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电子信息系统 C4I
C4ISR系统剖析与进展
最初通过无线电和电缆连接的由雷达、空军基地和指挥中心构建的网络雏形可追溯到1940年的“不列颠之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一些传感器(如定向仪)被用于收集德国潜艇通过“恩尼格玛”密码机所发送的信息。
在大西洋反潜作战中,这些加密文件被送到布莱切利园通过第一代机电式计算机进行破解。
然而,综合集成式的指挥、通信和情报收集设备(包括监视雷达和侦察平台)的应用始于冷战期间的北约和华约组织。
北约和华约双方通过精心部署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和侦察(亦称C4ISR)设备来为打大规模战争做准备,而双方也正是通过分析对方的C4ISR能力从而确定其作战能力。
随着电子技术逐步让位给信息技术,一体化水平也实现了突破。
到20世纪80年代末,北约和华约双方各自制定了C4ISR规范,但是苏联领导的华约集团的C4ISR能力明显落后,1991年海湾战争就说明了这一点。
全面装备C4ISR设备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军仅用43天就将苏联训练的伊拉克人赶出了科威特。
43天的交错式作战展现了成熟的北约空地作战理论,而这一理论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最高统帅部所提出的“侦察打击一体化”概念是一致的。
系统剖析与进展C 4ISR C4ISR,作为支撑指挥员决策能力的各种技术的融合体被一些人看作是一种新概念。
但事实上,C4ISR早已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其最初投入应用是在70年以前,只是这种缩写的方式最近才出现。
今天,C4ISR的影响遍及每一个作战层面,从最高级司令部到下车步兵,在当前的作战环境中已从陆地扩展到了空、天和海上。
吴 磊从C2到C4IstarC4ISR领域中一贯的特点就是缩略语满天飞,即使是应用以后也是如此。
它们经常被用错,因此有必要对主要部件进行说明以明确其能力。
C4ISR中最明显的也是被广泛认知的部件是通信—C。
不难理解,通信是用于传递传感器和指挥信息的主要部件,虽然通信设备的种类已经十分的丰富,传输介质包括从无线电到光纤,中继方式亦可通过空间卫星或地面站,但是这同时也增加了通信的复杂性,目前的通信已经从语音越来越多地转向了数据。
从C4ISR到GIG再到C4 美军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未来发展综述
标准化联接,实现了战场的一体化指挥 息系统集成为一个陆海空军共用的被称
控制。这种一体化的联合指挥控制能力 为“诸网之网”的全球网,以实时方式和
在 2003 年的伊拉克战争中发挥了巨大威 真实图像向指战员提供全面的态势感知
力,使美军的各军兵种协同作战效能大 能力,使信息得以通畅、及时地流向任何
大提高。
11 F o r e i g n T a n k
《国外坦克》2007 年第 9 期
综合述评 美军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未来发展综述
息系统的规模和内涵,在 C3I 系统的基础 上增加了另一个 C(计算机),使 C3I 系统 演变为 C4I 系统。C4I 系统为美军打赢海湾 战争功不可没,但也暴露出了各军兵种 C4I 系统不能互联互通的严重的“烟囱”问 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使世界任何地方 的美军部队在任何时间从任何综合电子 信息系统都能获得所需的任何信息,美 军于 1992 年提出了“武士”C4I 计划,并 启动了全球指挥控制系统(G C C S )建设 计划。1995 年,美军综合电子信息系统 普遍采用 2.0 版 GCCS 软件后,各军种的 C4I 系统基本实现了互联互通。1997 年, 美军决定将监视(S )和侦察(R )纳入 到综合 C4I 系统中,从而启动了 C4ISR 系 统的建设。同年,GCCS 因采用了联合作 战规划与实施系统(JOPES)软件而具备 了支持联合作战的能力,2002 年,GCCS 软件升级到 5.0 版后又具备了情报分析 能力及与盟国的互操作能力。2 0 0 3 年, GCCS 软件又升级到 6.2 版,从而使 C4I 系统和监视与侦察实现了综合集成,初 步建成了一体化 C4ISR 系统。C4ISR 系统 的一体化大大提高了美军数据实时共享 能力和联合作战能力。例如美军在“沙漠 风暴”行动中,各级指挥员只能了解 10 万平方千米战区内约 15% 的重大事件,而 伊拉克战争中数字化部队的指挥员可了 解战场 90% 以上的重大事件。再如,在伊 拉克战争中,陆军的“爱国者”防空反导 系统可以接收海军的 DDG-75“宙斯盾” 驱逐舰为其提供的预警信息,从而实现 了陆军防空反导力量和海军防空反导力 量的信息共享和联合作战。
美军建设面向21世纪一体化C4I系统
美军建设面向21世纪一体化C4I系统【摘要】美军建设面向21世纪一体化C4I系统是为了应对现代战争中的多样化挑战。
本文首先介绍了美军C4I系统的概述,包括其在指挥、控制、通信、计算和情报方面的重要性。
接着分析了面向21世纪的挑战,如网络化战争、信息化社会等对C4I系统提出了新要求。
然后论述了技术标准和要求,必须采用先进技术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提出了建设方案,强调系统集成与应用的重要性。
最后进行总结分析,展望未来发展,并提出建议与改进建议,以期建设出更为智能化、高效化的C4I系统。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美军C4I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美军建设, 21世纪, 一体化C4I系统, 引言, 背景介绍, 研究目的, 正文, 挑战, 技术标准, 建设方案, 系统集成, 应用, 结论, 总结分析,展望未来, 建议, 改进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美国军队一直致力于建设先进的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情报系统(C4I 系统),以提高作战效能和战争胜算。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作战环境的不断变化,传统的C4I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当今复杂多变的作战需求。
美国军方急需打造面向21世纪的一体化C4I系统,以应对新的挑战和威胁。
当前,美国军队面临着来自各个方向的威胁和挑战,包括网络攻击、电子战干扰、信息战等。
面对这些挑战,传统的C4I系统已经显得力不从心,需要进行全面的升级和改进。
为此,美军已经提出了面向21世纪一体化C4I系统的建设计划,旨在整合各种现代化技术和手段,提高作战效能和信息化水平。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旨在对美军面向21世纪一体化C4I系统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分析其技术需求和发展趋势,为相关军事决策提供参考和建议。
通过对美军建设一体化C4I系统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其意义和重要性,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美军建设面向21世纪一体化C4I系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转现代战争的核心C4ISR系统
转现代战争的核心C4ISR系统C4代表指挥,控制,通讯,计算机,四个字的英文开头字母均为"C,"所以称"C4。
""I"代表情报;"S"代表电子监听;"R"代表侦察。
C4ISR是军事术语,意为自动化指挥系统。
它是现代军事指挥系统中,7个子系统的英语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的缩写,即指挥Command、控制Control、通信Communication、计算机computer、情报Intelligence、监视Surveillance、侦察Reconnaissance。
C4ISR,就是美国人开发的一个通讯联络系统。
C4ISR是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及监视与侦察的英文单词的缩写。
C4ISR系统是现代军队的神经中枢,是兵力的倍增器。
美国战略C4ISR系统是美国军事指挥当局作出重大战略决策以及战略部队的指挥员对其所属部队实施指挥控制、进行管理时所用的设备、器材、程序的总称,是美国整个军事C4ISR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战略C4ISR系统的"大脑"指挥中心是战略C4ISR系统的"大脑"。
它主要包括国家军事指挥中心、备用国家军事指挥中心和国家空中作战中心三处。
在指挥中心,美国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利用指挥链逐级向第一线作战部队下达命令,最快只需3~6分钟;若越级向核部队下达命令,最快只需要1~3分钟;只需40秒钟便可实现与主要司令部的电话会议。
指挥中心是美国军事当局分析判断局势,定下决心,下达命令的中心,是C4ISR系统的核心。
国家军事指挥中心始建于1962年,设在五角大楼内。
该中心负责平时至三级战备的指挥,分设四个室,分别是参谋长联席会议室、通信室、当前态势显示室以及电子计算机和屏幕投影显示设备技术室。
该中心有3台"霍尼韦尔"6000系列大型计算机作为主机,用于处理各种军事数据。
C4KISR系统
C4KISR系统统已经建立,但是它仍在不断的完善发展之中。
此系统体现21世纪初期美军信息化建设的体现21世纪初期美军信息化建设的成就实质美军军事信息处理系统研制者美国国防部组织提出2001年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文名C4KISR系统目录C4KISR系统是美军军事信息处理系统,由美国国防部组织研制。
是发展之前的C4IS 信息化系统的产物。
其研制实际上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2001年才提出。
目前这一系统已经建立,但是它仍在不断的完善发展之中。
此系统体现21世纪初期美军信息化建设的成就。
(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侦察)系统就是起“融合”作用的武器系统,它能将所有信息数据库和数据汇集起来,达到信息共享、共用、共调,从而确保各军兵种与指挥部之间交换信息和数据,大大提高指挥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C4是(指挥command、控制control、通信communications、计算机computer、)K是杀伤kill、I是情报intelligence、R是侦察reconnaissance;S是监视surveillance)其功能有:搜索并发现目标、跟踪与监视目标、识别目标、决策、持续识别、打击目标、战斗损伤评估,这些功能形成一条强有力的“杀伤链”。
近几次高技术局部战争表明:C4KISR系统是现代战争的神经中枢和“兵力倍增器”,是夺取信息获取权、控制权和使用权的最有力手段。
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军事技术和战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不断延伸的。
2C4KISR系统的基本内容C4KISR系统的发展历程C4KISR的概念,是美国国防部2001年提出的。
C4KISR系统的发展和完善突破了人们对传统C3I系统的认识观点,它代表着信息平台发展的新思路和新趋势,支撑和决定着未来网络中心战的成效。
C4KISR体系结构1991年以前,美国军事信息系统的建设是各军种独立开发的“烟囱式”,海湾战争中,美军发现其军事信息系统存在严重缺陷,表现如下:(1)各军种独立建设的“烟囱式”信息系统不能互通和互操作;(2)系统处理情报不及时,贻误战机;(3)信息系统不能有效识别敌我,造成多起误伤。
美国C4I系统综述
摘要:随着C4I系统逐步发展成为战争中争夺电磁优势“制高点”的关键环节及战场上的中枢神经,以干扰、破坏敌方的C4I系统,确保己方的C4I系统为目的的C4I对抗,日益引起世界各国高度重视。
为适应C4I系统日趋激烈对抗的形势,做到知己知彼,本文综述了美国C4I系统的发展现状,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发展我国的C4I系统。
关键词:C4I系统指挥自动化数字化武器装备1 引言当今,高技术武器装备在向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的同时,最突出的一个特点便是强调武器装备必须系统匹配,向着系统化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在未来信息化战场上,任何一种(或一类)武器装备是难以单独地发挥其作战效能的。
这就要求构成武器装备系统的各分系统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否则,即使拥有个别先进的技术兵器,亦难以使其作战效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在作战体系这个大系统中,作战指挥控制系统即C4I系统是起着主导和支配作用的关键系统。
现代战争已充分证明,C4I系统是作战体系间的“粘合剂”和战斗力的“倍增器”。
在“联盟力量”空中打击作战行动中,北约陆海空三军的空中力量,不仅有各国空军的数百架飞机在天上进行大规模的作战活动,而且游弋在亚得里亚海的数艘驱逐舰、巡洋舰和潜艇也发射了巡航导弹。
这一空中、水上和水下打击兵器的“幕前”大合唱,离不开“幕后”的各种保障系统的强有力的支持。
北约的50多种军用人造卫星在外层空间不间断地以情报侦察、指挥控制及导航等活动来保障空袭作战的进行;美国的电子战飞机直接进行强电磁干扰;各种侦察飞机在巴尔干上空盘旋。
因此,北约的这场空袭作战行动得到了陆、海、空、天和电强大的多维保障。
战争的实践已不止一次地证明,假若没有准确而可靠的C4I系统,要想打赢一场现代化战争,是难以想象的。
2 高级野战炮兵战术数据系统(AFATDS)高级野战炮兵战术数据系统是完全合成的火力支援指挥控制系统,用以替代战术射击指挥系统(TACFIRE)。
该系统软件用Ada语言编写,可在Intel80486、“奔腾”(80586)和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平台上运行。
信息化武器装备在创新中加速发展
信息化武器装备在创新中加速发展“陆战之王”在变革中逐鹿信息化战场当前,创新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不仅已成为世界各军事强国推进新军事变革的基本内容,而且成为各国建设信息化军队的重要物质和技术基础。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军队不断创新和广泛运用新的信息技术成果,采取研制、改造、整合等多种手段,加快建设信息化的武器装备体系,使信息化武器装备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发展迅速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和精确打击武器一起构成的探测——打击系统,已成为当今信息化战争的重要核心。
随着技术进步和军事需求的新变化,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其内涵逐步扩展,功能不断增强,系统名称也在不断变化。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和使用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国家,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就已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指挥与控制”(C2)系统;60年代,随着远程武器特别是战略导弹和战略轰炸机大量装备部队,通信手段在系统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于是形成了“指挥控制与通信”(C3)系统;70年代,美国将情报作为指挥自动化不可缺少的因素,形成了“指挥控制通信与情报”(C3I)系统;到了80年代又加上“计算机”一词,变成了“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与情报”(C4I)系统;海湾战争后,综合电子信息系统进一步增加了监视与侦察功能,演变为C4ISR系统。
经过50多年的发展,美国的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已由最初个别指挥机构分别建立的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和在各军兵种内部的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发展成为三军一体的综合电子信息系统。
当前,美国正在着力构建全球一体化的综合电子信息系统。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军事强国都把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作为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的“龙头”。
从各国情况看,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主要有三种发展新趋势:一是继续大幅提升信息获取、处理和使用能力;二是实现一体化无缝链接,实现在全球任何地方获得全方位信息支援;三是提高生存能力,不断提高抗干扰和抗毁伤能力。
C4ISR系统概述
C4ISR系统一、C4ISR系统简介C4ISR是军事术语,意为自动化指挥系统,是指在军事指挥体系中采用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技术与指挥人员相结合、对部队和武器实施指挥与控制的人机系统。
它是现代军事指挥系统中,7个子系统的英语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的缩写,即指挥Command、控制Control、通信Communication、计算机Computer、情报Intelligence、监视Surveillance、侦察Reconnaissance。
20世纪50年代指挥自动化被称为C2(指挥与控制)系统。
20世纪60年代,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在系统中加上“通信”,形成C3(指挥、控制与通信)系统。
1977年,美国首次把“情报”作为指挥自动化不可缺少的因素,并与C3系统相结合,形成C3I(指挥、控制、通信与情报)系统。
后来,由于计算机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指挥自动化又加上“计算机”,变成C4I (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和情报)系统。
近年来不断发生的局部战争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掌握战场态势的重要性,提出“战场感知”的概念,因此C4I系统又进一步演变为包括“监视”与“侦察”的C4ISR(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与情报、监视、侦察)系统。
二、C4ISR系统的组成(一)全球战略指挥控制系统美军全球作战,主要依赖全球指挥控制系统进行指挥协调。
这个系统是美国1962年组建的战略指挥控制系统,当时主要目的是应付核大战,所以在没有经过总体论证和整体设计的情况下,就匆匆忙忙地把各军兵种及国防部的现有系统和设备拼凑在一起,组成了最初的战略C3I系统。
由于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加上数据格式不统一,互连互通有困难,所以直到70年代初还是一个松散的联合体。
之后,经过统一管理和规划,并改造了计算机等关键设备,统一了数据格式并实行了标准化,才使该系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国启用了这套系统,在海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了兼容性差、互通性和信息共享能力差和设备老化等缺陷。
什么是C4I系统
什么是C4I系统?它是指指挥、控制、通讯、电脑和情报的集成,以前一直被运用在军事领域,它以计算机为核心,综合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对军队和武器进行指挥与控制。
C3I是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的英文缩写(Command,Contral,Communi Cation,intelligence ) C4I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加上一个计算机(Computer)。
那么,中国的C4I系统,神秘吗?今天的60周年国庆节,预警机梯队首次公开亮相阅兵式。
空警-2000和空警-200两型国产预警机,分别作为领队梯队长机和预警机梯队长机,先后飞越天安门广场,首次公开亮相,接受检阅。
1架空警2000与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的8架歼-7GB护卫机组成9机楔队,为空中领队梯队;2架空警-200与空军某航空兵师的6架歼-11组成两个楔队,为空中梯队第二梯队。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C4I系统的重要性。
在军事领域中,C4I的应用是重要的。
尽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所享有的许多成功50多年来,有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和情报(C4I)的互操作性,应该承认和纠正不足之处。
至于北约继续修改其对集体安全的使命在欧洲的最新理论,这些挑战的C4I互操作性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C4I的互操作性很重要,因为它是一种粘合剂,结合先进的经营原则,反过来是理论基础。
北约的存在互操作性挑战的C4I在冷战和行动在波斯尼亚和科索沃的课程。
北约的C4I互用性的挑战是可以克服的通过加强联合特遣部队(联合特遣部队)的概念,选择的国家提供一个架构的C4I能力未来作战指挥员,确保未来的成员国在适当的C4I标准化协定的遵守情况,并在网络中心投资战(网络中心战)。
北约的未来作战任务的成功,可以很好地确定在解决互操作性挑战的C4I放在今天的努力。
中国领导层分别为党、政、军系统建立相互独立的通信系统,为此成立了原邮电部和隶属于中央军委的通信部,以及覆盖全国的通信网络;该网络包括一个公共通信网(国家通信网)和两个专用通信网(军用通信和铁路通信网)。
军事理论 第四章
第四章军事高技术第一节军事高技术概述一、军事高技术的概念“高技术”这个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对于什么是高技术,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但人们普遍认为: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全面发展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的,对提高生产力,促进社会文明,增强国防实力起先导作用的技术群。
目前被世界各国公认并优先进行研究的重要技术领域有: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海洋技术等六大技术群。
军事高技术是指应用于军事领域的那部分高技术,也可以说是高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在高技术领域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具体地说,军事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在军事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的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
二、军事高技术的构成军事高技术的范围十分广泛,种类也很多。
军事高技术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之后,已基本形成军事技术体系,覆盖了军事领域的各个层面。
军事技术的构成,如果按照军事高技术的应用可分为已被广泛应用的军事技术和正在探索中的新概念武器与新技术。
目前正在世界各国军队中广泛应用的军事高技术包括:侦察监视技术、伪装与隐身技术、夜视技术、电子对抗技术、军事激光技术、军事航天技术、精确制导技术、核生化武器技术、指挥控制技术等。
正在探索中的新概念武器和新技术包括:高能激光武器、粒子束武器、强微波武器、动能武器、基因武器、军用机器人、微型武器技术、非致命武器、纳米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等。
如果按照军事高技术涉及的军事技术领域主要包括军用微电子技术、军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军用信息技术、军用光电子技术、军用核技术、军事航天技术、军用海洋开发技术、军用生物技术、军用定向能技术。
这10个方面可以说是现代军事高技术争夺的10大“热点”(一)军用微电子技术(二)军用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三)军用信息技术(四)军用光电子技术(五)军事航天技术(六)军事新材料技术(七)军事纳米技术(八)军事生物技术(九)军事定向能技术(十)军用海洋开发技术三、军事高技术的发展趋势(一)综合电子信息系统(C4I):将具有更强的实战能力、可靠性、抗干扰性和抗毁力。
综合电子信息系统 C4I
编辑ppt
8
发展历程
5 全球信息栅格(GIG)
1992 年 ,美国参联会首先提出武士 C4 I 计划, 旨在建立 4 个军种共同的一体化 C4 I 系统
编辑ppt
9
发展历程
6 网络中心战(NCW)
美国国防部 2001 年 7 月呈交国会的报告中描 述 ,这是信息时代新技术在军事应用上的反映。
编辑ppt
各作战力量和战场 要素之间实现互联互通 ,指挥员 能够从作战体系内各作战力量、 各级指挥控制和情报 信息系统 ,以及各武器平台等信息节点 ,获得实时的、 融合的、逼真的战场空间图像信息 ,可以方便地协调指 挥部。
编辑ppt
15
我国综合电子信息系统
1) 研究网络中心战设计思路 ,大力发展我国 综合电子信息系统
编辑ppt
12
美军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未来发展
目前 ,初步一体化的第二代综合电子信息系统 (即 C4 ISR 系统)已经取代各军兵种单 独建 设的烟囱式系统.在 2003 年伊拉克战争 中 , 实现了指挥控制系统与侦察监视系统的集成 , 形成了从传 感器到射手的一体化结构。
美军根据网络中心战概念 , 准备建设一体化
栅格式 C4 ISR 系统 ,该系统的预研 工作已经
开始 ,建设时间将在 2010 年之后 ,预计基本
建成时间将在 2030 年。
编辑ppt
13
美军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典型计划和系统
2001 年 9 月 ,美国防部正式启动全球信息栅 格( GIG)计划。
1) 强调联合作战,重视“一体化”建设
2) 突出从传感器到射手的综合一体化
3) 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4) 发展空间优势;
5) 重视软件开发,采用商用流行技术
指挥自动化系统
指挥自动化系统是指在军事指挥体系中采用以电子计算机 为核心的技术与指挥人员相结合、对部队和武器实施指挥 与控制的人机系统。20世纪50年代指挥自动化被称为 与控制的人机系统。20世纪50年代指挥自动化被称为 C2 (指挥与控制)系统。20世纪60年代,随着通信技术的发 (指挥与控制)系统。20世纪60年代,随着通信技术的发 展,在系统中加上“通信” 展,在系统中加上“通信”,形成 C3(指挥、控制与通 C3(指挥、控制与通 信)系统。1977年,美国首次把“ 情报” 信)系统。1977年,美国首次把“ 情报”作为指挥自动化 不可缺少的因素,并与 C3系统相结合,形成 C3I(指挥、 C3系统相结合,形成 C3I(指挥、 控制、通信与情报)系统。后来,由于计算机在系统中的 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指挥自动化又加上“计算机” 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指挥自动化又加上“计算机”,变 成 C4I(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和情报)系统。近年 C4I(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和情报)系统。近年 来不断发生的局部战争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掌握战场态势 的重要性,提出“战场感知” 的重要性,提出“战场感知”的概念,因此 C4I系统又进 C4I系统又进 一步演变为包括“监视” 一步演变为包括“监视”与“侦察 ”的 C4ISR(指挥、控 C4ISR(指挥、控 制、通信、计算机与情报、监视、侦察)系统。
C4ISR系统的组成 C4ISR系统的组成
一个完整的指挥自动化系统应包括以下几个分系统: “神经中枢”—指挥系统。指挥系统综合运用现代科学和军事理论,实 神经中枢” 现作战信息收集、传递、处理的自动化和决策方法的科学化,以保障对部队 的高效指挥,其技术设备主要有处理平台、通信设备、应用软件和数据库等。 的高效指挥,其技术设备主要有处理平台、通信设备、应用软件和数据库等。 “手脚”—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用来搜集与显示情报、资料,发出命 手脚” 令、指示的工具,主要有提供作战指挥用的直观图形、图像的显示设备、控 制键钮、通信器材及其他附属设备等。 “神经脉络”—通信系统。通信系统通常包括由专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的 神经脉络” 若干自动化交换中心以及若干固定或机动的野战通信枢纽。手段包括有线载 波、海底电缆、光纤以及长波、短波、微波、散射和卫星通信等。 “大脑”—电子计算机系统。电子计算机是构成指挥自动化系统的技术 大脑” 基础,是指挥系统中各种设备的核心。指挥自动化系统的计算机要求容量大、 功能多、速度快,特别要有好的软件,并形成计算机网络。 功能多、速度快,特别要有好的软件,并形成计算机网络。 “耳目”—情报、监视、侦察系统。情报系统包括情报搜集、处理、传 耳目” 情报、监视、侦察系统。情报系统包括情报搜集、处理、传 递和显示。主要设备有光学、电子、红外侦察器材、侦察飞机、侦察卫星以 及雷达等。监视与侦察系统的作用是全面了解战区的地理环境、地形特点、 气象情况,实时掌握敌友中心
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研究
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对军事的推动作用引言综合电子信息系统(integrate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又称为C4I系统或指挥自动化系统,现正在发展C4ISR,是在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能满足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的由多种信息系统构成的一体化大型军事信息系统综合电子信息系统。
按功能的范围和性质可分为国家级(或战略级) 和战区级,在现代化战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向智能化、全球化和太空化发展。
美军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是由多个信息系统综合集成的、为诸军种联合作战提供信息作战能力的一体化军事信息系统,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最具代表性的电子信息系统,无论是在建设规模、技术水平,还是在实际使用效果等方面,始终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
它是对各军种所共用的信息系统进行综合设计、综合集成和综合运用,是信息系统与武器系统、军事保障系统的黏合剂,是形成整个武器装备体系的纽带。
它是保障陆、海、空军和战略导弹部队等各军种遂行一体化联合作战指挥和信息战的主要手段,是指挥控制、通信系统、情报侦察、预警探测和信息战、电子战等诸要素多层次、大范围的综合系统。
今天,我将以美军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发展与大家讨论其对军事力量的作用。
关键字: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武器装备纽带一、美军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发展历程简介美军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经历C2 →C3 →C3 I →C4 I →C4 ISR →C4 KISR,美国海军战略的转变:90年代初,冷战结束后,美国海军为了适应国际形势和安全环境的变化,出台了从远洋到濒海的“从海到陆”的海军战略,其指导思想是:由过去应付世界战争转变为应付地区性战争;战斗区域由远洋转变到濒海,作战方式由单独作战转变为联合作战,美国海军开始根据新战略构建21世纪海军力量的新框架,力图把海军建成一支能够从海上向陆地展开联合作战的海上远征部队。
1994年10月把“从海到陆”的战略调整为“前沿存在,从海到陆”战略。
美联合参谋部1996年颁布了“2010年联合设想”,提出了集中后勤四项新的作战概念、指导各军种制定各自的战略设想和远期规划。
综合电子信息系统C4I
各作战力量和战场 要素之间实现互联互通 ,指挥员能够从作战体系内各作战力量、 各级指挥控制和情报信息系统 ,以及各武器平台等信息节点 ,获得实时的、融合的、逼真的战场空间图像信息 ,可以方便地协调指挥部。
美军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典型计划和系统
1
研究网络中心战设计思路 ,大力发展我国综合电子信息系统
2
加速一体化指挥控制系统建设
战斗区域由远洋转变到濒海
作战方式由单独作战转变为联合作战
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发现其军事信息系统存在严重缺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各军种独立建设的“烟囱式”信息系统不 能互通和互操作;
系统处理情报不及时,贻误战机;
信息系统不能有效识别敌我,造成多起误伤。
发展历程
1武士C4 I计划1992 年 ,美国参联会首先提出武士 C4 I 计划,旨在建立 4 个军种共同的一体化 C4 I 系统
发展历程
2国防信息基础设施(D Ⅱ)1993年美国国防部批准实施国防信息基础设施(DII) 计划,用于满足美国在各种军事作战范围内对信息处理和传输需求的网络
发展历程
3全球指挥控制系统(GCCS)全球指挥控制系统( GCCS) 的提出 ,是为实现武士 C4 I 计划 ,并逐步取代全球军事指挥控制系统 (WWMCCS)
3
研制 C4 ISR 系统装备,将传统的C4 ISR 系统与杀伤紧密结合,产生新的作战能力
我国综合电子信息系统
请老师批评指导
THANKS
发展历程
4先进作战空间信息系统(ABIS)1996 年 7 月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公布了“2010 年联合构想”
发展历程
5全球信息栅格(GIG)1992 年 ,美国参联会首先提出武士 C4 I 计划,旨在建立 4 个军种共同的一体化 C4 I 系统
C4ISR
信息化战争“魂”——C4ISR系统/times/wars/1051599130.shtml2003-04-29 14:52:10 中国国防报战争离不开指挥。
一部战争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部指挥手段不断改进的历史。
农业时代,军队作战指挥靠的是令旗、号角、锣鼓、烟火等。
工业时代的战争,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广泛使用了无线、有线电报、电话等工具以及侦察机、雷达、无线电侦听器、光学观测器等设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开始跨入信息社会,军队由机械化迈向智能化、信息化,指挥自动化系统便应运而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C4 I S R系统,即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与情报、监视、侦察等英语单词首个字母的组合。
指挥自动化系统是指在军事指挥体系中采用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技术与指挥人员相结合、对部队和武器实施指挥与控制的人机系统。
20世纪50年代指挥自动化被称为 C2(指挥与控制)系统。
20世纪60年代,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在系统中加上“通信”,形成 C3(指挥、控制与通信)系统。
1977年,美国首次把“ 情报”作为指挥自动化不可缺少的因素,并与 C3系统相结合,形成 C3I(指挥、控制、通信与情报)系统。
后来,由于计算机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指挥自动化又加上“计算机”,变成 C4I(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和情报)系统。
近年来不断发生的局部战争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掌握战场态势的重要性,提出“战场感知”的概念,因此 C4I系统又进一步演变为包括“监视”与“侦察”的 C4ISR(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与情报、监视、侦察)系统。
一个完整的指挥自动化系统应包括以下几个分系统。
“神经中枢”———指挥系统。
指挥系统综合运用现代科学和军事理论,实现作战信息收集、传递、处理的自动化和决策方法的科学化,以保障对部队的高效指挥,其技术设备主要有处理平台、通信设备、应用软件和数据库等。
“手脚”———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是用来搜集与显示情报、资料,发出命令、指示的工具,主要有提供作战指挥用的直观图形、图像的显示设备、控制键钮、通信器材及其他附属设备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军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典型计划和系统
C4 ISR系统需要实现一体化 ,指挥控制需要自动 化 ,指挥体系要求由“树状纵长型”变为“网状扁 平 型”,减少指挥层次 ,缩短信息流程 ,从而使作战指挥的 效能成几何级数增长。
各作战力量和战场 要素之间实现互联互通 ,指挥员 能够从作战体系内各作战力量、 各级指挥控制和情报 信息系统 ,以及各武器平台等信息节点 ,获得实时的、 融合的、逼真的战场空间图像信息 ,可以方便地协调指 挥部。
发展历程
1 武士C4 I计划
1992 年 ,美国参联会首先提出武士 C4 I 计划, 旨在建立 4 个军种共同的一体化 C4 I 系统
发展历程
2 国防信息基础设施(D Ⅱ)
1993年美国国防部批准实施国防信息基础设 施(DII) 计划,用于满足美国在各种军事作战范围内 对信息处理和传输需求的网络
1992 年 ,美国参联会首先提出武士 C4 I 计划, 旨在建立 4 个军种共同的一体化 C4 I 系统
发展历程
6 网络中心战(NCW)
美国国防部 2001 年 7 月呈交国会的报告中描 述 ,这是信息时代新技术在军事应用上的反映。
发展历程
7 向延伸到火力打击控制的C4KISR
美国防部国防先期研究计划局提出 了 C4 ISR 的创新概念 ,将 K (Kill)能力嵌人 C4 ISR 系统之中
综合电子信息系统
——提升体系作战作战能力的倍增 器
XXXX XXX
综合电子信息系统 又称为C4I系统或指挥自动化系
统,是在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能 满足诸军兵种联合作战的由多种信息 系统构成的一体化大型军事信息系统 综合电子信息系统。
按功能的范围和性质可分为国家 级(或战略级) 和战区级。
战略转变
美军根据网络中心战概念 , 准备建设一体化 栅格式 C4 ISR 系统 ,该系统的预研 工作已经 开始 ,建设时间将在 2010 年之后 ,预计基本 建成时间将在 2030 年。
美军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典型计划和系统
2001 年 9 月 ,美国防部正式启动全球信息栅 格( GIG)计划。
1) 强调联合作战,重视“一体化”建设 2) 突出从传感器到射手的综合一体化 3) 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4) 发展空间优势; 5) 重视软件开发,采用商用流行技术
我国综合电子信息系统
1) 研究网络中心战设计思路 ,大力发展我国 综合电子信息系统
2) 加速一体化指挥控制系统建设
3) 研制 C4 ISR 系统装备,将传统的C4 ISR 系统与杀伤紧密结合,产生新的作战能力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发展历程
8 联合指挥控制系统(JC2)
从 2006 年开始替换全球指挥控制系统 ( GCCS) , 为联合指挥控制系统将使用网络服务 ,并符合美国 国防部网络中心战要求。
美军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未来发展
目前 ,初步一体化的第二代综合电子信息系统 (即 C4 ISR 系统)已经取代各军兵种单 独建 设的烟囱式系统.在 2003 年伊拉克战争 中 , 实现了指挥控制系统与侦察监视系统的集成 , 形成了从传 感器到射手的一体化结构。
发展历程
3 全球指挥控制系统(GCCS)
全球指挥控制系统( GCCS) 的提出 ,是为实现武 士 C4 I 计划 ,并逐步取代全球军事指挥控制系统 (WWMCCS)
发展历程
4 先进作战空间信息系统(ABIS)
1996 年 7 月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公布了 “2010 年联合构想”
发展历程
5 全球信息栅格(GIG)
应付世界战争转变为应付地区性战争 战斗区域由远洋转变到濒海 作战方式由单独作战转变为联合作战
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发现其军事信息系统
存在严重缺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各军种独立建设的“烟囱式”信息系统不
能互通和互操作; 2) 系统处理情报不及时,贻误战机; 3) 信息系统不能有效识别敌我,造成多起误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