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代烃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第九章--卤代烃教程PPT课件

第九章--卤代烃教程PPT课件

• 伯醇制氯烷, 3 ROH + PCl3 一般用PCl5 ROH + PCl5
P(OR)3 + 3HX RCl + POCl3 + HC11 l
(C) 醇与亚硫酰氯(SOCl2,又名氯化亚砜)作用
(无重排)
ROH + SOCl2 RCl + SO2 + HCl
• 优点:速度快,产率高(90%),副产物为气体,易分离。 • 溴化亚砜不稳定难于得到。 • 此反应只是实验室和工业上制备氯烷的方法。
RX + Mg绝对乙醚 R-Mg-X
有机化学三大著名的反应:
(1)傅-克反应; (2)格利雅试剂的反应; (3)三“乙”合成(乙酰乙酸乙酯(第14章))。
28
• 格利雅试剂的结构: 至今还不完全清楚, 一般写成: RMgX.有人认为溶剂乙醚的作用是与格利雅试剂生成 安定的溶剂化合物:
法国科学家格利雅 (V. Grignard)首先发现了 这种制备有机镁化合物的 有效方法,并成功用于有 机合成,由此与法国科学 家萨巴蒂埃(研究金属催 化加氢在有机化合成中的 •乙醚的氧原子与镁原子 应用)同获1912年诺贝尔 之间形成配位键. 奖。
CH4 + I2
CH3I + HI
•如在反应同时加入一些氧化剂(如碘酸、硝酸、氧化 汞等)使HI氧化,则碘化反应能顺利进行:
5HI + HIO3
3H2O + 3I2
9
(2)从醇制备——制备卤烷最普遍的方法: (A)醇与氢卤酸作用:
ROH + HX
RX + H2O
• 这是可逆反应,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并除去生成的水。
CH2=CH-CH2_CH3

《卤代烃》》PPT-课件下载【人教版】

《卤代烃》》PPT-课件下载【人教版】
B.所有卤代烃都是通过取代反应制得
C.卤代烃不属于烃类
D.卤代烃都是良好的有机溶剂
3.分子里含碳原子数不超过10的所有烷烃中,一
卤代物只有一种结构的烷烃共有( C )
A.2种 B.3种 C.4种 D.10种
4.某气态烃1mol跟2mol氯化氢加成,其产物又
可被8mol氯气完全取代,该烃可能是( BD )
Br H
C H 3C H 2N a O H H2O C H 3 C H 2 O H N a B r B r
条件:NaOH水溶液
要加热
1)这反应属于哪一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
2)如何判断CH3CH2Br是否完全水 解看?反应后的溶液是否出现分层,如分层
则没有完全水解
3)如何判断CH3CH2Br已发生水解 ? 用滴管吸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入另一盛稀硝
《卤代烃》》PPT-课件下载【人教版 】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6.溴乙烷与氢氧化钾溶液共热,既可生成乙烯
又可生成乙醇,其区别是( B )
A、生成乙烯的是氢氧化钾的水溶液 B C、生成乙烯的是在170℃下进行的 D、生成乙醇的是氢氧化钾的醇溶液 7.下列物质中滴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D )。
(4).结构简式 C2H5Br
CH3CH2Br
①从组成上看,溴乙烷与乙烷有哪些异同点?
溴乙烷与乙烷的结构相似,区别在于C-H键与C-Br的不 同
②溴原子的引入对溴乙烷的性质有什么影响?
溴乙烷的结构与乙烷的结构相似,溴乙烷分 子中引入了Br原子后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烷, 导致C2H5Br分子间作用力增大,其熔点、沸点、 密度大于乙烷。
A.丙烯
B.1,3-丁二烯
C.丙炔

第5章-卤代烃幻灯片课件

第5章-卤代烃幻灯片课件
C H 2 C H 2 C l
三、不同类型卤代烃的鉴别
2.乙烯型卤代烯烃(不活泼)
氯原子 不活泼
0.172nm 0.177nm
0.138nm 0.134nm
氯原子的未共用电子 对所处的p轨道与双键 中的π轨道相互交盖, 形成p-π共轭体系。氯 原子上的电子云往碳 原子方向偏转,发生 了键长的平均化
Br Cl
3-甲基-1-氯丁烷
2-氯-3-溴丁烷
二、命名
(二)系统命名法
2.不饱和卤烃
(1)包含不饱和键和卤原子在内的最长碳链 为主链。
(2)编号:使不饱和键的位号最小。
CH2=CH-CH2-Cl
3-氯-1-丙烯
CH2=CH-CH2-CH2
Br
4-溴-1-丁烯
二、命名
(二)系统命名法
3.芳香卤烃
性质。 3.熟悉卤代烃的分类。 4.熟悉不饱和卤代烃的取代反应活性。 5.了解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机理和消
除反应机理。
第一节 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
一、分类
(一)一卤代烃、二卤代烃和多卤代烃 (二)脂肪卤代烃和芳香卤代烃 (三)伯卤代烃、仲卤代烃和叔卤代烃
二、命名
(一)普通命名 (二)系统命名
(溴甲烷的碱性水解)
离去基团
Sp2杂 化
Sp3杂 化
Sp3杂 化
亲核试剂在离 去基和碳原子 间价健的背面
进攻
过渡态
二、化学性质
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特点:
(1)反应速率与卤代烷及亲核试 剂的浓度有关;
(2)原共价键的断裂与新共价键 的形成同时进行,反应一步完成。
(3)决定反应速率的一步没有活 性中间体碳正离子。
三、不同类型卤代烃的鉴别

课件《卤代烃》实用PPT课件_人教版2

课件《卤代烃》实用PPT课件_人教版2
⑤2-丁炔、 ⑥环己烷、 ⑦环己烯,
烯烃(CnH2n) :n值增大,碳的含量为定值;
炔烃(CnH2n-2) :随n值增大,含碳量减小
2苯021/及11/23其同系物:(CnH2n-6):随n值增大含碳量减小 3
2.各类烃及卤代烃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分类
通式
官能团
化学性质
烷烃
CnH2n+2
特点: C—C
烯烃(CnH2n) :n值增大,碳的含量为定值;
2021/11/23
15
三、有关实验内容
(一)、几种有机气体的制备
(1)甲烷的制备; (2)乙烯的制备; (3)乙炔的制备;
2021/11/23
16
甲烷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无水醋酸钠(CH3COONa)和碱石灰; 2.发生和收集装置:
使用“固+固 气 ”型的物质制备发生装置.
CH3CH2Br + HOH
2AgOH=Ag2O(褐色)+H2O;
⑤2-丁炔、 ⑥环己烷、 ⑦环己烯,
①取水解后上层清液少许加入稀硝酸至酸性
C H Br + NaOH 溴乙烷+氢氧化钠的醇溶液;
炔烃(CnH2n-2)2 :随5n值增大,含碳量减小
CH2=CH2 + NaBr +H2O
3、消去反应
4、氧化反应

CH2-CH2+NaOH
CH2=CH2 +NaBr+H2O
Δ
H Br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中,二者均褪色。
4.产物检验
CH2=CH2+Br2→CH2BrCH2Br
KMnO 褪色 2021/11/23 4
CH2=CH2

第8章--卤代烃PPT课件

第8章--卤代烃PPT课件

CH3
C 2H 5O C 2 H 5 OH
CH3
+
C CH
CH3
CH3
CH3 C CH CH3 (SN2)
CH3OC2H5
CH3
CH3 重排
+
CH3 C CH CH3
CH3
C2H5O CH3
CC22HH55OOHCH3 C CH CH3
.
CH3
29
4) SN1 与 SN2反应的比较 (1) 位能曲线
过渡态
C+中间体
.
26
2) 立体化学
(1)外消旋化(构型反转 + 构型保持)
原因:SN1反应第一步生成的碳正离子为平面构型 (正电荷的碳原子为sp2杂化的);第二步亲核 试剂向平面任何一面进攻的几率相等。
R1
C Br R2
R3
R1
C a R2R3 b
HO
R1
R1
HO C
+
C OH
R2 R3
R2 R3
说明:a、形成过渡态,一步反应。 b、反应活性:CH3-X > 1o > 2o >> 3o
.
49
2、单分子消除(E1)
说明:(1)形成C+离子,两步反应。 (2)易发生重排
.
50
例如:
.
51
二、反应取向和立体化学
1、反应取向 Saytzeff 规则和 Hoffmann 规则:
C2H5
CH
CH3
该法是合成不对称醚的常用方法,称为 Williamson(威廉森)合成法。该法也常用于合成 硫醚或芳醚。
.
12
采用该法以伯卤烷效果最好,仲卤烷效果较差, 但不能使用叔卤烷,因为叔卤烷易发生消除反应生成 烯烃。

课件《卤代烃》课件PPT_人教版3

课件《卤代烃》课件PPT_人教版3

—C—C— +NaOH C=C CH ≡ CH↑+2HCl +NaX+H O CH2—CH2+NaOH
2
△ 满足什么条件才有可能发生消去反应?
HX
练习巩固
下列卤代烃是否能发生消去反应,若能,请写出 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
A.CH3Cl
CH3 C.CH3-C-CH2-I
CH3 E.CH3-CH2-CH-CH3
取上层清液
AgNO3
黑色 沉淀
•方案Ⅲ
CH3CH2Br
NaOH(水) △
取上层清液
HNO3 AgNO3
浅黄色 沉淀
•方案I
CH3CH2Br
AgNO3 溶液
除分层之外,无明显现象
•方案II
CH3CH2Br
NaOH(水) △
取上层清液
AgNO3
黑色 沉淀
•方案Ⅲ
CH3CH2Br
NaOH(水) △
取上层清液
取上层清液
AgNO3
•方案Ⅲ
CH3CH2Br
NaOH(水) △
取上层清液
HNO3 AgNO3
•方案I
CH3CH2Br
AgNO3 溶液
除分层之外,无明显现象
•方案II
CH3CH2Br
NaOH(水) △
取上层清液
AgNO3
•方案Ⅲ
CH3CH2Br
NaOH(水) △
取上层清液
HNO3 AgNO3
•方案I
Br
B.CH3-CH-CH3 Br
D.
Cl
–Cl F.
练习巩固
下列卤代烃是否能发生消去反应,若能,请写出 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取代→消去→加成 D.消去→加成→消去
若要检验2-氯丙烷其中含有氯元素存在的实验
步骤、操作和顺序正确的是( A )
①加入AgNO3溶液 ②加入NaOH溶液 ③加入适量HNO3 ④加热煮沸一段时间 ⑤冷却
A.②④⑤③① B.①②④
C.②④①
D.②④⑤①
四、氟氯烃(氟利昂)对环境的影响
(1)氟氯烃破坏臭氧层的原理 ①氟氯烃在平流层中受紫外线照射产生氯原子;
(3)溴代烃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水解
反应,生成醇。
答案:(1)
3-甲基-1-丁炔
(2)(CH3)2CHCH===CH2+Br2―→(CH3)2CHCHBrCH2Br (3)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
(CH3)2CHCHBrCH2Br+2NaOH
【考点透析】解决此类题要熟记卤素原子的引入方法和 掌握卤代烃的性质。卤代烃的水解和消去反应是有机合 成的基础,大多数有机合成题都会涉及这两个反应,是 高考有机部分的最重要的一个考点之一。大多数考生出 现的问题是将水解和消去记反了,或者条件记错了,比 如认为消去是在浓硫酸作用下。一定要记牢水解有水参 与,是在NaOH的水溶液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消去是在 NaOH和醇加热的条件下发生。还有就是方程式书写不准 确,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水解时通常在箭头上方写水下 面写加热符号,产物是醇和卤化钠;消去时通常在箭头 上方写醇下面写加热符号,产物是不饱和有机物和卤化 钠,特别是还有水,千万不要漏掉!
种类。(AgCl—白色,AgBr—浅黄色,AgI—黄色)
相关反应方程式:C2H5X+NaOH HX+NaOH===NaX+H2O HNO3+NaOH===NaNO3+H2O AgNO3+NaX===AgX↓+NaNO3 (2)消去反应(可引入CC或CC)
C2H5OH+NaX
C2H5Br+NaOH CHCX+NaOH
CH2===CH2↑+NaBr+H2O CC+NaX+H2O
卤代烃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 与卤素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的相邻的碳原子上
有氢原子。若相邻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则该 卤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如:CH3Br、 (CH3)3CCH2Br等。
【基础题二】由2-氯丙烷制取少量1,2-丙二醇时,
需要经过下列哪几步反应( B ) A.加成→消去→取代 B.消去→加成→取代
【基础题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所有卤代烃都难溶于水,且都是密度比水大的 液体 B.所有卤代烃都是通过取代反应制得 C.卤代烃不属于烃类 D.卤代烃都可发生消去反应
【解析】A项一氯甲烷是气体;B项烯烃通过 发生加成反应也可得到卤代烃;D项卤素所在 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必须有氢原子的卤代烃 才可发生消去反应。
二、卤代烃的制法(有机合成中卤原子的引入方法)
(1)烷烃直接卤代:(产物往往是混合物)甲烷光照 条件下与氯气反应;苯在铁屑催化下与液溴反应 等。 (2)不饱和烃加成:烯、炔与卤素单质或卤化氢 加成。 (3)从醇制备:醇与卤化氢加热条件下反应。
【思考题】若要制取一氯乙烷用什么方法获得的 产物最纯?
【解析】由CH4正四面体结构可知,CF2Cl2只有一种 结构,A错误。
重要考点1
卤代烃的性质
【考点释例1】 (2010·全国卷Ⅰ改编)有机化A有支链且只有一个官能团,其相对分子质 量在65~75之间,1 mol A完全燃烧消耗7 mol 氧气, 则A的结构简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特定催化剂作用下,A与等物质的量的H2反应 生成E。由E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③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10·广东卷改编)固定和利用CO2能有效地利用 资源,并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CO2与化合物Ⅰ反 应生成化合物Ⅱ。
一、卤代烃的分类和结构 1.卤代烃的分类:
常温常压下,氟代烃大多为气体,氯代烃中一 氯甲烷为气体,其他为液态或固态,溴代烃和碘 代烃基本上是液态或固态。卤代烃均不溶于水。
2.卤代烃的结构: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原子取 代的产物。 代表物溴乙烷:
纯净的溴乙烷为无色液体,沸点38.4 ℃,不溶 于水,密度比水大。
②氯原子可引发损耗臭氧的循环反应:
Cl+O3===ClO+O2
ClO+O===Cl+O2
总的反应式:O3+O
2O2;
③氯原子起了催化作用。
(2)破坏臭氧层的后果 臭氧层被破坏,会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面,会危
害地球上的人类、动物和植物,造成全球化的气温变化。
【基础题三】大气污染物氟利昂-12的分子式是 CF2Cl2.它是一种卤代烃,关于氟利昂-12的说法错误 的是( A ) A.它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B.化学性质虽稳定,但在紫外线照射下,可发生分解, 产生的氯原子可引发损耗O3的反应 C.为四面体结构 D.它可看作甲烷分子的氢原子被氟、氯原子取代后 的产物
【解析】乙烯与氯化氢加成制得。
三、溴乙烷及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1)水解反应(可引入OH)
C2H5Br+NaOH RX+NaOH
C2H5OH+NaBr ROH+NaX
检验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的步骤:①取少量卤代
烃;②加入NaOH溶液加热;③冷却后加入稀硝酸酸 化;④加入硝酸银溶液。
现象结论:通过沉淀颜色,判断有机物中卤素原子的
【解析】 (1)由H判断G中有5个碳,进而A中5个C,
再看A能与H2加成,能与Br2加成,说明A中不饱和 度至少为2,又据1 mol A燃烧,消耗7 mol O2,故A 分子式为:C5H8,再据题意A中只有一个官能团, 且含有支链,可以确定A的结构简式如下:
(CH3)2CHCCH,命名:3-甲基-1-丁炔。 (2)(CH3)2CHCCH与等物质的量的H2完全加成后得到 E:(CH3)2CHCH===CH2,E再与Br2加成的反应就 很好写了,见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