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外国美术鉴赏第7课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高中美术: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高中美术: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https://img.taocdn.com/s3/m/03d651647e21af45b307a89b.png)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印象派是西方绘画史中的重要艺术流派,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
那为什么这两个画派被称为是从传统走向现代呢?我们首先要了解印象主义之前的绘画风格。
1、在十九世紀中期以前,西方绘画多以神话、宗教、历史或贵族生活为题材。
2、虽然画家在创作前可能会到戶外写生取景,但他们都喜欢回到画室才進行绘画创作。
3、当时的画家除了相信自然界的一切景物,各自有不同的固有色外,绘画时还会在物体受光较少的部分加上黑色或褐色,以营造黑暗的调子变化。
在红色上加上黑色或褐色营造红袍下的暗面效果在手部加上黑色或褐色來营造阴影的效果这就是传统绘画的写实风格。
印象派就是改变了传统绘画的现状,走向了革新。
作品大多是在室外对景写生而成,突破了西方几百年来画家在画室作画的传统习惯。
在不同的光线下,物体会展现不同的颜色。
印象主义画家以阳光和色彩为主角,借助光与色的变幻来表现作者从一个飞逝的瞬间所捕捉到的印象。
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印象派代表人物:莫奈1840年在巴黎出生,少年时代在面对英吉利海峡的港口城市拉·阿布尔度过。
1874年4月,莫奈等一批青年画家,在巴黎了借用一位摄影师的工作室举办了印象派的第一次展览。
这幅画就是其中的一幅。
这幅画面描绘的是塞纳河的清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
由于画家要在很短的瞬间,将早晨的美景在光线还没有变化前完成作品,因此画面不可能描绘的很仔细,所以完全要靠印象了。
当学院派的画家们看到这幅作品时,认为很粗糙,过于随便,就用讥讽的语言嘲笑他们,其他人也跟着附和,说这些画家统统都是“印象主义”,没想到,这些挖苦的话,反而成全了这批画家,“印象派”这个画派随之诞生。
莫奈《鲁昂大教堂》1892——1933《鲁昂大教堂》不是一幅画,而是一个系列,都是差不多在教堂正面角度的地方画的,但是莫奈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去描绘不同光线下的鲁昂教堂,充分表现了印象派注重瞬间的感受,注重对光线的描绘,不同天气情况下,教堂呈现出这几种不同的色彩。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https://img.taocdn.com/s3/m/2565e6142cc58bd63186bddb.png)
第七课从传统走向现代一一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印象主义、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
学会如何来欣赏现代绘画。
教学重点:l、色彩和光学的关系。
2、莫奈、凡高教学难点:如何用心来欣赏绘画。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我们以前讲过的现实主义艺术的风格特点?二、新课讲授课题一一印象主义绘画现在请预习过的同学来给介绍一下:什么是印象主义?印象主义的由来?印象主义这个名称是由法国画家莫奈的一幅风景画《印象•日出》得来的。
印象主义画家以阳光和色彩为主角,借助光与色的变幻来表现作者从一个飞逝的瞬间所捕捉到的印象。
请学生介绍莫奈和他的作品《印象•日出》。
教师出示一张白纸,问:这是什么颜色?白色!打上红色的灯光后,问:现在是什么颜色的?红色的。
打上蓝色的灯光后,问:现在是什么颜色的?蓝色的。
大家从这个实验中,得出什么结论:在不同的光线下,物体会展现不同的颜色。
请同学回忆,曾经学过的形容阳光色彩的词句。
我们来看莫奈笔下的阳光的颜色。
请看系列作品《卢昂大教堂》。
辨别这三张画,大家可以讨论,它们分别是什么时间画的?黎明、中午、黄昏。
印象主义绘画的代表者,除了莫奈还有谁?看马奈的代表作:《草地上的午餐》、《酒吧侍女》、《吹笛的男孩》。
组织学生讨论,请同学简单的来总结马奈的艺术风格。
马奈:十分善于使用黑色的。
使整个画面的色彩响亮醒目而又各得其所。
现在我们来看这些画,你能否分辨出莫奈的和马奈的作品。
不同的颜色经过色点的组合,就形成了新的色彩,那刚才大家用的绘画的方法就是------- 点彩画法。
看点彩大师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
分析:新印象主义:尝试用原色色点配置,使画面产生视觉混合的色彩效果,运用这种准确分布的各种色点来客观理性地、冷静地组成画面艺术形象。
因他们用这种科学的、严格化的色彩和笔触,代替了印象主义画家的那种富有感情的色彩和生动潇洒的笔触,所以人们又称它为“科学的印象主义”。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https://img.taocdn.com/s3/m/0abde15b27d3240c8547ef03.png)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授课教师:王璇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科目:美术年级:高中授课教师:王璇课时:1课时一、教材分析:《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之外国美术鉴赏中的第七课。
本课教材分为“印象派名称的由来”、“印象派绘画追求什么”、“反印象派的后印象派”三部分。
印象主义绘画是19世纪60年代在法国出现的艺术流派。
在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启发下,他们对绘画的光线、色彩的表现进行了独到的探索,并为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本课印象派是欧洲传统绘画向现代绘画转变的重要过渡;而后继的后印象派则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西方绘画向现代绘画的转变。
二、教法学法分析: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
在传统的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教师习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讲典故、说故事、聊趣闻,逗得学生哈哈大笑。
但学生终究处于被动灌输的地位,他们不会主动去体会艺术作品的魅力、不能将课堂中学到的美术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一节课下来,除了大笑外,别无收获。
因此本节课的基本设计思路就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知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并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
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图:生:初步感知——乐中体验——讨论探究——知识扩展——情感升华互动师:引导观察——情景创设——启发点拨——汇总归纳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分析四、教学环境与资源1、教学环境①多媒体网络教室②大屏幕投影2、教学及学习资源①教材、教学设计②关于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绘画的相关网站。
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七课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教学设计3-人教版
![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七课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教学设计3-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794f7ea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1e.png)
了解后印象派绘画
特点:表现画家的
主观感受和艺术形
式的探索为目标……
欣赏了解丰富题材
的印象派绘画......
思考探究
印象派绘画的主要历史功绩和局限性……
归纳小结
追求光影、色彩,客观再现自然瞬间的印象派:莫奈、马奈、雷诺阿、德加
毕莎罗、西斯莱、卡萨特
新印象派(分支点彩派)修拉
强调感受和艺术形式的后印象派:塞尚、梵高、高更
美术、古埃及(涂鸦)》》古
典发源(形象生动的希腊、
罗马壁画)》》伟大的文艺复
兴(庄严细腻生动、立体
古典绘画)》》传统与革新
(巴洛克、浪漫主义)》》追
求生活的真实(现实主义)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
派与后印象派
印象派进一步扩大了绘画表
现的题材,改变了传统的的
创作思维和方法,开创新了
的色彩画法。
后印象派:在印象派的基础
情感态度
价值目标
了解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特点,理解印象派的艺术主张和
审美追求。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了解并能理解西方美术从传统走向现代,并且能够理解西方传
统绘画与现代绘画的主要区别。
教学难点
印象派的绘画特点及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的关系
教学环节
教学额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复习回顾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西方绘画史(脉络):史前
上完成了西方绘画从传统向
现代绘画的转变。
二者在美术史上具有承前启
后的重要作用。
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观看古典与
印象作品对比图片
初步让学生明白
西方绘画的发展
历史
让学生基本了解
第七课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人教版美术鉴赏教案
![第七课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人教版美术鉴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1aeb55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67.png)
第七课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人教版美术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特点及代表作;2.能够对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创作进行分析;3.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特点及代表作;2.能够对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创作进行分析。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于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创作理解与分析。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对比法;3.实物法。
五、教学内容及安排1. 什么是印象派?印象派是一种绘画流派,它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法国。
印象派画家试图通过明亮的颜色和轻快的笔触表现自然和现实生活。
印象派早期的艺术家们通常策展自己的展览,并在他们选择的小型空间中展示他们的作品,他们的作品展示了对新技术的渴望和对色彩的热爱。
印象派在几年内获得了最广泛的成功和认可。
2. 印象派的特点•作品多使用明亮的颜色;•用笔触轻快的画出表面的光影效果;•描绘的主题通常是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或风景;•注重表现画家的个人情感和态度。
3. 代表作赏析奥古斯特·雷诺阿《船员午餐》这幅画作于1881年,展现了一群船员在午餐时放松的场景。
作品使用了大量的明亮色彩,技巧高超的绘画技巧和轻松的笔触突显出了现实生活中的场景。
克劳德·莫奈《睡莲》这幅画作于1899年至1900年,展现了一个池塘中美丽的睡莲。
这幅作品使用了丰富的色彩和多层次的笔触,强调了光和色彩的变化。
4. 什么是后印象派?在19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一批新的艺术家出现在了法国。
他们接受了印象派的启发,但把它带到了新的高度。
他们也受到了其他文化和艺术运动的影响,尤其是日本的艺术和艺术二胡,这些艺术家被称为后印象派。
5. 后印象派的特点•更注重画家的情感和心理;•画笔更加轻松和敏感;•更加使用多层次的色彩。
6. 代表作赏析文森特·梵高《星空》这幅画是梵高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是在他住在Arles期间创作的。
第七课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和后印象派
![第七课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和后印象派](https://img.taocdn.com/s3/m/2dfbccb376eeaeaad1f33063.png)
修拉
修拉为了制作 《大碗岛上的 星期日》这一 幅巨作,修拉 整整花费了两 年的时间。这 幅画描写的是 巴黎附近奥尼 埃的大碗岛上 一个晴朗的日 子,游人们在 阳光下聚集在 河滨的树林间
休息
修拉
修拉
反印象派的后印象派
塞尚
保罗·塞尚是印象派到立体主义 派之间的重要画。塞尚由毕沙 罗(Camille Pissarro)介绍加入 印象派,并参加了第一届印象 派画展。有人依他的风格也归
于后印象派。
“色彩丰富到一定程度,形也 就成了。”塞尚在他讲到他的 画时,经常重复这句话。在印 象主义革新家的团体里,他进
行的是个人艺术革命。
塞尚
收藏于 伦敦的考陶尔德学院 的《玩牌 者》塞尚
收藏于 费城的巴恩斯美术馆 的《玩牌 者》塞尚
塞尚
收藏于 巴黎的奥赛博物馆 的《玩牌 者》塞尚卡塔尔王室 2011年2.5亿 美金买下收 藏 画于1895 塞尚《玩牌 者》系列最 后一幅, 是 色调最阴暗
的一幅。
塞尚
塞尚
梵高
这么 多自 画像?
梵高一辈子画了四十多幅自画像,不是因为他自恋,而是因为穷, 他请不起模特,所以画来画去只能画自己,在他的那个年代,他绝
对是屌丝中的屌丝,loser中的loser。
画派的开山之作。
莫奈
《鲁 昂大 教堂》
莫奈
莫奈
这组名为《鲁昂大教堂》的油画作品是莫奈在1892年2月至4月中旬及1893 年,这两次大行动中为此教堂绘制了30余幅油画(这里只展示了其中二十 四幅油画作品)。他是从三个不同的位置画的。第一个位置差不多选在教 堂的正对面,即一家衬衫店。商店内的工人来来往往,使得他无法工作; 他于是又在一家时装店二楼的试衣间安顿下来;由于顾客的埋怨不绝于耳, 画家只得用一扇屏风把自己同外界隔开。到了1893年,他又选了第三个地 方;这一次,他经常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同时作画,最多时候同时画14幅画, 随着光线和时间的转换而不停地奔波于各帧画幅之间,努力捕捉色调和明
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 外国美术鉴赏《第七课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 外国美术鉴赏《第七课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优质课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9d7fc39b89680203d8252d.png)
高中美术人教版美术鉴赏外国美术鉴赏《第七课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
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 学生在欣赏印象派绘画的同时,初步感受印象派绘画的艺术魅力,了解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2. 欣赏体会印象派中的三种不同倾向的风格,得出各自的艺术追求。
3. 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西方绘画作品的鉴赏能力。
2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1. 区分印象派绘画与传统绘画,区分三种倾向印象派绘画。
2. 感受了解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特征。
[教学重点]了解并能理解西方美术在19世纪末产生的根本性的变革──从传统走向现代,并且能够理解西方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的主要区别
3教学过程
1【导入】1
十九世纪的欧洲大陆,随着大机器生产的继续深入而忙碌不安,工业革命的继续深入使社会上的各种新鲜事物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世人眼前。
作为西方艺术中心的法国,各种各样的艺术流派也跟随着这种节奏在不断增加和延续,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
这其中就包括了被后世称作“拉开西方现代美术序幕画派”的法国印象主义画派。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一起去感受这两个在西方美术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画派。
2【讲授】1
1.印象主义的产生,与几个客观条件有关:
①首先,不论从技术还是效果上,安格尔等写实主义大师在传统绘画上已达到顶峰,倘若再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除了重复,画家们不可能走得更远。
②其次,照相技术的发明,使绘画存在的必要性发生了问题。
写实的任务注定要让位于机器了,绘画不得不从其他可能性中寻求生机。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https://img.taocdn.com/s3/m/295001fd84868762caaed59b.png)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2008-10-26 13:03:48作者:江苏省南通中学艺术学科陈旭来源:网络文字大小:【大】【中】【小】[教材分析]印象主义绘画是19世纪60年代在法国出现的艺术流派。
在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启发下,他们对绘画的光线、色彩的表现进行了独到的探索,并为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本课向学生介绍了印象主义绘画的许多作品,其中包括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画。
从欣赏中,使学生知道印象主义绘画探索的艺术原则和表现形式的独特风格,以及印象主义绘画尤其是后印象主义绘画在主观与客观艺术与自然的关系的革新及重大意义。
[教学目标]1. 学生在欣赏印象派绘画的同时,初步感受印象派绘画的艺术魅力,了解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2. 欣赏体会印象派中的三种不同倾向的风格,得出各自的艺术追求。
3. 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西方绘画作品的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1. 区分印象派绘画与传统绘画,区分三种倾向印象派绘画。
2. 感受了解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特征。
[教学设计]1. 导入新课师:2005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由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一个精彩的舞蹈节目至今令人难忘,那就是——?生:《千手观音》(异口同声)师:看来《千手观音》真的有很大的魅力啊!那好!我们就一起来重温一下其中的精彩片段。
(播放春节联欢晚会《千手观音》舞蹈片断)师:同学们都沉醉于优美的舞蹈中了,不过有件事不知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演员上台的时候穿的是什么颜色的服装?生:黄色的、金色的。
师:那么为什么在舞蹈的过程中服装的颜色在不停的发生着变化呢?生:因为舞台灯光的关系。
师:对了。
物体在彩色灯光的照射下,物体原本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那么在自然光线的照射下物象的固有色会不会发生变化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欣赏一位画家画的草垛系列组画。
(播放幻灯片,配乐《月光曲》)师:从刚才的欣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秦郭艳:黄色的草垛在不同时间,不同季节,不同光线的照射下颜色发生了变化!师:在常人眼中,黄色的麦垛在这位画家的笔下竟然呈现出这样多的色彩变化,多么奇特的绘画风格啊!在十九世纪的画坛上,就出现了一批标新立异的画家,他们被称为印象主义。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https://img.taocdn.com/s3/m/55a76582cc22bcd126ff0c5e.png)
后印象派代表画家
向 日 葵 凡 高 ( 荷 兰 )
向日葵
向日葵是凡高的崇拜物... 在他眼里,向日葵不是寻常的 花朵,而是太阳之光,是光和 热的象征,是他内心翻腾的感 情烈火的写照。
正如凡高自己所说:这是爱的 最强光,《向日葵》表现出了 画家对生命的热爱
阿
尔
的
吊
桥
夜 晚 的 咖 啡
馆
夜晚的咖啡馆內
谢谢
莫奈 (1840~1926) 《印象· 日出》
作品分析: 这是莫奈描绘法国勒阿弗港口日出时的一幅风景 画。初升的太阳改变了一切景物的颜色,将它们都 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这是一种只能持续几分钟的 独特景象,而莫奈却敏锐地捕捉到并准确的描绘了 出来。西方人长期看惯了传统油画的精细画法,对 于这种近乎速写式的油画,自然要感到吃惊和难以 理解。这正标志着一种新的画风的诞生。
《舞台上的舞女》
德 加 《 芭 蕾 舞 女 》
《红磨坊街的舞会》雷诺阿 (法国 )
新印象派 修拉《大碗岛的星期天的下午》
修拉——新印象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所谓新印象派实际上是印象派的一个分支。 它的主要特点是将印象派采用的色彩并列法推向了极端,即将本应调和的颜色变 成无数的有规则的小点,让这些小色点通过观者的视觉去混合,这样可以产生更 鲜明的色彩效果。这种画法又称“点彩画法”,“新印象派”也被称为“点彩 派”。此画正是新印象派的经典之作。
印象派
表现出一种重艺术形式,轻内容的创作倾向 ———对西方现代主义美术有很大的影响 (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开端)
反印象派的后印象派
后印象主义(教材110页)
广义指继承印象画派,并加以变革的各个 不同流派。狭义指塞尚、凡·高、高更等人的 创作方法。他们接受印象派的用色方法加以革 新,不满足于印象派对自然的客观描绘,而强 调主观感受的再创造,一般不表现光,而注重 色彩的对比关系,体积感及装饰性等。对后来 的野兽派及表现派有很大影响。
第七课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第七课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https://img.taocdn.com/s3/m/78d778f2998fcc22bdd10d08.png)
大碗岛的星期天的下午 修拉
红磨坊街的舞会
雷诺阿
反印象派的后印象派
▪ 在十九世纪末,许多曾受到印象主义鼓舞 的艺术家开始反对印象派,他们不满足于 刻板片面的追求光色,强调作品要抒发艺 术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观感情,于是开始尝 试对色彩及形体表现性因素的自觉运用, 后印象派从此诞生。真正实现了西方美术 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根本变革。代表画家塞 尚、高更、梵高
《福列斯---贝热尔酒吧》
《吹短笛的男孩》,
▪ 画中描绘的是近卫军乐队里的 一位少年吹笛手的肖像。画家 在探索形与色的统一时,注意 到人物个性特征的刻画。在色 彩上追求一种稳定的、几乎没 有变化的亮面,然后突然转入 暗部,
▪ 将人物置于浅灰色、近乎平涂 的明亮背景中进行描绘,用比 较概括的色块将形体显示出来。 在这幅画中没有阴影,没有视 平线,没有轮廓线,以最小限 度的主体层次来作画,否定了 三度空间的深远感。
从传统走向现代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印象派名称的由来
▪ 印象派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兴盛与70、80年 代,反对因循环守旧的古典主义和虚构臆造的 浪漫主义,19世纪最后30年,他成为法国艺术 的主流,并影响整个西方画坛。 代表画家马奈、 雷诺阿和莫奈等都把“光”和“色彩”作为绘 画追求的主要目的,他们倡导走出画室,描绘 自然景物,以迅速的手法把握瞬间的印象,使 画面呈现出新鲜生动的感觉。因莫奈的《日 出·印象》而得名。
保罗·塞尚
▪ 保罗·塞尚,法国著名画家,是后期印象派 的主将,从19世纪末便被推崇为“新艺术 之父”,作为现代艺术的先驱,西方现代 画家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或“现代绘 画之父”。他对物体体积感的追求和表现, 为“立体派”开启了思路;塞尚重视色彩 视觉的真实性,其“客观地”观察自然色 彩的独特性大大区别于以往的“理智地” 或“主观地”观察自然色彩的画家。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教学设计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5d446e908a1284ac8504334.png)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教学设计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模块外国美术鉴赏部分第七课。
教材的内容分三个专题介绍,以代表画家及作品为贯穿线,穿插对印象派的分析。
针对学生大多不了解“印象派”美术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定在对代表画家的经典作品欣赏上。
教学设计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倡导自主学习,研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艺术的本质、特征和文化内涵”为根据。
力争“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法”教师少讲些,“探索创新性教育方式方法”学生多尝试。
试图通过学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发动学生利用书籍和网络搜集一些欧洲传统及现代的绘画作品,以下发学案为引导尝试完成基本教学目标。
以本科贯穿线展开教学,利用多媒体将图片与文字结合起来,营造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研究并与小组成员讨论,一方面在课堂上根据教师安排的情境积极发言,另一方面认真听取教师的补充及升华讲解,来完成预期教学目标和对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
学情分析学生大多对美术知识了解较少,而且可以获得相关信息的途径也很少。
因此,学校为学生提供网络平台显得尤为珍贵,能方便学生查找图片和信息。
高中学生所处的年龄有以下特点:厌倦说教喜欢直观感受、喜欢表达、希望有展示舞台、渴望被长辈认可和成功等。
这些特点如果可以合理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质,也可以使获得良好的课堂效果。
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使学生用艺术思维的方式认识世界,学习交流的方法,提高美术素养。
教学目标1、了解并感受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绘画的主要特点及其代表作;了解和认识西方美术如何从传统的着重客观再现转向现代的着重主观表现;初步了解西方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的主要区别,并加以分辨。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PPT课件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eaf7603312b3169a451a4d3.png)
莫奈 (1840~1926) 《印象·日出》
6
作品分析: 这是莫奈描绘法国勒阿弗港口日出时的一幅风景
画。初升的太阳改变了一切景物的颜色,将它们都 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这是一种只能持续几分钟的 独特景象,而莫奈却敏锐地捕捉到并准确的描绘了 出来。西方人长期看惯了传统油画的精细画法,对 于这种近乎速写式的油画,自然要感到吃惊和难以 理解。这正标志着一种新的画风的诞生。
25
夜 晚 的 咖 啡 馆 26
夜晚的咖啡馆內
27
《麦田上群飞的乌鸦》
28
现代艺术之父-----塞尚
29
《玩纸牌的人》塞尚(法国)
30
《糖罐、梨和蓝色的杯子》塞尚(法国) 31
高更
32
我们从哪那里来? 往哪里去? 我们是什么?
33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9
猜一猜 这是什么时间的鲁昂教堂?
清晨
正午
傍晚
10
莫奈(法国) 《 干草垛》
11
莫奈习惯用原色作画,造成强烈的效果,笔 法和敷色也十分自由,且富有写意性。作品忽视 物象轮廓的写实,主要用光线和色彩表现瞬间的 莫奈 印象,追求绘画色彩关系独立的美。他的作品除 了有印象主义特有的率直外,还有某些与自然相 关联的神秘色彩。画面的朦胧性和宏大的装饰效 果,也是他创作的显著特色。他的探索,无疑也 给予以后的抽象主义画家以启发。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外国美术鉴赏
第七课 从传统走向现代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1
2
《泉》 安格尔
第七课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第七课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https://img.taocdn.com/s3/m/9ab7f7fb04a1b0717fd5dd64.png)
第七课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2课时)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的①了解并感受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绘画的主要特点及其代表作。
②了解和认识西方美术如何从传统的着重客观再现转向现代的着重主观表现。
③初步了解西方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的主要区别,并能加以分辨。
2.内容结构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西方美术从传统走向现代,针对有些美术史对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不确切解释,特地将本课分成“印象派名称的由来”、“印象派绘画追求什么?”、“反印象派的后印象派”三部分,先着重讲清印象派绘画的主要特征,以利于更好地理解后印象派实际上是反对印象派的主要美术主张和艺术追求的。
另外,本课也设有“相关链接”,使学生了解其他一些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画家及其作品。
3.重点和难点本课的重点,是了解并能理解西方美术在19世纪末产生的根本性的变革──从传统走向现代,并且能够理解西方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的主要区别。
本课的难点,是为什么西方美术的根本性变化发生在19世纪末?二、教学资料1.关键词语解释印象派又称“印象主义”。
这个名词,原是巴黎一家报刊的记者杜撰出来的,因为他对1874年4月在巴黎市中心卡普辛大道35号举行独立画展的一批青年画家的作品十分不满,便从其中莫奈的一幅标题《印象·日出》杜撰出“印象派”这个名词。
当时这批对保守的学院派绘画强烈不满、迫切要求创新的青年画家,觉得“印象派”这个名词正好标明他们的艺术是与众不同的,便采用了这个名称。
其画派从1874年至1886年,先后举办了八次画展。
印象派绘画的产生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绘画的进一步发展。
因为这一画派的作品,多取材于画家亲身感受的自然风景和现实生活。
他们强调要描绘视觉的真实印象,特别是大自然的光色变化。
因此,他们的作品大多是在室外对景写生而成,突破了西方几百年来画家在画室作画的传统习惯。
为了更好地描绘物象在阳光下的真实而微妙的光色变化。
他们在油画技法上改进了某些色彩单调的传统画法,而采用一种符合光学原理的“色彩并列法”,即将原来应当调和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并列起来,让观众的眼睛自己去起调色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色彩的明度,使色彩显得更加灿烂。
人教版高中美术选修:美术鉴赏 第七课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教案
![人教版高中美术选修:美术鉴赏 第七课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6a835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8b.png)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绘画教材分析:本课教材内容主要介绍了印象派绘画与后印象派绘画。
印象派绘画提倡户外写生,真实地描绘外光下景物的光色变化,改革了油画技法对西方油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印象派绘画的光源色、条件色、补色关系对古典油画表现物象固有色来说是科学的进步。
根据教材内容讲清印象派的由来与印象派绘画的表现手法之间的不同,不要从字面意思上去曲解印象派。
而后印象派的出现是印象派的反叛与进步。
印象派绘画提倡户外写生真实地描绘外光下景物的光色变化,但它追求的是外光下色彩的瞬间变化。
而后印象派绘画则主要表现的是画家对物象色彩的主观感受,不受外光下物象色彩瞬间变化的制约,所以说后印象派绘画是对印象派绘画的进步。
后印象派绘画还注重艺术形式的探索。
后印象派绘画为西方绘画走向现代开启了大门。
在印象派绘画和后印象派绘画中莫奈、雷诺阿、塞尚、凡·高是代表画家须作重点介绍。
课时:1--2教时教学目标:1、学习完本课应该让学生明确认识印象派绘画的概念及由来。
2、让学生明白印象派绘画、后印象派绘画的本质。
3、重点了解印象派绘画、后印象派绘画的代表画家莫奈、塞尚、高更、凡·高。
教学重点:对印象派、后印象派绘画具体作品的分析、讨论、评述。
教学难点:印象派绘画、后印象派绘画在绘画发展中的历史性贡献(印象派绘画改变了对物象固有色的表现手法,真实客观的表现了物象的光色变化。
后印象派绘画则用色彩表现了自己对物象的主观感受。
)教学方法:PPT课件展示结合课堂讲授与师生提问交流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C'est la vie”的来由:法国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国家,法国人热爱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艺术感。
二.印象派绘画作品分析学生欣赏法国画家莫奈《日出·印象》、《雾中的国会大厦》。
讲授:1、什么是印象派。
2、印象派的由来。
3、印象派绘画的的表现方法。
4,印象派绘画作品赏析:莫奈《草垛》系列,《睡莲》系列;雷诺阿的人物肖像,《煎饼磨坊的舞会》,《船上的午餐》;德加《舞台上的舞女》,《苦艾酒》等作品。
人教版高中美术选修:第七课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1)
![人教版高中美术选修:第七课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1)](https://img.taocdn.com/s3/m/33f7fcde4693daef5ef73d8f.png)
《打阳伞的丽丝》
伞下阴影处、回眸 一瞬间视觉色彩的 晶莹剔透与丽丝眼 神的非视觉色彩的 真诚魅力。
莫奈《打阳伞的女人》
• 这件作品是莫奈早期的印象技法画作。画面正中偏右站着 一位撑阳伞的女仕,而画面偏左较远处的就是她的儿子。 这是一个晴天的早上,两母子在草地上漫步。
• 整幅画只用了简单的蓝、绿、棕等自然的色彩,给人一种 宁静舒适的感觉。画中的女仕占了画面大部份的空间,成 为画的趣味中心。但左侧的小儿子与阳伞和女仕也构成一 个三角形,得到一个平衡的作用。
《睡莲》橘园美术馆藏
它是莫奈晚年重要的作 品。在群青的湖面上,红 花白蕊简洁.飘逸。几笔 涡形的绿色勾画出闪动的 效果。视觉影响非常强烈。 这幅作品用超出写实的严 谨,达到中国艺术的“写 意”的形态,体现出精神 的自由状态和梦幻感。他 的构思奇特,笔触灵动, 境界高远,美妙无比。
• 印象派画家借鉴了巴 比松派画家和英国画 家的技法与审美理念。 他们热爱大自然并强 烈地感受到大自然。” 巴比松派风景画家对 印象派画家的影响显 而易见。印象派画家 还从中国、日本等东 方艺术中吸取营养。
爱德华·马奈《吹短笛的男孩》
画中描绘的是近卫军乐队里的一位少 年吹笛手的肖像。画家在探索形与色 的统一时,注意到人物个性特征的刻 画。在色彩上追求一种稳定的、几乎 没有变化的亮面,然后突然转入暗部, 将人物置于浅灰色、近乎平涂的明亮 背景中进行描绘,用比较概括的色块 将形体显示出来。在这幅画中没有阴 影,没有视平线,没有轮廓线,以最 小限度的主体层次来作画,否定了三 度空间的深远感。杜米埃说过马奈的 画平得像扑克牌一样。
印象派创作理念
• 印象派画家强调真实地表现艺术家对客观世界 的感觉和印象,而不重视牵强附会的主题。绘 画给予人们的是感觉,而非深奥的思想。在艺 术形式上,他们提倡户外写生,强调的是抓住 瞬间的景象,光与色的探索,注重绘画的光、 色、形、意、美的融合,他们尝试着把光和色 彩直接与美学沟通。所以他们的作品往往是 “为了色彩去画一个主题,而不是为了主题本 身”,从而极大地丰富了绘画的表现手段。印 象派中产生了众多的艺术大师,如马奈、莫奈、 雷诺阿、毕莎罗和德加等。
第七课_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说课稿
![第七课_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af64f2ea98271fe900ef946.png)
第七课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美术鉴赏》教材中的外国美术鉴赏第七课《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主要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六个部份进行论述。
一、教材分析本课教材分为“印象派名称的由来”、“印象派绘画追求什么?”、“反印象派的后印象派”三部分。
鉴赏教材在外国美术鉴赏部分,是以西方美术的发展史为主要脉络。
本课印象派是欧洲传统绘画向现代绘画转变的重要过渡;而后继的后印象派则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西方绘画向现代绘画的转变。
所以本课在教材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二、学生分析概括地说我校高一的学生有两个特征,一是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尤其是美术生,这方面特点更加明显;二是对西方现代美术感兴趣,特别是对于西方现代的作品更加感兴趣,渴望深入了解,这些都是我上好本课的有利因素。
这部分内容大部分学生有所了解,所以在学习上感兴趣,抓住学生关注的作品深入的鉴赏。
高一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形象思维占主体,因此直观性教学贴近学生实际。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感受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绘画的主要特点及其代表作。
(2)了解印象派绘画与后印象派绘画区别。
(3)了解和认识西方美术如何从传统的着重客观再现转向现代的着重主观的表现。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鉴赏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的美术作品,树立正确的审美态度和价值观。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并能理解西方美术在19世纪末产生的根本性的变革--从传统走向现代。
教学难点:为什么西方美术的根本性变化发生在19世纪。
五、教法、学法多媒体课件直观性教学方法辅以讲授法、提问法、读书指导法、小组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思路:(一)导入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把握脉络1.提问:看两幅作品,说出画家、作品名以及属于哪个美术流派。
学生回答:席里柯《梅杜萨之筏》-浪漫主义美术库尔贝《奥南的葬礼》-现实主义美术2.回忆总结,西方美术史脉络史前美术和古埃及美术希腊和罗马美术宗教建筑文艺复兴美术巴洛克洛可可欧洲现实主义美术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现代绘画、雕塑和工业设计课件出示课题(二)新授(1)印象派及其代表人物及作品(2)后印象派及其代表人物及作品(四)知识拓展(表格比较)以此能看出我们今天学习的《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一课在整个西方美术史中起到了——继承发展创新的作用。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https://img.taocdn.com/s3/m/5722ef2df7ec4afe05a1df4d.png)
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2008-10-26 13:03:48 作者:省中学艺术学科旭来源:网络文字大小:【大】【中】【小】[教材分析]印象主义绘画是19世纪60年代在法国出现的艺术流派。
在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启发下,他们对绘画的光线、色彩的表现进行了独到的探索,并为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本课向学生介绍了印象主义绘画的许多作品,其中包括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画。
从欣赏中,使学生知道印象主义绘画探索的艺术原则和表现形式的独特风格,以及印象主义绘画尤其是后印象主义绘画在主观与客观艺术与自然的关系的革新及重大意义。
[教学目标]1. 学生在欣赏印象派绘画的同时,初步感受印象派绘画的艺术魅力,了解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2. 欣赏体会印象派中的三种不同倾向的风格,得出各自的艺术追求。
3. 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西方绘画作品的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1. 区分印象派绘画与传统绘画,区分三种倾向印象派绘画。
2. 感受了解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特征。
[教学设计]1. 导入新课师:2005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由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一个精彩的舞蹈节目至今令人难忘,那就是——?生:《千手观音》(异口同声)师:看来《千手观音》真的有很大的魅力啊!那好!我们就一起来重温一下其中的精彩片段。
(播放春节联欢晚会《千手观音》舞蹈片断)师:同学们都沉醉于优美的舞蹈中了,不过有件事不知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演员上台的时候穿的是什么颜色的服装?生:黄色的、金色的。
师:那么为什么在舞蹈的过程中服装的颜色在不停的发生着变化呢?生:因为舞台灯光的关系。
师:对了。
物体在彩色灯光的照射下,物体原本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那么在自然光线的照射下物象的固有色会不会发生变化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欣赏一位画家画的草垛系列组画。
(播放幻灯片,配乐《月光曲》)师:从刚才的欣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郭艳:黄色的草垛在不同时间,不同季节,不同光线的照射下颜色发生了变化!师:在常人眼中,黄色的麦垛在这位画家的笔下竟然呈现出这样多的色彩变化,多么奇特的绘画风格啊!在十九世纪的画坛上,就出现了一批标新立异的画家,他们被称为印象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课从传统走向现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教学目标: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印象主义、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
学会如何来欣赏现代绘画。
教学重点:
l、色彩和光学的关系。
2、莫奈、凡高
教学难点:如何用心来欣赏绘画。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我们以前讲过的现实主义艺术的风格特点?
二、新课讲授课题——印象主义绘画
现在请预习过的同学来给介绍一下:什么是印象主义?印象主义的由来?
印象主义这个名称是由法国画家莫奈的一幅风景画《印象·日出》得来的。
印象主义画家以阳光和色彩为主角,借助光与色的变幻来表现作者从一个飞逝的瞬间所捕捉到的印象。
请学生介绍莫奈和他的作品《印象·日出》。
教师出示一张白纸,问:这是什么颜色?白色!打上红色的灯光后,问:现在是什么颜色的?红色的。
打上蓝色的灯光后,问:现在是什么颜色的?蓝色的。
大家从这个实验中,得出什么结论:在不同的光线下,物体会展现不同的颜色。
请同学回忆,曾经学过的形容阳光色彩的词句。
我们来看莫奈笔下的阳光的颜色。
请看系列作品《卢昂大教堂》。
辨别这三张画,大家可以讨论,它们分别是什么时间画的?黎明、中午、黄昏。
印象主义绘画的代表者,除了莫奈还有谁?
看马奈的代表作:《草地上的午餐》、《酒吧侍女》、《吹笛的男孩》。
组织学生讨论,请同学简单的来总结马奈的艺术风格。
马奈:十分善于使用黑色的。
使整个画面的色彩响亮醒目而又各得其所。
现在我们来看这些画,你能否分辨出莫奈的和马奈的作品。
不同的颜色经过色点的组合,就形成了新的色彩,那刚才大家用的绘画的方法就是——点彩画法。
看点彩大师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
分析:新印象主义:尝试用原色色点配置,使画面产生视觉混合的色彩效果,运用这种准确分布的各种色点来客观理性地、冷静地组成画面艺术形象。
因他们用这种科学的、严格化的色彩和笔触,代替了印象主义画家的那种富有感情的色彩和生动潇洒的笔触,所以人们又称它为“科学的印象主义”。
引导讨论:大家认为这种绘画方法好吗?这种绘画风格把印象主义对光与色的追求推向了一个极端,还有一批画家在寻求另外的一种对光和色的表现方法——后印象主义。
学生介绍后印象主义:指那些曾经追随印象主义,后来又极力反对印象主义的束缚,从而形成独特艺术风格的画家。
后印象主义者不喜欢印象主义画家所采取的过于客观的科学态度。
他们主张,艺术形象要有别于客观物象,同时饱含着艺术家的主观感受。
后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高更、塞尚、凡高。
大家看看这是谁的画?很多同学非常熟悉凡高的作品,为什么?对,他的画曾经是世界的最高价。
一说起凡高我们就想到向日葵,凡高在自己在一生中画过11幅《向日葵》,它体现了凡高的什么样的性格?凡高为什么要反复画向日葵?
通过课件了解:凡高于1888年2月来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在那里他深深地为南方璀璨的阳光而激动。
他在给埃米尔·伯纳的信中表达了他的狂喜,他说,那里的河是翠绿的,落日象熔金的炼炉,太阳是金黄色的,“在我眼里,此地的乡间,气氛宁静,色彩绚丽,……与人们在日本版画中见到的景象一模一样。
他强烈地爱上了遍地生长的金色向日葵。
画中,那一朵朵葵花在阳光下怒放,正如凡高自己所说“这是爱的最强光!”
《向日葵》表现出了画家什么样的情绪?对生命的热爱!
这张《麦田上的乌鸦》,有人说这幅画是凡高死亡的预言。
请同学们放下一切杂念,用自己的心灵来读这张画。
你能读到点什么。
“画上的线条很生硬,失去了秩序,不但天地鸣动,所有的凄切、悲哀、绝望、都似乎从地平线的那一端飞扑过来……”
我们还是能从画中感受到一种无以名状的凄凉与痛苦。
仿佛凡高因近于崩溃而扭曲的脸已融入画中,变成了翻滚的乌云,骚动的麦田,“仓皇逃离”的群鸦……
凡高自杀后,从他身上发现的信中写道“说到我的事业,我为它豁出了我的生命,因为它,我的理智已近乎崩溃——这一切都无所谓”画家是把自己的生命融入了自己的作品之中,让看画的人通过画面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
那现在哪位同学能告诉我怎样的画,会是好画。
倾注了画家全部感情的作品才可以打动观众,能激起观众情感共鸣的作品就是好作品。
以前不少同学都说过,读不懂现代的绘画,觉得画的莫名其妙,不好看。
我在这儿要说,看现代的绘画作品不能仅仅看画家的绘画技巧、或画的像不像,而是先去简单了解一下画家的生平,和当时的社会状况,再去读作品。
也许你就能读懂了。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堂课,我们明白了喜欢那幅肖像的原因是因为画家用心灵在绘画,而我们欣赏现代绘画的方法就是用心灵去读画。
四、拓展:
请为本课中你喜欢的画配上一段简单的文字,或一首小诗,表达自己对这张画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