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运动医学期末复习思考题
康复复习题
康复复习题导言:康复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功能,提高生命质量,实现自主生活和社会参与。
在康复过程中,康复复习题是一种常见的辅助方式,可以帮助患者巩固学习内容,提升康复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康复复习题和其作用。
一、认知康复复习题1. 错误分辨练习:患者阅读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判断其中的陈述是正确还是错误。
通过这样的练习,患者可以加强逻辑思维和注意力,培养准确判断的能力。
2. 关联记忆练习:给患者呈现一组相关的图片或单词,然后要求患者将它们按照特定的关联方式进行整理和记忆。
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患者加强记忆力,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
3. 推理推断练习:根据给定的信息,患者需要根据逻辑思维推断出结论或答案。
这样的练习可以锻炼患者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二、运动康复复习题1. 动作识别练习:给患者呈现一组动作图片或视频,要求患者辨认出每个动作的名称和执行方法。
通过这样的练习,患者可以加强运动观察和运动影像能力。
2. 动作顺序练习:患者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完成一系列的动作。
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患者加强运动规划和运动协调能力,促进肢体协调性恢复。
3. 平衡感知练习:患者需要在平衡器材上完成一系列的平衡练习,如单脚站立、平衡板上行走等。
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患者提高平衡感知和肌肉控制能力,预防和改善平衡障碍问题。
三、言语康复复习题1. 语义记忆练习:给患者提供一组具有语义关联的词语,要求患者根据记忆回答问题。
通过这样的练习,患者可以加强词汇记忆和思维逻辑能力。
《运动康复学》习题与答案
《运动康复学》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运动康复学:运动康复学是一门研究如何通过运动和身体活动来预防、治疗和管理伤病,以及提高身体功能和健康状态的学科。
2. FMS(功能性运动筛查):FMS是一种用于评估个体基本运动模式质量的标准化测试系统,旨在识别可能增加受伤风险的运动缺陷。
3. ROM(关节活动范围):ROM是指一个关节在无痛情况下所能达到的最大运动范围。
4. RICE原则:RICE是Rest(休息)、Ice(冰敷)、Compression(压迫)和Elevation (抬高)四个单词的首字母缩写,是一种常用的急性运动损伤初期处理方法。
5. 牵张训练:牵张训练是一种通过持续、温和地拉伸肌肉以提高肌肉和关节柔韧性的训练方法。
二、填空题1. 运动康复的主要目标是恢复患者的______和______功能。
(答案:身体功能,日常生活活动)2. 在进行运动康复时,应遵循的原则包括个体化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和_________。
(答案:全面性原则)3. PNF(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技术是一种结合了______和______的强化和放松技术。
(答案:神经肌肉刺激,本体感觉)4. ACL(前交叉韧带)损伤是常见的膝关节运动损伤,常需要进行______和______康复。
(答案:手术,非手术)5. ______是评估患者运动能力、制定康复计划和监测康复进展的重要工具。
(答案:运动功能评估)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运动康复的基本内容?(D)A. 疼痛管理B. 关节活动度训练C. 肌力和耐力训练D. 高强度有氧运动2. 在运动康复中,以下哪种情况适合使用热敷?(B)A. 急性扭伤B. 肌肉僵硬C. 关节炎疼痛D. 感染部位3. 下列哪种运动对改善心肺功能最有效?(C)A. 哑铃训练B. 平板支撑C. 慢跑D. 仰卧起坐4. 关于肌肉拉伤的处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A. 初期应冷敷B. 避免剧烈活动C. 可适当进行牵张训练D. 应立即进行深度按摩5. 下列哪种情况下的运动康复需要医生或专业人员的指导?(A)A. 心脏病患者B. 轻微的肌肉拉伤C. 办公室久坐人群D. 健身爱好者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是运动康复中的常用治疗方法?(ABCD)A. 热疗B. 冷疗C. 牵张训练D. 神经肌肉电刺激E. 高强度间歇训练2. 下列哪些因素可能导致运动损伤?(ABCDE)A. 错误的技术动作B. 不合适的运动装备C. 身体疲劳D. 过度训练E. 环境因素3. 关于运动康复中的个体化原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D)A.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康复计划B. 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身体状况C. 考虑患者的运动习惯和兴趣D. 随着康复进展调整康复计划E. 所有患者都应采用相同的康复方案4. 下列哪些是运动康复中的重要评估工具?(ABCD)A. FMSB. Y-Balance TestC. Timed Up and Go TestD. Six-Minute Walk TestE. BMI 指数5. 下列哪些疾病或症状可能需要运动康复干预?(ABCDE)A. 骨折康复B. 心脏病康复C. 中风康复D. 关节炎E. 肩周炎五、判断题1. 运动康复只适用于运动员和有明显运动损伤的人群。
(完整版)康复医学基础课后复习试题和参考题答案
康复医学基础课后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P12A1型题1. 康复措施不包括 A.医疗康复B.教育康复 C.职业康复 D.社会康复 E宗教康复2. 康复的对象最主要是指 A.急症患者 B病情稳定者 C.病愈后的患者D功能障碍者 E.慢性病患者3. 康复的最终目标不包括 A 疾病痊愈出院 B.功能恢复 C.提高生活质量 D. 重获就业 E.回归家庭和社会4. 现代医学体系中,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是A•并列的 B.前者高于后者C.康复医学是临床医学的延续D.两者互不相关E. 以上都不正确5. 康复治疗的主要手段包括A. 理疗、体疗、针灸、按摩、作业治疗B. 理疗、体疗、作业治疗、矫形、康复护理C.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康复工程D. 医疗康复、教育康复、心理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E. 理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特殊教育6.发展中国家致残的最主要原因是A•疾病 B营养不良 C.遗传因素D.交通事故E.物理化学因素7.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更重视对下列哪一方面对个体残疾的影响A•疾病 B.生物因素 C.心理因素D.康复措施E环境因素第二章康复功能评定A1型题1:肘关节伸直时肱二头肌的收缩为 A.向心性收缩 B.等长收缩 C.等速收缩 D.离心性收缩E.既不是等张收缩也不是等长收缩2.在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活动的肌力是A. 1级B. 2级C. 3级D. 4级E. 5级3.肩关节内收受检肌群为A.三角肌B.斜方肌中部C.肱二头肌D.肱桡肌E.肱肌4.常用握力计评定的肌力是屈指肌哪种收缩时的肌力A.向心性收缩B.等长收缩C.等速收缩D.离心性收缩E.等张收缩5.言语是指A.口语交流 B. 口头符号 C.书面符号D.体态语E.手势语6.言语障碍主要包括A.失语症B.构音障碍C.言语失用症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7.构音器官本身没有肌肉麻痹、肌张力异常、失调、不随意运动等症状,但患者在言语表达时,随意说话的能力言语运动器官位置的摆放及按顺序进行发音出现障碍而受到影响,此种为A.失语症B.构音障碍C.言语失用症D.失认症E.失读症8.引起认知障碍的主要原因有A.脑卒中B.痴呆C.脑外伤D.酒精或药物中毒E.以上都是9.患者表现为听、说、读、写和手势表达等能力的减弱或丧失,同时还表现出其他高级信号如计算等的障碍的为A.完全性失语B.构音障碍C.言语失用症D.失语症E.命名性失语10.偏瘫步态的特点有A.画圈步态B.剪刀步态C.鸭子步态D.醉汉步态E.以上都不是11.痉挛型脑瘫的步态特点有A.前冲步态B.跨阈步态C.慌张步态D.剪刀步态E.鞠躬步态12.小脑病变的步态特点有A:醉汉步态 B.摇摆步态 C.剪刀步态D.扶膝步态E.短腿步态13.股四头肌无力步态特点有A.跟足步态B.扶膝步态C.跨越步态D.垂足步态E.膝塌陷步态14.臀大肌无力步态特点有A. X字型步态B.摇摆步态C.仰胸挺腹步态D.坠落步态E.鞠躬步态15.下列哪项不是步态观察的内容A.行进是否稳定和流畅B.是否足下垂、足内翻C.足是否全部着地D.躯干摆动过度或不足E.是否有双支撑期16.下列哪项不是异常步态常见的原因A.中枢神经系统病变B.周围神经系统病变C.骨关节病D.精神疾病E.肌肉病变17.摆动相中期下列哪项属于异常A.髋关节屈30°左右B.膝关节屈60°左右C.踝关节跖屈20°左右D.膝关节屈30°左右E.以上都正常18.下列哪项不属于小脑的功能A..维持肌肉张力B.运动协调C.姿势平衡D.本体感觉的传入E.以上都不属于19.感觉性共济失调发生于A.帕金森病B.小脑损伤C.脊髓后索病变D.脊髓侧索病变E.基底核病变20.下列是协调评定检查,除外哪项A.指鼻试验B.拇指对指试验C.握拳试验D.反弹试验E.钟摆试验21. 关于协调除外哪项A. 人体产生的平滑、准确、有控制的运动能力B. 包括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节奏C. 以笨拙的、不平衡的和不准确的运动为特点D. 适当的力量和速度E. 达到准确的目标22. 下列哪项不是非平衡协调检查A.指鼻试验B.指指试验C.单足站立D.拍膝试验E.握拳试验23.下列哪项是平衡协调检查A.指鼻试验B.指指试验C.单足站立D.拍膝试验E.握拳试验24.下列常见的协调障碍,不属于共济失调的是A.手足徐动B.震颤C.轮替运动D.辨距不良E.运动分律25.下述人体系统中,除了哪项均与平衡功能相关A.躯体感觉系统B.视觉系统C.前庭系统D.自主神经系统E.运动系统26. 人体平衡反应的形成时间有一定的规律,通常在A. 2~3个月形成俯卧位平衡反应B. 4~6个月形成仰卧位和坐位平衡反应C. 7~8个月形成蹲起反应D. 9~11个月形成爬行反应E. 12~21个月形成站立平衡反应27. 平衡评定内容主要是评定个体能否做到以下几点,除哪项外A. 静止状态下不同体位均能保持平衡B. 运动状态下能精确地完成运动并能保持新的平衡C.对外界的变化能迅速作出反应D. 姿势反射E. 当支撑面发生移动时能保持平衡28. 狭义基本ADL范畴不包括A.进餐B.交流C.洗漱D. 更衣E.洗澡29. 不属于Barthel指数评定的结果的分值是A. 60B. 80C. 90D. 83E. 4030. 下列不属于痉挛的特点的是A.运动弛缓B.肌张力增高C. 下肢伸肌痉挛有助于患者行走D.折刀现象E. 巴彬斯基征31. 关于肌张力说法正确的是A. 肌张力仅见于脑卒中患者B. 异常肌张力增高见于脊髓损伤患者C.要维持人体正常姿势肌肉的张力是正常肌张力D. 异常肌张力对人体没有一点好处E. 因为病人不专业,所以肌张力评定医生随时都能做,不用考虑患者32. 关节被动运动时,在整个被动活动内均有阻力,但可以完成关节活动,改良Ashworth 评分为几级A. ⅠB. Ⅰ+C. ⅡD. ⅢE. Ⅳ33.关节被动运动时,在关节活动全范围都有阻力,以致不能产生关节活动,改良 Ashworth 评分为几级A. ⅠB. Ⅰ+C. ⅡD. ⅢE. Ⅳ第三章康复治疗技术A1型题1. 运动疗法的原则不包括A.因人而异B.持之以恒C.循序渐进D.全面锻炼E.被动参与2. 进行抗阻训练时肌力至少达到A. 1级B. 2级C.3级D. 4级E. 5级3. 以下那种运动形式不受意识控制A.等长收缩B.向心性收缩C.离心性收缩D.等速收缩E.抗阻运动4. 平衡训练的支撑面积的训练原则A.越大越好B.越小越好C.由大到小D.由小到大E.无所谓大小5. 协调性训练原则不包括A.由易到难,循序渐进B.重复性C.针对性D.综合性E.单一性6. 低频电疗法采用的电流频率是A. 0~lkHzB. l~100kHzC. l~10kHzD. 2~100kHzE. l~5kHz7.中频电疗法采用的电流频率是A. 0~lkHzB. l~100kHzC. l~10kHzD. 2~100kHzE. l~5kHz8.高频电疗法采用的电流频率是A. 0~lkHzB. l~100kHzC. l~10kHzD. 2~100kHzE.100kHz 以上9. 高频电疗法注意事项不包括A. 治疗室的地面保持干燥B. 治疗机外壳应该接地线C. 操作者应穿不含金属的衣服D. 患者治疗时应该去除金属物品E.心脏起搏器患者可以使用高频电进行治疗10. 冷疗的作用不包括A.止痛B.止血C.止痒D.增强肌力E.解痉11. 作业治疗是指A.日常中的各种劳动及锻炼活动B. 有选择性和目的性的活动C. 有选择性的活动D. 泛指各种精神治疗和功能治疗活动E. 任何的治疗活动12. 对作业治疗的目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增强肢体尤其是手的灵活性及协调性B. 增加功能活动的控制能力和耐力C. 改善和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D.使患者实现完全康复E.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13. 以下不属于创造价值的作业活动的是A. ADL活动B.缝纫 C.植树 D. 编织 E.木工14. 下列哪项不是作业治疗概念的重要成分A. 以作业活动作为治疗媒介B. 作业治疗是一种康复治疗技术C. 最终目的是改善生存质量使患者回归社会D.不属于康复治疗的范畴E. 是有选择性和目的性的活动15. 下列哪项不是作业治疗过程基本的步骤A.设定长期目标B.治疗的实施C.再评定D.选择高于患者能力的作业活动E.设定短期目标16. 下列哪项不是作业活动A.睡眠活动B.学业活动C.棋牌娱乐活动D.自我照料E.木工活动17. 作业治疗是以以下哪项为核心A.康复医师B.康复治疗师C.患者D.治疗计划E.作业治疗18. 因脑损害使原已获得的语言能力受损或丧失的语言障碍是A.言语错乱B.发声障碍C.失语症D.言语失用E.构音障碍19. 由于构音器官神经,肌肉病变,造成构音器官的肌肉无力,瘫痪或肌张力异常和运动不协调等,而出现发声,发音,共鸣,韵律等异常是A.失语症B.发声障碍C.言语错乱D.言语失用E.构音障碍20. 下列不是以改善语言功能为目标的治疗方法A.阻断去除法B. Schuell刺激法C.程序介绍法D.脱抑制法E. 交流效果促进法21. 下列克服费力音训练中正确的是A.用打哈欠的方式诱导发音B.训练患者随着C.头颈部为中心的放松训练D.咀嚼训练E.以上训练都正确22. 利用节拍器控制语速,先慢后快,逐渐增加速度,增加患者言语的清晰度的训练是A.语速控制B.语音启动C.语音辨别D.克服鼻音化E.克服费力音23.下列不是伤残后心理反应特征的是 A.震惊阶段 B.否定阶段 C.反向反应D.阶段对抗独立E.阶段适应阶段24. 对于伤残患者一般采用 A.认知疗法 B.森田疗法 C.行为疗法 D.精神分析疗E.支持性心理疗法25. 针灸治疗的主要手段是A.中医理论B.经络学说C.针刺和艾灸D.循经取穴E.药浴26.按摩操作基本要求是A.持久、有力B.均匀C.柔和D.深透E.以上均对27. 滚法施术时,其主要动作是A.腕关节侧屈运动B.腕关节屈伸运动与前臂旋转运动相结合C. 上肢旋转运动D. 摩擦运动E. 上肢旋转运动与摩擦运动相结合28. 灸法的适应证是A.寒证、虚证B.热证、虚证C.寒证、实证D.热证、实证E.以上均错29. 当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常见的临床表现主要为A.疼痛、麻木、肿胀、瘀斑B.疼痛、麻木、骨折、出疹C.水肿、麻木、肿胀、高热D.腹痛、高热、疼痛、恶心E.水肿、麻木、出瘆、腹泻30. 在针灸治疗中,患者发生晕针,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A.患者平卧、头部稍低B.可灸百会、关元、气海C. 送急救室D.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取出E.患者平卧、头部稍高31. 以下不属于火罐法的是A.闪火法B.投火法C.滴酒法D. 贴棉法E.走罐法32. 穿单大腿假肢进行上下台阶、上下坡训练时,哪种方法不对A.上台阶时健腿先上B.下台阶时假腿先下C.上坡健腿先上D.下坡时假腿先下E.上台阶假腿先上,下台阶健腿先下33. 肘关节屈曲痉挛,不能伸直时可选用A.前臂杖B.腋杖C. 平台杖D.前臂支持型的前臂杖E. 肱三头肌支持型的腋杖34. ADL训练涉及以下哪些内容A.进食训练B.转移训练C.修饰训练D. 穿衣训练E.以上都是35. 下列哪项不是作业治疗适应证A.脑卒中B.四肢骨折C.截肢D.意识障碍E.心肺疾病36.床上活动不包括以下哪项 A.翻身 B.床上移动 C.坐位平衡 D.桥式运动E.床上坐起与躺下第四章常见疾病的康复A1型题1. 脑卒中的康复应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多久开始A. 12小时B. 24小时C.48小时D. 72小时E. 1周2. 偏瘫患者应保持良肢位,所有体位中最重要的是A.健侧卧位B.患侧卧位C.平卧位D.半卧位E.俯卧位3. 脑卒中患者病程10天,病情稳定,无并发症,与单项运动功能无关的评定是A. Brunnstrom 法B. Fugl-Meyer 法C. Barthel 指数法D. Bobath指数E.上田敏法4. 脑卒中早期,患者取患侧卧位,患肢不利于抗痉挛模式的姿势是A.肩后缩B.肘伸直C.前臂旋后D.手指张开E.掌心向上5. 脑卒中早期作患肢关节被动活动时,最易造成周围软组织损伤的关节是A.肩关节B.肘关节C.腕关节D.髋关节E.膝关节6. 主要增加腕关节活动范围的是A.珠算B.锯木C.打乒乓球D.下棋E.拧螺丝7. 属于上肢Bmnnstrom lV期的动作是A.手背触及腰骶部B.肘伸直肩外展成90°C.手指鼻较好D.可随意发起协同运动E.仅出现协同运动模式8. 脑卒中患者坐位膝可伸展,此时为A. Brunnstrom DI 期B. Brunnstrom VI 期C. Brunnstrom V 期D. Brunnstrom II 期E. Brunnstrom IV 期9. 脑卒中按Brunnstrom运动恢复阶段,其中V期分离运动阶段包括A.手背触及腰骶部B.上肢外展90°C.手钩状抓握无随意伸展或放松D.软瘫无随意运动-E.立位,踝关节背屈10.预防脑卒中深静脉血栓形成错误的是A.鼓励患者经常做足和趾的主动运动B.多做深呼吸和咳嗽动作C.尽可能早期下床活动D.必要时下肢穿医用弹力长袜E.禁用抗血小板凝聚药物11. 中度脑损伤的GCS评分为A. 3~5 分B. 6~8 分C. 9~12 分D. 13~14 分E. 15 分12. 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判断急性颅脑损伤的意识状况,总分15分,昏迷的评分标准是A.≤10分B.≤9分C. ≤8分D.≤7分E. ≤6分13. 颅脑损伤记忆训练不正确的是A.进度要慢B.从简单到复杂C.成功时应及时强化D.训练时间要长E.逐步增加信息量14. 颅脑损伤所产生的症状不包括A.痉挛B.头昏/眩晕C.嗅觉受损D.行为问题E.胃肠炎15. 对于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者,从轮椅上能独立的角度看,关键水平是A. C5B. C8C. T1D. T6E. L116. 脊髓损伤治疗的最佳时间是伤后A. 1小时B. 6小时C. 12小时D. 24小时E. 48小时17. C4损伤的患者适合选用A. —般轮椅B.低靠背轮椅C.高靠背轮椅D.躺式轮椅E.高靠背电动轮椅18. 经常采取坐位的患者,压疮最好发的部位是A.足跟B.骶部C.坐骨结节D.背后棘突E.髂后上棘19. 腰牴段脊髓损伤是仍保留的功能是A.躯干运动B.下肢运动C.肠功能D.膀胱功能E.性功能20. 小儿脑瘫的主要临床表现是A.精神发育异常B.语言障碍C.感觉障碍D.视力障碍E.运动及姿势异常21. 脑瘫预防最重要的阶段是A.产前B.产中C.产后D.围生期E.以上都是22. 脑瘫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A.痉挛型B.弛缓型C.混合型D.共济失调型E.强直型23. 正常婴儿非对称性紧张颈反射消失的时间是A. 1~3个月B.2~3个月 C_ 3~4个月 D. 4〜5个月 E. 3~6个月24. 脑瘫患儿坐位维持、步行和ADL能力的基础是A.头部控制B.躯干控制C.坐位能力D.平衡能力E.翻身能力25. 站立和行走的必要条件是A.坐位B.卧位C.腹支撑D.跪位E.肘支撑26. 下列不属于骨折外固定方法的是A.小夹板B•石膏绷带 C.外展架 D.持续牵引 E.髓内针27. 手的感觉测试是A. Moberg拾物试验B. Tinel征检查C. 9孔插板试验D. Jebson手功能测试E. Purdue钉板测试28. 动力夹板固定腕屈30°,掌指关节屈70°,指间关节伸展位为A.手肌腱松解术后B.手屈肌腱修复术后C.手感觉训练D.手脱敏训练E.手屈肌训练29.颈椎牵引的重量不超过可按体重的A. 1/6-1/4B. 1/12-1/8C. 1/10-1/8D. 1/14-1/10E. 1/1230. 腰椎间盘突出好发于25~50岁人群,发病率最高的部位是A. L1, L2B. L5~S1C. L4~L5,S1D. L1~L3E. L3~L531. 有关肩关节周围炎病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自愈 B•肩痛 C关节活动受限D.常伴有手指麻木感E.中老年人好发32. C5神经根受压可出现A.肱三头肌无力B.拇指麻木C.上臂外侧疼痛D.桡骨膜反射减退E.小指麻木33.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慎用A.超短波疗法B.超声疗法C.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D.颈椎牵引E.红外线疗法34.腰椎间盘突出早期的基本治疗方法是A.推拿按摩B.止痛药C.理疗D.卧床休息E.腰背肌锻炼35.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首选A.石膏固定B.伤湿止痛膏外用C.运动+光热等物理治疗D.关节内注射醋酸泼尼松E.手术36.腰椎牵引一般至少需要自身重量的 A. 40% B. 50% C. 60% D. 70% E. 80%37.坐立颈椎牵引的重量通常为 A. 5kg B.10kg C. 15kg D. 13kg E. 8kg38.行腰椎牵引时,患者仰卧在牵引床上时要求A.屈髋90°B.伸髋C.屈髋45°D.屈髋60°E.屈踝90°39.冠心病患者在运动治疗中出现气促、眩晕症状时,其运动量应调整为A.减少运动量B.停止运动C.服药后可继续运动D.不用改变运动量E.增大运动量40. 冠心病自我监测的指标通常包括,A•心率 B.代谢当量 C.评定自我劳累程度D•血压 E.以上均是41. 冠心病I期康复治疗方案不包括A.床上活动B.腹式呼吸训练C.排便训练D.心理康复与常识宣教E.室内外散步42. COPD康复评定内容不包括A.呼吸功能评估B.运动能力评估C•日常工作能力评定D.心电运动实验E.生活质量评估43. 呼吸练习中控制呼吸技术方法是A.潮式呼吸B.胸式呼吸C.浅快呼吸D.缩唇呼吸E.快呼吸44. 治疗1型糖尿病错误的方法是A.胰岛素B.严格注意无糖饮食C.以运动疗法为主D.适当运动E.心理疏导45. 合理的糖床病饮食,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百分比为A. 20%~25%B. 25%~30%C. 35%~40%D. 45%~55%E. 55%~60%46.糖尿病患者的一天总热量正确分配是A. 1/3、1/3、1/3B. 1/5,2/5,2/5C. 1/4、2/4、1/4D. 2/5、2/5、1/5E. 1/4、1/4、2/447.以下对待糖尿病的态度正确的是A.得了糖尿病,不仅治不好,生活也变得一团糟B.既来之,则安之,积极与医生配合C. 终日愁眉苦脸,担心对日后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D. 四处求医,期望能治愈糖尿病E. 血糖高一点,如果没有症状,不用调整治疗方案A2型题48. 某男,52岁,急性起病,头痛,呕吐,血压升高,意识障碍,偏瘫,CT示脑内有高密度区,最有可能的诊断是A.脑血栓形成B.脑栓塞C.脑出血D. 脑外伤E.蛛网膜下腔出血49. 患者,女,66岁,不慎跌倒后右侧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右下肢的正确体位为A.屈髋超过90°B.髋关节外展位C. 下肢内收超过身体中线D.伸髋外旋位E. 屈髋内旋位50. 患者,女性,62岁,左大腿截肢术后1周,患侧下肢可以采用的康复体位为A.髋关节伸直外展B.髋关节屈曲外展C. 髋关节伸直内收D. 髋关节屈曲内收E.髋、膝关节外展伸直51.患者,男,78岁,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心肌梗死”对此患者康复治疗的方法是A.不进行运动疗法B.缩唇呼气法C.呼吸肌训练D.快步走E.医疗体操52.患者,女,68岁,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治疗,现好转出院2周,此时康复运动方案不宜选择A.室内外散步B.家庭卫生C.园艺生活D.跑步E.作业治疗A3型题某男,65岁,脑出血3个月,上肢可随意出现屈肌协同运动,肌张力轻度增高,被动伸直时,在ROM后50%范围内出现卡住。
康复医学、运动医学期末复习思考题
康复医学、运动医学期末复习思考题10级硕⼠研究⽣课程《康复医学》复习思考题1.何谓康复和康复医学?康复⼀般是指患病后健康⽔平下降,治疗和休息后健康恢复到病前⽔平。
康复医学是⼀门研究残疾⼈及患者康复的医学应⽤学科,其⽬的在于通过物理疗法,运动疗法,⽣活训练,技能训练,⾔语训练和⼼理咨询等多种⼿段使病伤残者尽快的得到最⼤限度的恢复,使⾝体残留部分的功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达到最⼤可能的⽣活⾃理,劳动和⼯作的能⼒,为病伤残者重返社会打下基础。
2.康复程度可分为哪三个层次?1.低⽔平只在⾝体功能和/或⼼理功能上有某些改善,尚未能⾛出家门重返社会。
2.中等⽔平⾝⼼功能有显著改善,⽣活能⾃理或基本⾃理,但尚有各种障碍⽽影响其重返社会。
3.⾼⽔平⾝⼼功能显著恢复,⽣活可⾃理或基本⾃理;或虽然⽣活未能完全⾃理,但可借助于⼈⼯辅助器具⽽重返社会...... 2.世界卫⽣组织(WHO)提出康复服务有哪三种⽅式?康复机构康复、上门康复服务、社区康复。
3.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康复医学是⼀门有关促进残疾⼈及患者康复的医学学科,更具体地说,康复医学是为了康复的⽬的⽽应⽤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和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门医学学科。
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临床治疗⽔平,促进⼈体健康的科学。
康复医学由称第三医学(临床医学为第⼀医学,预防医学为第⼆医学)。
在现代医学体系中,已把预防、医疗、康复相互联系,组成⼀个统⼀体。
4.功能障碍可分为哪⼏个层次?轻度功能障碍,能独⽴完成部分⽇常活动,需要部分帮助;中度功能障碍,需要极⼤的帮助⽅能完成⽇常⽣活活动;重度功能障碍,⼤部分⽇常⽣活活动不能完成或需他⼈服侍。
5.残疾、残疾⼈、残疾学的定义是什么?按国际分类法残疾可分为哪⼏个独⽴的类别?其有什么区别?残疾(disability):是指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造成明显的⾝⼼功能障碍,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正常⽣活、⼯作和学习能⼒的⼀种状态。
人卫内外科疾病康复思考题
人卫内外科疾病康复思考题1. 康复医学的发展历程康复医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演变,为内外科疾病的康复提供了有效的治疗和管理手段。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康复医学的发展历程。
2. 康复医学的定义和目标康复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通过多种治疗手段和方法,帮助患者恢复到最佳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状态。
其目标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残疾率,并促进社会融合。
3. 应用于内外科疾病康复的常用治疗方法内外科疾病康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运动训练等。
这些方法在不同阶段和不同类型的患者中起到重要作用。
4. 内外科手术后康复护理内外科手术后康复护理是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护理措施,可以减轻手术后疼痛、促进伤口愈合、预防并发症等。
5. 心理因素在内外科疾病康复中的作用心理因素在内外科疾病康复中起着重要作用。
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康复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心理治疗在康复过程中应得到充分重视。
6. 运动训练在内外科疾病康复中的应用运动训练是内外科疾病康复中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
通过合理安排运动训练,可以促进患者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的恢复,提高身体功能。
7. 应对内外科患者家属关注和需求内外科患者家属是康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他们对患者的关注和需求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恢复效果,因此,在康复过程中应给予他们充分支持和指导。
8. 应对常见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常见并发症是影响内外科患者恢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康复效果。
9. 康复医学研究的新进展和前景展望康复医学研究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为内外科疾病康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理论的不断深化,康复医学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10. 应对内外科疾病康复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内外科疾病康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资源不足、技术水平不一、患者对康复意识不强等。
沈阳医学院《康复医学概论》期末考试作业及复习题参考答案
康复医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注:找到所考试题直接看该试题所有题目和答案即可。
查找按键:Ctrl+F一、单选题(题数:40,共 80.0 分)1有关康复治疗和结局的关系,不正确的是2.0 分A、康复治疗的时间开展越早结局越好B、患者/家属配合康复治疗的主动性、依从性越好结局越好C、患者并发症和合并症预防和处理得越好结局越好D、疗程越充足结局越好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参考答案:E2上门康复是指2.0 分A、康复人员到伤、病、残者家庭进行康复B、伤、病、残者到社区去康复C、康复中心的康复人员到伤、病、残者病床前进行康复D、伤、病、残者去康复门诊康复E、伤、病、残者去康复中心康复参考答案:C3康复(rehabilitation)是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减少病伤残者身、心、社会(),以发挥其身体、解剖的最高潜能,使病伤残者能重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尽管一个人的病理变化无法消除,但经过康复,仍然可以达到其最佳功能状态。
2.0 分A、功能障碍B、病理过程C、疾病过程D、身心疾病E、身体应激参考答案:A4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0 分A、卧床休息是非手术疗法的基础B、推拿疗法的禁忌症为巨大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C、Mckenzie力学治疗法将脊柱疾患分为姿势不良、功能不良、间盘移位综合征D、鼓励腰突患者久坐、久站(>1小时)E、腰突急性期应鼓励患者多行后伸动作,恢复期可行屈曲动作参考答案:D5脊髓损伤患者,不可能导致痉挛的双下肢肌张力增加的因素是2.0 分A、膀胱充盈B、饥饿C、尿路感染D、下肢挤压E、直肠充盈参考答案:B6物理治疗师的职责不包括2.0 分A、为患者进行牵引治疗、手法治疗B、指导患者进行增强肌力、耐力、体能的练习C、指导患者进行感知觉训练D、进行运动功能评定E、对患者进行有关保持和发展运动功能的康复教育参考答案:C7康复治疗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应包括的基本原则是0.0 分A、使用必要的辅助器具B、尽量减少外在限制因素的原则C、尽量减少内在限制因素的原则D、明确临床症状的处理与功能障碍恢复的关系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D8利用压力及石蜡进行治疗的方法分别叫什么疗法?2.0 分A、压力疗法,石蜡疗法B、石蜡疗法,压力疗法C、气压疗法、温热疗法D、气压疗法,光疗法E、压力疗法,温热疗法参考答案:A9我国残疾分类标准中不包括2.0 分A、肢体残疾B、听力语言残疾C、精神残疾D、内脏病残疾E、视力残疾参考答案:D10关于ICIDH与ICF的描述,正确的是2.0 分A、ICF三级水平分类是残损、残疾、残障B、ICIDH三级水平分类为身体功能与结构、C、ICF主要侧重疾病后果的分类D、ICIDH包括了健康成分的分类E、以上均不对参考答案:E11康复医学的工作方式是:2.0 分A、分头工作B、作业治疗C、物理治疗治疗的实施D、运动治疗E、多专业联合作战的方式参考答案:E12康复医学的三种服务形式是2.0 分A、康复中心康复、门诊康复、社区康复B、社区康复、日间医院康复、门诊康复C、机构康复、社区康复、上门康复D、上门康复、机构康复、E、门诊康复、疗养院康复、上门康复参考答案:C13下面不属于减重步态训练禁忌症的是2.0 分A、脊柱不稳定B、骨质疏松的患者C、直立性低血压D、下肢肌力不到三级的患者E、患者不能主动配合参考答案:D14测量肱二头肌肌力时,取坐位,肩外展,上肢放滑板上,试图肘屈曲时可触及相应肌肉收缩,请问是几级肌力?2.0 分A、1级B、2级C、3级D、4级E、5级参考答案:A15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理分型中哪型应以手术治疗为主?2.0 分A、膨出型B、脱出后纵韧带下型C、突出型D、脱出后纵韧带后型E、退变型参考答案:D16紫外线疗法属于那种物理因子治疗范畴?2.0 分A、电疗法B、光疗法C、磁疗法D、电子生物反馈疗法E、超短波疗法参考答案:B17制定康复目标应遵循的原则是2.0 分A、特异性、可测性、可获得性、相关性、时间性B、灵敏性、可测性、时间性、空间性、相关性C、特异性、可测性、时间性、空间性、相关性D、特异性、可测性、可获得性、时间性、相关性E、特异性、灵敏性、可测性、时间性、相关性参考答案:A18改善肩肘屈伸的作业训练是:2.0 分A、在台面上推动滚筒B、粉刷C、捏橡皮泥D、捡拾珠子E、下棋参考答案:A19关于康复功能评定,错误的是2.0 分A、以临床检查为基础B、对患者的功能水平进行主观、定性的评估C、目的是制订相应的康复目标D、是评价康复治疗效果的重要依据E、对康复治疗方案的制订具有指导价值参考答案:B20残疾一级预防的目的是2.0 分A、预防各种损伤或疾病B、限制或逆转由残损造成的残疾C、防止残疾转化为残障D、防止残损恶化为残疾E、预防继发性残疾参考答案:A21康复医师工作的职责不包括2.0 分A、接诊患者B、负责查房或会诊C、主持病例讨论会、出院前病例分析总结会D、负责领导本专业分科领域的康复医疗、科研、教学工作E、不是康复治疗组组长参考答案:E22外在限制因素即ICF体系的环境因素不包括2.0 分A、经济限制B、建筑障碍C、人们的态度D、社会环境E、社会阶层参考答案:E23冠心病1期康复患者须无下列并发症,除了2.0 分A、心源性休克B、心衰C、心绞痛D、严重心律失常E、严重的精神、神经疾病参考答案:C24我国的“全国助残日”是2.0 分A、5月第3个星期日B、44168C、44193D、43954E、43979参考答案:A25“国际残疾人日”是0.0 分A、5月第3个星期日B、44168C、44193D、43954E、43979参考答案:A26现代医学模式是2.0 分A、生物医学模式B、心理医学模式C、社会医学模式D、预防一临床一康复医学模式E、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参考答案:E27最符合实际的康复结局评定是2.0 分A、人院时康复评定B、整个治疗结束后,一段时间内进行康复评定C、任意时间康复评定D、出院时康复评定E、治疗期间康复评定参考答案:B28康复治疗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应包括的基本原则是0.0 分A、使用必要的辅助器具B、尽量减少外在限制因素的原则C、尽量减少内在限制因素的原则D、明确临床症状的处理与功能障碍恢复的关系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D29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理分型中哪型应以手术治疗为主?2.0 分A、膨出型B、脱出后纵韧带下型C、突出型D、脱出后纵韧带后型E、退变型参考答案:D30怎么判断自己得了颈椎病,哪个不是判断依据?2.0 分A、颈部活动受限B、臂丛牵拉试验阳性C、旋转颈部时头晕加重D、走路踩棉感E、声音嘶哑参考答案:E31可考虑停止间歇导尿的情况是2.0 分A、每周偶有少量尿液溢出B、自行排尿后,残余尿20mlC、膀胱顺应性增大D、膀胱有充盈感,但不能自主排尿E、轻度尿路感染参考答案:B32怎么判断自己得了颈椎病,哪个不是判断依据?2.0 分A、颈部活动受限B、臂丛牵拉试验阳性C、旋转颈部时头晕加重D、走路踩棉感E、声音嘶哑参考答案:E33康复评定的意义不包括2.0 分A、A.评定病伤残者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和发展趋势B、评估康复疗效C、确定疾病的性质与类型D、确定康复治疗目标E、为制订康复计划提供依据参考答案:C34脑卒中患者及腓总神经麻痹患者常表现为哪些异常步态2.0 分A、偏瘫步态,蹒跚步态B、截瘫步态,跨阈步态C、偏瘫步态、跨阈步态D、偏瘫步态,共济失调步态E、脑瘫步态,跨阈步态参考答案:C35COPD的禁忌症不包括2.0 分A、新近骨折B、支气管扩张症C、重度认知障碍D、癌转移E、近期心梗参考答案:B36科研工作中适宜用的详细疼痛评分法是2.0 分A、麦吉尔疼痛问卷调查法B、口头评分法C、文字描述评分法D、视觉模拟评分法E、表情图法参考答案:A37康复(rehabilitation):是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减少病伤残者身、心、社会( ),以发挥其身体、解剖的最高潜能,使病伤残者能重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级硕士研究生课程《康复医学》复习思考题1.何谓康复和康复医学?康复一般是指患病后健康水平下降,治疗和休息后健康恢复到病前水平。
康复医学是一门研究残疾人及患者康复的医学应用学科,其目的在于通过物理疗法,运动疗法,生活训练,技能训练,言语训练和心理咨询等多种手段使病伤残者尽快的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使身体残留部分的功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达到最大可能的生活自理,劳动和工作的能力,为病伤残者重返社会打下基础。
2.康复程度可分为哪三个层次?1.低水平只在身体功能和/或心理功能上有某些改善,尚未能走出家门重返社会。
2.中等水平身心功能有显著改善,生活能自理或基本自理,但尚有各种障碍而影响其重返社会。
3.高水平身心功能显著恢复,生活可自理或基本自理;或虽然生活未能完全自理,但可借助于人工辅助器具而重返社会......2.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康复服务有哪三种方式?康复机构康复、上门康复服务、社区康复。
3.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康复医学是一门有关促进残疾人及患者康复的医学学科,更具体地说,康复医学是为了康复的目的而应用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和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一门医学学科。
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人体健康的科学。
康复医学由称第三医学(临床医学为第一医学,预防医学为第二医学)。
在现代医学体系中,已把预防、医疗、康复相互联系,组成一个统一体。
4.功能障碍可分为哪几个层次?轻度功能障碍,能独立完成部分日常活动,需要部分帮助;中度功能障碍,需要极大的帮助方能完成日常生活活动;重度功能障碍,大部分日常生活活动不能完成或需他人服侍。
5.残疾、残疾人、残疾学的定义是什么?按国际分类法残疾可分为哪几个独立的类别?其有什么区别?残疾(disability):是指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造成明显的身心功能障碍,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能力的一种状态。
广义的残疾包括病损、残障在内,成为人体身心功能障碍的总称。
残疾人(people with disability,disabled person):是指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使得部分或全部失去以正常方式从事个人或社会生活能力的人。
1975年在联合国大会上通过的“关于残疾者权利的宣言”对“残疾人”的定义已作了明确的规定:“不论是先天或后天原因,身体或精神不健全而完全或部分地不能保证通常的个人生活或社会生活需要的人”。
残疾学是一门研究残疾的各种原因,流行,表现特点,发展规律,后果及评定,康复与预防的学科。
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产物。
1、残损:结构功能缺损,主要是生物器官水平上的残疾,是一个解剖生理学上的概念。
2、残疾:个体能力障碍或残弱,主要是个体水平上的残疾,是一个功能上的概念。
3、残障:社会能力障碍,主要是社会水平的残疾,是一个社会方面的概念6.何谓康复评定?康复评定是康复治疗的基础。
它类似于临床医学的诊断过程,但又不完全相同。
对于康复评定的定义可以这样来理解:康复评定是客观的、准确地检查、判断患者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确定尚存的代偿能力情况;估计功能障碍的发展、转归、和预后;找出康复目标;制定康复措施;判定康复效果;决定患者去向的过程.7.徒手肌力检查的方法及评定标准是什么?徒手肌力检查(manual muscle testing, MMT)是检查者用自己的双手,按照肌力分级标准,通过感觉受检者肌肉收缩的力量或观察受检者肢体运动能力来判断肌力是否正常及其异常程度的一种检查方法。
测试结果级别 Lovett 分级能抗较大阻力完成关节活动 5正常(normal N)能抗较小阻力完成关节活动 4良好(Qood G)能抗自身重力完成关节活动 3尚可(fair F)在消除重力下完成关节活动 2差(pool P)无关节活动,可触及肌收缩 1微缩(trace T)肌肉无收缩0 零(zero 0)8.何谓渐进抗阻练习法?渐进抗阻练习法:先测出待训练肌群连续lO次等张收缩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量,简称为lORM(10 repetition maxi—mum,lORM)。
取10RM为制定运动强度的参考量,每天的训练分3组进行,即第一组运动强度取最大负荷的50%,重复10次;第二组运动强度取最大负荷的75%,重复10次;第三组运动强度取最大负荷的100%,重复lO次。
每组间可休息1分钟。
l周后复试10RM量,如肌力有所进步,可按照新的10RM量进行下一周的训练。
10.何谓理疗?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有哪些?理疗利用人工或自然界物理因素作用于人体,使之产生有利的反应,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电疗法、磁疗法、光疗法、超声疗法、传导热疗法、瑜伽理疗11.何谓疼痛?何谓疼痛的视觉类比评分法(VAS)?疼痛(pain),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它包括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痛感觉,以及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躯体运动性反应和/或内脏植物性反应,常伴随有强烈的情绪色彩)。
痛觉可作为机体受到伤害的一种警告,引起机体一系列防御性保护反应。
但另一方面,疼痛作为报警也有其局限性(如癌症等出现疼痛时,已为时太晚)。
而某些长期的剧烈疼痛,对机体已成为一种难以忍受的折磨。
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简称VAS):该法比较灵敏,有可比性。
具体做法是:在纸上面划一条10 cm的横线,横线的一端为0,表示无痛;另一端为10,表示剧痛;中间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
让病人根据自我感觉在横线上划一记号,表示疼痛的程度。
轻度疼痛平均值为 2.57±1.04;中度疼痛平均值为5.18±1.41;重度疼痛平均值为8.41±1.35〔1〕。
12.何谓ROM?在ROM评定记录中应注意什么问题?ROM是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ROM测量注意事项1.对要测量的关节必须充分暴露,特别是对女性检查时应准备单房间及更衣室。
检查异性时须有第三者在场。
2.要使受检者精神沉着,耐心说明,以使其采取轻松姿势。
3.对基本轴的固定是很重要的。
固定的位置应在关节的近位端或远位端,不能在关节处固定。
4.角度计的轴应与关节的轴取得一致,不要妨碍轴的平等移动。
5.用角度计要测量两次,即在活动的前后测量,并左右对照。
6.对有两个关节肌(多关节肌)的关节,要充分考虑肌肉的影响。
7.有关节痛时,要发现疼痛的范围并作记录,注意慢慢检查。
13.何谓步态分析?何谓目测分析法?步态分析就是研究步行规律的检查方法,旨在通过生物力学和运动学手段,揭示步态异常的关键环节和影响因素,从而指导康复评估和治疗,也有助于临床诊断、疗效评定及损伤机制的研究等目测步态分析,即由医务人员通过目测的方法观察病人的行走过程,然后根据所得印象或按照一定观察项目逐项评价的结果,凭借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得出初步分析结论。
目测法只能定性,不能定量。
观察时需从侧、前、后3个方向分别观察患者行走时各关节、肌肉、骨盆的运动情况及全身姿势的协调性状况。
这种类型的步态分析无法提供量化信息,并且由于人类步行的速度和复杂化等原因,有很多局限性。
如果是在病理步态下产生的差异或代偿,情况将更加复杂。
因此,在步态训练的前、中、后还可采用直接或间接(录像)观察法,详细观察患者在行走时身体各个部分的变化[20],如头是否抬起;颈是否居中;患侧肩带是否下压、肩胛骨是否后缩或前伸;躯干是否痉挛、向患侧扭曲或向健侧倾斜;患侧骨盆是否上提、后突、向前或向后旋转;髋、膝、踝线性排列是否正常;患侧下肢负重及重心转移的情况;下肢伸肌、外展肌群肌张力增高及屈髋、屈膝、踝背屈的程度;双臂摆动的幅度;步长、步宽及步速;膝关节的控制能力;足的内翻和外翻;整体运动的对称性和协调性等。
14.何谓CPM?概述关键路径法(Critical Path Method,CPM),又称关键线路法。
一种计划管理方法。
它是通过分析项目过程中哪个活动序列进度安排的总时差最少来预测项目工期的网络分析。
它用网络图表示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控制工期的关键路线,在一定工期、成本、资源条件下获得最佳的计划安排,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工效、降低成本的目的。
CPM中工序时间是确定的,这种方法多用于建筑施工和大修工程的计划安排。
它适用于有很多作业而且必须按时完成的项目。
关键路线法是一个动态系统,它会随着项目的进展不断更新,该方法采用单一时间估计法,其中时间被视为一定的或确定的。
关键路线法是一种网络图方法,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由雷明顿-兰德公司(Remington- Rand)的JE克里(JE Kelly)和杜邦公司的MR沃尔克(MR Walker)在1957年提出的,用于对化工工厂的维护项目进行日程安排。
这种方法产生的背景是,在当时出现了许多庞大而复杂的科研和工程项目,这些项目常常需要运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如何合理而有效地对这些项目进行组织,在有限资源下以最短的时间和最低的成本费用下完成整个项目就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这样CPM就应运而生了。
15.何谓短腿步态?何谓剪刀步态?短腿步态:又叫斜肩步两腿长短不等引起。
如两腿相差超过 3.5cm,可见患侧肩部随着地面倾斜下落,在快速行走时尤易发现。
剪刀步态由于双下肢肌张力增高,尤以伸肌肉内张力增高明显,移步时下肢内收过度,两腿交叉呈剪刀状。
见于脑性瘫痪和截瘫患者。
16.何谓运动试验?其优点是什么?常规心电图检查是在静止的状态进行,它可以发现某些心脏疾病,但是对于有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病人,安静状态下检查的心电图往往是正常的,这时为了确定病人是否患有冠心病,就要让他运动,增加心脏的工作量,以发现隐患。
正常人的心脏储备功能很大,这些运动不会引起心肌缺血,心电图也不会很大改变。
而有冠心病的人就经受不了这种负担,往往会出现运动后心绞痛,或者心电图有缺血改变,发生这种改变的称为运动试验阳性。
运动试验的方法是,根据年龄、性别、体重等来决定运动量,通常称二级梯运动试验,即在木制的有一定高度的二级梯,按规定的速度、规定的次数,同一定的时间进行运动。
要作运动前后的心电图对照,运动后做即刻、1分钟、3分钟、5分钟、10分钟的心电图,可以显示缺血性心脏病。
但是对于长期参加强体力劳动的人,三级梯运动试验似乎没有增加负担,每分钟的心跳次数并不再增加许多,这说明还需要加大运动量,于是,将走梯时间再增加一分钟,称作三倍运动试验,才能显示疾病的原来面目,提高试验的阳性率。
根据运动试验的原理,现已发展到自行车踏车试验,平板运动试验、动态心电图试验等。
应当指出,检查时必须有医生在场,备有急救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