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教案设计
《醉翁亭记》教案设计(通用10篇)
《醉翁亭记》教案设计《醉翁亭记》教案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醉翁亭记》教案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醉翁亭记》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从“醉”和“乐”中所抒发的政治理想。
2.理解文中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3.掌握基础的文言词语。
4.背诵课文,默写重要句子。
【教学重点】掌握实词解释与重要句子翻译;领会课文内容;体验作者心情。
【教学难点】领会“与民同乐”的内涵。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多媒体显示:欧阳修图片知道他是谁吗?(欧阳修)谁为大家介绍一下欧阳修?多媒体显示: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24岁考取进士,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
多媒体显示:醉翁亭图片知道这个亭子的名子吗?(醉翁亭)醉翁亭与欧阳修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去探寻答案!二、范读感知活动一:我是小导游1.听读课文,要求:边听边提炼出醉翁亭的地理和人文信息。
活动:你来做导游,把醉翁亭介绍给游客。
注:此环节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听读全文,提炼醉翁亭的位置、造型、建造者、命名者、命名的原因、周围的环境、当年的历史等有效信息,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使学生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解。
听了这几位同学的讲解,相信大家一定对醉翁亭有了初步的印象,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印象和了解把这篇文章齐读一遍。
多媒体显示:2.齐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②以导游的身份,读出对风景名胜醉翁亭的欣赏和赞美。
注:此环节的目的在于组织学生落实字音,并初步感受醉翁亭的自然美和人文美。
三、朗读探究刚才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让我想起了许多古文鉴赏家对《醉翁亭记》的评价,他们说:《醉翁亭记》读起来,朗朗上口,错落有致,极富音韵美。
初中语文《醉翁亭记》优秀教案三篇
初中语文《醉翁亭记》优秀教案三篇《醉翁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文章。
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
欧阳修不仅以散文著称,他的诗词、文评也有很高的成就。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语文醉翁亭记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初中语文《醉翁亭记》优秀教案一教学目的:一背诵全文。
二基本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设想:《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重点放在熟读和背诵上,同时能够基本理解课文的内容。
基于此,本文教学从熟读课文起始,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对课文大意有个初步感知;然后,指导学生以二人小组和全班讨论的形式,疏通全文大意。
这是基本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
对于基本理解课文内容这一教学目的,拟化繁为简,抓住贯穿全文的主线--“乐”字,体会作者文中蕴含着的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学生能对此有所体会或了解,即达到这一教学目的。
拟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一熟读课文;疏通全文大意。
二抓住“乐”字,基本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看“阅读提示”,了解作者欧阳修和本文写作背景;了解本文主要内容。
二读课文。
△教师范读,或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必要时在书上注汉语拼音。
△教师提出下列字词,请学生读准字音。
方法:出示卡片或小黑板。
滁() 壑() 琅琊() 潺()酿() 僧() 辄() 霏()暝() 朝()而往伛偻()洌() 蔌() 射者中() 弈()觥筹() 翳()△学生试读课文。
要求:放声读书。
△学生互读课文。
方法:二人小组,一人读一人听,纠正读音错误;各读一遍。
△请一位学生读书,集体纠正读音。
(或请四位学生,每人读一段)[说明]从正音入手,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是为了熟悉课文内容。
以上学生已经听读了两遍,自己读了两遍,对课文内容大致了解了一些。
本文语言浅易,熟读利于疏通全文大意。
三疏通全文大意。
△二人小组,参考注解,疏通全文大意。
醉翁亭记教案(7篇
醉翁亭记教案(7篇教学目的及要求:1、题解,了解本文及写作背景。
2、学习生字,在理解重点词的根底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3、熟读课文,留意句中停顿。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在理解重点词的根底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2、熟读课文,留意句中停顿。
教学难点:题解,了解本文及写作背景。
教学过程:一、题解,了解本文及写作背景:1、: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闻名文学家、史学家。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古文运动的首领,宋代散文家之首席。
2、写作背景:写于被贬为滁州太守第三年(1046年),他当时只有三十九岁,却自称为“苍颜白发”的“醉翁”,这有点自嘲的意味。
滁州地处江淮之间,交通不便,民风淳朴。
欧阳修渥衬瓯槐幔?送臼猓??槐?萼堤荆??且曰??奶?鹊焙盟?牡胤焦伲??傩瞻焓隆3?莘绻庑憷觯?费粜薇慵那樯剿??允?谱杂椋?朊裢?郑?涯谛牡囊钟粞谘乖谏剿?胧?浦?种?小?3、出处:选自《欧阳文忠公集》。
文忠是他的谥号。
二、学习生字,理解重点词,熟识课文内容:1、生字:chú hè láng yá chán niàng zhé滁壑琅琊潺酿辄fēi míng huì yǔ lǚ liè yáo霏暝晦伛偻洌肴sù hān yì gōng chóu yì蔌酣弈觥筹翳2、重点词: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树木)茂密的样子。
②有亭翼然而临于泉上者: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③名之者谁:为……命名④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⑤野芳发而暗香:香花⑥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⑦伛偻提携:指老老小小的行人。
⑧宴酣之乐:尽兴地喝酒⑨觥筹交叉:酒杯;酒筹三、朗读课文,留意句中停顿。
其次课时阅读理解课教学目的及要求:在把握重点字词含义的根底上,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重点及难点:同上教学过程:一、第一段:1、朗读,留意句中停顿。
《醉翁亭记》教案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醉翁亭记》的主题、结构、修辞手法及其在文言文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篇文章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文言文学习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醉翁亭记》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篇文言文。首先,通过提问导入新课,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山水之乐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这为接下来的课程内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然而,我也注意到在理论介绍和案例分析环节,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这在后续的教学中需要加以关注和弥补。
3.增强文化认同感,了解我国古代文人寄情山水的情怀,体会传统文学的魅力。
4.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从多角度审视文章,理解作者观点,形成自己的见解。
5.提高表达能力,借鉴课文表达技巧,进行创意写作,提升写作水平。
6.培养合作意识,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心得,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文言文词汇及句式理解: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关键词汇和特殊句式,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山水之乐”等,理解其意义和用法。
(4)批判性思维培养: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审视课文,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
举例:针对文章中的观点,如“醉翁之意不在酒”,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是否认同作者的观点,并给出理由。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醉翁亭记》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游山玩水时,是否有过与欧阳修相似的感悟?”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醉翁亭记》中的山水之乐。
《醉翁亭记》课程教案
《醉翁亭记》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醉翁亭记》的作者背景、文学地位及主要内容。
(2)能够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能够默写并背诵文章中的精彩片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2)学会通过朗读、感悟,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
(3)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培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体会作者淡泊名利、与民同乐的博大胸怀。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醉翁亭记》的作者背景、文学地位及主要内容。
2. 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默写并背诵文章中的精彩片段。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文中涉及的古文词语和句式。
2. 深入领会作者淡泊名利、与民同乐的博大胸怀。
3. 感悟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文段为例,讲解文言文阅读技巧。
3. 采用合作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运用朗读感悟法,通过朗读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醉翁亭记》的作者背景、文学地位及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体会文章语言美。
3.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文章主题思想,分享学习心得。
4. 案例分析:选取文章中的精彩片段,讲解文言文阅读技巧,引导学生分析并欣赏作者的写作风格。
5. 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文章的情感表达,体会作者与民同乐的博大胸怀。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醉翁亭记》教案4篇
《醉翁亭记》教案《醉翁亭记》教案4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醉翁亭记》教案4篇,欢迎大家分享。
《醉翁亭记》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3.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
2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的朗读录音带。
2.将本课知识点制作成课堂使用的幻灯片。
3.学生准备汉语词典、文言文词典等工具书。
设计思路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他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琊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
智仙为方便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
欧阳修用自己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
后来,便写了《醉翁亭记》。
本文是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时写的。
文章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二、读课文1.听读。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要求:听清字音,必要时在书上注汉语拼音。
2.正音。
(幻灯出示下列字词,请学生读准字音。
)滁( ) 壑( ) 琊( ) 潺( ) 酿( )僧( ) 辄( ) 霏( ) 暝( ) 洌( )蔌( ) 弈( ) 翳( ) 射( ) 觥( )偻( ) 朝( )而往3.学生试读课文。
朗读课文。
朗读时要注意21个“也”语气不尽相同。
“也”大致表达了以下几种语气:(1)陈述(用于描述景物)。
如:环滁皆山也。
琅琊也。
(2)肯定(用于介绍人名)。
如:山之僧智仙也。
太守自谓也。
(3)感叹(用于直抒胸臆)。
如:在乎山水之间也。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朗读时,应通过上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醉翁亭记教案设计和教学反思
《醉翁亭记》教案设计与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醉翁亭记》全文。
(2)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
(3)分析并欣赏文中描绘的景色和表达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2)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提高语文素养。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体会作者淡泊名利、与民同乐的人生观。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醉翁亭记》。
(2)理解文中的关键字词、句式和修辞手法。
(3)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的情感。
2. 教学难点:(1)文中的古代文化常识。
(2)理解作者淡泊名利、与民同乐的人生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欧阳修及其作品《醉翁亭记》。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中的关键字词和句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本的写作手法和表达的情感。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教师讲解:(1)讲解文中的古代文化常识。
(2)解析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 练习巩固:(1)设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让学生进行朗读、默写等训练。
6.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醉翁亭记》。
2. 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作者人生观的感悟。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2.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4. 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是否有待提高的地方。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1)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醉翁亭记》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醉翁亭记》教案
《醉翁亭记》教案《醉翁亭记》教案「篇一」一教师提示自读要点和自读方法。
1.这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
以思想感情——一个“乐”字贯穿全文。
自读这篇课文,要抓住“乐”这条主线,体会课文是如何围绕它层层展开记叙的脉络:山水乐——四时乐——宴酣乐——禽鸟乐——太守乐。
抓住了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也就能顺利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2.本文采用了叙事与写景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要弄清文章中哪些是叙事,哪些是写景抒情,三者是怎样紧密结合起来的,从而领会本文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要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个人被贬的经历,体会本文抒发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3.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
骈散相间,多为散句,但也间有骈句,特别是使用21个“也”字作句尾,韵味浓郁;巧妙地用了25个“而”字使文章流畅优美,从容婉转。
本文还有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句,如“环滁皆山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等。
这些名句要熟记、牢记,并理解其蕴涵。
本文除语言特色外,情致满篇而构成了散文诗。
4.自读这篇文章,首先要根据“自读要点”和课文前的“自读提示”,结合注释仔细疏通文字,把握课文大意,通过讨论,解决疑难。
在这基础上完成课本的“练习”和本.教案设计的“自学作业”。
自学过程中还要善于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做到“温故知新”。
还可以把本文与《登泰山记》比较,找出其异同。
最后,就文章的重点问题请教师讲析。
在整个自学过程中,要反复朗读,直至背诵全文。
二自读作业。
1.这篇文章的脉络十分清楚。
试根据你的理解在下边的横线处填上适当的话。
(已附答案,下同)(1)开头部分介绍了醉翁亭,包括两个衔接得十分自然的层次:前一层介绍亭的环境;后一层介绍亭名由来。
(2)中间部分描写醉翁亭的景色,也可分两层:第1层写山间朝暮、四季不同景色,先用“若夫”一词领起,后接“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第2层写人游琅琊山之乐,先用“至于”一词表示这一层的内容跟前一层是平列,然后依次写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饮和太守醉四项内容。
醉翁亭记公开课优秀教案(优秀10篇)
醉翁亭记公开课优秀教案(优秀10篇)醉翁亭记公开课优秀教案篇一教学设想:作为初三学生可以借助工具书解决翻译问题,因此课前预习要求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熟读课文,疏通文意,翻译好课文。
课内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解释难句,不多费时。
采用“旅游赏景”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用自主参与教学法,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利用课内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
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激发学习积极性。
2、探寻古人足迹,感受祖国美丽山水风光和灿烂的文化。
3、掌握作者写作思路,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
教学设计:1、采用“旅游赏景”的形式。
2、使用多媒体设备。
教学要求:作为初三学生可以借助工具书解决翻译问题,因此课前预习要求熟读课文,疏通文意,翻译好课文。
材料准备:1、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2、欧阳修的生平经历,思想。
3、滁州地理环境的图文介绍。
教学实录片段:师:同学们,欢迎乘坐旅游班车。
今日我们要随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到滁州旅游。
现趁班车行驶的时间,我请导游为大家介绍我们的目的地。
生:滁州,地处安徽省东部,是座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她有秀美绮丽的自然风光。
生:滁州还有丰富的人文古迹,是历代文人墨客的游览胜地。
唐宋文人韦应物、欧阳修、辛弃疾等曾先后在此作官,其他诗人如苏轼、王安石等也曾到此游览,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
师:不知那位同学记得他们写的诗?生:《醉翁亭记》。
生:还有《滁州西涧》。
师:对!谁来背诵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生:《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师:很好。
同学们,我们现已到达滁州。
哪位同学来说说我们的行程?生:(播放琅琊山旅游景区示意图及相关风景片。
)滁州——琅琊山——酿泉——醉翁亭师:刚才介绍了滁州总体情况,现在请同学来介绍我们所见到的滁州的地理特点,以及琅琊山的风光。
生:“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师:谁来解释?生:鸟瞰滁州四周都是山。
其中最著名的是西郊的琅琊山。
《醉翁亭记》教案优秀4篇
《醉翁亭记》教案优秀4篇情景导入,渲染气氛篇一杜甫说:“文章憎命达”,这话充分地说明了文章与生活处境之间的尴尬关系,这似乎是一个永恒的悖论。
一般情况下,文章写得好的人,他的生活景况都不太顺畅。
因而又有人说:愤怒出诗人,孤独出诗人等等,不一而足。
我们今天要学的《醉翁亭记》就是欧阳修被贬官滁州时写下的传世名篇。
《醉翁亭记》教案篇二《醉翁亭记》是一篇美文,应注重语言的品味与诵读,积累文言词句。
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赏析方法。
本设计以“醉”字为切入点,以“太守醉”、“我们醉”为突破口,带动全文,品析文章的思想内容与写作特色,最后进行归纳、迁移。
并将学生的想象力、分析概括能力和朗读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教学目标:1.品味文美、情美,背读课文。
2.理解融情入景、“卒章显志”的手法。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醉翁亭周围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物欢乐场景的描绘,体会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难点:体会“醉”与“乐”之关系,理解“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课时安排:(1)《醉翁亭记》的第二课时。
(2)课型:赏析课。
教学步骤:一、问题的提出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千古传诵的名文,古往今来,多少人们对此文百读不厌,津津乐道,感慨万千,沉醉于其中。
那么人们为何而醉?本文有何独特的魅力?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美文吧板书课题、作者。
(醉翁亭记,欧阳修)问:亭名由何而来?太守为何取号为醉翁?明确: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
太守即欧阳修,号醉翁,其特点是易醉。
那么,醉翁的“醉”由何而生?仅仅是酒醉吗?出示两个问题:1.太守为什么而醉?2.我们为什么而醉?二、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一:太守为什么而醉?领悟其思想内容。
(一)依据自己预习时读书的感受,大家谈谈太守为什么而醉。
学生自由发言,师总结概括:为景而醉,为人而醉,为情而醉。
板书:(二)那课文中那些句子描绘了醉翁亭四周的山水之景、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1)指名朗读描绘的句子,想象画面。
醉翁亭记教案
醉翁亭记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工作方案、演讲稿、实习报告、心得体会、条据文书、教案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work plans, speeches, internship reports, insights, doctrinal documents, lesson plans,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醉翁亭记教案醉翁亭记教案醉翁亭记教案1【课型】活动课。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醉翁亭记)优秀教案乐言中学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醉翁亭记)优秀教案(乐言中学) 撰写优秀教案是每个教师都必需熟悉的一项工作,好的优秀教案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站提供的这套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优秀教案符合新课标的标准,思路清楚,结构合理,合适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素养教育的要求相吻合,具有科学性、有用性等优点。
下面提供多套优秀教案供您参考!(醉翁亭记)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3、累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1、重点:⑴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
⑴累积文言词汇。
2、难点: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教学打算)1、打算课文的朗读录音带。
2、将本课知识点制作成课堂使用的幻灯片。
3、学生打算汉语词典、文言文词典等工具书。
(设计思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重点要放在熟读和背诵上,在此根底上根本理解课文的内容。
基于此,本文教学从让学生熟读课文起始,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对课文大意有个初步感知;然后,指导学生以二人小组和全班商量的形式,疏通全文大意。
这是根本理解课文内容的根底。
对于根本理解课文内容这一教学目标,拟化繁为简,抓住贯穿全文的主线──“乐〞字,体会作者文中蕴含着的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学生对此有所体会或了解,便能到达这一教学目标。
本文言语骈散结合,读起来上口。
因此,将朗读、背诵确定为教学的主要目标。
背诵肯定量的名篇,对学生是终生有益的,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内容和写法上,有很多值得研究或教读的东西,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读、背为本课教学的第—重点。
同时,并不无视引导学生对全文根本内容的理解,只不过处置上采纳了较为简洁的思路而已──抓住一个“乐〞字,体会作者所乐的内涵。
应该说,学生能够理解了这个“乐〞,也就根本上理解了全文内容。
(教学过程)第—课时一、导入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他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琊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
《醉翁亭记》教案
《醉翁亭记》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醉翁亭记》全文;(2)理解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翻译重要的段落;(3)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的一些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2)通过对比分析、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3)通过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生和自然,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3)通过文中的人生哲理,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人生境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醉翁亭记》全文;(2)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式,翻译重要的段落;(3)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的一些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的理解;(2)文中运用的一些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欣赏;(3)对文中人生哲理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及其文学地位;(2)简介《醉翁亭记》的背景和创作动机;(3)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全文,理解文意,体会文中意境;(2)让学生自主查阅工具书,解决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式;(3)让学生自主翻译重要的段落,总结文中的主题思想。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对比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2)分组讨论,探讨文中的人生哲理和对自然的热爱;(3)分组展示,分享学习成果,互相评价和借鉴。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态度;(2)评价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的表现,如表达能力、合作精神等;(3)评价学生在课堂提问中的回答,如思维敏捷性、知识掌握程度等。
2. 作业评价:(1)评价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如字迹工整、答案准确等;(2)评价学生在作业中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3)评价学生对作业中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优秀5篇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优秀5篇《醉翁亭记》教案篇一“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这副对联,据说是清代人所题,当时欧阳修已去世八百多年,“醉乡犹在”“亭影不孤”是后人对欧阳修的深深感念。
醉翁亭就是以欧阳修写的一篇文章——《醉翁亭记》而名扬天下。
今日就让我们来学习这篇美文,感受它的魅力!1.积累文言词语,把握一些常用实词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美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4.理解在文中抒发的政整治想和流露出的多而杂情感。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今日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千古传诵的名文,古往今来,多少人对此文百读不厌,津津乐道,感慨万千,沉醉于其中。
那么人们为何而沉醉?本文有何独特的魅力?让我们一起来赏识这篇美文吧!(板书文题、)二、自学引导(一)——预习与交流1.引导同学积累字词。
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环滁(chú)林壑(hè)琅琊(lángyá)饮少辄醉(zhé)岩穴暝(míng)伛偻(yǔlǚ)酒洌(liè)山肴(yáo)野蔌(sù)觥筹(gōngchóu)射者中(zhòng)弈者胜(yì)颓然(tuí)阴翳(yì)潺(chán)2.积累文言词汇。
(1)重点实词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繁盛。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临于泉上者:居高面下。
林霏开:霏,遍布的云气;开,消散,散开。
野芳发而暗香:芳,花;发,开放。
云归而岩穴暝:归,聚合;暝,昏暗。
泉香而酒洌:清。
杂然而前陈者:陈设,摆开。
觥筹交叉:交互错杂。
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荫。
翳,遮盖。
宴酣之乐:尽兴地喝酒。
颓然:倒下的样子。
(2)一词多义归:云归而岩穴暝(聚合)太守归而客人从也(回家)乐:山水之乐(名词,乐趣)人知从太守游而乐(动词,欢快)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前为“以……为乐”;后为“欢乐”)秀: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丽)佳木秀而繁阴(繁盛)谓:太守自谓(称谓,命名)太守谓谁(是,为)而: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连词,表示递进关系,而且)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不译)朝而往,暮而归(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溪深而鱼肥(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可不译)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连词,表示转变关系,却)(3)词类活用名之者谁(名词作动词,命名)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4)古今异义醉翁之意不在酒(古义:意趣,情趣。
《醉翁亭记》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
10.1 教学计划
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明确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和目标。
10.2 进度安排
根据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每个章节的讲解和实践活动,确保教学进度顺利进行。
第十一章:教学评价与反馈
11.1 课堂即时评价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和理解程度,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12.2 心理安全
营造一个包容、尊重的学习氛围,保护学生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避免负面评价和批评。
12.3 网络安全
如果使用网络资源,要教育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避免接触不良信息,保护学生个人信息安全。
第十三章:家校沟通与合作
13.1 家长会议
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第二章:教学内容
2.1 教学文本
《醉翁亭记》全文
2.2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熟读并理解《醉翁亭记》的文意,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2.3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文中涉及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三章:教学过程
3.1 导入新课
教师简要介绍《醉翁亭记》的作者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
第四章:教学评价
4.1 课堂表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4.2 练习完成情况
检查学生课堂练习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4.3 学生互评
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和共同进步。
第五章:教学资源
5.1 教学课件
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1.2 课后作业评价
《醉翁亭记》教案模板8篇
《醉翁亭记》教案模板8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醉翁亭记》教案模板8篇《醉翁亭记》教案模板8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醉翁亭记欧阳修彭秀萍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把握作者的思路,理出文章线索。
2、体会作者的旷达胸襟,学会正确看待挫折。
3、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过程与方法:诵读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欧阳修“与民同乐”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掌握全文的脉络并理解写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理解本文从“乐”和“醉”中所抒发的“与民同乐”的思想。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教材分析:《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的作品。
作者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贬,但表现出了观达的情怀。
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又自得其乐,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儒家仁爱的社会理想把对山水对民众的爱倾注到这篇酒后的记游文字中,如诗如画。
是一篇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文章。
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题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2、学习生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3、熟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2、熟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
教学难点:题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生字:滁chú壑hè琅琊lánɡyá潺chán酿 niànɡ僧 sēn 辄 zhé暝 mínɡ朝而往 cháo ér wǎnɡ伛偻yǔlǚè蔌sù射者中 shèzhězhōnɡ觥筹ɡōnɡchóu 翳yì2、重点词: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树木)茂盛的样子。
②有亭翼然而临于泉上者: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③名之者谁:为……命名④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⑤野芳发而幽香:香花⑥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⑦伛偻提携:指老老小小的行人。
⑧宴酣之乐:尽兴地喝酒⑨觥筹交错:酒杯;酒筹二、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大家刚学了《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发生了什么事啊?学生: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师:对,那滕子京是为何被贬的?生:支持范仲淹的改革师:没错,我们知道范仲淹因为实施政治改革得罪了当权派而在被贬谪邓州,被贬谪邓州的第二年,也就是庆历六年,范仲淹写下了《岳阳楼记》,寄托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实际上,这次改革,受到贬谪除了范仲淹和滕子京之外,还有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的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也在同一年被贬谪到滁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
同一年,欧阳修也在滁州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
三题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1作者: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旧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
本文选自《欧阳文忠公集》。
2 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范仲淹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分辨,得罪了当权派,被贬滁州知州。
被贬后,欧阳修心情郁闷,经常去滁州城西南十里的琅琊山游玩,并与山寺中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
庆历六年,智仙建亭于琅琊山酿泉旁,以为游息之所。
欧阳修登亭“饮少辄醉”,故给它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醉翁亭记》这篇流芳千古的美文欧阳修写此文时不过39岁,文中所说“年又最高”“苍颜白发”,都是夸张的写法。
四初步感知文章1 请一同学起身朗读课文,其余学生认真听,自己有哪些不会读的读音标出,这位同学读错的读音标出2.分析刚同学朗读字音,更正3、放课文录音,学生更正自己读错或不会读的字音。
4.重点要注意的读音,(注释中没有的学生在书上标好音)滁( ) 壑( ) 琊( ) 潺( ) 酿( )僧( ) 辄( ) 霏( ) 暝( ) 洌( )蔌( ) 弈( ) 翳( ) 射( ) 觥( )偻( ) 朝( )而往5、集体朗读课文朗读课文前,引导学生朗读时要注意21个“也”语气不尽相同。
“也”大致表达了以下几种语气:(1)陈述(用于描述景物)。
如:环滁皆山也。
琅琊也。
(2)肯定(用于介绍人名)。
如:山之僧智仙也。
太守自谓也。
(3)感叹(用于直抒胸臆)。
如:在乎山水之间也。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朗读时,应通过上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读到“也”字后面应有较长的停顿。
朗读时还要注意25个“而”字,读时应分辨轻重。
一般来说,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都要重读。
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凡作为连接词语的“而”和有调整音节作用的“而”,则可以轻读。
如:朝而往,暮而归。
此外,还要注意骈散结合的旬式,读时节奏要富于变化,悦耳动听。
五.合作学习。
1 二人合作,参考注解,疏通全文大意。
没有注解的语句,凭借学过的文言常识解决或查阅工具书解决;解决不了的,画下来,待全班集体讨论解决。
说明:引导学生利用书上注解和工具书独立学习,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设立二人小组来讨论全文大意,是为了互相启发,并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集体解难。
各小组提出在疏通文意中遇到的问题,集体讨论,教师适时点拨或给予解答3 设计问题问:亭名由何而来?太守为何取号为醉翁?明确: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
太守即欧阳修,号醉翁,其特点是易醉。
那么,醉翁的“醉”由何而生?仅仅是酒醉吗?出示两个问题:(1).太守为什么而醉?(2.)我们为什么而醉?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一:太守为什么而醉?领悟其思想内容。
(一)依据自己预习时读书的感受,大家谈谈太守为什么而醉。
学生自由发言,师总结概括:为景而醉,为人而醉,为情而醉。
板书:(二)那课文中那些句子描绘了醉翁亭四周的山水之景、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1)指名朗读描绘的句子,想象画面。
(2)醉翁亭依山傍水,景色千变万化,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写景的顺序怎样?指名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第一段作者利用空间的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可归纳为:群山环绕图→琅琊秀色图→酿泉流水图→溪亭展翅图。
第二段,利用时间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明的晦明变化图及四季风光图:“野芳发而幽香”春意盎然,“佳木秀而繁阴”暑气逼人,“风霜高洁”秋高气爽,“水落石出”一片寂然。
作者写山山水水,花草树木,都蕴涵着作者深深的情怀,因而作者感叹:“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这句话把景与情直接联系了起来。
(4)再读写景文字,读出欣喜、热爱之情。
2.领略文中的人欢。
好山好水好地方,自然要有人来欣赏。
那么,课文又是如何描写人们欢乐的场面呢?(1)指名朗读第三小节,思考:人们的欢乐体现在哪里?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吗?太守见到这些,有着怎样的神态?(2)四人小组讨论明确:滁人游,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冽,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
作为太守,见此其乐融融的景象,自然酒不醉人而人自醉了。
(3)那么,我们如何来理解太守的醉呢?学生讨论。
师总结:太守是太高兴了。
为何高兴呢,因为能与老百姓一起同乐。
这是以醉写出他的快乐呀。
板书。
(以醉写乐)找出带乐的句子,思考作者以醉写乐,但这乐真的是无忧无虑的乐吗?明确:也不是的。
是乐中含悲呀,为何?因为他当时政治上失意,仕途落魄。
内心世界很复杂,只好借酒浇愁呀。
所以,他乐中也含悲呀(4)学生齐读第三小节,读出欢乐的气氛。
3.那什么样的乐才是作者所向往的?齐读第四段。
找出文中一议论语句,说说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含义明确:“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分析了不同层次的乐,鸟乐是本能享受山水之乐。
宾客的乐是随从太守而乐,境界不高。
只有乐其乐——与民同乐才是最高层次的乐。
进而点明太守不仅乐于山水。
更重要的在于与名同乐这一文章主旨。
也含蓄地表明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卒章显志”这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
六.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二:我们为何而醉?赏析其写作特色。
欧阳修为这里的景、人、情而醉,写出了如此优美的一篇散文。
而我们诵读此文,是否也能感到一份浓浓的醉意呢?那么,我们为何而醉?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自由朗读,要用心去体会。
思考:这些句子或段落为何能让我们陶醉?2.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
七、翻译全文第二课时阅读理解课教学目的及要求:在掌握重点字词含义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重点及难点:同上教学过程:一、第一段:1、朗读,注意句中停顿。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 欧阳修在描写滁州四周的山时起初用了40个字,把东南西北四方都写了,但最后改成“环滁皆山也”5个字。
这5个字高度凝练,高度简洁,是锤炼字句的典范,鸟瞰全景,述了滁州的地理特征。
5 解释加点词语,学生质疑。
林壑尤美(尤其)蔚然而深秀者(幽深)名之者谁(给……命名)6划分段落内部层次,理清文脉:这段总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得名。
分两层:第一层写环境并点题:环滁皆山→西南峰→琅琊(鸟瞰)→酿泉(由俯到仰)→醉翁亭(自下而上,点题);第二层写亭的得名建亭者→名亭者→乐(题眼,主线)。
7分析第一层的写景方式——自远而近,从大环境写起,层层烘染,步步推进,一步步把者带入佳景,并交代了下文的游乐路线与环境。
8.背诵此段。
9、提问检查理解情况:①滁州的地理特点?“环滁皆山也。
”②西南诸峰的特点?“林壑尤美”③琅琊山的特点?“蔚然而深秀”④亭的位置?“临于泉上”⑤“来饮于此”中“此”指?醉翁亭⑥自号醉翁的原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⑦划分层次?第一层:亭的自然环境。
(……醉翁亭也。
)视觉角度:俯——仰空间角度:远——近;大——小;整体——局部——个体第二层:亭的得名,醉翁二字的深意。
(……寓之酒也。
)5、小结:总写醉翁亭秀丽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得名,并指出“醉翁”二字的深意。
二、第二段:1、朗读,注意句中停顿。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学生自读第二段,教师点拨。
要点:4.炼字:开、归、暝、发、秀、高、洁、落、出、乐。
5.这段分述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是上段“山水之乐”的具体化。
分三层解说:作者在写朝暮图及四时景时抓住各自特点来写。
写朝暮图就是一天时间的纵面展开,写四季景则是横向铺排。
写早晚景色变化,抓住“明“晦”的特点,用“日出”“云归”写出“林开”“岩暝”的变化景象,成为对比鲜明的两画面。
写四时景抓住了山间独特的景物山、花、木、泉、石,写出了迥然有异的四幅图景。
6.背诵此段。
4、提问检查理解情况:①朝暮景色的特点?“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②春夏秋冬景色?“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③“乐亦无穷”的原因?“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5、小结:分别描写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