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林景观生态学考点整理

合集下载

景观生态知识点总结

景观生态知识点总结

景观生态知识点总结一、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1. 景观生态学的定义景观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它关注的是不同尺度上的景观组织形态、结构和功能,以及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影响。

景观生态学强调了生态学和地理学之间的交叉,它旨在推动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

2. 景观生态学的原理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包括景观格局、景观过程和景观功能。

景观格局指的是景观中不同生境类型的空间分布和连接性;景观过程指的是物质和能量在景观中的流动和转化过程;景观功能指的是景观对生态系统的支持和影响。

3.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涉及景观生态学原理、景观生态结构、景观生态功能、景观生态过程、景观生态演替和景观生态保护等方面。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涵盖了从微观到宏观、从实地到理论的多个层次。

二、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1. 景观生态设计的目标景观生态设计的目标是通过最小化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大化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景观生态设计强调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旨在创造一个具有生态价值和文化意义的景观。

2. 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包括生物多样性原则、生态功能原则、演变原则和文化整合原则。

生物多样性原则强调了景观生态设计应该尊重和保护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原则强调了景观生态设计应该促进景观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和转化;演变原则强调了景观生态设计应该考虑景观的演替和演变过程;文化整合原则强调了景观生态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社会文化和历史传统。

三、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和工具1.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景观模拟和多目标优化方法等。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动态、多尺度的景观信息;GIS可以对景观信息进行存储、管理、分析和表达;景观模拟可以对景观演替和景观规划进行模拟和预测;多目标优化方法可以对不同的景观管理目标进行优化和协调。

2.景观生态规划的工具景观生态规划的工具包括景观格局指数、景观连接度指数、景观优化模型、景观评估方法和景观监测系统等。

景观生态学复习重点(参考复习)

景观生态学复习重点(参考复习)

景观生态学复习重点(参考复习)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1 什么是景观?景观与土地、环境的关系?景观系指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若干生态系统的聚合所组成的异质性土地地域;景观与土地、环境的关系:尽管都有“地域综合体”的含义,但“景观”与“土地”(land)却存在本质的区别。

景观指土地的一部分,与土地不仅有着外延上的从属关系,而且景观更代表了一种较为精细的尺度涵义;土地概念侧重于社会经济属性,主要关注的是土地的肥力、土地的产权关系和土地的经济价值等景观概念更强调景观供人类观赏的美学价值和景观作为复杂生命组织整体的生态价值及其带给人类的长期效益,景观具有更大的内涵。

而“环境”指的是环绕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它们既可以实体形式存在,也可以非实体形式存在;景观不同于环境,它即不是环境中所有要素的全部,也不是它们简单相加而组成的整体,而是它们综合作用的阶段性产物,是环境构成中的实体部分。

2 景观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生态系统的聚合;2).景观是一个生态学系统;3).景观是具有一定自然文化特征的地域空间实体;4).景观是人类活动和生存的基本空间;5).具有一定的气候和地貌特征;6).与一定的干扰状况的聚合相对应。

3 什么是景观要素?有何特征?景观是由异质生态系统组成的陆地空间镶嵌体,这些相互作用的、性质不同的生态系统称为景观要素(landscape element)1)景观要素即生态系统(ecosystem)2)景观要素具有从属性和均质性3)景观要素的尺度(scales)4)景观要素的边界(boundaries)5)景观要素的空间关系4 什么是景观生态学?其研究内容有哪些?概念:以景观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以及景观的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的一门宏观学科。

研究内容:1)景观结构:景观组成单元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2)景观功能:各种景观要素的相互作用;3)景观动态:景观结构和生态学过程随时空的变化;4)景观规划与管理:基于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及其相互制约影响机制,制定景观恢复、保护、建设和管理的计划和规划,确定相应的目标、措施和对策。

景观生态学考试重点

景观生态学考试重点

景观生态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1、景观:概念:狭义——在几十千米至几百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具有重复性格局的异质性地理单元。

广义——包括出现在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空间单元。

美学概念:地理学概念:生态学概念:2、景观有哪些基本特征?如何理解景观和景观要素之间联系与区别?基本特征:空间异质性、功能一致性、地域性、可辨识性、可重复性等①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的异质性镶嵌;②地貌、植被、土地利用和人类居住格局的特别结构;③生态系统以上区域以下的组织层次;④综合人类活动与土地的区域系统;⑤一种风景,其美学价值由文化所决定;⑥遥感图像中的像元排列。

景观要素是景观的构成基本单元,强调的是均质性,而景观则强调异质性。

在一定条件下其地位可以相互转化,二者的关系体现了景观现象的尺度效应。

景观景观要素相同点都具有等级结构特征,可在不用的问题或等级尺度上处于不同的地位整体景观的组成成分不同点空间实体的整体性组成景观的空间单元的均质性异质性地域单元从属性地域单元1、景观生态学概念:以景观为对象,重点研究其结构、功能、变化及其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的一门宏观生态学科。

研究对象和内容:①景观结构:即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②景观功能:即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或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③景观动态:即指景观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随时间的变化;④景观规划和管理。

第二章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系统论、等级系统理论、空间异质性理论、时空尺度、渗透理论、复合种群理论等。

基本原理:系统整体性原理、尺度性原理、结构镶嵌原理、文化性原理、多重价值原理等。

第三章1、景观形成的自然因素气候:指的是地球上某一地区多年时段内大气的一般状态,是该时段各种天气过程的综合表现,是景观分异的最主要因素。

地貌:是指地球表面内外营力相互作用形成的多种多样的地貌或形态,式景观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

土壤(发育):作为景观的主要成分,是连续分布在地球陆地表面的自然客体,其发生、发展与景观密不可分,是反映景观的一面镜子。

景观生态学 知识点梳理

景观生态学 知识点梳理

景观生态学知识点梳理斑块:考虑题:1、啥是斑块?斑块的特征?斑块的起源有哪些?斑块有哪些类型?各类型有啥特点?1)定义:依靠于尺度的、与身边环境(基质)在性质上或者外观上别同,表现出较明显边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实体。

该定义强调了斑块的尺度性、空间非延续性和内部均质性。

广义上,斑块能够是有生命的,也能够是无生命的;而狭义上,斑块仅指动植物群降。

2)特征:版块的大小,形状3)起源:一场大火后的凌晨,我们迫别及待地去考察漆黑一片的景观。

这是一具可怕的景象!但最令人感兴趣的是景观上零星分布的许多种斑块,两处孤立的火已燃起。

附近一处小斑块已化为灰烬,而且大火已向远处蔓延。

经对其考察,发觉几个虽有火焰跳过但还是保留有植被的斑块。

我们返回未燃烧的地点时,要穿过一小片沼泽。

那个斑块由于土壤过湿,具有彻底别同的动植物。

随后,来到一片开垦地,并遥望一块微风吹拂的谷物斑块。

在这次考察中,至少发觉了几种起源基本别同的斑块类型。

这些斑块的要紧成因机制或起源包括干扰、环境异质性和人类种植。

若干年后,假如再观看这些斑块,其物种动态的差异会变得更加明显。

Forman和Godron(1981,1986)依照斑块的起源或成因机制将常见的景观斑块类型分为4种:干扰斑块、残存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和引进斑块。

干扰斑块(disturbance patch)概念:由基质或者先前的斑块中局部性干扰造成的小面积斑块称为干扰斑块。

起源:自然干扰和人类干扰。

普通由短期局部性干扰形成;也可由长期持续干扰形成,要紧是由人类干扰引起的;有时,长期自然干扰也可以形成干扰斑块。

特点:基质未受干扰,而斑块受到干扰。

种群大小、迁入率和灭绝率等在初始剧烈变化,随后进入平稳演替时期;当基质和斑块融为一体时,干扰斑块消逝(图)具有最高的周转率,持续时刻最短,通常是恢复最快的斑块类型。

但长期持续干扰斑块也能保持稳定,持续时刻较长残存斑块(remnant patch)概念:景观中由于大面积干扰所造成的、在局部范围内幸存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或者某一自然生态系统的片断。

西南林业大学 景观生态学 考试知识点总结

西南林业大学 景观生态学 考试知识点总结

西南林业大学景观生态学考试知识点总结景观:景观是由一组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景观要素:组成景观的相互作用的、性质不同的异质生态系统的陆地空间镶嵌体景观生态学: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配置及其生态学的过程。

景观的基本特征(1)景观是一个生态学系统(2)具有一定自然和文化特征的地域空间实体(3)是异质生态系统的镶嵌体(4)是人类活动和生存的基本空间影响景观形成的因素(1)地质地貌(2)气候(3)土壤(4)植被(5)生态过程(5)自然人为干扰:阻断原有生物系统生态过程的非连续性时间,它改变或破坏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的组成和结构,改变生物系统的资源基础和环境状况景观的一般功能:生产生态美学文化环境生态整体个体异质服务干扰的类型(1)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2)细尺度干扰和粗尺度干扰(3)内部干扰和外部干扰(4)破坏性干扰和增益性干扰景观(空间)格局:景观要素在景观空间内的配置和组合规律形式,是景观结构与景观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景观格局基本类烈:(1)规则式均匀格局(2)聚集格局线状(3)平行(4)特定组合或空间连接:正相关连接负相关镶嵌(5)带状(6)交替(7)交叉(8)散斑(9)散点(10)点阵(11)网状(12)水系结构类型:散布网格指状棋盘以西南林业大学为例如何研究景观格局:1、先对西南林业大学校园内的景观要素,根据空间结构域生态功能的特性来进行分类,划分景观生态系统的类型,确定景观组成和景观要素属性2、结合谷歌地球的卫星照片的分辨率,确定分类的详细程度3、在对景观分类之后,对收集到各景观要素类型的属性数据进行实地考察,以便为景观格局分析提供可靠数据。

4、生成数字景观图层,在GIS软件的支持下,首先应用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经过"图像矫正和配准一结合GPS收集训练样本一监督分类一分类结果校核”再转入GIS进行图形编辑一属性数据录人,将相应图斑属性数据输人数据库。

景观生态学重点整理

景观生态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第一节●景观定义:景观是一系列生态系统或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镶嵌体,在镶嵌体内部存在着一系列的生态过程。

●2、作为大地综合体,景观具有多种含义,包括:A、作为视觉审美的对象,在空间上与人、物分离,景观所指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土地、城市与乡村的态度,也反映了人的理想和欲望;B、作为生物的栖息地,是体验的空间,人在空间中的定位和对场所的认同,使景观与人、物融为一体;C、作为系统,与人、物彻底分离,使景观成为科学客观的解读对象;D、作为符号,是人类历史与理想、人与自然、人与人相互作用的关系在大地上的烙印;景观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态系统相叠加的复合生态系统,是有物质、能量及物种在流动的,是有功能和结构的。

●·景观规划的过程:帮助居住在自然系统中及利用系统中的资源的人们找到一种最适宜的途径(麦克哈格)。

●·景观规划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土地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规划,实现可储蓄性的景观或生态系统。

●景观生态规划的三个系统:1、自然景观系统。

2、人造(人文)景观系统3、整体人文生态系统:整体人文生态系统是人文景观系统在特点的自然景观系统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历史过程,经过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独特理解和认识,形成的对自然景观的独特利用方式以及在利用过程中创造性的改造自然而形成的天人合一、完整有机的自然—人文复合系统。

●景观生态规划的三个理念:1、设计结合自然2、结合地方性的设计3、和谐健康的设计●景观规划设计生态性评价体系P6●在一个景观系统中,至少存在着五个层次上的生态关系:A、景观与外部系统的关系B、景观内部各元素之间的生态关系,即水平生态过程C、景观元素内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即垂直生态关系D、生态关系存在于生命与环境之间,包括个体或群体之间的竞争与共生关系,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个体与群体的进化和演替过程E、生态关系存在于人类与其环境之间的物质、营养及能量的关系;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借助各种学科(如社会学、文化生态学、心理学、行为学)对景观进行研究●景观规划的过程就是帮助居住在自然系统中及利用系统中的资源的人们找到一种最适宜的途径(McHarg)。

景观生态学考点

景观生态学考点

第一章景观生态学概述1、景观定义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2、景观特性①景观由不同空间单元镶嵌组成,具有异质性;②景观是具有明显形态特征与功能联系的地理实体,其结构与功能具有相关性和地域性;③景观既是生物的栖息地,更是人类的生存环境;④景观是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具有尺度性;⑤景观具有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表现为综合性。

3、景观分类Forman按照景观塑造过程中的人类影响强度划分为:自然景观、经营景观和人工景观。

4、景观生态系统是一个中尺度的宏观系统,是一个以无机环境为基础、生物为主体、人类为主导的复杂系统,具有特定的结构、功能和动态特征。

5、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的学科。

其核心主题包括:景观空间格局(从自然到城市),景观格局与生态关系,人类活动对格局、过程与变化的影响,尺度和干扰对景观的作用。

6、景观生态学研究范畴1)景观结构:即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

2)景观功能:即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的的相互作用,或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些作用主要体现在能量、物质和生物有机体在景观镶嵌体中的运动过程中。

3)景观动态:即指景观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随时间的变化。

具体地讲,景观动态包括景观结构单元的组成成分、多样性、形状和空间格局的变化,以及由此导致的能量、物质和生物在分布与运动方面的差异。

第二章一、概念1、斑块:是在景观的空间比例尺上所能见到的最小异质性单元,即一个具体的生态系统。

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一个线状或带状斑块。

基质:是景观中范围广阔、相对同质且连通性最强的背景地域,是一种重要的景观元素。

2、景观结构:是指景观的组分构成及其空间分布形式。

3、空间异质性、时间异质性1)异质性:指在一个景观区域中,景观元素类型、组合及属性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变异程度,是景观区别于其他生命层次的最显著特征。

景观生态学知识点

景观生态学知识点

景观生态学知识点
1. 景观生态学讲的就是各种景观怎么相互作用呀!比如说,森林和草地,它们可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呢,就像好朋友一样相互影响着。

2. 斑块这个概念很重要哦!城市里的公园就是一个斑块呀,它对周边的环境有着独特的作用呢,难道不是吗?
3. 廊道也很有意思呀!像河流不就是典型的廊道嘛,它连接着不同的地方,起着重要的沟通作用呢,这多神奇啊!
4. 景观的异质性可不能小瞧!好比一片山区,有高的地方有矮的地方,有不同的植被,这就是异质性呀,对生态很关键呢。

5. 景观的稳定性也需要关注呀!如果一个地方总是容易被破坏,那可不行,就像房子不牢固总是摇摇晃晃,让人担心啊。

6. 生态流很重要呢,像风带着花粉传播,这就是一种生态流呀,简直像个小使者在传递着什么。

7. 尺度在景观生态学里也很关键哟!从宏观的大尺度到微观的小尺度,差别可大了去了,好比从看整个城市到看一朵小花,是不是完全不同?
8. 景观生态规划很有意义呢!我们可以通过合理规划让景观变得更好呀,让动物植物都能开心地生活,这不就是我们想要的嘛!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景观生态学真的特别有趣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去了解和研究呀!。

(完整word版)景观生态学重点题目精选全文完整版

(完整word版)景观生态学重点题目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景观生态学重点第一章1、景观生态学的主体来源是什么?主体来源于地理学的景观学和生物学的生态学。

2、什么是景观?景观具有哪些基本的特征?景观:由一组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

基本特征:(1)是一个生态学系统:由不同的生态系统镶嵌组成的,不同生态系统之间通过物质交换、能量流动和物种交换途径而相互作用和影响,进而形成一个整体。

(2)具有一定自然和文化特征的地域空间实体:景观是在人类和自然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不仅具有特定的气候和地貌特征,而且与特定地域文化特征(人类的各种干扰活动、文化习俗等)相对应。

(3)是异质生态系统的镶嵌体:是由异质性生态系统镶嵌而成的。

(4)是人类活动和生存的基本空间:人类和动物均需要2种以上景观要素才能生存与发展。

即人类需要在多种生态系统内部才能完成各种活动。

(5)具有经济、生态、文化等多重价值:不仅具有生物生产力和资源开发利用价值,而且具有美学(观赏、文艺创作)价值和为教育、科研、性情熏陶等提供场所的价值。

3、什么是景观结构、景观功能、景观变化?景观中不同生态系统之间通过什么途径发生相互作用?景观结构:研究景观的组成与空间格局特征。

如各生态系统或景观要素的大小、形状、数量、类型、空间构型等特征,能量、物质和物种在景观中的分布状况。

景观功能:研究景观要素(生态系统)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与机制。

即能量、物质和生物有机体在景观中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流动过程及其与景观结构、干扰等之间的关系。

景观动态: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随时间的变化及其机理。

具体地讲,景观的组成成分、形状和空间排列方式,能量、物质、生物有机体在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分布状况的变化,由此导致能量、物质、生物有机体在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流动过程的变化。

不同生态系统之间通过物质交换、能量流动和物种交换途径而相互作用和影响,进而形成一个整体。

4、什么是景观要素?它与景观有何区别与联系?景观是由若干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聚合体,因此:(1)景观要素:组成景观的生态系统,也称为景观成分。

景观生态学复习提纲

景观生态学复习提纲

景观生态学复习提纲农林专业景观生态考试复习重点的问题《景观生态学》复习提纲1、景观、景观要素、景观组分的概念2、景观概念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代表人物3、景观的组成结构成分,斑块、廊道、基质的概念4、景观生态学的概念、研究的内容及其研究特点5、景观生态学和生态学之间的差异6、斑块的类型、斑块的数量化特征、环境资源斑块的特性7、岛屿生物学理论的内涵8、斑块粒度的生态学意义(或面积和物种数量、能量间的关系)9、边缘类型、何为边缘效应?斑块密度的生态意义?10、廊道的类型和功能。

11、人工廊道、自然廊道效益12、景观连通性、连接度的概念。

13、基质的判定标准。

14、什么是基质的孔隙度或孔性,有何生态意义?15、什么是景观边界?景观边界的生态功能16、什么是生态交错带?是举出几种常见的生态交错带类型.17、景观结构形成的自然要素有那些?18、景观空间格局有哪些基本类型?什么是生态安全格局?生态安全格局的关键点如何确定?19、Forman“理想景观格局模式”的中心思想及其优点20、景观异质性的概念。

异质性类型有哪两种?21、景观异质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关系?22、景观生态过程的基本动力有哪些?景观要素之间能量、物质、物种的流动依靠哪些媒介物?23、动物在景观内的运动方式?24、景观要素之间的无机流主要有哪几种?25、景观中关键点的确定途径?26、景观具有哪些方面的功能?27、景观阻力的影响因素28、景观稳定性的概念和判断标准。

29、景观变化的空间过程及空间模式30、景观变化的判别31、述颌状空间变化模式的优点32、干扰的概念和类型。

33、干扰与景观异质性的关系。

34、干扰和景观破碎化的关系。

35、干扰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36、简述影响干扰发生及效应的因素?37、人类干扰和影响景观的方式38、人类活动对景观影响产生的环境问题有哪些?39、什么是景观尺度,有那些基本类型。

什么是景观粒度,什么是尺度效应?40、景观结构的尺度效应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答案总结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答案总结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一、1、景观:是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若干生态系统的聚合所组成的异质性土地地域。

2、景观生态学:研究相关景观系统的相互作用、空间组织和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即研究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地表的结构、功能和动态。

3、景观连接度:对景观空间结构单元相互之间连续性的量度。

4、景观格局:景观要素在景观空间内的配置和组织形式,是景观结构与景观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5、空间异质性(spatialheterogeneity)是指生态学过程和格局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及其复杂性。

这一名词在生态学领域应用广泛,其含义和用法亦有多种。

具体地将,空间异质性一般可以理解为是空间缀块性(patchness)和梯度(gradient)的总和。

6、尺度:指研究对象时间和空间的细化水平。

7、斑块:斑块是一个在外观上与周围环境明显不同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8、廊道:与本底有所区别的一条带状土地,可以看作是一个线状或带状的斑块.9、本底:围广、连接度最高,并且在景观功能上起着优势作用的景观要素类型。

景观中的背景地域。

10、生境岛屿或栖息地岛屿:自然界中任何孤立存在的环境类型,在保护生物学中,我们经常使用的名称为“生境岛屿”或“栖息地岛屿”11、岛屿平衡理论:MacArthur和Wilson提出“岛屿平衡理论”(Equilibriumtheoryofisland)认为一个岛屿上的物种数实际上是由迁入(immigration)和灭绝(extinction)两者的平衡决定的,而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物种不断地灭绝或被相同的或不同的种类所替代。

12、复合种群:即所有占据空间上非连续生境缀块的种群集合体,只要缀块之间存在个体或繁殖体交流,不管是否存在局部种群周转现象,都称为复合种群13、生态流:生物物种与营养物质和其它物质、能量在景观组分间的流动被称为生态流(eco-flow),它们是景观中生态过程的具体体现。

景观生态学复习重点

景观生态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景观与景观生态学1、景观:是由多个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性区域。

P12、景观要素:是指组成景观最基本的、相对均质的土地生态要素或单元,也称景观单元。

P53、景观的基本特征:P3(1)景观是由异质性的土地单元组成的镶嵌体,即生态系统的聚合;(2)景观由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生态系统组成;(3)景观石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区域之下的中等尺度的空间实体;(4)景观具有一定自然和文化特征,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4、简述景观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差异。

P6(1)景观生态学是将景观作为一个异质性系统来定义并进行研究的,强调空间异质性是其特点之一,而生态系统生态学是将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相对均质性系统来定义并加以研究的。

(2)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主要星期在于景观镶嵌体的空间格局及过程,而生态系统生态学则主要强调垂直格局,即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垂直断面上的运动和分配。

(3)景观生态学考虑整个景观中的所有生态系统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生态系统生态学仅研究分散的岛状系统,即单个生态系统。

(4)生态系统生态学以自然系统的研究为主,景观生态学除研究自然系统外,考虑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及其变化的影响。

(5)保护动物一般强调在景观水平上。

第二章斑块1、斑块:相对均质的、相对零碎的块状的生态单元。

P192、边缘效应:在景观要素的边缘地带,由于环境的不同,可以发现不同的物种组成和丰富度。

P273、斑块内缘比:是指斑块内部和外侧边缘带的面积之比。

P284、斑块形成的因素、斑块的类型:P19因素:环境异质性、人类活动、干扰。

类型:环境资源斑块、干扰斑块、残存斑块、引入斑块等。

5、干扰不同形成哪两种类型的斑块?它们的异同?P20由基质或者先前的斑块中局部性干扰造成的小面积斑块称为干扰斑块,干扰斑块是消失速度最快的斑块,具有最高的转化速率,一旦干扰停止重复发生,干扰斑块最终也会消失;而残存斑块是由于基质受到广泛干扰后残留下来的部分未受干扰的小面积区域,停止干扰会逐渐恢复过来。

景观生态学复习考点知识点

景观生态学复习考点知识点

景观生态学复习考点知识点名词解释1.景观:指以类似方式反复出现的视觉异质性。

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18(中度干扰)组成的异质土地可以维持最大的景观异质性。

该区域的空间尺度从几公里到几十米不等,这是干扰与景观之间的关系(干扰可以改变景观网格,并限制景观格局)。

2.景观要素:景观由异质生态系统组成,20个景观要素分为(斑块)(廊道)(背景)。

这些相互作用的性质是不同的21斑块的遗传机制是(环境异质性)(自然干旱生态系统被称为景观要素)或(人类干扰)。

3.景观生态学:以景观为研究对象,关注22个(环境资源)斑块稳定性最强,(介绍景观的结构、功能、变化和景观的科学区块)稳定性最差。

规划和有效管理是一门宏观生态学学科。

23个引入的斑块可分为(种植斑块)和(定居点)。

4.等级:它是一个由几个层次组成的有序系统,24走廊的功能(传输通道功能)(过滤和阻塞,由相互关联的子系统组成,子系统又由抑制功能)(栖息地功能)(物种源库功能)(资源或产品功能)(审美观赏功能)。

5.景观格局:主要指不同大小和形状的景观点25种类型的廊道(干扰廊道)(残留廊道)(种子块的空间排列,是实现景观异质性的种植廊道)(环境资源廊道)。

该方程也是不同尺度上不同生态系统的函数。

根据宽度将走廊分为(线性走廊)(带状走廊)。

后果27.判断背景(相对面积)的三个标准(连通性6.尺度:研究对象在空间或时间上的测量)(动态控制)。

7.交错带:两个不同系统之间的过渡28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

8.景观连接性:指景观空间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景观异质性分为(空间异质性)(时间异质性之间的连接性度量。

定性)(功能异质性)。

9.干扰:阻断原有生物系统和生态系统的不连续性30景观异质性(资源和环境的空间分异)(生态演替)(干扰)的形成机制。

10.斑块:在景观格局的基本类型中,它是一个外观不同于周围环境的非线性斑块,foreman可分为五种表面积类型,它们相对均匀。

景观生态学考试复习重点

景观生态学考试复习重点

景观生态学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第二章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1.等级理论任何系统都属于一定的等级,并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尺度。

等级结构是一个由若干单元组成的有序系统,对于任何等级的生物系统,它们都是由低一等级水平上的组分(亚系统)组成.同时本身又是高一等级水平上的组成成分。

2.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物种-面积”关系、均衡理论、聚合种群理论)(1)“物种—面积”关系:S = CAz(S:物种丰富度;A:物种存在的空间面积;C:物种的分布密度;z:一个统计指数,理论值为0。

263,通常为0。

18-0.35)(2)均衡理论:岛屿物种数目的多少,应当由“新物种"向区域中的迁入和“老物种”的消亡或迁出之间的动态变化所决定,它们遵循着一种动态均衡的规律。

当迁入率和灭绝率相等时,岛屿物种数达到动态的平衡状态,即物种的数目相对稳定.(3)聚合种群理论:指在斑块生境中,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距离,但彼此间通过扩散个体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许多小种群或局部种群的集合,一般也称为一个种群的种群。

3。

复合种群持续生存的必要条件①离散的局部繁殖种群.②所有的亚种群均有绝灭的风险。

即使是最大的亚种群也有绝灭的可能.③亚种群有重建的可能。

重建率随斑块间距离的增大而锐减,也与物种的迁移能力有关。

④局域动态的非同步性。

4。

渗透理论(临界阈现象,渗透阈值0。

5928)(1)临界阈现象:某一事件或过程在影响因子或环境条件到达某一阈值而发生的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截然不同状态的过程。

(2)渗透阈值0。

59285。

源-汇系统理论(“源”种群与“汇”种群,源斑块与汇斑块)(1)所谓“源”种群是那些在条件较好的斑块生境中生存并具有较高增长率的局部种群。

(2)所谓“汇”种群是指那些在条件较差的斑块生境中生存并具有负的种群增长率的局部种群.(3)包含源种群的生境视为源斑块,而将汇种群所占据的生境作为汇斑块.物种总是从源斑块向汇斑块迁移。

南林园林植物造景考试常考重点精

南林园林植物造景考试常考重点精

1群植:由多数乔灌木(一般在20-3-株以上混合成群栽植而成的类型,表现群体美。

列植:乔灌木按一定的株行距成排成行的种植,或在行内株距有变化,整齐单纯,气势大。

丛植:由两株或十几株同种或异种乔木或乔灌木组合而成的种植类型。

2协调与对比:植物造景中通过色彩、形貌、线条、质感、体量、构图、明暗、虚实、开闭、高低等的“对比”能够创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激发人们的美感体验。

而“协调”则强调采用类似的色调和风格,通过布局形式、造园材料等方面的统一、协调,使整个景观效果和谐,显得含蓄而优雅。

3植物景观半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就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四周不全开敞,有一面或多面部分受到较高植物的封闭,限制了视线的穿透。

4植物的质感(*相对性,可变性植物质感的相对性与可变性:质感的可变性是指某些植物的质感会随着季节和观赏距离的远近而表现出不同的质感类型。

质感的相对性是指受相邻植物、建筑物和构筑物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植物的质感会发生相对的改变。

5植物造景的概念植物造景就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

色彩等自然美,配植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

6如何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1要创作“完美的植物景观,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高度统一,即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这是植物造景的一条基本原则。

2要顺洁自然,掌握自然植物群落的形成和发育,其种类、结构,层次和外貌等是搞好植物造景的基础。

3植物遣景是应用乔木、灌木。

藤本及草本植物为题材来创作景观的,就必须从丰富多彩的自然植物群落及其表现的形象汲取创作源泉,植物造景中栽培植物群落的种植设计,必须遵循自然植物群落的发展规律。

4自然植物群落的组成成分、外貌、季相,自然植物群落的结构、垂直结构与分层现象,群落中各植物种间的关系等。

这些都是植物造景中栽培植物群落设计的科学性理论基础。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

《景观生态学》复习提纲1、景观、景观要素、景观组分的概念景观:是指由一组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互相作用的生态系统所构成的异质性区域,其空间尺度在数公里到数十公里范畴。

景观要素:是指构成景观最基本的、相对均质的土地生态要素或单元或称景观单元、景观空间单元.如景观中的马尾松林、栓皮栎林、樟树林等每一片森林、每一条河流、每一块农田等。

景观要素或景观单元普通可根据其生态学或自然地理学性质分为不同类型(或称其为景观组分)景观组分:构成景观的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是生态学和自然地理学性质各异,而形态特性和空间分布特性相似的景观要素2、景观概念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代表人物a.美学概念——b.地理学概念——洪堡德c.生态学概念——特罗尔3、景观的构成构造成分,斑块、廊道、基质的概念景观构造成分:生态学和自然地理学上性质各异而形态特性和空间分布特性相似的景观要素。

景观构造成分是对景观要素从空间构造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考察时的重新划分.斑块:一种与周边环境不同的相对均质性非线性区域基质:景观镶嵌体内的背景生态系统或土地运用类型廊道:不同于两侧相邻地区的一种特殊的带状要素类型4、景观生态学的概念、研究的内容及其研究特点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为研究对象,研究景观构造、功效、变化及其规划与管理的一门宏观生态学科。

研究内容:①景观构造、功效和景观变化②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③景观生态保护与管理④景观生态监测和预警特点:①强调异质性②重视尺度在硕士态学格局和过程中的作用③整体性和系统性④综合性和宏观性⑤人类主导性5、斑块的类型、斑块的数量化特性干扰斑块:由基质或者先前的斑块中局部性干扰造成的小面积斑块(斑块周转率高、稳定性差)残存斑块:由于周边受到干扰而本身未受干扰所形成的斑块(留存时间短,斑块周转率高)环境资源斑块:由于环境资源的空间异质性或镶嵌分布而形成的斑块引进斑块:人为活动将某些生物引入某一地区而形成的斑块【种植斑块(:人为引入植物栽种所形成的斑块(斑块中物种动态和斑块周转率重要取决于人类的维护管理);聚居斑块:原有生态系统消失,引入以人为主体的生物种类所形成的斑块(以人为主体、在景观中所起的作用最大、具典型的不稳定性)短生斑块和更新斑块【短生斑块:由于环境条件短暂波动或动植物活动引发的、持续期很短的斑块,也称短命斑块;更新斑块:先前受到干扰而遭到破坏的地段上再次出现的生态系统,在形式上与残存斑块类似,但含有不同于残存斑块的来源机制】斑块的大小、形状、数量和空间组合关系是斑块的重要特性。

南京林业大学景观生态学

南京林业大学景观生态学

客观题1. 景观生态学从生态和地理中发展出来,生态从生物学发展起来,研究生物与机械的关系;“地理”由洪堡提出,把景观作为科学的地理术语,『自然地域综合体』;特罗尔提出景观生态学,第一次将生态和地理结合形成一门学科。

2.景观生态学主要研究格局、功能、动态。

研究的核心(重点)是格局和过程3.景观结构的基本组成要素斑块、廊道和基质。

4.岛屿生物学地理学理论讲了2个公式:(1)S=CA z 即面积物种公式,S代表物种丰富度,A代表岛屿面积,C为物种分布密度,Z为到达岛屿难易程度有关拟合参数,一般为0.18~0.35该公式主要研究岛屿上物种存活数目和所占面积之间的关系,即S和A的关系,C和Z值固定(2)均衡理论补充了面积物种公式),是一种动态原则,两种公式结合,形成了现在的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5.复合种群理论dP/dt=(m-e)P[1-P/(1-e/m) ]这个公式是经典型均衡理论公式广义上:经典型或Levins复合种群大陆岛屿型复合种群缀块型种群非平衡态下降复合种群混合性种群狭义上:经典型广义和狭义上都满足条件:经典型Levins的复合种群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频繁的亚种群水平的局部性绝灭,二是亚种群之间存在生物繁殖体或个体重新定居(迁移和再定居的过程)6、动物运动的三种方式巢域范围内的运动疏散运动←单向运动迁徙运动←周期性运动7、植物运动运动方式风播植物水播植物动物传播植物8、系统论是由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提出。

提出用数学模型来研究生物学的方法和机体系统论的概念,把协调、有序、目的性等概念用于研究有机体,形成研究生命体的三个基本观点,即系统观点,动态观点和层次观点。

9、斑块化产生的原因和机制可大致分为物理斑块化和生物斑块化,或内部的和外源的。

10、廊道结构可分为线状廊道、带状廊道、河流廊道11. 景观生态学三个基础理论:系统论、自然等级理论、地域分异规律。

12、动物运动的三种方式巢域范围内的运动疏散运动←单向运动迁徙运动←周期性运动13、植物运动运动方式风播植物水播植物动物传播植物主观题名词解释1.什么叫景观格局?不同生态系统或景观单元的空间关系,即与生态系统的大小、形状、数量、类型及空间配置相关的能量、物质和物种的分布。

园林生态学考试重点总结(精简准确)

园林生态学考试重点总结(精简准确)

个体生态学一、名词解释1、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2、限制因子: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的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如氧气对陆生动物和水生动物的作用.3、光周期现象:植物和动物对昼夜长短日变化和年变化的反应。

4、趋同适应(生活型):趋同适应是指亲缘关系相当疏远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和适应,在形态、生理、发育以及适应方式和途径等方面表现出相似性的现象。

趋异适应(生态型):趋异适应是指亲缘关系相近的同种生物,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适应方式和途径等。

5、因子的补偿作用:某一因子的数量不足,有时可以由其他因子来补偿。

但只能是在一定范围内作部分补偿。

6、有效积温法则: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植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

7、物候:是指生物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的节律性变化,形成的与此相适应的发育节律.8、休眠:生物的潜伏、蛰伏或不活动状态,是抵御不利环境的一种有效的生理机制。

9、干灼:指当幼嫩苗木的根茎部位与高温表土相接触时,苗木根茎部的输导组织和形成层即被灼伤,严重时导致苗木死亡的现象.根茎灼伤的部位在土表上下2mm之间,形成环状“卡脖”伤害。

10、皮烧:强烈的太阳辐射和高温能促使细胞原生质凝固,破坏新陈代谢功能,造成树木形成层和树皮组织局部活组织死亡的现象。

11、生态幅:每一个种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即生态幅。

12、广温植物:不少陆生维管束植物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生活,即能适应较大的温度变幅,这类植物称为广温植物.如松、桦、栎等能在—5~55℃温度范围内生活。

窄温植物:植物只能生活在很窄的温度范围内,不能适应温度的较大变化,称为窄温植物。

13、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的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大气及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破坏了生物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生物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观生态学考点整理第1章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及发展●景观生态学20世纪30年代在欧洲形成。

20世纪80年代初,景观生态学在北美才受到重视。

现代景观生态学→1.欧洲景观生态学(偏实践)→2.北美景观生态学●19世纪初,现代植物学和自然地理学的先驱洪堡把景观作为科学的地理术语提出,并从此形成作为“自然地域综合体”的景观含义。

●19世纪中期Haeckel把研究生物和环境关系的科学称之为生态学。

●自20世纪30年代德国生物地理学家特罗尔(1939)提出景观生态一词以来,景观的概念被引入生态学并形成景观生态学。

生态:是指生物的生理习性和生活习性及其与生存环境所有关系的总和。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E.Haeckel 1866年《普通生物形态学》中首次提出)●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建立在进化论物种起源的“自然选择”和“最适者生存”两项基本原则上。

景观: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相互那个的若干生态系统的聚合所组成的异质性土地地域。

(1986,Forman & Godron)狭义指几十平方千米至几百平方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所组成的异质性地理单元。

广义指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而空间单元。

(景观具有异质性尺度性)景观生态学:研究相关景观系统的相互作用、空间组织和动态变化的一门学科,即研究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地表的结构、功能和动态。

(1)斑块—廊道—基质模式斑块、廊道和基质是景观生态学用来解释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普遍适用于各类景观,包括荒漠,森林。

农业,草原、郊区,和建成区景观。

斑块:是景观的空间比例尺度上所能见到的最小的异质性单元,即一个具体的生态系统。

廊道: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一个线状或带状斑块,连接度,节点及中断等是反映廊道结构特征的重要指标。

基质:是景观中面积最大,相对同质且连通性最强的背景地域,是种重要的景观元素,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起主导作用。

斑块—廊道—基质模式都是构成并用来描述景观空间格局的一个基本模式。

斑块-廊道-基质模式不仅是经管结构、功能和动态描述更为具体形象,而且有利于考虑经管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比较他们在时间上的变化。

(区分这三种与观察尺度相联系,往往具有相对性。

某一尺度上的斑块可能成为较小尺度的基质,也可能是叫大尺度的廊道的一部分。

(2)景观结构与格局景观结构:景观的组分构成及其空间分布形式。

景观结构特征是景观性状最直观的表现形式,也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关键内容之一。

包括景观的空间特征(如景观元素的大小,形状及空间组合等)和非空间特征(如景观元素的类型、面积比率等)两部分内容。

景观格局:一般是指景观组分的空间分布和组合特征。

(两个概念均与尺度相关概念,表现为大的结构中包含小的格局;大的格局中包括小的结构。

景观结构分析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基础,格局、异质性和尺度效应是景观结构研究的几个重点领域。

)(3)异质性异质性:在一个景观中景观元素类型,组合及属性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变异程度,是景观区别于其他生命层次的最显著特征,即生态系统的特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程度。

(4)尺度尺度:指研究对象的空间和时间的细化水平。

(景观的尺度在生态系统之上,区域之下)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对象主要为景观结构、景观功能和景观动态。

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

(1)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功能而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又受到功能的影响。

(2)景观结构和功能都必然地要随时间发生变化。

(3)景观功能的改变可导致其结构的变化。

景观动态,往往是像森林砍伐、农田开垦、过度放牧、城市扩展等,以及由此造成的生物多样性减少,植物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其他生态景观功能方面的破坏。

第2章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核心●基础理论:系统论、等级理论、地域分异理论(1)系统论:是一门运用逻辑学和数学方法研究一般系统运动规律的理论,从系统的角度揭示了客观事物和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共同本质和内在规律性。

系统论的基本原则:整体性原则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之间的辩证关系是该原则的突出特点。

关联性原则、结构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动态性原则(2)等级理论(3)地域分异理论概念:景观作为一种系统除具有整体性外,还具有地域性,即地域分异的规律性,它是指景观在地球表层按一定的层次发生分化并按一定的方向发生有规律分布的现象。

●重要理论:岛屿生物地理学、复合种群理论、渗透理论(1)均衡理论P37麦克阿瑟和威尔逊1967年提出的“均衡理论”弥补了“物种—面积”关系公式分析上的缺陷,企图用一种更深入的动态原则去弥补在分析上的缺陷。

以麦克阿瑟、威尔逊于1967年在普林斯顿大学提出均衡理论为标志,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进入到一个更新的和更成熟的境界。

1921和1922年,以阿伦尼乌斯和格里森的研究成果为代表,曾建立了一个说明基本规律的经验模型。

揭示出物种存活数目与所占据面积(空间)之间的一般原则。

S=CA z一般来说,灭绝率随面积的增加而减小(灭绝效应);迁入率随隔离程度的增加而减小(距离效应)。

对于某一岛屿,MacArthur-Wilson理论的数学模型,简称M-W模型,公式如下:dS(t)/dt =I(s)- E(s)S(t)表示t时刻的物种丰富度,I是迁入率,E是灭绝率。

意义:麦克阿瑟和威尔逊对岛屿生物地理学原理的阐述,已经从单纯的经验关系,向着较高层次的解析推进了一步;已经从单纯的静态表达向动态变化推进了一步;从单一的物种面积研究,向以该物种面积为中心并结合领域特点的空间研究推进了一步。

现在证实,唯有把“物种—面积”关系和“均衡理论”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更好地理解岛屿生物地理学原理,才有可能对于物种的自然保护做出更加完善的解释。

岛屿生物地理学原理促进了人们对生物物种多样性地理分布与动态格局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对生态学理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由于景观斑块与海洋岛屿之间存在某种空间格局的相似性,因而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大大启发了景观生态学家对生态空间的研究。

对任何划定的自然保护区来说,它并不是孤立的空间隔离,它与周围的区域及环境保持着密切的动态联系,尤其是物种的迁徙与演替,物种的发展与消亡,没有比较完整的岛屿生物地理学原理的指导,很难得到正确的结论。

(2)复合种群理论P4020世纪60年代末由著名生态学家利文斯发展起来的复合种群Levins1970年提出复合种群的概念来表示“由经常局部性灭绝,但又重新定居而再生的种群所组成的种群”。

即由空间上彼此隔离,而在功能上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亚种群或局部种群组成的种群缀块系统。

亚种群之间的功能联系主要指生境缀块间的繁殖体或生物个体的交流。

狭义的定义:及Levins的经典定义,强调复合种群必须表现出明显的局部种群周转,即局部生境斑块中生物个体全部消失,后又重新定居。

广义的定义:所有占据空间上非连续性生境斑块的种群集合体,只要斑块之间存在个体(动物)或繁殖体(植物),不管是否存在局部种群周转现象,都可称为复合种群。

利文斯的模型是:dp/dt=mp(1-p)- epLevins的复合种群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频繁的亚种水平的局部性灭绝,二是亚种群之间存在有生物繁殖体或个体的重新定居(迁移和在定居过程)✓复合种群与岛屿生物地理学共同点:这两个体系中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基本过程,即个体迁入并建立新的局部种群以及局部种群的灭绝过程。

区别:在岛屿生物地理学中总假定存在一个所谓的“大陆”,并且在这个大路上的“大陆种群”不仅不会灭绝,而且还是迁移个体的唯一源泉,或者说所有的迁移个体都只能来自于“大陆种群”。

在利文斯的模型中迁移个体可以是来自于任意一个现存的局部种群,同时任意一个局部种群都有可能随机灭绝。

(3)渗透理论P42渗透理论是研究临界阈现象的。

其最突出的要点就是当媒介的密度时,渗透物突然能够从媒介材料的一端到达另一端。

临界阈现象是指某一事件或过程(因变量)在影响因素或环境条件(自变量)达到一定程度(阈值)时突然地进入另一种状态的情形。

也就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一种状态过度到另一种截然不同状态的过程。

●景观生态学的核心:格局、过程与尺度(1)格局与过程1.景观格局定义: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是指空间格局,即构成景观的生态系统或土地利用类型的形状、比例、和空间配置,是景观格局“斑块—廊道—基质”分析框架的具体化。

广义的讲:景观格局包括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

空间格局决定着资源地理环境的分布形成和组分,制约着各种生态过程,与干扰能力,恢复能力,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2.生态过程定义:生态过程是景观中生态系统内部和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和迁移转化过程的总称。

景观生态学常常涉及到的生态学过程包括动物的迁徙和种群动态,植物的生理生态,群落演替,干扰扩散,养分循环等在特定的景观结构中构成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对这些过程的影响。

在较小的空间尺度上(如样地、坡面和小流域),有关生态过程的数据采集主要是通过实地观测和实验的手段来完成。

然而在区域以上大尺度,试图穷尽所有生态系统类型及其相关生态过程的定位检测和实验不现实,因而合理的取样策略和监测方案很重要。

(2)尺度与尺度的转换定义:尺度这一术语通常用于指观察或研究物体或过程的空间分辨度和时间单位。

尺度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定义显然不同于地理学或地图学中比例尺。

在生态学中,大尺度(或粗尺度,coarse scale)是指大空间范围或时间幅度,对应着小比例尺,低分辨率。

小尺度(或细尺度,fine scale)则常指小空间范围或短时间,结应于大比例尺,高分辨率。

1.粒度粒度包括空间粒度和时间粒度。

空间粒度是指最小可辨识单位所代表的特征长度、面积或体积。

时间粒度是指某一现象或时间发生的频率或时间间隔。

2.幅度幅度是指研究对象在空间货时间上的持续范围或长度。

所研究区域的总面积决定该研究的空间幅度,而研究项目的持续持续多久则确定其时间幅度。

格局与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P49---------------------看书过程产生格局,格局作用于过程,格局与过程的相互作用具有尺度依赖性。

物种多样性和景观破碎化的关系(1)相对于大块林地,小块林地物种较少且普通种较多。

特殊种的数量随林地面积的扩大而增加。

例如鸟类在森林内部繁殖和在热带过冬,更易受到栖息地破碎化的影响。

如在南部温带雨林,假山毛榉林地的巨大斑块比小斑块有更高的异质性,鸟的数量也随斑块面积的增大而增多。

而在智利鸟类区丰度和多样性的降低主要是生境的破坏造成的。

(2)某些物种对生境的大小极为敏感。

如美国肯塔基州的一些内部物种如鸣禽和灶鸟,因为景观破碎化,其数量不断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