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 (10篇)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 1从这堂课的结构安排,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来看,我认为是成功的:首先,本堂课目标明确,紧扣教学要求,突出重点,反三难点。
为了让学生了解男生和女生各自的特点与优点,能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掌握交往的恰当方式,全课围绕“男生女生如何交往才算是恰当正常的交往”这一问题展开。
开始看一看教材上的漫画,看后讨论哪几幅图画上同学的交往是恰当的,哪几幅是不恰当的?为什么?接着演一演(进行角色扮演“男生女生的交往”,演后全班讨论评析,使学生知道男生女生怎样的交往才算是恰当的,在交往中应该如何把握好“度”的问题。
然后辨一辩:“男生女生谁更聪明”让学生明白世界是由男女两种性别的人组成,每一种性别都有其存在的优缺点。
最后是议一议:列举同学的平时在校内外男女同学交往种种场景,分析这些现象是否恰当正常的交往,哪些地方该引起注意,每个同学如何去把握好交往的分寸。
其次,形式多样,人人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体现了学生的合作讨论与交流。
本堂课有漫画,有文字说明,有讨论,有表演,有辩论,有比一比等活动。
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表演的机会,给他们一个发展自己的舞台。
学生都积极发言,乐意表演,且能自编自演。
要进行小组比赛,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很强,大家都不甘落后。
特别是辩一辩,正反双方唇枪舌剑,吧课堂推向高潮,气氛非常活跃。
再次,注重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学生不仅表演讨论课本的内容,还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中男生女生交往的种种现象进行分析评价,使学生真正懂得了男生女生怎样交往才是恰当的交往,才是真正的友谊。
当然,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优秀5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优秀5篇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篇一新课程背景下的品德课教学整体上进步显着,成绩突出,但局部问题逐渐显露,特别是大多数的兼职教师,在精力和时间上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如何深化新课程改革,怎样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德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在此,我就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进行了粗略的反思。
一、盲目奉行“拿来主义”,课堂教学生死搬硬套新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给德育课程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比较典型的是在课堂教学实施中生搬硬套,其表现如下:1、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倡导活动化教学,注重相互沟通、与生活的联系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但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种他人田,荒自家园”的现象却屡见不鲜。
在探讨某一个话题时,把很多时间花在唱歌、跳舞、绘画、游戏上,一节课下来,学生兴奋过度,课堂倒是热热闹闹,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和体会方面的收获却令人怀疑。
笔者认为,课堂活动不等于课堂活力,学生参与活动的多少并不是活动化教学的精髓,品德与生活课也不应是完全的“唱游”课、“游戏”课、“美术”课、“舞蹈”课。
我国第八次新课程改革之所以有不同学科的课程设置,就在于学科之间有相对的独立性,每一门学科有自己的教学任务。
2、学习培训中的一些案例和套路原本只是一种示范,个别教师“照葫芦画瓢”,原封不动地搬到自己的课堂上,失去了原来特定环境下的幽默与风趣。
品德课十分强调回归儿童的生活,教学一定要结合不同环境、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学生实际。
教学的活力来自于每位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依据自己的真实体验对课堂教学的重构与创新。
二、刻意追求“师生民主”,主体主导主次不分新课程强调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体现师生民主。
可是,不少教师为了展示师生民主气氛,走向了极端,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和引起重视。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精选8篇)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精选8篇)《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篇一这节课通过介绍祖国--些不同区域人们住房的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的人们住房与当地自然环境、自然条件的关系。
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能,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我在教学时,首先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对比,体会与自己家乡自然环境的异同。
既引导学生回顾前面的学习内容,又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接着我从教材图片导入,介绍住房的起源。
在通过图文对照、学生介绍等形式,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说说某种住房的建筑特色及地域等。
一方面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另一方面是把区域的。
差异具体化、形象化,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亲身体验,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效果不错。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
对少数学生要降低学习难度。
加强教师的引导。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篇二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自己看书,然后举例说明,在此基础上,请学生分组讨论,谈感受。
不仅重视了“知识和技能”,而且注重“过程和方法”的引导,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领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并在师生互动中,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真正得到提升。
在本堂课中我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了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学习弱势群体自强不息的。
精神。
对学生来说,弱势人群一般难以成为他们的关注对象,通过教学使他们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不再是出于同情,而是出于尊重,再为他们喝彩的同时,给予关爱。
学生通过搜集和了解弱势人群顽强奋争、自强不息的典型事例,了解他们每一点成绩的来之不易,激发敬佩之情,学会尊重和关爱弱势群体。
为他们喝彩。
《我是中国人》教学反思篇三《我是中国人》教学反思新课标提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旨在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培养:一、创设情景,诱发创造意识《品德与社会》标准明确指出:“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
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
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可设情景让学生凭着自己的想象装扮春姑娘,激发他们的创造意识。
二、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品德与生活”作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活动型课程,强调选择儿童熟悉的,感兴趣的,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作为活动主题。
因此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学生才会心情愉快地去学习,探索。
表现出个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尊重个性,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大胆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
创造条件让他们表现自我。
体现个性,让他们在活动中心情发挥自己的想像力的创造力。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2《吃穿住话古今(一)》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个主题《吃穿住话古今》中的一个话题。
本课通过讲述“食”,透过历史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积淀,引导学生探究历史,探究我们生活中许多事情的来龙去脉,同时体验和感悟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创造。
反思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收获:一、创设情境,拉近现实和历史的距离。
《中华食文化》是个比较大的话题。
吃不仅仅是为了充饥、品尝美味,吃中还有人的智慧,吃中还有故事,如何上升到“食文化”的高度还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中,我采用小切口,大深入的方式,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作为历史教学的基础。
学生身边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是生活中进行历史教育的“活教材”。
只有让学生从对身边事、身边物的历史追溯与关心了解中,学生才能尊重历史,尊重地方的文化与传统,萌发对历史的感性认识,丰富对民族及国家的爱国主义情感。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13篇】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优秀13篇】《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篇一在学校生活中,同学之间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小学阶段要在一起学习、生活6年,可能是学习生涯中彼此在一起时间最长的阶段。
我们如何引导学生在几年的学校生活中建立纯洁的友谊,学会与人平等相处,尊重和理解不同性格、不同特点的同学,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怎样帮助学生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是建立学校道德秩序的基础,学校生活也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如果一个人了解他人,就更容易重视他人并对他们有一种亲近感。
在学校中创设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相互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关心是非常重要的。
同学之间交往要诚实守信,引导学生做诚实守信的人是家长、老师和社会共同的希望。
诚信问题也是近几年来人们,引导学生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课主要从学生身边的一些事例入手,让同学们自己去判断,去思考,老师启发引导学生,以及通过一些正面的榜样进行教育,使同学们懂得:和同学们相处要团结友爱,这样的集体生活才会更加温暖,充满快乐。
而要想和同学搞好团结就要能够做到关心和爱护同伴,同伴遇到困难要给予帮助。
培养学生关心和爱护同伴的良好品质。
同学之间交往要诚实守信,引导学生做诚实守信的人是家长、老师和社会共同的希望。
诚信问题也是近几年来人们,通过讲故事和列举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篇二这学期我承担了六年级4个班的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本册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奠定基础。
现就教学中的经验和不足做如下反思:第一,围绕教学目标,平衡知识点在教学过程当中,把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既注重知识的学习,也不忽略能力和情感、个性的培养,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篇一」今天,我讲了一节新课,学生们发言很积极,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我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
孩子们能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习氛围很浓。
特别是原来有一些不爱发言的同学也举起了手,我真为他们的进步而感到高兴。
我采用了激励机制,表扬了一些学习好的同学,大家都开心极了,他们找到了学习中的快乐。
在课堂中,学生们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我把学习的时间还给了学生,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
不足:1.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2.孩子们的表达能力有待于加强。
改进措施:1.我们要让学生多看书,应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
2.要让学生说完整话,教师要做好课堂评价。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还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争取做到寓教于乐。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篇二」阴雨连绵的春雨已经持续了半个多月,湿滑的地面困住了好动孩子们的脚步。
教室、走廊两点一线的学习生活,渐渐冲击了他们求知的激情,在这种状态下我们该如何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呢?课前的思考让我对自己的教案进行了二次修改和预设,那就从寻找学生兴趣的支点出发吧!这是一篇让学生知道健康重要性的品德课教学,看看明天我要上的班级课表,我发现学生上午的前三节课都是在教室里坐着上的主课内容,基本没有什么活动内容,我何不现场就以进行游戏的形式作为导入呢?带着这样的想法,我从容地走上了讲台,面带微笑的对学生说:“你们想做游戏吗?”尽管已是五年级的学生,但孩子毕竟是孩子,对于做游戏他们仍然乐此不疲,刚刚还略显沉闷的课堂马上热闹起来,纷纷猜测着老师会要和他们玩什么游戏呢?我吊足了他们的口味,让游戏要求和规则自然而然地渗透到学生满怀期待的心情里:“想做游戏就必须认真听,仔细跟着老师做,而且脚步要轻,(因为楼下有学生在上课),可以笑,但不能交头接耳,动作做错了的同学马上要蹲下(这个游戏是站着做)。
”听完要求,学生立即专注起来。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优秀6篇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优秀6篇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篇一我多年从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来。
反思过去,有许多的感慨,酸甜苦辣皆俱全。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依然“新瓶装旧酒”,高呼“素质教育”、“新课改”,骨子里实践中仍奉行“应试教育”,“轰轰烈烈喊素质、扎扎实实搞应试”是当前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真实写照。
通过学案式教学培训,我认识到,应该紧跟形势,加快实施素质教育,为此,就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而灵活的教育教学技巧,需要广大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深入实践、不断反思、提高素质,钻研教学,成功扮演好自己作为先进理论的实践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改科研的开拓者,学生学习的领导者的四种角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反思以往,很有必要,为此浅谈点滴体会。
一、老师要自觉提高自身素质“要倒给学生一怀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老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
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
要提高老师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如下几点。
1、坚持学习。
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丰富其他学科知识。
随着深化的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作为政治老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
老师也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能使教学生动风趣、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育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
但是,面对知识爆炸时代,老师所掌握的知识往往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
老师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汲取新知识,丰富其他学科知识,合上时代的节拍。
不断进行教育反思,记取和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少走弯路,让学生乐意接受。
2、勇于反思。
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老师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思品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汇编4篇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汇编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汇编4篇《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篇1这堂课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还与学生的品格养成有重要的作用。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1《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儿童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学生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用自己的学习成果服务于社会。
《首都北京》的学习就紧紧围绕这一原则,通过学生对北京相关资料的收集交流汇报,重点探究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人文景观这三部分,以此来认识首都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同时结合时展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与北京密切联系的奥运盛会,建国六十周年等时政话题,充分激发学生的自豪感与自信心,由此产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以下是在活动的实施后,本人就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效果作了深入的反思,认为本活动突出以下两点。
一、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丰富课程资源的内涵。
新课程目标的实现,必须依托丰富和开发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超越狭隘的教学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也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还可以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结合我校的泉州市“十一五”科研课题――挖掘课程资源实施有效教学。
我用课程的眼光去开发挖掘资源,拓宽教学内容,丰富品德教学素材,落实品德教学实效。
1.挖掘文本资源课标中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文本的优势在于教师的挖掘。
我们的教材中包含多种学科文化、人文素养、道德情操等教育资源。
这种资源是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挖掘、丰富的,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局限于教科书,不能“教”教科书;而应当根据学生实际广泛利用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设计教学活动。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_1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112月6日下午第二节课,我在五年级三班上了一节品德与社会(以下简称“品社”)课。
该课为本书第三单元第二课“科技推动社会发展”第二课时。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1、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2、知道三次技术革命,了解科学家的事迹,学习科学家的精神,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3、使学生认识到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大大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感受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本课本来拟采用分组及小组合作的方式并要求学生课前搜集有关三次技术革命的资料,科学家的故事,但是上课过程中却发现学生准备明显不足,于是本课采用传统的讲授法。
该课以“上一课我们一起回到过去,领略了古代中国灿烂的技术文明,今天让我们将眼光扩展到全世界,看看近两百年间,世界科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引出第一次科技革命,随后逐一介绍第二、第三次技术革命及向科学家学习。
总体而言,本节课缺乏活力与生机老师被动讲,学生被动听。
对此我确定了以后努力及改正方向:1、尽力努力备课,多向其他教师请教,多与学生交流。
2、用多媒体上课,声情并茂,活跃课堂气氛。
3、课前给予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不打无准备之仗。
4、培养学生学习品社的培养学生兴趣。
如本节课最后可以安排“畅想未来”,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生活在高科技的推动下日新月异,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社会及我们的生活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下面请,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设计一下你的未来生活吧!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描绘,展示自己想象的未来世界。
效果会好一些。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2《品德与社会》作为综合性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了解社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让学生走进历史,在认识祖国辉煌历史的基础上,了解祖国遭受屈辱和人民顽强抗争,进一步增进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教学以及参加听课和评课一系列活动,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系列11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系列11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篇1这一教学内容从“爱”字着眼,教材的内容决定了这是一种情感教学,一种体验教学。
为达到本节课活动目标,我精心设计每个环节。
从学生生活切入,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情感为纽带,以多种多样的课...这一教学内容从“爱”字着眼,教材的内容决定了这是一种情感教学,一种体验教学。
为达到本节课活动目标,我精心设计每个环节。
从学生生活切入,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情感为纽带,以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料为手段,以学生直接参与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
为了达到让学生感受爱的目的,我运用影视文件、歌曲欣赏、配乐诗朗诵等多媒体手段,不断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
在强烈的感官刺激下,学生身临其境,自然而然得到爱的体验。
为了突破难点,我引导学生以从生活中发现的问题为载体,展开讨论、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其主体意识,在探究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篇2学生们认为《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副课,没必要认真学习,再说课文中的许多知识他们也不感兴趣,还不如腾出时间学语文数学呢。
听了学生们的话,我连续几天陷入沉思,《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很好的学科,为什么会陷入如此困境?怎样才能使学生喜欢这门课程?经过思考,我认为《品德与社会》学科陷入困境有以下几点原因:一、《品德与社会》学科不受重视。
素质教育已经提出了多年,但在应试教育模式没有真正改变的情况下,社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而使它微乎其微,所谓的副科,学生认为是可上可不上,可有可无的课程。
二、学生上课偷写作业。
教师们布置作业,学生不按时交会受到批评,他们课余时间写不完,只能在所谓的副科上偷着写,而比起音乐、美术、体育课来说《品德与社会》课又是他们最不感兴趣的课程,于是《品德与社会》课堂成为他们偷写语数作业的最佳选择。
三、教师的身教作用发挥不好。
教学方法较单一,对学生缺乏深入了解情况,学生不能得到良好的身心辅导,其生理、心理健康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为大家的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这学年我们使用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品德与社会》,传统的课程中,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学生的天地,而如今课程的改革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这种一个在上,多人端坐的满堂灌已不复存在,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主人,在活动中体验,在动手操作的环境中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教学活动应是一种相互交往,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的动态信息。
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正好符合新课程中的探究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
课堂中的活动应是教师在指导或参与下的学生的自主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指导其行为,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间,教师真正地成为引导者,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
如《自主选举班干》这一课,我选择了真真正正地进行一次学生自己选举班委会的活动,教师只对选举程序做说明和解释,然后放手让学生去做,让学生懂得自己应有的权利,并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和他人。
课程改革后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的教与学,而是体现在课前任务、课堂的活动、课后的延续和知识的连续这样一个完整过程。
强调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从班集体中的小事入手,紧抓集体中常见的不良现象,如在《在集体中成长》一课中,我们召开了“我的心里话”发布会,事先要求学生搜集各自的心里话,以便于活动的顺利进行,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在集体中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品德与社会》作为人们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它更是让学生走进历史,在认识祖国辉煌 ___基础上,了解祖国遭受屈辱和人民顽强抗争,进一不增进爱国主义情感。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优秀4篇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优秀4篇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篇一新课程为德育课堂注入了活力。
教师们以先进的教育理念,高涨的热情投身于教学改革的研究中,使课堂出现了可喜的变化。
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存在着“形似而神异”的现象,甚至在某些地方也步入了误区,这些现象值得我们去关注思考。
新课程改革给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新课堂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强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参与活动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基本方式,教师应让学生在亲切活动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建构,能力的开发和道德的陶冶。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要扎实的上好这门课程,首先应了解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性质,又是一门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课程。
根据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行为规范,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文化教育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基础。
品德与社会是以促进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的德育新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课程意识,儿童意识,效益意识对德育新课程的实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品德与生活课堂上,我们不仅要以活动促活跃,引导孩子们从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提高,更要注意把握好活动的尺度,以增强活动的实际效果。
我认为教师要调节好自身的情感,调控好学生的情绪反应,把握好课堂得氛围度。
就一定会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篇二孝敬父母和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应有的良好品质。
当今,生活环境日益优越,再加上现在的学生多位独生子女,由于父母宠爱等原因,致使有些学生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体会不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不懂得该怎样爱家人,尊敬、关心父母长辈,因此,对学生进行本课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发现,现在的小朋友大多是独生子女,得到了太多家长的溺爱,却往往不能够真正从心灵上体会这一份份关爱。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15篇)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1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1儿童的社会生活是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学进行的手段,而品德新课标也倡导通过学习者的自身体验来学习。
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生活经验持续不断发展、改造和推进的过程。
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1)从教本走向人本我依据自己对课程的认识、文本的理解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需求,努力使课程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融合,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体验、感受与探究,为此对教材进行再创造,不局限教材设计构想,让学生畅谈熟知的家乡人的生活习惯、节令习俗,欣赏感兴趣的戏曲艺术,使教学成为学生社会经验不断发展的过程。
(2)注重教学的实施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受教育和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生活,我们的教育应使孩子在生活中得到发展。
课前,我布置学生观察、搜集、了解相关知识,在这个发现、思考、辨析的过程中,扩大了知识面。
课堂上,大家畅所欲言,在教师指导下,孩子们培养了协作、互助的合作精神,并且开拓思维,获得了根据所学知识和掌握的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3)追求情感的生成与提升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课堂上我注重学生情感的参与,使学生言其所想,让他们认识到家乡的美好,产生热爱家乡的美好体验。
得到情感上的触动和提升,并且主动为建设家乡,推广家乡文化贡献力量。
孩子们通过教学所得又回归生活,提升了对生活的认识与态度。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2我执教的是四年级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交通安全每一天》一课。
在本节课设计中,我主要采用鲜活的事故案例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学生从中感受交通安全之重要,在学习中加深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两点体会:一、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德育回归生活上课伊始,我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很自然地引入教学,并通过课件创造了马路音效,牢牢地吸引住了孩子们的注意,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舞台。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22篇)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22篇)《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篇1《多与少的思索》一课出自北师大版五班级上册其次单元“可爱的祖国”,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同学了解到我国的资源、人口的现状,我国虽然地大物博,总资源丰富,但因总人口太多,所以资源的人均占有量特别低。
在了解了我国资源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自发产生节约资源的想法,从而在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节省习惯。
“人口”与“资源”这些概念对五班级的同学来说是比较抽象的,离他们的生活也比较远,如何让同学更好地走近它们、了解它们,是本课的难点。
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遵循“同学为学习的主体”这一原则,课前让同学选择性地了解自己感爱好的资源,并在课堂中以小组的形式沟通,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同学自己把握主动权,比枯燥地讲解什么叫资源效果更好。
品德与社会课程建立在同学的生活体验及现有认知上,因此我在课堂中设计了一个情境——把粉笔分给多数同学,产生一盒不够分的结果,再通过问题“把这一盒粉笔比做我们国家的资源,你想到了什么?”让同学深切地感受到我国的资源总量虽然多,但是由于人口太多了,所以仍旧导致人均资源占有量缺乏。
再通过数学算式:总资源÷总人口=资源人均占有量,让同学了解到节能及掌握人口的必要性。
在课的最终,向同学发出了“低碳生活”的号召,并要求同学制定具体的打算,并把这些细则落实到生活中,形成节省能源的生活好习惯。
比方:除了人口打算之外,我们还能做到哪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爱护环境、节省用水、节省用纸……最终通过反映实际的图片、数据、视频片段与社会现状内容有机结合起来,用事实说话,从而提高本节课讲解并描述的可信度。
品德课是一门综合课,主旨是和同学的生活联系起来,不能脱离生活实际。
学习者参加现实的生活,要活用学问,在参加中学习,是社会参加的过程。
并在学习中提高自己思索的力量,进展多向思维力量和表达力量。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篇2在教育教学〔此文来自〕中我体会到,敬重同学,是我们老师必备的道德要求,敬重同学的人格,友好的对待他们,理解和信任他们,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多和他们沟通,多鼓舞和表扬他们,要敬重他们,宽容他们的过失,当同学有缺乏时,多赐予鼓舞和赞美,对同学细心呵护,敬重同学人格、善待、宽容、理解每一个同学,让他们感受到在学校里比在家里还要美好得多,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关怀、爱惜他们,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快乐和美好,让他们在学校里开快乐心的学,快欢乐乐的学。
五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范文
五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范文五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范文(通用11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意为自我反省。
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五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反思1一、教师适时改变角色,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德育像春雨般进入孩子们的心田基础课程改革以来,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体现了课堂的民主和平等。
在课堂教学中要研究两对关系:学与教、师与生。
我认为学与教强调后面隐藏的是师与生的关系,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要用教师的“爱“来培养学生的“爱”;要用教师的“情”激发学生的“情”;要用教师的“会”来发展学生的“会”;要用教师的“活”来引导学生的“活”。
在教学《春季保健》一课时,教师及时改变角色,扮演身体不舒服的状态,并说“我上午突然流鼻血了。
”或“我这几天嘴唇干燥起火。
”等等。
引发学生讨论:“这是怎么回事?我该注意些什么?大家能给我点建议吗?”由于角色的转变,不仅使师生自然融合进行平等对话,还为生生对话搭建舞台。
在师生、生生平等的对话中,调起学生已有的经验,在相互交流中使学生体悟到春季怎样保健?怎样关心别人和照顾自己?由此,在我们的实际课堂教学中,要把学习变成一个“共同体”,把教室变成一个“学习场”,把课堂变成一个“情感园”,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有可能有态度的形成,有情感的交流,有习惯的养成,有道德的浸润。
二、关注综合实践活动,增强道德实践的实效性在《开发新时代的学校课程——关于我国课程改革政策与策略的若干思考》中指出:所谓综合实践活动是指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与经验,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于实践的一种课程形态,或者说它是以学生的生活与经验为核心组织起来的一种整合课程的形态。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说的是我们要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事物就必须亲身参与尝试、体验、亲自去做。
因此,我在《品德与生活》课中经常结合学习内容,尽可能地提供给学生亲自参与的机会,开展“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帮助儿童获取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和经验、知识。
五年级品德教学反思
五年级品德教学反思五年级品德教学反思1在本节课中,学生们学会了很多的知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小组交流的方式,学生们可以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孩子们的思维很活跃,能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他们的.学习效率很高。
我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他们发言很积极,课堂气氛特别活跃。
不足:1. 有个别学生发言不积极。
2. 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有待于提高。
改进措施:1. 我们应多提问学生,要多表扬鼓励学生。
2. 教师要做好课堂评价,争取让学生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年级品德教学反思2《拥有好心情》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成长的快乐与烦恼》中的一个主题。
教学中,我力求贴近学生实际,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中选取学习材料、引发真情实感,进行真实的情感交流,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正确对待烦恼。
针对书上的案例,让学生为来当当医生,为李萌解除烦恼开个“药方” ,通过故事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反思: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因此,我力图在课堂中体现本课程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
我在这节课中主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开展各种体验活动,让学生尝试心理调节,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我消除烦恼和给别人带去快乐的.行为习惯。
《拥有好心情》是孩子们和我非常喜欢的一节课,通过真正和学生“零距离”的交流,体验到了新教材给我带来的欢乐,它不仅让我转变观念,而且品德与生活与心理辅导进行整合后,更感到其内容上的魅力。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变烦恼为快乐,拥有好心情,我想和孩子们一起放飞心情。
课堂来源于前期大量的调查,使我们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在课堂中说真话,达到对孩子生活有真正帮助的效果。
我认为这堂课应该成为学生生活经验不断积累的过程,成为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成为指导学生生活的过程。
五年级品德教学反思3这学年通过参加听课和评课一系列活动,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一、教师适时改变角色,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德育像春雨般进入孩子们的心田基础课程改革以来,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体现了课堂的民主和平等。
在课堂教学中要研究两对关系:学与教、师与生。
我认为学与教强调后面隐藏的是师与生的
关系,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要用教师的“爱“来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的“爱”;要用教师的“情”激发学生的“情”;要用教师的“会”来发展学生的“会”;要用教师的“活”来引导学生的“活”。
在教学《春季保健》一课时,教师及时改变角色,扮演身体不舒服的状态,并说“我上午突然流鼻血了。
”或“我这几天嘴唇干燥起火。
”等等。
引发学生讨论:?“这是怎么回事我该注意些什么大家能给我点建议吗”由于角色的转变,不仅使师生自
然融合进行平等对话,还为生生对话搭建舞台。
在师生、生生平等的对话中,调起学生已有的经验,在相互交流中使学生体悟到春季怎样保健怎样关心别人和照顾自己由此,在我们的
实际课堂教学中,要把学习变成一个“共同体”,把教室变成一个“学习场”,把课堂变成一个“情感园”,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有可能有态度的形成,有情感的交流,有习惯的养成,有道德的浸润。
??
二、关注综合实践活动,增强道德实践的实效性??
在《开发新时代的学校课程——关于我国课程改革政策与策略的若干思考》中指出:所
谓综合实践活动是指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与经验,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于实践的一种课
程形态,或者说它是以学生的生活与经验为核心组织起来的一种整合课程的形态。
??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说的是我们要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事物就
必须亲身参与尝试、体验、亲自去做。
因此,我在《品德与生活》课中经常结合学习内容,
尽可能地提供给学生亲自参与的机会,开展“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帮助儿童获取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和经验、知识。
如《平安回家》一课,进行“我是小交警”的角色扮演,让学生用手势指挥交通,并向大家介绍交通知识。
在这一课中,由于我们的孩子在农村,不能看到交警指挥交通的场面,所以我就先演示车辆停止、车辆通行、左转弯的指挥动作,让每名学生学习指挥动作,人人争做“文明小交警”。
这样学生的积极性
就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
借此,我发问:“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我们过马路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回答:“要右侧通行。
”“那么如果在市里看见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又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说:“走人行横道。
”我又做了补充,揭示一个小常识:红灯
停,绿灯行,黄灯可以通行但请注意安全。
然后再请学生说一说在今后上学的路上,大家应该怎么做学生各抒已见:遵守交通规则、右侧通行、不并排走、在路上不打闹,等等。
最后
布置了课后延伸,以小组为单位互相监督,一个月评选出三名遵守交通规则的“小标兵”。
这
一活动的安排,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不仅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而且能及时纠正其他学生的错误。
我之所以这么安排,就是把书本上的一些抽象的道理和知识变得越来越具体、生
动,使学生的道德情感不断加深。
??
三、从规范行为做起,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
二年级第一单元《我眼中的你》这一主题活动,安排了《我的小伙伴》《我眼中的教师》《我眼中的家长》三部分内容,目的让学生了解同学的长处,欣赏别人的优点,了解老师、父母的一天工作和生活情况,能用自己的方式爱老师,爱父母,主动为老
师和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为了完成这一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文明行为,我这样设计了《我的爸爸妈妈》一课:首先是激情导人,让学生欣赏《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曲,再谈一谈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然后介绍收集的资料,说说父母一天的工作,了解父母的辛勤付出,有的小朋友就会想到父母早起做饭、平时洗衣服、辅导自己学习等等,进一步了解父母的辛勤付出,我还让学生带来自己不同阶
段的照片,让孩子们回忆一下生活中父母的感人事例,然后说一说。
??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丁然小朋友说:他一次生病了,妈妈背着他去诊所看病,从妈妈的背上他就下定决心,努力学习,长大报答父母;于东治小朋友说:一天下雨,雨很大,他没有带雨伞,爸爸顶雨来接他,他看见爸爸的裤子都湿了,他哭了,爸爸是多么的不容易啊,他
一定要好好学习,报答父母,等等。
??
最后让每位学生回忆自己父母在家里经常做的事情,以彩笔画的形式表达出来。
全班展示作品进行交流,课后将自己的作品送给父母。
通过这一活动,学生改变了对父母的态度,
懂得了关心父母。
据课后调查,有95%以上的学生在家里能够听父母的话,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