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所致的皮肤反应及护理
乳腺癌患者术后放射治疗引起皮肤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乳腺癌患者术后放射治疗引起皮肤反应的预防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562f6062d4d8d15abf234e15.png)
乳腺癌患者术后放射治疗引起皮肤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总结26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放射治疗的皮肤反应预防及护理。
放射治疗期间做好局部皮肤护理,加强功能锻炼与营养支持,以预防照射野皮肤的损伤;加强观察,及时发现及处理皮肤损伤,使放射治疗顺利进行。
标签:乳腺癌;放射治疗;皮肤反应;护理乳腺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多数辅以放射治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
在放射治疗过程中,放射线对人体正常组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造成放射反应与损伤⑴。
由于乳腺癌术后局部皮肤薄,易出汗,局部血液供应、淋巴回流较差⑵,经放射线照射后易损性高,影响治疗方案的实施⑶。
加强患者照射野皮肤的观察和护理,有利于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⑷。
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本院放疗科收治260例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患者,现将皮肤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60例,均为女性;年龄28~68岁,平均年龄48岁;;行改良根治术248例、保乳根治术12例;术后病理报告浸润性导管癌119例、浸润性小叶癌33例、导管内癌38例、粘液腺癌25例、管状癌26例、乳头状癌19例;手术至放射治疗间隔时间1~5月,平均3-.5月。
1.2 放射治疗方法;放射源用—60照射,根据患者病情及其所接受的手术方法分别对患侧乳腺、胸壁及锁骨上、下区进行照射。
单次计量为210-361次,5~6周为1疗程,总剂量为5000~6000cGy。
1.3皮肤反应分度⑸一般将皮肤反应分为Ⅲ°,Ⅰ°出现红斑,表现充血、潮红,有烧灼和刺痒感觉,逐渐变成暗红色,表皮脱屑,称干性皮炎:Ⅱ°表现充血、水肿、水疱、糜烂、有渗出液,称湿性皮炎;Ⅲ°为放射性溃疡,有灰白色坏死组织覆盖,边界清楚,底部较光滑,呈痂下溃疡,有剧痛。
1.4结果放射治疗后15~28d观察皮肤反应,109例Ⅰ°皮肤反应,18例Ⅱ°皮肤反应,经积极治疗和综合护理,多在1周左右愈合,未影响治疗进行。
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皮肤护理
![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皮肤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56b8d5f2aef8941ea76e05cc.png)
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皮肤护理张珍娣王秀杏摘要目的:回顾性总结73例乳腺癌保乳术后的皮肤反应和护理对策。
方法:根据放疗的进程、射线剂量的累加,照射野皮肤反应也逐渐加重,针对患者性格特征、心理状态做好心理疏导,同时在各时期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皮肤护理措施。
结果:本组73例有4例无反应,69例发生不同程度皮肤反应。
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出现皮肤反应是不可避免的,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减轻照射野皮肤反应,减少并发症,是患者顺利完成放疗计划,提高生存质量的保证。
关键词乳腺癌保乳术;放疗;皮肤反应;护理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2.21.042乳腺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首位,且以大中城市的发病率为最高,发病高峰以40岁左右的女性为主[1]。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辅以放疗与乳腺癌根治术的生存结果相同[2],但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被大多数患者所接受。
放疗成为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但是,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首先发生的不良反应是皮肤反应,护理不当会影响治疗和美容效果,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我科2010年3月 2012年3月收治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患者73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73例,均为女性,年龄26 66岁,平均年龄43.5岁。
全部采用直线加速器治疗。
放射性皮肤反应的分级。
根据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将放疗后皮肤反应分为5级[3]:0级,无变化;1级,滤泡样暗红色斑、脱发、干性脱皮、出汗减少;2级,触痛性或鲜红色斑、片状湿性脱皮、中度水肿;3级,皮肤皱褶以外部位融合的湿性脱皮、凹陷性水肿;4级,溃疡、出血、坏死。
2结果0级皮肤反应4例,1级皮肤反应40例,2级皮肤反应26例,3级皮肤反应3例,无4级皮肤反应。
3护理3.1心理护理乳腺癌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应激,导致不同程度的抑郁、悲观、忧虑、慌乱、焦虑、失去理智等心理改变和行为失常[4],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综合护理措施分析
![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综合护理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9e4a555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68.png)
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综合护理措施分析乳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术后放疗是乳腺癌患者的常规治疗方式之一,但是术后放疗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不良反应的综合护理措施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一、术后放疗不良反应分析1. 皮肤反应:术后放疗可能引起患者皮肤干燥、脱屑、发红、瘙痒等不良反应,严重时还会出现糜烂、溃疡等并发症。
2. 疲劳:术后放疗患者常常出现疲劳感,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3. 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在接受术后放疗时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
4. 精神和情绪变化:术后放疗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和情绪问题。
二、综合护理措施分析1. 皮肤护理:对于术后放疗引起的皮肤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皮肤情况选择合适的护理方法,如清洁保湿、防晒、避免摩擦等,避免皮肤损伤加重。
2. 疲劳管理: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锻炼和休息计划,帮助患者缓解疲劳感,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3. 饮食护理:针对术后放疗引起的消化道反应,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避免刺激性食物,保持饮食的清淡和易消化。
4.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当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和情绪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 其他综合护理措施:护理人员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其他综合护理措施,如物理理疗、心理咨询等,帮助患者度过术后放疗的难关。
三、护理措施的实施1. 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在实施综合护理措施之前,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的病情、术后放疗的具体方案、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护理人员应当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包括皮肤护理、疲劳管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的护理措施。
3. 定期评估护理效果:在实施护理措施之后,护理人员应当定期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护理方案,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护理效果。
乳腺放疗护理 科普
![乳腺放疗护理 科普](https://img.taocdn.com/s3/m/a5d1f854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aa.png)
乳腺放疗护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涉及到对患者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全面照顾。
以下是一些关于乳腺放疗护理的科普知识:
1. 皮肤护理:放疗期间,患者的皮肤可能会出现干燥、瘙痒、发红等症状。
建议患者在放疗期间穿着宽松、柔软、舒适的衣物,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用品,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适当的药物缓解症状。
2. 饮食护理:放疗期间,患者的消化系统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建议患者在放疗期间保持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避免过硬、过热或刺激性食物,同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3. 心理护理:放疗期间,患者可能会感到焦虑、恐惧、无助等情绪,这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建议医护人员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和情绪疏导,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和应对策略。
4. 健康生活方式:放疗期间,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避免吸烟和饮酒等不良习惯。
这些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身体免疫力和治疗效果。
5. 定期检查:放疗期间,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方面的检查,以及乳腺局部的复查。
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放疗的顺利进行。
总之,乳腺放疗护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情况,提供全面的照顾和支持。
医护人员和患者应密切合作,共同应对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放疗的顺利完成。
乳腺癌放疗后的皮肤护理
![乳腺癌放疗后的皮肤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e68e2a50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83.png)
乳腺癌放疗后的皮肤护理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放疗
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然而,乳腺癌放疗可能会对患者的皮肤产生副作用,例如皮肤瘙痒、红斑、干燥、脱屑、疼痛等。
因此,进行适当的皮肤护理
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减轻并缓解这些副作用。
首先,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和湿润。
在放疗期间每天用温水轻轻清洗患
处的皮肤,尽量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化学物质的洗涤剂或香皂。
洗完澡后
可以将皮肤轻轻拍干,并用保湿乳液涂抹在患处的皮肤上。
选择温和的保
湿乳液,避免含有防腐剂和香料的产品。
保湿乳液可以帮助保持皮肤的水分,减轻干燥和脱屑的问题。
其次,要避免暴露于紫外线。
放疗期间,皮肤会变得更加敏感,暴露
在紫外线下可能导致进一步的皮肤损伤。
因此,在放疗结束后的数月内,
尽量避免日光浴和户外活动,或者在户外活动时要做好防晒措施。
戴宽檐
帽子,穿长袖衣物,使用高指数的防晒霜,可以有效地保护皮肤免受紫外
线的伤害。
此外,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也非常重要。
放疗中,放射线可能会对口
腔黏膜产生损伤,导致口腔炎症等不适。
因此,放疗期间要保持良好的口
腔卫生,每天至少刷牙两次,并使用温和的漱口水清洁口腔。
乳腺癌放疗后的皮肤护理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减轻和缓解放疗副作用
对皮肤的影响。
通过保持皮肤的清洁和湿润,避免紫外线暴露,缓解红肿
和疼痛,保持口腔卫生,以及与医生和护士密切沟通,可以提高患者的生
活质量,并促进康复过程。
乳腺癌放疗后的皮肤护理
![乳腺癌放疗后的皮肤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e7c509d5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44.png)
乳腺癌放疗后的皮肤护理乳腺癌放疗后的皮肤护理一、前言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放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放疗可能会对患者的皮肤造成刺激和损伤,因此,有效的皮肤护理对于放疗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乳腺癌放疗后的皮肤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乳腺癌放疗后的皮肤护理1. 温和清洁放疗后的皮肤可能变得敏感,因此在清洁时应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洗涤剂,避免使用含有香料和色素的产品。
洗涤时应轻柔擦拭,避免搓揉皮肤。
2. 保湿护理放疗后的皮肤容易干燥,因此应进行充分的保湿护理。
使用无刺激的保湿乳液或霜,轻轻涂抹在受影响区域,帮助皮肤保持湿润。
3. 避免刺激性因素放疗后的皮肤对外界刺激更为敏感,因此应尽量避免直接暴露在阳光下,避免使用含有酒精、香料和刺激性化学物质的产品。
4. 衣物选择在放疗期间,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摩擦和过紧对皮肤的刺激。
选用柔软舒适的面料,避免使用粗糙的纤维和过紧的胸罩。
5. 营养均衡合理的饮食对皮肤的护理非常重要。
放疗后的患者应注意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促进皮肤的修复和再生。
6. 定期检查放疗后的患者应定期进行皮肤检查,观察是否有红肿、破溃、疼痛等异常现象。
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三、附件本文档的附件包括:1. 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护理记录表2. 放疗后皮肤护理常见问题解答四、法律名词及注释1. 乳腺癌:一种恶性肿瘤,发生于乳腺组织。
2. 放疗:放射线治疗,一种常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
3. 皮肤护理:指对皮肤进行清洁、保湿、防护等操作以保持皮肤健康的活动。
保乳术后乳腺癌放疗患者皮肤反应的临床护理及观察
![保乳术后乳腺癌放疗患者皮肤反应的临床护理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451d9bb95acfa1c7ab00cc1f.png)
保乳术后乳腺癌放疗患者皮肤反应的临床护理及观察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比较两种放疗方式的乳腺癌患者的皮肤反应情况,分析其相关因素。
方法将105例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按照放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放疗组和三维适型放疗组,对两组患者均按放疗护理常规行放射性皮炎护理,观察并记录患者放疗期间至放疗结束后二周皮肤反应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的皮肤反应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虽然采取的放疗方式不同,但经过规范、系统的皮肤护理,常规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情况无差⑴异。
【关键词】两种放疗方式乳腺癌皮肤反应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癌症,目前较有效并易让患者接受的治疗方式是用保留乳房的保乳手术和术后放疗结合的综合疗法,这种综合治疗的疗效与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相仿。
采取的放疗方式有常规放疗和精确放疗(包括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在放疗中及放疗结束后会出现各种并发症,早期反应发生率最高的是放射性皮肤反应。
我科于2006年4月~2009年12月共收治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患者105例,其中采取常规放疗57例,采取三维适形放疗48例,护理人员对两组患者均按放疗护理常规行放射性皮炎护理。
现将两种不同放疗方式的乳腺癌患者的皮肤反应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常规放疗组:本组57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1-72岁,中位年龄57岁,在行保乳术后23-45天开始放疗。
本组患者均无严重内科疾病及放疗禁忌,手术疤痕Ⅰ期愈合,均采用常规外照射,用直线加速器X线6-9MV照射,布野方式为患侧胸壁切线野加同侧锁骨上野、腋窝野,一疗程照射次数20-25次,单次剂量200cGy,总剂量4500-5000cGy。
术区切口及引流口电子线加量200cGy/次,共5次,总量1000cGy。
2、三维适形放疗组:本组48例均为女性,年龄22-78岁,中位年龄50岁,在行保乳术后25-38天开始放疗。
本组患者均无严重内科疾病及放疗禁忌症,手术疤痕Ⅰ期愈合,均采用三维适形法,用直线加速器X线6-9MV分割法照射,布野方式依原发病灶不同部位及手术切口不同形状而异,一般为3-4野切线照射,一疗程照射次数20-25次,单次剂量200cGy,总剂量4500-5000cGy。
乳腺癌放疗后的皮肤护理(二)2024
![乳腺癌放疗后的皮肤护理(二)2024](https://img.taocdn.com/s3/m/b33bfc1b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7d.png)
乳腺癌放疗后的皮肤护理(二)引言概述:乳腺癌放疗作为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虽然有效,但也可能导致一些副作用,其中皮肤问题是最常见的。
为了帮助乳腺癌放疗后患者更好地护理皮肤,本文将从皮肤护理措施、保湿、防晒、清洁和营养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一、皮肤护理措施1.使用温和的洗护产品:选择无刺激、低敏感的洗护产品,并避免使用香精和色素等刺激物质。
2.避免挤压皮肤病变:乳腺癌放疗后的皮肤可能出现红肿、糜烂等问题,应避免挤压或触摸,以免引发感染。
3.保持皮肤干净和干燥:定期清洁皮肤,保持干净和干燥,可以减少细菌滋生和感染的风险。
4.衣物选择:选择柔软、透气的棉质衣物,避免穿着紧身衣物和粗糙的材质,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5.避免剧烈刺激:避免使用具有刺激性的物品,如化学品、热水等,在洗澡或洗脸时注意水温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
二、保湿1.选用适宜的保湿产品:选择温和、养分丰富的保湿产品,例如乳液、霜剂或油类保湿品,不含酒精和香精,以保持皮肤湿润。
2.定时保湿:根据个人需要,定时补充保湿,特别是在洗完澡或洗完脸后,使用保湿产品帮助锁住水分。
3.补水饮食:多饮水,增加身体补水,保持皮肤水分平衡。
4.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干燥环境中: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干燥的环境中,如空调室内,可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
5.防止过度洗澡:过度洗澡会导致皮肤水分蒸发过快,造成皮肤干燥,应适当控制洗澡的时间和频率。
三、防晒1.选择适合的防晒产品:选择具备SPF (Sun Protection Factor) 和PA+ (UVA防护等级) 的防晒产品,涂抹于需要暴露的皮肤表面。
2.防晒时间选择:避免在阳光最强烈的时候暴露在户外,尽量选择遮阳的环境或时间。
3.多层防护:除了涂抹防晒霜外,可搭配使用遮阳帽、太阳镜、遮阳衣等多种防晒物品,全面保护皮肤。
4.及时补涂防晒产品:防晒霜的效果不会持续一整天,应每隔2-3小时及时补涂,以保持良好的防晒效果。
5.室内防晒:即使在室内,也需要注意防晒,因为紫外线可以透过窗户照射到皮肤上,可选用含有防晒成分的日常护肤品。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所致皮肤反应的预防和护理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所致皮肤反应的预防和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9c81bed88bd63186bcebbc67.png)
患 者 多在放 疗后 第 4周 出现 ,经 综合 护 理干 预后 ,皮肤 反 应 消 失 ,对 放 疗进 程 未 产生 实质 影 响 。本 组 并 未 出现 3级及 以上 皮肤 反应 。结
论 综合 护 理干 预措 施 的应 用有利 于 稳 定乳腺 癌 患者 情绪 ,提 升 治疗 依从 性 与信 心 ,有利 于 改善 临床 疗 效 ;皮肤 反应 预 防措 施有 利 于减 少
后 患者 ,均给 予根 治性放 疗 ,观 察所 有 患者放 疗 部位 皮肤反 应 ,并 制 定针 对性 护理 干 预措 施 。结 果 本研 究 78例 患者 中,69例 出现 1级
皮 肤反 应 ,表 现 为局 部 暗红斑 及 干性 脱 皮 ,均在 护理 后 愈合 ;9例 出现 2级 皮肤 反应 ,表现 为 水肿 、充血 ,部 分 出现 糜 烂 ;2级 皮肤 反应
皮肤 损 伤 发生 ,有利 于提 高治疗 效果 及 美容效 果 ,值得 临床推 广应 用。
【关键 词 】早期 乳腺 癌 ;保 乳术后 ;放 疗 ;护理
中 图分类 号 :R473.73;R473.6
文献标 识码 :B
文 章编 号 :1671-8194 (201 7) 13-0203-02
在 女性恶性 肿瘤 中,乳腺癌发病率 及病死 率均高居第 一 ,是对妇 女 生命健 康威胁最大 的恶性肿瘤 之一 。 目前乳腺癌 的治疗 手段为乳腺 癌 根治术 和放疗化疗 等。针对早 期乳腺癌 患者 ,多采用保 乳手术加术
本 研 究实 施综 合护 理 的观察 组 并发症 发生 率 、术 后锻 炼依 从性 及护 理满 意度分 别为4.65%、95.35%、97.67% ,均 显著优 于对 照组 20.93%、69.77%、86.05% (P<0.05) ,与赵翠 云 雕道一致 。综合心 理护 理有 助于 增进 患者信 任感 、减 轻患 者 心理 负担 ,增进 患者 依从 性 ,循序渐进 的综合康复 锻炼更加符 合患者康复 需求 ,可促 进患者康 复 ,减低相 关并发症 发生 率 ;综合健 康教育可增进 患者 自我疾 病认识 及 自我管理能力 。
乳腺癌患者术后放射治疗的皮肤反应预防及护理
![乳腺癌患者术后放射治疗的皮肤反应预防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9bfa0a4f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8a.png)
乳腺癌患者术后放射治疗的皮肤反应预防及护理一、前言“粉红杀手”乳腺癌与宫颈癌一并作为对女性健康威胁最大的两类癌症,在我国同样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我国每年新增乳腺癌患者超过30万例,大部分乳腺癌尤其中早期患者,通过手术配合放化疗的治疗,能够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然而放射治疗过程中,治疗引发的皮肤问题却对乳腺癌患者能够造成严重的损伤,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因此,对患者而言如何在坚持治疗的同时避免放射影响,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二、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项目确定的研究对象共计136例,均为乳腺癌患者,患者平均年龄为(36.74±8.25)岁。
所有患者采用改良治疗的共计117例,乳房切除治疗共计19例。
患者均在手术完成后1个月到5个月之间进行放射治疗。
(二)基本诊断1、乳腺癌Ⅱ期以上2、根据患者治疗情况,需要进行放射治疗3、放射治疗初步造成皮肤损伤,部分损伤程度达到Ⅰ级以上(三)护理问题抑郁以及焦虑:由于皮肤破损以及其他放射治疗反应,患者出现普遍性的心理焦虑以及抑郁情绪。
疼痛:Ⅱ期及以上的破损能够造成严重的疼痛。
潜在影响:皮肤严重破损能够影响患者的放射治疗,导致患者继续进行治疗,甚至可以导致患者由于无法正常治疗而发生生命安全风险。
(四)护理目标(1)帮助放射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建立正确的认知,使得患者了解放疗过程中皮肤敏感以及破损均是治疗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且属于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
并通过治疗前必要知识的宣讲,使得患者了解如何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对皮肤进行护理,并能够根据皮肤的变化情况判断当前是否需要额外的治疗。
(2)通过治疗前以及治疗过程中的规划性护理,避免乳腺癌患者出现严重的皮肤破损,保持患者的身体状态,保证患者能够按照放射治疗的计划正常进行治疗,降低由于其他原因造成影响使得肿瘤病症加剧的风险。
(3)在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提升患者及家属配合度。
通过提高护理质量与效率,避免医患矛盾的产生,建立良性正向的医患沟通形式。
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综合护理措施分析
![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综合护理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1d3e59e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1d.png)
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综合护理措施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所有恶性肿瘤的比例逐年增加。
手术是乳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但术后放疗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的重要措施。
术后放疗也可能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包括疲劳、皮肤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这些不良反应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极大影响。
目前,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综合护理措施研究还不够充分。
有必要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综合护理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有效的护理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综合护理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减轻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通过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如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他们在治疗过程中所遇到的不良反应,并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可操作性建议。
具体目的包括但不限于:1.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的不良反应种类及发生率,为护理人员提供对症治疗的依据;2.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3.总结和分析当前临床护理实践中常用的综合护理措施,探讨其应用效果,为制定更科学的护理方案提供参考;4.提出针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问题的综合护理对策,探讨如何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1.3 研究意义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放疗是乳腺癌治疗中常用的方式之一。
术后放疗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综合护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综合护理措施,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有效的护理方案,帮助患者减轻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探讨护理措施的重要性,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对乳腺癌患者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从而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32 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皮肤反应的护理
![132 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皮肤反应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b0ea00b81ed9ad51f11df2be.png)
132 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皮肤反应的护理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威胁妇女身心健康甚至生命的疾病。
放射治疗是预防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1]。
乳腺癌手术后放疗,首先发生的放疗不良反应是皮肤反应,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减轻放射性皮肤反应的关键环节。
我科自2012年1月—2014年12月对132 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采取了预防皮肤反应的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32 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女性131 例,年龄23~71岁;男性1例,39岁;平均年龄44岁。
皮肤反应:0级43例;Ⅰ级?83例,Ⅱ级38例,Ⅲ级10例,Ⅳ级1例。
放疗方法?乳腺癌放疗宜在手术后4~6周内开始,有植皮者可延至8周。
均为三维适形放疗,放疗靶为整个胸壁同侧锁骨上,治疗前由放疗医师、放疗物理师根据CT或MRI图像定位,勾画照射区,确定靶区体积,再制定放疗计划,经放疗主任医师认可计划并验证后正式实施治疗。
乳腺癌放射治疗靶区处方剂量:调强计划:临床靶区(CTV)为2.23 Gy/次,总剂量58Gy,95%体积CTV 剂量≥58Gy;计划靶区(PTV)为2.17Gy/次,每周5次,总剂量56Gy。
适形计划:PTV为2Gy/次,每周5次,总剂量56Gy。
两种计划均满足95%体积PTV 接受剂量≥56Gy。
以95%CTV体积获得58Gy处方剂量为基本标准,以便于评价和比较各计划。
2 放射性皮肤反应的观察及分级根据P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0级无变化Ⅰ级滤泡样暗色红斑/脱发/干性脱皮/出汗减少;Ⅱ级触痛性或鲜色红斑,片状湿性脱皮/中度水肿;Ⅲ级皮肤皱折以外部位的融合的湿性脱皮,凹陷性水肿;Ⅳ级溃疡,出血,坏死[2]。
3 护理3.1 心理护理?癌症作为一种危害生命的事件,对个体是会造成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面对死亡的威胁,病人无助、失落、悲哀、绝望而产生抑郁情绪、焦虑情绪、恐惧心理,据文献报道,抑郁症使癌症人的存活时间减少10%--20%[3]。
乳腺癌术后放疗致Ⅱ度皮肤反应20例护理体会
![乳腺癌术后放疗致Ⅱ度皮肤反应20例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610969de227916888586d792.png)
乳腺癌术后放疗致Ⅱ度皮肤反应20例护理体会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生率正逐年上升,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1],发病高峰以40岁左右女性为主[2]。
虽然外科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术后放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
不论采用何种放射源和放射剂量,由于自由基介导的辐射损伤,射线作用于组织后均不可避免地产生对局部正常组织的损伤[3],放射治疗后皮肤最常见的辐射反应是产生放射性皮炎。
1.一般资料临床资料:从2010年9月至2013年11月所有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辅助放疗的患者中选取20例在放疗过程中出现Ⅱ度皮肤反应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2~78岁,平均43.7岁。
左侧13例,右侧7例。
病灶大小0.5cm~3cm,平均1.8cm。
病理类型均为浸润性导管癌,均为哨位淋巴结转移阳性。
手术至放疗间隔时间2~5个月,平均3.5个月。
均采用直线加速器放疗,剂量为50Gy。
照射的范围包括患侧乳腺和胸壁。
20例患者均用调强放射治疗,按照乳腺癌各期的常规治疗原则,根据病情设定照射野,以6MV-X直线加速器照射,总剂量50Gy。
2.护理过程2.1放疗前处理常规宣教20例患者按照我科放疗皮肤的护理措施进行宣教。
首先给予心理疏导,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从而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配合治疗。
其次嘱其穿宽松质软的丝或纯棉等透气性较好的开襟衫,不要穿套头及纹理粗糙的衣服,免戴胸罩。
照射后尽量暴露照射野皮肤、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不要搔抓、擦洗、热敷照射区。
避免一切刺激局部照射野皮肤的理化因素,如局部皮肤免受阳光直射及风吹等。
2.2放疗中的护理2.2.1在出现皮肤反应时给予相应处理随着照射时间的推移,照射剂量累计1000~3000 cGy时,局部皮肤会出现潮红、发热,告知患者此种现象是放射治疗的正常反应,无需紧张。
可以给予患者贝优芬、利肤宁等处理局部皮肤。
2.2.2在出现Ⅱ皮炎时给予相应及时有效处理,患者接受放射治疗接近尾声照射剂量累计接近4000~5000 cGy时,患者皮肤有出现Ⅱ度皮肤,部分患者有破溃的可能,此时放射野禁止异物的刺激,放射野皮肤必需充分暴露、出现渗液时予生理盐水清洗外涂易孚,金因肽,盖扶,腋窝处皮损可敷草酸盐使局部皮肤干燥、清洁,促进皮损愈合,加强心理护理,让患者配合,做好饮食宣教,指导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食物。
乳腺癌术后放疗的皮肤反应护理分析
![乳腺癌术后放疗的皮肤反应护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094b1c6050876323112122e.png)
ge i atnw r 4 (2O , elda d l dge i rat nw r ae(. , ae el i i , ae re s nr ci ee 6c 9 .%)hae t ;I e e f kn e i e 4c s O 3css a wt n7d 1cs f o k e o ue 5 r os c o e s 8 %) h e d h
teo s ra o eo a itea ya drdoh rp ru sh op vo ss ria cl h a knc a g s A e a itea y d - h b evt nb fr r o rp n a ite a ygo p a n r iu u gc sa ̄t n s i h n e . f rrdo rp ,I e i e d h d e l t h
21年 1 01 月上 第 3卷 第 1 期
Jn ay 0 Vo. a u r 2 1 l 1 3 No1 .
中国 中医药咨讯
Ju n l f iaTrdio a ieeMe ii fr t n o r a n a t n l o Ch i Chn s dcneI omai n o ・ 21 ・
【 关键词 】 乳 腺癌 ; 后放疗 ; 术 皮肤 反应 ; 护理
【 b t c 】 O j t e i us ai hr y f r r sc c s gr si ra i sM t d aet wt p s pr i - A sr t a b cv s s r o e p t e t  ̄G r y k co . e o s 0 t n i t e t e a e i d c d t a ae b a r u e n e t n h 5 p i s h o o avr
乳腺癌的放疗副作用管理与护理
![乳腺癌的放疗副作用管理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4b733c23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c2.png)
乳腺癌的放疗副作用管理与护理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对于乳腺癌的治疗方案,放疗是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
尽管放疗可以有效地控制乳腺癌的生长和扩散,但是放疗也伴随着一系列的副作用。
在放疗过程中,及时有效地管理和护理这些副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度过这一阶段,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的常见放疗副作用以及相应的管理与护理方法。
1. 乳腺放疗的常见副作用1.1 皮肤反应乳腺放疗过程中,患者往往会出现皮肤红肿、干燥、瘙痒、疼痛等反应。
这是由于放疗剂量对皮肤组织造成了损伤。
严重的副作用可能导致皮肤糜烂、溃疡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1.2 乳房水肿乳房水肿是乳腺癌放疗常见的副作用之一。
放疗过程中,辐射会造成乳腺淋巴管的损伤,导致淋巴液的排泄异常,造成乳房水肿。
1.3 乳腺疼痛乳腺放疗后,很多患者会出现乳腺疼痛的症状,这是因为放射治疗会对乳房组织产生一定的刺激和破坏作用,引起疼痛不适。
1.4 疲劳放疗过程中,不少患者会感到疲劳乏力。
这可能是由于机体吸收了辐射能量后,身体对能量的消耗增加,导致产生疲劳感。
2. 乳腺癌放疗副作用的管理与护理2.1 皮肤反应的管理与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放疗后乳房皮肤容易感染,患者应该保持皮肤的干燥和清洁。
- 使用保湿霜: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合适的保湿霜进行皮肤护理,减轻干燥和瘙痒感。
- 避免刺激:避免使用含有防腐剂、香精等刺激性成分的护肤品,以免加重皮肤反应。
2.2 乳房水肿的管理与护理- 使用压力绷带:如医生建议,可以使用压力绷带包扎乳房,减轻水肿症状。
- 进行按摩和淋巴引流:按摩乳房,刺激淋巴液的排泄,缓解水肿。
2.3 乳腺疼痛的管理与护理- 使用疼痛药物:在医生指导下,可以使用适当的疼痛药物缓解乳腺疼痛。
- 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减轻乳房的压力和疼痛。
2.4 疲劳的管理与护理- 合理安排休息:放疗期间,患者应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护理
![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364b7043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fa.png)
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护理放射治疗是乳腺癌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
虽然放疗对于控制癌症的生长和扩散起到了关键作用,但也会对患者的皮肤造成一定的不适和副作用。
因此,在接受乳腺癌放疗后,正确的皮肤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乳腺癌放疗后皮肤护理的注意事项和护理方法。
一、了解乳腺癌放疗后可能出现的皮肤问题乳腺癌放疗后,大部分患者都会出现皮肤反应。
常见的皮肤问题包括:皮肤发红、瘙痒、疼痛、脱皮、水泡和疲劳等。
这些反应通常在放疗结束后数周内出现,并在数周或几个月内逐渐消退。
了解这些可能出现的皮肤问题是进行正确皮肤护理的前提。
二、保持皮肤清洁和湿润1. 温水清洁:使用温水和温和的无香料清洁剂轻轻清洁患处皮肤。
避免使用含酒精、香料和刺激性成分的产品。
2. 轻柔拍干: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拍干皮肤,避免摩擦和刺激。
3. 保持湿润:在皮肤干燥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适当的保湿剂。
选择无香料、温和、不含刺激性成分的产品,涂抹在整个患处皮肤上,轻轻按摩帮助吸收。
三、避免刺激性物质及外界因素1. 避免热水浸泡:尽量避免使用热水浸泡患处皮肤,因为热水可能加重皮肤的炎症和不适感。
2. 避免刺激性物质:避免使用含酒精、刺激性香料、刺激性化学物质的产品,如香水、洗面奶、沐浴露等。
选择温和的、无刺激性的产品来对待您的皮肤。
3. 避免阳光直射:避免阳光直射患处皮肤,出门时可使用太阳伞或者涂抹防晒霜,以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刺激。
四、舒缓皮肤不适感1. 使用冷敷:在放疗后出现皮肤发红、瘙痒和疼痛时,可以使用冷敷物品,如湿润的毛巾或冷却后的凝胶垫,轻轻敷在患处皮肤上,舒缓不适感。
2. 合理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有助于改善皮肤症状。
增加蛋白质摄入,如鸡肉、鱼类和奶制品。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和锌的食物,如胡萝卜、橙子、苹果和牛肉等。
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放疗期间和之后,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
与家人、朋友交流,参加一些积极的活动,有助于减轻身心压力。
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所致的皮肤反应及护理
![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所致的皮肤反应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51492ed9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ef.png)
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所致的皮肤反应及护理刘海涛【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创新》【年(卷),期】2013(000)015【摘要】Objective:To observe and analyze skin reactions and nursing after breast conservative surgery of breast cancer and take appropriate measures. Method:80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were selected,and breast conservative radical cure operated. The total amount was 60 to 70 Gy,6 to7 weeks completed. During the process,partial skin reactions were closely observed and appropriate measures were taken. Result: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80 patients were given radiotherapy on time,without fester,infections and level 4 skin reactions. The health of patients was obviously enhanced and improved. Conclusion:It does exists the skin reactions after radiotherapy of breast conservative surgery,however,the patients will feel less painful with fewer partial skin reactions and health improved greatly if timely and appropriate measures are taken.% 目的:观察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所致的皮肤反应,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所致的皮肤反应及护理
目的:观察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所致的皮肤反应,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
方法:对80例适应保乳的乳腺癌患者术后行根治性放疗,总量60~70 Gy,6~7周完成,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制定相应护理措施。
结果:80例全部按时完成放疗,无溃烂和感染,无4级皮肤反应发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所致的皮肤反应是存在的,但是,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减轻局部皮肤反应,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疗效,提高生存质量。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正逐渐上升,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1],发病高峰以40岁左右女性为主[2]。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辅以放疗,在欧美、日等国家已成为主要治疗手段,且有大量文献资料证明,无论是在长期生存率或者是在局部制控率方面,该治疗方法与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相比,两者无明显差异[3],但在其心理健康、美学等高质量生存方面却占明显优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5年11月-2007年12月在本科放疗的保乳术后患者80例,年龄25~55岁,平均年龄40岁,均为女性。
病理类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68例,浸润性小叶癌5例,导管内癌7例。
纳入标准:为达到美容效果,保乳术患者应满足以下要求:(1)乳腺单发病灶,最大直径≤3 cm;(2)乳腺与肿瘤相比要有足够大小,行肿瘤切除术后,乳腺外形无明显畸形;(3)肿瘤位于乳晕区以外;(4)腋窝无肿大淋巴结或有单个可活动的肿大淋巴结;(5)无胶原血管病史;(6)患者愿意接受保乳手术。
1.2 方法所有保乳术患者,均作乳腺肿瘤切除术与同侧腋窝淋巴结解剖,术后2周左右行放射治疗。
若无腋窝淋巴结转移,放疗仅照射患侧乳腺,胸壁;若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则需要照射患侧乳腺、胸壁、腋顶及锁骨上淋巴结。
放射源选用6MV-X切线野照射,加用30°楔形板,切线大野采用两对穿野同中心不规则半野照射技术,照射50 Gy/5周,2次/d,每次100 cGy,两切线野轮照。
然后再针对瘤床缩野补照量至60~70 Gy/6~7周。
锁骨上区放射野内界沿胸锁乳突肌内缘向上至环甲膜水平,外界避开肱骨头,下界与切线大野上界相接。
1.3 护理方法
1.3.1 心理护理乳腺癌患者经历了从健康到癌症患者的心理转折,乳腺癌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应激,导致不同程度的抑郁、悲观、忧虑、焦虑、失去理智等心理改变和行为失常[4],严重影响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
工作中有意识与患者、交谈、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动态,针对患者的性格特征,文化程度、宗教信仰和心理状态,因人而异疏导、安慰患者,告知保乳术后放疗的必要性和安全性,争取丈夫、家人、朋友的支持与配合,特别是丈夫的关心、理解、呵护;指
导患者生活规律、睡眠充足;安排新患者同成功患者交谈,介绍新患者同早期放疗的患者相识,安排她们在同一时间段放疗,以便给她们创造机会交流、沟通,使患者之间能够相互安慰,相互鼓励,积极主动配合放疗。
1.3.2 饮食护理合理营养,调节膳食搭配。
放疗患者加锁骨上野时,如果患者头部向健侧扭转不到位,不能充分暴露胸锁乳突肌,食管、咽、喉有可能受照,引起口干、恶心食欲不振,应指导患者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多食新鲜水果、蔬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禁食油炸,多饮水或鲜果汁,以加速新陈代谢,增加尿量排泄,促进放疗后产生的氧化剂排出体外,以减轻放疗并发症的发生。
1.3.3 皮肤护理放射性皮肤反应的分级:根据PTOC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急性皮肤损伤分为5级:0级:无变化;Ⅰ级:滤泡样暗红斑,脱发、干性脱皮、出汗减少;Ⅱ级:触痛性或红斑,片状湿性脱皮,中度水肿;Ⅲ级:皮肤皱褶以外部分融合的湿性脱皮,凹陷性水肿;Ⅳ级:溃疡、出血坏死[5]。
当放疗进行到2周,累计剂量20 Gy时,皮肤发热、潮红、特别是腋窝部、乳房与胸壁的皮肤皱褶处,告知患者此刻穿纯棉、宽大、开衫、不穿套头上衣、不戴胸罩,在方便时,打开上衣、患侧上肢外展,暴露患侧乳房及腋窝,使其通风干燥,减少放射损伤。
放疗3~4周,累计剂量达30~40 Gy时,照射野皮肤表皮细胞脱落加快,存活的基底细胞加速繁殖,代替脱落的表皮细胞,汗腺受损、功能下降[6],表现为表皮鳞片状变、发干、瘙痒、紧绷感、烧灼感、逐渐出现色素沉着、脱屑。
此期应指导患者不可用手抓挠、撕拉照射野局部皮肤,照射野内不可涂擦湿性,油性制剂,可涂1%冰片滑石粉止痒,也可用手掌轻轻拍打局部皮肤,也可涂比亚芬皮肤保护剂预防损伤进一步加深。
放射至第5~6周,累计剂量达50~60 Gy时,皮肤基底细胞增殖不足以补充修复替代死亡脱落的表皮细胞,真皮外露,血清渗出[6],此期表现为局部充血、水肿、烧灼感、有湿性渗出,此时可涂2%龙胆紫、庆大霉素、京万红软膏或烧伤湿润膏,促进局部组织氧含量,促进创面愈合。
放射到第7周,局部累积量达70 Gy时,局部皮肤反应加重,可出现水泡甚至溃疡形成。
此期应保持局部清洁,溃疡面喷金因肽或涂2%龙胆紫、具有收敛、干燥、消炎及促进皮肤愈合,提高伤面修复,周围仍继续使用比亚芬保护周围皮肤。
2 结果
80例患者全部按计划完成放射治疗,其中1级皮肤反应56例,2级皮肤反应22例,3级皮肤反应2例,无4级皮肤反应。
3 讨论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加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已成为标准治疗方式,占所有可手术乳腺癌的50%,甚至有些Ⅲ期乳腺癌患者经化疗降期后,仍可实施保乳手术。
这种治疗方式的优点是获得与传统根治术相同生存率的同时,保留了乳房和上肢功能[7]。
放疗是保证乳腺癌保乳术后疗效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所谓的小手术,大放疗。
但大剂量的全乳放疗,可造成局部明显色素沉着、变硬、脱屑、疼痛、甚至溃疡。
放射性皮肤损伤是乳腺癌放疗中最主要的非致死性放射性并发症。
系因放射造成皮肤细胞细胞核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吸收了辐射能,造
成DNA复制、合成、分化异常,引起一系列皮肤炎性反应和损伤[8]。
如果因为皮肤反应严重而耽误治疗,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也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甚至是生存率。
对患者做好预防性护理工作,正确、早期使用药物干预,对防止皮肤损伤,促进损伤皮肤早期愈合有重要作用。
本组所使用的比亚芬,为外用皮肤创伤治疗剂,是三乙醇胺的水泡油性乳膏。
每日放疗结束后使用,因放疗前用可加重皮肤损伤。
有研究证明,三乙醇胺可改善皮肤黏膜局部微循环,降低白介素-6浓度,升高白介素-1浓度,以及增加局部巨噬细胞数量,从而达到防治皮肤急性放射损伤的目的。
金因肽是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具有促进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上皮细胞的完全再生度和连续性,减少和预防瘢痕形成,提高创面与修复质量等作用可使干性脱皮症状减轻,湿性脱皮在短时间内愈合,用药前应注意清除感染性分泌物后再喷洒本药,以使药物与创面充分接触,提高药效。
金因肽不但推迟急性放射性黏膜炎的发生,还有效的降低Ⅲ级、Ⅳ级皮肤损伤,缩短了Ⅲ级皮炎的愈合时间[9-10],从而减少了因皮肤反应而中断放疗的患病人数,按时完成放疗计划。
本组患者通过以上护理及治疗,提高了疗效,降低了皮肤反应发生级别,杜绝了Ⅳ级皮肤反应的发生,做到早预防、早发现、及时处理,达到减轻局部皮肤反应,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先富,韩福生.保乳手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现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18):863-865.
[2]吴清芹.乳腺癌放射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09,1(1):92-94.
[3]张超杰,唐利立,贺达仁,等.乳腺癌保乳术与根治术比较[J].医学与哲学,2006,27(8):21-23.
[4]邵俊荣,刘玉清.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的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0):84-85.
[5]殷蔚伯,谷跣之.肿瘤放射治疗学[M].第3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108.
[6]张秀英,王圣芳,张继红,等.120例乳腺癌放疗的皮肤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9):1720.
[7]殷蔚伯,余子亮,徐国镇,等.肿瘤放射治疗学[M].第4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1164-1189.
[8]叶建明,陈文学,王小平.2Gy多分割不同顺序照射对鼻咽癌CNE-2细胞生物效应的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2009,24(2):125-128.
[9]李素艳,高藜,殷蔚伯,等.金因肽对急性放射性粘膜炎及皮炎的作用[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2,11(1):30-32.
[10]胡晓云,代福兰,王玲.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放疗皮肤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9):91-92.
①河南省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河南洛阳471000
通讯作者:刘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