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电法勘探-基础知识
电法勘探的理论基础
设大地是水平的,与不导电的空气接触,介质充满 整个地下半空间,且电阻率在介质中处处相等,称这样 的介质模型为均匀各向同性。即:
空气
地面
0
为了建立地下电场,总是用两个电极(例如A、B)向地 下供电。这两个接地的电极(A、B)称为“供电电极”。
2)、一个点电源的电场
瞬变电磁法 频率测探法 甚低频法 电磁波法 大地电磁法
两广
应用空间广 应用范围广
航空 地面 海洋 井中
金属和非金属矿 油气勘探 地质填图 水文与工程 深部构造(地壳、 地幔)
第一节 电法勘探的基本概念
电法勘探的地球物理前提
1、电阻率
—— 电性差异
各种岩石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其导电能力各不相同,导电能力 的强弱可用物理量—电阻率表示,单位欧米。
假设在层状介质中取底面积为1平方米
R l
s
R l
s
n
h11 h2 2
h1 h2
t
h1 h2 h1 h2
1 2
层状结构岩石模型
岩石电阻率与层理的关系
层理构造是大多数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典 型特征,如砂岩、泥岩、片岩、板岩以及煤 层等,它们均由很多薄层相互交替组成。
解石等——电阻率高; (4) 离子导电:含水矿物——电阻率低;
不同种岩石的电阻率一般不同——电法勘探基础; 但不同种矿物电阻率也有可能相同——电法勘探的 局限性;
2、影响电阻率的因素
⑴矿物成分、含量及结构 金属矿物含量↑,电阻率↓
⑵岩矿石的孔隙度、湿度 孔隙度↑,电阻率↓ 风化带、破碎带,含水量↑,电阻率↓
μ等于磁介质中磁感应强度B与磁场强度H之 比,即μ=B/H 。
电法勘探基础知识以及应用
●如何区分矿与非矿异常,成了激电的拦路虎,为此开展了频谱激电 SIP 研究;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
时间域激电法测量参数
视极化率 s
视充电率 M s
视极化率公式
视充电率公式
视充电率是测量断电后某一时间段的积分面积
延迟时间
t2
t1
V2
.dt
Ms t2 t1 (%) V
t1
V2.dt
Ms t1
(ms)
V
时间域激电法极化率测量方式的发展
从点测到面积 从面积到全域
·
{交流激法极化法
复电阻率法(CR) Complex Resistivity
频谱激电法(SIP) spectral Induced Polarization
什么是SIP和CR?
测量装置:与常规激电法相同,但多用偶极-偶极
供电电流:超低频交流电(f=10-2~n102)
~
观测内容:交变供电电流 I ~ MN极间电位差 V (i )
•感应类的电磁法,如MT、AMT、CSAMT、WEM 、MTEM 等探测深度可达几千米,
•下面介绍感应类电磁法
感应类
利用地中涡旋感应电流的一类方法
TEM法和C
TEM (瞬变电磁法)
概述
● 1920年法国科学家C.施伦姆贝格首次发现了激发极化现象;
●奇怪的是C.施伦姆贝格的这一发现竟然15年无人过问,甚至连他本人也不打算 利用自己的这一成果;
电法勘探相关知识
电法勘探是地球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电工学、电磁学、电子学及电化学在解决地质找矿及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中一门应用科学。
在电法勘探的实践中已被利用的电法性有:描述岩、矿石导电性有的电阻率(ρs);反映岩矿磁性强弱的导磁率(μ),表示岩矿石电化学活动性的极化率(η)和岩石,矿石的介电常数(ε)以及交变电流通过岩,矿石与原一次性之间产生的相位异常等。
电法勘探的找矿原理是基于不同岩石和矿石间电化学性质改变,而引起的电磁场(人工和天然)空间分布状态发生改变。
由些,人们便可利用不同性能的仪器,通过对场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状态的观测与研究,来勘查矿产资源或查矿产资源或查明地质目标在地壳中存在的状态,从而实现电法勘探的地质目标。
1、从场的来源划分为:天然场法和人工场法。
前者研究的是天然存在地下的电场,电磁场;后者则是对人工建立于地下的电场或电磁场进行观测研究。
2、以场源的性质可划分为:直流电法,交流电法过渡场法和电化学法。
1]直流电法以观测研究稳定电流场空间分布规律的变化为主,也常称为时间域法。
2]交流电法以研究似稳状态电磁场或电磁波的空间分布或频率变化的特点为主,常称为频率域法。
3]过度场法以观测和研究人工电磁场的建立或衰减过渡过程的变化规律为主。
常称为建场法或瞬变法。
第一章直流电法:第一节电阻率法和激发极化法:1、电阻率ρs是描述物质导电性能优、劣的一个电性参数,我们在实际应用中,测得的是视电阻率。
单位(Ωm)欧姆米式中:△V MN是接收电极MN接收到一次场电位。
I AB供电电流,A、B为供电电极,供电电流计算单位为A(安培),M,N为接收电极。
*两个点电源的电场:M点电位U M AB =I*ρs /2π(1/AM –1/BM)N点电位U AB N = I*ρs /2π(1/AN –1/BN)………………………2、各类岩矿(石)及其它的电阻率(ρs)单位欧姆米(Ωm)黄土层0~200 火成岩102~105粘土1~200 变质岩101~105含水砂卵石层50~500 软角岩1~200隔水粘土层5~30 硬页岩10~500雨水>1000 砂-50~1000河水10~100 多孔灰岩100~8000海水0.1~1 石墨片101~103金属类导电电阻率都很低致密灰岩n×1073. 激发极化法(IP法)岩,矿(石)的激发极化性,常将岩,矿(石)的激发极化分为“面极化”和体极化两类。
《电法勘探原》课件
三维成像技术
多学科综合解释
结合地质、地球化学等多学科数据进 行综合解释,提高勘探成果的可靠性 。
采用三维成像技术对地下结构进行可 视化展示,提高数据解释的直观性。
05
电法勘探的挑战与 对策
复杂地形与地质条件的挑战
挑战
电法勘探面临复杂地形和地质条件的挑战,如山地、丘陵、沙漠、沼泽等,这些地形和地质条件可能影响电法勘 探的精度和可靠性。
技术创新与进步
新型探测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法勘探将采用更先进的新型探测技术, 提高勘探精度和深度。
地球物理反演
利用高性能计算机进行地球物理反演,提高数据解释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将被应用于电法勘探中,实现自动化数据 处理和异常识别。
智能化与自动化
自动化数据采集
对策
采用高精度探测技术和设备,如高精 度磁力仪、高分辨率地震仪等,以提 高电法勘探的精度。同时,加强技术 研发和创新,推动电法勘探技术的不 断进步和发展。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对策
采用先进的测量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如全站仪测量、三维激光扫描、多频电磁测深等,以提高测量精度和可靠 性。同时,加强地质调查和资料收集,了解地形和地质特征,为电法勘探提供更准确的基础数据。
数据处理与解释的挑战
挑战
电法勘探数据处理与解释涉及到多个学科领 域,如数学、物理、地质等,数据处理和解 释的难度较大。此外,由于电法勘探数据量 大、种类繁多,如何有效地处理和解释这些 数据也是一大挑战。
01
通过智能化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数据采集,提高工
作效率。
数据处理智能化
02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数据进行自动处理和解释,减少人工干预
电法勘探基本原理、常用方法及发展简介
-85 -95 (a)实测视电阻率断面
其中67.3-73.6m为溶洞。
0 -10 -20
Depth(m)
桩 号 (m) 595 615 635 655 675 695 715 735 755 775 795 815 835 855
-30 -40 -50 -60 -70 -80 (c)非均匀初始模型的反演结果
Depth(m)
-20 -25 -30 -35 -40 -45
(b)反演电阻率数据等值线图
激发极化法
在电法勘探中,当电极排列向大地供入或切断电流的 瞬间,在测量电极之间总能观测到随时间缓慢变化的 附加电场,称为激发极化效应。 激发极化法(或激电法)就是以岩、矿石激发极化效 应的差异为基础来解决地质问题的一类勘探方法。 激电法是20世纪50年代末在我国开始研究和推广的, 早期是以直流(时间域)激电法为主,20世纪70年代 初开始研究交流(频率域)激电法——主要是变频法, 20世纪80年代初又开始对频谱激电法进行研究,也就 是研究复视电阻率随频率的变化——即复视电阻率的 频谱。由于该方法测量的是二次场,具有不受地形起 伏和围岩电性不均匀的影响、可测量的参数多等优点。
(7)实例二:温纳装置(路基勘查)
1110 -5 -10 -15 1120 1130 1140 1150 1160 1170 1180 1190 1200 1210 1220
-AB/2(m)
-20 -25 -30 -35 -40 -45
(a)原始视电阻率数据等值线图
5 0 -5 -10 -15 15 25 35 45 55 65 75 85 95 105 115
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 法
1.主机 2.转换开关
地球物理勘探-电法基础知识
2. 点电源电场 (均匀介质)
地下介质为:各向同性、均匀半无限空间 1) 一个点电源的电场 (半空间)
点电源:供电电极A、B本身的大小 << AB间距
一个点电源:将其中一个电极(A或B)置于∞远 如图,无限半空间ρ的地表,点电源A(+I)。
则 距电源A(I) 为r 处 M 点的 电位: A(-I) ?,全空间? 对于均匀无限半空间地表,点电源场U :
电 法 勘 探
分 类
电场产生 的原因 传导类:电阻率法、充电法、自然电场、激发极化 等 感应类:电磁法(剖面、测深)等
天然场(被动源):自然电场法、大地电磁法 场源性质 人工场(主动源):电阻率法、充电法、激发极化、电磁法等 电场的 直流电法:电阻率法(剖面、测深)、充电法、自然电场 等 时间特性 交流电法:电磁法等
电(阻率)测深
(直流)电(阻率)法 勘 探
基 础 知 识
一.岩土介质的电阻率
1. 电阻率概念
概念 : 电流 ⊥ 通过该物质所组成的边长为1m的立方体时呈现的电阻 用ρ表示, 单位:欧姆· 米(Ω· m)
ρ:表征物质导电性的基本参数,间接
导电率:ν=1/ρ , 直接 表征岩石导电性能。 二者关系:ν∝ 1/ρ
(v=1/ρ)
= /S
对于电性不同层状介质来说,T和S 两者的综合影响决定岩层对电
场的畸变作用。
二. 电阻率Βιβλιοθήκη 的基本理论电法勘探中 :内在依据:物性基础 外在条件:人工电流场 + 探测技术
推测 地下介质分布 观测 介质ρ的变化 建立 人工(直流)电场
稳定电流场 ( U(t)特性 )
理论基础(正演):已知电性介质分布,研究电场分布。 研究场与场源的关系(正演)----电法勘探出发点 勘探目的(反演):通过观测电性参数特征,推断电性介质的分布
电法勘探知识总结(精华)
(二)均匀各向同性半空间点电源的电场
在物理学中,恒定电场是用三个相互有联系的物理量V(电位) 、E(电场强度)和 j(电流密 度)来描述的,其间的关系为:
dv=-Edr
,
E=j ·ρ
设地面水平,与不导电的空气接触,介质充满整个地下半空间,且电阻率在介质中处处相等, 称这样的介质模型为均匀各向同性半空间。 (地面水平、地下为均匀、无限、各向同性介质)
判断矿体是否相连相邻不相连导电矿脉上两个相邻且相连导电矿脉上的的电位梯度异常曲线电位梯度异常曲线充电法电位平面等值线图判断矿体倾向充电法判断相邻两露头矿体是否相连一自然电场法自然条件下无需向地下供电通过一定的装置形式地面两点间通常也能观测到一定大小的电位差这表明地下存在天然电流场简称自然电场
电法勘探
s
jM N MN j0
在分析一些理论计算、模型实验及野外 地面观测结果时,经常要用到它。
重新分析:
S
(a)
s
jM N j0
M N
1
X
A(+I) (b)
B(-I)
2
1
3
结论:当地下只有一种岩石时,两式是相同的,故按视电阻率的计算式算得的ρs 值等于
岩石真电阻率ρ值。ρs 剖面曲线乃为一条数值等于 p 的直线。
B M
A(I)
L h
o
L
B(-I)
jA h =
I 2(L + h )
2 2
= jB M
jB M
j h 2 j hA cos
jh 的方向平行于地表
Iຫໍສະໝຸດ L ( L2 h 2 ) 3 / 2
M
jh
jA M
上式表明,AB 中垂线上任意一点 M 处 j 的大小,除与 I 有关外,还与 M 点的深度(h) 及电极距大小有关 当 h→∞, jh → 0
电法勘探总复习(一)
电法勘探总复习(一)电法勘探资料处理与解释复习资料1.电剖面/电测深定性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是在资料的预处理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其主要任务是初步解释引起各个异常的地质原因。
对有意义的异常体还应该确定大致的形状,走向,倾向,分布范围,埋深等,并绘出相应的定性的解释图件。
(1)电剖面的定性分析方法:首先根据给定的资料,结合地质和其他的物探资料,进行分析,期间要注意地形影响及地表不均匀体的影响。
根据异常性质经验进行引起异常的地质原因进行初步判断——断层破碎带,低阻矿脉:引起低阻条带异常及低阻正交点——高低阻岩层接触界线:引起阶梯状条带状异常——高阻岩脉岩墙:引起高阻条带异常——局部不均匀体:引起局部高阻或低阻异常对于局部存在的高阻或者低阻体,可以根据低阻吸引电流,高阻排斥电流的方法留确定局部的视电阻率异常为高阻还是低阻。
电剖面法方法很多这我们就讨论利用联合剖面法来进行定性分析根据联合剖面法的不同极距可以判断地下异常体的倾向,利用联合剖面法的视电阻率曲线初步确定异常体中心埋深等等(2)电测深的定性分析方法:目的:通过定性解释可以了解工作的区的地电断层的类型及变化情况。
单独一条电测深曲线的解释:①电性层的数目;②各层电阻率的相对大小;③估计第一层和底层的电阻率值。
最主要是确定电阻率测深曲线的类型。
2.视电阻率等值线断面图定性分析方法:这道题要根据具体的题目具体分析,例题在复习资料上有。
3、曲线类型图分析方法:曲线类型,二层情况:(1)D型曲线,p1>p2电阻率下降,基底为低阻(2)G型曲线,p1<>三层情况:(1)A型曲线,p1<><><>(2)K型曲线,p1p3中间层电阻率高(3)H型曲线,p1>p2<>(4)Q型曲线,p1>p2>p3电阻率递减多层情况这就不讨论可以根据三层的曲线进行推导4.一维直流电测深的正演方法原理、正演程序流程:一.正演原理(1)电阻率测深法原理电阻率测深法简称电测深,是用来探明水平层状(或近水平层状)岩石在地下分布情况的一组电阻率法变种。
电法勘探原理与方法
电法勘探原理与方法
电法勘探原理与方法是一种地质勘探方法,利用地下电阻率差异来推断地下结构和岩石性质。
电法勘探方法主要包括直流电法、交流电法和自然电场法。
直流电法是最常用的电法勘探方法之一。
它通过在地下埋设电极,将直流电流注入地下,然后测量地下电位差来推断地下的电阻率分布。
直流电法常用的电极配置方式有Wenner、Schlumberger和地接法等。
交流电法是利用交流电流在地下的传播特性来进行勘探的方法。
它通过在地下埋设电极,在地下注入交流电流,然后测量地下的电流和电压相位差来推断地下的电阻率分布。
交流电法常用的电极配置方式有四电极法、测压法和饱和法等。
自然电场法是利用地球的自然电场进行勘探的方法。
地球的自然电场是由地下的电荷分布和地球表面的电离层活动所产生的,其频率范围从直流到几百赫兹。
自然电场法主要通过测量地上不同位置的电势差来推断地下的电阻率分布。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一些衍生的电法勘探方法,如剖面电法、大地电磁法和电磁波法等。
这些方法在电流注入、电压测量和数据处理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原理都是基于电阻率差异进行地下勘探。
电法勘探方法在地质勘探、矿产勘探和水资源勘探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提供地下结构、地层厚度、岩石性质和地
下水含量等信息,为工程建设和资源开发提供重要参考。
然而,电法勘探方法也存在一些限制,如对地下介质特性的假设、电极布设的要求和数据解释的复杂性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电法勘探方法,并结合其他地质勘探方法进行综合解释。
电法勘探整理(仅供参考版)
电法勘探整理(仅供参考版)三、名词解释:1.视电阻率:在地下岩石电性分布不均匀(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导电性不同的岩石或矿石)或地表起伏不平的情况下,若仍按测定均匀水平大地电阻率的方法和计算公式求得的电阻率称之为视电阻率,以符号表示。
实质:视电阻率不是地下某一种岩石的真电阻率,而是电场作用范围内地下电性不均匀体的综合反映。
视电阻率值与地下不同导电性岩石(或矿体)的分布状况(厚度、埋深、形状等)有关,与装置类型、大小、装置相对于电性不均匀体的位置及地形有关.2.高密度电法:高密度电法是以岩/土导电性的差异为基础,研究人工施加稳定电流场的作用下地中传导电流分布规律的一种电探方法。
3.中间梯度法:中间梯度法是电阻率剖面法中一种常用的重要方法。
该法的两个供电电极相距不远,而观测是在其中间1/3地段进行。
4.地电断面:按电阻率差异来划分的断面,地球真正的地电断面非常复杂,实用中采用简化模型:一维、二维和三维模型。
地电断面基本模型:一维模型是广泛使用的模型,不均匀的大地断面用水平均匀断面代换,在水平均匀断面内,电阻率仅是深度Z的函数。
5.电法勘探(简称电法):是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中的一种。
它是以岩石、矿石的导电性、电化学活动性、介电性和导磁性的差异为物质基础,使用专用的仪器设备。
观测和研究地壳周围物理场的变化和分布规律。
进而达到解决地质问题的目的的一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四、简答1.影响矿,岩石电阻率因素:1)矿物成分、含量及结构。
随金属矿物含量增加,电阻率下降,结构上:侵染状>细脉状2)岩矿石的孔隙度、湿度。
随孔隙度、含水量增加,电阻率下降,风化带、破碎带,含水量增加,电阻率下降3)水溶液矿化度,随水溶液矿化度增加,电阻率下降。
4)温度,温度T上升,溶解度变大,离子活性增加,电阻率下降;结冰时,电阻率显著升高5)压力压力增加,孔隙度减小,电阻率增加;超过压力极限,岩石破碎,电阻率减小6)岩石电阻率与层理的关系,层理构造是大多数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典型特征,如砂岩、泥岩、片岩、板岩以及煤层等,它们均由很多薄层相互交替组成。
电法勘探-基础知识
电法勘探-基础知识电法勘探是一种利用地下电性差异来探测地下地质和矿产资源的方法。
它基于地下不同物质的电导率和电阻率不同的特点,通过施加电场和测量地下电场响应来进行地质勘探。
电法勘探广泛应用于地质工程、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和矿产勘查等领域。
电法勘探的原理是利用电场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和变化规律来推断地下结构和物性。
在电法勘探中,常用的电法参数有电阻率和电导率。
电阻率是指单位体积内的电阻大小,而电导率是指单位体积内的电流通过能力。
地下不同物质的电阻率和电导率差异很大,因此可以通过测量地下电场的强度和变化来获取地下结构信息。
电法勘探的仪器设备包括电极、电源和电阻率仪。
电极用于施加电场和测量地下电场响应,电源提供电流,电阻率仪用于测量电阻率和电导率。
电极的布置方式有不同的配置,常见的有正、负极间距相等的直线布置和中心极周围环状布置等。
根据勘探目的和地质条件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电极布置方式可以提高勘探效果。
电法勘探的方法有直流法、交流法和自然电场法等。
直流法是最常用的电法勘探方法,它通过施加直流电场来测量地下电场响应。
直流法适用于浅层勘探,可以获取较高分辨率的地下结构信息。
交流法是利用交流电场进行测量,适用于深部勘探,可以获取较深部位的地下信息。
自然电场法是利用地球自身的电场来进行测量,适用于大范围的勘探。
电法勘探的数据处理和解释是获取地下结构信息的关键。
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有滤波、去噪、叠加和反演等。
滤波可以去除数据中的噪声和干扰,提高数据质量。
去噪是指去除数据中的随机干扰信号,使数据更加清晰。
叠加是将多个测量数据叠加在一起,增加信号强度。
反演是根据测量数据推断地下结构,常用的反演方法有正演反演和反演反演等。
电法勘探在地质工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用于勘探地下水资源、探测地下河流和岩溶洞穴、评估地下土层的稳定性等。
在矿产勘查中,电法勘探可以用于探测矿体边界和矿体内部的物性变化,帮助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电法勘探是一种有效的地质勘探方法,通过测量地下电场的响应来获取地下结构和物性信息。
电法勘探-基础知识
目录
• 电法勘探概述 • 电法勘探的基本方法 • 电法勘探的步骤与流程 • 电法勘探的优缺点 • 电法勘探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电法勘探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电法勘探是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通过研究地壳中岩石的电学性质差异, 来探测地下的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
特点
电法勘探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和高 效率的特点,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地 下地质体的位置和形态,为矿产资源 开发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重要的依据。
02
电法勘探过测量地下岩层电阻率差异来推断地质构造的方法。
详细描述
电阻率法利用地下岩层电阻率的差异,通过布置电极,测量电位差,计算电阻率,从而推断地下的地质构造和岩 层分布。该方法适用于不同岩性、不同水文地质条件的勘探。
激发极化法
总结词
利用岩石激电效应来探测地下电化学活动和地质构造的方法 。
电磁法
总结词
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地质勘探的方法。
详细描述
电磁法通过向地下发送交变磁场,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测量磁场和电场的变化,推断地下的地质构造 和岩层分布。该方法适用于金属矿、油气田等领域的勘探。
03
电法勘探的步骤与流程
现场踏勘与资料收集
确定勘探目标
了解勘探目的、任务和要求,明确勘探目标和范 围。
应用领域
矿产资源勘探
电法勘探在矿产资源勘探中应用广泛,可以用于寻找金属矿、非 金属矿和石油等资源。
地质构造研究
通过电法勘探可以研究地壳中的断裂、褶皱等地质构造,为地震预 测、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等领域提供重要信息。
地下水勘察
电法勘探也可以用于地下水勘察,通过研究地下水层的电性特征, 可以确定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和储量。
电法勘探原理
电法勘探原理
电法勘探是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它利用地下岩石的电性特性来探测地下结构和矿产资源。
电法勘探原理基于地下岩石的电阻率和电导率不同,通过测量地下电场的变化来推断地下岩石的性质和分布。
地球的岩石和矿石具有不同的电性特性,包括电阻率和电导率。
电阻率是指岩石对电流的阻碍能力,而电导率则是岩石对电流的导电能力。
一般来说,含水的岩石具有较高的电导率,而干燥的岩石则具有较高的电阻率。
电法勘探利用这些电性特性来探测地下结构和矿产资源。
在电法勘探中,先通过电极将电流引入地下,然后利用另一对电极测量地下的电场强度。
根据测量得到的电场强度和电流的关系,可以推断地下岩石的电性特性,从而得出地下结构和矿产资源的信息。
电法勘探原理的关键在于理解地下岩石的电性特性和电场的传播规律。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地质条件和勘探目标选择合适的电极布置和测量参数,以确保获得准确的勘探结果。
总之,电法勘探原理是基于地下岩石的电性特性来探测地下结构和矿产资源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通过测量地下电场的变化,可以推断地下岩石的性质和分布,为勘探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和依据。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法勘探原理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地质勘探和资源开发提供更加精准和可靠的技朋支持。
地球物理勘探---电法勘探
和研究与这种电性差异有关的电场和电磁场的分布特点和变化
规律,来查明地下构造或寻找有用矿产的一类地球物理勘探方 法。
2 特点: 可用“三多”、“两广”来概括 三多: ①可利用的物 性参性多
导电性(ρ或σ) 电化学活动性(η) 介电性(ε) 导磁性(μ) 直流电(稳定场) 人工场源
1、一个点电源的电场 在距点电源A为rAM的M点的电流密 度为: I r j 2 2rAM r 根据微观欧姆定律得到M点的场强为:
I r E j 2 2rAM r
由于任一点的电位只与该点到场源的 距离有关,则得:
I dU E dr dr 2 2r
由法国数学家皮埃尔-西蒙· 拉普拉斯首先提出而得名。求解 拉普拉斯方程是电磁学、天文学和流体力学等领域经常遇到的一 类重要的数学问题,因为这种方程以势函数的形式描写了电场、 引力场和流场等物理对象(一般统称为“保守场”或“有势场”) 的性质。
点电源的场 为了研究方便,首先将条件理性化:假定大地是水平的, 且与不导电的空气相接触,地下介质充满整个下半空间,电阻 率在介质中处处相等,即其导电性质与空间方向无关——“均 匀各向同性半空间”。
③湿度(含水量) 湿度对岩石的电阻率有很大的影响,含水岩石的电阻率 远比干燥的岩石低,因此同一区域雨后观测到的电阻率会大 大降低。 ④温度 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水溶液中离子活动性的变化,因此岩 石中水溶液的电阻率也将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地热勘探 中,正好是利用这一特征来圈定地热异常的。而冬季勘探时, 地下岩石中的水溶液冻结会呈现极高的电阻率,应予以重视。
⑥矿化度 水溶液的电阻率与其矿化度有密切的关系。地下水的矿化 度变化范围很大,淡水的矿化度约为0.1g/L,咸水的矿化度则 高达10g/L。显然,岩石中所含水溶液的矿化度越高,其电阻率 就越低。因此,在岩性变化不大的条件下,有可能在地面和井 中应用电阻率的差异来划分有咸、淡水的层位。
电法勘探知识点总结
电法勘探知识点总结1. 电法勘探原理电法勘探利用地球电磁场和地下电阻率差异来探测地下构造和矿产。
当地球磁场对地球内部导体和非导体地层产生影响时,会在地下产生电磁信号。
通过测量这些电磁信号的特性,可以确定地下电阻率差异,从而识别地下介质的性质和构造。
2. 电法勘探方法电法勘探常用的方法包括电阻率法、电磁法和地电磁法。
电阻率法通过测量地下电阻率分布来识别矿产和地质构造。
电磁法则是利用地下导体对地球磁场的感应和响应进行测量。
地电磁法则是综合利用电磁法和电阻率法的特点进行地下构造的识别。
3. 电法勘探仪器电法勘探仪器包括电阻率仪、电磁仪和地电磁仪等。
这些仪器能够测量地下介质的电阻率、电磁响应和地电磁信号,从而获取地下构造的信息。
4. 电法勘探数据处理与解释电法勘探数据处理和解释是电法勘探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得地下构造和矿产的信息,并进行解释和评价。
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滤波、噪声去除、层析反演和三维成像等。
5. 电法勘探在矿产勘探中的应用电法勘探在矿产勘探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电法勘探可以识别地下矿体的形状、大小和性质,确定矿产的成矿构造和展布规律,为矿产勘探提供重要的地质信息。
6. 电法勘探在地质灾害预测中的应用电法勘探也被广泛应用于地质灾害预测和防治工作中。
通过对地下构造和地质体进行电法勘探,可以发现地下水、断层、裂缝等构造异常,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风险,为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7. 电法勘探在环境地质勘查中的应用电法勘探也被应用于环境地质勘查和污染治理领域。
通过电法勘探可以识别地下地质体的性质和分布,发现地下水文条件和地下污染的情况,为环境地质勘查和保护提供信息支持。
8. 电法勘探技术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法勘探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未来的电法勘探技术将更加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可以应用于更复杂、更深部的地质勘探和矿产勘探任务。
电法勘探作为一种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对于探测地下矿产和地质构造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H
磁场强度矢量
式中 B 、 H 分别为磁感应强度和
其中 ; 0 4 10 H / M
7
11
第二节 电阻率法
什么是电阻率法:
电阻率法是传导类电法勘探方法之一。
建立在地壳中各种岩矿石具有各种导电性差异 的基础上,通过观测和研究与电阻率差异有关的 天然电场或人工电场的分布规律,从而达到查明 地下构造或者寻找有用矿产的目的。
最佳供电电极距
即当
L 2h
(或者
AB 2h )时,h深度的电流 密度最大,该供电极距称为 “最佳电极距”。例如:要 使100m深处的电流密度最大, AB应大于或等于140m
45
• 注意:
• 勘探体积:一般认为,电流分布在深度h=AB/2到地表 的有效范围内。 • 因为地下地质体的存在,地表观测的电场会发生畸变, 从而发现地下地质体。 • 埋深大于h=AB/2的地质体不会是的地表电场发生可以 观测到的变化,因此无法发现这些地质体。
36
2、电阻率法常用电流源的正常电场
均匀各向同性半空间点电源的电场
在物理学中,恒定电场是用三个相互有联系的物 理量V (电位)、E(电场强度)和j(电流密度)来描 述的,其间的关系为: dv Edr, E j
设大地是水平的,与不导电的空气接触,介质 充满整个地下半空间,且电阻率在介质中处处相等, 称这样的介质模型为均匀各向同性。即:
49
2.非均匀介质中的地下电流场及视电阻率
“地电断面”—根据地下地质体电阻率的差异而划分界限的 断面。 (1)非均匀介质中的地下电流场
由图可见: 高阻体具有向周围排斥电流的作用。 低阻体具有向其内部吸引电流的作用。
50
(2)视电阻率 当地表不水平或者地下电阻率分布不均匀时(存在两种或 者两种以上介质),仍然采用前述均匀介质中的供电方式及测 量方式,仍由前述的公式计算“电阻率值”,不过这时计算出 的“电阻率值”,既不是ρ1,也不是ρ2和ρ3,而是三者都有关 的一个量,称为“视电阻率”,用符号ρs表示,即
空隙度/%
18.7~ 6.0~ 0.4~1.9 0.4~4.1 0.5~5.1 0.4~4.0 0.9~2.9
变 质 岩
结晶石灰岩 片麻岩
注:带有喀斯特溶洞的灰岩空隙度可达
n×10%
大理岩
0.1~2.1
20
⑷温度
温度T↑,溶解度↑,离子活性↑, 电阻率↓结冰时,电阻率↑ ⑸压力 压力↑ ,孔隙度↓ ,电阻率↑ 超过压力极限,岩石破碎,电阻 率↓ ⑹构造层的问题 这种层状构造岩石的电
14
3.导电机制
⑴溶液:带电离子 ⑵金属导体:自由离子, 如自然铜、金、银和石墨,电阻率低 ⑶半导体:“空穴”导电, 大多数金属硫化物,金属氧化物体,电阻率较低 ⑷固体电解质:离子导电,绝大多数造岩矿物, 如石英、云母、方解石、长石等,电阻率高
15
4.主要岩矿石电阻率及其变化范围
ρ 沉<ρ 变<ρ 火 沉积岩:10~10²Ω ·m 火成岩:10²~10 Ω ·m 变质岩:介于两者之间
A B VM VM VM
I 1 1 ( ) 2 AM BM
I V 2 r
I 1 AM 1 BM jM j j ( ) 2 2 2 AM AM BM BM
A M B M
jM
I 2r 2
EM
I 1 AM 1 BM I r ( ) EM j 2 2 AM 2 AM BM 2 BM 2r r
42
1)地下电流场在供电电极附近分布极不均匀,其值趋于无限大; 2)在两极中央地段,场的分布较均匀,变化较平缓。 3)在AB的中点,V =0,中点左边V为正,右边为负; 4)AB的中点上,E出现极小值。
43
3、地下电流沿深度的分布规律(勘探深度)
A B jh jM jM
I B j jM 2 ( L2 h 2 )
则
I 1 1 1 1 ( ) 2 AM BM AN BN
2 1 1 1 1 AM AN BM BN
U MN I
48
令k
2 1 1 1 1 AM AN BM BN
→均匀大地电阻率公式
则
U MN k I
式中的k—称为装置系数(或布极常数),单位为 “米”。由于地下为均匀各向同性介质,故ρ与k、I 的值无关。 上面所讨论的情况是在地形水平、地下仅有单一 的均匀各向同性介质。 然而实际中,地下岩石的导电性往往是不均匀的、 且地形亦不是水平的,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讨论非均 匀条件下地中电流场分布的情况。
A M
A jh 2 jh cos
I
L (L h )
2 2 3 2
jh的方向平行于地表 上式表明,AB中垂线上任意一点M处j的大小,除 与I有关外,还与M点的深度(h)及电极距大小 有关 当h→∞, 当h→0,
jh 0
1 j0 2 L 1
44
jh I h 2 2 L2 而 在 0 5 L ( h 2 L2 ) 2
频率测探法
感应类电法勘探(交流 电法)研究交变电流场
甚低频法 电磁波法 大地电磁法
7
航空
两广
地面 应用空间广 海洋 井中 金属和非金属矿 油气勘探 应用范围广 地质填图 水文与工程 深部构造(地壳、 地幔)
8
第一节
电法勘探的基本概念
1、电法勘探的地球物理前提 —— 电性差异 (1)电阻率:ρ ,单位:Ωm 定义式 :R l s
46
4、电阻率公式及视电阻率
1.(均匀大地)电阻率公式
47
M、N处的电位为
UN I 1 1 ( ) 2 AN BN
:
UM
I 1 1 ( ) 2 AM BM
式中AM、BM、AN、BN分别是A、B与M、N间的距离。 上两式相减可得MN两点间的电位差:
U MN U M U N
12
[强调]:
1 地球物理前提条件:勘查目标物与围岩存在着电阻率 (或电导)差异。 2 属主动源法,即需人工接地方式建立地下稳定电流场。
13
1、电阻率法的理论基础
岩、矿石的电阻率 1.电阻率基本公式
R l s
R
s l
S
l
I
2.电阻率单位
SI制中
电阻R(Ω) 长度(m) 截面积(m² ) 电阻率ρ( Ω · m)
空气
0
地面
37
为了建立地下电场,总是用两个电极(例如A、 B)向地下供电。这两个接地的电极(A、B)称为 “供电电极”。 当供电电极的大小比它们与关测点的距离小得 多时,可把两个供电电极看成两个“点”,故又将 它们称“点电源”
38
1.一个点电源的电场
设在地面A点向地下供电,电流 强度为I,地下半空间的电子率为 ρ。地下距A为的点M处的电流密度 为:
式中: R为电阻,l,s分别为长度和截面积 其导电率: 1 S/m;
9
• (2)介电常数:
定义式 :
r 0
单位:F/M
D E
分别为电位移矢量和电场强度
12
式中 D 、 E
其中:
0 8.8510 F / M
10
• (3)磁导率: r 0 单位: H/M
3
4
电磁法的分类
电法勘探的种类很多,可对其进行分类: 一、按观测的场所分:航空电法、地面电法、海洋电法、地下 或井中电法; 二、按地质目标体分:金属电法、石油电法、煤田电法、水 (文)工(程)电法; 三、按使用和观测电磁场的时间特性分:直流电法、交流电法、 过渡过程场法(瞬变); 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和统一的分类方案,因为各 种电法之间,既有不同的方面,又有相同的方面,因此很难作出一 个标准化的固定分类方案。根据本专业当前电法的发展现状,可将 其简化的分为两大类:
5
电法勘探的特点:可用“三多”、“两广”
三多: ①可利用的物性参 性多
导电性(ρ或σ)
电化学活动性(η) 介电性(ε) 导磁性(μ) 直流电(稳定场)
②利用场源多
人工场源
交流电(交变场)
天然场源
6
电阻率法*
传导类电法勘探(直流 电法)研究稳定电流场
充电法 自然电场法 激发极化法 低频电磁法
③方法种类多
U MN s k I
3
1
2
※视电阻率:在电场有效作用范围内各种地质体电阻率的 综合影响值。虽然不是岩石的真电阻率,但却是地下电性不均匀
体和地形起伏的一种综合反映。
51
(3)影响视电阻率的因素
电极装置—供电电极(A、B)及测量电极(M、N)的排列形 式和移动方式 ①电极装置类型及电极距的大小 ②测点相对于地质体的位置 ③电场有效作用范围内各种地质体的真电阻率 ④各地质体的分布状态(及形状、大小、埋深及相对位置)
I jM 2r 2
电场强度为:
EM
I j 2r 2
I 电位为:dV 2r 2 dr
39
对上式两边积分得:
I V C 2 r
当r →∞,V=0,则C=0代入上式得
I V 2 r
40
2.两个异性点电源的电场
41
在任意的M处的,可按场的叠加原理知:
27
当电流平行岩柱体底面流过时,所测得的电导值,称 为纵向电导,用符号S表示,单位为1 /Ω ,纵向电导 与层参数的关系为
28
29
30
31Hale Waihona Puke 岩石的电阻率测定32
岩石的电阻率测定
露头法:对天然或人工露头的岩石用小尺 度的对称四极装置或三极装置直接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