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统整的理念与设计讲解

合集下载

中小学课程统整:涵义解析与设计策略

中小学课程统整:涵义解析与设计策略

中小学课程统整:涵义解析与设计策略近年来,课程统整(curriculum integration,也可译为课程整合、课程综合化等)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领域的热点词汇。

国内涌现出很多进行课程统整的优秀学校案例,尤其是小学阶段,很多学校都在持续跟进、跃跃欲试。

但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对现有的学校课程与教学进行统整设计?课程统整的本质涵义到底是什么?中小学如何进行课程统整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本文试图在中外课程统整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对这些基本问题进行回答。

一、中小学课程为何需要进行统整设计课程统整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域的一个热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基于现有学校课程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的不理想突出表现为分科课程过多和经验/活动课程过于松散。

首先,分科课程过多容易带来一些问题。

具体表现为:人为的“分科”容易割裂学科间的有机联系,学生难以建立对事物的整体、深入认识;以知识的逻辑体系为核心组织起来的学科课程容易导致轻视学生的需要和经验,脱离生活实际,造成学生实际动手动脑能力下降;可能造成并行课程过多,加重学生负担。

其次,经验/活动课程过于松散。

从表面上看,虽然现在学校开展的各种班队活动、德育活动、体育活动很丰富,但深入分析后我们会发现,很多活动是片段、临时、形式化、学生被动参与的,与学科教学缺乏关联。

这就亟需用课程统整的思想对活动类课程和学科类课程进行关联、融合设计。

(二)学生学习是一个多方面联结的过程杜威认为,将学校课程依照成人世界的逻辑或通则可划分为不同的学科或科目,虽然有利于系统知识的教学或学习,但忽略了个人的生活世界,尤其是不符合儿童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

如果学科题材未能与儿童的生活相结合,那么将出现三种典型的缺失:(1)学科题材与儿童的感受或经验缺乏有机联结,变成纯粹的形式或符号,这是空洞而无用的,只会阻碍心灵的发展;(2)由外加诸的学科教材,导致儿童缺乏旧经验以吸收新经验,使儿童失去求知的欲望和需要,进而失去学习的动机;(3)学科教材要符合逻辑系统,若以外加的或继承的方式呈现给儿童,就会丧失原来的品质。

单元统整教学的理念阐释与具体实施

单元统整教学的理念阐释与具体实施

单元统整教学的理念阐释与具体实施单元统整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对相关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要素进行统整,使之形成有机的整体。

它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中,统一安排、周密布置,因材施教,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下面将针对单元统整教学的理念阐释以及具体实施进行详细解释。

一、单元统整教学的理念阐释单元统整教学是以教学内容为主线,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对学习内容进行系统整合和深度挖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够掌握知识,又能够培养综合能力。

具体而言,单元统整教学的理念阐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目标明确单元统整教学注重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教学目标应该是能够实现学生学习深度和广度的要求,具有激励学生学习的功能。

教学目标的明确能够使教师和学生都知道学习的方向和目标,为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2. 教学内容结构清晰单元统整教学要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应该是有机整合的,在教学内容选择上要注重对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贯通。

教学内容的结构清晰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增强知识系统性,提高综合素质。

3. 学习过程活动丰富单元统整教学注重学习过程中的活动丰富性,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思考等多种形式进行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动手实践能力。

通过这些丰富的学习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4. 教学评价方法科学单元统整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评价上要科学有效,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的评价,而不是单纯地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包括笔试、口头答辩、实验报告、作业成绩等,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动力。

在进行单元统整教学时,教师首先需明确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并且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细化的内容,包括知识、能力和态度等要素。

课程统整的理念与实践

课程统整的理念与实践

课程统整的理念是将课程的不同部分,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估和评价等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实践则是指在课堂上将这些理念落实到实际教学中。

这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如案例分析、研讨会、实验和项目等来实现。

课程统整还包括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意味着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这可以通过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来实现,如讨论、模拟、案例研究、团队合作项目等。

实现课程统整的关键在于首先明确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然后根据这些目标和需求设计课程内容和活动。

这需要老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知识,并能够灵活地适应学生的不同需求。

在实现课程统整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课程的评估和评价。

评估是指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果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保课程达到预期的效果。

评价则是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并给予反馈。

这可以通过各种评估工具,如测试、问卷调查、观察、反馈等来实现。

课程统整的实现需要认真设计和组织,但能够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和更高的学生满意度。

基于主题的统整项目课程的设计理念

基于主题的统整项目课程的设计理念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詹姆斯?比恩(james a.beane)提出了课程统整理念,他认为,课程统整是一种课程设计,是在不受制于学科界限的情况下,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合作认定重要的问题或议题,再以这些问题或议题为主题来组织课程,促成个人和社会的统整。

下面,我们以我校一年级学生、老师和家长共同参与的“职业日”主题统整课程为例,对我校的统整课程理念进行阐述。

一、以发展为目的,促进学生“全人”发展和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深度融合统整课程理念的目标是培养“全人”,即重新审视学生作为“人”的价值,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与独立性,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关键能力。

为此,我们必须关注目标的“整体性”,在给予学生尊重与自由的情况下,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和优势,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身的价值。

我校的“职业日”主题课程共设置有6个活动小组,即a(art 艺术)组、b(business商务)组、p(people人际交往)组、s(science科学)组、o(office 事务)组和t(technique技术)组,旨在引导学生在畅想自己未来职业的同时,亲身感知身边的不同职业并进行适合自己的职业体验。

学生可自由选择参与任一活动小组的课程学习,学习过程以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引导为辅。

例如在a组的职业日课程活动中,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ipad键盘演奏时,依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和需求,设置了ipad演唱小组、ipad键盘小组、ipad爵士小组和ipad吉他小组4个小组,以突显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和表现,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价值和潜能。

此外,我们还应关注目标的发展性,即不仅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

例如o组的李林、张琳老师通过让学生制作中英文邀请函,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银行业务办理等活动,使学生在进行职业体验的过程中,学会了相关的职业技能和社交礼仪,并锻炼了团结协作、解决问题及动手实践等一系列面向未来的关键能力。

关于课程统整的几点认识

关于课程统整的几点认识

关于课程统整的几点认识关于课程统整的几点认识一、什么是课程统整?课程统整是指遵循国家(政府)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以指定教科书为主要教学资源,整合其他教科书等多种教学资源,根据科学的教育理念与本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整体、系统设计可以直接实施的教学内容并进行教学实践、取得实效的过程。

二、课程统整包括那些方面?1、根据课标和指定教科书,参照其他教材,对教材体系做结构性调整。

以目前的课改新教材为主要教学资源,参考其他各种版本的教学资源,将教材的内容进行重新统整和整合。

2、基础性课程、研究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的统整。

将三类课程,即基础型课程(70%)、拓展型课程(20%)和研究型课程(10%)进行统整,进行课程的重新设计。

3、教学三维目标的统整。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二期课改提出的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将三维目标进行统整,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4、教学要求的统整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品德培养的统整;学生课内外教学活动的统整,课堂传授知识与社会生活经验的统整等。

5、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统整。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学科渗透。

所谓"统整"是分割与分解的反面,使事物处于一体化的完整状态。

因此统整是一种过程、手段和途径,课程统整的最终目的是在统整过程中使教师专业化水平得到发展,营造合作的校园文化。

三、课程统整的实施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校发展的作用 1、课程统整的实施有利于学校课程建设的深入一直以来教师关注的是基础性课程,特别是高年级老师,认为基础性课程是生命线,因此一些教师对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的开设采取可有可无的心态,将三类课程进行完全割裂。

如果对学校的课程进行统整,重新设计,在基础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之间寻找到交叉点,能起到互补的作用,这样既能够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也能够减少知识的分割,同时也减少因知识的剧增而给学生造成的过重的课业负担,由此可以看出课程统整对学校开展课程建设和深化起着很大的作用。

单元统整教学的理念阐释与具体实施

单元统整教学的理念阐释与具体实施

单元统整教学的理念阐释与具体实施【摘要】单元统整教学是一种以“整合”为核心理念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将不同学科或知识点进行整合,提高学生的跨学科综合应用能力。

在教学理念方面,单元统整教学注重跨学科的整合与应用,强调知识之间的联系与综合性思维的培养。

在具体实施方面,教师应设计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跨学科学习和运用知识。

结合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方式,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形成综合性认知。

通过单元统整教学的实施,可以促进学生的跨学科认知、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

单元统整教学是一种有益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方式,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单元统整教学、理念、具体实施、引言、结论1. 引言1.1 引言教育教学的发展离不开不断的探索和创新,而单元统整教学便是一种符合当今教学发展趋势的教学模式。

单元统整教学强调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打破学科的界限,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学习和理解知识。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需要具备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而单元统整教学正是可以帮助他们培养这种能力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从单元统整教学的理念阐释和具体实施两个方面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希望可以为教师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详细介绍,相信读者对单元统整教学会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能够对教学实践产生积极的影响。

部分内容到此结束。

2. 正文2.1 单元统整教学的理念阐释单元统整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其核心思想是将知识内容进行整合,使之呈现出一种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状态。

通过单元统整教学,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他们全面、深入地理解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在单元统整教学中,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

教师还需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

主题统整课程

主题统整课程

主题统整课程主题统整课程引言主题统整课程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主题统整课程的概念、特点、优势、应用以及如何设计一节主题统整课程。

一、主题统整课程的概念主题统整课程是指将教材中相关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并通过具体实例进行讲解和演示,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这种教学方法强调知识之间的联系和互动,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

二、主题统整课程的特点1. 知识有机结合:主题统整课程将相关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2. 实例演示:通过具体实例进行讲解和演示,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3. 强调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

4. 突出重点:主题统整课程突出重点,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把握知识点的核心内容。

三、主题统整课程的优势1. 提高学习效率:主题统整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2. 增强学习兴趣:通过具体实例进行讲解和演示,使学生对知识点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学习积极性。

3. 促进思维发展: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

4. 培养创新意识:主题统整课程强调知识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主题统整课程的应用1. 学科教育:主题统整课程适用于各种学科教育,如语文、数学、英语等。

2. 教育阶段:主题统整课程适用于各个教育阶段,如小学、初中、高中等。

3. 教学形式:主题统整课程适用于各种教学形式,如课堂教学、在线教育等。

4. 教育目标:主题统整课程适用于各种教育目标,如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创新意识等。

五、如何设计一节主题统整课程1. 确定主题: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掌握情况,确定本节课的主题。

2. 组织知识点:将相关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学期课程统整的概念和操作

学期课程统整的概念和操作

学期课程统整的概念和操作一、为什么要提出学期课程统整?1、课程改革中存在着一对矛盾: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之间的矛盾。

课程实施的四种取向:得过且过、忠实、调适、创生2、问题在于如何激活课程?课程实施要适应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要体现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主体地位。

所以许多专家曾大声疾呼“要把课堂还给老师”。

如何激活?也就是要以教师为主体,将文本课程经过统筹整理(统整),成为能够真正有效落实到课堂中去实施的“课程”。

3、一般的教学程序缺少足够的激活能力。

教师接到新学期安排后,根据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和统一的教学进度备课,上课。

在碰到教学困难的时候或对某一教学问题产生兴趣的时候,就找一些相关的材料进行辅助教学。

这种设计缺乏通盘的考虑,没有对一学期所教学科的课程与教材以及各种要素进行整体思考。

教学效果也很难有大的提高。

为了找到一个沟通宏观课程设计与微观课堂教学之间的最好的激活方式,专家们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抓手。

概念的提出:学期课程统整二、何为学期课程统整?1、主要概念“课程统整”其词源本意就是对课程资源的“统筹规划与系统整理”;学期课程统整:学校教师以国家(政府)的课程方案和标准为依据,把一个学期作为基本周期,以指定的教科书作为主要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其多种相关的资源,根据科学性原理和学校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进行系统与集约化设计,使之成为可以直接实施的教学内容并展开有效教学实践的过程。

用比较简单的表述来说:以学期为单位,遵循课程标准,以指定教科书为主要教学资源,利用其他教科书等多种教学资源,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与学生实际系统设计可以直接实施的教学内容并进行教学实践等。

2、具体的做法介绍要求教师在每学期开学前先对自己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系统设计,对各种教学要素进行统筹整理(统整),形成自己所教学科的《学期课程统整指南》,然后按照自己设计的这个指南备课和上课。

这份指南的核心内容中有一份详尽的教学进度表。

非常类似于导游手册。

课程统整的初步认识

课程统整的初步认识

课堂教学进程中教师课程统整的策略
四(8)班杨兵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复合型教师,我们首先要明白课程统整的意义,即从问题和议题为组织目的,统整、规划和组织与议题相关的知识和学习经验,是增加年轻教师统整课程经验到意义系统中,并亲身经验问题解决的民主过程。

课程统整包含四个主要部分:经验统整、社会统整、知识统整和课程设计统整。

知识统整,当“统整”用于课程时,也意指知识组织与运用的理论。

假如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面临一些问题和困惑的情境时,我们该如何处理呢?我们不应该考虑学科界限,而应该应用一些适合的或相关学科的有关知识来共同处理问题和情境。

在学校中提倡知识统整,通常论及的立场是将知识带离分科的间隔,而让知识置于情境脉络中,以便孩子更容易接受或感受它的意义。

我们许多老师从来没有经历过课程统整,这是学科本位教育制度的产物,统整对他们来说意味着大量的再培训和概念重建,对他们的学科知识和课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之,课程统整的实施需要整体的配套措施和适宜生长的土壤。

传统的学校组织结构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行政上采用自上而下的课程管理,缺乏教师合作的文化,采用标准化测验的评价方式,这是不利于课程统整的。

比恩课程统整的理念及模式建构

比恩课程统整的理念及模式建构

比恩课程统整的理念及模式建构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和阐述比恩课程统整的理念及其模式建构。

比恩课程统整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强调跨学科的知识融合与实践应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首先对比恩课程统整的基本理念进行概述,包括其产生的背景、核心理念及其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

随后,本文将详细分析比恩课程统整的模式建构,包括其课程设计原则、实施策略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

通过本文的阐述,旨在帮助读者全面理解比恩课程统整的理念及其实践应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比恩课程统整的理念比恩课程统整的理念,源于其对于教育全面性和学生主体性的深刻理解。

比恩认为,课程不应该是一堆孤立的知识点的堆砌,而应该是一个有机的、相互联系的整体。

这个整体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核心,将各个学科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融入其中,形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和连贯性的课程体系。

比恩课程统整的理念强调,教育应该是一种生活的过程,而不是一种准备生活的过程。

因此,课程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反映社会现实,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成长。

同时,比恩也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认为学生应该是课程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学生应该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积极参与到课程的建构和实施中来,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提升。

在比恩看来,课程统整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育理念。

它要求教育者打破传统的学科壁垒,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和整合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体验。

课程统整也要求教育者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和挑战。

因此,比恩课程统整的理念是一种全面、开放、包容的教育理念,它强调课程的整体性、生活性和主体性,旨在为学生提供一种更加全面、深入和富有意义的学习体验。

这种理念对于当前的教育改革和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三、比恩课程统整的模式建构在比恩课程统整的理念指导下,我们进一步探索其模式建构。

名词解释统整课程

名词解释统整课程

名词解释统整课程
统整课程 (integrated curriculum) 是一种教育理念和课程设计方法,旨在通过将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整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知识体系和思维能力。

在这种理念下,课程不是由多个学科领域简单地拼接而成,而是需要对学生在各个学科领域中学到的知识进行整合和统整,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统整课程的设计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明确课程的目标和定位,确定课程想要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其次,需要根据不同学科领域的特点和学习目标,将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和统整,形成一个整体的课程体系;最后,需要在课程实施和评价过程中,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效果,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统整课程被认为是一种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
课程设计方法,在当代教育改革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小学语文课程统整内涵、目标与设计思路

小学语文课程统整内涵、目标与设计思路

第40卷第4期2020年4月CURRICULUM,TEACHINGMATERIALANDMETHODVol.40,No.4Apri,2020小学语文课程统整:内涵、目标与设计思路孙凤霞(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北京100097)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受现代语文教育范式的深刻影响,至今仍存在着教学内容孤立、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环境单调等现象,造成语文教学的低效。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全面深化的阶段,聚焦课程的深度整合是语文课程改革面临的新的重大课题。

建立在系统理论基础上的课程统整是实现课程与教学以及教学内部各要素有机统一的实践路径,已成为国际教育变革的趋势,基于学科开展课程统整成为学界普遍认可的推进策略。

小学语文课程统整在内涵、目标和设计思路上有其自身特点,梳理相关理论与实践经验有助于对课程层面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课程统整;小学语文;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 0186(2020)04 0096 06作者简介:孙凤霞,1970年生,女,河北人,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副校长,主要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和小学语文课程统整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进步、知识剧增导致学校课程内容膨胀,出现学科过多和教师负担过重等问题,课程统整逐渐受到各国课程变革的重视。

2001年7月,我国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2018年1月,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专门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三种组织形式。

当前,学校教育仍以学科为基本课程单位,不同学科的课程统整具有不同特征,有效推进学科课程统整成为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向和重要关注点。

笔者下面就小学语文课程统整的内涵、目标和设计思路分别展开讨论。

一、小学语文课程统整的内涵学界对课程统整的认识大体分为两类,一类认为课程统整是课程设计理论,涵盖学校教育目标、学习的本质、知识的组织与应用,以及民主社会的价值等特定观念;另一类认为课程统整是课程组织方式,作为连续性的课程概念,逐层打破学科界限,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

单元统整教学的理念阐释与具体实施

单元统整教学的理念阐释与具体实施

单元统整教学的理念阐释与具体实施单元统整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和统一,使得学生能够用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真实问题,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单元统整教学是在教育教学改革中逐渐受到关注和推广的一种教学模式,其理念阐释与具体实施对于教育教学工作者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一、单元统整教学的理念阐释单元统整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其核心思想是将各学科知识内容进行整合和统一,设计一个完整的学习单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解决真实问题。

单元统整教学注重跨学科整合,注重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这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统整教学的理念阐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以学生为中心。

单元统整教学注重发掘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升学生学习动力,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2. 以问题为导向。

单元统整教学强调将学科知识与真实问题相结合,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主动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跨学科整合。

单元统整教学注重将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进行整合,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和应用,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

4. 教师角色的转变。

单元统整教学要求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单元统整教学的具体实施,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知识的特点,设计合适的学习单元,确定教学目标和任务,组织教学活动,评价学生学习成果。

具体实施单元统整教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设计学习单元。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个完整的学习单元。

学习单元应该具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同时要有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单元统整教学的理念阐释与具体实施

单元统整教学的理念阐释与具体实施

单元统整教学的理念阐释与具体实施单元统整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它不是简单地进行知识的堆积,而是将知识进行整合,让学生通过探究和实践去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单元统整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单元统整教学的理念阐释和具体实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单元统整教学的理念阐释1. 教学内容的整合性单元统整教学注重将不同学科或内容之间的联系整合起来进行教学。

传统教学中通常是按照学科的分科来进行教学,学科之间的联系常常被忽视,导致学生知识的片面性和零散性。

而单元统整教学则打破了这种格局,将各个学科之间的知识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和理解。

2. 学习环境的构建单元统整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来进行学习,构建积极、主动的学习环境。

教师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在学生学习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

3. 跨学科的学习单元统整教学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学科的范畴,而是跨学科、综合性的学习。

这种形式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规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单元统整教学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教学主题,这个主题可以是一个实际问题、一个社会现象,也可以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内容。

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是单元统整教学的基础,一个好的主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 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在单元统整教学中,教师需要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探究、实践来学习知识。

可以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实验探究、项目研究等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在单元统整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学习,让学生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去理解和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进行学科之间的整合和穿插,培养他们的跨学科综合能力。

单元统整教学的理念阐释与具体实施

单元统整教学的理念阐释与具体实施

单元统整教学的理念阐释与具体实施单元统整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它强调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等各方面的统整,旨在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本文将对单元统整教学的理念进行阐释,并结合具体实施来说明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单元统整教学强调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

在传统的教学中,各个知识点往往是孤立的,学生难以将它们联系起来,缺乏整体性的认识。

而采用单元统整教学的理念,可以将各个知识点有机地整合到一个单元中,使学生可以在一个系统的框架下学习和理解知识点,从而增强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具体实施时,可以通过合理设计单元教学内容,构建知识链条,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对不同的知识点进行比较、归纳和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单元统整教学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局限于板书、讲解和练习,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难以主动参与学习。

而单元统整教学则倡导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探究教学、合作学习等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和合作,积极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具体实施时,教师可以根据单元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并注意及时调整,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单元统整教学重视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传统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为主,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记忆和应试能力,难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发展情况。

而单元统整教学倡导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如作业、课堂表现、小组讨论、项目展示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具体实施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选择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过程和成果的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不断完善和提高。

单元统整教学强调师生角色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主导教学过程,学生被动接受,缺乏学习主体性。

而单元统整教学强调教师要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导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养。

基于课程统整理念的初中美术主题教学方法

基于课程统整理念的初中美术主题教学方法

基于课程统整理念的初中美术主题教学方法根据对初中生的了解,当下大多数的初中生都能够清楚认识自身绘画方面的不足,以及这些方面存在的困难,并且意识到自发性的绘画行为或活动相当少这一状况。

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美术主题教学的时候,必须要认识到美术学科本身的综合性和包容性,围绕美术这一主题,整合相近的活动和内容等,对学科内和学科之间的联系进行加强,从而保证初中美术课程的教学效果达到理想化的目标。

一、课堂统整理念和主题教学的概述从统整本意的角度来讲,统整主要指的是采取一定的方式,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内容整合起来,以此来促使在知识、能力和社会生活之间建立起相应的联系。

基于此,具有意义的系统信息资源诞生了,推动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的实现。

课程统整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广义和狭义的。

作为一个多元化的概念,课程统整的狭义层面指的是一种组织手段,而广义层面则指的是整合经验、社会、知识和课程等。

从本质上讲,课程统整并不是一个还没有经过开发的新领域,其在道德教育领域就已经有过相关的例子。

基于对很多课程通整观点的了解可知,其将学生作为主体,依据生活经验进行弹性化的课程设计。

从美术教学设计的角度来看,课程统整理念和指导教学设计的思想十分相似。

“主题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运用主题的形式,将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掉,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主题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其基础是教学内容,将带有一定社会意义的要素当作主题,从而有目的和意义地开展学生学习活动。

“主题教学”有很多种表达方式,但是实际上表达的思想内容都十分相似。

将主题教学运用到初中美术课程当中,用美术课程的标准来衡量,主题教学能够使学生的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等得以提升,并且更加注重对学生个性化和多样性的培养。

二、基于课堂统整理念的初中美术主题教学方法(一)明确教学的主题和方向一方面,确定了初级中学艺术主题教学的主题。

在课程统整理念下的初中美术主题教学中,主题的确定主要受到学生、教师和课本三方面的影响。

中国大陆幼儿园统整课程的理念与设计

中国大陆幼儿园统整课程的理念与设计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commercial use中国大陆幼儿园统整课程的理念与设计中国教育先锋网 2005-08-24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李子建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杨晓萍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尹芳摘要:本研究以中国大陆重庆市幼儿园作为脉络,探讨了幼儿园统整课程的涵义、理论基础与设计,提出幼儿园统整课程目标旨在增进幼儿真正了解自己及其世界,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并把所学知识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在课程内容上,强调与幼儿的真实生活与社会经验相结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身心发展水平,设计课程,并注重课程之间的统整性、综合性;在课程的组织上,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幼儿是主动积极的学习者,教师与幼儿之间是平等的合作关系;课程评价方式上强调多元化,弹性化,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培养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统整课程;设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大陆幼儿园教育主要受到来自前苏联教育的影响,强调系统地按幼儿年龄分布及其特征分步骤地向幼儿传授学科知识,就课程设置而言,是以社会调适主义或要素主义的课程取向为基础的,力图对“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加以响应,以此来设计课程,具体表现为:第一,课程目标理性化。

幼儿园教育课程目标之确立过分强调从社会的需要来考虑,忽视学前儿童的兴趣、需要;第二,课程内容小学化。

以往天真烂漫的童年游戏被挤占,要求学前儿童记忆单调、枯燥、令人乏味的知识。

知识对学前儿童来说已从力量异变为一种压力,正在失去对学前儿童心灵感召的魅力;第三,课程设计强调教师为中心,教师成了全权主宰,绝对权威,学前儿童的一切行为必须围绕这个中心来转动;第四,课程评价重结果轻过程,忽视了幼儿认知、情感、个性等方面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课程忽视了“文化”隐含下文字符号深层下的学前儿童的情感、态度、意志等精神现象。

课程整合的基本理念和策略

课程整合的基本理念和策略

课程整合的基本理念和策略课程整合是现代课程改革的根本问题之一,更是我国目前正在实验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的重点内容之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提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在《纲要》发布之前,我国已有一些关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在理论上,有诸多研究对国外有关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践作了多方面的译介,也有部分学者对我国单一的分科课程体系提出批评和实施综合化改革的建议。

在实践上也有部分省市及个别学校开展了综合课程的实验。

一、课程整合的基本理念课程整合(也有人译为“课程统整”等)是一个包含着多种含义、多种实践而且有着不同反映的概念。

从总体上说,在国外,课程整合通常指的是“使学习计划中分化出来的各个部分比较紧密地联系起来的专门努力”。

在我国,有研究者在分析后指出,它实质上是“把学生在校内的学习同校外生活及其需要和兴趣紧密结合的整体化课程”。

虽说这些界定均有片面之处,但我们仍能从国内外课程整合的发展进程中窥见其孕育的一些基本理念,这些理念不仅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更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

(一)课程整合是与课程分化相对应并相包含的课程设计方式整合,就是将不同的部分连接成一个整体或将不同的部分纳入到整体中。

因此,整合首先以部分为基础,没有部分也就没有整合。

实际上,所有的课程整合形式,都离不开各个分化的学科,也都承认学科知识作为人类的研究成果对儿童和社会发展的价值。

另外,在分科的框架中也可以部分地实现课程的整合。

例如雅各布斯提出的六种课程整合设计策略,分科内的课程整合就是其中之一。

由于部分教师的不透彻理解,在许多学科背景出身的教师的意识中,整合的课程与分科的课程是相对立的。

面对学校教师的不安和紧张,我们首先应该澄清整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的关系,让教师明白整合与分化是相互补充、相互包含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建議:目前體育課程統整的潛在問題,主要 分為三方面,針對此三方面提出建議。
(一)教師方面:多數體育教師未受過教授與發 展課程統整的訓練,第一線的多數教師呈現觀望 態度,成立走動式輔導團或地區性教學研究互動 單位實需必要。
(二)師資養成的課程方面:適度調整現有課程, 強化教師在養成教育階段儲備足夠之課程統整知 識與技能(學科內、學科間)。而師資培育機構 亦應擔起在職教師進修再教育的工作,使第一線 實務工作者,充實應具備的知能。
超學科統整架構:
活動
主題 概念
活動
伍、結語與建議
一、結語:教育不只是教學生知識,更是在 培養學生能力。唯有教出具備能力的學生才 能適應未來多變的社會。體育課程統整的內 容方面,體育內容的選擇尤其重要,如能做 好體育課程統整的工作(學科內、學科間), 這將能豐富學生有關體育教材的學習經驗, 進而引導學習主動參與學習,使將學習獲得 的內容知識、經驗、技能與其他學科產生良 好的互動聯結,並進而在日常生活中實際加 以應用。使學生儲備足夠能力面對未來種種 挑戰。
包括連結、重組、融合學科教材,以及主題概念為核心
的課程設計。
參、單一學科統整— 健體領域內統整
一、體育教材內統整。 二、健康與體育教材的統整。
一、體育教材內統整。
統整五大類必授教材。 第一階段以動作教育為基礎—著重穩定性、 移動性、操作性基本動作能力。 第二階段:各單項運動技能學習。
內容分析(分析共同能力為教學主題) 四、五年級以共同能力為主題進行課程設 計,六年級則加強基本能力整合為單項運動。
課程統整的理念與設計
林啟賢
綱要: 壹、課程統整的定義 貳、課程統整的途徑 參、單一學科統整—健體領域內統整 肆、多學科與超學科統整 伍、內容與學習經驗整 合在一起,一方面打破學科界線, 一方面連結學習經驗,使學習更 有意義。這種整合課程發展模式 就是課程統整,而所設計的課程 即為統整課程。
肆、多學科與超學科統整
多學科與跨學科都以主題單元呈現為多。 概念圖中出現科目---多學科,出現概念—跨 學科。 多學科課程統整步驟: 決定主題→擬定目標→設計統整架構→發展 教學活動→規劃教學評量→檢核課程統整設 計→進行教學活動→檢討、修正與分享。
超學科統整
超學科統整Beane(1997)真正的課程統整。 以某個問題或主題為起點,以問題解決為 終點目標的課程設計。 除主題決定與統整規劃之外(不受學科內 容侷限)其程序同於多學科統整。 學生感興趣主題、社會熱門主題、民俗節 令、學校本位皆適合採超學科統整。
二、健康與體育教材的統整。
第一階段:健康議題與體育教材進行統整教 學。
第二、三階段:課前領域教師統整相關概念, 由健康與體育教師分別授課。
如:體重控制主題:以健康的營養與體育的 運動習慣、體適能進行跨學科整合。
統整步驟:決定主題→確定目標→課程統整設 計。
尋找主題方式:從主題軸、分段能力指標切入、 重大議題、學生、學校、社區及班級本位、 季節時令及重大節慶。
貳、課程統整的途徑
一、將各分立的學科連結成一個整體。
二、以某個學科融合成一個新的整體。
三、以某一個非學科的主題為中心,設計一個單元,兼 含數個學科內容。
四、將學科教材重新選擇、排列、分群。
五、在某一個時間裡以某個主題為中心,實施跨學科的 整體性工作。
六、組織某些經驗及學習型態以發展個人的創造性、欣 賞能力、合作能力等生活能力。 七、以某個學科或經驗為核心組織材料(似核心課程)。
(三)學生部分:透過適當的教材設計與引導, 使學生加大學習機會與成功經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