间质量管理制度一、印前准备1.车间主任在安排机台印件前,必须仔细核对生产通知单、样张、成品样和蓝图纸样等相关资料,确保准确无误。
2.如发现资料不齐或印版、纸张不符,车间主任应及时通知生产部处理,严禁擅自投入生产。
二、晒版质量管理1.机台在装版前必须仔细检查版面的完整性,包括有无明显污垢、晒虚、错漏等问题。
2.如发现晒版质量问题,机台人员应及时汇报车间主任,要求补版或另行安排印件。
三、附标识管理1.所有印版必须附上正确的标识(如书名、帖数、装订折页分本贴标),否则不得上机,并退回制版车间,报质量科或生产科处理。
四、印版问题处理1.如发现印版问题,车间主任应交由制版车间主任确认和处理。
2.若在打样过程中发现边框线问题,制版车间主任负责安排人员到机台处理。
如果晒版阶段未发现问题,且已经开始印刷,则由机台人员处理(制版负责修复小于2mm的边框离字,2mm以上由机台处理)。
五、校对与墨色样张1.完成校版、套印后,墨色准确且与规定相符,送质管员校对并签付印样。
2.即使分管经理和客户已签样,仍需车间主任签署墨色样后方可开始印刷。
夜班按正常墨色印刷,第二天补签(套书签一次墨色样张)。
六、抽样检查1.在印刷过程中,要求进行30☆50张抽样检查,包括印品规矩、污损、划伤、色相、接页、接图等方面的质量检验。
七、隔板要求1.对于印刷高档产品,必须采用隔板措施,具体隔板数量视印品情况而定。
2.隔板设置标准是印张面不能与隔板反面相抵,以避免对下一工序造成质量影响。
八、不良品处理1.在印刷过程中,不良品应及时剔除,以便进行检验工作。
2.在印刷达到最佳效果时,应标注样张100☆500张,用于制作样书。
印刷完成后,样书经检验如墨色不合格,立即重印,不论是白班还是夜班。
产品质量的检验按照国标要求认真进行,如不合格品超过规定放数,应立即补印,否则按出版规定扣除工资中的定价金额。
在紧急交货期的情况下,当班在印刷过程中如果由于工作不负责任而导致批量报废,该班应寻求下一班次的协调帮助来解决问题。
严格落实印章管理制度
![严格落实印章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a0f6858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9d.png)
严格落实印章管理制度一、引言印章是企业、机关、团体等单位的重要法定凭证,具有法律效力。
为了规范印章的使用和管理,防止印章被盗用、滥用或误用,保障单位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严格落实印章管理制度》。
二、印章的种类和保管1. 本单位设立专门的印章管理岗位,明确印章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2. 印章分为公章、法人章、财务章、合同章等,各类印章应分别保管,不得相互混用。
3. 印章应存放在安全、保密的地方,加锁保管,防止被盗或丢失。
4. 印章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印章进行盘点和检查,确保印章完好无损。
三、印章的使用1. 使用印章必须经过相关负责人审批,未经批准不得擅自使用。
2. 使用印章时,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登记,注明用印时间、用印人、用印事由等。
3. 印章管理人员在用印前,应认真核对用印内容和审批手续,确保用印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4. 印章使用后,应及时归还保管人员,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四、印章的刻制和销毁1. 印章的刻制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由指定的刻制单位进行刻制。
2. 刻制印章时,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样式、尺寸和字体进行刻制,确保印章的规范性和统一性。
3. 废旧印章应及时销毁,销毁前应进行登记和审批,确保销毁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4. 销毁印章时,应由两人以上在场监督,并做好销毁记录。
五、违规处理和责任追究1. 违反本制度规定的行为,应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理,包括警告、罚款、解除职务等。
2. 因违规使用印章造成损失的,相关责任人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3. 涉嫌犯罪的,应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2. 本制度解释权归本单位所有。
通过本《严格落实印章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我们将进一步规范印章的使用和管理,确保印章的安全、合法和有效使用,维护单位的合法权益。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对员工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印章管理意识和能力,共同维护单位的正常运营和良好形象。
公司用印管理规定
![公司用印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68ddd65a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71.png)
公司用印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了加强用印管理,严格公司机关及各子公司印章
的使用程序,堵塞漏洞,防患未然,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公司印章和公司法定代表人印章,以及各直属单位、机关各部室的印章,必须责成专人妥善管理,防止滥用或丢失。
第三条公司印章的使用必须履行审批程序,并将使用情况记录在案,其具体要求是:
1、除正常行文用印由印章保管员掌握使用和一般证明、介绍信用印由办公室主任核准使用以外,其他用印一律经公司领导审核批准;
2、用印前必须填写“请印单”,并由单位(部门)领导签字再报请总公司主管领导批准。
用印后,“请印单”由办公室留存备查;
3、坚持用印登记制度。
正常行文、介绍信件用印留有记录和存根,不需进行用印登记,其它用印均须认真登记。
登记内容包括:用印时间、用印单位(部门)、用印内容、用印分数等。
用印登记册终归档存查;
4、公司办公室一般不开据盖有公司印章的空白凭证。
如遇特殊情况,须经公司领导特别批准,并由外出带队领导或印章
管理人员亲自携带使用。
第四条公司法定代表人印章的使用,必须事先经法定代表
人或总公司经理核准。
第五条各子公司印章和法定代表人印章的使用,依照总公司印章和公司法定代表人印章使用的要求办理。
第六条公司机关各部室印章的使用,必须经部门领导核准。
印章管理人员要随时做好印章使用情况纪录,一并纳入归档立卷范围。
第七条各级印章管理人员要积极履行职责,严格遵守纪律,认真执行印章使用管理规定,绝不允许为谋私利而违章用印或越权用印,否则追究责任。
印前色样管理制度
![印前色样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61dd5f6af45b307e9719748.png)
3.1 营业跟单负责提供标准色样交给生产机台生产及样板房保存。
3.2 客户、业务、或印刷部主管负责对色样的标准做审批核准工作。
3.2 品质部负责对样板、色样做保存管理、交接、记录等工作。
4要求
4.1营业跟单责任:
4.1.1所有产品在下单印刷前跟单员必须提供准确的样板(有相关人员签字认可的样板)给到机台做标准参照,
4.2 பைடு நூலகம்产机台责任:
4.2.1 所有班次机台在准备生产前必须要有标准的样板方可较版生产作业(未根据样板生产导致印刷错误需要承担损失的100%!!!
4.3 客户、业务、印刷主管责任:
4.3.1所有订单在下单前必需提供一个标准样板(如颜色、文字图案、等),给跟单下单生产
4.4 品质样板房管理责任:
4.4.1 样板房管理员收到跟单员交过来的标准样板色样时,需要作样板接收保存记录,(如:品名、客户、日期、货号);
5相关文件
5.1 《样板管理制度》
6相关要求
6.1 《样板保存章》
6.2 《样板记录本》
6.3 《样板交接本》
编制:日期:批准:生效日期:
文件名称:印前色样管理制度
版本:0 / B
受控编号:
文件编号:YL-IM-001
页码:1/ 1
受控印章:
1目的
为了提高公司产品质量、使印刷颜色更加标准化,预防控制印前易出现的一系列隐形的质量异常,减少印刷出错率;为此需要更好的完善印刷色样管理流程,特制订此制度。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印刷所有产品的样板管理作业。
4.4.2 每天印刷前跟单员需要来领取样板、色样、时必须通过样板管理员做样板领取交接,并24小时内归还样板房;(丢失一个客户成品样板处罚200元、丢失一张色样处罚100元,未按时归还样板一次处罚10元;印刷机台未取得样板就印刷导致印刷错误则需要承担损失的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BZD-140
印前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管理各出版社的图书印前管理,提高审批效率与提高图书质量,依据《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等国家法规相关规定和集团公司《图书业务经营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具体规定了图书印前业务管理原则以及图书付印前质量确认、印装工艺确定、印数定价确定、提印资料准备等相关业务流程的控制要求。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及传媒公司下属各出版社。
第二章组织和职责
第四条各出版社负责出版工作的管理部门(如出版部/科、出版发行部/科等)是本办法的归口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图书印前的管理工作。
(一)负责与各自出版社编辑部、图书责任编辑及新华印务客服人员对接;
(二)负责组织图书付印前质量确认工作;
(三)负责准备付印资料;
(四)负责制定与图书印前管理相关的各项管理细则。
第五条各图书项目指定的责任编辑是图书印前管理的相关配合人员,具体负责图书印前管理中提印信息的申报。
第六条新华印务是图书印前管理的相关配合部门,具体负责与各出版社出版工作管理部门、新华印务内部印刷车间及外委印刷厂对接。
第三章管理和要求
第七条各出版社在拟出版新书付印前须进行质量确认,未通过质量确认的品种均不得安排付印。
(一)质量确认主要是对付印材料进行审批。
(二)付印材料须包含付印图书的正文纸样、封面纸样/电子样、环衬纸样/电子样、图书基本情况报告、出版收益估算表等内容。
其中,图书基本情况报告须包括封面设计情况、版式设计情况、合同签订情况、印张、用纸、工艺等内容。
(三)付印材料中图书样及图书基本情况报告需责任编辑、编辑部主任、出版部主任、出版社分管领导和社长分别签字确认。
(四)付印材料中收益估算表等内容需财务部主任、发行部主任分别签字确认。
1
CBZD-140
2 (五)若收益估算表中成本超过图书立项时确定的成本上限,则须追加出版社分管领导和
社长签字确认。
第八条各出版社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通过建立“付印前例会制度”或“质量确认审批管理流程”等方式进行质量确认。
第九条各出版社实行印装工艺责任编辑负责制。
(一)在纸样的基础上,图书项目责任编辑须组织编辑、出版、发行、印刷等相关业务人员共同探讨印装工艺相关问题,最终由责任编辑确认并上报审批。
(二)原则上印装工艺确定后便不再进行修改。
(三)因工艺选择错误而不得不进行更改所造成的损失的责任由责任编辑承担。
第十条各出版社实行印数定价社长负责制。
(一)责任编辑对图书项目的印数及定价须综合参考发行部市场人员市场调研及图书立项合同内容。
(二)一般情况下,印数及定价需与立项时确定数值保持一致。
(三)图书项目的印数及定价由社长最终签字确认并负主要责任。
第十一条各出版社实行付印信息责任印制人负责制。
(一)对于拟付印的图书项目,出版业务归口管理部门指定部门内业务员作为该项目的责任印制人。
(二)责任印制人负责与责任编辑、新华印务客服、发行及出版部相关人员核对确认印装工艺、印数、定价等信息并在系统内填报。
(三)责任印制人负责根据新华印务提供的工价字典在系统内生成图书项目的工价单并与新华印务客服部业务员沟通确认。
(四)因信息填报或工价计算错误而造成的印刷损失的责任由责任印制人承担。
第十二条对于重点选题类图书,需在付印前由责任印制人和责任编辑共同检查确认胶片或蓝纸。
第四章流程和内容
第十三条本制度包含如下流程,各流程具体内容请参考“出版业务流程手册”。
(一)新书提印审批流程;
(二)图书付印流程;
(三)印刷信息增加/更改流程;
第十四条各流程间走向为:
新书提印审批流程——>图书付印流程——>印刷信息增加/更改流程(如有必要)。
第十五条新书提印流程承接“编务业务流程手册”中的“图书印前质检流程”;印刷信息增加/更改流程续接“印刷成品检查流程”。
第十六条各流程内的表单填写规范,请参考“出版ERP系统说明手册”。
CBZD-140
第五章附则
第十七条本制度由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本制度未尽事项,可参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各出版社内部其他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相关管理制度同时废止。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