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结构》教案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以“生态系统的结构”为例
教学·现场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以“生态系统的结构”为例文|朱乔一、教学背景新课程改革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有别于以往的要求,即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核心素养,是教学改革当中的全新概念,指的是学生在学科学习活动当中应该具备的关键能力以及思维品质。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要深入研读课程标准,有力践行课程理念,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组织教学。
本文以高中生物学“生态系统的结构”这部分内容为例,设计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活动。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高中生物学新教材选择性必修2第3章第1节。
本节课包含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讲的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第二部分讲的是营养结构,这节课是对“群落及其演替”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在本节课之后主要讲解关于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相关内容。
因此本节课内容有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三、学情分析关于生态系统的相关概念,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有所了解和掌握。
并且,学生在生活当中也借助多元化的渠道,如阅读、图片、影视等接触到了很多类型的生态系统,对于生态系统并不陌生。
与此同时,在此之前学生也学习并巩固了种群及群落的相关知识,对于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四、教学目标1.形成生命观念:能够说出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
理解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及营养级的确定。
2.培养科学探究意识:分析生态系统各成分及其作用,并且完成生态系统结构模型的构建。
3.树立科学思维: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结合食物链、食物网等问题,培养学生知识联系实际的能力。
4.增强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能够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的指导下积极践行生态保护行为。
五、教学重难点对生态系统当中各个成分以及作用进行分析,完成生态系统结构模型的构建;分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六、教学方法多媒体情境导入、设计问题串、小组合作学习。
七、设计思路“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选择当地湿地公园作为课前导入内容,这样能让教育活动回归生活,帮助学生在知识学习和生活实际之间搭建桥梁,从而让学生所学的知识真正服务于实际生活。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结构》教案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成分。
2、理解生态系统四种组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
3、理解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
能力目标:1、通过指导学生学生读书、思考问题归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2、尝试构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生态系统各成分间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学习,进行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的教育。
2、通过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可知生态系统是一个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生物与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从而对学生进行生态学观点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物种类对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①讨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解决方法]以池塘生态系统为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无机环境要素和生物组成,列举出这些成分,再引导学生从各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的角度对这些成分进行分类,给出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的名称。
②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解决办法]学生用图解形式描述各成分间的关系,教师引导总结,使学生掌握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
2、教学难点: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解决方法]在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中,都包括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组成成分。
这些组成成分之间并不是毫无联系的,而是通过物质和能量的联系形成一定的结构。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讲解法、归纳法、五、教学准备:制作课件,搜集相关图片、资料等。
六、教学程序(一)导入:师:我们再来看一张图片,如图是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一角,请用生态学知识判断:一只熊猫、保护区所有熊猫、保护区所有生物、保护区分别属于什么?生:一个熊猫是一个生物个体。
保护区所有的熊猫是一个种群,保护区所有的生物是群落,保护区是生态系统。
师:说得很好。
一个熊猫是一个生物个体,种群是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
高二生物学“生态系统的结构”优秀教案
高二生物学“生态系统的结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明确生态系统的概念,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掌握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2.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通过指导学生归纳生态系统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认识到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的作用。
食物链和食物网。
2. 难点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食物网中生物数量变化的分析。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自然生态景观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图片中包含了哪些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从而引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2. 讲解生态系统的概念明确生态系统的定义: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如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加深学生对生态系统概念的理解。
3. 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介绍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它们为生物提供了生存的环境和物质基础。
生产者:强调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消费者:讲解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它们通过捕食其他生物获取能量。
分析不同类型消费者的特点,如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等。
分解者:说明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能够将动植物遗体和排泄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归还到环境中,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总结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强调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4. 讲解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以一条简单的食物链为例,如草→兔→狐,讲解食物链的概念和特点。
必修三第五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教案
第五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一、教材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这一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中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的第一节,是在学生掌握了必修1:分子与细胞和必修2:遗传与进化以及本教材个体自身稳态调节和种群与群落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章是是整个高中生物必修的倒数第二章,相对于前面的内容来说,本章是整个高中生物中是相对比较独立的,因为在前面的学习中没有系统的涉及到生态系统的概念;但同时本章又是与前面内容密不可分的一章,学习本章内容,同样要联系到“生物的营养代谢类型”、“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和种群、群落以及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等内容。
所以说,《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这一章在整个高中生物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根据生物学习的不便定律“结构决定功能”,我们这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就在这一章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使我们学习本章以及后面一章的基础。
因为我们要了解生态系统的功能、要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必须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结构”这一节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与食物网)。
我们要了解生态系统的功能,最主要的是掌握生态该系统的组成成分;我们要学习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都是在食物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综上所述,本节内容既可以联系复习前面的内容,又对后面所要学习的内容打下基础,是后面学习内容的基石。
所以说,本节内容十分重要。
本节的内容比较的不直观,这样就可以充分的利用图片和多媒体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成分以及营养结构。
针对高中二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在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同时,对其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2、熟悉生态系统的分类及范围;3、说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以及各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4、解释营养级的概念以及营养级与食物链的关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指导思想:本节课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做生态瓶实验并由此探究相关的问题;结合自主性学习,让学生从更深的层次去思考影响生态系统的因素及其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中得出生态系统的成分及生物之间的关系,教学采用讨论多边互动的形式,即教师巧妙地结合试验及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下展开师生之间的共同讨论,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提出问题方式下来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师恰到好处地画龙点睛并有目的、有计划、有次序地进行课堂教学。
理论依据:依据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
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景,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
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容易受好奇心的驱使,对探究未知的结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生态系统的结构是生态系统能够存在的表现形式,也是生态系统功能能够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因此只有理解并掌握了生态系统的结构,才能对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有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才能从宏观的角度去理解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才能理论联系实际,把本章的前后知识串成线、联成网,为进一步的学习和解题打下基础。
生态系统的结构方面的知识能把微观和宏观的知识有机地统一起来,(特别是新陈代谢方面的内容),起到纽带的作用。
背景分析:1、学习主题的位置分析:本课的内容来自人教版《生物》第二册第八章“生物与环境”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结构”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教材第八章是以生态系统为框架,主要讲述了生态因素,种群与群落,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稳定性等知识,主要体现宏观的生态学的内容。
本节课内容是第八章的一个重点,是衔接生态系统类型与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并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物质基础提供了一个平台,埋下了一个伏笔。
2、学生情况分析:高二学生已学习了生态系统概念和类型,对这部分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
高三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教案
第33讲生态系统的结构[考纲要求] 生态系统的结构(Ⅰ)。
一、生态系统的范围1.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范围:有大有小。
3.结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惑] 生态系统各种组成成分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而联系在一起,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统一整体。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
2.生产者:自养生物。
3.消费者:主要指动物。
4.分解者: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
[判一判]1.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但主要类群是绿色植物( √)2.消费者都是动物,都营异养生活( ×)提示消费者还可以是寄生或共生的微生物。
3.细菌都是分解者,但分解者并不都是细菌( ×)提示细菌种类繁多,各种成分都可以做,如硝化细菌做生产者、寄生细菌做消费者、腐生细菌做分解者。
4.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 ×)提示消费者为非必备成分。
三、食物链和食物网[连一连][技巧] (1)生产者永远是第一营养级,第一营养级必须为生产者。
(2)消费者级别=营养级级别-1。
(3)分解者不占据营养级。
考点一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比较项目组成内容作用生物同化类型地位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热能、空气、水、无机盐等为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是生物群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必备成分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也包括化能自养型微生物(如硝化细菌)无机物→有机物;光能、无机化学能→有机化学能;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自养型主要成分(基石)消包括营捕食生活加快生态系统的异养型最活跃的费者的生物和营寄生生活的生物(如菟丝子)物质循环,有利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成分分解者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及腐食性的动物(如蚯蚓、蜣螂)通过分解作用将生物遗体、排遗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异养型物质循环中的关键成分2.确定下面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误区类型特例细菌都是分解者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特殊消费者动物都是消费者蚯蚓、蜣螂、秃鹰及某些种类的软体动物是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蓝藻、硝化细菌等自养原核生物也是生产者,应该说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植物都是生产者菟丝子等一些寄生植物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1.如图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B.丙属于次级消费者C.丙可以为甲提供无机盐D.丙不属于食物链答案 B解析从图中三种成分的关系可以判断出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教案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列举生态系统的类型。
(2)阐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
(3)分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4)解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过程和特点。
2、能力目标(1)通过构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培养学生的建模思维和实践能力。
(2)通过分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数据分析能力。
(3)通过讨论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实例,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2)关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2)食物链和食物网。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过程和特点。
2、教学难点(1)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2)能量流动的特点及相关计算。
(3)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模型构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观图片(如森林、草原、湖泊等),引导学生思考:在这片区域中,有哪些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从而引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二)新课讲授1、生态系统的概念(1)教师讲解: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2)举例说明:如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农田等都是一个生态系统。
(3)让学生列举身边的生态系统,并描述其组成成分。
2、生态系统的类型(1)教师介绍常见的生态系统类型,如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2)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生态系统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其特点。
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一个生态系统中包含哪些成分?(2)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生态系统的结构》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的结构》一轮复习教学设计李化一.考纲要求生态系统的结构(I)二.高考动向1. 高考中对生态系统成分的考查涉及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各成分的功能和联系,题型主要为选择题,也可结合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命制非选择题。
2. 对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主要考查食物链的判断和食物网中食物链的确定,也常常与生态系统的功能相结合进行考查,题型既包括选择题,也包括非选择题。
三.备考方略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要根据实例,从组成成分入手,在分析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分析、理解各种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课前准备:每班分成六个小组,也可一桌为一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前预习复习。
五.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复习了种群和群落,按照生命系统的层次的顺序,这节课我们应该复习哪部分内容?(生态系统)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 。
知识点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一)基础知识回顾教学活动:教师多媒体投影相关知识体系,学生回顾知识并填空1.概念由_________ 与它的________ 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2.范围有大有小。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______________3.结构1)组成成分——___________ 和生物群落(包括_________ 、_____ 、分解者);2)营养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一)基础知识回顾教学活动:教师多媒体投影相关知识体系,学生回顾知识并填空1 .⑧ ________2.生产者生物代谢类型:⑨ __________ 主要是绿色植物)地位:是生态系统的 ___________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把光能等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3.消费者(1) 生物代谢类型:? _______________ 主( 要是指各种动物)(2) 分类(3) 作用: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植物的传粉、种子传播等有重要作用4.分解者(1) 生物代谢类型:? ________ (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2) 地位: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3) 作用:将动植物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中的? _____________ 分解成? _______ ,返回到无机环境中想一想: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何种功能类群?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每组派代表回答,其他组补充。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案-1_生态系统的结构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生态系统的概念,能够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2)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能够说出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3)用图表的方式构建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2、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归纳并总结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并解决生态学上实际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构建生物学上的结构模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点(2)理解生物学“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讨论生态系统的结构难点: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景和森林生态系统图片导入)用语言叙述当我们漫步在森林里面可以看到的一些成分,最终引出森林是一个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的概念提问除了森林生态系统以外,还有哪些常见的生态系统总结生态系统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判断下列哪些属于生态系统①内蒙古草原上的所有生物②密云水库中全部的生物及其无机环境③一个果园中所有的苹果及其无机环境;④一个池塘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份简单介绍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在课件中例举常见的生物,引导学生判断他们属于生态系统的哪种成分提出问题:生态系统中哪一成分更重要。
引导学生将成分和他们之间的作用进行连线引导学生思考判断:①所有植物都是生产者②所有动物都是消费者③所有细菌都是分解者用课件出示练习题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引导学生讨论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联系() ,引导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展示各成分之间的联系①不同种类的生物获取物质和能量的途径②不能种类的生物能否将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归还给无机环境总结:正是由于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之间紧密联系,才使生态系统成为一个统一整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用课件出示练习题食物链和食物网引导学生写出,虫、食虫鸟、植物阳光、细菌组成的食物链引导学生说出课件的食物链的营养级,并提出问题一种生物的营养级是固定不变吗引导学生讨论合作探究三(食物网)引导学生对食物网和食物链进行总结小结引导:1、学习了几个概念2、包括几方面内容。
高中生物教学课例《生态系统的结构》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问,并精讲点拨疑惑、重点、难点→反思总结(树立学
生社会责任),当堂检测→作业布置
合作探究一: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基石是。
2.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者吗?举例说明。
3.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吗举例说明。
4.所有微生物都是分解者吗举例说明。
教学过程
5.生态系统各成分间有什么关系(用箭头和必要的
教师在课前通过书籍、网络查阅资料,制作课件,
收集一些关于临沧市内的自然保护区的文字、视频资 课例研究综
料。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完成探究,并通过视频资料 述
让学生了解我市的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培养学生的生物
所教学生为高一艺术体育专业班学生,学生通过必 学生学习能
修 1、2 和必修 3 前面的知识学习,对生物学的基础知 力分析
识有一定的掌握,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
学习能力逐步形成。但部分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差,基
础薄弱,分析能力弱。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对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生态系统
的营养结构有一定的掌握。
学生课前预习、自主学习并完成预习案(落实学生
形成生命观念)→教师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
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疑惑→教师讲解学生预习中遇到 教学策略选
的疑惑→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完成探究案(培养学生科学 择与设计
思维、科学探究能力)→教师对学生的探究成果进行提
文字说明)
合作探究二: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怎样正确写出食物链?
营养级和消费者级数有何关系
怎样判断食物网中生物的种间关系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探究案内容,教师通
过 PPT 展示探究案上的问题对学生的探究成果进行提
高三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优秀教案范本
高三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优秀教案范本引言: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整体。
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对于理解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非常重要。
本教案将以高三生物课程中的生态系统为例,通过具体案例和活动来讲解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知识。
一、生态系统的定义与组成1. 生态系统的定义: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环境因子组成的一个生物体系,具有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特征。
2.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生物种群、生物个体和环境因子组成。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 结构:a) 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生态系统可以分为生物群落层、生物种群层和个体层。
b) 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生态系统可以分为陆生、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等。
c)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包括能量流动和营养物质循环两个方面。
2. 功能:a) 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经过生物的光合作用和食物链传递,不断流动和转化。
b) 营养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物质经过生物的吸收和排泄、死亡和分解不断循环利用,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c)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通过相互作用和自调节机制维持其相对稳定的状态,保持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三、教学活动设计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以下是一些教学活动的设计:1. 观察实验:组织学生到校园或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观察实验,帮助他们了解不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观察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的相互作用。
2. 模拟游戏:设计一个模拟生态系统的游戏,让学生扮演不同的生物角色,体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3. 研究案例:结合真实的生态系统案例,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分析,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的重要性。
4. 论文讨论:给学生分发一篇关于生态系统的学术论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论文中提到的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高中生物课《生态系统的结构》
《高中生物学案应用的实践研究》课题研讨课《生态系统的结构》说课稿大庆一中高中部李岩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同学:大家好。
我叫李岩,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生态系统的结构》。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五个方面对该科进行剖析。
接下来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这一节课。
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
《生态系统的结构》是人教版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的第一节。
本章内容主要体现宏观的生态学的内容,位于第4、6章内容之间,处于承上启下的作用,继于第四章生态系统中生物群体的研究,继续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并且也要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研究。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学习了个体、种群、群落这几个生命系统层次的基础上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更高层次的剖析。
这节课生态系统的组分和营养结构的分析,是衔接生态系统类型与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物质基础提供了一个平台;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念的很好素材,是本章的重点。
食物链的写法和条数更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2、学情分析。
由于本节内容在初中就有所涉及,高二的学生对生态系统的基本内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但对于生态系统的判别依据与结构组成的还缺乏深思。
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学生应该比较轻松,但也容易产生轻视的念头,因此,创设情境和引发学生深层次思考便显得尤为重要。
3、课标考纲要求及教材内容安排。
课标和11年考纲都是一类要求。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其中生态系统的成分是重点,食物链条数的确定、营养级的确定是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教法:1、场景导入法、小组讨论教学法、课件展示直观教学法、联系实际的谈话法。
2、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及相关图片。
学法:自学探究法、归纳分析方法等。
三、说教学设计思路联系生活实际设置情境,并以提问的方式导出新课题→学生观察湿地生态系统图解,具体分析讨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学生根据所学设计生态缸,经过小组讨论得出各成分的功能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得出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的结论→通过视频分析讨论食物链与食物网的功能、特点→再次证明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精选4篇)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精选4篇)《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篇1课程名称:生态系统的结构授课章节:第5章第一节教学目标:1. 让同学理解生么是生态系统及生态系统的种类。
2. 让同学学会知道生态系统的结构以及有哪些成分。
3. 通过对养分级能量流淌的理解,让同学明白越是最高养分级的生物导致能量铺张越严峻。
4. 让同学充分理解本节内容,在生态系统的结构成分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和对食物链食物网的熟悉,联系实际,把学到的学问运用到实践中来,让同学熟悉到爱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简单性是如此重要。
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的种类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3.食物链与食物网。
教学难点: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2.食物链食物网及养分级。
板书设计: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概念:一、生态系统的分类1. 自然生态系统i海洋生态系统 ii森林生态系统 iii湿地生态系统……2. 人工生态系统i城市生态系统 ii农田生态系统……二、生态系统的结构1. 组成成分i外界环境 ii生产者 iii消费者 iv分解者三者之间的关系2. 食物链和食物网i食物链:养分级概念ii食物网概念习题、作业:1. 下列生物哪个不是消费者。
()a 蛇 c 蚯蚓b 猫d 蛔虫2.一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生产者不肯定是绿色植物。
b 错综简单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c 食物网是物质循环,能量流淌的渠道。
d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一只猫的食物为40%米饭,60%鱼。
(该鱼吃草长大的)试求这只猫长了1kg至少需要多少绿色植物?教学后记:(教学总结)本章内容比较零碎,要把握的学问点也比较多。
需要同学在课前预习,充分做好预备。
这一节内容理解性比较强,课本只补过短短五页书,但联系方面特别广,既有生态系统的类型,又有系统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这些光考记忆是肯定不行的。
首先应当指出本节的重点很难点;其次,举例说明,利用身边的环境很生物结合课本内容,让同学生动地理解记住;最终,让同学做些例题,在做题中关心同学理解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结构。
核心素养之生态系统的结构教案
核心素养之生态系统的结构教案教案:生态系统的结构教案目标:1.了解生态系统的定义和组成部分2.掌握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和相互关系3.培养学生对生态系统的保护意识和环境责任感教学准备:1.PPT课件:介绍生态系统的定义、组成和结构2.生态系统模型或图片:用于示范和展示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3.生态学相关视频或图片素材: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理解生态系统的重要性4.参考书籍和网络资源:用于教师备课和回答学生提问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展示生态系统的图片或模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可以问学生是否知道这是什么,是否曾经看到过类似的景象,引导学生探讨和思考。
第二步:介绍生态系统(15分钟)1.教师向学生解释生态系统的定义:生态系统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体。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地理环境和能量转化组成。
2.教师用PPT课件依次介绍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生物群落、生物种类、地理环境、物种多样性、食物链和能量流动。
教师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每个组成部分的含义和重要性。
第三步: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25分钟)1.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3.教师展示一个食物链和能量流动的图示,解释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并帮助学生理解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转换和流动过程。
第四步:生态系统的保护(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保护生态系统的意义。
教师可以分享一些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案例和后果,引起学生关注和思考。
2.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保护生态系统的方法和措施,如减少能源消耗、节约用水和鼓励环保行为等。
教师可以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素材,增加学生的参与和理解。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要求每个小组提出一条保护生态系统的措施。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并提出相关问题和疑惑。
第五步:总结与拓展(10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要点进行总结,并强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保护的责任。
高中生物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二教案讲义: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结构[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
2.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归纳生态系统的组分,构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3.阐明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生态系统的范围和组成成分1.生态系统的范围(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生态系统的范围①生态系统的空间范围有大有小。
②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
(3)生态系统的类型自然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人工林生态系统果园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及比较组成成分地位作用实例生物成分生产者生态系统的基石物质:无机物→有机物;能量:太阳能等→化学能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最活跃的成分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主要是动物,还包括营寄生生活的生物种子等分解者物质循环中的关键成分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态系统的基础生物群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光、热、水、空气、无机盐等(2)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判断正误(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包括生物群落及其非生物环境()(2)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者,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3)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可能是生产者,也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4)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消费者都是异养生物()(5)生产者、分解者是联系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与生物群落的桥梁,其中生产者处于主导地位()答案(1)√(2)×(3)√(4)√(5)√任务一: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阅读教材“思考·讨论: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回答下列问题:1.这两个生态系统中有哪些生物?尽可能多地列出它们的名称,并完成下表。
项目植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微生物荒漠生态系统柠条、地锦、胡枝子、画眉草、狗尾草、猪毛蒿等蝗虫、蝼蛄、叶蛾、土蜂等姬蜂、步甲、园蛛、蜈蚣等真菌、细菌、放线菌池塘生态系统栅藻、团藻、水草等草履虫、水蚤、田螺、草鱼青鱼、乌鳢细菌、真菌2.在上述生态系统中,除生物之外还存在哪些成分?它们对生态系统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吗?为什么?提示还存在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高中生物_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5.1《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题,引出生态系统的类型块农田,一条河流,大到生物圈都可以称之为生态系统。
那么生态系统的类型有哪些呢?回答考,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出问题,引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思考:动物园里的动物是不是一个生态系统?不是。
动物园里的动物是分开饲养的,不是一个有机整体。
学生思考并回答理解概念,同时引入生态系统的结构以池塘生态系统的为例,总结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作用:1.生产者:作用: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是其他生物物质、能量的来源。
举例:绿色植物、蓝藻、硝化细菌、光合细菌等。
2.消费者:作用: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利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
举例:主要指动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等)。
3.分解者:作用:将动植物遗体和排遗物等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学案上的学习任务一,并在完成后派代表发言交流,相互展示、交流和评判。
通过总结归纳,推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小组合作完成加深学生理解与记忆举例:腐生细菌、真菌、动物(蜣螂、秃鹫、蚯蚓)4.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作用:为生物体提供物质和能量,是生物群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举例: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判断正误并举例:(1)细菌都是分解者。
(2)动物都是消费者。
(3)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
(4)植物都是生产者。
(5)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生产者都属于自养型生物。
学生思考并回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生态系统四种成分的关系学生派小组代表黑板展示,同时解释图解学会识图、读图建构生态系统结构模型以小组为单位,派小组代表回答并解析学生建立关系模型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概念解析: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包括腐生食物链、寄生食物链和捕食食物链。
(强调我们所讲的仅是捕食食物链)食物网: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
营养级:食物链中的一个个环节称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
高中生物必修3生态系统的结构详案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及反思威海二中生物组范晓萍邮箱:fanxiaoping2580@《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及反思威海二中生物组范晓萍在前一阶段实施的“有效上课”教学研究过程中,我校各学科老师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通过一课三摩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为今后打造有效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本文是笔者根据自己的一节公开课的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与大家探讨怎样提高课堂效率。
公开课的内容是:必修3第五章的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一、自主学习(课前使用)1、什么是生态系统?思考:下列可以构成生态系统的是()A、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B、一个集有多种植物和多种动物的农贸市场C、一个鱼缸里的所有金鱼和水草D、一个生长有几种植物和几种动物的废弃的蔬菜大棚。
2、生态系统的范围有大有小,小的例如生态球,大的例如生物圈。
3、生态系统的类型很多,P88小字4、对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的基本概念进行区别?5、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89-90)回答下面几个问题:(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哪些?(2)观察P89图5-1池塘生态系统图解:①该生态系统中哪些成分是没有生命的?②这些没有生命的成分在该生态系统有什么作用?③该生态系统中有哪些生物,你能根据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将他们分类吗?6、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和。
7、什么是营养级,它与消费级之间的关系是?8、生态系统的和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
二、新知导学(课上使用)1用箭头画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从物质的角度)非生物的物质(CO2)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注意:正是由于生态系统的各成分间的紧密联系,才使生态系统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
2根据生物间的捕食关系,在右边的空框内用箭头表示出它们的关系:每条食物链所含环节数相同吗?每条食物链包含生态系统中那些成分? 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是什么?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有哪些?鹰处于第几营养级? 请尝试用网状结构在下面的空框里将它们联系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成分。
2、理解生态系统四种组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
3、理解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
能力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学生读书、思考问题归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培养
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2、尝试构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生态系统各成分间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学习,进行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的教育。
2、通过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可知生态系统是一个生物与环境组成的
统一整体,生物与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从而对学生进行生态学观点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物种类对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
①讨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解决方法]
以池塘生态系统为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无机环境要素和生物组成,列举出这些成分,再引导学生从各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的角度对这些成分进行分类,给出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的名称。
②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各成分间的关系
[解决办法]学生用图解形式描述各成分间的关系,教师引导总结,使学生掌握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
2、教学难点:
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解决方法]
在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中,都包括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组成成分。
这些组成成分之间并不是毫无联系的,而是通过物质和能量的联系形成一定的结构。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讲解法、归纳法、
五、教学准备:制作课件,搜集相关图片、资料等。
六、教学程序
(一)导入:
师:我们再来看一张图片,如图是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一角,请用生态学知识判断:一只熊猫、保护区所有熊猫、保护区所有生物、保护区分别属于什么
生:一个熊猫是一个生物个体。
保护区所有的熊猫是一个种群,保护区所有的生物是群落,保护区是生态系统。
师:说得很好。
一个熊猫是一个生物个体,种群是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
同在保护区里,都是熊猫,所以保护区里所有的熊猫就构成了一个种群。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者间接关系的生物的总和,就是群落。
所以保护区里所有的生物,它们之间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所以它们构成了生物群落。
生物的生活离不开无机环境,它们与无机环境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呢
生:生物圈
师:请大家看看几幅图片(播放幻灯片及音乐)。
刚才几幅图片把我们带到美丽的大自然中,我们看到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范围、组成成分如何,这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二)新课推进: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及范围
讨论:一个动物园中的全部动物是一个生态系统吗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是一个生态系统吗森林中一棵大树死了,倒在地上,苔藓、藻类、蘑菇、白蚁、鼠均以这棵树为生,它们共同构成生态系统吗
生: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师:非常正确。
形成生态系统的两个条件,一是要有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二是它们之间要能相互作用。
师:(出示幻灯片)生态系统的范围有大有小。
如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池塘、一块农田、一条河流等,都可以各自成为一个生态系统。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
它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大部和岩石圈表面。
我们以前学过了哪些类型的生态系统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师:这些生态系统怎样分类呢
(请同学们自己阅读88页下面的小字部分,归纳生态系统的类型。
)生:学生回答,教师出示幻灯片。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观察、思考与讨论
(1)该生态系统中具有哪些生物和非生物成分
(2)这些生物在此生态系统中各扮演何角色
生:阳光、水、空气、无机盐、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和养料,热能、温度等。
师:阳光为生态系统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水、空气等为生物提供必须的物质。
所以,这些没有生命的成分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我们把这些成分称为“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它们是生态系统必须的成分之一。
师:哪些生物成分
生答:硅藻、栅藻、团藻,鱼,微生物等。
师:它们是什么角色为什么
生:它们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同时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师:说得很好!整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所需的有机物和能量几乎都有绿色植物制造出来。
所以把绿色植物称为“生产者”。
他们属于自养型生物。
师:除了刚才说的那些自养型生物外,池塘中还有鱼、虾、螃蟹等属于什么型生物这些动物只能以什么为食
生:异养型;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师:之所以称他们为异养型生物,是因为它们不能将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像这些只能吃现成的有机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的生物,我们把它称为“消费者”。
师:生产者能够为消费者提供食物,那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有什么作用呢
生:像蜜蜂采蜜,可以将帮助植物完成花粉传播和受精工作。
有些消费者也可以传播种子。
这就是消费者的一些重要作用。
师:花开花谢,生老病死是生物的一种自然现象,那么,在这个池塘中,各种动植物的遗体以及一些残枝败叶都去哪了呢
生:被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了。
师:我们把动植物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中所含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的生物称为“分解者”。
分解者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
师:假如说没有这些分解者的话,那动植物遗体就会堆积如山。
所以我们说分解者也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之一。
师:从刚才讲的那些,我们总结一下生态系统的成分有哪些(学生讨论)生: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出示幻灯片)2、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三)课堂小结
七、板书设计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第一课时)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范围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1、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2、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