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三物理15.1两种电荷 导学案
九年级物理全册15.1两种电荷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15.1两种电荷【学习目标】1.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认识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认识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认识电荷量及其单位||。
3.认识原子构造 ||,认识自由电子和电荷的挪动 ||。
【要点难点】1.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
2.认识到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学习内容一:两种电荷学习指导:阅读课本 P32— P33文字内容与插图 ||,基本观点、定义用红笔作上记号||。
【自学检测】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
2.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用丝绸摩掠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3.同种电荷相互排挤||,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 ||。
电荷量的单位是库 ||,符号是 C||。
5.实验室常用验电器来查验物体能否带电||。
【合作研究】教师巡视指导||。
1.着手做一做:用塑料笔在头发或衣服上往返摩擦几次||,再让它去凑近碎纸屑||,有什么现象发生?答:碎纸屑被吸引到塑料笔上去了||。
小结:这个现象说明带电体拥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演示课本 P32 的“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实验 ||,你看到什么现象?(1)将两根玻璃棒相互凑近||,玻璃棒如何运动?(2)将两根橡胶棒相互凑近||,橡胶棒如何运动?(3)将橡胶棒与玻璃相互凑近||,两棒如何运动?现象:凑近的两玻璃棒或橡胶棒会相互排挤||,凑近的橡胶棒与玻璃棒会相互吸引||。
总结: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两种||,且同种电荷相互排挤||,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
3.演示实验 15.1- 2||,谈谈如何用验电器来查验一个物体能否带电?答:用被查验的物体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假如下边的金属箔张开||,则说明物体带电||,反之则不带电 ||。
【展现沟通】教师掌握状况 ||。
【精讲点拨】1.金属验电器是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来工作的||,我们能够从金属箔张开的角度的大小来大略比较所带电的多少||,可是不可以查验带什么电||。
15.1两种电荷导学案(第二课时个案)
15.1 两种电荷(第二课时)【学习人】【班级】【学习日期】学习目标:1、认识导体和绝缘体,了解电荷的定向移动和自由电子。
2、认识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一、温故互查1、自然界中存在种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电,叫电荷量,电荷的单位是,用表示。
2、物质是由构成的。
原子的中心是,它带的是。
在它的周围有一定数目的,它所带的电是。
3、一般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用的仪器是?二、设问导读问题1、阅读p34-p35导体和绝缘体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观察图15.1-4实验看到的现象是。
观察图15.1-5实验看到的现象是。
2、图15.1-4实验用连接两个验电器,图15.1-5实验用连接两个验电器。
3、图15.1-4中验电器张角没有变化是因为电荷从A移动到B,图15.1-5中验电器A张角变小,B张角变大是因为电荷从A移动到B。
(“有”或“没有”)4、由实验可以得出橡胶棒导电,金属棒导电。
5、电荷在金属中可以定向移动,说明金属可以,有的物体容易导电,叫做。
电荷在橡胶棒中不能定向移动,说明橡胶棒不可以导电,有的物体不容易导电,叫做。
5、下列物体是导体的是绝缘体的。
①大地②玻璃③石墨④食盐水溶液⑤橡胶⑥陶瓷⑦人体⑧塑料⑨金属。
6、金属容易导电靠的是。
设计理由:通过5个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导体和绝缘体知识。
使用说明:教师及时查看学生完成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不明白的可以交流讨论。
自学检测1、石墨、大地、陶瓷、橡胶是导体的,是绝缘体的是。
2、一般情况下,下列物品:①橡皮擦②铅笔芯③塑料尺④钢尺⑤盐水⑥食用油,其中属于导体的是,属于绝缘体的是。
3、导体导电的原因是?。
三、巩固练习1、玻璃棒和绸子相互摩擦时,上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上,因此玻璃棒因了电子而带上电荷。
2、A、B、C、D四个带电的小球,已知:A吸引B,B排斥C,C排斥D,A带正电。
则B、C、D三小球带电的种类分别是()。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5.1 两种电荷导学案
15.1 两种电荷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2、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3、了解验电器的结构、原理及其作用【学习重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学习难点】推断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知识链接】小学自然常识中的有关摩擦起电,及生活中的有关静电常识。
同学们都知道,在干燥的天气里,衣服表面容易吸附灰尘,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塑料笔杆,能吸起纸屑;用塑料梳子梳头,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这是为什么?学了本节同学就知道其中的奥秘。
【探究新知】一、摩擦起电学生做实验:1.请同学们把纸撕(或剪)成碎纸屑,用塑料尺、塑料笔杆等物品,在衣服上摩擦几下,然后靠近碎纸屑,你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结上述现象: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_____ __,摩擦后的物体具有了___ _____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_______,或者说带了________,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__ ___。
3.请举出几个生活中摩擦起电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两种电荷演示实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1.实验探究:电荷有多少种?相互作用规律是怎样的?器材:玻璃棒、橡胶棒、丝绸、毛皮、细线。
(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A 、B 均为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C 为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D 为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都能吸引轻小物体,那么它们带的电荷种类是否相同呢?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又怎样?请同学们看演示实验来进行验证。
并把看到的现象填入表中:3、科学家利用多种材料重复以上实验,结果发现:凡是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相排斥的,一定与毛皮摩擦的橡胶棒相吸引;凡是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排斥的,一定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吸引。
15.1两种电荷导学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5.1 两种电荷导学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一、引言在物理学中,电荷是一个基本概念。
电荷的存在和运动是导致电现象的原因之一。
本文档将介绍物理九年级教材中关于两种电荷的内容。
我们将讨论正电荷和负电荷的特性以及它们在物质中的表现。
二、正电荷与负电荷1. 电荷的定义电荷是物质带有的一种属性,表现为吸引或排斥其他电荷的能力。
2. 正电荷正电荷是指物质带有过剩正电子的状态。
正电荷之间相互排斥,与负电荷之间相互吸引。
3. 负电荷负电荷是指物质带有过剩负电子的状态。
负电荷之间相互排斥,与正电荷之间相互吸引。
三、电荷的性质1. 电荷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又称为库仑定律,指出在封闭系统中,电荷的总量始终保持不变。
2. 电荷的代数性质电荷可以代数相加。
同种电荷之间相加为代数和,异种电荷之间相加为代数差。
3. 电荷的数量电荷的单位是库仑,符号为C。
正电荷和负电荷的数量可以是整数倍关系,即电荷以一个最小单位的整数倍存在。
四、电荷的表现1. 静电现象静电现象是由于物体带有过剩的正电荷或负电荷而产生的现象。
例如,当我们摩擦橡胶棒并使其放近小纸片时,纸片会被橡胶棒吸引。
这是因为摩擦过程中,橡胶棒带有了过剩的电荷。
2. 电场电场是由电荷产生的一种物理现象,它对其他电荷施加力的影响。
正电荷产生的电场使负电荷受到吸引力,而负电荷产生的电场使正电荷受到吸引力。
3. 导体和绝缘体导体是能够自由传导电荷的物质,而绝缘体是不能自由传导电荷的物质。
金属是典型的导体,木材和橡胶是典型的绝缘体。
4. 领头电荷当两个物体通过接触或靠近而发生电荷转移时,电荷会在物体之间互相转移,其中一个物体会带有更多的电荷,被称为领头电荷。
领头电荷的数量取决于两个物体之间的相对大小。
五、实例分析1. 非金属体的静电现象对于非金属体而言,由于电子在物体表面不能自由移动,所以静电现象表现得相对较为突出。
例如,当我们用丝绸摩擦塑料薄膜时,薄膜会带有过剩的负电荷,而丝绸则带有过剩的正电荷。
初三物理人教版九年级15.1 两种电荷 导学案
初三物理人教版九年级15.1 两种电荷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了解电荷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了解原子结构对电荷的影响;3.掌握电荷的形成和相互作用规律。
二、导学内容1.电荷的基本概念2.电荷的性质3.原子结构与电荷4.电荷的形成规律5.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三、导学步骤1. 电荷的基本概念电荷是物体内部存在的一种基本性质,我们通常用q来表示电荷。
根据电荷的性质,可以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正电荷:吸引负电荷,相同电荷之间互相排斥。
•负电荷:吸引正电荷,相同电荷之间互相排斥。
2. 电荷的性质•电荷的数量:用元素电荷e(电子电荷)来表示,基本单位为库仑(C);•电荷的守恒性:物体的总电荷在闭合系统中不变;•电荷的分离性:电荷可以通过摩擦、接触和感应等方式来分离。
3. 原子结构与电荷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由原子核和电子云组成。
原子核带有正电,电子带有负电。
根据原子结构,我们可以理解电荷的性质。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的电荷为正电荷。
•电子云:环绕在原子核周围的电子,电子的电荷为负电荷。
4. 电荷的形成规律电荷形成的规律涉及到物体内部的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相互作用。
根据电子和原子核的数量和相互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个物体带有正电荷,是因为物体失去了一部分电子;•一个物体带有负电荷,是因为物体获得了额外的电子。
5. 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遵循如下规律:•不同电荷之间互相吸引:正电荷与负电荷相互吸引。
•相同电荷之间互相排斥:正电荷之间相互排斥,负电荷之间相互排斥。
四、导学小结通过本次导学,我们了解了电荷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学习了原子结构对电荷的影响,以及电荷的形成和相互作用规律。
电荷是物体内部存在的一种基本性质,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我们学习到电荷的数量是用元素电荷e表示,电荷的守恒性以及电荷的分离性。
我们了解到原子结构由原子核和电子云构成,电子云带有负电荷,原子核带有正电荷。
九年级物理全册15.1两种电荷导学案新人教版(new)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三环:自学展示反馈声、光、热、力、电、磁现象是自然界中的基本现象,本章是在“声现象”、“光现象”、“力现象"、“热现象"学习的基础上,开始让学生接触有关“电现象”的初步知识.本章教学内容,就是从最基本、最简单的电路开始学习,学习电荷和摩擦起电,学习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学习电流的测量,学习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本章共分5节:1。
第1节“两种电荷",主要讲述了摩擦起电的现象,两种电荷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要求学生知道电荷量及其单位,了解电子是带电量最小的电荷,知道金属中存在大量可自由移动的电子。
2.第2节“电流和电路",本节是本章的重点教学内容,本节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让学生认识简单电路,能动手连接简单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上,并注意从一开始就培养学生良好的电学实验习惯、良好的画电路图的习惯.3.第3节“串联和并联”,本节主要讲述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串、并联电路,能画简单的串联、并联电路图,能根据电路图连接实际电路。
4。
第4节“电流的测量”,本节的内容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用类比的方法建立电流概念;第二,电流的单位及换算;第三,电流表的使用-—用电流表测电路的电流.5。
第5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本节主要是在学生初步了解电路和电流的概念、认识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在观察中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论证、评估交流等自主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教学目标】1。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①认识摩擦起电现象,认识两种电荷及它们的相互作用。
②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③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④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⑤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⑥知道电流,会使用电流表测电流,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2。
15.1__两种电荷-----导学案
4、如右上图所示,一段下端散开,整体呈中性的塑料捆扎绳,用清洗干燥的手握住,自上而下的捋几次后,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部分塑料带正电,另一部分塑料带负电,整个塑料绳仍是呈现电中性
B、整个塑料绳不会带电
C、只是因为摩擦生热,使塑料绳受热变形呈散乱状态
D、手与塑料绳间发生电荷转移,使每根塑料绳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散开
教学流程
【课堂导学】
1、比一比:看谁能用头发与塑料笔杆完成摩擦起电的实验。
该实验表明:带电体有的性质。
2、完成或观察课本P32的演示实验,该实验得出什么结论?
①自然界中只有种电荷:把叫做正电荷;把叫做负电荷。
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为:同种电荷互相;异种电荷互相。
3、实验室里常用什么仪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它的结构和原理分别是什么?
7、用绝缘线吊起三个小球,其中任何两个靠近时,都相互吸引,则它们的带电情况是()
A、两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B、两个带异种电,一个不带电
C、一个带电,两个不带电D、两个带负电,一个带正电
8、在晴朗的冬日,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会越梳越蓬松,其主要原因是()
A、梳头时,空气进入头发B、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__________,异种电荷,__________验电器是利用__________的原理做成的。
3、有甲、乙、丙、丁四个轻质带电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如下图所示,则甲、乙带________电荷,丙丁带________电荷(填“同种”或“异种”)。
A.空气是绝缘体,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导电B.只有导体才能做电工材料
C.纯净水是绝缘体D.水银不易导电
【导学案】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15、1两种电荷
九年级物理导教案课题: 15.1两种电荷班级:学生:学习目标:1、知识和技术: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知道物体带电的性质;2)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3)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4)知道验电器的结构、原理;知道电荷量及其单位,会使用验电器查验物体能否带电;5)认识原子结构及元电荷e。
6)知道摩擦起电及物体能否显电性的原由。
2、过程和方法:1)领会人们认识“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以及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过程;2)经过实验,培育学生初步的察看、实验能力,初步的剖析、归纳能力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
3、感情、态度、价值观:经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电学,研究电的知识的兴趣学习要点:两种电荷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学习难点:认识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
导学方法:实验法、研究法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一、课前预习:仔细预习并达成相关问题:①经摩掠过的玻璃棒、橡胶棒(能或不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②自然界只有种电荷,被丝绸摩掠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被毛皮摩掠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
③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异种电荷。
二、讲堂导学:1.情境导入:思虑: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何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假如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夜晚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
这些现象发生的原由是什么?小结:摩掠过的物体拥有了吸引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
习惯上我们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
2.出示目标:1)察看摩擦起电现象;2)认识两种电荷;3)知道物体带电的性质;4)掌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5)知道验电器的结构、原理3.自主学习,合作研究:1、察看课本图,联合课本内容,,让我们一同认识一下一个新的工具——验电器。
2、叫电荷量,简称电荷。
其单位是,简称,符号。
3、仔细阅读元电荷部分,达成以下问题( 1)英国科学家揭开了原子结构的奥密( 2)原子由和构成,位于原子的中心,带正电,带负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物理15.1两种电荷导学案
学点1摩擦起电、电荷实验1:找一支塑料笔杆,和绒布反复摩擦几次,用它去吸引小纸屑等轻小物体,看能否成功。
实验2:自制验电器:把铅笔杆插在底座上(底座可以用橡皮泥或塑料泡沫来做),取粗细约1 mm、长10 cm的裸铜线缠在笔杆上,金属箔可用铝箔包装纸剪成约2.5 cm长、8 mm 宽,按图15-1-5所画的那样剪好,沿虚线对折后挂在裸导线的左上端,裸导线的另一端弯成环状。
这样验电器就做成了,然后使用自制的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图15-1-5思考:问题1:哪些物体相互摩擦后会产生带电现象?举例说明。
答:__毛皮与橡胶棒、丝绸与玻璃棒等摩擦后会产生带电现象__。
问题2:自然界中存在几种不同性质的电荷?它们之间是否发生相互作用?答:__自然界中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它们之间要发生相互作用__。
问题3:验电器的金属箔张角增大和减小分别说明被检验物体的带电情况如何?答:__验电器的金属箔张角增大,说明物体所带电荷量变大;张角减小,说明物体所带电荷量变小__。
学点2原子及其结构材料1:如图15-1-6甲所示是原子内部的结构图,其中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核外有绕核高速运动的电子,原子核还可分为质子和中子。
材料2:如图乙所示是氢(H)原子、氦(He)原子、锂(Li)原子、铍(Be)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5-1-6思考:问题1:原子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原子核还可以再分吗?答:__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还可以再分__。
问题2:由图可知,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有什么关系?答:__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在通常情况下相等__。
学点3导体和绝缘体实验: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B,使A带电,B不带电,分别用橡胶棒和带绝缘柄的金属棒连接验电器,同时观察验电器金属箔张角的变化,如图15-1-7、15-1-8所示。
图15-1-7图15-1-8思考:问题1:用橡胶棒连接验电器时,验电器A、B金属箔的张角没有变化,说明验电器A的电荷量__没有变化__,验电器B仍__不带电__。
第1节 两种电荷(导学案)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1节两种电荷(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知道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重点)2.知道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3.知道原子的结构,认识元电荷。
(难点)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点拨活动一:摩擦起电(试一试,结合课本内容,完成下列问题)实验:将自己的塑料直尺等文具在毛发中摩擦后,分别靠近小纸片。
发现,小纸屑被。
说明:摩擦过的物体能够。
结论:摩擦过的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
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
活动二:两种电荷(阅读课本P32-33页部分内容,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两种电荷①正电荷:被摩擦过的所带的电荷;②负电荷:被摩擦过的所带的电荷。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异种电荷。
简称“同异”3.电荷量:①定义:,简称。
②单位:,简称,符号。
4.验电器:①作用:检验物体。
还可以粗略估计带电的多少。
②原理:。
活动三:原子及其结构(阅读课本P33页和P33页第1自然段内容,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原子的结构原子核质子(带正电)原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2.元电荷:电子是带有最小的粒子,所带的电荷量为。
符号。
三、当堂检测1.以下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A.将被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纸屑被吸起B.在干燥的天气中脱毛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啪”声C.用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吸附有许多细微脏物D.把钢针沿着磁铁摩擦几次,钢针就能吸铁屑2.三个带电的通草球A、B、C,其中A排斥B,C吸引B,说明A和C带___________电荷.若B带正电荷,则A带__________电荷,C带_________电荷。
3.验电器是根据的规律制成的,用来检验物体_________。
4.电子是带有最小______的粒子,这个最小电荷是__________C,称做_____,用e表示。
九年级物理全册 15.1两种电荷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15.1两种电荷学习目标: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3.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能够解释摩擦起电.4.认识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一、学前准备下面的场景,你遇见过吗?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吗?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与之相似的的现象吗?这种现象是什么现象?二、预习导航(一)预习指导1.用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梳子为什么能吸起小纸屑?预习疑惑:.2.被丝绸擦过的玻璃棒与毛皮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一样吗?试试做:两根丝绸擦过的玻璃棒(或毛皮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会出现什么情况?丝绸擦过的玻璃棒与毛皮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又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预习疑惑:.3.有什么器材可以判断物体是否带电?它的构造和原理是怎样的?(二)预习检测4.用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张开一定的角度,如图所示,则金属箔带的是电荷(选填“正”或“负”),金属箔了电子(选填“失去”或“得到”).5.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轻质小球,小球被吸引过来,则小球是()A.带正电B.带负电C.不带电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6.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轻小纸屑后,纸屑又很快飞开,这是因为()A.纸屑不带电,所以不能被橡胶棒吸引而飞开B.纸屑质量太小,不能带电C.纸屑带的是正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飞开D.纸屑带的是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飞开7.现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带负电,A和B互相吸引,C和A互相排斥,则()A.B一定不带电,C带正电B.B可能带正电,C带正电C.B一定带正电,C带负电D.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8.手拿一根铜棒与毛皮或丝绸摩擦,则铜棒()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C.一定不带电D.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9.淘气的小明将两只系着细线的气球在衣服上蹭来蹭去,当他提起细线试图让两只气球靠近时,出现了图中的现象,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三、课堂互动摩擦起电的原因10.通常情况下物质的原子是不显电性的,为什么两个物体相互摩擦后,物体会带上电?规律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五章第1节--两种电荷 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五章第1节 - 两种电荷导学案一、导入1. 知识预测•你知道什么是电荷吗?•电荷有哪些性质?•电荷的单位是什么?2. 学习目标•了解电荷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掌握电荷的单位及电荷守恒定律的基本内容。
二、新课导入1. 观察实验现象•教师将摩擦皮革球后用手指靠近带电皮革球;•观察现象,并记录在导学案上。
2. 探究电荷的性质根据观察实验现象,回答以下问题:1.为什么带电的皮革球能吸引附近的物体?2.你认为带电的物体有什么特点?3.靠近带电球会发生什么现象?3. 引入电荷的概念根据实验现象和问题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物体因带电而发生相互作用,这种现象叫做电荷现象。
那么什么是电荷呢?电荷是物体带有的一种基本属性,带电物体会发生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表现为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的现象。
三、电荷的基本性质1. 两种电荷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电荷可以分为两种,分别称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如下:•相同电荷之间会产生静电排斥,即相互排斥的趋势;•不同电荷之间会产生静电吸引,即相互吸引的趋势。
2. 电荷的单位物理学中,电荷的单位是库仑(C)。
1库仑被定义为通过导体间引入1安培(A)电流时,在1秒内流过的电荷。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使用毫库仑(mC)或微库仑(μC)作为较小电荷的单位。
3. 电荷守恒定律根据电荷守恒定律,一个孤立系统中的总电荷保持不变。
也就是说,在一个自然界中既不可以发生电荷的创造,也不可以发生电荷的消失,电荷只能通过相互之间的相互转移来改变。
四、小结•电荷是物体带有的一种基本属性,带电物体会发生相互吸引或排斥;•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它们之间会产生不同的相互作用;•电荷的单位是库仑(C),常用的较小单位为毫库仑(mC)或微库仑(μC);•根据电荷守恒定律,总电荷在一个孤立系统中保持不变。
五、课后作业1.分组讨论:你身边的哪些现象与电荷有关?并给出解释。
2.根据导学案中的知识点,写一段话谈谈你对电荷的理解。
九年级物理全册 15.1 两种电荷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1)
15.1两种电荷预习案学习目标1. 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什么?2. 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3. 了解原子结构,知道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预习引导1、阅读课本“电荷”部分,思考下列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在什么情况下,就可以认为物体带了电荷?可以用什么办法使物体带上电荷?举例说明。
2、阅读课本“原电荷”部分,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
3、独立完成下面的预习检测题,然后与正确答案对照,了解自己的预习情况。
预习检测(1)梳过头发的梳子能吸起头发、穿过的化纤衣服表面常吸附一些灰尘。
这样,我们就说梳子、衣服带上了。
(2)带了电荷的物体具有的现象。
(3)原子由和组成,位于原子的中心。
(4)预习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请跟同学们讨论交流。
探究案活动探究一:摩擦起电独立完成下列活动,仔细观察现象,思考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问题1、将自己的塑料直尺、圆珠笔杆、钢笔等文具在毛发中摩擦后,分别靠近小纸片。
问题2、将一束扯成线状的塑料捆扎绳,用干燥的手自上而下捋。
再多捋几次。
问题3、将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分别靠近自来水的细水流、细小纸屑。
会发现,细水流变,小纸屑被。
总结:可以发现,一些物体被后能够带上电荷,因而能吸引物体。
这种使物体带电的现象,就是现象。
活动探究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思考下面问题:(玻璃棒用丝绸摩擦过,橡胶棒用毛皮摩擦过)问题4、将两根玻璃棒互相靠近(见课本图5.1-2),自由悬挂的玻璃棒是否会动?可能向哪个方向运动?问题5:将橡胶棒靠近自由悬挂的玻璃棒,玻璃棒可能向哪个方向运动?问题6:将两根橡胶棒互相靠近,自由悬挂的橡胶棒会向哪个方向运动?现象:靠近的两根玻璃棒会,靠近的两根橡胶棒会,靠近的玻璃棒与橡胶棒会。
总结: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把规定为正电荷,把规定为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
练习1: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它们相互靠近时,A排斥B,B吸引C。
九年级物理15.1_两种电荷导学案
第一节两种电荷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知道物体带电的性质;2.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3.知道验电器的构造、原理;知道电荷量及其单位;4.会使用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5.知道摩擦起电及物体是否显电性的原因。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两种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难点:金属中的电子可以自由移动。
预习可知:1.自然界只有种电荷.2.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异种电荷。
4.电荷量:叫电荷量,简称电荷。
其单位是,简称,符号。
5.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如:、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6.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如:、玻璃、塑料等;课堂导学:知识结构:一、电荷1.阅读课本32页至35页内容,请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思考: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
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小结:摩擦过的物体具有了吸引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
习惯上我们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
2.认真观察15.1-1并阅读相关内容,完成有关问题:①经摩擦过的玻璃棒、橡胶棒(能或不能)吸引轻小物体。
②自然界只有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可用“+”表示。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
可用“-”表示。
③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 ____ ,异种电荷 ______ 。
3.电荷量:叫电荷量,简称电荷。
其单位是,简称,符号。
4.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1)利用带电体的性质来判断即带电物体都有 __________________ 的性质。
5.验电器:观察课本33页图15.1-2,结合课本的有关内容,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一个新的工具——验电器。
(1)验电器的原理是;(2)验电器的用途是;(3)验电器的构造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1)利用带电体的性质来判断即带电物体都有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例1:如果一个带电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
例2:如果一个带电体排斥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
(4)强调“摩擦起电的原因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并不是摩擦创造了电荷.”
三、导体与绝缘体
1.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观看视频)演示实验:
取两个验电器A和B。用金属杆把A和B连接起来,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A,可以看到A和B的金属箔都张开了。
改用橡胶棒把A和B连接起来,重做上面实验,可以看到只有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开,而B仍然闭合。
一、电荷
1.阅读课本98页至99页内容,请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思考: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小结:摩擦过的物体具有了吸引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习惯上我们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
实验现象说明:电荷在金属杆中定向移动。
(1)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如:、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2)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如:、玻璃、塑料等;
(3)金属导电靠的是,酸、碱、盐的水溶液导电是靠。
注意: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线。
当堂达标
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 去靠近用丝线悬挂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吸引,那么小球可能带电,也有可能。
开发区六中导学案
(时间:2013年9月主备人:张金荣)
课题
15.1两种电荷
本节课关键知识点现象;知道物体带电的性质;
2.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知道验电器的构造、原理;知道电荷量及其单位;
4.会使用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5.知道摩擦起电及物体是否显电性的原因。
5.电线的芯线是用金属来做的,因为金属是;电线芯线的外面包上一层橡胶或塑料,因为橡胶或塑料是。
6.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存在大量的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的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的范围内,不能。
7.下列物质属于导体还是绝缘体?(导体后面打“√”,绝缘体后面打“〇”)
①空气②煤油③稀硫酸
④人体 ⑤陶瓷⑥塑料
2.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几下,塑料梳子就会带电。这种使梳子带电的方式叫。将带电的梳子靠近自来水龙头放出的细水流时,就会观察到。
3.当带电体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金属球时,就有一部分转移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片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带电荷互相而张开。从金属箔的张开可以断定,跟金属球接触的物体是带电的。
4.验电器主要是由(A)金属杆(B)金属球(C)金属箔(D)玻璃外壳等四个部分构成。其中是导体;是绝缘体。
⑦水银⑧干纸⑨大地
玻璃棒和绸子相互摩擦时,____上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__上,因此玻璃棒因__了电子而带上电荷。
5.验电器:观察课本98页图5.1-3,结合课本的有关内容,,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一个新的工具——验电器。
(1)验电器的原理是;
(2)验电器的用途是;
(3)验电器的构造有。
二、原子及其结构:
1.原子的结构元电荷
认真阅读元电荷部分,完成下 列问题:
(1)英国科 学家揭开了原子具有结构的秘密
(2)原子由和组成,位于原子的中心,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
2.认真观察5.1-1并阅读98页内容,完成有关问题:
①经摩擦过的玻 璃棒、橡胶棒(能或不能)吸引轻小物体。
②自然界只有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可用“+”表示。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可用“-”表示。
③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____,异种电荷______。
课前预习学案
1.自然界只有种电荷.
2.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异种电荷。
4.电荷量: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其单位是,简称,符 号。
5.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如:、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6.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如:、玻璃、塑料等;
课内探究学案
带正电,带负电。
(3)人们把最小的电荷叫做______,常用符号表示e=。
(4)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所以整个原子呈中性。
2.摩擦起电的原因
(1)在通常情况下,原子呈中性,由原子组成的物体也呈中性.
(2)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3)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负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