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第十六章常用中医护理操作

合集下载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首先是中医按摩,它是中医护理的基础技术之一、中医按摩通过手法的推、拿、揉、按、捏等手段,刺激人体穴位、经络、肌肉等,调理气血,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目的。

常用的中医按摩手法有推拿、按摩、拨痹、扣痛和抠耳朵等。

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系统的排毒,减轻疲劳,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质量等。

接下来是针灸,它是中医护理的特殊技术之一、针灸是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插入针具来调节人体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可以刺激穴位,调整气血运行,平衡阴阳,调节脏腑功能。

根据疾病的不同,中医护理人员会运用不同的针灸方法,如经络穴位针刺、耳针、手针、灸、拔罐等。

此外,中药熏洗也是中医护理常见的操作技术之一、中药熏洗是将中药煎剂进行熏蒸,使药物成分通过皮肤渗透或呼吸道吸收,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中药熏洗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温通经脉,散寒祛湿,治疗一些皮肤病、风湿病等。

中医护理人员通常将中药熏洗应用于特定的部位或穴位,如足三里、风池、关元等。

除了以上介绍的常见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外,中医护理还包括中药熏蒸、中医贴敷、中药煎服等。

中药熏蒸是指将中药煎剂蒸发后熏蒸患者,起到清热解毒、散寒祛湿、祛除恶臭等作用。

中医贴敷是将中药煎剂或粉末敷于患者的相应部位,起到调理气血、祛湿热、止痛等作用。

中药煎服则是将中药材加水煎煮后饮用,以起到治疗或调理的作用。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是中医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的一系列操作方法和技巧,包括按摩、针灸、中药熏洗、中药熏蒸、中医贴敷以及中药煎服等。

这些操作方法和技巧能够刺激人体穴位、经络,调理气血,平衡阴阳,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中医护理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操作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操作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操作—灸法(艾条灸)艾条灸艾条灸是用纯净的艾绒(或加入中药)卷成直径为1.5厘米的圆柱形艾卷,点燃后在人体表面施灸的一种方法。

按其操作方法,可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

温和灸①临床应用常用于治疗慢性虚寒性疾病,如腹痛、痛经等。

②用物准备治疗盘、艾条、火柴、镊子、清洁弯盘。

③操作方法◆ 选穴;医学全.在线.网.站.提供◆ 点燃艾条;◆ 在距离施灸腧穴部位皮肤2~3厘米处进行熏灸,以患者局部皮肤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为宜;◆ 一般每穴灸5~10分钟,直至皮肤红润为度。

雀啄灸①临床应用常用于治疗急性病证。

②用物准备治疗盘、艾条、火柴、镊子、清洁弯盘。

③操作方法◆ 选穴;◆ 点燃艾条;◆ 在距离施灸部位皮肤2~5厘米之间,如同鸟雀啄食般一上一下不停地移动,反复熏灸;◆ 每处灸5分钟。

回旋灸①临床应用常用于治疗急性病证。

②用物准备治疗盘、艾条、火柴、镊子、清洁弯盘。

③操作方法◆选穴;◆点燃艾条;◆在距离施灸部位皮肤约3厘米处,左右来回旋转移动,反复熏灸,一般可灸20~30分钟。

法灸法>>灸法——常用灸法常用灸法艾炷直接灸温针灸艾炷间接灸灯火灸艾条灸天灸药条灸1 艾炷直接灸将灸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的方法,称为直接灸。

根据灸后有无烧伤化脓,又分为化脓灸和非化脓灸。

化脓灸(瘢痕灸)用黄豆大或枣核大的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局部组织经烫伤后,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能改善体质,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从而起到治疗和保健作用。

目前临床上,常用此法对哮喘、慢性胃肠炎、发育障碍等疾病和体质虚弱者进行施治。

操作方法:①体位的选择和点穴:因灸治要将艾炷安放在穴位表面,并且施治时间较长,故要特别注意体位的选取,要求体位平正、舒适。

待体位摆妥后,再在上面正确点穴。

②艾炷的安放和点火:首先按要求制作好所需的艾炷,除单纯采用细艾绒外,也可在艾绒中加入一些芳香性经末,如丁香、肉桂(丁桂散)等,有利于热力的渗透。

然后,在施灸的穴位处涂以少量的葱、蒜汁或凡士林,以增强粘附和刺激作用。

中医护理_学第十六章常用中医护理_操作

中医护理_学第十六章常用中医护理_操作

第四篇中医护理基本技能第十六章常用中医护理操作【重点难点】一、针刺法针刺法是用金属制成的针,刺激人体一定的穴位,以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整阴阳的作用,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

(一)毫针刺法1、适应围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病证。

2、毫针的结构分为五个部分:针尖、针身、针根、针柄、针尾。

3、针刺方法(1)进针法右手称刺手、左手称押手①单手进针法②双手进针法a指切进针法b挟持进针法c提捏进针法d舒进针法(2)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①针刺的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所刺部位皮肤表面形成的夹角。

分为:a直刺:针身与皮肤成90°角,垂直刺入,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可深刺或浅刺,尤其是肌肉丰厚的腰、臀、腹、四肢部位的腧穴。

b斜刺:针身与皮肤成45°角,倾斜刺入,适用于骨骼边缘的腧穴,或有重要脏器不宜深刺部位的腧穴。

c横刺:又称平刺或沿皮刺。

针身与皮肤成15°角,横向刺入,适用于皮肤特别浅薄的腧穴。

②针刺的方向:是指进针时和进针后针尖所朝的方向,简称针向。

③针刺的深度:是指针身刺入腧穴部位的深浅程度。

(3)行针与得气①行针:又名运针,是指进针后为了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

a提插法:就是提针与插针的结合应用,即针尖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行上下进退的操作方法。

b捻转法: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用拇指与食指、中指挟持针柄作一前一后、左右交替旋转捻动的动作。

②针感:又称“得气”,是指针刺入腧穴后,针刺部位产生的酸、胀、重、麻等感觉,并从局部向一定方向传导,以及操作者针下的沉紧感。

(4)补泻手法补法泛指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方法。

泻法泛指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

补泻效果的产生主要取决于机体的功能状态、腧穴的特性、针刺的手法。

针刺手法是产生补泻作用的主要手段,一般轻刺激量为补,重刺激量为泻,中等刺激量为平补平泻。

(5)留针与出针①留针一般留针时间为10~20分钟。

中医护理学基础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操作——放血法

中医护理学基础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操作——放血法

中医护理学基础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操作——放血法中医护理是中医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包括了许多传统的护理技术和操作。

放血法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的技术之一、放血法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将血液从体内取出,达到调节体内阴阳平衡,疏通经络,通血活血的作用。

放血法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疗法,具有调节气血、疏通经络、解除病痛的作用。

放血法分为络放法和募放法两种。

络放法是通过选择合适的穴位,在局部进行放血。

常用的穴位有手阴心包经的劳宫、行间、通里,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涌泉等。

在操作时,首先要准备好放血所需的设备,如针管、止血绷带等。

然后选择合适的穴位,消毒穴位周围皮肤。

接下来,用拇指或中指压住选择的穴位,将针管垂直插入穴位,一次只抽取3-5ml血液。

待血液停止流动时,用消毒纱布或抗菌纱布覆盖穴位,用止血绷带固定。

募放法是通过将血液募集到一些部位,以达到疏通经络、通血活血的目的。

常用的部位有患处、痛处等。

在操作时,首先要准备好放血所需的设备,如针管、放血募集器等。

然后选择合适的部位,消毒局部皮肤。

接下来,用拇指或中指压住选择的部位,将针管斜插入部位,一次只抽取3-5ml血液。

待血液募集到一定程度时,拔出针管,用消毒纱布或抗菌纱布覆盖部位。

无论是络放法还是募放法,在进行放血操作时,都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操作前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身体状况,有无适应症和禁忌症。

2.操作前要仔细检查和准备相关设备,保证操作的安全和卫生。

3.操作时要注意术前和术后的消毒,保证穴位或部位干净。

4.严格控制放血量,一次抽取的血量不应过多,防止患者出现血量不足或过度失血的情况。

5.操作时要注重安全,避免发生穿刺压力过大或穿刺深度不当等问题。

6.操作后要妥善处理患者的穴位或部位,保持清洁和覆盖好。

放血法作为中医护理的一项重要技术,可以通过调节气血,疏通经络的方式,达到治疗一些慢性疾病,缓解痛症等效果。

但在实际操作中必须非常谨慎,并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效果。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应用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应用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应用中医护理技术是中医养生和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调理人体的气血、阴阳、脏腑等方面,达到保健、康复的目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应用。

1.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通过手法的按摩、揉捏、推拿等来调理人体,促进气血流通,消除疲劳,以达到调节身体机能的目的。

常见的推拿按摩包括经络推拿、穴位推拿等。

例如,采用太冲穴按摩可以缓解压力,提高睡眠质量。

2.刮痧拔罐:刮痧和拔罐是中医常用的排毒技术,可以通过刮痧板在皮肤上刮出红色瘀斑,或者通过用火加热罐子,使罐子吸附皮肤形成负压,以排除体内湿热、寒湿等毒素,促进血液循环。

刮痧和拔罐适用于感冒、肌肉酸痛、颈椎病等疾病的治疗。

3.精油推拿:精油推拿是将具有特定功效的精油与推拿按摩技法相结合的一种中医护理技术。

常见的精油包括薰衣草、迷迭香等。

精油推拿可以通过精油的香气对神经系统产生刺激,达到舒缓肌肉、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身心的效果。

4.热敷:热敷是一种利用热量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疼痛的中医护理技术。

常用的热敷方法包括热水袋、热毛巾等。

热敷适用于肌肉酸痛、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

6.针灸:针灸是中医常用的一种调理身体的方法,通过刺激穴位,以调节气血、阴阳平衡,促进身体的康复和保健。

常用的针灸方法包括采用针刺、艾灸等。

针灸适用于疼痛、消化不良、失眠等疾病的治疗。

7.中药熏蒸:中药熏蒸是一种通过炖煮中药,将中药的药性气味传递到人体,达到调理人体的目的。

常用的中药熏蒸方法包括中药熏蒸盆、中药熏蒸袋等。

中药熏蒸适用于呼吸道疾病、皮肤病等的治疗。

总之,中医护理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中医康复和养生方法,其操作应用广泛。

以上介绍的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涵盖了推拿按摩、刮痧拔罐、精油推拿、热敷、足底按摩、针灸和中药熏蒸等多种方法,以帮助人们解决健康问题,提升全身的健康水平。

中医护理学第十六章常用中医护理操作

中医护理学第十六章常用中医护理操作

第四篇中医护理基本技能第十六章常用中医护理操作【重点难点】一、针刺法针刺法是用金属制成的针,刺激人体一定的穴位,以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整阴阳的作用,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

(一)毫针刺法1、适应范围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病证。

2、毫针的结构分为五个部分:针尖、针身、针根、针柄、针尾。

3、针刺方法(1)进针法右手称刺手、左手称押手①单手进针法②双手进针法a指切进针法b挟持进针法c提捏进针法d舒张进针法(2)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①针刺的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所刺部位皮肤表面形成的夹角。

分为:a直刺:针身与皮肤成90°角,垂直刺入,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可深刺或浅刺,尤其是肌肉丰厚的腰、臀、腹、四肢部位的腧穴。

b斜刺:针身与皮肤成45°角,倾斜刺入,适用于骨骼边缘的腧穴,或内有重要脏器不宜深刺部位的腧穴。

c横刺:又称平刺或沿皮刺。

针身与皮肤成15°角,横向刺入,适用于皮肤特别浅薄的腧穴。

②针刺的方向:是指进针时和进针后针尖所朝的方向,简称针向。

③针刺的深度:是指针身刺入腧穴部位的深浅程度。

(3)行针与得气①行针:又名运针,是指进针后为了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

a提插法:就是提针与插针的结合应用,即针尖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行上下进退的操作方法。

b捻转法: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用拇指与食指、中指挟持针柄作一前一后、左右交替旋转捻动的动作。

②针感:又称“得气”,是指针刺入腧穴后,针刺部位产生的酸、胀、重、麻等感觉,并从局部向一定方向传导,以及操作者针下的沉紧感。

(4)补泻手法补法泛指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方法。

泻法泛指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

补泻效果的产生主要取决于机体的功能状态、腧穴的特性、针刺的手法。

针刺手法是产生补泻作用的主要手段,一般轻刺激量为补,重刺激量为泻,中等刺激量为平补平泻。

(5)留针与出针①留针一般留针时间为10~20分钟。

中医护理基本操作技术规程完整

中医护理基本操作技术规程完整

中医护理基本操作技术规程完整
一、概述
中医护理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治疗方式,操作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因此掌握其中的基本操作技术规程非常重要。

二、操作技术规程
以下是中医护理的基本操作技术规程:
1. 按摩手法:包括推、揉、捏、按、拍、抖、点、搓等手法,按照不同的病症选择相应的手法进行按摩。

2. 刮痧:使用瓷勺、牛角刮痧板等工具,刮痧可以改善新陈代谢,消除疲劳,促进血液循环等。

3. 拔罐:将玻璃杯或者其他材质杯倒置于皮肤表面,通过加热或者吸气等方法在杯内形成负压,起到通经活络、化瘀祛湿、散寒止痛等作用。

4. 灸法:使用艾绒或者其他材料,燃烧放烟熏制或者直接烧灼皮肤,起到温通经脉、化湿、祛寒、疏通腧穴等作用。

5. 针灸:采用麻衣针等细针刺入穴位,通过调整人体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三、注意事项
1. 操作前洗手并消毒,确保操作环境卫生。

2. 针灸、拔罐、灸法操作前必须进行充分的望、闻、问、切四诊作为判断的依据。

3. 操作时力度要适宜,不能过度用力。

4. 操作前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并询问患者的医疗史。

四、总结
中医护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但是需要操作者具备
专业技能并严格按照操作技术规程进行操作。

操作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注意卫生环境,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操作技术规程,确保患者安全,达到治疗效果。

中医护理标准操作规程

中医护理标准操作规程

中医护理标准操作规程中医护理标准操作规程一、概述中医护理是中医学理论与方法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中医药原理、方法和技术,综合运用各类中医护理手段,对病人进行全面、科学、个体化的护理服务。

二、中医护理操作规范1.中医护理操作必须遵循严格的操作规范,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在进行中医护理操作之前,必须对病人进行全面的中医辨证分析和中医体检,了解病情及其特点,以便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

3.中医护理操作必须在洁净、安静、舒适的环境下进行,保证操作的效果和病人的舒适度。

4.中医护理操作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中医护理人员进行,确保操作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5.中医护理操作必须按照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操作,不能一刀切,细致入微。

6.中医护理操作必须遵循中医药的原则和规范,不得滥用、误用中医护理手段。

7.中医护理操作必须注意操作的卫生与安全,严格防范交叉感染与事故发生。

8.中医护理操作必须定期进行质量评估与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三、中医护理标准操作1.针灸操作(1)根据针灸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和针头。

(2)确保个体化的针灸方案,遵循针灸的原则与规范。

(3)严格掌握穴位的定位及插入深度,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掌握针刺手法,保持手法的灵活与稳定。

2.推拿按摩操作(1)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推拿按摩手法。

(2)掌握推拿按摩的力度与频率,调节手法,以适应病人的接受能力。

(3)注意按摩的节奏与节律,保证按摩的舒适度与效果。

3.中药煎煮操作(1)根据中药处方和煎药要求,进行煎煮操作。

(2)掌握煎煮的温度和时间,注意火候的掌握,以保证药效的最大发挥。

四、中医护理操作中的注意事项1.个体化护理:中医护理操作必须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操作,以确保操作的有效性。

2.安全操作:中医护理过程中必须注意操作的安全性,防止交叉感染和事故的发生。

3.专业培训:中医护理操作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中医护理人员进行,确保操作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中医护理学基础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操作——刮痧法

中医护理学基础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操作——刮痧法

中医护理学基础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操作——刮痧法刮痧法,又称“挑痧”,属《内经》砭石疗法、刺络疗法的一种。

是指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局部皮下出现瘀癍或痧痕的一种治疗方法。

可疏通腠理,使脏腑*浊之气通达于外,促使周身气血流畅逐邪外出,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痧的含义“痧”是民间的一种习惯叫法,一方面指“痧”疹征象,即皮肤出现红点如粟米,用手指触摸时,稍有阻碍的疹点。

另一方面是指“痧证”,又称“痧胀”和“痧气”,不是一种独立的病,而是一种毒性反应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许多疾病都可以出现痧象,痧是许多疾病的共同证候,故有“百疾皆可发痧”之说。

痧证的病因痧证多见于夏秋两季,春季次之,冬季极少见。

因为夏秋季节,风湿热三气旺盛,湿热交蒸,酿成不正之疠气(雾瘴),流行于天地之间,人若劳逸失度,则外邪侵袭肌肤,阳气不得宣通透泄而发痧证。

现代医学认为,所谓痧是渗出于脉外的含有大量代谢产物的离经之血,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完全健康的人,刮拭体表经络则无“痧痕”出现,因为健康的人体内无代谢产物潴留,其毛细血管通透性正常。

当机体脏腑功能减退或发生严重障碍时,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局部呈缺氧状态,毛细血管通透性也增强,刮痧时毛细血管破裂,因此有“痧”出现。

“痧”的颜色、形态、多少和部位深浅由局部代谢产物多少,即缺氧程度决定的。

痧证的临床表现① 一般表现:头昏脑胀,胸烦郁闷,全身酸胀,倦怠无力,胸腹灼热,四肢麻木,甚则厥冷如冰,严重者脘腹痞满,恶心呕吐等。

② 急重表现:心胸憋闷烦躁,胸腹大痛,或吐或泻,或欲吐不吐,欲泻不泻,严重的眩晕昏倒,面唇青白,口噤不语,昏厥不醒,手足厥冷。

或头额冷汗如珠,或全身无汗,青筋外露,痧点时隐时现,唇舌青黑。

操作方法① 拿刮板法用手掌握着刮板,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

若为达到治疗目的,刮板厚的一边对掌心,用薄的一边刮拭;若保健时,则薄的一边用对掌心,用厚的一边刮拭。

② 刮拭方向、部位颈、背、腹、上肢、下肢部从上向下刮拭,胸部从内向外刮拭。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中医护理技术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疗法的辅助手段,以中医学的理论为依据,通过特定的操作方法,以促进病人恢复健康为目的的一种非药物治疗。

下面是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一、操作前准备1. 清洁和消毒:操作前应对工作场所进行清洁和消毒,包括操作台、器具、药品等。

2. 操作环境:操作环境应保持安静整洁,充足的光线和空气流通。

3. 仪器准备:依据操作所需,准备好所需的仪器和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4. 药品准备:依据操作所需,准备好所需的药品,按照要求准备数量和浓度。

二、操作技术要求1. 操作手法:操作时应掌握正确的手法,遵循中医的理论和原则,比如按揉、推拿、捏揉、拨叩等,力度适中,避免过于用力或过轻。

2. 位置选择:根据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操作,确保病人舒适和方便操作。

3. 仪器操作:对于需要使用仪器和设备的操作,应熟悉其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保证安全和有效性。

4. 防护操作:对于需要保护医护人员或病人的操作,如接触传染病患者时,需要进行相应的防护,如佩戴口罩、手套等。

5. 注意事项:对于操作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如避免操作部位的污染、避免造成身体不适等,应特别注意并遵守。

三、操作步骤1. 操作前准备:根据操作所需准备好仪器和药品,清洁和消毒操作场所。

2. 仔细询问:询问病人详细的病史和症状,并做好记录。

3. 望诊:运用中医望诊方法,观察病人面色、舌苔、脉象等,了解病情。

4. 摸诊:运用中医摸诊方法,检查病人相关部位的肿块、湿疹、疼痛等情况。

5. 闻诊:运用中医闻诊方法,辨别病人的脱落细胞、口臭等情况。

6. 询问:对病人进行详细询问,了解病情和病史。

7. 辨证论治:依据中医四诊法对病情进行辨证,确定治疗方法和技术。

8. 操作治疗:根据辨证论治的结果,进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如针灸、推拿、艾灸等。

9. 治疗后观察:对治疗后的病人进行观察,如症状改善情况、舌色变化等。

10. 做好记录:及时记录病人的病情和治疗情况,便于跟踪和评估治疗效果。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一、患者评估在进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之前,护士应当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心理状态等方面。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

二、穴位按摩中医护理技术中,穴位按摩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在进行穴位按摩操作时,护士应当准确找准穴位,掌握按摩力度和频率,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三、中草药熏洗中药熏洗是中医护理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缓解疼痛、舒缓疲劳。

护士在进行中草药熏洗操作时,应当注意药物浓度、温度和时间的控制,避免烫伤患者皮肤。

四、拔罐疗法拔罐疗法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具有排毒、调理气血的作用。

护士在进行拔罐操作时,应当注意火候的掌握,避免造成皮肤烫伤或其他损伤。

五、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各种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护士在进行针灸操作时,应当注重穴位选择、针刺技巧和消毒防感染措施,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

六、药膳烹饪药膳烹饪是中医养生的一种方法,可以通过食疗调理身体。

护士在进行药膳烹饪操作时,应当注意药食搭配、烹饪技巧,确保药膳的疗效和安全性。

七、理疗按摩理疗按摩是中医护理技术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可以舒缓疲劳、促进血液循环。

护士在进行理疗按摩操作时,应当注意手法的轻重、速度和部位,避免给患者带来不适。

以上是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的相关内容,护士在实践中应当严格遵守规程,确保操作安全、有效。

中医护理技术是中医传统医学宝贵的遗产,通过规范的操作,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疗效,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愿每一位护士都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为患者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医护理操作规程

中医护理操作规程

中医护理操作规程中医护理操作规程为了确保中医护理工作的安全性、科学性和专业性,制定本中医护理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是中医护理的操作依据,包括中医护理的目的、操作准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操作结束后的处理等内容,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一、目的中医护理操作的目的主要有:促进气血流通,调和阴阳,治疗疾病,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缓解患者的痛苦和不适;促进患者的身体健康。

二、操作准备1.环境准备:保持操作环境整洁、安静。

确保操作室温度适宜,通风良好,无异味。

操作床、器械和用品齐全、整洁。

2.操作前准备:洗手,穿戴干净的工作服和无菌手套。

核对患者的病历和医嘱,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

3.操作前询问: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其病情、过敏史、禁忌症等重要信息。

告知患者中医护理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良反应。

三、操作步骤1.常规操作: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选择适宜的操作方法,如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

根据医嘱和护理计划进行操作。

2.操作注意事项:遵循中医护理的基本原则,操作时要注意穴位的准确定位,操作手法要准确、轻柔而有力,避免伤及患者。

操作时要维护患者的隐私和尊严,给予患者充分的安慰和支持。

3.操作结束后的处理:操作结束后,要及时整理操作床和器械,清洁操作室。

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操作效果和患者的感受。

记录操作过程和效果,及时向医生汇报。

四、注意事项1.操作者要具备中医护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操作方法,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操作。

2.在操作过程中,如出现异常情况(如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剧烈疼痛等),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医生。

3.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操作的时间和频率,避免过度操作或操作不足。

4.操作者应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交流,理解其需求和感受,根据患者的反馈调整操作方法和力度。

五、操作结束后的处理操作结束后,及时整理操作床和器械,清洁操作室。

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操作效果和患者的感受。

中医护理学基础: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操作——拔罐法(拔水(药)罐法)(5篇)

中医护理学基础: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操作——拔罐法(拔水(药)罐法)(5篇)

中医护理学基础: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操作——拔罐法(拔水(药)罐法)(5篇)篇1:中医护理学基础: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操作——拔罐法(拔水(药)罐法)拔水(药)罐法又称为煮罐法,一般使用竹罐。

① 用物准备竹罐数个、长镊子、湿冷毛巾、用纱布包好的中药(药物可根据病情而定,一般为祛风活血的药物)、煮锅内放水。

② 操作方法◆ 煮锅内放水或放水后加入中药包。

◆ 煮沸后将完好无损的竹罐数个投入锅中,煮5~10分钟。

◆ 用长镊子夹住罐底,罐口朝下夹出,甩去罐中水珠。

◆ 迅速用湿冷的毛巾紧扪罐口(可降低温度,以免烫伤),立即将罐扣在所拔部位。

◆ 留罐10~20分钟,每次可拔数罐至数十罐。

篇2:中医护理学基础: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操作——拔罐法(拔火罐法)拔火罐法① 用物准备治疗盘、玻璃罐或陶罐、竹罐(根据所拔部位,选择大、中、小罐),95%酒精棉球或纸片、火柴、止血钳、弯盘。

② 点火方法◆ 闪火法[如图所示]用止血钳夹住95%酒精棉球,用火点燃,在罐内中段绕1~2圈后,立即退出,迅速将罐扣于所选部位。

此法较为安全,是比较常用的拔罐方法。

◆ 投火法[如图所示]篇3:中医护理学基础: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操作——放血法古称“刺络”、又称“刺血法”;今有人称之为“放血疗法”。

古今对此法十分重视,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出:“宛陈则除之,去血脉也”。

放血法是指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小尖刀等刺破络脉(浅表静脉),放出少量血液,使内蕴热毒随血外泄,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风止痒、开窍泄热、通经活络、镇吐止泻的作用。

适应范围及用物准备① 适应范围◆ 高热、中暑、急性咽喉肿痛、目赤红肿(红眼病、天行赤眼)、头痛等。

◆ 昏厥、中风闭证。

◆ 顽癣、疖肿、丹毒等。

② 用物准备治疗盘:消毒盒内放三棱针或小尖刀、2%碘酒、75%酒精、或碘伏、棉签、消毒干棉球。

操作方法点刺法点刺法又称“速刺法”。

① 概念在腧穴部位迅速点刺出血为点刺法。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1.脉诊:中医脉诊是通过触摸患者脉搏来判断其脏腑功能和病理状态。

操作时,护士应先准备好工作所需的仪器,如脉搏计或手感触器,然后选择合适的脉搏位置,如手脉、足脉、舌脉等,轻轻按压脉搏点进行触诊,判断脉搏的频率、强度、节律等情况,以了解患者身体健康状况。

2.针灸:针灸是中医学中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护士在操作针灸之前应先了解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和反应,然后选择合适的针具,如银针、针管等,准备好消毒用品,并对病人的相应穴位进行定位。

接下来,护士应用力揿压针头,然后缓慢转针,直到达到治疗效果。

3.推拿按摩:中医推拿按摩是通过手法在人体表面推拿按摩,刺激人体穴位,调整气血和脏腑功能。

护士操作时,首先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然后使用专业的推拿按摩手法,如揉、按、推、拍等,配合适当的压力和节律进行操作,以改善患者的病情或提高其身体健康状态。

4.中药熏蒸:中医熏蒸是指使用中药原料进行蒸熏,以起到调理和治疗的作用。

护士在操作时,首先准备好中药原料和相应的器具,如锅、锥、灯炉等,然后按照中医的要求进行配伍,将中药烧煮或燃烧,让其散发出药香,将患者身体暴露在药香中,以达到调理和治疗的效果。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过程中,护士应准确把握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卫生原则,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同时,护士还应辅助医生的治疗工作,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提高患者对中医护理的认可和接受度。

中医护理技术的操作不仅需要护士具备丰富的中医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不断创新和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中医护理服务。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医护理技术有望成为一种重要的医疗技术,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保障。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一、中医穴位按摩中医穴位按摩是中医治疗的一种基本方法,借助按压或推拿等手法刺激人体特定穴位,调理气血运行,改善相关脏器功能。

常用的穴位有太阳穴、涌泉穴、内关穴等。

穴位按摩的具体操作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工作:消毒双手,穴位所在的部位清洁干净。

2.手法选择: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按摩手法,如按压、推拿、揉捏等,可以单一手法或多种手法结合使用。

3.手法操作:用指尖或掌根轻柔地按摩穴位,以适当的力度刺激穴位,按摩时间一般为5-10分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4.注意事项:操作时要确保手法轻柔,力度适中,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对于孕妇、儿童、老年人和体弱者等特殊人群,应视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二、中药外敷中药外敷是利用中药的疗效通过外敷的方式达到治疗效果的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中药选择: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合的中药,例如薄荷、冰片、黄连等。

2.中药炮制:将选好的中药制成药物,可以是药膏、药粉或液体。

3.外敷部位准备:清洁外敷部位,保持干净。

4.外敷操作:将中药涂抹在外敷部位,用无菌纱布或药膏贴固定,保持一定时间,一般为1-2小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5.注意事项:使用过敏试验,确保患者对中药没有过敏反应。

外敷部位应保持干燥,避免受寒。

三、中药泡脚中药泡脚是将中药煮熟后加入足浴盆中进行足浴的方法,通过足部的温热刺激和中药药物的渗透,调理全身气血运行。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中药选择: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选择适合的中药材,如川芎、当归、红花等。

2.中药煎煮:将选好的中药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沸,然后慢火煮20-30分钟。

3.泡脚准备:准备一个干净的足浴盆,加入适量的温水,待中药煎煮后稍微降温后,将煎好的中药汤加入足浴盆中,使水的温度保持在适中。

4.泡脚操作:将双脚浸泡在足浴盆中,温度适宜时用手轻轻按摩足部,使中药汤渗透到足底,泡脚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可以视情况进行调整。

5.注意事项:足浴盆应保持清洁,避免感染。

中医护理学会操作指南

中医护理学会操作指南

中医护理学会操作指南中医护理学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护理的原则和技术,对患者进行身心整体护理的一门学科。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护理学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关注。

为了规范中医护理操作,提高护理质量,中医护理学会特制定本操作指南。

一、中医护理原则1.整体观念:中医护理强调对患者的整体护理,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

2.辨证施护: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生活习惯等,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3.四时养生:根据季节变化,指导患者进行饮食、起居、运动等方面的调整,以保持身心健康。

4.预防为主:注重疾病的预防,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免疫力。

5.中医特色护理:运用中医护理技术,如针灸、拔罐、刮痧、中药外敷等,辅助治疗疾病。

二、中医护理操作技术1.针灸: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当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以达到调整阴阳、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

2.拔罐:通过负压作用,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达到祛寒、化湿、消肿、止痛等效果。

3.刮痧:运用刮痧板在皮肤表面进行刮拭,使局部皮肤发红、发热,以达到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作用。

4.中药外敷:将中药研磨成粉末,用蜂蜜或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处,以达到消肿、止痛、解毒等效果。

5.中药熏洗:将中药煎煮后,用蒸汽熏蒸患处,或用中药水浸泡患处,以达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等效果。

6.中药内服:根据患者的病情,选用合适的中药方剂进行口服,以调整阴阳、调和气血、清热解毒等。

7.饮食调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指导患者进行饮食调理,以达到辅助治疗疾病、增强体质的效果。

三、中医护理质量控制1.加强中医护理人员培训:提高中医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确保中医护理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2.完善中医护理常规:制定和完善中医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规范中医护理行为。

3.加强中医护理质量监督:建立健全中医护理质量监督体系,定期对中医护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那可是一门大学问啊!这就像是一个神奇的宝库,里面有着各种各样的宝贝。

中医护理可不是简单地照顾病人,它蕴含着深厚的智慧和独特的方法。

比如说艾灸吧,那小小的艾条,通过在特定穴位上的温热刺激,就能起到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这不就像给身体注入了一股温暖的力量,让它重新焕发活力吗?还有拔罐,看着那一个个罐子吸在身上,把体内的湿气、寒气都给拔出来,多神奇呀!就好像是把身体里的脏东西都给揪出来一样。

中医护理中的按摩推拿也是一绝。

护士们用她们温柔而有力的双手,在身体上推、拿、揉、按,仿佛是在给身体做一场舒适的 SPA。

这能缓解疲劳、舒缓肌肉紧张,让你感觉浑身都轻松了许多。

这难道不是一种神奇的魔法吗?中药熏洗也很有意思呢!把精心调配的中药煮成药水,然后用它来熏洗身体的某个部位。

这就像是给身体的这个局部来了一次特别的药浴,让药物的功效直接作用在上面,效果那可是立竿见影的。

再说说穴位贴敷吧,把调配好的药膏准确地贴在穴位上,让药物通过穴位慢慢渗透进去。

这不就像是给穴位送了一份特别的礼物,让它发挥出神奇的功效吗?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需要护士们非常细心和耐心,每一个步骤都要精确到位。

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事情啊!她们要熟悉人体的穴位、经络,要掌握各种操作技巧,还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护理。

这需要多大的努力和付出啊!而且中医护理不仅仅是对身体的护理,更是对心灵的呵护。

护士们那温暖的笑容、关切的话语,就像春风一样吹拂着病人的心田,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支持。

这难道不比那些冷冰冰的机器更能让人安心吗?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就是这样一个充满魅力和神奇的领域。

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护士们的爱心和专业。

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珍惜和传承这宝贵的财富吗?让我们一起为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点赞,为那些默默奉献的护士们点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篇中医护理基本技能第十六章常用中医护理操作【重点难点】一、针刺法针刺法是用金属制成的针,刺激人体一定的穴位,以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整阴阳的作用,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

(一)毫针刺法1、适应范围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病证。

2、毫针的结构分为五个部分:针尖、针身、针根、针柄、针尾。

3、针刺方法(1)进针法右手称刺手、左手称押手①单手进针法②双手进针法a指切进针法b挟持进针法c提捏进针法d舒张进针法(2)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①针刺的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所刺部位皮肤表面形成的夹角。

分为:a直刺:针身与皮肤成90°角,垂直刺入,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可深刺或浅刺,尤其是肌肉丰厚的腰、臀、腹、四肢部位的腧穴。

b斜刺:针身与皮肤成45°角,倾斜刺入,适用于骨骼边缘的腧穴,或内有重要脏器不宜深刺部位的腧穴。

c横刺:又称平刺或沿皮刺。

针身与皮肤成15°角,横向刺入,适用于皮肤特别浅薄的腧穴。

②针刺的方向:是指进针时和进针后针尖所朝的方向,简称针向。

③针刺的深度:是指针身刺入腧穴部位的深浅程度。

(3)行针与得气①行针:又名运针,是指进针后为了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

a提插法:就是提针与插针的结合应用,即针尖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行上下进退的操作方法。

b捻转法: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用拇指与食指、中指挟持针柄作一前一后、左右交替旋转捻动的动作。

②针感:又称“得气”,是指针刺入腧穴后,针刺部位产生的酸、胀、重、麻等感觉,并从局部向一定方向传导,以及操作者针下的沉紧感。

(4)补泻手法补法泛指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方法。

泻法泛指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

补泻效果的产生主要取决于机体的功能状态、腧穴的特性、针刺的手法。

针刺手法是产生补泻作用的主要手段,一般轻刺激量为补,重刺激量为泻,中等刺激量为平补平泻。

(5)留针与出针①留针一般留针时间为10~20分钟。

对一些顽固性、疼痛性、痉挛性疾病,须增加留针时间,可延长至1小时至数小时,并间歇予以行针,保持一定刺激量,以增强疗效。

②出针4、针刺意外的护理与预防(1)晕针在针刺过程中患者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胸闷心慌,恶心,甚至四肢厥冷,出冷汗,脉搏微弱或神志昏迷,血压下降,大便失禁等晕厥现象,称为晕针。

①原因:多见于初次接受治疗的患者,可因精神紧张、体质虚弱、过度劳累、饥饿,或大汗、大泻、大失血后,或体位不适,或操作者手法过重、刺激量过大而引起。

②护理:立即停止针刺,将针迅速取出。

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开衣带,注意保暖。

清醒者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即可恢复。

如已发生晕厥,用指掐或针刺急救穴,如人中、内关、素寥、足三里,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

若症状仍不缓解,可配合其他急救措施。

③预防:对初次接受针治者,要做好解释工作,解除恐惧、紧张心理;正确选取舒适持久的体位,尽量采用卧位,选穴宜少,手法要轻;对劳累、饥饿、大渴的患者,应嘱其休息、进食、饮水后再予针治;针刺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神色,询问其感觉,有头晕心慌时应停止操作或起针,让患者卧床休息。

此外,应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消除过冷、过热等因素。

(2)滞针在针刺入腧穴后,操作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患者则感觉疼痛的现象。

①原因:患者精神紧张,针刺后局部肌肉强烈挛缩,或因行针时捻转角度过大过快和持续单向捻转等,而致肌纤维缠绕针身所致。

②护理:嘱患者消除紧张,使局部肌肉放松,操作者揉按穴位四周,或弹动针柄,如仍不能放松时,可在附近再刺一针,以宣散气血、缓解痉挛,将针起出。

若因单向捻针而致者,需反向将针捻回。

③预防:对精神紧张及初诊者,应先做好解释工作,消除顾虑。

进针时应避开肌腱,行针手法宜轻巧,捻转角度不宜过大过快,避免连续单向捻转。

(3)弯针是指进针时或将针刺入腧穴后,针身在体内发生弯曲的现象。

①原因: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过快;或针下碰到坚硬组织;或因患者在留针过程中改变了体位;或因针柄受外力碰撞;或因滞针处理不当。

②护理:发生弯针后,切忌不可用力捻转、提插。

应顺着针弯曲的方向将针慢慢退出,若患者体位改变,则应嘱患者恢复原来的体位,使局部肌肉放松,再行退针。

③预防:操作者手法要熟练,指力要轻巧,避免进针过猛、过速。

患者的体位要舒适,留针期间不得随意变动体位。

针刺部位和针柄不得受外物碰压。

(4)断针又称折针,是指针体折断在人体内。

①原因:多由于针具质量差,或针身、针根有剥蚀损伤,术前疏于检查;或针刺时将针身全部刺入,行针时强力提插、捻转;或留针时患者体位改变;或遇弯针、滞针未及时正确处理,并强力抽拔;或因外物碰压。

②护理:嘱患者不要惊慌,保持原有体位,以免残端向深层陷入。

若断针尚有部分露于皮肤之外,可用镊子或血管钳拔出。

若断端与皮肤相平,可轻轻下压周围组织,使针体显露,再拔。

若折断部分全部深入皮下,须在X线下定位,手术取出。

③预防:针前仔细检查针具,不符合要求者剔除不用;针身不可全部刺入;避免过猛过强的捻转、提插;针刺和留针时患者不能随意更换体位;发生弯针、滞针时应及时处理,不可强行硬拔。

(5)血肿是指针刺部位出现的皮下出血而引起肿痛的现象。

表现为出针后皮肤青紫或肿起,局部疼痛。

①原因:针尖弯曲带钩,使皮肉受损,或刺伤血管所致。

②护理:若微量的皮下出血而出现小块青紫时,一般不必处理,可自行消退。

若局部肿胀疼痛较剧,青紫面积大而且影响活动功能时,可先作冷敷止血后,再做热敷,促使瘀血消散吸收。

③预防:仔细检查针具,熟悉人体解剖部位,针刺时避开血管;针刺手法不宜过重,切忌强力捣针,并嘱患者不可随便移动体位。

出针时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揉按压迫针孔。

容易出血的穴位如太阳、百会、合谷、面部穴位等。

(6)气胸凡是胸背部或锁骨上窝腧穴均应浅刺或斜刺,切忌刺入过深。

(7)大出血5、针刺注意事项①患者在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体弱者(身体瘦弱、气血亏虚)不宜用强刺激。

孕妇、妇女行经期尽量不采用针刺法。

②针刺时尽量取卧位,进针后立即盖好衣被,以防感冒。

③针刺时严格按无菌技术进行操作,一个穴位使用一枚针,防止交叉感染。

④针刺时应避开皮肤瘢痕、感染、溃疡、肿瘤部位,有自发出血倾向者不宜针刺。

⑤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以及眼区、项部、脊椎部的腧穴应严格掌握进针的深度、角度,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⑥针刺过程中应随时观察患者全身状态有无不良反应。

(二)皮肤针法1、适应范围临床应用于痛证、近视、视神经萎缩、失眠、高血压、感冒、咳嗽、急性扁桃体炎、慢性胃肠病、斑秃、玩癣等。

2、操作方法(1)持针方法皮肤针消毒后,以右手拇指、中指、无名指握住针柄,食指伸直按住针柄中段。

(2)叩刺方法将皮肤消毒后,针头对准叩刺部位,利用腕关节的弹力,使针尖叩刺皮肤后,立即弹起,如此反复进行数10次。

注意针尖与皮肤必须垂直,弹刺要准确,强度均匀。

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刺激部位和刺激强度。

(3)叩刺强度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病情、叩刺的部位,采用轻、中、重3种强度。

3、注意事项①皮肤针应严格消毒或使用一次性皮肤针,局部皮肤在叩刺前后都应用75%酒精消毒。

②皮肤针必须平齐、无钩毛。

③叩刺时动作轻捷,针尖垂直向下,以免造成患者疼痛。

④局部有溃疡、破损、瘢痕者不宜使用本法,急性传染性疾病和急腹症不使用本法。

⑤叩刺局部如有出血用75%酒精消毒,并用无菌纱布包扎止血,防止感染。

(三)皮内针法1、适应范围适用于某些需要久留针的经常发作的疼痛性疾病和久治不愈的顽固性疾病。

2、操作方法皮内针、镊子消毒,皮肤用碘酒、酒精常规消毒。

(1)麦粒型用镊子挟住针柄,对准腧穴,沿经络走向横向刺入0.5~0.8cm,用胶布顺着针身进入的方向将留在皮外的针柄固定。

(2)图钉型用镊子挟住针圈,针尖对准腧穴直接揿入,然后将留在皮肤上的环形针柄用胶布固定。

也可将针圈贴在小块胶布上,手执胶布直压揿入所刺穴位。

根据病情决定留针时间的长短,一般3~5天,最长可达7天。

夏天为防止感染,以1~2天为好。

留针期间,可每隔4小时左右用手按压埋针处1~2min,以加强刺激,提高疗效。

3、注意事项①埋针部位适宜。

关节附近不可埋针,因活动时会疼痛。

胸腹部因呼吸时会活动,亦不宜埋针。

②埋针后,如患者感觉疼痛或妨碍肢体活动时,应将针取出,改选穴位重埋。

③严格无菌技术,埋针后针处不可浸水,夏季埋针时间不应过长,以防感染。

(四)水针法水针法也称穴位注射或穴位封闭,是将水剂药物注入穴位,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

它是将针刺对经络、腧穴的反应和药物对人体的作用结合在一起发挥综合作用。

1、适应范围凡是针灸治疗的适应证大部分均可采用本法。

2、操作方法①患者取舒适体位,选择适宜的注射器和针头,抽取适量的药液。

②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局部消毒后,右手持注射器,对准穴位,快速刺入皮下,然后缓慢进针,提插“得气”后回抽无回血即可将药物注入。

急性病、体强者可用较强刺激,推液可快;慢性病、体弱者,宜用较轻刺激,推液可慢。

药液多时,可由深至浅,边推药液边退针,或将注射针向几个方向注射药液。

③注射剂量根据药物说明书规定的剂量。

作小剂量注射时,可用原药物剂量的1/5~1/2。

一般以穴位部位来定,耳穴可注射0.1ml,头面部可注射0.3~0.5ml,四肢部可注射1~2ml,胸背部可注射0.5~1ml,腰臀部可注射2~5ml。

④急症患者每日1~2次,慢性病一般每日或隔日1次,6~10次为1疗程。

每个疗程间可休息3~5日。

3、注意事项①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防止晕针、弯针、滞针情况的发生。

②治疗时应对患者说明治疗特点和注射后的正常反应。

如注射后局部可能有酸胀感,48小时内局部有轻度不适,有时持续时间较长,但一般不超过1日。

③注意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副作用、剂量、有效期、配伍禁忌、过敏反应等。

需做过敏试验的药物必须先做皮试后再行穴位注射。

副作用大或刺激性强的药物不宜做穴位注射。

④药液不可注入血管、关节腔、脊髓腔、胸腔内,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⑤孕妇的下腹部、腰骶部和合谷、三阴交等禁用,以免流产。

年老体弱者选穴宜少,药液剂量酌减。

(五)耳针法耳针是用针刺或其它方法刺激耳廓穴位或反应点,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1、耳廓与耳穴(1)耳廓“耳为宗脉之海”,耳廓与人体各部分存在一定的生理关系。

当人体某一脏腑或部位发生病变时,可以在耳廓的相应部位出现异常反应,表现为皮肤色泽、形态、压痛敏感及电特性等改变。

(2)耳穴的分布耳穴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一般来说,与身体各部相对应的耳穴在耳廓的分布象一个倒置的胎儿。

其分布规律是:与头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或耳垂邻近;与上肢相应的耳穴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消化道在耳轮脚周围排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