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模式提升产业园区招商引资水平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模式提升产业园区招商引资水平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产业园区是经过一级政府批准成立,有着明确区域界限,通过政府提供政策优惠和专业化服务,用招商选资的手段吸引某一产业的投资者,在该区域内设立大批的该产业内的技术先进的企业,在专业化的环境和条件下,使其在各个方面都得以科学发展[1]。产业园区能够为投资者提供较为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土地,缩短办厂周期,节约投资成本,并且有利于放大产业集群功能,形成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聚,带动城市向产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快速发展[2]。当前,产业园区经济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国内一些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中国产业园区以1984 年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园为标志,已经走过31 年历程。这31 年产业园区吸引资金和技术的模式从“政策、行政化、硬基础”向“制度、融合化、软环境”转型,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今后产业园区建设的重要手段。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发布《2014 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蓝皮书》中的数据显示,2013 年底,全国拥有国家级产业园区482 家,其中高新区114 家、经开区215 家,这两大类园区GDP 占全国GDP 近1/4(23.2%);工业总产值占国内工业总产值的1/3;税收占国内税收1/5(19.9%)。通过数据
分析可以看出产业园区的壮大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2012 年,沈阳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沈阳雪松经济开发区建设沈阳金属新材料产业园,园区规划面积8 平方公里,定位为建设高标准、高技术、新工艺的国内一流金属材料深加工区和金属新材料及技术诞生的国际一流研发中心,打造沈阳“金属新材料硅谷”,“十三五”末力争建成千亿产业集群。新型产业的集聚对于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及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意义重大。沈阳经济区产业基础
雄厚,装备制造、国防军工、金属新材料等产业底蕴深厚;沈阳经济区原材料丰富,地域内丰富的镁、锌、铝、瓷等资源为发展新材料产业提供物质支撑。沈阳金属新材料产业园成为我市金属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的基地,园区在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中与国内经济发达地区产业园区还有很大差距。研究目的在于探寻合适沈阳金属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招商引资的模式,壮大产业集群,使得沈阳金属新材料产业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二、沈阳金属新材料产业园发展现状及招商引资工作存在的问题
沈阳金属新材料产业园位于苏家屯区林盛街道,距沈阳市区18 公里,距苏家屯区中心7 公里,其前身为沈阳雪松经济开发区,沈阳雪松经济开发区创建于1991 年,2002 年被沈阳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开发区,2006 年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晋升为省级开发区。2012 年2 月,经省政府批准雪松经济开发区扩区调整,调整后规划面积为8 平方公里。2012 年9 月,依托龙头企业中铝沈加公司,沈阳市委、市政府决定在雪松开发区建设沈阳金属新材料产业园。依托中铝沈加公司钛镍新材料项目,产业定位为以金属新材料为主导产业,全力打造服务沈阳经济区、面向东三省、辐射东北亚的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产业规划为按照“政府引导,产学研协同发展”运作模式,将园区划分为四个功能区,
即1 个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区、1 个黑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区、1 个金属新材料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1 个生产性服务业配套区。招商引资是吸引其他地区的投资者和引进资本、企业及资金到本地投资,从而促进
本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招商引资,可以弥补建设资金的不足;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扩大社会就业,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等[4]。沈阳金属新材料产业园经过近三年的招商引资工作,园区企业有了一定数量的积
累,共引进项目17 个,总投资近80 亿元,其中,已开工项目14 个。但是这些量的积累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总结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一)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1.硬环境建设上,一是园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完善;路网还没有全部贯通,供气、给排水、道路绿化等工程仍在施工中。二是土地存量少,土地审批、拆迁难。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土地的宏观管理,使用土地报批、审批越来越严格。同时,征地方对于征地补偿标准难以满足农民的心理预期,导致征地越来越难。
2.软环境建设上,对于引进企业的后续服务与政策支持还有待提高。政府一些领导多重视招商过程而忽略项目摘牌后的后续服务工作。服务意识不强会直接影响项目建设进程,甚至波及企业发展,一是部分职能部门干部对优化发展环境不够重视,服务效率低下,有些工作人员业务不精,衙门习气重,部分手中有权的干部仍存在吃拿卡要现象。二是制定政策力度不够,优惠政策不够,缺乏吸引力;执行政策过死、过硬,上级政策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掘;政策不配套,难以实施;执行政策随意性大、诚信度不够。
(二)园区处于产业发展初级阶段,大项目招引形势不乐观
园区内现有的龙头项目太少,不具用牵动和引领能力。在进行招商引资时,没有充分考虑采取哪些手段来吸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投资,没有详细的引进方案;忽视了围绕主导产业,依托龙头企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才能优化组合产业链条的每个环节,使得园区的企业快速成长,真正形成相关产业集聚的洼地效应,同时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项目准入机制不健全,产业集群亟待发展完善
17 个入园企业中,个别企业与金属新材料产业定位差距过大,园区的后续发展要紧紧围绕金属新材料产业布局,真正形成产业集群,打造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产业链条。产业园区招商引资工作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引进项目的效益、科技含量等因素。在园区的建设初期发展困难,园区的影响力小,但又急于发展,因此在建设初期为了特殊的需要引进了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的项目,这些小项目甚至与产业定位不相匹配。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小项目不仅阻碍了园区产业结构转型,还占用着园区宝贵的土地资源和公共资源,成为园区日后产业发展的鸡肋,还会成为引进其他项目、配套相应资源的阻碍。
(四)缺乏金融类配套企业
沈阳金属新材料产业园区建园近3 年时间,目前还没有引入一家金融类企业入园,这对于产业园区的良性健康发展是不利的。将银行、基金公司、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引入产业园区会带来企业和政府双赢的效果。一是金融企业的落户,会给产业园带来收益可观的实体经济项目,这对本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二是入园企业的发展需要各类金融机构的输血。
(五)高端招商能力急需加强
招商引资工作对人才的要求较高,招商人员不但要求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还要求掌握较广的知识面;不但要熟悉国情、市情、区情、本地产业导向、行业规划、优惠政策等,还要求具有一定的心理知识,能够针对不同行业对客商心理需求进行分析,及时提供相关信息,熟练运用谈判策略、技巧。目前沈阳金属新材料产业园招商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具体表现为:一是招商人才结构失衡,缺乏懂专业、通法律、善外语、会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二是招商方法陈旧、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三是招商人员缺乏毅力,见到困难就退缩,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