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源与风险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管理规定

合集下载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为切实加强本公司的环境风险管理,严格落实本公司环境风险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有效预防环境风险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1、建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公司的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实行定期(专项、季节、节假日等隐患检查)或不定期(日常的隐患排查)的隐患排查,及时根据隐患产生的原因,制定隐患整改方案和防范措施。

3、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环境风险排查:
(1)设备、设施是否处于正常的安全运行状态;
(2)有毒、有害等危险作业场所的安全状况;
(3)从业人员在工作中是否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否正确佩带劳动防护用品;
(4)现场生产管理或指挥人员有无违章指挥;
(5)危险源的检测监控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等情况。

4、对排查出的隐患,及时查找原因,及时整改,整改责任单位,必须按规定的时间进行整改,不得互相推诿、扯皮,拖期、延期。

5、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开展的隐患排查治理活动,落实隐患整改措施和责任。

6、其他各部门及人员对发现的环境风险隐患,应及时报告,重大隐患可直接上报公司主要领导,以保证尽快解决。

7、职工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8、对于由于资金或技术问题等暂时不能立即整改的隐患问题,必须采取
1/ 1。

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源风险点排查

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源风险点排查

养殖业污染
畜禽养殖产生的废弃物未 得到妥善处理,污染周边 环境。
种植业污染
化肥、农药使用过量,导 致土壤板结、水体富营养 化。
生活污染源风险点
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未得到妥善处理,占 用土地、污染土壤。
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污染 河流、湖泊等水体。
塑料污染
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导致白色污 染。
02
污染源风险点识别
工业污染源风险点
废水排放
工业废水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处理直接排放,污染河流、湖 泊等水体。
固体废弃物
工业生产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未得到妥善处理 ,占用土地、污染土壤。
废气排放
工业废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污染大气环境 。
噪音污染
工业噪音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和工作环境。
农业污染源风险点
农药污染
过量使用农药导致土壤、 水体污染,影响农产品质 量。
农业污染源:部分农民使用过量化肥和 农药,造成土壤和水质恶化。
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的监管力度,建立 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对违规排放 和偷排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垃 圾分类和污水排放管理水平,减少城 市生活污染源对环境的影响。
推广绿色农业技术,鼓励农民使用有 机肥料和生物农药,减少对环境和人 体健康的危害。
接和间接的健康损失和经济损失。
03
优先控制策略制定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和疾病负担评估结果,制定优先控制策略,包括优化
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以降低污染
源的风险。
04
污染源风险点管控措施
政策措施
制定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

环境风险排查及隐患整改制度

环境风险排查及隐患整改制度

环境风险排查及隐患整改制度为了贯彻环保法规和环境保护责任制,减少环境风险和防范环境事故,本公司制定了环境风险排查及隐患整改制度。

第一条定义了环境风险和隐患,包括人类活动中可能对环境、健康和经济造成危害的突发事件和管理上的缺陷。

第二条规定了全面排查环境风险和隐患,评估现状并制定整改措施,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以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

第三条要求全面排查治理环境隐患和薄弱环节,建立监控和分级管理机制,预防和遏制重大环境事故的发生。

第四条列举了排查检查的具体内容,包括思想、制度、管理、记录、隐患和环保设施设备。

第五条规定了排查检查的形式,包括联合排查检查、公司领导带队的大检查、季节性排查检查、专业性排查检查、日常排查检查、自检、互检和交接检查。

第六条规定了排查检查的方式,采取现场排查检查和巡回排查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生产单位和部门进行全面的环境风险排查检查。

第七条要求建立和完善环保监督检查、环境风险排查及环境隐患整改制度和机制,确保环保检查和环境风险排查常态化和机制化,实现班前、班中、班后互检互查、自查自纠。

第八条规定,对于发现的环境安全隐患,安全环保部门将下发整改通知书,并积极采取整改措施,确保消灭隐患。

如果无法立即整改,应制定防范措施和整改计划,并按照第九条规定执行。

第九条规定了管理重大环境事故隐患和带有环境风险重大危险源的措施。

首先,要加强监控力度,预测和防范事故隐患。

其次,带有环境风险重大危险源的场所和设施必须建立档案,保证安全管理所需的资金投入和应急救援器材、物资,进行监测和评估。

还要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设置警示标志,定期检查和演练应急救援预案,并报备政府有关部门和集团公司备案。

第十条规定,对于一时无法整改的环境事故隐患,必须建立详细的隐患档案,并立即报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和集团公司,成立隐患整改小组,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并进行演练,开展救援知识培训,配备应急救援设施、器材并保证完好有效。

第十一条规定,完成重大环境事故隐患整改的场所和设施应及时申请审查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报集团公司备案。

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规定

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规定

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规定1. 目的为了加强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预防和减少环境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3. 工作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责任明确,分工协作。

(3)科学评估,精准治理。

(4)信息公开,社会参与。

4. 隐患排查4.1 隐患排查内容(1)污染物排放:检查排放口污染物排放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

(2)生产设施:检查生产设备、设施是否完好,是否存在泄漏、破损等情况。

(3)事故应急预案:检查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情况。

(4)环境风险评价:定期开展环境风险评价,评估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安全隐患。

(5)其他可能影响环境安全的情况。

4.2 隐患排查频次(1)企业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工作。

(2)对于重点企业、重点区域,应加大隐患排查频次。

(3)企业应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合理确定隐患排查周期。

5. 隐患治理5.1 隐患治理措施(1)对于发现的环境安全隐患,企业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治理。

(2)对于重大环境安全隐患,企业应立即上报有关部门,并按照要求采取停业、限产等措施。

(3)企业应定期对隐患治理效果进行评估,确保治理措施的有效性。

5.2 隐患治理验收(1)企业应对治理完成的隐患进行自检,确保整改措施到位。

(2)有关部门应加强对隐患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对治理完成情况进行验收。

(3)对验收不合格的,企业应重新进行治理,直至符合要求。

6. 责任与追究(1)企业应建立健全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职责。

(2)对未按照本规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导致发生环境安全事故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3)对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泄露国家秘密、企业商业秘密或者侵犯个人隐私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环保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完整版)

环保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完整版)

XXX公司环保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生态环境保护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进一步加强环保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构建环保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防范环保事件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体系第二条公司成立环保隐患排查、治理、监控领导小组组长: XX副组长:XX成员:XXXXX领导小组职责:认真贯彻国家和各级人民政府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以及公司环境保护管理规定;依靠科技进步,控制和防治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实现清洁生产;保护和改善公司生产环境质量,确保环境安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职责:负责环保隐患排查与治理的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台帐,监督隐患治理。

第三条隐患排查治理是环境保护管理的重要过程,是体现环保管理质量的重要内容。

设备科是环保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人对公司环保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第三章隐患分级管控和治理第四条环保隐患是指违反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制度,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环保事件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第五条环保隐患分为重大隐患、较大隐患和一般隐患。

第六条为了便于整改,对排查出的隐患实行分类管理。

所有隐患按严重程度、治理难易程度分为A、B、C三类,其中:A类指难度大、车间治理不了、须由公司治理的隐患;B类指难度较大、工段治理不了、须由车间治理的隐患;C类指由工段必须治理的隐患。

第四章隐患排查治理第七条环保隐患排查按照日常排查和定期排查相结合的原则建立环保隐患排查工作机制,及时发现生产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环保隐患:(一)环保设施运行人员应当在开始作业前对本岗位存在的环保隐患进行一次排查确认,并在作业过程中随时巡检并排查可能造成的隐患。

(二)环保设施所属单位(含其他涉污单位)每天必须安排管理人员进行巡检,对作业区域开展隐患排查;(三)公司各级环保管理人员对所有环保设施及地面区域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巡查,其中环保管理人员巡查次数不少于2次/周。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制度范文(5篇)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制度范文(5篇)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制度范文一、制度背景和目的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和事故风险,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是建立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制度,加强对环境风险隐患的排查和管理,确保企业的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相关的企事业单位。

三、制度内容1. 排查目标和周期:明确排查的目标,包括现场环境、设备、储存物料、工艺操作、职工行为等方面的风险隐患。

排查周期为每年一次,并根据需要可以进行不定期的排查。

2. 排查责任:明确排查的责任主体和责任范围。

企事业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环境风险隐患的排查工作,并明确相关职责和权限。

3. 排查方法和流程:制定详细的排查方法和流程,包括现场检查、设备维护记录检查、职工培训记录检查等。

要求排查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在整个排查过程中记录和整理排查结果。

4. 隐患整改措施和期限:针对排查出的环境风险隐患,要求企事业单位制定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并将整改情况报告给主管部门。

整改完毕后,需要重新进行复查和验收。

5. 监督检查和处罚措施: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制度,对排查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

对严重违反排查制度的企事业单位,将依法给予处罚,并采取相应的行政、经济、法律等措施。

6. 数据管理和信息公开:建立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的数据管理系统,记录和归档排查结果、整改措施和整改情况。

同时,要求企事业单位按照规定将相关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四、制度实施和监督1. 制度实施:各企事业单位应按照本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排查制度,进行环境风险隐患的排查工作,并及时进行整改和报告。

2. 制度监督: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排查工作的监督和指导,通过定期检查、抽查检查等方式,确保排查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3. 绩效考核:将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纳入企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体系,对工作不力的单位给予相应的惩罚和奖励。

五、制度的修改和追溯对于本制度的修改和追溯,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并通过内部通知的方式向相关人员进行传达。

2024年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制度(三篇)

2024年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制度(三篇)

2024年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制度____年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制度一、制度背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为了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加强环境管理,其中之一便是建立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制度。

本制度旨在有效降低环境风险,减少环境污染,保障公众健康和生态安全。

二、制度目标1. 有效排查和评估环境风险隐患,全面了解各类环境风险,掌握环境状况。

2. 推动企业和个人主体履行环境管理责任,减少环境污染排放。

3. 强化环境监测和预警能力,及时应对环境突发事件和事故。

4. 加强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

5. 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环境保护效率。

6. 加强政府监管,推动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制度的有效实施。

三、制度内容1.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责任企业和个人主体依法承担环境风险隐患排查责任。

企业应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明确环境保护责任人,并配备相应的环境管理人员。

个人主体应加强自我管理,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2.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范围排查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工业企业、化工企业、矿山企业、农业生产、建筑工程、交通运输、饮用水源和环境敏感点。

3.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内容(1) 排查目标:明确排查目标,包括环境污染源、环境突发事件和事故等。

(2) 排查要点:重点排查环评批复项目,已建项目进行全面的环境问题排查。

(3) 排查时间: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定期进行不同程度的随机抽查。

4.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方式(1) 建立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数据库,对各类排查对象进行信息登记和管理。

(2) 采取现场排查、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

(3) 制定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技术规范,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5.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结果处理(1)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结果应通报相关企业和个人主体。

(2) 对发现的环境风险隐患,责令限期整改,对严重情况依法追究责任。

(3) 对整改不力的企业和个人主体,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生态环境保护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生态环境保护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生态环境保护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一、目的为防范和化解生态环境保护风险,规范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

三、名词解释:风险:指在项目前期、基本建设及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违反生态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和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的可能。

隐患:指由于风险防控不到位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或通报处罚等事件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管理上的缺陷或者物的危险状态。

四、风险防控1.风险根据行业特点及后果严重性分为三个级别:三级风险、二级风险、一级风险,分别对应蓝色、黄色和红色标识。

2.公司应依据存在的风险进行排查识别,明确风险内容、可能造成的影响、现有管控措施等信息,进行等级划分。

3.公司应从工程技术、管理措施、个体防护、教育培训、应急处置五个方面提出风险防控措施,落实责任分工,按照公司级、部门级、班组级实施分级管控,并制定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4.每年组织对风险分级管控清单进行评估与更新,保障风险内容和管控措施持续有效。

5.妥善保存风险分级管控清单、风险管控措施落实记录。

五、隐患排查治理1.隐患根据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和治理难度,分为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

一般隐患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及时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隐患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2.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判定为重大隐患:(一)情况复杂,短期内难以完成治理并可能造成环境危害的隐患。

(二)可能导致较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造成较大环境危害的隐患。

(三)可能造成省级以上政府相关部门通报或行政处罚≥100万元的隐患。

(四)列入省级以上政府部门督办(含转办)或重点工作计划的隐患。

(五)导致公司停产停工或造成经济损失≥100万元的生态环境保护设施故障的隐患。

(六)经公司认定为重大隐患的。

3.公司应当按照判定原则进行判定,制定生态环境保护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并开展排查工作。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三篇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三篇

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三篇篇一: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为切实加强本公司的环境风险管理,严格落实本公司环境风险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有效预防环境风险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1、建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公司的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实行定期(专项、季节、节假日等隐患检查)或不定期(日常的隐患排查)的隐患排查,及时根据隐患产生的原因,制定隐患整改方案和防范措施。

3、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环境风险排查:(1)设备、设施是否处于正常的安全运行状态;(2)有毒、有害等危险作业场所的安全状况;(3)从业人员在工作中是否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否正确佩带劳动防护用品;(4)现场生产管理或指挥人员有无违章指挥;(5)危险源的检测监控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等情况。

4、对排查出的隐患,及时查找原因,及时整改,整改责任单位,必须按规定的时间进行整改,不得互相推诿、扯皮,拖期、延期。

5、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开展的隐患排查治理活动,落实隐患整改措施和责任。

6、其他各部门及人员对发现的环境风险隐患,应及时报告,重大隐患可直接上报公司主要领导,以保证尽快解决。

7、职工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8、对于由于资金或技术问题等暂时不能立即整改的隐患问题,必须采取可靠的防范措施,如实告知现场工作人员存在的危险因素;对于重大安全隐患无法保证安全的,要立即停产整改。

9、对需要整改的环境隐患问题,要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验收意见书等书面资料,要认真填写,并经有关人员签字后存档。

10、对未按期、按要求整改隐患的,视情节轻重对相关责任部门和人员给于经济处罚,由此引起重大伤亡事故的,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1、对所排查的隐患问题,要有隐患排查记录台帐和隐患治理台帐,要存档备案。

(备注:根据本公司实际情况,本公司的环境隐患排查排查记录台账和隐患治理台账、下达的隐患整改通知书、验收意见书等并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记录台账和隐患治理台账、下达的隐患整改通知书、验收意见书,一并管理。

环保隐患排查分级管理制度

环保隐患排查分级管理制度

环保隐患排查分级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企业环保工作,确保环境安全,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环保法规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具有环境污染风险的企业,包括但不限于化工、电力、钢铁、石化、矿山等行业。

三、隐患排查1. 环保隐患排查的范围包括环境污染、废物处理、危险化学品管理等方面的隐患。

2. 每个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环保隐患排查机制,包括定期开展环境隐患排查、建立环境隐患排查清单、核实隐患情况等。

3. 对于发现的环保隐患,应当及时报告环保部门,并制定整改计划。

四、分级管理1. 根据环保隐患的严重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后果,将环保隐患分为一般隐患、重大隐患和重大环境突发事件。

2. 一般隐患指影响较小,可以在企业内部解决的环保隐患。

3. 重大隐患指影响较大,需要向环保部门报告,并立即采取控制措施的环保隐患。

4. 重大环境突发事件指对周边环境造成重大污染和影响的事件。

五、整改要求1. 对于一般隐患,企业应当立即制定整改措施,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

2. 对于重大隐患,企业应当立即向环保部门汇报,并依法采取控制措施,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

3. 对于重大环境突发事件,企业应当立即向环保部门报告,并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采取控制措施,并负责整改。

六、责任分工1. 企业应当设立环保管理部门,负责环保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

2. 生产线负责人应当定期检查生产过程中的环保隐患。

3. 环保部门应当定期检查企业的环保隐患排查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七、奖惩措施1. 对于定期开展环保隐患排查、严格落实整改措施、取得明显环境效益的企业,给予表彰并奖励。

2. 对于故意隐瞒环保隐患或者拒不整改的企业,给予警告、罚款、停产等处罚。

3. 对于出现重大环境突发事件或者严重环境污染的企业,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八、其他1. 企业应当定期开展环保培训,使员工了解环保隐患排查的重要性和方法。

2. 本制度由企业环保部门负责解释和执行,并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

环境保护风险分级控制及隐患排查管理规定(修订)

环境保护风险分级控制及隐患排查管理规定(修订)

环境保护风险分级控制及隐患排查管理规定(修订)环境保护风险分级控制及隐患排查管理规定(修订)前言本文档旨在规范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以强化对环境保护的管理。

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关注的问题,只有正确合规的管理模式才能为环境的保护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分级控制原则基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我们应当采取分类管理的方式,对不同的环境风险进行分级控制。

同时,应该加强对高风险企业的特殊管理,确保环境安全。

具体控制原则和措施如下:1. 依据市场主体类别和业务特征,进行风险分类分级,分为高、中、低三级。

2. 根据分级结果,对不同级别的企业实施不同的环保审核、督查、监测、批准等管理措施。

3. 对于高风险企业,应加强事前审核、事中监管和事后评估,并对其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及时进行预警和处置。

二、隐患排查管理隐患排查是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有效的隐患排查可以及时发现环境安全隐患,以便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整改。

具体管理措施如下:1. 加强对企业的隐患排查和监测,确保企业隐患的主动排查和整改。

2. 加强环境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保证在出现突发环境问题时,能够及时有效的应对。

3. 加强环境保护数据的动态监测和实时分析,形成有效的预警和处置机制。

三、其他规定1. 对于环境保护违法行为,应该及时开展问责和处罚。

2. 建立健全的保密制度,保护企业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3. 完善配套措施,提高环境保护管理水平。

结论通过制定本文档,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管理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强化对环境保护的管理和监管,落实执法问责。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会不断完善环保措施,为环境的保护和人类的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第一章总则1.1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落实环保各项规章制度,减少突发性事件造成环境污染,防范各类环境事件的发生,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1.2通过环境风险、隐患集中排查,全面、正确掌握风险隐患存在情况,推进风险隐患登记和现状评估,制订整改措施并落实,逐步建立风险隐患排查监管长效机制,清除各种环境安全隐患,保障环境安全,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1.3全面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认真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机制和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及分级管理制度,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的发生,促进公司环境保护技术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环境安全状况明显好转;1.4环境风险是指人们在建设、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所遭遇的突发性事件(包括自然灾害和不测事件)对环境(或健康乃至经济)的危害程度。

环境的隐患,包括自然环境、生产环境、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管理上的缺陷等;第二章管理机构2.1为加强环境管理工作,从源头有效防范环境风险,确保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到位,公司成立环境隐患排查领导小组。

2.2环境隐患排查领导小组人员由生产中心总监、环境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专、兼职安全员、技术员等组成。

第三章排查范围、内容、形式、方式3.1排查范围:公司厂区及车间;3.2排查内容:主要内容是查思想、查制度、查管理、查隐患、查环保设施;3.3排查检查形式3.3.1联合排查:由分管领导(环境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组织,各环境隐患排查领导小组成员进行的环境安全隐患排查;3.3.2日常排查:由设备部组织实施的日常排查检查;3.3.3季节性排查:由分管领导(环境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组织,各环境隐患排查领导小组成员针对雨季、大风等恶劣天气易发安全进行环境安全排查检查;3.3.4专业性排查:由第三方运行公司实施的对环保设施、设备进行的技术性排查;3.4排查方式:采取季(月)现场排查检查与不定期的巡回排查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公司厂区、各车间进行全面的环境安全排查检查。

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

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

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1. 总则为了加强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预防和控制环境安全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细则。

2. 组织机构2.1 成立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由公司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

2.2 设立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实施,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

3. 隐患排查3.1 定期对生产过程、环保设施、周边环境等进行排查,发现可能导致环境安全问题的隐患。

3.2 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制定整改措施。

3.3 对重大环境安全隐患,立即向上级政府和环保部门报告,并按照要求进行整改。

4. 隐患整改4.1 对一般隐患,由责任部门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整改完成后进行验收。

4.2 对重大隐患,由公司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整改完成后由上级政府和环保部门进行验收。

5. 监督管理5.1 建立健全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档案,记录隐患排查、整改情况,定期进行归档。

5.2 对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进行定期通报,对未按要求进行排查治理的部门和个人进行问责。

5.3 每半年组织一次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培训,提高员工的环境安全意识。

6. 法律责任6.1 对未按要求进行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依法给予责任人相应的行政处罚。

6.2 对因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不力,导致发生环境安全事故的,依法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7. 附则7.1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7.2 本细则的解释权归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

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范本

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范本

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国家《安全生产法》的相关规定,为全面做好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加强对环境安全隐患的排查、监测、治理和整改,保障企业和公众的环境安全,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社会组织等涉及环境安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环境安全隐患是指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或危险的材料、设备、设施等存在的安全隐患。

第四条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第五条地方各级政府生态环境部门应组织力量,对辖区内各类单位的环境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治理。

第二章环境安全隐患排查第六条组织部门负责制定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方案和计划,并进行环境安全隐患的目录管理。

第七条单位应建立健全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并向当地政府生态环境部门报备。

第八条环境安全隐患排查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污染物的排放和处理情况;2. 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质等危险物质的储存和使用情况;3. 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情况;4. 建筑物和设备的安全状况;5. 事故隐患和应急救援措施;6. 环境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第九条单位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环境安全隐患排查人员,进行环境安全隐患排查。

第十条单位应对排查出的环境安全隐患进行分类、登记和整理,并及时向责任部门报告。

第三章环境安全隐患治理第十一条单位应根据环境安全隐患排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并按时落实。

第十二条环境安全隐患治理应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自行安排治理工作。

第十三条环境安全隐患治理应采取综合管控的方式,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监测措施等。

第十四条环境安全隐患治理应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审核和批准,确保治理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第十五条环境安全隐患治理应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以防止环境安全隐患的产生。

第十六条环境安全隐患治理应配备必要的设备、设施和人员,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3篇)

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3篇)

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第一章总则1.1为贯彻____环境保____“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落实环保各项规章制度,减少突发性事件造成环境污染,防范各类环境事件的发生,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1.2通过环境风险、隐患集中排查,全面、正确掌握风险隐患存在情况,推进风险隐患登记和现状评估,制订整改措施并落实,逐步建立风险隐患排查监管长效机制,清除各种环境安全隐患,保障环境安全,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1.3全面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认真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机制和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及分级管理制度,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的发生,促进公司环境保护技术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环境安全状况明显好转;1.4环境风险是指人们在建设、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所遭遇的突发性事件(包括自然灾害和不测事件)对环境(或健康乃至经济)的危害程度。

环境的隐患,包括自然环境、生产环境、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管理上的缺陷等;第二章管理机构2.1为加强环境管理工作,从源头有效防范环境风险,确保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到位,公司成立环境隐患排查领导小组。

2.2环境隐患排查领导小组人员由生产中心总监、环境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专、兼职安全员、技术员等组成。

第三章排查范围、内容、形式、方式3.1排查范围:公司厂区及车间;3.2排查内容:主要内容是查思想、查制度、查管理、查隐患、查环保设施;3.3排查检查形式3.4排查方式。

采取季(月)现场排查检查与不定期的巡回排查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公司厂区、各车间进行全面的环境安全排查检查。

第四章环境风险排查检查及隐患整改管理4.1建立、完善环保监督检查、环境风险排查、环境安全大检查,保证车间、部室环保检查、环境风险排查常态化、机制化,做到班前、班中、班后自检自查;4.2在重大节假日、国家重要活动前夕,由公司领导带队____进行环保大检查、环境风险排查;4.3对排查检查出的环境风险隐患由设备部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并按“三定、三不推”(即:定时间、定措施、定负责人员,个人不推给工段(或班组)、工段(或班组)不推给车间、车间不推给公司)的原则积极进行整改。

环境保护风险评估及隐患排查控制规定(修订)

环境保护风险评估及隐患排查控制规定(修订)

环境保护风险评估及隐患排查控制规定
(修订)
1. 引言
为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风险,特修订本《环境保护风险评估及隐患排查控制规定》。

2. 风险评估
2.1 风险辨识
企业应进行全面的环境风险辨识,识别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的
物质、过程和活动。

2.2 风险评估方法
企业应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包括但不限于概率分析、风险矩阵和专家评估等。

2.3 风险评估内容
风险评估应包括环境事件的概率、影响范围、可能的后果以及应对措施等内容。

3. 隐患排查
3.1 隐患排查目标
企业应全面排查潜在环境隐患,发现并消除可能引发环境事故的隐患。

3.2 隐患排查内容
隐患排查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设备设施隐患、操作管理隐患、环境监测隐患等。

4. 隐患控制
4.1 隐患控制措施
企业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隐患,确保环境风险的最小化。

4.2 隐患控制效果监测
企业应定期检查和监测隐患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确保措施有效并及时纠正问题。

5. 处罚与问责
对违反环境保护风险评估及隐患排查控制规定的企业,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罚和问责,以维护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

6. 结论
修订本《环境保护风险评估及隐患排查控制规定》的实施,有助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减少环境风险,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为《环境保护风险评估及隐患排查控制规定(修订)》文档摘要。

详情请阅读全文。

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源风险点排查

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源风险点排查

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源风险点排查一、建立健全环保管理体系,强化环保管理工作总包部更新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手册》,建立健全了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法》要求,认真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及落实核查工作。

总包部主要从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危险废弃物污染等方面进行排查。

总包部所属项目公司、项目部可能的环境污染源可分为项目公司驻地和工程实施现场两方面内容。

二、重视项目部驻地办公废弃物、污水处理及尾气排放1.总承包项目驻地一般选择在项目所在地城区(避免选择在县以下乡镇),租用当地民宅或办公场地作为项目部办公生活所在地。

2.总承包项目驻地生活污水由下水管集中排放到(县城)城镇污水管道(管网),由地方政府集中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一般不存在水污染风险。

3.总承包项目部办公室废弃的电池、打印机硒鼓及复印件墨盒等化学危害物,均集中处理(由供应单位集中收回处理),杜绝随意丢弃以免造成土壤污染,总包项目部不自行处理。

4.总包项目部驻地所使用车辆按院要求定期检修保养,定期检测其排放物是否符合排放标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为降低汽车尾气排放,项目部一般采用多人集中乘坐车辆出行,以提高车辆使用率,降低尾气排放。

三、督促监督分包单位严格落实设计及法规中环保要求,减少环境污染事件发生1.对于项目施工现场,总包项目部代表院履行项目总包单位职责,主要依据国家、行业法律法规对环境保护的要求,督促设计单位在设计图纸中做好环境保护的顶层设计工作,监督施工单位认真落实图纸及法律法规所要求的环保措施。

2.督促设计单位在施工图设计工作中,认真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国家职能部门的审批意见,在设计文件中同时明确和做好环保工程规范及方案,确保施工中环保工作要求措施的顶层设计。

3.要求各标段施工单位(施工分包商)严格按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合理安排有关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开工前制订可行、有效的保护防护方案,经审查通过后,方可允许正式工程动工。

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源与风险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管理规定

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源与风险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管理规定

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源与风险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管理规定为深入贯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为持续提升环保管理水平,全面排查生态环保保护与风险点环保隐患,提高生态环境隐患整改管控水平和效果,在前期进行环保巡查和专项排查工作的基础上,制定环境隐患排查管理规定。

一、成立环保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成立以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生产、经营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安全监察部、发电部、设备管理部、设备维修部、输煤管理部、物资管理部、燃料采购部、质检部、豫电集团公司、豫电环保部负责人为成员的环境排查治理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成员:职责:1.部署环保隐患排查工作,责任部门做到一查到底、不留死角。

2.对排查出的主要问题,按要求组织编制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源与风险点隐患排查表和治理方案3.按期组织完成整改。

4.接受集团公司及国资委、环保主管部门对重点行业企业、重点问题的督导检查,不出现通报事件。

二、环境污染风险分类(一)大气污染风险全面排查是否按要求安装、运行脱硫、脱硝、除尘、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扬尘治理等环保设施,排放是否达标。

重点污染源是否实现在线监测。

是否制定完善企业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是否按照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要求,严格落实重污染天气或采暖季错峰生产和运输。

(二)水污染风险全面排查是否按要求建设、运行污水处理设施,企业产生的废水是否全部分类收集和处理,排污口设置是否符合要求,向水体排放的废水是否达标,向市政管网排放的废水是否符合要求。

重点区域是否防渗处理,是否违规开展可能污染水体的项目建设。

是否存在未经批准拆除、闲置水污染物处理设施等环境违法行为。

在国家重点区域、流域是否存在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生产经营活动。

(三)土壤污染风险全面排查灰场区域及生产厂区废水处理系统、油系统是否存在土壤污染。

拆除生产设施设备、构筑物和污染治理等设施,是否事先制定残留污染物清理和安全处置方案,并报相关部门备案。

在自然保护区范围建设项目是否存在破坏土壤、植被等生态环保违法违规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源与风险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管理规定
为深入贯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为持续提升环保管理水平,全面排查生态环保保护与风险点环保隐患,提高生态环境隐患整改管控水平和效果,在前期进行环保巡查和专项排查工作的基础上,制定环境隐患排查管理规定。

一、成立环保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
成立以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生产、经营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安全监察部、发电部、设备管理部、设备维修部、输煤管理部、物资管理部、燃料采购部、质检部、豫电集团公司、豫电环保部负责人为成员的环境排查治理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成员:
职责:
1.部署环保隐患排查工作,责任部门做到一查到底、不留死角。

2.对排查出的主要问题,按要求组织编制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源与风险点隐患排查表和治理方案
3.按期组织完成整改。

4.接受集团公司及国资委、环保主管部门对重点行业企业、重点问题的督导检查,不出现通报事件。

二、环境污染风险分类
(一)大气污染风险
全面排查是否按要求安装、运行脱硫、脱硝、除尘、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扬尘治理等环保设施,排放是否达标。

重点污染源是否实现在线监测。

是否制定完善企业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是否按照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要求,严格落实重污染天气或采暖季错峰生产和运输。

(二)水污染风险
全面排查是否按要求建设、运行污水处理设施,企业产生的废水是否全部分类收集和处理,排污口设置是否符合要求,向水体排放的废水是否达标,向市政管网排放的废水是否符合要求。

重点区域是否防渗处理,是否违规开展可能污染水体的项目建设。

是否存在未经批准拆除、闲置水污染物处理设施等环境违法行为。

在国家重点区域、流域是否存在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生产经营活动。

(三)土壤污染风险
全面排查灰场区域及生产厂区废水处理系统、油系统是否存在土壤污染。

拆除生产设施设备、构筑物和污染治理等设施,是否事先制定残留污染物清理和安全处置方案,并报相关部门备案。

在自然保护区范围建设项目是否存在破坏土壤、植被等生态环保违法违规行为。

(四)固废、危废污染风险
摸清本企业固废、危废产生、贮存、转移、利用、处置情
况。

产废是否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执行工业固废申报登记。

固废贮存设施、场所的建设、关闭、拆除是否符合环保标准,危废是否设置识别标志。

贮存、转移过程中的防污染措施是否到位。

是否存在非法转移、倾倒、处置危废等行为。

涉核企业是否按相关要求实施老旧放射性设施退役和放射性废物处置。

(五)其他环保风险
全面排查是否存在噪声污染,有毒有害化学品生产、使用中的环境风险是否有效防控。

企业的环境影响评价、环保竣工验收是否符合要求。

重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超低排放改造等国家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任务是否按期完成。

三、隐患排查工作机制
(一)安全监察部按照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对隐患排查表内容进行分工,组织各部门依照分工对所辖设备、设施、系统和区域、环保构(建)筑物、监测监控设施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源与风险点隐患全面排查,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排查公司全部生态环境污染源和辨识风险点;
(二)安全监察部组织讨论,梳理确认列出公司生态环境污染源与风险点隐患清单,组织监督责任部门制定整改措施、实施整改;
(三)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源与风险点隐患排查工作每年进行并每月进行动态更新,确保生态环境风险可控在控;
(四)公司负有监察职能的部门加强对各责任部门问题整改工作的督办,确保整改按期完成并实现闭环验收;杜绝出现负面舆情、杜绝出现环境事件、杜绝出现通报问责。

四、奖惩
责任部门对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源与风险点隐患排查工作认真,排查区域、内容全覆盖,对排查出的隐患按整改计划表认真整改的,给予表扬;排查重大隐患,并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未造成隐患发展及不良后果的,及时消除环保风险隐患,申请总经理特别奖励。

责任部门对排查出的隐患推进工作不力,或隐患排查不到位,或造成环保舆情或环境处罚事件,按公司《环境保护与文明生产考核管理办法》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