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的遗传现象
《生物的遗传现象作业设计方案》
《生物的遗传现象》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遗传基本观点和遗传现象;2. 掌握遗传规律和遗传变异的原因;3. 能够诠释生物的遗传现象对物种进化的影响;4.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遗传基本观点2. 遗传现象的分类3. 遗传规律4. 遗传变异的原因5. 遗传现象与物种进化干系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不同物种的遗传现象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遗传现象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生物的遗传基本观点、遗传现象的分类和遗传规律,引导学生理解遗传现象的基本原理。
3. 实验操作: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和分析遗传现象,加深对遗传规律的理解。
4. 讨论互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讨遗传变异的原因和遗传现象对物种进化的影响。
5. 总结复习: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遗传现象的理解。
四、作业设计:1. 完成一份关于遗传现象的小组调研报告,包括遗传现象的分类、遗传规律和遗传变异的原因等内容。
2. 观察家庭成员的遗传特征,编写一份遗传特征分析报告。
3. 设计一份实验方案,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遗传现象。
4. 撰写一篇关于遗传现象与物种进化干系的钻研论文,包括理论分析和实例分析。
五、评判方式:1. 教室表现评判:包括教室参与、讨论表现等;2. 作业评判: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评分,包括内容的完备性、深度和准确性等方面;3. 实验报告评判:评判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能力;4. 论文评判:评判学生对遗传现象与物种进化干系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生物的遗传现象》;2. 图书、网络资源、实验器械等;3. 学校实验室和图书馆资源。
七、教学环节设计: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生物的遗传现象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兴趣;2. 知识讲解:讲解生物的遗传基本观点和遗传现象的分类;3. 实验操作: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遗传现象;4. 讨论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点和发现;5. 总结复习: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遗传现象的理解。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生物的遗传现象》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1.生物的遗传现象)教案教学设计1.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遗传现象。
2.了解遗传是生物的普遍现象。
3.能对自己家人的外形特征进行比拟,并能说出哪些地方相似。
4.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
(教学重点)了解遗传是生命的根本特征。
(教学难点)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
(教学打算)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与家人的照片、记录单。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激发学生探究遗传现象的兴趣。
〔交流展示,情景导入〕1.教师通过谚语俗语引入新课。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天下乌鸦一般黑;爹矮矮一个,娘矮矮一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虎父无犬子〕学生了解的也可以致辞。
学生思考这些谚语俗语是从哪里来的呢?人们是通过什么来总结出这些谚语俗语的呢?——引出课题〔生物的遗传现象〕。
2.做游戏,找出三对家长的孩子或依据孩子找家长。
〔利用ppt打出来〕通过观察三个孩子和家长的外貌寻觅相似点,从而确定三个孩子的家长,在这个活动中老师可以不给孩子以标准答案,只要是孩子找到的相似点教师就可以给予肯定。
〔目标驱动,互动探究〕3.让学生依据刚刚找家长的规律来找自己同学的家长。
把班级分成八个小组,每位同学都从家里带来自己父母的照片,然后每组的照片装在一个信封里,教师把小组的信封打乱再发下去,让学生组内商量交流找家长。
汇报: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展示自己小组交流所得出的结论,也就是所找到的是哪位同学的家长,并说出自己的依据。
〔这里可能会有很多同学找错,这个没有关系,可以充分让学生去互动,最终确定结果,充分表达了放开的课堂。
〕二、认识人类的遗传现象。
〔同学们依据孩子和家长有许多相似的特征找出他们是一家人,是不是全部的孩子都有一些和父母相似的特征呢?〕再研究一对父子。
1.研究陈强、马季父子的照片。
〔这是我国著名的喜剧演员陈佩斯和他的父亲陈强的照片,大家认真找找,他们哪些地方相似。
小学科学_1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1.生物的遗传现象教案【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是在学生已学习了生物繁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的重要单元。
遗传与变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遗传和变异是建立在生物繁殖的基础上的。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总保持着某些相似的特征,又存在着一些差异。
人们把这些亲代与子代之间相似的现象,叫做遗传。
没有遗传,就没有相对稳定的生物界。
【学生分析】孩子的长相总是惟妙惟肖地像他们的爸爸妈妈,他们的性格、脾气,甚至动作、习惯等等也都会很像父母,这就是遗传现象。
对遗传现象,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乏感性认识,但却又会产生一些困惑。
因此,让他们了解一些遗传的知识,使学生对遗传学的发展过程有一个总体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
遗传是生物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十分复杂,因此我们的教学不能讲得太深奥,千万不要把一些高深的名词灌输给学生,使学生不知所云。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遗传现象,知道生物的很多特征是遗传的,遗传是生物的普遍现象。
了解遗传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寻找自己与父母之间的相似特征从而了解遗传现象,在充分讨论交流中认识植物的遗传现象,能认真观察动物的家庭照片,理解遗传现象是生物共有的特征,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发现的乐趣,渗透“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感受到只有善于观察、相互比较、勤于思考才能真正学好科学。
【重点难点】重点:什么是遗传现象。
难点: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本课的教学应当运用直观、形象的方法,激活学生的已有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暗示“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让学生感受到只有善于观察、合作和勤于思考、总结才能真正学好科学。
第二单元 《遗传与变异》 知识点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第1课生物的遗传现象1、遗传: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叫遗传。
2、遗传和变异是生命的最基本的两种特征,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3、动物有遗传现象,植物也有遗传现象,所以说生物都有遗传现象。
4、动物亲代的相似点包括外形、毛色、花纹、神态及食物、生活习性等。
5、有关遗传现象的谚语和俗语有:(1)桂实生桂,桐实生桐。
(2)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3)物生自类本种。
(4)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第2课生物的变异现象1、变异: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不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叫变异。
2、同变异遗传现象一样,变异现象在生物界也是普遍存在的。
3、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三叶草长出四片叶子都是变异现象。
4、变异现象的两种形式: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
如:高茎碗豆和矮茎碗豆。
5、不可遗传的变异: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变异,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如:用眼不当造成近视,车祸导致的残疾。
6、有关变异的谚语或俗语如:一树之果,有苦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黄鼠狼生鼠辈,一代不如一代;龙生九子,个个不同;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7、形态各异的金鱼是人们有意识的利用野生鲫鱼的后代与亲代存在的变异培育而成的。
第3课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1、孟德尔是著名的遗传学家,被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2、孟德尔发现豌豆有着不同的形态特征,他还发现这些豌豆的后代形态特征大都和它们的上代相似。
3、孟德尔的研究结论不能圆满的解释诸如有些动物其父母的皮毛都是褐色的,但它们的孩子却是白色皮毛这样的现象。
4、生物除父母的结合会出现变异外,生物自身也会产生变异,有的变异对生物有害,有的变异对生物有益,有的变异对生物即无害也无益。
5、袁隆平是我国著名水稻专家,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经过多年选育培育杂交水稻新品种,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解决了世界农业科研难题,2001年2月,他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生物的遗传现象
生物的遗传现象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生物的遗传现象无处不在。
从我们人类自身到身边的动植物,遗传的奥秘在生命的延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遗传,简单来说,就是生物体将自身的特征传递给后代的过程。
这些特征包括了生理特征、行为习性,甚至是某些疾病的易感性。
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自己的父母那里继承到各种各样的遗传信息,比如眼睛的颜色、头发的质地、身高、血型等等。
而这种遗传现象不仅仅在人类中存在,在整个生物界都是普遍存在的。
就拿植物来说,我们常常能看到同一品种的花朵,它们的颜色、形状和大小都非常相似。
这是因为它们都继承了来自亲本植物的遗传物质,从而表现出相同的特征。
比如,玫瑰有许多不同的品种,红玫瑰、白玫瑰、粉玫瑰等等,它们各自独特的颜色和花型就是通过遗传一代代延续下来的。
在动物界,遗传现象同样显著。
以狗为例,不同品种的狗有着明显不同的外貌和性格特点。
比如,金毛犬通常温顺友善,体型较大,毛发金黄;而博美犬则小巧玲珑,活泼好动,毛发浓密。
这些品种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遗传的作用。
狗宝宝会从它们的父母那里继承到特定的基因,从而决定了它们的外观、体型、性格等方面。
那么,遗传是如何发生的呢?这就要提到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基因。
基因就像是生命的密码,它们存在于细胞的染色体中。
染色体是由 DNA 组成的,而 DNA 则是由四种碱基(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和胞嘧啶)按照特定的顺序排列而成。
这些碱基的排列顺序就决定了基因的信息,进而决定了生物体的各种特征。
在生殖过程中,亲代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精子和卵子)。
在这个过程中,染色体和基因会进行重新组合和分离,然后配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再发育成新的个体。
在这个过程中,遗传信息就从亲代传递给了子代。
遗传并不是简单地复制亲代的所有特征,而是存在着一定的变异。
这种变异可以是由于基因的突变,也可以是由于基因的重新组合。
突变是指基因中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所编码的蛋白质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生物体的特征。
《生物的遗传现象》一课教学反思
《生物的遗传现象》一课教学反思《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反思一、追求体现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和启发,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任何教学活动都会变得没有意义。
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性,我在本课教学中设计了多个环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交流,主动获取知识。
本课教学在“提出问题”后,我引导学生进行了猜想与假设。
在设计这一环节时,我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一种必要的思维过程。
猜想与假设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会收集信息,也能帮助他们形成尊重事实和证据的科学态度。
在“制定计划(方案)”环节,我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这既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实施操作,也有利于让他们在没有束缚的情况下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
在讨论和交流中完善方案,能让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在“实施计划”阶段,我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动手操作。
通过实验,学生不仅获取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体验到了科学探究的艰辛与乐趣。
同时我也注意到了学生间的差异,对那些相对落后的学生进行了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在“得出结论”环节,我引导学生学会了表达和交流。
观察实验现象的学生能更好地体会科学研究需要细心和耐心。
亲手完成实验并收集数据的学生,则能在活动中学会科学地分析和思考问题。
在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的过程中,我不仅注重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更关注他们的思考过程和方法是否正确。
这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尽量体现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理念本课教学的主体部分是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通过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提高技能、获得方法、养成品质是我设计的宗旨。
整个教学过程力求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得发展、体验成功。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为了使学生能顺利地进入探究活动,我首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他们回忆自己和其他人有哪些不同之处?这些不同之处可能与什么有关?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本课所要研究的内容:生物的遗传现象。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生物的遗传现象 苏教版
《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生物的遗传现象》。
二、教材分析遗传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
我国汉代学者王充对这种生物现象就有过恰当的概括,即“物生自类本种”。
意思就是说:一个物体的个体产生同一物种的后代,每一物种的个体都继承前代的各种基本特征。
概括地说,所谓遗传,就是父母(亲代)通过生育过程把遗传物质(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基因)传递给子女(子代),使后代表现出同亲代相似的特征,比如体态、相貌、气质、音容等。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有关生物繁殖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遗传现象。
三、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遗传现象。
2、知道遗传是生物的普遍现象。
3、能对自己与家人的外形特征进行比较,并能说出哪些地方相似。
4、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遗传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
难点: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自己与爸爸妈妈的照片。
六、教学过程:(一)认识人类的遗传现象:1、同学们,很高兴能与你们一起上科学课,老师这里有几张照片请同学们看一下。
(出示照片)他(她)是谁?认得吗?不错,第三张是赵本山,第四张是李咏夫妇。
那第一张和第二张又是谁呢?仔细观察这四张照片,你有什么发现?两个小女孩各是谁的女儿?你的依据是什么?2、说说你和父母之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学生介绍,具体到哪里像。
通过子女与父母之间特征的比较你有什么发现?(子女与父母之间都有相似的特征,或者说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板书:子女和父母之间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你知道为什么子女与父母之间会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吗?(遗传。
)对,是遗传。
在生物学界遗传学家把“子女与父母之间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板书:这种现象称为遗传现象)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遗传现象”。
(板书课题:遗传现象)3、首先我们来学习人类的遗传现象。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设计
5.学生把各自的照片与父母的照片进行对照观察,然后思考并交流:遗传了父母的哪些特征?
6.学生分组交流。
7.活动:利用教材中的三组照片,用连线的方法帮孩子找到自己的父母。
8.学生分组活动。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认识动物的遗传现象
1.学生分别观察小狗、猎豹、企鹅、马、长颈鹿等家庭的图片,找找它们的相似点。
2.一些动物的家庭图片,光盘资料。
教学过程
个性化备课
一、导入新课:
1.讲述:上节课我请一些同学带来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自己的照片,马上我们把这些照片混合在一起,然后请其他组同学为他们找找家人。
2.学生分组交流,活动。
3.利用多媒体展示特征明显的组合,有学生本人验证是否正确,大家再仔细观察对照,说说到底哪里最像。
2.小组讨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整理。
3.小组交流。
4.总结:动物界也有遗传现象。
活动二:认识植物也有遗传现象
1.提问:动物存在遗传现象,植物存在遗传现象吗?请举例说明。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
4.讨论:如果让你来研究豌豆,你会从哪些方面研究?
5.学生分组讨论。
6.谈话:大家这样研究有没有道理?让我们来看科学家是怎么想的。学生看教材提供的资料,进行对照。
教学内容
生物的遗传现象
课时安排
1-1
总课时
1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遗传现象。
2.知道遗传是生物的普遍现象。
3.能对自己与家人的外形特征进行比较,并能说出哪些地方相似。
4.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做出合理的推测。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遗传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
难点: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做出合理的推测。
《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反思
《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反思
《生物的遗传现象》是苏教版科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节内容,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具有遗传现象等知识点。
下面谈一谈上完这节课的感受。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猜一猜(根据明星小时候照片猜一猜她是谁)以及帮孩子找父母两个环节,引导学生认识生物具有遗传现象,我们可以根据遗传现象来初步探寻孩子像父母之处。
二、通过大量资料来进一步认识
遗传现象不仅是人类特有的,植物和动物都是有遗传现象的。
植物:俗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以及生活中留种子的经验和ppt的图片资料,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动物:通过可爱的动物家庭图片和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发现遗传现象。
三、拓展迁移,学会应用
根据生物的遗传特性,布置学生课后调查“人的性格、脾气是
否也能遗传?”。
四、缺陷与不足
本节课由于没有相应的课堂科学实验匹配,部分学生在听讲时易走神,教师需关注每个学生的状态。
小学六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知识点整理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1 生物的遗传现象1、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2、动物和植物都有遗传现象。
3、有关遗传的谚语或俗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外甥多像舅虎父无犬子4、人的很多特征是可遗传的,比如头发、单双眼皮、肤色等。
5、一般认为,(遗传)是智力发展的基础,但后天的教育环境是智力发展的必要条件,二者不可或缺。
6、你会从哪些方面研究豌豆有没有遗传现象?答:我会从种子的形状、种子的颜色、豆荚的颜色、花的位置、茎的高度、种皮的颜色等方面进行研究。
2、生物的变异现象1、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2、变异可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3、可遗传的变异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不可遗传的变异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变异,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4、有关变异的谚语或俗语: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龙生九种,种种不同九狗出一獒黄鼠狼生鼠辈,一辈不如一辈5、形态各异的金鱼是人们有意识地利用野生鲫鱼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的(变异)培育而成的。
6、三叶草的变异状态是(四叶草)。
四叶草是(爱)、(健康)、(名誉)、(财富)的象征。
7、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主要有三方面: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3 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1、遗传与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两个特征,遗传使物种延续,变异使物种后代出现差异;因为遗传,亲代的特征在后代中保持着相对稳定,因为变异,后代与亲代之间、后代各个个体之间又存在着差异。
2、(孟德尔)被人们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他做了研究“豌豆花颜色”的实验,发现了遗传和变异的规律。
他发现在自然状态下,豌豆有着不同的形态特征。
通过进一步观察,他还发现这些豌豆的后代形态特征大多和它们的上代相似。
当他用同一种颜色花的豌豆进行人工授粉后,发现豌豆花的颜色始终是同一的;但当他用两种不同颜色花的豌豆进行人工授粉后,在第一代中,所有用紫花和白花配种的豌豆花都是紫色的,而在第二代中,既有紫色花,又有白色花。
《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设计
《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设计张春田【期刊名称】《小学科学(教师版)》【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1页(P75-75)【作者】张春田【作者单位】肥城市龙山小学山东【正文语种】中文遗传是生命的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
一个物体的个体产生同一物种的后代,每一个物种的个体都继承上代的各种基本特征。
概括地说,就是父母(亲代)通过生育过程把遗传物质(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基因)传递给子女(子代),使后代表现出同亲代相似的特征,比如体态、相貌、气质、音容等。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生物繁殖的知识的基础上,认识什么是遗传现象。
1.知道什么是遗传现象。
2.知道人、动物、植物的许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
3.了解遗传是生命的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
教师:陈佩斯父子和郭涛父子照片、多媒体课件、动植物照片学生:自己父母的照片。
1.激发学生探究遗传现象的兴趣师:(出示陈佩斯和陈强的照片)这对明星父子在哪些方面有相似之处?生:头发、眼睛、鼻子、眉毛……师:(总结)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现实生活中父代和子代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这种现象就是遗传现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观察发现自己最喜欢的明星图片入手,找相似点,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入遗传的主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师生互动学新课(一)认识人类遗传现象多媒体展示一对明星父子(郭涛和小石头)的照片。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仔细找找,看看他们有哪些地方长得相像。
多媒体展示两个明星家长,让学生为学生找家长。
让学生观察讨论照片中父代的遗传特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眼睛、眉毛、耳朵、脸型、嘴巴、头发等是否具有相似特征。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明星入手,观察寻找他们相似的特征再到为学生找家长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这对父子在外貌上有很多相似之处,现在我们开展一个“为学生找家长”的游戏。
师出示注意事项。
小组讨论合作。
小组活动:为学生找家长。
小组展示。
《生物的遗传现象(教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粤教版
粤教版六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生物的遗传现象》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遗传与进化的第1节《生物的遗传现象》,主要介绍生物的遗传现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生物的遗传是通过基因传递的,了解遗传现象对物种进化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生物的遗传现象,了解基因的概念和作用。
2. 能力目标:能够观察和描述生物的遗传现象,能够解释基因的传递过程。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生物的遗传现象,基因的概念和作用。
教学难点:基因的传递过程的理解。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生物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对生物多样性的兴趣较高,但对基因和遗传现象的理解较为模糊。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验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基因的概念和遗传现象。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一些不同的生物图片,激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兴趣。
例如,展示狮子、大象、蝴蝶等不同的动物图片。
2. 提问:你知道为什么不同的生物会有不同的特征吗?请举例说明。
第二环节:学习生物的遗传现象1. 呈现例子:通过展示一对父母和子女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他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例如,展示一对父母和他们的孩子的照片,让学生观察他们的眼睛、鼻子、嘴巴等特征。
2. 引导思考:为什么父母和子女之间会有相似的特征?这是怎么传递的呢?3. 介绍基因:解释基因是生物体内控制遗传特征的因子,它们位于染色体上。
可以使用图片或图表来说明基因的概念。
4. 观察实验: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用不同颜色的豆子模拟基因的传递过程。
给每个学生发放两种颜色的豆子,要求他们模拟父母的基因组合并观察结果。
例如,如果父母分别有红色和黄色基因,那么他们的子女可能会有红色、黄色或橙色的豆子。
5. 总结:通过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得出基因是通过父母传递给子女的结论。
生物的遗传现象
生物的遗传现象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生物的遗传现象无处不在。
从我们自身的身体特征,到周围动植物的各种性状表现,都离不开遗传的影响。
遗传,简单来说,就是亲代将自身的特征传递给子代的过程。
这一过程就像是一场神秘而又有序的接力赛,亲代将自己的“接力棒”——遗传信息,准确无误地交给子代,使子代能够继承亲代的部分或全部特征。
人类作为地球上最具智慧的生物之一,自身的遗传现象十分明显。
比如,我们的眼睛颜色、头发颜色和质地、身高、体型等特征,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父母遗传的影响。
如果父母双方都是双眼皮,那么他们的孩子是双眼皮的概率就会相对较高;如果父母中有一方是卷发,孩子也有可能遗传到这一特征。
除了人类,动物界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遗传现象。
以狗为例,不同品种的狗具有独特的外形和性格特点,而这些特点往往能够稳定地遗传给它们的后代。
比如金毛犬的温顺友好、德国牧羊犬的聪明忠诚,这些特性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
在植物界,遗传现象同样普遍存在。
我们常见的水果,如苹果,不同品种的苹果在果实大小、颜色、口感等方面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会通过种子传递给下一代。
那么,生物是如何实现遗传的呢?这就涉及到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染色体和基因。
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它们存在于细胞核中。
人类的体细胞中有 23 对染色体,其中 22 对是常染色体,1 对是性染色体。
而基因则是染色体上具有特定功能的片段,它们决定了生物的各种性状。
在生殖过程中,亲代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只有体细胞的一半。
当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的数量又恢复到正常水平,同时也完成了遗传物质的传递。
基因的遗传遵循一定的规律。
比如孟德尔发现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分离定律指出,在生物体的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则表明,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实录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实录简介本文是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学习生物的遗传现象的教学实录。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会了解到遗传是指父母将自己的遗传信息传给下一代的现象,了解常见的遗传现象,如基因突变、性别决定等。
教学目标1.了解基因、染色体在遗传中的作用;2.知道生物的遗传现象,如基因互换、突变、缺失等;3.掌握遗传规律及应用,如孟德尔遗传规律、血型遗传等。
教学准备•PPT讲义•小白鼠实物•练习题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1.老师介绍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假设我们能从父母那里继承到某个基因,这基因会影响我们的外表或者其他特征,那么你们都能举出例子吗?”2.学生思考几分钟后,老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自己的想法,并会对学生们的回答进行点评。
第二步:讲授1.老师以PPT为主讲课件,让学生了解到遗传是指父母将自己的遗传信息传给下一代的现象。
2.老师向学生介绍基因、染色体在遗传中的作用,并以小白鼠为例进行示范教学,比如数学结构解析。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并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三步:练习1.老师让学生进行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如遗传模拟实验、排序练习等,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2.在练习中,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交流,参与角色扮演等游戏,以此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四步:总结1.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应该牢记生物的遗传现象及其应用;2.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的知识点,让学生自行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遗传现象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掌握了基本的遗传规律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但同时,本次教学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对于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程度还不够深入,对于实验操作还需要加强细致的指导等。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生物的遗传现象》教案
《生物的遗传现象》教案《生物的遗传现象》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表述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现象;2、能力目标∶通过猜谜语、欣赏漫画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识图能力;能举例说出动物、植物和人的不同性状及相对性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生物界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的认识,培养辨证思维能力及尊重科学、热爱自然、珍爱生命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区别性状和相对性状;辨别并描述遗传和变异现象。
2、难点: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解释生物界中的生物学现象。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一般都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且在生活中具有一定的生物性状、相对性状、生物的遗传、变异等相关的生活经验,能够比较容易寻找和发现周围存在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但是还没有形成理论知识,不能对相关的现象作出正确的解释。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课件展示一组图片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她们,你注意到:1、他们像吗?2、他们哪些特征相似?3、他们哪些特征不相同?学生就会展开讨论,顺利进入主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要学习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二)组织学生开展几个活动活动1:连连看——学习生物的性状师:很多同学都去过动物园或者在书本或电视上看过很多的动物,这些动物你们都熟悉吗?生回答。
师:老师这里出了几道谜语现在请同学们帮我连连看:谜语一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
——大象。
是马不拉车,叫马也不错,满身黑道道,听声就奔跑。
——斑马。
一种动物名叫鹿,鹿角不长脖子长。
——长颈鹿。
形状象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
——松鼠。
教师提问:恭喜你们都猜对了,你们为什么能猜出这些语句描述的是什么动物呢?学生:根据他们的形态特征。
师:很好大家都抓住了动物的重要特征。
像刚才描述耳朵像蒲扇,鼻子长等都是生物体的形态特征。
同学们能说说其他生物的形态特征吗?生:树叶是绿色的,柿子是橘红色的,树干粗壮······还有说话的声音。
生物的遗传现象》教案
生物的遗传现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掌握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生物遗传现象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究生物遗传规律。
二、教学内容:1. 遗传和变异的概念2.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3. 遗传规律的探究三、教学重点:1. 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及实例2.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3. 遗传规律的探究方法四、教学难点:1.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2. 遗传规律的探究方法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2. 实验法:进行遗传规律的探究实验。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析遗传现象。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遗传案例,加深对遗传现象的理解。
一、遗传和变异的概念1. 遗传的定义:遗传是指生物体的性状传递给后代的现象。
2. 变异的定义:变异是指生物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3. 遗传和变异的实例: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二、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1. 遗传物质的组成:DNA、基因、染色体。
2. 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孟德尔遗传规律、连锁遗传规律。
3. 遗传信息的表达:转录、翻译、蛋白质合成。
三、遗传规律的探究1. 孟德尔遗传实验:豌豆杂交实验,发现遗传定律。
2. 摩尔根果蝇实验:揭示染色体与遗传的关系。
3. 基因定位与遗传图谱:利用遗传连锁分析,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四、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1. 基因分离定律: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
2.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3. 应用:遗传育种、疾病基因检测。
五、遗传变异与进化1. 遗传变异的来源:突变、重组。
2. 自然选择与遗传变异: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
3. 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遗传多样性。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生物的遗传现象,掌握遗传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对生物遗传学的兴趣。
六、遗传技术的应用1. 基因工程:DNA重组技术,创建转基因生物。
六年级上册科学优秀教案 《.生物的遗传现象》 粤教版
生物的遗传现象【教学内容】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生物的遗传现象。
【教学目标】科学探究:通过寻找自己与父母之间的相似特征从而了解遗传现象,在充分讨论交流中认识人类的遗传现象,能认真观察动物的家庭照片,能根据生活经验说明植物也具有遗传现象,从而发现遗传现象是生物共有的特征,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发现的乐趣,渗透“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感受到只有善于观察、相互比较、勤于思考才能真正学好科学。
科学知识:知道什么是遗传现象,知道生物的很多特征是遗传的,遗传是生物的普遍现象。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遗传现象,了解遗传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
【教学难点】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自己的照片,父母的照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大家都喜欢看电视吗?大家有没有看过江苏卫视的《最强大脑》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最强大脑》一期非常有意思的节目,大家想看吗?好,大家认真观看视频,等一下老师有问题要问大家哦!(课件播放视频)二、认识人类遗传现象1、揭示遗传现象。
(1)你知道何思慧为什么能够找出那个小孩的父母的?生:因为小孩和父母有一些相似的地方。
师:说得好,(掌声在哪里?)子女与父母之间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就是遗传。
(板书:遗传)(2)何思慧都观察了哪些方面?生:眼睛、鼻子、嘴巴……等五官特征(板书:五官)师:说得好,你看得真仔细。
好,接下来我们也来我们也举办一期《最强大脑》,“孩子去哪儿了?”你们敢挑战吗?2、游戏:“孩子去哪儿了?”请拿出各自组的亲子档案和照片,父母的照片已经贴在亲子档案上了,不过他们的孩子“不见了”,请你们小组合作,找到他们的孩子照片,并贴到亲子档案指定位置,并填写你们的根据是什么。
(待学生充分活动后,汇报交流,让学生说一说你是从哪些方面发现相似特征的。
选择特征比较明显的让学生上台展示。
)他们组的判断对不对?只有当事人最有发言权,现在我们有请***同学上台确认,并签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认识植物的遗传现象。
1.植物有遗传现象吗?请举例说明。(讨论)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2.假如让你来研究豌豆的遗传现象,你会从 哪些方面研究?(讨论)
3.我们看看孟德尔是从哪些方面研究的。
这是遗传学家孟德尔的发现,你想的和他 一样吗?
4.在对比中你有什么发现?
通过对植物子代和 亲代的根、茎、叶、花、 果实、种子、等的观察可 以说明植物有遗传现象。 如:豌豆、油菜等。
解释:亲代、子代。
四、总结:我们用有关遗传的 俗语总结 (交流并作好记录) 本课。
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 2.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子会打洞。 3.虎父无犬子。 4.有其父必有其子 。 5.桐实生桐,桂实生桂 。
五、巩固提高 1.讨论:猫爸爸可能是什么样子的?你推测的依 读16页最后一段。 据是什么?
3.写出自己和父母相似的特征。(写在练习本上) 4.什么叫遗传?
14页
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 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抄写
二、认识动物的遗传现象。
1.观察下面的动物家 庭,找找它们的相似 点。
15页,请学生一对一对地找和说。
2.你是从哪些方 面看出来的?
从外形、毛色、 花纹、神态、食性、 生活习惯等来确定。 3.小结: 动物也有 遗传现象。
1、智力与先天有关。( √
)
2、生物体的每一个特征都是能遗传的。( × )
3、遗传不是生物的普遍现象。( ×)
4、猫妈妈是白色,生的后代一定是白色。( ×)
完成实验报告本记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作业: 1继续收集有关遗传的谚语和俗语。 2.收集有关变异的谚语或俗语。 3.预习下一课:什么叫变异?变异有 几种形式? 4.观察自己和爸爸或妈妈不同的地方?
1.生物的遗传现象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遗传现象。
2.知道人类、动物、植物界都存在遗
传现象
3.能对自己与家人的外形特征进行比 较,并能说出哪些地方相似。
4.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做出合理的推测。
一、认识人的遗传现象。
1. 帮三个孩子找父母。
14页
2.你是根据什么给孩子找到父母的?
从他们的肤色、眼睛形状、脸 形、手指形 状 、鼻子形状、嘴形、耳朵形状等部位的观察 来确定是否相似。
依据 小猫的毛 色。
1.子女和父女之间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 ( 相似特征),这种现象叫做遗传。
2.“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讲的是 ( 遗传 )现象。 3.遗传是相对( 稳定 )的,生物不会轻易改变从 亲代继承来的发育途径和方式。 4.很多生物为了绵延其种族,都以各种(繁殖 ) 方式产生与自己相似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