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防抱死制动系统 结构原理
汽车底盘-电子稳定程序控制-ESP
![汽车底盘-电子稳定程序控制-ESP](https://img.taocdn.com/s3/m/24baa75a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15.png)
•汽车底盘-电子稳定程序控制-ESP
具体的纠偏工作是这样实现的:ESP通 过TCS装置牵制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同时 指挥ABS对各个车轮进行有目的的刹车, 产生一个反横摆力矩,将车辆带回到所希 望的轨迹曲线上来。比如转向不足时,刹 车力会作用在曲线内侧的后轮上;而在严 重转向过度时会出现甩尾,这种倾向可以 通过对曲线外侧的前轮进行刹车得到纠正。
ESP提高了所有驾驶工况下的主动安全性。尤其是在 转弯工况下,即是在横向力起作用的情况下,ESP能维持 车辆稳定和保持车辆在车道上正确行驶。ABS和TCS只在 纵向起作用。ESP结合了侧滑率传感器,并集成横向加速 度传感器及转向角度传感器。此外,ESP应用了ABS/TCS 的所有部件,并基于功能更强大的新一代电子控制单元。
•汽车底盘-电子稳定程序控制-ESP
(1)避让始料不及的障碍物 在悠长平整的路面上交替进行着超车和变道。突然出现 一个障碍物。
•汽车底盘-电子稳定程序控制-ESP
(2)路程的错误估计 行驶于蜿蜒曲折的山路。下一弯道始料不及地出现。
•汽车底盘-电子稳定程序控制-ESP
(3)始料不及的新状况 冰雪路面、弯道上的湿树叶或者鹅卵石路旁的 铁轨。
•汽车底盘-电子稳定程序控制-ESP
3.3转向角度传感器
它监测转向盘旋转 的角度,帮助确定 汽车行驶方向是否 正确。结合来自轮速
传感器和转向角度传 感器的输入信息, ECU计算出车辆的目 标动作。转向角度传 感器的工作范围(量 程)为720°。在方向 盘满舵转动范围内, 其误差在5°之内。
•汽车底盘-电子稳定程序控制-ESP
•汽车底盘-电子稳定程序控制-ESP
4.2体积小、重量轻、低成本液压 制动作动系统的结构设计
ABS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ABS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3deeaf1ba0d4a7302763a32.png)
图b所示的ABS系统与图a所示的ABS系统的管路布 置设置相同,只是在每个车轮上安装了一个轮速传感 器。对两前轮按高选原则一同控制,对两后轮按低选 原则一同控制。 图C所示的双通道ABS系统是在前、后制动总管路中各 设置了一个制动压力调节分装置,但只在右前车轮和 左后车轮上各设置了一个传感器,对两前轮以不使右 前轮发生制动抱死为原则进行一同控制;对两后轮以 不使左后轮发生制动抱死为原则进行一同控制。当右 前轮处于低附着系数路面上,而左前轮处于高附着系数 路面时,两前轮将按低选原则一同控制。尽管这可以保 证汽车的行驶方向稳定性但汽车的制动力会明显减小, 制动距离会显著增大。
二通道的其它形式
• 二通道式ABS难以在方向稳定性、转向控 制性和制动效能各方面得到兼顾,目前采 用很少。
二通道各种形式的分析
• 图a所示的ABS系统,是按前后布置的双管路制 动系统.在前、后制动总管路中各设置一个制动 压力调节分装置,分别对两前轮和两后轮进行 一同控制。其中两前轮可以根据附着条件进行 高选和低选转换,两后轮则按低选原则一同控 制。对于后轮驱动的汽车可以在两个前轮和传 动系统中各安装个轮速传感器,当两前轮的附着 力相差较大时,前轮按高选原则一同控制,当 两前轮的附着力相差不大时,两前轮自动转入 按低选原则控制。
图d所示的双通道ABS系统中两条制动管路是按对角 布置的,在每个制动管路中各设置一个制动力调节分 装置,在前轮上各安装了一个传感器,左前轮和右后 轮的制动压力以不使左前轮发生制动抱死为原则进行 一同控制,右前轮和左后轮的制动压力以不使右前轮 发生制动抱死为原则进一同控制,为防止后轮在前轮 趋于抱死时发生制动抱死,在后制动管路要设置比例 阀。
?两前轮独立控制的制动防抱死系统在前后车轮均处于附着系数分离路面上的状态与上述两前轮按高选原则一同控制的制动防抱死系统在相同路面条件下的状态基本相同但两前轮独立控制的系统当前轮从附着系数分离路面驶入附着系数均匀路面时以前处于低附着系数路面前轮的制动力会因制动压力逐渐增大而逐渐增大到与一直处于高附着系数路面前轮的制动力水平
汽车防抱死系统的工作流程
![汽车防抱死系统的工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c6ef72b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25.png)
汽车防抱死系统的工作流程一、引言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安全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其中,汽车防抱死系统(ABS)作为提高车辆制动性能的重要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汽车的标配。
本文将详细介绍汽车防抱死系统的工作流程。
二、汽车防抱死系统的工作原理汽车防抱死系统是一种能够防止车辆制动时车轮抱死的控制系统。
该系统通过调节制动管路中的制动液压力,使车轮在制动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滚动率,避免车轮抱死,提高车辆制动过程中的方向稳定性和横摆力矩,减少制动距离,增强车辆在紧急制动情况下的安全性。
三、汽车防抱死系统的组成汽车防抱死系统通常由轮速传感器、制动压力调节器、电子控制单元(ECU)和ABS警示灯等组成。
1.轮速传感器:轮速传感器是用来检测车轮转速的部件,通常安装在车轮轴承上。
当车轮转动时,轮速传感器会发出信号,并将该信号传输给电子控制单元。
2.制动压力调节器:制动压力调节器是ABS系统的执行机构,负责调节制动管路中的制动液压力。
在制动过程中,根据电子控制单元的指令,制动压力调节器会适时地增压、保压或减压,以保持车轮滚动率。
3.电子控制单元(ECU):ECU是ABS系统的核心控制部件,负责接收轮速传感器和其他传感器的信号,经过处理后,向制动压力调节器发出控制指令,实现制动压力的精确调节。
4.ABS警示灯:ABS警示灯用于向驾驶员显示ABS系统的工作状态。
当ABS系统出现故障时,警示灯会亮起,提醒驾驶员及时检修。
四、汽车防抱死系统的工作流程汽车防抱死系统的工作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轮速传感器信号采集:当车辆制动时,轮速传感器实时检测车轮转速,并将信号传输给电子控制单元。
电子控制单元接收这些信号并进行处理。
2.电子控制单元计算分析:电子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轮速信号进行分析和计算,判断车轮是否即将抱死。
若车轮即将抱死,则进入下一步控制。
3.制动压力调节器动作:电子控制单元向制动压力调节器发出指令,调节器根据指令对相应的制动管路进行增压、保压或减压操作,以保持车轮滚动率。
汽车防抱死的原理
![汽车防抱死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4a8233d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b7.png)
汽车防抱死的原理一、简介汽车防抱死系统又称ABS系统,它可以监控4只车轮的转动速度。
当某一车轮几乎要抱死时,该系统释放此特定车轮的制动器,使此车轮恢复转动。
在车轮将要恢复转动后,对此轮的制动器施加制动液压。
如果车轮将要再次抱死,此系统释放此特定车轮的制动器。
此系统1s之内重复上述过程许多次,以便发挥制动器的最大潜力,确保车辆的稳定和正常运行。
二、汽车防抱死的原理(一)防抱死的作用1、充分发挥制动器的效能,缩短制动时间和距离。
2、可有效防止紧急制动时车辆侧滑和甩尾,具有良好的行驶稳定性。
3、可在紧急制动时转向,具有良好的转向操纵性。
4、可避免轮胎与地面的剧烈摩擦,减少轮胎的磨损。
(二)防抱死的原理ABS系统是指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该装置的作用是当汽车制动时,根据车轮转速,自动调整制动管内的压力大小,使车轮总是处于边抱死边滚动的滑移状态,尤其对于紧急制动,它将断续制动,即制动-松开-制动,以避免危险。
防抱死制动装置,以每秒6~10次的频率进行制动-松开-制动的脉式制动,用电子智能控制方式代替人工方式,防止车轮抱死,使车轮始终获得最大制动力,并保持转向灵活。
三、发展历史ABS系统的发展可追溯到20世纪初期。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期,数字式电子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迅速发展,为ABS系统向实用化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许多家公司相继研制了形式多样的ABS系统。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ABS系统向高性价比的方向发展。
有的公司对ABS进行了结构简化和系统优化,推出了经济型的ABS装置;有的企业推出了适用于轻型货车和客货两用汽车的后轮ABS或四轮ABS系统。
这些努力都为ABS的迅速普及创造了条件。
ABS 系统被认为是汽车上采用安全带以来在安全性方面所取得的最为重要的技术成就。
制动防抱死(ABS)系统资料重点
![制动防抱死(ABS)系统资料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8a40f0983169a4517723a3d6.png)
1)电磁阀
循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的电磁阀多采用三位三通 电磁阀(3/3电磁阀)。在四通道制动控制系统中 每个轮缸有一个3/3电磁阀;在三通道制动控制系 统中,每个前轮有一个3/3电磁阀,两后轮共用一 个3/3电磁阀。电磁阀是由电磁阀线圈直接控制的 阀,电磁线圈受ECU的控制。阀上有三个孔分别 通制动主缸、车轮制动器轮缸和储液器。电磁线 圈流过的电流由ECU控制,能使阀处于“升压”、 “保压”、“减压”三种位置。
传感器,一般安装在车轮上。利用电磁 感应原理检测车轮速度,然后转化成脉 冲信号传给ECU。
有些后轮驱动的车轮传感器安装在
差速器上,通过后轴转速来检测,故又 称之为轴速传感器。
车速传感器又称车速雷达,用在以
车轮滑移率为控制参数的ABS中,用来 检测汽车速度并将收集到的信号发送到 ECU。
汽车减速度传感器用在四轮驱动的
目前的轮速传感器主要分为两类:电磁式和霍尔式。
轮速传感器实物图
2、电磁式轮速传感器
电磁式轮速传感器有传感头和齿圈
两部分组成,传感头由永磁体、极轴和 感应线圈等组成。
根据极轴的结构不同,电磁式轮速
传感器可分为凿式极轴轮速传感器柱式 极轴轮速传感器。
1)轮速传感器结构
• 传感头被线圈包围直接安 装于齿圈上方。
在ABS中,制动压力控制装置有很多种, 液压式制动压力控制装置因其制动比较柔 和、故障率低而广泛用于中小型客车、货 车、轿车等小型车辆。
汽车液压制动控制装置中最重要的是制 动压力调节器,其串联在制动主缸与制动 轮缸之间。按控制压力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循环式调节器和可变容积式调节器。
பைடு நூலகம்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https://img.taocdn.com/s3/m/196202e7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af.png)
0.2 0.4 0.6 0.8
1
滑移率
21
小结
· 车辆的制动性能与轮胎的附着性能密切相关; · 轮胎的附着性能与轮胎的滑移率密切相关; · 附着力-滑移率特性曲线与路况、行驶工
况密切相关; · 最佳滑移率范围: 0.1—0.3; · 制动时的最差状况: 轮胎抱死。
21
3. ABS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B孔 打开
单向阀 2
31
ABS执行器:压力降低时的 3 位电磁阀和泵电机的工作状态
部件名
3位 电 磁 阀 泵电机
工作状态 “A”口关闭 “B”口打开
运转
32
ABS执行器: 压力保持时的 工作示意图
单向阀 3
A 孔关闭
回位弹簧 C孔
制动总缸
单向阀 1
2A
ABS
12 V
ECU
B 孔关闭
单向阀 2
33
S=0.00
0.04
0.08 0.12 6
0.1 0.2
0.3 0.4
0.20
0.00
0o 2o 4o 6o 8 10o 12o 14o 16o 18
o
侧偏o角
20
1.20 1.00 0.80 附着系0数.60 0.40 0.20 0.00
0
最佳滑移率范围
纵向附着系数 侧向附着系数 最佳滑移率范围
ABS执行器: 压力保持时的3位电 磁阀和泵电机的工作状态
部件名
3位 电 磁 阀 泵电机
工作状态 “A”口关闭 “B”口关闭
运转
34
ABS执行器: 压力升高时的 工作示意图
A 孔打开 单向阀 3
回位弹簧 C孔
制动总缸
单向阀 1
汽车abs工作原理原理
![汽车abs工作原理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5380547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41.png)
汽车abs工作原理原理
汽车ABS(防抱死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感应轮胎的转速
和控制制动压力来防止车轮在紧急制动时抱死。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 轮速感应:ABS系统会安装在车轮旁的传感器来感知每个
车轮的转速。
这些传感器会测量车轮在行驶过程中的旋转速度。
2. 手动制动:当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时,制动液会通过制动系统传送到各轮制动器上,使制动器发挥作用。
3. 控制制动压力:ABS系统会根据每个车轮的转速变化来监
测车辆的制动性能。
如果传感器检测到有车轮即将抱死,系统会自动调整制动压力。
4. 调节制动压力:如果某个车轮的转速急剧下降,表明该车轮即将抱死,ABS系统会迅速降低该车轮的制动压力。
这使得
车轮重新获得抓地力,防止抱死情况发生。
5. 释放制动压力:一旦ABS系统感知到车轮抱死的风险已经
消失,它会迅速释放该车轮上的制动压力,以便车轮重新旋转,并重新建立抓地力。
通过不断调整制动压力,ABS系统能够确保车辆在紧急制动
时保持最佳的操控性和稳定性,同时有效地防止车轮抱死,提高制动效果,增加驾驶员的安全性。
ABS系统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ABS系统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25e400033d4b14e842468ad.png)
2、ABS系统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ABS防抱死制动系统通常由电控单元ECU、液压控制单元(液压调节器)和车轮速度传感器等组成。
一、ABS系统电控单元ECU(一)概述ABS系统电子控制部分可分为电子控制单元(ECU)、ABS模块、ABS计算机等,以下简称ECU。
70年代中期之前,电子控制单元正处于开发阶段,当时的ECU是由运算放大器、晶体管、电阻及电容等分立元件组成的模拟电路构成。
模拟电路存在的问题较多,元件数量多、组织生产难度大、噪声难以控制、零点漂移大,集成度很低的分立式ECU的外形尺寸也很大。
目前的ECU主要是由集成度、运算精度都很高的数字电路组成。
由于ABS装置目前已从高级轿车开始逐步向家庭轿车普及,因此,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开发出适合各种车型的ABS装置。
各种新开发的ABS几乎都是采用微型电子控制的ECU。
最初的模拟电路约由1000个电子元件组成,现在的ECU采用专用集成电路,混合集成电路,元件数量缩减到70个左右,大大减少了ECU的重量、体积和成本,提高了可靠性和生产率。
随着生产技术及汽车电路可靠性的提高,从原来的穿体安装结构发展到表面安装结构,体积更小。
(二)ECU的基本结构ECU由以下几个基本电路组成:①车速传感器的输入放大电路。
②运算电路。
③电磁阀控制电路。
④稳压电源、电源监控电路、故障反馈电路和继电器驱动电路。
各电路的联接方式如图1-1~图1-3所示。
图1-1 四传感器二通道系统ECU模块图图1-2 四传感器三通道系统ECU模块图图1-3 四传感器四通道系统ECU模块图1、车速传感器的输入放大电路安装在各车轮上的车速传感器根据轮速输出交流信号,输入放大电路将交流信号放大成矩形波并整形后送往运算电路。
不同的ABS系统中轮速传感器的数量是不一样的。
每个车轮都装轮速传感器时,需要四个,输入放大电路也就要求有四个。
当只在左右前轮和后轴差速器安装轮速传感器时,只需要三个,输入放大电路也就成了三个。
电子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电子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ABS)](https://img.taocdn.com/s3/m/2f8960f79b89680203d82525.png)
I ■
电子控 制 防抱死制 动 系统 ( AB S )
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皓
( 黑 龙江 省道路 运 输培 训 中心 )
[ 摘 要] 随着 汽车技术的不断改进, AB S 已逐渐成为汽车的标准配件 , 了解A B S 这些技术对汽车制动系统的维修和故障诊断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主 要介 绍 汽车AB S 基本 结 构和 工作 原理 , 总结 了AB S 的一 些注 意事 项和 检修 。 [ 关键 词] A B S 结构组成; AB S S 2 作 原理 ; 故 障检 测 中国分 类号 : TM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 章编号 : 1 0 0 9 ~9 1 4 X( 2 0 1 4 ) 2 6 — 0 1 9 2 一 O l
油压 力 , 充斥 到A B S 的阀体 中, 此 时气囊利 用 中间的空气 隔层将 压力返 回 , 使 车
而 使 四个车 轮都 不发 生制 动抱死 现象 。 =, 常 见故障 及其 检修 ( 一) 检修 A B S的注 意 事项
1 、 应首 先判 明是AB S 系统故 障还 是普通 制动系统 故障 , 而不能 把注意 力全 部集 中在传感 器 、 电控 单元 和制动 压力调 节器 上 。 2 、 点 火开 关接通 时不 可 以拔
分别 达到8 一9 、 3 % 一1 、 1 5 0 / 旷 一 2 。 普 通制 动系统在 湿滑 路面 上制 动 , 或在 紧急 制动 的 时候 , 车 轮容 易 因制动 力超 过 轮胎 与地 面的摩 擦 力而 完全 抱
死。
或插 电控 单元上 的连接 器。 3 、 维修车 轮转速 传感器时 应特别 小心 , 以免损坏 , 安 装时不 可用力 敲击 , 磁 隙可以调 整的 , 但要用 非磁性 工具调 整 。 4 、 装有 ? AB S ? 的 汽车 , 每 年应 更换一 次制动 液 。 否则 , 制 动液 吸湿性 很强 , 含水 后不 仅会 降低 沸
ABS系统的结构原理和工作过程
![ABS系统的结构原理和工作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c2684a728e9951e79b89271a.png)
ABS系统的结构原理和工作过程一、制动防抱死系统的基本组成ABS通常都由车轮转速传感器、制动压力调节装置、电子控制装置和ABS警示灯组成,在不同的ABS系统中,制动压力调节装置的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往往不同,电子控制装置的内部结构和控制逻辑也可能不尽相同。
1.车轮转速传感器为了检测车轮的转速,在前后左右各车轮上都安装一个轮速传感器。
这种布置方法被称为传感器布置方式。
在前轮驱动汽车上,可使用3传感器方式,即在前差速器前部安装一个车轮转传感器,然后在左右后轮各安装一个车轮转速传感器。
齿轮脉冲信号发生器装在车轮上,齿轮脉冲信号发生器产生的脉冲数和车轮的转速成正比。
以上传感器信号都输往电子控制装置。
2、制动压力调节装置一般汽车的制动系统分为三个独立的液压系统,即左前轮、右前轮和左右后轮。
制动压力调节装置按照电子控制装置中电脑的指令,通过增压、保持油压、调压来调节上述三个系统4个车轮的制动油压。
制动压力调节装置附有专用的电动泵,如果需要提高油压,驱动电动机提高油压。
3、电子控制装置基于各车轮传感器送来的信号,利用电子控制装置的电脑,按预先确定好的判断程序计算各车轮的制动力。
根据计算结果,如果需要加大制动力,就打开进油电磁阀,如果需要解除制动就打开泄油电磁阀。
二、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工作过程在ABS中,每个车轮上各安置一个转速传感器,将关于各车轮转速的信号输入电子控制装置。
电子控制装置根据各车轮转传感器输入的信号对各个车轮的运动状态进行监测和判定并形成相应的控制指令。
制动压力调节装置主要由调压电磁阀总成、电动泵总成和储液器等组成一个独立的整体,通过制动管路与制动主缸和各制动轮缸相连,制动压力调节装置受电子控制装置的控制,对各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进行调节。
ABS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常规制动、制动压力保持、制动压力减小和制动压力增大等阶段。
在常规制动阶段,ABS并不介入制动压力控制,调压电磁阀总成中的各进液电磁阀均不通电而处于开启状态,各出液压电磁阀均不通电而处于关闭状态,电动泵也不通电运转,制动主缸至各制动轮缸的制动管路均处于沟通状态,而各制动轮缸至储液器的制动管路均处于封闭状态,各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将随制动主缸的输出压力而变化,此时的制动过程与常规制动系统的制动过程完全相同。
浅谈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
![浅谈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adcd161869eae009591bec24.png)
引言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是汽车在任何路面上进行较大制动力制动时,防止车轮完全抱死的系统,是具有良好制动效果的制动装置。
这种系统利用电子电路自动控制车轮制动力,可以充分发挥制动器的效能,提高制动减速度和缩短制动距离,并有效地提高车辆制动的稳定性,防止车辆侧滑和甩尾,减少车祸,因此被认为是当前提高汽车行驶安全性的有效措施之一。
ABS装置最早是应用于飞机、铁路机车,而在汽车上应用较晚。
1948年美国的Westinghouse Air Brake公司开发了铁路机车专用的ABS装置。
该装置利用安装在车轴上的转速传感器测出车轴的减速度(用飞轮控制检测开关),然后使电磁阀动作控制制动气压,防止车轴磨损。
从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到1960年,Good Year公司和Hydro Aire公司分别开发出ABS装置。
这种装置是根据车轮的减速情况,阶段性地控制液压,并采用了初期的电子计算机,使ABS的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现在许多ABS系统只备有车轮转速传感器(也称轮速传感器),只用这种信号进行控制,很难确保不同车辆的ABS性能。
为了补偿控制功能的下降,在车辆上增加了检测前后轮或横向减速度的G传感器(减速度传感器)改善了发动机带速升高功能。
梯维斯(ATE)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动力源是电动泵,内装执行元件。
该动力源被应用在油压增压器中,形成动力源、油压增压器、制动主缸、电磁阀为一体的集中系统。
ABS系统已从高级轿车向中低档轿车普及。
可以预计,今后最新的控制技术是提高传感器技术的性能,增加新功能,普及型ABS则尽量向确保必要功能、简化结构以降低成本的方向发展。
今后的汽车通过信息收集处理,在安全性、经济性诸方面,可向驾驶员提供尽量多的信息和最佳的适应方法,在这方面,ABS系统担负着重要的使命。
ABS的实训台架设计其目的是使学习者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更加直观的了解ABS制动系统的工作状况。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在实验室(ABS)实训台架上操作,观察(ABS)防抱死系统的工作情况,及该系统如何对汽车制动滑移s进行最佳控制,实现制动车轮的防抱死和对防抱死系统工作性能,以及观察(ABS)防抱死系统各种故障现象,并对其各种故障现象进行分析判断、检测、排除。
汽车电子与电气设备-ABS防抱死制动系统
![汽车电子与电气设备-ABS防抱死制动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f3ee7492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68.png)
能•够实文时字监内测容车轮转 速•,在文制字动内过容程中自 动调节制动压力,防 止车轮抱死,提高车 辆在紧急制动情况下 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降低事故风险。
缩短制动距离
在湿滑路面或紧急制 动情况下,ABS能够 减少车轮抱死的可能 性,使车辆保持更好 的方向稳定性,从而 缩短制动距离,提高
集成化和模块化设计
为了简化汽车结构和降低制造成本,未来的ABS系统可能会采用集成化和模块化设计。这 种设计可以将ABS与其他汽车电子和电气设备进行集成,形成一个统一的控制系统,从而 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应用领域的拓展
商用车市场
随着商用车安全意识的提高,ABS系统在商用车市场中的应 用将进一步扩大。例如,在重型卡车、大型客车等车型中, ABS系统的配备率将逐渐提高,以提升车辆的制动性能和行 驶安全性。
雨雪天气驾驶的辅助
辅助驾驶
在雨雪等低摩擦路面上,ABS能 够提供更好的制动效果,帮助驾 驶员更好地控制车辆,降低因路 面湿滑导致的事故风险。
提高行车安全
在雨雪天气中,ABS可以减少制 动距离,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操 控性,为驾驶员提供更加安全的 行车环境。
04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的优缺 点
优点
提高制动标安题全性
为了更精确地检测车轮的转速和车辆的行驶状态,未来的ABS系统可能会采用更高性能的 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能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更高的精度和更强的抗干扰能力,从而提 高制动效果和安全性。
智能化控制算法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未来的ABS系统可能会采用更智能的控制算法。这 些算法能够根据实时路况、车辆状态和驾驶员意图等信息,自动调整制动压力和制动力矩 ,以实现更优的制动效果和行驶稳定性。
防抱死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防抱死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5740393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43.png)
防抱死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全称是Anti-lock Brake System,即ABS,可安装在任何带液压刹车的汽车上。
它是利用阀体内的一个橡胶气囊,在踩下刹车时,给予刹车油压力,充斥到ABS的阀体中,此时气囊利用中间的空气隔层将压力返回,使车轮避过锁死点。
当车轮即将到达下一个锁死点时,刹车油的压力使得气囊重复作用,如此在一秒钟内可作用60~120次,相当于不停地刹车、放松,即相似于机械的“点刹’。
因此,ABS防抑死系统,能避免在紧急刹车时方向失控及车轮侧滑,使车轮在刹车时不被锁死,不让轮胎在一个点上与地面摩擦,从而加大摩擦力,使刹车效率达到90%以上,同时还能减少刹车消耗,延长刹车轮鼓、碟片和轮胎两倍的使用寿命。
装有ABS的车辆在干柏油路、雨天、雪天等路面防滑性能分别达到80%—90%、30%—10%、15%—20%。
经过深入研究发现,汽车与地面产生最大摩擦力并不是在车轮完全被抱死,即完全没有转动、只有滑动的时候,而是在既有转动又有滑动的某个时候。
摩擦力与“滑移率”的关系,如图车轮与地面附着力和滑移率的关系所谓滑移率实际上就是汽车在行驶的某一段时间内,其行驶的路程总是由轮子滚动的路程和滑过的路程两部分组成的(未制动时,因滑动很小而可忽略不计),而汽车滑行路程和它行驶的总路程之比就称为滑移率,即:滑移系数=离某一时段汽车行驶总距离同一时段车轮滚动的距离某一时段汽车行驶总距-实验证明当滑移率在15%-20%时,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力有较大的数值。
因此,为了取得较好的制动效果,制动系统不能把车轮抱死,而是适当的抱紧使其还有一定的转动。
这也就是说,制动夹紧力并不是愈大愈好,而是要恰到好处。
为了能使液压夹紧力“恰到好处”就必须对液压动力进行控制,而且控制的依据便是滑移系数。
根据上述公式可知,需要随时把车速(总距)和轮速(滚距)信息传给中央处理器(CPU),计算出滑移率后再去控制液压夹紧力,使得滑移率总是在理想的状态(15%-20%)。
abs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abs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1f925d5b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3b.png)
ABS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一、ABS的工作原理
ABS是防抱死制动系统的简称,是一种先进的汽车制动控制系统,其主要目的
是防止车轮在制动时发生抱死,从而避免汽车在紧急制动时失去方向控制能力。
ABS系统采用传感器监测车轮速度,当检测到车轮即将抱死时,就会通过控制系
统减少制动力,让车轮保持旋转,保持车辆稳定性。
ABS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元件组成。
传感器监测车轮的速度,控
制器根据传感器的信号判断车轮是否即将抱死,并通过执行元件控制制动力的分配。
二、ABS的工作过程
1.制动阶段
当司机踩下制动踏板时,ABS系统开始工作。
传感器监测车轮速度,如果发现某个车轮即将抱死,控制器会发出信号,减少该车轮的制动力,同时增加其他车轮的制动力,以保持车辆的稳定。
2.释放阶段
在减少制动力的情况下,抱死的车轮恢复旋转,车辆的稳定性得以维持。
在车轮恢复正常旋转后,ABS系统会逐渐恢复适当的制动力,以维持车
辆的制动性能。
3.循环调节
ABS系统会持续监测车轮速度并调节制动力,以保持车辆的稳定性。
在整个制动过程中,ABS系统会不断进行循环调节,确保车辆的制动性能和
稳定性达到最佳状态。
通过ABS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好地理解ABS系统如何
避免车轮抱死,提高车辆的制动性能和行驶安全性。
ABS系统的应用使汽车在紧
急制动时更加稳定安全,为驾驶员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
制动防抱死装置ABS的组成及原理
![制动防抱死装置ABS的组成及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15cf91c227916888486d78e.png)
制动防抱死系统的组成框图
防抱死制动系统的传感器、执行器件和控制单元 防抱死制动系统的传感器、
3、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的类型 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的类型
ABS类型示意图 类型示意图 1-制动压力调节器 2-轮速传感器
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的类型 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的类型
1)四通道ABS 四通道ABS
2、制动防抱死系统ABS构成 制动防抱死系统ABS构成
1.前轮速度传感器 2.制动压力调节装置 3.ABS电控单元 4.ABS警告灯 5.后轮速度传感器 6.刹车灯开关 7.制动主缸 8.比例分配阀 9.制动轮缸 10.蓄电池 11.点火开关
制动防抱死系统ABS构成 制动防抱死系统ABS构成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是根据车轮转动情况,随时调节制动压力来防止车轮抱死 滑移。尽管各型ABS的结构型式各不相同,但都是在常规制动装置的基础上,增设 传感器、电子控制器(ABS ECU)和执行器组成的,如图所示 ABS采用的传感器是车轮速度传感器,功用是检测车轮的运动状态,将车轮转速变 换为电信号输入ABS ECU。 ABS的电子控制器ECU又称为ABS电控单元或ABS ECU。主要功用是接收轮速传感器、减速度传感器等输入的信号,计算汽车的轮速、 车速、加减速度和滑移率,并输出控制指令控制制动压力调节器等执行元件工作。 制动压力调节器是ABS的主要执行元件。其功用是接受ECU的指令,驱动制动压力 调节器中的电磁阀动作,同时驱动回液泵电动机转动等,使制动压力“升高”、 “保持”或“降低”,从而实现制动压力自动调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S上升稍大于20%时,对制动轮迅速而 适当降低制动压力,使S迅速下降到20%;
当S下降稍小于20%时,对制动轮迅速而 适当增大制动压力,使S迅速上升到20%;
2020/7/10
这种控制方式主要用于车辆的驱动轴和 主要承载轴,即轿车的前轴和中重型车的 后轴。
2020/7/10
51
低选控制
当同一车桥上的两个车轮用同一个液压控制通道进行 制动力控制时(两车轮制动力相等),根据两车轮中地 面附着系数较低的一侧车轮状况来控制左右两个车轮的 制动力的方法称为低选控制。
2020/7/10
17
• 结论: 车轮在制动过程中,以5~10 次/秒 的
频率进行增压、保压、减压的不断切换, 使s稳定在20%是最理想的制动控制过程。
5.ABS的功用
ABS的功用是控制实际制动过程接近 于理想制动过程。
2020/7/10
18
ABS的发展
2020/7/10
19
ABS:汽车主被动安全技术的核心
➢当今世界汽车业正处于技术大变革、产业大调整 时代。这一时代的主题是汽车的安全、节能、环 保。而贯穿这一时代的主线是汽车的电子化、电 气化、电脑化。
2020/7/10
9
3.硬路面上附着系数φ与滑移率s的关系 • 观察车轮的三种运动状态
2020/7/10
10
(1)制动过程中车轮的三种运动状态
第一阶段:纯滚动,路面印痕与胎面花纹 基本一致
车速 V = 轮速Vω
2020/7/10
11
第二阶段:边滚边滑,路面印痕可以辨认 出轮胎花纹,但花纹逐渐模糊。
的分布式模块化控制器局部网络,如以CAN总线为 基础的整车信息共享的分布式控制系统)
2020/7/10
N
29
ABS优点----无ABS 演示一
2020/7/10
30
有ABS 演示
2020/7/10
31
有无ABS在高速公路上追尾避让演示
2020/7/10
32
汽车上为什么要装备ABS
1. 增加了汽车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2. 改善了汽车制动时的转向操纵能力 3. 缩短制动距离 4. 减少轮胎磨损
2020/7/10
42
一 、ABS的工作原理和组成
1、组成
轮速传感器
磁铁
线圈 齿圈
电子控制单元
液压调节器
电磁阀 液压泵
2020/7/10
43
ABS的工作原理和组成
2、工作原理 轮速传感器 电子控制器 执行机构
2020/7/10
监测车轮状态
运算后向执 行机构发出
指令
增加制动压力 保持制动压力 降低制动压力
二、ABS的控制方式
• ABS制动系统按照控制通道的控制方式 可分为独立控制、低选控制、高选控制 和修正的独立控制四种。
2020/7/10
49
独立控制
根据各个车轮速度传感器的信号来分别独立 控制每个车轮制动分缸的制动力大小的方法称 为独立控制。
2020/7/10
50
独立控制方式能使每个车轮都能达到最大 的附着系数利用率,进而得到最佳制动效 能,但在左右车轮处于不同附着系数的路 面制动时,由于左右车轮上产生的不同制 动力导致附加的横摆力矩,使得汽车失去 稳定性,所以这种控制方式的优点是制动 距离短,缺点是汽车在制动时的操纵性和 制动稳定性较差。
2020/7/10
22
汽车防抱制动系统ABS基本单元
轮速传感器
2020/7/10
电控单元
电液执行器
23
R
2020/7/10
24
BOSCH A.BS/EBD/TCS/ESP集成系统
2020/7/10
25
汽车ABS制动系统的难点
• 高实时性要求
制动响应要快 毫秒级响应 (波音747客机1000km/h飞行,33μs飞过9mm)
分立式半导体元件开始用于ABS部件的开发;
(2)第二阶段(1980-1995):子系统层次
采用微处理器及单片机用来完成信息的检测和处理, 使得控制系统具有了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特征。典型的防抱死 制动系统有BOSCH 5.3 BENDIX 9/10 等。
2020/7/10
27
(3)第三阶段(1995-):集成网络化层次
• 高控制精度要求
动力性、经济性、排放、安全性直接受控制精度影响
• 高可靠性要求
温度变化范围-40℃~125℃ 200km/h高速移动和剧烈震动 DC/DC变换器、电机带来的强烈电磁干扰
• 低成本、高产量要求
市场对价格的敏感性,适合大批量生产
2020/7/10
N
26
ABS系统发展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65-1980):部件层次
28
汽车电子系统发展趋势
• 功能多样化(从最初的单一制动发展到如今的各
种控制功能,如自动巡航、自动启停、自动避撞等)
• 技术一体化(从最初的机电部件松散组合到如今
的机液电磁一体化)
• 系统集成化(从最初的单一控制发展到如今的多
变量多目标综合协调控制,如动力总成综合控制与集 成安全联合控制系统等)
• 通讯网络化(从初期的多子系统分别工作到如今
52
这种控制方式不能充分利用附着系数,使 得制动距离加长,但消除或减少了附加的 横摆力矩,稳定性和操纵性较好。在左右 两车轮地面附着系数相等时,制动距离与 独立控制相等,在左右车轮附着系数不等 时,制动距离略长,但制动时的稳定性得 到改善。这种控制方式一般用于轿车的后 轴。
2020/7/10
53
高选控制
车速 V > 轮速Vω
2020/7/10
12
第三阶段:抱死拖滑,路面印痕粗黑。 轮速Vω = 0
观察车轮的三种运动状态
2020/7/10
13
• 若需增大Fx ,必须增大 F 。F取决于附着系数 φ, φ又受滑移率 s 的 影响。
(2)滑移率S
定义:s=[(V-Vω)/V]×100% =[(V-r.ω)/V]×100%
2020/7/10
14
(3)附着系数φ与滑移率 s 的关系
2020/7/10
15
• 分析结论:
• s < 20%为制动稳定区域; s > 20%为制动非稳定区域; 将车轮滑移率 s 控制在20%左右,便可
获取最大的纵向附着系数和较大的横向附 着系数,是最理想的控制效果。
2020/7/10
16
4.理想的制动控制过程
5
2020/7/10
2.汽车制动时车轮受力分析
V——车速 ω——车轮旋转角速度 Mj——惯性力矩 Mμ——制动阻力矩 W——车轮法向载荷 Fz——地面法向反力 T——车轴对车轮的推力 Fx——地面制动力 r——车轮半径 rω——车轮切向速度,简称轮 速
6
(1)制动器制动力
• 制动蹄与制动鼓(盘) 压紧时形成的摩擦力 矩Mμ通过车轮作用于 地面的切向力——Fμ (2)地面制动力
当同一车桥上的两个车轮用同一个液压控制 通道进行制动力控制时(两车轮制动力相等), 根据两车轮中地面附着系数较高的一侧车轮状 况来控制左右两个车轮的制动力的方法称为高 选控制。
这种控制方式能够充分利用附着系数,使得制 动距离短,但附加的横摆力矩使得稳定性和操 纵性较差。在左右两车轮地面附着系数相等时, 制动距离与独立控制和低选控制相等,在左右 车轮附着系数不等时,制动距离比低选控制短, 但制动时的稳定性变差。这种控制方式一般用 于轿车的前轴。
• 1.汽车制动时车轮受力分析 • 2.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及附着力
之间的关系 • 3.硬路面上附着系数φ与滑移率s的关系 • 4.ABS的功用 • 5.ABS的基本组成 • 6.ABS的控制参数
2020/7/10
返回目录
41
第二节 ABS制动防抱死系统
➢ABS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ABS的传感器结构原理 ➢ABS的执行机构结构原理 ➢ABS的工作过程分析
第八章 汽车电子防抱死制动系统
主讲: 高云
2020/7/10
1
第一节 概述
2020/7/10
2
一、ABS的理论基础
• 1.汽车的制动性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强制地减速以至停 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性的能力称为汽车 的制动性。 • 评价制动性能的指标主要有: • (1)制动效能——汽车在行驶中,强制减 速以至停车的能力称为制动效能。
采用先进的微电子技术,车载网络技术,集成智能功 率器件、智能传感器、大容量EEPROM或者FLASHROM、专用集 成电路等,形成了车上的分布式、网络化的主被动安全控制 系统(Brake-by-Wire) ;整个车被联成一个多ECU、多节点 的有机的整体,使得其安全性能也更加完善。
2020/7/10
ECU中设置合理的角加速度、角减速度门限 值。
制动时,当车轮角减速度达到门限值时, ECU输出减小制动力信号;当车轮转速升高至 角加速度门限值,ECU输出增加制动力信号。
2020/7/10
36
• 按制动压力调节器的结构不同分类 • 机械柱塞式ABS • 电磁阀式ABS
2020/7/10
37
• 按功能和布置形式不同分类 • 后轮ABS • 四轮ABS
➢汽车电子是现代汽车技术发展的最主要驱动力。 无论是燃油汽车、燃气汽车、还是电动汽车、智 能汽车,汽车电子都是它们的共性关键技术。
➢汽车工业是使用微处理器最多的工业。汽车电 子占整车成本的比例在90年代已达到25-30% ,未来将达到 30 %~ 50 %。汽车电子的发展有
力促进了信息产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