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基本知识试题上课讲义

合集下载

急救护理学,知识点讲义,第八章 休克

急救护理学,知识点讲义,第八章 休克

第八章休克第一节概述学习目标掌握:休克概念理解:休克的微循环变化,代谢变化和内脏器官的继发性损害简单应用:休克时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变化的观察综合应用:休克的急救和救护原则一、休克休克是机体在受到各种有害因子作用后发生的,以有效循环血量急剧降低和机体真毛细血管网类严重灌注衰竭为特征,并导致各重要器官机能代谢紊乱和结构损害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休克按病因可分为:低血容量性、感染性、过敏性,心源性和神经源性休克;按临床表现可分为:暖休克和冷休克二、休克的病理生理休克的病理生理改变主要包括:微循环障碍,代谢障碍和内脏继发性损害。

(一)微循环的变化:1.休克代偿期:休克早期,循环容量减少,动脉血压下降。

组织灌注减少,导致细胞缺氧,通过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兴奋交感神经,儿茶酚胺释放增加收缩微静脉,小静脉,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律,收缩皮肤,肾脏和心血管括约肌。

2.休克抑制期:(微循环扩张期),由于组织灌注不足,导致乳酸,丙酮酸等酸性代谢产物大量堆积,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对此耐受性差,引起括约肌舒张而毛细血管后括约肌耐受性强,仍处于收缩状态。

微循环的血流只进不出,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血浆外渗,血液浓缩,血液粘滞度增高,回心血量减少,心排量减少,导致心脑灌注不足,休克加重。

时期的特点是微循环广泛扩张。

3.不可逆休克期(DIC):广泛淤滞在微循环中的粘稠血液在酸性环境中处于高凝状态,红细胞和血小板凝聚。

血管内形成微血栓,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组织缺氧进一步加重,细胞溶酶体破裂,多种酸性水解酶溢出,最终细胞自溶并损害周围的其他细胞组织,组织器官功能受损。

(二)代谢变化1.能量代谢障碍2.酸中毒3.各种细胞膜的功能下降(三)内脏器官的继发损害:肺、肾、心、脑、胃肠道、肝三、休克的病情评估(一)临床表现:1.精神状态:精神状态能够反映脑组织灌注情况,病人神情淡漠或烦躁,头晕、眼花,从卧位改为座位时出现晕厥,常提示循环血量不足,休克依然存在。

海姆立克急救法医学知识宣教讲义

海姆立克急救法医学知识宣教讲义

“海姆立克”征象

异物卡喉的患者,不能
说话,不能呼吸,也不能咳
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时患者可能会用一只
手或双手抓住自己的喉咙,
此即“海姆立克”征象
发病原因
饮食不慎 酗酒 嘻弄和口含食物 昏迷病人 企图自杀 精神病患者 义齿等异物误入气道
常见的呼吸道异物有糖果、话梅、花 生米、药片、果冻、硬币、笔帽、坚果 类以及纽扣等。值得注意的是,因为这 类意外事故发生在餐馆进餐时,尤其是 原来患有冠心病者,易误诊为冠心病发 作,所谓“餐馆冠心病”的名称就由此 而来。
注意事项
切忌将婴儿双脚抓起倒吊从背部拍打, 如此由人体解剖关系,不仅无法将气管 异物排出,还会增加婴儿颈椎受伤的危 险。
检查口腔,如异物 已经被冲出,迅速用 手指从口腔一侧钩出。
呼吸道异物取出 后应及时检查呼吸心 跳,如无,应立即行 心肺复苏术。
成人海氏急救手法(孕妇)
若患者为孕妇或非常肥胖致施救者双手无 法环抱腹部做挤压,则在胸骨下半段中央垂直 向内做胸部按压,直到气道阻塞解除。
孤立无援
一手握拳,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头之上,双 手急速冲击性地、向内上方压迫自己的腹部,反 复有节奏、有力地进行。 或稍稍弯下腰去,靠在 一固定物体上(如桌子边缘、椅背、扶手栏杆等), 以物体边缘压迫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重复之, 直至异物排出。
判断病人是否呼吸道异物
此时可以询问病人:“你被东西卡了吗?”,如病人 点头表示“是的”,即立刻施行“海姆立克”手法抢 救。
如无这一苦恼征象,则应观察以下征象: 病人不能说话或呼吸 面、唇青紫 失去知觉
如何实施“海姆立克” 急救手法?
成人海氏急救手法(站立)

红十字会急救知识讲义课件

红十字会急救知识讲义课件
止血带应定期放松,以避免肢体坏死 和血栓形成。
使用止血带时,应选择合适的部位和 压力,避免造成肢体缺血和神经损伤。
使用止血带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 命体征和肢体状况,及时处理任何异 常情况。
急救知识普及与培训
急救知识的普及途径
媒体宣传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 进行急救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社区活动
02
3. 不要在烧伤和烫伤部 位涂抹油、黄油或冰块 等物品,以免加重损伤。
04
动物咬伤处理
动物咬伤是一种潜在的危险伤害,需要 立即采取措施以预防感染和传播疾病。
4. 在处理动物咬伤时,应注意不要使用 创可贴封闭伤口,以免影响清创和处理 的效果。
3. 如果咬伤严重或涉及到动物唾液较多 的情况,应立即就医并注射狂犬病疫苗。
2. 胸外按压是通过有节奏地按压 胸部来产生血液循环,为大脑和 其他重要器官提供氧气和营养。
3. 开放气道是确保患者呼吸道畅 通,防止呕吐物或异物阻塞呼吸道。
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心肺复苏 术(CPR)是一种紧急抢救措施, 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来恢复 患者的生命体征。
4. 人工呼吸是通过口对口或使用 呼吸面罩来向患者肺部吹气,以 帮助其呼吸。
急救的基本步 骤
评估现场
判断病情
呼救
就地施救
在急救前,要对现场进 行评估,确保安全无危险。
对伤病者进行初步的病 情判断,了解伤病情况。
在判断病情后,应及时 拨打急救电话或请人帮
忙呼叫急救车。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场前, 应就地进行必要的急救 措施。
急救的基本技能
01
02
03
04
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是急救的基本技能之 一,能够挽救心跳骤停患者的

急救知识培训:正压两小时呼吸器讲义

急救知识培训:正压两小时呼吸器讲义

松开吸气软管与降温盒间的连接螺母取 下吸气软管
降温器
降温器内灌装“蓝冰”降温,佩戴者 使用时“蓝冰”会大量吸热,吸气流在降 温器的内外灌装之间流过时,便大大降低 该气流的温度。从而提高了人体吸气的舒 适度。
将吸气阀妥善保存
吸气阀
“O”型密封圈
吸气阀、呼气阀
吸气阀、呼气阀安装在呼、吸软管两 端。接降温器的吸气软管端是吸气阀,接清 净的呼气软管端是呼气阀。吸气阀和呼气阀 在在外形上是由区别的且不可以互换的。拆 装时,千万不能装反。不然会破坏呼吸系统 的单向循环。
型号及命名 H Y2Z
正压式 使用时间(2h)
氧气 呼吸器
1、“HY2Z”正压两小时呼吸器外观
正面照,可看 见呼吸器后盖
可看见: 呼吸软管 呼吸三通 背带 信号喇叭 腰带 胸带
侧面照,可看见: 上盖开关密码锁

面罩
2、各部件名称及作用(按拆卸顺序讲解)
打 开 后 盖
将后盖向呼吸软管一侧滑动取下
清净灌
的学原CO清理2。净:C灌O2内吸装收填剂C的O2主吸要收成剂份,是他C的a(作O用H)是2。吸其收吸呼收出C气O2的体中化
千卡(热量)
CO2+Ca(OH)2=CaCO3+H2O+19.9
体进C入O2气吸囊收,剂供将人呼体出重来新的吸CO气2吸,收不掉断后循,环让使余用下,的就含是氧呼出气 来的再生气体。
装。注清:净(灌1可)出厂时装清CO净2吸灌收是剂空1的.2,KgC。O2吸收剂有用户灌 (2)不能在化工厂或化工商店去购买散装
C直a径(O为H)32来mm灌左装右清的净圆灌柱,颗C粒O2,吸且收必剂须是符由合专M门T4制54造-1厂99质5的成规的 定。

急救护理学,知识点讲义,第二章 院前急救

急救护理学,知识点讲义,第二章 院前急救

第二章院前急救学习目标掌握:院前急救的概念和院前急救的基本程序理解:院前急救的特点、任务,院前急救的运行方式了解:院前急救的重要性,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和院前急救的网络化管理第一节概述一、院前急救的重要性与特点(一)院前急救的重要性及时、有效的现场救护,快速、安全地转送病人等院前急救的应急措施,都将挽回病人的生命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并为后续救治打下良好基础,根据现在医学急救的观点,猝死病人抢救的最佳时间是四分钟,严重创伤伤员抢救的最佳时间是30分钟,如果在关键的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内没有院前救护措施的介入,即使院内设施再好,医务人员的医术在高明也难以使病人起死回生。

(二)、院前急救的特点1、社会性2、突发性3、紧迫性4、风险性5、复杂性二、院前急救的任务与原则(一)院前急救的任务①日常院前急救、②灾难事故院前急救、③大型集会活动的救护待命④通讯网络中的枢纽任务⑤急救知识的普及(二)院前急救的原则①、先排险后施救②、急救与呼救并重③、先重伤后轻伤④、先施救后运⑤、转送与监护急救相结合⑥、院外和院内紧密衔接三、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一)国外的院前急救模式1.英-美模式:以现场对症处理为主,由急救技士和医助履行现场急救任务,然后将病人运到医院急诊科由急诊医师提供确定性整治,即”把伤病员送的医院“的救急救方式。

2.德-法模式:指导思想是”把医院带到病人身边“。

随车到达现场的是医师,救援医师是对伤病员的实施急救治疗,反应快捷,急救及时,并在现场实施,深入救治。

(二)国内院前急救模式1.独立性:如北京急救中心模式。

是相对功能较全、技术较高的以急救为主的独立型医疗机构,实行院前-急诊科-ICU一条龙的急救医疗体系。

2.纯院前急救:如上海、杭州,有独立的院前急救,直接隶属于市卫生局,不设医院,将所有伤员转到各科医院诊治3.院前兼院内型:如沈阳,除有独立的院前急救系统外,急救中心尚有院内治疗4.依托型:如重庆、成都等地,市急救中心依托于非营利性综合医院5.指挥型:如广州、天津,只有市急救指挥系统,具体急救任务由各大医院分片包干6.联合型:就是把公安(110)、消防(119)以及急救(120)合并在一个调度中心,像美国的911。

心肺复苏急救救护培训讲义

心肺复苏急救救护培训讲义

包扎的方法:
包扎在现场急救中应用非常广泛,有止血保护伤口 防止感染,扶托伤肢以及固定敷料夹板的作用.
包扎材料有:急救包,三角巾,绷带,纱布. 包扎的注意事项: 快:发现暴露检查包扎伤口要快. 准:包扎部位要准确. 轻:动作要轻,不要碰压伤口,以免增加伤口流血和疼
痛. 牢:包扎牢靠松紧适宜.打结时要避开伤口和不宜压
心肺复苏法
心肺复苏法
步骤六:口对口人工呼吸 救护员将放在伤病员前额的手的拇指、
食指捏紧伤病员的鼻翼,吸一口气,用双 唇包严伤病员口唇,缓慢持续将气体吹入。 吹气时间为1秒钟以上。
心肺复苏法
心肺复苏法
心肺复苏法
吹气量700—1100毫升(吹气时,病人胸部 隆起即可,避免过度通气),吹气频率为 16--20次/分钟.
二、创伤的紧急救护
指压止血法 直接压迫止血:用清洁的敷料盖在出血部
位上,直接压迫止血。 间接压迫止血: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的
动脉,阻断动脉血运,能有效达到快速止 血的目的。
二、创伤的紧急救护
若头顶部出血时,可在耳前对着下颌关节点压迫 颞浅动脉;颜面部出血时在下颌角处将面动脉压 在下颌骨上;手掌及手指出血时用两手拇指分别 压在腕部的尺橈动脉上;前臂与上臂出血时在上 臂内侧中点(肱二头肌内侧沟),将肱动脉压于 肱骨上;肩部出血时在锁骨上凹将锁骨下动脉向 下压于第一肋骨上;下肢出血在腹股沟中点稍下 方将股动脉用力压在股骨上;足背部出血用两手 拇指分别压于组背动脉和内踝后的胫后动脉上。
二、创伤的紧急救护
二、创伤的紧急救护
加压屈肢止血法:用于小臂及小腿的止血, 它利用肘关节或膝关节的弯曲功能压迫血 管达到止血目的。根据出血部位,可分别 在腹股沟处,膕窝处腋窝及肘窝处放一绷 带及纱布卷等然后关节屈曲用绷带或三角 巾等紧紧缠住,但在骨折和可疑骨折的肢 体不能用,以免引起骨折端错位和剧烈疼 痛。

急救知识概述讲义

急救知识概述讲义

急救知识概述讲义急救知识题一、生命体征(一)体温正常体温腋测法:36.0〜37.0 C口测法:36.3 〜37.2 C肛测法:36.5〜37.7 C腋测法是最为常用的体温测定方法。

对昏迷、抽搐和儿童病人不能使用口测法。

肛测法多用于婴幼儿、神志不清者。

异常体温(腋测法)低热:37.3 〜38.0 C中等发热:38.1〜39.0 C高热:39.1 〜41.0 C超高热:41.0 C以上(二)呼吸正常成人在静息状态下,呼吸频率一般为16〜18次/分。

在发热、疼痛、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心力衰竭等疾病状态下时,如果呼吸频率超过20次/分,则称为呼吸过速;在麻醉剂或镇静剂过量及颅内压增高等情况下时,如果呼吸频率低于12次/分,则称为呼吸过缓。

(三)脉搏正常脉搏成人60-100次/分;儿童较快,约90次/分;婴幼儿可达130次/分;老人较慢,55-60次/分。

呼吸与脉搏之比约为1:4。

(四)血压理想血压:收缩压<120 mmHg舒张压<80 mmH g正常高限:收缩压130-139 mmHg舒张压85-89 mmHg;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 mmHg舒张压90-99 mmHg (亚组:临界高血压,收缩压140-149mmHg舒张压90-94mmHg ;2 级高血压:收缩压160-179 mmHg舒张压100-109 mmHg;3 级高血压:收缩压》180,舒张压》110 mmHg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 > 140 mmH(亚组:临界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149mmH© ,舒张压<90 mmH g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分级时,以较高的级别作为标准。

成人血压长期低于90/60mmHg为低血压。

(五)血液正常血液的颜色静脉血为暗红色,动脉血为鲜红色。

正常血量正常成人的血液总量为其体重的7%-8%即每千克体重有70〜80毫升血液。

以60千克体重为例,正常血量应为4200〜4800毫升。

现场急救多选题题课件

现场急救多选题题课件

05
遵循急救步骤:按照 正确的急救步骤进行 急救,如止血、包扎、 固定等。
急救的适用范围
01
适用于突发疾病、 意外伤害等紧急
情况
02
适用于现场人员 无法自行处理或 需要专业人员协
助的情况
03
适用于需要紧急 医疗救助的情况
04
适用于需要紧急 救援的情况
2
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的定义:一种紧急医疗技术,用于挽救 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
吸、心跳等生命体征,判断是否
对伤口进行止血,防止失血过多
需要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导致休克。
03
包扎:使用绷带、纱布等工具对 04
固定:使用夹板、绷带等工具对
伤口进行包扎,防止伤口感染和
骨折、扭伤等部位进行固定,防
进一步损伤。
止二次损伤和进一步损伤。
05
搬运:使用担架、轮椅等工具将 06
呼救: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
演讲人
目录
01. 急救基础知识 02. 急救技能 03. 急救注意事项 04. 急救案例分析
1
急救的重要性
挽救生命: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可以
01
挽救生命,减少伤亡 减轻伤害: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可以
02
减轻受伤者的痛苦,减少后遗症 提高生存率: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可以
03
提高受伤者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减少医疗费用: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可
心肺复苏的步骤:检查患者意识、呼救、检查呼 吸、胸外按压、人工呼吸
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确保患者安全、避免过度 按压、保持呼吸道通畅
心肺复苏的适用人群:适用于所有年龄、性别、 健康状况的人群,包括儿童、孕妇、老年人等。
止血包扎

急救基础培训课件

急救基础培训课件
苏等。
急救的基本技能
01
02
03
04
止血技能
止血是急救中常见的技能之一, 掌握正确的止血方法对于控制 伤势至关重要。
心肺复苏技能
心肺复苏是针对心脏骤停等严 重病情的急救措施,要求掌握
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创伤处理技能
对于创伤患者,需要进行伤口 清洗、包扎等处理,以减少感
染和失血的风险。
解除窒息技能
急救基础培训课件
• 急救基础知识 • 常见急症处理 • 常见意外伤害处理 • 急救设备和药品使用 • 急救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
01
急救基础知识
急救的重要性和原则
急救的重要性
急救是紧急情况下对伤病员实施 的最早的救治措施,对于挽救生 命、减少伤残具有重要意义。
急救的原则
及时、准确、有效是急救的基本 原则,要求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做 出判断和反应,采取正确的急救 措施。
急救知识普及和推广
推广急救知识
通过各种渠道推广急救知识,例如学 校、社区、公司等。让更多的人了解 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提高社会的 应急能力。
组织培训课程
组织急救基础培训课程,邀请专业人 员进行授课和演示。让更多的人有机 会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THANKS
感谢观看
强调在使用急救药品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用药安全问题,以避免不 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05
急救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
急救注意事项
保持冷静
尽快寻求医疗援助
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保持冷静,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采 取正确的行动。
在急救过程中,应尽快寻求医疗援助。即 使您认为自己已经采取了所有必要的急救 措施,也应该尽快寻求医疗援助。

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试题课件

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试题课件

止血技能培训
总结词
止血技能是应急救援中的重要一环,能够控制出血并降低 失血过多的风险。
总结词
止血技能需要快速反应和正确操作,培训中应注重实践和 模拟演练。
详细描述
止血技能培训包括了解止血的重要性、掌握常用的止血方 法,如直接压迫、加压包扎、止血带等,以及在不同情况 下选择合适的止血方式。
详细描述
培训中应强调止血技能的正确操作和注意事项,如避免过 度加压导致组织损伤、避免长时间使用止血带等,以确保 安全有效地进行止血。
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与流程
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科学施救、专业分工、协 同作战。
流程
接警与响应、现场处置、救援行动、 现场协调与指挥、善后处理。
应急救援的常见场景与任务
常见场景
火灾、地震、交通事故、生产事故等。
任务
迅速到达现场,评估危险程度,组织救援力量,实施救援行动,保障人员安全, 减轻财产损失,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水上事故应急救援案例
总结词
水上事故应急救援案例通常涉及船舶、游艇等水上交通工具的事故,需要专业的救援技能和设备。
详细描述
水上事故应急救援案例通常涉及船舶、游艇等水上交通工具的事故,如碰撞、翻沉等。救援人员需要 具备专业的救援技能和设备,如潜水、救生、医疗等技能。同时,需要协调相关部门和外部救援力量 ,确保救援行动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在使用通讯设备时,应注意保护信息安全,避免信息泄 露和被窃取。
05
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企业火灾应急救援案例
总结词
企业火灾应急救援案例通常涉及复杂的现场环境和人员疏散,需要快速响应和协调。
详细描述
企业火灾应急救援案例通常涉及大型建筑物、复杂设施和大量员工,需要快速响应和协调。救援人员需要了解建 筑结构、安全出口、消防设施等情况,制定有效的救援计划。同时,需要协调各部门和外部救援力量,确保救援 行动的顺利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救基本知识试题1、熟练掌握个人防护装备和通讯装备的使用,属于应急训练的基础培训与训练(√)2、.在高温场所,作业人员出现体温在39℃以上,突然昏倒,皮肤干热、无汗等症状,应该判定其为重症中暑(√)3、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的第一步应该是对出血部位进行包扎(×)4、在下列确认患者有无意识的方法中,不宜采用的是用力敲打患者头部(√)5、四肢开放性损伤合并大血管损伤,使用止血带时,连续阻断血流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6、应判断为患者无呼吸的是胸部有起伏,但口鼻处感受不到空气进出(√)7、下颚抬高,头部后仰方法不利于保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8、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每分钟吹气次数不得超过10次是错误的。

(√)9、进行心脏按摩时,应用手背面放在按压位置。

(×)10、对成人进行心脏按摩时,操作人员肘部要伸直,用身体的力量将患者胸部向下按压约1~2厘米。

(×)11、.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时,在患者有一定反应情况下可以停止进行。

(×)12、以下物品中铁丝不能用作止血带。

(√)13、搬运交通事故伤员,首先固定伤者颈部,由4~5人同时平抬起伤者,使伤者脊椎姿势固定不动是正确的。

(√)14、对于脊柱受伤的伤员, 多人搬运,保持伤员身体平直,动作均衡是正确的。

(√)15、眼睛被消毒液灼伤后,首先采取的正确方法是立即开大眼睑,用清水冲洗眼睛。

(√)16、动脉出血最具危险性,如不及时处理将造成生命危险。

(√)17、腹部创伤患者在医生诊治前,如其口渴应用水湿润其嘴。

(√)18、当身上的衣服烧着后,就地打滚,压灭火焰做法是正确的。

(√)19、心跳停止并有肋骨骨折的不宜采用胸外心脏按摩。

(√)20、掐"人中"穴(位)急救措施对解救休克病人有作用。

(√)21、硫化氢中毒呼吸停止的情况不宜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

(√)22、游泳时不慎溺水,救上岸首先要检查溺水者有无外伤。

(×)23、对成年心搏骤停病人实施胸外心脏挤压法,应该每分钟挤压90次。

(×)24、重一点的烫伤应立即用冷水冲洗不少于20分钟。

(×)25、成人口对口人工呼吸每分钟应为16~18次。

(√)26、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立即报警。

(√)27、发生火灾时,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

(√)28、报警人拨打火灾报警电话后,应该到门口或交通路口等待消防车到来。

(√)29、使用灭火器灭火时,要对准火焰的根部喷射。

(√)30、在没有发生火灾时,消防器材可以挪作他用。

(×)31、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该公共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有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义务。

(√)32、一般教室都有两个门,为容纳更多的学生能否将其中的一扇门上锁或用课桌堵上。

(× )33、对有重大火灾隐患,经公安消防机构通知逾期不改正的行为,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可以处拘留(√)。

34、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严格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35、不能携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 √ )36、火灾烟气因为温度较高,通常在室内空间上部。

(√)37、灯具的开关、插座和照明器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保护措施。

(√)38、走廊、楼道等公用区域可以放置、堆积其他杂物。

(×)39、报火警时,要讲清楚起火单位、地址、燃烧对象、火势情况,并将报警人的姓名,所用的电话号码告诉消防队,以便联系。

(√)40、要养成良好的用火习惯,烟头等点火物未完全熄灭前不要丢入垃圾篓内。

(√)41、火灾发生时,不得组织未成年人灭火。

(√)42、使人窒息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氧气不足。

(√)43、高层楼着火后,楼上的人要马上乘电梯逃离(×)。

44、市民呼救相关信息应保存3年。

(×)45、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三级。

(×)46、为心跳、呼吸停止伤病者争取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为六分钟以内。

(×)47、成人心肺复苏开通气道时,病人下颌、耳廓之间的联线与地面呈90角度。

(√)48、上臂上止血带的标准部位是上臂的上1/3。

(√)49、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病分为三类。

(√)50、大腿上的止血带的标准部位是大腿中下1/3交界处。

(√)51、院前急救处理病人时遵循从头到脚的顺序最为可靠。

(√)52、急性有机磷中毒洗胃时应采取的体位左侧卧位(√)53、现场救治成人气道异物梗塞,进行腹部冲击部位是胸骨下部(×)54、突发地震时在楼房内应采取立即躲入室内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避震。

(√)55、急救成功的条件是:动作快,操作正确,任何延迟和误操作均可加重伤情并可能导致死亡。

(√)56、人触电时,电对人体的伤害有电伤、电击两种。

(√)57、双人心肺复苏抢救时,胸外心脏按压速度为100次/分,按压与吹气比为30:2(√)58.、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应放弃现场抢救。

(√)59.、创伤急救的原则是先抢救,后固定,再搬运,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伤情加重或污染。

(√)60.、外伤时,救护人员可直接用手接触伤口止血。

(×)61.、在伤员急救过程中,如果医务人员有限,要分清主次,对危及生命的重大受伤首先处置,一般小伤放在后面处理。

(√)62.、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深度不能超过2厘米,否则会造成伤者肋骨骨折。

(×)63.、皮肤烧伤后如有水泡,应及时将水泡刺破,以利于其恢复。

(×)64.、发现骨折以后,必须迅速给以固定,以防止神经、血管和周围组织进一步损伤,如有出血创伤,应止血后固定。

(√)65.、施行口对口吹气时,救护者口唇要抱住伤员口唇,以免漏气。

(√)66、对烧伤人员的急救应迅速扑灭伤员身上的火,尽快脱离火源。

(√)67 骨折固定的范围应包括骨折远近的两个关节。

(√)68、安全电压指的就是36V电压。

(×)69、如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设置临时照明灯,以便于抢救,避免意外事故,因此可延误切除电源和进行急救的时间。

(×)70、现场救护最根本的目的是挽救伤病者的生命。

(√)71、早期心肺复苏是“生命链”的第三环节。

(×)72、现场救护时应该先救生命后治伤病。

(√)73、成人血液占自身体重的6%。

(×)74、止血带止血法主要用于四肢较大动脉血管出血。

(√)75、伤者用止血带止血后应用红色作标记。

(√)76、伤者扎上止血带后应在2小时放松带子一次。

(×)77、用卡式止血带止血时可直接扎在止血部位。

(×)78、前臂出血时,止血带扎在上臂中部位置。

(×)79、单眼受伤时应同时将双眼包扎。

(×)80、救护烧伤创面时,先涂上消毒药膏再包扎。

(×)81、救护者发现伤者创口中有玻璃碎片插入,为保证包扎效果将其拔除。

(×)82、开放性骨折,应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

(√)83、伤者吸入异物时,常不自主地以双手呈“V”字型,以示痛苦和求救。

(√)84、1岁以下的伤者婴儿能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

(×)85、成人胸外按压的深度为2-3厘米。

(×)86、接吻、拥抱、握手、日常工作在一起是艾滋病传播途径之一。

(×)87、伤者腹部损伤,单人选择采用背负法搬运。

(×)88、伤者颅脑损伤,脑组织膨出,救护者先采用保护膨出脑组织后进行包扎。

(√)89、常见英文缩写CPR表示自动体外除颤。

(×)90、常见英文缩写AED表示心肺复苏。

(×)91、心跳停止4-6分钟会引起脑组织不可逆的损伤。

(√)92、肱骨骨折应用大悬吊悬吊前臂。

(×)93、腹部损伤者的运送体位应采用平卧位。

(×)94、应急预案中应考虑在各主要工作岗位安排有实践经验和掌握急救知识和救护技术的人担任急救员。

(√)95、井下储存4吨工业炸药的库房是重大危险源。

(×)96、某矿坑木场发生火灾,应执行当地政府的救援预案。

(×)97、有含水陷落柱的矿井应该制定水害防治预案。

(√)98、有冲击地压的矿井应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专项预案。

(√)99、井下职工遇有火灾或爆炸事故无法撤退时,应选择距事故点较近的地段构筑临时避难硐室。

(√)100、规模较小的煤矿一企业,可以不设立常设的应急救援组织,但必须和大矿签订一份救援合同。

(√)101、某120万t规模的矿井,成立了含有5个小队,每队有7名队员的救护中队。

(√) 102、进人灾区的救护队员佩戴了氧气压力8 MPa的正压氧呼吸器准备进人灾区。

(×) 103、仅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处理煤矿并下水灾和其他各种灾害。

(×) 104、矿井发生重大事故后,必须立即成立抢险指挥部并设立地面基地。

矿山救护队队长为抢险指挥部成员。

(√)105、采区可以不设消防材料库。

(√)106、当井下发生爆炸事故后,风机房水柱计增大,只能说明反向风门自动关闭。

(×) 107、某矿三采区1122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后,立即从中央变电所切断该采区的电源。

(×)108、煤矿企业的应急救援预案就是《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109、《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必须有井上下对照图。

(√)110、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是相同的。

(×)111、富燃料燃烧是下风侧氧气的浓度近似为零。

(√)112、低浓度瓦斯爆炸,应尽快恢复灾区通风。

(√)113、煤矿企业每年必须组织一次应急救援演练。

(√)114、《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是在认真辨识并评估本矿危险源的基础上,总结本矿或矿区防灾抗灾经验的前提下编写的。

(√)115、截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应该组织区队长进行学习考试,因为员工在事故发生时听从现场领导的指挥,可以不学习(×)116、《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应该含有通风系统图、反风试验报告以及反风时保证反风设施完好的检查报告。

(√)117、地面研石山的爆炸与其堆放的几何体积有关(√)118、采区进风巷发生火灾时,可采取积极方法直接灭火,风流短路,把烟气引人专用回风巷。

(√)119、当有人坠人采区煤仓时,必须用放煤的办法把遇险人从放煤口放出来(×)120、当采面发生煤壁片邦埋住人员时,不要停止工作面运输机,直到把遇险人员拉到安全地点为止。

(×)121、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后,遇险人员在撤退有困难时应在现场指挥的带领下,可以迅速转人独头巷道,关闭局部通风机,或者切断风筒堵住人口(√)122、受困的遇险人员,应定时的敲打铁管或钢轨,发出求救信号(√)123、发生高浓度瓦斯爆炸时,应该加大通风量,把瓦斯浓度降低到爆炸限以下(×) 124、在已经掘进700 m岩巷的300 m处发生了火灾,烧断了风筒,经过2h后,火被救护队员熄灭,可以断定在迎头避灾的9名工人已经窒息(×)125、当进风井筒或井底车场发生火灾时,可停主要通风机并打开井口防爆门(盖)(√) 126、井底车场发生严重火灾,必须尽快组织反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