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施工技术结课论文
工程施工技术论文(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建筑施工技术作为建筑行业发展的核心,其创新与应用对于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进步提供参考。
一、引言建筑施工技术是指为完成建筑工程施工任务,采用的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建筑市场的竞争,建筑施工技术不断更新、发展。
本文旨在分析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探讨关键技术及其应用,为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进步提供参考。
二、建筑施工技术发展现状1. 施工技术多元化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施工技术日益多元化。
新型建筑材料、新型施工设备、新型施工方法不断涌现,为建筑施工提供了更多选择。
2. 施工技术集成化在建筑施工现场,施工技术集成化趋势明显。
通过将多种施工技术、施工设备、施工材料等进行有机结合,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3. 施工技术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建筑施工技术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智能化施工技术可以提高施工精度、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安全性。
三、建筑施工关键技术及其应用1.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是建筑施工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主要包括钢筋加工、模板施工、混凝土浇筑、养护等环节。
新型模板材料、混凝土泵送技术等的应用,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2. 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地基基础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土方工程、桩基础、地基处理等。
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的创新,如预应力混凝土桩、深层搅拌桩等,提高了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
3. 保温隔热施工技术随着节能减排理念的深入人心,保温隔热施工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主要包括外墙外保温、屋面保温等。
新型保温隔热材料、施工工艺的应用,提高了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性能。
4. 建筑智能化施工技术建筑智能化施工技术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建筑施工过程进行智能化管理。
现代施工技术结课论文
研究生课程考核试卷(适用于课程论文、提交报告)科目:现代施工技术教师:xx姓名:xxx 学号:xxxxxxxx专业:结构工程类别:(学术)上课时间:2015 年10 月至2015 年11 月考生成绩:卷面成绩平时成绩课程综合成绩阅卷评语:阅卷教师(签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xx xxxx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摘要:混凝土结构作为带裂缝工作结构,不可避免裂缝的出现,而裂缝中的有害裂缝对混凝土结构的危害极大,需引起人们的重视。
本文首先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强调了裂缝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危害,并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根据其产生机理,分析其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
根据裂缝的成因不同,提出通过多种方式与手段实施预防措施。
对已形成的有害裂缝,针对裂缝的形式、位置、对混凝土的危害及裂缝所处大体积混凝土的功能不同,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
1. 引言在当今,随着我国的经济、科技水平不断发展,在建筑工程领域,高层、超高层建筑及大型项目也越来越多,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使用越发广泛。
混凝土最大的缺点就是易产生裂缝。
而混凝土结构的破坏和建筑物的倒塌,也都是从结构裂缝的扩展开始而引起的。
当地下工程(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人防工程等),若出现裂缝,将会产生大量的渗水,使地下工程的使用性能降低或不能使用;而厂房和住宅、办公楼的墙、板、柱、梁出现裂缝后,影响外观,使用寿命,有严重裂缝的建筑物将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故在工程中不允许混凝土结构出现有有害裂缝[1]。
顾名思义,大体积混凝土指体积较大的混凝土结构,如大型承台筏型基础、大型桥梁、混凝土重力坝等。
如果在施工、使用过程中,有害裂缝影响了结构正常的使用性能,或由于裂缝原因产生了破坏甚至完全的损毁,将对国家及人民造成难以估计的生命威胁和经济损失,后果极其严重,影响极其恶劣。
因此,相比于普通的混凝土结构,有害裂缝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危害尤其严重。
所以,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控制裂缝产生的方法,寻找混凝土的开裂位置和程度以及混凝土开裂后的修补措施,意义重大。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主题的3000字论文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主题的3000字论文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是现代建筑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主题。
本论文旨在探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相关议题和挑战,并提供一些简单策略以应对这些挑战。
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是确保建筑项目按照设计要求高质量完成的关键。
良好的施工技术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成本,并确保工程安全。
施工技术的挑战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一些常见的挑战,包括但不限于:
1. 材料管理:确保材料的供应和储存,以及合理的材料使用。
2. 人力管理:合理安排人力资源,确保施工队伍的高效运作。
3. 安全管理: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预防施工事故的发生。
4. 质量控制:监督施工过程,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5. 进度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应对挑战的简单策略
针对上述挑战,以下是一些简单策略供参考:
1. 引入现代技术:利用信息技术、无人机等现代工具,提高材
料管理和施工效率。
2. 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确保项目各方之间的及时沟通和协调,减少误解和延误。
3. 培训和教育: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提升施工队伍的技能
水平。
4. 审核和监督:建立有效的审核和监督机制,确保施工质量和
安全符合要求。
5. 风险管理:识别和评估施工过程中的风险,采取相应的风险
管理措施。
结论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是建筑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应对
施工技术的挑战,并采取适当的策略,可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并确保建筑项目的成功完成。
建筑施工技术毕业论文(浅析现代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建筑施工技术毕业论文《浅析现代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摘要: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更新。
本文主要探讨了现代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技术方法,介绍了其应用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和完善建议,以期使现代建筑施工技术得以更好地应用和发展。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现代建筑,应用情况,存在问题,改进建议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建筑施工技术在不断进步。
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更新,能够提高建筑质量,缩短工程周期,节省建筑成本。
因此,深入研究现代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对于提升我国建筑施工技术水平,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2 目的和内容本文旨在分析现代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现状,介绍其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完善建议。
主要内容包括:现代建筑施工技术的介绍,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分析,改进建议等。
第二章现代建筑施工技术介绍2.1 建筑施工技术的种类现代建筑施工技术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塔吊吊装、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结构施工、水泥支撑施工等多个方面。
2.2 技术应用现代建筑施工技术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于提高建筑施工效率,提高施工质量、保证安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章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3.1 技术应用情况现代建筑施工技术应用广泛,能够增强施工项目的安全性和效率,减少人为失误,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
3.2 存在问题尽管现代建筑施工技术应用已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但由于施工人员素质落后、施工图纸设计缺陷等原因,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比如施工安全、质量不可控等问题,给项目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第四章改进建议4.1 提高施工人员素质施工技术虽然是关键,但人员素质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应该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技能和语言沟通能力,保证现代建筑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
4.2 加强施工图纸设计因设计缺陷而引起的施工问题比比皆是。
为此,应该加强策划与设计阶段的考虑,尽可能减少设计错误,提高的施工过程的质量和安全。
我国现代建筑施工技术论文
我国现代建筑施工技术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在我国的建筑领域,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更多现代化的建筑施工技术将会被运用到现代建筑施工工程当中。
在人们日益追求环保低碳生活的当下,我们必须坚持科技创新,研究出符合现代化发展的建筑施工技术,为我国的建筑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持续提高,在施工工程中不断涌现新技术与新工艺,使得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水平逐步迈向成熟,这些新技术的出现解决了传统施工技术无法实现的部分,建筑施工效率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在建筑施工作业中减少了工程的作业时间,大大降低了工程的成本,也增强了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为整个建筑工程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1.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我国人口众多而土地资源日益紧缺,高层建筑的出现将成为现代城市建筑的主要表现形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钢结构的焊接、测控、吊装、安装、拆除等都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必须要根据建筑自身的特点来进行安装施工,对于较高的高层建筑,外框都是以全钢结构为框架,通过钢梁、斜撑与核心墙的连接达到建筑结构的稳定,并通过楼面钢板的铺设与混凝土的浇筑来加固整体的建筑结构。
为了满足高层建筑下部大空间轴线布置上部小空间轴线布置,在进行高层建筑作业时就必须在结构转换的楼层设置转换层。
在对高层建筑进行测量时,高层建筑的层数较多,对施工测量精度要求比较高,所以在工程开工前必须制定好测量方案,根据施工方案建立好施工控制网,将高层建筑控制轴线及时投影到建筑面层上,然后根据控制轴线作柱列线等细部放样,以备绑扎钢筋、立模板和浇筑砼之用。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要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必须经过校对与复核,以确保准确无误。
对于柱子混凝土来说应尽可能减少水泥、水灰的用量,同时加大石子的用量,对粉煤灰及外加剂的配合比进行调整,以更好地控制混凝土的强度。
对于混凝土温度的控制而言,则应注意进行碎石的浇水过程中药确保温度的适宜,同时确保通风良好,这样方可实现混凝土裂缝情况的有效避免。
工程施工类论文(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现代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成为提高建筑质量、降低施工成本、保障施工安全的关键。
本文从现代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的必要性、现状及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发展趋势;工程质量一、引言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建筑行业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施工质量问题、安全隐患、环境污染等。
因此,推动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保障施工安全,已成为我国建筑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现代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的必要性1. 提高施工质量: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有助于提高施工质量,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
2. 降低施工成本:创新施工技术可以优化施工流程,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施工成本。
3. 保障施工安全:技术创新有助于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系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4. 保护环境:创新施工技术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绿色施工。
三、现代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现状1. 施工工艺创新:新型施工工艺如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等逐渐应用于实际工程,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2. 施工材料创新:新型建筑材料如高性能混凝土、节能环保材料等不断涌现,为建筑行业提供了更多选择。
3. 施工设备创新:自动化、智能化施工设备的应用,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4. 施工管理创新:采用信息化、数字化管理等手段,实现了施工过程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
四、现代建筑施工技术发展趋势1. 绿色施工:绿色施工已成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注重施工过程中的环保、节能、减排。
2. 智能化施工: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施工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
3. 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好、成本低等优点,将成为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论文10篇【论文】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论文10篇【论文】引言本文档旨在为建筑工程领域的研究者提供10篇关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论文。
这些论文将涵盖各个方面的施工技术,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该领域的最新发展。
论文列表以下是10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论文的详细信息及简介:1. 标题: "建筑材料的优化选择与应用"标题: "建筑材料的优化选择与应用"摘要:该论文研究了如何根据建筑工程需求,优化选择和应用建筑材料,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该论文研究了如何根据建筑工程需求,优化选择和应用建筑材料,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2. 标题: "机械化施工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标题: "机械化施工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摘要:本文讨论了机械化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其对施工速度和质量的影响。
本文讨论了机械化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其对施工速度和质量的影响。
3. 标题: "施工工艺优化与管理"标题: "施工工艺优化与管理"摘要:该论文研究了如何优化施工工艺和进行有效的施工管理,以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率和质量。
该论文研究了如何优化施工工艺和进行有效的施工管理,以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率和质量。
4. 标题: "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研究"标题: "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研究"摘要:本文探讨了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它们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
本文探讨了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它们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
5. 标题: "施工安全管理及应急响应"标题: "施工安全管理及应急响应"摘要:该论文研究了施工安全管理及应急响应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管理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
该论文研究了施工安全管理及应急响应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管理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
6. 标题: "预制构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标题: "预制构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摘要:本文探讨了预制构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其对施工速度和质量的影响。
施工技术装饰工程论文(3篇)
第1篇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在追求工程质量与效率的同时,对施工技术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主要探讨了现代施工技术在装饰工程中的应用与创新,分析了施工技术对装饰工程的影响,并对未来装饰工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一、引言装饰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技术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美观与实用。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现代施工技术在装饰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旨在探讨现代施工技术在装饰工程中的应用与创新,以提高装饰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二、现代施工技术在装饰工程中的应用1. 装配式施工技术装配式施工技术是将预制构件在工厂进行生产,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
这种施工方式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稳定、现场污染少等优点。
在装饰工程中,装配式施工技术可以应用于墙面、地面、吊顶等部位,提高施工效率。
2. 信息化施工技术信息化施工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管理和分析。
在装饰工程中,信息化施工技术可以应用于项目管理、施工进度控制、质量检测等方面,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3. 环保施工技术环保施工技术是指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绿色、低碳、环保的施工材料和施工方法,降低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在装饰工程中,环保施工技术可以应用于材料选用、施工工艺等方面,提高施工环境质量。
三、施工技术对装饰工程的影响1. 提高施工质量现代施工技术具有先进性、可靠性,能够确保装饰工程的质量。
例如,装配式施工技术可以减少现场施工误差,提高施工精度;信息化施工技术可以实现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控,确保施工质量。
2. 提高施工效率现代施工技术具有高效性,能够缩短施工周期。
例如,装配式施工技术可以实现构件的快速组装,提高施工速度;信息化施工技术可以实现施工进度的高效控制,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3. 降低施工成本现代施工技术具有经济性,能够降低施工成本。
例如,装配式施工技术可以减少现场施工人员,降低人工成本;环保施工技术可以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消耗,降低材料成本。
工程结构的施工技术论文(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工程结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本文从现代工程结构施工技术的特点、常用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工程结构施工技术的提升提供参考。
一、引言工程结构施工技术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施工经验的积累,现代工程结构施工技术日益成熟,施工质量不断提高。
本文旨在分析现代工程结构施工技术的特点、常用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质量控制,为我国工程结构施工技术的提升提供借鉴。
二、现代工程结构施工技术的特点1. 高度集成化:现代工程结构施工技术将多种施工方法、材料、设备等集成在一起,实现工程结构的快速施工和高质量建设。
2. 高度智能化:现代工程结构施工技术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如BIM技术、无人机技术等,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3. 高度绿色化:现代工程结构施工技术注重环保,采用节能、减排、环保的施工技术和材料,降低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4. 高度精细化:现代工程结构施工技术注重细节,从设计、施工到验收全过程严格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三、现代工程结构施工技术常用施工技术1. 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包括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等环节。
2. 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包括预应力钢筋张拉、锚固、混凝土浇筑等环节。
3. 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包括混凝土构件预制、运输、安装、焊接、涂装等环节。
4. 空间网格结构施工技术:包括杆件制作、安装、节点连接、焊接等环节。
四、施工质量控制1. 设计阶段: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
2. 材料采购:选用优质材料,确保工程结构质量。
3. 施工过程:严格控制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质量。
4. 检验检测:定期对工程结构进行检验检测,确保工程质量。
5. 验收阶段:严格按照验收标准进行验收,确保工程结构质量。
五、结论现代工程结构施工技术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代施工技术论文
现代施工技术论文《桥梁转体工程应用现状分析》桥梁转体施工是指将桥梁结构在非设计轴线位置制作(浇注或拼接)成形后,通过转体就位的一种施工方法。
它可以将在障碍上空的作业转化为岸上或近地面的作业。
根据桥梁结构的转动方向,它可分为竖向转体施工法、水平转体施工法(简称竖转法和平转法)以及平转与竖转相结合的方法,其中以平转法应用最多。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桥梁无支架施工不断出现新工艺,转体施工就是其中的一种。
桥梁转体施工适用跨越深谷急流、难以吊装的特殊河道,具有节省吊装费用,安全、可靠、整体性好等特点。
1 桥梁转体施工工艺的工作原理所谓桥梁转体施工工艺的工作原理,就像挖掘机铲臂随意旋转一样,在桥台(单孔桥)或桥墩(多孔桥)上分别预制一个转动轴心,以转动轴心为界把桥梁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整体旋转,下部为固定墩台、基础,这样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上部构造可在路堤上或河岸上预制,旋转角度也可根据地形随意旋转。
2 桥梁转体施工工艺的特点桥梁转体施工工艺适用于跨径较大的单孔或多孔钢筋混凝土桥梁施工。
尤其适用于跨越深谷、水深流急和公铁立交、风景胜地、自然保护区等施工受限制的现场。
由于桥梁转体施工是靠结构自身旋转就位,不用吊装设备,并可节省大量支架木材或钢材。
采用混凝土轴心转体施工,转体工艺简便易行,转体重量全部由桥墩(或桥台)球面混凝土轴心承受,承载力大,转动安全、平衡、可靠。
可将半孔上部结构整体预制,结构整体性强,稳定性好,更能体现结构的力学性能的合理性。
施工工艺和所用施工机械简单,转体时仅需两盘绞磨、几组滑轮即可使上部结构在短时间内转体就位,简便易行,易于掌握,便于推广。
3 转体施工法的关键技术转体施工法的关键技术问题是转动设备与转动能力,施工过程中的结构稳定和强度保证,结构的合拢与体系的转换。
竖转法竖转法主要用于肋拱桥,拱肋通常在低位浇筑或拼装,然后向上拉升达到设计位置,再合拢。
竖转体系一般由牵引系统、索塔、拉索组成。
建筑工程施工论文(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本文旨在分析当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状,探讨施工技术创新的方向,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发展趋势一、引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基石,其水平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质量、安全与效率。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当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状1. 施工工艺不断优化:随着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施工工艺得到了不断优化,如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等。
2. 施工设备现代化:高效、智能的施工设备广泛应用于施工现场,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3. 施工管理信息化:施工管理逐渐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高了施工管理水平。
4. 施工质量控制严格: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措施不断完善,确保了建筑物的质量。
三、施工技术创新方向1. 绿色施工:绿色施工是未来施工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包括节能减排、废弃物回收利用等。
2. 智能化施工: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施工现场的智能化管理。
3. 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稳定、节能环保等优点,是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
4. 新型施工材料:开发新型施工材料,提高建筑物的性能和寿命。
四、未来发展趋势1. 施工技术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绿色施工将成为施工技术发展的主流。
2. 施工管理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利用先进技术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3. 施工设备向高效、智能化方向发展:施工设备将更加高效、智能,提高施工效率。
4. 施工技术向装配式建筑方向发展:装配式建筑将成为未来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五、结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关键,创新与发展施工技术对于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安全与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我国建筑行业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推进施工技术创新,为我国建筑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论文(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与变革。
本文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革新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当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施工技术革新与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以期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革新;质量控制一、引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是建筑行业发展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建筑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成本。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不断革新。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施工质量不稳定、进度延误、安全事故频发等。
因此,研究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革新与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革新的必要性1. 提高施工效率:施工技术革新可以优化施工流程,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
2. 提高施工质量:施工技术革新有助于提高施工质量,降低返工率,减少维修费用。
3. 保障施工安全:施工技术革新可以降低施工风险,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4. 节约资源:施工技术革新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实现绿色施工。
三、当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1. 施工技术落后:部分施工企业仍采用传统施工方法,导致施工效率低、质量差。
2. 施工质量不稳定:施工过程中,质量监管不到位,导致质量问题频发。
3. 施工进度延误:施工过程中,由于技术、管理、天气等因素影响,导致进度延误。
4. 安全事故频发:施工过程中,由于安全意识不强、安全措施不到位,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革新与质量控制措施1. 加强施工技术创新:鼓励企业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2. 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程特点,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3. 加强质量监管: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管,确保施工质量。
4. 强化安全意识: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5. 优化资源配置: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结课论文
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结课论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建筑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这个大背景下,建设工程施工技术成为了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安全以及进度。
本文将从施工技术的重要性、现状、创新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施工技术的重要性1.提高工程质量。
施工技术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只有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才能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2.保障施工安全。
施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先进、成熟的施工技术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3.缩短工程进度。
通过优化施工技术,可以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程周期,从而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4.促进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先进的施工技术能够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资源节约和环保,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施工技术的现状1.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在施工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部分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技术创新能力增强。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创新型人才,从而推动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
3.施工技术应用广泛。
施工技术不仅在大型工程中得到应用,而且在中小型工程中也得到了广泛推广,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4.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提高。
我国逐步完善了施工技术标准体系,加强了对施工技术的监管,提高了施工技术的规范化程度。
三、施工技术的创新1.绿色施工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施工技术逐渐受到关注。
绿色施工技术包括节能、环保、低碳等方面的技术,旨在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2.智能化施工技术。
智能化施工技术是未来施工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施工过程的智能化管理,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3.装配式建筑技术。
装配式建筑技术是将建筑部件在工厂预制,再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
关于工程施工论文(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施工技术创新已成为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本文从施工技术创新的重要性、现有技术创新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旨在为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提供参考。
一、施工技术创新的重要性1. 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施工技术创新能够优化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材料性能,确保工程质量。
2. 缩短工期:通过采用新型施工技术,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停工、返工现象,从而缩短工期。
3. 降低成本:施工技术创新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工程成本。
4. 提高企业竞争力:施工技术创新能够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二、现有技术创新应用1. 绿色施工技术:如新型节能材料、环保施工工艺等,有助于降低环境污染,实现绿色建筑。
2. BIM技术: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设计、施工、运维等阶段广泛应用,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3. 智能施工技术:如无人机监测、自动化设备等,实现施工现场的智能化管理。
4. 新型施工材料:如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钢筋等,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抗裂性能。
三、未来发展趋势1. 智能化施工: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施工现场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
2. 绿色施工:持续优化绿色施工技术,降低建筑行业对环境的影响。
3. 碳排放减少:通过技术创新,降低建筑行业的碳排放,助力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
4. 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施工技术创新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培养更多创新人才。
结论:施工技术创新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应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培养创新人才,推动施工技术不断进步,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2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工程施工技术作为建筑工程的核心,其创新与发展对于提高工程质量、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成本、保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施工技术论文范文
施工技术论文范文现代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施工技术论文范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施工技术论文范文篇一地铁施工技术浅谈[摘要]随着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地铁的建设速度在不断的增加,在地铁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选择合适的施工方式,避免由于施工不当造成地铁施工成本增加,延长地铁的建设周期。
[关键词]地铁;施工技术;地理条件一、前言在当前地铁施工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方法有浅埋暗挖法、盾构法、明挖法、盖挖法等几项技术,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施工特点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提高地铁的施工进度。
二、地铁隧道施工技术分析在地铁建设初期,地铁隧道大部分采用得是明挖法,但是明挖法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城市道路容易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仅适合在没有路面交通和行人的条件下才能使用。
因此,我国目前地铁隧道施工普遍采用浅埋暗挖法和盾构法这两种施工技术。
1、浅埋暗挖法浅埋暗挖法即矿山法,是我国在新奥法的理论基础上独创的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隧道开凿技术。
浅埋暗挖法最早是在北京地铁复兴门线工程中得到初次应用。
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的核心特点是可以进行动态化的设计和施工。
其技术原理是利用土层短期内的稳定性,采取特殊的支护措施,在土层表面形成一层紧密的薄壁结构,而不需要开槽施工。
它适合在松散土介质围岩、隧道深度较小的情况下使用,不会造成太大的地表沉降,最明显的技术优势就是施工过程无污染、噪声小。
由于浅埋暗挖法可以适应含水地层的隧道开挖具有明显的施工优势。
浅埋暗挖法技术除了可在地铁建设过程中应用,还可用于地下车库、城市路面隧道等工程的修筑。
2、盾构法盾构法施工技术在我国的使用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上海,首先是在地下排水隧道中试验成功,所采用的盾构机也比较古老,直至20 世纪 80 年代末,才将泥水式的现代盾构设备用于地铁隧道的修筑。
盾构法的主要优点是安全、环保、快速、可靠。
我国目前拥有土压平衡盾构机等先进机型已多达 60 台,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施工技术》结课作业专业:岩土工程学号:201010102004姓名:朱晨关于“大型水电站建基面开挖质量控制”的读书报告作者:朱晨单位: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1. 开挖质量控制的研究必要性西南地区蕴藏着我国70%的水资源,是现阶段乃至以后水利开发的重点区域。
地处青藏高原的东侧,西南地区受青藏高原近百万年来持续隆升的影响,形成了巨大的大陆地形坡降带,发育了长江(金沙江)及其主要支流(雅砻江、大渡河、岷江)以及澜沧江、怒江等深切峡谷。
这里不仅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也有高陡边坡的地貌景观,水电开发与边坡开挖始终不可分割。
边坡开挖作为水电工程的关键工序,其质量、工期与整个工程安全、进度、成本等密切相关,一直是工程项目各方关注的焦点,而西南地区的高边坡开挖,更是存在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较大等特点,其开挖质量管理和进度控制也显得难度较大,传统的测量方法在新的环境下显得“力不从心”,质检技术亟待革新。
因此,如何在新环境下加强施工管理,保障开挖质量,控制开挖进度,已成为新时期制约水电发展的瓶颈。
在以往的大型水电站边坡开挖施工中,往往执行“一炮一总结”制度,即每个梯段开挖完成后, 对超欠挖、平整度、起伏差等情况进行检测、统计,提出改进措施。
检测方法主要采取断面法或等值线法,在开挖前、开挖过程中和开挖后, 均按照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和设计图纸要求进行采用全站仪等进行测量放样, 并严格控制放样精度。
开挖后根据一定的规则设置检测点[3],采用全站仪、变形计、等仪器进行开挖质量检测,并反馈开挖方案改进措施。
然而在实际开挖和控制过程中,上述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1)对于复杂开挖形态表面,为保证目标结构完整性,需要采集大量的测绘点加以描述,传统的测量技术如全站仪、高精度的GPS等属于单点定位测量方法,获取数据花费时间较长,效率低;(2)通常情况下水电工程所在地区地质条件相当复杂,传统方法在进行开挖质量检测点选取和测量时受地形影响较大,采集数据不全面,在检查超欠挖和平整度等指标时精度不高。
(3)在高边坡数据采集作业中,尽管环境因素复杂,人员和设备却必须亲临现场,无法实现远距离、无接触的测量,在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方面都存在隐患。
以上三点不足均与现代施工组织管理中科学化、精细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相悖。
2.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近年来,随着激光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一种新的测量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逐渐走进了工程人员的视野[6]。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一个主动的非接触式测量技术。
该技术首先通过架设于地面的三维激光扫描仪,采用高速激光测量技术,以高精度、高密度离散点的形式,测量目标对象表面大量密集点的反射率和三维坐标信息,将各种大型的、复杂的、不规则的实景三维数据以点云的形式完整地采集到电脑中[7],然后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提取目标对象的矢量化三维空间形态信息,进而快速重构出其客观真实的三维模型。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不仅能有效获取高精度三维数据,快速的进行转换处理,实现数据采集从静态点测量到动态的追踪和三维测量,通过动态的计算长度、面积、体积等重要工程数据[8],为设计施工提供指导。
利用点云数据能够建立更为精确的三维实体模型[9],以表达传统方法难以展现的细节信息,为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所采集的三维激光点云数据还可用于各种后处理工作(如:测绘、计量、应力分析、有限元分析、可视化仿真等)。
为科学研究和方案论证提供必要的分析基础。
随着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日益成熟成本的不断下降,三维激光扫描仪从实验室走入了一般工程之中,成为大型工程必备的测量工具之一。
如今市场上主要的商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具备了以下特点:(1)小型化且方便快捷。
其大小与全站仪接近,作业时只要有架设扫描仪的空间,即可完成点云数据采集工作,适合于西南峡谷地区测量作业;(2)数据采集速度快。
常规地面扫描仪的扫描点采集速度可达每秒钟数千点以上,某些型号的扫描仪的采集速度更可高达每秒数十万点,可以做到及时更新数据,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实施控制;(3)扫描精度高,一般可达毫米级,足以满足边坡工程测量及工程量计算的需要。
正是由于三维激光扫描仪的优良特性,该技术已经在城市三维建模、文物保护、逆向工程、地形测量、建筑物变形监测、竣工测量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积累了一定了应用基础,也正在逐渐深入了岩土工程、地质工程领域,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被誉为“传统领域继 GPS 技术之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
但在边坡工程中,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仍处于摸索阶段,如何有效利用点云数据,控制实际开挖轮廓,准确计算的相关工程数据,仍缺乏统一实用的标准。
在高边坡开挖工程中,有必要引入能够快速开挖形态点云数据的新方法——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并在保证点云精度的前提下,研究点云数据智能分析方法以及在开挖过程中的应用,对实现开挖质量和进度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国内外研究现状由以往工程经验和研究成果来看,在进行开挖质量控制时,往往是通过严格的管理措施,在开挖前、开挖中、开挖后,分别进行精确测量放样,施工后选取大量检测点,用全站仪等精细化测量仪器进行施工质量检测和管理。
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许多专家学者结合开挖工程实例,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2006年5月,阮爱国等在对三峡地下电站已开挖成型的洞室段进行检查时,每一检测桩号选择数十个断面、数百甚至上千的检测点,检查项目包括平整度、半孔率、孔距偏差及超欠挖情况。
通过大量点的统计结果,对开挖质量进行了评价。
2009年,张德高,张志斌[18]在其文章中提到:溪洛渡水电站右岸地下厂房岩壁梁岩台开挖过程中,测量放样中采用徕卡TCRP1202全站仪施测,每排炮爆后,质量管理小组及时进行质量检测,并提出钻孔精度提高及装药结构调整优化的具体措施。
2010年,朱红兵,孙志禹在溪洛渡拱肩槽开挖过程中总结分析了坝肩槽开挖时的质量控制措施,介绍了以爆破振动、多点位移、锚杆应力、锚索测力等监测数据为基础的实时监控系统以及建基面的检查验收结果,总结了溪洛渡拱肩槽精细化开挖技术。
上述传统的方式往往运用全站仪测量大量点的坐标数据,逐一检测施工参数,并与设计轮廓线相比较。
虽然可以达到要求的精度,但却费时费力,影响工程成本与工程进度。
而近年来,测量技术已经从单点测量发展到面测量,以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为代表的面测量工具在工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大提高数据获取的效率。
国外对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体系,服务于各种不同的行业。
2000年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被美国宇航局NASA成功应用于太空计划,第一次体现了该技术的强大潜力。
在岩土工程领域,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也体现出了传统测量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
2003年9月美国华盛顿Cascade山区发生大规模泥石流。
加拿大Technical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使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发生的坍塌地区进行了扫描测量,对此次坍塌的土方量体积和地形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2004年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被应用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海岸边坡监测,结果显示该技术相对于传统测量方法,在建立数字地形、变形计算、精确体积计算作用等方面的优势是非常显著的。
在国内,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还非常少,与之相对应的研究工作也是在近些年来才刚刚开始。
但是,由于社会各界对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极大关注和兴趣,近几年该技术的许多成果相继出现。
2000年12月份,由西北工业大学和法国MENSI公司成立的联合研发中心,主要开展大型工业及复杂场景的三维信息获取方面的研究工作。
2001年武汉测绘大学使用激光扫描测量系统解决了传统测绘方法不能很好解决的堆体变化监测的问题。
2008年何秉顺等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5.12”地震后的堰塞湖快速测量中,实践证明,该技术具有测量速度快、精度高、人力使用少、适应复杂现场环境等优点,能为突发地质灾害抢险决策迅速地提供地形、堰塞体体积等资料。
尽管将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变形监测和方量计算中己有一些先例,但仍然显得实用性不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1)没有充分发挥该技术的优势,未用于动态的工程质量控制,因而仪器的性价比相对不高(2)点云数据没有形成统一实用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在点云数据预处理、工程参数分析等方面还有待更深入的探讨研究。
因此,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三维激光扫面技术的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是很有必要的。
4.质量控制的指标边坡开挖作业中,往往通过以下四个指标来考察施工质量,即超欠挖、平整度,控制点,残孔率。
其中残孔率必须通过现场统计得到,运用点云数据难以识别,故不在本文考虑范围内。
通过阅读文献,总结超欠挖原因如下:以往超欠挖的识别方法,往往是以边坡设计开挖轮廓线为基准线,将实际开挖获得的轮廓线与基准线比较,基准线以外的部分称为超挖,基准线以内部分称为欠挖。
一般规定,设计边线不允许欠挖,要严格控制超挖,一般在20到30cm之间。
这种方法费时费力,不利于工程快速施工。
而采取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将不同时段相同地段的点云数据叠加,通过差值快速计算出开挖方量,并与计划值相比较,得出超欠挖情况。
5.超欠挖的控制措施5.1技术措施1)提高钻孔质量爆破设计完成后,钻孔成为超欠挖控制的关键工序。
钻眼在按设计眼位开孔的同时,还必须掌握好钻眼方向和眼深的精度。
但由于受钻孔设备和钻孔技术的限制,钻孔方向、炮眼深度很难达到光爆要求,因此钻眼时要注意:周边眼开眼位置一般应使炮眼中心线落在轮廓线上,钻眼的斜率要根据孔深来调整,应保证周边眼眼底在开挖轮廓线外5 cm左右为宜;如果工作面不平整,应按实际情况调整炮眼深度及装药量,力求所有炮孔孔底落在同一个平面上;所有周边眼应保证同一个倾斜角度。
2)控制周边眼装药量控制周边眼装药量是控制边坡超欠挖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周边眼的装药量与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节理发育程度、炸药品种等因素有关,因此,应提前探测开挖进工作面所穿过岩石的性质、破碎程度,根据实际要求选择合适的孔间距、光爆层厚度和炸药品种,应用这些参数确定最佳的装药量。
5.2制度措施严格按照监理程序要求检查、严格按照批准的方案进行实施。
加强奖罚制度,强化内部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是减少超欠挖的前提和最基本的措施。
但工人工资收入没有与掘进质量、材料消耗等挂钩的单位,超欠挖严重而工人工资收入与之挂钩的班组,隧道成型质量好,超欠挖也基本上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因此各项目应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奖罚条例,对控制好的应重奖,对控制不好或者差的应对相应责任人重罚直至清场。
事实证明,实行有效可行的管理措施,各项技术措施才能得以实施,它是控制超欠挖的关键。
5.3人员措施首先对有经验的司钻工控制周边眼,并尽可能长期固定;对新进场的人员必须进行理论培训和现场不少于10 d的跟班实习,然后再进行综合培训后经考核合格可正式施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