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全册)

合集下载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

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师寄语:有生命,就精彩!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初步认识生物 2.区别生物和非生物3.说出生物特征能力目标:通过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区别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生物的生命现象”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关爱生物的良好品质。

学习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

学习难点:生物的各特征对生物生活的意义。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__________,也可以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等仪器,或利用__________等工具,有时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一定认识其中不少的生物。

那么,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生物?请各小组讨论后出示课前观察的结果。

三、合作探究(一)通过各小组的回答说明,要想区分生物与非生物,我们必须首先学会观察。

阅读课本P2页回答下列问题: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科学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B.科学观察必须借助有关用具才能进行C.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事实就是,并及时记录下来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二)阅读课本P2-P5页,探究下列问题:1、填充下图,识记生物的基本特征。

2、观察动物题材的投影片和教室里盆栽植物,结合课本第插图,讨论:(1)植物和动物对营养物质的获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2)人类同其他生物呼吸均需要吸入__________、呼出_______________。

(3)动物和人排出体内废物的方式有哪几种?(4)课本第五页插图的内容说明了什么?四、拓展创新1、除了课本介绍的,你还知道生物有哪些特征?看哪个小组说得好2.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

(2)猫生小猫属于。

(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

(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

(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的现象属于。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及答案(全册)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和比较对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进行概括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2、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难点植物的营养呼吸和排泄教具生物和非生物图片、课件三.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1、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应激性)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除病毒外)。

检测案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D )A.弹钢琴的机器人B.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岩浆C.慢慢长大的钟乳石 D.馒头上长出“白毛”2.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叶会合拢,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C )A.需要营养 B.进行呼吸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特征(D )A.呼吸 B.排出体内废物C.对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4.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B )A.都能运动 B.都能呼吸C.都有细胞结构 D.都生活在水中5.科学家对蜜蜂群体的自然活动状况进行跟踪拍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B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分类法6.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曲中的生物有:老树,昏鸦,瘦马,断肠人.7、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起来。

动物取食应激性鲸喷出水柱营养向日葵朝向太阳繁殖植物开花结果生长人体排汗排泄蘑菇由小长大遗传子女与母亲相似呼吸反思与补充: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一.教学目标(三维)1.知识方面:学生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全)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全)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全)
本导学案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的全套研究导引,共包括八个单元内容,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单元:生物:揭示生命的奥秘
1. 生命的科学概念
2. 显微镜的使用
3. 细胞及其结构
4.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5.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单元:生物:生命活动与调节
1. 新陈代谢
2. 神经系统及其调节功能
3. 感觉器官及其生理生化特性
4. 内分泌系统及其调节功能
第三单元:生物:多样的生命体
1. 生物的分类方法
2. 人类及动物的五大群
3. 植物的分类
4. 菌类及生物技术
第四单元: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1. 生态基本概念
2. 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3. 生态系统
第五单元:生物: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1. 光合作用
2. 呼吸作用
3. 发酵作用
第六单元:生物:遗传的分子基础
1. 遗传的现象及初步认识
2. DNA是遗传物质
3. RNA的主要功能
第七单元:生物:变异与进化
1. 物种的起源与分化
2. 进化的理论基础
3. 进化的证据及其支持
第八单元:生物:人类的生殖与发育
1. 人类的生殖系统
2. 性别与性的形成
3. 人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每个单元包括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训练三个部分,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理解学习的内容,掌握学科知识和解题技能。

希望本导学案能够为学生在生物学习上提供帮助。

最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导学案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2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4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共2课时)第1课时——————————— 6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共2课时)第2课时————————————7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共2课时)第1课时————————9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共2课时)第2课时————————12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共2课时)第1课时—————————14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共2课时)第2课时—————————16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共3课时)第1课——————————————18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共3课时)第2课时—————————————20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共3课时)第3课时实验课—————————22 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共2课时)第1课时——————————————24 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共2课时)第2课时实验课——————————26第三节动物细胞(共2课时)第1课时————————————————28 第三节动物细胞(共2课时)第2课时实验课————————————30第四节细胞的生活(共2课时)第1课时———————————————32 第四节细胞的生活(共2课时)第2课时———————————————34 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36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38 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40第四节单细胞生物————————————————————————42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44第二节种子植物(共2课时)第1课时————————————————46 第二节种子植物(第2课时)———————————————————48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种子的萌发(共2课时)第1课时—————————————— 50第一节种子的萌发(共2课时)第2课时—————————————— 52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54第三节开花和结果(共2课时)第1课时———————————————56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共2课时)第2课时———————————————58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60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共2课时)第1课时——62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共2课时)第2课时——64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共2课时)第1课时———— 66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共2课时)第2课时———— 68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共2课时)第1课时—————————— 70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共2课时)第2课时—————————— 72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74参考答案————————————————————————————76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一、学习目标:1、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初步重新认识生物2.区别生物和非生物3.讲出生物特征能力目标:通过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区别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生物的生命现象”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关爱生物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生物的各个特征对生物生活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个人思索,查询课本――小组合作,研讨交流――得出结论,敢于答对1.什么叫生物(自然界是由有生命的物体和无生命的物质组成.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无生命的包括物质和能量.)?什么叫生物学?2.你重新认识哪些生物?我们身边的生物存有哪些?你可以诵读所含生物的古典诗词或经典语句吗?3.生物学有哪些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4.生物的特征有哪些?二、导入新课:1.恳请各小组讨论后展现课前观测的结果。

2.让我们开启生物的大门,走进生物学的神秘世界,欣赏生命的神奇和美丽。

三、重点讲解1.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为什么必须研究生物学?)探讨1:生物学在医学上的应用领域(看图)医院有个重要的科室,每个人出生时都要从这里呱呱坠地――妇产科。

妇产科是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生理病理、妊娠、分娩、计划生育及妇女保健等。

生物学与研究人类生理、疾病原理及防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探讨2:生物学在农学上的应用领域(看图1)袁隆平的水稻杂交技术:杂交水稻之父,社会价值超过1000亿。

通过40多年的研究,成功将水稻产量从原来每亩300公斤提高到了每亩900公斤以上,通过在国外推广超级杂交稻,全球多养活将近1亿人口。

让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废话2)由于化学农药的长期采用,一些害虫已经产生很强的抗药性,许多害虫的天敌又大量被杀虫,以致一些害虫十分猖狂。

许多种化学农药轻微污染水体、大气和土壤,并通过食物链步入人体,危害人群身心健康。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他生物去遏制或歼灭有害生物的一种预防方法。

[人教版]2021 2021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2021 2021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2021 2021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导学案[人教版]2021-2021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导学案人民教育版七年级生物第一册全册导学案目录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学特性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学与环境的关系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1节使用显微镜练习第2节植物细胞第3节动物细胞第4节细胞的寿命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第2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第3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第4节单细胞生物第3节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第2节种子植物第2章被子植物的生活第1节种子萌发第2节植物生长第3节开花和结果i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二、人教版2021年七年级上册生物导学案第一节生物学特性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生物2.区别生物和非生物3.说出生物特征4.通过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辨别和发散思维能力。

5.通过对“生物生命现象”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物的品质。

学习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

学习难点:生物学特性对生物生命的意义。

预习案阅读教科书“致学生”和第2-7页,并完成:1、生物学是研究和的科学。

2.观察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科学观察可以直接使用,你也可以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观察要、和,并及时记录下来;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和;观察室需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

”3、生物的特征:生物生活需要,生物能进行,生物能排除身体产生的,一人教版2021年七年级上册生物导学案生物体可以对外部刺激作出反应。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生物的特征导学案教案目标: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参加各种教案活动,逐渐培养自己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案活动中注意培养自己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使自己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

教案重点和难点:1.通过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案的重点。

2.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案的难点。

问题导学:阅读教材第二页生物的特征上面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1)___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它要求有明确的___.(2)再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判断一下什么是生物?阅读教材三、四、五页,完成以下的问题:1.生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把它总结在下面:2.想一想,除了以上提到的特征,生物还有没有其它的共同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流展示学习检测1.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A.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 B.生物能长大,非生物不能长大C.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没有生命 D.生物能对环境有反应,非生物对环境没有反应2.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生物的生长现象()A.人在离开路灯行走时,影子越来越长B.随着环境的恶化,沙漠的面积越来越大C.工人筑路时,路面越来越宽D.春暖花开时,杨树的树的树干越长越粗3.下列关于生物的叙述中,哪项不正确()A.生物都能进行呼吸 B.生物生活都要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C.生物都能进行繁殖 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4.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B.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C.科学观察不可以直接用肉眼,可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D.科学观察有时需要较长的时间,要有计划,有耐心5、1999年在我国捆明市成功地举办了世界园艺博览会,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珍贵植物应有尽有,体现了大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相处。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导学案及答案

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师寄语:有生命,就精彩!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初步认识生物 2.区别生物和非生物3.说出生物特征能力目标:、通过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区别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生物的生命现象”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关爱生物的良好品质。

学习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

学习难点:生物的各特征对生物生活的意义。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__________,也可以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等仪器,或利用__________等工具,有时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一定认识其中不少的生物。

那么,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生物?请各小组讨论后出示课前观察的结果。

三、合作探究(一)通过各小组的回答说明,要想区分生物与非生物,我们必须首先学会观察。

阅读课本P2页回答下列问题: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科学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B.科学观察必须借助有关用具才能进行C.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事实就是,并及时记录下来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二)阅读课本P2-P5页,探究下列问题:1、填充下图,识记生物的基本特征。

2、观察动物题材的投影片和教室里盆栽植物,结合课本第插图,讨论:(1)植物和动物对营养物质的获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2)人类同其他生物呼吸均需要吸入__________、呼出_______________。

(3)动物和人排出体内废物的方式有哪几种?(4)课本第五页插图的内容说明了什么?四、拓展创新1、除了课本介绍的,你还知道生物有哪些特征?看哪个小组说得好2.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

(2)猫生小猫属于。

(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

(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

(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的现象属于。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全)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全)
三、展示交流(16min)
1•各小组代表选择任务讲解,并对新生成的问题进行简单讨论。
2.教师针对学生的讲解进行点评补充。
四、诊断评价(9min)
1、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生活需要;生物能进行;生物能排出身体
内产生的;生物能对作出反应;生物能
和;生物都有和的特性;除病毒
外,生物都是由构成的。
2、2004年春节期间,禽流感”波及亚洲10多个国家和地区,越南和泰国等地 还出现了人因感染 禽流感”而死亡的病例。引起 禽流感”的病毒属于生物的理由 是()
⑴猫生小猫属于。
⑵小猫长成大猫属于0
⑶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进洞里的现象属于0
⑷猫吃老鼠属于0
⑸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属于0
⑹一窝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0
五、学后反思
这节课我的收获:
还存在的疑惑: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导学案
自学目标:
1、了解调查的方法。
2、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所学到的生物进行归类。
2、以下那一项不属于调查法 ()
A、我国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
B、我国进行人口普查
C、同学们在调查校园内的生物种类
D、女科学家珍妮在非洲森林中研究黑猩猩,她如实记录下黑猩猩的食物、生
活环境,表达情感的方式以及叫声的含义
3、 我国科学家通过努力,终于知道野生东北虎的数量,这项活动主要采用的方 法是()
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该诗句描述的生命现象主要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C.生物能够繁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代D.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6、 家鸡由原鸡驯养而来,但家鸡比原鸡性格温顺、产卵量高,这说明生物具有 下列哪一特征?()

人教版初中七级生物(上册)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七级生物(上册)导学案

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认识生物课时: 1课时【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生物 2.区别生物和非生物3.掌握生物特征 4.通过学习使学生珍爱生命【重点难点】1.生物和非生物区别 2.生物的特征【知识导学】一、导入新课:请学生讨论“校园里有哪些生物”学生代表把自己的讨论结果说出来,教师让学生带着“什么是生物”这个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自主学习:1.观察有山、水、虫、鸟、树、石头的多媒体画面,欣赏与画面协调的音乐。

请回答所看到的画面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2.观察教材第3~5页图片,试总结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生物的共同特征是:①生物的生活②生物。

③生物。

④生物。

⑤生物。

⑥除病毒外,。

○7生物除这六个特征外,还有没有其它的特征,请列举出来。

三、自主探究:想一想,你自己是否有生物的这些特征?任举一种你熟悉的生物,它也有这些特征吗?(自由讨论)讨论结果:讨论后,试解答下列问题: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2)猫生出小猫属于(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的现象属于(6)猫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以鼠为食,从中获取营养属于【知识小结】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2.生物的基本特征。

【基础训练】1.有一首歌唱到“种下一粒子,发了一个芽”说明生物()A.需要营养 B.是变化的C.能生长 D.能繁殖2.人用手触摸羞草时,含羞草的叶片立即下垂,说明生物具有那一特征()A.适应性 B.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C.多样性 D.生长和发育3.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火山爆发 B.开水沸腾C.雨后春笋D.潮起潮落4.下列都属于非生物的一组是()A.竹和山石 B.鱼和河水C.空气和阳光 D.松和丹顶鹤5.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蜻蜓点水 B.钢铁生锈C.公鸡打鸣 D.葵花向阳【能力提高】1.阅读课本第6页做练习第1、2题,2.机器人、钟乳石、珊瑚、珊瑚虫那个是生物?【作业】一群蚂蚁围攻一个不明物体,这个物体为草绿色,表面有彩色斑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全册)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学习目标】
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

2、掌握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3、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提高认知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

难点:根据生物的特征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阅读教材2—7页完成练习)
1、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__________,也可以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等仪器,或利用
__________等工具,有时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一般来说,生物的生活需要,生物能进
行,生物能排出,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用,生物能,除外,生物都由组成。

二、课堂助学
1、情景引入:举例:选一生物和非生物的标本和教具,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的一般方法,
进行观察和比较,同时提出疑问?什么是生物?非生物?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本节课。

2、交流讨论:学生展示交流自主学习成绩,讨论自主学习中提出的问题。

3、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学会观察:阅读课本P2页回答下列问题:
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_______;观察要_______、_______和______,并及时做好________。

学习任务二:区别生物和非生物(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P3图片,分析生石花、钟乳石、机器人、珊瑚和珊瑚虫等,是否是生物?
①生石花的肉质叶看起来像石头,为什么说它是生物?
②岩洞里的钟乳石能慢慢长大,为什么说它不是生物?
为什么说机器人不是生物?请说明理由。

想一想到底什么是生物呢?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生物呢?
(2)认真阅读教材P3—7结合图片完成下列问题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举例
②生物能进行,举例
③生物能排除身体产生的,举例
④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举例
⑤生物能和,举例
⑥生物都有和,举例
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构成的。

三、诊断评价
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 B.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
C.科学观察不可以直接用肉眼,可借助观察工具观察
D.科学观察有时需要较长的时间,要有计划,有耐心
2. 仔细分析图片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
3.请挑出一句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古诗
A 一行白鹭上青天
B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在生活中不需要呼吸 B.动物在生活中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C.母鸡下蛋属于繁殖 D.植物对外界刺激不能做出任何反应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物所具有的特征是( )
A.遗传和变异
B.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活需要营养
D.生长和繁殖
6.俗话说:“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

A、需要营养
B、遗传和变异
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
7.以下说法不是人和植物共有特征的是
A.排尿 B.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 C.呼吸D.能产生后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