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复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愚公移山复习题及答案

愚公移山复习题及答案

愚公移山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愚公移山的故事出自哪部古籍?A. 史记B. 左传C. 孟子D. 尚书答案:C2. 愚公移山的故事中,愚公为什么要移走两座大山?A. 为了种田B. 为了通商C. 为了子孙后代D. 为了建房答案:C3. 愚公移山的故事中,愚公的年纪是多少?A. 七十岁B. 八十岁C. 九十岁D. 一百岁答案:B4. 愚公移山的故事中,愚公是如何开始移山的?A. 召集家人一起挖山B. 请来神仙帮忙C. 用法术移山D. 用机器挖掘答案:A5. 愚公移山的故事中,最终是谁帮助愚公移走了两座大山?A. 愚公的家人B. 神仙C. 皇帝D. 村民答案:B二、填空题1. 愚公移山的故事中,愚公的家门前有两座大山,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太行山、王屋山2. 愚公移山的故事中,愚公的孙子叫________。

答案:智叟3. 愚公移山的故事中,愚公的儿子们用________来挖山。

答案:箕畚4. 愚公移山的故事中,愚公的邻居________也加入了移山的队伍。

答案:京城氏之孀妻5. 愚公移山的故事中,最终是________感动了天帝,派神仙帮助愚公移山。

答案:愚公的坚持不懈三、简答题1. 请简述愚公移山故事的主要内容。

答案:愚公移山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愚公的老人,他决心要移走阻挡在家门口的两座大山——太行山和王屋山,以便子孙后代能够方便出行。

尽管面临许多困难和嘲笑,愚公和他的家人坚持不懈地挖山,最终感动了天帝,天帝派神仙帮助他们移走了两座大山。

2. 愚公移山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答案:愚公移山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即使是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能够实现。

它鼓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不要放弃,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四、论述题1. 结合愚公移山的故事,谈谈你对于“坚持就是胜利”这一观点的理解。

答案:愚公移山的故事生动地展示了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

愚公虽然年迈,但他有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完整版)愚公移山练习含答案.doc

(完整版)愚公移山练习含答案.doc

愚公移山(含答案)一、基知1、《愚公移山》自,是一篇。

2、下列字注音:()()厝()孀()箕畚()()3、解句中的字:⑴ 然相:⑵箕畚运于渤海之尾:⑶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⑷帝感其:)⑸而山不加增:⑹聚室而日:4、引用原文回答。

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愚公移山一定能的原因是。

5、解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指通豫南,达于阴。

()通(),意思是。

河曲智叟亡以。

()通(),意思是。

寒暑易,始一反焉。

()通(),意思是。

6、本文成功地运用了比手法,以愚公、智叟例具体明。

7、翻下列句子。

⑴以君之力,曾不能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⑵遂率子荷担者三夫,叩石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⑶子子无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8、在个日新月异、科技高速展的今天,我是否仍然需要愚公精神?二、第 2-3 段回答9、表明愚公移山任巨的两句是:和。

10、指出下列“其”和“之”的不同用法。

其:其妻献疑曰()惧其不已也()其如土石何()帝感其()之:河阳之北()以君之力()笑而止之曰()山之一毛()11、下列文分析有的一()A、愚公的妻子献疑的中有关心的气,其目的是解决土石;智叟愚公的言行中有嘲的气,其目的是阻止愚公移山。

B、“ 我之死,有子存焉⋯⋯无也”一句运用修辞手法,运用种句式,表愚公要世世代代移山,不达目的不休。

C、本文是古代神的名篇,生的情有寓言色彩,愚公移山成功反映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大气魄和毅力。

D、文章以神尾,并非迷信,而是表明在生力极其不达的条件下,人只能幻想通神的力量来帮助人征服自然,表了当人征服大自然的烈愿望。

三、比【甲】愚公移山【乙】杵磨磨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李太白山中,未成,弃去。

小溪,逢老方磨杵,之,曰:“欲作。

”太白感其意,卒。

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12.解下列句子中加点的。

( 2 分)( 1)年且九十() (2)方磨杵()( 3)始一反焉()(4)自言姓武()13.【甲】文中下列几加点意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是()(2分)A 、且焉置土石无断焉 C 、以君之力河曲智叟亡以B 、惧其不已其如土石何 D 、跳往助之逢老方磨杵,之14.翻下面的句子。

完整版)愚公移山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愚公移山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愚公移山练习题及答案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XXX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XXX?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XXX,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XXX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XXX,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XXX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XXX;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XXX感其诚,命夸XXX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XXX。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一、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横线的字注音。

仞(rèn)惩山北之塞(sè)(yú)出入之迂也(yū)荷担者三夫(hè dàn zhě sān fū)始龀(chè)无穷匮也(kuì)一厝XXX(cuò)2、翻译。

1)何苦而不平?——为什么不平呢?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四季更替,又回到了原点。

3)甚矣,汝之不惠。

——你真是太不明智了。

4)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你的心意太坚定了,无法动摇。

3、写出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字的古今词义:1)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山名。

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人名。

3)何苦而不平。

——不满意。

4、找出下面的通假字并解释。

1)始一“反”焉——又回到原点。

2)甚矣,汝之不惠——你真是太不明智了。

3)XXX亡以应——智叟死了以后。

4)一厝朔东——一座在东北方向,一座在南方的房屋。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愚公移山》复习检测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愚公移山》复习检测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愚公移山》复习检测题(附答案)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跳往助.()之。

寒..(),始龀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敢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一、解释文中加点字。

二、翻译句子: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②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③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④且焉置土石?⑤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⑥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⑦甚矣,汝之不惠。

⑧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⑨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⑩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⑾帝敢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愚公移山试题及答案

愚公移山试题及答案

愚公移山试题及答案一、基础驿站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始龀( ) 荷担( ) 孀妻( ) 箕畚(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⑴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毛:⑵河曲智叟亡以应亡:⑶惧其不已也已:⑷无陇断焉断: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杂然相许许: 赞同B.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 扛C. 寒暑易节易: 交换D. 何苦而不平苦: 劳苦4.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

①惩山北之塞古义:今义:②聚室而谋曰古义:今义:③投诸渤海之尾古义:今义:5.《愚公移山》选自,体裁是,本成语故事说明了的道理。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甚矣,汝之不惠!二、综合园地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以君之力扶苏以数谏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而山不加增义不杀少而杀众D.告之于帝皆以美于徐公8.下列文言文句式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2)甚矣,帝之不惠。

(3)帝感其诚。

(4)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A.反问句陈述句倒装句被动句B.反问句倒装句被动句陈述句C.疑问句陈述句被动句判断句D.疑问句倒装句判断句陈述句9.从课文学习中知道,“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如“河阳”“汉阴”等。

我国很多城镇名称就是这样形成的。

请分别写明下列城市所处山水的位置。

⑴江(长江)阴__________ ___; ⑵洛(洛河)阳_____________;⑶衡(衡山)阳_____________; ⑷华(华山)阴_____________;10.读了这则寓言故事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愚公移山》1. 略2. (1)草木 (2)亡,通“无”(3)停止 (4)隔绝3. 1.D 苦:愁4.①古义:苦于今义:处罚,警戒②古义:家人今义:指房屋、家、家族③古义:边上今义:指尾巴,末端,末尾5. 《列子.汤问》寓言下定决心,坚持奋斗,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愚公移山练习题及答案

愚公移山练习题及答案

愚公移山练习题及答案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愚公和他的家人为了打造一条通往家门口的道路而努力不懈的故事。

这个故事中蕴含了勤奋、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故而常被用来作为阐述这些价值观的教育题材。

以下是关于愚公移山的练习题及答案,让我们通过这些练习题来了解并思考这个故事所传达的深层含义。

练习题一:简答题1. 简述愚公移山的寓意是什么?2. 从愚公移山的故事中,我们能够得出哪些启示?3. 你认为该故事中的愚公应该如何看待困难和挑战?答案一:1. 愚公移山的寓意是一个人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并付出持续努力和不懈奋斗的精神,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实现自己的目标。

2. 该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不能轻易放弃,而是要勇往直前,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最终取得成功。

3.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愚公应该积极乐观地看待,坚信只要不断努力,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他应该将困难视为机遇,从中寻找到自我成长和提升的机会。

练习题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与愚公移山的故事内容相符,相符的请写上“对”,不相符的请写上“错”。

1. 愚公移山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足够的信仰,就能够实现不可能的目标。

2. 该故事中的愚公一直没有放弃,最终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3.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挫折,应该及时调整目标,避免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

答案二:1. 对2. 错3. 错练习题三:填空题在下列空白处填入适当的词语,使句子完整。

1. 愚公移山的故事告诉我们坚持不懈的________是战胜困难的关键。

2.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应该________困难,自信地面对。

3. 这个故事中的愚公通过不断的努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________。

答案三:1. 努力2. 接受/迎接3. 目标/梦想练习题四:解答题1. 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你有何感悟?2. 该故事中的愚公如何影响你的生活和价值观?答案四:1. (回答因人而异)2. 愚公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乐观的态度影响了我对困难和挑战的看法。

22《愚公移山》题目及答案

22《愚公移山》题目及答案

22 愚公移山一、文学常识:1.课文选自《》,相传是战国时期所作,他是家代表人物之一。

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本故事说明了的道理。

二、词语:1.写出下列语句的通假字:始一反.焉“”通“”,汝之不惠.“”通“”,亡.以应“”通“”,一厝.朔东“”通“”,2.一词多义:①且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②固汝心之固.吾义固.不杀人③而笑而.止之曰而.山不加增④焉始一反焉.且焉.置土石⑤其其.妻献疑曰其.如土石何⑥之汝心之.固告之.于帝以君之.力3.词类活用:箕畚..运于渤海之尾()4.古今异义:虽.我之死古:今: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方.七百里()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杂然相许.()投诸.渤海之尾()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始龀.()寒暑易.节()固不可彻.()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何苦.而不平()惧其不已.也()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三、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④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⑤甚矣。

汝之不惠!⑥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⑦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⑧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⑨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四、阅读理解:1.用原文语句填空:①愚公移山的原因:②愚公移山的目标:③最能反映愚公艰苦移山情形的句子:④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⑤愚公认为山可移走的理由是:2.课文内容探究:①愚公移山,困难多多,请试列举二例,并说说文中突出其移山困难的好处是什么?②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本文设置“智叟”这一人物的作用是什么?③本文.结尾说上帝被愚公的“诚”感动了,这个“诚”指的是什么?你能具体举个实例吗?④愚公与智叟的对话是全文的核心,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在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两种对立的观点,颇具哲学意义,这两种观点你更赞同哪一点?试说说你的感悟。

愚公移山初二试题及答案

愚公移山初二试题及答案

愚公移山初二试题及答案愚公移山的故事出自《列子·汤问》,讲述了一个老人愚公,因门前的两座大山阻碍了出行,于是决定带领家人和邻居一起移山。

这个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

以下是关于愚公移山的初二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 愚公移山的故事出自《列子·汤问》中的“愚公移山”一章。

2. 故事中,愚公门前的两座大山分别是太行山和王屋山。

3. 愚公移山的原因是这两座山阻碍了他们家的出行。

4. 愚公的邻居智叟认为移山是不可能的,但愚公坚信“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5. 愚公移山的故事最终感动了天帝,天帝派了两位大力神帮助愚公移走了大山。

二、选择题1. 愚公移山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A. 人定胜天B. 顺其自然C. 放弃是明智的选择D. 团结就是力量答案:A2. 愚公移山时,他的家人和邻居都支持他吗?A. 是的,所有人都支持B. 只有他的家人支持C. 只有他的邻居支持D. 没有人支持答案:B3. 愚公移山的故事中,谁帮助了愚公?A. 他的家人B. 他的邻居C. 天帝派的大力神D. 他自己答案:C三、简答题1. 请简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答:愚公移山的故事讲述了一个老人愚公,因门前的两座大山阻碍了出行,决定带领家人和邻居一起移山。

尽管他的邻居智叟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愚公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最终能够成功。

他的故事感动了天帝,天帝派了两位大力神帮助愚公移走了大山。

2. 愚公移山的故事体现了哪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答:愚公移山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以及面对困难时不放弃、勇于挑战的积极态度。

同时,也展现了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的重要性。

四、论述题1. 你认为愚公移山的故事在当今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答:愚公移山的故事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告诉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应该保持坚定的信念和毅力,不轻言放弃。

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不懈的奋斗。

《愚公移山》复习卷及答案

《愚公移山》复习卷及答案

《愚公移山》练习①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于又生孙,孙又生子;于又有子,子又有孙;子于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乎?”河曲智叟亡以应。

④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1.寒暑易节..(更替;季节)2.杂然..相许.(纷纷地;赞同)3.虽.我之.死(即使;取独,无实义)4.操.蛇之.神闻之.(持;的;这件事--移山)5.始一反焉..(同“返”,往返;语气词)6.毕.力平险(全,尽)7.聚.室.而谋(聚集;家)8.出入之迂.(曲折,绕远)9.指.通豫南(同“直”,笔直)10.年且.九十(将近)11.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连…都…;削减)12.惩.山北之塞.(苦于;阻塞)13.如.太行、王屋何.(.把……怎么样).14.且./焉./置.土石?(况且;哪里;放置)15.投诸.渤海之尾(之于)16.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于是;扛,肩负;成年男子).17. 始龀..(刚刚换牙,指七八岁)18.献疑..(.提出疑问)19.甚.矣,汝之.不惠.(.严重;取独,无实义;同“慧”聪明).20.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草木).21.其如..土石何.(.难道;把…怎么样).22.北山愚公长息..曰(长叹)23.固.不可彻.(.顽固;改变)24.何苦.而不平.(愁苦;挖平)25.河曲智叟.亡.以.应(老年男子;同“无”,没有;用来)26.以.君之.力(凭借;的)27.惧其.不已.也(他;停止)28.叩.石垦壤(敲,打)29.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装土石;到)30.告知于.帝(向)31.无陇.断焉。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项训练《愚公移山》(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项训练《愚公移山》(含答案)
(节选自《列子•愚公移山》)
(乙)
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惩山北之塞
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③弃去
④媪自言姓武
(2)用现代汉语下面句子的意思。
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④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3)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4)太白感其意( )
17.翻译下面的句子。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8.出自【乙】文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19.李白勤学苦读,终成诗仙。请再举两个我国古代名人的勤学事例。这两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
20.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试题及答案

愚公移山试题及答案

愚公移山试题及答案一、积累运用1•学习了《愚公移山》一文后,语文老师要带领同学们走近中国的传统文化,于是开展了以下活动,请你参加并解决问题。

(1)[活动一:地名有讲究1明明同学搜集了一些有关地名的资料,语序有点混乱,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以低于地面的水为视角,河流北岸则成了阳面,南岸则是阴面。

②我国国土地势西高东低,直接决定了大多数河流水系的走向是自西向东。

③以高于地面的山为视角,南为阳,北为阴。

④北半球的阳光大部分时间由南向北照射--在这种地形地势与河流水系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下,阴、阳可以用来代指南北。

⑤我们在这里捋一捋山,水和阴、阳的对应关系,就是:山南=山阳、山北=山阴、水北=水阳,水南=水阴。

⑥我们从字面就能推断某城与其区域河流的关系,如沈阳,就位于沈河以北。

1单选题]A•③①②④⑤⑥B•④③②⑥①⑤C•②④③①⑥⑤(正确答案)D•⑥⑤②③①④答案解析:(1)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

C-答题时,可以在整体把握语句内容的基础上,确定起始句为第②句,这里先总写我国地势特点;第④句“这种地形地势与河流水系的自然地理环境"紧扣第②句,应紧跟其后;第③①句分别从山,水的视角进行说明,应跟后面;第⑥句举例说明某城与其区域河流的关系,应紧跟①后;第⑤句为总结句,应为结尾句。

故选C。

(2)[活动二:年龄有大小]已经读八年级的佳佳同学到活动中心参加市春晚彩排活动,根据下面的座位表,你认为她坐在哪两排最恰当?()A•始面匕(一'-)B•花甲(三、四)C•豆蔻(五、六)(正确答案)D,不惑(七、八)E.而立(”、十)答案解析:(2)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始龊”为七八岁,“花甲”为六十岁,“豆蔻”为十三四岁,“不惑”为四十岁,"而立"为三十岁。

结合题干中“已经读八年级”的提示,应该为十三四岁。

因此坐五六排最恰当。

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单选题]A•万仞(ren)穷匮(kui)箕(R)畚B•豫(yu)南冀(ji)州荷(h2)担C•孀(Shuang)妻魁(kuf)父亡(WIi)以应D•始配(Chen)垄(Ibng)断一厝(XT)朔东(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汉字的注音。

愚公移山复习练习及答案~

愚公移山复习练习及答案~

《愚公移山》列子一、解词:1.方.七百里 6.6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指.通豫南 7.7曾不能毁山之一毛.3. 阳. 阴. 8.8汝心之固.4.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5.如太行、王屋何 9.9虽我之死 1110何苦而不平 二、通假字:1 指.通豫南 2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3 甚矣,汝之不惠4 一厝.朔东 5 无陇.断焉 三、一词多义之:汝之不惠、虽我之死、汝心之固山之一毛、渤海之尾、魁父之丘 四、课文理解:1. 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2. 文中哪句话表明了愚公移山的目的?3. 愚公移山有哪些方面的困难?4. 愚公移山之举有人支持吗?这说明了什么?5. 愚公移山的结果怎样?6. 愚公家周围的环境如何?有什么作用?7. 作者安排京城氏之子这个人物有什么意图?他跳往助之说明了什么?8. 愚公的精神:9. 最后故事的结尾带有神话色彩,为什么要这样写?10. 移山成功反映了什么?11. 本文主题12. 阅读《夸父逐日》 《精卫填海》.. ... . .《愚公移山》答案1. 惩北山之塞,出入之迂也2.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3. A 山高大,人手少 (方七百里,高万仞;荷担者三夫) B 年老力衰(年且九十) C 路途遥远(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 工具简陋(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4. 杂然相许、杂曰、跳往助之、说明:愚公的行动深得人心,得到了大家的支持5. 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6. 环境: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作用:衬托愚公的气魄7. 为下文设伏笔,形成人物对比,烘托愚公精神。

说明移山符合人们的意愿,得到人们的支持。

8. 不惧怕困难、有雄心壮志、有实干精神、能持之以恒9. 因为当时科学不发达,在与自然斗争中,人们往往用想象或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这样写,寄理想的实现于神话,让人们在精神上得到了鼓舞。

10. 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用神话结尾,反映了古代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幻想借助神力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

《愚公移山》练习题(含答案)

《愚公移山》练习题(含答案)

《愚公移山》练习题(含答案)《愚公移山》练习题(含答案)一、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惩()山北之塞⑵甚矣,汝之不惠()..2.请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下面这一劳动场面描绘出来。

(愚公)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3.第二段可分为三层,请用文中语句写出二、三层大意。

第一层:面山而居第二层:第三层:4.本文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赞同愚公的做法?为什么?答: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⑴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毛:⑵河曲智叟亡以应亡:..⑶惧其不已也已:⑷无陇断焉断:..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⑴甚矣,汝之不惠!⑵何苦而不平?7.从课文研究中知道,“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如“河阳”“汉阴”等。

我国很多城镇名称就是这样形成的。

请分别写明下列城市所处山水的位置。

(2分)⑴江(长江)阴_____________;⑵洛(洛河)阳_____________;⑶衡(衡山)阳_____________;⑷华(华山)阴_____________;.在人和山这对矛盾中,愚公和智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愚公认为:子孙无穷,人力无限,而山不加增,人定胜山;智叟认为:人是“残年余力”,山却高大难平,愚公不自量力。

愚公移山练习题及答案

愚公移山练习题及答案

愚公移山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愚公移山的故事中,愚公为什么要移山?A. 为了锻炼B. 为了观光C. 为了出行方便D. 为了种植2. 愚公移山故事中,愚公的邻居们最初对移山持什么态度?A. 支持B. 反对C. 嘲笑D. 漠不关心3. 故事中,愚公移山的最终结果是什么?A. 山被成功移走B. 被神仙帮助移走C. 没有成功D. 被邻居阻止4. 故事中,愚公移山的动机是什么?A. 为了个人利益B. 为了子孙后代C. 为了挑战自然D. 为了获得名声5. 愚公移山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A. 人定胜天B. 团结就是力量C. 人不能改变自然D. 做事要量力而行二、填空题1. 愚公移山的故事中,愚公的家门前有两座大山,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2. 故事中,愚公的孙子们也参与了移山工作,他们用______来搬运石头。

3. 故事的结尾,愚公移山的行动感动了天神,天神派来______帮助愚公移走了山。

三、判断题1. 愚公移山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实现目标。

(对/错)2. 故事中,愚公的邻居们最初是支持愚公移山的。

(对/错)3. 愚公移山的故事中,愚公最终是依靠自己的力量移走了山。

(对/错)4. 故事中,愚公移山的目的是为了种植。

(对/错)5. 愚公移山的故事告诉我们,人应该顺应自然,而不是试图改变自然。

(对/错)四、简答题1. 简述愚公移山的故事内容。

2. 为什么愚公的邻居们最初会嘲笑愚公移山?3. 愚公移山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五、论述题1. 结合愚公移山的故事,谈谈你对“人定胜天”这一观点的理解。

2. 愚公移山的故事在现代社会中有什么启示和意义?答案:一、选择题1. C2. C3. B4. B5. A二、填空题1. 太行山王屋山2. 簸箕3. 两个大力神三、判断题1. 对2. 错3. 错4. 错5. 错四、简答题1. 愚公移山的故事讲述了愚公为了解决家门前两座大山阻碍交通的问题,决定移走这两座山。

《愚公移山》试卷及答案

《愚公移山》试卷及答案

《愚公移山》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愚公移山》中,愚公的家位于()。

A. 冀州之南B. 河阳之北C. 太行山南D. 王屋山北2. 愚公移山的目的是()。

A. 为了方便自家出行B. 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C. 为了通豫南,达于汉阴D. 为了显示自己的力量3. 愚公的妻子对移山提出疑问的原因是()。

A. 担心愚公的力量不足以移山B. 担心挖出来的土石无处安放C. 认为愚公年纪太大,不宜劳累D. 认为愚公的想法不切实际4. 京城氏之孀妻的遗男()。

A. 嫌弃愚公年纪大,不愿帮忙B. 跳往助愚公移山C. 劝愚公放弃移山的想法D. 嘲笑愚公自不量力5. 河曲智叟认为愚公()。

A. 力大无穷B. 年纪太大,不宜劳累C. 聪明过人D. 不自量力二、解释字词(每题2分,共10分)1. 惩()2. 迂()3. 杂然相许()4. 箕畚()5. 陇断()三、句子翻译(每题3分,共15分)1.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2.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3.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4.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5.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四、默写填空(每题2分,共10分)1.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______。

2. 愚公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______,达于______,可乎?”3. 愚公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______。

4.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______。

”5.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______。

五、内容理解概括(每题5分,共25分)1. 请简要概括《愚公移山》的故事情节。

2. 愚公移山的精神内涵是什么?3. 本文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传达了怎样的道理?六、描写手法(10分)请分析本文在描写愚公移山过程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并举例说明。

七、句子赏析(10分)请任选一句进行赏析,分析其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愚公移山》试题及答案

《愚公移山》试题及答案

《愚公移山》试题及答案共50道单选题1'方七百里,方的意思是?[单选题]A方向B计量面积用语(正确答案)2、年且九十,且的意思是?[单选题1A将近(正确答案)B暂时3、惩山北之塞,惩的意思是?塞的意思是?[单选题]A警戒B苦于(正确答案)4、出入之迂也,迂的意思是?[单选题]A曲折,绕远。

(正确答案)B拘泥保守,不切实际。

5、聚室而谋日,聚的意思是?[单选题]A聚集(正确答案)B姓氏6、吾与汝毕力平险,毕意思是?平的意思是?险的意思是?[单选题]A毕:完结,完成。

险:危险。

B毕:尽,全。

险:险峻之处。

(正确答案)7、杂然相许,杂然的意思是?许的意思是?[单选题1A赞同(正确答案)E期望8、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以的意思是?损的意思是?[单选题]A刻薄,恶毒B使•••••..减少(正确答案)9、且焉置土石,且的意思是?[单选题]A况且(正确答案)B并且10、且焉置土石?焉的意思是?[单选题]A于是•于此B往哪里,在哪里(正确答案)H'遂率子孙荷担者荷担者三夫,遂的意思是?荷的意思是?[单选题]A肩负、扛(正确答案)B莲花12、叩石垦壤,叩的意思是?【单选题】A磕头B敲、打(正确答案)13、始批,齿匕的意思是?[单选题]A乳牙1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的意思正确的是()[单选题1A装土用的器具B用箕畚装(正确答案)15、始批,始的意思是()[单选题]A开始B才、刚。

(正确答案)16、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易的意思是?反的意思是?[单选题]A颠倒的;方向相背的B同“返”,往返(正确答案)17、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止的意思是()[单选题]A停止B阻止(正确答案)18、甚矣,汝之不惠,惠的意思是?[单选题]A恩惠B同“慧",聪明(正确答案)19、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毛的意思是()[单选题1A头发B草木(正确答案)20、北山愚公长息,长息的意思是?[单选题]B休息2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固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A顽固(正确答案}B巩固2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彻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A彻底B改变(正确答案)23、虽我之死,虽的意思理解正确的是("单选题]A即使(正确答案)B虽然24、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匮的意思是?[单选题]A指贫困的人B穷尽(正确答案)25、何苦而不平的意思是()[单选题]A苦恼B愁苦。

《愚公移山》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

《愚公移山》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

《愚公移山》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习题分六部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句子翻译、问题探究、理解性默写、阅读选择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始一反.焉同意思为:(2)甚矣,汝之不惠.同意思为:(3)无陇.断焉同意思为:2其他重点实词(1)惩.山北之塞.惩:塞:(2)聚室而谋.曰谋:(3)吾与汝毕.力平.险毕:平:(4)指.通豫南指:(5)杂然..相许杂然:许:(6)其妻献疑..曰献疑:(7)且焉置.土石置:(8)北山愚公长息..曰长息:(9)固.不可彻.固:彻:(10)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匮:(11)何苦.而不平苦:(12)操蛇之神闻.之闻:(13)惧其不已.也已:(14)帝感其诚.诚:(15)一厝.朔东厝:(16)无陇断.焉断:二、文言虚词1.且①年且九十②且焉置土石2.其①其妻献疑曰②其如土石何3.而①面山而居②聚室而谋曰③而山不加增4.之①本在冀州之南②跳往助之③甚矣,汝之不惠④告之于帝三、句子翻译1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3.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四、问题探究1.愚公移山遇到的困难有哪些?2文章第3段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从中可以看出智叟和愚公分别是什么样的人?五、理解性默写1.2.3.4.《愚公移山》5.六、阅读理解选择题愚公移山《列子》①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愚公移山复习题及答案

愚公移山复习题及答案

愚公移山复习题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字注音:万仞()龀() 匮()厝( )孀()箕畚( )()2解释下面加横线的字.惩山北之塞()荷担者三夫( ) 无穷匮也()一厝雍南()杂然相许()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投诸渤海之尾()年且九十( ) 亡以应()惧其不已.也()虽.我之死( ) 固不可彻.( )3、解释下列虚词.而:面山而居( )而.山不加增()聚室而谋()之:河阳之.北() 惩山北之.塞()曾不能毁山之.一毛()以君之力()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操蛇之神闻之()()跳往助之()告之于帝( )冀之南,汉之阴() 其:其妻献疑曰( )惧其不已也( )其土石如何( )以:以君之力()河曲智叟亡以应()于: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告之于帝( )焉:且焉之土石()始反一焉( )4、翻译。

(1)何苦而不平?(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3)甚矣,汝之不惠。

(4)汝心之固,固不可彻.(5)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5、写出本文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6、找出下面的通假字并解释.(1)始一“反”焉()(2)甚矣,汝之不惠( ) (3)河曲智臾亡以应( ) (4)一厝朔东()7、对下列语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杂然相许许: 赞同 B。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扛C。

寒暑易节易: 交换 D。

何苦而不平苦:劳苦8、给下面句子选择正确译文:(1)其如土石何?( )A、如果碰上土块石头又该怎么样呢?B、他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C、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D、还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A、你的心太顽固,顽固到一窍不通,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B、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不如.C、你思想的顽固,到了不可开窍的地步,连妇女和小孩都不如。

D、你的心很固执,固执到不可改变,还不如妇女和小孩.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且焉置土石(且:况且) B.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迂:绕远)C.汝心之固(心:心脏) D.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二、文言文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愚公移山复习题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字注音:
万仞()龀()匮()厝()孀()箕畚()()
2解释下面加横线的字。

惩山北之塞()荷担者三夫()无穷匮也()一厝雍南()
杂然相许()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投诸渤海之尾()年且九十()
亡以应()惧其不已.也()虽.我之死 ( ) 固不可彻.( ) 3、解释下列虚词。

而:面山而居()而.山不加增()聚室而谋()
之:河阳之.北( ) 惩山北之.塞()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以君之力()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操蛇之神闻之()()
跳往助之()告之于帝()冀之南,汉之阴()其:其妻献疑曰()惧其不已也()其土石如何()
以:以君之力()河曲智叟亡以应()
于: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告之于帝()
焉:且焉之土石()始反一焉()
4、翻译。

(1)何苦而不平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甚矣,汝之不惠。

(4)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5)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5、写出本文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6、找出下面的通假字并解释。

(1)始一“反”焉()(2)甚矣,汝之不惠()
(3)河曲智臾亡以应()(4)一厝朔东()
7、对下列语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杂然相许许: 赞同
B.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 扛
C. 寒暑易节易: 交换
D. 何苦而不平苦: 劳苦
8、给下面句子选择正确译文:
(1)其如土石何()
A、如果碰上土块石头又该怎么样呢
B、他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
C、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
D、还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
A、你的心太顽固,顽固到一窍不通,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B、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不如。

C、你思想的顽固,到了不可开窍的地步,连妇女和小孩都不如。

D、你的心很固执,固执到不可改变,还不如妇女和小孩。

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10、A.且焉置土石(且:况且)B.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迂:绕远)
11、C.汝心之固(心:心脏)D.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
二、文言文阅读。

1、用原句答题。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
(2)反映愚公移山艰苦情形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愚公坚信山能被移走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段中表现愚公移山深得人心的一处细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愚公评价智叟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侧面看出愚公取得论辩胜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8)山被移走的最终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9)对于愚公移山的决定,其妻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在移山过程中,其邻人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智叟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上文中刻画智叟和愚公两个人物,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的人物描写方法。

3、“其妻献疑”和“智叟笑而止之”的话很相似,那么,“其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
4愚公相信能搬走大山的理由是(用原文回答)。

5、选出与文章内容不相符合的一项()
A.愚公决定移山,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 B.愚公一家排除困难,决心移山。

C.愚公移山,得到了邻人的帮助。

D.愚公虽有移山的决心,却无具体的办法和行动。

6、下列对《愚公移山》一文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愚公有远大的抱负,从“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以看出,他移山是为了造福千千万万的子孙后代。

B愚公年近九十还亲自上山“叩石垦壤”,说明他对移山很有信心,这主要来自于他对人和自然关系上的正确认识。

C本文采用神话的方式结尾,目的是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远大抱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战胜自然的愿望,但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D愚公和智叟的对比,揭示了故事的寓意。

愚公眼光长远却名之为“愚”,智叟鼠目寸光却名之为“智”,这样不仅增加了对比色彩,而且具有讽刺效果。

7、晋文张湛对本文有“屈其理而服其志也”的评点,这一评点是针对文中“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而言的。

8、选文第三段说“帝感其诚”,所谓“诚”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天帝是被什么所感动,因而命夸娥氏的二子搬掉两座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用天神搬走大山作结局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愚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请谈谈你对愚公精神的理解。

愚公移山复习题答案
一、1、rèn;chéng;sè;yū;hè;chèn;kuì;shuò;yōng
2、惩:戒,这里是“苦于”的意思。

荷:负荷、挑穷匮:穷尽厝:同“措”,放置许:赞同箕畚:用箕畚装土石。

畚:土筐诸:之于且:将亡:同“无”,没有已:停止虽:即使彻:通达,这里指改变
3、而: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顺承连词
之:的/的/的/助词,的/的/的/这件事/代词,指愚公一家/这件事/的
其:代词,他的/代词,指愚公/用在“如.....何”前面增强反问语气
以:凭借/用来于:到/向焉:哪里/语气助词
4翻译:
(1)为什么担心铲不平呢
(2)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3)你呀,太不聪明了。

(4)你思想真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5)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5、(1)指:古义:直,一直今义:手指(2)曾:古义:乃,并今义:曾经
(3)毛:古义:草木今义:毛发(4)阳:古义:山之南,水之北今义:太阳
(4)阴:古义:山之北,水之南今义:阴天(6)诸:古义:之于今义;各个、许多:
(7)荷:古义:扛今义:荷花:(8)息:古义:叹气今义:休息:(9)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10)已:古义:停止今义:已经:(11)方:古义:方圆今义:常指矩形
(12)惩:古义:苦于,被... ...所苦今义:惩罚(13)陇断:古义:山川阻隔,今义:把持独占
6、(1)反通返,往返(2)惠通慧,聪明(3)亡通无,没有(4)厝通措,放置
7、D. 8、(1)C、(2)B 9、C
二、1、(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士石何(4)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5)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6)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7)河曲智叟无以应(8)帝感其诚。

(9)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2、语言描写
3、不相同。

“其妻”是出于关切,才“献疑”。

而且,提出问题也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而智叟对愚公移山则完全持否定态度,他嘲笑愚公,并力劝愚公停止挖山。

4、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5、D.
6、C
7、河曲智叟亡以应
8、愚公移山的决心和实际行动
9、天帝是被愚公的诚心和坚强的意志所感动了,因而命大力神搬走了这两座山。

10、反映古代劳动人民实现抱负的美好愿望
11、愚公的开路精神是与困难作斗争的顽强意志,是排除非议的坚定信心,是今天的开拓创
新精神,我们做事就需要这种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