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引言概述:血液是人体内最重要的液体之一,它在人体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液的组成和功能,以及血液在人体内的循环过程。
同时,还将探讨血液在人体内的调节作用和相关疾病。
一、血液的组成1.1 血浆:血液中约占一半的成份,主要由水、蛋白质、无机盐和营养物质组成。
1.2 红细胞: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其形状为双凸型,内含血红蛋白。
1.3 白细胞:具有免疫功能,分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五种。
二、血液的功能2.1 运输氧气和养分:红细胞携带氧气和养分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2.2 排除代谢产物:血液通过携带二氧化碳和废物,将其从组织和器官中带走,然后通过肺和肾脏排出体外。
2.3 免疫谨防:白细胞在血液中发挥免疫功能,反抗外来病原体的入侵,保护人体免受感染。
2.4 维持酸碱平衡:血液中的碳酸氢根离子和氢离子可以通过酸碱平衡系统调节,维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
三、血液的循环过程3.1 心脏的泵血功能:心脏通过心脏收缩和舒张的运动,将血液从心脏推向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3.2 动脉和静脉的血管系统:血液通过动脉进入各个组织和器官,经过交换氧气和养分后,通过静脉回流至心脏。
3.3 微循环:血液通过弱小的毛细血管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气、养分和废物的交换。
四、血液的调节作用和相关疾病4.1 血液凝固: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可以在受伤时形成血块,阻挠血液过多流失,维持血液凝固的平衡。
4.2 免疫调节:血液中的白细胞和抗体可以识别和泯灭病原体,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4.3 血液疾病:血液疾病包括贫血、白血病、血栓等,这些疾病会影响血液的正常功能,需要及时治疗。
总结:血液作为人体内流动的组织,其组成和功能对人体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的生理过程和相关疾病。
进一步研究血液的特性和调节机制,有助于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并为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提供参考。
最新流动的组织血液说课稿集体备课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案获奖(四篇)
最新流动的组织血液说课稿集体备课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案获奖(四篇)流动的组织血液说课稿集体备课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案获奖篇一本课是新人教版教材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通过呼吸吸进氧进入人体后,怎样才能运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被组织细胞利用?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又怎样运走?顺理成章的就要学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而本节课是本章的基础,同时为后面学习血液循环、输血、献血做了铺垫。
所以本节课从内容上来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对血液既熟悉又陌生。
说学生熟悉血液是因为他们对血液的颜色有感性认识,有过流血、验血的经历。
说学生对血液陌生,是因为学生不知道血液里有哪些成分,以及各种成分各有什么作用。
这些知道的却很少。
所以根据学生的这种情况、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并能通过血浆和三种血细胞的功能归纳出血液的功能。
2.通过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观看课件,了解血浆和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和主要功能。
能力目标:1.通过课件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解读血常规化验单,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了解血液对人体有很重要的作用,形成正确的血液观。
教学重点:掌握血液的成分及其主要功能。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血液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1.情境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温故引新,导入新课。
2.探究学习新课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化验单,对化验单初步解读。
2)观察血液分层现象,得到血液的组成。
3)学习血浆的组成及主要功能时,先让学生猜想:血浆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从成分上再猜想它的功能又是什么?通过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得到结论。
这样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猜一猜、想一想,并在得到教师的肯定后学生会有成功的喜悦。
5)最后通过比较血细胞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3.通过练习,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4.1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是本章节的重点,特别是血细胞的分类、形态结构特点及其功能。此外,血型的概念和输血原则也是教学难点。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一些与血液相关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教师挑选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血液知识。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血液的组成、功能、血型及输血原则等知识点。
5.能够运用所学的血液知识解释一些生理现象,如高原反应、输血反应等。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将通过以下过程与方法提升自己的生物学素养:
1.通过观察血涂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共同探讨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3.通过实验操作,如制作血涂片,学会正确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在实际教学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对显微镜的使用技巧尚需加强,需要教师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给予个别指导,帮助他们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部分学生对血液知识点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教师应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如实物模型、图表等,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3.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有待培养,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共同探讨血液知识,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2.学生在观察血涂片时,对血细胞的识别和区分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予以关注和指导。
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4-4-1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结合生活经验和观察分析,描述血液成分和各自的主要功能②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2、过程与方法解读血常规化验单,了解贫血、化脓以及伤口血液逐渐凝固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同学们形成正常的血液观,激发学生学生探索知识的奥秘【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血液的成分及各自的主要功能2、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3、难点突破:通过解读血常规化验单,研究病人的一些血细胞数目异常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枯燥的血细胞功能溶入生活中去学习。
【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分析法,讲授法【课前准备】1、血常规化验单.2、人血永久涂片.3、课件PPT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思路】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观察演示实验和解读血液常规化验单了解血液成分――根据血浆成分推断血浆功能――列表归纳血细胞的种类、结构及区别方法——归纳总结血液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我们都知道,长江、黄河养育了亿万中华儿女,同样,在我们体内也有一条生命之河,那就是血液,它像小河一样不停流动。
它能及时将养料运输给细胞,又能及时运走体内的废物,这条运输线就是遍布全身各处的血管。
血管里流动着血液。
那么,血液有哪些成分组成?各成分又有何功能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流动的组织——血液。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探索血液的组成师:出示经抗凝处理并出现分层现象的血液,提供收集的血液常规化验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讨论问题1.含有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或静置一段时间后,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现象,分成了几层?2.综合上述材料,常规化验单上所列的血液成分,分别应在什么层位?总结: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设疑:我们今天的课题是流动的组织——血液,让同学回忆我们上学期学的人体的四种组织,引导学生回答血液是结缔组织,具有运输功能,因为血液可以流动,所以血液称为“流动的组织”。
人教版七年生物下册第四章第1节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案)
流动的组织——血液课时教学设计
血浆是血液中的液态部分,含有多种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
1.成分
2.主要作用
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三、血细胞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1.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1)目的要求: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
(2)材料用具:人血的永久涂片,显微镜。
视频: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3)方法步骤
①将显微镜对好光,通过目镜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②将人血的永久涂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③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红细胞,体积最大的血细胞是白细胞。
教材第52页“讨论”
①数量最多的细胞是红细胞。
②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盘状,红色,数量多,不用染色就可以直接观察到;白细胞的体积比红细胞大,数量少,只有经过染色才能观察清楚。
2.红细胞
(1)形态结构: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细胞是红。
《流动的组织——血液 第1课时》教学设计【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描述血液的组成。
2.描述血浆的成分及功能。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血液的组成和血浆的功能。
难点:血液的组成和血浆的功能。
三、教学准备教师:1.课前准备三支等体积的试管并编号,分别向2、3号试管中加入等体积的3~5 mL抗凝素,1号试管中加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然后将等量的哺乳动物血液分别滴加到三支试管中,并将它们放到0~4 ℃的冷藏箱备用,课前将2号试管摇匀。
2.收集血液组成的相关视频、图片等,PPT。
学生:收集家人或其他亲友的血液化验单。
四、相关资源《【情境素材】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视频资源、《【情境素材】流动的组织——血液》视频资源、《【知识解析】血液的组成部分》演示动画资源、《【生物世界】血浆的成分及功能》知识卡片资源、《【教学图片】血液的分层现象》图片资源。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视频:【情境素材】流动的组织——血液。
(上图为素材库中《【情境素材】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视频截图)你们抽过血吗?在什么部位取血?血液流动的动力来自哪里?据统计,一个成年人身高不足2米,其全身大大小小的血管加起来会有10万千米长,能足足绕地球赤道两周半。
这些分布在体内不同部位的血管,如同世界最长的“河流”,担负着繁忙的运输工作。
推动人体内这条不断流动的“河流”的动力,来自那伴随我们一生、似乎不停歇的心脏。
今天我们就来开始学习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当我们去体检或医院看病的时候,常常需要抽血做血常规的检查。
为什么血液化验可以作为判断是否健康、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呢?为什么失血过多会导致死亡?对失血过多的病人,为什么要及时输血而不是输液?这都与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有关。
今天我们先来了解血液的组成成分。
【讲授新课】(一)血液的组成1.血液的组成展示一张人体血常规化验单。
你能看懂这张化验单提供的信息吗?通过这张化验单,你能初步判断这个人患了什么疾病吗?要想看懂这张化验单,我们首先要来了解一下血液的组成。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引言概述:血液是人体内最重要的液体之一,它承担着输送氧气和养分、排除废物、维持体温和酸碱平衡等重要功能。
了解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对于生物学教学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流动的组织——血液”这一主题展开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血液的结构和功能。
一、血液的组成1.1 红细胞:红细胞是血液中最多的细胞成分,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到全身各个组织。
1.2 白细胞: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能够识别并消灭病原体。
1.3 血小板:血小板是血液中的细胞碎片,主要功能是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二、血液的功能2.1 氧气运输:红细胞通过血红蛋白将氧气从肺部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
2.2 营养输送:血液中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可以将养分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
2.3 废物排泄:血液通过肾脏和肝脏将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
三、血液循环系统3.1 心脏:心脏是血液循环系统的中心,通过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3.2 血管: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负责输送血液和调节血压。
3.3 淋巴系统:淋巴系统是血液循环系统的一部分,负责回收组织液和细胞碎片。
四、血液的凝血机制4.1 血管收缩:受伤后,血管会迅速收缩以减少出血量。
4.2 血小板聚集:血小板会聚集在受伤处形成血栓,阻止血液继续流失。
4.3 凝血蛋白激活:凝血蛋白会在受伤处激活,形成凝血酶,促使血液凝结。
五、血液疾病与预防5.1 贫血:贫血是由于红细胞数量或功能异常导致的疾病,可以通过补充铁元素和维生素B12预防。
5.2 血栓形成:血栓形成是由于血液凝块阻塞血管引起的疾病,可以通过定期运动和饮食控制预防。
5.3 血友病:血友病是一种凝血功能异常的遗传性疾病,患者需要定期注射凝血因子进行治疗。
结语:通过本文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血液的组成、功能、循环系统和凝血机制,同时了解一些常见的血液疾病及其预防方法。
这将有助于学生在生物学课程中对血液这一重要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分析:食物经消化道的消化和吸收(第二章)后,氧经呼吸系统(第三章)进入人体后,怎样才能运送至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供细胞所利用?细胞产生的废气、废物又怎样运离细胞?学生会很自然地产生该疑问(运输问题)。
本章(第四章)便顺理成章讲运输问题,也为下一章(排泄)作了铺垫。
本节重点讲授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2.学情分析:对于血液学生既熟悉又陌生,前者易引起兴趣,后者易激发好奇心。
教师应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实物(血样品)及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加深学生对血液成分及功能的进一步认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2)利用课件观察识别血细胞。
(3)掌握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2.能力目标:(1)通过教师导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看血常规化验单,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对课堂学习目标的共同探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 (2)通过本节的学习,体验血液对生命的重要作用,形成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
三.重难点重点:血液的成分及各自的主要功能。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启发法、讨论法、实验法、讲授法、多媒体运用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血液化验单、血液知识录象、新鲜血样分层实验装置都解决了吗,(师引领打勾)(完了)谁能谈一下收获,学生自已谈。
八.布置作业:列表比较血细胞的区别九.板书设计: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2.认识血常规化验单RBC表示红细胞WBC表示白细胞Hb表示血红蛋白PLT表示血小板3.血浆的作用: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营养物质和产生的废物。
血细胞:红细胞数量最多,成熟的没有核,功能:运输氧。
白细胞数量少,有细胞核,功能:吞噬和防御的作用。
《流动的组织--血液》导入
《流动的组织--血液》导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好,有趣的生物课又开始了,让我们伴随着音乐上课吧!(放《血染的风采》音乐,带领学生感受战火纷飞的年代)。
刚才在音乐声中,我们仿佛回到战火纷飞的年代,共和国卫士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和尊严;在我们的身体里面也有一条生命的长河捍卫着我们的生命安全,那同学们你知道我们人体生命长河中流动的是什么吗?生齐声答:血液。
好,同学们都知道了,今天这一节我们就学习血液有关的知识,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预先浏览课本一遍,找出你最感兴趣想了解血液的哪些知识?
2.学生自己利用3-5分钟快速浏览课本内容。
3.教师随机互动提问学生通过看课本的学习情况,
4.师:好,相信同学们已经了解了本节课的一些相关的知识,下面我们就共同明确一下咱今天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会描述血液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2.尝试识别三种血细胞
3. 通过学习,会解读血液化验单中的主要数据。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案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案教案:流动的组织,血液课程名称:生物学年级:高中生物课课时:1课时(45分钟)主题:流动的组织,血液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血液的组成、功能及其在人体内的运输作用。
教学重点:血液的组成及功能教学难点:血液在人体内的运输作用教学方法:讲授结合互动、案例分析、实验演示教学资源:PPT、实验器材、幻灯片教学内容和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与血液相关的图片或实验装置,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血液的思考,并提出问题:“我们小时候被割伤后为什么会流出血?血液在我们的身体里面起到了什么作用?”2.血液的组成(15分钟)-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探究血液的组成,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等。
-每个小组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将自己的探究结果整理出来。
-每个小组汇报自己的探究结果,并由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概括血液的组成。
3.血液的功能(15分钟)-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探究血液的功能,包括运输营养物质、氧气和二氧化碳、代谢产物、激素等。
-每个小组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将自己的探究结果整理出来。
-每个小组汇报自己的探究结果,并由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概括血液的功能。
4.血液在人体内的运输作用(15分钟)-实验演示:通过实验装置,展示血液在人体内的运输作用。
例如,用胶管代表血管,将不同颜色的液体分别放入相应的容器中,演示血液通过静脉、动脉和毛细血管的运输过程。
-学生互动讨论:观察演示后,让学生自由讨论血液运输作用的过程和机制,并由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概括血液在人体内的运输作用。
5.总结和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血液的组成、功能及其在人体内的运输作用,并与学生进行讨论和互动。
-教师布置学生课堂作业,例如补充完善已有的教学内容,并搜集相关案例和新闻报道等。
教学评价方法:-针对学生的小组讨论、实验演示和互动讨论等,进行课堂表现评价。
-针对学生的课堂作业,进行书面评价。
延伸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外出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不同人群的血液特点,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案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的内容。
通过对消化和吸收以及人体的呼吸的学习,师生对营养物质、氧气及二氧化碳等会进入血液中有了共同的认识。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血液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并且为之后学习血液循化、泌尿系统中的物质交换等奠定基础,在本册教材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表现欲较强,对生活中的现象有极高的兴趣。
而且他们对血液的组成和重要性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血液各成分具体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医生可以通过病人血常规检测结果就能知道身体出现了哪些问题却不得而知。
所以本节课能够引起广大学生学习的兴趣。
但是七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说出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解读血常规化验单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化验单的解读,掌握分析、比较的学习方法通过对红细胞与白细胞的比较,学会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研究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课堂内容的小组探究,养成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对血液功能的学习,形成血液对人体重要性的共同认识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血液的组成及个部分的功能2、教学难点观察人血永久装片,区分白细胞和红细胞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预习针对本节课的学习,提出两个简单的问题。
课前3分钟,独自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1、血液是由和(包括、、)构成的。
2、血液不仅具有作用,而且还具有和作用。
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本节课的学习有所准备。
情境导入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生病了去医院,医生总会让我们去做个血常规化验,在化验单中你们会看到有哪些项目?为什么医生可以通过这些项目来判断我们的身体出现什么疾病呢?结合问题,回顾化验单的内容,积极思考,交流自己对血液的认识。
将知识溶于情境之中,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案人教版)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案人教版)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目标1.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成分的主要功能。
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3.尝试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教学重点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成分的主要功能。
教学难点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并识别血细胞。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化验单、课件、显微镜、人血的永久涂片。
一、导入新课我们知道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进行的,细胞需要物质和能量,那人体吸收的营养和吸入的氧气是如何运输到全身的细胞中去的呢?二、新课教学(一)血液的组成为什么失血过多会导致死亡?对失血多的病人,为什么要及时输血而不是输液?这都与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功能有关。
1.资料分析(1)提出问题:血液里有哪些成分?(2)提出假设:血液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
(3)验证假设:如果我们是科学家,通过什么方法可知血液的成分?(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参考教材可知血液分层、观察血涂片的实验方法。
)(4)分析现象:①含有抗凝剂的血液静置段时间后,为何会分层?②试管中的血液分为几部分?各呈什么颜色?各部分的容积比例大致是多少?(5)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可以看到,试管中的血液分为两部分:上面部分是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血浆,占血液容积的55%左右。
下面的部分是血细胞,不透明,呈暗红色的是红细胞,在红细胞和血浆的交界处,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白细胞和血小板。
可见,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
我们义务献血献得最多的是血浆。
2.血浆的主要物质根据血浆这个名称我们来猜想一下组成血浆的主要物质有哪些?(出示血浆成分示1意图)(1)性质:血浆是一种溶有多种物质的液体,略呈淡黄色。
(2)成分:①含水分约90%;②细胞所需的养分,主要是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和无机盐等,约占3%;③蛋白质,简称血浆蛋白,约占7%。
还含有细胞代谢废物,如尿素和尿酸等含氮废物。
(3)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等。
初中生物_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四章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结合生活经验和观察分析,描述血液成分②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2、能力目标①解读血常规化验单,了解各种血细胞的功能及其病理表现,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②分组实验及讨论,在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对血液的成分和各部分功能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血液观②关注造血干细胞及其研究进程,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关爱他人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血液的成分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2、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3、难点突破:学生课前搜索自己或家人的血常规化验单,研究自身的一些血细胞数目异常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自己寻求血细胞的功能来解惑,使枯燥的血细胞功能溶入生活中去学习。
三、教学设计思路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观察演示实验了解血液成分――根据血浆成分推断血浆功能――分组实验、角色扮演、列表归纳血细胞的种类、结构及区别方法——分析血常规化验单理解血细胞的功能——通过知识运用巩固知识――关注造血干细胞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达到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目的。
四、课前准备师:1、准备未加抗凝剂的血液(血块)及加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机2、显微镜、人血永久涂片3、课件PPT流动的组织——血液生:收集自己或自己家人的血常规化验单五、教学设计阅读课本51页下半部分文字回答:处理后的血液分成了几层?每一层都含有哪些成分?力血浆交代: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问:样品中血浆、血细胞所占体积比指导观察教材图图4-31血浆成分示意图合作交流人在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的情况下,血液中主要丢失了什么成分?通常采用什么方法来补充血液丢失的这些成分?观察后回答:约各占一半研究图,思考血浆中各成分及功能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再次用到实物---分层的鸡血识图能力和资料分析能力的培养过渡:血浆的特征大家已明了,可血细胞们都长得什么样呢?让我们来“明察秋毫”PPT课件出示实验目的要求、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积极参与动手操作观察,思考讨论巧妙过渡逻辑分明探究任务二:动手实验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利用电子显微镜展示镜头下的血细胞出示多媒体幻灯片显示问题:1)什么细胞数量最多?2)如何识别红/白细胞?3)能否找到血小板?为什么?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1、你所观察的人血永久涂片中数量最多的是哪种细胞?2、你是怎样区别红细胞和白细胞的?3、为什么看不见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强调:1)红细胞中部光亮处并非细胞核2)白细胞被染成了蓝色,但本身并非蓝色回答问题(代表发言)明辨“是与非”自主学习局部合作明辨“是非”警防“误区”探究任务三:角色扮演阅读课本P53-54然后完成表格。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鹰潭市第四中学杨国英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血液的成分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能力目标:通过解读血常规化验单,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血液对身体的影响,关爱生命,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2、关注造血干细胞及其研究进展,体验珍爱生命和关爱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血液的成分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难点:运用新学知识解读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观察、讨论与讲授相结合四、课时安排: 1课时五、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收集整理数份血液常规化验单,供学生分析。
六、教学过程、血小板七、板书设计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血液红细胞:运输氧气运输、防血细胞白细胞:吞噬病菌御、保护血小板:止血和凝血八、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按照“面向全体学生”的思路来设计教学过程。
设计导入情景时,用真实的新闻,让每个学生都融入课堂;创设问题情境时,尽量采用通俗的语言和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来引导学生的思维。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尽管本节课容量大、节奏快,但学生都能跟上教师的思路去认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充分利用视频和多媒体课件来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特别应用动画演示血液分层现象,使学生通过一个动态过程来理解血液的分层及分层的原因。
(4)三维目标具体、清晰,并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5)穿插了很多实际运用的知识。
本课课后有几个练习,我备课的时候把它们整合到教学中,并自己收集血常规化验单,在相关的知识点讲完后穿插习题,让学生通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觉得能学有所用,有成就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不足之处:由于教学时间紧迫,学生课堂讨论的时间不是很充分。
第一节_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
关注血干细胞及其研究进程,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
血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教学难点
通过资料分析了解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式教学
课前准备
教师:“血液分层”演示实验;课件
学生:预习:了解血液相关知识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言
(一)血液的成分
学校
临江市宝山中学
姓名
高平
学科
生物
年级
七年一班
课题
第一节_流动的组织——血液
课时
1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生活经验和观察分析,描述血液成分
2.解读血常规化验单,了解各种血细胞的功能及其病理表现,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及讨论,在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观察图片后,根据血浆成分,推断血浆的功能(血浆比喻“河流”,血细胞比喻为“船只”)。并强调应该注意血浆中水所占比例。
一、形态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展示图片“显微镜下的血细胞”
问题:
1、你所观察的人血永久涂片中数量最多的是哪种细胞?
2、你是怎样区别红细胞和白细胞的?
3、为什么看不见血小板?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分组交流,增强合作能力、分析、整理数据的能力
通过学生自学,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
通过创设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更有利于学生构建生物学基本核心概念。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导学案教者:年级:七年级(1)班1、能够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的主要功能;2、能够简单分析血常规指标;进一步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会运用知识,描述贫血、人体炎症、血流不止的现象和原因;三、自主学习:任务(一):1、【演示实验】出示加有抗凝剂的鸡血,观察现象,小组间讨论完成下列任务:(1)血液是否分层?分成了几层?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现象?(2)各层的颜色怎样?大致比例如何?2、自学课本51页下面到52页第一段的内容,小组间讨论完成以下自学检测;1、血液及其组成:在新鲜的血液中加入抗凝剂后,血液会分层:()()()2、血浆的功能: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运输。
小组展示教者评价:(归纳总结见PPT)任务(二):1、观看视频并根据显微镜下的血细胞图片,尝试说出你所看到的血细胞的数量及形状;2、自学课本P52到 P53页的内容,并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三种血细胞1、大家好,我是,我位于血液的层,我的形态特征是,我(有/无)细胞核,我的功能是,当我出现异常时。
2、大家好,我是,我位于血液的层,我的形态特征是,我(有/无)细胞核,我的功能是,当我出现异常时。
3、大家好,我是,我位于血液的层,我的形态特征是,我(有/无)细胞核,我的功能是,当我出选一名学生阅读并理解学习目标观察加了抗凝剂的血液,积极思考讨论学生自学课本内容,完成自学检测学生回答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完成自学检测目标引领,重点落实。
通过客观现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检测自学效果。
使知识系统化,便于学生理解。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1分钟10分钟3分钟10分钟现异常时。
小组展示:教者总结评价:(总结见PPT中的表格)四:合作探究:小组内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贫血患者会表现出那些症状?根据血红蛋白的成分,在饮食中应注意什么?2、血液中的白细胞增加的原因是什么?3、身体有了小伤口,伤口流血后会自己止血,为什么?4、以下是张先生的一张血常规化验单,请对照PPT或者课本上的指标,看他的化验结果是否正常,若不正常,他可能患了什么病?小组展示:教者总结评价:五:拓展延伸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进入高原的初期,会有什么反应?为什么会这样?而长期在高原生活的人,回到平原,又会有社么反应?六:课堂小结1、学生总结2、教者升华:为什么把血液称为“流动的组织”?七:当堂训练1.人体的血液由和组成。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教学设计流动的组织——血液
流动的组织——血液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
2.学生能够通过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分析血液常规指标,提高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能够描述贫血、发炎、血流不止的现象及原因,培养看典型贫血化验单、发炎化验单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1.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血液观,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学生能够关注血干细胞及其研究进程,珍爱生命,关爱他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难点:1.显微镜下分辨各种血细胞,理解血液属于组织。
2.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活动:展示新闻报道,讲述一位产妇因失血过多而死亡的案例。
•问题:提问学生为什么失血过多会导致死亡?为什么要及时输血而不是输液?为什么通过化验血液可以检查健康状况或诊断疾病?•目的:引发学生对血液重要性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问题引导,自主探究•活动:分组观察“血液分层图”、血常规化验单、血浆成分示意图及显微镜下血细胞图。
•问题:讨论血液的分层现象,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组成和功能。
•实验:通过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目的: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自主探究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3. 展示交流,释疑解惑•讲解:讲解血液的成分和功能,强调血浆中水的比例和功能。
•实验:组织学生进行血液成分的实验,如红细胞的渗透实验,白细胞的吞噬实验。
•讨论: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了解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结构、功能和在疾病中的作用。
•目的:通过讲解和实验,帮助学生理解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解决学生的疑惑。
4. 视野拓展,感悟提升•讨论:讨论一氧化碳中毒、白细胞的防御作用、血小板的凝血功能。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如中国足球队选择昆明为集训地,让学生理解环境对血液功能的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4.1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以下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血涂片,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样本,提高观察和描述能力。
2.利用图表、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成对血液组成的直观认识。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血液的功能和血型知识,培养科学思维。
(四)课堂练习
1.观察血涂片:指导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识别各种血细胞,并描述其特点。
2.血型鉴定:组织学生进行血型鉴定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掌握血型的判断方法。
3.判断题和选择题:设计一些与血液知识相关的判断题和选择题,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4.分析案例:提供一个与血液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教学设想
为了突破以上重难点,我设想以下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展示血液在人体内的流动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血液的重要性。
-通过讲述与血液相关的真实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教学打下基础。
2.分步骤教学,层层递进:
-首先介绍血液的基本概念和功能,让学生对血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作业要求:
1.作业内容要紧密结合课堂所学知识,突出重点,注重实践。
2.作业完成过程中,鼓励同学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3.作业提交时,请注意书写规范,保持卷面整洁,按时完成。
6.多元化评价,促进全面发展:
-设计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如课堂问答、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勇于探索。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一、创新整合点1.显微镜下观察血细胞,用白板软件的聚关灯功能作为显微镜视野,让学生从宏观到微观的视觉冲击,留下深刻的印象。
2.采用图片、动画和视频等直观的展示手段,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3.运用导学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4.及时进行课堂评测,实现教与学的“高效、长效”。
二、教材分析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与氧,需要从外界环境中获取并运送的组织细胞,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与二氧化碳也需要运走并排出。
这些物质的运输任务是由循环系统来完成的。
将本章编排在《人体的营养》和《人体的呼吸》之后,不仅解决了学生对于前两章学习中留下的营养物质与气体如何在体内运输的问题,也为后续章节中学习体内废物的排出及急速的运输做了铺垫。
三、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处在青春期,对人体生理的知识有很强的求知欲,同时学生几乎都有过流血、抽血的经历都知道失血过多会危及生命,对血液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并不是很清楚血液中含有哪些组成成分、这些成分的功能以及血液和生命活动的关系,也不甚了解造血干细胞的研究与人类健康保障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所以本课着眼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观察分析,描述血液成分和各成分的主要功能。
②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③解读血常规化验单,说出血细胞的功能及其病理表现。
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提出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干细胞及其研究进程,学会珍爱生命,关爱他人。
五、教学环境与准备1.教学媒体:电子白板2.教学素材:图片、动画、视频和导学案五、教学过程1.单元导入,明确目标(3min)以交通系统比喻人体循环系统,引出循环系统的组成包括血液、血管和心脏。
血液是循环系统的基础。
列出本节课教学目标:①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成分的主要功能。
②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食物经消化道的消化和吸收(第二章)后,氧经呼吸系统(第三章)进入人体后,怎样才能运送至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供细胞所利用?细胞产生的废气、废物又怎样运离细胞?学生会很自然地产生该疑问(运输问题)。
本章(第四章)便顺理成章讲运输问题,也为下一章(排泄)作了铺垫。
本节重点讲授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2.学情分析:对于血液学生既熟悉又陌生,前者易引起兴趣,后者易激发好奇心。
教师应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实物(血样品)及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加深学生对血液成分及功能的进一步认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2)利用课件观察识别血细胞。
(3)掌握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2.能力目标:
(1)通过教师导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看血常规化验单,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对课堂学习目标的共同探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通过本节的学习,体验血液对生命的重要作用,形成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
三.重难点
重点:血液的成分及各自的主要功能。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启发法、讨论法、实验法、讲授法、多媒体运用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血液化验单、血液知识录象、新鲜血样分层实验装置
总结:师领学生一起读黑板上的重点内容,课前有问题的同学,你们的问题都解决了吗,(师引领打勾)(完了)谁能谈一下收获,学生自已谈。
八.布置作业:列表比较血细胞的区别
九.板书设计:
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2.认识血常规化验单
RBC表示红细胞
WBC表示白细胞
Hb表示血红蛋白
PLT表示血小板
3.血浆的作用: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营养物质和产生的废物。
血细胞:红细胞数量最多,成熟的没有核,功能:运输氧。
白细胞数量少,有细胞核,功能:吞噬和防御的作用。
血小板数量少,无核功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
4.血红蛋白的特性: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