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群体性事件聚合效应研究

合集下载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研究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研究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研究[摘要] 随着网络媒体的流行,逐渐解构了中国原有的政治生态。

笔者选取网络群体性事件作为研究样本,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性及围观群体的行为及心理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其体现的一般规律性,并由此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生成原因、折射出的社会阶层图景进行反思。

同时对其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严肃、客观的评判,并提出相应的解决举措促使网络群体性事件在民主社会建设进程中发挥积极的监督作用,真正成为维护公平与正义的有力武器。

[关键词]网络群体性事件;网络大字报;社会权力结构;网络舆情监测1.1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内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已经进入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和经济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使原来的各种社会矛盾不断积聚并得以充分暴露,同时也滋生着新的矛盾和冲突。

对于网络群体性事件这种新型的群体性事件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①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场域——网络公共领域;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主体——网民群体;③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客体——公权力大、公益性强、公众关注度高的“三公部门”和其中的公职人员。

由此可将网络群体性事件界定为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网民群体利用网络公共领域,针对“三公部门”及其公职人员,大规模地发布和传播某一方面信息,以制造舆论、发泄不满的行为。

1.2网络群体性事件兴起的背景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兴起首先反映的是社会矛盾交织,群众将网络群体性事件当作对社会现状不满的情绪宣泄口。

当下我国的社会结构进入急剧变革的转型期,大量经济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由于社会既得利益分配不均等,社会矛盾一触即发。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新的媒介方式层出不穷,极大地丰富了信息传播的渠道,改变了由国家完全掌控所有信息资源“总阀门”的格局,网络舆论成为社会舆论形态中最有活力和主导性的舆论形态。

借助网络这一共公共平台,网络群体性事件兴起。

2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点为了更加方便地对网络群体性热点事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其呈现的普遍性。

从网络集群行为到网络集体行动网络群体性事件及相关研究的学理反思

从网络集群行为到网络集体行动网络群体性事件及相关研究的学理反思
从网络集群行为到网络集体行 动网络群体性事件及相关研究
的学理反思
目录
01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 成果
02 四、总结与建议
内容摘要
网络集群行为与网络集体行动:学理反思与对策建议
内容摘要
在数字化时代,网络集群行为与网络集体行动日益成为社会的焦点。近年来, 从社交媒体到在线论坛,网络空间中的群体性事件屡见不鲜。对于这一现象,社 会学家、心理学家、计算机科学家等领域的专家进行了广泛研究。本次演示将探 讨网络集群行为与网络集体行动的内涵与特点,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总结相关研 究成果及不足之处,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内容摘要
网络集体行动,是指在网络空间中,由众多网民参与的、具有明确目标的一 系列协同行动。例如,环保组织通过网络号召大家参与环保活动,或是抗议者在 社交媒体上组织示威游行。网络集体行动具有快速传播、匿名性、难以控制等特 点,这些特点也增加了对网络集体行动研究的难度。
内容摘要
二、网络成果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
研究网络集群行为与网络集体行动的方法主要包括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和实 证研究等。其中,定量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和建模来研究网络集群行为和网络集体 行动的规模、特征和趋势;定性研究则通过深入访谈、参与观察等方式探究个体 的内心体验与动机;实证研究则基于实际发生的案例,通过因果分析等方法来挖 掘网络集群行为和网络集体行动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影响。
四、总结与建议
四、总结与建议
本次演示从学理角度对网络集群行为与网络集体行动进行了反思,分析了其 产生原因及研究方法,并总结了相关研究成果及其不足之处。针对这一现象,我 们提出以下建议:首先,政府应完善互联网治理机制,保障公民言论自由的加强 对恶意炒作、谣言传播等行为的监管。
四、总结与建议

虚拟环境下网络群体聚合的特征、原因及影响分析

虚拟环境下网络群体聚合的特征、原因及影响分析

年 第
象, 这种 聚合过程 受到互联 网技术 、 交往 方 式 、 网络 文 化 、 社 媒 介基 于共 同 的兴趣 爱好 、 目标 、 需求 等形成 的群体 , 例如
会 变 革 等 因素 的 影 响 , 呈 现 出速 度 快 、 突发性 强 、 目的 性 强 、 QQ 群 、 微 信群、 豆瓣小组 、 蘑菇街社交购物网站等 , 此 类 群 体
虚 拟 环境 下 网络群体 聚合 的特 征
原 因及 影 响分 析
蒋 万胜 ,解 媛
( 陕 西 师 范 大学 新 闻 与 传播 学 院 陕 西 西 安 7 1 0 1 1 9)


摘 要 :在 网络 虚 拟 环 境 下 ,群 体 聚 合 成 为 一 个 突 出现

具体事件 形成的群体 , 同时还包括社 交网络 、 论坛 、 贴 吧 等
九 期
情感性弱等特征 网络群体聚合对人们现 实生活 产生 着愈 来 的聚 合 满 足 了个 人 的心 理 以及 精 神 需 求 , 是 现 实 中 的 社 会 交
愈 大的影响 , 不容 小觑 。
往 在 虚 拟 网络 世 界 中 的呈 现 。本 文 是 在 广 义 上 使 用 网络 群 体 聚合 网络 环 境
月中国网 民规模达 6 1 8亿 , 互联网普及率 为 4 5 8 %。” 互联 同 , 受到情感 、 心理 等 因素 的影 响 , 网络 群 体 内部 主 流 观 点 进
网 成 为 覆 盖 率 仅 次 于 电视 的 大 众 传 媒 。在 以报 纸 、 电视 、 广 播

步 得 到传 播 ,小 部 分 持 不 同观 点 的 网 民逐 渐 接 受 了 观 点 ,
沿
( 一) 网 络 群 体 的 含 义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研究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研究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研究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指在网络环境中,大量网络用户或群体之间发生的集体行动或事件。

其发生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网络相互作用的过程。

以下是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的一些研究方向和理论:
1.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关注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认知、观念、信念和态度等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个体的社会认知会受到网络上信息的影响与传播,从而产生行动的动机和决策。

2. 信息传播与扩散: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机制是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和扩散。

网络上的信息流动可以迅速影响到大量的网络用户,进而激发行动的参与和扩大。

3. 社交影响力理论:社交影响力理论探讨了个体在社交网络中相互影响的过程。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社交影响力可以通过个体和群体之间的互动和信息共享而产生,推动群体行动的形成和扩大。

4. 群体动力学与动员机制:群体动力学研究了群体行为中的集体动力与行动的演化过程。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群体动力学可以从个体行为的聚集、信息交流和互动等方面解释行动的产生和发展。

5. 社会网络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研究了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关系、连接和交互等社会结构。

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社会网络分析可以揭示网络中的关键节点、信息流动路径和集群结构等,从而解释事件的形成和传播。

以上仅是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的一些研究方向,实际的发生机制可能受到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研究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需要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浅谈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对策

浅谈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对策
析, 并提 出相应的解决对 策。
【 关键词 性 事件 的成 因
猛发展 已在各个领域到广泛应用 ,论坛 、 微博等新媒体平 台层 出不穷 , 为网络群体
目的。 第三 , 公 民民主 意识不 断增强 , 但 法
网络群体性 事件 , 是指在互联 网上发生 的
・ 十 一 十 - + 一 — ・ 卜- 一* — 卜-— - 卜一 + - - 6 - 一 — _ 一一 — + 一 一- 6 - 一 + 一- 4 - - 一 + 一+ ” +
法, 形成舆论 压力 , 对 网络群 体性事 件的 发展与解决起到推波助澜 的作用 。
其次 , 现实生活中结构性压力以及诉 求 渠道不通畅 。 结构 性 的压 力 , 如生存 压 力、 环境压 力 、 社会压力等 。 在现实生活中 遇到无 法解决 的问题 , 或产 生矛盾 、 纠纷 等情况后 ,往往选择转求 于网络平 台 , 通 过 网络发泄 自己的情绪 , 以求达到 自己的
- + - — ・ 卜* 4- n4 - “ - - 卜一 + 一+ - + 一 + 一 + 一4 - - + 一 + 一 +
公 民的整体素质与参政能力相对较弱 , 法 律意识 比较淡薄 , 这就形成了一个 反差 。
第四 , 政府监 管不力、 引导 不当, 处置 不合理 。 相关部 门在应 急处 置网络群体性 事件 时常 常是 “ 反应滞 后 、 信息 缺 失 、 处 置失 当、 置若 罔闻”。 在事件萌 芽时期 , 政 府反应不 及时 , 行政 不作 为 , 危机公 关意 识不足 ,往往错失解决 问题 的黄金 时间。
种融合形式 , 实现差异化 、 多样化发展 。 口 【 本 文 系江 西省 十一 五社 会科 学规 划基 金项 目 “ 区域 广电推进三 网融合过 程 中的现实 困境及发展 路径研 究 ” 的阶 段性成果 , 项 目批准号 : 1 O T W l 5 】 参考文献 ①新 华 网江 西频道 , h t t p : / / w W w . j X . x i n h u a n e t . c o m / n e w s / 2 0 1 2 - 0 5 / 3 0 / c o n 一

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的进路、议题与视角

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的进路、议题与视角

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的进路、议题与视角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化,中国社会原有的“社会秩序被打破”,形成“断裂的社会”①,社会阶层正在经历解构与重构,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这给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互联网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的快速发展和网络民意表达的蓬勃兴旺,又给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与发展贡献了“营养”。

互联网背景下,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数量不仅逐年骤升,还实现了形态转变。

网络群体性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已经远非传统群体性事件所能比拟,一些原本属于区域性的普通事件,迅速演化为轰动全国的网络群体性事件。

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在新世纪以来陡然增多,并迅速成为备受多学科关注的热门研究领域。

更为重要的是,在互联网建构了全新社会空间——网络社会——的前提条件下,网络群体性事件与传统意义上的群体性事件相比,呈现方式、动员机制和社会影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本文试图梳理互联网背景下的群体性事件的研究脉络,希望对推进该领域的研究有所裨益。

一、国内外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理论命名与学术视阈国内频繁出现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在国外的研究中并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

从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来看,国外对相当于“群体性事件”的社会活动的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就已逐渐展开。

国外在研究类似“群体性事件”的对象时经常使用的概念有:集体行动/集群行为(collective action)、社会动乱(social unrest)、社会运动(social movement)、大众抗议(popular protest)、大众抵抗(popular resistance)、大众抗争(popular contention)、不满/争议政治(contentious politics),甚至直接以具体的集会、游行、示威、罢工、不服从等冠名。

西方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以社会冲突理论、群体心理理论以及社会风险理论为基础,对集体行动/集群行为(collective action)与社会运动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

社会热点事件网络舆论中的“群体极化”效应分析

社会热点事件网络舆论中的“群体极化”效应分析

社会热点事件网络舆论中的“群体极化”效应分析摘要如今的网络随着其开放性、及时性、交互性越来越成为普通受众表达意见、形成社会舆论最重要的渠道之一,这为信息的公开、社会的公正、社会事件的监督和解决带来了便利。

但由于网络的表达意见的匿名性、非理性等特殊性质,导致网络负面舆论大行其道占据主流,群体极化效应随处可见。

群体极化效应能够促使一些社会事件的解决,但同样有其负面影响存在。

本文正是针对网络舆论中的群体极化效应现象,从其形成的动因带来的影响方面进行分析,并讨论如何应对这一现象。

关键词社会热点;网络舆论;群体极化效应1 群体极化效应定义及表现所谓的“群体极化”现象是指“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

在网络和新的传播技术的领域里,志同道合的团体会彼此进行沟通讨论,到最后他们的想法和原先一样,只是形式上变得更极端了。

”[1]浏览网络,尤其是各大微博、论坛、BBS、社交网络等能够公开发表舆论的平台可以看到,如今网民们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度很高。

以新浪微博为例,截止到12月6日,“小悦悦事件”以“请停止冷漠”为关键词的微博内容共65万条,事件总评论766万条;“甘肃幼儿园校车事件”相关微博510万条,“聊聊好校车的标准”24万条;“李阳家暴事件”评论221万条;“老人摔倒该不该扶”话题评论78万条。

这种大量的评论在网络环境内很容易形成群体极化效应。

如“杨武案”后一窝蜂给杨武带上“史上最窝囊丈夫”的帽子对其大肆谩骂嘲笑,“小悦悦事件”后感叹世风日下人心冷漠、对社会的冷血失望,“723温州动车”事故后纷纷质疑政府铁道部门的不负责任,中国船员在泰国被害后对比中美护照感叹天壤之别等等,无论什么性质的社会事件、真相到底如何,最终都会被认定归纳为政府不作为、社会道德败坏甚至发出“中国你到底怎么了”之类的感叹,而澄清的言论总是滞后于谴责的言论,并且容易被很快淹没。

2 群体极化效应形成原因2.1网络环境的影响首先,网络的匿名性所带来的个人责任感的缺失,减少发表意见的顾忌。

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综述

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综述

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综述【摘要】近年来,网络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其发生原因的多样性给我国政府治理带来一定困难,尤其是网络的匿名性给参与者存在侥幸心理,法不责众观念的存在使得网络群体性事件从原始的小事件升级到大规模的网络舆论恶战,在短时间内波及各大网站,一些利益团体利用网络舆论进行传播谣言,使得网络群体性事件事态升级加快,这也是我国政府治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一大考验。

所以本研究通过梳理近几年国内学者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研究,进行系统综述,提出一些展望,给以后学者研究网络群体性事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网络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综述引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显示, 截至2011年12月底,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人, 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并呈逐年上升趋势①。

网民规模增大的同时, 其活跃度也正在提高, 并由自在群体向自为群体转变。

在此背景下, 由网络舆情所产生的一系列网络群体性事件频发, 不仅影响着网络社会, 也对现实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给政府的网络治理带来了挑战。

一、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研究是一个新兴领域,国内学者主要以社会学、政治学、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为多,本研究在“中国知网”以“网络群体性事件”为主题词进行搜索,2010年-2012年有154篇相关文献。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1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内涵分析国内学者研究网络群体性事件,首先从概念本身去解释这个现象,进而以这种方法论去分析产生这些事件的内在因素,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自己的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定义,是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定义不断完善。

王泽芝(2012)认为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基于一定的利益或目标,网民群体围绕某个主题,通过网络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以制造社会舆论并诱发社会行动、产生社会危机的集体行为[1]。

网络群体性事件成因、特点和应对研究

网络群体性事件成因、特点和应对研究

网络群体性事件成因、特点和应对研究作者:刘川来源:《经营管理者·中旬刊》2018年第02期摘要:互联网的发展给我国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随之而来的网络舆情问题也成为政府应急管理的新热点,而网络群体性事件正是在这种新形势的出现的突发事件。

本文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形成原因入手,分析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并从信息研判、官方回应、舆情引导、增强公信力、依法治理和道德宣传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群体事件网络应急管理一、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形成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网络舆情的具体冲突体现,它以网络舆论的形式展示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矛盾。

网络上的群体矛盾冲突容易引发网络上对某一热点问题的激烈争论,进而成为网络群体性事件,并常常伴随现实生活中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及时引导和控制网络群体事件的发展不仅对应对现实的群体性事件有舆论引导的作用,而且会影响到我国文化舆论场的发展方向。

网络群体性事件可根据与现实的关系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现实引发的网络群体事件,如“杨达才事件”。

事件起因是陕西省前安监局长杨达才在延安交通事故现场面带微笑被拍摄传到网上,引起广大网友的热议。

有网友发现杨达才出席不同场合佩戴的多款昂贵名表,涉嫌腐败,进一步增大了这一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影响。

第二种是网络谣言引发的网络群体性事件。

2014年10月,微信公号“蜜琪儿”发布虚假文章,图文并茂地宣称农夫山泉天然饮用水污染严重,已停产。

一经推出,短时间内就得到十余万的转发量,引起网友的广泛争论。

第三种是现实与网络交互影响的群体性事件。

由于网约车的出现,我国部分地区的一些出租车司机通过网络进行抗议,与网友形成网络冲突,出租车司机通过网络形成群组。

进行了小范围的出租车罢运。

同时一些人把相关情况散布到互联网上,这又引起更多人关注,随后在重庆和三亚形成了两个更大规模的全城出租车司机罢运事件。

这又更加大了网络上的冲突和争论。

二、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1.社会矛盾网络凸显。

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研究

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研究

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深入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公众表达意见、交流信息的重要平台。

群体性事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发生和发展往往伴随着网络舆情的形成和演变。

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社会矛盾的演变过程,也能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有效应对和化解网络舆情危机。

本文旨在全面系统地研究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机制、传播规律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我们将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定义、特点和类型进行界定和梳理,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网络舆情数据,我们将深入探讨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机制,揭示其背后的社会心理、政治经济等因素。

同时,我们还将研究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包括传播路径、传播速度和传播效果等。

我们将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社会影响进行评估,提出应对和化解网络舆情危机的策略和建议。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实证研究等。

我们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在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和进展;通过案例分析,深入剖析具体事件的舆情演变过程;通过实证研究,验证我们的理论假设和分析模型。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和化解网络舆情危机;我们也希望能够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为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研究贡献新的力量。

二、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机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深入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公众表达意见、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

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往往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在网络空间中得以放大和扩散,进而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网络舆情。

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离不开社会热点事件的触发。

这些热点事件可能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如拆迁、环境污染、食品安全、腐败问题等。

这些事件一旦引发公众的不满和抗议,就可能成为网络舆情的导火索。

网络传播的特性为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提供了便利。

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及其治理模式与机制研究

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及其治理模式与机制研究

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及其治理模式与机制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深入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民众表达观点、传播信息的重要平台。

在这种背景下,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

本文旨在探讨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及其治理模式与机制。

我们将对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进行界定,分析其特点和发展趋势。

然后,我们将深入研究网络舆情的形成机制,包括信息传播、意见领袖的作用、网民心理等因素。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探讨当前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治理模式,分析各种治理模式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我们将构建一个有效的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治理机制,以期更好地应对网络舆情挑战,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认识,也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的关联分析在当今社会,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塑造。

群体性事件作为社会矛盾的集中体现,往往伴随着公众情绪的激烈波动和意见表达的需求,而网络舆情则为这些情绪的释放和意见的传播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渠道。

一方面,群体性事件是网络舆情的重要触发器和放大器。

当社会事件或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容易引发群体性的抗议或冲突。

这些事件往往能够迅速吸引公众的关注,成为网络舆情的焦点。

在网络的传播特性下,事件的相关信息迅速扩散,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公众通过社交媒体、论坛、博客等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情绪,形成多元、复杂的网络舆情。

另一方面,网络舆情也对群体性事件产生深刻影响。

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能够迅速聚集大量的意见和情绪,对群体性事件的走向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当网络舆情中出现大规模的负面情绪或极端观点时,可能激发更多的公众参与到群体性事件中,使事件升级和扩大化。

网络舆情中的理性声音和建设性意见也有可能对群体性事件起到缓解和化解的作用。

因此,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之间的关联是复杂而微妙的。

网络群体性事件

网络群体性事件

网络群体性事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消弭了时间和空间的隔阂,重新建构了我们的生活,人类从此进入了互联网时代。

在这样一个时代,网络也深刻影响了我们的政治生活,成为我们接收政治信息、表达政治见解的平台。

政府则可以通过网络舆论及时了解民情民意,便捷、快速地与公众进行政治沟通。

但是,由于我国处于转型期,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容易引发冲突,这些冲突必然会在网络有所折射,受网络信息的传播机制及其本身的非理性因素影响,很容易迅速聚集大批网民,导致百万级点击率,最终形成网络群体性事件。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网络社会政府经常遭遇的一种危机,其后果在于能在很短时间,让大量群众对政府的看法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如果处置失当,可能形成现实社会中的群体性事件,给政府和社会带来冲击,造成社会不和谐。

如何对其进行治理,将是网络时代政府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也考验了新时期政府的管理能力。

一、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内涵及其特性(一)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内涵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网络社会政府经常遭遇的一种新形式的危机。

但是,学术界对此进行研究非常有限,对其概念解释也不是很明确,在此,笔者尝试从其定义开始进行阐释。

要理解网上群体性事件,首先有必要解释一下什么是群体性事件。

所谓群体性事件是指某一利益群体因某种共同利益关系聚集起来,以各种方式反映利益群体的共同愿望,以期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从而获得或保障其共同利益的事件。

对于网络群体性事件这种新型的群体性事件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一是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场域———网络公共领域。

公共领域是对公共意见形成过程的一个理论抽象,意指介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通过聚会、社团、媒体等形式进行自由对话、公共交往、公开表达意见的场域及机制。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人们的自由交流和平等沟通提供了崭新的技术支撑,也为公共领域的重建和结构再造提供了技术基础,进而促进网络公共领域的形成。

网络公共领域为建构虚拟空间中的民主意向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人们在这个空间中自由地发言、讨论,使我国网络公共领域出现了超越现实的民主热情和讨论精神。

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及其治理模式与机制研究

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及其治理模式与机制研究

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及其治理模式与机制研究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及其治理模式与机制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络舆情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群体性事件作为特殊的社会现象,在网络舆情中占据重要地位。

本文旨在探讨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及其治理模式与机制,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和借鉴。

首先,我们需明确群体性事件的概念以及其在网络舆情中的特征。

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某个群体或多个群体共同参与的、具有一定规模和社会影响力的事件。

这类事件经过网络传播后,往往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

网络舆情是指在网络平台上通过文本、图片、视频等形式表达的大众集体情绪。

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有其独特的特点。

首先,网络舆情传播速度快。

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比传统媒体更加迅速,消息在网络上迅速扩散,导致网络舆论的爆发。

其次,网络舆情具有广泛性。

任何一个事件都可能在网络中引起热议,并影响更多人。

第三,网络舆情具有匿名性。

网络空间为用户提供了匿名表达观点的机会,这也降低了用户的责任感和公共道德意识。

最后,网络舆情具备情绪化倾向。

由于用户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信息的真实性不易判断,用户在网络舆论中更容易被情绪和偏见所左右。

针对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我们需要建立有效的治理模式和机制。

首先,加强网络舆情的监测和预警机制。

政府部门需要建立起网络舆论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和分析网络舆情的走向,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其次,提高网络舆情的传播透明度。

加强舆情信息真实性的验证,增加信息发布者的认证机制,减少谣言和不实信息的传播。

再次,加强对网络用户的引导和教育。

提高网络用户的素质和责任感,鼓励积极的讨论和合理表达。

此外,要建立舆情危机应对机制,快速反应并有效处理舆情危机,减少恶劣事件的蔓延影响。

除了针对网络舆情的治理模式和机制,我们还需重视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化解。

预防是关键,通过提前发现社会问题和矛盾,通过舆情监测和预警,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化解潜在的群体性事件。

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应对机制探析

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应对机制探析

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应对机制探析p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伴随着人们思想的进步和转变,人们对社会上所存在的一些现象有了自己的见解,同时也急需有一个可以公开发表自己意见的窗口。

另一方面,随着现代通信技术手段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特别是手机网上信息交流平台的日趋成熟,使得无论来自社会哪一个阶层的个体都能够平等无差别地进行网上信息的自由交流。

而网络媒体传播工具与传统媒体传播工具的不同就在于,群众对于传统媒体仅仅是接受者,群众的思想和意见只能在小范围内传播,传播力度和广度有限。

但网络媒体使得群众既是网络信息的接受者又是网络信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其传播的范围之广和影响之大是不可估量的。

据中国工信部统计:截止2013年3月底中国共有11.46亿移动通信用户,其中有8亿多用户接入互联网。

2013年7月腾讯总裁刘炽平在腾讯同盟会议上称手机QQ和微信每日活跃数均超过了1亿。

QQ、微信、微博等热门的手机应用软件无疑在给人们提供了自由交流的平台的同时,也成为人们关注社会的窗口和信息发散口,并逐渐替代了传统的媒体传播方式。

但网络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便捷,或是为传统方式上属于社会话语边缘的民众开创了一个可以表达诉求的机会,同时也使一些真假难辨的不良负面信息进入到大众网络空间中,成为了潜在的空间民意,它们的存在很可能会激化网络中的网民情绪,这也就成为了网络群体性事件滋生的土壤。

二、完善网络群体性事件应对机制的必要性在社会媒体化时代,众多的中国网民以及互联网的高普及率使得网络具有了巨大的影响力,公众能够通过网络表达观点、抒发情绪,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主体特征逐步形成,这也成为沟通政府与民意的主渠道。

(一)紧扣即时化的要求,及时化解舆论焦点在社会化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无论空间距离大小,只要社会上一出现“风吹草动”,信息就会以“秒速度”传向各处。

2013年1月6日,署名“巴蜀妹子”的网友将河北遵化市政府门口农民工下跪讨薪事件在“四川在线”论坛上予以发布,随后腾讯新闻在1月13日又以配图新闻形式转发,1月22日的央视《东方时空》对此进行深入报道,监察大队个别工作人员不端行为被曝光,至此这一事件在短短10天内迅速发酵成舆论的焦点。

群体传播视域下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网民互动

群体传播视域下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网民互动

群体传播视域下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网民互动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众多网民在网络上进行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虚拟网络群体。

在网络上,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而这些事件往往能够引起网民们的热议和争论。

在群体传播视域下,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网民互动成为了研究的焦点之一。

一、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点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指在网络上出现的一些具有一定规模、受到广泛关注的事件。

这些事件可能是社会热点问题、突发事件、网络热点话题等。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规模庞大。

网络上的用户众多,一旦出现了某个事件,就会引起大量网民的关注和参与。

2. 传播快速。

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信息能够迅速传播开来,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影响到大量的人。

3. 争议性强。

网络群体性事件往往伴随着各种争议和矛盾,不同的网民对事件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

4. 参与度高。

网络上的群体性事件能够吸引大量网民的参与,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社群。

二、网民互动的形式在网络群体事件中,网民之间的互动呈现出多样的形式。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信息传播。

网民通过各种渠道传播事件的相关信息,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

2. 情感表达。

网民在网络上会对事件表达自己的情感,包括愤怒、悲伤、愉快等。

3. 讨论争论。

针对事件,网民会进行讨论和争论,分析事件的原因、背景和涉及到的问题。

4. 群体行动。

在一些重大的网络群体事件中,网民们还会进行一些集体行动,例如发起请愿、捐款等。

5. 舆论引导。

一些具有影响力的网民会通过自己的言论和行动来引导舆论的方向。

1. 事件本身的性质。

事件的性质决定了网民对其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不同性质的事件会引发不同的网民互动形式。

2. 社会环境。

社会的文化、政治、经济环境会直接影响到网民的互动行为,比如政治敏感事件会引发网民的激烈讨论和争论。

3. 网络技术。

网络技术的发展会对网民的互动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新兴的网络平台和应用也会影响到网民互动的方式。

网络群体舆论传播的机理分析

网络群体舆论传播的机理分析

网络群体舆论传播的机理分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传播消息的重要平台,网络舆论也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网络上,人们通过各种社交平台、论坛、博客等渠道进行信息传播和意见交流,形成了各种网络群体,其舆论传播对社会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网络群体舆论传播的机理进行分析,探讨网络群体舆论传播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机理原理。

一、网络群体舆论传播的特点1. 多样性:网络群体涵盖了各种各样的人群,他们的背景、文化、经济条件、价值观念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这种多样性使得网络舆论传播具有了多元化的特点,各种不同的观点和声音可以在网络上得到表达和传播。

2. 高效性:网络群体舆论传播的速度快,信息传播的范围广,可以瞬间影响到大批人群。

通过网络,人们可以迅速获取最新的信息,传播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形成一种高效的舆论传播机制。

3. 匿名性:在网络上,很多人可以进行匿名发言,不必担心自己的身份暴露和隐私泄露。

这种匿名性让人们更加放开言论,表达更加直接和真实的情感和看法,增加了网络舆论传播的多样性和活跃度。

4. 聚合性:网络群体的形成基于共同的兴趣、需求、认同等因素,这使得网络舆论传播具有了一定的聚合性和集聚效应。

当某一事件或话题引发了热议,会有大量人群在网络上聚集在一起,形成集体性的舆论影响力。

二、网络群体舆论传播的影响因素1. 内容质量:网络舆论传播的内容质量直接影响着其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优质内容可以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传播,而低质量内容则容易引发负面传播效应,影响网络舆论的正常传播。

2. 传播渠道:网络上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传播渠道,如社交平台、微博、论坛、博客等,这些传播渠道的不同特点会对网络舆论传播产生影响。

不同的传播渠道适用于不同的内容和形式,选择合适的传播渠道可以提高舆论传播的效果。

3. 参与程度:网络舆论传播的影响力与参与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果能够吸引更多人的参与和讨论,就会形成更加集中和高效的舆论传播,从而影响到更大范围的人群。

网络群体舆论传播的机理分析

网络群体舆论传播的机理分析

网络群体舆论传播的机理分析一、网络群体舆论传播的定义及特点网络群体舆论传播是指在网络空间中,由一定数量的网民以某一事件、观点或话题为中心,通过互联网传递信息、表达意见和形成共识的过程。

其特点主要包括:传播范围广泛、参与者众多、传播速度快、传播形式多样等。

在网络群体舆论传播中,个体通过网络工具传递观点,形成舆论势力,影响着公众的认知和态度,从而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1.信息传播与传染性网络群体舆论传播的首要机理是信息传播与传染性。

当某一事件或话题引起广泛关注时,网络上的信息会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开来,触动更多的网民。

这种信息的传染性使得舆论可以在短时间内在网络中迅速扩散,形成强大的传播势力。

2.情感共鸣和情绪传递网络群体舆论传播的机理还包括情感共鸣和情绪传递。

在网络空间中,个体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当有人提出共鸣的情感时,很容易引起其他网民的共鸣,形成情感共鸣链,从而扩大了舆论传播的范围和力度。

3.社交网络中的社会影响网络群体舆论传播的机理还受到社交网络中的社会影响因素的影响。

在网络空间中,人们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建立社会关系,形成相互影响的社交网络,这种社交网络中的信息传播、观点交流和情感表达会相互影响,形成一种互为作用的社会影响机制,推动舆论传播向更广泛和更深入的方向发展。

1.信息内容的新颖性和热点性在网络群体舆论传播中,信息内容的新颖性和热点性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

新颖性和热点性的信息更容易引起网民的关注和参与,从而形成更大的传播力度和影响力。

2.网络舆论引导者的影响力网络群体舆论传播中,网络舆论引导者(例如知名博主、网络红人等)的影响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信息传播平台,引导网络舆论的方向和形式,对网络舆论传播起到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3.传播渠道的多样性传播渠道的多样性是影响网络群体舆论传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在互联网上,信息传播的渠道非常丰富多样,包括微博、微信、论坛、博客等,这些传播渠道的多样性促使舆论传播更广泛、更深入。

互联网视野下网络群体性事件

互联网视野下网络群体性事件

互联网视野下网络群体性事件群体性事件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表达自身利益诉求。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群体性事件已经具有了新的特征。

这一领域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但发展日益迅猛,政府应当做好应对措施的准备和积极防范工作。

一、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涵义网络群体性事件目前在学界并无统一定义,但大致可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

广义的定义以杨久华为代表,他认为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网民群体为了共同的利益或其它相关目的,利用网络进行串联、组织,并在现实中非正常聚集,扰乱社会正常秩序,乃至可能或已经产生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群体性非正常事件[1]。

在这一概念下,杨久华又将网络群体性事件分为四种模式:网络舆论引发模式、网络谣言泛滥致群体性事件恶化或失控模式、利益受损群体利用网络发动模式、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网络发动、酝酿群体性事件。

这四种模式的落脚点都是网络舆论在现实中的反映和对现实的作用。

狭义的定义则以揭萍和熊美保为代表,他们认为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网中人”群体为了共同的利益,利用网络进行串联和组织,公开干扰网中网外秩序,干扰网络正常运行,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乃至可能危及社会稳定的集群事件[2]。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广义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包括了两个方面:一、网络中出现虚拟的串联组织,对某一焦点进行大量而集中评述以及呼吁,对舆论造成影响;二、包括了利用网络舆论,就某一问题进行呼吁,甚至散布谣言,对某一现实问题制造舆论压力,并期待获得现实的互动,以形成现实的群体性事件为最终目标。

从概念的清晰度和不可周延性看,本文认为狭义的概念更能集中说明网络群体性事件,使其定义更加明确,也更易于和传统的群体性事件作出区分。

二、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征(一)参与主体的无关联性和分散性现实的群体性事件大多以某一集合群体为参与主体,参与者总是在某一群体性事件中具有共性和共同的利益诉求。

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的开题报告

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的开题报告

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指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网络平台,形成的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群体行动。

这类事件往往表现为大规模的互联网讨论、抵制、请愿等集体行动,其容易引发社会舆论的关注和热议,对社会治理、政府决策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征、形成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对社会治理和政府决策的影响。

具体目的包括:1.分析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定义、特征和分类。

2.研究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形成机制,包括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经过和结果等方面。

3.探讨网络群体性事件对社会治理和政府决策的影响,包括社会稳定、政策效果、政府形象等方面。

4.分析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趋势和对策,为政府和社会组织制定应对措施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1.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定义、特征和分类2.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形成机制3.网络群体性事件对社会治理和政府决策的影响4.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趋势和对策四、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检索相关文献、报道、统计数据等资料,了解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

2.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和发放问卷,了解公众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态度和看法,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3.案例分析法: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网络群体性事件进行分析,研究其形成的原因、影响因素和对策。

五、研究意义1.对于政府:能够深入了解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从而优化政策制定、加强社会治理,提升政府的行政决策水平和形象。

2.对于社会组织: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

3.对于公众:能够通过研究了解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真相和影响,提高公众的对网络行为的认知和风险意识,增强网络素养和自我保护意识。

六、研究进度计划第一阶段:问题导向(1周)1.明确研究背景和问题,确定目的和内容。

2.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研究现状和前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群体性事件聚合效应研究*■张传香
一、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聚合效应
从聚合的角度来看,网络群体性事件应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或敏感事件引发的网络特定群体或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的规模性聚集。

网络传播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传者与受众的角色划分,整合了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等传统传播方式,形成了以融合同步传播、异步传播为特点的新的网络传播方式。

网络文本的传播特性对聚合网络异质人群,形成网络群体性事件,最终影响传播致效的过程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网络聚合规律直接关系到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分析治理。

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一般的聚合规律来看,聚合性应是多样化的统一,也具有离散性的本质。

网络群体的聚合更多表现为不同个体的暂时统一,这种带有特殊语境的聚合性意味着群体性事件是可以从网络群体聚合特性中找到化解之法的。

在网络聚合效应过程中,不同因素的组合成为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主要诱因。

1.聚合效应中的不稳定性因素直接导致群体极化倾向
现实的群体聚合以网络聚合为基础,群体性聚合以个体聚合为基础,同步聚合以异步聚合为基础,聚合以离散为基础。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盲目聚合会产生极端的负面效应。

网络个体的原子化生存导致大多数网络群体事件自发性强,缺乏主流组织嵌入。

聚合中的成员一开始就有某些偏向,在看客和从众心理的驱使下,人们朝偏激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群体极化倾向。

群体极化倾向在虚拟世界发生的可能性要比在现实世界大得多。

这主要是由于虚拟世界“置身其中的人往往倾向于把意见群体的力量夸大,从而完成自我肯定,并且这种自我肯定还会很快地复制,以至于事实本身常常被淹没于口水之中,导致情绪型舆论在网络中不断弥漫。

”①然后逐步升级到“人肉搜索”并延伸到现实世界当中。

因此,网络群体性事件延伸到现实当中的具体表现规律常体现为在爆发之前利用网络组织串联,或者在造成影响后为寻求支持而利用网络大肆炒作,短期内形成网上讨论热点,很难控制其蔓延速度和影响力,极大干扰了社会的正常秩序。

2.事实与价值判断的脱节导致群体认知偏差
文本的异步性消解了亲身传播的道德维度,信息交往者的虚拟身份,更降低了信息传播的信度与效度,信息细节经常被渲染放大。

非线性的信息交往,使参与者失去了进行“内省式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中断了自我与他人关系的重新构建过程,不能完全实现超越既有行为方式开创新的行为方式的终极目的,最终干扰了网络传播的传播致效。

网络社会是“陌生人社会”,而且很多人的行为有明显的群体娱乐特征,从事件混乱发展的过程中取乐,形成群众性的迷狂。

事实本身常常被淹没于口水之中,导致情绪型舆论在网络中不断弥漫。

网络环境的动态性、异构性特点决定了虚拟世界的参与价值往往不具有现实世界的行动价值。

但是,网络群体性事件所涉及的内容一般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激进的言论极大地混淆了人们对事实的判断与行动参与价值的理性抉择。

网络的虚实互动性更是增加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对抗性。

从网络群体性事件是否“有组织”“是否有直接的利益诉求”来看其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聚合特点。

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聚合类型:
第一种为紧密型聚合。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以利益为主要结合点的聚合是紧密型聚合的最突出表现。

为了捍卫利益而结成紧密联盟,利用网上造势,引发舆论关注,进而向有关方面施压,积极谋求相关被侵害利益的回归。

2011年的“淘宝商城事件”就是生动一例。

以网络文本为载体所进行的同步和异步传播活动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对外部力量依赖较少。

传播内容的可选择性,又保证了反馈的信息能拥有与原初文本相同的地位。

意见群体的力量在网络信息传播中被夸大,形成重要的网络舆论场,拥有强大的动员能力。

第二种为松散型聚合。

这种聚合的主要特征是以兴趣和娱乐为主要结合点,甚至带有一定的游戏性和个性化特色。

网络中各种带有明显兴趣聚合特征的虚拟社区都属此类。

网络信息传播中的时间与空间的个体化介入,使中心主题信息在网络传播结点对文本的多次重复介入中被无意识消解,信息交往呈现出琐碎化、片断化的趋势。

主体信息在交流中不时发生变异,信息游戏化倾向明显。

可以说,娱乐性的松散聚合是网络中最常见的张传香:网络群体性事件聚合效应研究
*本文系天津市高校人文社科项目“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项目编号:20102819)、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新媒体环境下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引导”(项目编号:TJXC11-022)的阶段性成果。

现代传播2012年第9期(总第194期)151
景观,网络红人的红极一时就是很好的例证。

松散的群体围观结果充分展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

第三种为半紧密半松散型聚合。

这种聚合模式主要以社会关系为主要结合点,介于捍卫社会利益和网络兴趣之间,网络中对现实问题的热议,对正义的热烈追求和英雄情结的网络释放都是对这种聚合模式的最好解读,这种聚合更多体现为社会弱势群体对社会强势权利阶层的反感和抗争,其中还衍生出了很多网络名言,如“我爸是李刚”“高铁体”等。

二、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聚合效应的生成和疏导规律
网络媒体“把关人”的体制性和技术性缺失导致整个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和破坏都难于控制。

网络文本异步传播的特性决定了网络信息交互活动在时间上的中断,非亲身在场造成了时空关系上的疏离,这意味着网络的强刺激信息一旦在网民中激起响应,会使网民很容易突破地域限制聚集起来,加速了群体性事件网上策源地的形成。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在网络舆论场意见聚合的过程中形成的,公共话题聚合是网络聚合的粘着剂,也是随机舆论群聚合的平台。

媒介的传播对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在网络新媒体世界中,通常会呈现出这样的规律“看到—相信—被说服—希望再看到”。

如果网络信息为了吸引网友注意,不惜进行信息的强刺激化处理,群体的聚合性不可避免。

换言之,媒介传播形式不当会成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诱发因素。

在群体性事件的群体聚合中,往往会有意见领袖的指引。

意见领袖通过发布有关公共话题的内幕或者细节,引导网络舆论的走向。

意见领袖没有固化角色,地方政府和媒体应当努力通过发表真知灼见成为意见领袖。

在事件初期的信息发布阶段,也是信息在网络传播的初始阶段,不同的发布形式对于信息此后的流动起着重要作用。

主流媒体所拥有的网络信息发布渠道应当成为各类信息发布的集散地,只有这样主流媒体才能更好地实施有效引导。

在事件中、后期,相关部门应保持敏感性。

在了解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对群体性事件的发展动向进行进一步的连续跟踪。

其中包括对其信息、组织、行为计划以及后续加入人群等的密切关注。

更需要对事件的原因进行理性分析,最好在事件发生前进行妥善解决以消除其行为动机。

在此基础上,应通过对信息传播媒介的监控,有效阻碍其内部的非法交流,减少后续加入者进入。

主流媒体也应减小事件负面影响的传播。

媒体对事件的正确疏导应该以引导事件真相的信息传播为主。

通常来说,在群体性事件参与者主动施加暴力行为之前,群体性事件依然没有超出利益诉求的阶段,因此,在处置上应该以监控事件动向和解决利益诉求为主。

三、网络主流媒体在群体性事件中应有所作为
网络主流媒体一般都是传统媒体的网络版本,应该增加网络内容与主流传统媒体的内容互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形成全方位的宣传攻势。

1.网络信息传播的留存性为预警群体性事件提供了便利
网络群体性事件虽然具有偶发性,但群体的聚合和行动往往有一个过渡过程。

网络媒体传播的即时性和可记录性为预警群体性事件提供了便利。

如果能通过网络媒体及时发现、疏导、解决相关问题,很可能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及其严重后果。

在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过程中,公众对信息的需求往往更加迫切,媒介依赖性增加,公众急于知道事件的真相、事态的发展和解决过程。

这也是主流媒体发现相关线索实现有效引导的最好契机。

2.网络信息传播的互动性为主流媒体引导舆论提供了途径
群体性事件发生后,政府通过网络主流媒体引导舆论所达到的引导效果是其他媒体无法替代的。

在群体性事件中,网络新闻在尊重一般新闻信息传播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舆论走向适时介入引导,积极推动正面舆论,引导中间舆论,化解负面舆论。

政府通过网络主流媒体引导舆论可能最终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

3.事后控制的关键是主流媒体的适时引导
群体性事件的事后影响主要是以媒体传播的形式和社会意识的形式为表现的。

4.运用技术服务手段消解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潜在发生
技术服务手段体现为一套服务选择控制方案。

这套方案可以将原来离散、独立的服务资源,根据语法、语义组合,形成网络虚拟服务。

在关联选择过程中将原来相互独立的、没有关联的服务资源,根据请求者的请求历史、执行路径建立起资源间的联系。

经过此过程,原本独立的原子服务组合成虚拟服务。

延伸这一治理理念就是要重视网络搜索引擎的信息过滤功能和舆论引导功能。

将针对整个网络的大规模舆论引导化解为简便易行的、零散的个性化服务。

网络群体性事件根源于现实,表现于网络,最终解决于现实。

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当作现实制度完善的线索将是理性的解决之道。

参考文献:
①葛琳:《网络舆论与网络群体性事件》,《新闻爱好者》,2008年第9期。

(作者系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后)
【责任编辑:张国涛】张传香:网络群体性事件聚合效应研究
152现代传播2012年第9期(总第194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