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数学必修五教案第二章 数列综合之基础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列综合 编稿: 审稿:

【学习目标】

1.系统掌握数列的有关概念和公式;

2.掌握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3.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n a 与前n 项和公式n S 的关系,能通过前n 项和公式n S 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n a ;

4.掌握常见的几种数列求和方法.

【知识网络】

【要点梳理】

要点一、数列的通项公式

数列的通项公式

一个数列{}n a 的第n 项n a 与项数n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果可以用一个公式()n a f n =来表示,我们就把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要点诠释:

①不是每个数列都能写出它的通项公式。如数列1,2,3,―1,4,―2,就写不出通项公式;

②有的数列虽然有通项公式,但在形式上又不一定是唯一的。如:数列―1,1,―1,1,…

的通项公式可以写成(1)n

n a =-,也可以写成cos n a n π=;

③仅仅知道一个数列的前面的有限项,无其他说明,数列是不能确定的。 通项n a 与前n 项和n S 的关系: 任意数列{}n a 的前n 项和12n n S a a a =++

+;

1

1

(1)(2)

n n n S n a S S n -=⎧⎪=⎨

-≥⎪⎩

要点诠释:

由前n 项和n S 求数列通项时,要分三步进行: (1)求11a S =,

(2)求出当n≥2时的n a ,

(3)如果令n≥2时得出的n a 中的n=1时有11a S =成立,则最后的通项公式可以统一写成一个形式,否则就只能写成分段的形式。

数列的递推式:

如果已知数列的第一项或前若干项,且任一项n a 与它的前一项1n a -或前若干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简称递推式。

要点诠释:

利用递推关系表示数列时,需要有相应个数的初始值,可用凑配法、换元法等. 要点二、等差数列

判定一个数列为等差数列的常用方法

①定义法:1n n a a d +-=(常数)⇔{}n a 是等差数列;

②中项公式法:122(*){}n n n n a a a n N a ++=+∈⇔是等差数列; ③通项公式法:n a pn q =+(p ,q 为常数)⇔{}n a 是等差数列;

④前n 项和公式法:2

n S An Bn =+(A ,B 为常数)⇔{}n a 是等差数列。

要点诠释:对于探索性较强的问题,则应注意从特例入手,归纳猜想一般特性。 等差数列的有关性质:

(1)通项公式的推广:+(n m n m a a =-)d

(2)若*

()m n p q m n p q N +=+∈、、、,则m n p q a a a a +=+;

特别,若2m n p +=,则2m n p a a a += (

3

{}

n a 中,若

*m n p m n p N ∈、、(、、)成等差数列,则m n p a a a 、、成等差数列.

(4)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中,连续k 项和232,,k k k k k S S S S S --,… 组成新的等差数列。

(5)等差数列{}n a ,前n 项和为n S

①当n 为奇数时,12

n n S n a +=⋅;12

n S S a +-=奇偶;

1

1

S n S n +=

-奇偶

; ②当n 为偶数时,1

2

2

(

)2

n n

n a a S n ++=⋅;1

2

S S dn -=

偶奇;21

2

n

n a S S a +=奇偶。

(6)等差数列{}n a ,前n 项和为n S ,则

m n m n

S S S m n m n

+-=

-+(m 、n ∈N*,且m ≠n )。 (7)等差数列{}n a 中,若m+n=p+q (m 、n 、p 、q ∈N*,且m≠n ,p≠q ),则

p q

m n S S S S m n p q

--=--。

(8)等差数列{}n a 中,公差d ,依次每k 项和:k S ,2k k S S -,32k k S S -成等差数列,新公差2

'd k d =.

等差数列前n 项和n S 的最值问题:

等差数列{}n a 中

① 若a 1>0,d <0,n S 有最大值,可由不等式组10

n n a a +≥⎧⎨

≤⎩来确定n ;

② 若a 1<0,d >0,n S 有最小值,可由不等式组1

0n n a a +≤⎧⎨≥⎩来确定n ,也可由前n 项和

公式21()22

n d d

S n a n =

+-来确定n. 要点诠释:等差数列的求和中的函数思想是解决最值问题的基本方法. 要点三、:等比数列

判定一个数列是等比数列的常用方法 (1)定义法:

1

n n

a q a +=(q 是不为0的常数,n ∈N*){}n a ⇔是等比数列; (2)通项公式法:n

n a cq =(c 、q 均是不为0的常数n ∈N*){}n a ⇔是等比数列; (3)中项公式法:2

12n n n a a a ++=⋅(120n n n a a a ++⋅⋅≠,*n N ∈){}n a ⇔是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的主要性质:

(1)通项公式的推广:n m

n m a a q -=

(2)若*

()m n p q m n p q N +=+∈、、、,则m n p q a a a a ⋅=⋅.

特别,若2m n p +=,则2

m n p a a a ⋅= (

4

{}

n a 中,若

*m n p m n p N ∈、、(、、)成等差数列,则m n p a a a 、、成等比数列.

(5)公比为q 的等比数列中,连续k 项和232,,k k k k k S S S S S --,… 组成新的等比数列。

(6)等比数列{}n a ,前n 项和为n S ,当n 为偶数时,S S q =偶奇。

(7)等比数列{}n a 中,公比为q ,依次每k 项和:k S ,2k k S S -,32k k S S -…成公比为q k 的等比数列。

(8)若{}n a 为正项等比数列,则{log }a n a (a >0且a≠1)为等差数列;反之,若{}

n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