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数字成像中自动聚焦方法比较

合集下载

全息影像的成像技术与应用研究

全息影像的成像技术与应用研究

全息影像的成像技术与应用研究全息影像通常指的是一种可以记录三维图像的成像方法,它能够用光学的方法模拟出真实场景中光线的传播,并在底片上记录下来,从而形成一个包含深度信息的图像。

该技术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今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大,全息影像正成为一项备受关注的前沿技术。

一、全息影像的成像原理全息影像的成像原理主要基于干涉现象和波的衍射现象。

首先,将要被记录下来的三维物体放置在光路上的一个位置,通过给这个物体照射一束一定波长和相干度(相干光)的单色激光光束,将其反射或透过的光和参考光进行叠加干涉;其次,在干涉的同时,物体所产生的波通过不同的方向被照射到全息底片上进行记录。

全息底片会记录下所有被照射物体的信息,包括振幅和相位等等。

最后,这张底片会被光源照亮,所有已记录下来的信息就会被激活重新形成三维光学全息图,通过对这个图像的观察,我们就可以得到被记录下来的三维模型信息。

二、全息影像的应用现状全息影像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医学方面,全息影像技术可以用于对人体内部的三维结构进行非侵入式的检测和诊断。

在军事领域,全息影像技术可以用于精确制导导弹和识别潜在目标等任务。

在娱乐行业,全息影像技术可以用于创意表现,如在演出中的投影和装置艺术方面。

此外,该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现代心理研究、商业展示和教育等领域。

三、全息影像技术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高质量激光器、高分辨率相机和底片等设备的不断发展,全息影像技术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先进的计算机系统和算法也促进了该技术的发展。

近期有研究人员利用编码的光束的空域信息,提出了一种名为数字全息术的新技术,通过该技术可以实现更快速的成像和数字处理。

四、全息影像技术的发展展望虽然全息影像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成像质量和精度方面的需求逐渐提高,而且目前该技术的制作成本也相对较高,因此需要不断的技术革新和经验积累。

基于二代小波算法的数字全息显微成像自动对焦方法

基于二代小波算法的数字全息显微成像自动对焦方法

基于二代小波算法的数字全息显微成像自动对焦方法陈朋;李杰;徐泽楠;王海霞;张怡龙【摘要】针对传统数字全息显微重建方法难以获取最佳重建距离,且依赖于传统PC平台难以便携化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嵌入式数字全息显微自动对焦系统;该系统不仅能方便地完成数字全息显微成像的自动对焦,获取最佳重建效果,而且具有便携化的特点;该系统采用同轴全息光路配合图像传感器获取全息图,利用优化后的角谱算法实现全息重建,再结合二代小波算法对重建结果进行图像质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找到最佳重建距离,同时获取最佳重建结果,完成自动对焦;利用该系统采集一批分辨率板全息图进行自动对焦测试;实验表明,系统的重建速度为0.6s,分辨率为3.48 μm,自动对焦准确率达到90%以上,实验结果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期刊名称】《计算机测量与控制》【年(卷),期】2019(027)002【总页数】6页(P186-190,196)【关键词】数字全息;自动对焦;二代小波;便携化;图像质量评价【作者】陈朋;李杰;徐泽楠;王海霞;张怡龙【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杭州 310023;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杭州 310023;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杭州 310023;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杭州 310023;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杭州 31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0 引言全息术由Gabor在1948年首次提出,1967年Goodman和Lawrence提出采用计算机重建全息图的思想。

经过多年的发展,数字全息术的特殊优点使其在最近几年成为国际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1]。

目前,数字全息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如微小距离计量[3-4]、微生物研究[5]、粒子分析[6]、存储、加密等,其中,数字全息显微成像技术也成为数字全息术[7]的重要应用之一。

最佳重建距离是获取最优全息重建图像的重要参数之一,传统手动输入重建距离的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因为难以获得准确的重建距离而导致不能获取最佳重建图像。

数字图像自动聚焦技术研究及系统实现

数字图像自动聚焦技术研究及系统实现

文献综述
数字图像处理在自动调焦领域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传统的自动调焦 方法主要基于镜头对焦距的调整,通过测距、场景分析等方式来计算出最佳焦 距。然而,这些方法往往复杂度高、计算量大,且在复杂环境下表现不佳。随 着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研究者们开始尝试利用图像质量评价、特征提取 等方法来实现自动调焦。
数字自动对焦技术的理论探讨
数字自动对焦技术的理论原理主要是基于三角测量原理,即通过测量镜头与被 摄物体之间的距离来计算出镜头的焦距。三角测量原理的实现需要通过对图像 进行数字信号处理来实现。通常,数字自动对焦系统会首先对图像进行预处理, 如去噪、边缘检测等,以提高图像的质量和识别度。然后,系统会对图像进行 分割,将前景与背景分开,并计算出前景区域的特征点。
数字图像自动聚焦技术研究及 系统实现
基本内容
数字图像自动聚焦技术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技术来自动调整摄像 机的焦距,以获得清晰图像的方法。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图 像处理算法的不断发展,数字图像自动聚焦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次演 示将介绍数字图像自动聚焦技术的相关研究及系统实现。
数字自动对焦技术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主要研究的是利用图像处 理技术实现自动对焦。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数字自动 对焦技术的研究也不断深入。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已提出了多种数字自动对焦 算法,如反差检测自动对焦算法、相位检测自动对焦算法、频域自动对焦算法 等。
这些算法在实现自动对焦的精度和速度方面均有一定的优势和不足,研究者们 仍在不断探索新的算法以进一步提高数字自动对焦技术的性能。
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选取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数据采集:收集不同场景、不同光照条件下拍摄的图像数据,以便于评估 自动调焦算法的性能。

数字全息与全息成像的新方法

数字全息与全息成像的新方法

1 引吉
全息技 术的 思想 最早 是 由英 国科学 家 DniG ens a
b r 1 4 年 提出的 , 。 于 98 由于受到光 源等 条件 的限制 。 直
面再现 . 其主要特点是 它不仅 记 录了物体 的振 幅 信息 , 而且记录 了物体 的位 相信 息 , 而 更加 真实 地 反映 了 从 原物体 . 根据 全息图的记 录手 段和再 现方式 的不 同 , 一 般可将全息 技术 分 为三类 :1 光学 全息 : () 全息 图 的记 录过程是光 学过 程 , 现过 程也 是利 用 光学 照 明来 实 再 现的 , 这种全 息 过程 就是传 统 的光 学全息 ;2 计 算 全 ()
的发展 形式 , 存在的 一些困难 . 出了一种新 的产生和再现三 维物体 的数 字方法. 提 关键词 : 字全 息; 数 电荷耦 合 器件 ; 记录介质 ; 空间光调制 嚣 中图分类号 : B 7 T 87 文献标识码 : A
Diia o o r p y a d a n w eh d o o o r p ia ma i g g t lh l g a h n e m t o fh lg a h c li gn
sle . h n f hs ae n w n mei l to r rd c gadrcnt ci f 一D o ets rpsd ovd At eedo ipp r e u r a me df oui n o s u t go 3  ̄ ooe . t t a c h o p n e r n a c ip
A sr c :nt i p p rwecmp r h cr igm e i fta io a oo rp ywihdgtl oo rp y Th n ito u eteat — b ta t I hs a e o aet er o dn dao dt n l lga h t iia lg a h . e rd c eu e r i h h n h

Gabor同轴数字全息共轭像消除与自动聚焦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Gabor同轴数字全息共轭像消除与自动聚焦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Gabor同轴数字全息共轭像消除与自动聚焦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数字全息技术已经成为了三维成像和显示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

它可以对物体的光学信息进行数字采集,并在计算机上对其进行重建和显示。

与传统的成像和显示方法相比,数字全息技术不仅具有高分辨率、高保真度和宽视角等优点,而且还可以同时获取物体的相位和振幅信息,从而实现全息图对深度信息的编码。

在数字全息技术中,传输数字全息和反射数字全息是两种常用的成像模式。

其中,反射数字全息技术是通过给物体照射激光束和收集反射光束来获得全息信息的方法。

在反射数字全息技术中,由于激光束可能会照入相机的镜头,在成像过程中会产生共轭像。

共轭像是由于光路中的非线性效应所引起的,是影响数字全息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为了提高数字全息的成像质量,需要消除共轭像。

但目前的共轭像消除方法有很多局限性,例如需要手动调节相机的对焦距离、需要进行多次成像来获取多个全息图等不足之处。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自动化的数字全息共轭像消除和自动聚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内容本文旨在开展数字全息共轭像消除与自动聚焦方法的研究。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Gabor同轴数字全息共轭像消除原理研究:介绍Gabor同轴数字全息共轭像的成像原理,分析其在数字全息共轭像消除中的应用。

2. 基于模式匹配的数字全息自动聚焦算法研究:通过对各个成像层次的数字全息图进行模式匹配,确定自动聚焦区域,实现数字全息的自动聚焦。

3. 数字全息共轭像消除和自动聚焦算法的实现:将上述两个算法相结合,实现数字全息的自动共轭像消除和自动聚焦功能。

通过实验验证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比较与传统算法的差异。

三、研究意义和应用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提出了一种新的数字全息共轭像消除和自动聚焦方法,解决了传统方法中需要手动操作的问题,提高了数字全息成像的速度和精度。

该方法可以在数字全息显示、三维成像、数字全息光学存储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全息三维成像技术的新方法与新技术

全息三维成像技术的新方法与新技术

全息三维成像技术的新方法与新技术全息三维成像技术是一种利用激光或电子束等来记录物体图像并实现三维成像的技术。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展,全息三维成像技术也迎来了新的方法和新的技术,不断推动着其在医学、航天、军事等领域的应用。

一、数字全息技术数字全息技术将数字图像处理与全息成像相结合,可以实现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大的深度视差。

数字全息技术的成像系统只需一部相机,就可以捕捉到被记录物体的全息信息,并用计算机处理后形成图像。

数字全息技术的优势不仅仅在于成像效果上,在数据存储和传输上也有很大的优势,可以方便地实现高效的数据管理和分析。

数字全息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可以实现人体内部的三维成像,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此外,数字全息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电子商务、虚拟现实等领域,为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二、光学全息技术光学全息技术是一种传统的全息成像技术,它是利用光的波干涉原理来实现三维成像的。

光学全息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记录物体的全息信息,实现整个物体的三维成像。

同时,光学全息技术还有较高的可扩展性,可以应用于光学处理、材料表征、无线电等领域。

在医学领域,光学全息技术被广泛用于细胞成像、分子成像和组织成像等领域。

同时,光学全息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安防、检测等领域,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多的保障。

三、全息存储技术全息存储技术是一种将数据记录到全息图中并进行存储的技术。

全息存储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存储密度极高,可以实现超过1000GB的存储容量。

与传统的数字存储技术相比,全息存储技术的存储密度是其30倍以上。

此外,全息存储技术还具有对数据实现快速存储和访问的优势。

全息存储技术在大数据存储和处理、云计算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尤其是在医学领域,全息存储技术可以为电子病历、医疗图像等提供高效、安全的存储解决方案。

总之,全息三维成像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应用场景。

全息成像原理及三维重建方法

全息成像原理及三维重建方法

全息成像原理及三维重建方法全息成像是一种用于捕捉并再现真实物体的光学技术。

它通过记录物体所反射或透过的光的振幅和相位信息,创建一幅具有三维空间和深度感的图像。

全息成像在科学研究、医学影像、工业产品设计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详细介绍全息成像的原理,并简要阐述三维重建的方法。

全息成像的原理可以分为两个步骤:记录和再现。

在记录步骤中,将物体所反射或透过的光分为两束,分别为“物光”和“参考光”。

物光经过物体时,其光的振幅和相位会被改变,而参考光则不经过物体,保持原始的振幅和相位。

将物光和参考光叠加在一起后,通过干涉作用,形成一种叫做干涉图样的光的分布。

这种干涉图样被记录在一片称为全息板的介质材料中,例如感光胶片或光敏材料。

在再现步骤中,全息板暴露在参考光的照射下。

光通过全息板时,会受到干涉图样的影响,进而形成一个虚像,这个虚像是物体原始形状和深度信息的再现。

与传统的摄影不同,全息成像记录的是整个三维光场,因此可以通过改变观察角度来获得不同的视角,增加了图像的立体感。

三维重建是全息成像的一个重要应用。

通过对全息图像进行数学分析和计算,可以获得物体的三维形状和深度信息。

三维重建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两种常用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基于全息图像的数字重建。

首先,将全息图像数字化,通过图像处理算法对图像进行增强和滤波,以提高图像质量。

然后,利用数学算法从图像中提取物体的深度信息。

最后,使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将提取的深度信息转换为可视化的三维模型,实现物体的三维重建。

第二种方法是基于全息成像的光学干涉测量。

这种方法会利用物体所反射或透过的光的干涉图样,通过干涉条纹的变化来计算物体的形状和深度信息。

通过移动观察位置或调整光束的入射角度,可以获得不同的干涉图样,从而实现对物体不同部分的三维重建。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借助专业的干涉仪等设备。

除了以上方法外,还有其他一些全息成像的三维重建方法,如基于层叠光场的方法、基于投影的方法等。

全息影像解决方案

全息影像解决方案

全息影像解决方案一、概述全息影像解决方案是一种先进的技术,通过使用全息技术和影像处理算法,能够生成逼真的三维全息影像。

该解决方案可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医学、教育、娱乐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技术原理1. 全息技术全息技术是一种记录和再现物体三维信息的技术,它通过记录物体的干涉图案来实现。

在全息记录过程中,激光光束被分为两束,一束直接照射在感光介质上,另一束经过物体反射后再照射在感光介质上。

两束光交汇形成干涉图案,这个干涉图案就是物体的全息记录。

2. 影像处理算法为了提高全息影像的质量和逼真度,需要对全息图象进行处理。

影像处理算法可以通过去噪、增强、颜色校正等方式来改善全息图象的质量。

此外,还可以应用深度学习算法来实现对全息图象的自动分析和识别。

三、应用领域1. 医学全息影像解决方案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诊断过程中,医生可以使用全息影像来观察和分析患者的内部器官结构,从而更准确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此外,全息影像技术还可以用于医学教育,匡助医学生更好地理解人体结构和疾病。

2. 教育全息影像解决方案在教育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使用全息影像,教师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和生动。

例如,在物理学课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全息影像来演示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学原理。

3. 娱乐全息影像解决方案在娱乐领域也有着巨大的潜力。

通过使用全息影像技术,可以创造出逼真的虚拟现实体验。

例如,在游戏中,玩家可以通过佩戴全息眼镜来感受到身临其境的游戏场景,增强游戏的沉浸感。

四、市场前景全息影像解决方案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和娱乐体验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全息影像解决方案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全息影像解决方案市场估计将在未来几年内保持高速增长。

五、总结全息影像解决方案是一种先进的技术,通过使用全息技术和影像处理算法,能够生成逼真的三维全息影像。

该解决方案在医学、教育、娱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全息术的使用教程和技巧分享

全息术的使用教程和技巧分享

全息术的使用教程和技巧分享全息术是一种将三维空间的信息投射到二维物体上的技术。

在当今的科技发展中,全息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教育、娱乐和商业领域。

本文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全息术的使用教程和技巧。

一、全息投影设备的选择和设置在使用全息术之前,选择合适的全息投影设备非常重要。

目前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设备可供选择,如全息显示器、全息投影仪等。

选择设备时,需要考虑到使用场景、预算和效果等因素。

在设置全息投影设备时,要确保投影区域的背景干净、整洁。

任何干扰或杂乱的物体都可能对全息效果产生影响。

此外,还需注意设备投影角度和距离,一般而言,投影器越靠近投影表面,效果越明显。

二、制作全息影像制作全息影像是全息术的核心部分。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制作全息影像的方法。

1. 透射方式: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制作全息影像的方法。

它利用激光光束通过空气中的物体,然后投射到全息记录介质上。

透射方式制作的全息影像能够还原物体的立体空间信息,具有较高的逼真度。

2. 双曝光法:这是一种通过两次曝光将物体的明暗信息分别记录下来的方法。

首先,在拍摄时要确保物体在两次曝光中的位置不变,然后先进行一次曝光,记录下物体的明亮部分;接着再进行一次曝光,记录下物体的暗部。

这样制作出的全息影像可以更加细腻地还原物体的亮度变化。

3. 数码扫描法: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我们还可以使用数码相机和计算机软件来制作全息影像。

首先将物体在不同角度下进行拍摄,然后通过计算机软件将这些图像合成为一个全息影像。

三、展示全息影像的技巧在展示全息影像时,充分利用光线和色彩的特性可以创造出更加生动、逼真的效果。

1. 充分利用光线:在投影区域周围使用柔和的灯光,可以增加全息影像的亮度和立体感。

同时,尽量避免强光直射到投影区域,以免影响观看效果。

2. 考虑颜色搭配:全息影像可以使用多种颜色,而且可以有多层次的渐变效果。

在制作全息影像时,可以选择合适的颜色组合,以增强影像的视觉冲击力。

3. 添加动态效果:除了静态的全息影像,还可以在全息投影中加入动态的元素,如旋转、缩放和运动等。

数字图像处理自动图像聚焦算法的分析和比较

数字图像处理自动图像聚焦算法的分析和比较

数字图像处理自动图像聚焦算法的分析和比较作者:朱琼瑶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年第04期摘要在高品质图像的采集过程中,选取合理的聚焦算法函数是关键,本文对目前主流的自动图像聚焦算法函数进行了比对,着重从运算复杂度方面进行了评价。

经具体分析可得:基于牛顿-拉普拉斯定理函数及梯度平方函数两种方法在结果灵敏性方面优势显著;罗伯特法及向量模方函数法具有较高的稳定度。

上述方法的判定结果对自动图像聚焦算法有着深远影响。

【关键词】图像处理聚焦算法对比分析判定函数自动图像聚焦技术的本质是保证图像测量值精确可靠,该技术可以代替传统的人眼观察法。

该领域作为可视精密仪器研发的基础部分,一直被国内外学者争相重视。

自动图像聚焦技术原理为测距法的改进,测量对象同聚焦镜间的距离;也可利用图像的灰度特性进行分析,从而间接获取距离值。

其中,利用图像灰度反应距离的方法可通过光学法或者基于自动聚焦判定函数的图像处理方法得以实现。

经过试验研究总结,合理的自动聚焦判定函数应具备如下特性,即:低复杂性、高灵敏性及偏离可忽略性。

低复杂性指判定函数形式简洁,计算量低,计算耗时短;高灵敏性主要指待判定数据在自动聚焦位置的数字变化灵敏性;偏离可忽略主要指计算推理得到的位置同试验测量位置相同。

自动聚焦函数的性质取决于判定函数的类型,本文着重对几种主流的自动聚焦判定函数进行了比对,综合评价了不同判定函数的特性。

1 自动图像聚焦判定函数光学基本理论表明,成像系统均可视为一个理想的高斯理论成像机制。

根据牛顿光学理论可得,一个完整的成像机制主要受制于物距、像距及焦距的单独或联合变化,通过调节三个参量间的关系以实现实物与物像间的共轭关系。

共轭程度决定了成像的品质。

焦距合理时,图像的灰度才最理想,这也是自动聚焦判定的基本原理。

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自动聚焦判定函数主要有以下几类,即:灰度梯度判定函数、熵函数、频域判定函数。

1.1 灰度梯度判定函数灰度法是将判定函数经过处理,通过像素反应出的灰度差别反推成像品质。

全息图像技术中的算法与应用

全息图像技术中的算法与应用

全息图像技术中的算法与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全息图像技术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图像处理技术,该技术主要利用光学原理,将物体的全息图像记录到物理介质的表面上,再通过各种算法对这些图像进行处理,最终生成具有立体效果的图像。

本文将从算法和应用两个方面来介绍全息图像技术。

一、算法1.1 多波长全息术多波长全息术是全息图像技术中的一种基本算法,它主要利用可见光、紫外线和红外线等不同波长的光来记录物体的全息图像。

具体操作流程为:先将物体置于干净的白纸之上,然后用激光探头扫描整个物体,最后利用计算机程序将不同波长的数据集通过特定的算法合成为一幅完整的全息图像。

1.2 数字全息术数字全息术是新近出现的一种全息图像技术,它主要利用计算机数字处理技术来构建物体的全息图像。

与传统的全息术相比,数字全息术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灵活的处理方式,具体操作流程为:将物体的二维图像通过数字化技术转化为三维数据集,然后借助计算机程序将这些数据信息转化为全息图像。

1.3 全息综合术全息综合术是一种结合了多种算法的全息图像处理技术,它可以通过不同的处理方式来获得高质量的全息图像。

主要的处理方式包括非线性光学图像处理、迭代图像重建和自适应滤波等多种算法。

二、应用2.1 光学存储技术全息图像技术主要利用光介质来存储图像信息,并且由于其高密度、高速度和高容量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光学存储技术领域,如DVD、CD-ROM和Blue-ray等存储媒介。

2.2 防伪技术全息图像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就是防伪技术,其利用物体的全息图像作为证明身份、产品真伪和产地的标志,为产品的安全和保护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2.3 医学成像技术全息图像技术在医学成像技术领域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医疗影像方面,它可以为医生们提供更详细、更清晰的图像信息,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具有很大的社会意义。

总之,全息图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息数字成像中的自动聚焦方法比较摘要详细比较了数字成像系统中自动聚焦的四种算法,并将这四种算法运用到数字全息图的再现过程中。

结论表明,这几种算法对全息成像系统都有一定的适用性,但是小波变换法在尖锐性上远远优于其他方法。

关键词数字全息;自动聚焦
1引言
数字全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三维数字观察方法,它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应用,如折射度量术[1]、生物样品观察[2]、活细胞分析[3]和速度测量学[4]。

由于数字全息显微技术的数字特性,该技术能够对全息图实施高效率的处理进而改善和提高数字全息再现过程[5],还可以通过改变再现距离和波长来控制再现像的大小[6],进行三维模式识别,物体边缘处理等。

数字全息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实现物体再聚焦的工具,然而,当再现像处于最佳聚焦位置时,它却不能够提供任何判据来断定再现像是否达到聚焦状态。

要使数字全息再现过程也能够像一般成像系统中的自动调焦平台一样实现自动聚焦,我们需要在该过程中加一个外部判断函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聚焦判据。

要进行自动聚焦,首先要判断所获得图像是否为清晰的正焦图像,因此图像清晰度的评价是自动聚焦的首要问题。

聚焦判据函数的基本要求是(1)单峰函数。

对同一成像目标的一系列图像求其曲线,其最值恰好对应最清晰的图像;(2)函数最值两侧分别完全
相反的单调性。

(3)函数在最值两侧的斜率绝对值应该比较大。

文中给出了几种图像清晰度评价函数,并比较了它们在全息图的再现过程中的不同。

2 几种聚焦判据算法及比较
完全聚焦的图像比离焦的图像包含等多的细节和信息量是对焦方法实现的前提。

这个评价函数返回表征离焦与否的一个值。

对应评价函数最大值处的位置参数被认定为最佳像面的位置参数。

从空域角度看,聚焦图像比离焦图像灰度变化明显,有较锐化的边缘。

从频域角度看,由于离焦是一个低通滤波的过程,当图像对比度不大即离焦时,图像的高频分量相对较少。

聚焦图像比离焦图像包含更多的信息和细节,也就相应的包含更多的高频分量。

图像质量的好坏和清晰度与图像的高频分量有很大的关系。

根据这个特点,聚焦判据函数可以分为空域函数和频域函数两类。

常见的空域判据函数有灰度方差法、灰度梯度法、图像灰度熵法等。

频域判据函数是把图像转换成相应的频域中,两个基本的变换是傅利叶变换和小波变换。

2.1 灰度方差法
完全聚焦的图象应有较多的灰度变化,因此图像的聚焦程度也可以用灰度变化的平均程度即方差来衡量[7]
(1)
(2)
其中,为图像的灰度值,为图像中所有像素的灰度平均值,、
分别表示图像行数和列数,当有最大值的位置为聚焦位置
2.2 灰度熵值法
聚焦良好的图像的熵大于没有聚焦清晰的图像,图像能量和图像熵分别为定义为
(3)
(4)
根据香农信息理论,熵最大时信息量最多,那么当一定时,越大,图像越清晰。

2.3 傅利叶频谱函数法
该方法是基于傅利叶变换的,是频域评价函数。

它的理论依据是:图像清晰或聚焦的程度主要由图像强度分布中的高频分量的多少来决定,高频分量少则图像模糊,高频分量多则图像清晰。

通过二维傅利叶变换对图像空间的频率进行分析。

对于连续的图像,可由下式求出它的傅利叶变换
(5)
对于数字图像,可把在和方向上用抽样间隔和进行抽样得到,得到
(6)
,分别为横纵方向的像素数,,,,为整数。

边缘信息的傅利叶变换后对应于频谱的高频分量,由于聚焦良好的图像有尖锐、清晰的边缘,因此这样的图像包含更多的高频分量。

当离准焦位置比较远时,使用高频能量作为判据可以很好的体
现细节的变化,但当图像接近于清晰时,细节的变化更体现在较多的低频分量变为高频分量,为了突出高频分量的作用,定义了下式作为图像的聚焦判据函数
(7)
2.4 离散小波变换法
小波分析方法是一种窗口大小固定但其形状可改变的,时间窗和频率窗都可改变的时域局部化分析方法。

在低频部分具有较高的频率分辨率和较低的时间分辨率,在高频部分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和较低的频率分辨率。

在实际运用中连续小波要离散化,这一离散化是针对连续的尺度参数a和连续平移参数b的。

通常把连续小波中的a和b的离散化公式分别取作和。

对应离散化的小波函数写作:(8)
离散化小波系数可表示为
(9)
对图像进行了二维离散小波分解是把图像分解为低频部分和三个方向(水平、垂直、斜线)的高频部分。

图1用二维离散小波对图像进行分解的示意图,l表示低频,h表示高频,下标1,2表示一级二级分解。

图1图像小波分解示意图
本文采用db1小波对图像进行单尺度分解,小波分解后的斜线
高频系数的平方和作为聚焦判据函数。

图像的清晰度主要取决于小波分解后的高频系数,高频系数丰富,则图像聚焦,高频分量少则图像模糊。

3模拟实验结果
为了比较上述判据的优劣,我们在数字全息再现程序中分别加入了上几种聚焦判据函数。

采用汉字图象作为记录物体如图2-1所示。

全息记录采用离轴方式,设模拟记录全息图的ccd像元数为1024×1024,像元尺寸为,光敏面尺寸为,记录光波波长,物距为400mm。

图2-2所示的是截取全息图的一部分。

把该全息图调入编好的数字再现程序进行数字再现。

再现时用原参考光再现,抽样间隔与再现波长与记录时相同,那么准确的像距应该为400mm。

图2-3是离焦量为10mm的再现像,图2-4是完全聚焦的再现像。

图3是数字再现过程中采用不同聚焦判据得到实验结果。

从该函数图象中我们容易看出,在聚焦位置都有峰值,其中熵值法得到的判距函数单峰性不好,而且聚焦位置有一定的误差,误差为0.25%,其他方法几乎没有误差。

小波变换法聚焦判据函数具有很好的尖锐性和准确性。

方差法虽然有不错的单峰性,但在聚焦点处变化稍微缓慢,频谱法在整个过程具有不错的尖锐性,但相对离散小波变换法还存在聚焦附近变换缓慢的问题。

因此离散小波变换法在聚焦过程中尖锐性最好。

图2-1 物体图2-2 数字全息图(截取一部分)
图2-3离焦量为10mm的再现像图2-4 准确的再现像
图3 聚焦判据函数
4结论
比较了灰度方差法、灰度熵值法、傅利叶频谱函数法和离散小波变换法这四种数字成像过程中的自动聚焦算法,并将它们运用到数字全息图的再现过程中来判定再现像面的准确位置。

结果表明离散小波变换法在灵敏度和准确度上优于其它三种方法。

5参考文献
1 m. sebesta and m. gustafsson. object characterization with refractometric digital fourier holography.
2 j. garcia-sucerquia, w. xu, s. k. jericho, p. klages, m. h. jericho, and h. j. kreuzer. digital in-line holographic microscopy.
3 f. charrière, a. marian, f. montfort, j. kuehn, t. colomb, e. cuche, p. marquet, and c. depeursinge. cell refractive index tomography by digital holographic microscopy. opt. lett. 31(2):178~180(2006)
4 p. ferraro, s. de nicola, g. coppola, a. finizio, d. alfieri, and g. pierattini controlling image size as a function of distance and wavelength in fresnel-transform reconstruction of digital holograms. optics letters,
29(8):854~856(2004)
5 e. cuche, f. bevilacqua, and c. depeursinge. digital holography for quantitative phase-contrast imaging. opt. lett., 24(5):291~293(1999)
6 p. ferraro, s. de nicola, g. coppola, a. finizio, d. alfieri, and g. pierattini controlling image size as a function of distance and wavelength in fresnel-transform reconstruction of digital holograms. optics letters,
29(8):854~856(2004)
7 祝世平, 房建成. 一种新的能量谱-熵图像评价函数[j]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